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74265A - 运输承载系统和具有用于运输悬挂货物的运输承载件的悬挂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运输承载系统和具有用于运输悬挂货物的运输承载件的悬挂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74265A
CN113474265A CN202080013069.1A CN202080013069A CN113474265A CN 113474265 A CN113474265 A CN 113474265A CN 202080013069 A CN202080013069 A CN 202080013069A CN 113474265 A CN113474265 A CN 1134742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ort
carrier
side wall
section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130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74265B (zh
Inventor
T·克里奇鲍姆
M·劳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GW Logistics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TGW Mechanic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GW Mechanics GmbH filed Critical TGW Mechanic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3474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4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742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42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34Devices for dischar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from conveyor 
    • B65G47/38Devices for dischar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from conveyor  by dumping, tripping, or releasing load carri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9/00Apparatus for assisting manual handling having suspended load-carriers movable by hand or gravity
    • B65G9/002Load-carriers, rolle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DWORKING VENEER OR PLYWOOD
    • B27D1/00Joining wood veneer with any material; Forming articles thereby; Preparatory processing of surfaces to be joined, e.g. scoring
    • B27D1/04Joining wood veneer with any material; Forming articles thereby; Preparatory processing of surfaces to be joined, e.g. scoring to produce plywood or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Plywood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DWORKING VENEER OR PLYWOOD
    • B27D5/00Other working of veneer or plywood specially adapted to veneer or plywood
    • B27D5/006Trimming, chamfering or bevelling edgings, e.g. li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MWORKING OF WOOD NOT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B27B - B27L; MANUFACTURE OF SPECIFIC WOODEN ARTICLES
    • B27M1/00Working of wood not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B27B - B27L, e.g. by stretching
    • B27M1/08Working of wood not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B27B - B27L, e.g. by stretching by multi-step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MWORKING OF WOOD NOT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B27B - B27L; MANUFACTURE OF SPECIFIC WOODEN ARTICLES
    • B27M3/00Manufacture or reconditioning of specific semi-finished or finished articles
    • B27M3/0013Manufacture or reconditioning of specific semi-finished or finished articles of composite or compound articles
    • B27M3/0026Manufacture or reconditioning of specific semi-finished or finished articles of composite or compound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oblong elements connected later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MWORKING OF WOOD NOT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B27B - B27L; MANUFACTURE OF SPECIFIC WOODEN ARTICLES
    • B27M3/00Manufacture or reconditioning of specific semi-finished or finished articles
    • B27M3/0093Manufacture or reconditioning of specific semi-finished or finished articles of raised panels, i.e. panels having a profiled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1/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wood, e.g. wood board, veneer, wood particle board
    • B32B21/13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wood, e.g. wood board, veneer, wood particle board all layers being exclusively woo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1/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wood, e.g. wood board, veneer, wood particle board
    • B32B21/1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wood, e.g. wood board, veneer, wood particle board comprising wood board or vene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7/00Conveyors having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e.g. a chain, transmitting movement to a continuous or substantially-continuous load-carrying surface or to a series of individual load-carriers; Endless-chain conveyors in which the chains form the load-carrying surface
    • B65G17/20Conveyors having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e.g. a chain, transmitting movement to a continuous or substantially-continuous load-carrying surface or to a series of individual load-carriers; Endless-chain conveyors in which the chains form the load-carrying surface comprising load-carriers suspended from overhead traction ch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7/00Conveyors having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e.g. a chain, transmitting movement to a continuous or substantially-continuous load-carrying surface or to a series of individual load-carriers; Endless-chain conveyors in which the chains form the load-carrying surface
    • B65G17/30Details; Auxiliary devices
    • B65G17/38Chains or like traction elements; Connections between traction elements and load-carriers
    • B65G17/42Attaching load carriers to traction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9/00Conveyors comprising an impeller or a series of impellers carried by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and arranged to move articles or materials over a supporting surface or underlying material, e.g. endless scraper conveyors
    • B65G19/02Conveyors comprising an impeller or a series of impellers carried by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and arranged to move articles or materials over a supporting surface or underlying material, e.g. endless scraper conveyors for articles, e.g. for containers
    • B65G19/025Conveyors comprising an impeller or a series of impellers carried by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and arranged to move articles or materials over a supporting surface or underlying material, e.g. endless scraper conveyors for articles, e.g. for containers for suspend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5/00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1/00Supporting frames or bases for conveyors as a whole, e.g. transportable conveyor frames
    • B65G41/006Supporting frames or bases for conveyors as a whole, e.g. transportable conveyor frames with the conveyor not adjustably mounted on the supporting frame or ba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 B65G47/6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to or from conveyors of the suspended, e.g. trolley, type
    • B65G47/61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to or from conveyors of the suspended, e.g. trolley, type fo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9/00Apparatus for assisting manual handling having suspended load-carriers movable by hand or gravity
    • B65G9/004Loading or unloading arrang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02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 E04C2/1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of wood, fibres, chips, vegetable stems, or the like; of plastics; of foamed products
    • E04C2/12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of wood, fibres, chips, vegetable stems, or the like; of plastics; of foamed products of solid woo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FDOVETAILED WORK; TENONS; SLOTTING MACHINES FOR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 B27F1/00Dovetailed work; Tenons; Making tongues or grooves; Groove- and- tongue jointed work; Finger- joi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29Clothes, clothes ha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ain Conveyers (AREA)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运输承载件(2)和用于悬挂输送装置(1)的运输承载系统,其中运输承载件包括能通用使用的基体(30)和经由连接装置(50)可更换的承载体(40a、40b),该承载体在第一配置中具有用于运输袋运输的完全被包围的接纳开口,而在第二配置中设有用于运输挂在衣架上的货物的挂钩。连接装置(50)包括垂直于纵向轴线(51)延伸的型材槽(60)和垂直于纵向轴线延伸的型材突起部(61)。型材槽构造侧凹部(62)并且沿其纵向延伸部的方向在端部侧设有推入开口(63)。型材突起部包括型材接片(64)和在横截面方面扩宽地一体成型在型材接片上的型材头部(65)。此外,本发明涉及具有这种运输承载系统的悬挂输送装置和用于自动卸载悬挂在运输承载件上的运输袋的卸载站。

Description

运输承载系统和具有用于运输悬挂货物的运输承载件的悬挂 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输承载件,一种用于悬挂输送装置的运输承载系统和一种具有用于运输悬挂货物的运输承载件的悬挂输送装置,如在权利要求1、17和19的前序部分中所描述的。
背景技术
EP3028960A1公开了一种悬挂输送装置,该悬挂输送装置具有驱动装置和通过驱动装置可运动的用于运输悬挂货物的运输承载件。运输承载件分别包括基体和经由连接装置可更换地固定在基体上的承载体,该承载体具有用于挂入悬挂货物的至少一个弓状部的完全被包围的接纳开口。驱动装置设计为输送链并且每个输送环节形成基体。承载体可以在输送链闭合的情况下(因此在输送链没有打开的情况下)更换。连接装置设计为插接连接。优选地,插接连接包括至少一个沿插接连接的引入方向作用的形锁合元件(卡锁凸起部)。如果插接连接设计为没有附加的形锁合元件(卡锁凸起部),则承载体仅经由相应设计的力锁合固定在基体上,从而更换过程可以仅以高的力耗费执行。而如果附加地设置形锁合元件(卡锁凸起部),则该形锁合元件也必须接收重力。
可对照的连接装置在EP3050828B1中公开。
一般将“悬挂货物”“理解为如下货物,所述货物例如经由弓状部悬挂地运输。悬挂货物的经典示例是挂在衣架上的衣服,或用于容纳货物的运输袋。“悬挂货物”就此而言与“卧置货物”相反。卧置货物是指如下货物,所述货物在运动的基底部上平稳地运输。与此相对地,悬挂货物悬挂在运输承载件或悬挂输送装置下方。
运输袋的不同的实施方案由DE102004018569A1、DE202017106993U1和WO2018/130712A2已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给出一种运输承载件和一种用于悬挂输送装置的运输承载系统,其具有位于基体与承载体之间的改善的连接装置。尤其是,承载体应能够以少量耗费且最简单的技术辅助器件(工具)从基体更换。本发明的任务是,给出一种具有用于运输悬挂货物的运输承载件的悬挂输送装置,所述悬挂输送装置可以灵活地与不同的悬挂货物相适配并且以小的耗费与变化的要求相适配。
本发明的任务通过如下方式解决,即,连接装置
-在基体附接区段和承载体附接区段之一中包括垂直于纵向轴线延伸的型材槽(第一形锁合元件)并且在基体附接区段和承载体附接区段之一中包括垂直于纵向轴线延伸的型材突起部(第二形锁合元件);
-其中,型材槽构造侧凹部并且沿其纵向延伸部的方向在端部侧构造推入开口;
-其中,型材突起部包括型材接片和在横截面方面扩宽地一体成型在型材接片上的型材头部;
-其中,型材突起部能够经由推入开口沿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定向的推入方向推入到型材槽中。
当承载体安装在基体上时,连接装置包括形锁合连接的彼此互补地实施的并且作用到彼此中的形锁合元件。形锁合元件在此刚性地构造。这种刚性的形锁合元件可简单地制造并且由此连接装置可以成本适宜地制造。此外,刚性的形锁合元件使用寿命更长并且针对由于频繁的更换过程引起的损伤更不敏感。第一形锁合元件(带侧凹部的型材槽)布置在承载体附接区段中,而第二形锁合元件(型材突起部)布置在基体附接区段中。反过来,第一形锁合元件(带侧凹部的型材槽)可以布置在基体附接区段中,而第二形锁合元件(型材突起部)可以布置在承载体附接区段中。第一形锁合元件(带侧凹部的型材槽)和第二形锁合元件(型材突起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横截面方面基本上T形地设计。在其他情况下,第一形锁合元件是具有空心柱形的侧凹部的型材槽,而第二形锁合元件是具有柱形型材头部的型材突起部,该型材头部的直径大于型材接片的宽度。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第一形锁合元件和第二形锁合元件也可以构造其他横截面形状。
这种形锁合连接的特征也在于,型材突起部可以通过垂直于纵向轴线定向的推入运动推入到型材槽中。推移运动能够以小的力耗费并且在没有附加的工具的情况下执行。尤其是,形锁合连接可以在不考虑是否(如在力锁合连接装置情况下)达到亦或超过特定的接合力的情况下建立。
形锁合元件也适合用于在基体与承载体之间建立尤其是相对于(围绕竖直轴线的)转动运动和(沿竖直轴线方向由于重力引起的)拉伸负载可承受负荷的连接。所述连接是抗扭转且可承载的,即使承载体经由唯一的连接装置可更换地固定在基体上。
连接装置允许迅速更换承载体,并且这基本上在没有附加的工具的情况下实现。
可以独立于(不同的)承载体的配置总是(通用地)使用同一个且优化设计的基体。基体可以/必须具有不同的功能,而承载体仅承担唯一的功能。
由此,基体包括:驱动区段,所述驱动区段例如包括至少一个引导滚轮,所述引导滚轮沿着悬挂输送装置的引导装置可滚动地支承;和至少一个接合区段,该接合区段与引导滚轮的驱动装置共同作用并且被加载驱动力。驱动区段也可以配备有如下止挡部,例如在悬挂承载件的前侧上配备有止挡部,第一悬挂承载件例如借助停止元件与止挡部相碰,和/或配备有如下止挡部,其例如设置在悬挂承载件的背侧上,第二悬挂承载件在第一悬挂承载件上与该止挡部相碰。因此,驱动区段可以功能实现“引导悬挂承载件”、“使悬挂承载件向前运动”和/或“定位悬挂承载件”。如果基体附加地设有识别器件,则基体也承担“识别悬挂承载件”的功能。
但承载体独立于其设计仅承担“接纳悬挂货物”的功能。
但不同的承载体具有基体附接区段,该基体附接区段具有统一的(一致的)第一形锁合元件或第二形锁合元件。
优选地,基体由塑料制成并且在注射成型方法中一件式地制成。优选地,承载体由塑料制成并且在注射成型方法中一件式地制成。可以证明为有利的是,基体的材料性能与承载体的材料性能是不同的。尤其是,基体的塑料材料可以具有比承载体/所使用的承载体的塑料材料更好的机械性能,如强度、冲击强度、可变形性等。不同的承载体可以使用不同的造型和/或不同的材料性能。例如,承载体在第一配置中可以设计为具有完全被包围的接纳开口,而在第二配置中可以设计为具有挂钩。承载体可以在第一配置中以及在第二配置中具有不同的材料性能。例如第一配置中的承载体设计为具有比第二配置中的承载体更高的材料密度。在其他情况下,第一配置中的具有挂钩的承载体可以具有不同的材料性能和/或第二配置中的具有完全被包围的接纳开口的承载体可以具有不同的材料性能。
根据运输要求仅需更换承载体,基体保持不变。如果悬挂货物是挂在衣架上的衣服,则优选使用第二配置中的具有挂钩的承载体,而如果悬挂货物是运输袋,则优选使用第一配置中的具有完全被包围的接纳开口的承载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规定,型材槽布置在承载体附接区段中,而型材突起部布置在基体附接区段中。第二形锁合元件(型材突起部)的结构趋向于比第一形锁合元件(型材槽)的结构更小。如果第二形锁合元件(型材突起部)设置在承载体上的基体附接区段中,承载体可以更节省空间地保持在“仓库存放结构”上。
根据一种有利的设计,运输承载件包括前壁和后壁,并且型材槽通过从前壁朝着后壁方向延伸的型材槽形成。型材槽从前壁出发在长度上延伸并且优选在快到后壁之前结束。承载体附接区段(如果(带侧凹部的)型材槽设置在该承载体附接区段中)或基体附接区段(如果(带侧凹部的)型材槽设置在该基体附接区段中)相对于(带侧凹部的)型材槽具有更大的长度,从而在与后壁相邻的型材槽端部上留有材料接片。与前壁相邻的型材槽端部形成推入开口,所述推入开口通入到前壁中。由此,预设用于承载体的推入方向,并且避免被更换的承载体的错误定向,这尤其是在非对称的悬挂承载件的情况下是不利的。原则上,材料接片也可以用作推入限制部(刚性的止挡部),当该型材接片完全推入到型材槽中时,型材接片抵着所述推入限制部贴靠。
如果型材槽通过向着承载体并且在其纵向延伸部上连贯地打开的型材槽形成,则可以尤其是在注射成型方法中简单地制造横截面轮廓。也证明为有利的是,在经由打开的型材槽本身移去承载体之后,侧凹部可良好地接近,并且可以对型材槽进行清洁。由此,能够去除型材槽中的污物,从而即使在多次更换过程之后也确保基体与承载体之间得可靠的连接。
根据一种特别有利的设计方案规定,连接装置包括彼此间能接合的锁定元件,所述锁定元件布置并且构造为,使得当可更换的承载体安装在所述基体上时,所述基体和承载体沿所述型材槽的纵向方向彼此间不相对移动地锁定。锁定元件用于锁定基体与承载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尤其是,锁定元件在基体和承载体将接合在一起时起作用,其方式为,使所述锁定元件在移动运动上自动地彼此接合。
优选地,所述锁定元件包括第一锁定元件,所述第一锁定元件在基体附接区段和承载体附接区段之一中由布置在所述型材槽两侧的弹性屈服的弹簧臂形成,所述弹簧臂分别具有一体成型在弹簧夹上的卡锁凸起部,并且所述锁定元件包括第二锁定元件,所述第二锁定元件在基体附接区段和承载体附接区段之一中由布置在所述型材接片两侧的卡锁开口形成。第一锁定元件(具有各一个卡锁凸起部的弯曲弹性的弹簧臂)布置在承载体附接区段中,而第二锁定元件(卡锁开口)布置在基体附接区段中。反过来,第一锁定元件(具有各一个卡锁凸起部的弯曲弹性的弹簧臂)可以布置在基体附接区段中,而第二锁定元件(卡锁开口)可以布置在承载体附接区段中。弹簧臂能分别在垂直于其主延伸方向延伸的弯曲方向上弹性弯曲并且在弹簧夹上设有沿弯曲方向伸出的卡锁凸起部。在锁定元件的接合位置中,将卡锁凸起部抵着卡锁开口的边缘部贴靠。
根据一种实施方案规定,所述连接装置在基体附接区段和承载体附接区段之一中包括布置在所述型材接片两侧的接纳缝隙,所述接纳缝隙分别构造沿所述承载体的推入方向延伸的支撑面和布置在沿所述承载体的推入方向处于后部的端部区域中的卡锁开口。如果弹簧臂设置在承载体附接区段中,则接纳缝隙布置在基体附接区段中。反过来,如果弹簧臂设置在基体附接区段中,则接纳缝隙可以布置在承载体附接区段中。如果承载体相对于基体沿垂直于纵向轴线的推入方向运动,则弹簧臂通过(滑动地)靠置在支撑面上的卡锁凸起部例如向内弯曲并且一旦卡锁凸起部经过了卡锁开口的边缘部就向外卸压。在卡锁凸起部的适合的形状、尤其是锯齿形状的情况下,承载体则不再能容易地逆着推入方向从基体移开,因为卡锁凸起部与卡锁开口的边缘部进行形锁合连接。
形锁合连接可以被解除,其方式为,将弹簧臂沿垂直于其主延伸方向延伸的弯曲方向这样偏转,使得卡锁凸起部又与卡锁开口的边缘部脱离接合。同时使承载体逆着推入方向沿垂直于纵向轴线的方向运动。
连接装置为此可以具有接近通道,卡锁开口通入到所述接近通道中。优选地,可以将工具引入到接近通道中并且可以利用工具将卡锁凸起部通过杠杆作用从卡锁开口中取出。螺丝起子作为工具是足够的。
也有利的是如下设计方案,在该设计方案中,承载体在第一配置中配备有完全被包围的接纳开口或在第二配置中配备有挂钩。
利用配置不同的承载体响应于对仓库和分拣系统的柔性的越来越多的要求。正是在纺织业中的电子商务中必须考虑极其高的退货比例。正是在退货区域中被证明为有利的是,被退还的货物利用悬挂输送系统存放、分类和分拣。货物作为悬挂货物操纵。悬挂货物是挂在衣架上的衣服,或用于容纳货物的运输袋。利用运输袋几乎可以处理不受限的货物品类。例如货物(如鞋子、衬衫、套衫、T恤、饰品)在纸板箱、塑料袋等中包装。
在该背景前,可以使用第一配置中的具有挂钩的承载体或可以使用第二配置中的具有完全被包围的接纳开口的承载体。第一配置中的具有完全被包围的接纳开口的承载体运输悬挂的运输袋(悬挂袋),所述运输袋容纳货物。第二配置中的具有挂钩承载体运输处于衣架上的衣服。
也证明为有利的可以是,承载体附加地包括:
-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延伸的前部的侧壁;
-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延伸的后部的侧壁;
-在前部的侧壁与后部的侧壁之间延伸的下部的侧壁;
-通过所述前部的侧壁、后部的侧壁和下部的侧壁形成的接纳区段,所述接纳区段用于挂上所述悬挂货物的弓状部;
-通入到所述接纳区段中的接近通道,经由所述接近通道将所述悬挂货物的弓状部引入到所述接纳区段中;
-在前部的侧壁和后部的侧壁上在下部的壁区段中设有朝着所述下部的侧壁方向倾斜地朝向彼此的引导边缘;和
-运输保险机构,所述运输保险机构隔开竖直间距地布置在所述接纳区段上方并且构造止挡面,所述止挡面限制所述弓状部朝着所述运输保险机构方向的相对移位或使所述弓状部朝着所述运输保险机构方向的相对移位变得困难。
由此一方面可以允许弓状部在引导边缘处在一定程度上“升高”并且另一方面可以阻止弓状部从接纳区段经由接近通道“抽出”。因此,弓状部上的悬挂货物的运输可以可靠地进行,并且即使在高的运输速度的情况下也可以避免悬挂货物的损耗。
运输保险机构当前在第二配置中的具有用于运输处于衣架上的衣服的挂钩的承载体中使用。
下面描述运输保险机构的有利的设计并且在这一点上不再次提及。
也可以证明为有利的是,所述基体包括: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延伸的接纳井道,所述接纳井道具有在其纵向延伸部方向上构造在端部侧的开口缝隙;和能经由所述开口缝隙插入到所述接纳井道中的识别器件、尤其是应答器。接纳井道构造接纳平面,该接纳平面沿运输承载件的输送方向延伸。由此,识别器件也以其主面横向于输送方向定向,即朝向侧面定向。由此,可以几乎防止发生读取错误。也可以避免与其他识别器件重叠。识别器件优选是RFID应答器(射频识别)。识别器件例如用于存储关于运输承载件和必要时关于由运输承载件运输的悬挂货物的识别信息。此外,可以在设计为数据存储元件的识别器件中也存储关于已经过的或要经过的运输路程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考虑用于材料流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设计方案规定,所述接纳井道包括向着所述承载体打开的底部和朝着所述底部方向伸出的弹性屈服的具有支承面的弹簧臂,从而所述识别器件、尤其是所述应答器在所述接纳井道中支撑在所述支承面上并且所述识别器件通过所述弹簧臂保持。识别器件不是持久地集成布置在基体中,而是可以在需要时(在故障、变换为新的应答器技术的情况下)更换。
也有利的是,所述接纳井道和所述识别器件、尤其是所述应答器布置在所述驱动区段与所述承载体附接区段之间。由此,可实现可靠的读取过程。
本发明的任务也通过如下方式解决,即,悬挂输送装置包括多个运输承载件,其中,所有运输承载件或至少一些运输承载件包括经由连接装置可更换地固定在基体上的用于运输悬挂货物的承载体。运输承载件中的一些运输承载件也可以一件式地构造,其中,基体和承载体持久地(不可松脱地)连接。尤其是,可行的是,一个悬挂输送区段中的引导装置(在该悬挂输送区段中没有设置驱动装置)或一个悬挂输送区段中的引导装置和驱动装置(在该悬挂输送区段中还设置有驱动装置)和运输承载件的基体可维持不变。可以仅更换承载体,以便可以使用各种悬挂输送装置。换装可以快速且简单地执行。
也有利的是,运输承载件能够耦联到引导装置上并且能够与引导装置解耦,或者运输承载件能够耦联到引导装置和驱动装置上并且能够与引导装置和驱动装置解耦。换言之,运输承载件的驱动区段这样设计,使得运输承载件(并且不仅承载体)可以在没有附加的装配步骤的情况下从引导装置移去或从引导装置和驱动装置移去。由此,悬挂输送装置可以继续运行,并且为了更换或换装悬挂承载件,仅需要短的停止时间。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悬挂输送装置的运输承载件和一种具有用于运输悬挂货物的运输承载件的悬挂输送装置和一种用于自动卸载运输袋的卸载站,如在权利要求20、29、30、41和42的前序部分中所描述的。
这种用于悬挂输送装置的运输承载件和这种具有用于运输悬挂货物的运输承载件的悬挂输送装置例如由DE102005006455A1和WO2017/109042A1已知。运输承载件包括基体与承载体。基体设有驱动区段,该驱动区段可以与悬挂输送装置的引导装置和/或驱动装置共同作用。承载体包括:伸出的前部的侧壁、伸出的后部的侧壁、在前部的侧壁和后部的侧壁之间延伸的下部的侧壁和在前部的侧壁和后部的侧壁之间延伸的上部的侧壁和最后通过各侧壁完全包围的用于挂入悬挂货物的弓状部的接纳开口。前部的侧壁和后部的侧壁分别具有下部的壁区段和上部的壁区段,其中,下部的壁区段设有朝着方向下部的侧壁倾斜地朝向彼此的引导边缘并且通入到下部的侧壁中。
这些已知的用于悬挂输送装置的运输承载件在运输承载件的运输期间几乎不能使悬挂货物稳定,并且自由向下地悬挂在承载体上的悬挂货物开始摆动。这甚至可导致:悬挂货物从承载体掉落和/或依次运输的悬挂货物在转辙器上彼此间发生挤压并且需要消除干扰。在下部的侧壁处也发生相对高的由摩擦引起的磨损。
本发明的任务是,给出一种改善的用于悬挂输送装置的运输承载件。尤其是,应该即使在高的运输速度的情况下也实现悬挂货物的可靠的运输。本发明的任务是,给出一种改善的具有用于运输悬挂货物的运输承载件的悬挂输送装置。尤其是,应该即使在高的运输速度的情况下也实现悬挂输送装置的高的可用性。
本发明的任务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所述下部的侧壁包括第一支承区段和第二支承区段,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第二支承区段布置在所述前部的侧壁与后部的侧壁之间形成的中间平面两侧并且分别相对于所述中间平面隔开间距地错开布置,从而所述弓状部定位在各所述引导边缘之间并且能够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第二支承区段上。
如果悬挂货物(运输袋)的卸载也在随后所描述的自动的卸载站中设置,则当悬挂货物(运输袋)在提供位置与卸载位置之间枢转时弓状部可以定位在各引导边缘之间并且(滑动地)支承在第一支承区段和第二支承区段上。
悬挂货物(衣架或运输袋)的(弯曲的)弓状部支撑在超过一个支承区段上,即至少支撑在第一支承区段和第二支承区段上。第一支承区段和第二支承区段在横向于、尤其是垂直于(悬挂货物的)运输方向在前部的侧壁和后部的侧壁之间基本上竖直地延伸的运输平面中隔开如下间距地布置,该间距与弓状部的曲率半径相匹配。
挂在运输承载件上的悬挂货物的摆动和摇晃运动减少到允许更高的运输速度的程度。此外,由于由摩擦引起的磨损减少,与现有技术中相比,可以更长时间地使用运输承载件。
也可以证明为有利的是,各引导边缘在其之间围成小于90°的张开角度。由此,与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超过90°的张开角度的情况下相比,更容易避免弓状部在引导边缘上“升高”。由此可以附加地更加使摆动和摇晃运动最小化。也可以使弓状部或悬挂货物围绕竖直轴线的转动减小到最小。这附加地有助于悬挂货物的稳定化的运输和/或运输袋的可靠的卸载。
根据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引导边缘分别构造倒圆的引导面。由此,可以使引导边缘上的由摩擦引起的磨损最小化。
也证明为有利的是,第一支承区段和第二支承区段包括平行于彼此延伸的棱边,所述棱边的最小长度大于在各引导边缘之间的最小开口宽度。由此,即使在弓状部或悬挂货物围绕竖直轴线转动的情况下,弓状部在第一支承区段和第二支承区段上的支撑也得到维持。如果一方面弓状部要在引导边缘处“升高”并且悬挂货物相对于竖直线侧向倾斜,则弓状部可以始终还支撑在引导边缘和相关的第一和第二支承区段中的至少一个支承区段上。如果另一方面弓状部要在引导边缘处“升高”,但悬挂货物基本上平行于运输平面悬挂或相对于竖直线仅稍微侧向倾斜,则弓状部可以支撑在引导边缘、第一支承区段和第二支承区段上。
如果棱边分别构造有倒圆的支承面,则实现与弓状部的曲率半径的特别好的匹配并且由此实现弓状部在第一支承区段和第二支承区段上的改善的支撑。
关于权利要求25至28中的不同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参考上面的描述内容。
也可以证明为有利的是,所述承载体附加地构造运输保险机构,所述运输保险机构隔开竖直间距地布置在所述接纳区段上方并且构造止挡面,所述止挡面限制所述弓状部朝着所述运输保险机构方向的相对移位或使所述弓状部朝着所述运输保险机构方向的相对移位变得困难。由此一方面可以允许弓状部在引导边缘处在一定程度上“升高”并且另一方面可以阻止弓状部从接纳区段经由接近通道“抽出”。因此,弓状部上的悬挂货物的运输可以可靠地进行,并且即使在高的运输速度的情况下也可以避免悬挂货物的损耗。
一种特别有利的实施方案在于,所述运输保险机构具有布置在所述后部的侧壁上的、弹性屈服的弹簧臂,所述弹簧臂具有弹簧夹和布置在伸出的端部上的止挡部,其中,所述止挡部伸出到所述接近通道中并且在其面向所述接纳区段的侧壁上构造所述止挡面。运输承载件可以特别简单地装载,并且悬挂货物可以特别可靠地运输。如果运输承载件要以悬挂货物装载,则将弓状部供应至接近通道。弓状部仅仅通过重力将弹簧夹(从锁止位置)从接近通道朝着后部的侧壁方向按压(挤压)(到释放位置中),使得弓状部可以朝着接纳区段方向向下运动。一旦弹簧夹被弓状部“释放”,则弹簧夹从偏转的释放位置运动回到锁止位置中。在锁止位置中,弓状部在引导边缘处的“升高”被止挡部阻止。在运输保险机构与接纳区段之间的竖直间距优选这样设计,使得弓状部即使在最高的弓状部位置中也可以支撑在引导边缘上并且必要时支撑在相关的第一和第二支承区段中的至少一个支承区段上。如果要将悬挂货物从运输承载件移去,则使弓状部围绕沿运输方向延伸的轴线枢转并且侧向地从接纳区段运动出来。
弹性屈服的弹簧臂由塑料制成并且在注射成型方法中与承载体一件式地制造。但也可行的是,弹性屈服的弹簧臂与承载体分开地优选由金属制成,而承载体与弹簧臂分开地在注射成型方法中制造。弹簧臂在后部的侧壁上与承载体连接,例如通过形锁合连接和/或力锁合连接在后部的侧壁上与承载体连接。也可行的是材料锁合连接。弹性屈服的弹簧臂形成在一侧夹紧的板簧。
根据另一种实施方案可以规定,后部的侧壁和弹簧夹包括彼此能接合的引导元件。根据一种可行的实施方案,弹簧夹可以设有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优选地,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从弹簧夹朝着后部的侧壁方向伸出。如果设置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则所述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一方面可以彼此相对置地并且对称于弹簧夹的纵向轴线布置。如果设置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则所述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另一方面可以彼此相对置地且在弹簧夹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彼此错开地布置。根据一种可行的实施方案,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可以布置在弹簧夹的端部区域中并且最大在弹簧夹的长度的三分之一上延伸。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具体而言形成引导突起部。根据一种可行的实施方案,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可以布置在弹簧夹的中心区域和端部区域中并且至少在弹簧夹的长度的三分之一上延伸。
但根据一种可行的实施方案弹簧夹也可以设有唯一的引导元件。引导元件具体而言形成引导销。
根据一种可行的实施方案,后部的侧壁可以设有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弹簧夹的第一引导元件和后部的侧壁的第一引导元件互补地构造。弹簧夹的第二引导元件和后部的侧壁的第二引导元件也互补地构造。如果弹簧夹的第一/第二引导元件通过引导突起部形成,则后部的侧壁的第一/第二引导元件通过引导凹陷部形成。如果弹簧夹的引导元件通过引导销形成,则后部的侧壁的引导元件通过引导孔形成。
如果弹簧夹设有唯一的引导元件并且后部的侧壁设有唯一的引导元件,则弹簧夹的引导元件和后部的侧壁的引导元件互补地构造。
尤其是,证明为有利的是,第一/第二引导元件不仅在弹簧夹的释放位置中,而且在弹簧夹的锁止位置中彼此接合,并且由此弹簧夹在锁止位置/释放位置中侧向地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引导元件支撑在后部的侧壁上。
尤其是,证明为有利的是,止挡部构造第一/第二引导元件,所述第一/第二引导元件布置在弹簧夹上。
也可以证明为有利的是,所述运输保险机构具有布置在所述前部的侧壁上的、弹性屈服的第一弹簧臂,该第一弹簧臂具有弹簧夹和布置在伸出的端部上的止挡部,并且所述运输保险机构具有布置在所述后部的侧壁上的、弹性屈服的第二弹簧臂,该第二弹簧臂具有弹簧夹和布置在伸出的端部上的止挡部,其中,各所述止挡部分别伸出到所述接近通道中并且在面向所述接纳区段的侧壁上构造所述止挡面。
根据该实施方案,弓状部经由接近通道首先转交到弹性屈服的第一弹簧臂和弹性屈服的第二弹簧臂上,第一弹簧臂和第二弹簧臂由于弓状部的重力而被彼此压开。弓状部仅仅通过重力将第一弹簧臂的弹簧夹(从锁止位置)从接近通道朝着前部的侧壁方向按压(挤压)(到释放位置中)并且将第二弹簧臂的弹簧夹(从锁止位置)从接近通道朝着后部的侧壁方向按压(挤压)(到释放位置中),使得弓状部可以朝着接纳区段方向运动。一旦弹簧夹被弓状部“释放”,则弹簧夹从偏转的释放位置运动回到锁止位置中。在锁止位置中,弓状部在引导边缘处的“升高”被止挡部阻止。在运输保险机构与接纳区段之间的竖直间距优选这样设计,使得弓状部即使在最高的弓状部位置中也可以支撑在引导边缘上并且必要时支撑在相关的第一和第二支承区段中的至少一个支承区段上。如果要将悬挂货物从运输承载件移去,则使弓状部围绕沿运输方向延伸的轴线枢转并且侧向地从接纳区段运动出来。也可以证明为有利的是,所述运输保险机构包括布置在所述后部的侧壁上的隆起部,所述隆起部伸出到所述接近通道中并且构造所述止挡面。根据该实施方案,设置有隆起部,所述隆起部与具有弹性屈服的弹簧臂或者弹性屈服的第一弹簧臂和弹性屈服的第二弹簧臂的上述实施方案相反而基本上刚性地构造。隆起部在接近通道中形成“干扰轮廓”,所述干扰轮廓使弓状部朝着运输保险机构方向的相对移位变得困难。由此一方面可以允许弓状部在引导边缘处在一定程度上“升高”并且另一方面可以阻止弓状部从接纳区段经由接近通道“抽出”。引导边缘和隆起部延伸到彼此中(彼此邻接)并且围成一角度、尤其是小于150°的角度。由此,在引导边缘处“升高的”弓状部在止挡面处经历在运动方向上的反转。
本发明的任务也通过如下方式解决,即,悬挂输送装置包括多个上文描述的运输承载件。
在此,运输承载件可以一件式地构造,其中,基体和承载体持久地(不可松脱地)连接。另一方面,运输承载件可以包括经由连接装置可更换地固定在基体上的用于运输悬挂货物的承载体,如上所述。证明为特别有利的是,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悬挂承载件,悬挂货物可以在悬挂输送装置处受驱动地或通过重力以较高的运输速度运输。由此实现高的运输效率。也可以基本上避免在悬挂货物的运输期间出现干扰。
本发明的任务是,给出一种改善的用于自动卸载悬挂在运输承载件上的悬挂货物(尤其是运输袋)的卸载站。尤其是,即使在高卸载速度的情况下也应实现卸载站的可靠的卸载过程和高的可用性。
本发明的任务通过如下方式解决,即,所述卸载装置包括操纵装置,具有袋体的运输袋能够通过所述操纵装置相对于所述悬挂承载件并且围绕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悬挂输送装置的纵向延伸部延伸的倾翻轴线在提供位置与卸载位置之间倾翻,其中,在所述卸载位置中货物能够通过卸载开口从运输袋输出。
通过使用上文描述的运输承载件从现在起可实现:在运输袋的卸载位置中,悬挂货物(运输袋)的(弯曲的)弓状部支撑在超过一个支承区段上,即支撑在第一支承区段和第二支承区段上。由此,可实现可靠的自动卸载过程。
为了从运输袋卸载货物,
i)在一个步骤中通过打开和闭合装置将袋体从运输位置(闭合位置)调节到装载和/或卸载位置(打开位置)中;并且
ii)在一个步骤中通过卸载装置将具有袋体的运输袋相对于运输承载件并且围绕基本上平行于悬挂输送装置的纵向延伸部延伸的纵向轴线从提供位置倾翻到卸载位置中,由此通过卸载开口将货物从运输袋输出。
货物的输出方向在横向于运输袋的运输方向延伸的输出平面中延伸。货物因此可以在仅非常短的输出路程上运输,由此输出时间相对于由现有技术已知的卸载站明显缩短。也可以将交接平面(货物应输出到所述交接平面上)基本上设置在卸载开口的高度上,从而可实现货物特别小心地转交到交接平面上。交接平面例如通过输送装置定义。袋体还可以在运输袋从提供位置倾翻到卸载位置中之前调节到卸载位置中,或运输袋在袋体的打开过程期间已经从提供位置调节到卸载位置中。
适宜的是,打开和闭合装置包括用于自动打开和闭合袋体的操纵装置,框架支架能够通过所述操纵装置相对于悬挂承载件围绕轴线这样枢转,使得袋体能够在运输位置(闭合位置)与装载和/或卸载位置(打开位置)之间转换。
袋体可以通过优选存在的框架支架在运输位置与装载和/或卸载位置之间转换。由此,得到运输袋的特别简单的构造。打开和闭合装置也可以特别简单地构造。
也证明为特别有利的,所述操纵装置包括带动机构,所述带动机构具有沿所述运输袋的运输方向
-设置在上游的入口区段;
-设置在下游的出口区段;和
-布置在所述入口区段与出口区段之间的卸载区段,其中,所述入口区段构造能与所述框架支架进行贴靠接触的倾斜的引导滑槽,使得所述框架支架在将所述运输袋运送到所述卸载站中期间枢转,由此将所述袋体从运输位置转换到所述装载和/或卸载位置中。
带动机构不需要驱动器并且由此简单地构造。入口区段包括能与框架支架进行贴靠接触的倾斜的引导滑槽,使得框架支架在不同的倾翻位置之间调节并且在此使袋体从运输位置转换到装载和/或卸载位置中。在运输位置与装载和/或卸载位置之间的转换可以非常柔顺地执行。运输袋被小心地处理。此外,通过袋体的持续的打开过程可以使货物在保存空间中定心,这有助于从运输袋输出货物。
也有利的是,所述卸载区段构造能与所述框架支架进行贴靠接触的基本上水平的引导滑槽,使得所述框架支架在卸载过程期间保持在枢转的偏转位置中,由此所述袋体也保留在所述打开位置中。
运输袋可以在其倾翻运动期间被引导。引导滑槽平行于运输袋的运输方向延伸,也平行于倾翻轴线延伸。
也证明为有利的是,所述出口区段构造能与所述框架支架进行贴靠接触的倾斜的引导滑槽,使得所述框架支架在将所述运输袋从所述卸载站运走期间枢转,由此所述袋体从装载和/或卸载位置转换到运输位置中。
出口区段包括能与框架支架进行贴靠接触的倾斜的引导滑槽,使得框架支架在不同的倾翻位置之间调节并且在此使袋体从装载和/或卸载位置(打开位置)转换到运输位置(闭合位置)中。在装载和/或卸载位置与运输位置之间的转换可以非常柔顺地执行。运输袋被小心地处理。
也证明为适宜的是,所述悬挂输送装置为了将所述运输袋运送到所述卸载站中并且将所述运输袋从所述卸载站运走而包括能通过驱动装置或通过重力运动的运输承载件,其中,所述运输承载件和所述悬挂承载件以铰接的方式彼此耦联,由此所述悬挂承载件能够围绕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悬挂输送装置延伸的轴线相对于所述运输承载件枢转。
运输承载件可以通过摩擦驱动器或形锁合驱动器运动。也可实现如下实施方案,在该实施方案中,运输承载件可以通过自有驱动器自主地运动。运输承载件可以非常动态地运送至卸载站并且从卸载站运走,这有助于高的卸载效率。
但在其他情况下,运输承载件也可以通过重力运输,如果型材轨道具有落差的话,运输承载件在该型材轨道上运动。当投资成本应保持得低时,提供所述实施方案。
也可以规定,卸载站的打开和闭合装置配设有用于在运输袋的卸载过程期间锁定运输承载件的固定装置。
运输承载件为了卸载运输袋而暂时被锁定,由此在运输袋的倾翻运动期间避免运输承载件和运输袋沿运输方向和/或横向于运输方向发生不期望的运动。即使在大的和/或重的输送货物的情况下也可以特别可靠地执行卸载过程。
也可行的是,卸载站的打开和闭合装置包括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用于在运输承载件通过用于将运输袋运送到卸载站中并且将运输袋从卸载站运走的悬挂输送装置进行运输运动期间侧向引导运输承载件。
运输承载件为了卸载运输袋被侧向引导,由此在运输袋的倾翻运动期间避免运输承载件围绕沿运输方向延伸的轴线发生不期望的倾翻。即使在大的和/或重的输送货物的情况下也可以特别可靠地执行卸载过程。
也可实现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即,所述卸载装置的操纵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能借助于驱动器围绕平行于所述运输袋的运输方向延伸的轴线在初始位置与操纵位置之间倾翻,并且所述打开和闭合装置的操纵装置支承在所述框架上。
打开和闭合装置与能在初始位置与操纵位置之间倾翻的框架共同地运动,由此袋体的打开过程和运输袋的倾倒过程可以同时实施和/或袋体的闭合过程和运输袋的翻回过程可以同时实施。卸载过程可以由此附加地加速。此外,可以卸载过程在不停止运输运动的情况下执行。但原则上,运输承载件和运输袋的运输速度可以在沿着卸载站的运输运动上改变。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借助以下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阐述。
分别以强烈简化的示意图进行示出:
图1以透视图示出用于运输悬挂货物的悬挂输送装置;
图2a示出具有引导装置和用于摩擦锁合地驱动运输承载件的驱动装置的悬挂输送装置的部分剖视的正视图;
图2b示出具有引导装置和用于形锁合地驱动运输承载件的驱动装置的悬挂输送装置的部分剖视的正视图;
图2c以侧视图示出具有引导装置但没有用于运输承载件的驱动装置的悬挂输送装置;
图3a、3b以透视图示出具有袋体的运输袋,图3a是在运输位置中,而图3b是在装载位置或卸载位置中(未绘出货物);
图4以透视图示出具有能通用使用的基体和经由连接装置可更换的承载体的用于悬挂输送装置的运输承载系统,所述承载体在第一配置中具有用于运输(图3a、3b中所示出的)运输袋的完全被包围的接纳开口,而在第二配置中具有用于运输(仅部分示出的)衣架的挂钩;
图4a、4b以不同的视图示出具有运输保险机构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承载体;
图4c、4d以不同的视图示出具有运输保险机构的第二实施方案的承载体;
图4e、4f以不同的视图示出具有运输保险机构的第三实施方案的承载体;
图4g至4i以侧视图示出具有引导装置、带有根据图4a、4b中的实施方案的承载体的运输承载件和装载站的悬挂输送装置,带有用于以悬挂货物的弓状部装载运输承载件的过程序列;
图4j示出根据图4g的悬挂输送装置的部分剖视的正视图;
图5a以第一侧视图示出针对具有基体和与此分开的第一配置中的具有完全被包围的接纳开口的承载体的运输承载件的第一实施方案;
图5b以第二侧视图示出根据图5a的运输承载件;
图6a以第一正视图示出根据图5a的运输承载件;
图6b以第二正视图示出根据图5a的运输承载件;
图7a以第一侧视图示出针对具有基体和与此分开的第二配置中的具有挂钩的承载体的运输承载件;
图7b以第二侧视图示出根据图7a的运输承载件;
图8a以正视图示出针对具有基体和与此持久地连接的第一配置中的具有完全被包围的接纳开口的承载体的运输承载件的第二实施方案;
图8b以放大的侧视图示出根据图8a的具有承载体的运输承载件的局部;
图8c示出前部的侧壁的剖面图;
图9至15以透视图示出用于在自动卸载站中自动卸载运输袋之一的方法步骤的顺序;
图16a示出根据图11的卸载装置和示意性示出的运输袋的部分剖视图,所述运输袋位于提供位置;
图16b示出根据图12的卸载装置和示意性示出的运输袋的部分剖视图,所述运输袋位于卸载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要确定,在不同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相同的构件名称,其中,在整个说明书中包含的公开内容可以按意义转用到具有相同附图标记或相同构件名称的相同部件上。在说明书中所选择的位置说明,例如上、下、侧等也参照直接描述的以及示出的附图并且在位置改变时按意义转用到新的位置上。
图1示出悬挂输送装置1的区段,该悬挂输送装置具有用于在运输方向4上运输悬挂货物3的运输承载件2。悬挂货物3的经典的示例是挂在衣架上的衣服,或用于容纳物品的运输袋。在图1中示出作为运输袋的悬挂货物3。悬挂货物3悬挂在运输承载件2处并悬挂在运输承载件下方。运输承载件2也可以运输超过一个悬挂货物3。运输袋可以装载有货物5。优选地,在运输袋中容纳唯一的货物5。原则上,也可以在运输袋中容纳超过一个货物5。运输袋2可以运输不同的货物5,这些货物在几何形状/尺寸方面有所不同。货物5例如是纸板箱、薄膜袋(所谓“塑料袋”)等。这种薄膜袋主要在纺织工业中使用并且例如用于包装T恤、衬衫等。
悬挂输送装置1根据图1中所示的实施方案在运输区段中包括引导装置10、驱动装置11和借助于驱动装置11可沿着引导装置10运动的运输承载件2。引导装置10例如构造在型材轨道12上。
如图2a、5a、5b、6a、6b中详细示出的,根据所示的实施例运输承载件2通过摩擦驱动器(驱动装置11)运动。运输承载件2包括还要更详细描述的基体30,该基体构造驱动区段31。驱动区段31可以(在该运输区段中)与引导装置10和驱动装置11共同作用。尤其是,驱动区段31包括在轴线上可转动地支承的(第一)运转滚轮32和摩擦面33,所述摩擦面可以与驱动装置11的连续地环绕的摩擦带13进行摩擦连接。附图中所示的(第二)运转滚轮32是可选的并且用于在切换转辙器上引导运输承载件2。
运输承载件2经由(第一)运转滚轮32悬挂地支承在引导装置10上并且可以通过摩擦驱动器沿运输方向4运动。
根据图2b中示意性示出的实施方案,运输承载件2可以通过形锁合驱动器(驱动装置11)运动。运输承载件2包括还要更详细描述的基体30,该基体构造驱动区段31。驱动区段31可以(在该运输区段中)与引导装置10和驱动装置11共同作用。尤其是,驱动区段31包括在轴线上可转动地支承的(第一)运转滚轮32和接合面34,所述接合面可以与多个带动元件14之一在连续地环绕的驱动器件15(驱动带、驱动链等)上形锁合地进行接合。附图中所示的(第二)运转滚轮32是可选的并且用于在切换转辙器上引导运输承载件2。
运输承载件2经由(第一)运转滚轮32悬挂地支承在引导装置10上并且可以通过形锁合驱动器沿运输方向4运动。这种实施方案例如在DE102005006455A1中描述。
摩擦驱动器和形锁合驱动器的组合也是可行的。这种实施方案例如在EP2121489B1中描述。
所描述的驱动装置12绝不应限制性地理解,而是仅表明不同的可行性,即,驱动力如何由驱动装置11传递到(悬挂地支承在引导装置10上的)运输承载件2的驱动区段31上,以便使运输承载件在引导装置10上沿运输方向4(受驱动地)运动。
图2c示出在运输区段中的悬挂输送装置1,在该运输区段中不设置有驱动装置,而是仅设置引导装置10。引导装置10例如构造在倾斜地安装的型材轨道12上。在这种情况下,(悬挂地支承在引导装置10上的)运输承载件2通过重力并在没有驱动装置的情况下在引导装置10上沿运输方向4(不受驱动地)运动。驱动区段31可以(在该运输区段中)仅与引导装置10共同作用。
图3a、3b示出悬挂的运输袋(也称为“悬挂袋”),该运输袋具有袋体的一种可行的实施方案。图3a示出运输位置,而图3b示出打开位置,当要装载运输袋时,所述打开位置涉及装载位置,或当要卸载运输袋时,所述打开位置涉及卸载位置。货物5出于更清楚的原因在这些附图中没有绘出。关于用于自动卸载运输袋的卸载站和运输袋的不同的实施方案,将奥地利专利申请AT520517A4(A50320/2018)和A50059/2019中的详细的公开内容作为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运输袋包括弓状部16,该弓状部能挂入到设置在运输承载件2的承载体40a上的且完全被包围的用于运输悬挂货物3的接纳开口54中。优选地,弓状部16刚性地固定在(可选的)悬挂承载件16上。
悬挂承载件17和运输承载件2经由铰接连接以铰接的方式彼此耦联。铰接连接通过承载体40a与接纳开口54和弓状部16一起形成。
根据一种可行的实施方案证明有利的是,在自动卸载站上卸载运输袋,如这例如在奥地利专利申请AT520517A4(A50320/2018)中以及在下文所描述的。为此,尤其是可以规定,悬挂承载件17和运输承载件2经由铰接连接这样以铰接的方式彼此耦联,使得悬挂承载件17能够围绕基本上平行于引导装置10(或基本上平行于运输方向4)延伸的轴线18并且相对于运输承载件2枢转。
运输袋根据所示的实施方案包括(可选的)框架支架19和能(可选地经由框架支架19)在运输位置(图3a)与装载或卸载位置(图3b)之间转换的袋体。
(可选的)框架支架19在悬挂承载件上并相对于悬挂承载件17围绕优选基本上水平地定向的轴线20可枢转支承。
袋体包括:
-前壁21和后壁22;
-沿着前壁21和后壁22的第一侧边缘23a和第二侧边缘23b;
-在袋体的第一侧上至少局部地在前壁21和后壁22之间构造的装载和/或卸载开口24;
-在袋体的第二侧上至少局部地在前壁21和后壁22之间构造的侧壁止挡部25,货物5能够抵着所述侧壁止挡部贴靠;以及
-保存空间,用于在前壁21和后壁22之间保存货物5。
前壁21和后壁22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由柔顺的材料、尤其是由织物幅、薄膜幅、编织物、针织物、机织织物等裁剪而成。
前壁21包括第一前壁区段26a、第二前壁区段26b和底板27。底板27设置在第一前壁区段26a中。尤其是,第一前壁区段26a包括底板27和/或第一前壁区段26a构造底板27。底板27是形状稳定的并且优选外形为正方形。原则上,所述底板也可以是矩形的。
后壁22包括第一后壁区段28a和第二后壁区段28b。第一后壁区段28a连接到第一前壁区段26a上,该第一前壁区段设有底板27。后壁22在第一后壁区段28a中构造为具有比在第一前壁区段26a中更低的刚度或形状稳定性。换言之,第一前壁区段26a相对于第一后壁区段28a更刚性地或形状更稳定地设计。
如图3a中可见的,在运输位置中前壁21和后壁22靠近彼此并且(未绘出的)货物4通过底板27和第二后壁区段28b优选以夹紧的方式保持。附加地,货物5靠置在第一后壁区段28a上。袋体在其运输位置中在第一后壁区段28a中构造在第一侧边缘23a与第二侧边缘23b之间延伸的运输支承部29,所述运输支承部包括在侧壁止挡部25方向上下落的(因此倾斜地向下延伸的)运输支承面。运输支承面与侧壁止挡部25邻接。
如图3b中可见的,在袋体的打开位置中的一个打开位置中(当要装载运输袋时,所述打开位置涉及装载位置,或当要卸载运输袋时,所述打开位置涉及卸载位置),前壁21和后壁22远离彼此地运动,并且装载和/或卸载开口24通过前壁21和后壁22限界并且与底板27邻接。在装载和/或卸载位置中,保存空间是体积最大化的。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不仅运输袋的装载而且运输袋的卸载都经由装载和卸载开口24进行。原则上,也可以从上方穿过框架支架19执行装载。但根据该实施方案也经由卸载开口24进行卸载。装载和/或卸载可以自动地或手动地执行。
如图3a、3b中可见的,前壁21以第二前壁区段26b铰接地安装在框架支架19的前部的横向牵杆上(第一枢转支承件),而后壁22以第二后壁区段28b铰接地安装在框架支架19的后部的横向牵杆上(第二枢转支承件)。
在图2a、2b、4、5a、5b、6a、6b(承载体在第一配置中具有完全被包围的接纳开口)和图7a、7b(在第二配置中具有挂钩)中示出用于悬挂输送装置、优选用于上文描述的悬挂输送装置1的运输承载件2的不同视图,该运输承载件包括基体30和经由连接装置50可更换地固定的用于运输悬挂货物3的承载体40a、40b。图2a、2b、2c在此示出处于固定在基体30上的运行位置中的承载体40a,而图5a、5b、6a、6b在此示出处于与基体30分开的准备位置中的承载体40ba。运输承载件2构造纵向轴线51,当运输承载件2悬挂地支承在引导装置10上时,该纵向轴线尤其是竖直地定向。
基体30配备有驱动区段31和承载体附接区段52,该驱动区段可以与悬挂输送装置1的引导装置10和/或驱动装置11共同作用。承载体40a包括基体附接区段53并且在第一配置中包括完全被包围的接纳开口54。承载体40b包括基体附接区段53并且在第二配置中包括挂钩55。
连接装置50在基体附接区段和承载体附接区段52、53之一中包括垂直于纵向轴线51延伸的型材槽60(第一形锁合元件)并且在基体附接区段和承载体附接区段52、53之一中包括垂直于纵向轴线51延伸的型材突起部61(第二形锁合元件)。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型材槽60(第一形锁合元件)在基体30上布置在承载体附接区段52中,而型材突起部61(第二形锁合元件)在承载体40a、40b上布置在基体附接区段53中。
型材槽60包括侧凹部62,所述侧凹部沿其纵向延伸部的方向在端部侧构造推入开口63。型材突起部61包括型材接片64和在横截面方面扩宽地一体成型在型材接片64上的型材头部65。型材突起部61能够经由推入开口63沿垂直于纵向轴线51定向的推入方向66(图4)推入到型材槽60中。
带侧凹部的型材槽60和型材突起部61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横截面方面基本上T形地设计。
如仅在图5b中绘出的,运输承载件2包括前壁56和后壁57。带侧凹部的型材槽60通过从前壁56朝着后壁57方向延伸的型材槽形成。型材槽在后壁57前方结束,从而留有材料接片67。
带侧凹部的型材槽60可以附加地通过向着承载体40a、40b并且在其纵向延伸部上连贯地打开的型材槽形成。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连接装置50包括彼此间能接合的锁定元件68、71,所述锁定元件这样布置和构造,使得当可更换的承载体40a、40b安装在基体30处时,基体30和承载体40a、40b沿型材槽60的纵向方向彼此间不相对移动地锁定,如仅在图2c中可见的。
锁定元件包括第一锁定元件68,所述第一锁定元件在基体附接区段和承载体附接区段52、53之一中由在型材槽60的两侧布置的弹性屈服的弹簧臂形成,所述弹簧臂分别具有一体成型在弹簧夹69上的卡锁凸起部70。锁定元件包括第二锁定元件71,所述第二锁定元件在基体附接区段和承载体附接区段52、53之一中由在型材接片64两侧布置的卡锁开口72形成。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第一锁定元件68(具有卡锁凸起部70的弹簧臂)在基体30上布置在承载体附接区段52中,而第二锁定元件(卡锁开口72)在承载体40a、40b上布置在基体附接区段53中。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连接装置50在基体附接区段和承载体附接区段52、53之一中包括布置在型材接片64两侧的接纳缝隙80,所述接纳缝隙分别构造沿承载体40a、40b的推入方向66延伸的支撑面81和布置在沿承载体40a、40b的推入方向66处于后部的端部区域中的卡锁开口72。
如果承载体40a、40b相对于基体30沿垂直于纵向轴线51的推入方向66运动,则弹簧臂通过(滑动地)靠置在支撑面81上的卡锁凸起部70例如向内弯曲并且一旦卡锁凸起部70经过了卡锁开口72的边缘部就向外卸压。卡锁开口72的边缘部由例如类似锯齿的卡锁凸起部70形锁合地从后面钩住。
形锁合连接可以被解除,其方式为,将弹簧臂沿垂直于其主延伸方向延伸的弯曲方向这样偏转,使得卡锁凸起部70又与卡锁开口72的边缘部脱离接合。同时使承载体40a、40b逆着推入方向66沿垂直于纵向轴线51的方向运动。
连接装置为此可以具有接近通道82,卡锁开口72通入到所述接近通道中。优选地,可以将工具引入到接近通道82中并且可以利用工具将卡锁凸起部70通过杠杆作用从卡锁开口72中取出。
如例如在图6a、6b、7a、7b中所绘出的,基体30可以包括:垂直于纵向轴线51延伸的接纳井道85,所述接纳井道具有在其纵向延伸部方向上构造在端部侧的开口缝隙86;和能经由开口缝隙86插入到接纳井道85中的识别器件87。识别器件87优选设计为RFID应答器。
尤其是,接纳井道85包括向着承载体附接区段52打开的底部和朝着所述底部方向伸出的弹性屈服的具有支承面的弹簧臂88。被推入到接纳井道85中的RFID应答器支撑在支承面上并且通过弹簧臂88保持。
接纳井道85和识别器件87布置在驱动区段31与承载体附接区段52之间的运输承载件识别区段89中。
图4示出用于悬挂输送装置、优选用于上文描述的悬挂输送装置1的运输承载系统。运输承载系统包括:
-第一配置中的第一承载体40a,其具有基体附接区段53和用于运输悬挂货物3的完全被包围的接纳开口54;
-第二配置中的第二承载体40b,其具有基体附接区段53和用于运输悬挂货物3的挂钩55;和
-能通用使用的基体30,所述基体具有:驱动区段31,所述驱动区段能够与悬挂输送装置1的引导装置10和/或驱动装置11共同作用;和承载体附接区段52。
第一承载体40a或第二配置中的第二承载体40b能够经由上文描述的连接装置50可更换地固定在所述基体30上,以便选择性地形成第一配置中的具有用于运输悬挂货物3的完全被包围的接纳开口54的运输承载件2或第二配置中的具有用于运输悬挂货物3的挂钩55的运输承载件2。第一配置中的运输承载件2优选用于运输袋的运输,运输袋的弓状部16挂入到接纳开口54中(例如参见图3a)。第二配置中的运输承载件2优选用于运输处于衣架上的衣服,其中,衣架的弓状部16挂在挂钩55上(参见图4,以点划线区段式地示出)。
不取决于承载体40a、40b具有哪种配置,所述承载体总是设有结构相同的或一致的基体附接区段53。
第一承载体40a在图5a、5b中详细示出。该第一承载体包括在简化的实施方案中包括:
基本上平行于纵向轴线51延伸的前部的侧壁42;
基本上平行于纵向轴线51延伸的后部的侧壁43;
在前部的侧壁42与后部的侧壁43之间延伸的下部的侧壁90;和
在前部的侧壁42与后部的侧壁43之间延伸的上部的侧壁91。
用于挂入悬挂货物3的弓状部16的接纳开口54通过侧壁42、43、90、91完全包围。前部的侧壁42和后部的侧壁43分别具有下部的壁区段92和上部的壁区段93。下部的壁区段92设有朝着下部的侧壁90方向倾斜地朝向彼此的引导边缘94并且通入到下部的侧壁90中。第一承载体40a可以可选地在下部的侧壁90上包括第一支承区段95和第二支承区段96,如随后描述的。
在随后所描述的图4a、4b,4c、4d、4e、4f中,描述运输承载件2′的用于具有运输保险机构190、190′、190″的不同的实施方案的承载体40b。图4g至4j示出具有引导装置10和用于摩擦锁合地驱动运输承载件2′的驱动装置11的悬挂输送装置1。如上所述,替代地,驱动装置可以构造用于形锁合地驱动运输承载件2′。也可行的是,悬挂输送装置1包括引导装置10,但不包括驱动装置11。
在这一点上要指出的是,在图4a至4j中示出如下实施方案,根据该实施方案运输承载件2′包括上文描述的基体30和经由连接装置50可更换地固定的用于运输悬挂货物3的承载体40b。
与此相应地,基体30和承载体40b也可以持久地彼此连接。因此,省却了连接装置50,但这在这些附图中未示出。
根据该实施方案,用于在悬挂输送装置1处运输悬挂货物3的运输承载件2′包括:
-竖直的纵向轴线51,当运输承载件2′悬挂地支承在引导装置10上时,所述纵向轴线尤其是竖直地定向;
-基体30,该基体具有驱动区段31,该驱动区段能够与悬挂输送装置1的引导装置10和/或驱动装置11共同作用;
-承载体40b,该承载体具有:
基本上平行于纵向轴线51延伸的前部的侧壁180;
基本上平行于纵向轴线51延伸的后部的侧壁181;
在前部的侧壁180与后部的侧壁181之间延伸的下部的侧壁182;
在前部的侧壁180与后部的侧壁181之间延伸的上部的侧壁183;和
通过前部的侧壁180、后部的侧壁181和下部的侧壁182形成的接纳区段184,所述接纳区段用于挂上悬挂货物3的弓状部16;
通入到接纳区段184中的接近通道185,悬挂货物3的弓状部16经由所述接近通道引入到接纳区段184中。
前部的侧壁180和后部的侧壁181分别具有下部的壁区段。下部的壁区段设有朝着下部的侧壁182方向倾斜地朝向彼此的引导边缘188并且通入到下部的侧壁182中。
根据一种有利的第一实施方案,下部的侧壁182包括第一支承区段95和第二支承区段96,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第二支承区段布置在所述前部的侧壁180与后部的侧壁181之间形成的中间平面98两侧并且分别相对于中间平面98隔开间距地错开布置,从而弓状部16定位在各引导边缘188之间并且能够支撑在第一支承区段95和第二支承区段96上。
根据一种有利的第二实施方案,承载体40b附加地包括运输保险机构190,所述运输保险机构隔开竖直间距地布置在接纳区段184上方并且构造止挡面191,所述止挡面191限制弓状部16朝着所述运输保险机构190方向的相对移位或使弓状部朝着所述运输保险机构方向的相对移位变得困难。
根据第二实施方案(所述第二实施方案可以形成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用于在悬挂输送装置1处运输悬挂货物3的运输承载件2′包括:
-竖直的纵向轴线51(当运输承载件2′悬挂地支承在引导装置10上时,该纵向轴线尤其是竖直地定向);
-基体30,该基体具有驱动区段31,该驱动区段能够与悬挂输送装置1的引导装置10和/或驱动装置11共同作用;
-承载体40b,该承载体具有:
基本上平行于纵向轴线51延伸的前部的侧壁180;
基本上平行于纵向轴线51延伸的后部的侧壁181;
在前部的侧壁180与后部的侧壁181之间延伸的下部的侧壁182;
在前部的侧壁180与后部的侧壁181之间延伸的上部的侧壁183;和
通过前部的侧壁180、后部的侧壁181和下部的侧壁182形成的接纳区段184,所述接纳区段用于挂上悬挂货物3的弓状部16;
通入到接纳区段184中的接近通道185,悬挂货物3的弓状部16经由所述接近通道引入到接纳区段184中;
运输保险机构190,所述运输保险机构隔开竖直间距地布置在接纳区段184上方并且构造止挡面191,所述止挡面191限制弓状部16朝着所述运输保险机构190方向的相对移位或使弓状部朝着所述运输保险机构方向的相对移位变得困难。
因此,运输承载件2′也可以构造下部的侧壁182,所述下部的侧壁不包括附加的第一支承区段95和第二支承区段96。
一种有利的第三实施方案由第一实施方案和第二实施方案的组合得出。
根据第三实施方案(所述第三实施方案可以形成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用于在悬挂输送装置1处运输悬挂货物3的运输承载件2′包括:
-竖直的纵向轴线51(当运输承载件2′悬挂地支承在引导装置10上时,该纵向轴线尤其是竖直地定向);
-基体30,该基体具有驱动区段31,该驱动区段能够与悬挂输送装置1的引导装置10和/或驱动装置11共同作用;
-承载体40b,该承载体具有:
基本上平行于纵向轴线51延伸的前部的侧壁180;
基本上平行于纵向轴线51延伸的后部的侧壁181;
在前部的侧壁180与后部的侧壁181之间延伸的下部的侧壁182;
在前部的侧壁180与后部的侧壁181之间延伸的上部的侧壁183;和
通过前部的侧壁180、后部的侧壁181和下部的侧壁182形成的接纳区段184,所述接纳区段用于挂上悬挂货物3的弓状部16;
通入到接纳区段184中的接近通道185,悬挂货物3的弓状部16经由所述接近通道引入到接纳区段184中;
运输保险机构190,所述运输保险机构隔开竖直间距地布置在接纳区段184上方并且构造止挡面191,所述止挡面191限制弓状部16朝着所述运输保险机构190方向的相对移位或使弓状部朝着所述运输保险机构方向的相对移位变得困难;
-其中,下部的侧壁182包括第一支承区段95和第二支承区段96,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第二支承区段布置在所述前部的侧壁180与后部的侧壁181之间形成的中间平面98两侧并且分别相对于所述中间平面98隔开间距地错开布置,从而弓状部16定位在引导边缘188之间并且能够支撑在第一支承区段95和第二支承区段96上。
如上面已经详细描述的并且相同地转用到图4a、4b、4c、4d、4e、4f中所描述的实施方案的,引导边缘188围成小于90°的张开角度(α)。也有利的是,引导边缘188分别构造倒圆的引导面。根据一种可行的实施方案,第一支承区段95和第二支承区段96包括平行于彼此延伸的棱边99,所述棱边的最小长度100大于引导边缘188之间的最小开口宽度101。棱边99分别构造倒圆的支承面。
图4a和4b示出运输保险机构190的第一实施方案,运输保险机构具有布置在后部的侧壁181上的、弹性屈服的弹簧臂,所述弹簧臂具有弹簧夹192和布置在伸出的端部上的止挡部193,其中,止挡部193伸出到接近通道185中并且在其面向接纳区段184的侧壁上构造止挡面191。在图4a中,弹簧夹192位于(不偏转的)锁止位置中,在该处止挡面191限制弓状部16朝着运输保险机构190方向的相对移位。此外,在弹簧夹192的锁止位置中,接近通道185通过止挡部193在横截面方面变窄到这样的程度,使得示意性绘出的弓状部16无法进入到接近通道185中。
即使在图4a、4b、4g和4i中未示出,原则上也可行的是,当弹簧夹192位于锁止位置中时,弹簧夹192能够以其伸出的端部抵着前部的侧壁180和/或上部的侧壁183贴靠。
在弹簧夹192的(偏转的)释放位置中,接近通道185在横截面方面变宽到这样的程度,使得示意性绘出的弓状部16可以经由接近通道185供应到接纳区段184上,如图4h可见的。
也可以证明为有利的是,弹簧夹192在后部的端部区域中支撑在支承点197上。支承点197可以构造在弹簧夹192上,从而支承点197可以抵着后部的侧壁181贴靠,尤其是当弹簧夹192位于(不偏转的)锁止位置中时。支承点197可以替代地构造在后部的侧壁181上,从而支承点197可以抵着弹簧夹192贴靠,尤其是当弹簧夹192位于(不偏转的)锁止位置中时。也可以规定,承载体42b配备有未示出的附加重量,所述附加重量布置在后部的侧壁181上。附加重量也可以构造所述支承点197。要指出的是,支承点197出于更清楚的原因仅在图4a中绘出并且仅示意性绘出。
如图4a和4b中可见的,后部的侧壁181和弹簧夹192包括彼此能接合的引导元件194、195。
具体而言,弹簧夹192可以设有第一引导元件194和第二引导元件194。优选地,弹簧夹192的第一引导元件194和第二引导元件194朝着后部的侧壁181方向伸出。第一引导元件和第二引导元件优选在弹簧夹192两侧且横向于弹簧夹192的纵向轴线相对置地布置,如图4b可见。但第一引导元件194和第二引导元件194也可以在弹簧夹192两侧并且沿弹簧夹192的纵向轴线方向彼此错开地布置。根据一种可行的实施方案,第一引导元件194和第二引导元件194可以布置在弹簧夹192的前部的端部区域中并且最大在弹簧夹192长度的三分之一上延伸。第一引导元件194和第二引导元件194具体而言形成引导突起部。
后部的侧壁181根据所示的实施方案设有第一引导元件195和第二引导元件195。弹簧夹192的第一引导元件194和后部的侧壁181的第一引导元件195互补地构造。弹簧夹192的第二引导元件194和后部的侧壁181的第二引导元件195也互补地构造。如果弹簧夹192的第一/第二引导元件194通过引导突起部形成,则后部的侧壁181的第一/第二引导元件195通过引导凹陷部形成。
图4c和4d示出运输保险机构190′的第二实施方案,运输保险机构具有布置在前部的侧壁180上的、弹性屈服的第一弹簧臂,该第一弹簧臂具有弹簧夹192a和布置在伸出的端部上的止挡部193,并且运输保险机构具有布置在后部的侧壁181上的、弹性屈服的第二弹簧臂,该第二弹簧臂具有弹簧夹192b和布置在伸出的端部上的止挡部193,其中,各止挡部193分别伸出到接近通道185中并且在面向接纳区段184的侧壁上构造止挡面191。在图4c中,弹簧夹192a、192b分别位于(不偏转的)锁止位置中,在该处止挡面191可以限制弓状部16朝着运输保险机构190方向的相对移位。在弹簧夹192a、192b的锁止位置中,接近通道185通过止挡部193在横截面方面变窄到这样的程度,使得示意性绘出的弓状部16无法进入到接近通道185中。如未详细示出的,弹簧夹192a、192b分别可以运动到(偏转的)释放位置中,其中,在弹簧夹192a、192b的释放位置中,接近通道185在横截面方面变宽到这样的程度,使得示意性绘出的弓状部16可以经由接近通道185供应到接纳区段184上。
图4e和4f示出运输保险机构190″的第三实施方案,所述运输保险机构包括布置在后部的侧壁181上的隆起部196,所述隆起部伸出到接近通道185中并且构造止挡面191。隆起部196基本上刚性地构造并且在接近通道185中形成“干扰轮廓”,所述干扰轮廓使弓状部16朝着运输保险机构190方向的相对移位变得困难。由此一方面可以允许弓状部16在引导边缘188处在一定程度上“升高”并且另一方面可以阻止弓状部16从接纳区段184经由接近通道185“抽出”。引导边缘188和隆起部196延伸到彼此中(彼此邻接)并且围成一角度、尤其是小于150°的角度。由此,在引导边缘188处“升高的”弓状部16在止挡面191处经历在运动方向上的反转。
图4g至4j示出悬挂输送装置1的一种可行的实施方案,该悬挂输送装置具有:用于运输悬挂货物3的运输承载件2′;和引导装置10,运输承载件2′能够沿着所述引导装置运动;和/或驱动装置11,所述驱动装置将驱动力传递到运输承载件2′上。
附加地,悬挂输送装置1可以包括用于以悬挂货物3自动装载运输承载件2′的装载站,所述悬挂货物悬挂在弓状部16上。
用于自动装载运输承载件2′的装载站包括布置在引导装置10下方的且平行于引导装置10延伸的装载轨道200,悬挂货物3在装载轨道上供应并且在装载轨道上提供。
装载轨道200包括:处于上游的提供区段,在该提供区段中可以提供在弓状部16上的悬挂货物3;和处于下游的转交区段,在该转交区段中,悬挂货物3可以从装载轨道200转交到运输承载件2′上。提供区段构造引导支承部201,而转交区段构造滑槽支承部202。
滑槽支承部202可以相对于引导支承部201构造沿运输方向4向下下落的第一引导轨道203并且在纵向走向中构造在第一引导轨道203上伸出的碰撞提高部204。
运输承载件2′使弓状部16从图4g中示出的提供区段沿运输方向4运动到转交区段中并且沿着转交区段运动。在此,弓状部16沿着引导支承部201和滑槽支承部202滑动。沿着滑槽支承部202,弓状部16依循第一引导轨道203的纵向走向,从而弓状部16不仅沿运输方向4运动,而且在引导通道185上朝着接纳区段184方向(尤其是持续)运动。
如果碰撞提高部204被弓状部16沿运输方向4从上方移动经过,如图4h示出,则弹簧夹192这样朝着后部的侧壁181方向受挤压,使得弓状部16可以经由变宽的引导通道185朝着接纳区段184方向运动。弓状部16仅仅通过重力将弹簧夹192从锁止位置(图4g)朝着后部的侧壁181方向按压(挤压)到释放位置中(图4h)。
在图4i中可以看出,滑槽支承部202在碰撞提高部204下游构造沿运输方向4向下下落的第二引导轨道205,以便使弓状部16在引入到接近通道185中之后还引导通过滑槽支承部202。由此,可实现弓状部16到运输承载件2′上的特别可靠的且柔顺的转交,尽管这绝不应强制性地理解。
如图4i可见,弓状部16位于接纳区段184中/上并且位于运输保险机构190下方,从而弓状部16再次释放弹簧夹192并且该弹簧夹又自动从释放位置运动回到锁止位置中。
运输承载件2′的自动装载可以连续地在连贯运行下(没有停顿)进行。
在图4j中,悬挂输送装置1在从前方观察且部分剖切的视图下示出。可看出装载轨道200,该装载轨道具有平行地沿运输方向4延伸的第一支承区段206和第二支承区段207,从而弓状部16在运输运动上至少部分地沿着提供区段被引导并且至少部分地沿着转交区段被引导。
在这一点上要指出的是,当基体30和承载体40b持久地彼此连接时,对图4a至4j中的阐述内容应同义地理解运输承载件97。
在图8a、8b、8c中,示出用于在悬挂输送装置处运输悬挂货物3、优选用于上文描述的悬挂输送装置1的运输承载件97的可行的实施方案。
运输承载件97包括:竖直的纵向轴线51;基体30,该基体具有驱动区段31,该驱动区段能够与悬挂输送装置1的引导装置10和/或驱动装置11共同作用;和承载体40a、40b。
但区别于上文描述的实施方案,基体30和承载体40a持久地彼此连接。因此,省却了连接装置50。
基体30如上所述构造并且在这一点上不再次描述。
承载体40a如上所述构造,并且该承载体在下部的侧壁90上包括第一支承区段95和第二支承区段96。第一支承区段95和第二支承区段96布置在前部的侧壁42与后部的侧壁43之间形成的中间平面98两侧并且分别相对于所述中间平面98隔开间距地错开布置。由此为了在运输承载件97上运输悬挂货物3,弓状部16可以定位在引导边缘94之间并且支撑在第一支承区段95和第二支承区段96上。如果设置有用于自动卸载运输袋的卸载站,如在奥地利专利申请AT520517A4(A50320/2018)和A50059/2019中以及随后描述的,在运输袋的卸载过程期间弓状部16可以定位在引导边缘94之间并且支撑在第一/第二支承区段95、96之一上。
第一支承区段95和第二支承区段96包括平行于彼此延伸的棱边99,所述棱边的最小长度100大于引导边缘94之间的最小开口宽度101。(纵向)棱边99分别构造倒圆的支承面。
如图8b所绘出的,引导边缘94在其之间围成小于90°的张开角度“α”。特别优选的是约30°的张开角度“α”。引导边缘94分别构造倒圆的引导面。
在这一点上要指出的是,运输承载件97可以可选地在基体30与承载体40a、40b之间具有连接装置50,如上所述。
换言之,运输承载件可以根据图8a、8b、8c多件式地设计并且包括可更换的运输体40a、40b,或运输承载件一件式地设计并且基体30/运输体40a持久地连接。
也可以又设置接纳井道85和识别器件87(如上所述),其中,则运输承载件识别区段位于驱动区段31中(未详细示出)。
悬挂输送系统可以附加地包括用于自动卸载运输袋的卸载站104。
在图9、16a和16b中,以不同视图示出卸载站104。所述卸载站包括用于将运输袋运送到卸载站104中并且将运输袋从卸载站104运走的悬挂输送装置1、用于在运输位置与装载和/或卸载位置之间调节袋体的打开和闭合装置139和用于卸载调节到打开位置中的袋体的卸载装置140。
打开和闭合装置139包括用于自动打开和闭合袋体的操纵装置,框架支架19能够通过操纵装置相对于悬挂承载件17围绕轴线20这样枢转,使得袋体能够在运输位置与装载和/或卸载位置之间转换。
根据一种可行的实施方案,用于自动打开和闭合袋体的操纵装置包括带动机构。带动机构优选包括第一带动机构141和第二带动机构142,第一带动机构和第二带动机构布置在悬挂输送装置1两侧和下方,该悬挂输送装置用于将运输袋运送到卸载站104中并且将运输袋从卸载站104运走。尤其是,第一带动机构141和第二带动机构142关于运输袋、尤其是框架支架19彼此对称地布置。但原则上,也可以仅设置一个带动机构141。
第一带动机构141固定在第一承载框架143上,而第二带动机构142固定在第二承载框架144上。第一承载框架143和第二承载框架144是操纵装置的一部分。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带动机构141包括下部的引导组件和上部的引导组件,第二带动机构142也包括下部的引导组件和上部的引导组件。下部的引导组件和上部的引导组件隔开间距地相叠布置,从而在第一带动机构141的下部的引导组件与上部的引导组件之间以及在第二带动机构142的下部的引导组件与上部的引导组件之间分别可以容纳纵向牵杆之一。该间距基本上相应于纵向牵杆64的直径。但第一带动机构141和/或第二带动机构142也可以仅包括下部的引导滑槽。
下部的引导组件和(如果设置的话)上部的引导组件、第一带动机构141和(如果设置的话)第二带动机构142沿运输袋的运输方向4包括设置在上游的入口区段145、设置在下游的出口区段146和布置在入口区段145与出口区段146之间的卸载区段147。下部的引导组件和(如果设置的话)上部的引导组件、第一带动机构141和/或第二带动机构142平行于运输袋的运输方向4延伸。
入口区段145构造能与框架支架19、尤其是纵向牵杆进行贴靠接触的倾斜的引导滑槽148,使得框架支架19在将运输袋运送到卸载站104中期间枢转,由此将袋体从运输位置朝着装载和/或卸载位置转换(图10)。
卸载区段147构造能与框架支架19、尤其是纵向牵杆进行贴靠接触的且基本上水平的引导滑槽149,使得框架支架19在卸载过程期间保持在枢转的偏转位置中,由此袋体也保留在打开位置中(图11)。
出口区段146构造能与框架支架19、尤其是纵向牵杆进行贴靠接触的倾斜的引导滑槽150,使得框架支架19在将运输袋从卸载站104运走期间枢转,由此袋体从装载和/或卸载位置朝着运输位置方向转换(图14)。
如附图中可见的,卸载装置140包括操纵装置156,具有袋体的运输袋能够通过所述操纵装置相对于所述悬挂承载件97(或悬挂承载件2)并且围绕基本上平行于悬挂输送装置1的纵向延伸部延伸的倾翻轴线157在提供位置158(图11、16a)与卸载位置159(图12、16b)之间倾翻,其中,在卸载位置159中货物5能够通过装载和/或卸载开口24从运输袋输出。货物5优选被装载到未示出的容器中或装载到未示出的输送装置、例如带输送器上。该容器也可以为寄送纸箱。
在一种优选的第一实施方案中,将具有调节到打开位置(卸载位置)中的袋体的运输袋相对于悬挂承载件97并且围绕倾翻轴线157在提供位置158(图11、16a)与卸载位置159(图12、16b)之间倾翻。换言之,在卸载之前在先前的第一步骤i)中,将袋体转换到卸载位置中,运输袋现在位于提供位置158中,并且在随后的第二步骤ii)中,将具有调节到卸载位置中的袋体的运输袋相对于悬挂承载件97并且围绕倾翻轴线157枢转,运输袋现在位于卸载位置159中。
在卸载之后,具有调节到卸载位置中的袋体的运输袋相对于悬挂承载件97并且围绕倾翻轴线157从卸载位置159(图12、16b)倾翻回到提供位置158(图11、16a)中。在此之后将运输袋通过悬挂输送装置1运走。
根据第二实施方案,还在袋体在运输位置与卸载位置之间进行转换运动期间,运输袋相对于悬挂承载件97并且围绕倾翻轴线157在提供位置158与卸载位置159之间倾翻。换言之,为了卸载,还在袋体从运输位置朝着卸载位置方向的打开过程期间,运输袋相对于悬挂承载件97并且围绕倾翻轴线157从提供位置158倾翻到卸载位置159中。同样地,在卸载之后在袋体从卸载位置朝着运输位置方向的闭合过程期间运输袋可以相对于悬挂承载件97并且围绕倾翻轴线157从卸载位置159倾翻到提供位置158中。
卸载装置140的操纵装置156包括能借助于驱动器160围绕平行于运输袋的运输方向4延伸的轴线在初始位置与操纵位置之间倾翻的框架161。驱动器160例如是流体缸。
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框架161经由引导组件162支承在位置固定的竖立的承载结构163上。引导组件162分别包括引导滑槽164和可滚动地支承的引导滚轮165、166(图9、16a)。引导滑槽包括(左边的)第一引导滑槽164和(右边的)第二引导滑槽164。第一引导滑槽164固定在第一承载框架167上,而第二引导滑槽164固定在第二承载框架168上。框架161具有彼此相对置的框架侧,其中,在第一框架侧上布置引导滚轮165、166,并且在第二框架侧上布置引导滚轮165、166。
如出于更清楚的原因仅在图16b中用虚线示出的,打开和闭合装置139的操纵装置支承在可倾翻的框架161上。
具体而言,第一带动机构141与第一承载框架143以及第二带动机构142与第二承载框架144经由框架连接169固定在框架161上。
由此,打开和闭合装置139与框架161共同地倾翻,并且运输袋也基本上固定地保持在卸载位置159中(在第一带动机构141的下部的引导组件与上部的引导组件之间以及(如果存在的话)在第二带动机构144的下部的引导组件与上部的引导组件之间纵向牵杆中的各一个纵向牵杆)。
在图16a、16b中,示出卸载站104连同打开和闭合装置139。在图16a中,运输袋位于提供位置158中,而袋体位于其卸载位置或打开位置中(也参照图11)。在图16b中,运输袋位于卸载位置159中,而袋体位于其卸载位置或打开位置中(也参照图12)。
根据该实施方案,卸载站104附加地包括用于在运输袋的卸载过程期间锁定运输承载件97的固定装置170。
固定装置170为了锁定运输承载件97包括借助于驱动器171在不起作用的初始位置(图16a)与起作用的操纵位置(图16b)之间可运动的锁止元件172。锁止元件172例如包括止挡部,例如前部的侧壁42与止挡部相碰并且将运输承载件97沿运输方向4定位。
卸载站104还可以包括平行于运输方向4延伸的引导装置175,所述引导装置用于在运输承载件97通过用于将运输袋运送到卸载站104中并且将运输袋从卸载站104运走的悬挂输送装置1进行运输运动期间侧向引导运输承载件97。此外,引导装置175在卸载过程期间并且在运输袋在提供位置158与卸载位置159之间相对于悬挂承载件97并围绕倾翻轴线157倾翻时起作用,其方式为,运输承载件97被固定以免发生侧向运动(横向于运输方向4)或限制侧向运动(横向于运输方向4)。
用于从运输袋卸载货物5的方法在AT520517A4(A50320/2018)中描述并且可作为本公开内容的技术方案。
即使上文描述的运输袋特别好适用于自动装载和自动卸载,也可行的是,手动地装载以及手动地卸载运输袋。也能够进行手动装载和自动卸载或反过来进行自动装载和手动卸载。
最后还要指出,保护范围通过权利要求确定。然而,应参考说明书和附图来解释权利要求。来自所示出的和所描述的不同的实施例的单个特征或特征组合本身能够是独立的发明解决方案。可以从说明书中得出基于独立的发明解决方案所基于的任务。
尤其还指出,所示的运输承载件和悬挂输送装置在实际中也可以包括比所示更多或更少的组成部分。所示的运输承载件和悬挂输送装置或其组成部分也可以部分地不按比例和/或放大和/或缩小地示出。
附图标记列表
1 悬挂输送装置
2、2′ 运输承载件
3 悬挂货物
4 运输方向
5 货物
10 引导装置
11 驱动装置
12 型材轨道
13 摩擦带
14 带动元件
15 驱动器件
16 弓状部
17 悬挂承载件
18 轴线
19 框架支架
20 轴线
21 前壁
22 后壁
23a 第一侧边缘
23b 第二侧边缘
24 装载和/或卸载开口
25 侧壁止挡部
26a 第一前壁区段
26b 第二前壁区段
27 底板
28a 第一后壁区段
28b 第二后壁区段
29 运输支承部
30 基体
31 驱动区段
32 运转滚轮
33 摩擦面
34 接合面
40a 承载体
40b 承载体
42 前部的侧壁
43 后部的侧壁
50 连接装置
51 纵向轴线
52 承载体附接区段
53 基体附接区段
54 接纳开口
55 挂钩
56 前壁
57 后壁
60 型材槽
61 型材突起部
62 侧凹部
63 推入开口
64 型材接片
65 型材头部
66 推入方向
67 材料接片
68 锁定元件
69 弹簧夹
70 卡锁凸起部
71 锁定元件
72 卡锁开口
80 接纳缝隙
81 支撑面
82 接近通道
85 接纳井道
86 开口缝隙
87 识别器件
88 弹簧臂
89 运输承载件识别区段
90 下部的侧壁
91 上部的侧壁
92 下部的壁区段
93 上部的壁区段
94 引导边缘
95 第一支承区段
96 第二支承区段
97 运输承载件
98 中间平面
99 棱边
100 最小长度
101 开口宽度
104 卸载站
139 打开和闭合装置
140 卸载装置
141 带动机构
142 带动机构
143 承载框架
144 承载框架
145 入口区段
146 出口区段
147 卸载区段
148 引导滑槽
149 引导滑槽
150 引导滑槽
156 操纵装置卸载装置
157 倾翻轴线
158 提供位置
159 卸载位置
160 驱动器
161 框架
162 引导组件
163 承载结构
164 引导滑槽
165 引导滚轮
166 引导滚轮
167 承载框架
168 承载框架
169 框架连接
170 固定装置
171 驱动器
172 锁止元件
175 引导装置
180 前部的侧壁
181 后部的侧壁
182 下部的侧壁
183 上部的侧壁
184 接纳区段
185 接近通道
188 引导边缘
190 运输保险机构
190′ 运输保险机构
190″ 运输保险机构
191 止挡面
192 弹簧夹
192a、192b 弹簧夹
193 止挡部
194 引导元件
195 引导元件
196 隆起部
197 支承点
200 装载轨道
201 引导支承部
202 滑槽支承部
203 引导轨道
204 碰撞提高部
205 引导轨道
206 支承区段
207 支承区段

Claims (48)

1.用于悬挂输送装置(1)的运输承载件(2;2′),所述运输承载件包括:
-基体(30);
-经由连接装置(50)可更换地固定在所述基体(30)上的承载体(40a、40b),所述承载体用于运输悬挂货物(3);和
-竖直的纵向轴线(51);
其中,所述基体(30)配备有:
-驱动区段(31),所述驱动区段能够与所述悬挂输送装置(1)的引导装置(10)和/或驱动装置(12)共同作用;
-承载体附接区段(52);
其中,所述承载体(40a、40b)配备有:
-基体附接区段(53);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50)
-在所述基体附接区段和承载体附接区段(52、53)之一中包括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51)延伸的型材槽(60)并且在所述基体附接区段和承载体附接区段(52、53)之一中具有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51)延伸的型材突起部(61),
-其中,所述型材槽(60)构造侧凹部(62)并且沿其纵向延伸部的方向在端部侧构造推入开口(63),
-其中,所述型材突起部(61)包括型材接片(64)和在横截面方面扩宽地一体成型在所述型材接片(64)上的型材头部(65),
-其中,所述型材突起部(61)能够经由所述推入开口(63)沿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51)定向的推入方向(66)推入到所述型材槽(60)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槽(60)布置在所述承载体附接区段(52)中,而所述型材突起部(61)布置在所述基体附接区段(53)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承载件(2)包括前壁(56)和后壁(57),并且所述型材槽(60)通过从所述前壁(70)朝着所述后壁(71)方向延伸的型材槽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槽(60)通过向着所述承载体(40a、40b)并且在其纵向延伸部上连贯地打开的型材槽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50)包括彼此间能接合的锁定元件(68、71),所述锁定元件布置并且构造为,使得当可更换的承载体(40a、40b)安装在所述基体(30)上时,所述基体(30)和承载体(40a、40b)沿所述型材槽(60)的纵向方向彼此间不相对移动地锁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包括第一锁定元件(68),所述第一锁定元件在所述基体附接区段和承载体附接区段(52、53)之一中由布置在所述型材槽(60)两侧的弹性屈服的弹簧臂形成,所述弹簧臂分别具有一体成型在弹簧夹(69)上的卡锁凸起部(70),并且所述锁定元件包括第二锁定元件(71),所述第二锁定元件在所述基体附接区段和承载体附接区段(52、53)之一中由布置在所述型材接片(64)两侧的卡锁开口(72)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50)在所述基体附接区段和承载体附接区段(52、53)之一中包括布置在所述型材接片(64)两侧的接纳缝隙(80),所述接纳缝隙分别构造沿所述承载体(40a、40b)的推入方向(66)延伸的支撑面(81)和布置在沿所述承载体(40a、40b)的推入方向(66)处于后部的端部区域中的卡锁开口(7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第一配置中的承载体(40a)配备有完全被包围的接纳开口(54),而第二配置中的承载体(40b)配备有挂钩(5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40b)附加地包括:
-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51)延伸的前部的侧壁(180);
-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51)延伸的后部的侧壁(181);
-在前部的侧壁(180)与后部的侧壁(181)之间延伸的下部的侧壁(182);
-通过所述前部的侧壁(180)、后部的侧壁(181)和下部的侧壁(182)形成的接纳区段(184),所述接纳区段用于挂上所述悬挂货物(3)的弓状部(16);
-通入到所述接纳区段(184)中的接近通道(185),经由所述接近通道将所述悬挂货物(3)的弓状部(16)引入到所述接纳区段(184)中;
-在前部的侧壁(180)和后部的侧壁(181)上在下部的壁区段中设有朝着所述下部的侧壁(182)方向倾斜地朝向彼此的引导边缘(188);和
-运输保险机构(190;190′;190″),所述运输保险机构隔开竖直间距地布置在所述接纳区段(184)上方并且构造止挡面(191),所述止挡面(191)限制所述弓状部(16)朝着所述运输保险机构(190)方向的相对移位或使所述弓状部朝着所述运输保险机构方向的相对移位变得困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保险机构(190)具有布置在所述后部的侧壁(181)上的、弹性屈服的弹簧臂,所述弹簧臂具有弹簧夹(192)和布置在伸出的端部上的止挡部(193),其中,所述止挡部(193)伸出到所述接近通道(185)中并且在其面向所述接纳区段(184)的侧壁上构造所述止挡面(191)。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的侧壁(181)和所述弹簧夹(192)包括彼此能接合的引导元件(194、195)。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保险机构(190′)具有布置在所述前部的侧壁(180)上的、弹性屈服的第一弹簧臂,该第一弹簧臂具有弹簧夹(192a)和布置在伸出的端部上的止挡部(193),并且所述运输保险机构具有布置在所述后部的侧壁(181)上的、弹性屈服的第二弹簧臂,该第二弹簧臂具有弹簧夹(192b)和布置在伸出的端部上的止挡部(193),其中,各所述止挡部(193)分别伸出到所述接近通道(185)中并且在面向所述接纳区段(184)的侧壁上构造所述止挡面(191)。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保险机构(190″)包括布置在所述后部的侧壁(181)上的隆起部(196),所述隆起部伸出到所述接近通道(185)中并且构造所述止挡面(191)。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30)包括: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51)延伸的接纳井道(85),所述接纳井道具有在其纵向延伸部方向上构造在端部侧的开口缝隙(86);和能经由所述开口缝隙(86)插入到所述接纳井道(85)中的识别器件(87)、尤其是应答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纳井道(85)包括向着所述承载体(40a、40b)打开的底部和朝着所述底部方向伸出的弹性屈服的具有支承面的弹簧臂(88),从而所述识别器件(87)、尤其是所述应答器在所述接纳井道(85)中支撑在所述支承面上并且所述识别器件通过所述弹簧臂(88)保持。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纳井道(85)和所述识别器件(87)、尤其是所述应答器布置在所述驱动区段(31)与所述承载体附接区段(52)之间。
17.用于悬挂输送装置(1)的运输承载系统,所述运输承载系统包括:
-第一承载体(40a),所述第一承载体具有基体附接区段(53)和完全被包围的用于运输悬挂货物(3)的接纳开口(54);
-第二承载体(40b),所述第二承载体具有基体附接区段(53)和用于运输悬挂货物(3)的挂钩(55);和
-能通用使用的基体(30),所述基体具有:
驱动区段(31),所述驱动区段能够与所述悬挂输送装置(1)的引导装置(10)和/或驱动装置(11)共同作用,
承载体附接区段(52),
-其中,所述第一承载体(40a)或所述第二承载体(40b)能够经由连接装置(50)可更换地固定在所述基体(30)上,以便选择性地形成具有用于运输悬挂货物(3)的完全被包围的接纳开口(54)第一配置中的运输承载件(2)或具有用于运输悬挂货物(3)的挂钩(55)的第二配置中的运输承载件(2),所述运输承载件(2)构造竖直的纵向轴线(51),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50)
-在所述基体附接区段和承载体附接区段(52、53)之一中包括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51)延伸的型材槽(60)并且在所述基体附接区段和承载体附接区段(52、53)之一中包括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51)延伸的型材突起部(61);
-其中,所述型材槽(60)构造侧凹部(62)并且沿其纵向延伸部的方向在端部侧构造推入开口(63);
-其中,所述型材突起部(61)包括型材接片(64)和在横截面方面扩宽地一体成型在所述型材接片(64)上的型材头部(65);
-其中,所述型材突起部(61)能够经由所述推入开口(63)沿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51)定向的推入方向(66)推入到所述型材槽(60)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运输承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承载件(2;2′)根据权利要求2至16中任一项所述构造。
19.悬挂输送装置(1),所述悬挂输送装置包括:用于运输悬挂货物(3)的运输承载件(2;2′),所述运输承载件中,第一配置中的运输承载件(2)构造为具有用于运输袋的运输的完全被包围的接纳开口(54),而第二配置中的运输承载件(2)构造为具有用于运输衣架上的悬挂货物(3)的挂钩(55);和引导装置(10),所述运输承载件(2)能够沿着所述引导装置运动;和/或驱动装置(11),所述驱动装置将驱动力传递到所述运输承载件(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承载件(2)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构造。
20.用于在悬挂输送装置(1)处运输悬挂货物(3)的运输承载件(2;2′;97),所述运输承载件包括:
-竖直的纵向轴线(51);
-基体(30),所述基体具有驱动区段(31),所述驱动区段能够与所述悬挂输送装置(1)的引导装置(10)和/或驱动装置(11)共同作用;
-承载体(40a),所述承载体具有:
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51)延伸的前部的侧壁(42);
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51)延伸的后部的侧壁(43);
在所述前部的侧壁(42)与后部的侧壁(43)之间延伸的下部的侧壁(90);
在所述前部的侧壁(42)与后部的侧壁(43)之间延伸的上部的侧壁(91);和
通过各所述侧壁(42、43、90、91)完全包围的接纳开口(54),所述接纳开口用于挂入所述悬挂货物(3)的弓状部(16);
其中,所述前部的侧壁(42)和后部的侧壁(43)分别具有下部的壁区段(92)和上部的壁区段(93),
其中,所述下部的壁区段(92)设有朝着所述下部的侧壁(90)方向倾斜地朝向彼此的引导边缘(94)并且通入到所述下部的侧壁(90)中;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的侧壁(90)包括第一支承区段(95)和第二支承区段(96),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第二支承区段布置在所述前部的侧壁(42)与后部的侧壁(43)之间形成的中间平面(98)两侧并且分别隔开间距地相对于所述中间平面(98)错开地布置,从而所述弓状部(16)定位在各所述引导边缘(94)之间并且能够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承区段(95)和第二支承区段(96)上。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引导边缘(94)围成小于90°的张开角度(α)。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边缘(94)分别构造倒圆的引导面。
23.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区段(95)和第二支承区段(96)包括平行于彼此延伸的棱边(99),所述棱边的最小长度(100)大于各所述引导边缘(94)之间的最小开口宽度(101)。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棱边(99)分别构造倒圆的支承面。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40a)经由连接装置(50)可更换地固定在所述基体(30)上,并且所述连接装置(5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构造。
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30)包括: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51)延伸的接纳井道(85),所述接纳井道具有在其纵向延伸部方向上构造在端部侧的开口缝隙(86);和能经由所述开口缝隙(86)插入到所述接纳井道(85)中的识别器件(87)、尤其是应答器。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纳井道(85)包括向着所述承载体(40a)打开的底部和朝着所述底部方向伸出的弹性屈服的具有支承面的弹簧臂(88),从而所述识别器件(87)、尤其是所述应答器在所述接纳井道(85)中支撑在所述支承面上并且所述识别器件通过所述弹簧臂(88)保持。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纳井道(85)和所述识别器件(87)、尤其是所述应答器布置在所述驱动区段(31)与所述承载体附接区段(52)之间。
29.悬挂输送装置(1),所述悬挂输送装置包括:用于运输悬挂货物(3)的运输承载件(2;2′;97);和引导装置(10),所述运输承载件(2;2′;97)能够沿着所述引导装置运动;和/或驱动装置(11),所述驱动装置将驱动力传递到所述运输承载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承载件根据权利要求20至28中任一项所述构造。
30.用于在悬挂输送装置(1)处运输悬挂货物(3)的运输承载件(2′),所述运输承载件包括:
-竖直的纵向轴线(51);
-基体(30),所述基体具有驱动区段(31),所述驱动区段能够与所述悬挂输送装置(1)的引导装置(10)和/或驱动装置(11)共同作用;
-承载体(40b),所述承载体具有:
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51)延伸的前部的侧壁(180);
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51)延伸的后部的侧壁(181);
在所述前部的侧壁(180)与后部的侧壁(181)之间延伸的下部的侧壁(182);
在所述前部的侧壁(180)与后部的侧壁(181)之间延伸的上部的侧壁183);和
通过所述前部的侧壁(180)、后部的侧壁(181)和下部的侧壁(182)形成的接纳区段(184),所述接纳区段用于挂上所述悬挂货物(3)的弓状部(16);
通入到所述接纳区段(184)中的接近通道(185),所述悬挂货物(3)的弓状部(16)经由所述接近通道引入到所述接纳区段(184)中;
其中,所述前部的侧壁(180)和后部的侧壁(181)分别具有下部的壁区段;
其中,所述下部的壁区段设有朝着所述下部的侧壁(182)方向倾斜地朝向彼此的引导边缘(188)并且通入到所述下部的侧壁(182)中;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的侧壁(182)包括第一支承区段(95)和第二支承区段(96),所述第一支承区段和第二支承区段布置在所述前部的侧壁(180)与后部的侧壁(181)之间形成的中间平面(98)两侧并且分别相对于所述中间平面(98)隔开间距地错开布置,从而所述弓状部(16)定位在各所述引导边缘(188)之间并且能够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承区段(95)和第二支承区段(96)上。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引导边缘(188)围成小于90°的张开角度(α)。
32.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边缘(188)分别构造倒圆的引导面。
33.根据权利要求30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区段(95)和第二支承区段(96)包括平行于彼此延伸的棱边(99),所述棱边的最小长度(100)大于各所述引导边缘(188)之间的最小开口宽度(101)。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棱边(99)分别构造倒圆的支承面。
35.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40b)经由连接装置(50)可更换地固定在所述基体(30)上,并且所述连接装置(5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构造。
36.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40b)附加地构造运输保险机构(190;190′;190″),所述运输保险机构隔开竖直间距地布置在所述接纳区段(184)上方并且构造止挡面(191),所述止挡面(191)限制所述弓状部(16)朝着所述运输保险机构(190)方向的相对移位或使所述弓状部朝着所述运输保险机构方向的相对移位变得困难。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保险机构(190)具有布置在所述后部的侧壁(181)上的、弹性屈服的弹簧臂,所述弹簧臂具有弹簧夹(192)和布置在伸出的端部上的止挡部(193),其中,所述止挡部(193)伸出到所述接近通道(185)中并且在其面向所述接纳区段(184)的侧壁上构造所述止挡面(191)。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的侧壁(181)和所述弹簧夹(192)包括彼此能接合的引导元件(194、195)。
39.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保险机构(190′)具有布置在所述前部的侧壁(180)上的、弹性屈服的第一弹簧臂,该第一弹簧臂具有弹簧夹(192)和布置在伸出的端部上的止挡部(193),并且所述运输保险机构具有布置在所述后部的侧壁(181)上的、弹性屈服的第二弹簧臂,该第二弹簧臂具有弹簧夹(192)和布置在伸出的端部上的止挡部(193),其中,各所述止挡部(193)分别伸出到所述接近通道(185)中并且在面向所述接纳区段(184)的侧壁上构造所述止挡面(191)。
40.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运输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保险机构(190″)包括布置在所述后部的侧壁(181)上的隆起部(196),所述隆起部伸出到所述接近通道(185)中并且构造所述止挡面(191)。
41.悬挂输送装置(1),所述悬挂输送装置包括:用于运输悬挂货物(3)的运输承载件(2′;97);引导装置(10),所述运输承载件(2′;97)能够沿着所述引导装置运动;和/或驱动装置(11),所述驱动装置将驱动力传递到所述运输承载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承载件根据权利要求30至40中任一项所述构造。
42.卸载站(104),所述卸载站用于自动卸载装载有至少一个货物(5)的运输袋,所述运输袋包括:悬挂承载件(17),所述运输袋通过所述悬挂承载件挂在运输承载件(2;97)上;和能在运输位置与卸载位置之间转换的袋体,其中,所述袋体包括
-前壁(21),所述前壁设有底板(27);
-后壁(22);和
-在所述袋体的第一侧上至少局部地构造在所述前壁(21)和后壁(22)之间的卸载开口(24);其中,
-在所述袋体的运输位置中,所述前壁(21)和后壁(22)靠近彼此,并且所述货物(5)容纳在所述前壁(21)和后壁(22)之间;并且
-在所述袋体的卸载位置中,所述前壁(21)和后壁(22)远离彼此地运动,并且所述卸载开口(24)通过所述前壁(21)和后壁(22)限制并且与所述底板(27)邻接,
所述卸载站(104)包括:
-悬挂输送装置(1),所述悬挂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运输袋运送到所述卸载站(104)中并且将所述运输袋从所述卸载站(104)运走;
-打开和闭合装置(139),所述打开和闭合装置用于使所述袋体在所述运输位置(闭合位置)与所述卸载位置(打开位置)之间调节;
-卸载装置(140),所述卸载装置用于卸载所述运输袋;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卸载装置(140)包括操纵装置(156),具有所述袋体的所述运输袋能够通过所述操纵装置相对于所述悬挂承载件(97)并且围绕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悬挂输送装置(1)的纵向延伸部延伸的倾翻轴线(157)在提供位置(158)与卸载位置(159)之间倾翻,其中,在所述卸载位置(159)中所述货物(5)能够通过所述卸载开口(24)从所述运输袋输出,并且
所述运输承载件(2;97)根据权利要求20至28中任一项所述构造。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卸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开和闭合装置(139)包括用于自动地打开和闭合所述袋体的操纵装置(141、142),所述框架支架(19)能够通过所述操纵装置相对于所述悬挂承载件(17)围绕所述轴线(20)这样枢转,使得所述袋体能够在所述运输位置与所述卸载位置之间转换。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卸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装置包括带动机构(141、142),所述带动机构具有沿所述运输袋的运输方向(3)
-设置在上游的入口区段(145),
-设置在下游的出口区段(146),和
-布置在所述入口区段(145)与出口区段(146)之间的卸载区段(147),
其中,所述入口区段(145)构造能与所述框架支架(19)进行贴靠接触的倾斜的引导滑槽(148),使得所述框架支架(19)在将所述运输袋运送到所述卸载站(104)中期间枢转,由此将所述袋体从所述运输位置转换到所述卸载位置中。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卸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载区段(147)构造能与所述框架支架(19)进行贴靠接触的基本上水平的引导滑槽(149),使得所述框架支架(19)在卸载过程期间保持在枢转的偏转位置中,由此所述袋体也保留在所述打开位置中。
46.根据权利要求44或45所述的卸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区段(146)构造能与所述框架支架(19)进行贴靠接触的倾斜的引导滑槽(150),使得所述框架支架(19)在将所述运输袋从所述卸载站(104)运走期间枢转,由此所述袋体从所述卸载位置转换到所述运输位置中。
47.根据权利要求42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卸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输送装置(1)为了将所述运输袋运送到所述卸载站(104)中并且将所述运输袋从所述卸载站(104)运走而包括能通过驱动装置(5)运动的运输承载件(2;97),其中,所述运输承载件(2;97)和所述悬挂承载件(17)以铰接的方式彼此耦联,由此所述悬挂承载件(17)能够围绕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悬挂输送装置(1)延伸的轴线(16)相对于所述运输承载件(2;97)枢转。
48.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卸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载装置(140)的操纵装置(156)包括框架(161),所述框架能借助于驱动器(160)围绕平行于所述运输袋的运输方向(3)延伸的轴线在初始位置与操纵位置之间倾翻,并且所述打开和闭合装置(139)的操纵装置(141、142)支承在所述框架(161)上。
CN202080013069.1A 2019-02-07 2020-02-07 运输承载系统和具有用于运输悬挂货物的运输承载件的悬挂输送装置 Active CN1134742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TA50092/2019A AT522067B1 (de) 2019-02-07 2019-02-07 Transportträgersystem und Hängefördervorrichtung mit Transportträgern zum Transport von Hängewaren
ATA50092/2019 2019-02-07
PCT/AT2020/060037 WO2020160585A2 (de) 2019-02-07 2020-02-07 Transportträgersystem und hängefördervorrichtung mit transportträgern zum transport von hängewar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4265A true CN113474265A (zh) 2021-10-01
CN113474265B CN113474265B (zh) 2023-08-11

Family

ID=70333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13069.1A Active CN113474265B (zh) 2019-02-07 2020-02-07 运输承载系统和具有用于运输悬挂货物的运输承载件的悬挂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48711A1 (zh)
EP (1) EP3921251B8 (zh)
CN (1) CN113474265B (zh)
AT (2) AT522067B1 (zh)
CA (1) CA3129160A1 (zh)
WO (1) WO2020160585A2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12442A (zh) * 2021-12-30 2022-03-22 山东中保康医疗器具有限公司 血液滤白用支撑传送装置
CN115339812A (zh) * 2022-09-14 2022-11-15 安徽优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仪壳体加工散热槽的悬挂式输送线
CN117068726A (zh) * 2023-07-20 2023-11-17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一种传动式锁定/解锁机构以及货架
CN117446372A (zh) * 2023-06-28 2024-01-26 广州空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品发放装置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20517B1 (de) 2018-04-13 2019-05-15 Tgw Mechanics Gmbh Entladestation und Verfahren zum Entladen eines mit einem Fördergut beladenen Fördergutbehälters
WO2020163885A1 (de) 2019-02-11 2020-08-20 Tgw Logistics Group Gmbh Lager- und kommissioniersystem mit verbesserter einlagerleis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desselben
DE102020120386A1 (de) 2020-08-03 2022-02-03 Xaver Haas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Konstruktionsbauholz aus Schwachholz
DE102021002833A1 (de) * 2021-06-02 2021-08-12 Paul Janzen Transporttasche zum hängenden Transport von Fördergut sowie Beladestation und Förderanlage für diese Transporttaschen
AT525183B1 (de) 2021-06-24 2023-06-15 Tgw Logistics Group Gmbh Verteiler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Fördern von Waren in einem Lager- und Kommissioniersystem
US20250153934A1 (en) 2022-02-04 2025-05-15 Tgw Mechanics Gmbh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port carriers, and transport carrier for transporting hanging goods on an overhead conveying device
AT525853A1 (de) 2022-02-04 2023-08-15 Tgw Mechanics Gmbh Verbesserte Hängefördervorrichtung für ein Kommissioniersystem und Transportträger zum Transport von Hängeware
TWI817499B (zh) * 2022-05-12 2023-10-01 鴻寶興業有限公司 集裝袋束口夾送料機
CN115848925B (zh) * 2022-12-14 2025-03-07 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自锁功能的旋转装置及悬挂式输送设备
EP4390785A1 (en) 2022-12-21 2024-06-26 BEUMER Group GmbH & Co. KG Method for checking the status of a component of a conveyor, computer program and system
DE102023002756A1 (de) 2023-07-04 2025-01-09 Emhs Gmbh Entnehmen eines Rolladapters aus einem Schienennetz eines Hängetaschenlagers
WO2025008462A1 (de) 2023-07-04 2025-01-09 Emhs Gmbh Entnehmen eines rolladapters aus einem schienennetz eines hängetaschenlagers
HUP2300279A1 (hu) * 2023-08-23 2025-02-28 Antal Zombori Függesztõelem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803757B1 (de) * 1968-10-18 1970-06-04 Duerkoppwerke Umlauf-Haengefoerderer
US4433627A (en) * 1981-07-29 1984-02-28 Formall Syn-Trac Systems, Inc. Plastic conveyor trolley with bearings
JPS62241758A (ja) * 1986-02-19 1987-10-22 ヴアイト ゲ−エムベ−ハ− アンド カンパニ− 懸架コンベア装置
US4866255A (en) * 1986-06-17 1989-09-12 Peter Sing Apparatus for article storage, retrieval and inventory
US4881468A (en) * 1986-02-19 1989-11-21 Veit Gmbh & Co. Suspension conveyor system
DE9106795U1 (de) * 1991-06-03 1992-04-30 Rsl Logistik Gmbh & Co, 8910 Landsberg Kupplung
CN202642802U (zh) * 2012-05-18 2013-01-02 滁州启鹏铁塔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翻转装置
EP2554497A1 (de) * 2011-08-02 2013-02-06 RSL Logistik GmbH & Co. KG Fördergutträger für eine Hängeförder- einrichtung
US20140190793A1 (en) * 2013-01-08 2014-07-10 Thomas Otto Chain link of a transport chain, transport chain of a conveyor and conveyor
CN204057058U (zh) * 2014-07-09 2014-12-31 济南拓展输送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撬体
CN106542284A (zh) * 2017-01-10 2017-03-29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自复位多层穿芯棘爪式吊具
CN106696970A (zh) * 2016-12-30 2017-05-24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货运索道自动挂钩装置
CN207791925U (zh) * 2018-01-25 2018-08-31 洛阳明创矿山冶金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悬挂输送机用的轨道吊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20762C3 (de) * 1977-05-09 1982-09-16 Otto Ing.(Grad.) 3216 Salzhemmendorf Kreibaum Verfahren zum Verarbeiten von Rundholz zu zusammengesetzten Platten
DE2938062C2 (de) * 1979-09-20 1983-07-21 Otto 3216 Salzhemmendorf Kreibaum Sen. Holzbauelement, das aus im Querschnitt im wesentlichen trapezförmig gefrästen Rundholz-Seitenabschnitten zusammengesetzt ist
DE2947611C2 (de) * 1979-11-26 1984-01-19 Kurt Ing.(grad.) 8625 Sonnefeld Feyler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Brettlamellen
DE3544845C2 (de) * 1985-12-18 1996-12-12 Max Liebich Profilkantenbrett zur Herstellung von Holzplatten
US5404992A (en) * 1992-08-06 1995-04-11 Rsl Logistik Gmbh & Co. Suspension conveyor system
AUPN055995A0 (en) * 1995-01-16 1995-02-09 Turner, Allan William Improved wood machineable joint
GB9608088D0 (en) * 1996-04-18 1996-06-19 Scootabout Int Ltd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drive
SE525081C2 (sv) * 2001-04-04 2004-11-23 Nils-Olof Lindquist Metod för tillverkning av limfogsskivor och limträbalkar från vankantiga brädor och plankor
JP4045451B2 (ja) * 2003-12-26 2008-02-13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天井走行車システム
DE102004018569B4 (de) 2004-04-16 2016-06-09 Psb Intralogistics Gmbh Sammeleinrichtung zum Aufnehmen von Objekten beim sortierenden Sammeln der Objekte sowie Förder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 von Sammeltaschen
DE102005006455A1 (de) * 2005-02-12 2006-08-24 Dürkopp Adler AG Transport-System für hängende Gegenstände
ES2383225T3 (es) 2007-02-16 2012-06-19 Rsl Logistik Gmbh & Co. Kg Instalación de transporte para el transporte de soportes de productos a transportar a lo largo de una trayectoria de transporte
DE102008035651A1 (de) * 2008-07-31 2010-02-11 Bellheimer Metallwerk Gmbh Hängelagerung auf übereinander liegenden Lagerplätzen
DE202010008717U1 (de) * 2010-10-04 2010-12-16 Fraas, Alfred Ablage-, Entnahme- und Transportsystem für Textilerzeugnisse, insbesondere Bekleidungsstücke
DE102014224253A1 (de) 2014-11-27 2016-06-02 Vanderlande Industries B.V. Verfahren zum Lösen eines Förderelements von einem Förderträger einer Förderkette zum Fördern von Hängeware, Förderkette, Förderträger und Förderelement
DE102014226600A1 (de) 2014-12-19 2016-06-23 Vanderlande Industries B.V. Förderelement für Hängewarenförderanlagen
SE542164C2 (en) * 2015-10-28 2020-03-03 Stora Enso Oyj Laminated wood products and methods of their manufacture
DE202015106982U1 (de) 2015-12-22 2017-03-23 SSI Schäfer PEEM GmbH Kettenglied für eine mehrgliedrige Förderkette einer Hängeförderanlage
CH713399A1 (de) * 2017-01-31 2018-07-31 Ferag Ag Fördereinheit zum hängenden Transport von Transportelementen in zwei Positionen.
DE202017100206U1 (de) 2017-01-16 2018-04-17 Tgw Mechanics Gmbh Fördergutbehälter mit Auswerfvorrichtung und zugehörige Hängefördervorrichtung
DE202017106993U1 (de) 2017-11-17 2017-12-01 Vanderlande Industries B.V. Transporttasche zum Transportieren einer Ware in einer Hängewarenförderanlage
AT520517B1 (de) 2018-04-13 2019-05-15 Tgw Mechanics Gmbh Entladestation und Verfahren zum Entladen eines mit einem Fördergut beladenen Fördergutbehälters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803757B1 (de) * 1968-10-18 1970-06-04 Duerkoppwerke Umlauf-Haengefoerderer
US4433627A (en) * 1981-07-29 1984-02-28 Formall Syn-Trac Systems, Inc. Plastic conveyor trolley with bearings
JPS62241758A (ja) * 1986-02-19 1987-10-22 ヴアイト ゲ−エムベ−ハ− アンド カンパニ− 懸架コンベア装置
US4881468A (en) * 1986-02-19 1989-11-21 Veit Gmbh & Co. Suspension conveyor system
US4866255A (en) * 1986-06-17 1989-09-12 Peter Sing Apparatus for article storage, retrieval and inventory
DE9106795U1 (de) * 1991-06-03 1992-04-30 Rsl Logistik Gmbh & Co, 8910 Landsberg Kupplung
EP2554497A1 (de) * 2011-08-02 2013-02-06 RSL Logistik GmbH & Co. KG Fördergutträger für eine Hängeförder- einrichtung
CN202642802U (zh) * 2012-05-18 2013-01-02 滁州启鹏铁塔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翻转装置
US20140190793A1 (en) * 2013-01-08 2014-07-10 Thomas Otto Chain link of a transport chain, transport chain of a conveyor and conveyor
CN204057058U (zh) * 2014-07-09 2014-12-31 济南拓展输送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撬体
CN106696970A (zh) * 2016-12-30 2017-05-24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货运索道自动挂钩装置
CN106542284A (zh) * 2017-01-10 2017-03-29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自复位多层穿芯棘爪式吊具
CN207791925U (zh) * 2018-01-25 2018-08-31 洛阳明创矿山冶金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悬挂输送机用的轨道吊架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12442A (zh) * 2021-12-30 2022-03-22 山东中保康医疗器具有限公司 血液滤白用支撑传送装置
CN115339812A (zh) * 2022-09-14 2022-11-15 安徽优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仪壳体加工散热槽的悬挂式输送线
CN115339812B (zh) * 2022-09-14 2024-01-05 安徽优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仪壳体加工散热槽的悬挂式输送线
CN117446372A (zh) * 2023-06-28 2024-01-26 广州空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品发放装置及方法
CN117446372B (zh) * 2023-06-28 2024-04-26 广州空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品发放装置及方法
CN117068726A (zh) * 2023-07-20 2023-11-17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一种传动式锁定/解锁机构以及货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21251B1 (de) 2025-04-02
WO2020160585A3 (de) 2020-12-24
CN113474265B (zh) 2023-08-11
AT522067A4 (de) 2020-08-15
AT522641A1 (de) 2020-12-15
CA3129160A1 (en) 2020-08-13
AT522067B1 (de) 2020-08-15
EP3921251A2 (de) 2021-12-15
EP3921251B8 (de) 2025-05-07
EP3921251C0 (de) 2025-04-02
US20220048711A1 (en) 2022-02-17
WO2020160585A2 (de) 2020-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74265A (zh) 运输承载系统和具有用于运输悬挂货物的运输承载件的悬挂输送装置
CN110785364B (zh) 用于运输袋的装料的装置
CN108454960B (zh) 装料装置
CN112407819B (zh) 用于悬挂运输系统的传输袋
US10040641B2 (en) Method for emptying the pockets of a transport device in the form of a suspension conveyor, and device for carrying out said method
US10322887B2 (en) Method for opening a transport pocket suspended on a carriage as well as a pocket opening device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US10647523B2 (en) Appliance for charging transport pockets
US12264019B2 (en) Conveyed-goods container for an overhead conveyor, and unloading station for unloading same
US8490774B2 (en) Loading station for transport bags transported in an overhead conveyor system
US10494184B2 (en) Appliance for charging transport pockets
US9850071B2 (en) Roller-guided conveying element and a conveying facility comprising such conveying elements
CH711565A1 (en) Transport bag for the transport and / or storage of objects and transport device with such a transport bag.
US10913577B2 (en) Suspended storage
US2021039502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opening a transport bag
US5878867A (en) Carrier device for a hanging conveyor
CN104684824B (zh) 输送机工作站
US7080727B1 (en) Clothing transport and storage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4733771A (zh) 一种立体分拣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6154644U (zh) 仓储设备及无固定货架仓储分拣系统
US11225385B2 (en) Hanger-loading station for overhead conveyors
CN216154645U (zh) 鸟钩式输送单元、鸟钩式闭环安装轨道以及货物仓储系统
CN215785069U (zh) 一种用于货物的全自动立体分拣系统的货物转运装置
US5058722A (en)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stop position of conveyor belts used on overhead conveyor systems
WO2024117899A1 (en) Sorting system for the selective loading of bags with discrete products.
US20230339698A1 (en) Conveyor element and conveyor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Austria Welles

Patentee after: TGW Real Estate Wells 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Austria

Address before: Austria Welles

Patentee before: TGW Mechanics GmbH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Austri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50624

Address after: Ao Dili

Patentee after: TGW Logistics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Austria

Address before: Austria Welles

Patentee before: TGW Real Estate Wells 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Aust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