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43130A - 一种飞机用正面减震起落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飞机用正面减震起落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43130A
CN113443130A CN202110734906.6A CN202110734906A CN113443130A CN 113443130 A CN113443130 A CN 113443130A CN 202110734906 A CN202110734906 A CN 202110734906A CN 113443130 A CN113443130 A CN 1134431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teeth
piston rod
airplane
sh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349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43130B (zh
Inventor
高鸿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exia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73490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431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43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31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431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31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5/00Alighting gear
    • B64C25/32Alight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elements which contact the ground or similar surface 
    • B64C25/58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shock-absorbers or sp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5/00Alighting gear
    • B64C25/32Alight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elements which contact the ground or similar surface 
    • B64C25/34Alight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elements which contact the ground or similar surface  wheeled type, e.g. multi-wheeled bo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40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制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飞机用正面减震起落架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活动安装有机轮,所述支撑杆的一侧中部固定安装有移动轴,所述移动轴的一端活动套接有减震腔。本发明通过减震腔内腔中的两段气体正反两向的往复运动,有效降低机轮所受到的正面撞击力,避免因机轮被正面撞击,而导致飞机降停平衡不稳的问题,通过设计固定齿牙和夹齿牙交叉对合,有效防止因活塞杆扭矩,所产生的活塞杆与减震器的转动脱落的问题,通过利用固定齿牙,使气体分成两股气流,通过分流冲撞夹齿牙,使夹齿牙产生相对挤压力,有效加强夹齿牙防止固定齿牙产生转动的效果,避免活塞杆产生扭矩而造成与减震器发生转动脱离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飞机用正面减震起落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飞机用正面减震起落架装置。
背景技术
起落架是一种飞机底部用于起飞降落或者地面滑行时支撑飞机,并且用于地面移动的附件装置,起落架装置是飞行器极为重要的具有承力及操纵性的部件,对飞机的飞行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现有起落架主要由减震器、收放系统、机轮和刹车系统、转弯系统所构成,最为常用的是支柱式起落架,其主要特点是减震器与承力柱合而为一,其机轮直接固定在减震器的活塞杆上,因其结构简易,便于收放,且质量较小,从而被广泛应用于现代飞机上。
在现有起落架装置中,其减震器部件可有效缓解飞机降落时,机道地面给予飞机的竖向冲击,但飞机的机轮在机道上滑行时,若机道存有不平整地段,机轮会受到来自地面的正面撞击,而现有减震机构无法有效缓解正面冲击,从而存在飞机受机轮被撞击的影响,而发生机身颠簸,不仅会造成飞机停降平衡不稳,而且会毁坏起落架装置的结构,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此外,因机轮在停落时,处于高速滑行状态,则机轮会产生强力的扭矩,进而造成活塞杆与减震器内筒发生脱离旋转,若活塞杆松脱,不仅会造成减震器失效,而且导致减震器底端密封结构被破坏,其内部油气发生泄露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飞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机用正面减震起落架装置,具备有效缓解减轻机轮受到地面的正面撞击程度,同时,有效避免活塞杆产生扭矩,与减震器发生旋转脱离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飞机用正面减震起落架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活动安装有机轮,所述支撑杆的一侧中部固定安装有移动轴,所述移动轴的一端活动套接有减震腔,所述移动轴的一端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减震腔的内腔的第一压板,所述减震腔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位于移动轴的一端外部的密封环,所述减震腔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压板的一侧的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减震腔的内腔的压力阀,所述减震腔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轴筒套,所述轴筒套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夹齿牙,所述轴筒套的内腔中部固定套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齿牙,所述活塞杆的顶端固定套接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支撑杆的外部的斜向杆。
优选的,所述减震腔的形状呈圆柱形,所述减震腔的内腔中第一压板的一侧到第二压板的一侧之间的空腔,以及第二压板的另一侧与压力阀的一侧之间的空腔,皆注满气体。
优选的,所述压力阀的形状呈圆形,其具有受压,阀门可自动打开的特性。
优选的,所述轴筒套的形状呈圆环形,其中部圆形筒的直径值与活塞杆的直径值相同,所述轴筒套与减震腔相连接的一端开设有通口,通口的直径值与减震腔的直径值一致。
优选的,所述夹齿牙共有十八个,且均匀分布在轴筒套的内腔,所述夹齿牙的形状呈长方形,其底部开设有圆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齿牙的形状呈梯形,且共有十八个,其中居中朝向减震腔的一个固定齿牙的高度高于其他固定齿牙的高度,所述固定齿牙与夹齿牙相互交叉对合,固定齿牙的尺寸大小与夹齿牙相邻之间的空隙尺寸大小一致。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减震腔内腔中的两段气体,当机轮受到机道路面的正面撞击时,撞击力使移动轴向后运动,减震腔内腔两段气体被依次压缩,气体冲出压力阀进入轴筒套内,气体化成高速气流,在夹齿牙的底部圆孔中快速穿梭,通过气流对撞,以及与圆孔之间的摩擦生热,逐步将冲击力的动能,化作机械能和热能进行消耗,再根据气体具有弹性力,当气体开始反向膨胀,移动轴和第二压板进行反向复位移动时,减震腔与轴筒套相连接的一端通口会发生负压倒吸,使气体再反向运动,回到第二压板的另一侧与压力阀的一侧之间的空腔内,通过上述正反两向的往复运动,可有效缓解降低机轮所受到的正面撞击力,避免因机轮被正面撞击,而导致飞机降停平衡不稳,起落架装置受到巨大损毁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设计固定齿牙和夹齿牙交叉对合,当活塞杆产生扭矩时,利用夹齿牙的两面夹持,避免固定齿牙,因活塞杆所产生的扭矩,发生转动趋势,从而有效防止因活塞杆扭矩,所产生的活塞杆与减震器的转动脱落的问题。
3、本发明通过利用固定齿牙,使轴筒套与减震腔所连接的通口,被隔成左右两部分,当气体向轴筒套内部冲流时,气体分成两股气流,分别向轴筒套的两侧灌入,可实现对夹齿牙表面的相对冲击碰撞,当固定齿牙存在转动趋势时,轴筒套内腔两侧的夹齿牙分别对固定齿牙产生相对的挤压力,不论固定齿牙产生向哪一方的运动趋势,夹齿牙给予固定齿牙的挤压力,总有一方压力会对运动趋势进行抵消阻拦,综上可知,通过分流冲撞夹齿牙,促使夹齿牙产生相对挤压力,可有效促进及加强夹齿牙防止固定齿牙产生转动的效果,避免活塞杆产生扭矩而造成与减震器发生转动脱离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减震腔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轴筒套和夹齿牙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活塞杆和固定齿牙立体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杆;2、机轮;3、移动轴;4、减震腔;5、第一压板;6、密封环;7、第二压板;8、压力阀;9、轴筒套;10、夹齿牙;11、活塞杆;12、固定齿牙;13、减震器;14、斜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飞机用正面减震起落架装置,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1的两端活动安装有机轮2,支撑杆1的一侧中部固定安装有移动轴3,移动轴3的一端活动套接有减震腔4,移动轴3的一端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减震腔4的内腔的第一压板5,减震腔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位于移动轴3的一端外部的密封环6,减震腔4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压板5的一侧的第二压板7,第二压板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减震腔4的内腔的压力阀8,减震腔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轴筒套9,轴筒套9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夹齿牙10,轴筒套9的内腔中部固定套接有活塞杆11,活塞杆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齿牙12,活塞杆11的顶端固定套接有减震器13,减震器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支撑杆1的外部的斜向杆14。
其中,减震腔4的形状呈圆柱形,减震腔4的内腔中第一压板5的一侧到第二压板7的一侧之间的空腔,以及第二压板7的另一侧与压力阀8的一侧之间的空腔,皆注满气体,通过利用减震腔4内腔中的气体,当机轮2受到机道路面的正面撞击时,撞击力使移动轴3向后运动,当移动轴3受撞击力的作用而发生移动时,减震腔4内腔两段气体被依次压缩,而此时,压力阀8受气体给予的压力而阀门打开,第二压板7的另一侧与压力阀8的一侧之间的空腔的气体冲出阀门进入轴筒套9内,气体化成高速气流,在夹齿牙10的底部圆孔中快速穿梭,通过气流对撞,以及与圆孔之间的摩擦生热,逐步将冲击力的动能,化作机械能和热能进行消耗,而当第一压板5的一侧到第二压板7的一侧之间的空腔内的气体,被压缩至极限时,根据气体具有弹性力,是为弹性体,气体开始反向膨胀,促使移动轴3和第二压板7进行反向复位移动,当第二压板7复位时,根据容积变大,压强变小的原理,减震腔4与轴筒套9相连接的一端通口会发生负压倒吸,使气体再反向运动,回到第二压板7的另一侧与压力阀8的一侧之间的空腔内,通过上述正反两向的往复运动,可有效缓解降低机轮2所受到的正面撞击力,避免因机轮2被正面撞击,而导致飞机降停平衡不稳,起落架装置受到巨大损毁的问题。
其中,压力阀8的形状呈圆形,其具有受压,阀门可自动打开的特性。
其中,轴筒套9的形状呈圆环形,其中部圆形筒的直径值与活塞杆11的直径值相同,轴筒套9与减震腔4相连接的一端开设有通口,通口的直径值与减震腔4的直径值一致。
其中,夹齿牙10共有十八个,且均匀分布在轴筒套9的内腔,夹齿牙10的形状呈长方形,其底部开设有圆孔。
其中,固定齿牙12的形状呈梯形,且共有十八个,其中居中朝向减震腔4的一个固定齿牙12的高度高于其他固定齿牙12的高度,固定齿牙12与夹齿牙10相互交叉对合,固定齿牙12的尺寸大小与夹齿牙10相邻之间的空隙尺寸大小一致,通过固定齿牙12和夹齿牙10交叉对合,当活塞杆11产生扭矩时,利用夹齿牙10的夹持,避免固定齿牙12会发生转动,进而阻挡活塞杆11扭矩所产生的转动脱落,而居中朝向减震腔4的一个固定齿牙12的高度较高,则是利用其高度促使轴筒套9与减震腔4所连接的通口,被隔成左右两部分,当气体向轴筒套9内部冲流时,因固定齿牙12的阻隔,气体分成两股气流,分别向轴筒套9的两侧灌入,一方面可实现气体的对流冲撞,另一方面可实现对夹齿牙10表面的相对冲击碰撞,当活塞杆11产生扭矩时,固定齿牙12存在转动趋势,而因气流相对运动的推压,轴筒套9内腔两侧的夹齿牙10分别对固定齿牙12产生相对的挤压力,进而不论固定齿牙12产生向哪一方的运动趋势,夹齿牙10给予固定齿牙12的挤压力,总有一方压力会对运动趋势进行抵消阻拦,综上可知,通过分流冲撞夹齿牙10,促使夹齿牙10产生相对挤压力,可有效促进及加强夹齿牙10防止固定齿牙12产生转动的效果,避免活塞杆11产生扭矩而造成与减震器13发生转动脱离的问题。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工作原理如下:
当飞机降落在机道上,机道路面不平坦,机轮2受到机道路面的正面撞击时,强力的冲撞使支撑杆1推动移动轴3向后运动,移动轴3带动第一压板5向前挤压减震腔4内腔中的第一段气体,通过第二压板7被挤压向后移动,则减震腔4内腔中的第二段气体也被挤压,此时,压力阀8受第二段气体的压力,而导致其阀门打开,第二压板7的另一侧与压力阀8的一侧之间的空腔的气体,即第二段气体,通过阀门冲进轴筒套9内,气体转化成两股高速气流,分别向轴筒套9的两侧流动,通过夹齿牙10的底部圆孔,气流快速穿梭,通过圆孔中的气流对撞,以及气流与圆孔之间的摩擦生热,将冲撞力的动能,化作机械能和热能进行消耗,而当第一压板5的一侧到第二压板7的一侧之间的空腔内的气体,即第一段气体,被冲撞压缩至极限时,因气体是为弹性体,其开始反向膨胀,则移动轴3和第二压板7进行反向复位移动,当第二压板7复位时,减震腔4与轴筒套9相连接的一端通口发生负压倒吸现象,则第二段气体被倒吸回到第二压板7的另一侧与压力阀8的一侧之间的空腔内,综合上述两段正反两向的往复运动,可有效缓解降低机轮2所受到的正面撞击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飞机用正面减震起落架装置,包括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两端活动安装有机轮(2),所述支撑杆(1)的一侧中部固定安装有移动轴(3),所述移动轴(3)的一端活动套接有减震腔(4),所述移动轴(3)的一端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减震腔(4)的内腔的第一压板(5),所述减震腔(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位于移动轴(3)的一端外部的密封环(6),所述减震腔(4)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压板(5)的一侧的第二压板(7),所述第二压板(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减震腔(4)的内腔的压力阀(8),所述减震腔(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轴筒套(9),所述轴筒套(9)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夹齿牙(10),所述轴筒套(9)的内腔中部固定套接有活塞杆(11),所述活塞杆(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齿牙(12),所述活塞杆(11)的顶端固定套接有减震器(13),所述减震器(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支撑杆(1)的外部的斜向杆(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用正面减震起落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腔(4)的形状呈圆柱形,所述减震腔(4)的内腔中第一压板(5)的一侧到第二压板(7)的一侧之间的空腔,以及第二压板(7)的另一侧与压力阀(8)的一侧之间的空腔,皆注满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用正面减震起落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阀(8)的形状呈圆形,其具有受压,阀门可自动打开的特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用正面减震起落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筒套(9)的形状呈圆环形,其中部圆形筒的直径值与活塞杆(11)的直径值相同,所述轴筒套(9)与减震腔(4)相连接的一端开设有通口,通口的直径值与减震腔(4)的直径值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用正面减震起落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齿牙(10)共有十八个,且均匀分布在轴筒套(9)的内腔,所述夹齿牙(10)的形状呈长方形,其底部开设有圆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用正面减震起落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齿牙(12)的形状呈梯形,且共有十八个,其中居中朝向减震腔(4)的一个固定齿牙(12)的高度高于其他固定齿牙(12)的高度,所述固定齿牙(12)与夹齿牙(10)相互交叉对合,固定齿牙(12)的尺寸大小与夹齿牙(10)相邻之间的空隙尺寸大小一致。
CN202110734906.6A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飞机用正面减震起落架装置 Active CN1134431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4906.6A CN113443130B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飞机用正面减震起落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4906.6A CN113443130B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飞机用正面减震起落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43130A true CN113443130A (zh) 2021-09-28
CN113443130B CN113443130B (zh) 2023-07-07

Family

ID=77814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34906.6A Active CN113443130B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飞机用正面减震起落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43130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33654A (ja) * 1999-02-16 2000-08-29 Kubota Corp トラクタ
CN102080702A (zh) * 2011-01-04 2011-06-0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带雾化油腔回路的双电压驱动控制缓冲器
CN102874403A (zh) * 2012-10-25 2013-01-16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具有刚性实心轮胎和缓冲支架组合的飞机轮系
US20170102044A1 (en) * 2015-10-13 2017-04-13 Goodrich Corporation Axial engagement-controlled variable damper systems and methods
CN206419404U (zh) * 2016-08-26 2017-08-18 常州市莱特气弹簧有限公司 减震型气弹簧
CN107128481A (zh) * 2017-06-07 2017-09-05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滚轮式液压阻尼无人机防摔起落架
JP2017171032A (ja) * 2016-03-22 2017-09-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飛翔機及び飛翔機の使用方法
CN107914868A (zh) * 2017-12-07 2018-04-17 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航拍无人机的起落架减震机构
CN207450230U (zh) * 2017-09-30 2018-06-05 深圳市本仕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起落架减震装置
CN207580158U (zh) * 2017-12-19 2018-07-06 江西冠一通用飞机有限公司 一种通航飞机起落架
CN108552138A (zh) * 2018-04-19 2018-09-21 昆明创培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监控和维护无人机
CN110254697A (zh) * 2019-08-01 2019-09-20 智飞智能装备科技东台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用降落缓冲装置
CN210634746U (zh) * 2019-09-05 2020-05-29 天津市创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降落保护装置
CN111907696A (zh) * 2020-08-14 2020-11-10 泊鹭(荆门)飞机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翼式飞机用的稳固抗震型起落架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33654A (ja) * 1999-02-16 2000-08-29 Kubota Corp トラクタ
CN102080702A (zh) * 2011-01-04 2011-06-0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带雾化油腔回路的双电压驱动控制缓冲器
CN102874403A (zh) * 2012-10-25 2013-01-16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具有刚性实心轮胎和缓冲支架组合的飞机轮系
US20170102044A1 (en) * 2015-10-13 2017-04-13 Goodrich Corporation Axial engagement-controlled variable damper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17171032A (ja) * 2016-03-22 2017-09-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飛翔機及び飛翔機の使用方法
CN206419404U (zh) * 2016-08-26 2017-08-18 常州市莱特气弹簧有限公司 减震型气弹簧
CN107128481A (zh) * 2017-06-07 2017-09-05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滚轮式液压阻尼无人机防摔起落架
CN207450230U (zh) * 2017-09-30 2018-06-05 深圳市本仕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起落架减震装置
CN107914868A (zh) * 2017-12-07 2018-04-17 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航拍无人机的起落架减震机构
CN207580158U (zh) * 2017-12-19 2018-07-06 江西冠一通用飞机有限公司 一种通航飞机起落架
CN108552138A (zh) * 2018-04-19 2018-09-21 昆明创培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监控和维护无人机
CN110254697A (zh) * 2019-08-01 2019-09-20 智飞智能装备科技东台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用降落缓冲装置
CN210634746U (zh) * 2019-09-05 2020-05-29 天津市创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降落保护装置
CN111907696A (zh) * 2020-08-14 2020-11-10 泊鹭(荆门)飞机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翼式飞机用的稳固抗震型起落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43130B (zh) 2023-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09073B (zh) 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器
CN109747816B (zh) 一种带有油气缓冲式纵向抖振减振装置的起落架
CN210149548U (zh) 一种带有油气缓冲式纵向抖振减振装置的起落架
CN113443130A (zh) 一种飞机用正面减震起落架装置
CN212205843U (zh) 一种新型弹簧阻尼着陆缓冲结构
US20140097293A1 (en) Airplane Shock Absorbing Suspension
CN218431723U (zh) 一种轻型飞机起落架
CN112413029B (zh) 一种缓冲收放一体化压溃吸能式起落架抗坠毁缓冲器
CN111731472B (zh) 一种轻型飞机收放式起落架
CN105035113A (zh) 双级式车辆前端吸能装置
CN108674635A (zh) 一种起落架坠撞吸能装置
CN211055363U (zh) 一种轻型飞机起落架
CN107906156B (zh) 一种汽车储能减震器
CN113882297A (zh) 一种高速公路安全防护护栏
CN210600010U (zh) 一种摩托车用减震组件
CN109292078B (zh) 一种新能源抗低能量损伤的飞机起落架组件
CN218839750U (zh) 一种飞行器起降装置
CN216707171U (zh) 一种转盘式自动喷砂机
CN216676922U (zh) 一种pu防撞滑板轻木芯板
CN221075081U (zh) 一种稳定式摩托车前减震器
CN218152148U (zh) 一种工程机械技术减震降噪设施
CN220764598U (zh) 一种用于摩托车的后减震器组件
CN218400955U (zh) 一种超轻型飞机起落架缓冲器
CN220566346U (zh) 一种液压油缸用的减震机构
CN214729722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环境监测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1

Address after: 200120 building C, No. 888, Huanhu West 2nd Road, Lingang xinpian District,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Jiexia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56600 Room 102, unit 2, building 10, No. 380, Bohai 8th Road, Bincheng District, Binzh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ao Hongfei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