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90628A - 物品停留装置以及支撑体 - Google Patents

物品停留装置以及支撑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90628A
CN113490628A CN202080016990.1A CN202080016990A CN113490628A CN 113490628 A CN113490628 A CN 113490628A CN 202080016990 A CN202080016990 A CN 202080016990A CN 113490628 A CN113490628 A CN 1134906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pper
guide surface
support body
retention device
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169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90628B (zh
Inventor
荒木晃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hid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hid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hida Co Ltd filed Critical Ishid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4906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06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906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06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387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combinatorial weighing, i.e. selecting a combination of articles whose total weight or number is closest to a desired value
    • G01G19/393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combinatorial weighing, i.e. selecting a combination of articles whose total weight or number is closest to a desired value using two or more weighing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02Supply magaz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00Storing bulk material or loose, i.e. disorderly, articles
    • B65G3/04Storing bulk material or loose, i.e. disorderly, articles in bunkers, hoppers, or like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7/00Supplying or feeding fluent-solid, plastic, or liquid material, or loose masses of small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387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combinatorial weighing, i.e. selecting a combination of articles whose total weight or number is closest to a desired valu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一种物品停留装置具备:料斗,使物品暂时地停留,并且排出物品;以及支撑体,将料斗支撑为能够拆装。料斗具有:主体部,使物品停留;以及延伸部,沿主体部的宽度方向延伸。支撑体具有:卡合部,与延伸部卡合;以及引导面,在安装料斗时引导延伸部向卡合部的移动。

Description

物品停留装置以及支撑体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物品停留装置以及支撑体。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物品停留装置,具备:使物品暂时地停留并且排出物品的料斗;以及将料斗支撑为能够拆装的支撑体。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结构:在组合计量仪中,在固定于其框架的支撑体安装并支撑储存料斗。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501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那样的物品停留装置中,作业者在将料斗安装于支撑体时,难以规定料斗与支撑体的位置关系,在定位的进行中,需要持续支撑较重的料斗。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近年来,期望在物品停留装置中,使将料斗安装于支撑体时的作业性提高。
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侧面是以提供能够使料斗的安装的作业性提高的物品停留装置以及支撑体为课题。
本发明的一侧面所涉及的物品停留装置具备:料斗,使物品暂时地停留,并且排出物品;以及支撑体,将料斗支撑为能够拆装,料斗具有:主体部,使物品停留;以及延伸部,沿主体部的宽度方向延伸,支撑体具有:卡合部,与延伸部卡合;以及引导面,在安装料斗时引导延伸部向卡合部的移动。
在该物品停留装置中,作业者在将料斗安装于支撑体时使料斗的延伸部与支撑体的卡合部卡合的情况下,能够由支撑体的引导面引导该延伸部的移动。由此,能够容易将料斗安装于支撑体,使料斗的安装的作业性提高。
在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将料斗安装于支撑体时料斗移动的方向且沿水平方向的方向设为安装方向的情况下,引导面具有以随着向该安装方向而上升的方式倾斜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在将料斗安装于支撑体时,通过在引导面放置延伸部,能够由引导面支撑料斗的重量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在该状态下,通过将料斗向安装方向压入,以使引导面上升的方式使延伸部滑动,能够引导延伸部的移动。
在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引导面中的倾斜的区域的倾斜角度是45°以下。由此,能够有效发挥引导面以随着向该安装方向上升的方式倾斜所产生的上述的作用效果。
在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引导面具有沿水平面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在将料斗安装于支撑体时,通过在引导面放置延伸部,能够有效支撑料斗的重量的至少一部分。
在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卡合部卡合部是设置于高度比引导面低的位置且收纳延伸部的槽。在这种情况下,在将料斗安装于支撑体时,以引导面上的延伸部落入卡合部的方式使料斗落下,能够使延伸部与卡合部卡合。
在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将料斗安装于支撑体时料斗移动的方向且沿水平方向的方向设为安装方向的情况下,从与该安装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观察,作为卡合部的槽设置为与引导面的该安装方向上的端边相连。在这种情况下,在将料斗安装于支撑体时,通过将料斗向安装方向压入,能够以引导面上的延伸部落入卡合部的方式使料斗落下。
在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将料斗安装于支撑体时料斗移动的方向且沿水平方向的方向设为安装方向的情况下,支撑体具有抵接面,抵接面相对于引导面设置于与该安装方向相反方向的一侧,在安装料斗时抵接面能够与延伸部抵接。由此,在将料斗安装于支撑体时,通过延伸部与抵接面延伸部抵靠,能够限制延伸部乃至料斗的位置。
在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从与该安装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观察,抵接面设置为与引导面的该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端边相连,并从该端边向下侧延伸。由此,在将料斗安装于支撑体时,即使是延伸部与抵接面抵靠的情况,通过使料斗适当错开,能够使该延伸部顺利地到达引导面上。
在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引导面和抵接面交叉的角度是90°以上且小于180°。由此,能够有效发挥引导面以及抵接面的上述的作用。
在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支撑体具有以在主体部的宽度方向相互相对的方式配置的一对纵壁,引导面设置为架设于一对纵壁,抵接面设置为封堵一对纵壁之间。由此,在将料斗安装于支撑体时,能够抑制料斗的一部分进入支撑体的一对纵壁之间。
在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料斗具有设置于料斗的底部且能够开闭的闸门,在将料斗安装于支撑体时料斗移动的方向且沿水平方向的方向设为安装方向的情况下,引导面设置为相对于开状态的闸门在沿该安装方向的方向上隔开。由此,通过引导面的存在能够防止对料斗的闸门的开闭产生不良影响。
本发明的一侧面所涉及的支撑体将料斗支撑为能够拆装,料斗具有:主体部,使物品停留;以及延伸部,沿主体部的宽度方向延伸,支撑体具备:卡合部,与料斗的延伸部卡合;以及引导面,在安装料斗时引导延伸部向卡合部的移动。
在该支撑体中,在安装料斗时使料斗的延伸部与卡合部卡合的情况下,能够由引导面引导延伸部的移动。由此,能够容易将料斗安装于支撑体,使料斗的安装的作业性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侧面,提供能够使料斗的安装的作业性提高的物品停留装置以及支撑体。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示出具备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品停留装置的组合计量装置的构成图。
[图2]图2是示出图1的物品停留装置的侧视图。
[图3]图3是示出图2的支撑体的立体图。
[图4]图4是说明在图2的物品停留装置中将料斗安装于支撑体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5]图5是说明在图2的物品停留装置中将料斗安装于支撑体的情况的侧视图。
[图6]图6是说明图5的后续的侧视图。
[图7]图7是说明图6的后续的侧视图。
[图8]图8是说明图7的后续的侧视图。
[图9]图9是示出在图2的物品停留装置中料斗的闸门打开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0]图10是示出变形例所涉及的卡合部的侧视图。
[图11]图11是示出其他变形例所涉及的支撑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实施方式。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部分标注相同标号,省略重复的说明。“上”、“下”的词语与垂直方向的上下方向对应。
[组合计量装置的构成]
如图1所示那样,组合计量装置1具备:投入滑槽2;分散送料机3;多个放射送料机4;多个储存料斗(料斗)5;各自具有计量料斗11的多个计量装置10;集合滑槽6;定时料斗7;以及控制部8。组合计量装置1将由传送输送机50供给的物品A(存在农产品、水产品、加工食品等那样单体质量参差不齐的物品)以成为目标计量值的方式计量而供给到制袋包装机60。此外,制袋包装机60是将片材成形到预定容量的袋的同时,将由组合计量装置1计量而供给的物品A封装入袋的装置。
投入滑槽2配置于传送输送机50的传送端50a的下方。投入滑槽2接收从外部由传送输送机50传送而从传送输送机50的传送端50a落下的物品A,从而向下方排出。
分散送料机3配置于投入滑槽2的下方。分散送料机3具有朝向下方末端扩展的圆锥状的传送面3a。分散送料机3通过使传送面3a振动,从投入滑槽2向传送面3a的顶部排出的物品A朝向传送面3a的外边缘均匀地传送。
多个放射送料机4沿分散送料机3的传送面3a的外边缘放射状地配置。各放射送料机4具有从传送面3a的外边缘的下方向外侧延伸的沟槽4a。各放射送料机4通过使沟槽4a振动,将从传送面3a的外边缘排出的物品A朝向沟槽4a的前端部传送。
多个储存料斗5分别以位于各放射送料机4的沟槽4a的前端部的下方的方式配置为环状。各储存料斗5具有相对于其底部能够开闭的闸门5a。各储存料斗5通过关闭闸门5a,将从对应的沟槽4a的前端部排出的物品A暂时地存留。各储存料斗5通过打开闸门5a,将暂时地存留的物品A向下方排出。
多个计量料斗11分别以位于各储存料斗5的闸门5a的下方的方式配置为环状。各计量料斗11具有相对于其底部能够开闭的闸门11a。各计量料斗11通过关闭闸门11a,将从对应的储存料斗5排出的物品A暂时地存留。各计量料斗11通过打开闸门11a,将暂时地存留的物品A向下方排出。各计量装置10在各自具有的计量料斗11暂时地存留物品A时,计量与该物品A的质量对应的计量值。
集合滑槽6具有多个上段滑槽部61和下段滑槽部62。多个上段滑槽部61以各上段滑槽部61的上端部位于各计量料斗11的闸门11a的下方且各上段滑槽部61的下端部集中于中央部的方式配置为环状。各上段滑槽部61接收从各计量料斗11排出的物品A而将该物品A朝向中央部滑行。下段滑槽部62配置于各上段滑槽部61的下端部的下方。下段滑槽部62将从各上段滑槽部61排出的物品A从排出口6a向下方排出。
定时料斗7配置于集合滑槽6的排出口6a的下方。定时料斗7具有相对于其底部能够开闭的闸门7a。定时料斗7通过关闭闸门7a,暂时地存留从集合滑槽6排出的物品A,通过打开闸门7a,将暂时地存留的物品A向制袋包装机60排出。
控制部8配置在支撑于框架31的壳体32内。控制部8具有CPU、ROM、RAM等。控制部8控制分散送料机3以及放射送料机4的传送动作、各储存料斗5的闸门5a的开闭动作、各计量料斗11的闸门11a的开闭动作以及定时料斗7的闸门7a的开闭动作等组合计量装置1的各部的动作。控制部8基于从各计量装置10输出的物品A的计量值(即,各计量装置10具有的计量料斗11暂时地存留的物品A的计量值),以合计值成为目标计量值的方式(具体而言,以合计值收敛在将目标计量值设为下限值的预定范围内的方式)选择计量值的组合,从与该组合对应的计量料斗11排出物品A。
在组合计量装置1中,投入滑槽2、分散送料机3、多个放射送料机4、多个储存料斗5以及多个计量装置10直接或间接地支撑于壳体32。集合滑槽6以及定时料斗7直接或间接地支撑于框架31。组合计量装置1具备多个物品停留装置100。
[物品停留装置的构成]
接着,说明物品停留装置100。在图2、图5~9中,将储存料斗5(安装部52)的一部分以剖视的方式示出。
各物品停留装置100分别构成为包括储存料斗5以及支撑体110。如图2以及图4所示那样,储存料斗5具有主体部51、安装部52以及闸门5a。主体部51呈向上方开口的杯状。主体部51是使物品A停留在内部的部位。安装部52是将主体部51安装于支撑体110的部位。安装部52包括一对料斗纵壁53、第一轴体54和第二轴体55。
一对料斗纵壁53设置于作为主体部51的后方的安装方向(以下,也仅称为“安装方向”)侧。安装方向是在支撑体110安装储存料斗5时储存料斗5相对于支撑体110移动的方向且是沿水平方向的方向。安装方向是配置为环状的多个储存料斗5的该环状的径向内侧。一对料斗纵壁53呈将宽度方向设为厚度方向的板状。一对料斗纵壁53配置为在宽度方向上相互相对。一对料斗纵壁53固定于主体部51。一对料斗纵壁53以从主体部51的安装方向侧的外壁51a朝向下方弯曲的方式延伸。
第一轴体54是沿主体部51的宽度方向(参照图4,以下也仅称为“宽度方向”)延伸的构件。第一轴体54构成延伸部。第一轴体54设置于一对料斗纵壁53之间。第一轴体54与一对料斗纵壁53正交。第一轴体54是圆轴。第一轴体54设置为比第二轴体55更位于上方。第一轴体54具有提高与后述的卡合部113卡合的功能以及安装部52的刚度的功能。
第二轴体55是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构件。第二轴体55设置于一对料斗纵壁53之间。第二轴体55与一对料斗纵壁53正交。第二轴体55是圆轴。
第二轴体55设置于比第一轴体54更靠下方且一对料斗纵壁53的下端部。
第二轴体55具有提高安装部52的刚度的功能。
闸门5a设置为能够在主体部51的底部开闭。闸门5a通过关闭而能够在主体部51使物品A停留,另一方面通过打开而能够使该物品A向外部落下(能够排出)。闸门5a与用于使该闸门5a开闭驱动的驱动部(未图示)经由连杆57连结。
如图2以及图3所示那样,支撑体110将储存料斗5支撑为能够拆装。支撑体110是成形为所期望形状而成的板状构造物(板金加工品)。支撑体110具有一对支撑体纵壁(纵壁)111、引导面112、卡合部113、抵接面114、定位用凸部115以及覆盖面116。
一对支撑体纵壁111配置为在宽度方向上相互相对。一对支撑体纵壁111的下端侧通过例如螺栓等固定于壳体32(参照图1)的覆盖C。一对支撑体纵壁111呈将宽度方向设为厚度方向的板状。
引导面112是在安装储存料斗5时引导第一轴体54向卡合部113的移动的面。引导面112设置为架设于一对支撑体纵壁111的上端。引导面112通过与一对支撑体纵壁111的上端连续的上壁的上面构成。引导面112以随着向安装方向而上升的方式倾斜。引导面112的倾斜角度(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是45°以下。例如引导面112是其倾斜角度为40°的缓斜面。引导面112是平面。引导面112在储存料斗5安装并支撑于支撑体110的状态下,以相对于储存料斗5的开状态的闸门5a在沿安装方向的方向上隔开的方式设置(参照图9)。
卡合部113与第一轴体54卡合。卡合部113设置于支撑体纵壁111的上部。卡合部113是收纳有第一轴体54的槽。卡合部113是向上方开口的U字状的切槽(U字槽)。卡合部113设置于高度比引导面112低的位置。卡合部113设置于比引导面112更位于安装方向侧(后侧)。具体而言,卡合部113从作为与安装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的宽度方向观察,以与引导面112的安装方向上的端边相连的方式设置。
抵接面114是在安装储存料斗5时能够与储存料斗5的第一轴体54抵接的面。抵接面114相对于引导面112,设置于与储存料斗5的安装方向相反方向的一侧。抵接面114以封堵一对支撑体纵壁111之间的方式设置。抵接面114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一对支撑体纵壁111之间的尺寸,且小于一对料斗纵壁53之间的尺寸。
抵接面114设置为与引导面112的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端边连续。抵接面114从与引导面112的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端边朝向下侧延伸。抵接面114通过向构成引导面112的上壁的前方(与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下垂的前壁的前表面而构成。引导面112和抵接面114交叉的角度是90°以上且小于180°。例如引导面112和抵接面114交叉的角度是130°。抵接面114是与安装方向垂直的垂直面。抵接面114是平面。
定位用凸部115设置为一对支撑体纵壁111各自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定位用凸部115设置为向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定位用凸部115呈将宽度方向设为轴向的圆柱状。定位用凸部115与储存料斗5的料斗纵壁53中的第一轴体54与第二轴体55之间抵接,定位(确定姿势)储存料斗5。
覆盖面116具有在将储存料斗5安装于支撑体110时,引导向开闭闸门5a的驱动部(未图示)的连杆57的卡合的功能。覆盖面116包括:垂直面,与安装方向正交;以及倾斜面,设置为与垂直面的上片相连且随着向安装方向而相对于水平面而上升的方式倾斜。覆盖面116与一方的支撑体纵壁111连接。覆盖面116相对于一对支撑体纵壁111与宽度方向的外侧隔开而配置。料斗纵壁53进入一方的支撑体纵壁111与覆盖面116之间。
[作用以及效果]
如图5、图6以及图7所示那样,在储存料斗5能够拆装地安装于支撑体110时,作业者首先以在储存料斗5的一对料斗纵壁53之间配置有支撑体110的一对支撑体纵壁111的方式定位储存料斗5。也可以通过例如储存料斗5的第一轴体54与支撑体110的抵接面114抵接的同时,将储存料斗5在宽度方向上适当错开,实现该定位。与此同时,通过在支撑体110的引导面112放置储存料斗5的第一轴体54,使支撑体110承担储存料斗5的重量。
在该状态下,通过将储存料斗5向后侧(安装方向侧)按压,使第一轴体54滑动,使得引导面112上升。由此,储存料斗5沿引导面112,朝向后方以及上方移动。如图8所示那样,在第一轴体54的该滑动的最后,第一轴体54从引导面112的后侧落入卡合部113,第一轴体54与卡合部113卡合。并且,如图2所示那样,使支撑体110的定位用凸部115与储存料斗5的一对料斗纵壁53抵接,使储存料斗5向规定位置定位。根据以上,储存料斗5向支撑体110的安装完成。
以上,在物品停留装置100中,作业者在将储存料斗5安装于支撑体110时使储存料斗5的第一轴体54与支撑体110的卡合部113卡合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支撑体110的引导面112引导该第一轴体54的移动。由此,能够容易将储存料斗5安装于支撑体110,能够使储存料斗5的安装的作业性提高。能够提高储存料斗5的安装时的便利性。储存料斗5的安装时的上下方向以及宽度方向的容许范围变大,能够进行感触的安装。另外,在定位的期间支撑储存料斗5的重量的负担减少。能够实现储存料斗5的安装的简易化。
在安装储存料斗5时,安装部52位于储存料斗5的后侧,从在前侧站立的作业者观察,安装部52的第一轴体54的位置以及支撑体110的卡合部113的位置等隐藏于储存料斗5而无法看到。因此,作业者需要将储存料斗5在上下方向以及宽度方向上错开的同时以摸索的方式进行安装。由此,使储存料斗5的安装的作业性提高的上述效果显著。
在物品停留装置100中,引导面112以随着向安装方向而上升的方式倾斜。由此,在将储存料斗5安装于支撑体110时,通过在引导面112放置第一轴体54,能够在引导面112支撑储存料斗5的重量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在该状态下,通过将储存料斗5向安装方向压入,以使引导面112上升的方式使第一轴体54滑动,能够引导第一轴体54的移动。
此外,在将储存料斗5安装于支撑体110时,根据与储存料斗5的上游侧的构件或机构的关系对储存料斗5所处的位置的高度存在限制,由此引导面112倾斜时,不会使储存料斗5位于高的位置而容易进行安装。另外,通过引导面112的存在,第一轴体54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偏差的容许范围变大。
在物品停留装置100中,引导面112的倾斜角度是45°以下。由此,引导面112能够有效发挥以随着向安装方向上升的方式倾斜所产生的上述的作用。
在物品停留装置100中,卡合部113是设置于高度比引导面112低的位置且收纳第一轴体54的槽。在这种情况下,在将储存料斗5安装于支撑体110时,以引导面112上的第一轴体54落入卡合部113的方式使储存料斗5从引导面112落下,能够使第一轴体54与卡合部113卡合。
在物品停留装置100中,从宽度方向观察,作为卡合部113的槽设置为与引导面112的安装方向的端边相连。由此,在将储存料斗5安装于支撑体110时,通过将储存料斗5向安装方向压入,能够以引导面112上的第一轴体54落入卡合部113的方式使储存料斗5落下。
在物品停留装置100中,支撑体110具有抵接面114。由此,在将储存料斗5安装于支撑体110时,通过第一轴体54与抵接面114抵靠,能够限制第一轴体54乃至储存料斗5的位置。另外,例如,通过第一轴体54与抵接面114抵靠的同时使储存料斗5在宽度方向上适当错开,能够使储存料斗5在宽度方向上定位。
在物品停留装置100中,从宽度方向观察,抵接面114设置为与引导面112的前侧的端边相连,从该端边朝向下侧延伸。由此,在将储存料斗5安装于支撑体110时,即使是第一轴体54与抵接面114抵靠的情况,通过使储存料斗5适当向上方错开,能够使该第一轴体54顺利地到达引导面112上。
在物品停留装置100中,引导面112与抵接面114交叉的角度是90°以上且小于180°。由此,能够有效地发挥引导面112以及抵接面114的上述的作用效果。
在物品停留装置100中,抵接面114以封堵一对支撑体纵壁111之间的方式设置。由此,在将储存料斗5安装于支撑体110时,能够抑制储存料斗5的一部分(料斗纵壁53)进入支撑体110的一对支撑体纵壁111之间。
在物品停留装置100中,储存料斗5具有闸门5a。引导面112以相对于开状态的闸门5a在沿安装方向的方向上隔开的方式设置。由此,通过引导面112的存在能够防止对储存料斗5的闸门5a的开闭产生不良影响。
在支撑体110中,在安装储存料斗5时,通过引导面112能够引导第一轴体54的移动。由此,实现能够容易将储存料斗5安装于支撑体110,使储存料斗5的安装的作业性提高等的上述的作用效果。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U字槽构成卡合部113,但卡合部113的方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如图10所示那样,卡合部113也可以从宽度方向观察,通过由两个边缘(二边)构成的角落部构成。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轴体54与角落部的二边抵接而卡合。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引导面112的整个区域以随着向安装方向而上升的方式倾斜,但也可以是引导面112的一部分以随着向安装方向而上升的方式倾斜。即,引导面112具有以随着向安装方向而上升的方式倾斜的区域即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引导面112也可以具有沿水平面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在将储存料斗5安装于支撑体110时,通过在引导面112放置第一轴体54,能够由引导面112有效地支撑储存料斗5的重量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引导面112也可以具有以随着向安装方向而下降的方式倾斜的区域。即,引导面112具有以随着向安装方向而上升的方式倾斜的区域、沿水平面的区域以及以随着向安装方向而下降的方式倾斜的区域中至少任一方区域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引导面112也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也可以是将平面以及曲面组合的面。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储存料斗5设为支撑体110的支撑对象,但作为支撑对象的料斗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将计量料斗11设为支撑对象。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向计量料斗11传送物品A的传送部不限于分散送料机3以及多个放射送料机4,也可以具有其他构成。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储存料斗5也可以配置为矩阵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滚子或轴承等圆筒体外插于第一轴体54(即,以第一轴体54插入该圆筒体的方式)而安装。由此,能够减少使第一轴体54沿引导面112移动时的摩擦力。即使引导面112的倾斜角度大于45°,也没那么需要安装的力(将储存料斗5向安装方向压入的力等),能够实现储存料斗5的安装。在这种情况下,该圆筒体构成减少安装的力的机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支撑体110具有抵接面114(参照图3),但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1所示的支撑体510那样,也可以没有抵接面114。在这种情况下,代替将储存料斗5的第一轴体54与抵接面114抵靠,而能够将储存料斗5的第一轴体54与支撑体纵壁111的厚度部分(前侧的侧面111a)抵靠。在不具有这样的抵接面144的支撑体510中,在抵接面144的里侧不会附着污迹,因此从清扫性的观点出发是有利的。
以上,说明了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但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变形例。例如,各构成的材料以及形状不限于上述材料以及形状,可采用各种材料以及形状。本公开也可以在不改变各技术方案中记载的主旨的范围内变形。也可以适当组合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变形例。也可以任意组合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变形例的至少一部分。
附图标记说明
5…储存料斗(料斗),5a…闸门,51…主体部,100…物品停留装置,110、510…支撑体,111…支撑体纵壁(纵壁),112…引导面,113…卡合部,114…抵接面,A…物品。

Claims (12)

1.一种物品停留装置,具备:
料斗,使物品暂时地停留,并且排出所述物品;以及
支撑体,将所述料斗支撑为能够拆装,
所述料斗具有:
主体部,使所述物品停留;以及
延伸部,沿所述主体部的宽度方向延伸,
所述支撑体具有:
卡合部,与所述延伸部卡合;以及
引导面,在安装所述料斗时引导所述延伸部向所述卡合部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停留装置,其中,
在将所述料斗安装于所述支撑体时所述料斗移动的方向且沿水平方向的方向设为安装方向的情况下,
所述引导面具有以随着向该安装方向而上升的方式倾斜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品停留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面中的倾斜的区域的倾斜角度是45°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物品停留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面具有沿水平面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物品停留装置,其中,
所述卡合部是设置于高度比所述引导面低的位置且收纳所述延伸部的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品停留装置,其中,
在将所述料斗安装于所述支撑体时所述料斗移动的方向且沿水平方向的方向设为安装方向的情况下,
从与该安装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观察,作为所述卡合部的所述槽设置为与所述引导面的该安装方向上的端边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物品停留装置,其中,
在将所述料斗安装于所述支撑体时所述料斗移动的方向且沿水平方向的方向设为安装方向的情况下,
所述支撑体具有抵接面,所述抵接面相对于所述引导面设置于与该安装方向相反方向的一侧,在安装所述料斗时所述抵接面能够与所述延伸部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品停留装置,其中,
从与该安装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观察,所述抵接面设置为与所述引导面的该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端边相连,并从该端边向下侧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物品停留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面和所述抵接面交叉的角度是90°以上且小于180°。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物品停留装置,其中,
所述支撑体具有以在所述主体部的宽度方向相互相对的方式配置的一对纵壁,
所述引导面设置为架设于一对所述纵壁,
所述抵接面设置为封堵一对所述纵壁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物品停留装置,其中,
所述料斗具有设置于所述料斗的底部且能够开闭的闸门,
在将所述料斗安装于所述支撑体时所述料斗移动的方向且沿水平方向的方向设为安装方向的情况下,
所述引导面设置为相对于开状态的所述闸门在沿该安装方向的方向上隔开。
12.一种支撑体,将料斗支撑为能够拆装,
所述料斗具有:
主体部,使物品停留;以及
延伸部,沿所述主体部的宽度方向延伸,
所述支撑体具备:
卡合部,与所述料斗的所述延伸部卡合;以及
引导面,在安装所述料斗时引导所述延伸部向所述卡合部的移动。
CN202080016990.1A 2019-09-26 2020-07-29 物品停留装置以及支撑体 Active CN1134906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75330 2019-09-26
JP2019175330 2019-09-26
PCT/JP2020/029087 WO2021059736A1 (ja) 2019-09-26 2020-07-29 物品滞留装置及び支持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0628A true CN113490628A (zh) 2021-10-08
CN113490628B CN113490628B (zh) 2023-04-28

Family

ID=75166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16990.1A Active CN113490628B (zh) 2019-09-26 2020-07-29 物品停留装置以及支撑体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975923B2 (zh)
EP (1) EP3875923B1 (zh)
JP (1) JP6982923B2 (zh)
CN (1) CN113490628B (zh)
DK (1) DK3875923T3 (zh)
WO (1) WO20210597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0628B (zh) * 2019-09-26 2023-04-28 株式会社石田 物品停留装置以及支撑体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64153A (ja) * 2000-03-17 2001-09-26 Anritsu Corp 組合せ計量装置
JP2005024454A (ja) * 2003-07-04 2005-01-27 Anritsu Sanki System Co Ltd 組合せ計量装置
CN206645048U (zh) * 2017-02-21 2017-11-17 无锡耐特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带滑动轴承双开门秤斗装置
CN109716076A (zh) * 2016-09-20 2019-05-03 株式会社石田 料斗及组合计量装置
JP3221867U (ja) * 2019-01-24 2019-06-27 株式会社イシダ ハンガーおよび組合せ計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541709B2 (en) * 1981-08-18 1985-01-17 K.K. Ishida Koki Seisakusho Combinatorial weighing apparatus
GB8705451D0 (en) * 1987-03-09 1987-04-15 Driver Southall Combinational weighing systems
US6674021B2 (en) * 2000-03-17 2004-01-06 Anritsu Corporation Combination weighing equipment with sealed happer door driving mechanisms to facilitate cleaning
JP5295873B2 (ja) * 2009-06-05 2013-09-18 株式会社イシダ 組合せ計量装置
JP6029859B2 (ja) 2012-06-01 2016-11-24 株式会社イシダ 計量装置
JP6442246B2 (ja) * 2014-11-21 2018-12-19 株式会社イシダ 物品処理装置
CN206695891U (zh) * 2017-04-01 2017-12-01 平湖市浩天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多头秤下料斗安装结构
CN113490628B (zh) * 2019-09-26 2023-04-28 株式会社石田 物品停留装置以及支撑体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64153A (ja) * 2000-03-17 2001-09-26 Anritsu Corp 組合せ計量装置
JP2005024454A (ja) * 2003-07-04 2005-01-27 Anritsu Sanki System Co Ltd 組合せ計量装置
CN109716076A (zh) * 2016-09-20 2019-05-03 株式会社石田 料斗及组合计量装置
CN206645048U (zh) * 2017-02-21 2017-11-17 无锡耐特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带滑动轴承双开门秤斗装置
JP3221867U (ja) * 2019-01-24 2019-06-27 株式会社イシダ ハンガーおよび組合せ計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82923B2 (ja) 2021-12-17
EP3875923B1 (en) 2024-03-27
CN113490628B (zh) 2023-04-28
WO2021059736A1 (ja) 2021-04-01
US20220219905A1 (en) 2022-07-14
EP3875923A4 (en) 2022-08-03
JPWO2021059736A1 (ja) 2021-11-18
DK3875923T3 (da) 2024-04-22
EP3875923A1 (en) 2021-09-08
US11975923B2 (en) 2024-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33546B2 (en) Combination weighing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hopper attachment workability
CN113490628A (zh) 物品停留装置以及支撑体
JP5864287B2 (ja) 組合せ計量装置
US4610322A (en) Weight measuring apparatus for elongated articles
US11913824B2 (en) Combination weighing device
CN110392822B (zh) 组合计量装置
US20210372848A1 (en) Combination weighing apparatus
CN111971535B (zh) 组合计量装置
CN112478267B (zh) 定时料斗及组合计量装置
CN114441013A (zh) 组合计量装置
JP6631967B2 (ja) 組合せ秤における搬送幅規制装置
JP6804821B2 (ja) 組合せ秤用ホッパ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組合せ秤
JP7212986B2 (ja) 直進フィーダ用のトラフ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組合せ秤
US2930473A (en) Hopper fed machine for orienting work pieces
JP7455481B2 (ja) 組合せ計量装置
JP7332259B2 (ja) 直進フィーダ用のトラフ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組合せ秤
JP2019100838A (ja) 物品規制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組合せ秤
CA1148572A (en) Discrete parts floor feeder
JP2022075207A (ja) 物品搬送装置
JP2018155652A (ja) 組合せ計量装置
JPS612618A (ja) 物品供給装置
EP3376185A1 (en) Combination weighing device
JP4766630B2 (ja) コンベヤ
CN114485881A (zh) 组合计量装置
JP2004020259A (ja) 組合せ計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