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43746A - 一种腕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腕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43746A
CN111543746A CN202010597678.8A CN202010597678A CN111543746A CN 111543746 A CN111543746 A CN 111543746A CN 202010597678 A CN202010597678 A CN 202010597678A CN 111543746 A CN111543746 A CN 1115437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assembly
block
connection
str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976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43746B (zh
Inventor
王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9767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437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437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437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437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437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2Link constructions
    • A44C5/04Link constructions extensible
    • A44C5/08Link constructions extensible having separate lin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腕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包括多个连接块,任一所述连接块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凹槽,任意两个相邻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凹槽嵌合以实现相连,任一所述连接块还设有弹性限位组件,通过调节所述弹性限位组件,以供所述第一连接部放入所述第一凹槽并可防止所述第一连接部滑出所述第一凹槽。上述连接组件可以解决表带尾部伸出过长的问题,以使用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腕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类产品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组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该连接组件的腕戴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表带结构为第一表带01和第二表带02(如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表带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表带01和第二表带02通过表扣连接在一起。第一表带01上有多个卡孔,以适配不同用户的手腕大小。然而,由于第一表带01为一体式结构,当用户的手腕尺寸很小时,表扣会扣在最接近表体端的位置,从而使第一表带01的尾部011伸出很长的距离,以致用户在佩戴时尾部011很容易翘起,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的佩戴体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生产成本。
因此,如何避免由于表带尾部伸出过长而导致影响使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可以解决表带尾部伸出过长的问题,以使用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生产成本。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连接组件的腕戴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包括多个连接块,任一所述连接块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凹槽,任意两个相邻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凹槽嵌合以实现相连,任一所述连接块还设有弹性限位组件,通过调节所述弹性限位组件,以供所述第一连接部放入所述第一凹槽并可防止所述第一连接部滑出所述第一凹槽。
可选地,所述弹性限位组件包括限位部和弹性件,所述限位部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连接块,所述弹性件向所述限位部提供可沿阻挡所述第一连接部脱离所述第一凹槽方向运动的弹性力。
可选地,所述限位部设有可供其相对所述连接块转动的转轴,通过所述限位部的转动以供所述第一连接部放入所述第一凹槽。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所述弹性件抵于所述限位部和所述第一凹槽之间。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的个数为至少两个,且全部所述弹性件沿平行于所述转轴的方向并排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固定块固接于所述连接块的一端,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的贯通槽,用以容置所述固定块。
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具有斜面、圆弧面和竖直面,所述斜面设于所述第一凹槽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所述竖直面设于所述第一凹槽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所述圆弧面用以供所述斜面和所述竖直面过渡连接,所述贯通槽设于所述竖直面。
可选地,任一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设有向靠近所述弹性限位组件的方向凸起的凸起部,用以阻挡所述第一连接部脱离所述第一凹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腕戴设备,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所述第一带体和/或所述第二带体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带体的所述连接组件上设有通孔,以配合所述第二带体上的表扣使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相连。
本发明针对腕表用户的不同要求,设计了一种连接组件,具体来说,该连接组件包括多个连接块,任一连接块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一连接部,任意两个相邻连接块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凹槽嵌合以实现相连,也就是说,任一连接块的第一连接部可以与另一个连接块的第一凹槽嵌合,以实现两个连接块的连接;进一步的,任一连接块还设有弹性限位组件,通过调节弹性限位组件,以供第一连接部放入第一凹槽并可防止第一连接部滑出第一凹槽,即通过调节弹性限位组件,可以使第一凹槽暴露,以供第一连接件放入第一凹槽内,同时,通过调节弹性限位组件,还可以在第一连接件放入第一凹槽后防止第一连接部滑出第一凹槽,从而保证两个连接块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这样一来,当连接组件应用于腕表连接时,通过多个连接块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以调整连接组件的整体长度,这样可以解决表带尾部伸出过长的问题,从而使用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生产成本;同时,上述设置方式也可以增加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表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连接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连接块的爆炸图;
图5为两个连接块的安装流程图;
图6为两个连接块连接前的示意图;
图7为两个连接块连接后的示意图;
图8为连接组件应用于表带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腕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01-第一表带、02-第二表带、011-尾部、1-连接组件、11-连接块、111-第一连接部、112-固定块、113-第一凹槽、114-弹性限位组件、1141-限位部、1142-弹性件、115-转轴、116-凸起部、117-贯通槽、12-连接头部、121-第二凹槽、13-连接尾部、131-第二连接部、100-腕戴设备、101-主体、102-第一带体、103-第二带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可以解决表带尾部伸出过长的问题,以使用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生产成本。本发明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连接组件的腕戴设备。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所述的“上端、下端、左侧、右侧”等方位词都是基于说明书附图所定义的。
请参考图2至图9,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连接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3中连接块的爆炸图;图5为两个连接块的安装流程图;图6为两个连接块连接前的示意图;图7为两个连接块连接后的示意图;图8为连接组件应用于表带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腕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组件1,可以应用于腕戴设备(比如腕表)的连接,包括多个连接块11,任一连接块11设有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一凹槽113,任意两个相邻连接块11通过第一连接部111与第一凹槽113嵌合以实现相连,也就是说,任一连接块11的第一连接部111可以与另一个连接块11的第一凹槽113嵌合,以实现两个连接块11的连接。
其中,第一连接部111可以设置为连接轴(或连接杆),连接轴的轴线设为垂直于连接组件1的长度方向,且连接轴可以设于连接块11的前端;相应的,第一凹槽113可以沿连接块11的顶面朝下开设,第一凹槽113的长度可以设置为大于或者等于连接轴的长度,第一凹槽113包括但不限于矩形、圆弧形等一切有利于连接轴放入的截面形状。
此外,连接轴可以通过固定块112连接于连接块11的前端,且连接块11远离第一连接部111的一端设有贯通槽117,该贯通槽117与第一凹槽113连通,用以容置固定块112。也就是说,当连接轴放入第一凹槽113时,固定块112刚好可以置入贯通槽117内,需要注意的是,固定块112的长度应当设置为大于贯通槽117的厚度,贯通槽117包括但不限于矩形、圆形等截面形状。
进一步的,任一连接块11还设有弹性限位组件114,通过调节弹性限位组件114,以供第一连接部111放入第一凹槽113并可防止第一连接部111滑出第一凹槽113,即通过调节弹性限位组件114,可以使第一凹槽113暴露出来,以供第一连接件放入第一凹槽113内,同时,通过调节弹性限位组件114,还可以在第一连接部111放入第一凹槽113后防止第一连接部111滑出第一凹槽113,从而保证两个连接块11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弹性限位组件114可以设置为包括限位部1141和弹性件1142,其中,限位部1141可活动的连接于连接块11,弹性件1142用于向限位部1141提供可沿阻挡第一连接部111脱离第一凹槽113方向运动的弹性力。
上述调节弹性限位组件114的过程可以设置为:通过调节限位部1141以使限位部1141相对连接块11运动,待第一连接部111放入第一凹槽113后,再解除对于限位部1141的调节作用。具体地,通过限位部1141相对连接块11运动,可以解除第一连接部111进入第一凹槽113的限制,同时,限位部1141运动可以使弹性件1142产生弹性力,该弹性力可以使限位部1141沿阻挡第一连接部111脱离第一凹槽113方向运动,在解除对于限位部1141的调节作用后,在弹性力作用下,限位部1141可以按照之前的运动轨迹回至初始位置,从而防止第一连接部111脱离第一凹槽113。
这样一来,当连接组件1应用于腕表连接时,通过多个连接块1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以调整连接组件1的整体长度,这样可以解决表带尾部伸出过长的问题,从而使用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且上述设置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生产成本;同时,上述设置方式也可以增加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需要说明是的,上述两个连接块11通过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一凹槽113的嵌合实现连接,第一连接部111也可以相对于第一凹槽113进行小幅度的旋转调整,这样一来,当用户佩戴腕表时,表带可以更贴合用户手臂,进而可以增加佩戴的牢靠性以及优化佩戴的体验。
作为优选的,上述限位部1141可以设置为通过转轴115连接于连接块11,转轴115的轴线平行于连接轴的轴线,这样一来,限位部1141即可绕着转轴115的轴线相对连接块11旋转,进而通过限位部1141的转动以使第一连接部111放入第一凹槽113内;此外,弹性件1142设于第一凹槽113内,弹性件1142的两端分别抵于限位部1141和第一凹槽113的内壁之间。
具体地说,上述限位部1141具体可以设置为盖板,弹性件1142可以设置为扭簧,扭簧可以调节盖板的转动角度,盖板设于扭簧的上方,盖板通过转轴115与连接块11连接,扭簧抵于盖板和第一凹槽113的内壁之间,当扭簧处于自然状态下时,盖板与连接块11的顶面平齐;通过按压盖板可以使盖板绕着转轴115的轴线转动,同时扭簧被压缩,进而释放出用于供第一连接部111放入第一凹槽113内的空间(第一凹槽113的封口被打开),待第一连接部111放入第一凹槽113后,松开盖板,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盖板自动恢复至原始位置,从而可以防止第一连接部111脱离第一凹槽113。
更加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图5中两个连接块的安装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操作,上述两个连接块11的装配过程可以设置为:当扭簧为自然松弛状态时,盖板与连接块11的顶面平齐;按压盖板,扭簧被压缩,盖板旋转至相应的位置;然后,将另一个连接块11的连接轴按图7所示的箭头方向放入前一个连接块11的第一凹槽113中;最后,松开盖板,使盖板自动恢复到原来位置,则盖板可阻挡连接轴,以防止其滑出第一凹槽113。
当然,上述限位部1141也可以设置伸缩板,弹性件1142也可以设置为弹簧,伸缩板始终与连接块11的顶面平齐,连接块11上设有用于安装弹簧和供伸缩板伸缩运动的导向槽;通过推动伸缩板以使其沿靠近连接块11前端的方向移动,同时,弹簧被压缩,进而释放出用于供第一连接部111放入第一凹槽113内的空间(第一凹槽113的封口被打开),待第一连接部111放入第一凹槽113后,松开伸缩板,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伸缩板自动恢复至原始位置,从而可以防止第一连接部111脱离第一凹槽113。
换句话说,所谓“调节”弹性限位组件114可以设置为:首先,按压盖板,扭簧被压缩,以使第一连接部111放入第一凹槽113内,然后,松开盖板,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盖板自动恢复原位以防止第一连接部111脱离第一凹槽113;或者,首先,推动伸缩板,弹簧被压缩,以使第一连接部111放入第一凹槽113内,然后,松开伸缩板,在弹簧弹力作用下,伸缩板自动恢复原位以防止第一连接部111脱离第一凹槽113。
为了保证限位部1141运动的稳定性,上述弹性件1142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即可以设置为两个或者多于两个,且全部弹性件1142沿平行于转轴115的方向并排设置,也即全部弹性件1142沿着第一凹槽113的长度方向分布。
下面以盖板转动为例,具体说明第一凹槽113的结构,由于按压盖板时,盖板绕着转轴115的轴线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因此,第一凹槽113的内壁具有斜面,扭簧的两端即可分别抵于盖板和斜面之间,斜面的角度和长度可以根据盖板的型号和转动角度进行调整,本文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制;进一步的,第一凹槽113的内壁还包括圆弧面和竖直面,斜面设于第一凹槽113靠近连接块11前端的一侧,竖直面设于第一凹槽113靠近连接块11尾端的一侧,圆弧面设于斜面和竖直面之间,用以供斜面和竖直面过渡连接,且贯通槽117设于竖直面,贯通槽117沿厚度方向贯通竖直面。
当然,第一凹槽113也可以有其他不同的设置方式,只要能够实现通过调节弹性限位组件114以供第一连接部111放入第一凹槽113并可防止第一连接部111滑出第一凹槽113的设置方式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优化上述实施例,任一第一凹槽113的内壁设有凸起部116,该凸起部116向靠近弹性限位组件114的方向凸起,凸起部116用以防止第一连接部111脱离第一凹槽113。凸起部116可以设于竖直面的顶部,且凸起部116可以垂直于竖直面设置,凸起部116可以设置为挡板结构,当弹性件1142处于自然松弛状态时,凸起部116与限位部1141具有预设间距,这样一来,当弹性件1142处于自然松弛状态时,限位部1141和凸起部116可以形成具有预设开口的封板结构,用于防止第一连接部111脱离所述第一凹槽113。
在上述基础上,如图3所示,连接组件1还包括连接头部12和连接尾部13,连接头部12设有第二凹槽121,靠近连接头部12的连接块11通过第一连接部111与第二凹槽121嵌合,以实现连接头部12与靠近连接头部12的连接块11的连接;连接尾部13设有第二连接部131,靠近连接尾部13的连接块11通过第一凹槽113与第二连接部131嵌合,以实现连接尾部13与靠近连接尾部13的连接块11连接。
综上,通过连接头部12、连接尾部13和若干个连接块11的拼接结构,可以实现连接组件1长度的可调节,当该连接组件1为表带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表带的长度,以使表带最适应用户的手腕粗细,从而改善产品的用户体验,且无需开发生产多种不同长度的表带,拼接结构可使用相同的模具生产加工,在一定程度上能节约加工和生产成本;同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表带也能增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品牌的差异化特征。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腕戴设备100,包括主体101、第一带体102和第二带体103,主体101分别与第一带体102和第二带体103相连,第一带体102和/或第二带体103设有上述连接组件1;主体101和带体的连接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本文不再展开。
此外,第一带体102的连接组件1设有通孔,该通孔用于供第二带体103上的表扣插嵌配合,从而供第一带体102和第二带体103连接并形成环形腕戴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腕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组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连接块(11),任一所述连接块(11)设有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一凹槽(113),任意两个相邻所述连接块(1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与所述第一凹槽(113)嵌合以实现相连,任一所述连接块(11)还设有弹性限位组件(114),通过调节所述弹性限位组件(114),以供所述第一连接部(111)放入所述第一凹槽(113)并可防止所述第一连接部(111)滑出所述第一凹槽(1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组件(114)包括限位部(1141)和弹性件(1142),所述限位部(1141)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连接块(11),所述弹性件(1142)向所述限位部(1141)提供可沿阻挡所述第一连接部(111)脱离所述第一凹槽(113)方向运动的弹性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1141)设有可供其相对所述连接块(11)转动的转轴(115),通过所述限位部(1141)的转动以供所述第一连接部(111)放入所述第一凹槽(1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142)设于所述第一凹槽(113)内,且所述弹性件(1142)抵于所述限位部(1141)和所述第一凹槽(11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142)的个数为至少两个,且全部所述弹性件(1142)沿平行于所述转轴(115)的方向并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1)通过固定块(112)固接于所述连接块(11)的一端,所述连接块(11)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111)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113)连通的贯通槽(117),用以容置所述固定块(1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13)的内壁具有斜面、圆弧面和竖直面,所述斜面设于所述第一凹槽(113)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111)的一侧,所述竖直面设于所述第一凹槽(113)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111)的一侧,所述圆弧面用以供所述斜面和所述竖直面过渡连接,所述贯通槽(117)设于所述竖直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1),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第一凹槽(113)的内壁设有向靠近所述弹性限位组件(114)的方向凸起的凸起部(116),用以阻挡所述第一连接部(111)脱离所述第一凹槽(113)。
9.一种腕戴设备(100),包括第一带体(102)和第二带体(10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102)和/或所述第二带体(103)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腕戴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102)的所述连接组件(1)上设有通孔,以配合所述第二带体(103)上的表扣使所述第一带体(102)和所述第二带体(103)相连。
CN202010597678.8A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腕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Active CN1115437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97678.8A CN111543746B (zh)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腕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97678.8A CN111543746B (zh)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腕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43746A true CN111543746A (zh) 2020-08-18
CN111543746B CN111543746B (zh) 2023-06-09

Family

ID=71997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97678.8A Active CN111543746B (zh)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腕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4374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3058A (zh) * 2020-09-11 2020-12-08 合肥创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穿戴手表的腕带
CN112826188A (zh) * 2021-02-24 2021-05-25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表带以及手表
CN112841828A (zh) * 2021-02-04 2021-05-28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链带结构及手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26A (zh) * 1994-03-22 1997-04-23 莫里斯·佩蒂格纳特 链条的锁扣
JP2001112518A (ja) * 1999-10-19 2001-04-24 Citizen Watch Co Ltd 腕時計バンド
CN202233411U (zh) * 2011-09-14 2012-05-30 永银收藏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链节
CN204861552U (zh) * 2015-07-30 2015-12-1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手表及其连接结构
CN106418929A (zh) * 2016-10-26 2017-02-22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表带及具有该表带的手表
CN207574655U (zh) * 2017-12-07 2018-07-06 邹超 按压式开关手链
CN207969777U (zh) * 2018-03-12 2018-10-16 东莞市亿丰钟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表带的扣制结构
CN208447583U (zh) * 2017-12-15 2019-02-0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具备心率监测功能的可穿戴设备
CN209346197U (zh) * 2018-10-26 2019-09-06 东莞市奇琪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仿生手链扣
CN209610084U (zh) * 2019-01-29 2019-11-12 王雄文 一种便于打开的首饰锁扣
CN111067204A (zh) * 2020-01-02 2020-04-28 东莞市亿丰钟表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结构及表带带粒的易拆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26A (zh) * 1994-03-22 1997-04-23 莫里斯·佩蒂格纳特 链条的锁扣
JP2001112518A (ja) * 1999-10-19 2001-04-24 Citizen Watch Co Ltd 腕時計バンド
CN202233411U (zh) * 2011-09-14 2012-05-30 永银收藏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链节
CN204861552U (zh) * 2015-07-30 2015-12-1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手表及其连接结构
CN106418929A (zh) * 2016-10-26 2017-02-22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表带及具有该表带的手表
CN207574655U (zh) * 2017-12-07 2018-07-06 邹超 按压式开关手链
CN208447583U (zh) * 2017-12-15 2019-02-0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具备心率监测功能的可穿戴设备
CN207969777U (zh) * 2018-03-12 2018-10-16 东莞市亿丰钟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表带的扣制结构
CN209346197U (zh) * 2018-10-26 2019-09-06 东莞市奇琪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仿生手链扣
CN209610084U (zh) * 2019-01-29 2019-11-12 王雄文 一种便于打开的首饰锁扣
CN111067204A (zh) * 2020-01-02 2020-04-28 东莞市亿丰钟表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结构及表带带粒的易拆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3058A (zh) * 2020-09-11 2020-12-08 合肥创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穿戴手表的腕带
CN112841828A (zh) * 2021-02-04 2021-05-28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链带结构及手表
CN112841828B (zh) * 2021-02-04 2022-07-08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链带结构及手表
CN112826188A (zh) * 2021-02-24 2021-05-25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表带以及手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43746B (zh) 2023-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43746A (zh) 一种腕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N210137890U (zh) 按压式表带快拆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CN111202318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表带
CN211833162U (zh) 腕戴设备
CN110200360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带体及带体连接结构
CN113229578A (zh) 一种可拆卸的连接件及可穿戴设备
CN213405108U (zh) 一种腕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N110403306A (zh) 用于将腕带固定至表壳的装置
CN215958639U (zh) 快拆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可穿戴设备
CN209473796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可穿戴设备连接结构
CN215455886U (zh) 穿戴式电子装置
CN213904173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WO2020073504A1 (zh) 腕戴设备及其表带
CN213154451U (zh) 腕戴设备
CN213428729U (zh)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N109497664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可穿戴设备连接结构
CN100370374C (zh) 表壳和表带及时计
CN109907441B (zh) 腕戴设备及腕戴设备表带
CN209992820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手表
CN114081253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12661273U (zh) 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CN209195880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连接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CN109283838B (zh) 固定装置
CN104544791B (zh) 一种可在面部单件控制调节表带松紧的调节装置及手表
CN110558689B (zh) 一种连接结构及穿戴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