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9639B - 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9639B
CN113459639B CN202110826243.0A CN202110826243A CN113459639B CN 113459639 B CN113459639 B CN 113459639B CN 202110826243 A CN202110826243 A CN 202110826243A CN 113459639 B CN113459639 B CN 1134596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inating
piece
roller
cylindrical surface
bo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262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59639A (zh
Inventor
梁海涛
王家林
王鹏
范荣坤
秦朝学
邓佳
周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2624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596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59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96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596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96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贴合装置用于贴合第一贴合件和第二贴合件,贴合装置包括承载件、第一贴合辊、第二贴合辊和夹持组件,承载件用于承载第二贴合件,第一贴合辊构造成沿柱面的周向正向滚动,以使第一贴合部贴合于柱面,第二贴合辊构造成沿柱面的周向反向滚动,以使第二贴合部贴合于柱面,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承载件在柱面周向上的两端,且用于调节承载件的张紧力,当夹持组件夹持承载件的两端时,第一贴合辊和第二贴合辊均适于位于承载件的背向第二贴合件的一侧。根据本发明的贴合装置,可以将第二贴合件平整、紧密贴合于第一贴合件的内表面,使得第一贴合件对第二贴合件起到保护作用。

Description

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柔性显示屏例如OLED柔性屏逐渐应用于智慧物联领域,比如用于智能音箱、智能水杯等以实现环形显示功能。然而,相关技术中,柔性显示屏一般贴合在盖板的外周侧,并在柔性显示屏的外周侧设置保护罩以保护柔性显示屏,导致整个显示组件结构复杂、加工繁琐、重量较大,而且柔性显示屏与保护罩之间贴合效果难以保证,导致显示组件显示效果欠佳,如果显示组件具有触摸功能,难以有效保证显示组件的触摸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贴合装置,所述贴合装置可以将第二贴合件平整、紧密贴合于第一贴合件的内表面,使得第一贴合件对第二贴合件起到保护作用。
本发明还提出中采用上述贴合装置进行贴合的贴合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贴合装置,所述贴合装置用于贴合第一贴合件和第二贴合件,所述第一贴合件形成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贴合件的内表面具有柱面,所述第二贴合件适于贴合于所述柱面,所述第二贴合件为柔性件且包括第一贴合部和第二贴合部,所述贴合装置包括:承载件,所述承载件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贴合件;第一贴合辊和第二贴合辊,所述第一贴合辊构造成沿所述柱面的周向正向滚动,以使所述第一贴合部贴合于所述柱面,所述第二贴合辊构造成沿所述柱面的周向反向滚动,以使所述第二贴合部贴合于所述柱面;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所述承载件在所述柱面周向上的两端,且用于调节所述承载件的张紧力,当所述夹持组件夹持所述承载件的两端时,所述第一贴合辊和所述第二贴合辊均适于位于所述承载件的背向所述第二贴合件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贴合装置,通过设置承载件以承载第二贴合件,夹持组件可以无需夹持第二贴合件,有效避免第二贴合件损坏;通过设置第一贴合辊、第二贴合辊和夹持组件,可以将第二贴合件平整贴合于第一贴合件的内表面的柱面,便于有效保证第一贴合件和第二贴合件的贴合效果,使得第一贴合件和第二贴合件紧密贴合,第一贴合件对第二贴合件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贴合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轴沿所述柱面的周向运动,所述第一贴合辊套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轴外且与所述第一驱动轴枢转配合;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轴沿所述柱面的周向运动,所述第二贴合辊套设于所述第二驱动轴外且与所述第二驱动轴枢转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承载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承载件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卷轴,所述承载件卷绕于所述卷轴;和/或,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中的至少一个构造成可相对所述第一贴合件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件适于与所述第二贴合件可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贴合件为盖板,所述第二贴合件为柔性显示屏;或者,所述第一贴合件为显示屏,所述第二贴合件为柔性膜。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贴合方法,采用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贴合装置进行贴合,所述贴合方法包括:S1、将所述第二贴合件设于所述承载件上,所述夹持组件夹持所述承载件的相对两端,将所述第一贴合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贴合件、所述承载件和所述夹持组件的外侧;S2、所述第一贴合辊和所述第二贴合辊中的其中一个处于施力位置,另一个处于避让位置,所述夹持组件收紧所述承载件,以使所述承载件张紧于所述第一贴合辊、所述第二贴合辊和所述夹持组件之间,其中,在所述施力位置,所述第一贴合辊和所述第二贴合辊中的其中一个向所述承载件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第一贴合部或所述第二贴合部的边沿贴合于所述柱面,在所述避让位置,所述第一贴合辊和所述第二贴合辊中的另一个与所述柱面之间的径向距离大于所述承载件和所述第二贴合件的厚度之和;S3、所述第一贴合辊和所述第二贴合辊中的所述其中一个沿所述柱面的周向滚动,所述另一个保持不动;S4、所述第一贴合辊和所述第二贴合辊中的所述另一个沿所述柱面的周向滚动,直至所述第二贴合件贴合于所述第一贴合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贴合方法,可以将第二贴合件平整、紧密贴合于第一贴合件的内表面,使得第一贴合件对第二贴合件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在贴合过程中,夹持组件通过夹持承载件来实现第二贴合件的仿形,可以避免第二贴合件损坏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卷轴,在所述步骤S3和步骤S4中,所述承载件自所述卷轴展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第一贴合辊和所述第二贴合辊中的所述另一个先运动至步骤S2中的所述施力位置,再沿所述柱面的周向滚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贴合方法还包括:S5、在所述第二贴合件贴合于所述第一贴合件之后,将所述承载件与所述第二贴合件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5中,将所述承载件与所述第二贴合件分离之前,采用紫外线照射所述承载件的背向所述第二贴合件的一侧表面。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贴合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贴合装置和第一贴合件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贴合装置贴合第一贴合件和第二贴合件的过程示意图,其中第一贴合辊处于施力位置,第二贴合辊处于避让位置;
图4是图3中所示的贴合装置贴合第一贴合件和第二贴合件的另一个过程示意图;
图5是图3中所示的贴合装置贴合第一贴合件和第二贴合件的再一个过程示意图;
图6是图3中所示的贴合装置贴合第一贴合件和第二贴合件的又一个过程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贴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贴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贴合装置100、
第一贴合件101、柱面101a、第二贴合件102、第一贴合部102a、第二贴合部102b、承载件1、
第一贴合辊2、第二贴合辊3、
夹持组件4、第一夹持机构41、第二夹持机构42、
第一驱动组件5、
第一驱动机构51、第一旋转机构511、第一施力机构512、第一驱动轴52、
第二驱动组件6、
第二驱动机构61、第二旋转机构611、第二施力机构612、第二驱动轴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贴合装置100。
贴合装置100用于贴合第一贴合件101和第二贴合件102,第一贴合件101形成为中空结构,第一贴合件101的内表面具有柱面101a,则第一贴合件101的内表面的至少部分形成为柱面101a,第二贴合件102适于贴合于柱面101a,则在一定程度上第一贴合件101可以对第二贴合件102起到一定保护作用,第二贴合件102的贴合于柱面101a的贴合面积可以小于或等于柱面101a的表面积;第二贴合件102为柔性件,且第二贴合件102包括第一贴合部102a和第二贴合部102b。
其中,柱面101a可以理解为直线沿着一条定曲线平行移动所形成的曲面。例如,柱面101a可以为普通柱面、直圆柱面、或二次柱面等。
如图3-图6所示,贴合装置100包括承载件1,承载件1用于承载第二贴合件102,则便于通过承载件1实现第二贴合件102的仿形,从而对第二贴合件102的操作可以通过操作承载件1来实现,有利于保证在对第一贴合件101和第二贴合件102进行贴合时对第二贴合件102起到一定保护作用,避免第二贴合件102损坏。例如,第二贴合件102可以粘接于承载件1;承载件1可以为承载膜,具有良好的柔性。
贴合装置100还包括第一贴合辊2和第二贴合辊3,第一贴合辊2构造成沿柱面101a的周向正向滚动,则第一贴合辊2可以沿柱面101a的周向运动,且在第一贴合辊2的运动过程中,与第一贴合辊2接触的表面(例如承载件1的背向第二贴合件102的一侧表面)与第一贴合辊2之间产生摩擦力,该摩擦力使得第一贴合辊2绕其中心轴线转动;以将第一贴合部102a贴合于柱面101a;第二贴合辊3构造成沿柱面101a的周向反向滚动,则第二贴合辊3可以沿柱面101a的周向运动,且在第二贴合辊3的运动过程中,与第二贴合辊3接触的表面(例如承载件1的背向第二贴合件102的一侧表面)与第二贴合辊3之间产生摩擦力,该摩擦力使得第二贴合辊3绕其中心轴线转动。
其中,“正向”、“反向”并非是指某一确定方向,而是相对概念。例如,在贴合第一贴合件101和第二贴合件102时,第一贴合件101套设在第一贴合辊2和第二贴合辊3外,承载件1和第二贴合件102均设于第一贴合件101和贴合辊(第一贴合辊2和第二贴合辊3)之间,第二贴合件102可以设在承载件1的朝向柱面101a的一侧;在图3-图6的示例中,第一贴合辊2可以沿柱面101a的周向逆时针运动,并在承载件1的背向第二贴合件102的一侧表面上滚动,以将第一贴合部102a贴合于柱面101a,第二贴合辊3可以沿柱面101a的周向顺时针运动,并在承载件1的背向第二贴合件102的一侧表面上滚动,以将第二贴合部102b贴合于柱面101a,便于保证第二贴合件102和第一贴合件101的贴合效果,避免第一贴合部102a与柱面101a、第二贴合部102b与柱面101a之间产生气泡的贴合不良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贴合件102贴合于第一贴合件101时,第一贴合部102a和第二贴合部102b可以沿柱面101a的周向依次设置。其中,第一贴合部102a的贴合面积可以小于、或等于、或大于第二贴合部102b的贴合面积。
如图1和图3所示,贴合装置100还包括夹持组件4,夹持组件4用于夹持承载件1在柱面101a周向上的两端,且夹持组件4用于调节承载件1的张紧力,便于保证第二贴合件102平展贴合于柱面101a,避免第二贴合件102出现褶皱等、避免第二贴合件102和第一贴合件101之间产生气泡等贴合不良现象。其中,当夹持组件4夹持承载件1的上述两端时,第一贴合辊2和第二贴合辊3均适于位于承载件1的背向第二贴合件102的一侧,则第一贴合辊2和第二贴合辊3通过对承载件1施压以使第二贴合件102贴合于第一贴合件101。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贴合装置100,通过设置承载件1以承载第二贴合件102,夹持组件4可以无需夹持第二贴合件102,有效避免第二贴合件102损坏;通过设置第一贴合辊2、第二贴合辊3和夹持组件4,可以将第二贴合件102平整贴合于第一贴合件101的内表面的柱面101a,便于有效保证第一贴合件101和第二贴合件102的贴合效果,使得第一贴合件101和第二贴合件102紧密贴合,第一贴合件101对第二贴合件102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例如,第一贴合件101可以为盖板,第二贴合件102可以为柔性显示屏,则相对于相关技术中,本申请无需在柔性显示屏的外侧另外设置保护罩,有效简化了显示组件的结构,简化了显示组件的加工工序,便于实现显示组件的轻量化设计;而且,由于盖板和柔性显示屏具有良好的贴合效果,则其具有触摸功能时,便于保证触摸性能,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贴合装置100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5,第一驱动组件5包括第一驱动机构51和第一驱动轴52,第一驱动机构51用于驱动第一驱动轴52沿柱面101a的周向运动,第一贴合辊2套设于第一驱动轴52外,且第一贴合辊2与第一驱动轴52枢转配合,第一贴合辊2可相对第一驱动轴52转动,则在第一驱动轴52带动第一贴合辊2沿柱面101a周向运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一贴合辊2用于对承载件1施加贴合力以使第一贴合部102a贴合于柱面101a,而第一贴合辊2又相对于承载件1沿柱面101a周向运动,则承载件1对第一贴合辊2施加摩擦力以使第一贴合辊2滚动。由此,可以通过控制第一驱动组件5实现第一贴合辊2运动状态的控制以及第一贴合辊2对承载件1施加的贴合力的控制,提升了贴合装置100的智能化程度,便于操作。
贴合装置100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6,第二驱动组件6包括第二驱动机构61和第二驱动轴62,第二驱动机构61用于驱动第二驱动轴62沿柱面101a的周向运动,第二贴合辊3套设于第二驱动轴62外,且第二贴合辊3与第二驱动轴62枢转配合,第二贴合辊3可相对第二驱动轴62转动,则在第二驱动轴62带动第二贴合辊3沿柱面101a周向运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二贴合辊3用于对承载件1施加贴合力以使第二贴合部102b贴合于柱面101a,而第二贴合辊3又相对于承载件1沿柱面101a周向运动,则承载件1对第二贴合辊3施加摩擦力以使第二贴合辊3滚动。由此,可以通过控制第二驱动组件6实现第二贴合辊3运动状态的控制以及第二贴合辊3对承载件1施加的贴合力的控制,提升了贴合装置100的智能化程度,便于操作。
可选地,在图1的示例中,第一驱动机构51可以包括第一旋转机构511和第一施力机构512,第一旋转机构511用于带动第一施力机构512绕第一旋转机构511的中心轴线转动,第一施力机构512设在第一旋转机构511上,且第一施力机构512与第一驱动轴52相连以驱动第一驱动轴52沿第一旋转机构511的径向移动,则第一驱动机构51可以实现第一驱动轴52在第一旋转机构511周向和径向上的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贴合第一贴合件101和第二贴合件102时,柱面101a的中心轴线可以与第一旋转机构511的中心轴线基本重合,第一驱动轴52在第一旋转机构511周向的运动可以实现第一贴合辊2沿柱面101a的周向的运动,第一驱动轴52在第一旋转机构511径向的运动可以调整第一贴合辊2对承载件1施加的贴合力。
可选地,在图1的示例中,第二驱动机构61可以包括第二旋转机构611和第二施力机构612,第二旋转机构611用于带动第二施力机构612绕第二旋转机构611的中心轴线转动,第二施力机构612设在第二旋转机构611上,且第二施力机构612与第二驱动轴62相连以驱动第二驱动轴62沿第二旋转机构611的径向移动,则第二驱动机构61可以实现第二驱动轴62在第二旋转机构611周向和径向上的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贴合第二贴合件101和第二贴合件102时,柱面101a的中心轴线可以与第二旋转机构611的中心轴线基本重合,第二驱动轴62在第二旋转机构611周向的运动可以实现第二贴合辊3沿柱面101a的周向的运动,第二驱动轴62在第二旋转机构611径向的运动可以调整第二贴合辊3对承载件1施加的贴合力。
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第一旋转机构511和第二旋转机构611分别包括旋转平台,第一施力机构512和第二施力机构612分别包括伺服电机和气缸,伺服电机与气缸相连以实现气缸的出力与缓冲;第一施力机构512的气缸与第一驱动轴52相连,第二施力机构612的气缸与第二驱动轴62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夹持组件4包括第一夹持机构41和第二夹持机构42,第一夹持机构41用于夹持承载件1的一端,第二夹持机构42用于夹持承载件1的另一端,便于实现承载件1两端的独立夹持,从而方便夹持组件4调节承载件1的张紧力。
可选地,第一夹持机构41和第二夹持机构42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卷轴,承载件1卷绕于卷轴,则卷轴转动时可使承载件1卷绕于卷轴上、也可以是承载件1自卷轴上展开,以通过调整承载件1在柱面101a周向上的长度来保证承载件1的张紧力在贴合过程中始终保持基本不变,从而保证整个贴合过程稳定,有利于提升贴合效果。而且,在贴合过程中,可以无需调整第一夹持机构41和第二夹持机构42的位置,便于简化夹持组件4的控制逻辑。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夹持机构41和第二夹持机构42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卷轴,可以包括以下方案:1、第一夹持机构41包括卷轴;2、第二夹持机构42包括卷轴;3、第一夹持机构41和第二夹持机构42分别包括卷轴。
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例如,第一夹持机构41和第二夹持机构42中的至少一个构造成可相对第一贴合件101运动,以通过调整第一夹持机构41和第二夹持机构42中的至少一个的位置来保证承载件1的张紧力在贴合过程中始终保持基本不变,以保证整个贴合过程稳定,提升贴合效果。
可选地,第一夹持机构41和第二夹持机构42中的上述至少一个可以由旋转平台驱动以实现相对第一贴合件101的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夹持机构41和第二夹持机构42中的至少一个构造成可相对第一贴合件101运动,可以包括以下方案:1、第一夹持机构41构造成可相对第一贴合件101运动;2、第二夹持机构42构造成可相对第一贴合件101运动;3、第一夹持机构41和第二夹持机构42均构造成可相对第一贴合件101运动。
此外,再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机构41和第二夹持机构42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卷轴,承载件1卷绕于卷轴,且第一夹持机构41和第二夹持机构42中的至少一个构造成可相对第一贴合件101运动,同样可以保证承载件1的张紧力在贴合过程中基本不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承载件1适于与第二贴合件102可分离,则在第一贴合件101和第二贴合件102贴合完成后,将承载件1与第二贴合件102分离,便于避免承载件1影响第一贴合件101、第二贴合件102,同时可以满足第二贴合件102的背向第一贴合件101的一侧表面需要贴合其他部件的需求,有效提升了贴合装置100的适用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贴合件101为盖板,第二贴合件102为柔性显示屏,此时贴合装置100可以用于盖板和柔性显示屏的贴合,柔性显示屏可以贴合在盖板的背侧,使得盖板可以对柔性显示屏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柔性显示屏易损坏。可选地,盖板为玻璃盖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部件的“背侧”可以指部件的背向用户的一侧。
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贴合件101为显示屏,第二贴合件102为柔性膜,此时贴合装置100可以用于显示屏和柔性膜的贴合,柔性膜可以贴合在显示屏的背侧。可选地,柔性膜可以为散热膜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贴合件101形成为筒状结构例如圆筒结构、或椭圆筒结构等,此时第一贴合件101的横截面形状为封闭环形,柱面101a为第一贴合件101的内周壁。
例如,在图3-图6的示例中,第一贴合件101为盖板且为圆筒结构,柱面101a形成为直圆柱面,第二贴合件102为柔性显示屏例如OLED显示屏,第二贴合件102贴合于柱面101a。其中,柱面101a具有贴合区域,贴合区域的面积小于柱面101a的表面积,第二贴合件102贴合于贴合区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贴合装置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贴合方法。其中,贴合方法采用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贴合装置100进行贴合。
如图7和图8所示,贴合方法包括:
S1、将第二贴合件102设于承载件1上,夹持组件4夹持承载件1的相对两端,将第一贴合件101套设于第二贴合件102、承载件1和夹持组件4的外侧。例如,第二贴合件102可以粘接于承载件1的厚度一侧表面,夹持组件4夹持承载件1时,夹持组件4和承载件1可以大致形成为封闭环状结构,此时第一贴合辊2和第二贴合辊3可以均位于承载件1的背向第二贴合件102的一侧,即第一贴合辊2和第二贴合辊3可以均位于承载件1的内侧,使得第一贴合辊2和第二贴合辊3可以对承载件1起到一定支撑作用。
S2、第一贴合辊2和第二贴合辊3中的其中一个处于施力位置,另一个处于避让位置,夹持组件4收紧承载件1,以使承载件1张紧于第一贴合辊2、第二贴合辊3和夹持组件4之间,此时承载件1具有合适的张紧力。其中,在施力位置,第一贴合辊2和第二贴合辊3中的上述其中一个向承载件1施加作用力以使第一贴合部102a或第二贴合部102b的边沿贴合于柱面101a,在避让位置,第一贴合辊2和第二贴合辊3中的另一个与柱面101a之间的径向距离大于承载件1和第二贴合件102的厚度之和。
例如,如图3所示,步骤S2可以为:第一贴合辊2处于施力位置,此时第一贴合辊2向承载件1施加作用力以使第一贴合部102a或第二贴合部102b的边沿贴合于柱面101a,或者说第一贴合辊2与柱面101a之间的径向距离较近以使第一贴合辊2可以向承载件1施加压力,第二贴合辊3处于避让位置,此时第二贴合辊3与柱面101a之间的径向距离大于较大以使第二贴合辊3无法向第一贴合件101施加压力,夹持组件4收紧承载件1,以使承载件1张紧于第一贴合辊2、第二贴合辊3和夹持组件4之间。或者步骤S2为:第二贴合辊3处于施力位置,第一贴合辊2处于避让位置,夹持组件4收紧承载件1,以使承载件1张紧于第一贴合辊2、第二贴合辊3和夹持组件4之间。
S3、第一贴合辊2和第二贴合辊3中的上述其中一个沿柱面101a的周向滚动,另一个保持不动。
例如,如图3-图5所示,在步骤S2中,第一贴合辊2处于施力位置,第二贴合辊3处于避让位置,则步骤S3中,第一贴合辊2沿柱面101a的周向滚动,以逐渐将第一贴合部102a贴合于柱面101a,第二贴合辊3保持不动,即第二贴合辊3的位置始终处于当前位置,而第二贴合辊3可以随着第一贴合辊2沿柱面101a周向的运动在当前位置发生转动,以适应夹持组件4对承载件1张紧力的调节。或者,在步骤S2中,第二贴合辊3处于施力位置,第一贴合辊2处于避让位置,则步骤S3中,第二贴合辊3沿柱面101a的周向滚动,以逐渐将第二贴合部102b贴合于柱面101a,第一贴合辊2保持不动,即第一贴合辊2的位置始终处于当前位置,而第一贴合辊2可以随着第二贴合辊3沿柱面101a周向的运动在当前位置发生转动,以适应夹持组件4对承载件1张紧力的调节。
S4、第一贴合辊2和第二贴合辊3中的上述另一个沿柱面101a的周向滚动,直至第二贴合件102贴合于第一贴合件101。
例如,如图5和图6所示,在步骤S2中,第一贴合辊2处于施力位置,第二贴合辊3处于避让位置,则步骤S3可以将第一贴合部102a贴合于柱面101a,此时步骤S4中,第二贴合辊3沿柱面101a的周向滚动,以逐渐将第二贴合部102b贴合于柱面101a,直至整个第二贴合件102贴合于第一贴合件101。或者,在步骤S2中,第二贴合辊3处于施力位置,第一贴合辊2处于避让位置,则步骤S3可以将第二贴合部102b贴合于柱面101a,此时步骤S4中,第一贴合辊2沿柱面101a的轴向滚动,以逐渐将第一贴合部102a贴合于柱面101a,直至整个第二贴合件102贴合于第一贴合件101。
需要说明的是,各步骤之间可以具有先后顺序,而同一步骤中、各动作先后顺序不是固定的。例如,步骤S1、步骤S2、步骤S3和步骤S4先后依次进行,使得步骤S1中的“夹持组件4夹持承载件1的相对两端”位于步骤S2中的“夹持组件4收紧承载件1”之前,且在步骤S1中,“将第二贴合件102设于承载件1上”、“夹持组件4夹持承载件1的相对两端”和“将第一贴合件101套设于第一贴合件101、承载件1和夹持组件4的外侧”的先后顺序不固定,可以先将第二贴合件102设于承载件1上、再使夹持组件4夹持承载件1的相对两端、然后将第一贴合件101套设于第二贴合件102、承载件1和承载组件4的外侧;但不限于此。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贴合方法,可以将第二贴合件102平整、紧密贴合于第一贴合件101的内表面,使得第一贴合件101对第二贴合件102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在贴合过程中,夹持组件4通过夹持承载件1来实现第二贴合件102的仿形,可以避免第二贴合件102损坏等。
可以理解的是,在步骤S2中,第一贴合辊2和第二贴合辊3中的其中一个处于施力位置、另一个处于避让位置时,第一贴合辊2和第二贴合辊3之间无间隙、或间隔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夹持组件4包括卷轴,在步骤S3和步骤S4,承载件1自卷轴展开,以通过增长承载件1在柱面101a周向的长度来保证承载件1在贴合过程中的张紧力基本保持不变,以保证第二贴合件102和第一贴合件101的贴合效果。
当然,夹持组件4的结构不限于此;夹持组件4还可以构造成使得夹持件1的一端可相对第一贴合件101运动,同样可以保证承载件1在贴合过程中的张紧力基本保持不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4中,第一贴合辊2和第二贴合辊3中的上述另一个先运动至步骤S2中的施力位置,再沿柱面101a的周向滚动,从而可以避免第一贴合件101和第二贴合件102的位于第一贴合辊2和第二贴合辊3之间的部分产生气泡等贴合不良问题,进一步保证第一贴合件101和第二贴合件102的贴合效果。
例如,在步骤S2中,第一贴合辊2处于施力位置,第二贴合辊3处于避让位置,则步骤S3可以将第一贴合部102a贴合于柱面101a,此时步骤S4中,第二贴合辊3先运动至步骤S2中第一贴合辊2所在的施力位置、再沿柱面101a的周向滚动,第二贴合辊3的运动方向与第一贴合辊2的运动方向相反。或者,在步骤S2中,第二贴合辊3处于施力位置,第一贴合辊2处于避让位置,则步骤S3可以将第二贴合部102b贴合于柱面101a,此时步骤S4中,第一贴合辊2先运动至步骤S2中第二贴合辊3所在的施力位置、再沿柱面101a的周向滚动。
当然,如果在步骤S4中,第一贴合辊2和第二贴合辊3中的上述另一个并未先运动至步骤S2中的施力位置,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保证第一贴合件101和第二贴合件102的位于第一贴合辊2和第二贴合辊3之间的部分的贴合效果。
可选地,在步骤S4中,第一贴合辊2和第二贴合辊3中的上述其中一个保持不动,以便于保证已经贴合于柱面101a的第一贴合部102a或第二贴合部102b稳定贴合于柱面101a,减小上述贴合于柱面101a的第一贴合部102a或第二贴合部102b承受的作用力,保证第一贴合件101和第二贴合件102的贴合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承载件1构造成适于与第二贴合件102可分离,贴合方法还包括:S5、在第二贴合件102贴合于第一贴合件101之后,将承载件1与第二贴合件102分离,便于避免承载件1影响第一贴合件101和第二贴合件102,同时便于满足第二贴合件102的背向第一贴合件101的一侧表面需要贴合其他部件的需求。
例如,当第一贴合件101为盖板、第二贴合件102为柔性显示屏时,将承载件1与第二贴合件102分离,第二贴合件102的背向第一贴合件101的一侧表面可以贴合其他膜材例如散热膜等,以更好满足实际差异化需求;当第一贴合件101为显示屏,第二贴合件102为柔性膜时,第二贴合件102的背向第一贴合件101的一侧表面可以贴合其他膜材例如缓冲层、平坦层等,以更好满足实际差异化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在步骤S5中,在第一贴合件101和第二贴合件102完成贴合后,可以先使夹持组件4松开承载件1、再将承载件1与第二贴合件102分离,也可以先将承载件1与第二贴合件102分离、再使夹持组件4松开承载件1。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5中,将承载件1与第二贴合件102分离之前,采用紫外线照射(UV照射)承载件1的背向第二贴合件102的一侧表面,即采用紫外线照射承载件1的内侧表面,以减小承载件1和第二贴合件102之间的黏性,便于将承载件1快速自第二贴合件102撕离,提升整个贴合工艺的效率,同时可以避免承载件1在撕离过程中对第二贴合件102造成损坏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装置用于贴合第一贴合件和第二贴合件,所述第一贴合件形成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贴合件的内表面具有柱面,所述第二贴合件适于贴合于所述柱面,所述第二贴合件为柔性件且包括第一贴合部和第二贴合部,
所述贴合装置包括:
承载件,所述承载件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贴合件;
第一贴合辊和第二贴合辊,所述第一贴合辊构造成沿所述柱面的周向正向滚动,以使所述第一贴合部贴合于所述柱面,所述第二贴合辊构造成沿所述柱面的周向反向滚动,以使所述第二贴合部贴合于所述柱面;
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所述承载件在所述柱面周向上的两端,且用于调节所述承载件的张紧力,当所述夹持组件夹持所述承载件的两端时,所述第一贴合辊和所述第二贴合辊均适于位于所述承载件的背向所述第二贴合件的一侧,使得所述承载件形成为环状结构;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承载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承载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均包括卷轴,所述承载件卷绕于所述卷轴,其中通过调整所述承载件在柱面周向上的长度以调节所述承载件的张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轴沿所述柱面的周向运动,所述第一贴合辊套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轴外且与所述第一驱动轴枢转配合;
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轴沿所述柱面的周向运动,所述第二贴合辊套设于所述第二驱动轴外且与所述第二驱动轴枢转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适于与所述第二贴合件可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贴合件为盖板,所述第二贴合件为柔性显示屏;或者,
所述第一贴合件为显示屏,所述第二贴合件为柔性膜。
5.一种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贴合装置进行贴合,所述贴合方法包括:
S1、将所述第二贴合件设于所述承载件上,所述夹持组件夹持所述承载件的相对两端,将所述第一贴合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贴合件、所述承载件和所述夹持组件的外侧;
S2、所述第一贴合辊和所述第二贴合辊中的其中一个处于施力位置,另一个处于避让位置,所述夹持组件收紧所述承载件,以使所述承载件张紧于所述第一贴合辊、所述第二贴合辊和所述夹持组件之间,
其中,在所述施力位置,所述第一贴合辊和所述第二贴合辊中的其中一个向所述承载件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第一贴合部或所述第二贴合部的边沿贴合于所述柱面,在所述避让位置,所述第一贴合辊和所述第二贴合辊中的另一个与所述柱面之间的径向距离大于所述承载件和所述第二贴合件的厚度之和;
S3、所述第一贴合辊和所述第二贴合辊中的所述其中一个沿所述柱面的周向滚动,所述另一个保持不动;
S4、所述第一贴合辊和所述第二贴合辊中的所述另一个沿所述柱面的周向滚动,直至所述第二贴合件贴合于所述第一贴合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卷轴,在所述步骤S3和步骤S4中,所述承载件自所述卷轴展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第一贴合辊和所述第二贴合辊中的所述另一个先运动至步骤S2中的所述施力位置,再沿所述柱面的周向滚动。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S5、在所述第二贴合件贴合于所述第一贴合件之后,将所述承载件与所述第二贴合件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将所述承载件与所述第二贴合件分离之前,采用紫外线照射所述承载件的背向所述第二贴合件的一侧表面。
CN202110826243.0A 2021-07-21 2021-07-21 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Active CN1134596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26243.0A CN113459639B (zh) 2021-07-21 2021-07-21 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26243.0A CN113459639B (zh) 2021-07-21 2021-07-21 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9639A CN113459639A (zh) 2021-10-01
CN113459639B true CN113459639B (zh) 2023-06-27

Family

ID=77881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26243.0A Active CN113459639B (zh) 2021-07-21 2021-07-21 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5963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68081B1 (ko) * 2014-08-14 2016-10-19 안성룡 곡면형 윈도우 글래스에 플렉시블 소재 합착장치
US11104110B2 (en) * 2018-04-20 2021-08-31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Laminating devices and laminating methods for curved cover plates with irregular shape and flexible screen
CN110390882B (zh) * 2018-04-20 2021-03-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曲面基层内贴合柔性屏的方法、电子装置及其曲面屏
CN111823558B (zh) * 2019-04-17 2021-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贴合系统
CN110001177B (zh) * 2019-04-18 2024-01-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膜层的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N210836029U (zh) * 2019-07-31 2020-06-23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直径可调的圆柱件以及柔性屏环形贴合机构
CN111546750B (zh) * 2020-06-11 2023-11-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N112248607B (zh) * 2020-09-30 2022-10-2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9639A (zh) 2021-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60543B1 (ko) 시트 박리 장치 및 박리 방법 및 시트 부착 장치 및 부착 방법
JP4408945B1 (ja) 両面印刷装置
WO2011068174A1 (ja) フィルム剥離装置
WO2014077041A1 (ja) 光学的表示装置を製造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TW200834701A (en) Method for cutting protective tape of semiconductor wafer and apparatus for cutting the protective tape
CN215248597U (zh) 一种分切机
JP2013177250A (ja) ライナ付きテープアプリケータ
CN109597229B (zh) 一种撕膜贴合一体机及贴附方法
CN113459639B (zh) 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JP5324399B2 (ja) シート貼付装置及び貼付方法
CN114408268B (zh) 一种铝型材产品覆膜设备
KR20110002623A (ko) 라미네이트 장치
JP5597578B2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JP5260659B2 (ja) ライナ付きテープアプリケータのアプリケータ部分
JP2017022178A (ja) シート貼付装置および貼付方法
CN114530095B (zh) 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JPH09267396A (ja) 脱泡ローラー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脱泡方法
JPH0930692A (ja) フィルム用巻取装置
CN217114103U (zh) 一种贴胶装置
CN214239624U (zh) 一种塑料薄膜加工用高效复合机
JP5893500B2 (ja) シート貼付装置
JP2013122958A (ja) シート貼付装置及び貼付方法
JP5755440B2 (ja) 印刷装置
JP3186062U (ja) シート剥離装置
JP2008209530A (ja) 粘着フィルム剥離方法およびその剥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