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5791B - 绑带调节机构、带体结构以及腕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绑带调节机构、带体结构以及腕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5791B
CN113455791B CN202110740446.8A CN202110740446A CN113455791B CN 113455791 B CN113455791 B CN 113455791B CN 202110740446 A CN202110740446 A CN 202110740446A CN 113455791 B CN113455791 B CN 1134557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liding cavity
buckling
piec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4044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55791A (zh
Inventor
刘娟
王爱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4044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557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55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57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55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57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18Fasteners for straps, chains or the like
    • A44C5/22Fasteners for straps, chains or the like for closed straps
    • A44C5/24Fasteners for straps, chains or the like for closed straps with folding devices
    • A44C5/246Fasteners for straps, chains or the like for closed straps with folding devices having size adjus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2Link constructions
    • A44C5/10Link constructions not extensible
    • A44C5/102Link constructions not extensible with links made of one piece with integral connect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绑带调节机构、带体结构以及腕戴设备。其中,绑带调节机构包括包括扣本体、连接件以及扣合件;扣本体用于连接于第一带体,扣本体内设有具有第一开口的滑动腔,滑动腔的腔壁设有卡槽;连接件的一端用于连接于第二带体,另一端可滑动地插设于滑动腔内,连接件还设有多个卡齿,卡齿嵌设于卡槽内;扣合件连接于扣本体,并与卡槽相配合夹持固定连接件。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绑带的长度可以较为准确的调节而适应于不同的用户进行佩戴,从而提高腕戴设备使用的通用性。

Description

绑带调节机构、带体结构以及腕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腕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绑带调节机构、应用该绑带调节机构的带体结构、以及应用该带体结构的腕戴设备。
背景技术
伴随着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休闲运动类运动手环和手表等腕戴产品不断的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被人们所广泛使用。然而,相关技术中的腕戴设备的绑带长度通常为固定不可调节的,而不同的用户中用于佩戴该绑带的部位的尺寸又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此使得该绑带无法适应于不同的用户进行佩戴,导致降低了腕戴设备使用的通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绑带调节机构,旨在使得绑带长度可以较为准确的调节而适应于不同的用户进行佩戴,提高腕戴设备使用的通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绑带调节机构包括:
扣本体,所述扣本体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一带体,所述扣本体内设有具有第一开口的滑动腔,所述滑动腔的腔壁设有卡槽;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二带体,另一端由所述第一开口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滑动腔内,所述连接件还设有卡齿,所述卡齿嵌设于所述卡槽内;以及
扣合件,所述扣合件连接于所述扣本体,并可与所述卡槽相配合夹持固定所述连接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件相背离的壁面设于与所述卡槽相啮合的所述卡齿;
所述扣合件的部分伸入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并抵接于两个所述连接件背离设有所述卡齿的壁面,以与所述所述卡槽相配合夹持固定两个所述连接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扣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件背离设有所述卡齿的壁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连接件在背离设有多个所述卡齿的壁面均设有安装柱,两个所述安装柱分别插设于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内;
和/或,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扣本体还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连通于所述滑动腔,并和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所围合形成的空间呈对应设置,所述扣合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口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扣合件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扣本体,所述扣合件相对于所述扣本体移动可打开或者盖合所述安装口;
在所述扣合件盖合所述安装口时,所述扣合件的部分伸入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并抵接于两个所述连接件背离设有所述卡齿的壁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扣合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扣本体,所述扣合件相对于所述扣本体转动可打开或者盖合所述安装口;
在所述扣合件盖合于所述安装口时,所述扣合件相对的另一端的部分伸入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并抵接于两个所述连接件背离设有所述卡齿的壁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扣合件设有抵接架,在所述扣本体盖合于所述安装口时,所述抵接架伸入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并抵接于两个所述连接件背离设有所述卡齿的壁面;
和/或,所述扣合件设有卡接扣,两个所述连接件的至少其中之一在背离设有所述卡齿的壁面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沿所述连接件的滑动方向延伸开设,在所述扣本体盖合于所述安装口时,所述卡接扣与所述卡接槽相卡接固定,使所述扣合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件;
和/或,所述扣合件的一端和所述安装口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和/或,所述扣合件背离所述滑动腔的表面和所述扣本体形成有所述安装口的外表面位于同一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扣本体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用于与所述第一带体连接,所述外壳内形成所述滑动腔;和
齿板,所述齿板呈波浪状设置而形成有所述卡槽,所述齿板连接于所述滑动腔的腔壁,所述扣合件连接于所述外壳。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用于与所述第一带体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置槽:和
盖板,所述盖板连接于所述壳体,并和所述容置槽围合形成所述滑动腔和所述滑动腔的第一开口,所述齿板连接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壁,所述扣合件连接于所述壳体或者所述盖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动腔还具有第二开口,所述滑动腔的第二开口由所述盖板和所述容置槽围合形成,所述滑动腔的第二开口用于供所述第一带体的一端穿过,以伸入所述滑动腔内而连接于所述壳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在所述滑动腔的第一开口的位置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朝向所述盖板延伸并设有第一扣接板,所述盖板在所述滑动腔的第一开口的位置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朝向所述壳体延伸并设有第一扣接槽,所述第一扣接板卡入所述第一扣接槽内;
和/或,所述壳体在所述滑动腔的第二开口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朝向所述盖板延伸并设有第二扣接槽,所述盖板在所述滑动腔的第二开口的位置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朝向所述壳体延伸并设有第二扣接板,所述第二扣接板卡入所述第二扣接槽内;
和/或,所述盖板设有加强耳,所述加强耳抵接于所述壳体未形成有所述滑动腔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壁面;
和/或,所述壳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插入所述滑动腔内的所述第一带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扣本体还包括背板,所述齿板焊接于所述背板,所述背板连接于所述滑动腔的腔壁;
和/或,所述扣本体还包括抵接板,所述抵接板设于所述滑动腔内,所述抵接板的局部区域朝向所述连接件凸出而形成抵接部,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连接件的与设有所述卡齿的壁面相邻的、且平行于所述连接件的滑动方向的表面。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带体结构,包括:
带体组件,所述带体组件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和
绑带调节机构,所述绑带调节机构包括扣本体、连接件以及扣合件,所述扣本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带体,所述扣本体内设有具有第一开口的滑动腔,所述滑动腔的腔壁设有卡槽;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带体,另一端由所述第一开口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滑动腔内,所述连接件设有卡齿,所述卡齿嵌设于所述卡槽内;所述扣合件连接于所述扣本体,并可与所述卡槽相配合夹持固定所述连接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带体包括多个第一板体,多个所述第一板体首尾依次转动连接,且多个所述第一板体的转动轴向均垂直于所述连接件的滑动方向;
和/或,所述第二带体包括多个第二板体,多个所述第二板体首尾依次转动连接,且多个所述第二板体的转动轴向均垂直于所述连接件的滑动方向;
和/或,所述第一带体、所述调节扣以及所述第二带体的材质均为金属。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腕戴设备,包括带体结构,所述带体结构包括:
带体组件,所述带体组件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和
绑带调节机构,所述绑带调节机构包括扣本体、连接件以及扣合件,所述扣本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带体,所述扣本体内设有具有第一开口的滑动腔,所述滑动腔的腔壁设有卡槽;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带体,另一端由所述第一开口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滑动腔内,所述连接件设有卡齿,所述卡齿嵌设于所述卡槽内;所述扣合件连接于所述扣本体,并可与所述卡槽相配合夹持固定所述连接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绑带调节机构在使用时,可以将扣本体与第一带体连接,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二带体相连接。之后将连接件远离第二带体的一端插入扣本体的滑动腔,并使连接件上的卡齿与滑动腔的腔壁上的卡槽相啮合。最后通过扣合件与卡槽相配合夹持固定连接件,即可完成对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的连接。而在需要对绑带长度进行调节时,可以通过驱使扣合件和连接件相脱离,使得连接件未被扣合件与扣本体上的卡槽相配合夹持固定。此时,用户可以驱动连接件或者与连接件相连接的第二带体相对于扣本体进行推拉滑动,使得第二带体和第一带体之间距离发生变化。同时通过第二带体上的卡齿和卡槽的相啮合,使得第二带体在滑动过程中具有一定阻力而产生手感。而且,卡槽的尺寸又相对较小,使得卡齿的每次从一个卡槽移动至另相邻的卡槽内的移动量相对较小。如此便于对第二带体的滑动量进行控制而使得第二带体可以准确地调整至适用户佩戴的长度。之后通过驱使扣合件和连接件相抵接,使得该连接件被扣合件与扣本体上的卡槽相配合夹持固定而实现对第二带体的再次限位,即可完成对绷带的长度的调节。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绑带的长度通常为固定不可调节的,本方案中的绑带调节机构使得在面对不同的用户时,可以通过驱动该绑带调节机构的连接件或者与该连接相连接的第二带体滑动来使得该绑带的长度可以较为准确的调节而适应于不同的用户进行佩戴,从而提高了腕戴设备使用的通用性。
进一步地,由于与第二带体连接的连接件是可滑动地插设于扣本体的滑动腔内的,通过该滑动腔可以对该连接件进行容置,能够使得该连接件和第一带体分布的更为紧凑而有利于缩小腕戴设备的整体体积。同时也使得该第件不会存在表带搭接问题(也即现有技术中的腕戴设备的第二带体的一端搭接于第一带体的外表面),从而能够提高该腕戴设备的外观的规整性,以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带体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带体结构的第一带体和绑带调节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带体结构的第二带体和绑带调节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带体结构的去掉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带体结构的去掉盖板和抵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带体结构的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绑带调节机构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带体结构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绑带调节机构的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绑带调节机构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绑带调节机构的扣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绑带调节机构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绑带调节机构的壳体的一视角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绑带调节机构的壳体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绑带调节机构的抵接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138712760000061
Figure BDA000313871276000007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考图1,本发明提出一种绑带调节机构30,可以用于连接两个带体,定于两个带体分别为第一带体11和第二带体13。
请结合参考图1至图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绑带调节机构30扣本体31、连接件33以及扣合件35。其中,扣本体31用于连接于第一带体11的一端,扣本体31内设有具有第一开口的滑动腔31a,滑动腔31a的腔壁设有卡槽31b;连接件33的一端用于连接于第二带体13,另一端由第一开口可滑动地插设于滑动腔31a内,接件33还设有卡齿331,卡齿331嵌设于卡槽31b内;扣合件35连接于扣本体31,并可与卡槽31b相配合夹持固定连接件33。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扣本体31可以用于和第一带体11远离腕戴设备的设备本体的一端连接,并形成滑动腔31a,以通过该滑动腔31a形成供连接件33滑动地空间。而滑动腔31a的腔壁所形成的卡槽31b可以用于和连接件33上的卡齿331相嵌设啮合,以使得连接件33被驱动时,每一个卡齿331在滑动至与其相邻的一个卡槽31b内的过程中,当前与该卡齿331所对应的卡槽31b的槽壁可以对卡齿331的滑动造成一定阻碍作用而使得用户产生相应的手感,从而便于用户对连接件33的推拉滑动过程的进行控制,以便能够较为准确地将连接件33滑动至该具有合适用户佩戴的长度尺寸的位置。卡槽31b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多个卡槽31b可以在沿连接件33的滑动方向依次分布。具体而言,在滑动腔31a的第一开口贯穿扣本体31远离用于连接于第一带体11的一端时,多个卡槽31b在扣本体31靠近第一带体11的一端至远离第一带体11的一端的方向上依次分布。此时,第一带体11和第二带体13分别位于扣本体31的相对的两端,便于将扣本体3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与第一带体11和第二带体13的长度方向相同,从而使其更好的贴合于用户的佩戴部。当然,在滑动腔31a的第一开口贯穿扣本体31面向第一带体11的一端时,多个卡槽31b在扣本体31远离第一带体11的一端至靠近第一带体11的一端的方向上依次分布。此时,第一带体11和第二带13均位于扣本体31的同一端。而在卡槽31b的数量为多个时,连接件33上的卡齿51也可以对应设置有多个。其中,卡槽31b可以是在扣本体31上直接开设形成。当然也可以是在扣本体31上额外设置有长条板,该长条板上有形成多个齿槽。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卡齿331在卡槽31b上滑动地便利性,卡槽31b在槽底壁与槽侧壁的连接处、以及卡槽31b的槽侧壁与滑动腔31a设有该卡槽31b的腔壁的连接处均可以呈圆弧过渡,卡齿331的形状则与该卡槽31b的形状相适配。另外,该扣本体31的材质可以金属,以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而延长使用寿命。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该扣本体31的材质也可以为塑料。而扣本体31的形状可以为弧形结构,以使得该扣本体31可以更好的贴合用户的佩戴部位(例如用户的手臂),从而提高腕戴设备佩戴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扣本体31也可以是为平板结构,此时在佩戴过程中可以通过驱使其发生形变来和用户的佩戴部位相贴合。或者,仅将该扣本体31用于和用户相贴合的部位设置为弧面结构也是可以的。也即,能够保证该扣本体31可以贴合于用户进行佩戴即可。连接件33可以用于连接于第二带体13的一端,并可滑动地插设于滑动腔31a内。此时,在连接件33上形成卡齿331,有利于提高卡齿331成型的便利性。其中,该连接件33可以是与第二带体13相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是可转动连接,且转动轴向可以是与连接件33的滑动方向和卡槽31b的槽底至槽口的方向均垂直,以使得连接件33在滑动腔31a内滑动来对绑带的长度进行调整的过程中,连接件33上的卡齿331在由一个卡槽31b越到另一个卡槽31b内时,连接件33可以沿卡槽31b的槽底至槽口的方向发生相应的转动,从而便于保证该连接件33上的卡齿331可以越到另一个卡槽31b内,也即提高连接件33在滑动腔31a内滑动地可靠性。此时,第二带体13可以连接有第一铰链座131,该第一铰链座131和连接件33可以均设有轴孔,此时可以直接将一转轴穿设于第一铰链座131和连接件33上的轴孔来实现连接件33和第二带体13的转动连接。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连接件33和第二带体13上的第一铰链座131通过合页连接也是可以的。或者,连接件33和第二带体13直接通过转轴和轴孔的插设组合或者直接采用合页连接也是可以的。而连接件33的材质可以为金属,以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而有利于延长使用年限。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该连接件33的材质也可以为塑料。扣合件35可以用于和连接件33相抵接,并和卡槽31b相配合夹持连接件33,以使得连接件33相对于扣本体31限位固定,进而实现第二带体13相对于扣本体31的限位固定。其中,该扣合件35可以是设于在滑动腔31a的外侧,当然也可以是设于滑动腔31a内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绑带调节机构30在使用时,可以将扣本体31与第一带体11连接,连接件33的一端与第二带体13相连接。之后将连接件33远离第二带体13的一端插入扣本体31的滑动腔31a,并使连接件33上的卡齿331与滑动腔31a的腔壁上的卡槽31b相啮合。最后通过扣合件35与卡槽31b相配合夹持固定连接件33,即可完成对第一带体11和第二带体13的连接。而在需要对绑带的长度(即第一带体11和第二带体13两个带体的总长度)进行调节时,可以通过通过驱使扣合件35和连接件33相脱离,使得连接件33未被扣合件35与扣本体31上的卡槽31b相配合夹持固定。此时,用户可以驱动连接件33或者与连接件33相连接的第二带体13相对于扣本体31进行推拉滑动,使得第二带体13和第一带体11之间距离发生变化。同时通过第二带体13上的卡齿331和卡槽31b的相啮合,使得第二带体13在滑动过程中具有一定阻力而产生手感。而且,卡槽31b的尺寸又相对较小,使得卡齿331的每次从一个卡槽31b移动至另相邻的卡槽31b内的移动量相对较小。如此便于对第二带体13的滑动量进行控制而使得第二带体13可以准确地调整至适用户佩戴的长度。之后通过驱使扣合件35和连接件33相抵接,使得该连接件33被扣合件35与扣本体31上的卡槽31b相配合夹持固定而实现对第二带体13的再次限位,即可完成对绷带的长度的调节。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绑带的长度通常为固定不可调节的,本方案中的绑带调节机构30使得在面对不同的用户时,可以通过驱动该绑带调节机构30的连接件33或者与该连接件33相连接的第二带体13滑动来使得该绑带的长度可以较为准确的调节而适应于不同的用户进行佩戴,从而提高了腕戴设备使用的通用性。
进一步地,由于与第二带体13连接的连接件33是可滑动地插设于扣本体31的滑动腔31a内的,通过该滑动腔31a可以对该连接件33进行容置,能够使得该连接件33和第一带体11分布的更为紧凑而有利于缩小的整体体积。同时也使得该第件不会存在表带搭接问题(也即现有技术中的腕戴设备的第二带体13的一端搭接于第一带体11的外表面),从而能够提高该腕戴设备的外观的规整性,以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请结合参考图5和图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连接件3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件33相背离的壁面设于与卡槽31b相啮合的卡齿331;扣合件35的部分伸入两个连接件33之间,并抵接于两个连接件33背离设有卡齿331的壁面,以与卡槽31b相配合夹持固定两个连接件33。
可以理解,两个连接件33的设置,使得可以通过两个连接件33上的卡齿331与滑动腔31a的相对的两个腔壁上的卡槽31b均具有嵌设啮合作用。并进一步地通过伸入至两个连接件33之间的扣合件35与滑动腔31a之相对的两个腔壁上的卡槽31b相配合夹持固定两个连接件33,使得增大了两者的夹持面积,从而有利于增强对连接件33的抵接力而提高与两个连接件33相连接的第二带体13被扣合件35所限位固定的稳定性。其中,在第二带体13连接有第一铰链座131时,两个连接件33靠近第二开口的一端可以是均转动连接于该第一铰链座131。例如:通过两个转轴分别穿过两个连接件33上的轴孔,并进一步地插入第一铰链座131上的两个轴孔来实现转动连接。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两个连接件33分别直接转动连接于第二带体13也是可以的。
请结合参考图6和图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调节扣30还包括弹性件37,弹性件37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连接件33背离设有卡齿331的壁面。
可以理解,在连接件33的滑动过程中,在连接件33上的卡齿331从卡槽31b内脱离滑出时,连接件33会沿卡接槽335的槽底至槽口的方向发生一定的转动并对弹性件37造成一定压缩,使得该弹性发生相应的形成而产生一定的形变弹力。之后在卡齿331从卡槽31b内脱离滑出而移动至另一个卡槽31b的槽口时,该连接件33可以在弹性件37的形变弹力下驱使连接件33快速的转动复位,以使得该卡齿331快速的滑入至另一个卡槽31b内,从而有利于保证连接件33上的卡齿331与扣本体31上的卡槽31b稳定的啮合滑动。而且,在绑带调节机构30完成对第一带体11和第二带体13的长度调整后,除了通过扣合件35可以对两个连接件33进行抵接限位固定,通过该弹性件37也可以对两个连接件33的弹性抵接作用,从而有利于提高连接件33在扣本体31上的限位固定效果。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在连接件33滑动中,由用户沿卡槽31b的槽口至槽底方向对该连接件33施加一定的作用力驱使连接件33在滑动过程与卡槽31b稳定的啮合也是可以的。
请结合参考图6和图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两个连接件33在背离设有卡齿331的壁面均设有安装柱333,两个安装柱333分别插设于弹性件37的两端内。
可以理解,安装柱333的设置,使得可以直接将弹性件37的两端分别套设于两个安装柱333上即可完成对弹性件37的组装。如此简化了对弹性件37的连接结构,从而有利于降低绑带调节机构30的制造成本和提高弹性件37安装的便利性。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37的两端通过焊接于两个连接件33,或者通过螺钉连接也是可以的。
请结合参考图6和图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弹性件37为弹簧。
可以理解,弹簧具有弹性相对较好和成本较低的优点,使得能够保证弹性件37对连接件33的驱动弹力,同时也使得该弹性件37的成本相对较低。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37也可以为弹性片。
请结合参考图5、图6、图8以及图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扣本体31还设有安装口31c,安装口31c连通于滑动腔31a,并和两个连接件33之间所围合形成的空间呈对应设置,扣合件35安装于安装口31c内。
可以理解,将扣合件35设置在扣本体31的安装口31c内,并通过伸入两个连接件33之间来实现和多个卡槽31b相配合夹持固定连接件33。此时,该扣合件35与扣本体31和连接件33分布的较为紧凑,从而有利于缩小该绑带调节机构30的整体体积,以提高腕戴设备佩戴的便利性和舒适性。其中,该扣合件35可以大致为板状结构,以便其在扣本体31上分布的较为紧凑。该安装口31c可以设置在扣本体31背离用于贴合于用户的表面上,以降低该扣合件35对调节扣30与用户贴合的影响。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该安装口31c也可以是设置在扣本体31用于贴合于用户的表面上。而安装口31c的形状可以大致为矩形状,以使其形状较为规则而便于加工成型。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该安装口31c的形状可以大致为正方形状、椭圆形状或者其他形状等,具体地可以根据扣合件35的形状来进行适应性设置。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扣合件35也可以是设置在扣本体31形成有滑动腔31a的第一开口的表面上或者与形成有第一开口的表面相邻的表面上,并能够抵接于位于滑动腔31a之外的两个连接件33之间(在连接件33的数量为一个时,则抵接于位于滑动腔31a之外的连接件33背离设有卡齿331的壁面),从而与多个卡槽31b相配合夹持连接件33。
请结合参考图6、图8以及图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扣合件35可移动地连接于扣本体31,扣合件35相对于扣本体31移动可打开或者盖合安装口31c;在扣合件35盖合于安装口31c时,扣合件35的部分伸入两个连接件33之间,并抵接于两个连接件33背离设有卡齿331的壁面。
可以理解,通过驱动扣合件35打开安装口31c来实现对连接件33的解锁,使得扣合件35在对连接件33解锁后与盖连接件33分开的较为充分。此时在驱动连接件33相对于扣本体31滑动时,扣合件35不会对连接件33的滑动造成阻碍影响,从而有利于提高对连接件33驱动的便利性。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扣合件35也可以是固定连接于扣本体31,并弹性抵接于两个连接件33之间(或者在连接件33的数量为一个时,弹性抵接于连接件33背离卡齿331的表面)。此时,在用户推拉驱动第二带体13或者连接件33时,可以克服扣合件35对连接件33的弹性抵接力。而在用户取消作用于第二带体13或者连接件33的推拉驱动力时,连接件33又可以在扣合件35的弹性抵接力被限位固定。
请结合参考图6、图8以及图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定义扣合件35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两端,扣合件35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扣本体31,扣合件35相对于扣本体31转动可打开或者盖合安装口31c;在扣本体31盖合于安装口31c时,扣合件35相对的另一端的部分伸入两个连接件33之间,并抵接于两个连接件33背离设有卡齿331的壁面。
可以理解,扣合件35一端转动连接于扣本体31,而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扣本体31。使得扣合件35在其可拆卸连接于扣本体31的一端被解锁而打开安装口31c后,扣合件35通过转动连接于扣本体31的一端仍然与扣本体31具有连接关系。如此无需额外寻找地方对该扣合件35在打开安装口31c后进行安置,从而提高扣合件35打开的便利性和降低了扣合件35发生丢失的可能。其中,扣合件35相对于扣合体的转动轴线可以是与连接件33相对于扣合体的滑动方向相垂直。当然,扣合件35相对于扣合体的转动轴线也可以是与连接件33相对于扣合体的滑动方向相平行。而扣合件35与扣本体31的转动连接可以是:请结合参考图9、图10以及图11,扣合件35设有第一连接耳351,扣本体31设有第二连接耳311,并通过一销轴穿过第一连接耳351和第二耳实现扣合件35和扣本体31的转动连接。当然,扣合件35和扣本体31直接通过合页连接也是可以的。进一步地,扣合件35在远离与扣本体31转动连接的一端还可拆卸地连接于扣本体31或者连接件33。如此使得该扣合件35与扣本体31之间具有较为稳定的连接关系,使得仅在对该扣合件35可拆卸地连接于扣本体31的一端被解锁后,才有可能该移动连接件33或者与该连接件33相连接的第二带体13,从而有利于保证扣合件35对连接件33和第二带体50进行稳定的限位。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于其他实施例中,该扣合件35也可以是沿安装口31c的延伸方向(也可以说是安装口31c的轴向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扣本体31,并在滑动至所述安装口31c内时与安装口31c为过盈配合,同时扣合件35的部分伸入两个连接件33之间而抵接于两个连接件33相向的壁面。
请结合参考图6、图9以及图1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扣合件35设有抵接架353,在扣本体31盖合于安装口31c时,抵接架353伸入两个连接件33之间,并抵接于两个连接件33背离设有卡齿331的壁面。
可以理解,扣合件35通过抵接架353来伸入两个连接件33之间内,使得该扣合件35无需设置的相对较厚,从而有利于减小扣合件35所需要的生产原料而降低制造成本,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扣合件35的质量而提高腕戴设备携带的便利性。其中,在扣合件35沿安装口31c的轴向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扣本体31时,扣合件35可以在相对的两端上均设有抵接架353。而在扣合件35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扣本体时31时,扣合件35在远离与扣本体31转动连接的一端可以设有该抵接架353,且抵接架353位于扣合件35面向滑动腔31a的表面。而抵接架353可以包括有两个子架体355,通过两个子架体355分别抵接于两个连接件33背离卡齿331的壁面,有利于提高对两者抵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每一个子架体355可以包括有第一段体356、第二段体357以及第三段体358,第一段体356的一端连接于扣合件35,并沿朝向滑动腔31a正对安装口31c的腔壁延伸设置,第二段体357连接于第一段体356远离扣合件35的一端,并沿朝向安装口31c的中心的一侧方向延伸设置,第三段段体连接于第二段体357远离第一段体356的一端,并沿朝向安装口31c的方向延伸设置。如此使得该子架体355的结构可以相对较为简单,痛死也可以通过两个子架体355的第一段体356来对连接件33背离卡齿331的壁面进行较大面积的抵接。更进一步地,两个子架体355中的两个第三段体358可以是相抵接,并可以将两者焊接在一起。此时,可以增加该抵接架353的刚性强度,从而有利于保证该抵接架353对连接件33的稳定抵接。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该抵接架353也可以为一朝向滑动腔31a正对安装口31c的腔壁的板状结构,此时抵接架353的相对两侧的板面可以用于和连接件33相抵接。或者该抵接架353也可以为柱状结构,并沿两个连接件33的相向方向延伸设置,此时抵接架353的相对两个端面可以用于和连接件33相抵接。也即,本申请对抵接架353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能够通过该抵接架353对连接件33进行抵接,以与卡槽31b相配合夹持限位连接件33即可。
请结合参考图6、图9以及图1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扣合件35还设有卡接扣340,两个连接件33的至少其中之一在背离设有卡齿331的壁面设有卡接槽335,卡接槽335沿连接件33的滑动方向延伸开设,在扣本体31盖合于安装口31c时,卡接扣340与卡接槽335相卡接固定,使扣合件35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件33。
可以理解,卡接扣340通过与卡接槽335相卡持固定,使得将卡接扣340卡入卡接槽335内,即可实现卡合件和连接件33的连接;而将卡接扣340从卡接槽335内脱离,即可实现扣合件35和连接件33的拆卸。如此使得扣合件35与连接件33的拆装过程较为简单,从而有利于提高扣合件35打开和盖合的便利性。而且,由于扣合件35的抵接架353与连接件33背离卡齿331的壁面之间是直角接触关系,使得两者之间不存在直接的驱动关系。此时,即使卡接扣340与至少卡接槽335相卡持的卡紧力相对较小,也不影响绑带调节机构30被连接件33所抵紧限位后具有较大抗推拉能力。其中,在扣合件35沿安装口31c的轴向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扣本体31时,扣合件35可以在相对的两端上均设有卡接扣340。而在扣合件35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扣本体时31时,扣合件35在远离与扣本体31转动连接的一端可以设有该卡接扣340,且卡接扣340可以位于扣合件35面向滑动腔31a的表面。而卡接扣34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此时一个连接件33上设置有卡接槽335即可。当然,卡接扣340数量可以为两个,此时两个连接件33相向的壁面可以均设有卡接槽335,以通过扣合件35上的一个卡接扣340与一个连接件33上卡接槽335相卡接限位,从而保证扣合件35在相对两侧上的锁紧的稳定性。或者,该卡接扣340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以上,此时一部分分卡接扣340和一个连接件33的卡接槽335相卡接,另一部分卡接扣340和另一个连接件33的卡接槽335相卡接。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扣合件35和连接件33也可以是通过磁吸固定。或者,该扣合件35可拆卸地连接于扣本体31。例如:扣合件35可以通过抵接架353和扣本体31的滑动腔31a中正对安装口31c的腔壁采用卡扣连接或者磁吸固定。亦或者是,扣合件35远离转动连接于扣本体31的一端和安装口31c的内壁通过卡扣连接或者磁吸固定。
请结合参考图6和图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扣合件35的一端和安装口31c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可以理解,该间隙的形成,使得在用于需要打开安装口31c时,可以将手指放入到该间隙内以对扣合件35进行掰动,从而有利于提高对扣合件35施加打开的作用力而提高扣合件35打开的便利性。而为了进一步地便于用户对扣合件35的掰动,扣合件35在远离与扣本体31转动连接的一端的端面还可以内凹形成有仿形面341,该仿形面341可以与手指的形状相适配。在扣合件35沿安装口31c的轴向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扣本体31时,扣合件35可以的任意一端和安装口31c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而在扣合件35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扣本体时31时,扣合件35在远离与扣本体31转动连接的一端和安装口31c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在扣合件35背离抵接架353的表面设有拉环,通过拉动该拉环来实现打开扣合件35也是可以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扣合件35背离滑动腔31a的表面和扣本体31形成有安装口31c的外表面位于同一表面。
可以理解,扣合件35和扣本体31的外表面位于同一表面,能够提高扣合件35和扣本体31在外侧的平整度,以使得两者分布的较为紧凑而有利于缩小绑带调节机构30的整体体积。同时,如此设置,也有利于提高扣合件35的外观的美观性,从而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其中,扣合件35背离滑动腔31a的表面和扣本体31形成有安装口31c的外表面可以是位于同一平面上,当然也可以位于同一弧面上。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扣合件35背离滑动腔31a的表面凹于扣本体31形成有安装口31c的外表面也是可以的。
请结合参考图4、图5、图6以及图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扣本体31包括外壳312和齿板322,外壳312用于与第一带体11连接,外壳312内形成滑动腔31a;齿板322呈波浪状设置而形成有多个卡槽31b,齿板322连接于滑动腔31a的腔壁,扣合件35均连接于外壳312。
可以理解,扣本体31由外壳312和齿板322构成,使得可以在齿板322上形成卡槽31b,之后将该形成有卡槽31b的齿板322安装于外壳312内,以组装形成扣本体31整体。此时,由于齿板322的结构相对较较为简单,从而有利于提高齿槽加工成型的便利性。其中,外壳312上设有用于安装扣合件35的安装口31c。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直接在外壳312的滑动腔31a腔壁上开设形成也是可以的。
请结合图1、图2、图5以及图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外壳312包括壳体313和盖板317,壳体313用于与第一带体11连接,该壳体313内设有容置槽313a:盖板317连接于壳体313,并和容置槽313a围合形成滑动腔31a和滑动腔31a的第一开口,齿板322连接于容置槽313a的槽壁,扣合件35连接于壳体313或者盖板317。
可以理解,外壳312由壳体313和盖板317组成,使得壳体313和盖板317可以分开独立制造,之后在各自完成制造后再将两者组装形成整体。此时,由于壳体313和盖板317的结构相对较为简单,从而有利于提高外壳312加工成型的便利性。其中,壳体313包括壳底板和连接于壳底板的壳侧板,壳侧板和壳底板围合形成容置槽313a。而盖板317可以为一板状结构,并连接于壳侧板背离壳底板的一侧,使得该盖板317、壳侧板以及壳底板围合形成滑动腔31a。另外,扣合件35和安装口31c可以是设于壳体313上,当然也可以是设于盖板317上。而第二连接耳311同样可以是设于壳体313上,当然也可以是设于盖板317上。
请结合参考图5、图6以及图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滑动腔31a还具有第二开口,滑动腔31a的第二开口由盖板317和容置槽313a围合形成,滑动腔31a的第二开口用于供第一带体11的一端穿过,以伸入滑动腔31a内而连接于壳体313。
可以理解,第二开口的设置,可以使得该壳体313和盖板317的更为简单,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地提高外壳312加工成型的便利性。而且,还可以将第一带体11的一端由第二开口插设于滑动腔31a内与壳体313连接,能够使得第一带体11和扣本体31连接的更为紧凑。同时,如此设置也使得该第一带体11与扣本体31的连接端隐藏在滑动腔31a内,从而有利于降低被外物损坏的可能而保证第一带体11和扣本体31连接的稳定性。
请结合参考图6、图10、图12以及图1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壳体313在滑动腔31a的第一开口的位置设有第一连接板314,第一连接板314朝向盖板317延伸并设有第一扣接板315,盖板317在滑动腔31a的第一开口的位置设有第一固定板318,第一固定板318朝向壳体313延伸并设有第一扣接槽318a,第一扣接板315卡入第一扣接槽318a内。
可以理解,在壳体313形成有第一开口的一端,盖板317和壳体313通过第一扣接板315和第一扣接槽318a相扣接固定,使得将第一扣接板315扣入第一扣接槽318a内,即可实现盖板317和壳体313在该端的连接。如此使得盖板317与壳体313的组装过程较为简单,从而有利于提高盖板317和壳体313在该端组装的便利性。
请结合参考图6、图10、图12以及图1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壳体313在滑动腔31a的第二开口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板316,第二连接板316朝向盖板317延伸并设有第二扣接槽316a,盖板317在滑动腔31a的第二开口的位置设有第二固定板319,第二固定板319朝向课堂延伸并设有第二扣接板320,第二扣接板320卡入第二扣接槽316a内。
可以理解,在壳体313形成有第二开口的一端,盖板317和壳体313通过第二扣接板320和第二扣接槽316a相扣接固定,使得将第二扣接板320扣入第二扣接槽316a内,即可实现盖板317和壳体313在该端的连接。如此使得盖板317与壳体313的组装过程较为简单,从而有利于提高盖板317和壳体313在该端组装的便利性。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盖板317和壳体313也在各端也可以是通过螺钉连接、磁吸固定或者焊接固定等。
请结合参考图12、图13以及图1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盖板317设有加强耳321,加强耳321抵接于壳体313未形成有滑动腔31a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壁面。
可以理解,通过该加强耳321抵接于壳体313的外侧壁,可以增大盖板317和壳体313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盖板317和壳体313连接的稳定性。其中,该加强耳321可以设有四个,并分别位于盖板317的四个边角区,以提高对壳体313的抵接效果。进一步地,位于滑动腔31a的第一开口的一端的加强耳321可以连接于第一固定板318,而位于滑动腔31a的第二开口的一端的加强耳321可以连接于第二固定板319。当然,加强耳321直接连接于盖板317也是可以的。
请结合参考图6和图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壳体313可转动地连接于插入滑动腔31a内的第一带体11。
可以理解,第一带体11可相对于扣本体31的壳体313转动,使得用户在佩戴该绑带调节机构30时,可以将驱动第一带体11转动而使得第一带体11和扣本体31的连接处与用户的佩戴部更加的贴合,从而有利于提高绑带调节机构30佩戴的稳定性。其中,第一带体11可以设有第二铰链座111,通过一销轴穿过该第二铰链座111,并插入壳体313内。即可实现第一带体11和壳体313的转动连接。当然,第一带体11和壳体313采用合页连接也是可以的。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带体11具有相对较好的弹性或者柔性时,第一带体11固定连接于扣本体31的壳体313也是可以的。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滑动腔31a未形成有第二开口时,将第一带体11固定连接或者转动连接于壳体313的外侧也是可以的。
请结合参考图6和图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扣本体31还包括背板323,齿板322焊接于背板323上,背板323连接于滑动腔31a的腔壁。
可以理解,将齿板322焊接于背板323上,再将该背板323固定于滑动腔31a的腔壁上(也即扣本体31的壳体313的容置槽313a的槽壁上)。如此能够维持齿板322的高刚性,从而提高对连接件33抽拉的便利性和稳定性。同时,由于背板323能够较好的和扣本体31的壳体313的内侧壁相贴合,从而有利于提高两者连接的稳定性。其中,背板323和扣本体31的壳体313可以是通过销钉连接或者卡扣连接等。进一步地,用于连接背板323和壳体313的销钉可以进一步地被壳体313上的第一连接板314所抵接限位。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此,齿板322直接连接于扣本体31的壳体313上也是可以的。
请结合参考图4和图1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扣本体31还包括抵接板324,抵接板324设于滑动腔31a内,抵接板324的局部区域朝向连接件33凸出而形成抵接部325,抵接部325抵接于连接件33的与设有卡齿331的壁面相邻的、且平行于连接件33的滑动方向的表面。
可以理解,通过抵接板324的抵接部325对连接件33进行抵接限位,可以保证连接件33在垂直于滑动方向上被限位,从而降低了连接件33在垂直于滑动方向上发生移动的可能,也即有利于保证连接件33被固定的稳定性和在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其中,该抵接板324可以被盖体和壳体313相配合夹持固定。也就是说,该抵接板324可以设有限位板326,限位板326沿朝向连接件33的方向延伸,并可插入卡齿331板322和背板323之间。此时,安装口31c和扣合件35可以设于连接件33背离该抵接板324的一侧。
请参考图1至图6,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带体结构100,该带体结构包括带体组件10和绑带调节机构30,该绑带调节机构3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带体结构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带体组件10的第一带体11连接于绑带调节机构30的扣本体31,带体组件10的第二带体13连接于绑带调节机构30的连接件33。该带体结构100可以应用于腕戴设备,例如:该腕戴设备可以为运动手环和手表等腕戴产品。当然,本申请中的绑带调节机构30还可以应用于穿戴设备,例如:该穿戴设备可以为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类穿戴类产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带体11和第二带体13可以均呈长条状设置,该第一带体11的一端和第二带体13的一端均可以用于和腕戴设备的设备本体(例如:运动手环的环本体和手表的表盘)连接。而第一带体11的另一端和第二带体13的另一端可以通过绑带调节机构30来连接,并通过该调节扣30可以调节第一带体11和第二带体13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对绑带调节机构30的长度的调节。其中,该第一带体11和第二带体13的材质可以为金属,以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而延长绑带调节机构30的使用年限。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带体11和第二带体13的材质也可以为塑料。而连接件33与第二带体13的可转动连接,可以是该连接件33的转动轴向与连接件33的滑动方向和卡槽31b的槽底至槽口的方向均垂直,以使得连接件33在滑动腔31a内滑动来对绑带的长度进行调整的过程中,连接件33上的卡齿331在由一个卡槽31b越到另一个卡槽31b内时,连接件33可以沿卡槽31b的槽底至槽口的方向发生相应的转动,从而便于保证该连接件33上的卡齿331可以越到另一个卡槽31b内,也即提高连接件33在滑动腔31a内滑动地可靠性。此时,第二带体13可以连接有第一铰链座131,该第一铰链座131和连接件33可以均设有轴孔,此时可以直接将一转轴穿设于第一铰链座131和连接件33上的轴孔来实现连接件33和第二带体13的转动连接。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连接件33和第二带体13上的第一铰链座131通过合页连接也是可以的。或者,连接件33和第二带体13直接通过转轴和轴孔的插设组合或者直接采用合页连接也是可以的。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连接件33转动连接于第二带体13的转动轴线也可以是仅与卡槽31b槽底至槽口的方向相平行。
请参考图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带体11包括多个第一板体113,多个第一板体113首尾依次转动连接,且多个第一板体113的转动轴向均垂直于连接件33的滑动方向和转动方向。
可以理解,第一带体11由多个第一板体113首尾依次转动连接,使得在用户在佩戴该带体结构100时,可以驱使多个第一板体113转动而使得该第一带体11与用户的佩戴部更加的贴合,从而有利于提高带体结构100佩戴的稳定性。其中,在第一带体11连接有第二铰链座111时,多个第一板体113中位于端部的第一板体113可以转动连接于该第一铰链座131。当然,在第一带体11未设有第二铰链座111时,多个第一板体113中位于端部的第一板体113可以直接转动连接于该扣本体31的壳体313上。另外,多个第一板体113可以是呈品字形状,或者是呈矩形状,亦或者是呈正方形状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而每相邻的两个第一板体113之间的转动连接,可以是通过穿设销轴连接。
请参考图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带体13包括多个第二板体133,多个第二板体133首尾依次转动连接,且多个第二板体133的转动轴向均垂直于连接件33的滑动方向。
可以理解,第二带体13由多个第二板体133首尾依次转动连接,使得在用户在佩戴该绑带调节机构30时,可以驱使多个第二板体133转动而使得该第二带体13与用户的佩戴部更加的贴合,从而有利于提高绑带调节机构30佩戴的稳定性。其中,在第二带体13连接有第一铰链座131时,多个第二板体133中位于端部的第二板体133可以转动连接于该第二铰链座111。当然,在第二带体13未设有第一铰链座131时,多个第二板体133中位于端部的第二板体133可以直接转动连接于该连接件33上。另外,多个第二板体133可以是呈品字形状,或者是呈矩形状,亦或者是呈正方形状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而每相邻的两个第二板体133之间的转动连接,可以是通过穿设销轴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带体11、调节扣30以及第二带体13的材质可以均为金属,以使得该绑带调节机构30具有相对较强的强度而延长使用寿命。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腕戴设备,该腕戴设备包括带体结构100,该带体结构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腕戴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腕戴设备可以为运动手环和手表等腕戴产品。在腕戴设备为运动手环,带体结构100中的第一带体11和第二带体13可以连接于运动手环的环本体。在腕戴设备为手表时,带体结构100中的第一带体11和第二带体13可以连接于手表的表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绑带调节机构,用于连接两个带体,定义两个所述带体分别为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调节机构包括:
扣本体,所述扣本体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一带体,所述扣本体内设有具有第一开口的滑动腔,所述滑动腔的腔壁设有卡槽;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二带体,另一端由所述第一开口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滑动腔内,所述连接件设有卡齿,所述卡齿嵌设于所述卡槽内;以及
扣合件,所述扣合件连接于所述扣本体,并可与所述卡槽相配合夹持固定所述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件相背离的壁面设于与所述卡槽相啮合的所述卡齿;所述扣合件的部分伸入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并抵接于两个所述连接件背离设有所述卡齿的壁面,以与所述卡槽相配合夹持固定两个所述连接件;
所述扣本体还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连通于所述滑动腔,并和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所围合形成的空间呈对应设置,所述扣合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口内;
所述扣合件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扣本体,所述扣合件相对于所述扣本体移动可打开或者盖合所述安装口;在所述扣合件盖合于所述安装口时,所述扣合件的部分伸入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并抵接于两个所述连接件背离设有所述卡齿的壁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绑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件背离设有所述卡齿的壁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绑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件在背离设有所述卡齿的壁面均设有安装柱,两个所述安装柱分别插设于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内;
和/或,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绑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扣本体,所述扣合件相对于所述扣本体转动可打开或者盖合所述安装口;
在所述扣合件盖合于所述安装口时,所述扣合件相对的另一端的部分伸入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并抵接于两个所述连接件背离设有所述卡齿的壁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绑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件设有抵接架,在所述扣合件盖合于所述安装口时,所述抵接架伸入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并抵接于两个所述连接件背离设有所述卡齿的壁面;
和/或,所述扣合件设有卡接扣,两个所述连接件的至少其中之一在背离设有所述卡齿的壁面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沿所述连接件的滑动方向延伸开设,在所述扣合件盖合于所述安装口时,所述卡接扣与所述卡接槽相卡接固定,使所述扣合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件;
和/或,所述扣合件的一端和所述安装口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和/或,所述扣合件背离所述滑动腔的表面和所述扣本体形成有所述安装口的外表面位于同一表面。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绑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本体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用于与所述第一带体连接,所述外壳内形成所述滑动腔;和
齿板,所述齿板呈波浪状设置而形成有所述卡槽,所述齿板连接于所述滑动腔的腔壁,所述扣合件连接于所述外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绑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用于与所述第一带体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置槽:和
盖板,所述盖板连接于所述壳体,并和所述容置槽围合形成所述滑动腔和所述滑动腔的第一开口,所述齿板连接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壁,所述扣合件连接于所述壳体或者所述盖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绑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腔还具有第二开口,所述滑动腔的第二开口由所述盖板和所述容置槽围合形成,所述滑动腔的第二开口用于供所述第一带体的一端穿过,以伸入所述滑动腔内而连接于所述壳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绑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所述滑动腔的第一开口的位置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朝向所述盖板延伸并设有第一扣接板,所述盖板在所述滑动腔的第一开口的位置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朝向所述壳体延伸并设有第一扣接槽,所述第一扣接板卡入所述第一扣接槽内;
和/或,所述壳体在所述滑动腔的第二开口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朝向所述盖板延伸并设有第二扣接槽,所述盖板在所述滑动腔的第二开口的位置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朝向所述壳体延伸并设有第二扣接板,所述第二扣接板卡入所述第二扣接槽内;
和/或,所述盖板设有加强耳,所述加强耳抵接于所述壳体未形成有所述滑动腔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壁面;
和/或,所述壳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插入所述滑动腔内的所述第一带体。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绑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本体还包括背板,所述齿板焊接于所述背板,所述背板连接于所述滑动腔的腔壁;
和/或,所述扣本体还包括抵接板,所述抵接板设于所述滑动腔内,所述抵接板的局部区域朝向所述连接件凸出而形成抵接部,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连接件的与设有所述卡齿的壁面相邻的、且平行于所述连接件的滑动方向的表面。
11.一种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带体组件,所述带体组件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和
绑带调节机构,所述绑带调节机构为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绑带调节机构,所述扣本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带体,所述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带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包括多个第一板体,多个所述第一板体首尾依次转动连接,且多个所述第一板体的转动轴向均垂直于所述连接件的滑动方向;
和/或,所述第二带体包括多个第二板体,多个所述第二板体首尾依次转动连接,且多个所述第二板体的转动轴向均垂直于所述连接件的滑动方向;
和/或,所述第一带体、所述调节机构以及所述第二带体的材质均为金属。
13.一种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带体结构。
CN202110740446.8A 2021-06-29 2021-06-29 绑带调节机构、带体结构以及腕戴设备 Active CN1134557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0446.8A CN113455791B (zh) 2021-06-29 2021-06-29 绑带调节机构、带体结构以及腕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0446.8A CN113455791B (zh) 2021-06-29 2021-06-29 绑带调节机构、带体结构以及腕戴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5791A CN113455791A (zh) 2021-10-01
CN113455791B true CN113455791B (zh) 2023-06-09

Family

ID=77876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40446.8A Active CN113455791B (zh) 2021-06-29 2021-06-29 绑带调节机构、带体结构以及腕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5579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07266A (en) * 1944-08-31 1948-08-27 Charles Goldblatt Coupling for bands or the like
CH260678A (fr) * 1947-07-14 1949-03-31 Manuf Genevoise De Boites De M Fermoir pour bracelet.
FR990541A (fr) * 1949-07-12 1951-09-24 Philippot Ets Fermoir de sûreté ajustable pour bracelets, colliers ou autres objets
CH410497A (fr) * 1965-02-16 1966-03-31 Cattin Jean Victor Fermoir pour lien souple
FR1578167A (zh) * 1968-06-26 1969-08-14
JPS5119865U (zh) * 1974-08-01 1976-02-13
JPS59108411U (ja) * 1983-01-14 1984-07-21 日本精密株式会社 時計バンドのバツクル
DE3435207A1 (de) * 1984-09-26 1986-04-03 IWC International Watch Co AG, Schaffhausen Verschluss fuer armbaender
JPH0613520U (ja) * 1992-07-30 1994-02-22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時計バンドの中留
US6185923B1 (en) * 1999-10-04 2001-02-13 Genal Strap, Inc. Adjustable length expansible chain
FR2890835B1 (fr) * 2005-09-16 2007-11-16 Sara Lee Corp Fermoir pour article vestimentaire et en particulier pour soutien-gorge ou analogue
CN205896035U (zh) * 2016-07-12 2017-01-18 东莞恒耀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卡扣及带有卡扣的婴儿车背靠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5791A (zh) 2021-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75825B (zh) 带体结构和腕戴设备
EP3756503A1 (en) Wearable device, watchband and connector
CN211608393U (zh) 可穿戴设备、电子设备及绑带
WO2018053743A1 (zh) 表带连接件、表带及手表
CN213154452U (zh) 可穿戴设备及其绑带和锁扣组件
JP4331600B2 (ja) 留金を備えたブレスレット
CN113455791B (zh) 绑带调节机构、带体结构以及腕戴设备
US20120080464A1 (en) Wearable Band for Receiving a Clip-On Device, Docking Accessories, and Methods of Use
CN111920153A (zh) 按压调节表带松紧的表扣及手表
CN209436420U (zh) 腕戴设备
CN114081252B (zh) 可穿戴设备
CN109991831A (zh) 手表
CN209846296U (zh) 折叠扣及手表
CN215603610U (zh) 锁紧扣、带体结构以及腕戴设备
CN218790928U (zh) 按压式连接带和可穿戴设备
CN215455890U (zh) 可调节表带松紧的表扣及手表
CN217524132U (zh) 一种手表结构
CN111588147A (zh) 快拆表带及手表
CN218889385U (zh) 一种表粒长度调节机构、表带及穿戴设备
CN215532170U (zh) 一种绑带及可穿戴设备
CN218457525U (zh) 表扣、表带以及穿戴设备
CN216255797U (zh) 一种表带扣
WO2022227898A1 (zh) 可拆卸结构、可穿戴设备、表带及表头
CN218420370U (zh) 眼部按摩器
CN213428722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表带及包括该表带的手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