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32192B - 扫风组件和空调设备 - Google Patents

扫风组件和空调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32192B
CN113432192B CN202110644349.9A CN202110644349A CN113432192B CN 113432192 B CN113432192 B CN 113432192B CN 202110644349 A CN202110644349 A CN 202110644349A CN 113432192 B CN113432192 B CN 1134321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blade
sweeping
wind sweeping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443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32192A (zh
Inventor
廖岸辉
文超
郑和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Air Conditioner Wu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4434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321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321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21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321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21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扫风组件和空调设备,扫风组件包括多个扫风叶片,每个扫风叶片包括主体部、以及从主体部相对两侧凸伸形成的第一叶片部和第二叶片部,第一叶片部和第二叶片部沿第一方向延伸;其中,多个扫风叶片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叶片部与第二叶片部在主体部上的投影交错设置,且第一叶片部的至少一侧上开设有第一开口;当主体部转动时,多个扫风叶片呈现柔风模式和扫风模式,其中,柔风模式为相邻的两个扫风叶片共面设置或部分相交;扫风模式为相邻的两个扫风叶片不相交,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扫风叶片由于本身的微孔结构导致在扫风模式下出现出风速度和风量严重降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扫风组件和空调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扫风组件和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空调器作为控制环境温度时不可或缺的设备,其功能日渐丰富,现在已被人们广泛使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到的空调器一般只具有普通扫风模式,此时经过空调器中扫风叶片导出的冷风或热风的流速较快,导致气流接触到用户时会给用户带来明显的不适感。
对此,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同时具有普通扫风模式和柔风模式的空调器,当用户开启相应空调器的柔风模式时,经过空调器中具有微孔结构的扫风叶片进行挡风后,用户接触到的气流不仅流速缓和而且流量也比较小,故不会给用户带来不适感。然而当用户需要快速调节环境温度时,需要开启普通扫风模式,此时扫风叶片的微孔结构在导风时也会严重降低空调器的出风速度和风量,缩短了空调器的正常送风距离,影响了空调器的性能。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缺陷,有待改进与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扫风组件和空调设备,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扫风叶片由于本身的微孔结构导致在扫风模式下出现出风速度和风量严重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扫风组件,包括多个扫风叶片,每个所述扫风叶片包括主体部、以及从所述主体部相对两侧凸伸形成的第一叶片部和第二叶片部,所述第一叶片部和所述第二叶片部沿第一方向延伸;其中,多个所述扫风叶片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叶片部与所述第二叶片部在所述主体部上的投影交错设置,且所述第一叶片部的至少一侧上开设有第一开口;当所述主体部转动时,多个所述扫风叶片呈现柔风模式和扫风模式,其中,所述柔风模式为相邻的两个所述扫风叶片共面设置或部分相交;所述扫风模式为相邻的两个所述扫风叶片不相交。
其中,每个所述扫风叶片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叶片部和所述第二叶片部,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扫风叶片中,其中一个所述扫风叶片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叶片部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小于另一个所述扫风叶片上对应第一叶片部的宽度。
其中,每个所述扫风叶片中,多个所述第一叶片部和所述第二叶片部均为等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叶片部的至少一侧上开设有第二开口。
其中,所述第二叶片部的两侧上均开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二开口。
其中,所述第一叶片部的两侧上均开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开口。
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截面形状包括矩形、三角形和圆弧形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第一开口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叶片部最大宽度的三分之二。
其中,所述扫风叶片还包括与所述主体部固定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固定的转轴部;
所述扫风组件还包括:
蜗舌,所述蜗舌上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孔,用于安装所述连接部;
连杆,所述连杆上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转轴部,以使多个所述扫风叶片随所述连杆转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设备,包含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扫风组件。
本发明提供的扫风组件和空调设备,当扫风叶片的主体部转动时,多个扫风叶片呈现扫风模式和柔风模式,柔风模式为相邻两个扫风叶片共面设置或部分相交,以形成空隙后起到柔风效果;扫风模式为相邻两个扫风叶片不相交,由于扫风叶片本身不具备微孔结构,相邻两个扫风叶片的导风作用不会受到影响,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扫风叶片由于本身的微孔结构导致在扫风模式下出现出风速度和风量严重降低的问题,有利于空调设备在兼有柔风模式的同时,其扫风模式的性能不受到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扫风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扫风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扫风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扫风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相邻两个扫风叶片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设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的标号表示。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扫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第一方向可以是横向x方向,第二方向可以是纵向y方向,该第一方向(x方向)和第二方向(y方向)相互垂直。该扫风组件10包括多个扫风叶片11。图2a~2c是本发明提供的扫风叶片的结构示意图,每个该扫风叶片11包括主体部111、以及从该主体部111相对两侧凸伸形成的第一叶片部112和第二叶片部113,该第一叶片部112和该第二叶片部沿x方向延伸。其中,多个该扫风叶片11沿该x方向间隔设置,该第一叶片部112与该第二叶片部113在该主体部111上的投影交错设置,且该第一叶片部112的至少一侧上开设有第一开口1121。当该主体部111转动时,多个该扫风叶片11呈现柔风模式和扫风模式,其中,该柔风模式为相邻的两个该扫风叶片11共面设置或部分相交;该扫风模式为相邻的两个该扫风叶片11不相交。
具体地,该扫风叶片11的材质可以是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High impactpolystyrene)或ABS塑料,其厚度的优选范围为2mm~3mm,当扫风叶片11选择上述材质和厚度时,既能保证扫风叶片11的结构强度,也能保证扫风叶片11的轻量化,有利于保证扫风叶片11在工作状态时的可靠性。另外,当扫风叶片11的材质为HIPS或ABS塑料时,通过注塑机来制造扫风叶片11,此时扫风叶片11为注塑一体成形。
在扫风叶片11中,主体部111为主干部分,第一叶片部112和第二叶片部113均为分支部分,其中第一叶片部112和第二叶片部113分别通过主体部111沿横向x方向凸伸形成。在第一叶片部的112的一侧上还开设有第一开口1121,在形成该第一开口1121后,该第一开口1121实际上构成了第一叶片部112的外壁,即该第一开口1121为开放结构,并非孔类结构。由于第一叶片部112和第二叶片部113在该主体部111的两侧呈交错设置,故扫风叶片11呈现为类“Z”字形状,即第一叶片部112与第二叶片部113互相平行,且中间间隔有主体部111。主体部111作为扫风叶片11的主干部分,同时也是扫风叶片11在进行旋转时的旋转轴,即第一叶片部112和第二叶片部113可绕主体部111进行随轴360°转动,当相邻的扫风叶片11同时进行旋转时,由于相邻的扫风叶片11沿x方向进行间隔设置且对应的主体部111(即旋转轴)的位置不同,故扫风叶片11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相邻的扫风叶片11可呈现共面(可参见图3和图4)、部分相交以及不相交状态。
如图3所示,柔风模式中,当相邻两个扫风叶片11之间呈现共面设置时,一个扫风叶片11的第一开口1121与另一个扫风叶片11的第二叶片部113可以呈现共面状态,第一开口1121与第二叶片部113之间形成半封闭式的间隙区(图中未示出),该间隙区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第一开口1121面积的大小,另一方面取决于第一叶片部112与第二叶片部113之间的装配容差。该间隙区使得流动气体通过该间隙时,其流速和流量都会得到减少,从而达到柔风的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第一开口1121的大小来实现所需的柔风强度。柔风模式中,当相邻两个扫风叶片11之间部分相交时,一个扫风叶片11的第一叶片部112与另一个扫风叶片11的第二叶片部113之间呈“X”形交错设置,此时,第一叶片部112与第二叶片部113形成角度的范围为0°到180°,且二者之间形成有开放式的通道,该通道的面积大于该间隙区的面积,因此对应的柔风效果弱于相邻两个扫风叶片11呈现共面设置时的柔风效果。
扫风模式中,当相邻两个扫风叶片11之间不相交时,一个扫风叶片11的第一叶片部112与另一个扫风叶片11的第二叶片部113不相交,第一叶片部112与第二叶片部113之间形成完全开放式的通道(图中未示出),该通道使得流动气体通过该通道时,由于第一开口1121为开放结构而不是微孔结构,扫风叶片11只存在导风作用,气体流速和流量都不会受到影响,故可保证扫风模式的性能。
如图2a~2c所示,其中,每个该扫风叶片11包括沿y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该第一叶片部112和该第二叶片部113,该y方向垂直于该x方向。如图3所示,其中,相邻的两个该扫风叶片11中,其中一个该扫风叶片11上相邻两个该第二叶片部113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小于另一个该扫风叶片11上对应第一叶片部112的宽度。
具体地,该第一叶片部112和该第二叶片部113的数量均可灵活设置,比如优选第一叶片部112和第二叶片部113的数量相等且均为3个或4个,需要指出的是当第一叶片部112和第二叶片部113的数量增加时,对应扫风叶片11和间隙区的面积也会增大,对应柔风效果和扫风效果也会更明显,但一味增加第一叶片部112和第二叶片部113的数量同样也会带来制造其成本的增加,同时还会增加扫风叶片11的重量,导致其旋转时要克服更大的阻力,不利于控制其旋转时带来的功耗,故优选第一叶片部112和第二叶片部113的数量均为3个,可保证单个扫风叶片11具有较为均衡的性能。
如图2a~2c所示,一个扫风叶片11中第一叶片部112的宽度为d,相邻两个第二叶片部113之间的间隔距离为h。为了保证在柔风模式中第一开口1121与第二叶片部113之间可以形成半封闭式的间隙区,相邻的两个该扫风叶片11中,其中一个该扫风叶片11上相邻两个该第二叶片部113之间的间隔距离h不小于另一个该扫风叶片11上对应第一叶片部112的宽度d,即d≤h,例如优选d为8~10mm,优选h≥10mm。
当d<h时,相邻两个扫风叶片11之间的配合容差较大,如图3所示,当主体部111进行转动后,在柔风模式中一个扫风叶片11的多个第一叶片部112能较为灵活地嵌合在另一个扫风叶片11的多个第二叶片部113之间形成的间隔内,以形成半封闭的间隔区;当d=h时,相邻两个扫风叶片11之间的配合容差较小,优选为间隙配合,在柔风模式中一个扫风叶片11的多个第一叶片部112能紧密地嵌合在另一个扫风叶片11的多个第二叶片部113之间形成的间隔内,以形成多个沿x方向间隔设置的微孔结构(图中未示出),通过这种方式,由于相邻两个扫风叶片11之间的配合容差较小(近似于0),该微孔结构柔风的效果只取决于第一开口1121的大小,可使得柔风的效果最为可控,但这种方式对扫风叶片11的制造工艺和装配工艺都要求较高,需要精准控制扫风叶片11的尺寸及公差配合,以使在柔风模式中相邻两扫风叶片11能够紧密嵌合并且当主体部111转动时,相邻两个扫风叶片11能够从柔风模式转换为扫风模式而不会出现机械卡死的情况。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满足其中一个该扫风叶片11上相邻两个该第二叶片部113之间的间隔距离h不小于另一个该扫风叶片11上对应第一叶片部112的宽度d条件的同时,对应一个该扫风叶片11上相邻两个该第一叶片部112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小于另一个该扫风叶片11上对应第二叶片部113的宽度。
其中,每个该扫风叶片11中,多个该第一叶片部112和该第二叶片部113均为等间隔设置。
具体地,在每个扫风叶片11中,多个第一叶片部112沿y方向等间隔设置,其间隔距离随第二叶片部113的宽度设定;多个第二叶片部113沿y方向等间隔设置,其间隔距离随第一叶片部112的宽度设定,如图2a所示,多个第二叶片部113沿y方向按照间隔距离为h进行等间距间隔设置,其中h≥d,即通过这种方式设置的第二叶片部113可以保证其与第一开口1121形成间隙区后,该间隙区也是沿y方向均匀排布的,对应柔风的效果也较为明显和可控。
如图4所示,其中,该第二叶片部113的至少一侧上开设有第二开口1131。
具体地,如图4所示,可在第二叶片部113的至少一侧上开设有第二开口1131,第二开口1131的开口方向与第一开口1121的开口方向相反,即第一开口1121的开口方向朝向纵向y方向,第二开口1131的开口方向为朝向纵向y方向但与第一开口1121的开口方向相反,且第二开口1131的开口宽度(x方向上开口宽度)可与第一开口1121的开口宽度(x方向上的开口宽度)相等,在对应的柔风模式中,相邻的两个该扫风叶片11中,其中一个该扫风叶片11的该第一开口1121与另一个该扫风叶片的该第二开口1131相对设置,第一开口1121可与第二开口1131对齐。通过在第二叶片部113的至少一侧开设有第二开口1131,与如图3中只在第一叶片部112的至少一侧开设第一开口1121相比,可进一步增大间隙区的面积,弱化对应柔风模式的效果,避免过度柔风导致柔风模式中出风量和风速均太小影响用户的体验。
其中,该第二叶片部113的两侧上均开设有沿x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该第二开口1131。
具体地,在第二叶片部113的两侧上均开设有沿x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该第二开口1131,可在第二叶片部113上沿x方向按照相等间距间隔设置多个该第二开口1131,该间距的优选范围为10~15mm。在柔风模式中,一个扫风叶片11的第二叶片部113一侧上开设的多个第二开口1131与另一个扫风叶片11上的第一开口1121相对设置,另一侧上开设的多个第二开口1131与另一个扫风叶片11上的第一叶片部112相对设置,通过这种方式,可再进一步增大间隙区的面积,进一步弱化对应柔风模式的效果,进一步避免过度柔风导致柔风模式中出风量和风速均太小影响用户的体验。
其中,该第一叶片部的两侧上均开设有沿x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该第一开口。
具体地,在第一叶片部112的两侧上均开设有沿x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该第一开口1121,可在第一叶片部112上沿x方向按照相等间距间隔设置多个该第一开口1121,该间距的优选范围为10~15mm。在柔风模式中,一个扫风叶片11的第一叶片部112两侧上开设的多个第一开口1121与另一个扫风叶片11的第二叶片部113相对设置,与如图3所示只在第一叶片部112的一侧上开设第一开口1121相比,这种方式可进一步弱化柔风模式的效果,避免过度柔风导致柔风模式中出风量和风速均太小影响用户的体验。
其中,该第一开口在该x方向上的截面形状包括矩形、三角形和圆弧形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地,如图2a所示,该第一开口1121在该x方向上的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如图2b所示,该第一开口1121在该x方向上的截面形状可以为三角形;如图2c所示,该第一开口1121在该x方向上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弧形。其中,在一个扫风叶片11中,该第一开口1121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是上述形状的组合,例如,一个第一叶片部112上同时存在矩形、三角形和圆弧形的第一开口1121,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不同形状的第一开口1121对应的柔风效果也不相同,其中,优选第一开口1121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由于其圆弧形的截面,气流在流经该截面时过渡平稳,因此对应柔风和导风模式的性能都较为理想。
其中,该第一开口1121的深度小于该第一叶片部112最大宽度的三分之二。
具体地,如图2a~2c所示,该第一开口1121的深度是指沿y方向上的深度b,该第一叶片部112的最大宽度为沿纵向y方向上的宽度d,即b≤(2d)/3,当b和d满足上述条件,在该第一叶片部112上开设第一开口1121后,对应第一叶片部112的结构强度也能保证使用要求,即在柔风模式和导风模式中,当第一叶片部112经受一定气流冲击时,不会因为开口深度过大导致第一叶片部112出现脆性断裂的情况。进一步地,可设置第一开口1121的深度等于该第一叶片部112最大宽度的二分之一,与设置b=(2d)/3的条件相比,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可既保证第一叶片部112在开设第一开口1121后的结构强度,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柔风模式中第一开口1121与第二叶片部113之间形成的间隙区的面积满足柔风要求,以达到相应的柔风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扫风组件10中,如图2a~2c所示,该扫风叶片11还包括与该主体部111固定的连接部114、以及与该连接部114固定的转轴部115;如图1所示,该扫风组件10还包括:蜗舌12,该蜗舌12上沿该x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孔(图中未示出),用于安装该连接部114;连杆15,该连杆15上沿该x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图中未示出),用于安装该转轴部115,以使多个该扫风叶片11随该连杆15转动。
具体地,该主体部111上设置有连接部114和转轴部115,其中该连接部114用于将扫风叶片11卡合到该蜗舌12上设置的限位孔上,使得多个扫风叶片11能够在蜗舌12上按照x方向以一定间隔进行排布,在扫风叶片11卡合到该限位孔后,转轴部115安装到连杆15上设置的安装孔上,以使扫风叶片11随该连杆15转动。
如图1所示,该扫风组件10还包括叶片电机13和曲柄14,其中曲柄14的一端与该连杆15设置的曲柄孔(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曲柄14另一端设置有螺纹孔(图中未示出),用于固定该叶片电机13的转轴(图中未示出),通过螺钉将曲柄14直接固定到叶片电机13的转轴;或者,曲柄14另一端设置凸台和凸筋,叶片电机13的转轴上设置有与凸台和凸筋匹配的卡槽,使得卡槽与凸筋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使得曲柄14固定到叶片电机13的转轴上。
当该叶片电机13启动并转动后,曲柄14带动连杆15进行转动,安装在连杆15上的扫风叶片11随之进行转动,以使多个所述扫风叶片11可呈现柔风模式和扫风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的扫风组件10。
具体地,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空调设备可以是空调器,如图6所示,该空调器100包括扫风组件10、风道20、风扇电机30、风扇40、电机盖50以及轴承盖60,其中,该风道20设置有出风口(图中未示出),该电机盖50设置在该风道20底部并与该风道20连接,该轴承盖60设置在该风道顶部并与该风道20连接,扫风组件10设置在该风道内侧且其蜗舌12与该风道20连接,由于该空调器1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中对应扫风组件10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由上述可知,本申请提供的扫风组件和空调设备,当扫风叶片的主体部转动时,多个扫风叶片呈现扫风模式和柔风模式,柔风模式为相邻两个扫风叶片共面设置或部分相交,以形成空隙后起到柔风效果;扫风模式为相邻两个扫风叶片不相交,由于扫风叶片本身不具备微孔结构,相邻两个扫风叶片的导风作用不会受到影响,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扫风叶片由于本身的微孔结构导致在扫风模式下出现出风速度和风量严重降低的问题,有利于空调设备在兼有柔风模式的同时,其扫风模式的性能不受到影响。
综上,虽然本申请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扫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扫风叶片,每个所述扫风叶片包括主体部、以及从所述主体部相对两侧凸伸形成的第一叶片部和第二叶片部,所述第一叶片部和所述第二叶片部沿第一方向延伸;
其中,多个所述扫风叶片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叶片部与所述第二叶片部在所述主体部上的投影交错设置,且所述第一叶片部的至少一侧上开设有第一开口;
当所述主体部转动时,多个所述扫风叶片呈现柔风模式和扫风模式,其中,所述柔风模式为相邻的两个所述扫风叶片共面设置;所述扫风模式为相邻的两个所述扫风叶片平行不共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扫风叶片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叶片部和所述第二叶片部,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扫风叶片中,其中一个所述扫风叶片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叶片部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小于另一个所述扫风叶片上对应第一叶片部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扫风叶片中,多个所述第一叶片部和所述第二叶片部均为等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片部的至少一侧上开设有第二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片部的两侧上均开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二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部的两侧上均开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截面形状包括矩形、三角形和圆弧形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叶片部最大宽度的三分之二。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扫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风叶片还包括与所述主体部固定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固定的转轴部;
所述扫风组件还包括:
蜗舌,所述蜗舌上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孔,用于安装所述连接部;
连杆,所述连杆上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转轴部,以使多个所述扫风叶片随所述连杆转动。
10.一种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扫风组件。
CN202110644349.9A 2021-06-09 2021-06-09 扫风组件和空调设备 Active CN1134321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4349.9A CN113432192B (zh) 2021-06-09 2021-06-09 扫风组件和空调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4349.9A CN113432192B (zh) 2021-06-09 2021-06-09 扫风组件和空调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2192A CN113432192A (zh) 2021-09-24
CN113432192B true CN113432192B (zh) 2022-09-02

Family

ID=77755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4349.9A Active CN113432192B (zh) 2021-06-09 2021-06-09 扫风组件和空调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3219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111156A (ko) * 2000-06-08 2001-12-17 토마스 이. 데이비스 에어컨 실내기의 토출공기유도용 브레이드 및 이를제작하기 위한 사출금형
CN102162464A (zh) * 2011-05-05 2011-08-24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带小凹坑的锯齿形叶片的贯流风轮
CN104764182A (zh) * 2015-02-13 2015-07-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百叶机构及具有其的出风装置
CN107631459A (zh) * 2017-10-02 2018-01-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挡风板、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7655189A (zh) * 2017-10-20 2018-02-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叶片及使用该导风叶片的空调内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04667A (zh) * 2017-09-12 2017-12-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扫风叶片结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111156A (ko) * 2000-06-08 2001-12-17 토마스 이. 데이비스 에어컨 실내기의 토출공기유도용 브레이드 및 이를제작하기 위한 사출금형
CN102162464A (zh) * 2011-05-05 2011-08-24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带小凹坑的锯齿形叶片的贯流风轮
CN104764182A (zh) * 2015-02-13 2015-07-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百叶机构及具有其的出风装置
CN107631459A (zh) * 2017-10-02 2018-01-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挡风板、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7655189A (zh) * 2017-10-20 2018-02-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叶片及使用该导风叶片的空调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2192A (zh) 2021-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32192B (zh) 扫风组件和空调设备
CN210399166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503184U (zh) 空调器的导风叶片、导风组件、面板组件以及空调器
CN113483402A (zh) 新风装置、空调内机及空调
CN210601985U (zh) 加湿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1442391A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14120370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摆叶
CN114440433A (zh) 风道组件和空调
CN210511939U (zh) 一种风扇罩及空调
CN108489063B (zh) 一种导风叶片及空调器
CN112393411A (zh) 出风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CN220624194U (zh) 一种送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220017657U (zh) 风道组件及空气调节设备
CN218119908U (zh) 空调及其摆风装置
CN211503191U (zh) 空调器的面板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20083285U (zh) 风道组件及空气调节设备
CN217635896U (zh) 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设备
CN218955146U (zh) 一种出风装置及空调
CN210717832U (zh) 风道结构和空调室内机
CN220817907U (zh) 空调器
CN213273153U (zh) 空气处理设备的百叶组件和空气处理设备
CN211345759U (zh) 风道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218401U (zh) 一种叶片式可调节气道截面积的导风罩
CN215909216U (zh) 空调器
CN111197597A (zh) 离心风机、离心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9

Address after: No. 9, Tuanjie Street, Dongxihu District, Wuhan, Hubei 430,040

Patentee after: TCL AIR CONDITIONER WUHAN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427, Zhongshan, Guangdong province Nantou town head road

Patentee before: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