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02318B -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表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表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02318B
CN111202318B CN202010125119.7A CN202010125119A CN111202318B CN 111202318 B CN111202318 B CN 111202318B CN 202010125119 A CN202010125119 A CN 202010125119A CN 111202318 B CN111202318 B CN 1112023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e
clamping
watchband
inner cavity
flexible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251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02318A (zh
Inventor
郝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2511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023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02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23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023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23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14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fastening to a wrist-watch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053Flexible stra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18Fasteners for straps, chains or the like
    • A44C5/20Fasteners for straps, chains or the like for open straps, chain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表带,包括柔性带体、设置于所述柔性带体的内腔中并用于与安装在设备主体上的锁扣形成卡接的卡接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柔性带体上、用于插入其内腔中并对所述卡接组件进行解锁的扣舌。如此,当用户需要安装设备主体时,只需将设备主体上的锁扣插入到表带的内腔中一定深度,并与卡接组件形成卡接连接即可;而当用户需要拆卸设备主体时,只需弯折柔性带体,使得扣舌正对柔性带体的内腔即可,然后将扣舌插入内腔中,使得卡接组件与锁扣之间的卡接解锁。综上,本发明所提供的表带,能够使用户方便、高效地完成设备主体与表带之间的拆装操作,简化拆装操作过程,提高拆装效率。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其有益效果如上所述。

Description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表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表带。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已得到广泛使用。
智能化电子设备的兴起,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对于某些使用频率较高的电子设备,通常设计成可穿戴结构,方便人们随身携带和使用。常见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表、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其主要结构均包括两部分,即设备主体和绑带。
以智能手表为例,设备主体主要包括表壳,而绑带即为表带。其中,表带一般分为两部分,能够周向合围形成类圆形结构,方便佩戴在手腕等部位上,设备主体一般安装在两条表带之间。如今可穿戴设备越来越向小型化,集成化发展,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不同使用场景的需求,需要将设备主体设计成可拆卸形式,同时通过这种连接结构形式使其与表带分离,从而能够装到其他穿戴设备上,以满足在不同的场景的使用需求。
目前,常见的智能手表的设备主体与表带之间的可拆卸形式,一般是通过多颗小型螺丝实现,用户在安装或拆卸设备主体时,需要依次拧动所有螺丝。由于螺丝的安装数量呈增多趋势,且安装位置不定,因此对于用户而言,设备主体非常不方便进行拆装,并且拆装操作麻烦、繁琐,拆装效率低,并且还需要使用专业拆装工具,难以实现设备主体的随时安装与拆卸。
因此,如何使用户方便、高效地完成设备主体与表带之间的拆装操作,简化拆装操作过程,提高拆装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面临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表带,能够使用户方便、高效地完成设备主体与表带之间的拆装操作,简化拆装操作过程,提高拆装效率。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表带,包括柔性带体、设置于所述柔性带体的内腔中并用于与安装在设备主体上的锁扣形成卡接的卡接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柔性带体上、用于插入其内腔中并对所述卡接组件进行解锁的扣舌。
优选地,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可横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柔性带体的内腔中并用于与所述锁扣的末端卡接的滑动卡扣,以及抵接于所述滑动卡扣的外壁面与所述柔性带体的内腔壁面之间、用于通过弹性力使所述滑动卡扣与所述锁扣的末端保持卡接的弹簧。
优选地,所述滑动卡扣的表面上立设有用于与所述锁扣的末端侧壁上预留的卡接槽配合卡接的卡接柱。
优选地,所述卡接柱的外表面上开设有便于将所述锁扣的纵向压力转化为横向压力的倒角。
优选地,所述滑动卡扣同时设置有2个,且沿横向对称分布于所述表带的内腔中。
优选地,所述卡接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柔性带体内腔表面的卡接底板,且各所述滑动卡扣均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卡接底板的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卡接底板的表面上沿横向方向开设有轨道,且所述滑动卡扣安装于所述轨道上。
优选地,所述滑动卡扣具体呈L型板,且所述卡接底板的表面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滑动卡扣的延伸侧边抵接、以对其受所述弹簧的弹力而复位的最大行程进行限位的限位板。
优选地,所述滑动卡扣的内侧面具体为楔形面,且所述扣舌的顶部端面具体为用于与所述楔形面配合、以将纵向压力转化为横向压力的楔形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上的锁扣、与所述锁扣可拆卸连接的表带,其中,所述表带具体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表带。
本发明所提供的表带,主要包括柔性带体、卡接组件和扣舌。其中,柔性带体是可穿戴设备的重要部件,主要用于与设备主体相连,形成可拆卸连接结构。该柔性带体的材质具有弹性,可方便地进行弯折等,并且内部设置有空腔,卡接组件设置在该空腔中的一端位置处,主要用于与插入到该空腔中的锁扣(安装在设备主体上)形成卡接安装结构。扣舌设置一般在柔性带体的另一端位置处,其末端向外延伸一定长度,并且一般还可进行转动,其作用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作为常规扣舌使用,用于与另一适配表带上的扣孔配合;其二是在柔性带体弯折一定程度后,使得其内腔一端与扣舌正对后,可将扣舌插入内腔中并将卡接组件与锁扣之间的卡接结构解锁,作为解锁件使用。如此,本发明所提供的表带,当用户需要安装设备主体时,只需将设备主体上的锁扣插入到表带的内腔中一定深度,并与卡接组件形成卡接连接即可;而当用户需要拆卸设备主体时,只需弯折柔性带体,使得扣舌正对柔性带体的内腔即可,然后将扣舌插入内腔中,使得卡接组件与锁扣之间的卡接解锁。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表带,能够使用户方便、高效地完成设备主体与表带之间的拆装操作,简化拆装操作过程,提高拆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锁扣与柔性带体形成卡接结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锁扣与柔性带体解除卡接结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4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图5中:
设备主体—1,锁扣—2,柔性带体—3,卡接组件—4,扣舌—5;
卡接槽—21,滑动卡扣—41,弹簧—42,卡接柱—43,卡接底板—44,楔形锥—51;
轨道—441,限位板—4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表带主要包括柔性带体3、卡接组件4和扣舌5。
其中,锁扣2设置在设备主体1上,与设备主体1相连。一般的,设备主体1具体可呈圆盘状或矩形状,而锁扣2的一端可连接在设备主体1的侧面上,同时锁扣2的另一端可垂直向外延伸一定长度,其整体形状类似安全带装置的插片。
柔性带体3是可穿戴设备的重要部件,主要用于与设备主体1相连,从而将设备主体1佩戴于用户。当然,本申请中所指“表带”并不仅限于手表,其余比如腕带、绑带、弹性带等同样可以采用。具体的,该柔性带体3的材质柔软,可进行任意弯折,方便调节佩戴曲率。重要的是,在柔性带体3的内部开设有空腔,该空腔的一端开口,并且沿着柔性带体3的长度方向分布。
卡接组件4设置在柔性带体3的内腔中,并且卡接组件4主要设置在柔性带体3的首端位置,与设备主体1相近,主要用于与插入到柔性带体3内腔中的锁扣2形成卡接安装结构。
扣舌5主要设置在柔性带体3的尾端位置,远离设备主体1,其末端向外延伸一定长度,其作用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作为常规扣舌使用,用于与另一适配表带上的扣孔配合;其二是在柔性带体3弯折一定程度后,使得其内腔开口与扣舌5正对后,可将扣舌5插入内腔中并将卡接组件4与锁扣2之间的卡接结构解锁,作为解锁件使用——为避免运动干涉,锁扣2一般与卡接组件4的上层部分形成卡接配合,而扣舌5可从柔性带体3的内腔开口的底层部分插入并对卡接组件4进行解锁。
如此,当用户需要安装设备主体1时,只需将锁扣2插入到柔性带体3的内腔中一定深度,并与卡接组件4形成卡接连接即可;而当用户需要拆卸设备主体1时,只需弯折柔性带体3,使得扣舌5正对柔性带体3的内腔即可,然后将扣舌5插入内腔中,使得卡接组件4与锁扣2之间的卡接解锁。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表带,能够使用户方便、高效地完成设备主体与表带之间的拆装操作,简化拆装操作过程,提高拆装效率。
如图2~图5所示,图2为锁扣2与柔性带体3形成卡接结构的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2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锁扣2与柔性带体3解除卡接结构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图4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在关于卡接组件4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该卡接组件4主要包括滑动卡扣41和弹簧42。其中,滑动卡扣41设置在柔性带体3内腔的首端位置处,并且可沿柔性带体3的横向方向(宽度方向)进行滑动,主要用于与锁扣2的末端形成卡接。弹簧42抵接在滑动卡扣41的外壁面与柔性带体3的内腔壁面之间,主要用于为滑动卡扣41提供弹性支撑,并通过弹性力使得滑动卡扣41与锁扣2的末端形成卡接之后能够长期保持在卡接状态。
具体的,滑动卡扣41一般可同时设置2个,并且在柔性带体3的内腔中沿横向对称分布,即在柔性带体3内一左一右各设置一个。同理,弹簧42也可同时设置2个,其中一个位于左侧滑动卡扣41与柔性带体3的左腔壁之间,另一个位于右侧滑动卡扣41与柔性带体3的右腔壁之间。当锁扣2的末端伸入到柔性带体3的内腔中时,锁扣2的末端将同时与两侧的滑动卡扣41相抵接,并将两侧的滑动卡扣41沿横向朝两侧挤压,使得弹簧42压缩,直至锁扣2的末端伸入柔性带体3一定长度后,与滑动开口形成卡接。
同时,为方便滑动卡扣41与锁扣2的末端形成卡接,本实施例在滑动开口的表面上立设有一定高度的卡接柱43,同时在锁扣2的末端侧壁上开设有卡接槽21,该卡接槽21主要用于与卡接柱43配合,从而实现滑动卡扣41与锁扣2之间的卡接连接。当然,由于滑动开口同时设置有2个,因此卡接槽21也可同时开设在锁扣2末端的两侧外壁上,其具体开设位置与各卡接柱43在滑动卡扣41表面上的设置位置对应。
进一步的,为保证锁扣2的末端在插入柔性带体3的内腔中时,能够顺利地将两侧的滑动卡扣41沿横向挤压并推开,进而使得锁扣2末端上的卡接槽21与滑动卡扣41上的卡接柱43形成配合,本实施例在锁扣2的末端端面以及/或者卡接柱43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倒角(或圆角等)。如此,通过倒角结构的作用,可在锁扣2的末端端面与卡接柱43的外表面抵接时,顺利地将沿柔性带体3长度方向的纵向压力转化为沿柔性带体3宽度方向的横向压力,进而顺利地将两侧的滑动开口向两侧推开。
此外,为保证滑动卡扣41在柔性带体3内腔中的横向滑动运动平顺、稳定,本实施例还在卡接组件4中增设了卡接底板44。该卡接底板44主要固定在柔性带体3内腔的首端位置处,并且可位于柔性带体3的横向中心位置,而两侧的滑动卡扣41均安装在该卡接底板44的表面上,并且可在滑动开口上沿横向进行滑动。具体的,在卡接底板44的表面两侧位置沿横向方向均开设有轨道441,而滑动卡扣41安装在该轨道441内,当滑动卡扣41的内侧面受到来自锁扣2末端的压力时,即可顺着卡接底板44表面上的轨道441进行滑动,轨道441的存在相当于为两侧的滑动卡扣41在沿横向滑动时的运动提供了导向作用。
另外,为方便对卡接组件4进行解锁,本实施例将两侧的滑动卡扣41的内侧面设置为楔形面,同时将扣舌5的顶部端面设置为楔形锥51,该楔形锥51的锥面与滑动卡扣41上的楔形面角度相同,可顺利形成配合,以转化受力方向。具体的,在扣舌5插入到柔性带体3的内腔开口中时,扣舌5的顶部端面,即楔形锥51将与两侧的滑动卡扣41的楔形面相抵接,此时若扣舌5继续向内插入,则楔形锥51将通过对楔形面的抵接,将两侧的滑动卡扣41向外推开,使得弹簧42被压缩,并且卡接柱43脱离与卡接槽21的配合,卡接组件4与锁扣2的卡接被解锁。之后,只需将锁扣2从柔性带体3的内腔中拔出即可。
进一步的,考虑到在通过扣舌5将卡接组件4解锁后,弹簧42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将回弹到初始位置,进而将推动两侧的滑动卡扣41沿横向向内滑动,为防止滑动卡扣41从卡接底板44的轨道441中脱离,本实施例在卡接底板44的表面上增设了限位板442,同时将滑动卡扣41设计为L型板。
具体的,滑动卡扣41的其中一侧边主要用于与轨道441相配合,主要用于使滑动卡扣41整体沿横向定向滑动(可称为滑动边);而滑动卡扣41的另外一侧边可与滑动边垂直连接,并不与轨道441配合,而是用于与限位板442相抵接(可称为抵接边),在滑动卡扣41受到来自弹簧42的弹力而进行复位滑动时,对其滑动的最大行程进行限位。一般的,限位板442可设置在卡接底板44表面上的中心位置处,从而方便地与左右两侧的滑动卡扣41的抵接边相抵接。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主要包括设备主体1、设置在设备主体上的锁扣2、与锁扣2可拆卸连接的表带,其中,该表带的具体内容与上述相关内容相同,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所指可穿戴设备,主要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带体(3)、设置于所述柔性带体(3)的内腔中并用于与安装在设备主体(1)上的锁扣(2)形成卡接的卡接组件(4),以及设置于所述柔性带体(3)上、用于与适配表带上的扣孔配合以及在所述柔性带体(3)弯折后插入其内腔中并对所述卡接组件(4)进行解锁的扣舌(5);
所述卡接组件(4)包括可横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柔性带体(3)的内腔中并用于与所述锁扣(2)的末端卡接的滑动卡扣(41),以及抵接于所述滑动卡扣(41)的外壁面与所述柔性带体(3)的内腔壁面之间、用于通过弹性力使所述滑动卡扣(41)与所述锁扣(2)的末端保持卡接的弹簧(42);
所述滑动卡扣(41)的表面上立设有用于与所述锁扣(2)的末端侧壁上预留的卡接槽(21)配合卡接的卡接柱(43);
所述卡接柱(43)的外表面上开设有便于将所述锁扣(2)的纵向压力转化为横向压力的倒角;
所述滑动卡扣(41)的内侧面具体为楔形面,且所述扣舌(5)的顶部端面具体为用于与所述楔形面配合、以将纵向压力转化为横向压力的楔形锥(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卡扣(41)同时设置有2个,且沿横向对称分布于所述柔性带体(3)的内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4)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柔性带体(3)内腔表面的卡接底板(44),且各所述滑动卡扣(41)均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卡接底板(44)的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底板(44)的表面上沿横向方向开设有轨道(441),且所述滑动卡扣(41)安装于所述轨道(44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卡扣(41)具体呈L型板,且所述卡接底板(44)的表面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滑动卡扣(41)的延伸侧边抵接、以对其受所述弹簧(42)的弹力而复位的最大行程进行限位的限位板(442)。
6.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1)上的锁扣(2)、与所述锁扣(2)可拆卸连接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具体为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表带。
CN202010125119.7A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表带 Active CN1112023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5119.7A CN111202318B (zh)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表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5119.7A CN111202318B (zh)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表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02318A CN111202318A (zh) 2020-05-29
CN111202318B true CN111202318B (zh) 2021-10-15

Family

ID=70781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25119.7A Active CN111202318B (zh)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表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023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71290B (zh) * 2021-03-05 2023-01-2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表带及可穿戴设备
CN112971289B (zh) * 2021-03-08 2022-10-2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表带及可穿戴设备
CN113057422B (zh) * 2021-03-26 2023-03-1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表带装置及具有该表带装置的可穿戴设备
CN113749359B (zh) * 2021-08-31 2023-08-04 北京歌尔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2268B1 (en) * 1998-12-02 2001-03-20 Avi Goldstein Positive locking jewelry safety latch
CN203986417U (zh) * 2014-06-03 2014-12-10 李通伟 一种汽车安全带锁扣
CN204091160U (zh) * 2014-09-19 2015-01-14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环
CN206866760U (zh) * 2017-06-05 2018-01-1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表及其表带组件
CN109549299A (zh) * 2018-12-12 2019-04-0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表带连接组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2268B1 (en) * 1998-12-02 2001-03-20 Avi Goldstein Positive locking jewelry safety latch
CN203986417U (zh) * 2014-06-03 2014-12-10 李通伟 一种汽车安全带锁扣
CN204091160U (zh) * 2014-09-19 2015-01-14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环
CN206866760U (zh) * 2017-06-05 2018-01-1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表及其表带组件
CN109549299A (zh) * 2018-12-12 2019-04-0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表带连接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02318A (zh) 2020-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02318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表带
CN211833162U (zh) 腕戴设备
WO2018053743A1 (zh) 表带连接件、表带及手表
CN111012008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可拆卸安装模组
CN215124967U (zh) 快拆机构和腕戴设备
CN112971289B (zh) 一种表带及可穿戴设备
CN112205722A (zh) 可穿戴设备
CN219047608U (zh) 一种带体长度调节组件以及可穿戴设备
CN109372842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连接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CN108433262A (zh) 一种表带的连接结构及其手表
CN214483527U (zh) 连接结构和腕戴设备
CN112971290B (zh) 一种表带及可穿戴设备
CN209376869U (zh) 腕带快拆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CN209195880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连接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CN210299805U (zh) 一种可随意调节长短的表带扣
CN218889390U (zh) 表带伸缩机构及智能手表
CN220458764U (zh) 磁吸带扣
CN210227149U (zh) 一种具有防拆压扣的识别腕带
CN217906596U (zh) 表壳表带连接结构及手表
CN216416262U (zh) 一种表带长度的调节结构及手表
CN218044064U (zh) 手表及其直插式表带
CN218122475U (zh) 一种便携式拆卸的穿戴结构
CN211459078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可拆卸安装模组
CN212630124U (zh) 表带连接结构及智能穿戴设备
CN217390132U (zh) 手表及其可自锁的表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