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61274U - 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61274U
CN212661274U CN202021440814.4U CN202021440814U CN212661274U CN 212661274 U CN212661274 U CN 212661274U CN 202021440814 U CN202021440814 U CN 202021440814U CN 212661274 U CN212661274 U CN 2126612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assembly
buckle
piece
wrist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4081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剑
徐文剑
丁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uam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uam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uam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uam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4081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612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612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6127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手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腕带组件,包括:本体;弹片,设于本体上,弹片上设有第一卡扣;连接件,活动连接于本体上,连接件上设有适于与第一卡扣卡合连接的第二卡扣;驱动组件,滑动设于连接件上,且受外力驱动滑动;驱动组件具有抵接部,抵接部在驱动组件受外力驱动滑动时与弹片抵接,弹片在抵接部的作用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以使第一卡扣适于与第二卡扣卡合或脱离。本公开腕带组件可实现相邻两个腕带组件的快速拆装,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大大简化了腕带的拆装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手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背景技术
腕戴设备是现代人们常用的佩饰之一,例如手表,可分为表头和表带两部分,其中,金属表带由于具有高档、舒适、耐用等优点,成为最为普及的表带之一。常见的金属表带由多个表带粒通过生耳依次销接,连接形成完整的表带。但是由于每个人的手腕粗细不同,因此对表带的尺寸也要进行调整。
相关技术中的表带,在对表带的长度进行调整时,通过拆装不同数量的表带粒实现。在表带粒拆装时,表带粒与表带粒之间销接的生耳连接件,需要借助特殊的拆卸工具才能进行拆装。用户若想调整表带长度,必须额外购买该工具,或者去到指定的服务地点才能进行调整,增加用户成本,给用户带来了较差的使用体验。另外部分品牌的表带粒的连接件为定制非标件,其拆卸工具也不同于普通生耳拆卸工具,无疑又给用户带来的更高的表带调整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相关技术中腕带长度调节复杂的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带设备。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腕带组件,包括本体,还包括:
弹片,设于所述本体上,所述弹片上设有第一卡扣;
连接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本体上,所述连接件上设有适于与所述第一卡扣卡合连接的第二卡扣;
驱动组件,滑动设于所述连接件上,且受外力驱动滑动;所述驱动组件具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在所述驱动组件受外力驱动滑动时与所述弹片抵接,所述弹片在所述抵接部的作用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以使所述第一卡扣适于与所述第二卡扣卡合或脱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设于所述连接件一侧的第一连接部,和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一侧的第二连接部;所述本体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第一滑槽,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扣包括设于所述弹片上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具有第一卡合平面;
所述第二卡扣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具有第二卡合平面,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卡合连接时,所述第一卡合平面与所述第二卡合平面抵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动件和第一弹性件,所述滑动件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一滑槽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所述滑动件提供与所述外力方向相反的弹性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件上设有所述抵接部,所述滑动件在滑动时,所述抵接部按压所述弹片,以使所述第一卡合平面与所述第二卡合平面脱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滑槽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卡合平面;
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推扭,所述推扭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件上,所述推扭具有受力部,所述受力部适于施加所述外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开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相对两内壁上开设有销轴孔,所述销轴孔装配有销轴,所述本体和所述弹片通过所述销轴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的外侧壁上设有限位凸耳,所述本体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耳形状配合的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卡合平面垂直。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腕带,包括多个根据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的腕带组件,多个所述腕带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卡扣与相邻腕带组件的所述第二卡扣依次卡合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腕带,还包括:
带扣组件,所述带扣组件包括底板、沿所述腕带的宽度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底板上的解锁组件、以及沿所述腕带长度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底板上的滑片;
解锁组件包括滑动设于所述底板上的按压件以及驱动所述按压件复位的第三弹性件,所述滑片在沿滑动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按压件卡合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腕带组件;所述按压件在外力和第三弹性件的共同作用下滑动,以使所述卡合连接脱离或卡合。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腕戴设备,包括根据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腕带组件或腕带。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腕带组件,包括本体、弹片、连接件以及驱动组件,弹片设于本体之上,且弹片上设有第一卡扣,连接件活动连接在本体上,连接件上设有适于与第一卡扣卡合连接的第二卡扣,从而相邻两个腕带组件可通过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实现卡合装配连接。驱动组件滑动设于连接件上,且受外力驱动滑动。驱动组件具有抵接部,在驱动组件滑动中,抵接部与弹片抵接,从而弹片在抵接部的作用力下发生弹性形变,使得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卡合或者脱离。从而在对腕带组件拆装时,只需要对驱动组件施加外力滑动,即可实现相邻两个腕带组件的快速拆装,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大大简化了腕带的拆装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腕带组件,第一卡扣为设于弹片上的第一凸台,第一凸台成型有第一卡合平面,第二卡扣为设于连接件上的第二凸台,第二凸台成型有第二卡合平面。通过弹片自身的弹性力实现第一卡合平面和第二卡合平面的抵接,进而实现腕带组件的连接,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腕带,包括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腕带组件,还包括带扣组件,带扣组件包括底板、解锁组件和滑片,滑片沿表带长度方向滑动设于底板上,其一端与解锁组件卡合连接,并通过解锁组件的滑动实现卡合连接的脱离和卡合,滑片的另一端连接腕带组件。从而用户在脱手表时,只需按压解锁组件,从而滑片与解锁组件的卡合连接脱落,滑片带动腕带组件在表带长度方向上滑动,使得表带长度提高,便于用户将手表脱落,并且相较传统的表扣组件使用更加方便。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腕戴设备,包括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腕带组件或腕带,因此具有上述所述的有益效果,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的腕带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腕带组件装配后,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位置的剖面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腕带组件装配后,抵接部所在位置的剖面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腕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9A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腕带的带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B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带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带扣组件扣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B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带扣组件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0-腕带组件;1010-本体;1011-限位滑槽;1100-连接件;1110-第二连接部;1111-第一滑槽;1112-第二凸台;1113-第二卡合平面;1114-限位凸耳;1115-第一导向面;1120-第一连接部;1121-装配槽;1122-销轴孔;1210-滑动件;1211-抵接部;1220-第一弹性件;1230-推扭;1231-固定销;1310-弹片;1311-第一凸台;1312-第一卡合平面;1313-第二导向面;1320-销轴;2000-带扣组件;2100-底板;2210-按压件;2211-接触部;2220-第三弹性件;2300-滑片;2400-盖板;3000-表带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公开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腕戴设备是人们常用的可穿戴设备,例如手表、手环等,腕戴设备的特点是一般由设备主体和腕带组成。设备主体作为设备的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例如手表表头、手环的显示部分等。腕带则作为将设备主体穿戴在用户手腕上的安装部分。以智能手表为例,手表表头部分提供时间、运动功能显示等,腕带将手表表头绑设于用户手腕上,用户通过解绑腕带实现手表的佩戴。
常见的金属腕带由多个腕带组件依次铰接组成,相邻两个腕带组件具有一定活动角度,因此多个腕带组件依次铰接形成完整的腕带,配合腕带扣即可实现在人体手腕的佩戴。但是装配完成后的腕带只能实现两个长度的变化,即佩戴在人体手腕时的长度,和摘除设备时的长度。然而不同人的手腕尺径不同,甚至同一个人不同时间段内对腕带的松弛程度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对于腕带长度的调节成为一种需求,就需要拆卸或安装不同数量的腕带组件。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腕带组件,即可实现相邻两个腕带组件的快速装配,无需借助额外工具,从而便于用户对腕带长度的调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公开提供的腕带组件包括本体、弹片、连接件和驱动组件,弹片设于本体上,且弹片上设有第一卡扣。连接件活动连接于本体上,连接件上设有适于与第一卡扣卡合连接的第二卡扣。驱动组件滑动设于连接件上,且受外力驱动滑动。驱动组件具有抵接部,抵接部在驱动组件受外力驱动滑动时与弹片抵接,弹片在抵接部的作用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以使第一卡扣适于与第二卡扣卡合连接或脱离。
通过上述可知,本公开方案中,相邻腕带组件通过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的卡合即可实现连接,在对腕带组件拆卸时,通过外力作用于驱动组件,驱动组件滑动过程中,抵接部按压弹片,使弹片产生弹性形变,从而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即可脱离,腕带组件即可拆卸。在对腕带组件拆装时,只需要对驱动组件施加外力滑动,即可实现相邻两个腕带组件的快速拆装,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大大简化了腕带的拆装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图1至7示出了本公开腕带组件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至7对本实施方式的腕带组件进行详细说明。
腕带组件1000包括本体1010,本体1010为组件的主体结构,其为类似表带粒的结构。本体1010活动连接有连接件1100,连接件1100的结构如图1、图3所示,为便于说明,将连接件1100的x方向上相对两侧分别定义为第一连接部1120和第二连接部1110,即,连接件1100与本体1010活动连接的一侧为第一连接部1120,远离本体1010的一侧为第二连接部1110。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件1100的第一连接部1120开设有装配槽1121,装配槽1121为沉槽结构,在装配槽1121的y方向的相对两侧壁上开设有销轴孔1122,同时本体1010上对应开设有直径相匹配的销轴孔,本体1010通过销轴1320与连接件1100的第一连接部1120铰接安装。
腕带组件1000还包括弹片1310,弹片1310为弹性件,其一个特性是:受压发生弹性形变,当外力消失即可恢复原状。只要满足该特性的材料均可实现本公开方案,因此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个示例中,弹片1310采用一体成型的金属弹片。
弹片1310设于本体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片1310一端设置卷圆结构,从而与本体1010一同通过销轴1320与连接件1100铰接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弹片1310也可以采用其它连接方式与本体1010相连,例如:弹片1310一端通过点焊的方式焊接在本体1010上。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弹片1310上具有第一卡扣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弹片1310的y方向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凸台1311,第一凸台1311具有第一卡合平面131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凸台1311为成型在弹片1310上的凸出结构,第一卡合平面1312为凸出结构朝向连接件一侧的端面。
如图1、图3所示,连接件1100的第二连接部1110与驱动组件滑动连接。第二连接部1110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111,驱动组件包括滑动件1210、第一弹性件1220、以及推扭1230。如图1所示,第一滑槽1111的滑动方向平行于图示x方向,滑动件1210滑动设于第一滑槽1111中。推扭1230与滑动件1210固定连接,推扭1230的作用是为用户推动滑动件1210提供受力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滑动件1210在第一滑槽1111的滑动位置位于腕带的正面(佩戴后向外的一侧),腕带装配后,相邻腕带组件的本体1010对前一组件的滑动件1210位置进行遮挡保护,因此用户无法从正面推动滑动件1210,而是通过连接于滑动件1210背面(佩戴后贴近人体手腕的一侧)的推扭1230进行拆除。参照图3所示,推扭1230在第一滑槽1111的滑动位置位于腕带的背面,既保证腕带的美观性,同时避免了佩戴过程中误触,进而造成腕带断开,腕带设备遗失。当需要拆卸腕带组件1000改变腕带长度时,用户可将腕带设备从手上取下推动背面的推扭1230,从而带动滑动件1210滑动拆卸腕带组件1000,拆卸原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说明,在此暂不详述。
另外,继续参照图1,在本实施方式中,推扭1230与滑动件1210可通过固定销1231销接,由于滑动件1210与推扭1230两者连接后,分别位于连接件1100的正反两面,因此在连接件的第一滑槽1111位置开设有有避让区域,从而保证滑动件1210的正常滑动。
第一弹性件1220设于滑动件1210与第一滑槽1111之间,第一弹性件1220为滑动件1210提供与滑动件1210所受外力方向相反的弹性力。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1220为两个弹簧,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滑动件1210上,另一端抵接在第一滑槽1111的壁上,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从而滑动件1210在弹簧弹性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下滑动。另外为了便于第一弹性件1220的安装及保证工作稳定,可以在滑动件1210和第一滑槽1111的壁上设置导向机构,如导向槽或导向凸起。
如图5所示,连接件1100的第二连接部1110设有适于与第一卡扣卡合连接的第二卡扣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件1100的第二连接部1110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二凸台1112,第二凸台1112具有第二卡合平面1113。第二凸台1112为成型在连接件1100上的凸起结构,凸起结构朝向弹片1310的一端面为第二卡合平面1113。相邻两个腕带组件卡合连接时,其中弹片1310的第一卡合平面1312与连接件1100的第二卡合平面1113抵接,从而实现卡扣的卡合连接,后文中再对卡合结构作具体说明。
通过前述可知,第一卡合平面1312和第二卡合平面1113为垂直于x方向的平面,因此两个腕带组件1000装配之后,卡合平面可对两个腕带组件1000形成x方向上的限位。为提高组件装配的稳定性,本实施方式中的腕带组件还设置有限位结构,从而对装配后的腕带组件进行y和z方向的限位。
如图3、图4所示,连接件1100的y方向两侧的外壁上设有限位凸耳1114,本体1010两侧的内壁设有限位滑槽1011,限位滑槽1011与限位凸耳1114形状配合,且限位滑槽1011的滑动方向平行于x方向。在相邻两腕带组件1000装配时,其中一组件的限位凸耳1114插入另一组件的限位滑槽1011中,从而对连接后的组件进行y和z方向的限位,保证装配后的腕带稳定可靠。
继续参照图1,当相邻两腕带组件1000装配连接之后,其中一腕带组件的第一卡扣与另一腕带组件的第二卡扣卡合连接,此时一腕带组件的弹片1310位于另一腕带组件的第一滑槽1111中。滑动件1210上设有抵接部1211,抵接部1211与弹片1310抵接,从而当外力推动滑动件1210在第一滑槽1111中滑动时,抵接部1211即可按压弹片1310发生形变,使得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脱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所示,抵接部1211设置在滑动件1210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抵接部1211在宽度方向上的距离,小于弹片1310上两个第一凸台1311在宽度方向上的距离,也即抵接部1211与第一凸台1311在宽度方向上错位设置,从而在滑动件1210在第一滑槽1111中滑动时,抵接部1211可按压弹片1310发生形变,使得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脱离。
下面结合图1、图6、图7对本实施方式腕带组件的装配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对单个腕带组件1000装配时,可参照图1所示,首先将本体1010和弹片1310通过销轴1320铰接安装在连接件1100上。其次将滑动件1210与推扭1230连接装配。最后将滑动件1210和第一弹性件1220一起装配至连接件1100上,完成腕带组件1000的装配。可以理解的是,滑动件1210滑动安装在连接件1100的第一滑槽1111中,可利用限位结构对滑动件1210在xyz方向上分别限位,使其仅在第一滑槽1111中往复滑动。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利用设于连接件1100背面的推扭1230对滑动件实现z方向的限位,可利用抵接部1211的侧壁与第二凸台1112侧壁的滑动抵接实现y方向的限位,同时可利用第一弹性件1220以及限位挡片等实现x方向的限位。当然,对滑动件1210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上述示例基础上,毫无疑义可以理解并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本公开对此不再赘述。
相邻两腕带组件连接装配时,将其中一腕带组件的限位凸耳1114与另一腕带组件的限位滑槽1011滑动装配,一腕带组件的弹片1310在另一腕带组件的第二凸台1112的挤压下发生形变,直到滑动到位,弹片1310不再受挤压恢复原状,从而弹片1310上的第一卡合平面1312与连接件1100上的第二卡合平面1113抵接卡合,完成装配。
值得说明的是,如图2、图5和图7所示,在第二凸台1112朝向滑动件1210的一侧端面设有第一导向面1115,而在弹片1310远离连接件1100的一端设于相适配的第二导向面1313。从而参照图7所示,当相邻两腕带组件装配时,其中一腕带组件的弹片1310的第二导向面1313与第二凸台1112上的第一导向面1115抵接配合,从而弹片被第二凸台1112挤压发生形变,利用两个斜面起到装配导向作用,提高装配效率。
两腕带组件装配后的结构可参照图6所示,图6是两腕带组件装配后,在卡合连接位置的剖视图,从图示可以看出,由于弹片1310的弹性力的作用,弹片1310与连接件1100即可卡合连接,实现图示水平方向上的限位。同时通过连接件1100上的限位凸耳1114与限位滑槽1011进行竖直方向和垂直于纸面方向的限位,保证连接后的两腕带组件稳定牢固。
当对腕带组件拆卸时,可参照图7所示,图7是腕带组件装配后在抵接部位置的剖视图。
当需要对相邻两腕带组件拆卸时,用户可推动推扭1230,克服第一弹性件1220的弹性力,从而滑动件1210朝向图示箭头←所指的解锁方向滑动,此时滑动件1210的抵接部1211按压弹片1310朝向图示箭头↓所指的方向发生弹性形变,从而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即可脱离,用户沿水平方向抽离两腕带组件即可。当拆卸完成后,滑动件1210在第一弹性件1220的弹性力作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完成拆卸。
上述对本实施方式中的腕带组件结构和原理进行了说明,可以知道,本公开腕带组件的发明构思在于:弹片上的第一卡扣和连接件上的第二卡扣实现两腕带组件的卡合连接,通过驱动组件的运动,使得弹片发生弹性形变,从而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脱离,实现快速拆卸。在此发明构思下,本公开腕带组件的实施方式显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还可以有其他不脱离该发明构思的替代实施方式。例如:
在一些替代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的滑动方向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限定的x方向,还可以是其他任何适于实施的驱动组件结构。例如将滑动件的滑动方向设置为z方向,从而用户推动滑动件时,滑动件按压弹片发生弹性形变,使得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脱离。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通过上述可知,本公开方案中,相邻腕带组件通过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的卡合即可实现连接,在对腕带组件拆卸时,通过外力作用于驱动组件,驱动组件滑动过程中,抵接部按压弹片,使弹片产生弹性形变,从而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即可脱离,腕带组件即可拆卸。在对腕带组件拆装时,只需要对驱动组件施加外力滑动,即可实现相邻两个腕带组件的快速拆装,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大大简化了腕带的拆装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腕带,腕带可以是例如手表、手环的表带。本公开提供的腕带包括多个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腕带组件,多个腕带组件之间,通过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依次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的腕带结构。
以图1实施方式中的腕带组件为例,多个腕带组件装配后的结构如图8所示,其装配与拆卸的原理参见上述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值得说明的是,对于手表、手环等手腕式佩戴的设备而言,虽然不同人手腕尺径不同,但是腕带需要调节的长度始终位于较为固定的阈值范围之内。因此对于多个腕带组件组成的腕带,考虑到实用性和成本,不必所有的腕带组件均设置为可拆卸结构。例如可将其中一部分(例如6~10个)腕带组件设置为本公开的腕带组件,即可满足不同用户的腕带调节需求。
例如图8所示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腕带以表带为例,表带的两端分别连接表头,不再赘述。表带由多个表带粒依次铰接组成,如图8所示,在这些表带粒中,有一部分为本公开提供的可快速拆卸的腕带组件1000,其余部分采用普通的不带快速拆卸结构的表带粒3000,通过对腕带组件1000的拆装,即可满足不同用户的腕带调节需求。
进一步地,本公开提供的腕带还具有带扣组件2000,带扣组件2000的作用是实现用户对腕带的佩戴和取下。以表带为例,通常表带扣为表带提供两个不同的长度,当用户打开表带扣,表带长度变长,方便用户佩戴至手腕。当用户扣合表带扣之后,表带长度变短,即可实现对手表的佩戴。
如图9A至10B所示,本公开腕带包括带扣组件2000,带扣组件2000包括底板2100、沿腕带宽度方向滑动设于底板2100上的解锁组件、以及沿腕带长度方向滑动设于底板上的滑片2300。
解锁组件包括位于底板长度方向中部,且分设于底板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个按压件2210,两个按压件2210之间设有第三弹性件2220,按压件2210上位于底板的边缘位置设有接触部221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弹性件2220为两个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两个按压件2210上,第三弹性件2220为压缩状态,即提供驱使按压件2210朝向互相背离的方向滑动的弹性力。
滑片2300数量为两个,两个滑片2300分设于解锁组件位于底板长度方向的两侧,两个滑片2300的其中一端均与按压件2210通过卡扣卡合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有腕带组件1000。也即,如图9A所示,在滑片2300靠近按压件2210的一端设有两个卡扣结构,而在按压件2210上对应设有卡位,从而在图示状态下,滑片2300上的两个卡扣分别与两个按压件2210一侧的卡位卡合连接。
当然,滑片2300的数量也可以是仅设于底板长度方向的一侧,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此可以理解,不再赘述。
如图9B所示,带扣组件2000还包括盖板2400,盖板2400可通过螺钉固定盖合在底板上,从而将解锁组件隐藏。盖板2400对应两个按压件2210的接触部2211的位置设有避让槽,从而便于用户对按压所述接触部2211。
参见图9A、10A,当解锁组件在自由状态(不受外力作用)下,两按压件2210在第三弹性件2220的弹性力作用下,与两滑片2300固定卡合,此时滑片2300被固定在底板2100上不可滑动。当外力作用接触部2211,两按压件2210受外力驱使克服第三弹性件2220的弹性力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此时滑片2300与按压件2210的卡合结构脱离,两个滑片2300即可在底板2100上沿长度方向滑动,从而使得腕带长度增长,如图10B所示状态,便于用户摘除手表。
而在带扣组件2000由图10B状态锁定时,可通过外力推动两个滑片2300向底板中部滑动,如图9A所示,滑片2300的卡扣位置设有倒角斜面,并且在按压件2210的卡位位置同样设有倒角斜面,从而在滑片2300滑动至预定位置时,滑片卡扣上的斜面与按压件卡位的斜面抵接,从而滑片2300受外力驱动下,带动两个按压件2210克服第三弹性件2220的弹性力,使得两个按压件2210压缩第三弹性件2220,直至卡扣完全进入卡位之后,按压件2210在第三弹性件2220弹性力作用下复位,使得卡扣与卡位形成卡合连接,滑片2300被固定在底板2100上不可滑动,如图10A所示状态。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滑片2300的卡扣位置设有倒角斜面,同时在按压件2210的卡位位置同样设有倒角斜面,便于用户佩戴。
通过上述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按压按压件2210,从而滑片2300与按压件2210脱离,滑片2300在底板2100滑动,使得腕带长度增长,便于用户佩戴。当用户佩戴完成之后,只需推动滑片2300复位,实现按压件2210与滑片2300的卡合,即可完成佩戴,操作快捷方便。
再一方面,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腕戴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腕带组件或腕带。腕戴设备例如以手表为例,包括表头和表带,表带包括上述的腕带组件1000和带扣组件2000,多个腕带组件依次连接,同时与表头连接,完成装配。其各部分结合和工作原理与前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公开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1)

1.一种腕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010),还包括:
弹片(1310),设于所述本体(1010)上,所述弹片(1310)上设有第一卡扣;
连接件(1100),活动连接于所述本体(1010)上,所述连接件(1100)上设有适于与所述第一卡扣卡合连接的第二卡扣;
驱动组件,滑动设于所述连接件(1100)上,且受外力驱动滑动;所述驱动组件具有抵接部(1211),所述抵接部(1211)在所述驱动组件受外力驱动滑动时与所述弹片(1310)抵接,所述弹片(1310)在所述抵接部(1211)的作用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以使所述第一卡扣适于与所述第二卡扣卡合或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1100)包括设于所述连接件(1100)一侧的第一连接部(1120),和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20)相对一侧的第二连接部(1110);所述本体(1010)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20),所述第二连接部(1110)设有第一滑槽(1111),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滑槽(1111)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腕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扣包括设于所述弹片(1310)上的第一凸台(1311),所述第一凸台(1311)具有第一卡合平面(1312);
所述第二卡扣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110)的第二凸台(1112),所述第二凸台(1112)具有第二卡合平面(1113),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卡合连接时,所述第一卡合平面(1312)与所述第二卡合平面(1113)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腕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动件(1210)和第一弹性件(1220),所述滑动件(1210)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槽(1111)内,所述第一弹性件(1220)设于所述滑动件(1210)与所述第一滑槽(1111)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1220)为所述滑动件(1210)提供与所述外力方向相反的弹性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腕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件(1210)上设有所述抵接部(1211),所述滑动件(1210)在滑动时,所述抵接部(1211)按压所述弹片(1310),以使所述第一卡合平面(1312)与所述第二卡合平面(1113)脱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腕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槽(1111)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卡合平面(1113);
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推扭(1230),所述推扭(1230)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件(1210)上,所述推扭(1230)具有受力部,所述受力部适于施加所述外力。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腕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1120)开设有装配槽(1121),所述装配槽(1121)相对两内壁上开设有销轴孔(1122),所述销轴孔(1122)装配有销轴(1320),所述本体(1010)和所述弹片(1310)通过所述销轴(1320)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件(1100)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腕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1100)的第二连接部(1110)的外侧壁上设有限位凸耳(1114),所述本体(1010)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耳(1114)形状配合的限位滑槽(1011),所述限位滑槽(1011)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卡合平面(1312)垂直。
9.一种腕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腕带组件,多个所述腕带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卡扣与相邻腕带组件的所述第二卡扣依次卡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腕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带扣组件(2000),所述带扣组件(2000)包括底板(2100)、沿所述腕带的宽度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底板上的解锁组件、以及沿所述腕带长度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底板上的滑片(2300);
解锁组件包括滑动设于所述底板(2100)上的按压件(2210)以及驱动所述按压件(2210)复位的第三弹性件(2220),所述滑片(2300)在沿滑动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按压件(2210)卡合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腕带组件;所述按压件(2210)在外力和第三弹性件(2220)的共同作用下滑动,以使所述卡合连接脱离或卡合。
11.一种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腕带。
CN202021440814.4U 2020-07-20 2020-07-20 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6612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40814.4U CN212661274U (zh) 2020-07-20 2020-07-20 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40814.4U CN212661274U (zh) 2020-07-20 2020-07-20 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61274U true CN212661274U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17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4081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661274U (zh) 2020-07-20 2020-07-20 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612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72315U (zh) 可穿戴设备
US5951193A (en) Mechanism for connecting ornamental parts of wrist watch
CN212661273U (zh) 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CN113229578B (zh) 一种可拆卸的连接件及可穿戴设备
CN112120364A (zh) 可穿戴设备
CN111543746A (zh) 一种腕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N113273776B (zh) 一种可拆卸表带的手表
CN215958639U (zh) 快拆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可穿戴设备
CN212661274U (zh) 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CN213904173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12117323U (zh) 穿戴设备
CN212912015U (zh) 适用于可穿戴设备的连接带以及可穿戴设备
CN210471217U (zh) 腕戴设备
CN212697931U (zh) 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CN217906603U (zh) 可穿戴设备、表带及其链节
CN212036329U (zh) 一种弹簧按键式易拆调节表带长度的结构及其手表
JP2008167789A (ja) 装身具
CN211559009U (zh) 表扣及手表
CN111588147A (zh) 快拆表带及手表
CN112841829B (zh) 一种手表
CN209931671U (zh) 可穿戴设备
CN212325661U (zh) 快拆表带及手表
CN111671209A (zh) 一种智能终端无级调节表带
CN211323320U (zh) 表扣及手表
CN112826188A (zh) 一种组合式表带以及手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