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01693A -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01693A
CN113501693A CN202110771601.2A CN202110771601A CN113501693A CN 113501693 A CN113501693 A CN 113501693A CN 202110771601 A CN202110771601 A CN 202110771601A CN 113501693 A CN113501693 A CN 1135016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oncrete
heating
hours
p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716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康
张雪峰
聂文俊
张诗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Zhengxing Concre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Zhengxing Concre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Zhengxing Concre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Zhengxing Concre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7160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016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01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016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04B28/04Portland c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14/00Use of inorganic materials as fillers, e.g. pigm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14/38Fibrous materials; Whiskers
    • C04B14/48Met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0/00Use of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C04B14/00 - C04B18/00 and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r grain distribution; Treatment of material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groups C04B14/00 - C04B18/00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Expanding or defibrillating materials
    • C04B20/02Treatment
    • C04B20/023Chemical treatmen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1/00Details of pavings
    • E01C11/22Gutters; Kerbs ; Surface drainage of streets, roads or like traffic areas
    • E01C11/224Surface drainage of streets
    • E01C11/225Pav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rough-the-surfacing drainage, e.g. perforated, porous; Preformed paving elements comprising, or adapted to form, passageways for carrying off drainage
    • E01C11/226Coherent pav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7/00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 E01C7/08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made of road-metal and binders
    • E01C7/10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made of road-metal and binders of road-metal and cement or like binders
    • E01C7/14Concrete paving
    • E01C7/142Mixtures or their components, e.g. aggreg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241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 C04B2111/00284Materials permeable to liqu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透水混凝土制备成两层,表层透水混凝土中粒径小的石子较多,底层透水混凝土中粒径大的石子较多,特殊的结构同时可对雨水进行过滤渗透。添加粘结剂,增加骨架间粘结性来提高抗压强度,同时具有减水剂的功效,其中硝酸钠、亚硝酸铵以及乙二醇等成分具有降低冰点的功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能力。加入改性钢纤维来支撑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透水砼中增加疏水剂,减少与水分接触的时间和面积,快速排水,减少混凝土内部存在的水分,保护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技术背景
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势头强烈,城市建成面积迅速增加,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我国城镇化率从1949年时的10.6%,平稳增长到1980年的19.4%。2020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由于城市地面硬化所导致的各类问题也在日趋明显。现今大多数城市每逢雨季便会出现城市内涝频繁,城市水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这是由于使用了过多的不透水材料,使得原本裸露的土壤被隔绝覆盖,本该渗入地下的雨水难以迅速渗入地下,导致地表径流的增加。无法渗透的雨水通过城市排水系统排入河流,导致城市地下水减少、河流洪峰增多。城市水环境因此被破坏,进一步使得城市内涝以及城市热岛效应加剧。
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利用透水混凝土材料做铺面来解决。透水混凝土由欧美、日本等国家针对原城市道路的路面的缺陷,开发使用的一种能让雨水流入地下,有效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等一些城市环境问题的混凝土。同时能有效的消除地面上的油类化合物,减少对环境污染的危害。透水混凝土是保护地下水、维护生态平衡、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优良的铺装材料,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良性发展。透水混凝土在城市雨水管理与水污染防治等工作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无砂混凝土,透水地坪。是由骨料、水泥、增强剂、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它不含细骨料,是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故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因为透水混凝土特殊的结构,所以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要低于其他水泥,在遇到大型货车经过时,会使混凝土内部结构遭到破坏,失去透水功效。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增加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同时具有过滤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中改性钢纤维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中疏水剂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混凝土是由表层混凝土和底层混凝土组成的,其中表层透水混凝土的搅拌制备方法:
a)将清洗后的石子放入粘性水溶液中浸泡3h后,取出,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加入水泥进行搅拌,其中粘性水溶液为10%的木质素磺酸钠水溶液;
b)将硅粉和矿渣粉按照比例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将粘结剂放入水中,升温至50℃后制成粘稠溶液,将其倒入混凝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直至搅拌均匀;
c)在使用混凝土2h前,加入疏水剂,搅拌均匀,直至搅拌后的混凝土温度与室温相同,即得表层透水混凝土;
底层透水混凝土的搅拌制备方法:
1)将清洗后的石子放入粘性水溶液中浸泡2.5h后,取出,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加入水泥进行搅拌,其中粘性水溶液为5%的木质素磺酸钠水溶液;
2)向步骤1)混凝土搅拌机中加入水,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加入硅粉和矿渣粉,直至搅拌后的混凝土温度于室温相同;
3)将疏水剂和粘结剂溶于水中,加热至60℃,直至形成粘稠溶剂,将其加入到向步骤2)中的混凝土中,加入改性钢纤维,搅拌均匀,直至搅拌后的混凝土温度与室温相同,即得底层透水混凝土。
其中,所述表层透水混凝土的配方:水泥P.O42.5R 50-60份、硅粉12-17份、矿渣粉15-25份、水30-35份、粘结剂7-11份、疏水剂4-6份,粒径3-8mm石子400-420份、粒径10-20mm石子30-40份。
其中,所述底层透水混凝土的配方:水泥140-150份、粘结剂0.5-1.5份、水85-90份、疏水剂0.5-1.5份、粒径3-8mm石子50-60份、粒径10-20mm石子1175-1200份、硅粉45-55份、矿渣粉 80-95份、改性钢纤维10-15份。
其中,所述粘结剂的具体制备方法:
a)将乙烯基苄基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盐酸盐15-18份放入到反应池中,加入苯基三乙氧基硅烷20-30份,倒入丙酮溶液,以1-3℃/10min的速率缓慢升温至50℃,其中在升温时关闭与外界空气流通,同时开启冷凝回流装置,保温反应5h,得产物a;
b)向产物a中加入乙二醇35-40份,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5-10份,加入甲苯溶液,水浴加热至80℃,保温反应6h,即得产物b;
c)向产物b中加入壬基酚聚氧乙烯(50)醚20-25份,纳米氮化硅10份、纳米氮化硼15份、倒入乙醇溶液,迅速升温至75℃即得产物c;
d)向产物c中加入硝酸钠10-15份、亚硝酸铵10-15份,加入水10份,以1-3℃/min的速率升温至45℃,边升温边搅拌,直至搅拌均匀,即得。
其中,所述改性钢纤维的制备方法:
1)将钢纤维放入清水洗净取出,将其放入预反应池中,加入5%的羧甲基纤维素溶液中浸泡12h后取出;
2)将步骤1)中处理好的钢纤维放入烘箱中,以40℃的温度烘干2h后取出,将其放入60%的改性剂溶液中浸泡,其中改性剂的温度为35℃,浸泡5h后取出,放入真空干燥箱中烘干,温度为100℃;
3)将烘干后钢纤维取出,将其放入高压喷射系统中,将改性剂均匀的喷散在钢纤维上,喷散均匀后,将钢纤维放入烘箱中,以70℃的温度烘干5h,即得。
其中,所述改性剂的制备方法:
a)将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硅酯13-15份,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5-8份放入反应器中,加入三氯乙烯,以1-2℃/min的速率缓慢升温至80℃,保温反应4h,得反应物a;
b)向反应物a中加入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15-20份、加入甲苯溶液,水浴升温至70℃,保温反应3h,得反应物b;
c)将反应物b中加入苄基二甲基氯硅烷1-3份,加入乙醇溶液,将其放入反应釜中,压力为0.8Mpa,温度为95℃,反应2h,即得。
其中,所述疏水剂的具体制备方法:
(1)将六甲基二硅脲3-5份、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10份放入乙酸甲酯溶液中,充入氮气,升温至120℃,保温反应3h,得中间产物ⅰ;
(2)将中间产物ⅰ中加入聚硅氮树脂15-20份、戴斯马丁试剂15-18份,加入甲苯溶液,升温至500℃,保温反应3h,得中间产物ⅱ;
(3)将中间产物ⅱ放入反应釜中,加入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10-15份、2,4-二氨基苯酚硫酸盐5-8份,加入丙酮溶液,压强为0.7Mpa,温度为120℃,反应4h,得中间产物ⅲ;
(4)将中间产物ⅲ中加入2-羟乙基二硫化物5-8份,2,2-二乙氧基乙基磷酸二乙酯12-15份,加入乙醇溶液,升温至70℃,保温反应6h,得中间产物ⅳ;
(5)将中间产物ⅳ中加入长链氯化石蜡35-40份,升温至45℃,搅拌均匀,即得。
其中,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为:
(a)将待铺地面清洗干净,压实,保持干燥,再将底层透水混凝土材料置于路面上由人工平铺,压实,其中底层透水混凝土厚度为10-15mm;
(b)底层透水混凝土铺好后,养护4-5h,在上面铺设表层透水混凝土,由人工平铺,压实,并对表面进行人工抹平,最后用抹光机进行收光处理,其中表层混凝土厚度为5-8mm;
(c)铺好透水混凝土后,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将塑料薄膜均匀的铺盖在层面上,并在覆盖好的薄膜上洒水湿润,每条浇水养护两次,直至薄膜内有大量露珠,养护时间为14天。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
1)透水混凝土制备成两层,表层透水混凝土中粒径小的石子较多,底层透水混凝土中粒径大的石子较多,使透水混凝土表层具有相对密实,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底层的透水混凝土中,石子粒径大,则相对的孔径也比较大,提高混凝土的透水速度;特殊的结构同时可对雨水进行过滤渗透。因为透水混凝土特殊的骨架结构,在混凝土中添加粘结剂,通过增加骨架之间的粘结性能来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同时在粘结剂中增加氮化硅、氮化硼等物质,在凝结剂形成骨架时可增加混凝土的硬度,从而增加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粘结剂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具有减水剂的功效,并且其中含有的硝酸钠、亚硝酸铵以及乙二醇等成分具有降低冰点的功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能力。
2)由于透水混凝土的特殊结构,其中存在大量的空洞,其抗压强度低于普通的混凝土,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粘结剂软化会造成路面的坍塌,所以需要向其中加入改性钢纤维来支撑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因为钢纤维应用于透水混凝土中,透水的过程中难免存在金属离子导致钢纤维极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所以需对钢纤维表面进行改性,保护钢纤维不受腐蚀。保护剂中是由高分子膜进行包覆,同时表面具有一层疏水剂,有效的延长了钢纤维的使用寿命。
3)因透水混凝土中添加有粘结剂,混凝土底层存在改性钢纤维,在气温升高时,透水混凝土中存在的水分会使粘结剂软化,部分会渗透至底层混凝土中,而粘结剂会和改性钢纤维的外层发生反应,会堵住透水混凝土中的通道,使透水混凝土失去原有的透水功效。且失去外层保护膜的钢纤维会由于接触水分,加快钢纤维的电化学腐蚀,从而使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因此,在混凝土中增加疏水剂,减少混凝土中与水分接触的时间和面积,快速排水,减少混凝土内部存在的水分,保护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能。
具体实施方法
实施列1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混凝土是由表层混凝土和底层混凝土组成的,其中表层透水混凝土的搅拌制备方法:
a)将清洗后的石子放入粘性水溶液中浸泡3h后,取出,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加入水泥进行搅拌,其中粘性水溶液为10%的木质素磺酸钠水溶液;
b)将硅粉和矿渣粉按照比例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将粘结剂放入水中,升温至50℃后制成粘稠溶液,将其倒入混凝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直至搅拌均匀;
c)在使用混凝土2h前,加入疏水剂,搅拌均匀,直至搅拌后的混凝土温度与室温相同,即得表层透水混凝土;
底层透水混凝土的搅拌制备方法:
1)将清洗后的石子放入粘性水溶液中浸泡2.5h后,取出,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加入水泥进行搅拌,其中粘性水溶液为5%的木质素磺酸钠水溶液;
2)向步骤1)混凝土搅拌机中加入水,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加入硅粉和矿渣粉,直至搅拌后的混凝土温度于室温相同;
3)将疏水剂和粘结剂溶于水中,加热至60℃,直至形成粘稠溶剂,将其加入到向步骤2)中的混凝土中,加入改性钢纤维,搅拌均匀,直至搅拌后的混凝土温度与室温相同,即得底层透水混凝土。
其中,所述表层透水混凝土的配方:水泥P.O42.5R 55份、硅粉15份、矿渣粉20份、水33份、粘结剂9份、疏水剂5份,粒径3-8mm石子410份、粒径10-20mm石子35份。
其中,所述底层透水混凝土的配方:水泥145份、粘结剂1.0份、水88份、疏水剂1.0份、粒径3-8mm石子55份、粒径10-20mm石子1188份、硅粉50份、矿渣粉 88份、改性钢纤维13份。
其中,所述粘结剂的具体制备方法:
a)将乙烯基苄基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盐酸盐17份放入到反应池中,加入苯基三乙氧基硅烷25份,倒入丙酮溶液,以2℃/10min的速率缓慢升温至50℃,其中在升温时关闭与外界空气流通,同时开启冷凝回流装置,保温反应5h,得产物a;
b)向产物a中加入乙二醇38份,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8份,加入甲苯溶液,水浴加热至80℃,保温反应6h,即得产物b;
c)向产物b中加入壬基酚聚氧乙烯(50)醚23份,纳米氮化硅10份、纳米氮化硼15份、倒入乙醇溶液,迅速升温至75℃即得产物c;
d)向产物c中加入硝酸钠13份、亚硝酸铵13份,加入水10份,以2℃/min的速率升温至45℃,边升温边搅拌,直至搅拌均匀,即得。
其中,所述改性钢纤维的制备方法:
1)将钢纤维放入清水洗净取出,将其放入预反应池中,加入5%的羧甲基纤维素溶液中浸泡12h后取出;
2)将步骤1)中处理好的钢纤维放入烘箱中,以40℃的温度烘干2h后取出,将其放入60%的改性剂溶液中浸泡,其中改性剂的温度为35℃,浸泡5h后取出,放入真空干燥箱中烘干,温度为100℃;
3)将烘干后钢纤维取出,将其放入高压喷射系统中,将改性剂均匀的喷散在钢纤维上,喷散均匀后,将钢纤维放入烘箱中,以70℃的温度烘干5h,即得。
其中,所述改性剂的制备方法:
①将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硅酯14份,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7份放入反应器中,加入三氯乙烯,以1.5℃/min的速率缓慢升温至80℃,保温反应4h,得反应物a;
②向反应物a中加入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18份、加入甲苯溶液,水浴升温至70℃,保温反应3h,得反应物b;
③将反应物b中加入苄基二甲基氯硅烷2份,加入乙醇溶液,将其放入反应釜中,压强为0.8Mpa,温度为95℃,反应2h,即得。
其中,所述疏水剂的具体制备方法:
(1)将六甲基二硅脲4份、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8份放入乙酸甲酯溶液中,充入氮气,升温至120℃,保温反应3h,得中间产物ⅰ;
(2)将中间产物ⅰ中加入聚硅氮树脂18份、戴斯马丁试剂17份,加入甲苯溶液,升温至500℃,保温反应3h,得中间产物ⅱ;
(3)将中间产物ⅱ放入反应釜中,加入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13份、2,4-二氨基苯酚硫酸盐7份,加入丙酮溶液,压强为0.7Mpa,温度为120℃,反应4h,得中间产物ⅲ;
(4)将中间产物ⅲ中加入2-羟乙基二硫化物7份,2,2-二乙氧基乙基磷酸二乙酯14份,加入乙醇溶液,升温至70℃,保温反应6h,得中间产物ⅳ;
(5)将中间产物ⅳ中加入长链氯化石蜡38份,升温至45℃,搅拌均匀,即得。
其中,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为:
(a)将待铺地面清洗干净,压实,保持干燥,再将底层透水混凝土材料置于路面上由人工平铺,压实,其中底层透水混凝土厚度为13mm;
(b)底层透水混凝土铺好后,养护4.5h,在上面铺设表层透水混凝土,由人工平铺,压实,并对表面进行人工抹平,最后用抹光机进行收光处理,其中表层混凝土厚度为7mm;
(c)铺好透水混凝土后,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将塑料薄膜均匀的铺盖在层面上,并在覆盖好的薄膜上洒水湿润,每条浇水养护两次,直至薄膜内有大量露珠,养护时间为14天。
实施列2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混凝土是由表层混凝土和底层混凝土组成的,其中表层透水混凝土的搅拌制备方法:
a)将清洗后的石子放入粘性水溶液中浸泡3h后,取出,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加入水泥进行搅拌,其中粘性水溶液为10%的木质素磺酸钠水溶液;
b)将硅粉和矿渣粉按照比例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将粘结剂放入水中,升温至50℃后制成粘稠溶液,将其倒入混凝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直至搅拌均匀;
c)在使用混凝土2h前,加入疏水剂,搅拌均匀,直至搅拌后的混凝土温度与室温相同,即得表层透水混凝土;
底层透水混凝土的搅拌制备方法:
1)将清洗后的石子放入粘性水溶液中浸泡2.5h后,取出,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加入水泥进行搅拌,其中粘性水溶液为5%的木质素磺酸钠水溶液;
2)向步骤1)混凝土搅拌机中加入水,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加入硅粉和矿渣粉,直至搅拌后的混凝土温度于室温相同;
3)将疏水剂和粘结剂溶于水中,加热至60℃,直至形成粘稠溶剂,将其加入到向步骤2)中的混凝土中,加入改性钢纤维,搅拌均匀,直至搅拌后的混凝土温度与室温相同,即得底层透水混凝土。
其中,所述表层透水混凝土的配方:水泥P.O42.5R 50份、硅粉17份、矿渣粉25份、水30份、粘结剂7份、疏水剂6份,粒径3-8mm石子420份、粒径10-20mm石子30份。
其中,所述底层透水混凝土的配方:水泥140份、粘结剂1.5份、水85份、疏水剂1.5份、粒径3-8mm石子60份、粒径10-20mm石子1175份、硅粉55份、矿渣粉 80份、改性钢纤维15份。
其中,所述粘结剂的具体制备方法:
a)将乙烯基苄基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盐酸盐18份放入到反应池中,加入苯基三乙氧基硅烷20份,倒入丙酮溶液,以3℃/10min的速率缓慢升温至50℃,其中在升温时关闭与外界空气流通,同时开启冷凝回流装置,保温反应5h,得产物a;
b)向产物a中加入乙二醇35份,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10份,加入甲苯溶液,水浴加热至80℃,保温反应6h,即得产物b;
c)向产物b中加入壬基酚聚氧乙烯(50)醚20份,纳米氮化硅10份、纳米氮化硼15份、倒入乙醇溶液,迅速升温至75℃即得产物c;
d)向产物c中加入硝酸钠10份、亚硝酸铵15份,加入水10份,以3℃/min的速率升温至45℃,边升温边搅拌,直至搅拌均匀,即得。
其中,所述改性钢纤维的制备方法:
1)将钢纤维放入清水洗净取出,将其放入预反应池中,加入5%的羧甲基纤维素溶液中浸泡12h后取出;
2)将步骤1)中处理好的钢纤维放入烘箱中,以40℃的温度烘干2h后取出,将其放入60%的改性剂溶液中浸泡,其中改性剂的温度为35℃,浸泡5h后取出,放入真空干燥箱中烘干,温度为100℃;
3)将烘干后钢纤维取出,将其放入高压喷射系统中,将改性剂均匀的喷散在钢纤维上,喷散均匀后,将钢纤维放入烘箱中,以70℃的温度烘干5h,即得。
其中,所述改性剂的制备方法:
①、将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硅酯13份,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8份放入反应器中,加入三氯乙烯,以1℃/min的速率缓慢升温至80℃,保温反应4h,得反应物a;
②、向反应物a中加入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15份、加入甲苯溶液,水浴升温至70℃,保温反应3h,得反应物b;
③、将反应物b中加入苄基二甲基氯硅烷1份,加入乙醇溶液,将其放入反应釜中,压强为0.8Mpa,温度为95℃,反应2h,即得。
所述疏水剂的具体制备方法:
(1)将六甲基二硅脲5份、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份放入乙酸甲酯溶液中,充入氮气,升温至120℃,保温反应3h,得中间产物ⅰ;
(2)将中间产物ⅰ中加入聚硅氮树脂15份、戴斯马丁试剂18份,加入甲苯溶液,升温至500℃,保温反应3h,得中间产物ⅱ;
(3)将中间产物ⅱ放入反应釜中,加入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10份、2,4-二氨基苯酚硫酸盐8份,加入丙酮溶液,压强为0.7Mpa,温度为120℃,反应4h,得中间产物ⅲ;
(4)将中间产物ⅲ中加入2-羟乙基二硫化物8份,2,2-二乙氧基乙基磷酸二乙酯12份,加入乙醇溶液,升温至70℃,保温反应6h,得中间产物ⅳ;
(5)将中间产物ⅳ中加入长链氯化石蜡35份,升温至45℃,搅拌均匀,即得。
其中,所述施工工艺为:
(a)将待铺地面清洗干净,压实,保持干燥,再将底层透水混凝土材料置于路面上由人工平铺,压实,其中底层透水混凝土厚度为10mm;
(b)底层透水混凝土铺好后,养护4-5h,在上面铺设表层透水混凝土,由人工平铺,压实,并对表面进行人工抹平,最后用抹光机进行收光处理,其中表层混凝土厚度为8mm;
(c)铺好透水混凝土后,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将塑料薄膜均匀的铺盖在层面上,并在覆盖好的薄膜上洒水湿润,每条浇水养护两次,直至薄膜内有大量露珠,养护时间为14天。
实施列3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混凝土是由表层混凝土和底层混凝土组成的,其中表层透水混凝土的搅拌制备方法:
a)将清洗后的石子放入粘性水溶液中浸泡3h后,取出,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加入水泥进行搅拌,其中粘性水溶液为10%的木质素磺酸钠水溶液;
b)将硅粉和矿渣粉按照比例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将粘结剂放入水中,升温至50℃后制成粘稠溶液,将其倒入混凝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直至搅拌均匀;
c)在使用混凝土2h前,加入疏水剂,搅拌均匀,直至搅拌后的混凝土温度与室温相同,即得表层透水混凝土;
底层透水混凝土的搅拌制备方法:
1)将清洗后的石子放入粘性水溶液中浸泡2.5h后,取出,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加入水泥进行搅拌,其中粘性水溶液为5%的木质素磺酸钠水溶液;
2)向步骤1)混凝土搅拌机中加入水,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加入硅粉和矿渣粉,直至搅拌后的混凝土温度于室温相同;
3)将疏水剂和粘结剂溶于水中,加热至60℃,直至形成粘稠溶剂,将其加入到向步骤2)中的混凝土中,加入改性钢纤维,搅拌均匀,直至搅拌后的混凝土温度与室温相同,即得底层透水混凝土。
其中,所述表层透水混凝土的配方:水泥P.O42.5R 60份、硅粉12份、矿渣粉15份、水35份、粘结剂11份、疏水剂4份,粒径3-8mm石子400份、粒径10-20mm石子40份。
其中,所述底层透水混凝土的配方:水泥150份、粘结剂0.5份、水90份、疏水剂0.5份、粒径3-8mm石子50份、粒径10-20mm石子1200份、硅粉45份、矿渣粉95份、改性钢纤维10份。
其中,所述粘结剂的具体制备方法:
a)将乙烯基苄基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盐酸盐15份放入到反应池中,加入苯基三乙氧基硅烷30份,倒入丙酮溶液,以1℃/10min的速率缓慢升温至50℃,其中在升温时关闭与外界空气流通,同时开启冷凝回流装置,保温反应5h,得产物a;
b)向产物a中加入乙二醇40份,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5份,加入甲苯溶液,水浴加热至80℃,保温反应6h,即得产物b;
c)向产物b中加入壬基酚聚氧乙烯(50)醚25份,纳米氮化硅10份、纳米氮化硼15份、倒入乙醇溶液,迅速升温至75℃即得产物c;
d)向产物c中加入硝酸钠15份、亚硝酸铵10份,加入水10份,以1℃/min的速率升温至45℃,边升温边搅拌,直至搅拌均匀,即得。
其中,所述改性钢纤维的制备方法:
1)将钢纤维放入清水洗净取出,将其放入预反应池中,加入5%的羧甲基纤维素溶液中浸泡12h后取出;
2)将步骤1)中处理好的钢纤维放入烘箱中,以40℃的温度烘干2h后取出,将其放入60%的改性剂溶液中浸泡,其中改性剂的温度为35℃,浸泡5h后取出,放入真空干燥箱中烘干,温度为100℃;
3)将烘干后钢纤维取出,将其放入高压喷射系统中,将改性剂均匀的喷散在钢纤维上,喷散均匀后,将钢纤维放入烘箱中,以70℃的温度烘干5h,即得。
其中,所述改性剂的制备方法:
①、将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硅酯15份,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8份放入反应器中,加入三氯乙烯,以2℃/min的速率缓慢升温至80℃,保温反应4h,得反应物a;
②、向反应物a中加入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20份、加入甲苯溶液,水浴升温至70℃,保温反应3h,得反应物b;
③、将反应物b中加入苄基二甲基氯硅烷3份,加入乙醇溶液,将其放入反应釜中,压强为0.8Mpa,温度为95℃,反应2h,即得。
所述疏水剂的具体制备方法:
(1)将六甲基二硅脲3份、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0份放入乙酸甲酯溶液中,充入氮气,升温至120℃,保温反应3h,得中间产物ⅰ;
(2)将中间产物ⅰ中加入聚硅氮树脂20份、戴斯马丁试剂15份,加入甲苯溶液,升温至500℃,保温反应3h,得中间产物ⅱ;
(3)将中间产物ⅱ放入反应釜中,加入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15份、2,4-二氨基苯酚硫酸盐5份,加入丙酮溶液,压强为0.7Mpa,温度为120℃,反应4h,得中间产物ⅲ;
(4)将中间产物ⅲ中加入2-羟乙基二硫化物5份,2,2-二乙氧基乙基磷酸二乙酯15份,加入乙醇溶液,升温至70℃,保温反应6h,得中间产物ⅳ;
(5)将中间产物ⅳ中加入长链氯化石蜡40份,升温至45℃,搅拌均匀,即得。
其中,所述施工工艺为:
(a)将待铺地面清洗干净,压实,保持干燥,再将底层透水混凝土材料置于路面上由人工平铺,压实,其中底层透水混凝土厚度为15mm;
(b)底层透水混凝土铺好后,养护4-5h,在上面铺设表层透水混凝土,由人工平铺,压实,并对表面进行人工抹平,最后用抹光机进行收光处理,其中表层混凝土厚度为5mm;
(c)铺好透水混凝土后,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将塑料薄膜均匀的铺盖在层面上,并在覆盖好的薄膜上洒水湿润,每条浇水养护两次,直至薄膜内有大量露珠,养护时间为14天。
对比例1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其中混凝土中的石子粒径均为10-20mm。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2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其中混凝土中的石子粒径均为3-8mm。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3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透水混凝土的具体制备工艺:
将所有混凝土原料进行混合铺设。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4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其中,所述表层透水混凝土的搅拌制备方法:
a)将清洗后的石子放入清水中浸泡3h后,取出,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加入水泥进行搅拌;
b)将硅粉和矿渣粉按照比例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将粘结剂放入水中,升温至50℃后制成粘稠溶液,将其倒入混凝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直至搅拌均匀;
c)在使用混凝土2h前,加入疏水剂,搅拌均匀,直至搅拌后的混凝土温度与室温相同,即得表层透水混凝土。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5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其中,所述表层透水混凝土的搅拌制备方法:
a)将清洗后的石子放入粘性水溶液中浸泡3h后,取出,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加入水泥进行搅拌,其中粘性水溶液为10%的木质素磺酸钠水溶液;
b)将硅粉和矿渣粉按照比例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将粘结剂放入水中,将其倒入混凝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直至搅拌均匀;
c)在使用混凝土2h前,加入疏水剂,搅拌均匀,直至搅拌后的混凝土温度与室温相同,即得表层透水混凝土。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6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其中,所述表层透水混凝土的搅拌制备方法:
a)将清洗后的石子放入粘性水溶液中浸泡3h后,取出,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加入水泥进行搅拌,其中粘性水溶液为10%的木质素磺酸钠水溶液;
b)将硅粉和矿渣粉按照比例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将粘结剂放入水中,升温至50℃后制成粘稠溶液,将其倒入混凝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直至搅拌后的混凝土温度与室温相同,即得表层透水混凝土。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7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其中,所述底层透水混凝土的搅拌制备方法:
a)将清洗后的石子放入粘性水溶液中浸泡2.5h后,取出,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加入水泥进行搅拌,其中粘性水溶液为25%的木质素磺酸钠水溶液;
b)向步骤1)混凝土搅拌机中加入水,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加入硅粉和矿渣粉,直至搅拌后的混凝土温度于室温相同;
c)将疏水剂和粘结剂溶于水中,加热至60℃,直至形成粘稠溶剂,将其加入到向步骤2)中的混凝土中,加入改性钢纤维,搅拌均匀,直至搅拌后的混凝土温度与室温相同,即得底层透水混凝土。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8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其中,所述底层透水混凝土的搅拌制备方法:
1)将清洗后的石子放入粘性水溶液中浸泡2.5h后,取出,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加入水泥进行搅拌,其中粘性水溶液为5%的木质素磺酸钠水溶液;
2)向步骤1)混凝土搅拌机中加入水,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加入硅粉,直至搅拌后的混凝土温度于室温相同;
3)将疏水剂和粘结剂溶于水中,加热至60℃,直至形成粘稠溶剂,将其加入到向步骤2)中的混凝土中,加入改性钢纤维,搅拌均匀,直至搅拌后的混凝土温度与室温相同,即得底层透水混凝土。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9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其中,所述底层透水混凝土的搅拌制备方法:
1)将清洗后的石子放入粘性水溶液中浸泡2.5h后,取出,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加入水泥进行搅拌,其中粘性水溶液为5%的木质素磺酸钠水溶液;
2)向步骤1)混凝土搅拌机中加入水,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加入硅粉和矿渣粉,直至搅拌后的混凝土温度于室温相同;
3)将粘结剂溶于水中,加热至60℃,直至形成粘稠溶剂,将其加入到向步骤2)中的混凝土中,加入改性钢纤维,搅拌均匀,直至搅拌后的混凝土温度与室温相同,即得底层透水混凝土。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10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其中,所述粘结剂的具体制备方法:
a)将乙烯基苄基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盐酸盐12份放入到反应池中,加入苯基三乙氧基硅烷25份,倒入丙酮溶液,以2℃/10min的速率缓慢升温至50℃,其中在升温时关闭与外界空气流通,同时开启冷凝回流装置,保温反应5h,得产物a;
b)向产物a中加入乙二醇38份,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8份,加入甲苯溶液,水浴加热至80℃,保温反应6h,即得产物b;
c)向产物b中加入壬基酚聚氧乙烯(50)醚23份,纳米氮化硅10份、纳米氮化硼15份、倒入乙醇溶液,迅速升温至75℃即得产物c;
d)向产物c中加入硝酸钠13份、亚硝酸铵13份,加入水10份,以2℃/min的速率升温至45℃,边升温边搅拌,直至搅拌均匀,即得。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11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其中,所述粘结剂的具体制备方法:
a)将乙烯基苄基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盐酸盐17份放入到反应池中,加入苯基三乙氧基硅烷25份,倒入丙酮溶液,以2℃/10min的速率缓慢升温至75℃,其中在升温时关闭与外界空气流通,同时开启冷凝回流装置,保温反应5h,得产物a;
b)向产物a中加入乙二醇38份,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8份,加入甲苯溶液,水浴加热至80℃,保温反应6h,即得产物b;
c)向产物b中加入壬基酚聚氧乙烯(50)醚23份,纳米氮化硅10份、纳米氮化硼15份、倒入乙醇溶液,迅速升温至75℃即得产物c;
d)向产物c中加入硝酸钠13份、亚硝酸铵13份,加入水10份,以2℃/min的速率升温至45℃,边升温边搅拌,直至搅拌均匀,即得。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12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其中,所述粘结剂的具体制备方法:
a)将乙烯基苄基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盐酸盐17份放入到反应池中,加入苯基三乙氧基硅烷25份,倒入丙酮溶液,以2℃/10min的速率缓慢升温至50℃,其中在升温时关闭与外界空气流通,同时开启冷凝回流装置,保温反应5h,得产物a;
b)向产物a中加入乙二醇33份,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8份,加入甲苯溶液,水浴加热至80℃,保温反应6h,即得产物b;
c)向产物b中加入壬基酚聚氧乙烯(50)醚23份,纳米氮化硅10份、纳米氮化硼15份、倒入乙醇溶液,迅速升温至75℃即得产物c;
d)向产物c中加入硝酸钠13份、亚硝酸铵13份,加入水10份,以2℃/min的速率升温至45℃,边升温边搅拌,直至搅拌均匀,即得。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13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其中,所述粘结剂的具体制备方法:
a)将乙烯基苄基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盐酸盐17份放入到反应池中,加入苯基三乙氧基硅烷25份,倒入丙酮溶液,以2℃/10min的速率缓慢升温至50℃,其中在升温时关闭与外界空气流通,同时开启冷凝回流装置,保温反应5h,得产物a;
b)向产物a中加入乙二醇38份,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8份,加入甲苯溶液,水浴加热至80℃,保温反应6h,即得产物b;
c)向产物b中加入壬基酚聚氧乙烯(50)醚23份,倒入乙醇溶液,迅速升温至75℃即得产物c;
d)向产物c中加入硝酸钠13份、亚硝酸铵13份,加入水10份,以2℃/min的速率升温至45℃,边升温边搅拌,直至搅拌均匀,即得。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14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其中,所述粘结剂的具体制备方法:
a)将乙烯基苄基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盐酸盐17份放入到反应池中,加入苯基三乙氧基硅烷25份,倒入丙酮溶液,以2℃/10min的速率缓慢升温至50℃,其中在升温时关闭与外界空气流通,同时开启冷凝回流装置,保温反应5h,得产物a;
b)向产物a中加入乙二醇38份,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8份,加入甲苯溶液,水浴加热至80℃,保温反应6h,即得产物b;
c)向产物b中加入壬基酚聚氧乙烯(50)醚23份,纳米氮化硅10份、纳米氮化硼15份、倒入乙醇溶液,迅速升温至75℃即得产物c;
d)向产物c中加入水10份,以2℃/min的速率升温至45℃,边升温边搅拌,直至搅拌均匀,即得。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15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混凝土中使用普通钢纤维。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16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其中,所述改性钢纤维的制备方法:
1)将钢纤维放入清水洗净取出,将其放入预反应池中,加入5%的羧甲基纤维素溶液中浸泡12h后取出;
2)将步骤1)中处理好的钢纤维放入烘箱中,以40℃的温度烘干2h后取出,将其放入60%的改性剂溶液中浸泡,其中改性剂的温度为50℃,浸泡5h后取出,放入真空干燥箱中烘干,温度为100℃;
3)将烘干后钢纤维取出,将其放入高压喷射系统中,将改性剂均匀的喷散在钢纤维上,喷散均匀后,将钢纤维放入烘箱中,以70℃的温度烘干5h,即得。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17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其中,所述改性剂的制备方法
①、将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硅酯14份,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4份放入反应器中,加入三氯乙烯,以1.5℃/min的速率缓慢升温至80℃,保温反应4h,得反应物a;
②、向反应物a中加入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18份、加入甲苯溶液,水浴升温至70℃,保温反应3h,得反应物b;
③、将反应物b中加入苄基二甲基氯硅烷2份,加入乙醇溶液,将其放入反应釜中,压强为0.8Mpa,温度为95℃,反应2h,即得。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18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其中,所述改性剂的制备方法
①、将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硅酯14份,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7份放入反应器中,加入三氯乙烯,以1.5℃/min的速率缓慢升温至100℃,保温反应4h,得反应物a;
②、向反应物a中加入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18份、加入甲苯溶液,水浴升温至70℃,保温反应3h,得反应物b;
③、将反应物b中加入苄基二甲基氯硅烷2份,加入乙醇溶液,将其放入反应釜中,压强为0.8Mpa,温度为95℃,反应2h,即得。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19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其中,所述改性剂的制备方法
将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硅酯14份,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7份、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18份、苄基二甲基氯硅烷2份放入反应器中,加入三氯乙烯,将其放入反应釜中,压强为0.8Mpa,温度为95℃,反应2h,即得。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20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其中,所述改性剂的制备方法
①、将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硅酯14份,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7份放入反应器中,加入三氯乙烯,以1.5℃/min的速率缓慢升温至80℃,保温反应4h,得反应物a;
②、向反应物a中加入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18份、加入甲苯溶液,水浴升温至70℃,保温反应3h,得反应物b;
③、将反应物b中加入苄基二甲基氯硅烷2份,加入乙醇溶液,将其放入反应釜中,压强为0.5Mpa,温度为95℃,反应2h,即得。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21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其中,所述疏水剂的具体制备方法:
(1)将六甲基二硅脲8份、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8份放入乙酸甲酯溶液中,充入氮气,升温至120℃,保温反应3h,得中间产物ⅰ;
(2)将中间产物ⅰ中加入聚硅氮树脂18份、戴斯马丁试剂17份,加入甲苯溶液,升温至500℃,保温反应3h,得中间产物ⅱ;
(3)将中间产物ⅱ放入反应釜中,加入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13份、2,4-二氨基苯酚硫酸盐7份,加入丙酮溶液,压强为0.7Mpa,温度为120℃,反应4h,得中间产物ⅲ;
(4)将中间产物ⅲ中加入2-羟乙基二硫化物7份,2,2-二乙氧基乙基磷酸二乙酯14份,加入乙醇溶液,升温至70℃,保温反应6h,得中间产物ⅳ;
(5)将中间产物ⅳ中加入长链氯化石蜡38份,升温至45℃,搅拌均匀,即得。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22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其中,所述疏水剂的具体制备方法:
(1)将六甲基二硅脲4份、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8份放入乙醇溶液中,充入氮气,升温至120℃,保温反应3h,得中间产物ⅰ;
(2)将中间产物ⅰ中加入聚硅氮树脂18份、戴斯马丁试剂17份,加入甲苯溶液,升温至500℃,保温反应3h,得中间产物ⅱ;
(3)将中间产物ⅱ放入反应釜中,加入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13份、2,4-二氨基苯酚硫酸盐7份,加入丙酮溶液,压强为0.7Mpa,温度为120℃,反应4h,得中间产物ⅲ;
(4)将中间产物ⅲ中加入2-羟乙基二硫化物7份,2,2-二乙氧基乙基磷酸二乙酯14份,加入乙醇溶液,升温至70℃,保温反应6h,得中间产物ⅳ;
(5)将中间产物ⅳ中加入长链氯化石蜡38份,升温至45℃,搅拌均匀,即得。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23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其中,所述疏水剂的具体制备方法:
(1)将六甲基二硅脲4份、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8份放入乙酸甲酯溶液中,充入氮气,升温至120℃,保温反应3h,得中间产物ⅰ;
(2)将中间产物ⅰ中加入聚硅氮树脂18份、加入甲苯溶液,升温至500℃,保温反应3h,得中间产物ⅱ;
(3)将中间产物ⅱ放入反应釜中,加入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13份、2,4-二氨基苯酚硫酸盐7份,加入丙酮溶液,压强为0.7Mpa,温度为120℃,反应4h,得中间产物ⅲ;
(4)将中间产物ⅲ中加入2-羟乙基二硫化物7份,2,2-二乙氧基乙基磷酸二乙酯14份,加入乙醇溶液,升温至70℃,保温反应6h,得中间产物ⅳ;
(5)将中间产物ⅳ中加入长链氯化石蜡38份,升温至45℃,搅拌均匀,即得。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24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其中,所述疏水剂的具体制备方法:
(1)将六甲基二硅脲4份、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8份放入乙酸甲酯溶液中,充入氮气,升温至120℃,保温反应3h,得中间产物ⅰ;
(2)将中间产物ⅰ中加入聚硅氮树脂18份、戴斯马丁试剂17份,加入甲苯溶液,升温至400℃,保温反应3h,得中间产物ⅱ;
(3)将中间产物ⅱ放入反应釜中,加入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13份、2,4-二氨基苯酚硫酸盐7份,加入丙酮溶液,压强为0.7Mpa,温度为120℃,反应4h,得中间产物ⅲ;
(4)将中间产物ⅲ中加入2-羟乙基二硫化物7份,2,2-二乙氧基乙基磷酸二乙酯14份,加入乙醇溶液,升温至70℃,保温反应6h,得中间产物ⅳ;
(5)将中间产物ⅳ中加入长链氯化石蜡38份,升温至45℃,搅拌均匀,即得。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25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其中,所述疏水剂的具体制备方法:
(1)将六甲基二硅脲4份、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8份放入乙酸甲酯溶液中,充入氮气,升温至120℃,保温反应3h,得中间产物ⅰ;
(2)将中间产物ⅰ中加入聚硅氮树脂18份、戴斯马丁试剂17份,加入甲苯溶液,升温至500℃,保温反应3h,得中间产物ⅱ;
(3)将中间产物ⅱ放入反应釜中,加入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13份、2,4-二氨基苯酚硫酸盐9份,加入丙酮溶液,压强为0.7Mpa,温度为120℃,反应4h,得中间产物ⅲ;
(4)将中间产物ⅲ中加入2-羟乙基二硫化物7份,2,2-二乙氧基乙基磷酸二乙酯14份,加入乙醇溶液,升温至70℃,保温反应6h,得中间产物ⅳ;
(5)将中间产物ⅳ中加入长链氯化石蜡38份,升温至45℃,搅拌均匀,即得。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26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其中,所述疏水剂的具体制备方法:
(1)将六甲基二硅脲4份、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8份放入乙酸甲酯溶液中,充入氮气,升温至120℃,保温反应3h,得中间产物ⅰ;
(2)将中间产物ⅰ中加入聚硅氮树脂18份、戴斯马丁试剂17份,加入甲苯溶液,升温至500℃,保温反应3h,得中间产物ⅱ;
(3)将中间产物ⅱ放入反应釜中,加入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13份、2,4-二氨基苯酚硫酸盐7份,加入丙酮溶液,压强为0.7Mpa,温度为120℃,反应4h,得中间产物ⅲ;
(4)将中间产物ⅲ中加入2-羟乙基二硫化物10份,2,2-二乙氧基乙基磷酸二乙酯14份,加入乙醇溶液,升温至70℃,保温反应6h,得中间产物ⅳ;
(5)将中间产物ⅳ中加入长链氯化石蜡38份,升温至45℃,搅拌均匀,即得。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27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其中,所述疏水剂的具体制备方法:
(1)将六甲基二硅脲4份、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8份放入乙酸甲酯溶液中,充入氮气,升温至120℃,保温反应3h,得中间产物ⅰ;
(2)将中间产物ⅰ中加入聚硅氮树脂18份、戴斯马丁试剂17份,加入甲苯溶液,升温至500℃,保温反应3h,得中间产物ⅱ;
(3)将中间产物ⅱ放入反应釜中,加入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13份、2,4-二氨基苯酚硫酸盐7份,加入丙酮溶液,压强为0.7Mpa,温度为120℃,反应4h,得中间产物ⅲ;
(4)将中间产物ⅲ中加入2-羟乙基二硫化物7份,2,2-二乙氧基乙基磷酸二乙酯14份,加入乙醇溶液,升温至70℃,保温反应6h,即得。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28
选取市面上常售普通透水混凝土。
对比例29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其中施工工艺为:
(a)将待铺地面清洗干净,压实,保持干燥,再将底层透水混凝土材料置于路面上由人工平铺,压实,其中底层透水混凝土厚度为10-15mm;
(b)底层透水混凝土铺好后,在上面铺设表层透水混凝土,由人工平铺,压实,并对表面进行人工抹平,最后用抹光机进行收光处理,其中表层混凝土厚度为5-8mm;
(c)铺好透水混凝土后,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将塑料薄膜均匀的铺盖在层面上,并在覆盖好的薄膜上洒水湿润,每条浇水养护两次,直至薄膜内有大量露珠,养护时间为14天。
其余同实施例1。
实验例1混凝土的透水系数和透水速度
按照上海市工程设计规范DGJ08 -《非机动车道透水性混凝土路面应用技术规程》标准对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透水混凝土的空隙率和透水系数进行测试,最终结果记录于表1中;
表1混凝土的空隙率和透水系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从表1中可以得到,实施例1-3的制备的透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和高达20.1%的有效空隙率,透水效果优异;对比例1-3未对透水混凝土进行分层或采用的原料中石子粒径一样,所以造成透水混凝土的有效空隙率降低,透水系数下降;对比例4-6分别对混凝土的表层透水混凝土的工艺进行改变,所以有效空隙率仅在10-14%之间;对比例7-9分别对混凝土的低层透水混凝土进行改性,故其透水率仅在4.3-6.7cm/s之间,远低于实施例1-3。对比例21-27改变透水混凝土中的疏水剂制备工艺,所以混凝土的空隙率超过14.2%,但透水系数仅为1.6-3.3cm/s。其中对比例21、对比例25-27改变疏水剂的配方比例,导致疏水剂的有效成分降低,透水系数远低于实施例1-3;对比例22、对比例24改变疏水剂的制备工艺,疏水剂的结构被改变,故透水系数最高仅为2.1 cm/s;对比例23未加入戴斯马丁试剂,疏水剂中的基团结构未被氧化,所以透水系数远低于实施例1-3。对比例28为普通透水混凝土,其透水系数仅为5.4cm/s;对比例29改变施工方式中的底层透水混凝土微养护时间,其有效空隙率稍低于实施例1-3。
实验例2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测试
将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混凝土按照行业标准CJJT135-2009《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进行测试,具体结果记录于表2。
表2混凝土随时间变化的抗压强度
Figure 910301DEST_PATH_IMAGE002
从表1可观察到实施例1-3的混凝土在养护28天后,具有优良的抗压强度,强度远超行业标准;对比例10、对比例12-14改变粘结剂的配方,所以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明显下降,甚至不符合行业标准;对比例11改变粘结剂制备的工艺参数,所以粘结剂的结构改变,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对比例15采用普通的钢纤维掺入混凝土中,混凝土极易在水分存在的环境下发生腐蚀,因此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仅为11.2Mpa;对比例16改变钢纤维改性的处理工艺,导致钢纤维表面的包覆结构改变,所以强度低于实施例1-3,但仍满足行业标准;对比例17-20改变混凝土中改性钢纤维中改性剂的配方和工艺参数,间接导致钢纤维与混凝土间的粘结性降低,所以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对比例28为普通常售透水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仅符合行业标准,但抗压效果不如实施例1-3。
实验例3混凝土的冻融循环实验
通过行业标准CJJT135-2009《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对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损失率和质量损失率进行测试,由实施例和对比例进行测试,每种实施例或对比例选取个样品,其中,最终数据记录于表3中;
表3透水混凝土的抗冻融试验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从表3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3的抗压强度损失率和质量损失率均符合行业标准;对比例10、对比例12-13改变粘结剂的配方,所以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均有一定的损失;对比例11改变混凝土的制备工艺,所以混凝土的强度损失率变大,但仍满足行业标准;对比例14改变混凝土中粘结剂的配方,未加入硝酸钠和亚硝酸钠,因此混凝土的抗冻融数据不符合行业标准;对比例28为普通常售透水混凝土,其抗冻融效果远不如实施例1-3,但仍符合行业标准。

Claims (8)

1.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是由表层透水混凝土和底层透水混凝土组成的,其中表层透水混凝土的搅拌制备方法:
a)将清洗后的石子放入粘性水溶液中浸泡3h后,取出,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加入水泥进行搅拌,其中粘性水溶液为10%的木质素磺酸钠水溶液;
b)将硅粉和矿渣粉按照比例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将粘结剂放入水中,升温至50℃后制成粘稠溶液,将其倒入混凝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直至搅拌均匀;
c)在使用混凝土2h前,加入疏水剂,搅拌均匀,直至搅拌后的混凝土温度与室温相同,即得表层透水混凝土;
底层透水混凝土的搅拌制备方法:
1)将清洗后的石子放入粘性水溶液中浸泡2.5h后,取出,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加入水泥进行搅拌,其中粘性水溶液为5%的木质素磺酸钠水溶液;
2)向步骤1)混凝土搅拌机中加入水,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加入硅粉和矿渣粉,直至搅拌后的混凝土温度于室温相同;
3)将疏水剂和粘结剂溶于水中,加热至60℃,直至形成粘稠溶剂,将其加入到向步骤2)中的混凝土中,加入改性钢纤维,搅拌均匀,直至搅拌后的混凝土温度与室温相同,即得底层透水混凝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表层透水混凝土的配方:水泥P.O42.5R 50-60份、硅粉12-17份、矿渣粉15-25份、水30-35份、粘结剂7-11份、疏水剂4-6份,粒径3-8mm石子400-420份、粒径10-20mm石子30-40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底层透水混凝土的配方:水泥140-150份、粘结剂0.5-1.5份、水85-90份、疏水剂0.5-1.5份、粒径3-8mm石子50-60份、粒径10-20mm石子1175-1200份、硅粉45-55份、矿渣粉 80-95份、改性钢纤维10-15份。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粘结剂的具体制备方法:
a)将乙烯基苄基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盐酸盐15-18份放入到反应池中,加入苯基三乙氧基硅烷20-30份,倒入丙酮溶液,以1-3℃/10min的速率缓慢升温至50℃,其中在升温时关闭与外界空气流通,同时开启冷凝回流装置,保温反应5h,得产物a;
b)向产物a中加入乙二醇35-40份,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5-10份,加入甲苯溶液,水浴加热至80℃,保温反应6h,即得产物b;
c)向产物b中加入壬基酚聚氧乙烯(50)醚20-25份,纳米氮化硅10份、纳米氮化硼15份、倒入乙醇溶液,迅速升温至75℃即得产物c;
d)向产物c中加入硝酸钠10-15份、亚硝酸铵10-15份,加入水10份,以1-3℃/min的速率升温至45℃,边升温边搅拌,直至搅拌均匀,即得。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改性钢纤维的制备方法:
1)将钢纤维放入清水洗净取出,将其放入预反应池中,加入5%的羧甲基纤维素溶液中浸泡12h后取出;
2)将步骤1)中处理好的钢纤维放入烘箱中,以40℃的温度烘干2h后取出,将其放入60%的改性剂溶液中浸泡,其中改性剂的温度为35℃,浸泡5h后取出,放入真空干燥箱中烘干,温度为100℃;
3)将烘干后钢纤维取出,将其放入高压喷射系统中,将改性剂均匀的喷散在钢纤维上,喷散均匀后,将钢纤维放入烘箱中,以70℃的温度烘干5h,即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改性剂的制备方法:
a)将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硅酯13-15份,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5-8份放入反应器中,加入三氯乙烯,以1-2℃/min的速率缓慢升温至80℃,保温反应4h,得反应物a;
b)向反应物a中加入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15-20份、加入甲苯溶液,水浴升温至70℃,保温反应3h,得反应物b;
c)将反应物b中加入苄基二甲基氯硅烷1-3份,加入乙醇溶液,将其放入反应釜中,压力为0.8Mpa,温度为95℃,反应2h,即得。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疏水剂的具体制备方法:
(1)将六甲基二硅脲3-5份、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10份放入乙酸甲酯溶液中,充入氮气,升温至120℃,保温反应3h,得中间产物ⅰ;
(2)将中间产物ⅰ中加入聚硅氮树脂15-20份、戴斯马丁试剂15-18份,加入甲苯溶液,升温至500℃,保温反应3h,得中间产物ⅱ;
(3)将中间产物ⅱ放入反应釜中,加入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10-15份、2,4-二氨基苯酚硫酸盐5-8份,加入丙酮溶液,压强为0.7Mpa,温度为120℃,反应4h,得中间产物ⅲ;
(4)将中间产物ⅲ中加入2-羟乙基二硫化物5-8份,2,2-二乙氧基乙基磷酸二乙酯12-15份,加入乙醇溶液,升温至70℃,保温反应6h,得中间产物ⅳ;
(5)将中间产物ⅳ中加入长链氯化石蜡35-40份,升温至45℃,搅拌均匀,即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施工工艺为:
(a)将待铺地面清洗干净,压实,保持干燥,再将底层透水混凝土材料置于路面上由人工平铺,压实,其中底层透水混凝土厚度为10-15mm;
(b)底层透水混凝土铺好后,养护4-5h,在上面铺设表层透水混凝土,由人工平铺,压实,并对表面进行人工抹平,最后用抹光机进行收光处理,其中表层混凝土厚度为5-8mm;
(c)铺好透水混凝土后,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将塑料薄膜均匀的铺盖在层面上,并在覆盖好的薄膜上洒水湿润,每条浇水养护两次,直至薄膜内有大量露珠,养护时间为14天。
CN202110771601.2A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Pending CN1135016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1601.2A CN113501693A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1601.2A CN113501693A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01693A true CN113501693A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11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71601.2A Pending CN113501693A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0169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9668A (zh) * 2021-11-09 2022-01-28 广州中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透水混凝土用增强剂
CN114230288A (zh) * 2021-12-31 2022-03-25 太仓市锦澄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抗压能力强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31283A (ja) * 1995-02-27 1996-09-10 Toray Ind Inc 透水性ブロッ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146703A (ja) * 2000-10-10 2001-05-29 Toray Ind Inc 透水性ブロッ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009664A (ja) * 2005-06-30 2007-01-18 Kotaro Inuzuka 一般廃棄物焼却(溶融化施設)から排出される一般廃棄物溶融スラグを使用した基層部透水性コンクリートおよび珪石(細骨材)を利用した表層部透水性カラーコンクリートの二層構造からなる透水性コンクリートの製造方法
KR100812751B1 (ko) * 2006-11-15 2008-03-12 백성호 고 내구성 투수콘크리트 포장체 및 그 포장방법.
CN113149582A (zh) * 2021-04-07 2021-07-23 长泰县华信混凝土有限公司 生态透水混凝土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31283A (ja) * 1995-02-27 1996-09-10 Toray Ind Inc 透水性ブロッ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146703A (ja) * 2000-10-10 2001-05-29 Toray Ind Inc 透水性ブロッ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009664A (ja) * 2005-06-30 2007-01-18 Kotaro Inuzuka 一般廃棄物焼却(溶融化施設)から排出される一般廃棄物溶融スラグを使用した基層部透水性コンクリートおよび珪石(細骨材)を利用した表層部透水性カラーコンクリートの二層構造からなる透水性コンクリートの製造方法
KR100812751B1 (ko) * 2006-11-15 2008-03-12 백성호 고 내구성 투수콘크리트 포장체 및 그 포장방법.
CN113149582A (zh) * 2021-04-07 2021-07-23 长泰县华信混凝土有限公司 生态透水混凝土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9668A (zh) * 2021-11-09 2022-01-28 广州中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透水混凝土用增强剂
CN114230288A (zh) * 2021-12-31 2022-03-25 太仓市锦澄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抗压能力强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0000B (zh) 一种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JP5404401B2 (ja) 複合透水性レンガ及び複合透水性レンガの表面層製造用混合材料
CN101445389B (zh) 一种地面砖用透水保水剂
CN107140902B (zh) 一种透水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01693A (zh) 一种快速透水抗压混凝土
KR100953212B1 (ko) 보투수성 폴리머 시멘트 모르타르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보투수성 포장 시공방법
CN112679190B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底部空腔填充的补强防水砂浆
CN110041005A (zh) 一种透水混凝土用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施工工艺
CN109970391A (zh) 一种改性沥青及具有该沥青的高强度透水沥青混凝土
CN114573305A (zh) 一种湿陷性黄土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409225A (zh) 一种高强度高透水性路面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0117A (zh) 一种耐磨性能好的自清洁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84838A (zh) 公路工程用透水混凝土
CN113548860A (zh) 一种竹骨料混凝土低碳节能降噪轻质透水砖
CN110184877B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处理道路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7840610A (zh) 一种高强透水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09769A (zh) 一种增粘型高强透水特细砂混凝土
CN107902944A (zh) 一种道路透水路面用混凝土外加剂
CN114230250B (zh) 一种泡沫混凝土废料制备的透水混凝土
CN112125700B (zh) 一种可脱氮除磷的净水型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79249A (zh) 一种复掺硅灰和纳米SiO2抗冻性透水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16686A (zh) 利用水性渗透结晶溶液制备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方法
CN113773023A (zh) 一种环保利废型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6121A (zh) 一种环保型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81290A (zh) 一种耐污型透水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1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