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61273U - 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61273U
CN212661273U CN202021431976.1U CN202021431976U CN212661273U CN 212661273 U CN212661273 U CN 212661273U CN 202021431976 U CN202021431976 U CN 202021431976U CN 212661273 U CN212661273 U CN 212661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assembly
pin shaft
pin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319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剑
徐文剑
丁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uam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uam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uam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uam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319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61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61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61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腕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腕带组件包括:本体;驱动组件,滑动设于所述本体上,受外力驱动滑动;销轴组件,包括销轴和第一弹性件,所述销轴滑动设于所述本体上,在沿所述销轴的滑动方向上,所述销轴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抵接,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形成插接部,所述第一弹性件提供驱使所述销轴朝向所述第一端所在一侧滑动的弹性力;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在滑动时,所述销轴在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共同作用下滑动,以使所述插接部伸出或收纳于所述本体。本公开腕带组件可实现相邻两个腕带组件的快速拆装,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大大简化了腕带的拆装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腕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背景技术
腕戴设备是人们常用的佩饰之一,例如手表,其可分为表头和表带两部分,其中,金属表带由于具有高档、舒适、耐用等优点,成为最为普及的表带之一。常见的金属表带由多个表带粒通过生耳依次销接,形成完整的表带。但是由于每个人的手腕粗细不同,因此对表带的尺寸也要进行调整。
相关技术中的表带,在对表带的长度进行调整时,通过拆装不同数量的表带粒实现。在表带粒拆装时,表带粒与表带粒之间销接的生耳连接件,需要借助特殊的拆卸工具才能进行拆装。用户若想调整表带长度,必须额外购买该工具,或者去到指定的服务地点才能进行调整,增加用户成本,给用户带来了较差的使用体验。另外部分品牌的表带粒的连接件为定制非标件,其拆卸工具也不同于普通生耳拆卸工具,无疑又给用户带来的更高的表带调整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相关技术中表带长度调节复杂的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腕带组件,包括本体,还包括:
驱动组件,滑动设于所述本体上,受外力驱动滑动;
销轴组件,包括销轴和第一弹性件,所述销轴滑动设于所述本体上,在沿所述销轴的滑动方向上,所述销轴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抵接,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形成插接部,所述第一弹性件提供驱使所述销轴朝向所述第一端所在一侧滑动的弹性力;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在滑动时,所述销轴在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共同作用下滑动,以使所述插接部伸出或收纳于所述本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动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滑动件滑动设于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二弹性件为所述滑动件提供与所述外力方向相反的弹性力;
所述滑动件在所述外力作用下朝向第一方向滑动时,所述销轴的插接部收纳于所述本体;所述滑动件在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朝向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销轴的插接部伸出所述本体;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具有设于所述本体一侧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开设于所述本体上的第一滑槽和与所述第一滑槽的滑动方向垂直的第二滑槽;
所述销轴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销轴之间;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滑动件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销轴的所述第一端具有第一楔形面,所述滑动件具有第二楔形面,所述销轴与所述滑动件通过所述第一楔形面和所述第二楔形面抵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还具有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一侧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开设于所述本体的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销轴的插接部形状适配的销轴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销轴还包括固定套,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
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销轴设于所述固定套内,所述固定套固设于所述第一滑槽中,且套设于靠近所述插接部的所述销轴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固定套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销轴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推扭,所述推扭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件上,所述推扭具有受力部,所述受力部适于施加所述外力。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腕带,包括多个根据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中的腕带组件,多个所述腕带组件通过所述销轴与相邻腕带组件的销轴孔依次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腕带,还包括:
带扣组件,所述带扣组件包括底板、沿所述腕带的宽度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底板上的解锁组件、以及沿所述腕带长度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底板上的滑片;
解锁组件包括滑动设于所述底板上的按压件以及驱动所述按压件复位的第三弹性件,所述滑片在沿滑动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按压件卡合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腕带组件;所述按压件在外力和第三弹性件的共同作用下滑动,以使所述卡合连接脱离或卡合。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腕戴设备,包括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实施方式中的腕带组件。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腕带组件,包括本体、驱动组件和销轴组件,驱动组件滑动设于本体上,受外力驱动滑动。销轴组件包括销轴和第一弹性件,销轴滑动设于本体上,其第一端与驱动组件抵接,第二端形成插接部,第一弹性件提供驱使销轴朝向第一端一侧滑动的弹性力,从而销轴在驱动组件和第一弹性件的共同作用下滑动,以使插接部伸出或收纳于本体。用户在对腕带组件进行拆装时,可通过推动驱动组件,从而驱动组件带动销轴伸出或收缩,从而可实现相邻两个腕带组件的快速拆装,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大大简化了腕带的拆装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腕带组件,驱动组件包括滑动件和第二弹性件,滑动件受外力驱动滑动,第二弹性件为滑动件提供与外力方向相反的弹性力,从而在滑动件不受外力时驱动滑动件复位。滑动件在外力作用下向第一方向滑动时,销轴在滑动件作用力的驱动下收纳于本体,当滑动件在第二弹性件驱动下复位时,销轴伸出本体。从而当用户推动滑动件,腕带组件即可实现拆卸,当滑动件外力取消,滑动件即可在第二弹性件作用力下复位,实现腕带组件的快速拆装,并且销轴在第二弹性件作用下处于常伸出状态,便于表带的装配使用。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腕带组件,本体具有设于相对两侧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用于设置驱动组件和销轴组件,第二连接部设有与销轴形状适配的销轴孔,从而表带在装配时,多个腕带组件的第一连接部依次连接相邻腕带组件的第二连接部即可实现快速装配,操作更方便。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腕带组件,第一连接部包括设于本体上互相垂直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销轴滑动设于第一滑槽,滑动件滑动设于第二滑槽。销轴的第一端具有第一楔形面,滑动件具有第二楔形面,销轴与滑动件通过两个楔形面互相抵接,从而将滑动件的运动转换为垂直方向上销轴的运动,并且实现滑动件与销轴的自锁,简化组件结构。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腕带,包括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腕带组件,还包括带扣组件,带扣组件包括底板、解锁组件和滑片,滑片沿表带长度方向滑动设于底板上,其一端与解锁组件卡合连接,并通过解锁组件的滑动实现卡合连接的脱离和卡合,滑片的另一端连接腕带组件。从而用户在脱手表时,只需按压解锁组件,从而滑片与解锁组件的卡合连接脱落,滑片带动腕带组件在表带长度方向上滑动,使得表带长度提高,便于用户将手表脱落,并且相较传统的表扣组件使用更加方便。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腕戴设备,包括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腕带组件或腕带,因此具有上述所述的有益效果,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的腕带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腕带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腕带组件的装配结构剖面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腕带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腕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腕带组件装配结构剖面图。
图7A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腕带的带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B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带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A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带扣组件扣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B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带扣组件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腕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0-腕带组件;1100-本体;1110-第一连接部;1111-第一滑槽;1112-第二滑槽;1120-第二连接部;1121-装配槽;1122-销轴孔;1210-滑动件;1212-第二楔形面;1220-第二弹性件;1230-推扭;1231-受力部;1232-避让通孔;1233-连接孔位;1300-销轴组件;1310-销轴;1311-插接部;1312-第一楔形面;1320-第一弹性件;1330-固定套;1400-扣板;2000-带扣组件;2100-底板;2210-按压件;2211-按压部;2220-第三弹性件;2300-滑片;2400-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公开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腕戴设备是人们常用的可穿戴设备,例如手表、手环等,腕戴设备的特点是一般由设备主体和腕带组成。设备主体作为设备的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例如手表表头、手环的显示部分等。腕带则作为将设备主体穿戴在用户手腕上的安装部分。以智能手表为例,手表表头提供时间、运动功能显示等,腕带将手表表头绑设于用户手腕上,用户通过解绑腕带实现手表的佩戴。
图1中示出了一种腕带的连接结构,腕带由多个腕带组件1000依次铰接组成,相邻两个腕带组件1000具有一定转动角度,因此多个腕带组件1000依次铰接形成完整的腕带,配合带扣组件2000即可实现在人体手腕的佩戴。但是装配完成后的腕带只能通过带扣组件2000实现两个长度的变化,即佩戴在人体手腕时的长度,和摘除设备时的长度。然而不同人的手腕尺径不同,甚至同一个人不同时间段内对腕带的松弛程度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对于腕带长度的调节成为一种需求,就需要拆卸或安装不同数量的腕带组件1000。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腕带组件1000,即可实现相邻两个腕带组件1000的快速装配,无需借助额外工具,从而便于用户对腕带长度的调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公开提供的腕带组件,包括本体、驱动组件、以及销轴组件。本体指组件的主体安装结构,例如表带的表粒。驱动组件滑动设于本体上,驱动组件具有受力部,从而使得驱动组件在外力作用下滑动。销轴组件包括销轴和第一弹性件,销轴与本体滑动配合连接,在沿销轴的滑动方向上,销轴的第一端与驱动组件抵接,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形成插接部。第一弹性件为销轴提供驱使其朝向第一端所在一侧滑动的弹性力。驱动组件受外力作用运动时,由于销轴的第一端与驱动组件抵接,因此销轴在驱动组件和第一弹性件的共同作用下滑动,以使的插接部伸出或收纳于本体。
通过上述可知,本公开提供的腕带组件,通过对驱动组件施加作用力,销轴即可在驱动组件与第一弹性件的共同作用下滑动,从而使得插接部可以与相邻腕带组件上的例如销轴孔配合,即可实现相邻两个腕带组件的快速拆装。无需借助额外工具,大大简化了腕带的拆装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图2至6中示出了本公开腕带组件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2至6对本实施方式的腕带组件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至4所示,腕带组件1000包括本体1100,本体1100为组件的主体结构,其整体呈近似“凸”字形结构。为便于说明,将本体1100上与相邻腕带组件装配的相对两端定义为第一连接部1110和第二连接部1120,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凸”字形的凸出部定义为第一连接部1110,而与凸出部相对的另一端定义为第二连接部1120,将附图中-y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y方向定义为“第二方向”,也即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为相反方向。需要说明的是此定义并不限制本公开。
第二连接部1120开设有装配槽1121,装配槽1121的尺寸与第一连接部1110相适配,从而在相邻两个腕带组件装配时,其中一个组件的第一连接部1110可适配安装在另一个组件的第二连接部1120的装配槽1121中。第二连接部1120上还开设有销轴孔1122,销轴孔1122与销轴组件的销轴配合,实现相邻两组件的铰接。下述中对销轴与销轴孔的连接结构详细说明,在此不作展开。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相邻两个腕带组件1000之间通过销轴和销轴孔实现配合连接,因此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部1120也可以不开设装配槽1121,只要保证销轴与销轴孔连接即可。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所示,装配槽1121为开设在本体上的沉槽结构,从而沉槽的底壁可以对相邻两个组件的铰接转动形成限位,这是考虑到对于腕带设备而言,一般都具有唯一的佩戴方向,因此腕带组件的活动方向也只需要朝向一个方向转动即可,沉槽结构对相邻两个腕带组件的铰接转动进行限位,便于用户佩戴。
第一连接部1110装配有驱动组件和销轴组件1300。第一连接部1110开设有第一滑槽1111和第二滑槽1112,销轴组件1300设于第一滑槽1111中,从而使得销轴1310在第一滑槽1111的滑动方向上往复滑动;驱动组件滑动设于第二滑槽1112中,从而在第二滑槽1112的滑动方向上往复滑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滑槽1111和第二滑槽1112的滑动方向互相垂直。即,第一滑槽1111的滑动方向与图示坐标系的x方向平行,而第二滑槽1112的滑动方向与图示坐标系的y方向平行,x方向与y方向垂直。
如图2、图3所示,第一滑槽1111贯穿所述第一连接部1110,销轴组件1300包括销轴1310、第一弹性件1320、以及固定套1330。销轴1310远离驱动组件的一端为插接部1311,且在两个腕带组件1000链接(锁定)时,插接部1311伸出第一滑槽1111之外。固定套1330固定设于第一滑槽1111中,且第一弹性件1320和销轴1310设于固定套1330内。
销轴1310具有轴肩结构,第一弹性件1320设于固定套1330和销轴1310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1320为弹簧,弹簧套设于销轴1310上,其一端抵接在固定套1330上,另一端抵接在销轴1310的轴肩上。第一弹性件1320提供驱使销轴1310朝向驱动组件1200滑动的弹性力。即,如图3所示,第一弹性件1320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由于固定套1330在x方向上对第一弹性件1320的一端进行限位,因此第一弹性件1320对销轴1310的作用力使得销轴1310有朝向驱动组件的方向滑动的运动趋势,以使插接部1311有收缩回第一滑槽1111内部的运动趋势。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固定套1330对销轴1310和第一弹性件1320进行装配,从而形成销轴组件1300,也即利用固定套1330将各零件装配为一体的部件,从而便于后续的装配。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固定套1330,例如在第一滑槽1111的内壁上成型突出结构,将第一弹性件1320抵接在该突出结构上,同样可以实现销轴1310的限位。因此本公开方案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包括滑动件1210和第二弹性件1220。滑动件1210在第二滑槽1112中滑动,第二弹性件1220为弹簧,设于滑动件1210与第二滑槽1112之间,第二弹性件1220提供与滑动件1210上作用外力的方向相反的弹性力。即,如图3所示,第二弹性件1220的一端抵接在第二滑槽1112的壁上,另一端抵接在滑动件1210上,第二弹性件1220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因此第二弹性件1220对滑动件1210的弹性力使得滑动件1210具有朝向第二方向(y方向)滑动的趋势。
本实施方式中,销轴1310与滑动件1210方向相互垂直的运动,通过楔形面实现联动配合。具体如图3所示,销轴1310上与插接部1311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一楔形面1312,而滑动件1210与销轴1310连接的位置设有第二楔形面1212,销轴1310与滑动件1210通过两个楔形面抵接配合。
在图3所示状态下,第二弹性件1220对滑动件1210施加的作用力沿第二方向(y方向),在第二弹性件1220弹力的作用下,滑动件1210的第二楔形面1212对销轴1310的第一楔形面1312进行限位,防止销轴1310在第一弹性件1320的作用力下朝向驱动组件的方向滑动,进而限制插接部1311收缩回第一滑槽1111内部。销轴1310在滑动件1210作用力和第一弹性件1320弹性力的共同作用下,朝向插接部1311所在一侧滑动,从而使得插接部1311伸出第一滑槽1111之外。位于第一连接部1110两端的插接部1311,与相邻的腕带组件1000上的销轴孔1122插接配合,即可实现相邻两个腕带组件1000的连接。
相反,当外力作用滑动件1210,例如在滑动件1210施加第一方向(-y方向)的作用力,作用力克服第二弹性件1220的弹性力,滑动件1210沿第一方向(-y方向)滑动,第二弹性件1220进一步压缩。在滑动件1210滑动过程中,第二楔形面1212对第一楔形面1312失去限位作用,销轴1310在第一弹性件1320的弹性力作用下,朝向靠近滑动件1210的方向滑动,从而插接部1311收缩回第一滑槽1111内部。此时由于相邻两腕带组件的销轴与销轴孔脱离,两组件实现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销轴1310、插接部1311、滑动件1210的以及第一弹性件1320、第二弹性件1220等零部件的尺寸参数及其他特性参数的设置需满足:不对滑动件1210施加外力时,插接部1311可伸出第一滑槽1111并与销轴孔1122稳定配合,当对滑动件1210施加外力时,插接部1311可缩回第一滑槽1111,实现与销轴孔1122的分离,具体参数的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能满足上述要求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便于用户对滑动件1210施加作用力,驱动组件还包括有推扭1230,推扭1230与滑动件1210固定连接,从而用户在推动推扭1230时,推扭1230即可带动滑动件1210在第二滑槽1112中滑动。如图2、图3所示,在本体1100上开设有安装推扭1230的避让槽,避让槽与第二滑槽1112连通。推扭1230的上表面设有受力部1231,从而便于用户通过受力部1231施加外力。
为了不影响第二弹性件1220与第二滑槽1112的抵接配合,推扭1230上开设有与第二弹性件1220适配的避让通孔1232,从而第二弹性件1220可穿过推扭1230抵接在第二滑槽1112的侧壁上。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弹性件1220包括两个弹簧,在推扭1230上对应两弹簧的装配位置开设有两个弹簧避让通孔1232,弹簧在装配后,其穿过避让通孔1232与第二滑槽1112的侧壁抵接。两个弹簧对称设置,从而提高滑动件1210的滑动稳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所示,在对驱动组件装配时,首先将推扭1230放入避让槽中,然后通过避让通孔1232装配第二弹性件1220,而后将滑动件1210通过第二滑槽1112推入到位后,将滑动件1210的凸起插入连接孔位1233完成装配。为了确保滑动件1210与推扭1230连接的稳定性,完成装配后可在第二连接部1120的一侧,将滑动件1210与推扭1230的连接孔位1233点焊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推扭1230的作用是便于用户控制滑动件1210运动,因此推扭1230与滑动件只要固定连接即可,本实施方式仅提供一种示例,对此并不作限制。例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推扭1230与滑动件1210可以通过点胶进行粘接,或者采用一体成型连接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见图3所示,第一滑槽1111为贯穿第一连接部1110的圆柱形滑槽,固定套1330可通过例如过盈配合固定安装于第一滑槽1111中。销轴1310的一侧通过第一弹性件1320、固定套1330形成轴向限位,另一侧则通过楔形面与滑动件1210形成轴向限位。而对于滑动件1210来说,其一侧通过第二弹性件1220形成限位,另一侧则通过楔形面与销轴1310形成限位。从而驱动组件与销轴组件1300装配后不会脱出本体。
本实施方式的腕带组件在进行装配时,在一个示例中,首先装配驱动组件,将推扭1230装配入本体1100中,然后通过第二滑槽1112依次将第二弹性件1220和滑动件1210装配到位,而后将滑动件1210与推扭1230固定连接在一起,完成驱动组件的装配。之后装配销轴组件1300,将销轴1310和第一弹性件1320依次装入固定套1330中,然后将装配完成后的1300紧固装配入第一滑槽1111中,使得销轴组件1300的第一楔形面1312与滑动件1210的第二楔形面1212抵接。装配后的组件,滑动件1210和固定套1330共同实现对销轴1310在x方向上的限位,而销轴1310实现对滑动件1210在y方向上的限位,从而实现组件的稳定使用。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装配方式仅作为一种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装配顺序还可以是其他任何适于实施的方式,并且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毫无疑义可以理解并充分实现其他装配方式,本公开对此不再枚举。
腕带组件在无外力作用下,其状态如图3所示,第二弹性件1220对滑动件1210施加第二方向(y方向)的弹性力,在弹性力作用下,滑动件1210的第二楔形面1212对销轴1310的第一楔形面1312进行限位,防止销轴1310在第一弹性件1320的作用力下朝向驱动组件的方向滑动,进而限制插接部1311收缩回第一滑槽1111内部。第一连接部1110两侧的插接部1311与相邻腕带组件上的销轴孔1122插接配合,实现相邻两个组件的铰接。同时,第二连接部1120的沉槽底面对第一连接部1110形成限位,使得相邻两个组件的铰接转动方向只能朝向一个方向转动,即朝向腕带贴近人体手臂的一侧转动。
腕带组件受外力作用时,如图3所示,外力对滑动件1210施加第一方向(-y方向)的作用力,作用力克服第二弹性件1220的弹性力,滑动件1210在外力与弹性力的共同作用下朝向第一方向(-y方向)滑动。滑动件1210的第二楔形面1212对第一楔形面1312失去限位作用,从而销轴1310在第一弹性件1320的弹性力作用下,朝向靠近滑动件1210的方向滑动,从而插接部1311逐渐收缩回第一滑槽1111内部,同时相邻两个腕带组件的第一连接部1110与第二连接部1120即可实现脱离。
上述对本实施方式中的腕带组件的结构和原理进行了说明,可以知道,本公开腕带组件的发明构思在于:通过驱动组件的运动,带动销轴的运动,从而实现销轴的快速装配与拆卸。在此发明构思下,本公开腕带组件的实施方式显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还可以有其他不脱离该发明构思的替代实施方式。例如:
在一个替代实施方式中,腕带组件的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与上述的区别主要在于:滑动件1210、推扭1230与本体1100的装配方式不同。在图2所示实施方式中,腕带组件在装配时,滑动件1210首先装配在第二滑槽1112中,推扭1230装配在避让槽中,然后将滑动件1210和推扭1230点焊固定连接。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简化装配方式,如图5、图6所示,在本体1100上开设沉槽结构作为第二滑槽1112,将推扭1230和滑动件1210固定连接后(也可设置为一体式结构),装配在第二滑槽1112中,为了防止脱出,在沉槽敞口设置扣板1400进行限位,同时扣板1400上预先开设有避让推扭1230的滑孔,使得推扭1230与滑动件1210可正常滑动工作。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扣板1400通过螺钉固定在本体110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在装配前将推扭1230与滑动件1210固定连接,或者直接将两者设置为一体结构,无需在装配时进行焊接操作,大大简化了装配操作。在此仅针对区别之处进行说明,未详述之处以及工作和装配原理,参见前述实施方式说明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并完整实施本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替代实施方式中,考虑到驱动组件的作用是驱动销轴组件1300实现伸出/收回插接部,因此驱动组件1200也可以不必包括第二弹性件,例如可以对滑动件1210设置两个位置的定位结构,当滑动件1210位于第一定位位置时,其带动销轴的插接部1311伸出第一滑槽1111;当滑动件1210位于第二定位位置时,第一弹性件1320带动销轴的插接部1311收缩回第一滑槽1111内。
在另一个替代实施方式中,滑动件1210的滑动方向也不必与销轴1310的滑动方向垂直。例如滑动件1210的滑动方向与销轴1310平行,滑动件1210在不受外力时,由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力驱动滑动件1210推动销轴1310的插接部伸出滑槽之外,只要设置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力大于第一弹性件即可实现。而当滑动件1210在外力驱动下,且外力大于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力,则滑动件朝向背离销轴1310的方向滑动,滑动件1210作用给销轴1310的作用力减小,滑动件1210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即可实现收缩回滑槽之内。具体实现方式还有很多,本公开对此不再枚举,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下,可以实现本公开的方案。
在又一个替代实施方式中,考虑到第一楔形面1312和第二楔形面1212的作用是实现将y方向的作用力施加至x方向上,因此滑动件1210与现在1310的配合并不局限于楔形面,还可以是例如:弧形面、球形面、半球面等,均可以实现本公开方案,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可知,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腕带组件,通过驱动组件与销轴组件的配合,在对腕带组件进行拆装时,通过对驱动组件施加外力运动,销轴组件即可收缩回组件本体,从而实现相邻腕带组件的拆卸脱离。而当取消外力,销轴组件即可复位伸出本体之外,从而实现与相邻腕带组件的铰接配合,可实现相邻两个腕带组件的快速拆装,无需借助额外工具,大大简化了腕带的拆装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腕带,腕带可以是例如手表和手环的表带。本公开提供的腕带包括多个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腕带组件,多个腕带组件之间,通过销轴与销轴孔依次铰接,从而形成完整的腕带结构。
以图2实施方式中的腕带组件为例,相邻两组件之间的装配方式参见图4所示,其装配后的腕带结构如图1所示,具体的装配与拆卸的原理参见上述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值得说明的是,对于手表、手环等手腕式佩戴的设备而言,虽然不同人手腕尺径不同,但是腕带需要调节的长度始终位于较为固定的阈值范围之内。因此对于多个腕带组件组成的腕带,考虑到实用性和成本,不必所有的腕带组件均设置为可拆卸结构。例如可将其中一部分(例如6~10个)腕带组件设置为本公开的腕带组件,即可满足不同用户的腕带调节需求。
进一步地,本公开提供的腕带还具有腕带扣结构,腕带扣的作用是实现用户对腕带的佩戴和取下。以表带为例,通常表带扣为表带提供两个不同的长度,当用户打开表带扣,表带长度变长,方便用户佩戴至手腕。当用户扣合表带扣之后,表带长度变短,即可实现对手表的佩戴。
如图7A-8B所示,本公开腕带包括带扣组件2000,带扣组件2000包括底板2100、沿腕带宽度方向滑动设于底板2100上的解锁组件、以及沿腕带长度方向滑动设于底板上的滑片2300。
解锁组件包括位于底板长度方向中部,且分设于底板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个按压件2210,两个按压件2210之间设有第三弹性件2220,按压件2210上位于底板的边缘位置设有按压部221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弹性件2220为两个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两个按压件2210上,第三弹性件2220为压缩状态,即提供驱使按压件2210朝向互相背离的方向滑动的弹性力。
滑片2300数量为两个,两个滑片2300分设于解锁组件位于底板长度方向的两侧,两个滑片2300的一端均与按压件2210通过卡扣卡合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有腕带组件1000。也即,如图7A所示,在滑片2300靠近按压件2210的一端设有两个卡扣结构,而在按压件2210上对应设有卡位,从而在图示状态下,滑片2300上的两个卡扣分别与两个按压件2210一侧的卡位卡合连接。
当然,滑片2300的数量也可以是仅设于底板长度方向的一侧,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此可以理解,不再赘述。
如图7B所示,带扣组件2000还包括盖板2400,盖板2400可通过螺钉固定盖合在底板上,从而将解锁组件隐藏。盖板2400对应两个按压件2210的按压部2211的位置设有避让槽,从而便于用户对按压所述按压部2211。
参见图7A、8A,当解锁组件在自由状态(不受外力作用)下,两按压件2210在第三弹性件2220的弹性力作用下,与两滑片2300固定卡合,此时滑片2300被固定在底板2100上不可滑动。当外力作用按压部2211,两按压件2210受外力驱使克服第三弹性件2220的弹性力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此时滑片2300与按压件2210的卡合结构脱离,两个滑片2300即可在底板2100上沿长度方向滑动,从而使得腕带长度增长,如图8B所示状态,便于用户摘除手表。
而在带扣组件2000由图8B状态锁定时,可通过外力推动两个滑片2300向底板中部滑动,如图7A所示,滑片2300的卡扣位置设有倒角斜面,并且在按压件2210的卡位位置同样设有倒角斜面,从而在滑片2300滑动至预定位置时,滑片卡扣上的斜面与按压部卡位的斜面抵接,从而滑片2300受外力驱动下,带动两个按压件2210克服第三弹性件2220的弹性力,使得两个按压件2210压缩第三弹性件2220,直至卡扣完全进入卡位之后,按压件2210在第三弹性件2220弹性力作用下复位,使得卡扣与卡位形成卡合连接,滑片2300被固定在底板2100上不可滑动,如图8A所示状态。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滑片2300的卡扣位置设有倒角斜面,同时在按压件2210的卡位位置同样设有倒角斜面,便于用户佩戴。
通过上述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按压按压件2210,从而滑片2300与按压件2210脱离,滑片2300在底板2100滑动,使得腕带长度增长,便于用户佩戴。当用户佩戴完成之后,只需推动滑片2300复位,实现按压件2210与滑片2300的卡合,即可完成佩戴,操作快捷方便。
再一方面,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腕戴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腕带组件或腕带。如图9所示,腕戴设备例如以手表为例,包括表头和表带,表带包括上述的腕带组件1000和带扣组件2000,多个腕带组件依次连接,同时与表头连接,完成装配。其各部分结合和工作原理与前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公开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腕带组件,包括本体(1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组件,滑动设于所述本体(1100)上,受外力驱动滑动;
销轴组件(1300),包括销轴(1310)和第一弹性件(1320),所述销轴(1310)滑动设于所述本体(1100)上,在沿所述销轴(1310)的滑动方向上,所述销轴(1310)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抵接,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形成插接部(1311),所述第一弹性件(1320)提供驱使所述销轴(1310)朝向所述第一端所在一侧滑动的弹性力;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在滑动时,所述销轴(1310)在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一弹性件(1320)的共同作用下滑动,以使所述插接部(1311)伸出或收纳于所述本体(1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动件(1210)和第二弹性件(1220),所述滑动件(1210)滑动设于所述本体(1100)上,所述第二弹性件(1220)为所述滑动件(1210)提供与所述外力方向相反的弹性力;
所述滑动件(1210)在所述外力作用下朝向第一方向滑动时,所述销轴(1310)的插接部(1311)收纳于所述本体(1100);所述滑动件(1210)在第二弹性件(1220)的弹性力作用下朝向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销轴(1310)的插接部(1311)伸出所述本体(1100);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腕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1100)具有设于所述本体(1100)一侧的第一连接部(1110),所述第一连接部(1110)包括开设于所述本体(1100)上的第一滑槽(1111)和与所述第一滑槽(1111)的滑动方向垂直的第二滑槽(1112);
所述销轴(1310)与所述第一滑槽(1111)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弹性件(1320)设于所述第一滑槽(1111)与所述销轴(1310)之间;所述滑动件(1210)与所述第二滑槽(1112)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弹性件(1220)设于所述第二滑槽(1112)与所述滑动件(121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腕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销轴(1310)的所述第一端具有第一楔形面(1312),所述滑动件(1210)具有第二楔形面(1212),所述销轴(1310)与所述滑动件(1210)通过所述第一楔形面(1312)和所述第二楔形面(1212)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腕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1100)还具有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10)相对一侧的第二连接部(1120),所述第二连接部(1120)包括开设于所述本体(1100)的装配槽(1121),所述装配槽(1121)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销轴(1310)的插接部(1311)形状适配的销轴孔(112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腕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销轴组件(1300)还包括固定套(1330),所述第一弹性件(1320)为弹簧;
所述第一弹性件(1320)和所述销轴(1310)设于所述固定套(1330)内,所述固定套(1330)固设于所述第一滑槽(1111)中,所述第一弹性件(1320)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固定套(1330)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销轴(1310)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腕带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推扭(1230),所述推扭(1230)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件(1210)上,所述推扭(1230)具有受力部(1231),所述受力部(1231)适于施加所述外力。
8.一种腕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腕带组件,多个所述腕带组件通过所述销轴(1310)与相邻腕带组件的销轴孔依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腕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带扣组件(2000),所述带扣组件(2000)包括底板(2100)、沿所述腕带的宽度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底板上的解锁组件、以及沿所述腕带长度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底板上的滑片(2300);
解锁组件包括滑动设于所述底板(2100)上的按压件(2210)以及驱动所述按压件(2210)复位的第三弹性件(2220),所述滑片(2300)在沿滑动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按压件(2210)卡合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腕带组件;所述按压件(2210)在外力和第三弹性件(2220)的共同作用下滑动,以使所述卡合连接脱离或卡合。
10.一种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腕带。
CN202021431976.1U 2020-07-20 2020-07-20 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Active CN212661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31976.1U CN212661273U (zh) 2020-07-20 2020-07-20 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31976.1U CN212661273U (zh) 2020-07-20 2020-07-20 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61273U true CN212661273U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17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31976.1U Active CN212661273U (zh) 2020-07-20 2020-07-20 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612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4461A (zh) * 2021-09-29 2021-11-2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负重机构及穿戴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4461A (zh) * 2021-09-29 2021-11-2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负重机构及穿戴设备
WO2023050519A1 (zh) * 2021-09-29 2023-04-06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负重机构及穿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58115B2 (en) Watch straps
CN108991659B (zh) 分段连接设备
US5483505A (en) Quick-fixing device for a watchband
JP5867048B2 (ja) 連結装置、バンド及びバンドを備える電子機器
US6408491B2 (en) Device for securing a watch strap to a watch casing
CN108882782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主体
US11006705B2 (en) Clasp mechanism for wrist-worn devices
US7210844B2 (en) Wristwatch and band timepiece
KR20060134067A (ko) 스트랩 걸쇠를 포함하는 시계 케이스
WO2018053743A1 (zh) 表带连接件、表带及手表
JP2007503220A (ja) 連結部の末端を物体に固定するための装置
CN212661273U (zh) 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JP4331600B2 (ja) 留金を備えたブレスレット
CN111012008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可拆卸安装模组
CN213904173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JP2008167789A (ja) 装身具
CN212697931U (zh) 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CN212661274U (zh) 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CN212036336U (zh) 一种磁吸表扣及一种手表
CN211559009U (zh) 表扣及手表
CN218790928U (zh) 按压式连接带和可穿戴设备
CN111588147A (zh) 快拆表带及手表
CN112841829B (zh) 一种手表
CN211581801U (zh) 表扣及手表
CN220458758U (zh) 一种制扣、表带及手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