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85427B - 分拣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分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85427B
CN113385427B CN202110595137.6A CN202110595137A CN113385427B CN 113385427 B CN113385427 B CN 113385427B CN 202110595137 A CN202110595137 A CN 202110595137A CN 113385427 B CN113385427 B CN 1133854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curve
wheels
curved
horizon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951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85427A (zh
Inventor
夏鹏
覃健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int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int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int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int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9513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854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85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54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854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54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3/00Sorting according to destination
    • B07C3/02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B07C3/08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using arrangements of convey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5/00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G35/06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prising a load-carrier moving along a path, e.g. a closed path, and adapted to be engaged by any one of a series of traction elements spaced along the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ischarge Of Articles From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拣装置,第一轨道沿径向设置于第二轨道的外侧,第一轨道水平段的底板与第二轨道水平段的底板沿径向的间距为a1,第一轨道弯道段的底板与第二轨道弯道段的底板沿径向的间距为a2;分拣小车,分拣小车包括沿径向分布的直道轮与弯道轮,直道轮与弯道轮中,其中一个沿第一轨道运行,另一个沿第二轨道运行,直道轮与弯道轮沿径向的间距为b;a1与a2中,其中一个大于b,另一个小于b,以使分拣小车运行至水平区域时,弯道轮悬空,分拣小车通过直道轮前进;分拣小车运行至弯道区域时,直道轮悬空,分拣小车通过弯道轮前进。该分拣装置的分拣小车在水平区域与弯道区域间运行时较为平稳,噪音较小,能提高分拣装置运行可靠性与稳定性。

Description

分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拣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分拣装置。
背景技术
分拣机是一种是按照预先设定的计算机指令对物品进行分拣,并将分检出的物品运送至指定位置的装置。随着激光扫描、条码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分拣机在快递运输等领域的使用日益普遍。通常,分拣机包括环形轨道与多个首尾相连的分拣小车,分拣小车沿着环形轨道运行,以实现对货物包裹等的运输。环形轨道包括水平区域与弯道区域,相关技术中,一些分拣小车在从水平区域进入弯道区域时,由于弯道的冲击,行走轮容易卡死或损坏,导致分拣小车之后继续在水平区域上运行时出现颠簸,且容易发出较大的噪音,甚至导致分拣机无法继续运行。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分拣装置,其分拣小车在水平区域与弯道区域之间运行时,轮子不易卡死而损坏,能较为平稳的运行,不易产生过大的噪音,能降低分拣装置因轮子引发的故障率,提高分拣装置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分拣装置,包括:
轨道组件,所述轨道组件包括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沿径向设置于所述第二轨道的外侧,所述第一轨道包括第一轨道水平段与第一轨道弯道段,所述第二轨道包括第二轨道水平段与第二轨道弯道段,所述第一轨道水平段的底板与所述第二轨道水平段的底板沿所述径向的间距为a1,所述第一轨道弯道段的底板与所述第二轨道弯道段的底板沿所述径向的间距为a2;
分拣小车,所述分拣小车包括沿所述径向分布的直道轮与弯道轮,所述直道轮与所述弯道轮中,其中一个沿所述第一轨道运行,另一个沿所述第二轨道运行,所述直道轮与所述弯道轮沿所述径向的间距为b;
a1与a2中,其中一个大于b,另一个小于b,以使所述分拣小车运行至水平区域时,所述弯道轮悬空,所述分拣小车通过所述直道轮前进;所述分拣小车运行至弯道区域时,所述直道轮悬空,所述分拣小车通过所述弯道轮前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道轮沿所述第一轨道运行,所述直道轮沿所述第二轨道运行,a1<b,a2>b。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径向,所述第一轨道弯道段的底板与所述第一轨道水平段的底板的间距为x1,当所述分拣小车运行至所述水平区域时,所述弯道轮与所述第一轨道水平段的底板的间距为h1,x1≥h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轨道弯道段的底板与所述第二轨道水平段的底板沿所述径向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径向,所述第二轨道弯道段的顶板与所述第二轨道弯道段的底板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轨道水平段的顶板与所述第二轨道水平段的底板的间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道弯道段的顶板与所述第一轨道水平段的顶板沿所述径向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道弯道段的底板与所述第一轨道水平段的底板之间通过第一轨道底板过渡段连接,所述第一轨道底板过渡段相对于水平面倾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拣小车的两侧各连接有一个所述直道轮与一个所述弯道轮,所述分拣小车的两侧各分布有一个所述第一轨道与一个所述第二轨道,每侧的所述弯道轮沿对应的所述第一轨道运行,每侧的所述直道轮沿对应的所述第二轨道运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道的水平区域与所述第二轨道的弯道区域均设置有传感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径向,所述第二轨道弯道段的底板与所述第二轨道水平段的底板的间距为x2,当所述分拣小车运行至所述弯道区域时,所述直道轮与所述第二轨道弯道段的底板的间距为h2,x2≥h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轨道组件还包括轨道主体板,所述分拣小车的侧部伸出有导向轮,当所述分拣小车沿所述轨道组件运行时,所述导向轮沿所述轨道主体板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道轮沿所述第二轨道运行,所述直道轮沿所述第一轨道运行,a1>b,a2<b。
上述分拣装置,其分拣小车设置有沿径向分布的直道轮与弯道轮,轨道组件设置有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且第一轨道沿径向分布于第二轨道的外侧,第一轨道水平段的底板和第二轨道水平段的底板的间距a1,以及第一轨道弯道段的底板和第二轨道弯道段的底板的间距a2中,其中一个大于弯道轮与直道轮的间距b,另一个小于弯道轮与直道轮的间距b。通过将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的间距在不同区域设置为不同,实现分拣小车在水平区域时通过直道轮前进,弯道轮悬空,在弯道区域时通过弯道轮前进,直道轮悬空。也就是说,分拣小车在水平区域与弯道区域分别是通过不同的轮子实现前进。弯道轮在水平区域时是悬空的,并未处于工作状态,到达弯道区域时才进入工作状态,因此,当分拣小车从水平区域运行至弯道区域时,弯道轮不易因为轨道的转变造成卡死而损坏。类似的,直道轮在水平区域处于工作状态,但当到达弯道区域时,直道轮是悬空的,并未处于工作状态,因此,直道轮也不易因为轨道的转变造成卡死而损坏。因此,该分拣小车在水平区域与弯道区域间运行时较为平稳,不易产生过大的噪音,分拣装置因轮子引发的故障率也能因此降低,其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分拣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分拣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省略机架与部分分拣小车);
图3为图1中分拣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省略机架与部分分拣小车);
图4为图1中分拣装置的轨道组件的位置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分拣装置的分拣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分拣小车的后端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分拣装置的分拣小车运行至水平区域时的位置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分拣装置的分拣小车运行至弯道区域时的位置示意图;
图9为图1中分拣装置的分拣小车在水平区域与弯道区域的位置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分拣装置的分拣小车在水平区域与弯道区域的位置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分拣装置的分拣小车在水平区域与弯道区域的位置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分拣装置的分拣小车在水平区域与弯道区域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轨道组件100、第一轨道110、第一轨道水平段的底板111、第一轨道水平段的顶板112、第一轨道弯道段的底板113、第一轨道弯道段的顶板114、第一轨道底板过渡段115、第二轨道120、第二轨道水平段的底板121、第二轨道水平段的顶板122、第二轨道弯道段的底板123、第二轨道弯道段的顶板124、第二轨道顶板过渡段125、第二轨道底板过渡段126、轨道主体板130、机架140;
分拣小车200、底座210、连接杆220、载物台230、弯道轮240、直道轮250、导向轮26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分拣装置包括轨道组件100与多个分拣小车200,相邻的分拣小车200首尾相连,且均设置于轨道组件100上,轨道组件100呈环形。分拣小车200可以沿轨道组件100运动,当分拣小车200在轨道组件100的顶部运动时,可以实现对货物包裹等的分拣运输。
参阅图2至图4,轨道组件100包括第一轨道110与第二轨道120,二者均呈环状,第一轨道110沿径向设置于第二轨道120的外侧。第一轨道110包括第一轨道水平段与第一轨道弯道段,如图4所示,存在两段第一轨道水平段,一段位于上方,一段位于下方,这两段第一轨道水平段之间通过两段第一轨道弯道段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环形。类似的,第二轨道120包括第二轨道水平段与第二轨道弯道段,存在两段第二轨道水平段,一段位于上方,一段位于下方,这两段第二轨道水平段之间通过两段第二轨道弯道段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环形。第一轨道水平段的底板与第二轨道水平段的底板沿径向的间距为a1,第一轨道弯道段的底板与第二轨道弯道段的底板沿径向的间距为a2。需要说明的是,弯道区域近似呈半圆状,“沿径向”是参照弯道区域时的位置。
参阅图5至图6,分拣小车200包括沿径向分布的直道轮与弯道轮,直道轮与弯道轮中,其中一个沿第一轨道110运行,另一个沿第二轨道120运行,直道轮与弯道轮沿径向的间距为b。前述的a1与a2中,其中一个大于b,另一个小于b,从而使分拣小车200运行至水平区域时,弯道轮处于悬空状态,分拣小车200通过直道轮前进;分拣小车200运行至弯道区域时,直道轮处于悬空状态,分拣小车200通过弯道轮前进。此处提到的水平区域即对应第一轨道110与第二轨道120的水平段所在区域,弯道区域即对应第一轨道110与第二轨道120的弯道段所在区域。
本实施例中的分拣装置,通过将第一轨道110的底板与第二轨道120的底板的间距在水平区域与弯道区域设置为不同,实现分拣小车200在水平区域时通过直道轮前进,弯道轮悬空,在弯道区域时通过弯道轮前进,直道轮悬空。也就是说,分拣小车在水平区域与弯道区域分别是通过不同的轮子实现前进。弯道轮在水平区域时是悬空的,并未处于工作状态,到达弯道区域时才进入工作状态,因此,当分拣小车从水平区域运行至弯道区域时,弯道轮并未持续处于工作状态,自然也不易因为轨道的转变造成卡死而损坏。类似的,直道轮在水平区域处于工作状态,但当到达弯道区域时,直道轮是悬空的,并未处于工作状态,因此,直道轮也未持续处于工作状态,因此,也不易因为轨道的转变造成卡死而损坏。因此,该分拣小车200在水平区域与弯道区域间运行时较为平稳,不易产生过大的噪音,分拣装置因轮子引发的故障率也能因此降低,其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得以提高。
如前所述,a1与a2中,其中一个大于b,另一个小于b。参阅图2至图4,以及图7至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弯道轮240沿第一轨道110运行,直道轮250沿第二轨道120运行,a1<b,a2>b。也就是说,弯道轮240沿径向位于直道轮250的外侧,在图9视角下(分拣小车200在轨道组件100的顶部时),弯道轮240位于直道轮250的上方。下面各实施例中,为便于描述,均以分拣小车200在轨道组件100的顶部时的位置进行解释说明,沿径向的位置均用高度来表示。参阅图7、图9与图10,当分拣小车200运行至水平区域时,由于a1<b,直道轮250的底部会与第二轨道水平段的底板121接触,弯道轮240的底部与第一轨道水平段的底板111之间存在间隙,即弯道轮240被悬空。参阅图8至图10,当分拣小车200运行至弯道区域时,由于a2>b,弯道轮240的底部会与第一轨道弯道段的底板113接触,直道轮250的底部与第二轨道弯道段的底板123之间存在间隙,即分拣小车200被弯道轮240架起,弯道轮240被悬空。如此,可以使分拣小车200运行至水平区域时仅直道轮250起作用,分拣小车200通过直道轮250朝前运动;运行至弯道区域时,仅弯道轮240起作用,分拣小车200通过弯道轮240朝前运动。
如前所述,弯道轮240沿第一轨道110运行,直道轮250沿第二轨道120运行,a1<b,a2>b。由于b是固定不变的,因此,需要改变a1与a2的大小来满足上述条件。参阅图2至图4,以及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改变第一轨道110在水平区域与弯道区域的高度来实现a1<b与a2>b。具体的,使第一轨道弯道段的底板113的高度更大,第一轨道水平段的底板111的高度更小,二者之间的高度差为x1。分拣小车200运行至水平区域时,直道轮250的底部与第二轨道水平段的底板121接触,弯道轮240与第一轨道水平段的底板111之间有间隙,间隙大小为h1,第一轨道弯道段的底板113与第一轨道水平段的底板111的高度差x1≥h1。x1=h1时,若分拣小车200从水平区域朝弯道区域运行,弯道轮240从第一轨道水平段的底板111到达第一轨道弯道段的底板113时,分拣小车200位置升高,弯道轮240与第一轨道110的底板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当其到达弯道区域时,弯道轮240与第一轨道弯道段的底板113间隙为0,即弯道轮240与第一轨道弯道段的底板113接触。x1>h1时,若分拣小车200从水平区域朝弯道区域运行,弯道轮240从第一轨道水平段的底板111到达第一轨道弯道段的底板113时,分拣小车200位置升高,弯道轮240与第一轨道水平段的底板111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当其到达弯道区域时,弯道轮240与第一轨道弯道段的底板113间隙小于0,即弯道轮240与第一轨道弯道段的底板113接触。在分拣小车200从水平区域运行至弯道区域过程中,直道轮250的位置也随之升高,到达弯道区域时,直道轮250与第二轨道弯道段的底板123之间存在间隙。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轨道弯道段的底板113与第一轨道水平段的底板111之间通过第一轨道底板过渡段115连接,第一轨道底板过渡段115相对于水平面倾斜。x1>h1时,若分拣小车200从水平区域运动至弯道区域,弯道轮240最初与第一轨道底板过渡段115之间并未接触,随着逐渐朝左运动,会与第一轨道底板过渡段115接触,并沿着第一轨道底板过渡段115位置不断升高,直至到达第一轨道弯道段的底板113。通过设置第一轨道底板过渡段115,可以实现弯道轮240位置的升高,还可以使弯道轮240过渡的更加平稳,不易出现颠簸。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轨道弯道段的底板123与第二轨道水平段的底板121的高度相同。第二轨道120不同区域的底板的高度相同,形状较为规则,可以降低制造难度。若分拣小车200从水平区域朝弯道区域运行,随着分拣小车200高度不断上升,直道轮250与第二轨道120之间会逐渐存在间隙,且间隙不断增大。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轨道弯道段的底板123的高度也可以小于第二轨道水平段的底板121。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轨道弯道段的底板123的高度也可以大于第二轨道水平段的底板121,但要保证a2始终小于b,第二轨道弯道段的底板123的高度小于弯道区域时直道轮250的高度。
前面各个实施例中均只提到了第一轨道110与第二轨道120在不同区域的底板,实际上,第一轨道110与第二轨道120还包括顶板,顶板与底板之间形成的凹槽即为轨道。参阅图2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径向,第二轨道弯道段的顶板124与第二轨道弯道段的底板123的间距大于第二轨道水平段的顶板122与第二轨道水平段的底板121的间距。具体的,当第二轨道弯道段的底板123与第二轨道水平段的底板121高度相等时,即为第二轨道弯道段的顶板124的高度大于第二轨道水平段的顶板122的高度。第二轨道弯道段的顶板124与第二轨道水平段的顶板122之间通过第二轨道顶板过渡段125连接。如前所述,若分拣小车200从水平区域朝弯道区域运行,分拣小车200的高度逐渐上升,在该过程中,直道轮250的高度也随之上升,本实施例中,使第二轨道弯道段的顶板124的高度更大,可以为直道轮250的顶部留足上升空间,对直道轮250的顶部形成避让,以免直道轮250位置升高时碰到第二轨道弯道段的顶板124而被阻碍。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轨道120的各个区域的顶板的高度也可以相等,只要保证直道轮250在水平区域时与顶板的间距不小于直道轮250从直道区域到弯道区域上升的高度即可。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轨道弯道段的顶板124的高度小于第二轨道水平段的顶板122的高度,此时,要保证第二轨道弯道段的顶板124与直道轮250之间存在间隙,间隙最小为0,当然,优选的,间隙大于0,以免直道轮250与第二轨道弯道段的顶板124之间摩擦时损坏直道轮250,或者运动阻力过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轨道弯道段的顶板114与第一轨道水平段的顶板112沿径向平齐。如此,第一轨道110不同区域的顶板的高度相同,形状较为规则,可以降低制造难度。若分拣小车200从水平区域朝弯道区域运行,随着分拣小车200高度不断上升,弯道轮240与第一轨道110的顶板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因此,要保证分拣小车200运行至弯道区域时,弯道轮240与第一轨道弯道段的顶板114之间存在间隙,间隙最小为0,当然,优选的,间隙大于0,以免弯道轮240与第一轨道弯道段的顶板114之间摩擦时损坏弯道轮240,或者运动阻力过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第一轨道弯道段的顶板114的高度大于或者小于第一轨道水平段的顶板112的高度,类似的,也需要保证分拣小车200运行至弯道区域时,弯道轮240与第一轨道弯道段的顶板114之间存在间隙。
参阅图1至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小车200的两侧各连接有一个直道轮250与一个弯道轮240,分拣小车200的两侧各分布有一个第一轨道110与一个第二轨道120,每侧的弯道轮240沿对应的第一轨道110运行,每侧的直道轮250沿对应的第二轨道120运行。左右两侧均设置轮子可以提高运动的平稳性,减小分拣小车200运输过程中的颠簸。具体的,轨道组件100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轨道主体板130,二者均固定于机架140上。分拣小车200设置于两个轨道主体板130之间,每个轨道主体板130的内侧壁上设有一个第一轨道110与一个第二轨道120。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直道轮250与弯道轮240设置于分拣小车200的底部或者顶部,第一轨道110与第二轨道120的位置也对应调整。
参阅图3、图5与图6,优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小车200的侧部伸出有导向轮260,当分拣小车200沿轨道组件100运行时,导向轮260沿轨道主体板130转动,以进行导向,以免分拣小车200在运动时朝左侧或右侧发生位置偏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小车200的底部设有底座210,弯道轮240、直道轮250与导向轮260均安装于底座210上。弯道轮240从底座210的侧部伸出,直道轮250从底座210的底部伸出,导向轮260从底座210的顶部伸出。底座210上连接有连接杆220,连接杆220与相邻的分拣小车上的底座连接。底座210的顶部连接有载物台230,货物包裹等可以放置于载物台230上。
参阅图9,在分拣小车200运行一段时间后,若弯道轮240出现磨损,弯道轮240的尺寸变小,或者弯道轮240掉落,则在弯道区域时,分拣小车200高度会降低,可能导致直道轮250与第二轨道120接触;若直道轮250出现磨损,直道轮250的尺寸变小,或者直道轮250掉落,则在直道区域时,分拣小车200高度会降低,可能导致弯道轮240与第一轨道110接触。在上述两种情况发生时,由于无法实现弯道轮240与直道轮250在不同区域的转换,分拣小车200在水平区域与弯道区域间运行时可能会存在颠簸与噪音,但由于弯道轮240与直道轮250中一个轮子无法发挥作用时,有另一个轮子顶替,使得分拣小车200仍能继续运动,不会直接停止工作,这也使得分拣装置工作的可靠性更高,在完成一些较为紧急的运输工作时,可以暂时先不对其进行修理,待运输完成后,再进行修理,以免耽误进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轨道110的水平区域设置有传感器,用以检测在第一轨道110上运行的弯道轮240在水平区域时是否悬空。若传感器被触发,则说明弯道轮240在第一轨道110的水平区域不再处于悬空状态,可能出现了前述的直道轮250磨损或掉落等情况。类似的,第二轨道120的弯道区域设置有传感器,用以检测在第二轨道120上运行的直道轮250在弯道区域时是否悬空。若传感器被触发,则说明直道轮250在第二轨道120的弯道区域不再处于悬空状态,可能出现了前述的弯道轮240磨损或掉落等情况。上述的传感器可以选用光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等类型。上述任意一处传感器被触发后,将信号回传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分拣小车200降速直至停止运动,检修人员进行检修。如此,当直道轮250在第二轨道120的弯道区域处于非悬空状态时,或者弯道轮240在第一轨道110的水平区域处于非悬空状态时,检修人员可以迅速得知并检修。当然,若当前正在完成较为紧急的运输工作,也可以再次开启装置,待运输完成后,再进行修理,以免耽误进度。
下面对前述一个最具体的实施例的分拣小车200的运动过程进行说明。
参阅图4与图9,若分拣小车200在图4视角下,从轨道组件100顶部的左侧向右侧运动,即分拣小车200先从弯道区域运动至水平区域,再从水平区域运动至弯道区域。在左侧的弯道区域时,弯道轮240与第一轨道弯道段的底板113接触,直道轮250悬空。分拣小车200通过弯道轮240的转动朝右运动,到达第一轨道底板过渡段115处时,分拣小车200高度逐渐降低,直道轮250高度随之逐渐降低,直至与第二轨道120的底板接触。继续朝右运动时,弯道轮240会逐渐朝右远离第一轨道底板过渡段115,并保持在当前高度,与第一轨道水平段的底板111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即弯道轮240被悬空。在水平区域继续朝右运动时,直道轮250一直与第二轨道120接触,弯道轮240一直处于悬空状态。继续朝右运动,到达右侧的弯道区域时,与前述的从弯道区域到水平区域的过程相反。弯道轮240沿着第一轨道底板过渡段115朝右运动,弯道轮240的高度逐渐升高,从而使整个分拣小车200以及直道轮250的高度逐渐升高,直至直道轮250与第二轨道120的底板分离。之后,分拣小车200通过弯道轮240在弯道区域继续运动。
在前述各实施例中,通过改变第一轨道110在水平区域与弯道区域的高度来实现a1<b与a2>b。参阅图1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改变第二轨道120的高度来实现。具体的,使第二轨道弯道段的底板123的高度更小,第二轨道水平段的底板121的高度更大,二者之间沿径向的间距为x2。分拣小车200运行至弯道区域时,弯道轮240的底部与第一轨道弯道段的底板113接触,直道轮250与第二轨道弯道段的底板123之间有间隙,间隙大小为h2,第二轨道弯道段的底板123与第二轨道水平段的底板121的间距x2≥h2。X2=h2时,若分拣小车200从弯道区域朝水平区域运行,直道轮250从第二轨道弯道段的底板123到达第二轨道水平段的底板121时,分拣小车200位置升高,直道轮250与第二轨道120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当其到达第二轨道水平段的底板121时,间隙变为0,即直道轮250与第二轨道水平段的底板121接触。X2>h2时,若分拣小车200从弯道区域朝水平区域运行,直道轮250会逐渐与第二轨道底板过渡段126接触,并沿着第二轨道底板过渡段126位置不断升高,直至到达第二轨道水平段的底板121。在分拣小车200从弯道区域运行至水平区域过程中,弯道轮240的位置也随之升高,到达水平区域时,弯道轮240与第一轨道水平段的底板111之间存在间隙。
在前述各实施例中,弯道轮240沿第一轨道110运动,直道轮250沿第二轨道120运动。参阅图11与图1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弯道轮240与直道轮250的位置也可以进行调换,将直道轮250设置于弯道轮240沿径向的外侧,直道轮250沿第一轨道110运动,弯道轮240沿第二轨道120运动,此时,需满足a1>b,a2<b。
具体的,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轨道120在弯道区域与水平区域的高度相等,第一轨道110的底板在水平区域的高度更大,在弯道区域的高度更小。分拣小车200在水平区域时,直道轮250与第一轨道水平段的底板111接触,弯道轮240与第二轨道水平段的底板121之间有间隙,弯道轮240被悬空;在弯道区域时,弯道轮240与第二轨道弯道段的底板123接触,直道轮250与第一轨道弯道段的底板113之间有间隙,直道轮250被悬空。从弯道区域朝水平区域运动时,分拣小车200的高度升高。
或者,在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轨道110在弯道区域与水平区域的高度相等,第二轨道120的底板在弯道区域的高度更大,在水平区域的高度更小。分拣小车200在水平区域时,直道轮250与第一轨道水平段的底板111接触,弯道轮240与第二轨道水平段的底板121之间有间隙,弯道轮240被悬空;在弯道区域时,弯道轮240与第二轨道弯道段的底板123接触,直道轮250与第一轨道弯道段的底板113之间有间隙,直道轮250被悬空。从弯道区域朝水平区域运动时,分拣小车200的高度降低。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轨道组件,所述轨道组件包括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沿径向设置于所述第二轨道的外侧,所述第一轨道包括第一轨道水平段与第一轨道弯道段,所述第二轨道包括第二轨道水平段与第二轨道弯道段,所述第一轨道水平段的底板与所述第二轨道水平段的底板沿所述径向的间距为a1,所述第一轨道弯道段的底板与所述第二轨道弯道段的底板沿所述径向的间距为a2;
分拣小车,所述分拣小车包括沿所述径向分布的直道轮与弯道轮,所述分拣小车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弯道轮、所述直道轮均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弯道轮从所述底座的侧部伸出,所述直道轮从所述底座的底部伸出,所述直道轮与所述弯道轮中,其中一个沿所述第一轨道运行,另一个沿所述第二轨道运行,所述直道轮与所述弯道轮沿所述径向的间距为b;
a1与a2中,其中一个大于b,另一个小于b,以使所述分拣小车运行至水平区域时,所述弯道轮悬空,所述分拣小车通过所述直道轮前进;所述分拣小车运行至弯道区域时,所述直道轮悬空,所述分拣小车通过所述弯道轮前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道轮沿所述第一轨道运行,所述直道轮沿所述第二轨道运行,a1<b,a2>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径向,所述第一轨道弯道段的底板与所述第一轨道水平段的底板的间距为x1,当所述分拣小车运行至所述水平区域时,所述弯道轮与所述第一轨道水平段的底板的间距为h1,x1≥h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弯道段的底板与所述第二轨道水平段的底板沿所述径向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径向,所述第二轨道弯道段的顶板与所述第二轨道弯道段的底板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轨道水平段的顶板与所述第二轨道水平段的底板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弯道段的顶板与所述第一轨道水平段的顶板沿所述径向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弯道段的底板与所述第一轨道水平段的底板之间通过第一轨道底板过渡段连接,所述第一轨道底板过渡段相对于水平面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小车的两侧各连接有一个所述直道轮与一个所述弯道轮,所述分拣小车的两侧各分布有一个所述第一轨道与一个所述第二轨道,每侧的所述弯道轮沿对应的所述第一轨道运行,每侧的所述直道轮沿对应的所述第二轨道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的水平区域与所述第二轨道的弯道区域均设置有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径向,所述第二轨道弯道段的底板与所述第二轨道水平段的底板的间距为x2,当所述分拣小车运行至所述弯道区域时,所述直道轮与所述第二轨道弯道段的底板的间距为h2,x2≥h2。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组件还包括轨道主体板,所述分拣小车的侧部伸出有导向轮,当所述分拣小车沿所述轨道组件运行时,所述导向轮沿所述轨道主体板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道轮沿所述第二轨道运行,所述直道轮沿所述第一轨道运行,a1>b,a2<b。
CN202110595137.6A 2021-05-28 2021-05-28 分拣装置 Active CN1133854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95137.6A CN113385427B (zh) 2021-05-28 2021-05-28 分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95137.6A CN113385427B (zh) 2021-05-28 2021-05-28 分拣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5427A CN113385427A (zh) 2021-09-14
CN113385427B true CN113385427B (zh) 2022-11-18

Family

ID=77619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95137.6A Active CN113385427B (zh) 2021-05-28 2021-05-28 分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8542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04593C1 (zh) * 1987-03-07 1989-06-08 Schott Glaswerke, 6500 Mainz, De
CN201362261Y (zh) * 2009-02-26 2009-12-16 南京音飞储存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有轨输送小车
CN106956887B (zh) * 2017-05-05 2022-09-30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立式分拣机
CN108311399A (zh) * 2018-03-30 2018-07-24 青岛科捷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叉带分拣小车及交叉带分拣机
CN108686965A (zh) * 2018-04-27 2018-10-23 安徽省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式交叉带分拣系统及其分拣单元
CN110665825A (zh) * 2018-07-02 2020-01-10 深圳市三维通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直线交叉分拣系统
CN211563717U (zh) * 2019-12-19 2020-09-25 张阳明 一种直线电机交叉分拣机
CN111762522A (zh) * 2020-06-24 2020-10-13 中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分拣机的驱动装置及分拣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5427A (zh) 202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06272B2 (ja) 自動貯蔵および回収システム、システムを動作させる方法、およびマルチトロリー車両
JP4273423B2 (ja) 搬送装置
KR102023519B1 (ko) 물품 반송 설비
KR101993402B1 (ko) 자동 창고 및 현수식(懸垂式) 스태커 크레인
CN109748022B (zh) 穿梭车货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6168476B2 (ja) 搬送台車と搬送台車システム
CN104487367A (zh) 独立卸货分选输送机
KR101400117B1 (ko) Mdps시스템용 이송수단 및 이의 운용방법
ES2888932T3 (es) Sistema de almacenamiento en almacén automatizado con lanzadera portadora de carga multidireccional
KR20130084597A (ko) 운송 컨테이너를 보관 및 운반하는 시스템
NL2011058C2 (nl) Systeem voor het opslaan van producthouders.
JP2021527015A (ja) 自動保管システムのための高速ビンリフト
CN106627603A (zh) 一种多式联运互通控制系统
CN215973588U (zh) 一种升降轨道式货物运输系统
CN112262087B (zh) 用于搬运轨道系统上的故障车辆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储存和取回系统
CN115066380A (zh) 用于处置轨道系统上的故障车辆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存储和取回系统
CN113385427B (zh) 分拣装置
JP2023520206A (ja) 区画ベースの速度低減
CN108910557B (zh) 一种新型铰接式卸料车
JP2902354B2 (ja) 貨物搬送台車設備
CN206644810U (zh) 复合型曲轨卸矿装置
CN117262688B (zh) 一种空中运输车轨道对接方法及防溜车对接机构、系统
JP5659952B2 (ja) 走行車
US20240067511A1 (en) Transfer unit for a load carrier and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a load carrier
JP7514288B2 (ja) 自動貯蔵および回収システム、システムを動作させる方法、およびマルチトロリー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