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18944A - 成像装置和开关 - Google Patents

成像装置和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18944A
CN113518944A CN202080017547.6A CN202080017547A CN113518944A CN 113518944 A CN113518944 A CN 113518944A CN 202080017547 A CN202080017547 A CN 202080017547A CN 113518944 A CN113518944 A CN 1135189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light
detection
processing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175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原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Grou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518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1894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41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using an optical detecto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65Switches controlled by moving an element forming part of the switch
    • H03K17/968Switches controlled by moving an element forming part of the switch using opto-electronic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352Input means
    • H04N1/00384Key input means, e.g. buttons or keypads
    • H04N1/00387Multiple functions per ke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5Control of camera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power supply
    • H04N23/651Control of camera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power supply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by affecting camera operations, e.g. sleep mode, hibernation mode or power off of selective parts of the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2217/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 H03K2217/94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 H03K2217/941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using an optical detector
    • H03K2217/94102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using an optical detector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ctivation
    • H03K2217/94104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using an optical detector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ctivation using a light barri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2217/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 H03K2217/94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 H03K2217/941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using an optical detector
    • H03K2217/94111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using an optical detector having more than one emitt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2217/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 H03K2217/94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 H03K2217/941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using an optical detector
    • H03K2217/94112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using an optical detector having more than on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2217/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 H03K2217/94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 H03K2217/96Touch switches
    • H03K2217/96062Touch switches with tactile or haptic feed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1/00Still video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4Digital still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了使得能够调整执行预定处理所需的开关的操作单元的行程的配置。该成像装置包括:操作单元,通过用户操作可从初始位置在预定方向上移动;位置调整单元,其在预定方向上调整操作单元从初始位置到检测位置的移动量;位置检测单元,其检测操作单元相对于检测位置的位置;以及控制单元,其基于由所述位置检测单元进行的检测的结果,控制与所述检测位置相对应的处理的执行。

Description

成像装置和开关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成像装置和开关。例如,本公开涉及设置在成像装置中以拍摄图像的释放开关。
背景技术
例如,在使用成像装置(相机等)拍摄图像的情况下,用户执行按下成像装置的释放开关的按钮(以下称为操作部件)的操作。
许多现有成像装置包括自动聚焦(AF)功能,并且被配置成在释放开关的操作部件处于半按下状态的情况下执行AF处理,并且在释放开关的操作部件处于完全按下状态的情况下执行用于拍摄图像的图像拍摄处理。另外,在一些成像装置中,还通过操作释放开关来执行曝光处理。
注意,例如,PTL 1(JP 2012-227644A)是公开包括如上所述的开关配置的成像装置的已知技术。
这种成像装置的释放开关具有执行AF处理的固定半按下位置和执行图像拍摄处理的固定完全按下位置。因此,期望用户能够调整按压程度(即,与释放开关的操作部件从初始位置移动以到达这些位置的移动量相对应的行程)。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
JP 2012-227644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和开关,其包括诸如成像装置的释放开关之类的配置,其检测用户已将操作部件按下到预定位置,然后执行诸如自动聚焦(AF)处理或图像拍摄处理之类的特定处理,操作部件向下到其中执行处理的每个步骤的位置的行程是可调整的。
[针对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能够通过用户操作从初始位置在预定方向上移动的操作部件;
位置调整部件,其在预定方向上调整操作部件从初始位置到检测位置的移动量;
位置检测部件,其检测操作部件相对于检测位置的位置;和
控制部件,基于来自位置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控制与检测位置对应的处理的执行。
此外,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开关,包括:
能够通过用户操作从初始位置在预定方向上移动的操作部件;
位置调整部件,其在预定方向上调整操作部件从初始位置到检测位置的移动量;和
位置检测部件,其检测操作部件相对于检测位置的位置。
基于下面描述的本公开的示例和附图,将通过更详细的描述来阐明本公开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注意,这里使用的系统是指多个设备的逻辑集配置,并且不限于具有不同配置并且设置在同一外壳中的设备。
[发明的有利效果]
本配置实现了能够调整释放开关等的操作部件的行程的配置。
注意,本文所描述的效果仅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可以产生附加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公开的成像装置的外观的图。
图2是示出本公开的释放开关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3是本公开的成像装置的框图。
图4是描述本公开的成像装置的位置检测部件和处理控制部件的图。
图5是示出其中设置多个检测位置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6是示出本公开的第一示例中的释放开关的配置和处理的图。
图7是示出S2光遮断器的位置(高度)与操作部件的行程L2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8是示出了其中S1光遮断器的位置也可以上下移动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9是示出本公开的第二示例中的释放开关的配置和处理的图。
图10是示出S1光遮断器还包括包含多个(m)发光部件的S1发光部件(1至m)的示例的图。
图11是示出本公开的第二示例中的释放开关的修改示例的配置和处理的图。
图12是示出防止从另一光遮断器的发光部件接收输出光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13是示出防止从另一光遮断器的发光部件接收输出光的配置示例的另一图。
图14是示出防止从另一光遮断器的发光部件接收输出光的配置示例的还一图。
图15是示出了在示例2中将省电配置应用于释放开关的示例的图。
图16是示出省电配置示例的图。
图17是示出在释放开关的操作部件中内置振动器的示例的图。
图18是示出振动器的振动控制的示例的图。
图19是示出本公开的释放开关的示例的配置和处理的图。
图20是示出本公开的释放开关的示例的配置和处理的另一图。
图21是示出本公开的释放开关的示例的配置和处理的还一图。
图22是示出操作部件保持机构的示例的图。
图23是示出操作部件保持机构和初始位置(S0)的调整配置的示例的图。
图24是示出本公开的第五示例中的释放开关的配置和处理的图。
图25是示出本公开的第五示例中的释放开关的配置的图。
图26是示出通过释放开关的转动来调整行程的示例的图。
图27是示出本公开的第五示例中的释放开关的配置的另一图。
图28是示出通过释放开关的转动来调整行程的示例的另一图。
图29是示出通过释放开关的转动来调整行程的示例的还一图。
图30是示意性地图示手术室系统的一般配置的视图。
图31是图示集中操作面板的操作画面图像的显示示例的视图。
图32是示出应用手术室系统的手术的状态示例的图。
图33是图示图32所图示的相机头部和相机控制单元(CCU)的功能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中的成像装置和开关的详情。注意,以下项目将按以下顺序进行说明。
1.本公开的成像装置的配置示例
2.本公开第一示例中的释放开关的配置和处理
3.本公开第二示例中的释放开关的配置和处理
4.本公开第二示例中的释放开关的修改示例的配置和处理
5.第三示例-省电型示例
6.第四示例-带有处理通知功能的示例
7.操作部件保持机构及初始位置(S0)的调整配置示例
8.本公开第五示例中的释放开关的配置和处理
9.其他修改示例
10.应用示例
11.本公开的配置的结论
[1.本公开的成像装置的配置示例]
图1是示出成像装置10的外观的图,图1(a)示出了正视图,图1(b)是俯视图,图1(c)是后视图。注意,在图中,当成像装置10指向被摄对象以拍摄图像时,前表面对应于面向被摄对象侧的表面,后表面对应于与前表面相对的表面,并且,顶面对应于位于前表面和后表面的顶部侧的表面。如图1(a)至1(c)所示,透镜11布置在成像装置10的前表面上,释放开关12和用户输入部件13的一部分被布置在成像装置10的顶面上,并且,在成像装置10的后表面上布置用户输入部件13的一部分和显示部件14。注意,图1中示出的释放开关12是整个结构的一部分。
在使用成像装置10拍摄图像的情况下,用户执行相对于成像装置10的顶面按下成像装置10的释放开关12的操作部件的操作(按下操作)。此时,根据操作部件被按下到预定位置,成像装置10执行诸如自动聚焦(AF)处理和图像拍摄处理之类的各种类型的处理。
如图2所示,释放开关12包括操作部件15。操作部件15被配置为随着用户的按下操作在垂直于成像装置10的顶面的方向上可移动。如图2(a)和2(b)所示,在操作部件15的下端被定义为操作部件15的位置的基准的情况下,在用户不执行按下操作的情况下,操作部件15的下端位于初始位置S0处,并且在用户执行按下操作的情况下,从初始位置S0移动。
当下面描述的位置检测部件检测到操作部件15的下端已经从初始位置S0移动了行程L并到达位于距初始位置S0的距离L处的点(检测位置)处时,成像装置10执行与检测位置相对应的各种类型的处理。可以在垂直于成像装置10的顶面的方向上设置多个检测位置,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成像装置10可以在各个检测位置处执行诸如AF处理和图像拍摄处理之类的不同类型的处理。
图3是示出成像装置10的配置的框图。如图3所示,成像装置10包括图像传感器16、信号处理部件17、透镜系统驱动部件18、控制部件19、记录部件20、显示部件14、用户输入部件13、位置检测部件21和位置调整部件22。
图像传感器16包括成像元件,并且光电转换从被摄对象传播并由包括图1所示的透镜11的光学系统收集的光。此外,图像传感器16对从光电转换得到的电信号执行A/D转换处理,并将获得的数字信号作为图像信号输出到信号处理部件17。
位置检测部件21检测操作部件15相对于检测位置的位置,并将检测结果输出给控制部件19。
控制部件19包括处理控制部件23,并且基于来自位置检测部件21的检测结果,处理控制部件23控制每个部件,使得各部件执行对应于检测位置的各种类型的处理(AF处理、图像拍摄处理等)。
此外,控制部件19控制诸如透镜系统驱动部件18和显示部件14之类的部件。
信号处理部件17基于处理控制部件23对图像拍摄处理的控制,对从图像传感器16输出的图像信号执行诸如校正处理之类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并且进一步对经过信号处理的图像信号执行记录所需的处理。信号处理部件17将处理后的图像信号输出到记录部件20。注意,这里使用的图像拍摄处理表示在经过信号处理部件17的信号处理的图像信号被输出到记录部件20之前的处理的步骤序列。
另外,基于控制部件19的控制,信号处理部件17对经过信号处理的图像信号执行显示所需的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图像信号输出到显示部件14。
透镜系统驱动部件18基于控制部件19对AF处理的控制来驱动透镜11。
记录部件20将从信号处理部件17输出的图像信号存储为静止图像数据或运动图像数据。
显示部件14在屏幕上显示与从信号处理部件17输出的图像信号相对应的图像。
用户输入部件13使用如图1所示的按钮来接收来自用户的与例如成像装置10的设定(图像拍摄模式、图像拍摄条件等)有关的操作(例如,按下操作),并将与操作相对应的操作信号输出到控制部件19。控制部件19基于操作信号输入来控制每个部件。注意,用户输入部件13可以包括在显示部件14中,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显示部件14包括触摸面板功能。
现在,将参照图4详细描述释放开关12、位置检测部件21以及处理控制部件23的处理。位置检测部件21检测操作部件15的位置,并将与操作部件15相对于检测位置的位置相对应的信号输出到控制部件19,作为检测结果。
具体而言,如图4(a)和4(b)所示,位置检测部件21向控制部件19输出取决于操作部件15的下端是否已经到达检测位置的信号,即,指示下端已经或者尚未到达检测位置的信号。
位置检测部件21包括发光部件24和光接收部件25,如图4(a)和4(b)所示,发光部件24和光接收部件25被设置在彼此相对的相同高度的检测位置(例如,距初始位置S0的距离)处。发光部件24是发光的元件,例如LED,并且光接收部件25接收(输出)由发光部件24发射的光。
光接收部件25检测作为电流值或电压值接收的输出光的强度(以下称为模拟信号),并将该检测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阈值确定)。光接收部件25在检测值不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向控制部件19输出0信号,并且在检测值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向控制部件19输出1信号(0信号和1信号在下文中被称为数字信号)。
作为1信号的数字信号对应于操作部件15的下端尚未到达检测位置的状态,表示输出光未被遮挡的光接收状态。作为0信号的数字信号对应于操作部件15的下端已经到达检测位置的状态,表示输出光被用户的按下操作遮挡的遮挡状态。
响应于0信号的输入,控制部件19的处理控制部件23基于输出的数字信号执行各种类型的处理。
注意,位置检测部件21可以包括控制部件19的处理控制部件23的功能中的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光接收部件25向控制部件19输出模拟信号,并且处理控制部件23执行阈值确定并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现在,参照图5,将描述在垂直于成像装置10的顶面的不同高度处设置多个检测位置的情况,即,设置多对发光部件24和光接收部件25,其中基于各个检测位置执行不同类型的处理。
释放开关12通过用户的按下操作向下移动,如图5(a)、5(b)和5(c)所示。
在释放开关12移动的向下方向上,
设置一对S1对应发光部件26和S1对应光接收部件27,以及
一对S2对应发光部件28和S2对应光接收部件29,使得所述各对位于不同高度的相应检测位置处。换言之,各对发光部件和光接收部件被设置在相同高度的检测位置处,彼此面对。
注意,在图5(a)中,S1对应发光部件26和S2对应发光部件28中的每一个发射输出光,来自S1对应发光部件26的输出光被S1对应光接收部件27接收。来自S2对应发光部件28的输出光被S2对应光接收部件29接收(光接收状态)。
在图5(a)所示的光接收状态下,操作部件15的下端没有到达S1对应发光部件26和S1对应光接收部件27的位置处,也没有到达S2对应发光部件28和S2对应光接收部件29的位置处。在此情况下,处理控制部件23不执行各种类型的处理,因为每个发光部件输出对应于数字信号的1信号。
然后,如图5(b)所示,用户的按下操作将操作部件15移动行程L1,并且当到达位于距初始位置S0的距离L1处的点处时,操作部件15的下端到达S1对应发光部件26和S1对应光接收部件27的位置处。
在这种情况下,来自S1对应发光部件26的输出光被操作部件15遮挡,并且S1对应光接收部件不接收光(第一遮挡状态)。
因此,在对应于光接收部件27的S1输出0信号的情况下,处理控制部件23执行S1接通对应处理,例如,自动聚焦(AF)处理。
此外,用户继续用于按下操作部件15的处理,并且如图5(c)所示,操作部件15移动行程L2,并且操作部件15的下端到达位于距初始位置S0的距离L2处的点。然后,操作部件15的下端到达S2对应发光部件28和S2对应光接收部件29的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来自S2对应发光部件28的输出光被操作部件15遮挡,并且S2对应光接收部件29不接收光(第二遮挡状态)。
因此,在S2对应光接收部件29输出0信号的情况下,处理控制部件23执行S2接通对应处理(例如,图像拍摄处理)。
在现有技术中,利用这样的配置,其中根据用户对释放开关12的操作部件15的按下操作来执行取决于检测位置的不同类型的处理。然而,用户更喜欢操作部件15的不同行程L,并且当利用与用户的感觉不相容的行程L执行处理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是错过了用户想要的图像拍摄定时。因此,期望用户能够调整从操作部件15的初始位置S0到检测位置的操作部件15的行程L。
根据本公开的配置,用户可以通过使用图3的框图所示的位置调整部件22,调整从操作部件15的初始位置S0到检测位置的操作部件15的行程L。
因此,如图3所示,本公开的成像装置10包括位置调整部件22,位置调整部件22例如基于来自用户的操作,调整从操作部件15的初始位置S0到检测位置的操作部件15的行程L。具体来说,位置调整部件22调整检测位置的高度以调整行程L。或者,位置调整部件22可以调整操作部件15的初始位置S0以调整行程L。因此,用户可以在用户更喜欢的行程L处执行成像装置10的各种类型的处理。
注意,在设置了多个检测位置的情况下,位置调整部件22可以被配置为能够调整每个检测位置的高度,以调整到检测位置的行程L。另外,位置调整部件22可以被配置成能够调整检测位置的高度和操作部件15的初始位置S0两者,或者被配置成固定高度和初始位置S0中的一个,而只能够调整另一个。
[2.本公开第一示例中的释放开关的配置和处理]
参照图6和后续附图,将描述本公开的第一示例中的释放开关的配置和处理。本示例是位置调整部件22调整检测位置的高度来调整行程L的示例,并且位置调整部件22包括将在下面描述的调整盘131、调整盘一体齿轮132、转动传动齿轮133、导轨141以及S2光遮断器一体齿轮125。
图6是示出本公开的第一示例中的释放开关100的配置的图。
(A)是从上方看的成像装置10的图,并且
(B)是从前方看的成像装置10的图。
注意,两个图示出了释放开关100内部的截面配置。
首先,图6(A)中的中心矩形区域对应于能够由于用户的按下操作而在垂直于成像装置10的顶面的方向上移动的操作部件101。S1光遮断器110形成在操作部件101的左侧,S2光遮断器120形成在操作部件101的右侧。
如图6(B)所示,上述两个光遮断器形成在操作部件101在其间上下移动的各侧。
光遮断器110和120用作检测操作部件101的位置的位置检测部件21。
光遮断器包括发光部件和光接收部件。在图6(A)中,操作部件101的左侧的S1光遮断器110包括S1发光部件111和S1光接收部件112。
另外,操作部件101的右侧的S2光遮断器120包括S2发光部件121和S2光接收部件122。
注意,如图6(B)的正视图所示,S1光遮断器110和S2光遮断器120被设置在不同高度处的检测位置处。
如图6(B)所示,在操作部件101还没有到达检测位置的情况下,S1光接收部件112接收来自S1光遮断器110的S1发光部件111的输出光,而且,S2光接收部件122接收来自S2光遮断器120的S2发光部件121的输出光(光接收状态)。
处理控制部件23不执行各种类型的处理,因为S1光接收部件112和S2光接收部件122输出1信号。
当用户操作地按下操作部件101时,操作部件101的下端遮挡S1光遮断器110的S1发光部件111和S1光接收部件112之间的输出光。
这防止S1光接收部件112接收来自S1光遮断器110的S1发光部件111的输出光。
该状态对应于图5(b)中的第一遮挡状态。
处理控制部件23基于从S1光接收部件112输出的0信号,执行S1接通对应处理,例如自动聚焦(AF)处理。
此外,当用户按下操作部件101时,操作部件101的下端遮挡S2光遮断器120的S2发光部件121和S2光接收部件122之间的输出光。
这也防止S2光接收部件122接收来自S2光遮断器120的S2发光部件121的输出光。
该状态对应于图5(c)中的第二遮挡状态。
处理控制部件23基于从S2光接收部件122输出的0信号,执行S2接通对应处理,例如图像拍摄处理。
图6中示出的释放开关100被配置成能够调整S2光遮断器120的位置(高度)。
用户可以通过直接操作转动调整盘131,并根据该转动来调整S2光遮断器120的S2发光部件121和S2光接收部件122的位置。调整盘131被配置成使得可以从成像装置的外部操作调整盘131。调整盘131可以被配置成使得可以例如由通过对成像装置的显示器上显示的UI的用户操作而提供的电信号来机械地操作或驱动调整盘131。
S2光遮断器120被配置为可在固定导轨141上滑动,并且由用户通过直接转动地操作调整盘131在垂直方向(与操作部件101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移动。
调整盘131的转动使调整盘一体齿轮132转动,并且调整盘一体齿轮132的转动被传动到与调整盘一体齿轮132啮合的转动传动齿轮133。此外,转动传动齿轮133的转动被传动到与转动传动齿轮133啮合的S2光遮断器一体齿轮,从而调整S2光遮断器120的位置(高度)。
注意,与调整盘一体齿轮132的一次转动相比,转动传动齿轮133的转动量小,并且与调整盘131的转动量pf相对应的S2光遮断器120的位置(高度)仅存在小量变化。结果,通过转动调整盘131,用户可以容易且准确地调整S2光遮断器120的位置。
注意,可以通过控制部件19电气地控制位置调整部件22。例如,用户可以经由用户输入部件13输入针对调整盘的转动量等的转动操作,并且用户输入部件13向控制部件19输出该转动操作的信号。控制部件19基于该输出信号控制调整盘的转动处理。
因此,调整S2光遮断器120的位置(高度)使得能够调整在S2光遮断器120的S2发光部件121和S2光接收部件122之间遮挡输出光所需的操作部件101的行程L2。
将参考图7描述S2光遮断器120的位置(高度)与操作部件101的行程L2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7示出了以下三个示例。
(1)S2行程L2=X(初始S2行程)
(2)S2行程L2=X+α
(3)S2行程L2=X-β
(1)S2行程L2=X(初始S2行程)是在未调整S2光遮断器120的位置(高度)时获得的行程,并且L2的初始S2行程被表示为X。
(2)S2行程L2=X+α对应于其中S2光遮断器120的位置(高度)向下(远离操作部件101的方向)移动并且此时S2行程L2从初始S2行程X起增加行程α的示例。
(3)S2行程L2=X-β对应于其中S2光遮断器120的位置(高度)向上移动(更接近操作部件101的方向)并且此时S2行程L2从初始S2行程X起减少行程β的示例。
注意,行程α以及β可以是相同的值,也可以是不同的值。
因此,本公开的释放开关100使得S2光遮断器120的位置能够上下移动,并且允许S2接通对应处理,例如,允许调整用于执行图像拍摄处理的操作部件101的行程L2。
注意,参考图6和7所描述的示例是仅S2光遮断器120的位置可在垂直方向上移动的配置示例,但是,例如,如图8所示,除了S2光遮断器120的位置,S1光遮断器110的位置也可在垂直方向上移动。
图8所示的配置使得能够调整S1接通对应处理中的操作部件101的行程L1以及S2接通对应处理中的操作部件101的行程L2。
[3.本公开第二示例中释放开关的配置和处理]
现在,参照图9和后续图,将描述本公开的第二示例中的释放开关的配置和处理。本示例是位置调整部件22调整检测位置的高度以调整行程L的示例,并且位置调整部件22包括下面描述的S2发光部件切换部件231。
图9是示出本公开的第二示例中的释放开关200的配置的图。
(A)是从上方看的成像装置10的图,并且
(B)是从前方看的成像装置10的图。
注意,两个图示出了释放开关200内部的截面配置。
首先,图9(A)中的中心矩形区域对应于操作部件201,该操作部件201可以通过用户的按下操作在垂直于成像装置的顶面的方向上移动。S1光遮断器210形成在操作部件201的左侧,S2光遮断器220形成在操作部件201的右侧。
如图9(B)所示,上述两个光遮断器形成在操作部件201在其间上下移动的各侧。
光遮断器210和220用作检测操作部件101的位置的位置检测部件21。
操作部件201的左侧的S1光遮断器210包括S1发光部件211和S1光接收部件212。
另外,操作部件201的右侧的S2光遮断器220包括S2发光部件221和S2光接收部件222。
在本示例中,如图9(B)中的正视图所示,S2光遮断器220包括设置在检测位置的不同高度处的多个(n)发光部件(1到n)。用户可以经由用户输入部件13打开和关闭从每个发光部件的发光,并且控制部件19基于从用户输入部件13输出的切换信号来控制发光部件切换部件的切换处理。
本示例中的S2光遮断器220的多个(n)S2发光部件(1到n)221具有这样的开关配置:其中S2发光部件切换部件231可以打开和关闭来自S2发光部件221的发光,并且通过切换设置在检测位置的不同高度处的多个(n)发光部件(1到n)的发光,可以调整检测位置的高度。
如上所述,打开和关闭设定在不同高度处的检测位置处的发光部件的发光使得能够调整操作部件201的遮挡S2光遮断器220的S2发光部件221和S2光接收部件222之间的输出光所需的行程L2。
例如,在使S2光遮断器220的多个(n)S2发光部件221中的最上面(最靠近操作部件201的位置)的一个发光的情况下,这允许将操作部件201的遮挡S2光遮断器220的S2发光部件221和S2光接收部件222之间的输出光所需的行程L2设定为小值。
另一方面,在使S2光遮断器220的多个(n)S2发光部件221中的最下面(距操作部件201最远的位置)的一个发光的情况下,这允许将操作部件201的遮挡S2光遮断器220的S2发光部件221和S2光接收部件222之间的输出光所需的行程L设定为大值。
注意,参考图9所示的示例是仅S2光遮断器220包括多个(n)发光部件的示例,但是例如,如图10所示,S1光遮断器210可以包括包含多个(m)发光部件的S1发光部件(1到m)211以及S2光遮断器220,并且与S2光遮断器220的情况一样,通过使用发光部件切换部件来打开和关闭来自每个发光部件的发光,可以调整检测位置的高度。
如图10所示的配置使得能够调整在S1接通对应处理时的操作部件101的行程L1以及在S2接通对应处理时的操作部件101的行程L2。
[4.本公开第二示例中的释放开关的修改示例的配置和处理]
现在,参照图11和后续图,将描述本公开的第二示例中的释放开关的修改示例的配置和处理。
图11是示出本公开的第二示例中的释放开关200的修改示例的配置的图。
在图11所示的释放开关200中,将以上参考图9所述的第二示例中的释放开关200的S2光遮断器220改变为图11所示的S2和S3光遮断器240。对于S1接通对应处理、S2接通对应处理和S3接通对应处理,将描述基于操作部件201的移动执行每种类型的处理。
当用户按下图11所示的释放开关200的操作部件201时,首先,操作部件201的下端遮挡S1光遮断器210的S1发光部件211和S1光接收部件212之间的输出光。
这防止S1光接收部件212接收来自S1光遮断器210的S1发光部件211的输出光。
在S1光接收部件212输出0信号的情况下,处理控制部件23执行S1接通对应处理(例如,自动聚焦(AF)处理)。
此外,当用户按下操作部件201时,操作部件201的下端也遮挡S2光接收部件242以及S2和S3光遮断器240的多个(n)S2发光部件(1到n)241中的被切换为发光的发光部件241之间的输出光。
这防止S2光接收部件242接收来自S2和S3光遮断器240的多个(n)S2发光部件(1到n)241中的被切换为发光的发光部件241的输出光。
在S2光接收部件242输出0信号的情况下,处理控制部件23执行S2接通对应处理(例如,图像拍摄处理)。
此外,当用户按下操作部件201时,操作部件201也遮挡S3光接收部件244以及S2和S3光遮断器240的多个(m)S3发光部件(1到m)243中的被切换为发光的发光部件243之间的输出光。
这防止S3光接收部件244接收来自S2和S3光遮断器240的多个(m)S3发光部件(1到m)243中的被切换为发光的发光部件243的输出光。
在S3光接收部件244输出0信号的情况下,处理控制部件23执行S3接通对应处理。
注意,S3接通对应处理对应于例如连拍处理、运动图像拍摄处理、拍摄图像的再现处理、HDR图像等的高质量图像记录处理、诸如白平衡调整之类的图像校正以及任何其他类型的处理,这些类型的处理可以由用户预设。
注意,对于除了S3接通对应处理之外的处理,即,对于S1接通对应处理以及S2接通对应处理,用户可以预设要执行什么处理。上面列出的S3接通对应处理的例子只是说明性的,用户还可以自由地设定S1接通对应处理、S2接通对应处理和S3接通对应处理的组合。
在图11所示的配置中,用户可以经由用户输入部件13打开和关闭来自S2发光部件切换部件251和S3发光部件切换部件252的每个发光部件的发光,并且控制部件19基于从用户输入部件13输出的切换信号来控制每个发光部件切换部件的切换处理。
如上所述的配置使得用户能够针对S2接通对应处理和S3接通对应处理调整操作部件201的行程L2和L3。
注意,在图11中示出的配置中,S2和S3光遮断器240设置有S2发光部件(1到n)241和S2光接收部件242,以及S3发光部件(1到m)243和S3光接收部件244,并且这些组件被设置成彼此相邻。
因此,例如,即使在操作部件201位于S2发光部件(1到n)241和S2光接收部件242的高度处以防止S2光接收部件242接收来自S2发光部件(1到n)241中的被切换为发光的发光部件的输出光的情况下,也可能从S2光接收部件242接收来自S3发光部件(1到m)243的输出光。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发生错误。
为了防止这种错误,S2发光部件(1到n)241和S3发光部件(1到m)243中的发光元件优选地包括以高方向性输出光的发光元件。
此外,如图12所示,该配置可以设置有光泄漏防止遮蔽板261。
图12所示的配置设置有S2发光部件(1~n)241和S3发光部件(1~m)243之间的光泄漏防止遮蔽板261,和S2光接收部件242和S3光接收部件244之间的光泄漏防止遮蔽板261。
如上所述的遮蔽板的设定降低了从S2光接收部件242接收来自S3发光部件(1到m)243的光的可能性,使得能够防止可能的错误。
或者,如图13所示,用于防止错误地接收光的另一有效配置是这样的配置,其中S2发光部件(1到n)241的集合和S3发光部件(1到m)243的集合被安装在相反的位置处,并且其中S2光接收部件242和S3光接收部件244被安装在相反的位置处,因此可以提供图13所示的配置。
此外,图14所示的配置也是用于防止错误接收光的有效配置。
图14示出了:
(A)从上方看的成像装置10的图,以及
(B)从前面看的成像装置10的图。
注意,两个图示出了释放开关200内部的截面配置。
在图14所示的配置中,如(A)中的俯视图所示,S1和S3光遮断器260形成在操作部件201的左侧,S2光遮断器270形成在操作部件201的右侧。
如图14(B)的正视图所示,S1发光部件261和S1光接收部件262的集合以及S3发光部件(1到m)263和S3光接收部件264的集合被安装在S1和S3光遮断器260中的不同高度的检测位置处。
另外,S2发光部件(1到n)271和S2光接收部件272被安装在S2光遮断器270上。
该配置允许发光部件和光接收部件的三个配对彼此隔开,使得能够减少错误的光接收处理。
[5.第三示例-省电型示例]
现在,作为示例3,将描述实现了省电的本公开的释放开关的示例。
注意,下面描述的示例3是可用于上述所有示例1和2的示例。
图15示出了将省电配置应用于以上参考图9描述的示例2中的释放开关200的示例。
上面描述的示例1和示例2对应于根据由操作部件的按下导致的来自发光部件的输出光的遮挡来执行各种类型的处理的配置。
在这种配置中,发光部件需要连续输出光,并且这在功耗方面不是优选的。
图15所示的配置解决了这样的问题以降低功耗。在这种情况下,图3所示的成像装置10,操作部件15包括接触检测部件30,而且,控制部件19包括发光控制部件31。发光控制部件31根据来自接触检测部件30的检测信息控制来自发光部件的发光。在图15所示的释放开关200的操作部件201的上端处,安装用作接触检测部件30的接近传感器(或接触传感器)280以检测用户与操作部件15的接触或用户接近操作部件15。这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用作接触检测部件30的接近传感器(或接触传感器)280检测到用户的手指已经接近或接触操作部件201的上端,并且向控制部件19的发光控制部件31输出与该检测相对应的信号。
基于该信号,发光控制部件31控制用于向发光部件供电的处理。在用户的手指接近或接触操作部件201的上端的情况下,发光控制部件31向发光部件(即,S1发光部件211和S2发光部件221)提供从电源281提供的电力。供电处理使得S1发光部件211和S2发光部件221发光。
在用户的手指不接近或接触操作部件201的上端的情况下,S1发光部件211和S2发光部件221不发光,使得能够降低功耗。
注意,接触检测部件30不需要形成在操作部件201中。例如,如图16所示,可以在成像装置的把持部分中设置接近传感器(或接触传感器)285。
在图16所示的配置中,用作接触检测部件30的接近传感器(或接触传感器)检测到例如用户将成像装置握在手中,使得S1发光部件211或S2发光部件221能够发光。
[6.第四示例-具有处理通知功能的示例]
现在,作为示例4,将描述包括处理通知功能的本公开的释放开关的示例。
下面描述的示例4也是可用于上述所有示例的示例。
如示例1和2中所述,本公开的成像装置在多个检测位置处执行不同类型的处理。例如,当按下操作部件15以防止光接收部件接收来自S1光遮断器的发光部件的输出光时,作为S1接通对应处理执行AF处理。
此外,当操作部件15的按下防止光接收部件接收来自S2光遮断器的发光部件的输出光时,作为S2接通对应处理执行图像拍摄处理。
下面描述的示例是提供了用于通知用户正在成像装置中执行的处理的功能的示例。在这种情况下,在图3所示的成像装置10中,操作部件15包括振动部件32,而且,控制部件19包括振动控制部件33。振动控制部件33基于从位置检测部件21输出的数字信号来控制振动部件32的振动处理。如图17所示,释放开关200的操作部件201包括用作振动部件32的内置振动器290。
用作振动部件32的振动器290在控制部件19的振动控制部件33的控制下执行各种不同类型的振动。
如图17所示,振动控制部件33接收分别从S1光遮断器210的S1光接收部件212和S2光遮断器220的S2光接收部件222输出的数字信号。
振动控制部件33基于从S1光遮断器210的S1光接收部件212输出的0信号以预定振动模式振动振动器290。该振动定时与由控制部件执行的S1接通对应处理(AF处理等)的执行定时同步。
用户通过与操作部件201接触的手指感知振动,并且可以识别正在执行S1接通对应处理(AF处理等)。
此外,振动控制部件33基于从S2光遮断器220的S2光接收部件222输出的0信号以预定振动模式振动振动器290。该振动定时与由控制部件执行的S2接通对应处理(图像拍摄处理等)的执行定时同步。
用户通过与操作部件201接触的手指感知振动,并且能够识别正在执行S2接通对应处理(图像拍摄处理等)。
注意,振动控制部件33可以根据是执行S1接通对应处理还是执行S2接通对应处理,以不同的振动模式振动振动器290。例如,振动的大小或振动的时间间隔被调整为取决于是执行S1接通对应处理还是执行S2接通对应处理而变化。
将参考图18来描述具体示例。
图18示出了沿时间轴的以下信息:
(1)释放开关操作状态,以及
(2)振动操作状态。
例如,在图18中的具体示例中,通过用户在流程序列中的按下操作来实现(a)光接收状态、(b)第一遮挡状态、(c)第二遮挡状态和(d)光接收状态。在时间t1的(b)第一遮挡状态期间,S1光遮断器210的S1光接收部件212输出0信号,并且振动控制部件33以与如图18所示的脉冲p的波形相应的振动模式振动振动器290。
用户通过与操作部件201接触的手指感知到与脉冲p相应的振动,并且能够识别正在执行S1接通对应处理(AF处理等)。
此外,在时间t2的(c)第二遮挡状态期间,S2光遮断器220的S2光接收部件222输出0信号,并且振动控制部件33以与如图18所示的脉冲q的波形相应的振动模式振动振动器290。
用户通过与操作部件201接触的手指感知到与脉冲q相应的振动,并且能够识别正在执行S2接通对应处理(图像拍摄处理等)。
如上所述,振动控制部件33可以根据是执行S1接通对应处理还是执行S2接通对应处理,以不同的振动模式振动振动器290。因此,用户可以识别在成像装置中执行的处理的执行定时和类型。
参考图19和后续附图描述的示例是其中成像装置包括使得用户能够在用户按下释放开关时调整斥力(重量和负荷)的功能的示例。在本示例中,图3中的成像装置10包括未在附图中示出的排斥部件,而且,控制部件19包括电流控制部件295。排斥部件包括线圈部件296和磁体部件297。电流控制部件295基于从位置检测部件21输出的数字信号控制通过线圈部件296的电流(直流)。
如图19所示,线圈部件296被设置在释放开关200的操作部件支持部件301中,磁体部件297以环形被设置在S2光遮断器的底部处。电流控制部件295接收分别从S1光遮断器210的S1光接收部件212和S2光遮断器220的S2光接收部件222输出的数字信号。注意,磁体部件297不必是环形的,并且例如,从上方看,可以在围绕操作指示部件301的四个方向上设置分开的磁体,磁体部件297的形状不受限制。另外,线圈部件296可在内部包含可增强磁场的铁芯。
电流控制部件295基于从S1光遮断器210的S1光接收部件212输出的1信号,使电流r流过线圈部件296。当电流r流过线圈部件296时,产生磁场并使得沿垂直方向在磁体部件297中施加斥力。此时,在从上方看时电流顺时针地流过线圈部件296的情况下,在包括形成为S极的环形内侧部分和形成为N极的环形外侧部分的磁体部件297中产生向上的斥力。
然后,电流控制部件295基于从S1光遮断器210的S1光接收部件212输出的0信号,使电流s通过线圈部件296。流过线圈部件296的电流s改变向上产生的斥力。
此外,电流控制部件295基于从S2光遮断器220的S2光接收部件222输出的0信号,停止流过线圈部件296的电流。当没有电流流过线圈部件296时,停止斥力的产生。
在这方面,图20示出了沿时间轴的以下信息:
(1)释放开关操作状态,以及
(2)流过线圈部件296的电流的值。
电流控制部件可以根据按下的操作部件是从初始位置(S0)开始并到达S1光遮断器210的位置处还是从S1光遮断器210的位置开始并到达S2光遮断器220的位置处来产生不同的斥力。例如,通过改变电流r和电流s之间的电流大小(电流值),斥力的大小可以被调整为取决于按下的操作部件是从初始位置(S0)开始并且到达S1光遮断器210的位置处还是从S1光遮断器210的位置开始并且到达S2光遮断器220的位置处而变化。
例如,在图20中的具体示例中,通过用户在流程序列中的按下操作来实现(a)光接收状态、(b)第一遮挡状态、(c)第二遮挡状态和(d)光接收状态。在时间t0的(a)光接收状态期间,S1光遮断器210的S1光接收部件212向电流控制部件295输出1信号,使电流r通过线圈部件296。此时,电流r为2mA(毫安)。
在时间t1的(b)第一遮挡状态期间,S1光遮断器210的S1光接收部件212输出0信号,并且电流控制部件295使电流s通过线圈部件296。此时,电流s为5mA。
此外,在时间t2的(c)第二遮挡状态期间,S2光遮断器220的S2光接收部件222输出0信号,并且电流控制部件295停止流过线圈部件296的电流。通过改变流过线圈部件296的电流的大小(电流值),可以根据按下的操作部件是从初始位置(S0)开始并到达S1光遮断器210的位置处还是从S1光遮断器210的位置开始并到达S2光遮断器220的位置处,产生不同的斥力。注意,可以通过脉冲宽度调制控制(脉冲宽度调制,PWM)来控制通过线圈部件296的电流,或者在电压值恒定的情况下,可以改变工作比(duty ratio)以改变电流值。
注意,用户可以可选地经由用户输入部件13设定电流的大小(电流值)、电流通过时的定时、电流通过的时间间隔等。另外,在设置S3光遮断器的情况下,电流控制部件295可以通过例如在S2光遮断器22的S2光接收部件222输出0信号时使10mA的电流通过,来调整当按下的操作部件从S2光遮断器220的位置开始并且到达S3光遮断器时施加的斥力。
另外,在另一配置中,如图21所示,可以在操作部件支持部件330中设置线圈部件296和磁体部件298。在这种情况下,磁体部件298设置在线圈部件296的顶部,并且呈圆柱形,并且包括上部的S极和下部的N极。从上方看电流逆时针地流过线圈部件296以产生向上的斥力。注意,磁体部件298不需要呈环形,并且磁体部件298的形状不受限制。
另外,在本示例中,该配置包括线圈部件和磁体部件,并且电流通过线圈部件以产生排斥磁体部件的斥力。然而,磁体部件可以包括永磁体和磁轭。图19所示的示例需要被配置成使得磁体部件包括内侧部分的S极和外侧部分的N极,以便关于线圈部件产生的磁场的方向而产生向上的斥力。然而,当设置磁轭以形成磁路时,可以控制磁场的方向,使得能够进行其中磁体部件的配置不受限制的设计,例如,磁体部件包括上部的S极和下部的N极。
[7.操作部件保持机构和初始位置(S0)的调整配置示例]
现在,将参照图22描述操作部件保持机构和用于初始位置(S0)的调整配置的示例。
下面描述的配置可以应用于上面描述的所有示例。
如上所述,在示例中,本公开的释放开关被配置成使得操作部件15遮挡来自发光部件24和光接收部件25的输出光,并且基于从光接收部件25输出的0信号,处理控制部件23执行各种处理(AF处理、图像拍摄处理等)。
关于这一点,在本示例中,将描述这样的配置,其中由于用户的按下操作而到达与S1接通对应处理或S2接通对应处理相对应的检测位置的操作部件15的下端返回到初始位置S0。在图22中示出了该配置示例。
如图22所示,操作部件支持部件301一体地形成在操作部件201的底部处。操作部件支持部件301的下端固定到固定于弹簧支持部件320的弹簧321的上端。
该配置使得操作部件201能够在用户释放按下时返回到初始位置S0。
关于这一点,参照图23,将描述当调整操作部件15的从初始位置S0到检测位置的上述行程L时能够调整初始位置S0的配置。本示例中的位置调整部件22包括调整盘351、弹簧支持部件320、弹簧321、弹簧支持部件一体齿轮342、调整盘一体齿轮352和转动传动齿轮353。
如图23所示,用户直接转动地操作调整盘351以转动调整盘一体齿轮352,并且该转动转动所述转动传动齿轮353,此外,转动传动齿轮353的转动被传送到与弹簧支持部件320一体的弹簧支持部件一体齿轮342,从而该弹簧支持部件320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如图23所示,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弹簧支持部件320还将操作部件201的下端从S0(上)通过S0(中)移动到S0(下)。
换句话说,用户操作调整盘351以使初始位置S0能够被调整。
注意,位置调整部件22可以由控制部件19来电气地控制。例如,用户可以经由用户输入部件13输入调整盘的转动量等的转动操作,并且用户输入部件13向控制部件19输出用于转动操作的信号。控制部件19基于该输出信号控制调整盘的转动处理。
[8.本公开第五示例中的释放开关的配置和处理]
现在,将参考图24和后续图来描述本公开的第五示例中的释放开关的配置和处理。本示例是位置调整部件22调整操作部件15的初始位置S0以调整行程L并且位置调整部件22包括切口部分402的示例。
图24是示出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中的释放开关400的配置的图。
(A)是从上方看的成像装置10的图,
(B)是从上方看的成像装置10的图,并且
(C)是操作部件的底视图。
注意,(A)中的俯视图和(B)中的正视图都是示出释放开关400内部的截面配置的图。
在本示例中,如图24(B)中的正视图和图24(C)中的操作部件的底视图所示,操作部件401是圆柱形的,并且包括位于底部处并且形状类似于半圆的切口部分402。
参照图25,对操作部件401的配置进行说明。在图25的中心,示出了在与图24中示出的方向相似的方向上观看的操作部件401的(B)正视图。图25左侧示出的(p)切口非设定侧正面是从(B)正视图的左侧观察到的操作部件401的图。切口部分402不设定在该半圆形侧。
另一方面,图25的右侧示出的(q)切口设定侧正面是从(B)正视图的右侧观察到的操作部件401的图。切口部分402设定在该半圆侧。在这种情况下,切口部分402的长边的长度被表示为α。
通过用户的转动操作,可以围绕在垂直方向上延伸通过操作部件401的转动轴移动切口部分。本示例中的转动轴对应于从操作部件401的顶面看时通过与操作部件401的形状相对应的圆的中心延伸的轴。
本示例是其中用户转动操作部件401以使得能够调整行程L的示例。
参照图26,将描述其中用户转动操作部件401以调整行程L的具体示例。
图26示出了以下两个示例:
(1)行程L1和L2的最小设定的示例,以及
(2)行程L1和L2的最大设定的示例。
在(1)中,行程L1和L2都设定为未调整的最小行程。在操作部件421的顶面上指示0(min)和90(max)的设定点。用户将设定点转动到预定位置。
(1)指示行程L1和L2未被调整的状态,即,用户没有执行转动操作,并且操作部件401的转动量为0。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6所示,对应于设定点的0(min)位于操作部件421的顶面上的预定位置处。行程L1和L2如下。
(1)行程L1=X
行程L2=Y
另一方面,图26(2)示出了行程L2已经被调整并且用户已经执行了将操作部件401逆时针转动90度的转动操作的状态。操作部件401的转动量为90。此时,与设定点相对应的90(max)位于操作部件421的顶面上的预定位置处。转动量为90的行程L1和L2如下。
(2)行程L1=X
行程L2=Y+α
(1)和(2)之间的行程L1的比较表明,不管操作部件401的转动如何,相对于S1光遮断器410的初始位置S0的高度保持不变,因此行程L1保持X。另一方面,(1)和(2)之间的行程L2的比较表明用户的转动操作将在操作部件401中形成的切口部分402移动90的转动量,以将操作部件401相对于S2光遮断器420的初始位置S0设定在切口部分402的上端处。因此,Y处的行程L2增加行程α从而被最大化。
因此,在本示例中,在操作部件401中形成切口,并且通过转动操作部件401,用户可以调整行程L2。注意,本示例是说明性的,并且行程L1等也可以是可调整的。
注意,切口部分402的配置不限于上述阶梯类型,并且可以以各种方式配置。
图27示出了包括通过倾斜切片获得的倾斜切口部分402的操作部件401的配置示例。
在图27的中心示出了操作部件401的(B)正视图。图27的左侧示出的(p)切口非设定侧正面是从(B)正视图的左侧观察到的操作部件401的图。切口部分402在该侧不可见。
另一方面,图27的右侧示出的(q)切口设定侧正面是从(B)正视图的右侧观察的操作部件的图。在这一侧,可以观察到呈切片形状的整体切口部分402。在这种情况下,切口部分402的长边的长度(高度)表示为α。
通过用户的转动操作,可以围绕在垂直方向上延伸通过操作部件401的转动轴移动切口部分。本示例中的转动轴是从操作部件401的顶面看到的通过与操作部件401的形状相对应的圆的中心延伸的轴。
同样在本示例中,通过转动操作部件401,用户可以调整行程L。
参照图28,将描述调整行程L的具体示例。
图28示出了以下两个示例:
(1)行程L1和L2的最小设定的示例,以及
(2)行程L1和L2的最大设定的示例。
在(1)中,行程L1和L2都设定为未调整的最小行程。在操作部件421的顶面上指示0(min)和90(max)的设定点。用户将设定点转动到预定位置。
(1)指示行程L1和L2未被调整的状态,即,用户没有执行转动操作,并且操作部件401的转动量为0。此时,如图28所示,对应于设定点的0(min)位于操作部件421的顶面上的预定位置处。行程L1和L2如下。
(1)行程L1=X
行程L2=Y
另一方面,图28(2)示出了用户已经执行了将操作部件401逆时针转动90度的转动操作的状态。操作部件401的转动量为90。此时,与设定点相对应的90(max)位于操作部件421的顶面上的预定位置处。行程L1和L2如下。
(2)行程L1=X
行程L2=Y+α
(1)和(2)之间的行程L1的比较表明,不管操作部件401的转动如何,相对于S1光遮断器410的初始位置S0的高度保持不变,因此行程L1保持X。另一方面,(1)和(2)之间的行程L2的比较表明用户的转动操作移动在操作部件401中形成的切口部分402,以将相对于S2光遮断器420的初始位置S0设定在切口部分402的上端处。因此,Y处的行程L2增加行程α,从而被最大化。
该配置使得能够根据操作部件401的转动量平滑地改变行程L。
图29所示的图表示操作部件401的转动量与行程L2之间的对应关系。
如从图中所理解的,可以根据用户对操作部件401的转动量平滑地改变行程L。注意,本示例是说明性的,并且行程L1等也可以是可调整的。
[9.其他修改示例]
在上述示例中,已经描述了这样的配置,其中执行控制以由操作部件15遮挡发光部件24和光接收部件25之间的输出光,从而开始各种类型的处理,例如AF处理和图像拍摄处理。
从发光部件24发射并被操作部件15遮挡的输出光不限于可见光,并且可以是红外光。或者,可以使用激光。
此外,位置检测部件21可以被配置为使用例如超声波、声波、电波等以及光。然而,在任何情况下,位置检测部件21优选地被配置为使用具有高方向性的信号。
[10.应用示例]
根据本公开的技术可应用于各种产品。例如,根据本公开的技术可以应用于手术室系统中使用的各种类型的设备的开关,例如,内窥镜的释放开关。
另外,根据释放开关的操作部件15的按下,可以使本公开的配置执行各种类型的处理(S1至Sn接通对应处理)。因此,例如,通过按下操作部件15,可以容易地切换如下所述的处理。
(a)电子变焦切换
本示例被配置为能够执行作为S2接通对应处理的自动聚焦处理和作为S3接通对应处理的手动对焦处理,然后通过执行按下操作,用户可以容易地切换对焦功能。
(b)图像拍摄模式的切换处理
通常,内窥镜不断拍摄运动图像,必要时拍摄静止图像。例如,本示例被配置为能够执行运动图像拍摄处理作为S2接通对应处理以及静止图像拍摄处理作为S3接通对应处理,然后通过执行按下操作,用户可以容易地切换图像拍摄功能。
本示例还可以被配置为使得如下所述的处理可以作为S3接通对应处理被执行。
(c)白平衡处理
例如,通过将操作部件15推离S2对应发光部件28和S2对应光接收部件29的位置,用户可以容易地执行白平衡校正处理。
(d)增强级别改变处理
例如,通过将操作部件15推离S2对应发光部件28和S2对应光接收部件29的位置,用户可以容易地执行增强级别改变处理。
(e)使视频转动180°以供输出的处理
例如,通过将操作部件15推离S2对应发光部件28和S2对应光接收部件29的位置,用户可以容易地将屏幕上显示的视频切换到转动180°的视频。
(f)屏幕冻结处理
例如,通过将操作部件15推离S2对应发光部件28和S2对应光接收部件29的位置,用户可以容易地对屏幕上显示的图像执行冻结处理。
(g)对视频打印机的遥控处理
例如,通过将操作部件15推离S2对应发光部件28和S2对应光接收部件29的位置,用户可以遥控视频打印机以对屏幕上显示的图像执行打印输出处理。
注意,上面描述的处理仅是说明性的,并不旨在限制各种类型的处理。另外,S1、S2以及S3接通对应处理可以以除以上说明的方式之外的各种方式组合。
另外,与现有技术中基于金属板的接触来检测操作部件15相对于检测位置的位置的方法不同,在本公开的示例中使用光遮断器的检测方法不涉及由高压清洗引起的金属磨损,因此可以说对应于适合于内窥镜的高压灭菌处理的结构。
将给出可应用根据本公开的技术的手术室系统的配置示例的描述。
图30是示意性地示出可应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技术的手术室系统5100的一般配置的视图。参照图30,手术室系统5100被配置成使得安装在手术室中的一组装置通过视听(AV)控制器5107和手术室控制装置5109相互连接以进行协作。
在手术室中,可安装各种装置。在图30中,作为示例,示出了用于内窥镜手术的各种装置组5101、天花板相机5187、手术视野相机5189、多个显示装置5103A到5103D、记录器5105、病床5183和照明装置5191。天花板相机5187设置在手术室的天花板上,并且对外科医生的手进行成像。手术视野相机5189设置在手术室的天花板上,并且对整个手术室的状态进行成像。
在所提及的装置中,装置组5101属于下文描述的内窥镜手术系统5113,并且包括内窥镜、显示由内窥镜拾取的图像的显示装置等。属于内窥镜手术系统5113的各种装置也被称为医疗器械。同时,显示装置5103A至5103D、记录器5105、病床5183和照明装置5191是例如与内窥镜手术系统5113分开地在手术室中配备的装置。不属于内窥镜手术系统5113的装置也被称为非医疗器械。视听控制器5107和/或手术室控制装置5109相互协作地控制医疗器械和非医疗器械的操作。
视听控制器5107整体地控制与图像显示有关的医疗器械和非医疗器械的处理。具体地,在手术室系统5100中设置的装置中的装置组5101、天花板相机5187和手术视野相机5189中的每一个可以是具有发送在手术期间要显示的信息的功能的装置(这种信息在下文中被称为显示信息,并且所述装置在下文中被称为发送源装置)。同时,显示装置5103A到5103D中的每一个可以是向其输出显示信息的装置(该装置在下文中也称为输出目的地装置)。此外,记录器5105可以是用作发送源装置和输出目的地装置两者的装置。视听控制器5107具有控制发送源装置和输出目的地装置的操作以从发送源装置获取显示信息并将显示信息发送到输出目的地装置以便被显示或记录的功能。应当注意,显示信息包括在手术期间拾取的各种图像、与手术有关的各种信息(例如,患者的身体信息、过去的检查结果或关于手术过程的信息)等等。
具体地,可以从装置组5101向视听控制器5107发送与通过内窥镜成像的患者体腔中的手术区域的图像有关的信息作为显示信息。此外,可以从天花板相机5187发送与由天花板相机5187拾取的外科医生的手的图像有关的信息作为显示信息。此外,可以从手术视野相机5189发送与由手术视野相机5189拾取的图像有关并且示出整个手术室的状态的信息作为显示信息。应当注意,如果在手术室系统5100中存在具有图像拾取功能的不同装置,则视听控制器5107可以获取与由不同装置拾取的图像有关的信息,作为还来自不同装置的显示信息。
或者,例如,在记录器5105中,通过视听控制器5107记录与过去拾取的如上所述的这种图像相关的信息。视听控制器5107可以从记录器5105获取与过去拾取的图像有关的信息作为显示信息。要注意的是,也可以在记录器5105中预先记录与手术有关的各种信息。
视听控制器5107控制作为输出目的地装置的显示装置5103A到5103D中的至少一个,以显示获取的显示信息(即,在手术期间拾取的图像或与手术有关的各种信息)。在所示出的示例中,显示装置5103A是安装成从手术室的天花板悬吊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5103B是安装在手术室的墙面上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5103C是安装在手术室的桌子上的显示装置;并且显示装置5103D是具有显示功能的移动装置(例如,平板个人计算机(PC))。
此外,尽管在图30中没有示出,但是手术室系统5100可以包括手术室外部的装置。手术室外部的装置可以是例如连接到医院内外构建的网络的服务器、医务人员使用的PC、安装在医院会议室中的投影仪等。在这样的外部装置位于医院外部的情况下,视听控制器5107也可以通过远程会议系统等使显示信息显示在不同医院的显示装置上,以执行远程医疗。
手术室控制装置5109整体地控制与非医疗器械上的图像显示有关的处理以外的处理。例如,手术室控制装置5109控制病床5183、天花板相机5187、手术视野相机5189和照明装置5191的驱动。
在手术室系统5100中,提供集中操作面板5111,使得能够通过集中操作面板5111向视听控制器5107发出关于图像显示的指示,或者向手术室控制装置5109发出关于非医疗器械的操作的指示。通过在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上设置触摸面板来配置集中操作面板5111。
图31是示出在集中操作面板5111上显示操作画面图像的示例的图。在图31中,作为示例,示出与在手术室系统5100中提供两个显示装置作为输出目的地装置的情况相对应的操作画面图像。参照图31,操作画面图像5193包括发送源选择区域5195、预览区域5197和控制区域5201。
在发送源选择区域5195中,以相互关联的方式显示在手术室系统5100中提供的发送源装置和表示发送源装置的显示信息的缩略图画面图像。用户可以从在发送源选择区域5195中显示的任何发送源装置中选择要在显示装置上显示的显示信息。
在预览区域5197中,显示在作为输出目的地装置的两个显示装置(监视器1和监视器2)上显示的画面图像的预览。在所示出的示例中,关于一个显示装置,通过画中画(PinP)显示来显示四个图像。四个图像对应于从在发送源选择区域5195中选择的发送源装置发送的显示信息。四个图像中的一个以相对大的尺寸显示为主图像,而其余三个图像以相对小的尺寸显示为子图像。用户可以通过从区域中显示的四个图像中适当地选择一个图像来在主图像和子图像之间进行交换。此外,状态显示区域5199设置在其中显示四个图像的区域的下方,并且与手术有关的状态(例如,手术的经过时间、患者的身体信息等)可以适当地显示在状态显示区域5199中。
在控制区域5201中设置发送源操作区域5203和输出目的地操作区域5205。在发送源操作区域5203中,显示用于对发送源装置执行操作的图形用户界面(GUI)部分。在输出目的地操作区域5205中,显示用于对输出目的地装置执行操作的GUI部分。在所示出的示例中,在发送源操作区域5203中设置有用于对具有图像拾取功能的发送源装置中的相机执行各种操作(摇摄、倾斜和变焦)的GUI部分。用户可以通过适当地选择任何GUI部分来控制发送源装置的相机的操作。要注意的是,尽管没有示出,但是在发送源选择区域5195中选择的发送源装置是记录器的情况下(即,在预览区域5197中显示过去记录在记录器中的图像的情况下),在发送源操作区域5203中可以设置用于执行诸如图像的再现、停止再现、回退、快进等之类的操作的GUI部分。
此外,在输出目的地操作区域5205中,设置了用于在作为输出目的地装置的显示装置上执行各种显示操作(交换、翻转、颜色调整、对比度调整以及二维(2D)显示和三维(3D)显示之间的切换)的GUI部分。用户可以通过适当地选择任何GUI部分来操作显示装置的显示器。
应当注意,要在集中操作面板5111上显示的操作画面图像不限于所示出的示例,并且用户可以能够通过集中操作面板5111对能够由在手术室系统5100中设置的视听控制器5107和手术室控制装置5109控制的每个装置执行操作输入。
图32是示出应用上述手术室系统的手术状态的示例的图。天花板相机5187和手术视野相机5189设置在手术室的天花板上,使得其能够对在病床5183上的患者5185的受影响区域进行治疗的外科医生(医生)5181的手和整个手术室进行成像。天花板相机5187和手术视野相机5189可以包括放大率调整功能、焦距调整功能、成像方向调整功能等。照明装置5191设置在手术室的天花板上并且至少照亮到外科医生5181的手上。照明装置5191可以被配置成使得可以适当地调整照射光量、照射光的波长(颜色)、光的照射方向等。
如图30所示,内窥镜手术系统5113、病床5183、天花板相机5187、手术视野相机5189和照明装置5191通过视听控制器5107和手术室控制装置5109(图32中未示出)相互连接以进行协作。集中操作面板5111设置在手术室中,并且用户可以通过如上所述的集中操作面板5111适当地操作存在于手术室中的装置。
在下文中,详细描述内窥镜手术系统5113的配置。如图所示,内窥镜手术系统5113包括内窥镜5115、其它手术工具5131、支持在其上的内窥镜5115的支持臂装置5141和安装有各种内窥镜手术用装置的推车5151。
在内窥镜手术中,代替切开腹壁以进行剖腹手术,使用多个称为套管针5139a至5139d的管状开口装置来刺穿腹壁。然后,内窥镜5115的透镜筒5117和其他手术工具5131通过套管针5139a到5139d插入患者5185的体腔中。在所描述的示例中,作为其他外科工具5131,气腹管5133、能量装置5135和镊子5137被插入患者5185的体腔中。此外,能量装置5135是用于通过高频电流或超声波振动执行组织的切开和剥离、血管的密封等的治疗工具。然而,所描述的手术工具5131仅仅是示例,并且作为手术工具5131,可以使用通常在内窥镜手术中使用的各种手术工具,例如镊子或牵开器。
由内窥镜5115拾取的患者5185的体腔中的手术区域的图像显示在显示装置5155上。外科医生5181将使用能量装置5135或镊子5137,同时实时观看显示装置5155上显示的手术区域的图像,来执行诸如例如切除受影响的区域之类的治疗。应注意,尽管未描绘,但气腹管5133、能量装置5135和镊子5137在手术期间由外科医生5181、助手等支持。
(支持臂装置)
支持臂装置5141包括从基座单元5143延伸的臂单元5145。在所描绘的示例中,臂单元5145包括关节部分5147a,5147b和5147c以及连杆5149a和5149b,并且在臂控制装置5159的控制下被驱动。内窥镜5115由臂单元5145支持,使得内窥镜5115的位置和姿态被控制。因此,可以实现内窥镜5115的位置的稳定固定。
(内窥镜)
内窥镜5115包括:透镜筒5117,透镜筒5117的从其远端开始的预定长度的区域将被插入患者5185的体腔中;以及连接到透镜筒5117的近端的摄像头5119。在所示的示例中,内窥镜5115被示出为具有硬类型的透镜筒5117的刚性内窥镜。然而,内窥镜5115可以另外配置为具有柔性类型的透镜筒5117的柔性内窥镜。
透镜筒5117在其远端处具有安装有物镜的开口。光源装置5157连接到内窥镜5115,使得由光源装置5157产生的光通过在透镜筒5117内部延伸的光导管引入透镜筒5117的远端,并且通过物镜向患者5185的体腔中的观察目标施加该光。应当注意,内窥镜5115可以是前视内窥镜或者可以是斜视内窥镜或者侧视内窥镜。
在摄像头5119的内部提供光学系统和图像拾取元件,使得来自观察目标的反射光(观察光)被光学系统聚集在图像拾取元件上。观察光由图像拾取元件光电转换以产生与观察光对应的电信号,即,与观察图像对应的图像信号。将图像信号作为原始数据发送到CCU5153。注意,摄像头5119具有并入其中的用于适当地驱动摄像头5119的光学系统以调整放大率和焦距的功能。
应当注意,为了建立与例如立体视觉(3D显示)的兼容性,可以在摄像头5119上设置多个图像拾取元件。在此情况下,多个中继光学系统设置在透镜筒5117的内部,以便将观察光引导到多个相应的图像拾取元件。
(在推车中包含的各种装置)
CCU 5153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单元(GPU)等,并且整体地控制内窥镜5115和显示装置5155的操作。具体地,CCU 5153对从摄像头5119接收到的图像信号执行用于基于图像信号显示图像的各种图像处理,例如显影处理(去马赛克处理)。CCU 5153向显示装置5155提供进行了图像处理的图像信号。此外,图30所示的视听控制器5107连接到CCU5153。CCU 5153还向视听控制器5107提供已经对其执行了图像处理的图像信号。此外,CCU5153向摄像头5119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摄像头5119的驱动。控制信号可以包括与诸如放大率或焦距之类的图像拾取条件有关的信息。与图像拾取条件有关的信息可以通过输入装置5161输入,或者可以通过上述的集中操作面板5111输入。
在CCU 5153的控制下显示装置5155基于由CCU 5153对其执行了图像处理的图像信号来显示图像。如果内窥镜5115准备好进行诸如4K(水平像素数3840×垂直像素数2160)、8K(水平像素数7680×垂直像素数(4320)等之类的高分辨率成像),和/或准备好3D显示,则可以使用能够进行高分辨率和/或3D显示的相应显示的显示装置作为显示装置5155。在该装置准备用于诸如4K或8K之类的高分辨率的成像的情况下,如果用作显示装置5155的显示装置具有等于或不小于55英寸的尺寸,则可以获得更沉浸的体验。此外,可以根据目的提供具有不同分辨率和/或不同尺寸的多个显示装置5155。
光源设备5157例如包括诸如发光二极管(LED)之类的光源,并向内窥镜5115提供用于对手术区进行成像的照射光。
臂控制设备5159例如包括诸如CPU之类的处理器,按照预定程序工作,以按照预定控制方式,控制支持臂设备5141的臂单元5145的驱动。
输入设备5161是内窥镜手术系统5113的输入接口。通过输入设备5161,用户可向内窥镜手术系统5113输入各种信息或输入指令。例如,通过输入设备5161,用户输入与手术相关的各种信息,比如患者的身体信息、关于手术的手术过程的信息等。此外,例如,通过输入设备5161,用户输入驱动臂单元5145的指令、改变内窥镜5115的图像捕捉条件(照射光的种类、放大倍率、焦距等)的指令、驱动能量装置5135的指令等。
输入设备5161的类型不受限制,可以是各种已知的输入设备中的任何一种。例如,鼠标、键盘、触摸面板、开关、脚踏开关5171和/或控制杆等可以用作输入设备5161。在使用触摸面板作为输入设备5161的情况下,它可被设置在显示设备5155的显示面上。
或者,输入设备5161是用户穿戴的设备,比如眼镜式可穿戴设备或头戴式显示器(HMD),响应于利用这些设备中的任意设备检测到的用户的手势或视线,进行各种输入。此外,输入设备5161包括能够检测用户的运动的相机,响应于从利用所述相机成像的视频中检测到的用户的手势或视线,进行各种输入。此外,输入设备5161包括能够采集用户的语音的麦克风,通过麦克风,通过语音进行各种输入。这样,通过将输入设备5161构成为使得能够不接触地输入各种信息,尤其是属于洁净区的用户(例如,外科医生5181)可不接触地操作属于非洁净区的设备。此外,由于用户可以在不从他/她的手中放下持有的手术工具的情况下操作设备,因此改善了用户的便利性。
治疗工具控制设备5163控制用于烧灼或切开组织、闭合血管等的能量装置5135的驱动。为了确保内窥镜5115的视野,和确保外科医生的工作空间,气腹设备5165通过气腹管5133,将气体送入患者5185的体腔中,以使体腔膨胀。记录器5167是能够记录与手术关联的各种信息的设备。打印机5169是能够以各种形式,比如文本、图像或图形,打印与手术关联的各种信息的设备。
下面,尤其地更详细地说明内窥镜手术系统5113的特征构成。
(支持臂设备)
支持臂设备5141包括作为基座台的基座单元5143,和从基座单元5143伸出的臂单元5145。在图示的例子中,臂单元5145包括多个关节部5147a、5147b及5147c,和通过关节部5147b相互连接的多个连杆5149a及5149b。在图32中,为了简化图解说明,简化地表示了臂单元5145的构成。实际上,关节部5147a-5147c和连杆5149a及5149b的形状、数量和布置,关节部5147a-5147c的旋转轴的方向等可被适当设定,以致臂单元5145具有期望的自由度。例如,臂单元5145优选可被包括,使得其具有6个或更多个自由度。这使得可在臂单元5145的可移动范围内自由移动内窥镜5115。结果,使得能够从期望的方向,把内窥镜5115的镜筒5117插入患者5185的体腔中。
关节部5147a-5147c中设置有致动器,关节部5147a-5147c被配置成通过驱动致动器,可绕其预定旋转轴转动。致动器的驱动由臂控制设备5159控制,以控制每个关节部5147a-5147c的转动角度,从而控制臂单元5145的驱动。结果可实现内窥镜5115的位置和姿态的控制。此时,臂控制设备5159可利用各种已知的控制方式,比如力控制或位置控制,控制臂单元5145的驱动。
例如,当外科医生5181通过输入设备5161(包括脚踏开关5171),适当地进行操作输入时,臂控制设备5159可响应于所述操作输入,适当地控制臂单元5145的驱动,从而控制内窥镜5115的位置和姿态。通过所述控制,在把位于臂单元5145的远端处的内窥镜5115从任意位置移动到不同的任意位置之后,内窥镜5115可被固定地支持在移动后的位置。注意,可利用主-从方式,操纵臂单元5145。这种情况下,用户可通过放置在远离手术室的地方的输入设备5161,远程控制臂单元5145。
此外,在应用力控制的情况下,臂控制设备5159可进行助力控制,用于驱动各个关节部5147a-5147c的致动器,以致臂单元5145可接收用户的外力,并跟随外力平滑移动。当用户直接接触臂单元5145并移动臂单元5145时,可以用较轻的力移动臂单元5145。因而,用户变得能够利用更简单且更容易的操作,更直观地移动内窥镜5115,从而能够改善用户的便利性。
这里,通常,在内窥镜手术中,内窥镜5115由称为内镜医师(scopist)的医生支持。相对照的是,在使用支持臂设备5141的情况下,能够在不用手情况下,更可靠地固定内窥镜5115的位置,因此,能够稳定地获得手术区的图像,可以平稳地进行手术。
注意,臂控制设备5159不一定设置在手推车5151上。此外,臂控制设备5159不一定是一个设备。例如,臂控制设备5159可被设置在支持臂设备5141的臂单元5145的各个关节部5147a-5147c中,使得多个臂控制设备5159相互协同,以实现臂单元5145的驱动控制。
(光源设备)
光源设备5157向内窥镜5115提供拍摄手术区时的照明光。例如,光源设备5157包括白光光源,白光光源包括LED、激光光源或者它们的组合。在此情况下,在白光光源包括红、绿以及蓝(RGB)激光光源的组合的情况下,由于可以高精度地控制每种颜色(每种波长)的输出强度和输出定时,因此可以进行利用光源设备5157的捕捉图像的白平衡的调整。此外,这种情况下,如果来自各RGB激光光源的激光束被分时照射到观察目标,并且与照射定时同步地控制相机头5119的图像捕捉元件的驱动,那么可以分时地捕捉分别与R、G以及B颜色对应的图像。按照这种方法,即使未针对图像捕捉元件设置滤色器,也可获得彩色图像。
此外,可以控制光源设备5157的驱动,使得每隔预定时间地改变待输出的光的强度。通过与光的强度的变化定时同步地控制相机头5119的图像捕捉元件的驱动,以分时地获得图像,并合成这些图像,可以生成不存在欠曝光遮挡阴影和过曝光高亮的高动态范围的图像。
此外,光源设备5157可被配置成供给可用于特殊光观察的预定波段的光。在特殊光观察中,例如,利用身体组织的光吸收的波长相关性,通过照射与普通观察时的照射光(换句话说,白光)相比波段更窄的光,进行高对比度的诸如黏膜表层中的血管之类的预定组织的成像的窄带光观察(窄带成像)。或者,在特殊光观察中,也可以进行利用通过照射激发光而产生的荧光,获得图像的荧光观察。在荧光观察中,可以用激发光照射身体组织,以观察来自身体组织的荧光(自发荧光观察),或者例如,把诸如吲哚菁绿(ICG)之类的试剂局部地注入身体组织中,并用与所述试剂的荧光波长对应的激发光照射所述身体组织,以获得荧光图像。光源设备5157可被配置成供给与适合于如上所述的特殊光观察的这种窄带光和/或激发光。
(相机头和CCU)
参考图33,更详细地说明内窥镜5115的相机头5119和CCU 5153的功能。图33是表示图32中所示的相机头5119和CCU 5153的功能构成的例子的方框图。
参见图33,作为其功能,相机头5119具有透镜单元5121、图像捕捉单元5123、驱动单元5125、通信单元5127和相机头控制单元5129。此外,作为其功能,CCU 5153具有通信单元5173、图像处理单元5175和控制单元5177。相机头5119和CCU 5153通过传输缆线5179可双向通信地相互连接。
首先,说明相机头5119的功能构成。透镜单元5121是设置在相机头5119与镜筒5117的连接位置处的光学系统。从镜筒5117的远端接收的观察光被引导到相机头5119中,进入透镜单元5121。透镜单元5121包括多个透镜的组合,包括变焦透镜和聚焦透镜。透镜单元5121的光学特性被调整,以便把观察光会聚在图像捕捉单元5123的图像捕捉元件的受光面上。此外,变焦透镜和聚焦透镜被配置成以致在其光轴上的位置可移动,以便调整捕捉的图像的放大倍率和焦点。
图像捕捉单元5123包括图像捕捉元件,被布置在透镜单元5121的下一级。通过透镜单元5121的观察光会聚在图像捕捉元件的受光面上,通过光电转换,生成与观察图像对应的图像信号。图像捕捉单元5123生成的图像信号被提供给通信单元5127。
作为包含在图像捕捉单元5123中的图像捕捉元件,例如,使用具有Bayer阵列,能够捕捉彩色图像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式的图像传感器。注意,作为图像捕捉元件,例如,可以使用可用于4K或更高的高分辨率图像的成像的图像捕捉元件。如何获取了手术区的高分辨率图像,那么外科医生5181可更详细地掌握手术区的状况,从而能够更平稳地进行手术。
此外,包括在图像捕捉单元5123中的图像捕捉元件被配置为具有用于获取与3D显示兼容的右眼和左眼图像信号的一对图像捕捉元件。在应用3D显示的情况下,外科医生5181可更精确地把握手术区中的活体组织的深度。注意,在图像捕捉单元5123是多板式图像捕捉单元的情况下,对应于图像捕捉单元5123的各个图像捕捉元件,设置透镜单元5121的多个系统。
图像捕捉单元5123不一定设置在相机头5119中。例如,图像捕捉单元5123可以刚好在物镜之后地设置在镜筒5117内。
驱动单元5125包括致动器,在相机头控制单元5129的控制下,沿着光轴把透镜单元5121的变焦透镜和聚焦透镜移动预定距离。结果,可适当调节图像捕捉单元5123捕捉的图像的放大倍率和焦点。
通信单元5127包括往来于CCU 5153,发送和接收各种信息的通信设备。通信单元5127通过传输缆线5179,把从图像捕捉单元5123获取的图像信号,作为RAW数据发送给CCU5153。此时,为了等待时间短地显示手术区的捕捉图像,优选利用光通信发送图像信号。这是因为在手术时,外科医生5181一边通过捕捉的图像,观察患处的状况,一边进行手术,从而为了手术更安全和更可靠,要求尽可能实时地显示手术区的运动图像。在进行光通信的情况下,通信单元5127设置有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的光电转换模块。图像信号由光电转换模块转换成光信号,随后通过传输缆线5179,被发送给CCU 5153。
此外,通信单元5127从CCU 5153,接收用于控制相机头5119的驱动的控制信号。例如,该控制信号包括与图像捕捉条件关联的信息,比如指定捕捉图像的帧速率的信息、指定图像捕捉时的曝光值的信息,和/或指定捕捉的图像的放大倍率和焦点的信息。通信单元5127把接收的控制信号提供给相机头控制单元5129。注意,来自CCU 5153的控制信号也可利用光通信发送。这种情况下,通信单元5127设置有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光电转换模块。控制信号由该光电转换模块转换成电信号,随后被提供给相机头控制单元5129。
注意,诸如帧速率、曝光值、放大倍率或焦点之类的图像捕捉条件由CCU 5153的控制单元5177基于获取的图像信号自动设定。即,在内窥镜5115中设有自动曝光(AE)功能、自动聚焦(AF)功能和自动白平衡(AWB)功能。
相机头控制单元5129基于通过通信单元5127,从CCU 5153接收的控制信号,控制相机头5119的驱动。例如,相机头控制单元5129基于指定捕捉的图像的帧速率的信息,和/或指定图像捕捉时的曝光值的信息,控制图像捕捉单元5123的图像捕捉元件的驱动。此外,例如,相机头控制单元5129基于指定捕捉的图像的放大倍率和焦点的信息,控制驱动单元5125以适当地移动透镜单元5121的变焦透镜和聚焦透镜。相机头控制单元5129可包括保存用于识别镜筒5117和/或相机头5119的信息的功能。
注意,通过把诸如透镜单元5121和图像捕捉单元5123之类的组件布置在气密性和防水性高的密封结构中,相机头5119可具备对高压灭菌消毒处理的抵抗力。
下面,说明CCU 5153的功能构成。通信单元5173包括用于往来于相机头5119,发送和接收各种信息的通信设备。通信单元5173接收通过传输缆线5179,从相机头5119发送的图像信号。此时,如上所述,优选利用光通信发送图像信号。这种情况下,为了与光通信的兼容性,通信单元5173具备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光电转换模块。通信单元5173把转换成电信号的图像信号提供给图像处理单元5175。
此外,通信单元5173向相机头5119发送用于控制相机头5119的驱动的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也可以利用光通信发送。
图像处理单元5175对从相机头5119发送的作为RAW数据的图像信号,进行各种图像处理。图像处理包括各种已知的信号处理,比如显影处理、图像质量提高处理(带宽增强处理、超分辨率处理、降噪(NR)处理和/或图像稳定化处理)、和/或放大处理(电子变焦处理)。此外,图像处理单元5175对图像信号进行检测处理,以便进行AE、AF和AWB。
图像处理单元5175包括诸如CPU或GPU之类的处理器,当处理器按照预定程序工作时,可进行上述图像处理和检测处理。注意,在图像处理单元5175包括多个GPU的情况下,图像处理单元5175适当地划分与图像信号相关的信息,使得利用所述多个GPU并行地进行图像处理。
控制单元5177进行与利用内窥镜5115的手术区的图像捕捉,和捕捉的图像的显示相关的各种控制。例如,控制单元5177生成用于控制相机头5119的驱动的控制信号。此时,在用户输入图像捕捉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单元5177基于用户的输入,生成控制信号。或者,在内窥镜5115具备AE功能、AF功能和AWB功能的情况下,控制单元5177响应于图像处理单元5175的检测处理的结果,适当计算最佳曝光值、焦距和白平衡,并生成控制信号。
此外,控制单元5177基于经过图像处理单元5175的图像处理的图像信号,控制显示设备5155显示手术区的图像。于是,控制单元5177利用各种图像识别技术,识别手术区图像中的各种对象。例如,控制单元5177通过检测包含在手术区图像中的对象的边缘的形状、颜色等,可识别诸如手术钳之类的手术工具、特定的活体部位、出血、使用能量装置5135时的薄雾等。当控制显示设备5155显示手术区图像时,控制单元5177利用识别结果,使各种手术支持信息叠加显示在手术区的图像上。在手术支持信息被叠加地显示,并呈现给外科医生5181时,外科医生5181可以更安全和可靠地进行手术。
相互连接相机头5119和CCU 5153的传输缆线5179是可用于电信号的通信的电信号缆线、可用于光通信的光纤、或者其复合缆线。
这里,尽管在图中所示的例子中,利用传输缆线5179,通过有线通信进行通信,不过,也可通过无线通信进行相机头5119和CCU 5153之间的通信。在通过无线通信进行相机头5119和CCU 5153之间的通信的情况下,不需要在手术室中铺设传输缆线5179。因此,可以消除传输缆线5179妨碍手术室中的医务人员的移动的情况。
上面说明了按照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技术可适用于的手术室系统5100的例子。注意,在此尽管作为例子说明了应用手术室系统5100的医疗系统是内窥镜手术系统5113,手术室系统5100的配置并不限于上述示例的配置。例如,代替内窥镜手术系统5113,手术室系统5100可适用于用于检查的柔性内窥镜系统或显微手术系统。
[11.本公开的配置的结论]
已经参考特定示例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然而,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的情况下实现对示例的修改或改变。换言之,本公开已经以图示的形式公开,并且不应以有限的方式来解释。为了确定本公开的精神,权利要求部分应被授权。
注意,本文公开的技术可以采用以下配置。
(1)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能够通过用户操作从初始位置在预定方向上移动的操作部件;
位置调整部件,在所述预定方向上调整操作部件从初始位置到检测位置的移动量;
位置检测部件,检测操作部件相对于检测位置的位置;以及
控制部件,基于来自位置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控制与检测位置对应的处理的执行。
(2)根据(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位置调整部件在所述预定方向上调整检测位置。
(3)根据(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位置调整部件在所述预定方向上调整操作部件的初始位置。
(4)根据(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位置检测部件包括被配置为在检测位置处发射输出光的发光部件和被配置为接收由发光部件发射的输出光的光接收部件,以及
位置检测部件基于光接收部件是否接收到来自发光部件的输出光来检测操作部件相对于检测位置的位置。
(5)根据(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操作部件包括用于通过使用成像装置执行图像拍摄的释放开关的操作部件。
(6)根据(4)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位置调整部件移动发光部件以调整移动量。
(7)根据(4)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位置检测部件包括分别被设置在多个不同位置处的发光部件,以及
位置调整部件包括使所述多个发光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发光的发光部件切换部件,并且通过由发光部件切换部件执行的发光部件的切换来调整移动量。
(8)根据(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操作部件还包括位置调整部件,
位置调整部件包括切口部分,该切口部分使得能够改变光接收部件为遮挡来自发光部件的输出光所需的移动量,并且
使得能够通过操作部件的转动操作来调整所述移动量。
(9)根据(8)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切口部分包括阶梯状或倾斜的切口部分。
(10)根据(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控制部件控制与在所述预定方向上的多个检测位置各自相对应的不同类型的处理的执行。
(11)根据(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取决于检测位置,控制部件执行自动聚焦(AF)处理、自动曝光(AE)处理或图像拍摄处理中的至少一个。
(12)根据(4)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
接触检测部件,检测用户的手的接近或接触;和
发光控制部件,根据来自接触检测部件的检测信息执行发光部件的发光控制。
(13)根据(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
振动部件;和
振动控制部件,执行所述振动部件的振动控制,其中
振动控制部件基于来自位置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来振动振动部件。
(14)根据(10)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
振动部件;和
振动控制部件,执行所述振动部件的振动控制,其中
振动控制部件取决于所述多个检测位置以不同振动模式振动振动部件。
(15)一种开关,包括:
能够通过用户操作从初始位置在预定方向上移动的操作部件;
位置调整部件,在所述预定方向上调整操作部件从初始位置到检测位置的移动量;以及
位置检测部件,检测操作部件相对于检测位置的位置。
(16)根据(15)所述的开关,其中
位置调整部件在所述预定方向上调整检测位置。
(17)根据(15)所述的开关,其中
位置调整部件在所述预定方向上调整操作部件的初始位置。
(18)根据(15)所述的开关,其中
位置检测部件包括被配置为在检测位置处发射输出光的发光部件和被配置为接收由发光部件发射的输出光的光接收部件,以及
位置检测部件基于光接收部件是否接收到来自发光部件的输出光来检测操作部件相对于检测位置的位置。
此外,本文描述的处理步骤的序列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配置来执行。在执行基于软件的处理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将其中记录了处理序列的程序安装到集成在专用硬件中的计算机中的存储器中或者将该程序安装在能够执行各种类型的处理的通用计算机上来执行处理。例如,可以在记录介质中预先记录节目。除了将程序从记录介质安装到计算机中之外,还可以使用一种技术,其中通过诸如LAN(局域网)或因特网之类的网络接收程序并将其安装在诸如内置硬盘之类的记录介质上。
注意,本文描述的各种类型的处理可以并行地或单独地执行,这取决于执行该处理的设备的处理能力,或者根据该设备的需要,并且可以根据本文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执行。另外,这里使用的系统是多个设备的逻辑集合配置,并且不限于具有不同配置并且位于同一外壳中的设备。
[工业适用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配置,实现了一种配置,该配置能够调整使预定处理被执行所需的开关的操作部件的行程。
具体地,例如,该配置包括能够通过用户操作从初始位置沿预定方向移动的操作部件;在预定方向上调整操作部件从初始位置到检测位置的移动量的位置调整部件;位置检测部件,检测操作部件相对于检测位置的位置;以及控制部件,基于来自位置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控制与检测位置相对应的处理的执行。本配置实现一种配置,该配置可以调整使预定处理被执行所需的开关的操作部件的行程。
[参考标志清单]
10:成像装置
11:透镜
12:释放开关
13:用户输入部件
14:显示部件
15:操作部件
16:图像传感器
17:信号处理部件
18:透镜系统驱动部件
19:控制部件
20:记录部件
21:位置检测部件
22:位置调整部件
23:处理控制部件
24:发光部件
25:光接收部件
26:S1对应发光部件
27:S1对应光接收部件
28:S2对应发光部件
29:S2对应光接收部件
30:接触检测部件
31:发光控制部件
32:振动部件
33:振动控制部件
100:释放开关
101:操作部件
110:S1光遮断器
111:S1发光部件
112:S1光接收部件
120:S2光遮断器
121:S2发光部件
122:S2光接收部件
125:S2光遮断器一体齿轮
131:调整盘
132:调整盘一体齿轮
133:转动传动齿轮
141:导轨
200:释放开关
201:操作部件
210:S1光遮断器
211:S1发光部件
212:S1光接收部件
220:S2光遮断器
221:S2发光部件
222:S2光接收部件
231:S2发光部件切换部件
233:S1发光部件切换部件
240:S2和S3光遮断器
241:S2发光部件
242:S2光接收部件
243:S3发光部件
244:S3光接收部件
251:S2发光部件切换部件
252:S3发光部件切换部件
260:S1和S3光遮断器
261:S1发光部件
262:S1光接收部件
263:S3发光部件
264:S3光接收部件
270:S2光遮断器
271:S2发光部件
272:S2光接收部件
280:接近传感器(或接触式传感器)
281:电源
285:接近传感器(或接触传感器)
290:振动器
295:电流控制部件
296:线圈部件
297:磁铁部件
298:磁铁部件
301:操作部件支持部件
320:弹簧支持部件
342:弹簧支持部件一体齿轮
321:弹簧
351:调整盘
352:调整盘一体齿轮
353:转动传动齿轮
400:释放开关
401:操作部件
410:S1光遮断器
411:S1发光部件
412:S1光接收部件
420:S2光遮断器
421:S2发光部件
422:S2光接收部件

Claims (18)

1.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能够通过用户操作从初始位置在预定方向上移动的操作部件;
位置调整部件,在所述预定方向上调整操作部件从初始位置到检测位置的移动量;
位置检测部件,检测操作部件相对于检测位置的位置;以及
控制部件,基于来自位置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控制与检测位置对应的处理的执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位置调整部件在所述预定方向上调整检测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位置调整部件在所述预定方向上调整操作部件的初始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位置检测部件包括被配置为在检测位置处发射输出光的发光部件和被配置为接收由发光部件发射的输出光的光接收部件,以及
位置检测部件基于光接收部件是否接收到来自发光部件的输出光来检测操作部件相对于检测位置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操作部件包括用于通过使用成像装置执行图像拍摄的释放开关的操作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位置调整部件移动发光部件以调整移动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位置检测部件包括分别被设置在多个不同位置处的发光部件,以及
位置调整部件包括使所述多个发光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发光的发光部件切换部件,并且通过由发光部件切换部件执行的发光部件的切换来调整移动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操作部件还包括位置调整部件,
位置调整部件包括切口部分,该切口部分使得能够改变光接收部件为遮挡来自发光部件的输出光所需的移动量,并且
使得能够通过操作部件的转动操作来调整所述移动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切口部分包括阶梯状或倾斜的切口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控制部件控制与在所述预定方向上的多个检测位置各自相对应的不同类型的处理的执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取决于检测位置,控制部件执行自动聚焦(AF)处理、自动曝光(AE)处理或图像拍摄处理中的至少一个。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
接触检测部件,检测用户的手的接近或接触;和
发光控制部件,根据来自接触检测部件的检测信息执行发光部件的发光控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
振动部件;和
振动控制部件,执行所述振动部件的振动控制,其中
振动控制部件基于来自位置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来振动振动部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
振动部件;和
振动控制部件,执行所述振动部件的振动控制,其中
振动控制部件取决于所述多个检测位置以不同振动模式振动振动部件。
15.一种开关,包括:
能够通过用户操作从初始位置在预定方向上移动的操作部件;
位置调整部件,在所述预定方向上调整操作部件从初始位置到检测位置的移动量;以及
位置检测部件,检测操作部件相对于检测位置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开关,其中
位置调整部件在所述预定方向上调整检测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开关,其中
位置调整部件在所述预定方向上调整操作部件的初始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开关,其中
位置检测部件包括被配置为在检测位置处发射输出光的发光部件和被配置为接收由发光部件发射的输出光的光接收部件,以及
位置检测部件基于光接收部件是否接收到来自发光部件的输出光来检测操作部件相对于检测位置的位置。
CN202080017547.6A 2019-03-06 2020-02-20 成像装置和开关 Withdrawn CN11351894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40319 2019-03-06
JP2019040319 2019-03-06
PCT/JP2020/006939 WO2020179485A1 (ja) 2019-03-06 2020-02-20 撮像装置、および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18944A true CN113518944A (zh) 2021-10-19

Family

ID=72337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17547.6A Withdrawn CN113518944A (zh) 2019-03-06 2020-02-20 成像装置和开关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41385A1 (zh)
JP (1) JP7400802B2 (zh)
CN (1) CN113518944A (zh)
WO (1) WO20201794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1016883S1 (en) * 2020-04-27 2024-03-05 Thinkware Corporation Video recorder for vehicle
JP1678904S (zh) * 2020-07-06 2021-02-08
USD966388S1 (en) * 2021-08-27 2022-10-11 Shenzhen Shishitong Electronics Co., Ltd. Dash cam
USD966390S1 (en) * 2022-05-11 2022-10-11 Ruichang Zhang Xiaoyan Trading Co., Ltd. Dashboard camera
USD966391S1 (en) * 2022-05-11 2022-10-11 Shenzhen Jinli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Dashboard camera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00763B2 (ja) * 1998-05-22 2008-06-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メラ
JP4363773B2 (ja) * 2000-04-26 2009-11-11 日機装株式会社 可変ストローク機構を有する往復動機械におけるストローク長表示機構
JP2002352655A (ja) 2001-05-25 2002-12-06 Toshiba Eng Co Ltd 無接触接点式スイッチ
JP2004303728A (ja) 2003-03-17 2004-10-28 Idec Izumi Corp 片手持ち操作装置
JP2005100118A (ja) * 2003-09-25 2005-04-14 Alps Electric Co Ltd 入力装置
JP2009134473A (ja) * 2007-11-29 2009-06-18 Sony Corp 押圧検知センサ、入力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5206223B2 (ja) 2008-08-21 2013-06-12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スイッチ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る電子機器
JP2010192410A (ja) 2009-02-20 2010-09-02 Nikon Corp ボタン型スイッチ、撮像装置および電子装置
KR101809590B1 (ko) * 2011-12-16 2017-12-18 콘티넨탈 오토모티브 시스템 주식회사 러버 스위치의 조절장치
JP6488942B2 (ja) 2015-08-11 2019-03-27 富士通クライアント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株式会社 情報入力装置
CN106531515A (zh) * 2016-11-11 2017-03-22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一种机械式自动按钮
CN108717910A (zh) * 2018-05-21 2018-10-30 陈炜 一种继电器微动开关
CN109411280B (zh) 2018-11-15 2020-08-18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可调整按压行程的按键及其键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0179485A1 (zh) 2020-09-10
WO2020179485A1 (ja) 2020-09-10
US20220141385A1 (en) 2022-05-05
JP7400802B2 (ja) 2023-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41385A1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switch
JP695070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7363767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と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8221041A1 (ja) 医療用観察システム及び医療用観察装置
US11503980B2 (en) Surgical system and surgical imaging device
CN110945399B (zh) 信号处理设备、成像设备、信号处理方法和存储器
US11729519B2 (en) Video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video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capturing apparatus
WO2018221068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7135869B2 (ja) 発光制御装置、発光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発光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WO2018230510A1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撮像システム
US11729493B2 (en)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and image capture method
US20220217260A1 (en)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 imaging device,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US11039067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video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video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US10778889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video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video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US11356596B2 (en) Imaging device, imaging device control unit, and imaging method for adjusting parameters of imaging device
US20210258456A1 (en) Interchangeable lens, imaging apparatus, and rotation detection apparatus
WO2018043205A1 (ja) 医療用画像処理装置、医療用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10785972A (zh) 通信系统和发送装置
JP7444074B2 (ja) 撮像装置、撮像制御装置、撮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