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8147A - 快拆表带及手表 - Google Patents

快拆表带及手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8147A
CN111588147A CN202010452243.4A CN202010452243A CN111588147A CN 111588147 A CN111588147 A CN 111588147A CN 202010452243 A CN202010452243 A CN 202010452243A CN 111588147 A CN111588147 A CN 1115881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d
clamping groove
pearl
shaped clamping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522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裘里斯杨
魏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xin Hardware Hey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xin Hardware Hey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xin Hardware Hey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xin Hardware Hey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522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881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88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81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14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fastening to a wrist-watch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2Link construction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拆表带及手表,所述手表包括多个带珠组件;每一所述带珠组件包括带面珠、带底珠及两个旁珠,所述带面珠通过第一栓轴分别与所述带底珠和两个旁珠枢接,两个所述旁珠之间连接有第二栓轴,且所述带底珠的前端设有第一C型卡槽;所述带面珠装设有弹簧波钉,所述带底珠设有第一卡槽结构,且在相邻带珠组件的第二栓轴装配在所述第一C型卡槽时,所述带面珠通过将所述弹簧波钉卡接到带底珠的第一卡槽结构,使远离所述第一栓轴的一端将所述相邻带珠组件的第二栓轴压紧固定在所述第一C型卡槽内。本发明通过弹簧波钉将带面珠卡接到带底珠,可使卡接更加顺畅稳定,避免出现卡死的问题,同时无需使用工具就可以完成拆装换带的需求。

Description

快拆表带及手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手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快拆表带及手表。
背景技术
手表,也称为腕表,是指戴在手腕上、用以计时及显示时间的仪器。手表通常利用皮革、橡胶、尼龙布、不锈钢等材料,制成表带,将显示时间的表盘束在手腕上。
在金属表带中,传统结构的表带一般通过销钉来连接带珠,且带珠与带珠之间的间距固定不变。然而,由于新购买的手表的表带长度一般较长,且人体手腕的大小存在差异,因此通常情况下需要通过拆装带珠调整手表的表带长度,以适配佩戴者的手腕大小。为便于手表的表带长度的调整,现有表带的连接方式多采用快拆结构设计。
但是,现有的快拆表带的结构还不够简单化,拆装较不方便,操作效率较低,且拆卸时容易卡死而需要暴力拆除,拆装的顺畅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上述现有快拆表带的结构不够简单化、拆装不方便且操作效率较低、容易卡死以及拆装的顺畅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快拆表带及手表。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快拆表带,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带珠组件,每一所述带珠组件包括带面珠、带底珠以及两个分别枢接固定在所述带底珠的两侧的旁珠,其中:所述带面珠通过第一栓轴分别与所述带底珠、两个所述旁珠枢接,两个所述旁珠之间还连接有第二栓轴,且所述带底珠朝向所述带面珠的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二栓轴相适配的第一C型卡槽;所述带面珠装设有弹簧波钉,所述带底珠设有与所述弹簧波钉的弹簧头相适配的第一卡槽结构,且在相邻带珠组件的第二栓轴装配在所述第一C型卡槽时,所述带面珠通过将所述弹簧波钉卡接到所述带底珠的第一卡槽结构,使远离所述第一栓轴的一端将所述相邻带珠组件的第二栓轴压紧固定在所述第一C型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栓轴沿所述带底珠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栓轴和第二栓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旁珠的相对的侧面,且所述第一栓轴与所述第二栓轴平行,并分别沿所述带底珠的宽度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带底珠的尾端具有朝向所述带面珠突起的两个凸边,且两个所述凸边分别设有沿垂直于所述带底珠的长度方向并同轴设置的第一通孔;所述带底珠通过所述第一栓轴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凸边的第一通孔的方式与两个所述旁珠枢接固定;
两个所述凸边分别沿所述带底珠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两个所述凸边的外侧面分别与两个所述旁珠相对的侧面相贴近。
优选地,所述第一C型卡槽位于所述带底珠的首端,且所述第一C型卡槽沿所述带底珠的宽度方向设置,并贯穿所述带底珠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所述带面珠朝向所述带底珠的表面设有沿所述带面珠的宽度方向设置、并贯穿的第二C型卡槽,且在所述带面珠贴合到所述带底珠时,所述第一C型卡槽的开口与所述第二C型卡槽的开口重合,并共同围合形成与所述第二栓轴的外形及尺寸相适配的条形限位腔位。
优选地,所述带面珠的宽度与所述带底珠的宽度相同;所述带面珠的尾端具有突起的枢接部,且所述枢接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带底珠的两个凸边之间的距离;
所述枢接部设有沿宽度方向贯穿的第二通孔,且所述带面珠通过所述第一栓轴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的方式与所述带底珠枢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枢接部设有装配孔位,所述装配孔位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C型卡槽之间,并贯穿所述枢接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且所述弹簧波钉装设在所述装配孔位内;所述弹簧波钉包括设于两端的两个弹簧头,两个所述弹簧头分别突出于所述枢接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面,且所述弹簧波钉的两个弹簧头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所述凸边的相对的侧面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卡槽结构包括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凸边的相对的侧面上的凹槽,且两个所述凹槽之间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弹簧波钉的两个弹簧头之间的距离;所述弹簧波钉的两个弹簧头分别在两个所述凸边的挤压下收缩,以卡接或脱离两个所述凸边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带底珠朝向所述带面珠的表面的首端外缘设有指甲避让位,且在所述带面珠贴合到所述带底珠时,所述带面珠朝向所述带底珠的表面的端部外缘的至少一部分露出于所述指甲避让位。
优选地,所述带底珠的第一C型卡槽的开口与所述带底珠的首端外缘之间设有沿所述第一C型卡槽的开口朝向突起的凸台,且所述凸台与所述带底珠的首端外缘形成第一台阶结构;所述带面珠的第二C型卡槽的开口与所述带面珠的端部外缘之间设有沿所述第二C型卡槽的开口朝向的反方向内嵌的凹位,且所述凹位与所述带面珠的端部外缘形成第二台阶结构;
在所述带面珠贴合到所述带底珠时,所述带底珠的凸台插入并卡接在所述凹位处,以遮盖封闭所述条形限位腔位。
优选地,所述快拆表带还包括尾珠组件,所述尾珠组件包括尾低珠、以及通过第三栓轴枢接固定在所述尾低珠上的带面珠,所述带面珠通过绕所述第三栓轴旋转贴合或脱离所述尾低珠;所述尾低珠朝向所述带面珠的表面设有第三C型卡槽,且所述第三C型卡槽与所述带珠组件的第二栓轴相适配;所述尾低珠还设有与所述带面珠的弹簧波钉相适配的第二卡槽结构,且在所述带珠组件的第二栓轴装配在所述第三C型卡槽时,所述带面珠通过将所述弹簧波钉卡接到所述尾低珠的第二卡槽结构,使远离所述第三栓轴的一端将所述带珠组件的第二栓轴压紧固定在所述第三C型卡槽内。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手表,包括表带和表扣,且所述表带采用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快拆表带。
本发明实施例的快拆表带及手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带面珠和带底珠枢接在一起,并由带面珠以卡接的方式压接到带底珠上,以将相邻带珠组件的第二栓轴压紧在带底珠上,实现相邻的两个带珠组件之间的装配连接,这样不仅达成了快拆功能,即无需借助工具就可以完成拆装操作,同时还能够有效简化带珠组件的结构,使得拆装更加方便快捷,可提高操作效率;并且,由于带面珠通过弹簧波钉卡接到带底珠上,因此可以使得带面珠与带底珠之间的卡接更加顺畅稳定,操作的可控制性更高,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卡死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快拆表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快拆表带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快拆表带拆除带珠组件的操作流程示意图,其中,图(a)为待拆解的快拆表带的结构示意图;图(b)为打开带面珠的动作示意图;图(c)为带珠组件脱离的示意图;图(d)相邻带珠组件脱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快拆表带的结构示意图,该快拆表带可应用于手表领域,特别是在表带由多个带珠组件相连接为一体的手表中。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快拆表带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带珠组件,且快拆表带的长度可通过拆装带珠组件进行相应调整。
结合图2所示,每一带珠组件包括带面珠1、带底珠2以及两个分别枢接固定在带底珠2的两侧的旁珠3,其中带面珠1通过第一栓轴4与带底珠2枢接,这样带面珠1远离第一栓轴4的一端可在驱动下绕第一栓轴4旋转,以贴合到带底珠2上、或者与带底珠2相分离。优选地,两个旁珠3由第一栓轴4枢接在带底珠2的两侧,可有效简化带珠组件的整体结构设计,以减少连接部件数量,既能够提高组装操作的方便性,提高生产效率,又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使结构设计具高实用性。
两个旁珠3之间还连接有第二栓轴5,而带底珠2朝向带面珠1的表面设有与该第二栓轴5相适配的第一C型卡槽21,便于相邻带珠组件上的第二栓轴5可靠配合到第一C型卡槽21内。进一步地,带面珠1装设有弹簧波钉11,且带底珠2设有与该弹簧波钉11的弹簧头111相适配的第一卡槽结构。
在快拆表带的组装操作中,可先将相邻带珠组件的第二栓轴5装配在第一C型卡槽21内,然后驱动带面珠1绕第一栓轴4旋转,同时带动弹簧波钉11朝向带底珠2移动,并由带底珠2挤压使弹簧波钉11的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而收缩卡接到第一卡槽结构上,实现带面组1与带底珠2的卡接固定,使得带面珠1远离第一栓轴4的一端持续压接在带底珠2上,以将第二栓轴5压紧固定在带底珠2的第一C型卡槽21内,完成相邻的两个带珠组件之间的连接。
结合图3所示,在快拆表带的拆卸操作中,先沿远离带底珠2的方向掰动带面珠1远离第一栓轴4的一端,使带面珠1上的弹簧波钉11的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收缩、并脱离第一卡槽结构,然后驱动带面珠1绕第一栓轴4旋转与带底珠2相分离,将相邻带珠组件的第二栓轴5由第一C型卡槽21内取出,完成相邻的两个带珠组件之间的拆卸操作。
上述快拆表带通过将带面珠1和带底珠2枢接在一起,并由带面珠1以卡接的方式压接到带底珠2上,以将相邻带珠组件的第二栓轴5压紧在带底珠2上,实现相邻的两个带珠组件之间的装配连接,这样不仅达成了快拆功能(即无需借助工具就可以完成拆装操作),同时还能有效简化带珠组件的结构,使得拆装更加方便快捷,由此可提高操作效率。
此外,由于带面珠1通过弹簧波钉11的连接方式卡接到带底珠2上,因此可以使得带面珠1与带底珠2之间的卡接更加顺畅稳定,并且操作的可控制性更高,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出现卡死问题,避免暴力拆除损伤或损害快拆表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栓轴4和第二栓轴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旁珠3的相对的侧面上,且为保证快拆表带的结构合理性,将第一栓轴4与第二栓轴5分别沿带底珠2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栓轴4与第二栓轴5之间的距离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在保证快拆表带的扭动灵活性的同时,通过控制第一栓轴4与第二栓轴5之间的距离调整快拆表带的长度。
具体地,带底珠2的尾端具有朝向带面珠1突起的两个凸边23,且两个凸边23分别设有沿垂直于带底珠2的长度方向并同轴设置的第一通孔,这样带底珠2可通过两个凸边23的第一通孔铰接到第一栓轴4上,以实现与两个旁珠3之间的枢接固定。
两个凸边23分别沿带底珠2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在带底珠2铰接固定到第一栓轴4时,两个凸边23的外侧面分别与两个旁珠3相对的侧面相贴近,避免凸边23与旁珠3之间存在较大间隙而致使带底珠2窜动,有效提高带底珠2的连接稳定性。
上述第一C型卡槽21位于带底珠2的首端,且第一C型卡槽21沿带底珠2的宽度方向设置,并同时贯穿带底珠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以确保相邻带珠组件的第二栓轴5能够顺畅的卡接到第一C型卡槽21内。
相对应地,上述带面珠1朝向带底珠2的表面设有沿带面珠1的宽度方向设置、并贯穿带面珠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第二C型卡槽12,并且在带面珠1绕第一栓轴4旋转贴合到带底珠2时,该第一C型卡槽21的开口与第二C型卡槽12的开口重合,并共同围合形成与第二栓轴5的外形及尺寸相适配的条形限位腔位,从而可将相邻带珠组件的第二栓轴5限位固定在上述条形限位腔位内,以实现两个相邻的带珠组件之间的装配连接。并且,采用第一C型卡槽21与第二C型卡槽12相配合的方式限位第二栓轴5,可提高第二栓轴5枢接的稳定性,以使得带珠组件绕第二栓轴5的旋转操作更加顺畅。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使相邻带珠组件的第二栓轴5完全嵌设在第一C型卡槽21内,由带面珠1朝向带底珠2的表面直接压接封盖在第一C型卡槽21的开口,以将第二栓轴5压紧在第一C型卡槽21内,从而可无需在带面珠1上设置第二C型卡槽12,有效简化带面珠1的结构设计,便于带面珠1的加工。
上述带底珠2的两个凸边23分别设于带底珠2的宽度方形上的两侧边缘,即两个凸边23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与带底珠2的宽度尺寸相等。此外,由于两个凸边23的外侧面分别与两个旁珠3相对的侧面相贴近(即带底珠2的宽度尺寸小于两个旁珠3之间的距离),且第一C型卡槽21沿带底珠2的宽度方向设置、并贯穿,因此在相邻带珠组件的第二栓轴5卡接到第一C型卡槽21内时,带底珠2的首端可嵌设在相邻带珠组件的两个旁珠3之间,且带底珠2的首端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面能够分别与相邻带珠组件的两个旁珠3的相对的侧面相贴近,不仅使得第二栓轴5与第一C型卡槽21具有最大的接触面,保证了带底珠2与相邻带珠组件的第二栓轴5的连接稳定性,还能够有效防止相邻的两个带珠组件之间发生相对窜动。
带面珠1的宽度与带底珠2的宽度相同,从而使得第一C型卡槽2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第二C型卡槽1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相持平,以使结构更加密实,同时避免存在间隙而容易积尘。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带面珠1的尾端具有突起的枢接部13,该枢接部13设有沿宽度方向贯穿的第二通孔131,且带面珠1通过第二通孔131铰接固定在第一栓轴4上,实现与带底珠2的枢接固定。
并且,由于枢接部13的宽度小于带底珠2的两个凸边23之间的距离,因此在带面珠1铰接固定到第一栓轴4上时,带面珠1的枢接部13能够嵌设在两个凸边23之间,使得上述快拆表带的整体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实用。当然,优选使枢接部13的宽度方向上两个侧面分别贴近两个凸边23相对的侧面,可避免窜动影响带面珠1的连接稳定性。
枢接部13设有装配孔位132,该装配孔位132贯穿枢接部13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且弹簧波钉11装设在该装配孔位132内。具体地,弹簧波钉11包括有设于两端的两个弹簧头111,且两个弹簧头111分别突出于枢接部13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面。
第一卡槽结构包括有分别设于两个凸边23的相对的侧面上的凹槽22,且两个凸边23的凹槽22分别与弹簧波钉11的两个弹簧头111相适配。因此,两个弹簧头111可分别插设到两个凸边23的凹槽22内,以将弹簧波钉11卡接固定在两个凸边23之间。
为确保弹簧波钉11的两个弹簧头111能够可靠的分别插设到两个凸边23的凹槽22内,弹簧波钉11的两个弹簧头111之间的距离应大于两个凸边23的相对的侧面之间的距离。
在实际应用中,优选使两个凹槽22之间距离大于弹簧波钉11的两个弹簧头111之间的距离,这样在弹簧波钉11的两个弹簧头111分别插接到两个凸边23的凹槽22内时,两个弹簧头111可分别处于被挤压的收缩状态,不仅能够防止弹簧头111在凹槽22内窜动,还能使两个弹簧头111保持弹力以持续推压凹槽22,以使得弹簧波钉11与两个凸边23之间的卡接更加牢固可靠。
由于带面珠1的装配孔位132位于第二通孔131与第二C型卡槽12之间,因此可以使卡接位置(即装配孔位132)与带面珠1远离第一栓轴4的一端保持较大距离,方便由带面珠1远离第一栓轴4的一端掰动,将弹簧波钉11的两个弹簧头111脱离两个凸边23的凹槽22。当然,带面珠1的装配孔位132、第二通孔131和第二C型卡槽12之间的设置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例如将装配孔位132设于第二C型卡槽12背向第二通孔131的一侧,但这样将会大大增大带珠组件整体结构的设计难度。
上述带珠组件通过在带底珠2设置两个凸边23、以及在带面珠1设置枢接部13,可在保证带珠组件的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缩减带面珠1与带底珠2相叠的厚度,使带面珠1与带底珠2相叠厚度与两个旁珠3的厚度相同,便于使各个零件相互间的外侧面持平,避免出现凹凸结构,可提高佩戴者的舒适性。
上述带底珠2朝向带面珠1的表面的首端外缘设有指甲避让位24,且在带面珠1贴合到带底珠2时,带面珠1朝向带底珠2的表面的端部外缘的至少一部分露出于指甲避让位24。由此,在进行快拆表带的拆卸操作时,可由手指指甲扣接到露出于指甲避让位24的带面珠1的端部外缘,从而掰开带面珠1,以提高拆卸操作的方便性。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带底珠2的第一C型卡槽21的开口与带底珠2的首端外缘之间设有沿第一C型卡槽21的开口朝向突起的凸台25,且该凸台25与带底珠2的首端外缘形成第一台阶结构。对应设置地,带面珠1的第二C型卡槽12的开口与带面珠1的端部外缘之间设有沿第二C型卡槽12的开口朝向的反方向内嵌的凹位14,且该凹位14与带面珠1的端部外缘形成第二台阶结构。
因此,在带面珠1贴合到带底珠2时,上述带底珠2的凸台25会插接到凹位14处,使第一台阶结构与第二台阶结构配合卡接,以采用台阶结构的配合方式遮盖封闭条形限位腔位,从而能够增大条形限位腔位的限位能力,大大提高相邻的两个带珠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相邻的两个带珠组件分别受到较大的拉扯力(使弹簧波钉11受到挤压收缩脱离第一卡槽结构)而使得第二栓轴5脱离条形限位腔位。
另外地,上述快拆表带还包括尾珠组件,该尾珠组件包括尾低珠6、以及通过第三栓轴枢接固定在尾低珠6上的带面珠1,带面珠1通过绕第三栓轴旋转贴合或脱离尾低珠6。上述尾低珠6朝向带面珠1的表面设有第三C型卡槽61,且该第三C型卡槽61与带珠组件的第二栓轴5相适配。
具体地,尾低珠6还设有与带面珠1的弹簧波钉11相适配的第二卡槽结构,且在带珠组件的第二栓轴5装配在第三C型卡槽61时,带面珠1通过将弹簧波钉11卡接到尾低珠6的第二卡槽结构,使远离第三栓轴的一端将带珠组件的第二栓轴5压紧固定在第三C型卡槽61内,以实现尾珠组件与相邻的带珠组件之间的装配连接。
此外,上述尾低珠6远离第三C型卡槽61的一端设有用于装配表扣的连接结构62,且该连接结构62具有沿宽度方向设置、并贯穿的第三通孔。上述尾低珠6与带面珠1枢接固定的第三栓轴装配在该第三通孔内,且尾低珠6通过装配在第三通孔内的第三栓轴与表扣装配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手表,该手表包括表带和表扣,且表带采用了上述的快拆表带。具体地,上述表扣设有与第三栓轴相适配的第四通孔,且该第四通孔铰接到尾珠组件的第三栓轴上,以实现表扣与表带的装配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快拆表带,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带珠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带珠组件包括带面珠、带底珠以及两个分别枢接固定在所述带底珠的两侧的旁珠,其中:所述带面珠通过第一栓轴分别与所述带底珠、两个所述旁珠枢接,两个所述旁珠之间还连接有第二栓轴,且所述带底珠朝向所述带面珠的表面的前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栓轴相适配的第一C型卡槽;所述带面珠装设有弹簧波钉,所述带底珠设有与所述弹簧波钉的弹簧头相适配的第一卡槽结构,且在相邻带珠组件的第二栓轴装配在所述第一C型卡槽时,所述带面珠通过将所述弹簧波钉卡接到所述带底珠的第一卡槽结构,使远离所述第一栓轴的一端将所述相邻带珠组件的第二栓轴压紧固定在所述第一C型卡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栓轴和第二栓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旁珠的相对的侧面,且所述第一栓轴与所述第二栓轴平行,并分别沿所述带底珠的宽度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拆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底珠的尾端具有朝向所述带面珠突起的两个凸边,且两个所述凸边分别设有沿垂直于所述带底珠的长度方向并同轴设置的第一通孔;所述带底珠通过所述第一栓轴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凸边的第一通孔的方式与两个所述旁珠枢接固定;
两个所述凸边分别沿所述带底珠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两个所述凸边的外侧面分别与两个所述旁珠相对的侧面相贴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拆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型卡槽位于所述带底珠的首端,且所述第一C型卡槽沿所述带底珠的宽度方向设置,并贯穿所述带底珠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所述带面珠朝向所述带底珠的表面设有沿所述带面珠的宽度方向设置、并贯穿的第二C型卡槽,且在所述带面珠卡接到所述带底珠时,所述第一C型卡槽的开口与所述第二C型卡槽的开口重合,并共同围合形成与所述第二栓轴的外形及尺寸相适配的条形限位腔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拆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面珠的宽度与所述带底珠的宽度相同;所述带面珠的尾端具有突起的枢接部,且所述枢接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带底珠的两个凸边之间的距离;
所述枢接部设有沿宽度方向贯穿的第二通孔,且所述带面珠通过所述第一栓轴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的方式与所述带底珠枢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拆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部设有装配孔位,所述装配孔位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C型卡槽之间,并贯穿所述枢接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且所述弹簧波钉装设在所述装配孔位内;所述弹簧波钉包括设于两端的两个弹簧头,两个所述弹簧头分别突出于所述枢接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面,且所述弹簧波钉的两个弹簧头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所述凸边的相对的侧面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卡槽结构包括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凸边的相对的侧面上的凹槽,且两个所述凹槽之间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弹簧波钉的两个弹簧头之间的距离;所述弹簧波钉的两个弹簧头分别在两个所述凸边的挤压下收缩,以卡接或脱离两个所述凸边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快拆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底珠朝向所述带面珠的表面的首端外缘设有指甲避让位,且在所述带面珠贴合到所述带底珠时,所述带面珠朝向所述带底珠的表面的端部外缘的至少一部分露出于所述指甲避让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拆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底珠的第一C型卡槽的开口与所述带底珠的首端外缘之间设有沿所述第一C型卡槽的开口朝向突起的凸台,且所述凸台与所述带底珠的首端外缘形成第一台阶结构;所述带面珠的第二C型卡槽的开口与所述带面珠的端部外缘之间设有沿所述第二C型卡槽的开口朝向的反方向内嵌的凹位,且所述凹位与所述带面珠的端部外缘形成第二台阶结构;
在所述带面珠贴合到所述带底珠时,所述带底珠的凸台插入并卡接在所述凹位处,以遮盖封闭所述条形限位腔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表带还包括尾珠组件,所述尾珠组件包括尾低珠、以及通过第三栓轴枢接固定在所述尾低珠上的带面珠,所述带面珠通过绕所述第三栓轴旋转贴合或脱离所述尾低珠;所述尾低珠朝向所述带面珠的表面设有第三C型卡槽,且所述第三C型卡槽与所述带珠组件的第二栓轴相适配;所述尾低珠还设有与所述带面珠的弹簧波钉相适配的第二卡槽结构,且在所述带珠组件的第二栓轴装配在所述第三C型卡槽时,所述带面珠通过将所述弹簧波钉卡接到所述尾低珠的第二卡槽结构,使远离所述第三栓轴的一端将所述带珠组件的第二栓轴压紧固定在所述第三C型卡槽内。
10.一种手表,包括表带和表扣,且所述表带采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快拆表带。
CN202010452243.4A 2020-05-25 2020-05-25 快拆表带及手表 Pending CN1115881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2243.4A CN111588147A (zh) 2020-05-25 2020-05-25 快拆表带及手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2243.4A CN111588147A (zh) 2020-05-25 2020-05-25 快拆表带及手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8147A true CN111588147A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86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52243.4A Pending CN111588147A (zh) 2020-05-25 2020-05-25 快拆表带及手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8814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5265A (zh) * 2021-10-28 2022-01-1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腕戴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5265A (zh) * 2021-10-28 2022-01-1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腕戴设备
CN113925265B (zh) * 2021-10-28 2023-11-1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腕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72315U (zh) 可穿戴设备
CN211608393U (zh) 可穿戴设备、电子设备及绑带
US20200154835A1 (en) Structure of watchcase and watch strap which are fixed by pressing structure engaging with elastic pin
CN112056713B (zh) 表带及可穿戴设备
CN210672331U (zh) 可穿戴设备、表带和卡合机构
CN113229578A (zh) 一种可拆卸的连接件及可穿戴设备
CN210539319U (zh) 一种易拆卸的表带组件及手表
CN110897279A (zh) 快拆模组、表带及腕戴设备
CN111588147A (zh) 快拆表带及手表
CN112120364A (zh) 可穿戴设备
CN212325661U (zh) 快拆表带及手表
WO2024002037A1 (zh) 表带及手表
CN209436420U (zh) 腕戴设备
CN210471217U (zh) 腕戴设备
CN111920153A (zh) 按压调节表带松紧的表扣及手表
CN109991831A (zh) 手表
CN211559009U (zh) 表扣及手表
CN211459081U (zh) 快拆模组、表带及腕戴设备
CN216019508U (zh) 快拆表带及手表
CN215455890U (zh) 可调节表带松紧的表扣及手表
CN209846296U (zh) 折叠扣及手表
CN212661274U (zh) 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CN113273776A (zh) 一种可拆卸表带的手表
CN217906609U (zh) 快拆表带及手表
CN212754590U (zh) 可调节表带松紧的表扣及手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