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空调导风板与摆叶分开安装而导致摆叶安装困难或导风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送风机构,包括:导风框,所述导风框包括彼此平行相对的第一和第二导风板侧壁并且配置成可绕平行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导风板侧壁的纵向轴线转动;多个摆叶,所述多个摆叶沿着所述纵向轴线间隔地装配在所述导风框内,并且配置成可相对所述第一和第二导风板侧壁转动;以及连杆,所述连杆可沿着所述纵向轴线在所述导风框内延伸以连接每一个所述摆叶,并且配置成可平移地支撑在所述导风框上,使得所述连杆既可与所述导风框一起转动,又可沿着所述纵向轴线相对于所述导风框平移以便带动所述摆叶相对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导风板侧壁转动。
在上述送风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导风框还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纵向端壁和第二纵向端壁,所述连杆的第一端可从所述第二纵向端壁中穿过以延伸到所述导风框内,并且所述连杆的第二端可平移地支撑在所述第二纵向端壁上。
在上述送风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一纵向端壁上设有第一转轴,并且在所述第二纵向端壁上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沿着所述纵向轴线向相反方向延伸并且配置成可带动所述导风框绕所述纵向轴线转动。
在上述送风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转轴配置成可连接到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框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转动的导风框驱动装置;所述第二转轴为中空结构,使得所述连杆的所述第一端可从其中穿过以延伸到所述导风框内。
在上述送风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上设有中空圆柱状的连接头,在所述连接头的圆柱面上设有沿着所述圆柱面的周向延伸的长圆形槽,所述长圆形槽可与用于驱动所述连杆的连杆驱动装置的曲柄的末端相配并且配置成当所述连杆与所述导风框一起转动时可允许所述曲柄的末端沿着所述长圆形槽滑动。
在上述送风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曲柄的末端上形成有用于将所述末端保持在所述长圆形槽中的定位凸头。
在上述送风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摆叶上设有第一摆叶转轴和第二摆叶转轴,所述第一摆叶转轴布置在所述摆叶的相对的两侧上以分别可转动地固定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导风板侧壁上,所述第二摆叶转轴布置在位于所述摆叶中间的连杆孔中以便可与所述连杆固定在一起。
在上述送风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杆上形成有用于卡住每个摆叶的第二摆叶转轴的卡槽。
在上述送风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卡槽配置有容许所述第二摆叶转轴进入所述卡槽的喇叭状开口,所述喇叭状开口由两个相对的向外张开的弹性凸起围成。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的送风机构包括导风框。该导风框具有平行相对的第一和第二导风板侧壁并且可绕平行于该第一和第二导风板侧壁的纵向轴线转动,因此该导风框可以起到传统导风板的作用。多个摆叶沿着纵向轴线布置在导风框内并且在连杆的带动下可相对第一和第二导风板侧壁转动。通过摆叶都装配在导风框内,摆叶与导风框被集成为一体,形成一种能够同时实现风向横向和竖向变化的模块化组件。与分散式安装的导风板和摆叶结构相比,这种模块化的送风机构不仅所占空间大为减小,而且其生产、装配及售后维护的难度也得以显著降低。
优选地,在连杆的第二端上设置的连接头的圆柱面上形成有沿着圆柱面的周向延伸的长圆形槽,可允许连杆驱动机构的曲柄的末端在连杆与导风框一起绕纵向轴线转动时沿着该长圆形槽滑动,从而使得曲柄不会影响连杆的转动。曲柄末端上的定位凸头可阻止曲柄末端脱离长圆形槽。
优选地,连杆上的卡槽采用由两个弹性凸起围成的喇叭状的开口,可方便将摆叶上的第二摆叶转轴通过该开口压入卡槽中并将该第二摆叶转轴保持在该开口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该空调包括上述任一种送风机构。通过上述将导风板与摆叶集成为一体的模块化送风机构,该空调可采用结构紧凑的风道结构,并且该空调的生产、装配和售后维护的难度也得到明显地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内”、“外”、“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解决现有空调的导风板与摆叶分开安装所导致的摆叶安装困难或导风效果不好(由于摆叶太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送风机构。该送风机构1包括:导风框11,导风框11包括彼此平行相对的第一和第二导风板侧壁111、112并且配置成可绕平行于第一和第二导风板侧壁111、112的纵向轴线C转动;多个摆叶31,多个摆叶31沿着纵向轴线C间隔地装配在导风框11内,并且配置成可相对第一和第二导风板侧壁111、112转动;以及连杆21,连杆21可沿着纵向轴线C在导风框11内延伸以连接每一个摆叶31,并且配置成可平移地支撑在导风框11上,使得连杆21既可与导风框11一起转动,又可沿着纵向轴线C相对于导风框11平移以便带动摆叶31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导风板侧壁111、112转动。
在本文中所提及的“纵向轴线”是指导风框11绕其转动的中心轴线。在本文中所提及的“纵向”是指沿着平行该中心轴线的导风框侧壁延伸的方向。
图1是本发明送风机构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送风机构1包括导风框11、连杆21、和多个摆叶31。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该送风机构1还包括可连接到连杆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的曲柄41。
如图1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导风框11为四个侧壁围成的矩形框。因此,按照图1中所示的方位,在导风框1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形成开口(图中未标识),以便允许空气进入导风框11并从导风框11中流出。这四个侧壁分别为第一导风板侧壁111、第二导风板侧壁112、第一纵向端壁113、和第二纵向端壁114。第一导风板侧壁111和第二导风板侧壁112均为长边远大于短边的长条形平板结构。因此,沿着第一导风板侧壁111和第二导风板侧壁112的长边方向被称为“纵向”。第一导风板侧壁111和第二导风板侧壁112彼此平行相对。第一纵向端壁113垂直地连接到第一导风板侧壁111和第二导风板侧壁112的第一短边端,而第二纵向端壁114垂直地连接到第一导风板侧壁111和第二导风板侧壁112的第二短边端。第一和第二纵向端壁113、114也为平板结构。这四个侧壁可通过一体成型地方式形成导风框11。替代地,导风框11也可通过将上述四个侧壁装配到一起而形成(例如焊接方式);或者,第一导风板侧111和第一纵向端壁113一体地形成,第二导风板侧壁112与第二纵向端壁114一体低形成,然后再组装形成导风框11。
替代地,基于空调风道的实际配置,导风框11也可形成为方形框或其它合适的非矩形框。替代地,第一纵向端壁113和第二纵向端壁114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它非平板结构。
如图1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导风框11内沿着纵向轴线C的方向,布置至少一个加强肋118,例如可设置三个加强肋118,沿着纵向轴线C均匀地布置在导风框11内。加强肋的个数主要取决于第一和第二导风板侧壁111和112的纵向长度。该纵向长度的长度越长,需要的加强肋的数目就可能越多,以避免第一和第二导风板侧壁产生变形。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加强肋118为杆状结构,垂直地支撑在第一和第二导风板侧壁111、112之间。替代的地,加强肋118也可采用其它合适形状的结构,例如平行于进风方向的片状结构。以便尽可能地减小风阻。
如图1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导风框11的第一纵向端壁113上设有第一转轴116,并在第二纵向端壁114上设有第二转轴117。第一转轴116和第二转轴117沿着纵向轴线C向相反方向延伸,并且第一转轴116和第二转轴117的中心轴线与纵向轴线C重合。
如图5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一转轴116配置成可连接到导风框11的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例如电机或其它合适的驱动机构。在第一转轴116内沿着纵向轴线C形成有第一转轴轴孔116a。该第一转轴轴孔116a配置成可与导风框11的驱动装置的驱动轴相配合,使得在该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导风框11可绕纵向轴线C转动,从而能够调节在垂直于图5所在纸面的平面上的送风角度。如图5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二转轴117配置成为圆柱结构,并且其外直径要大于第一转轴116的外直径。在第二转轴117内形成中空圆柱腔117a。该中空圆柱腔117a配置成可允许连杆21从其中穿过并延伸到导风框11内。对应地,在导风框11的第二纵向端壁114上还形成有允许连杆21从其中通过的端壁孔(图中未标识)。
替代地,根据实际需要,可在导风框11的第二纵向端壁114上设置连接导风框驱动装置的第一转轴,并在第一纵向端壁113上设置容许连杆21从其中穿过的第二中空转轴。
如图1-图6所示,在一种或者多种实施例中,连杆21具有第一端211和第二端212。如图1和图5所示,连杆21的第一端211可从导风框11的第二纵向端壁114上的端壁孔穿过并在导风框11内沿着纵向轴线C向导风框11的第一纵向端壁116延伸。在组装状态下,连杆21的第一端211与第一纵向端壁116之间沿着纵向轴线C留有预定距离,以便避免连杆21的第一端211与第一纵向端壁116之间产生干涉。该预定距离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如图2和图5所示,连杆21的第二端212可平移地支撑在导风框11的第二纵向端壁114上,并且连杆21在第二纵向端壁114上的端壁孔内可相对于导风框21沿着纵向轴线C平移,但是无法相对于导风框11转动。因此,当导风框11绕纵向轴线C转动时,连杆21会随着导风框11一起转动,但是连杆21在垂直于纵向轴线C的平面上没有位移。
如图2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连杆21的第二端212上形成有连接头213。连接头213为中空的圆柱结构,从连杆21的第二端212沿着纵向轴线C向外延伸。在连接头213的圆柱面上沿着该圆柱面的周向形成有长圆形槽214。该长圆形槽214配置成可接纳用于驱动连杆21的连杆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的曲柄41的末端。连杆驱动装置独立于导风框驱动装置,也可为电机或其它合适的驱动机构。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该曲柄41的与长圆形槽214配合的末端上形成有相对于该末端径向扩大的定位凸头411,并且在曲柄41的另一个相对末端上形成有可接纳连杆驱动装置的驱动轴的轴孔412。该定位凸头411可将曲柄41的末端保持在长圆形槽214内。当连杆21与导风框11一起绕纵向轴线C转动时,曲柄41的末端可在长圆形槽214中沿着长圆形槽214滑动。因此,长圆形槽214在周向上的尺寸可基于导风框11的转动角度来确定。替代地,该长圆形槽214也可由其它形状的长条形槽取代,例如矩形槽。或者,在连接头213的周向圆柱面上形成可与曲柄41的末端相配并且允许该末端在其中滑动的其它滑道结构。替代地,连接头213也可采用其它适合与曲柄41的末端相配的结构,例如实心柱状结构,并且在该实心柱状结构的周向上形成可允许曲柄41的末端在其中沿其滑动的长条形槽。
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沿着连杆21的纵向,在连杆21上形成多个卡槽216。这些卡槽216形成在连杆21的同一侧上,沿着纵向轴线C彼此对齐并且彼此相距同样的距离。如图6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每个卡槽216为大致圆环形并且具有向外敞开的喇叭状开口216a。该喇叭状开口216a由向外突出的第一弹性凸起215a和第二弹性凸起215b围成。连杆21通过这些卡槽216与布置在导风框11内的多个摆叶31连接到一起。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每个摆叶31为大致方形的薄片结构。替代地,根据实际需要,摆叶31也可采用其它合适的形状。可选地,在组装状态下,多个摆也31沿着纵向轴线C均匀间隔地布置在导风框11内,并且每个摆叶31的朝向空调外的一侧上可采用倒圆角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在摆叶31的面对第一和第二导风板侧壁111、112的两侧上形成有位于同一轴线上的第一摆叶转轴311。该第一摆叶转轴311配置成可分别插入到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导风板侧壁111、112上的对应的摆叶转轴孔115中,使得每个摆叶31在导风框11内垂直于第一和第二导风板侧壁111、112,并可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导风板侧壁111、112转动。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每个摆叶31的中部形成有连杆孔312,并且在每个连杆孔312中形成有平行于第一摆叶转轴311的第二摆叶转轴312。连杆21在导风框11内延伸穿过每个摆叶的连杆孔312。替代地,摆叶31也可通过其边缘位置与连杆21形成合适的连接。如图6所示,第二摆叶转轴312配置成可与连杆21上的对应一个卡槽216相配。该第二摆叶转轴312通过喇叭状开口216a借助于第一弹性凸起215a和第二弹性凸起215b的弹性形变被压入到卡槽216中,并且由于第一弹性凸起215a和第二弹性凸起215b的自动弹性复位而被保持在卡槽216中。因此,连杆21与每一个摆叶31连接到一起。在连杆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连杆21可沿着纵向轴线C进行平移,通过连杆21与每个第二摆叶转轴312的配合,连杆21可带动每个摆叶31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导风侧壁111、112转动,从而能够在平行于图5所在纸面的平面上调节送风角度。替代地,摆叶31也可通过其它合适的结构与连杆21形成连接。
本发明的上述送风机构1通过对导风框11和连杆21的独立控制,既可单独通过控制导风框11的转动或摆叶31的转动来控制送风方向,也可同时控制导风框11和摆叶31的转动来控制送风方向,从而能够实现多角度送风。上面所描述的送风机构1的不同部件根据需要可进行任何合适的组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图中未示出)。该空调采用本发明的上述送风机构。在安装状态下,送风机构1的导风框11一般水平地布置在空调的出风口中(即导风框11的纵向轴线C处于水平方向),而摆叶处于竖直方向。由于本发明的送风机构为导风板与摆叶集成在一起的模块化组件,空调可采用结构紧凑的风道结构,并且该空调的生产、装配和售后维护的难度也得到明显地降低。进一步地,借助该送风机构,该空调能够实现多角度送风,从而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不同实施例的技术特征进行组合,也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