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44910B - 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电子设备及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 - Google Patents

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电子设备及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44910B
CN113544910B CN202080017654.9A CN202080017654A CN113544910B CN 113544910 B CN113544910 B CN 113544910B CN 202080017654 A CN202080017654 A CN 202080017654A CN 113544910 B CN113544910 B CN 1135449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lock
electronic component
hole
bas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176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44910A (zh
Inventor
宇都宫启纪
吉冈亮平
岩崎晋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544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49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449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49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H01R43/22Hand too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4Terminal blocks
    • H01R9/242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4Terminal blo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01R4/480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 H01R4/48185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adapted for axial insertion of a wire end
    • H01R4/481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adapted for axial insertion of a wire end the spring shape allowing insertion of the conductor end when the spring is unbiased
    • H01R4/4821Single-blade sp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01R4/480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 H01R4/484Spring housing details
    • H01R4/4842Spring housing details the spring housing being provided with a single opening for insertion of a spring-activating too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16Fastening of connecting parts to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connecting parts from base or c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4Terminal blocks
    • H01R9/26Clip-on terminal blocks for side-by-side rail- or strip-mou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3)具有:端子台(10),其在正面壁(12)上设置有第1贯通孔(13R)和第2贯通孔(13L);电子部件(200),其包含部件主体(210)、第1引线(211R)和第2引线(211L);以及绝缘性的安装辅助件(100A)。安装辅助件(100A)包含:基部(110),其以背面与正面壁(12)抵接的方式配置于壳体(11)的外侧;以及第1插入部(120R)和第2插入部(120L),它们通过从基部(110)的背面突出而分别插入于第1贯通孔(13R)和第2贯通孔(13L),安装辅助件(100A)设有供第1引线(211R)贯插的第1通路部和供第2引线(211L)贯插的第2通路部,并且承接并收纳部件主体(210)的至少背部的承接部(113)设置在安装辅助件(100A)的正面侧的位置。

Description

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电子设备及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预先在端子台上安装有电子部件而成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具有该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的电子设备、以及夹装在安装于端子台的电子部件与端子台之间的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以下,也简称为“安装辅助件”)。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具有设有多组由一对端子部构成的通用端子连接部而成的端子台的电子设备,已知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I/O单元。该I/O单元中的温度输入单元和温度调节单元(以下,包括这些单元在内称为“测温单元”)通过在上述多组通用端子连接部中的1组或多组上连接热电偶,能够使用该热电偶进行温度测量。
在此,在使用与测温单元的通用端子连接部的一对端子部连接的热电偶进行温度测量的情况下,由于端子台温度的影响,存在热电偶的测量温度与实际应测量的温度之间产生大的偏差的情况。
作为防止该温度测量的偏差的方法,已知有如下方法:为了测量测温单元的端子台温度而将作为电子部件的冷触点传感器搭载于测温单元,利用使用该冷触点传感器测量出的测温单元的端子台温度来补偿上述的偏差。作为具体公开了这样的方法的文献,例如有日本特开2004-150836号公报(专利文献1)。
另外,在上述公报中,虽然记载了在位于连接有热电偶的1组通用端子连接部附近的部分的测温单元上设置冷触点传感器,但没有具体提及如何在哪个位置设置冷触点传感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508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作为上述冷触点传感器的设置方法,可设想各种方法,作为其中之一,考虑如下方法:预先将从外部该冷触点传感器安装于设置在端子台的多组通用端子连接部中的、事先决定的或任意选择的特定的1组通用端子连接部。该方法中,通过在与上述特定的1组通用端子连接部的一对端子部对应地设置的端子台的一对贯通孔中预先插入冷触点传感器的一对引线,将该一对引线与一对端子部连接,由此预先将冷触点传感器安装于端子台。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设置于端子台的多个通用端子连接部中的该1组不再可能被用作通用端子连接部,但另一方面,不仅能够得到可够简便地将冷触点传感器安装于端子台的效果,还能够将冷触点传感器的部件主体设置于测温单元的外部,因此能够更准确地测量通用端子连接部的一对端子部的温度,其结果,也不易受到测温单元的内部发热的影响,还可得到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温度测量的精度降低的效果。
然而,通用端子连接部为了能够承接各种形状、大小的端子,包含上述的一对贯通孔以及一对端子部,从而其尺寸构成为比较大,与此相对,冷触点传感器的一对引线为非常细的形状。因此,在从外部将冷触点传感器安装于该通用端子连接部的情况下,其安装状态容易变得不稳定,在对冷触点传感器、端子台、测温单元等施加外力的情况下,还有可能发生冷触点传感器的连接不良。
因此,本公开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部件相对于端子台的安装状态稳定化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以及具有该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的电子设备,另外,本公开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将电子部件安装于端子台的情况下能够使其安装状态稳定化的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按照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具有:端子台;电子部件,其安装于上述端子台;以及绝缘性的安装辅助件,其夹装于上述电子部件与上述端子台之间。上述端子台包含:壳体,其在正面壁上以到达形成于内部的收纳部的方式设置有第1贯通孔和第2贯通孔;第1端子部,其以面向上述第1贯通孔的方式配置于上述收纳部;以及第2端子部,其以面向上述第2贯通孔的方式配置于上述收纳部。上述电子部件包含:部件主体,其以面向上述正面壁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壳体的外侧;第1引线,其贯插于上述第1贯通孔并且与上述第1端子部连接;以及第2引线,其贯插于上述第2贯通孔并且与上述第2端子部连接。上述安装辅助件包含:基部,其背面与上述正面壁抵接,并且该基部以一部分面向上述第1贯通孔和上述第2贯通孔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壳体的外侧;第1插入部,其通过从上述基部的背面突出而插入到上述第1贯通孔;以及第2插入部,其通过从上述基部的背面突出而插入到上述第2贯通孔。在按照本公开的上述一个方式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中,供上述第1引线贯插的中空状的第1通路部跨着上述基部以及上述第1插入部而设置,供上述第2引线贯插的中空状的第2通路部跨着上述基部以及上述第2插入部而设置,承接并收纳上述部件主体的至少背部的承接部设置在上述基部的正面侧的位置。
通过这样构成,在设置于端子台的壳体的正面壁的第1贯通孔与电子部件的第1引线之间、以及设置于端子台的壳体的正面壁的第2贯通孔与电子部件的第2引线之间,分别存在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的第1插入部以及第2插入部,因此电子部件相对于端子台的安装状态稳定化。另外,在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的正面侧的位置设置有承接并收纳电子部件的部件主体的至少背部的承接部,由此,不仅电子部件的安装状态稳定化,而且在端子台的正面侧的位置,电子部件以及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也不会以大幅突出的方式配置,因此还能够避免这些电子部件以及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造成妨碍。
在按照本公开的上述一个方式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中,优选的是,上述承接部至少位于上述第1通路部与上述第2通路部之间。
通过这样构成,处于至少其背部被收纳于承接部的状态的电子部件在端子台的正面侧的位置配置于第1贯通孔与第2贯通孔之间,因此,电子部件以及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不会以从设有这些第1贯通孔以及第2贯通孔的部分的端子台的正面侧的区域朝向外侧大幅伸出的方式配置,能够进一步避免这些电子部件以及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造成妨碍。
在按照本公开的上述一个方式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中,优选的是,上述基部也可以具有在从正面侧观察的情况下在与连接上述第1通路部和上述第2通路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对置的一对立壁部,在该情况下,上述承接部由上述一对立壁部限定出。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利用一对立壁部,在端子台的正面侧的位置沿着与连接第1通路部和第2通路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夹入电子部件的部件主体,因此能够通过承接部更稳定地承接并收纳电子部件的部件主体。
在按照本公开的上述一个方式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中,优选的是,在从正面侧观察的情况下,上述基部不位于上述一对立壁部之间。
通过这样构成,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不位于收纳于承接部的部分的电子部件的部件主体与端子台的正面壁之间,因此能够在端子台的正面侧的位置使电子部件以及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的突出量最小化,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这些电子部件以及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造成妨碍。
在按照本公开的上述一个方式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中,优选的是,上述第1通路部具有第1引导部,上述第1引导部的通路截面积随着远离上述基部而减小,由此将上述第1引线引导至上述第1端子部,另外,上述第2通路部具有第2引导部,上述第2引导部的通路截面积随着远离上述基部而减小,由此将上述第2引线引导至上述第2端子部。
通过这样构成,在电子部件相对于端子台的安装时,电子部件的第1引线以及第2引线分别被这些第1引导部以及第2引导部引导而与第1端子部以及第2端子部连接,能够实现连接位置的适当化以及安装作业的容易化,在安装后的状态下,能够抑制第1引线以及第2引线在与它们各自的连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产生位置偏移,结果能够将连接不良的产生防患于未然。
在按照本公开的上述一个方式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中,优选的是,也可以是,在从正面侧观察的情况下,包围上述第1通路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第1框状部设置于上述基部,另外,在从正面侧观察的情况下包围上述第2通路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第2框状部设置于上述基部。在该情况下,上述第1框状部的背面以及上述第2框状部的背面分别与上述正面壁抵接。
通过这样构成,夹装在电子部件与端子台之间的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相对于端子台被稳定地定位并保持,其结果,能够使电子部件相对于端子台的安装状态进一步稳定化。
按照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具有按照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成为电子部件相对于端子台的安装状态稳定化的电子设备。
按照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夹装在安装于端子台的电子部件与端子台之间,该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具有:基部,其以如下方式使用:该基部的背面与端子台的壳体的正面壁抵接,并且该基部以一部分面向端子台的第1贯通孔和端子台的第2贯通孔的方式配置于端子台的壳体的外侧;第1插入部,其以如下方式使用:通过从上述基部的背面突出而插入到端子台的第1贯通孔;以及第2插入部,其以如下方式使用:通过从上述基部的背面突出而插入到端子台的第2贯通孔。在按照本公开的上述一个方式的安装辅助件中,供电子部件的第1引线贯插的中空状的第1通路部跨着上述基部和上述第1插入部而设置,供电子部件的第2引线贯插的中空状的第2通路部跨着上述基部和上述第2插入部而设置,承接并收纳电子部件的部件主体的至少背部的承接部设置在上述基部的正面侧的位置。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形成在将电子部件安装于端子台的情况下可使其安装状态稳定化的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能够提供一种电子部件相对于端子台的安装状态稳定化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以及具有该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的电子设备,另外,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能够提供一种在将电子部件安装于端子台的情况下可使其安装状态稳定化的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的主视图。
图6是沿着图5所示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沿着图6所示的VII-VII线的剖视图。
图8是沿着图2所示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
图9是沿着图8所示的IX-IX线的剖视图。
图10是第1变形例的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的立体图。
图11是第1变形例的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的剖视图。
图12是第2变形例的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的立体图。
图13是第2变形例的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的剖视图。
图14是第3变形例的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的立体图。
图15是第3变形例的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例示了PLC的测温单元(即,温度输入单元或温度调节单元)以及其所具备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和用于该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的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另外,在以下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对相同的或共同的部分在图中标注相同标号,不重复其说明。
<A.电子设备以及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的概略结构>
图1是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端子台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另外,图3是图2所示的端子台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首先,参照这些图1至图3,对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以及其所具备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3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作为PLC的测温单元的电子设备1具有上下方向的外形尺寸及前后方向的外形尺寸相对较大且左右方向的外形尺寸相对较小地构成的扁平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外形,具有设备主体2和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3。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3安装于在设备主体2的正面侧下部设置的切口状的部位,由此,电子设备1作为整体具有如上所述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外形。
在设备主体2的内部收纳有各种电子部件、安装有该各种电子部件的布线基板等,通过它们构成了温度测量、温度调节等所需的电子设备1的功能部。另一方面,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3构成用于将设置于设备主体2的内部的这些功能部与外部的设备、传感器(包含热电偶)等电连接的输入输出部。
如图1至图3所示,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3具有端子台10、安装辅助件100A以及电子部件200。其中,电子部件200是所谓的冷触点传感器,从外部安装于端子台10。安装辅助件100A夹装在安装于端子台10的电子部件200与端子台10之间。
端子台10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细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外形,在其正面具有能够连接热电偶等的多组通用端子连接部。电子部件200从端子台10的外部与这多组通用端子连接部中的位于最上层的通用端子连接部连接。安装辅助件100A通过安装于安装有电子部件200的通用端子连接部,夹装在电子部件200与端子台10之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例示了电子部件200安装于多组通用端子连接部中的位于最上层的通用端子连接部的情况,但当然也可以安装于其他的通用端子连接部。
端子台10具有作为该端子台10的外壳的壳体11,壳体11包含正面壁12。在正面壁12上,呈矩阵状地设置有多个贯通孔以及多个窗部。这多个贯通孔以及多个窗部构成多组通用端子连接部。在此,一组通用端子连接部包含左右一对贯通孔(第1贯通孔13R和第2贯通孔13L)以及左右一对窗部(操作用第1窗部14R和操作用第2窗部14L)。
第1贯通孔13R以及第2贯通孔13L分别由设置于正面壁12的大致圆柱状的孔部构成,均沿着正面壁12的厚度方向贯通正面壁12。另一方面,操作用第1窗部14R以及操作用第2窗部14L分别由设置于正面壁12的大致四棱柱状的孔部构成,均沿着正面壁12的厚度方向贯通正面壁12。操作用第1窗部14R位于第1贯通孔13R的上方,操作用第2窗部14L位于第2贯通孔13L的上方。
特别参照图3,电子部件200包含部件主体210、左右一对引线(第1引线211R和第2引线211L)、以及覆盖部件主体210的圆筒状的罩部件220。
部件主体210具有大致圆柱状的外形,第1引线211R和第2引线211L分别从部件主体210的轴向端面沿着该部件主体210的轴向彼此反向地延伸。并且,第1引线211R和第2引线211L各自在其中途位置弯折,由此,它们的前端侧的部分彼此同向地延伸。罩部件220是用于从外部保护部件主体210的部件,并且还是用于将部件主体210从外部气体隔热的部件。
特别参照图3,安装辅助件100A由绝缘性的部件构成,优选由树脂制的注射成型品构成,该绝缘性的部件包含位于正面侧的基部110和从基部110的背面朝向后方突出的左右一对插入部(第1插入部120R以及第2插入部120L),。安装辅助件100A只要是绝缘性的,则其材质没有特别限制,作为特别优选的材质,例如选择聚碳酸酯树脂等。
基部110构成为左右方向的外形尺寸相对较大且上下方向的外形尺寸相对较小,并且由前后方向的外形尺寸足够小且其中央部被切开的扁平的框状部位构成。另一方面,第1插入部120R和第2插入部120L均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筒状的部位构成。
关于其具体的构造,在后面详细叙述,但在安装辅助件100A上,跨着基部110以及第1插入部120R设置有中空状的第1通路部121R,并且跨着基部110以及第2插入部120L设置有中空状的第2通路部121L。另外,在安装辅助件100A的基部110,在其正面侧的位置设置有缺口状的承接部113。
在此,参照图1至图3,在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3中,将安装辅助件100A的第1插入部120R插入到端子台10的上述的第1贯通孔13R中,并且将安装辅助件100A的第2插入部120L插入到端子台10的上述的第2贯通孔13L中,由此将安装辅助件100A安装于端子台10的位于最上层的通用端子连接部。
另一方面,电子部件200在其第1引线211R贯插于安装辅助件100A的上述第1通路部121R、并且其第2引线211L贯插于安装辅助件100A的上述第2通路部121L的状态下,安装于端子台10的位于最上层的通用端子连接部。此外,电子部件200的部件主体210以及覆盖该部件主体210的罩部件220的背部被收纳在设置于安装辅助件100A的基部110的承接部113中。
<B.安装辅助件的详细构造>
图4和图5分别是实施方式的安装辅助件的立体图和主视图。另外,图6是沿着图5所示的VI-VI线的剖视图,图7是沿着图6所示的VII-VII线的剖视图。接着,参照这些图4至图7,对实施方式的安装辅助件100A的更详细的构造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如图4至图7所示,安装辅助件100A具有基部110、第1插入部120R以及第2插入部120L。其中,基部110是在安装辅助件100A安装于端子台10的状态下与端子台10的正面壁12抵接的部位。另一方面,第1插入部120R和第2插入部120L是在安装辅助件100A安装于端子台10的状态下分别插入到设置于端子台10的正面壁12的第1贯通孔13R和第2贯通孔13L的部位。
基部110包含在上下方向(即,从正面侧观察的情况下与连接第1通路部121R和第2通路部121L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对置的一对立壁部(上侧立壁部111U和下侧立壁部111D)、以及位于左右方向的两端的一对框状部(第1框状部112R和第2框状部112L)。
上侧立壁部111U和下侧立壁部111D相互沿左右方向延伸,在从正面侧观察的情况下,大致位于第1插入部120R与第2插入部120L之间。
这些上侧立壁部111U和下侧立壁部111D是在安装辅助件100A安装于端子台10的状态下与端子台10的正面壁12抵接的部位,更详细而言,上侧立壁部111U的背面和下侧立壁部111D的背面分别与正面壁12抵接。
由这些上侧立壁部111U和下侧立壁部111D限定出的承接部113位于上侧立壁部111U与下侧立壁部111D之间。如上所述,该承接部113是用于承接并收纳电子部件200的罩部件220以及被其覆盖的部件主体210的背部的部位。
另外,在从正面侧观察的情况下,基部110不位于上侧立壁部111U与下侧立壁部111D之间,该部分在前后方向上贯通。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部分的背部侧的位置配置有第1插入部120R的一部分和第2插入部120L的一部分。
第1框状部112R由连接上侧立壁部111U和下侧立壁部111D各自的右端的圆弧状的部位构成,在从正面侧观察的情况下,包围在后面将详细叙述的第1通路部121R。另外,第2框状部112L由连接上侧立壁部111U和下侧立壁部111D各自的左端的圆弧状的部位构成,在从正面侧观察的情况下,包围在后面将详细叙述的第2通路部121L。
这些第1框状部112R和第2框状部112L是在安装辅助件100A安装于端子台10的状态下与端子台10的正面壁12抵接的部位,更详细而言,第1框状部112R的背面和第2框状部112L的背面分别与正面壁12抵接。
第1插入部120R由从基部110的背面的靠右端的部分朝向后方突出的筒状的部位构成,包含能够供电子部件200的第1引线211R贯插的第1通路部121R。第1通路部121R沿前后方向延伸,其前端及后端敞开。在此,第1通路部121R的前端侧的敞开端由设置于基部110的靠右端的位置的正面侧第1开口部114R限定出,第1通路部121R的后端侧的敞开端由设置于第1插入部120R的后端的背面侧第1开口部123R限定出。
在第1通路部121R设置有通路截面积随着远离基部110(即,随着从正面侧第1开口部114R侧的部分朝向背面侧第1开口部123R侧的部分)而减小的第1引导部122R。该第1引导部122R是在电子部件200的第1引线211R贯插于第1通路部121R时,用于将该第1引线211R引导至后述的第1端子部16R(参照图8)的部位。
第2插入部120L由从基部110的背面的靠左端的部分朝向后方突出的筒状的部位构成,包含能够供电子部件200的第2引线211L贯插的第2通路部121L。第2通路部121L沿前后方向延伸,其前端及后端敞开。在此,第2通路部121L的前端侧的敞开端由设置于基部110的靠左端的位置的正面侧第2开口部114L限定出,第2通路部121L的后端侧的敞开端由设置于第2插入部120L的后端的背面侧第2开口部123L限定出。
在第2通路部121L设置有通路截面积随着远离基部110(即,随着从正面侧第2开口部114L侧的部分朝向背面侧第2开口部123L侧的部分)而减小的第2引导部122L。该第2引导部122L是在电子部件200的第2引线211L贯插于第2通路部121L时,用于将该第2引线211L引导至后述的第2端子部16L(参照图8)的部位。
在此,第1通路部121R的背面侧第1开口部123R及第2通路部121L的背面侧第2开口部123L均具有上下方向的尺寸相对较大且左右方向的尺寸相对较小的纵长孔形状。通过这样构成,能够更精细地进行贯插于第1通路部121R以及第2通路部121L的电子部件200的第1引线211R以及第2引线211L的左右方向的定位。
<C.电子部件相对于端子台的安装构造>
图8是沿着图2所示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图9是沿着图8所示的IX-IX线的剖视图。接下来,参照这些图8以及图9,对实施方式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3中的电子部件200相对于端子台10的安装构造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如图8及图9所示,在端子台10的壳体11的内部且正面壁12的后方设置有收纳部15。收纳部15包含位于端子台10的右侧的第1收纳部15R和位于端子台10的左侧的第2收纳部15L,第1收纳部15R位于第1贯通孔13R的后方,第2收纳部15L位于第2贯通孔13L的后方。换言之,第1贯通孔13R以到达设置于壳体11的内部的第1收纳部15R的方式设置于正面壁12,第2贯通孔13L以到达设置于壳体11的内部的第2收纳部15L的方式设置于正面壁12。
在第1收纳部15R,以面向第1贯通孔13R的方式配置有第1端子部16R。另一方面,在第2收纳部15L,以面向第2贯通孔13L的方式配置有第2端子部16L。这些第1端子部16R和第2端子部16L分别是连接电子部件200的第1引线211R和第2引线211L的部位,均由端子主体17和板簧18构成。
在此,第1端子部16R以及第2端子部16L在严格意义上包含在其形状等中不同的部分,但由于基本的构造相同,因此,以下,将针对第1端子部16R来进行其构造的说明。
端子主体17的一部分配置于在端子台10的内部设置的第1收纳部15R中的下方侧的位置。另一方面,板簧18以与配置于第1收纳部15R中的该下方侧的位置的部分的端子主体17对置的方式,配置于在端子台10的内部设置的第1收纳部15R中的上方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主体17具有侧视时呈大致U字状的形状,板簧18具有弯折成夹子状的形状。
板簧18的前端与端子主体17抵接,通过自身所具有的弹力,处于相对于该端子主体17被弹性施力的状态。在此,端子主体17由具有比较高的刚性的导电性的部件构成。另一方面,板簧18由富有弹力的部件构成,可以由导电性的部件构成,也可以由非导电性的部件构成。端子主体17在其后端侧的位置处与未图示的电路基板电连接。
由此,在构成第1端子部16R的端子主体17和与其抵接的部分的板簧18之间,从前方插入电子部件200的第1引线211R,从而由该端子主体17和板簧18夹持该第1引线211R,由此第1引线211R与第1端子部16R被连接。
另外,如上所述,第2端子部16L也具有与第1端子部16R基本相同的构造,因此,在构成第2端子部16L的端子主体17和与其抵接的部分的板簧18之间,从前方插入电子部件200的第2引线211L,从而由该端子主体17和板簧18夹持该第2引线211L,由此第2引线211L与第2端子部16L被连接。
在此,构成第1端子部16R的板簧18的规定部位面向设置于端子台10的正面壁12的操作用第1窗部14R。另外,构成第2端子部16L的板簧18的规定部位面向设置于端子台10的正面壁12的操作用第2窗部14L。
由此,通过向操作用第1窗部14R以及操作用第2窗部14L插入规定形状的工具,能够使该工具与板簧18接触而使板簧18弹性变形,从而能够解除板簧18对端子主体17的抵接。因此,通过使用该工具进行上述操作,能够更容易地进行第1引线211R相对于第1端子部16R的插拔及第2引线211L相对于第2端子部16L的插拔。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3是在夹装有安装辅助件100A的状态下将电子部件200安装于端子台10而成的。
具体而言,如图8以及图9所示,安装辅助件100A以其基部110与端子台10的正面壁12抵接并且其一部分面向第1贯通孔13R以及第2贯通孔13L的方式配置于壳体11的外侧,其第1插入部120R插入设置于正面壁12的第1贯通孔13R,其第2插入部120L插入设置于正面壁12的第2贯通孔13L。
另外,电子部件200以其部件主体210面向端子台10的正面壁12的方式配置于壳体11的外侧,其第1引线211R通过贯插于设置于正面壁12的第1贯通孔13R而与第1端子部16R连接,其第2引线211L通过贯插于设置于正面壁12的第2贯通孔13L而与第2端子部16L连接。
在此,电子部件200的罩部件220以及被其覆盖的部件主体210的背部处于被设置于安装辅助件100A的基部110的承接部113承接而被收纳的状态,进而,电子部件200的第1引线211R处于贯插于跨着安装辅助件100A的基部110以及第1插入部120R而设置的第1通路部121R的状态,另外,电子部件200的第2引线211L处于贯插于跨着安装辅助件100A的基部110以及第2插入部120L而设置的第2通路部121L的状态。
通过这样构成,在设置于端子台10的正面壁12的第1贯通孔13R与电子部件200的第1引线211R之间、以及设置于端子台10的正面壁12的第2贯通孔13L与电子部件200的第2引线211L之间分别夹设有安装辅助件100A的第1插入部120R和第2插入部120L,因此,电子部件200相对于端子台10的安装状态稳定化。
另外,在安装辅助件100A的正面侧的位置设置有承接并收纳电子部件200的罩部件220以及被其覆盖的部件主体210的背部的承接部113,由此,不仅能够使电子部件200的安装状态稳定化,而且也不会配置成电子部件200以及安装辅助件100A在端子台10的正面侧的位置处大幅伸出,因此还能够避免这些电子部件200以及安装辅助件100A造成妨碍。
此外,伴随承接部113位于第1通路部121R与第2通路部121L之间,处于其背部收纳于承接部113的状态的电子部件200的罩部件220以及被其覆盖的部件主体210在端子台10的正面侧的位置处配置于第1贯通孔13R与第2贯通孔13L之间。
因此,通过这样构成,能够避免电子部件200以及安装辅助件100A从设置有这些第1贯通孔13R以及第2贯通孔13L的部分的端子台10的正面侧的区域朝向外侧(即,左右方向、上下方向等)大幅伸出,能够进一步避免这些电子部件200以及安装辅助件100A造成妨碍。
另外,承接部113由在上下方向上对置的上侧立壁部111U和下侧立壁部111D限定出,由此,能够在端子台10的正面侧的位置处沿上下方向夹入电子部件200的罩部件220以及被其覆盖的部件主体210的背部,因此,通过承接部113还能够更稳定地承接并收纳电子部件200。
另外,在从正面侧观察的情况下,由于基部110不位于上侧立壁部111U与下侧立壁部111D之间,因此安装辅助件100A不位于收纳于承接部113的部分的电子部件200的背面与端子台10的正面壁12之间,因此能够在端子台10的正面侧的位置使电子部件200以及安装辅助件100A的突出量最小化,也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这些电子部件200以及安装辅助件100A造成妨碍。
另外,由于在基部110不仅设置有上侧立壁部111U以及下侧立壁部111D,还设置有第1框状部112R以及第2框状部112L,因此,这些上侧立壁部111U、下侧立壁部111D、第1框状部112R以及第2框状部112L各自的背面与端子台10的正面壁12抵接,从而夹装于电子部件200与端子台10之间的安装辅助件100A相对于端子台10更稳定地被定位并保持,其结果,也能够使电子部件200相对于端子台10的安装状态进一步稳定化。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3中,如上所述,在安装辅助件100A的第1通路部121R以及第2通路部121L设置有上述的第1引导部122R以及第2引导部122L。因此,在电子部件200相对于端子台10的安装时,电子部件200的第1引线211R以及第2引线211L分别被这些第1引导部122R以及第2引导部122L引导而与第1端子部16R以及第2端子部16L连接,能够实现连接位置的适当化以及安装作业的容易化。另外,在安装后的状态下,能够抑制第1引线211R以及第2引线211L在与它们各自的连接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等)上发生位置偏移,其结果,能够将连接不良的产生防患于未然。
另外,参照图8,在分别设置于电子部件200的第1引线211R及第2引线211L的弯折部间的距离A与第1端子部16R及第2端子部16L间的间距B不匹配的情况下,特别优选将上述的第1引导部122R及第2引导部122L设置于安装辅助件100A。即,在电子部件200相对于端子台10的安装时,通过利用这些第1引导部122R以及第2引导部122L对第1引线211R以及第2引线211L的朝向进行校正,能够将第1引线211R相对于第1端子部16R的连接位置以及第2引线211L相对于第2端子部16L的连接位置调节至期望的位置,即使在对电子部件200、端子台10、电子设备100等施加外力的情况下,也能够大幅抑制产生电子部件200的连接不良。
在此,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分别设置于电子部件200的第1引线211R及第2引线211L的弯折部间的距离A比第1端子部16R和第2端子部16L间的间距B大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优选将第1通路部121R的背面侧第1开口部123R及第2通路部121L的背面侧第2开口部123L之间的间距C设定为比上述的距离A小,且比上述的间距B大。
另一方面,在分别设置于电子部件200的第1引线211R及第2引线211L的弯折部间的距离A比第1端子部16R和第2端子部16L间的间距B小的情况下,优选将第1通路部121R的背面侧第1开口部123R及第2通路部121L的背面侧第2开口部123L之间的间距C设定为比上述的距离A大,且比上述的间距B小。
另外,在分别设置于电子部件200的第1引线211R及第2引线211L的弯折部间的距离A与第1端子部16R和第2端子部16L间的间距B相同的情况下,优选将第1通路部121R的背面侧第1开口部123R及第2通路部121L的背面侧第2开口部123L间的间距C设定为与上述的距离A及间距B相同。
即,优选以如下方式设计上述的安装辅助件100A:在将电子部件200安装于端子台10的安装后的状态下,背面侧第1开口部123R位于连接第1引线211R的弯折部与第1端子部16R和第1引线211R的连接目标位置的线段上,并且背面侧第2开口部123L位于连接第2引线211L的弯折部与第2端子部16L和第2引线211L的连接目标位置的线段上,如果这样设计安装辅助件100A,则能够大幅抑制电子部件200的连接不良的产生。
<D.小结>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通过设为本实施方式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3以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1,能够成为电子部件200相对于端子台10的安装状态稳定化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以及具有该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的电子设备,另外,通过设为本实施方式的安装辅助件100A,能够成为在将电子部件200安装于端子台10的情况下可使其安装状态稳定化的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
<E.变形例>
图10以及图11分别是基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安装辅助件的立体图以及剖视图。以下,参照这些图10及图11,对第1变形例的安装辅助件100B进行说明。另外,该安装辅助件100B代替上述实施方式的安装辅助件100A而用于上述电子设备1以及该电子设备1所具备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3。
如图10及图11所示,第1变形例的安装辅助件100B在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安装辅助件100A相比较的情况下,基部110、第1插入部120R及第2插入部120L的形状不同。具体而言,在安装辅助件100B中,呈圆弧状延伸的第1框状部112R以及第2框状部112L构成为更长,与此相伴,上侧立壁部111U以及下侧立壁部111D构成为更短并且它们之间的距离更小,并且第1通路部121R以及第2通路部121L均形成为其前端侧的部分具有大致圆柱状的空间且其后端侧的部分具有大致圆锥台状的空间。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基本上也是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的结构,因此通过设为具备该安装辅助件100B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以及电子设备,能够使电子部件相对于端子台的安装状态稳定化,另外,通过使用该安装辅助件100B,能够在将电子部件安装于端子台的情况下使其安装状态稳定化。
图12以及图13分别是基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安装辅助件的立体图以及剖视图。以下,参照这些图12及图13,对第2变形例的安装辅助件100C进行说明。另外,该安装辅助件100C代替上述实施方式的安装辅助件100A而用于上述电子设备1以及该电子设备1所具备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3。
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第2变形例的安装辅助件100C在与上述第1变形例的安装辅助件100B相比较的情况下,第1插入部120R及第2插入部120L的形状不同。具体而言,在安装辅助件100C中,第1通路部121R和第2通路部121L均形成为其前端侧的部分具有大致圆锥台状的空间且其后端侧的部分具有大致圆柱状的空间。另外,在第1插入部120R以及第2插入部120L的外周面分别设置有第1肋124R以及第2肋124L。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基本上也是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的结构,因此通过设为具备该安装辅助件100C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以及电子设备,能够使电子部件相对于端子台的安装状态稳定化,另外,通过使用该安装辅助件100C,能够在将电子部件安装于端子台的情况下使其安装状态稳定化。
图14以及图15分别是基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的安装辅助件的立体图以及剖视图。以下,参照这些图14及图15,对第3变形例的安装辅助件100D进行说明。另外,该安装辅助件100D代替上述实施方式的安装辅助件100A而用于上述电子设备1以及该电子设备1所具备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3。
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第3变形例的安装辅助件100D在与上述第1变形例的安装辅助件100B相比较的情况下,基部110、第1插入部120R及第2插入部120L的形状不同。具体而言,在安装辅助件100D中,呈圆弧状延伸的第1框状部112R及第2框状部112L在规定位置被切除,并且在第1插入部120R及第2插入部120L分别设置有第1卡定部125R及第2卡定部125L。
在此,第1卡定部125R和第2卡定部125L是用于将安装辅助件100D更牢固地固定于端子台10的正面壁12的部位,通过在其后端部设置钩部,构成为在安装状态下通过基部110和该钩部夹入正面壁12。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基本上也是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的结构,因此通过设为具备该安装辅助件100D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以及电子设备,能够使电子部件相对于端子台的安装状态稳定化,另外,通过使用该安装辅助件100D,能够在将电子部件安装于端子台的情况下使其安装状态稳定化。
<F.附记>
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基于该实施方式的第1至第3变形例包含以下的技术思想。
[结构1]
一种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3),其具有:端子台(10);电子部件(200),其安装于所述端子台(10);以及绝缘性的安装辅助件(100A、100B、100C、100D),其夹装于所述电子部件(200)与所述端子台(10)之间,其中,
所述端子台(10)包含:壳体(11),其在正面壁(12)上以到达形成于内部的收纳部(15)的方式设置有第1贯通孔(13R)和第2贯通孔(13L);第1端子部(16R),其以面向所述第1贯通孔(13R)的方式配置于所述收纳部(15);以及第2端子部(16L),其以面向所述第2贯通孔(13L)的方式配置于所述收纳部(15),
所述电子部件(200)包含:部件主体(210、220),其以面向所述正面壁(12)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壳体(11)的外侧;第1引线(211R),其贯插于所述第1贯通孔(13R),并且与所述第1端子部(16R)连接;以及第2引线(211L),其贯插于所述第2贯通孔(13L),并且与所述第2端子部(16L)连接,
所述安装辅助件(100A、100B、100C、100D)包含:基部(110),其背面与所述正面壁(12)抵接,并且该基部(110)以一部分面向所述第1贯通孔(13R)和所述第2贯通孔(13L)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壳体(11)的外侧;第1插入部(120R),其通过从所述基部(110)的背面突出而插入于所述第1贯通孔(13R);以及第2插入部(120L),其通过从所述基部(110)的背面突出而插入于所述第2贯通孔(13L),
供所述第1引线(211R)贯插的中空状的第1通路部(121R)跨着所述基部(110)以及所述第1插入部(120R)而设置,
供所述第2引线(211L)贯插的中空状的第2通路部(121L)跨着所述基部(110)以及所述第2插入部(120L)而设置,
承接并收纳所述部件主体(210、220)的至少背部的承接部(113)设置在所述基部(110)的正面侧的位置。
[结构2]
在结构1所记载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中,
所述承接部(113)至少位于所述第1通路部(121R)与所述第2通路部(121L)之间。
[结构3]
在结构2所记载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中,
所述基部(110)具有在从正面侧观察的情况下在与连接所述第1通路部(121R)和所述第2通路部(121L)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对置的一对立壁部(111U、111D),
所述承接部(113)由所述一对立壁部(111U、111D)限定出。
[结构4]
在结构3所记载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中,
在从正面侧观察的情况下,所述基部(110)不位于所述一对立壁部(111U、111D)之间。
[结构5]
在结构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中,
所述第1通路部(121R)具有第1引导部(122R),所述第1引导部(122R)的通路截面积随着远离所述基部(110)而减小,由此将所述第1引线(211R)引导至所述第1端子部(16R),
所述第2通路部(121L)具有第2引导部(122L),所述第2引导部(122L)的通路截面积随着远离所述基部(110)而减小,由此将所述第2引线(211L)引导至所述第2端子部(16L)。
[结构6]
在结构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中,
在从正面侧观察的情况下,包围所述第1通路部(121R)的至少一部分的第1框状部(112R)设置于所述基部(110),
在从正面侧观察的情况下,包围所述第2通路部(121L)的至少一部分的第2框状部(112L)设置于所述基部,
所述第1框状部(112R)的背面以及所述第2框状部(121L)的背面分别与所述正面壁(12)抵接。
[结构7]
一种电子设备,其中,该电子设备具有结构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3)。
[结构8]
一种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100A、100B、100C、100D),其夹装在安装于端子台的电子部件与端子台之间,该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100A、100B、100C、100D)具有:
基部(110),其以如下方式使用:该基部(110)的背面与端子台的壳体的正面壁抵接,并且该基部(110)以一部分面向端子台的第1贯通孔和端子台的第2贯通孔的方式配置于端子台的壳体的外侧;
第1插入部(120R),其以如下方式使用:通过从所述基部(110)的背面突出而插入到端子台的第1贯通孔;以及
第2插入部(120L),其以如下方式使用:通过从所述基部(110)的背面突出而插入到端子台的第2贯通孔,
供电子部件的第1引线贯插的中空状的第1通路部(121R)跨着所述基部(110)和所述第1插入部(120R)而设置,
供电子部件的第2引线贯插的中空状的第2通路部(121L)跨着所述基部(110)和所述第2插入部(120L)而设置,
承接并收纳电子部件的部件主体的至少背部的承接部(113)设置在所述基部(110)的正面侧的位置。
<G.其他>
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基于该实施方式的第1至第3变形例中,例示说明了由在上下方向对置的上侧竖立设置部以及下侧立壁部构成设置于安装辅助件的基部的承接部,并且基部构成为不位于这些上侧立壁部与下侧立壁部之间的位置的情况,但承接部的结构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结构。例如也可以通过在基部的前面侧设置凹部,利用该凹部构成承接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基于该实施方式的第1至第3变形例中,例示说明了将本公开应用于PLC的测温单元、该PLC的测温单元所具备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以及用于该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的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的情况,但本公开的应用对象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将本公开中的特征性结构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各种电子设备所具备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以及用于该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的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基于该实施方式的第1至第3变形例中所示的特征性结构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相互组合。
由此,此次公开的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的、且没有限制性。本发明的技术范围通过权利要求划定,并且包含与权利要求的记载同等的意思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标号说明
1:电子设备;2:设备主体;3: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10:端子台;11:壳体;12:正面壁;13R:第1贯通孔;13L:第2贯通孔;14R:操作用第1窗部;14L:操作用第2窗部;15:收纳部;15R:第1收纳部;15L:第2收纳部;16R:第1端子部;16L:第2端子部;17:端子主体;18:板簧;100A~100D:安装辅助件;110:基部;111U:上侧立壁部;111D:下侧立壁部;112R:第1框状部;112L:第2框状部;113:承接部;114R:正面侧第1开口部;114L:正面侧第2开口部;120R:第1插入部;120L:第2插入部;121R:第1通路部;121L:第2通路部;122R:第1引导部;122L:第2引导部;123R:背面侧第1开口部;123L:背面侧第2开口部;124R:第1肋;124L:第2肋;125R:第1卡定部;125L:第2卡定部;200:电子部件;210:部件主体;211R:第1引线;211L:第2引线;220:罩部件。

Claims (10)

1.一种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其具有:端子台;电子部件,其安装于所述端子台;以及绝缘性的安装辅助件,其夹装于所述电子部件与所述端子台之间,其中,
所述端子台包含:壳体,其在正面壁上以到达形成于内部的收纳部的方式设置有第1贯通孔和第2贯通孔;第1端子部,其以面向所述第1贯通孔的方式配置于所述收纳部;以及第2端子部,其以面向所述第2贯通孔的方式配置于所述收纳部,
所述电子部件包含:部件主体,其以面向所述正面壁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第1引线,其贯插于所述第1贯通孔并且与所述第1端子部连接;以及第2引线,其贯插于所述第2贯通孔并且与所述第2端子部连接,
所述安装辅助件包含:基部,其背面与所述正面壁抵接,并且该基部以一部分面向所述第1贯通孔和所述第2贯通孔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第1插入部,其通过从所述基部的背面突出而插入于所述第1贯通孔;以及第2插入部,其通过从所述基部的背面突出而插入于所述第2贯通孔,
供所述第1引线贯插的中空状的第1通路部跨着所述基部以及所述第1插入部而设置,
供所述第2引线贯插的中空状的第2通路部跨着所述基部以及所述第2插入部而设置,
承接并收纳所述部件主体的至少背部的承接部设置在所述基部的正面侧的位置,
所述承接部至少位于所述第1通路部与所述第2通路部之间,
所述基部具有在从正面侧观察的情况下在与连接所述第1通路部和所述第2通路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对置的一对立壁部,
所述承接部由所述一对立壁部限定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其中,
在从正面侧观察的情况下,所述基部不位于所述一对立壁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其中,
所述第1通路部具有第1引导部,所述第1引导部的通路截面积随着远离所述基部而减小,由此将所述第1引线引导至所述第1端子部,
所述第2通路部具有第2引导部,所述第2引导部的通路截面积随着远离所述基部而减小,由此将所述第2引线引导至所述第2端子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其中,
在从正面侧观察的情况下,包围所述第1通路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第1框状部设置于所述基部,
在从正面侧观察的情况下,包围所述第2通路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第2框状部设置于所述基部,
所述第1框状部的背面以及所述第2框状部的背面分别与所述正面壁抵接。
5.一种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其具有:端子台;电子部件,其安装于所述端子台;以及绝缘性的安装辅助件,其夹装于所述电子部件与所述端子台之间,其中,
所述端子台包含:壳体,其在正面壁上以到达形成于内部的收纳部的方式设置有第1贯通孔和第2贯通孔;第1端子部,其以面向所述第1贯通孔的方式配置于所述收纳部;以及第2端子部,其以面向所述第2贯通孔的方式配置于所述收纳部,
所述电子部件包含:部件主体,其以面向所述正面壁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第1引线,其贯插于所述第1贯通孔并且与所述第1端子部连接;以及第2引线,其贯插于所述第2贯通孔并且与所述第2端子部连接,
所述安装辅助件包含:基部,其背面与所述正面壁抵接,并且该基部以一部分面向所述第1贯通孔和所述第2贯通孔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第1插入部,其通过从所述基部的背面突出而插入于所述第1贯通孔;以及第2插入部,其通过从所述基部的背面突出而插入于所述第2贯通孔,
供所述第1引线贯插的中空状的第1通路部跨着所述基部以及所述第1插入部而设置,
供所述第2引线贯插的中空状的第2通路部跨着所述基部以及所述第2插入部而设置,
承接并收纳所述部件主体的至少背部的承接部设置在所述基部的正面侧的位置,
在从正面侧观察的情况下,包围所述第1通路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第1框状部设置于所述基部,
在从正面侧观察的情况下,包围所述第2通路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第2框状部设置于所述基部,
所述第1框状部的背面以及所述第2框状部的背面分别与所述正面壁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其中,
所述承接部至少位于所述第1通路部与所述第2通路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其中,
所述第1通路部具有第1引导部,所述第1引导部的通路截面积随着远离所述基部而减小,由此将所述第1引线引导至所述第1端子部,
所述第2通路部具有第2引导部,所述第2引导部的通路截面积随着远离所述基部而减小,由此将所述第2引线引导至所述第2端子部。
8.一种电子设备,其中,该电子设备具有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
9.一种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其夹装在安装于端子台的电子部件与端子台之间,该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具有:
基部,其以如下方式使用:该基部的背面与端子台的壳体的正面壁抵接,并且该基部以一部分面向端子台的第1贯通孔和端子台的第2贯通孔的方式配置于端子台的壳体的外侧;
第1插入部,其以如下方式使用:通过从所述基部的背面突出而插入到端子台的第1贯通孔;以及
第2插入部,其以如下方式使用:通过从所述基部的背面突出而插入到端子台的第2贯通孔,
供电子部件的第1引线贯插的中空状的第1通路部跨着所述基部和所述第1插入部而设置,
供电子部件的第2引线贯插的中空状的第2通路部跨着所述基部和所述第2插入部而设置,
承接并收纳电子部件的部件主体的至少背部的承接部设置在所述基部的正面侧的位置,
所述承接部至少位于所述第1通路部与所述第2通路部之间,
所述基部具有在从正面侧观察的情况下在与连接所述第1通路部和所述第2通路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对置的一对立壁部,
所述承接部由所述一对立壁部限定出。
10.一种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其夹装在安装于端子台的电子部件与端子台之间,该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具有:
基部,其以如下方式使用:该基部的背面与端子台的壳体的正面壁抵接,并且该基部以一部分面向端子台的第1贯通孔和端子台的第2贯通孔的方式配置于端子台的壳体的外侧;
第1插入部,其以如下方式使用:通过从所述基部的背面突出而插入到端子台的第1贯通孔;以及
第2插入部,其以如下方式使用:通过从所述基部的背面突出而插入到端子台的第2贯通孔,
供电子部件的第1引线贯插的中空状的第1通路部跨着所述基部和所述第1插入部而设置,
供电子部件的第2引线贯插的中空状的第2通路部跨着所述基部和所述第2插入部而设置,
承接并收纳电子部件的部件主体的至少背部的承接部设置在所述基部的正面侧的位置,
在从正面侧观察的情况下,包围所述第1通路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第1框状部以该第1框状部的背面与端子台的壳体的正面壁抵接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基部,
在从正面侧观察的情况下,包围所述第2通路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第2框状部以该第2框状部的背面与端子台的壳体的正面壁抵接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基部。
CN202080017654.9A 2019-03-15 2020-02-05 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电子设备及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 Active CN1135449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48190A JP7006643B2 (ja) 2019-03-15 2019-03-15 電子部品付き端子台、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部品用取付補助具
JP2019-048190 2019-03-15
PCT/JP2020/004348 WO2020189067A1 (ja) 2019-03-15 2020-02-05 電子部品付き端子台、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部品用取付補助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4910A CN113544910A (zh) 2021-10-22
CN113544910B true CN113544910B (zh) 2023-12-05

Family

ID=72430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17654.9A Active CN113544910B (zh) 2019-03-15 2020-02-05 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电子设备及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710937B2 (zh)
EP (1) EP3940886A4 (zh)
JP (1) JP7006643B2 (zh)
CN (1) CN113544910B (zh)
WO (1) WO20201890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660919S (zh) * 2019-03-01 2020-06-01
JP7006643B2 (ja) * 2019-03-15 2022-01-2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付き端子台、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部品用取付補助具
USD1037169S1 (en) * 2021-11-30 2024-07-30 Schweitzer Engineering Laboratories, Inc Terminal block connection device
JP1724864S (ja) * 2022-01-31 2022-09-15 リレー用ソケット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13103A (ja) * 2000-04-28 2001-11-09 Densei Lambda Kk 端子台における端子構造
CN103715525A (zh) * 2013-12-30 2014-04-09 重庆雷士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快插端子台
WO2016169821A1 (de) * 2015-04-20 2016-10-27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Kg Reihenklemme mit externem elektrischem bauelement
CN109149319A (zh) * 2018-08-15 2019-01-04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触件的装入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34165A1 (en) 2000-03-10 2001-10-25 Landis John M. Terminal block connector
JP2004150836A (ja) 2002-10-28 2004-05-2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の熱電対入力における冷接点補償の補正方法及びその補正回路
JP5942367B2 (ja) * 2011-09-08 2016-06-2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導体接続器具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中継ユニット
US9568682B1 (en) * 2016-02-08 2017-02-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ponent and chip assembly structure for high yield parallelized fiber assembly
TWM549469U (zh) 2017-05-16 2017-09-21 Switchlab Inc 用於接線端子之插線輔助套結構
JP6939663B2 (ja) * 2018-03-14 2021-09-2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ソケット
TWI666836B (zh) * 2018-03-16 2019-07-21 進聯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性接線裝置之導電組件結構
TWI725627B (zh) 2019-01-04 2021-04-21 進聯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接線端子之插線輔助套結構
JP7006643B2 (ja) * 2019-03-15 2022-01-2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付き端子台、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部品用取付補助具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13103A (ja) * 2000-04-28 2001-11-09 Densei Lambda Kk 端子台における端子構造
CN103715525A (zh) * 2013-12-30 2014-04-09 重庆雷士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快插端子台
WO2016169821A1 (de) * 2015-04-20 2016-10-27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Kg Reihenklemme mit externem elektrischem bauelement
CN109149319A (zh) * 2018-08-15 2019-01-04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触件的装入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49577A1 (en) 2022-05-12
CN113544910A (zh) 2021-10-22
JP2020149928A (ja) 2020-09-17
US11710937B2 (en) 2023-07-25
EP3940886A4 (en) 2022-11-30
WO2020189067A1 (ja) 2020-09-24
JP7006643B2 (ja) 2022-01-24
EP3940886A1 (en) 2022-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44910B (zh) 带电子部件的端子台、电子设备及电子部件用安装辅助件
JP6761736B2 (ja) コネクタ
JP6890679B2 (ja) 電流センサ
KR102538789B1 (ko) 다접점 커넥터
US10680377B2 (en) Housing 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 with connector
US9306306B2 (en) Terminal
US20100328908A1 (en) Busbar-block mounting structure
CN110301021B (zh) 蓄电单元
US7442052B2 (en) Junction block having improved support for its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20130147474A1 (en) Current detecting apparatus
CN108604746A (zh) 基板连接器
CN109217208B (zh) 电接线箱和线束
JP5612831B2 (ja) ループコネクタ及び閉回路形成コネクタ
JPH01279581A (ja) 電気コネクター
JPH0757822A (ja) コネクタ
JP2019175612A (ja) コネクタ
US20140102225A1 (en) Sensor device
US954855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s and capable of holding them in alignment
JP6587653B2 (ja) 電気接続箱
CN114079188B (zh) 内壳组装时的基板保护结构
JP2008027875A (ja) モジュール用コネクタ
CN106024271B (zh) 制动控制装置用扼流圈
JP6887974B2 (ja) 基板実装構造、実装基板、及び電圧測定部
JP2001237012A (ja) コネクタ
US20150333463A1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electric compon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