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01658B - 一种适用于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打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打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01658B
CN113501658B CN202110878472.7A CN202110878472A CN113501658B CN 113501658 B CN113501658 B CN 113501658B CN 202110878472 A CN202110878472 A CN 202110878472A CN 113501658 B CN113501658 B CN 1135016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composite material
glass fiber
parts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784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01658A (zh
Inventor
杨辉
张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Jiafuda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Jiafuda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Jiafuda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Jiafuda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7847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016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01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016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016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016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9/00Other methods of shaping glass
    • C03B19/01Other methods of shaping glass by progressive fusion or sintering of powdered glass onto a shaping substrate, i.e. accretion, e.g. plasma oxidation de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10/00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70/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33Y70/10Composit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material, e.g. mixtures of ceramics and polymers or mixtures of metals and bio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9/00Other methods of shaping glass
    • C03B19/06Other methods of shaping glass by sintering, e.g. by cold isostatic pressing of powders and subsequent sintering, by hot pressing of powders, by sintering slurries or dispersions not undergoing a liquid phase rea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废弃玻璃纤维粉70~90份,PBS树脂10~12份,聚碳酸酯8~10份,相容剂5~8份,分散剂6~8份,所述废弃玻璃纤维粉为玻璃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粉。本发明还保护上述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专用打印方法。本发明以玻璃棉生产过程中的废粉作为主要原料,添加少量有机材料形成复合打印材料,能够实现粘结打印而后烧结成型的打印方式,不但成本低廉,而且打印过程简单、易操作,成品率极高。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打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打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3D打印材料种类已经越来越多,玻璃纤维目前也能作为3D打印材料,实现3D打印。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专用于玻璃纤维3D打印的打印机。但是3D打印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目前的玻璃纤维3D打印机所使用的玻璃纤维3D打印材料,是将玻璃纤维进行二次加工,形成长度一致性较高,且位于特定长度区间的纤维丝,用于3D打印,成本较高。而且目前现有技术中,针对玻璃纤维的3D打印通常采用热熔打印的方式,以1500℃以上的高温,将玻璃纤维融化,而后逐层打印。而玻璃材料较脆,极易碎裂,热熔打印的方式极难操作和控制,一旦打印过程中局部温差过大,就会引起打印物的碎裂,成本率极低,无法打印玻璃件。
玻璃棉材料是一种人造无机纤维材料,是以石英砂、长石、硅酸钠、硼酸等为主要原料,将其混合熔化成玻璃状态,然后使用离心法,以玻璃为主料,经过了熔炉的熔化、离心器高速运转的拉伸,恒温固化炉的固化从而得以制成的无机纤维材料。
玻璃棉生产过程中,由于玻璃棉表面无装饰性,会有纤维脱落,逸散到生产环境中。而逸散的玻璃纤维在空气中吸收水分会使其逐渐老化,玻璃纤维强度降低,极易造成纤维丝断裂形成大量粉尘。产生脱落的纤维会在室内环境中增加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因此,玻璃棉生产厂家均会配置粉尘收集系统对上述粉尘进行收集。这类粉尘价格极低,但是目前只能用于建筑领域,经济效益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打印方法,以玻璃棉生产过程中的废粉作为主要原料,添加少量有机材料形成复合打印材料,能够实现粘结打印而后烧结成型的打印方式,不但成本低廉,而且打印过程简单、易操作,成品率极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废弃玻璃纤维粉70~90份,PBS树脂10~12份,聚碳酸酯8~10份,相容剂5~8份,分散剂6~8份,所述废弃玻璃纤维粉为玻璃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粉。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PP。
进一步,所述分散剂为硬脂酸。
进一步,所述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还包括有2~4份的热稳定剂。
优选的,所述热稳定剂为亚磷酸酯类稳定剂。
进一步,所述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还包括有8~10份的聚乳酸。
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上述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打印方法,采用复合喷料机构喷料打印,所述复合喷料机构包括依次紧贴布置的复合材料喷头、压实辊和粘合剂喷头;所述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塑料粘合剂,使用所述复合喷料机构,采用喷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随即压实、随即喷粘合剂粘结的打印方式,将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粘结成一层二维玻璃混合物,逐层喷料打印,直至打印出目标物坯件;
步骤2),取出目标物坯件,缓慢升温至200~500℃,保温,将塑料粘结剂和复合材料中的部分有机材料去除,制得预烧结坯件;
步骤3),将预烧结坯件烧结处理,使玻璃能够完全熔合,随后自然冷却,制得3D打印最终目标物。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保温时长为1h以上。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所述步骤2)得到的预烧结坯件,直接进行烧结处理。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所述烧结处理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预烧结坯件升温至800~1000℃,然后保温1~2h。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以玻璃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粉为主要原料,配以少量有机塑料材料制备成玻璃纤维3D打印复合材料,成本极低,远低于现有市售的玻璃纤维打印材料,而且能够废物利用,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
(2)利用相容剂和分散剂,有效改善玻璃纤维与塑料在粘合剂作用下的结合难度,能够使塑料和玻璃纤维粉在粘合剂作用下快速形成二维玻璃混合物,使得3D打印得以较好实现。
(3)本发明方法采用粘结后烧结的打印方式,与现有热熔打印方式相比,操作更为简单,极易控制,后处理分为预加热去除粘合剂,而后高温烧结成型的方式,能够有效保证成型过程中玻璃品的稳定性,加工过程中玻璃品不易碎裂,成品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废弃玻璃纤维粉70~90份,PBS树脂10~12份,聚碳酸酯8~10份,相容剂5~8份,分散剂6~8份,所述废弃玻璃纤维粉为玻璃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粉。
本发明采用玻璃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粉作为3D打印复合材料的主要原料,其核心是在于本发明摒弃了现有热熔打印的打印方式。本发明的3D打印复合材料,采用专用的粘结打印而后烧结成型的打印方式进行打印。
在本发明之前,对于玻璃品的3D打印,均是采用热熔打印的方式,以特殊的玻璃纤维打印材料打印出玻璃品。玻璃的热熔温度在800℃左右,热熔后能够形成特殊的玻璃态,使得其可以实现逐层打印的加工方式。但是实际打印过程中,采用热熔打印的方式进行玻璃品的3D打印,对目标打印物有特殊的要求,无法打印尺寸较大的玻璃品。这是由于玻璃较脆,在温差较大的情况下极易碎裂或爆裂,而大尺寸的玻璃品在打印时,由于3D打印的特殊工艺,打印过程较慢,因此极易造成已打印部分和正在打印区域形成较大温差,引起打印物的碎裂。如果要打印出成品,需要对打印全程进行精确控温,操作极为困难。
本发明采用的打印方式,类似于粉末冶金的方式,采用先打印粘结成型,而后烧结的方式。现有技术基本不采用本发明的打印方式,是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本发明的打印方式,在烧结过程中,用于粘结成型的塑料、粘结剂和其它有机物会因高温去除,这样会造成成品中存在孔隙,强度难以达到要求,而且产品体积会发生收缩,精度难以保证。
但是发明人在实际研究中发现,只要坯件中玻璃纤维的占比量足够大,烧结过程中保温一定的时间,在玻璃热熔形成玻璃态这一特性的作用下,成品并不会有大量孔隙存在,而且收缩比例是特定的。基于此,发明人设计了本发明的打印材料,利用玻璃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粉作为原料,配合粘结打印而后烧结成型的打印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粘结成型,需要使塑料和玻璃纤维形成稳定、牢固的二维玻璃混合物坯件。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玻璃纤维能够和塑料较佳的粘结在一起。
为了保证粘结的效果,优选的,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PP。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硬脂酸。
采用上述相容剂和分散剂,可以使得粘结剂能够迅速与塑料和玻璃纤维结合,并且使塑料能够与玻璃纤维之间形成牢固的粘结。
为了保证后续热处理时,玻璃不易碎裂,优选的,所述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还包括有2~4份的热稳定剂。
更优选的,所述热稳定剂为亚磷酸酯类稳定剂。
本发明中,除了保证粘结牢固外,对于大尺寸的玻璃件而言,还需要确保坯件具有一定的强度,从而保证在转移和烧结时,坯件不易变形、坍塌。
因而,优选的,所述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还包括有8~10份的聚乳酸。加入聚乳酸后,粘结成型的坯件的强度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本发明专用的粘结打印而后烧结成型的打印方式,具体采用以下方法实现。
本发明采用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打印方法,采用复合喷料机构喷料打印,所述复合喷料机构包括依次紧贴布置的复合材料喷头、压实辊和粘合剂喷头;所述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塑料粘合剂,使用所述复合喷料机构,采用喷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随即压实、随即喷粘合剂粘结的打印方式,将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粘结成一层二维玻璃混合物,逐层喷料打印,直至打印出目标物坯件;
步骤2),取出目标物坯件,缓慢升温至200~500℃,保温,将塑料粘结剂和复合材料中的部分有机材料去除,制得预烧结坯件;
步骤3),将预烧结坯件烧结处理,使玻璃能够完全熔合,随后自然冷却,制得3D打印最终目标物。
为有效提高成品率,避免打印过程中,玻璃品发生碎裂,本发明的方法还能有如下改进。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保温时长为1h以上。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步骤2)得到的预烧结坯件,直接进行烧结处理。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烧结处理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预烧结坯件升温至800~1000℃,然后保温1~2h。
本发明的原理如下:
本发明通过专用的复合喷料机构,利用数控喷头喷射粘结剂在玻璃粉表面,粘结成一层二维玻璃混合物,随后重复每一层的喷射,最终打印出立体物件(粘结剂与玻璃混合物,虽然有3D形状,但还不是真正的玻璃)。随后从取出立体物件,再对打印出的样件进行后处理。
首先缓慢升温至200~500℃并保温一段时间,将有机黏结剂去除,再升至热处理峰值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使玻璃颗粒能够完全熔合,随后自然冷却。由于内部有机物被去除,烧结后样件会有一定程度收缩,在设计阶段可以对模型进行一定比例的放大,以保证最终成品的尺寸与设计相符。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适用于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废弃玻璃纤维粉70份,PBS树脂10份,聚碳酸酯8份,相容剂5份,分散剂6份,所述废弃玻璃纤维粉为玻璃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粉。
本实施例的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PP,分散剂为硬脂酸。
本实施例的打印方法,采用复合喷料机构喷料打印,所述复合喷料机构包括依次紧贴布置的复合材料喷头、压实辊和粘合剂喷头;所述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塑料粘合剂,使用所述复合喷料机构,采用喷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随即压实、随即喷粘合剂粘结的打印方式,将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粘结成一层二维玻璃混合物,逐层喷料打印,直至打印出目标物坯件;
步骤2),取出目标物坯件,缓慢升温至500℃,保温,将塑料粘结剂和复合材料中的部分有机材料去除,制得预烧结坯件;
步骤3),将预烧结坯件取出,不降温直接升温至800℃,保温1~2h,使玻璃能够完全熔合,随后自然冷却,制得3D打印最终目标物。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适用于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废弃玻璃纤维粉75份,PBS树脂10份,聚碳酸酯8份,相容剂7份,分散剂7份,所述废弃玻璃纤维粉为玻璃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粉。
本实施例的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PP,分散剂为硬脂酸。
本实施例还包括有2份的热稳定剂,所述热稳定剂选择亚磷酸酯类稳定剂。
本实施例的打印方法,采用复合喷料机构喷料打印,所述复合喷料机构包括依次紧贴布置的复合材料喷头、压实辊和粘合剂喷头;所述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塑料粘合剂,使用所述复合喷料机构,采用喷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随即压实、随即喷粘合剂粘结的打印方式,将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粘结成一层二维玻璃混合物,逐层喷料打印,直至打印出目标物坯件;
步骤2),取出目标物坯件,缓慢升温至200℃,保温,将塑料粘结剂和复合材料中的部分有机材料去除,制得预烧结坯件;
步骤3),将预烧结坯件取出,不降温直接升温至900℃,保温1~2h,使玻璃能够完全熔合,随后自然冷却,制得3D打印最终目标物。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适用于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废弃玻璃纤维粉90份,PBS树脂11份,聚碳酸酯9份,相容剂6份,分散剂7份,所述废弃玻璃纤维粉为玻璃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粉。
本实施例的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PP,分散剂为硬脂酸。
本实施例还包括有3份的热稳定剂,所述热稳定剂选择亚磷酸酯类稳定剂。
本实施例还包括有8~10份的聚乳酸。
本实施例的打印方法,采用复合喷料机构喷料打印,所述复合喷料机构包括依次紧贴布置的复合材料喷头、压实辊和粘合剂喷头;所述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塑料粘合剂,使用所述复合喷料机构,采用喷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随即压实、随即喷粘合剂粘结的打印方式,将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粘结成一层二维玻璃混合物,逐层喷料打印,直至打印出目标物坯件;
步骤2),取出目标物坯件,缓慢升温至300℃,保温,将塑料粘结剂和复合材料中的部分有机材料去除,制得预烧结坯件;
步骤3),将预烧结坯件取出,不降温直接升温至900℃,保温1~2h,使玻璃能够完全熔合,随后自然冷却,制得3D打印最终目标物。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适用于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废弃玻璃纤维粉85份,PBS树脂12份,聚碳酸酯10份,相容剂8份,分散剂8份,所述废弃玻璃纤维粉为玻璃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粉。
本实施例的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PP,分散剂为硬脂酸。
本实施例还包括有4份的热稳定剂,所述热稳定剂选择亚磷酸酯类稳定剂。
本实施例的打印方法,采用复合喷料机构喷料打印,所述复合喷料机构包括依次紧贴布置的复合材料喷头、压实辊和粘合剂喷头;所述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塑料粘合剂,使用所述复合喷料机构,采用喷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随即压实、随即喷粘合剂粘结的打印方式,将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粘结成一层二维玻璃混合物,逐层喷料打印,直至打印出目标物坯件;
步骤2),取出目标物坯件,缓慢升温至400℃,保温,将塑料粘结剂和复合材料中的部分有机材料去除,制得预烧结坯件;
步骤3),将预烧结坯件取出,不降温直接升温至1000℃,保温1~2h,使玻璃能够完全熔合,随后自然冷却,制得3D打印最终目标物。
以实施例1~4的打印复合材料和打印方法,打印高11.5cm、口径8cm、底径4.7cm,玻璃厚度1mm的双层耐热玻璃酒杯。同时,以现有市售玻璃纤维3D打印机配套玻璃纤维3D打印材料打印相同玻璃杯作为对比例(选用陕西非凡士玻璃纤维3D打印机及配套打印材料)。实施例1~4,以及对比例各打印100支玻璃杯,检测其玻璃杯的玻璃密度和成品数,具体结果见表1。
项目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对比例
成品数 87 96 99 97 8
密度 2.48g/cm<sup>3</sup> 2.34g/cm<sup>3</sup> 2.42g/cm<sup>3</sup> 2.46g/cm<sup>3</sup> 2.48g/cm<sup>3</sup>
表1打印结果对比表
注:陕西非凡士3D打印机是玻璃、塑料双喷头打印机,打印玻璃纤维增强的塑料产品,对比例中仅使用玻璃纤维,不添加塑料。
计算实施例1~4,以及对比例打印单支玻璃杯的成本,具体结果见表2。
项目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对比例
重量 172g 158g 166g 169g 173g
成本 120.4元 116.4元 116.2元 118.3元 10742.4元
表2打印成本对比表
通过表1可知,目前现有热熔打印模式的3D打印机,采用纯玻璃纤维打印玻璃制品,其成品率不足10%,打印出的玻璃制品材料密实度较佳,质量较好。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4的打印材料和打印方法,成品率高达95%以上,而且材料密实度也较好,与现有热熔打印模式相比,质量差别不大。
通过表2可知,目前现有热熔打印模式的3D打印机,由于其特殊的玻璃纤维3D打印材料价格较为昂贵,而且打印成品率极低,因此单支玻璃杯的打印成本高达1万元以上。这可能是由于本发明的对比实验采用双层耐热玻璃杯这种尺寸较大、玻璃壁较薄的产品作为打印对象的缘故。而本发明实施例1~4的单支玻璃杯的打印成本在150元以下,远低于对比例。
综合上述对比实验可以看出,对于复杂器型、尺寸较大的玻璃制品而言,本发明的打印材料和打印方法,成品率远高于现有热熔打印方式。打印成本也远低于现有热熔打印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废弃玻璃纤维粉70~90份,PBS树脂10~12份,聚碳酸酯8~10份,相容剂5~8份,分散剂6~8份,所述废弃玻璃纤维粉为玻璃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P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硬脂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还包括有2~4份的热稳定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稳定剂为亚磷酸酯类稳定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还包括有8~10份的聚乳酸。
7.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适用于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复合喷料机构喷料打印,所述复合喷料机构包括依次紧贴布置的复合材料喷头、压实辊和粘合剂喷头;所述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塑料粘合剂,使用所述复合喷料机构,采用喷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随即压实、随即喷粘合剂粘结的打印方式,将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粘结成一层二维玻璃混合物,逐层喷料打印,直至打印出目标物坯件;
步骤2),取出目标物坯件,缓慢升温至200~500℃,保温,将塑料粘结剂和复合材料中的部分有机材料去除,制得预烧结坯件;
步骤3),将预烧结坯件烧结处理,使玻璃能够完全熔合,随后自然冷却,制得3D打印最终目标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保温时长为1h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步骤2)得到的预烧结坯件,直接进行烧结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烧结处理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预烧结坯件升温至800~1000℃,然后保温1~2h。
CN202110878472.7A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适用于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打印方法 Active CN1135016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8472.7A CN113501658B (zh)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适用于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打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8472.7A CN113501658B (zh)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适用于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打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01658A CN113501658A (zh) 2021-10-15
CN113501658B true CN113501658B (zh) 2022-09-30

Family

ID=78015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78472.7A Active CN113501658B (zh)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适用于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打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0165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51388B1 (ja) * 2013-09-11 2015-07-22 東レ株式会社 熱融解積層方式三次元造形用素材および熱融解積層方式3dプリント機器用フィラメント
CN104479282B (zh) * 2014-12-11 2018-04-27 四川威玻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47168A (zh) * 2016-07-21 2016-11-23 芜湖凯奥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秸秆复合3d打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33178A (zh) * 2016-10-20 2017-02-22 蒙宇 一种3d打印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CN108381908B (zh) * 2018-02-08 2020-04-1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3d打印工艺
JP2019167498A (ja) * 2018-03-26 2019-10-03 帝人株式会社 3dプリンタ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EP3736132B1 (en) * 2019-05-07 2021-10-20 SHPP Global Technologies B.V. Additively manufactured article and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01658A (zh) 2021-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59441B2 (ja) C/C−SiC複合材料部品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品
JPS58217436A (ja) 繊維強化複合材料物品の製造方法
US8932514B1 (en) Fracture toughness of glass
CN106187195B (zh) 采用激光选区烧结工艺制备碳化硅陶瓷件的方法
CN105143125A (zh) 制备三维玻璃陶瓷制品的方法
CN107673763A (zh) 采用热塑性陶瓷前驱体通过熔融沉积成型3d打印制备陶瓷结构件的方法
JPS58217434A (ja) 繊維強化ガラスマトリツクス複合材料物品の製造方法
CN110759739A (zh) 一种石墨烯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744049A (zh) 一种激光烧结3d打印快速成型氮化硅粉末材料的制备
CN107973607A (zh) 一种无粘结剂的陶瓷浆料激光选区熔化/烧结成形方法
CN109534820B (zh) 一种玻璃热弯成型用陶瓷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10052A (zh) 一种二硼化钛基复相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980698B (zh) 一种可用于3d打印的高粘尼龙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01658B (zh) 一种适用于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打印方法
US4764195A (en) Method of forming reinforced glass composites
CN113213896A (zh) 一种氧化铝陶瓷注射成型用喂料及喂料注射成型方法
CN110204318B (zh) 一种基于粉末床熔融的氧化铝多孔材料的强度增强方法
CN108530028B (zh) 一种用于3d打印洁具的陶瓷粉料及陶瓷洁具生产工艺
CN104496479A (zh) 一种碳化硅陶瓷制品及其无模成型方法
CN1041178C (zh) 耐用透气性模具的制备方法
CN110540409B (zh) 一种氧化铝陶瓷件的粉料及制备方法
JP2005507851A (ja) 廃棄ガラスから製品を製造する方法
US4786304A (en) Composite molding process
CN109774118B (zh) 一种增强fdm 3d打印制件的力学性能的方法
CN110540410B (zh) 一种氧化铝陶瓷注射成型用喂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