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04667A - 扫风叶片结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扫风叶片结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04667A
CN107504667A CN201710821151.7A CN201710821151A CN107504667A CN 107504667 A CN107504667 A CN 107504667A CN 201710821151 A CN201710821151 A CN 201710821151A CN 107504667 A CN107504667 A CN 1075046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air
chip architecture
fan blade
swee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211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青辉
汪春节
邓浩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71082115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0466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04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0466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3488 priority patent/WO2019052349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13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using more than one tilting member, e.g. with several pivoting bla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扫风叶片结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扫风叶片结构包括:包括:多个叶片;转轴,各个叶片相对于转轴同向倾斜地设置;其中,转轴的中心轴线在叶片上的投影为第一直线,第一直线与垂直于转轴的中心轴的第二直线形成预定角度a,其中,35°≤a≤75°。本发明的扫风叶片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实现左右扫风功能的扫风叶片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

Description

扫风叶片结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扫风叶片结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多数空调器除了具有上下扫风功能外,一般还具有左右扫风功能,这样才能更加符合消费者对空调器出风的多样化需求。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扫风机构的扫风叶片一般有刚性叶片和柔性叶片两种形式。刚性叶片与连杆和叶片卡板均转动连接,从而实现转动扫风;柔性叶片与叶片卡板固定连接,并与连杆转动连接,通过柔性弯折实现扫风。
然而,现有的扫风叶片与连杆转动连接的连杆轴一般为独立的结构,即叶片上设置有与连杆配合的装配槽,连杆轴的两端与装配槽两侧连接,由于叶片较薄,导致连接强度不够,总装配的时候易出现连杆轴与叶片连接处被拉断的情况,使用可靠性降低。
此外,市场上空调器的左右扫风叶片的表面没有任何特征即叶片表面较光滑,此种设计使得整机吹出的气流较湍急,整机舒适性差,人体体验感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扫风叶片结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实现左右扫风功能的扫风叶片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扫风叶片结构,包括:多个叶片;转轴,各个叶片相对于转轴同向倾斜地设置;其中,转轴的中心轴线在叶片上的投影为第一直线,第一直线与垂直于转轴的中心轴的第二直线形成预定角度a,其中,35°≤a≤75°。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叶片的端面上设置有凸起部和/或凹陷部。
进一步地,多个叶片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扫风叶片,至少一个凸起部设置在第一扫风叶片上。
进一步地,第一扫风叶片的两个端面上均设置有凸起部。
进一步地,多个叶片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扫风叶片,至少一个凹陷部设置在第二扫风叶片上。
进一步地,第二扫风叶片的两个端面上均设置有凹陷部。
进一步地,凹陷部为通孔。
进一步地,凹陷部为凹坑。
进一步地,各个叶片与转轴一体成型。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导风板组件,包括安装板和扫风叶片结构,扫风叶片结构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板上,扫风叶片结构为上述的扫风叶片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导风板组件和用于安装导风板组件的底座,导风板组件为上述的导风板组件。
本发明的扫风叶片结构通过将各个叶片相对于转轴同向倾斜地设置实现了扫风叶片结构的左右扫风功能。其中,转轴的中心轴线在叶片上的投影为第一直线,第一直线与垂直于转轴的中心轴的第二直线形成预定角度a,其中,35°≤a≤75°。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根据左右扫风需要,转动转轴完成左右扫风切换。本发明的扫风叶片结构通过将各个叶片相对于转轴同向倾斜地设置即实现了扫风叶片结构的左右扫风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实现左右扫风功能的扫风叶片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扫风叶片结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扫风叶片结构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扫风叶片结构的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扫风叶片结构的C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扫风叶片结构的D处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导风板组件和底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凸起部;20、第一扫风叶片;30、第二扫风叶片;40、凹陷部;70、转轴;80、导风板组件;81、安装板;82、扫风叶片结构;9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扫风叶片结构,请参考图1至图5,扫风叶片结构包括:多个叶片;转轴70,各个叶片相对于转轴70同向倾斜地设置;其中,转轴70的中心轴线在叶片上的投影为第一直线,第一直线与垂直于转轴70的中心轴的第二直线形成预定角度a,其中,35°≤a≤75°。
本发明的扫风叶片结构通过将各个叶片相对于转轴70同向倾斜地设置实现了扫风叶片结构的左右扫风功能。其中,转轴70的中心轴线在叶片上的投影为第一直线,第一直线与垂直于转轴70的中心轴的第二直线形成预定角度a,其中,35°≤a≤75°。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根据左右扫风需要,转动转轴70完成左右扫风切换。本发明的扫风叶片结构通过将各个叶片相对于转轴70同向倾斜地设置即实现了扫风叶片结构的左右扫风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实现左右扫风功能的扫风叶片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
优选地,至少一个叶片的端面上设置有凸起部10和/或凹陷部40。
本发明的扫风叶片结构通过在至少一个叶片的端面上设置有凸起部10和/或凹陷部40,整机吹出的气流在贴近具有凸起部10或凹陷部40的叶片的表面处有轻微的乱流,从而使得气流流动更加缓和,提高了整机舒适性,增强了人体的体验感。
相比现有的空调器的左右扫风叶片的表面较为光滑,从而使得整机吹出的气流较湍急,由此导致整机舒适性差和人体体验感不良,而本发明的扫风叶片结构通过在至少一个叶片的端面上设置有凸起部10和/或凹陷部40,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扫风叶片使得整机吹出的气流较为湍急的问题。
为了能够使整机吹出的气流在贴近具有凸起部10的叶片的表面处有轻微的乱流,如图1所示,多个叶片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扫风叶片20,至少一个凸起部10设置在第一扫风叶片20上。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多个叶片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扫风叶片20,其中,凸起部10设置在第一扫风叶片20上,从而能够使整机吹出的气流在贴近具有凸起部10的第一扫风叶片20的表面处有轻微的乱流,从而使得气流流动更加缓和,提高了整机舒适性,增强了人体的体验感。
为了能够保证第一扫风叶片20的表面处的乱流现象,第一扫风叶片20的两个端面上均设置有凸起部10。通过在第一扫风叶片20的两个端面上均设置有凸起部10,从而能够使第一扫风叶片20的两侧均具有轻微的乱流,从而使得气流流动更加缓和,提高了整机舒适性,增强了人体的体验感。
为了能够扩大第一扫风叶片20的表面的轻微的乱流现象,如图5所示,凸起部10为多个,多个凸起部10间隔地设置在第一扫风叶片20上。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凸起部10设置为多个,多个凸起部10间隔地设置在第一扫风叶片20上,从而能够使得第一扫风叶片20的整个表面均具有轻微的乱流,从而使得气流流动更加缓和,提高了整机舒适性,增强了人体的体验感。
为了能够使整机吹出的气流在贴近具有凹陷部40的叶片的表面处有轻微的乱流,多个叶片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扫风叶片30,至少一个凹陷部40设置在第二扫风叶片30上。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多个叶片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扫风叶片30,其中,凹陷部40设置在第二扫风叶片30上,从而能够使整机吹出的气流在贴近具有凹陷部40的第二扫风叶片30的表面处有轻微的乱流,从而使得气流流动更加缓和,提高了整机舒适性,增强了人体的体验感。
为了能够保证第二扫风叶片30的表面处的乱流现象,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扫风叶片30的两个端面上均设置有凹陷部40。通过在第二扫风叶片30的两个端面上均设置有凹陷部40,从而能够使第二扫风叶片30的两侧均具有轻微的乱流,从而使得气流流动更加缓和,提高了整机舒适性,增强了人体的体验感。
为了能够扩大第二扫风叶片30的表面的轻微的乱流现象,凹陷部40为多个,多个凹陷部40间隔地设置在第二扫风叶片30上。
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凹陷部40设置为多个,多个凹陷部40间隔地设置在第二扫风叶片30上,从而能够使得第二扫风叶片30的整个表面均具有轻微的乱流,从而使得气流流动更加缓和,提高了整机舒适性,增强了人体的体验感。
优选地,凹陷部40为通孔。
通过设计通孔结构可使得整机吹出的气流在贴近扫风叶片表面处有轻微的乱流,气流流动更加缓和,吹出的风更接近自然风,提高了整机舒适性,增强了人体体验感。
优选地,凹陷部40为凹坑。
通过凹坑结构设计可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扫风叶片的重量,防止了左右扫风叶片发生变形的潜在问题,也可以一定程度得整机吹出的风的气流更加缓和,吹出的风更接近自然风,提高了整机舒适性,增强了人体体验感。
在本实施例中,转轴70的中心轴线在叶片上的投影为第一直线,第一直线与垂直于转轴70的中心轴的第二直线形成预定角度a,其中,35°≤a≤75°。
优选地,a=45°。
考虑到加工成本,各个叶片与转轴70一体成型。
针对本发明的扫风叶片结构的第一个实施例,其中,转轴70上设置有同向倾斜的多个第一扫风叶片20,第一扫风叶片20的两个端面上均设置有凸起部10,凸起部10为多个,多个凸起部10间隔地设置在第一扫风叶片20上,从而能够使第一扫风叶片20的两侧均具有轻微的乱流,从而使得气流流动更加缓和,提高了整机舒适性,增强了人体的体验感。
针对本发明的扫风叶片结构的第二个实施例,其中,转轴70上设置有同向倾斜的多个第二扫风叶片30,凹陷部40为通孔,凹陷部40为多个,多个凹陷部40间隔地设置在第二扫风叶片30上,从而能够使第二扫风叶片30的两侧均具有轻微的乱流,从而使得气流流动更加缓和,提高了整机舒适性,增强了人体的体验感。
针对本发明的扫风叶片结构的第三个实施例,其中,转轴70上设置有同向倾斜的多个第二扫风叶片30,第二扫风叶片30的两个端面上均设置有凹陷部40,凹陷部40为凹坑,凹陷部40为多个,多个凹陷部40间隔地设置在第二扫风叶片30上,通过凹坑结构设计可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扫风叶片的重量,防止了左右扫风叶片发生变形的潜在问题,也可以一定程度得整机吹出的风的气流更加缓和,吹出的风更接近自然风,提高了整机舒适性,增强了人体体验感。
针对本发明的扫风叶片结构的第四个实施例,其中,转轴70上设置有同向倾斜的多个第一扫风叶片20以及第二扫风叶片30,第一扫风叶片20的两个端面上均设置有凸起部10,凸起部10为多个,多个凸起部10间隔地设置在第一扫风叶片20上,第二扫风叶片30的两个端面上均设置有凹陷部40,凹陷部40为多个,多个凹陷部40间隔地设置在第二扫风叶片30上,其中,一部分凹陷部40为凹坑,另一部分凹陷部40为通孔,通过凹坑结构设计可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扫风叶片的重量,防止了左右扫风叶片发生变形的潜在问题,通孔结构的设置也可以一定程度得整机吹出的风的气流更加缓和,吹出的风更接近自然风,提高了整机舒适性,增强了人体体验感。
针对本发明的扫风叶片结构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为了提高整机的舒适性,使得整机吹出的风更加符合人体触感,本发明的扫风叶片结构在左右扫风叶片上设计了一些结构特征,这些结构特征带来了不同的技术效果。
在每个扫风叶片的两侧设计有微孔结构,通过设计微孔结构可使得整机吹出的风的气流更加缓和,吹出的风更接近自然风,提高了整机舒适性,增强了人体体验感。
在每个扫风叶片的两侧设计有凹点结构,通过凹点结构设计可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扫风叶片的重量,防止了左右扫风叶片发生变形的潜在问题,也可以一定程度得整机吹出的风的气流更加缓和,吹出的风更接近自然风,提高了整机舒适性,增强了人体体验感。
在每个扫风叶片的两侧设计有凸点结构,通过凸点结构的设计使得整机吹出的气流更加缓和,提高了整机舒适性,增强了人体体验感。
本发明中的扫风叶片设计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扫风叶片的倾斜角度a的取值范围可为35度到75度,在此范围内都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左右扫风功能,且扫风效果比较良好,优选地,扫风叶片的倾斜角度设计为45度。扫风叶片的倾斜角度若小于35度,扫风叶片整个叶片面会阻塞风道口即风道口的风阻变的很大;扫风叶片的倾斜角度大于75度,扫风叶片的左右导向不明显就会影响气流向左向右流动的幅度,导风效果不明显。
左右扫风工作原理的实现是:当扫风叶片靠手动或电动来进行驱动叶片转动时,因扫风叶片本身具有一定的角度,叶片在转动的过程中实现了左右扫风。正是因为扫风叶片本身设计具有一定的角度,使得扫风叶片的结构设计简单化,优化了传动空调器的左右扫风叶片需要靠叶片间的连杆带动叶片摆动的设计缺陷。
本发明中的扫风叶片与扫风叶片轴(转轴70)是通过注塑一起成型的。扫风叶片与扫风叶片轴成一定的角度,当需要左扫风时,扫风叶片轴转动带动扫风叶片转动,使得扫风叶片的倾斜角指向左方向,空调器吹出的风通过扫风叶片的导向作用,实现向左吹风。当需要右扫风时,扫风叶片轴转动带动扫风叶片转动,使得扫风叶片的倾斜角指向右方向,空调器吹出的风通过扫风叶片的导向作用,实现向右吹风。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导风板组件,如图6所示,导风板组件包括安装板81和扫风叶片结构82,扫风叶片结构82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板81上,扫风叶片结构82为上述的扫风叶片结构8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导风板组件80和用于安装导风板组件80的底座90,导风板组件80为上述的导风板组件80。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扫风叶片结构通过将各个叶片相对于转轴70同向倾斜地设置实现了扫风叶片结构的左右扫风功能。其中,转轴70的中心轴线在叶片上的投影为第一直线,第一直线与垂直于转轴70的中心轴的第二直线形成预定角度a,其中,35°≤a≤75°。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根据左右扫风需要,转动转轴70完成左右扫风切换。本发明的扫风叶片结构通过将各个叶片相对于转轴70同向倾斜地设置即实现了扫风叶片结构的左右扫风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实现左右扫风功能的扫风叶片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扫风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叶片;
转轴(70),各个所述叶片相对于所述转轴(70)同向倾斜地设置;
其中,所述转轴(70)的中心轴线在所述叶片上的投影为第一直线,所述第一直线与垂直于所述转轴(70)的中心轴的第二直线形成预定角度a,其中,35°≤a≤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风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叶片的端面上设置有凸起部(10)和/或凹陷部(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风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叶片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扫风叶片(20),至少一个所述凸起部(10)设置在所述第一扫风叶片(2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扫风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扫风叶片(20)的两个端面上均设置有所述凸起部(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风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叶片包括:
至少一个第二扫风叶片(30),至少一个所述凹陷部(40)设置在所述第二扫风叶片(3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扫风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扫风叶片(30)的两个端面上均设置有所述凹陷部(4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风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40)为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扫风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40)为凹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风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叶片与所述转轴(70)一体成型。
10.一种导风板组件,包括安装板(81)和扫风叶片结构(82),所述扫风叶片结构(8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板(8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风叶片结构(82)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扫风叶片结构(82)。
11.一种空调器,包括导风板组件(80)和用于安装所述导风板组件(80)的底座(9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组件(80)为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风板组件(80)。
CN201710821151.7A 2017-09-12 2017-09-12 扫风叶片结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Pending CN1075046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21151.7A CN107504667A (zh) 2017-09-12 2017-09-12 扫风叶片结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PCT/CN2018/103488 WO2019052349A1 (zh) 2017-09-12 2018-08-31 扫风叶片结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21151.7A CN107504667A (zh) 2017-09-12 2017-09-12 扫风叶片结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04667A true CN107504667A (zh) 2017-12-22

Family

ID=60696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21151.7A Pending CN107504667A (zh) 2017-09-12 2017-09-12 扫风叶片结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04667A (zh)
WO (1) WO2019052349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2472A (zh) * 2018-09-11 2019-01-29 中国扬子集团滁州扬子空调器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导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WO2019052349A1 (zh) * 2017-09-12 2019-03-21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 扫风叶片结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CN111780389A (zh) * 2020-06-16 2020-10-1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送风机构及具有该送风机构的空调
CN113432192A (zh) * 2021-06-09 2021-09-24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扫风组件和空调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616303A (en) * 2022-03-04 2023-09-06 Dyson Technology Ltd Improved nozzle for a fan uni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69529A (en) * 1981-04-13 1982-10-19 Mamoru Fukae Automatic air-direction continous varying device for blow-off port of air conditioner utilizing air force of blower
CN2648335Y (zh) * 2003-09-02 2004-10-13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器
CN203478553U (zh) * 2013-06-19 2014-03-12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器导风摆叶装配结构
CN104132441A (zh) * 2014-07-31 2014-11-05 广东科龙空调器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扫风装置及空调器
CN206073399U (zh) * 2016-08-19 2017-04-05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导风组件
CN106766053A (zh) * 2016-12-30 2017-05-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扫风叶片、扫风机构及空调器
CN206247585U (zh) * 2016-11-26 2017-06-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扫风叶片组件和空气调节装置
CN207196868U (zh) * 2017-09-12 2018-04-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扫风叶片结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45308A (ja) * 2011-01-14 2012-08-02 Hinoki Industrial Co Ltd 空調・換気用の吹出装置
CN107504667A (zh) * 2017-09-12 2017-12-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扫风叶片结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69529A (en) * 1981-04-13 1982-10-19 Mamoru Fukae Automatic air-direction continous varying device for blow-off port of air conditioner utilizing air force of blower
CN2648335Y (zh) * 2003-09-02 2004-10-13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器
CN203478553U (zh) * 2013-06-19 2014-03-12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器导风摆叶装配结构
CN104132441A (zh) * 2014-07-31 2014-11-05 广东科龙空调器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扫风装置及空调器
CN206073399U (zh) * 2016-08-19 2017-04-05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导风组件
CN206247585U (zh) * 2016-11-26 2017-06-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扫风叶片组件和空气调节装置
CN106766053A (zh) * 2016-12-30 2017-05-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扫风叶片、扫风机构及空调器
CN207196868U (zh) * 2017-09-12 2018-04-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扫风叶片结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52349A1 (zh) * 2017-09-12 2019-03-21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 扫风叶片结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CN109282472A (zh) * 2018-09-11 2019-01-29 中国扬子集团滁州扬子空调器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导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1780389A (zh) * 2020-06-16 2020-10-1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送风机构及具有该送风机构的空调
CN111780389B (zh) * 2020-06-16 2022-06-10 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送风机构及具有该送风机构的空调
CN113432192A (zh) * 2021-06-09 2021-09-24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扫风组件和空调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52349A1 (zh) 2019-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04667A (zh) 扫风叶片结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CN201680560U (zh) 壁挂空调器
CN105823188B (zh) 风道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2254170U (zh) 空调器扫风叶片结构
CN106247590B (zh) 导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07461902A (zh) 导风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WO2016015387A1 (zh) 一种空调器扫风装置及空调器
CN104236043A (zh) 扫风叶片及扫风机构、空调器
CN105352159A (zh) 一种导风格栅及窗式空调
CN207196868U (zh) 扫风叶片结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CN207422591U (zh) 空调器
CN207262566U (zh) 挡风板、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WO2021208498A1 (zh) 无叶风扇喷嘴组件及无叶风扇
CN207570108U (zh) 导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8518834B (zh) 扫风组件、调风装置以及空调器
CN207585046U (zh) 用于空调器的导风结构和空调器
CN205448223U (zh) 扫风结构及面板组件
CN207962902U (zh) 一种扫风结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042564U (zh) 扫风叶片、扫风机构和空调器
CN107289610B (zh) 导风板、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7555749U (zh) 挡风板、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605361U (zh) 扫风叶片组件及空调器
CN208567038U (zh) 一种导风板组件及空调
CN207262573U (zh) 挡风板、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5536449U (zh) 用于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