CN113555730A - 杠杆式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杠杆式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55730A
CN113555730A CN202110435479.1A CN202110435479A CN113555730A CN 113555730 A CN113555730 A CN 113555730A CN 202110435479 A CN202110435479 A CN 202110435479A CN 113555730 A CN113555730 A CN 1135557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tting
locking
assurance
leve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354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55730B (zh
Inventor
佐藤贵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555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57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557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57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55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supplementary/additional lock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8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by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the contact members; by locking means on resilient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1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correct or full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8Short-circuiting members for bridging contacts in a counterpar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杠杆式连接器适于嵌合连接作业。在壳体(10)和位置保证部件(40)之间设置有:第一卡定机构(51),其在杠杆部件(30)不在完全嵌合位置时将待机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向嵌合保证位置的保证操作方向上的移动卡定;和第二卡定机构(52),其在杠杆部件(30)处于完全嵌合位置时将嵌合保证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向保证操作方向相反方向的保证解除方向上的移动卡定,在杠杆部件和位置保证部件之间设置有卡定解除机构(60),其使对第一卡定机构所实现的位置保证部件的卡定状态的解除操作与杠杆部件从临时嵌合位置向完全嵌合位置的第一旋转操作联动,且在杠杆部件位于完全嵌合位置时,使第一卡定机构所实现的位置保证部件的卡定状态解除。

Description

杠杆式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杠杆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在两者之间的电连接中,使用阴连接器和阳连接器这样的相互嵌合连接的嵌合连接器。各个连接器在已嵌入到规定的嵌合位置的完全嵌合状态时成为能够通电的状态,在未嵌入到规定的嵌合位置时为不能通电的状态。因此,在嵌合连接器中,为了能够判断各个连接器是否处于完全嵌合状态,有时设置仅在完全嵌合状态时能够工作的位置保证部件。另一方面,作为嵌合连接器,还已知有杠杆式连接器,其在一个连接器的壳体安装旋转自如的杠杆部件,通过该杠杆部件的旋转操作来减轻各个连接器之间的嵌合操作力或拔出操作力。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至3中,公开了带位置保证部件的杠杆式连接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4695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6094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08-5336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这样的带位置保证部件的杠杆式连接器中,在利用杠杆部件使各个连接器嵌合连接到规定的嵌合位置后,使位置保证部件从不是完全嵌合状态时的待机位置移动到完全嵌合状态时的嵌合保证位置。此时,为了使位置保证部件移动到嵌合保证位置,需要在使各个连接器嵌合连接后,解除在待机位置的卡定状态。这样,从各个连接器的嵌合连接作业的观点出发,这种杠杆式连接器的作业性存在改善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嵌合连接作业的杠杆式连接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杠杆式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壳体,所述壳体能够相对于配对方嵌合部在临时嵌合状态与完全嵌合状态之间沿着连接器插拔方向相对移动;端子配件,所述端子配件被容纳于所述壳体,在所述壳体为所述完全嵌合状态时与配对方端子配件电连接;杠杆部件,所述杠杆部件能够在所述壳体为所述临时嵌合状态时的临时嵌合位置与所述壳体为所述完全嵌合状态时的完全嵌合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壳体相对旋转,而且利用从所述临时嵌合位置朝向所述完全嵌合位置的第一旋转操作使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配对方嵌合部从所述临时嵌合状态向所述完全嵌合状态相对移动,利用从所述完全嵌合位置朝向所述临时嵌合位置的第二旋转操作使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配对方嵌合部从所述完全嵌合状态向所述临时嵌合状态相对移动;以及位置保证部件,所述位置保证部件被安装为在所述壳体为所述完全嵌合状态时的嵌合保证位置与所述壳体不是所述完全嵌合状态时的待机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壳体自如移动。而且,在所述壳体与所述位置保证部件之间设置有第一卡定机构和第二卡定机构,所述第一卡定机构在所述杠杆部件不在所述完全嵌合位置时将所述待机位置处的所述位置保证部件的朝向所述嵌合保证位置的保证操作方向上的移动卡定,所述第二卡定机构在所述杠杆部件为所述完全嵌合位置时将所述嵌合保证位置处的所述位置保证部件的朝向所述保证操作方向的相反方向的保证解除方向上的移动卡定,在所述杠杆部件和所述位置保证部件之间设置有卡定解除机构,所述卡定解除机构使对所述第一卡定机构所实现的所述位置保证部件的卡定状态的解除操作与所述杠杆部件的所述第一旋转操作联动,在所述杠杆部件为所述完全嵌合位置时使所述第一卡定机构所实现的所述位置保证部件的卡定状态解除。
此处,优选为,所述第一卡定机构具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卡定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位置保证部件的被卡定体,所述被卡定体具有:突起,在所述位置保证部件位于所述待机位置时,所述突起在所述保证解除方向侧的空间部内与所述卡定部对置配置,使所述位置保证部件的在所述保证操作方向上的移动被所述卡定部卡定;以及悬臂的可挠部,所述可挠部在自由端处设置所述突起,在所述位置保证部件位于所述待机位置时,使得所述自由端能够向所述突起相对于所述空间部的突起插入方向和突起拔出方向位移,所述突起具有被卡定部,所述被卡定部在所述位置保证部件位于所述待机位置时被所述卡定部卡定,所述卡定解除机构具备:推动部,所述推动部设置于所述杠杆部件,与所述杠杆部件的所述第一旋转操作联动而将所述突起向所述突起拔出方向推动;以及被推动部,所述被推动部设置于所述突起,并受到来自所述推动部的力,所述被推动部形成为卡定解除用倾斜面,所述卡定解除用倾斜面根据由于所述第一旋转操作而从所述推动部受到的力而产生朝向所述突起拔出方向的力,在所述杠杆部件已位于所述完全嵌合位置时使所述卡定部所实现的所述被卡定部的卡定状态解除。
另外,优选为,所述卡定部和所述被卡定部分别形成为卡定用倾斜面,在由于所述待机位置处的所述位置保证部件向所述保证操作方向的移动而使所述被卡定部从所述卡定部受到力时,所述卡定用倾斜面根据该力而产生所述突起插入方向的力。
另外,优选为,所述突起具有卡定解除部,在所述位置保证部件位于所述待机位置且所述杠杆部件位于所述完全嵌合位置时,所述卡定解除部在所述保证解除方向侧的所述空间部内与所述卡定部的所述突起拔出方向侧的端部对置配置,所述卡定解除部形成为卡定解除用倾斜面,所述卡定解除用倾斜面在由于所述待机位置处的所述位置保证部件向所述保证操作方向的移动而从所述卡定部的所述端部受到力时,根据该力而产生所述突起拔出方向的力,并且使所述突起从所述空间部拔出。
另外,优选为,所述杠杆部件具有:两根臂,两根所述臂具有所述第一旋转操作和所述第二旋转操作的转动支点,并且在所述第一旋转操作和所述第二旋转操作的转动轴的轴线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而对置配置;以及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将两根所述臂连结,并且成为所述第一旋转操作和所述第二旋转操作的力点,所述第一卡定机构和所述第二卡定机构分别设置于在所述轴线方向上与所述完全嵌合位置处的所述杠杆部件的一个所述臂对置配置的部分和在所述轴线方向上与所述完全嵌合位置处的所述杠杆部件的另一个所述臂对置配置的部分,所述卡定解除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杠杆部件的一个所述臂与所述位置保证部件之间以及所述杠杆部件的另一个所述臂与所述位置保证部件之间。
发明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杠杆式连接器通过对杠杆部件进行第一旋转操作,能够使壳体的嵌合部与配对方嵌合部完全嵌合,并且能够解除第一卡定机构所实现的待机位置处的位置保证部件的卡定状态。即,该杠杆式连接器能够仅通过对杠杆部件的单一操作来实施相对于配对方嵌合部的嵌合连接操作和在该嵌合连接操作后进行的对待机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的卡定状态的解除操作。因此,该杠杆式连接器的相对于配对方连接器的嵌合连接时的作业性优异,可以认为适合该嵌合连接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将实施方式的杠杆式连接器与分离状态的配对方连接器一起示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杠杆式连接器相对于配对方连接器的临时嵌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杠杆式连接器(杠杆部件除外)相对于配对方连接器的临时嵌合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杠杆式连接器相对于配对方连接器的嵌合操作中或拔出操作中的立体图,是表示待机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的开始解除卡定时或待机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的开始卡定时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杠杆式连接器相对于配对方连接器的嵌合操作中或拔出操作中的俯视图,是表示待机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的开始解除卡定时或待机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的开始卡定时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杠杆式连接器相对于配对方连接器的完全嵌合状态且位置保证部件处于待机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杠杆式连接器相对于配对方连接器的完全嵌合状态且位置保证部件处于待机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杠杆式连接器相对于配对方连接器的完全嵌合状态且位置保证部件处于嵌合保证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杠杆式连接器相对于配对方连接器的完全嵌合状态且位置保证部件处于嵌合保证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0是将端子配件和配对方端子配件拔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壳体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杠杆部件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位置保证部件的立体图。
图14是图9的X1-X1线剖面的局部放大图。
图15是图7的X2-X2线剖面的局部放大图。
图16是图3的A部放大图。
图17是图5的A部放大图。
图18是图7的A部放大图。
图19是图9的A部放大图。
图20是图5的X3-X3线剖面的局部放大图。
符号说明
1 杠杆式连接器
10 壳体
11 嵌合部
13b1 第一空间部(空间部)
20 端子配件
30 杠杆部件
31 臂
32 操作部
40 位置保证部件
51 第一卡定机构
51a 第一卡定部(卡定部)
51a1 端部
51b 第一被卡定体(被卡定体)
51b1 突起
51b2 可挠部
51b11 第一被卡定部(被卡定部)
51b13 卡定解除部
52 第二卡定机构
60 第一卡定解除机构(卡定解除机构)
61 推动部
62 被推动部
65 第二卡定解除机构
511 配对方嵌合部
520 配对方端子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杠杆式连接器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涉及的杠杆式连接器可以通过与配对方连接器嵌合连接,从而使该配对方连接器侧的设备与该杠杆式连接器所连接的设备电连接,也可以通过相对于配对方连接器插拔来进行该配对方连接器的电路的连接和切断。
基于图1至图20,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杠杆式连接器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至图9的附图标记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杠杆式连接器。在此例示的杠杆式连接器1构成为相对于配对方连接器501插拔自如,在该配对方连接器501的电路上负责该电路的连接和切断。
在此,配对方连接器501设置在配对方设备(省略图示)的电路上。该配对方设备例如是车辆的驱动装置(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车辆的电动机、逆变器等)。该配对方连接器501在杠杆式连接器1嵌合连接时使配对方设备的电路连接,在杠杆式连接器1未嵌合连接时使配对方设备的电路切断。
在此所示的配对方连接器501具备配对方壳体510,其安装于配对方设备的箱体等,在该配对方壳体510的嵌合部(以下,称为“配对方嵌合部”)511的内侧配置有配对方端子配件520(图1以及图2)。该配对方连接器501具备:第一配对方端子配件520A,其与配对方设备中的分开的电路中的一方电连接;和第二配对方端子配件520B,其与该分开的电路中的另一方电连接(图10)。该第一配对方端子配件520A和第二配对方端子配件520B分别具有以平板为主体的配对方电连接体521、521,各个配对方电连接体521、521的平面彼此在配对方嵌合部511中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
杠杆式连接器1在相对于配对方嵌合部511嵌入到规定的嵌合位置的完全嵌合状态时,使第一配对方端子配件520A和第二配对方端子配件520B电连接,从而使配对方设备中的被分开的电路成为连接状态。另一方面,该杠杆式连接器1在相对于配对方嵌合部511未嵌入到规定的嵌合位置的分离状态或者半嵌合状态时,不使第一配对方端子配件520A与第二配对方端子配件520B电连接,从而使配对方设备的电路成为切断状态。
该杠杆式连接器1具备壳体10(图11)、端子配件20(图10)、杠杆部件30(图12)以及位置保证部件40(图13)。
壳体10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成形。该壳体10具有能够相对于配对方嵌合部511插拔的嵌合部11(图1至图9以及图11)。该嵌合部11和配对方嵌合部511形成为筒状,其筒轴方向成为连接器插拔方向(连接器插入方向、连接器拔出方向)而相互插拔。在此所示的嵌合部11和配对方嵌合部511形成为其与筒轴方向正交的正交截面为长圆的环状的筒体。
该杠杆式连接器1通过设置成使嵌合部11的筒轴方向的末端与配对方嵌合部511的筒轴方向的末端嵌合的临时嵌合状态(半嵌合状态的一个方式)(图2和图3),并在该临时嵌合状态下对杠杆部件30进行旋转操作,从而成为嵌合部11和配对方嵌合部511深深地嵌入到规定的嵌合位置的完全嵌合状态(图6至图9)。另一方面,该杠杆式连接器1通过在嵌合部11和配对方嵌合部511为完全嵌合状态时使杠杆部件30向相反方向旋转操作,从而使嵌合部11和配对方嵌合部511移位到临时嵌合状态。杠杆式连接器1在该临时嵌合状态时也成为能够使嵌合部11从配对方嵌合部511脱离的可脱离状态,通过将嵌合部11从配对方嵌合部511分离,从而杠杆式连接器1从配对方连接器501分离。这样,壳体10的嵌合部11形成为能够在相对于配对方嵌合部511的临时嵌合状态和相对于配对方嵌合部511的完全嵌合状态之间沿着连接器插拔方向相对于配对方嵌合部511相对移动。
另外,壳体10具有将嵌合部11的筒轴方向的后端的开口封闭的封闭部12(图1至图9以及图11)。而且,在该壳体10中,容纳位置保证部件40的容纳室13以从封闭部12的外壁面突出的状态形成(图3、图5、图7、图9及图11)。此处所示的壳体10具有:壁部13a,其相对于封闭部12的外壁面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以及2个侧壁部13b、13b,它们彼此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并且使封闭部12的外壁面与壁部13a连结(图3、图5、图7、图9以及图11)。在该壳体10中,将由封闭部12、壁部13a和2个侧壁部13b、13b包围的空间用作容纳室13,从该容纳室13的开口13c插入位置保证部件40(图3、图5、图7、图9和图11)。
端子配件20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成形。例如,该端子配件20通过对作为母材的金属板进行弯折加工、切断加工等冲压成形而成形为规定形状。该端子配件20容纳于壳体10的嵌合部11的内侧。并且,该端子配件20在嵌合部11与配对方嵌合部511为完全嵌合状态时,相对于配对方端子配件520嵌合连接,从而与该配对方端子配件520电连接。
该端子配件20具有:矩形的基体21;以及悬臂的电连接体22、22,它们彼此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并且从基体21中的沿同一方向延伸的2个边部分别突出(图10)。该端子配件20通过在各个电连接体22、22之间嵌入第一配对方端子配件520A和第二配对方端子配件520B各自的配对方电连接体521、521以用各电连接体22、22夹入各配对方电连接体521、521,从而与各个配对方电连接体521、521嵌合连接。由此,该端子配件20的一个电连接体22与第一配对方端子配件520A电连接,且另一个电连接体22与第二配对方端子配件520B电连接,使第一配对方端子配件520A与第二配对方端子配件520B电连接。
在此所示的端子配件20中,各个电连接体22、22呈夹角地对置配置,在各个电连接体22、22的自由端侧设置有相对于配对方电连接体521、521的触点。另外,此处所示的端子配件20的电连接体22通过沿其突出方向延伸的狭缝而被分为多个悬臂的电连接部,各个电连接部均具有相对于配对方电连接体521的触点。该示例的电连接体22通过2条缝隙被分为3个电连接部22a、22b、22c(图10)。
在杠杆式连接器1中,该端子配件20在嵌合部11的内侧并排配置有2个。
杠杆部件30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成形。该杠杆部件30是能够相对于壳体10相对旋转的部件,使与该相对旋转的旋转方向对应的连接器插入方向的力或连接器拔出方向的力作用于嵌合部11与配对方嵌合部511之间。因此,该杠杆部件30至少在壳体10为临时嵌合状态时的临时嵌合位置(图2)与壳体10为完全嵌合状态时的完全嵌合位置(图6至图9)之间相对于壳体10相对旋转。该杠杆部件30通过从临时嵌合位置朝向完全嵌合位置的第一旋转操作(图2)来使壳体10相对于配对方嵌合部511从临时嵌合状态向完全嵌合状态相对移动,使嵌合部11与配对方嵌合部511完全嵌合。另外,该杠杆部件30通过从完全嵌合位置朝向临时嵌合位置的第二旋转操作(图2)来使壳体10相对于配对方嵌合部511从完全嵌合状态向临时嵌合状态相对移动,从而解除嵌合部11与配对方嵌合部511的完全嵌合状态。
这里所示的杠杆部件30具有:2根臂31、31,其具有第一旋转操作和第二旋转操作的转动支点,并且在第一旋转操作和第二旋转操作的转动轴的轴线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以及操作部32,其连结2根臂31、31,并且成为第一旋转操作和第二旋转操作的力点(图1、图2、图4至图9和图12)。
在此所示的杠杆部件30中,嵌合部11配置在该2根臂31、31之间,各个臂31、31相对于嵌合部11转动自如地安装。另外,在此所示的杠杆部件30在临时嵌合位置时,使各个臂31、31的延伸方向朝向连接器插拔方向,且使操作部32相对于容纳室13的壁部13a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图2)。另外,这里所示的杠杆部件30在完全嵌合位置时,使各个臂31、31的延伸方向朝向与连接器插拔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且使操作部32与嵌合部11的外周面对置配置(图6至图9)。
臂31形成为以操作部32侧为固定端的悬臂形状,并且在其固定端与自由端31a之间设有转动支点(图1、图12及图14)。在此所示的臂31中,具有圆形的贯通孔的轴承31b形成为转动支点(图1、图2、图12以及图14)。在嵌合部11的外周面,针对每个臂31以突出状态设有被插入到该轴承31b的贯通孔中并被该轴承31b轴支承的转动轴14(图1至图3、图11以及图14)。
配对方壳体510具有第一承接部510a,该第一承接部510a在该杠杆部件30正在进行第一旋转操作的时候,从该杠杆部件30的自由端31a承接朝向连接器拔出方向的力(图1至图9以及图14)。杠杆部件30通过使朝向该连接器拔出方向的力作用于第一承接部510a,而从该第一承接部510a受到反作用力。因此,在壳体10设置有第二承接部10a,该第二承接部10a在杠杆部件30正在进行第一旋转操作的时候,从受到来自第一承接部510a的反作用力的杠杆部件30的转动支点受到力,而使嵌合部11产生朝向连接器插入方向的力(图1至图3、图11以及图14)。由此,在该杠杆式连接器1中,通过对杠杆部件30进行第一旋转操作,临时嵌合状态的嵌合部11和配对方嵌合部511嵌入到规定的嵌合位置而成为完全嵌合状态。即,该杠杆式连接器1能够减轻使嵌合部11和配对方嵌合部511从临时嵌合状态转移到完全嵌合状态时作业者的嵌合操作力。这里所示的第二承接部10a是转动轴14(图1至图3、图11以及图14),从轴承31b的贯通孔的内周壁施加与来自第一承接部510a的反作用力对应的力。
另外,配对方壳体510具有第三承接部510b,该第三承接部510b在杠杆部件30正在进行第二旋转操作的时候,从该杠杆部件30的自由端31a承接朝向连接器插入方向的力(图3及图14)。该第三承接部510b相对于第一承接部510a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杠杆部件30通过使朝向该连接器插入方向的力作用于第三承接部510b,从而从该第三承接部510b受到反作用力。因此,在壳体10设置有第四承接部10b,该第四承接部10b在杠杆部件30正在进行第二旋转操作的时候,从受到来自第三承接部510b的反作用力的杠杆部件30的转动支点受到力,而使嵌合部11产生朝向连接器拔出方向的力(图1至图3、图11以及图14)。由此,在该杠杆式连接器1中,通过对杠杆部件30进行第二旋转操作,完全嵌合状态的嵌合部11与配对方嵌合部511的嵌合量减少而成为临时嵌合状态。即,该杠杆式连接器1能够减轻使嵌合部11和配对方嵌合部511从完全嵌合状态转移到临时嵌合状态时作业者的拔出操作力。这里所示的第四承接部10b与第二承接部10a同是转动轴14(图1至图3、图11以及图14),从轴承31b的贯通孔的内周壁施加与来自第三承接部510b的反作用力对应的力。
位置保证部件40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成形。该位置保证部件40在壳体10为完全嵌合状态时的嵌合保证位置与壳体10不是完全嵌合状态时的待机位置之间相对于壳体10移动自如地安装。如上所述,壳体10的完全嵌合状态是端子配件20与配对方端子配件520电连接的状态。因此,壳体10不是完全嵌合状态的状态是指端子配件20与配对方端子配件520未电连接的状态,是指壳体10相对于配对方壳体510的半嵌合状态或者壳体10相对于配对方壳体510的分离状态。
此处所示的位置保证部件40具有:主体41,其形成为方体状,并从开口13c容纳于壳体10的容纳室13;以及操作部42,其设置于该主体41的1个壁面,并配置于容纳室13之外(图3、图5、图7、图9、图13以及图15)。该位置保证部件40通过推动该操作部42,使主体41在容纳室13中从待机位置向嵌合保证位置相对移动。另外,该位置保证部件40通过向与其相反的方向拉拽该操作部42,从而使主体41在容纳室13中从嵌合保证位置向待机位置相对移动。
在杠杆部件30不是完全嵌合位置时该位置保证部件40的从待机位置向嵌合保证位置的相对移动被限制,在杠杆部件30为完全嵌合位置时该位置保证部件40的从嵌合保证位置向待机位置的相对移动被限制。如上所示,杠杆部件30的完全嵌合位置是壳体10为完全嵌合状态时该杠杆部件30相对于壳体10的相对旋转位置。因此,杠杆部件30不是完全嵌合位置的位置是指,壳体10不是完全嵌合状态时该杠杆部件30相对于壳体10的相对旋转位置,不仅包括杠杆部件30的临时嵌合位置,还包括使杠杆部件30在临时嵌合位置与完全嵌合位置之间位移时该杠杆部件30相对于壳体10的相对旋转位置。
在壳体10与位置保证部件40之间,为了限制在杠杆部件30不是完全嵌合位置时位置保证部件40从待机位置向嵌合保证位置相对移动,而设置有第一卡定机构51,该第一卡定机构51在杠杆部件30不是完全嵌合位置时对待机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40朝向嵌合保证位置的保证操作方向上的移动进行卡定(图1至图7、图11以及图16至图19)。另外,在壳体10与位置保证部件40之间,为了限制在杠杆部件30为完全嵌合位置时位置保证部件40从嵌合保证位置向待机位置相对移动,而设置有第二卡定机构52,该第二卡定机构52在杠杆部件30处于完全嵌合位置时对嵌合保证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40朝向与保证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的保证解除方向上的移动进行卡定(图8、图9、图11以及图16至图19)。该第一卡定机构51和第二卡定机构52在壳体10的一个侧壁部13b与位置保证部件40之间以及壳体10的另一个侧壁部13b与位置保证部件40之间各设置1个。并且,当着眼于完全嵌合位置的杠杆部件30进行观察时,该第一卡定机构51和第二卡定机构52分别设置在相对于该完全嵌合位置的杠杆部件30中的一个臂31在轴线方向(杠杆部件30的转动轴的轴线方向)上对置配置的部分中和相对于完全嵌合位置的杠杆部件30中的另一个臂31在轴线方向(杠杆部件30的转动轴的轴线方向)上对置配置的部分中。
第一卡定机构51具备设置于壳体10的卡定部(以下,称为“第一卡定部”)51a(图11以及图16至图19)以及设置于位置保证部件40的被卡定体(以下,称为“第一被卡定体”)51b(图1至图3、图5、图7、图13以及图16至图19)。该第一卡定机构51在位置保证部件40为待机位置时,将第一卡定部51a和第一被卡定体51b配置成能够卡定的状态,从而限制位置保证部件40从待机位置向嵌合保证位置的相对移动。
另外,第二卡定机构52具备设置于壳体10的卡定部(以下,称为“第二卡定部”)52a(图11以及图16至图19)。该第二卡定机构52在位置保证部件40处于嵌合保证位置时,将该第二卡定部52a和位置保证部件40的被卡定体配置成能够卡定的状态,从而限制位置保证部件40从嵌合保证位置向待机位置的相对移动。在该第二卡定机构52中,除了第一卡定机构51的第一被卡定体51b之外,位置保证部件40还可以具有第二卡定机构52专用的被卡定体。但是,在此,第一卡定机构51和第二卡定机构52共用第一被卡定体51b(图1至图3以及图16至图19)。
在侧壁部13b,从开口13c侧起依次形成有由第一贯通孔构成的空间部(以下,称为“第一空间部”)13b1和由第二贯通孔构成的空间部(以下,称为“第二空间部”)13b2(图11和图16至图19)。并且,通过在该侧壁部13b设置该第一空间部13b1和第二空间部13b2,从而在第一空间部13b1与第二空间部13b2之间形成第一壁体13b3,在第一空间部13b1的开口13c侧形成第二壁体13b4(图11以及图16至图19)。这里所示的第一空间部13b1和第二空间部13b2分别形成为方体状。另外,这里所示的第一壁体13b3和第二壁体13b4分别形成为柱状。在第一卡定机构51中,将第一壁体13b3的第一空间部13b1侧的壁面用作第一卡定部51a。在第二卡定机构52中,将第一壁体13b3的第二空间部13b2侧的壁面用作第二卡定部52a。
第一被卡定体51b具有:突起51b1,在位置保证部件40为待机位置时,在保证解除方向侧的第一空间部13b1内与第一卡定部51a对置配置,并且使位置保证部件40在保证操作方向上的移动卡定于第一卡定部51a;以及具有挠性的悬臂的可挠部51b2,其在自由端设置该突起51b1,在位置保证部件40为待机位置时,自由端能够向突起51b1相对于第一空间部13b1的插入方向(以下,称为“突起插入方向”)以及拔出方向(以下,称为“突起拔出方向”)位移(图13以及图16至图19)。
此处所示的突起51b1在位置保证部件40为嵌合保证位置时,在保证操作方向侧的第二空间部13b2内与第二卡定部52a对置配置,使位置保证部件40的在保证解除方向上的移动卡定于第二卡定部52a。该突起51b1具有:在位置保证部件40处于待机位置时被卡定于第一卡定部51a的被卡定部(以下,称为“第一被卡定部”)51b11:以及在位置保证部件40处于嵌合保证位置时被卡定于第二卡定部52a的被卡定部(以下,称为“第二被卡定部”)51b12(图13、图16、图17以及图19)。在突起51b1插入到第一空间部13b1时,第一被卡定部51b11与位置保证部件40的保证操作方向侧的第一卡定部51a对置配置。在突起51b1插入到第二空间部13b2时,第二被卡定部51b12与位置保证部件40的保证解除方向侧的第二卡定部52a对置配置。
另外,这里所示的可挠部51b2由于自身的挠性,在位置保证部件40为嵌合保证位置时,能够使突起51b1相对于第二空间部13b2在突起插入方向上插入或在突起拔出方向上拔出。该可挠部51b2形成为在向自由端的外部输入超过了设计上决定的最小输入值时发生挠曲。
在此,该例示的第一卡定部51a和第一被卡定部51b11分别形成为倾斜面(以下,称为“卡定用倾斜面”),该倾斜面使得在因待机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40的保证操作方向上的移动而使第一被卡定部51b11从第一卡定部51a受到力时,基于该力而产生突起插入方向的力。即,该例示的第一卡定部51a和第一被卡定部51b11分别形成为卡定用倾斜面,由于待机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40的保证操作方向上的移动,第一卡定部51a从第一被卡定部51b11受到按压力,并且在该第一被卡定部51b11从第一卡定部51a受到按压力的反作用力时,该卡定用倾斜面根据该反作用力而产生突起插入方向的力。由此,在第一卡定机构51中,即使待机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40被向保证操作方向按压移动,突起51b1也保持停留在第一空间部13b1内,能够继续保持第一卡定部51a与第一被卡定部51b11的卡定状态。
在壳体10与位置保证部件40之间设置有第三卡定机构53,在杠杆部件30不是完全嵌合位置时,第三卡定机构53对待机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40的在保证解除方向的移动进行卡定,以免在杠杆部件30不是完全嵌合位置时,待机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40从开口13c脱出(图16至图18)。该第三卡定机构53在壳体10的一个侧壁部13b与位置保证部件40之间以及壳体10的另一个侧壁部13b与位置保证部件40之间各设置1个。
该第三卡定机构53具备设置于壳体10的卡定部(以下,称为“第三卡定部”)53a(图16至图18)。在该第三卡定机构53中,将第二壁体13b4的第一空间部13b1侧的壁面用作第三卡定部53a。该第三卡定机构53在位置保证部件40为待机位置时,将该第三卡定部53a与位置保证部件40的被卡定体配置成能够卡定的状态,从而限制待机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40在保证解除方向的移动。在该第三卡定机构53中,位置保证部件40也可以具有第三卡定机构53专用的被卡定体。但是,在此,第一卡定机构51、第二卡定机构52以及第三卡定机构53共用第一被卡定体51b。在此所示的第三卡定机构53中,使该第一被卡定体51b的第二被卡定部51b12卡定于第三卡定部53a(图16至图18)。
这里所示的第一被卡定体51b的突起51b1在位置保证部件40为待机位置时,在保证操作方向侧的第一空间部13b1内与第三卡定部53a对置配置,使位置保证部件40在保证解除方向上的移动卡定于第三卡定部53a。这里所示的突起51b1在位置保证部件40处于待机位置时,使第二被卡定部51b12卡定于第三卡定部53a。但是,如后所述,该第二被卡定部51b12和第三卡定部53a通过使规定以上的保证解除方向上的力作用于位置保证部件40,从而该卡定状态被解除。因此,在壳体10与位置保证部件40之间在该第三卡定机构53之外还设置有第四卡定机构54,该第四卡定机构54在杠杆部件30不是完全嵌合位置时对待机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40在保证解除方向上的移动进行卡定(图11及图15)。
第四卡定机构54具备设置于壳体10的卡定部(以下,称为“第四卡定部”)54a和设置于位置保证部件40的被卡定体(以下,称为“第二被卡定体”)54b(图15)。该第四卡定机构54在位置保证部件40为待机位置时,将第四卡定部54a和第二被卡定体54b配置成能够卡定的状态,从而限制待机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40的在保证解除方向上的移动。
此处所示的第四卡定部54a形成为从壳体10的封闭部12的外壁面突出的爪状的突起部。另一方面,此处所示的第二被卡定体54b具有:突起54b1,在位置保证部件40为待机位置时,在保证操作方向侧相对于第四卡定部54a对置配置,使位置保证部件40的在保证解除方向上的移动卡定于第四卡定部54a;以及具有挠性的悬臂的可挠部54b2,其在自由端设置该突起54b1,在位置保证部件40为待机位置时,能够使自由端在使该突起54b1与第四卡定部54a对置配置的状态和不对置配置的状态之间位移(图15)。
另外,在该示例中,在位置保证部件40处于嵌合保证位置时,使操作部42与壳体10的开口13c的周缘部抵接,从而使嵌合保证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40在保证操作方向上的移动被卡定。
进而,在杠杆部件30与位置保证部件40之间设置卡定解除机构60,卡定解除机构60使基于第一卡定机构51的对位置保证部件40的卡定状态的解除操作与杠杆部件30的第一旋转操作联动,在杠杆部件30成为完全嵌合位置时使第一卡定机构51对位置保证部件40的卡定状态解除(图1至图5、图12、图13、图17以及图18)。即,在该杠杆式连接器1中,通过进行杠杆部件30的第一旋转操作,解除基于第一卡定机构51的对位置保证部件40的卡定状态。该卡定解除机构60分别设置于杠杆部件30中的一个臂31与位置保证部件40之间以及杠杆部件30中的另一个臂31与位置保证部件40之间。
该卡定解除机构60具备:推动部61,其设置于杠杆部件30,与该杠杆部件30的第一旋转操作联动地将突起51b1向突起拔出方向推压;以及被推动部62,其设置于突起51b1并承接来自该推动部61的力(图1、图5、图17以及图18)。
推动部61以突出状态设置于各个臂31(图1、图2、图4、图5、图12、图17以及图18)。另一方面,被推动部62形成为倾斜面(以下,称为“卡定解除用倾斜面”),该倾斜面根据由于杠杆部件30的第一旋转操作而从推动部61受到的力而产生突起拔出方向的力,在杠杆部件30成为完全嵌合位置时解除基于第一卡定部51a的对第一被卡定部51b11的卡定状态(图1、图13、图16、图17以及图18)。该被推动部62所形成的卡定解除用倾斜面形成为:在自身产生的突起拔出方向的力超过可挠部51b2的自由端的最小输入值时,通过该突起拔出方向的力使可挠部51b2弹性变形,在杠杆部件30成为完全嵌合位置时,解除基于第一卡定部51a的对第一被卡定部51b11的卡定状态。即,该卡定解除机构60与杠杆部件30的第一旋转操作联动地,推动部61将突起51b1向突起拔出方向推压,在杠杆部件30成为完全嵌合位置时,解除第一卡定部51a与第一被卡定部51b11的卡定状态(对置配置状态),从而使突起51b1到达能够进行待机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40向嵌合保证位置的相对移动的位置。
在此,壳体10的第一壁体13b3和位置保证部件40的突起51b1也可以形成为:在利用卡定解除机构60解除了第一卡定部51a与第一被卡定部51b11的卡定状态时,使突起51b1从第一空间部13b1脱出。在该情况下,在该杠杆式连接器1中,利用卡定解除机构60来解除第一卡定部51a与第一被卡定部51b11的卡定状态,从而能够使待机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40相对移动到嵌合保证位置。但是,在该情况下,例如,作业者用手指将待机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40推到嵌合保证位置时,不容易感觉到该位置保证部件40是否到达嵌合保证位置。因此,在此所示的杠杆式连接器1中,在作业者将待机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40推到嵌合保证位置时赋予操作感,由此容易感觉到位置保证部件40是否已到达嵌合保证位置。
在该杠杆式连接器1中,即使在通过卡定解除机构60解除了第一卡定部51a和第一被卡定部51b11的卡定状态之后,也使突起51b1停留于第一空间部13b1内而与第一卡定部51a对置配置。因此,在该杠杆式连接器1中,除了该卡定解除机构(第一卡定解除机构)60之外,还设置有卡定解除机构(以下,称为“第二卡定解除机构”)65,在利用该第一卡定解除机构60来实现第一卡定部51a与第一被卡定部51b11的卡定状态的解除之后,该卡定解除机构65使第一卡定部51a与突起51b1的卡定状态解除(图13以及图16至图18)。
具体而言,在突起51b1设置有卡定解除部51b13,在位置保证部件40处于待机位置且杠杆部件30处于完全嵌合位置时,该卡定解除部51b13在保证解除方向侧的第一空间部13b1相对于第一卡定部51a的突起拔出方向侧的端部51a1对置配置(图13及图16至图18)。第二卡定解除机构65由该第一卡定部51a的端部51a1和突起51b1的卡定解除部51b13构成。
该卡定解除部51b13形成为卡定解除用倾斜面,该卡定解除用倾斜面在因待机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40在保证操作方向的移动而从第一卡定部51a的端部51a1受到力时,基于该力而产生突起拔出方向的力,且使突起51b1从第一空间部13b1拔出。即,该卡定解除部51b13形成为如下的卡定解除用倾斜面:通过待机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40在保证操作方向的移动而使按压力作用于第一卡定部51a的端部51a1,在从其端部51a1受到反作用力时,基于该反作用力产生突起拔出方向的力,且使突起51b1从第一空间部13b1拔出。该卡定解除部51b13所形成的卡定解除用倾斜面形成为如下形状:在自身产生的突起拔出方向的力超过可挠部51b2的自由端的最小输入值时,一边利用该突起拔出方向的力使可挠部51b2弹性变形,一边使突起51b1从第一空间部13b1拔出。
因此,在此所示的杠杆式连接器1中,在作业者将待机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40向嵌合保证位置按压移动时,第一卡定部51a的端部51a1与卡定解除部51b13抵接,首先使作业者感到阻力。并且,在此所示的杠杆式连接器1中,作业者继续按压位置保证部件40,由此使作业者感觉到由第一卡定部51a的端部51a1与卡定解除部51b13之间的摩擦阻力等引起的阻力。进而,在此所示的杠杆式连接器1中,作业者继续按压位置保证部件40,使第一卡定部51a的端部51a1与卡定解除部51b13之间的卡定状态解除,突起51b1越过第一壁体13b3而进入第二空间部13b2,位置保证部件40到达嵌合保证位置。因此,在该杠杆式连接器1中,使作业者感觉到突起51b1越过第一壁体13b3而进入第二空间部13b2时的推动力的释放感。这样,在这里所示的杠杆式连接器1中,在作业者将待机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40推到嵌合保证位置时,能够使作业者感觉到阻力等操作感,因此,作业者容易感觉到位置保证部件40是否到达嵌合保证位置。
在此所示的突起51b1中,第一被卡定部51b11和卡定解除部51b13在第一空间部13b1内形成朝向第一卡定部51a侧凸出的山型。
另外,在此所示的杠杆部件30与位置保证部件40之间设置有第五卡定机构55,在杠杆部件30的第一旋转操作中,从卡定解除机构60的推动部61与突起51b1的被推动部62抵接之后到杠杆部件30成为完全嵌合位置为止的期间,该第五卡定机构55将待机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40的保证操作方向上的移动卡定(图4、图12、图13、图17、图18以及图20)。该第五卡定机构55具备:旋转操作时用的卡定部55a,其以突出状态设置在杠杆部件30的推动部61(图4、图12、图17、图18以及图20);以及旋转操作时用的被卡定部55b,其以突出状态设置于位置保证部件40的操作部42(图4、图13、图17、图18以及图20)。在杠杆部件30的第一旋转操作中,从卡定解除机构60的推动部61与突起51b1的被推动部62抵接之后到杠杆部件30成为完全嵌合位置为止的期间,该第五卡定机构55使被卡定部55b与保证操作方向侧的卡定部55a对置配置。并且,该第五卡定机构55在杠杆部件30成为完全嵌合位置时,解除该卡定部55a与被卡定部55b的卡定状态(对置配置状态)。
在该杠杆式连接器1中,在将杠杆部件30从完全嵌合位置朝向临时嵌合位置进行第二旋转操作时,在进行该第二旋转操作之前,使嵌合保证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40相对移动到待机位置。因此,此时,需要解除第二卡定机构52对位置保证部件40的卡定状态。因此,位置保证部件40中的突起51b1的第二被卡定部51b12形成为卡定解除用倾斜面,在由于嵌合保证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40在保证解除方向上的移动而从第二卡定部52a受到力时,该卡定解除用倾斜面根据该力而产生突起拔出方向的力(图19)。即,该第二被卡定部51b12形成为卡定解除用倾斜面,在由于嵌合保证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40的保证解除方向上的移动而使按压力作用于第二卡定部52a、并且从该第二卡定部52a受到反作用力时,该卡定解除用倾斜面根据该反作用力而产生突起拔出方向的力,且使突起51b1从第二空间部13b2拔出。
此处所示的第二被卡定部51b12所形成的卡定解除用倾斜面形成为如下形状:在自身产生的突起拔出方向的力超过可挠部51b2的自由端的最小输入值时,一边利用该突起拔出方向上的力使可挠部51b2弹性变形,一边使突起51b1从第二空间部13b2拔出。因此,该第二被卡定部51b12在自身产生的突起拔出方向上的力超过可挠部51b2的自由端的最小输入值之前,无法使可挠部51b2弹性变形。因此,在该杠杆式连接器1中,直到该突起拔出方向上的力超过可挠部51b2的自由端的最小输入值为止,保持基于第二卡定部52a和第二被卡定部51b12而实现的卡定状态。在此,第二卡定部52a也形成为由与第二被卡定部51b12同等的坡度构成的倾斜面。
如以上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杠杆式连接器1通过使杠杆部件30进行第一旋转操作,从而能够使壳体10的嵌合部11与配对方嵌合部511完全嵌合,同时能够解除基于第一卡定机构51而实现的待机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40的卡定状态。即,该杠杆式连接器1能够仅通过对杠杆部件30的单一操作来实施相对于配对方嵌合部511的嵌合连接操作和在该嵌合连接操作后进行的待机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40的卡定状态的解除操作。因此,该杠杆式连接器1对于配对方连接器501的嵌合连接时的作业性优异,可以认为适合该嵌合连接作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杠杆式连接器1中,由壳体10的第一壁体13b3和位置保证部件40的突起51b1构成用于将待机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40保持在原样的位置直到杠杆部件30成为完全嵌合位置为止的第一卡定机构51以及与作业者将待机位置的位置保证部件40推动到嵌合保证位置时的操作感有关的第二卡定解除机构65,从而将与各个功能有关的构成要素集中于一处。因此,该杠杆式连接器1无需在第一卡定机构51和第二卡定解除机构65分别设置壁体、突起,因此能够实现体积的小型化。

Claims (5)

1.一种杠杆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所述壳体能够相对于配对方嵌合部在临时嵌合状态与完全嵌合状态之间沿着连接器插拔方向相对移动;
端子配件,所述端子配件被容纳于所述壳体,并且在所述壳体为所述完全嵌合状态时与配对方端子配件电连接;
杠杆部件,所述杠杆部件能够在所述壳体为所述临时嵌合状态时的临时嵌合位置与所述壳体为所述完全嵌合状态时的完全嵌合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壳体相对旋转,而且利用从所述临时嵌合位置朝向所述完全嵌合位置的第一旋转操作使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配对方嵌合部从所述临时嵌合状态向所述完全嵌合状态相对移动,并且利用从所述完全嵌合位置朝向所述临时嵌合位置的第二旋转操作使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配对方嵌合部从所述完全嵌合状态向所述临时嵌合状态相对移动;以及
位置保证部件,所述位置保证部件被安装为在所述壳体为所述完全嵌合状态时的嵌合保证位置与所述壳体不是所述完全嵌合状态时的待机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壳体自如地移动,
在所述壳体与所述位置保证部件之间设置有第一卡定机构和第二卡定机构,所述第一卡定机构在所述杠杆部件不在所述完全嵌合位置时将所述待机位置处的所述位置保证部件的朝向所述嵌合保证位置的保证操作方向上的移动卡定,并且所述第二卡定机构在所述杠杆部件为所述完全嵌合位置时将所述嵌合保证位置处的所述位置保证部件的朝向所述保证操作方向的相反方向的保证解除方向上的移动卡定,并且
在所述杠杆部件与所述位置保证部件之间设置有卡定解除机构,所述卡定解除机构使所述第一卡定机构所实现的所述位置保证部件的卡定状态的解除操作与所述杠杆部件的所述第一旋转操作联动,在所述杠杆部件为所述完全嵌合位置时使所述第一卡定机构所实现的所述位置保证部件的卡定状态解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杠杆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定机构具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卡定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位置保证部件的被卡定体,
所述被卡定体具有:突起,在所述位置保证部件位于所述待机位置时,所述突起在所述保证解除方向侧的空间部内与所述卡定部对置配置,以使所述位置保证部件的在所述保证操作方向上的移动被所述卡定部卡定;以及悬臂的可挠部,所述可挠部在自由端处设置所述突起,在所述位置保证部件位于所述待机位置时,使得所述自由端能够向所述突起相对于所述空间部的突起插入方向和突起拔出方向位移,
所述突起具有被卡定部,所述被卡定部在所述位置保证部件位于所述待机位置时被所述卡定部卡定,
所述卡定解除机构具备:推动部,所述推动部设置于所述杠杆部件,与所述杠杆部件的所述第一旋转操作联动而将所述突起向所述突起拔出方向推动;以及被推动部,所述被推动部设置于所述突起,并受到来自所述推动部的力,并且
所述被推动部形成为卡定解除用倾斜面,所述卡定解除用倾斜面根据由于所述第一旋转操作而从所述推动部受到的力而产生朝向所述突起拔出方向的力,在所述杠杆部件已位于所述完全嵌合位置时使所述卡定部所实现的所述被卡定部的卡定状态解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杠杆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定部和所述被卡定部分别形成为卡定用倾斜面,在由于所述待机位置处的所述位置保证部件的在所述保证操作方向上的移动而使所述被卡定部从所述卡定部受到力时,所述卡定用倾斜面根据该力而产生所述突起插入方向上的力。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杠杆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具有卡定解除部,在所述位置保证部件位于所述待机位置且所述杠杆部件位于所述完全嵌合位置时,所述卡定解除部在所述保证解除方向侧的所述空间部内与所述卡定部的所述突起拔出方向侧的端部对置配置,并且
所述卡定解除部形成为卡定解除用倾斜面,所述卡定解除用倾斜面在由于所述待机位置处的所述位置保证部件的在所述保证操作方向上的移动而从所述卡定部的所述端部受到力时,根据该力而产生所述突起拔出方向的力,并且使所述突起从所述空间部拔出。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杠杆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杠杆部件具有:两根臂,两根所述臂具有所述第一旋转操作和所述第二旋转操作的转动支点,并且在所述第一旋转操作和所述第二旋转操作的转动轴的轴线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而对置配置;以及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将两根所述臂连结,并且成为所述第一旋转操作和所述第二旋转操作的力点,
所述第一卡定机构和所述第二卡定机构分别设置于在所述轴线方向上与所述完全嵌合位置处的所述杠杆部件的一个所述臂对置配置的部分和在所述轴线方向上与所述完全嵌合位置处的所述杠杆部件的另一个所述臂对置配置的部分,并且
所述卡定解除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杠杆部件的一个所述臂与所述位置保证部件之间以及所述杠杆部件的另一个所述臂与所述位置保证部件之间。
CN202110435479.1A 2020-04-24 2021-04-22 杠杆式连接器 Active CN1135557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77006 2020-04-24
JP2020077006A JP7174007B2 (ja) 2020-04-24 2020-04-24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5730A true CN113555730A (zh) 2021-10-26
CN113555730B CN113555730B (zh) 2023-04-18

Family

ID=75581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35479.1A Active CN113555730B (zh) 2020-04-24 2021-04-22 杠杆式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39165B2 (zh)
EP (1) EP3902069B1 (zh)
JP (1) JP7174007B2 (zh)
CN (1) CN1135557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91008B2 (ja) * 2020-04-24 2022-06-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嵌合コネクタ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97071A1 (en) * 2006-02-21 2007-08-23 Jeremy Patterson Lever mated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low profile position assurance member
JP2008533684A (ja) * 2005-03-15 2008-08-21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コネクタ位置保証装置を有するレバー嵌合型コネクタ組立体
CN102160244A (zh) * 2006-07-19 2011-08-17 莫列斯公司 具有杠杆的连接器
CN105098480A (zh) * 2014-05-16 2015-11-2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
US9281614B1 (en) * 2014-10-06 2016-03-08 Tyco Electronics Brasil Ltda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locking members
CN105742895A (zh) * 2014-12-26 2016-07-06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
CN108736257A (zh) * 2017-04-14 2018-11-0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
CN109004429A (zh) * 2017-06-06 2018-12-1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75076B2 (ja) 2008-12-22 2013-12-2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2010160942A (ja) 2009-01-07 2010-07-22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DE102020204060A1 (de) 2020-03-30 2021-09-30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Steckverbinder und Steckverbinderanordnung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533684A (ja) * 2005-03-15 2008-08-21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コネクタ位置保証装置を有するレバー嵌合型コネクタ組立体
US20070197071A1 (en) * 2006-02-21 2007-08-23 Jeremy Patterson Lever mated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low profile position assurance member
CN102160244A (zh) * 2006-07-19 2011-08-17 莫列斯公司 具有杠杆的连接器
CN105098480A (zh) * 2014-05-16 2015-11-2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
US9281614B1 (en) * 2014-10-06 2016-03-08 Tyco Electronics Brasil Ltda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locking members
CN105742895A (zh) * 2014-12-26 2016-07-06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
CN108736257A (zh) * 2017-04-14 2018-11-0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
CN109004429A (zh) * 2017-06-06 2018-12-1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5730B (zh) 2023-04-18
JP7174007B2 (ja) 2022-11-17
US11539165B2 (en) 2022-12-27
EP3902069A1 (en) 2021-10-27
EP3902069B1 (en) 2023-03-22
US20210336389A1 (en) 2021-10-28
JP2021174657A (ja) 2021-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704648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2752032B2 (ja) 給電コネクタ
JP3047159B2 (ja) コネクタ嵌合構造
US6475014B2 (en) Connector fitting structure
JP2012099254A (ja) 電気コネクタ、電気コネクタユニット、及び電気自動車用充電器
JP3607884B2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コネクタ
JP2007149420A (ja)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CN113555730B (zh) 杠杆式连接器
JP4989285B2 (ja) コネクタ嵌合構造
JP2006260920A (ja) 電気的接続装置
US9214744B2 (en) Connector device
JP2012164482A (ja) 電気コネクタの嵌合補助具、電気コネクタの嵌合方法
JP3467385B2 (ja) スライド嵌合型コネクタ
JP3047175B2 (ja) コネクタ嵌合構造
JP6940540B2 (ja) 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EP4164071B1 (en) Connector device
JP2003317866A (ja) コネクタの離脱構造及びコネクタ離脱用治具
US20030186579A1 (en) Connector and a connector assembly
CN217009737U (zh) 一种连接器、电路板和电子设备
CN111106490B (zh) 嵌合连接器
WO2023157894A1 (ja) コネクタ
JP3467384B2 (ja) スライド嵌合型コネクタ
JP2016015341A (ja) 電気コネクタ、電気コネクタユニット、及び電気自動車用充電器
CN113555745B (zh) 嵌合连接器
JP4158912B2 (ja) パネル取付用レバー式嵌合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