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11154A - 一种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11154A
CN113511154A CN202010283074.6A CN202010283074A CN113511154A CN 113511154 A CN113511154 A CN 113511154A CN 202010283074 A CN202010283074 A CN 202010283074A CN 113511154 A CN113511154 A CN 1135111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u
vehicle
whole vehicle
function
for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830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11154B (zh
Inventor
吴祥
龙正军
牛牧原
曲玲
付国良
宋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8307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111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11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111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111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111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 B60R16/03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al cells or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包括:将车辆功能划分为离车功能和非离车功能,并根据离车功能和非离车功能将车载ECU划分为第一ECU、第二ECU和第三ECU;第一ECU与非离车功能对应,第二ECU分别与离车功能和非离车功能对应,第三ECU与离车功能对应;在识别到整车下电且接收到整车设防信号时,第一ECU和第二ECU分别禁用对应的非离车功能,以使整车总线网络休眠;在被异常操作唤醒后,第一ECU和第二ECU根据整车设防信号,分别继续禁用对应的非离车功能,以及不主动发出唤醒整车总线网络的请求。通过执行本发明的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有利于降低蓄电池能量消耗,同时降低整车亏电的风险,还避免非离车功能的误触发,提高了用户用车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为提升更好的客户体验,车辆下电后的功能越来越多,同时,对下电后相关功能的管控也越来越重要。当用户锁车远离车辆后,部分车载ECU系统一段时间内依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会消耗低压蓄电池(以下称为蓄电池)电能;用户离开车辆后,如果此时部分功能运行异常,整车CAN网络一直处于唤醒状态,整车将长时间处于激活状态,长时间大量消耗电流,这将导致车辆无法启动,发生亏电。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或是通过从控制器自身上报休眠请求,主控制器确认请求的方式,确认后进行点对点休眠,从而降低整车的电耗;或是通过压力检测组件,行驶检测组件等条件来判断驾驶人是否在车内,通过延时电路控制ECU所处的电源档位和供电,来实现自动休眠。
但是,前者无法规避从控制器自身异常情况,即当从控制器自身异常,一直上报唤醒时,整车无法休眠;控制策略过于复杂,不便于功能拓展;主控制器需要覆盖从控制器的所有功能工况,当需要对从控制器新增功能时,主控制器同时也需要变更。后者安全等级要求高,需要大量的冗余来确认是否可以进行断电,如果在行驶过程中断电,存在安全风险;常电ECU无法进行管控,一些舒适性功能ECU,如T-Box-远程控制,ECU常电无法进行断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降低用户离车后整车亏电风险、蓄电池能量消耗以及整车由网络误唤醒引发的安全隐患,从而改善用户用车体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包括:
将车辆功能划分为离车功能和非离车功能,并根据所述离车功能和所述非离车功能将车载ECU划分为第一ECU、第二ECU和第三ECU;所述第一ECU与所述非离车功能对应,所述第二ECU分别与所述所述离车功能和所述非离车功能对应,所述第三ECU与所述离车功能对应;
在识别到整车下电且接收到整车设防信号时,所述第一ECU和所述第二ECU分别禁用对应的所述非离车功能,以使整车总线网络休眠;
在被异常操作唤醒后,所述第一ECU和所述第二ECU根据所述整车设防信号,分别继续禁用对应的所述非离车功能,以及不主动发出唤醒所述整车总线网络的请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强制休眠控制装置,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将车辆功能划分为离车功能和非离车功能,并根据所述离车功能和所述非离车功能将车载ECU划分为第一ECU、第二ECU和第三ECU;所述第一ECU与所述非离车功能对应,所述第二ECU分别与所述所述离车功能和所述非离车功能对应,所述第三ECU与所述离车功能对应;
下电休眠模块,用于在识别到整车下电且接收到整车设防信号时,所述第一ECU和所述第二ECU分别禁用对应的所述非离车功能,以使整车总线网络休眠;
唤醒休眠模块,用于在被异常操作唤醒后,根据所述整车设防信号,分别继续禁用对应的所述非离车功能,以及不主动发出唤醒所述整车总线网络的请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接,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所述的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
本实施例的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通过将车辆功能划分为离车功能和非离车功能,并依此将整车的ECU划分为第一ECU、第二ECU和第三ECU,其中,第一ECU与非离车功能对应,第二ECU分别与离车功能和非离车功能对应,第三ECU与离车功能对应。在识别到整车下电且接收到整车设防信号时,第一ECU和第二ECU分别禁用对应的非离车功能,以使整车总线网络休眠。而在被异常唤醒后,第一ECU和第二ECU仅本地唤醒,且根据所述整车设防信号继续禁用对应的非离车功能,以及不主动发出唤醒所述整车总线网络的请求,避免了用户离车后非离车功能的触发和整车总线网络唤醒的触发。通过执行本实施例中的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有利于降低蓄电池能量消耗,同时降低整车亏电的风险,还避免非离车功能的误触发,提高了用户用车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某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某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整车功能划分及车载ECU分类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某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某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某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某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某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某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某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强制休眠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某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强制休眠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某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强制休眠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某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将车辆功能划分为离车功能和非离车功能,并根据所述离车功能和所述非离车功能将车载ECU划分为第一ECU、第二ECU和第三ECU。其中,所述第一ECU与所述非离车功能对应,所述第二ECU分别与所述所述离车功能和所述非离车功能对应,所述第三ECU与所述离车功能对应。
本实施例中,将车辆下电后的功能,依据用户是否需要使用,划分为离车功能和非离车功能,确保用户在下次用车时,可以正常进入和启动车辆,也可以对车辆进行远程控制,离车禁用功能后不影响用户正常使用车辆。其中,车辆的离车功能包括但不限于离车防盗报警功能、离车自动落锁功能,非离车功能包括但不限于自动驾驶功能、多媒体播放功能、空调运行功能。
请结合图2,根据车载功能,将整车的车载ECU划分为3个类型,分别为第一ECU、第二ECU和第三ECU。其中,第一ECU所能实现的功能均为非离车功能;第二ECU所能实现的功能同时包含离车功能和非离车功能,例如,第二ECU能够控制车锁以实现离车自动落锁功能的离车功能,还能够控制车载空调系统以实现空调运行功能的离车功能;第三ECU所能实现的功能均为离车功能。第一ECU、第二ECU和第三ECU分别执行不同的逻辑。
S20,在识别到整车下电且接收到整车设防信号时,所述第一ECU和所述第二ECU分别禁用对应的所述非离车功能,以使整车总线网络休眠。
当用户停车后,整车下电。其中,车辆下电具体为车钥匙是未插入汽车仪表盘的状态,且仪表盘上通电标识熄灭,此时则下电成功。此时,当前的整车防盗状态为整车未设防状态。
当用户主动进行锁车后锁动作后,车辆上锁,整车防盗状态由整车未设防状态切换为整车设防状态,并向所有的车载ECU发出整车设防信号,以此作为用户离车的依据。其中,整车防盗状态定义为:车辆四门两盖上锁成功一段时间后,整车进入设防状态,当车辆有非法入侵时,进行报警。具体地,四门两盖主要指常规车辆的两侧前后四个门、车头处的引擎盖和车尾的尾门盖。当这六个部位全部上锁成功时,则设置为整车设防状态,当车辆遭遇非法入侵时,例如不明行人或不明物体的侵袭后,则会触发报警。
本实施例中用VehATWSt这一参数来表示整车防盗状态,用Diaalarm表示不触发警报,alarm表示触发警报,具体为当VehATWSt=Diaalarm时,则表示整车防盗状态为整车未设防状态;当VehATWSt=alarm时,则表示整车防盗状态为整车设防状态。因此,整车设防信号可以作为强制休眠条件参考信号,当接收到整车设防信号时,表明用户有离车意图或用户已经离车。此外,整车设防信号作为强制休眠条件参考信号,还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否则当强制休眠条件失效,车辆正常驾驶时,之前禁用的非离车功能将会失效,导致整车功能异常。
本实施例中,第一ECU在识别到整车下电且接收到整车设防信号VehATWSt=alarm时,表明车辆处于整车未设防状态,此时,第一ECU禁用第一ECU上所有的非离车功能。第二ECU在识别到整车下电且接收到整车设防信号VehATWSt=alarm时,表明车辆处于整车未设防状态,此时,第二ECU仅禁用第二ECU上的非离车功能,而不禁止第二ECU上的离车功能。而第三ECU则不执行本发明的强制休眠策略,即不接收和处理整车设防信号VehATWSt=alarm。在第一ECU和第二ECU操作后,整车总线网络进入休眠状态,整车耗电处于低能耗状态。
S30,在被异常操作唤醒后,所述第一ECU和所述第二ECU根据所述整车设防信号,分别继续禁用对应的所述非离车功能,以及不主动发出唤醒所述整车总线网络的请求。
用户离车后,各种异常操作,例如外界环境的变化(如温度)、用户操作、车载ECU自身的触发(如ECU的自唤醒)等因素,可能会导致任意一个或多个车载ECU误唤醒,非离车功能误触发。
本实施例中,在因异常操作导致第一ECU被唤醒时,第一ECU根据前述整车设防信号,继续禁用第一ECU上所有的非离车功能,以及不主动发出唤醒整车总线网络的请求,仅本地唤醒。在因异常操作导致第二ECU被唤醒时,第二ECU根据前述整车设防信号,继续禁用第二ECU上的非离车功能,以及不主动发出唤醒整车总线网络的请求,仅本地唤醒。
本发明的强制休眠策略,在用户离车后,通过对第一ECU和第二ECU的非离车功能的禁用,以及禁用与非离车功能关联的本地唤醒源的触发,来避免车辆的误唤醒,和避免因功能异常导致整车网络唤醒引起的亏电。
此外,在离车指令触发后,非离车功能被禁用,第一ECU和第二ECU及相关系统的功耗降低,从而降低每次用户刚离车时的整车功耗。而且,因为第一ECU或第二ECU唤醒后仅保持在本地,不唤醒整车,减少异常整车唤醒功耗,从而降低整车蓄电池能量消耗。如此,有效地降低了用户离车后蓄电池的能量消耗。
再有,通过执行本发明的强制休眠策略,还可以避免非离车功能的误动作,例如电子手刹灯在网络唤醒时会点亮指示灯,门开后视镜报警;再例如在用户离车后,整车唤醒时,如果用行人通过,后视镜指示灯点亮等。如此,改善了用户用车体验。
综上,本实施例的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通过将车辆功能划分为离车功能和非离车功能,并依此将整车的ECU划分为第一ECU、第二ECU和第三ECU,其中,第一ECU与非离车功能对应,第二ECU分别与离车功能和非离车功能对应,第三ECU与离车功能对应。在识别到整车下电且接收到整车设防信号时,第一ECU和第二ECU分别禁用对应的非离车功能,以使整车总线网络休眠。而在被异常唤醒后,第一ECU和第二ECU仅本地唤醒,且根据所述整车设防信号继续禁用对应的非离车功能,以及不主动发出唤醒所述整车总线网络的请求,避免了用户离车后非离车功能的触发和整车总线网络唤醒的触发。通过执行本实施例中的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有利于降低蓄电池能量消耗,同时降低整车亏电的风险,还避免非离车功能的误触发,提高了用户用车体验。
请参阅图3,在某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0,即所述在识别到整车下电且接收到整车设防信号时,所述第一ECU和所述第二ECU分别禁用对应的所述非离车功能,以使整车总线网络休眠,包括以下步骤:
S21,所述第一ECU在识别到整车下电且接收到整车设防信号时,禁用所述第一ECU上所有的非离车功能,并主动释放所有网络请求;
S22,所述第二ECU在识别到整车下电且接收到整车设防信号时,仅禁用所述第二ECU上的非离车功能,并主动释放与所述非离车功能关联的网络请求。
在识别到整车下电且接收到整车设防信号时,第一ECU和第二ECU不仅禁用对应的非离车功能,还释放对应的网络请求。具体地,第一ECU主动释放所有与非离车功能关联的请求,第二ECU主动释放所有与非离车功能关联的请求,而不响应与离车功能关联的请求。如此,通过整车设防信号对ECU功能进行管控,缩短了第一ECU和第二ECU在整车下电后的工作时间,也进一步确保非离车功能的禁用有效,有利于降低蓄电池能量消耗。
请参阅图4,在某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20之后,在所述在识别到整车下电且接收到整车设防信号时,所述第一ECU和所述第二ECU分别禁用对应的所述非离车功能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40,将所述整车设防信号分别存储至所述第一ECU和所述第二ECU。
在整车总线网络休眠后,第一ECU和所述第二ECU分别存储整车设防信号,例如将VehATWSt=Alarm写入各自的不可丢失存储器(如EEPROM),以用于自身本地唤醒时(非总线网络)判断。如此,当第一ECU和第二ECU被异常操作本地唤醒后,第一ECU和第二ECU可以第一时间读取整车设防信号VehATWSt=Alarm,而不唤醒总线,仅根据自身的条件来决定非离车功能是否需要执行,以及是否需要主动唤醒整车总线网络,有利于降低蓄电池能量消耗,同时降低整车亏电的风险。
请参阅图5,在步骤S30之前,即所述在被异常操作唤醒后,所述第一ECU和所述第二ECU根据所述整车设防信号,分别继续禁用对应的所述非离车功能,以及不主动发出唤醒所述整车总线网络的请求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S50,所述第一ECU和所述第二ECU根据所述异常操作,判断整车防盗状态是否为所述整车设防状态。
若是,则所述第一ECU和所述第二ECU根据存储的所述整车设防信号,分别继续禁用对应的所述非离车功能,以及不主动发出唤醒所述整车总线网络的请求。
本实施例中,第一ECU和第二ECU根据异常操作,判断整车防盗状态:若VehATWSt=alarm时,则判断为整车设防状态,若VehATWSt=Diaalarm,则判断为整车未设防状态。
当判断整车防盗状态为整车设防状态时,第一ECU根据存储的整车设防信号,继续禁用第一ECU上所有的非离车功能,以及不主动发出唤醒整车总线网络的请求。同时,第二ECU根据存储的整车设防信号,继续仅禁用第二ECU上的非离车功能,以及不主动发出唤醒整车总线网络的请求。
当判断整车防盗状态为整车未设防状态时,第一ECU和第二ECU则分别运行对应的非离车功能,以及主动发出唤醒整车总线网络的请求。
如此,当第一ECU和第二ECU被异常操作本地唤醒后,第一ECU和第二ECU可以第一时间读取整车设防信号VehATWSt=Alarm,而不唤醒总线,仅根据自身的条件来决定非离车功能是否需要执行,以及是否需要主动唤醒整车总线网络,有利于降低蓄电池能量消耗,同时降低整车亏电的风险。
请参阅图6,在某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50,即所述第二ECU则根据所述异常操作,判断整车防盗状态是否为所述整车设防状态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S60,判断所述异常操作是否与所述非离车功能关联。
若是,则执行步骤S50,即所述第二ECU根据所述异常操作,判断整车防盗状态是否为所述整车设防状态。若否,则不执行步骤S50。
由于第二ECU用于实现非离车功能和离车功能,通过提前判断异常操作是否与非离车功能关联,可避免第二ECU对离车功能的禁用。而第一ECU则不用执行步骤S60。
请参阅图7,在某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20之前,即所述在识别到整车下电且接收到整车设防信号时,所述第一ECU和所述第二ECU分别禁用对应的所述非离车功能,以使整车总线网络休眠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S70,在识别到整车下电时,将整车防盗状态设为整车未设防状态;
S80,在识别到车辆上锁时,将所述整车防盗状态切换为整车设防状态,且网关控制器主动唤醒所述整车总线网络,以及广播所述整车设防信号。
当用户停车后,整车下电,当前的整车防盗状态为整车未设防状态。当用户主动进行锁车后锁动作后,车辆上锁,整车防盗状态由整车未设防状态切换为整车设防状态。此时,网关控制器主动唤醒整车总线网络,以及广播整车设防信号VehATWSt=Alarm,在第一ECU和第二ECU接收到整车设防信号时,则执行步骤S20及后续的步骤。若识别到车辆未上锁,则整车防盗状态保持为整车设防状态,网关控制器不用唤醒整车总线网络以及广播整车设防信号。
本实施例中,整车防盗状态作为用户是否离车的依据,车辆上锁综合判断后的防盗信息,能准确代表用户当前是否离车。
请参阅图8,为更好理解本发明的车辆强制休眠策略,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详细的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01:用户停车后,整车下电,当前整车防盗状态为未设防状态,即VehATWSt=Diaalarm;
S02:用户离车主动进行锁车后,识别用户有离车意图;
S03:锁动作后,车辆上锁,整车防盗状态由未设防状态切换为设防状态,即VehATWSt=Alarm;
S04:网关控制器主动唤醒整车所有网络,并广播整车设防信号VehATWSt=Alarm;
S105:第一ECU识别整车下电且VehATWSt=Alarm,禁用第一ECU所有的非离车功能,并主动释放所有网络请求;
S205:第二ECU识别整车下电且VehATWSt=Alarm,仅禁用第二ECU的非离车功能,并主动释放与非离车功能关联的网络请求;
S305:第三ECU不接收和处理VehATWSt=Alarm,第三ECU不属于本方法管控的范畴,即不执行强制休眠策略。
S06:一段时间后,整车总线网络休眠;
S07:第一ECU和第二ECU将VehATWSt=Alarm写入不可丢失存储器(如EEPROM),用于第一ECU和第二ECU自身本地唤醒时(非总线网络)判断;
S08:用户操作或车辆异常等异常操作导致第一ECU或第二ECU被唤醒;
S109:第一ECU检查自己不可丢失存储器(如EEPROM)内的VehATWSt,如果VehATWSt=Alarm,则执行S110,否之,则执行S111;
S110:第一ECU判断所有非离车功能被禁用,且不主动请求唤醒网络其他ECU,仅本地唤醒;
S111:第一ECU按功能正常执行;
S209:第二ECU判断该唤醒是否关联非离车功能,若关联,则执行步骤210,否之,则执行步骤212;
S210:第二ECU检查自己不可丢失存储器(如EEPROM)内的VehATWSt,如果VehATWSt=Alarm,则执行S211,否之,则执行S212;
S211:第二ECU判断非离车功能被禁用,不主动请求唤醒网络其他ECU;
S212:第二ECU按功能正常执行。
简而言之,本实施例提供的整车强制休眠方法,是根据用户使用工况,将功能划分为离车功能和非离车功能,避免用户无法正常远程控制车辆;通过整车设防信号对第一ECU和第二ECU的非离车功能进行管控,缩短第一ECU和第二ECU在整车下电后的工作时间;再有,第一ECU和第二ECU唤醒后需查看设防信号,避免功能的异常触发导致整车网络长时间唤醒;同时,通过设防禁用功能的方式,可以避免因为离车功能唤醒导致非离车功能的误触发。
请参阅图9,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强制休眠控制装置,包括划分模块210、下电休眠模块220和唤醒休眠模块230。
划分模块210用于将车辆功能划分为离车功能和非离车功能,并根据所述离车功能和所述非离车功能将车载ECU划分为第一ECU、第二ECU和第三ECU。其中,所述第一ECU与所述非离车功能对应,所述第二ECU分别与所述所述离车功能和所述非离车功能对应,所述第三ECU与所述离车功能对应。
下电休眠模块220用于在识别到整车下电且接收到整车设防信号时,所述第一ECU和所述第二ECU分别禁用对应的所述非离车功能,以使整车总线网络休眠。
唤醒休眠模块230用于在被异常操作唤醒后,根据所述整车设防信号,分别继续禁用对应的所述非离车功能,以及不主动发出唤醒所述整车总线网络的请求。
请参阅图10,在某一个实施例中,车辆强制休眠控制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240。存储模块240用于将所述整车设防信号分别存储至所述第一ECU和所述第二ECU。
请参阅图11,在某一个实施例中,车辆强制休眠控制装置还包括判断模块250。判断模块250用于根据所述异常操作,判断整车防盗状态是否为所述整车设防状态;
所述唤醒休眠模块230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250判断整车防盗状态为所述整车设防状态时,根据存储的所述整车设防信号,分别继续禁用对应的所述非离车功能,以及不主动发出唤醒所述整车总线网络的请求。
关于车辆强制休眠控制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车辆强制休眠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综上,本实施例的车辆强制休眠控制装置,通过划分模块210将车辆功能划分为离车功能和非离车功能,并依此将整车的ECU划分为第一ECU、第二ECU和第三ECU,其中,第一ECU与非离车功能对应,第二ECU分别与离车功能和非离车功能对应,第三ECU与离车功能对应。然后通过下电休眠模块220在识别到整车下电且接收到整车设防信号时,分别禁用对应的非离车功能,以使整车总线网络休眠。最后通过唤醒休眠模块230在被异常唤醒后,根据所述整车设防信号继续禁用对应的非离车功能,以及不主动发出唤醒所述整车总线网络的请求,避免了用户离车后非离车功能的触发和整车总线网络唤醒的触发。通过执行本实施例中的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有利于降低蓄电池能量消耗,同时降低整车亏电的风险,还避免非离车功能的误触发,提高了用户用车体验。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如图12所示,车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接,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并达到如上述方法一致的技术效果。
处理器用于控制该车辆的整体操作,以完成上述的整车未设防状态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器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该车辆的操作,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在该车辆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以及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该存储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车辆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1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1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简称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简称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的整车未设防状态,并达到如上述方法一致的技术效果。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整车未设防状态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上述包括程序指令的存储器,上述程序指令可由车辆的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上述的整车未设防状态,并达到如上述方法一致的技术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车辆功能划分为离车功能和非离车功能,并根据所述离车功能和所述非离车功能将车载ECU划分为第一ECU、第二ECU和第三ECU;所述第一ECU与所述非离车功能对应,所述第二ECU分别与所述离车功能和所述非离车功能对应,所述第三ECU与所述离车功能对应;
在识别到整车下电且接收到整车设防信号时,所述第一ECU和所述第二ECU分别禁用对应的所述非离车功能,以使整车总线网络休眠;
在被异常操作唤醒后,所述第一ECU和所述第二ECU根据所述整车设防状态,分别继续禁用对应的所述非离车功能,以及不主动发出唤醒所述整车总线网络的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识别到整车下电且接收到整车设防信号时,所述第一ECU和所述第二ECU分别禁用对应的所述非离车功能,以使整车总线网络休眠,包括:
所述第一ECU在识别到整车下电且接收到整车设防信号时,禁用所述第一ECU上所有的非离车功能,并主动释放所有网络请求;
所述第二ECU在识别到整车下电且接收到整车设防信号时,仅禁用所述第二ECU上的非离车功能,并主动释放与所述非离车功能关联的网络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识别到整车下电且接收到整车设防信号时,所述第一ECU和所述第二ECU分别禁用对应的所述非离车功能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整车设防信号分别存储至所述第一ECU和所述第二ECU。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被异常操作唤醒后,所述第一ECU和所述第二ECU根据所述整车设防信号,分别继续禁用对应的所述非离车功能,以及不主动发出唤醒所述整车总线网络的请求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ECU和所述第二ECU根据所述异常操作,判断整车防盗状态是否为所述整车设防状态;
若是,则所述第一ECU和所述第二ECU根据存储的所述整车设防信号,分别继续禁用对应的所述非离车功能,以及不主动发出唤醒所述整车总线网络的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ECU则根据所述异常操作,判断整车防盗状态是否为所述整车设防状态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异常操作是否与所述非离车功能关联;
若是,所述第二ECU则根据所述异常操作,判断整车防盗状态是否为所述整车设防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识别到整车下电且接收到整车设防信号时,所述第一ECU和所述第二ECU分别禁用对应的所述非离车功能,以使整车总线网络休眠之前,还包括:
在识别到整车下电时,将整车防盗状态设为整车未设防状态;
在识别到车辆上锁时,将所述整车防盗状态切换为整车设防状态,且网关控制器主动唤醒所述整车总线网络,以及广播所述整车设防信号。
7.一种车辆强制休眠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将车辆功能划分为离车功能和非离车功能,并根据所述离车功能和所述非离车功能将车载ECU划分为第一ECU、第二ECU和第三ECU;所述第一ECU与所述非离车功能对应,所述第二ECU分别与所述所述离车功能和所述非离车功能对应,所述第三ECU与所述离车功能对应;
下电休眠模块,用于在识别到整车下电且接收到整车设防信号时,所述第一ECU和所述第二ECU分别禁用对应的所述非离车功能,以使整车总线网络休眠;
唤醒休眠模块,用于在被异常操作唤醒后,根据所述整车设防信号,分别继续禁用对应的所述非离车功能,以及不主动发出唤醒所述整车总线网络的请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强制休眠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整车设防信号分别存储至所述第一ECU和所述第二ECU。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强制休眠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异常操作,判断整车防盗状态是否为所述整车设防状态;
所述唤醒休眠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整车防盗状态为所述整车设防状态时,根据存储的所述整车设防信号,分别继续禁用对应的所述非离车功能,以及不主动发出唤醒所述整车总线网络的请求。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接,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
CN202010283074.6A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1135111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3074.6A CN113511154B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3074.6A CN113511154B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11154A true CN113511154A (zh) 2021-10-19
CN113511154B CN113511154B (zh) 2023-10-03

Family

ID=78060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83074.6A Active CN113511154B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11154B (zh)

Citation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91487A2 (de) * 2000-09-23 2002-03-27 Marquardt GmbH Schliesssystem,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6484082B1 (en) * 2000-05-24 2002-11-1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In-vehicle network management using virtual networks
CN1713609A (zh) * 2004-06-22 2005-12-28 株式会社电装 车载通信系统
JP2006151007A (ja) * 2004-11-25 2006-06-15 Denso Corp 自動車用スリープ制御システム
JP2008191914A (ja) * 2007-02-05 2008-08-21 Denso Corp 路車間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
WO2010101013A1 (ja) * 2009-03-06 2010-09-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異常検知および車両追跡装置
JP2012158272A (ja) * 2011-02-02 2012-08-23 Kanto Auto Works Ltd 車両用電子制御システム
US20140039720A1 (en) * 2011-02-10 2014-02-06 Jaguar Cars Limited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motor vehicle
US20140143839A1 (en) * 2011-11-16 2014-05-22 Flextronics Ap, Llc. On board vehicle remote control module
KR101515546B1 (ko) * 2014-05-23 2015-04-30 한국산업기술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에너지 효율을 향상시킨 차량용 전자 제어 장치 및 차량 네트워크
CN104734911A (zh) * 2015-02-10 2015-06-24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can总线网络管理测试系统及方法
JP2015177456A (ja) * 2014-03-17 2015-10-0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中継装置
JP2016149610A (ja) * 2015-02-10 2016-08-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通信装置
US20160272152A1 (en) * 2013-11-27 2016-09-22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Vehicle-moun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6114426A (zh) * 2016-06-28 2016-11-1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电源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84070A (zh) * 2016-07-13 2016-12-07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218550A (zh) * 2016-07-29 2016-12-14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电子控制单元的控制方法、电子控制单元、系统和车辆
US20160369534A1 (en) * 2015-06-19 2016-12-22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door handle driving device and vehic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6302060A (zh) * 2016-07-26 2017-01-04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整车休眠唤醒方法、系统和汽车can网络网关
KR20170040833A (ko) * 2015-10-05 2017-04-14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웨이크업 프레임(wuf) 메시지를 이용한 차량용 부분 네트워킹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네트워크 설정방법
CN107465555A (zh) * 2017-09-05 2017-12-12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an总线网络管理方法
CN107472168A (zh) * 2016-08-25 2017-12-15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电控模块通信方法、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7128641U (zh) * 2017-07-04 2018-03-23 台州市佑吉车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备自动休眠功能的电动车控制系统
JP2019084942A (ja) * 2017-11-06 2019-06-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装置
US20190351775A1 (en) * 2018-05-15 2019-11-21 Hyundai Motor Company Vehicle reservation-based charg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10758293A (zh) * 2019-10-23 2020-02-07 上海能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智能设备的电源管理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84082B1 (en) * 2000-05-24 2002-11-1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In-vehicle network management using virtual networks
EP1191487A2 (de) * 2000-09-23 2002-03-27 Marquardt GmbH Schliesssystem,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1713609A (zh) * 2004-06-22 2005-12-28 株式会社电装 车载通信系统
JP2006151007A (ja) * 2004-11-25 2006-06-15 Denso Corp 自動車用スリープ制御システム
JP2008191914A (ja) * 2007-02-05 2008-08-21 Denso Corp 路車間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
WO2010101013A1 (ja) * 2009-03-06 2010-09-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異常検知および車両追跡装置
JP2012158272A (ja) * 2011-02-02 2012-08-23 Kanto Auto Works Ltd 車両用電子制御システム
US20140039720A1 (en) * 2011-02-10 2014-02-06 Jaguar Cars Limited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motor vehicle
US20140143839A1 (en) * 2011-11-16 2014-05-22 Flextronics Ap, Llc. On board vehicle remote control module
US20160272152A1 (en) * 2013-11-27 2016-09-22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Vehicle-moun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JP2015177456A (ja) * 2014-03-17 2015-10-0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中継装置
KR101515546B1 (ko) * 2014-05-23 2015-04-30 한국산업기술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에너지 효율을 향상시킨 차량용 전자 제어 장치 및 차량 네트워크
JP2016149610A (ja) * 2015-02-10 2016-08-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通信装置
CN104734911A (zh) * 2015-02-10 2015-06-24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can总线网络管理测试系统及方法
US20160369534A1 (en) * 2015-06-19 2016-12-22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door handle driving device and vehic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KR20170040833A (ko) * 2015-10-05 2017-04-14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웨이크업 프레임(wuf) 메시지를 이용한 차량용 부분 네트워킹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네트워크 설정방법
CN106114426A (zh) * 2016-06-28 2016-11-1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电源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84070A (zh) * 2016-07-13 2016-12-07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302060A (zh) * 2016-07-26 2017-01-04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整车休眠唤醒方法、系统和汽车can网络网关
CN106218550A (zh) * 2016-07-29 2016-12-14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电子控制单元的控制方法、电子控制单元、系统和车辆
CN107472168A (zh) * 2016-08-25 2017-12-15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电控模块通信方法、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7128641U (zh) * 2017-07-04 2018-03-23 台州市佑吉车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备自动休眠功能的电动车控制系统
CN107465555A (zh) * 2017-09-05 2017-12-12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an总线网络管理方法
JP2019084942A (ja) * 2017-11-06 2019-06-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装置
US20190351775A1 (en) * 2018-05-15 2019-11-21 Hyundai Motor Company Vehicle reservation-based charg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10758293A (zh) * 2019-10-23 2020-02-07 上海能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智能设备的电源管理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小芳: "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优化算法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no. 8, pages 1 - 2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11154B (zh) 2023-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71424B (zh) 一种车辆休眠方法及系统
US20220134996A1 (en) Vehicle remote control system
CN110626336A (zh) 一种l3级车辆自动驾驶的控制系统
JP3299600B2 (ja) 多重伝送装置
US20100244560A1 (en) Vehicle power supply system
JP2009023448A (ja) 盗難防止装置、電子制御ユニット、盗難防止システム、及び、盗難防止方法
CN107428297B (zh) 车辆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10501405A (ja) 複数の制御機器がバスを介して接続された自動車におけるバスを介した通信の管理装置及び方法
CN112918410A (zh) 一种汽车控制器供电唤醒方法及装置
CN112087355A (zh) 一种状态控制方法、装置、电子模块及can网络系统
CN103561054A (zh) 一种汽车车身网络管理系统
RU2684814C2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бнаружения неплотно закрытой двер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113665498A (zh) 蓄电池防馈电系统和蓄电池防馈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3511154B (zh) 一种车辆强制休眠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JP4446168B2 (ja) 自動車用制御装置
WO2008136738A1 (en) Controlled shut down
JP2010064722A (ja) 車両用動作監視システム
JP2008001132A (ja) 車両用セキュリティ制御装置
JP2772721B2 (ja) 車両の盗難防止・警報装置
CN113778056A (zh) 汽车休眠唤醒方法、装置、汽车及存储介质
CN116552430B (zh) 域控制器下电方法、装置、域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CN113085767B (zh) 一种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及其上下电的控制方法
CN116775064A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ota上电刷新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03104993A1 (en) Method and base chip for monitoring the operation of a microcontroller unit
JP7298859B1 (ja) 盗難防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