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75394A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75394A
CN113375394A CN202110065582.1A CN202110065582A CN113375394A CN 113375394 A CN113375394 A CN 113375394A CN 202110065582 A CN202110065582 A CN 202110065582A CN 113375394 A CN113375394 A CN 1133753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door
refrigerator
container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655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岩元浩二
秋吉浩一
山尾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375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753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 F25D23/04Doors; Covers with special compartments, e.g. butter condition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23/02Details of doors or covers not otherwise cover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变更门容器的上下方向的配置位置的冰箱。实施方式的冰箱具有冰箱主体、门、门容器、第1卡止部和第2卡止部。冰箱主体包括储藏室。门将储藏室可开闭地关闭。门容器配置在门的内侧。第1卡止部设在门的内面部及门容器中的第1部件上。第1卡止部在水平方向上被施力,设置为在水平方向上可伸缩。第1卡止部在伸出时向第1部件的外侧突出。第2卡止部设在门的内面部及门容器中的与第1部件不同的第2部件上。第2卡止部具有多个卡止面和多个倾斜面。多个卡止面将第1卡止部从下方卡止。多个倾斜面倾斜,以使得随着第1卡止部从多个卡止面分别向上侧移动而能够将第1卡止部朝向第1部件推压。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冰箱。
背景技术
已知有在冰箱的储藏室的门上设置门搁物架(门容器)的结构。希望能够容易地变更门搁物架的上下方向的配置位置,以便能够在门搁物架中收容各种收容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856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变更门容器的上下方向的配置位置的冰箱。
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实施方式的冰箱具有冰箱主体、门、门容器、第1卡止部和第2卡止部。冰箱主体包括储藏室。门将储藏室可开闭地关闭。门容器配置在门的内侧。第1卡止部设在门的内面部及门容器中的第1部件上。第1卡止部在水平方向上被施力,设置为在水平方向上可伸缩。第1卡止部在伸出时向第1部件的外侧突出。第2卡止部设在门的内面部及门容器中的与第1部件不同的第2部件上。第2卡止部具有多个卡止面和多个倾斜面。多个卡止面将第1卡止部从下方卡止。多个倾斜面倾斜,以使得随着第1卡止部从多个卡止面分别向上侧移动而能够将第1卡止部朝向第1部件推压。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变更门容器的上下方向的配置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正视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冷藏室门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冷藏室门的后面部件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冷藏室门的后面部件的立体图。
图5是沿着图3中的F5-F5线的剖面图。
图6是沿着图5中的F6-F6线的剖面图。
图7是沿着图3中的F7-F7线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门容器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9是图8中所示的门容器(上段门容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沿着图8中的F10-F10线的剖面图。
图11是沿着图10中的F11-F11线的剖面图。
图12是沿着图10中的F12-F12线的剖面图。
图13是沿着图10中的F13-F13线的剖面图。
图14是第1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第1卡止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第1卡止部的动作的剖面图。
图16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第1卡止部的动作的剖面图。
图1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门容器的卡止构造的剖面图。
图1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门容器(中段门容器)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门容器(下段门容器)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门容器的使用例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门容器的使用例的剖面图。
图2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门容器的使用例的剖面图。
图2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正视图。
图2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冷藏室门的立体图。
图25是表示在各实施方式的冰箱中能够使用的门容器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26是表示在各实施方式的冰箱中能够使用的第2卡止部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的冰箱。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功能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例如,有时对具有相互面对称的形状的部件彼此赋予相同标号。并且,有时将这些结构的重复的说明省略。
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否定,就以从站立于冰箱的正面的用户观察冰箱的方向为基准来定义上下左右。此外,从冰箱观察,将距站立于冰箱的正面的用户较近侧定义为“前”,将较远侧定义为“后”。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横宽方向”,是指上述定义中的左右方向。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进深方向”,是指上述定义中的前后方向。所谓的“上下方向”,是指冰箱的高度方向。
在图中用箭头线表示的+X方向是右方,-X方向是左方,+Y方向是后方,-Y方向是前方,+Z方向是上方,-Z方向是下方。
在关于实施方式的冰箱的门中包含的零件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否定,就基于门被关闭的状态的配置进行说明。例如,在对旋转式门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否定,就假设即使是打开的状态上述的±X方向及±Y方向也是被固定于门的方向而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对第1实施方式的冰箱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正视图。
对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冰箱1A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但是,冰箱1A不需要具有以下说明的结构的全部,也可以将某些结构适当省略。
冰箱1A例如具有箱体10及多个门11。
箱体10例如包括内箱、外箱和隔热材料。
内箱例如是合成树脂制,在多个部位具有从前侧朝向后侧凹陷的形状。内箱的各凹处形成有多个储藏室27。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多个储藏室27包括冷藏室27A、蔬菜室27B及冷冻室27C。冷藏室27A、蔬菜室27B及冷冻室27C从上侧朝向下侧依次配置。箱体10在各储藏室27的前面侧具有能够相对于各储藏室27进行食材的取放的开口。
外箱是形成除了箱体10的前面以外的外面部的长方体状。外箱例如由金属或金属和树脂的复合材料形成。
隔热材料例如是发泡聚氨酯那样的发泡隔热材料,被填充在内箱与外箱之间。由此,箱体10具有隔热性。
在箱体10中,在内箱与外箱之间,配置有与箱体10一起形成冰箱主体5的各种部件。作为形成冰箱主体5的部件,例如,可以举出形成冷气的冷却单元、形成使冷气在各储藏室27与冷却单元的之间循环的流路的流路形成部件、经由流路将冷气向各储藏室27输送的冷却风扇、以及对冷却单元及冷却风扇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基板等。
多个门11为了将冷藏室27A、蔬菜室27B及冷冻室27C开闭而分别具有冷藏室门11A、蔬菜室门11B及冷冻室门11C。
冷藏室27A的室内的温度被维持为比蔬菜室27B低温且比冷冻室27C高温。在冷藏室27A的内部,例如配置有将室内分隔的搁架、微冻(chilled)室容器、制冰用水容器等。
冷藏室27A的前面被冷藏室门11A可开闭地覆盖。
冷藏室门11A例如通过设在+X方向的上下端部的铰链30与箱体10的+X方向的端部连结。冷藏室门11A能够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铰链30的旋转轴线为中心在水平面内转动。冷藏室门11A是朝向右侧旋转而打开的旋转式的单开门。
冷藏室门11A的详细结构在后面叙述。
蔬菜室27B的室内的温度被维持为比冷藏室27A高温。在蔬菜室27B的内部,例如设有收容蔬菜等的储藏物的蔬菜室容器和用来将蔬菜室容器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导轨。
蔬菜室27B的前面被抽屉式的蔬菜室门11B可开闭地覆盖。
在蔬菜室门11B的内部配置有隔热材料。在蔬菜室门11B的后面侧的外缘部,设有与形成蔬菜室27B的前面的开口的内箱的前面抵接的垫圈。
如果蔬菜室门11B被关闭,则蔬菜室27B的开口被隔热地封闭。
在蔬菜室门11B的后面侧连结着蔬菜室容器。蔬菜室门11B能够沿着载置蔬菜室容器的导轨与蔬菜室容器一起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冷冻室27C的室内的温度被维持为能够将储藏物冷冻的温度。在冷冻室27C的内部,例如设有制冰室、小冷冻室、收容冷冻储藏的储藏物的冷冻室容器、以及用来将冷冻室容器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导轨等。
冷冻室27C的前面被抽屉式的冷冻室门11C可开闭地覆盖。
在冷冻室门11C的内部配置有隔热材料。在冷冻室门11C的后面侧的外缘部,设有与形成冷冻室27C的前面的开口的内箱的前面抵接的垫圈。
如果冷冻室门11C被关闭,冷冻室27C的开口被隔热地封闭。
在冷冻室门11C的后面侧连结着冷冻室容器。冷冻室门11C能够沿着载置冷冻室容器的导轨而与冷冻室容器一起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上述的各储藏室27及各门11的结构是一例,并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
接着,对冷藏室门11A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冷藏室门的立体图。
如图2所示,冷藏室门11A例如具备外轮廓部件50和垫圈55。外轮廓部件50被形成为箱状。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箱状”,也包括扁平的箱状。外轮廓部件50例如具有框体51、前面板52(参照图1)及后面部件53。
在冷藏室门11A的内面侧,可拆装地安装着上段盒56A、56Bc(门容器、上段门容器)、中段盒62(门容器、中段门容器、下侧门容器)和下段盒63(门容器、下段门容器)。
框体51被形成为矩形的框状。框体51包括上边部件51a、下边部件51b、左边部件51c及右边部件51d。上边部件51a是沿着横宽方向及进深方向的板状,形成冷藏室门11A的上面。下边部件51b是沿着横宽方向及进深方向的板状,形成冷藏室门11A的下面。左边部件51c是沿着上下方向及进深方向的板状,形成冷藏室门11A的左侧表面。右边部件51d是沿着上下方向及进深方向的板状,形成冷藏室门11A的右侧表面。通过这些上边部件51a、下边部件51b、左边部件51c及右边部件51d被相互组合,形成框体51。框体51例如是合成树脂制。
前面板52(参照图1)被安装在框体51上,位于冷藏室门11A的前端部。前面板52是沿着上下方向及横宽方向的板部件,形成冷藏室门11A的前面。前面板52例如是玻璃板。但是,前面板52并不限定于玻璃板,也可以由合成树脂或其他原材料形成。
前面板52既可以是平板,也可以是弯曲板。以下,以前面板52为平板的例子进行说明。
后面部件53从与前面板52相反侧安装在框体51上,位于冷藏室门11A的后端部。从-Y方向观察的后面部件53的外形是沿着框体51的矩形状。后面部件53形成冷藏室门11A的后面即内面部。后面部件53例如是合成树脂制。
后面部件53具有沿着前面板52的平面状的平坦部53a、53b和从平坦部53a、53b向后方突出的肋板61。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平坦部53a、53b与前面板52平行。
肋板61在冷藏室门11A相对于箱体10被关闭的状态下,从框体51及平坦部53a、53b向朝向冷藏室27A(储藏室)的+Y方向上突出。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肋板”,是为了说明的方便的名称,泛指从后面部件53向后方突出的部分,并不限定于特定的形状及作用。
肋板61例如包括比框体51的外形小一圈的环状的肋板群。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环状”,并不限定于整周完全连续的情况,也包括设有缺口等而一部分中断的情况。
作为肋板61的环状的肋板群,可以举出沿着上边部件51a在横宽方向上延伸的肋板61F、沿着下边部件51b在横宽方向上延伸的肋板61G、沿着左边部件51c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肋板61C、以及沿着右边部件51d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肋板61A。肋板61F、61G的横宽方向的长度相互相等。肋板61C、61A的上下方向的长度相互相等。
肋板61除了环状的肋板群以外,还具有在横宽方向上的肋板61A、61C之间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肋板61B。肋板61B从与肋板61A、61C的各上端同样的位置向-Z方向延伸,但肋板61B的长度比肋板61A、61C短。例如,在图3、图4所示的例子中,肋板61B的长度是肋板61A、61C的各全长的约五分之二左右。
肋板61较大地向后方(+Y方向)突出。例如,肋板61向后方的突出量是除了肋板61以外的外轮廓部件50的进深方向的厚度的一半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肋板61的突出量比除了肋板61以外的外轮廓部件50的进深方向的厚度大。
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在后面部件53与前面板52之间和肋板61的凸形状的内侧,填充有发泡隔热材料。
肋板61的上述环状的肋板群主要为了抑制冷藏室27A内的冷气从冷藏室门11A与箱体10之间的间隙散逸而设置。
垫圈55为了将冷藏室27A封闭而设置,以使得当冷藏室门11A被关闭时,冷藏室27A内的冷气不会从冷藏室门11A与箱体10之间向外部泄漏。
垫圈55呈将肋板61的外周侧包围的环状,安装在后面部件53上。垫圈55的安装方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垫圈55通过设在垫圈55上的安装用的凸部与设在后面部件53上的安装用的凹部的凹凸嵌合而安装。
这里,对后面部件53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图3、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冷藏室门的后面部件53的立体图。图3、图4仅斜向观察的方向不同。图5是沿着图3中的F5-F5线的剖面图。图6是沿着图5中的F6-F6线的剖面图。图7是沿着图3中的F7-F7线的剖面图。
如图3、图4所示,在后面部件53上,冷藏室门11A的平坦部53a被形成在距后面部件53的上端约三分之二左右的范围。平坦部53b位于比平坦部53a稍靠+Y方向侧。平坦部53b在平坦部53a的下端经由台阶状部连接。
如图3所示,肋板61A从平坦部53a的+X方向上的端部向+Y方向突出。肋板61A在上下方向上从肋板61F延伸到肋板61G的位置。
肋板61A的突出方向上的前端部从上侧朝向下侧包括第1前端部61a、第2前端部61c及第3前端部61e。
第1前端部61a及第3前端部61e的从平坦部53a的突出高度相互大致相等。第2前端部61c的从平坦部53a的突出高度比第1前端部61a及第3前端部61e都低。因此,在第1前端部61a与第2前端部61c之间形成有台阶部61b。在第3前端部61e与第2前端部61c之间形成有台阶部61d。
如图3所示,肋板61A的-X方向侧的侧面S是与横宽方向大致正交的平面。在侧面S上,设有台阶部53c和轨道部64。
台阶部53c从肋板61A的侧面S向-X方向、从与肋板61A交叉的平坦部53a向+Y方向分别突出。
台阶部53c的-X方向上的侧面与侧面S大致平行。台阶部53c的-X方向上的从侧面S的突出高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台阶部53c的-X方向上的从侧面S的突出高度也可以稍稍超过后述的轨道部64的-X方向的突出高度。在此情况下,台阶部53c的-X方向的侧面与后述的上段盒56A的+X方向的侧面接近,能够作为上段盒56A的横宽方向的导引面发挥功能。
如图5所示,台阶部53c的+Y方向上的端面53cy是与进深方向正交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平面。
台阶部53c的上端与肋板61F的下面61g连接。台阶部53c的下端向-Z方向延伸到稍稍超过台阶部61b的位置。
如图3所示,轨道部64是从侧面S向-X方向突出、作为整体在上下方向上细长地以线状延伸的突起。轨道部64当使后述的上段盒56A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时,在限制了进深方向的位置的状态下将上段盒56A在上下方向上导引。
如图5所示,轨道部64在与台阶部53c的端面53cy之间隔开间隙而与端面53cy平行地延伸。在轨道部64的上端与肋板61F的下面61g之间形成有间隙G1。
轨道部64的下端延伸到与台阶部61b大致相同的位置。
轨道部64从下朝上具有第1轨道部64a和第2轨道部64b。
第1轨道部64a导引后述的上段盒56A的上下方向的移动,并多阶段地限制上段盒56A的上下方向的移动位置。
第1轨道部64a具有第1导引64c、第2导引64d、多个卡止板64e、上端板64g及多个倾斜肋板64f。
第1导引64c形成轨道部64的-Y方向的侧面。第1导引64c是从侧面S向-X方向突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平板状。第1导引64c延伸到第2轨道部64b。
第2导引64d形成轨道部64的+Y方向的侧面。第2导引64d是从侧面S向-X方向突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平板状。第2导引64d与第1导引64c平行。第2导引64d与第1导引64c同样,延伸到第2轨道部64b。
第1导引64c及第2导引64d的前端位于与进深方向正交的相同平面上。
多个卡止板64e是在第1导引64c与第2导引64d之间在进深方向上延伸、从侧面S向-X方向突出的板状。多个卡止板64e从第1导引64c及第2导引64d的下端到第1轨道部64a的上端在上下方向上相互离开而设置。各卡止板64e的上下方向上的间距也可以不为一定,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为一定。
间距Δ的大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10mm以上70mm以下,更优选的是10mm以上22mm以下。
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各卡止板64e配置有6个。在将各卡止板64e区别的情况下,从下侧朝向上侧记作卡止板64e1、64e2、…、64e6。
各卡止板64e的突出方向的前端位于与第1导引64c及第2导引64d的前端相同平面上。
上端板64g除了上面与第2轨道部64b的下端连接以外,是与多个卡止板64e同样的板状。上端板64g从最上侧的卡止板64e离开,被配置在第1导引64c与第2导引64d之间。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上端板64g被配置在从卡止板64e6以间距Δ向+Z方向离开的位置。
多个倾斜肋板64f是从除了卡止板64e1以外的各卡止板64e的下面及上端板64g的下面分别朝向侧面S与第1导引64c及第2导引64d平行地延伸的板状。各倾斜肋板64f的从-Y方向观察的形状如图6所示,是随着从除了卡止板64e1以外的各卡止板64e及上端板64g的-X方向的各前端向-Z方向前进而朝向侧面S倾斜的三角形状。
各倾斜肋板64f的下端位于间距Δ的中间。相对于各倾斜肋板64f的水平面向图示逆时针方向测出的倾斜角φ例如是45度以上80度以下。
设在相同的下面的倾斜肋板64f的进深方向上的个数只要是1以上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设在相同的下面的倾斜肋板64f的个数是2个。
通过这样的结构,在第1轨道部64a的内侧,从-Y方向观察,从下侧朝向上侧以间距Δ在上下方向上排列有多个凸部。多个凸部通过由倾斜肋板64f形成的倾斜面64j、卡止板64e的前端面和由卡止板64e的上面形成并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卡止面64i而形成。在从侧面S向-X方向突出的各凸部之间,形成有相对的凹部。因此,在第1轨道部64a的内侧,形成有倾斜面64j朝向下侧的锯齿状的凹凸构造。
多个卡止板64e的各卡止面64i将后述的第1卡止部70从下方卡止。
多个倾斜肋板64f的下端的倾斜面64j倾斜,以随着后述的第1卡止部70从卡止面64i向上侧移动而能够将第1卡止部70朝向上段盒56A推压。
设在构成冷藏室门11A的内面部的肋板61A上的多个卡止板64e及多个倾斜肋板64f,是具有多个卡止面64i和多个倾斜面64j的第2卡止部的例子。
多个卡止面只要后述的卡止部件73能够卡止,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弯曲面。在多个卡止面中卡止部件73卡止的部位的接触形态,只要能够将卡止部件73卡止,是面接触、线接触及点接触的哪种都可以。
多个倾斜面只要后述的卡止部件73能够滑动,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弯曲面。在多个倾斜面中卡止部件73滑动的部位的接触形态只要卡止部件73能够滑动,是面接触、线接触及点接触的哪种都可以。
如图5所示,第2轨道部64b具有从第1轨道部64a向+Z方向延伸的第1导引64c及第2导引64d、和在第1导引64c及第2导引64d之间向+Z方向延伸的中间肋板64h。
中间肋板64h是与第1导引64c及第2导引64d平行的平板状。中间肋板64h的上下方向的长度等于从上端板64g到第1导引64c及第2导引64d的前端的长度。中间肋板64h的下端与上端板64g的上面连接。中间肋板64h的-X方向的高度等于-X方向上的第1导引64c及第2导引64d的高度。
中间肋板64h的条数只要是1以上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中间肋板64h是1条。
第2轨道部64b作为整体形成从侧面S向-X方向突出、向+Z方向延伸的线状的突起。第2轨道部64b的-X方向的端面处于与正交于横宽方向的平面相同的平面上。
在轨道部64与台阶部53c的端面53cy之间,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凹槽g1。
在轨道部64的下端部与台阶部53c之间,设有第1止挡53d。第1止挡53d为了限制上段盒56A的下降位置而设置。
第1止挡53d的形状只要通过从侧面S向凹槽g1内突出而能够限制上段盒56A的下降位置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第1止挡53d是从第1导引64c朝向端面53cy向-Y方向延伸的平板状。在此情况下,第1止挡53d是将凹槽g1从下方封闭的板状。
第1止挡53d的上下方向的配置位置是与上段盒56A的最低位置对应的适当位置。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第1止挡53d在上下方向上被形成在与卡止板64e2、64e3之间对应的位置。
在形成有第2前端部61c的高度范围的侧面S中,在轨道部64及台阶部53c的下方,分别设有卡止突起66A、66B及卡止导引53ea、53eb。
卡止突起66A、66B分别为了将后述的中段盒62可拆装地卡止而设置。卡止突起66A、66B的形状只要分别能够将中段盒62可拆装地卡止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定。
在5所示的例子中,卡止突起66A、66B都是从-X方向观察的形状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大致矩形状。但是,卡止突起66A、66B的上端的-Y方向侧的角部66a具有有圆度的弯曲面或被倒角的形状。
卡止突起66A、66B在进深方向上具有与轨道部64相同程度的宽度,在轨道部64的正下方依次排列。
如果中段盒62卡止于卡止突起66A,则中段盒62在其移动范围中位于最上侧的第1位置。
如果中段盒62卡止于卡止突起66B,则中段盒62在其移动范围中位于最下侧的第2位置。
卡止突起66A、66B的上下方向的配置位置的差是δ。因此,中段盒62的第1位置和第2位置的上下方向的差是δ。
δ的大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δ也可以是50mm以上100mm以下。
在轨道部64的下端与卡止突起66A的上端之间形成有间隙G2。在卡止突起66A的下端与卡止突起66B的上端之间形成有间隙G3。间隙G2、G3的大小是不给中段盒62的拆装带来障碍的适当的大小。
卡止导引53ea、53eb分别被形成为与卡止突起66A、66B的-Y方向的侧面在进深方向上隔开间隙g2、g3对置的台阶状。间隙g2、g3的进深方向上的宽度相互相等。
间隙g2的进深方向的宽度是设在后述的中段盒62上的卡止突起能够从上方插入的大小。
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卡止导引53ea、53eb除了分别在进深方向上在与卡止突起66A、66B对置的范围中延伸以外,具有与台阶部53c同样的形状。
如图3所示,在形成有第3前端部61e的高度范围的侧面S上,卡止突起65和卡止导引53f分别向-X方向突出。
卡止突起65为了将后述的下段盒63可拆装地卡止而使用。卡止突起65在第3前端部61e的附近作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整体是线状。卡止突起65也可以是1个,但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由上下分开的2个突起构成。
卡止导引53f从肋板61G的里侧到稍稍超过卡止突起65的上端的高度在+Z方向上延伸。在卡止导引53f的+Y方向的端面53fy与卡止突起65之间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凹槽g4。
凹槽g4的进深方向的宽度,是设在后述的下段盒63上的卡止突起能够从上方插入的大小。
如图4所示,肋板61C具有以与进深方向正交的平面为对称面而与肋板61A面对称的形状。因此,在肋板61C的+X方向侧的侧面S上,设有除了向+X方向突出以外、与肋板61A同样的轨道部64、台阶部53c、第1止挡53d、卡止突起66A、66B、卡止导引53ea、53eb、卡止突起65及卡止导引53f。
肋板61G具有从平坦部53b的下端向+Y方向延伸的第1板状部61Ga和从第1板状部61Ga进一步向+Y方向延伸的板状的第2板状部61Gb。但是,第1板状部61Ga及第2板状部61Gb具有随着向+Y方向前进而朝向-Z方向倾斜的上面。
第2板状部61Gb的+Y方向的前端形成在与肋板61A、61C的各第3前端部61e相同的位置。
肋板61A、61C的各卡止导引53f形成在第1板状部61Ga上。
肋板61A、61C的各卡止突起65形成在第2板状部61Gb的上方。
如图3、图4所示,肋板61B从肋板61A、61C之间的平坦部53a向+Y方向突出。肋板61B在上下方向上从肋板61F延伸到平坦部53a的大致中央部。
如图2所示,在肋板61A、61B之间,可拆装地装接上段盒56A。在肋板61C、61B之间,可拆装地装接上段盒56B。
横宽方向上的肋板61B的配置位置根据横宽方向上的上段盒56A、56B的各宽度而适当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由于上段盒56A、56B具有相同的宽度,所以肋板61B被配置在将横宽方向上的肋板61A、61C的距离二等分的位置。
如图3所示,在肋板61B的-X方向的侧面Sm上,设有与肋板61A上的同样的轨道部64、台阶部53c及第1止挡53d。
如图4所示,在肋板61B的+X方向的侧面Sp上,设有与肋板61C上的同样的轨道部64、台阶部53c及第1止挡53d。
因此,如图7所示,在肋板61B的各侧面Sm、Sp上,在横宽方向上在相互对置的位置,由多个卡止板64e、多个倾斜肋板64f及上端板64g形成有倾斜面朝向下侧的锯齿状的凹凸构造。
在后面部件53中,肋板61A、61B、61C为分别向从冷藏室门11A的内面部朝向冷藏室27A(储藏室)的进深方向(+Y方向)突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第1壁体部的例子。例如,在横宽方向上相互对置的肋板61A、61B和肋板61B、61C在分别设为一方的第1壁体部时,另一方成为在横宽方向上与第1壁体部面对的第2壁体部的例子。
接着,对上段盒56A、56B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上段盒56A能够在肋板61A、61B之间沿着相互对置的轨道部64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上段盒56B能够在肋板61C、61B之间沿着相互对置的轨道部64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上段盒56A、56B的宽度、进深及深度也可以相互不同,以下假设上段盒56A、56B是相互同形状,以上段盒56A的例子进行说明。上段盒56A的说明除了配置场所的差异以外也适用于上段盒56B。
图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门容器的一例的立体图。图9是图8中所示的门容器(上段门容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沿着图8中的F10-F10线的剖面图。图11是沿着图10中的F11-F11线的剖面图。图12是沿着图10中的F12-F12线的剖面图。图13是沿着图10中的F13-F13线的剖面图。
如图8所示,上段盒56A作为整体是向上方开口的箱型的容器。上段盒56A具有盒主体57(容器主体)和升降台67。
盒主体57收容被储藏到冷藏室27A内的储藏物。
升降台67将盒主体57可拆装地支承,在支承着盒主体57的状态下能够在肋板61A、61B之间沿着各轨道部64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升降台67通过卡止在各轨道部64的多个卡止板64e的某个上,上下方向的位置被固定。
盒主体57是向上方开口的箱型的容器,可拆装地载置在升降台67上。盒主体57也可以关于与横宽方向正交的平面不是面对称,但以下作为一例是面对称。因此,配置在-X方向侧的侧面上的部件也被配置在+X方向侧的侧面上。
如图9所示,盒主体57具有水平地配置的平板上的底面部57a、和形成在底面部57a的外缘部的第1壁部57b、第2壁部57c、第1侧壁部57f、第2侧壁部57d及台阶部57e。
底面部57a的俯视(-Z方向观察)形状是具有在横宽方向及进深方向上延伸的周缘的大致矩形状。横宽方向上的底面部57a的宽度在比进深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靠-Y方向侧比+Y方向侧窄。
第1壁部57b从底面部57a的+Y方向的周缘向+Z方向及-Z方向延伸。但是,向-Z方向延伸的第1壁部57b是将后述的升降台67的底板部从-Y方向覆盖的长度。
第2壁部57c从底面部57a的-Y方向的周缘向+Z方向延伸。
第1侧壁部57f从底面部57a的+X方向及-X方向的周缘中的、+Y方向侧的宽度较宽的部位向+Z方向及-Z方向延伸。但是,向-Z方向延伸的各第1侧壁部57f是将后述的升降台67的底板部从+X方向及-X方向覆盖的长度。各第1侧壁部57f的+Y方向的端部与第1壁部57b平滑地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各第1侧壁部57f由随着从第1壁部57b朝向-Y方向而向横宽方向上的外侧隆起的弯曲面构成。
第2侧壁部57d从底面部57a的+X方向及-X方向的周缘中的、-Y方向侧的宽度较窄的部位分别向+Z方向延伸。各第2侧壁部57d是与横宽方向正交的平板状。
各第2侧壁部57d的-Y方向的端部与第2壁部57c的横宽方向的各端部平滑地连接。
台阶部57e从通过底面部57a的宽度缩窄而在横宽方向上形成的各端缘分别向+Z方向延伸。各台阶部57e是与进深方向正交的平板状。台阶部57e的横宽方向的端部与比第1壁部57b靠上侧的第1侧壁部57f的-Y方向的端部和第2侧壁部57d的+Y方向的端部分别平滑地连接。
在各第2侧壁部57d的上端,分别形成有在横宽方向上向盒主体57的外侧延伸的凸缘部57g。
在各凸缘部57g的进深方向的中间部,形成有从各第2侧壁部57d向外侧突出、向-Z方向延伸的卡止突起57h(突起部)。卡止突起57h在向升降台67装接时用于将盒主体57在进深方向上定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止突起57h被形成在进行上段盒56A的装接时与轨道部64在横宽方向上对置的位置。但是,卡止突起57h的从第2侧壁部57d突出的突出高度是各卡止突起57h的横宽方向的距离与肋板61A、61B的各轨道部64间的横宽方向的间隔相比变窄的高度。因此,在上段盒56A的装接时及上下方向的移动时轨道部64与卡止突起57h不会接触。
在第2壁部57c的上端,形成有向-Y方向延伸的凸缘部57j。凸缘部57j的高度及厚度与凸缘部57g是同样的。
在凸缘部57j上,在横宽方向上延伸的突条57i(第1抵接部)向+Z方向突出。
从凸缘部57j的下面到突条57i的上端的上下方向的距离是L57i。
盒主体57例如是合成树脂制。盒主体57既可以由透明材料形成,也可以由半透明材料或不透明材料形成。在盒主体57由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形成的情况下,由于盒主体57的内部能从外侧看到,所以更优选。盒主体57也可以一部分由透明材料形成,其他由半透明材料或不透明材料形成。由半透明材料或不透明材料形成的部位也可以是将后述的升降台67从上方或外侧覆盖的部位。在此情况下,由于升降台67从上方或外侧难以看到,所以上段盒56A的美观性提高。
盒主体57也可以在透明材料的成形品的表面上形成有不透明或半透明的着色层、图案等。在此情况下,形成有不透明或半透明的着色层、图案的部位从外部难以看到,上段盒56A的美观性提高。
升降台67具有除了盒主体57以外的上段盒56A的全部的构成部件。
例如,升降台67具有升降台主体58、操作部件59、下罩60及第1卡止部70。升降台67的形状关于与横宽方向正交的平面也可以不是面对称的,但以下假设是面对称而进行说明。
升降台主体58具有构成升降台67的底板部的一部分的底面部58a、和构成升降台67的侧板部的第1壁部58b、第1侧壁部58f、第2侧壁部58d及第2壁部58c。
底面部58a是在上面具有能够与盒主体57的底面部57a重合的大小及形状的平板。
底面部58a的+Y方向的端缘具有与底面部57a的同样的端缘相同的形状。底面部58a的作为+X方向及-X方向的周缘、+Y方向侧的宽度较宽的部位的端缘(以下称作宽幅部端缘)具有与底面部57a的同样的端缘相同的形状。
底面部58a的作为+X方向及-X方向的周缘、-Y方向侧的宽度较窄的部位的端缘(以下称作窄幅部端缘)具有比底面部57a的同样的端缘稍稍向外侧扩张的形状。底面部58a的-Y方向的端缘具有比底面部57a的同样的端缘稍向外侧扩展的形状。
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底面部58a的外形关于在进深方向上延伸的轴线C是线对称的。升降台67整体的形状关于经过轴线C并与横宽方向正交的平面Ss是面对称的。
第1壁部58b从底面部58a的+Y方向的端缘向-Z方向延伸。第1壁部58b的长度是在盒主体57装接时隐藏在盒主体57的向Z方向突出的第1壁部57b的内侧的长度。
第1侧壁部58f从底面部58a的各宽幅部端缘向-Z方向延伸。第1侧壁部58f的长度是在盒主体57装接时隐藏在盒主体57的向-Z方向突出的第2侧壁部57d的内侧的长度。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着盒主体57的第1壁部57b及第1侧壁部57f的底面部58a的外缘,没有形成向+Z方向延伸的侧板部,在盒主体57装接时,从水平方向观察,没有形成与第1壁部57b及第1侧壁部57f重叠的侧板部。
第2侧壁部58d从底面部58a的+X方向及-X方向的周缘中、比各宽幅端缘靠-Y方向侧的端缘向+Z方向及-Z方向延伸。
各第2侧壁部58d的从底面部58a的+Z方向的高度等于从盒主体57的底面部57a的下面到凸缘部57g的下面的高度。
各第2侧壁部58d的-Z方向的高度等于各第1侧壁部58f的高度。
在各第2侧壁部58d的上端部,形成有向上侧开口的凹槽58j。盒主体57的各卡止突起57h能够从上方进入到凹槽58j中,将卡止突起h在前后方向上嵌合。
如图8所示,在第2侧壁部58d上,设有卡止突起58A(导引部件)和导引板58B(导引部件)。各卡止突起58A及各导引板58B的形状及配置位置关于平面Ss面对称。以下,以设在-X方向的第2侧壁部58d上的卡止突起58A及导引板58B的例子进行说明。
卡止突起58A向-X方向突出,具有能够插入到轨道部64与第2壁部58c之间的间隙中的进深方向的宽度。卡止突起58A在向冷藏室门11A装接时能够从+Y方向与轨道部64的-Y方向的表面卡止。
卡止突起58A在进深方向上比导引孔部58u的开口向-Y方向离开,设在距上端面58h较近的上端部。从第2侧壁部58d的上端面58h到卡止突起58A的下端58Ac的上下方向的距离是L58A。
在本实施方式中,L57i与L58A的和大于从上升后的上段盒56A的突条57i与肋板61F的下面61g抵接的抵接位置到轨道部64的上端之间的间隙G1的上下方向的距离(以下称作间隙距离),但L58A比间隙距离小。因此,盒主体57被载置在升降台67上的上段盒56A不能向+Y方向穿过间隙G1,但如果只是升降台67,则能够向+Y方向穿过间隙G1。
如图8所示,卡止突起58A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板状部58Aa、和从板状部58Aa的+Y方向的表面向+Y方向突出并在横宽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突条58Ab。
多个突条58Ab以减小与轨道部64的接触面积的目的而设置。在多个突条58Ab的各自中,与横宽方向正交的截面例如是向+Y方向凸的半圆状。
导引板58B向-X方向突出。在导引板58B与卡止突起58A之间,形成有能够在上下方向上使轨道部64插通的间隙。导引板58B在向冷藏室门11A装接时从+Y方向与轨道部64的+Y方向的表面对置。
导引板58B在进深方向上比导引孔部58u的开口更向+Y方向离开,在从比卡止突起58A的上端低的位置到第2侧壁部58d的下端的范围中形成。
导引板58B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板状部58Ba和将板状部58Ba从+Y方向侧加强的多个加强肋板58Bb。
在向冷藏室门11A装接时,板状部58Ba也可以与轨道部64接触,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装接时从轨道部64离开。但是,在将上段盒56A相对于冷藏室门11A进行拆装时,为了减小与轨道部64的接触面积,也可以在-Y方向的表面上设置与多个突条58Ab同样的多个突条。
第2壁部58c从底面部58a的-Y方向的端缘向+Z方向延伸。第2侧壁部58d的+Z方向的高度与各第2侧壁部58d是同样的,等于从盒主体57的底面部57a的下面到凸缘部57j的下面的高度。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盒主体57装接时,各第2侧壁部58d从外侧与各台阶部57e及各第2侧壁部57d对置。盒主体57的凸缘部57g从上方与各第2侧壁部58d的上端面58g卡止。盒主体57的凸缘部57j从上方与第2壁部58c的上端面58h卡止。
盒主体57的各卡止突起57h与各凹槽58j嵌合。
在这样的装接状态下,盒主体57被载置在底面部58a、各第2侧壁部58d及第2壁部58c上。盒主体57通过被夹持在各第2侧壁部58d之间,在横宽方向上被定位。通过盒主体57的各卡止突起57h与各凹槽58j嵌合,盒主体57相对于升降台主体58在Y方向上被定位。
如图8所示,当盒主体57被载置到升降台67上时,盒主体57的各第2侧壁部57d被插入到各第2侧壁部58d之间。盒主体57的各台阶部57e与各第2侧壁部58d的+Y方向的端部对置。
如图2所示,在上段盒56A中,比各台阶部57e靠-Y方向侧被插入到肋板61A、61B之间。
因此,在上段盒56A中,比各台阶部57e靠+Y方向侧比肋板61A、61B向+Y方向突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底面部58a的宽幅部端缘的上方不形成与盒主体57重叠的侧板部。因此,在至少第1壁部57b及各第1侧壁部57f由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形成的情况下,能够经由第1壁部57b及各第1侧壁部57f从水平方向观察到盒主体57的内部的收容物。
接着,对于升降台67的底板部的内部构造,与升降台主体58的下面侧的结构一起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在底板部上设有卡止解除机构80。
卡止解除机构80能够使后述的第1卡止部70移动到不能与上述的第2卡止部卡止的不可卡止位置,能够将上段盒56A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卡止解除机构80设在升降台主体58与下罩60之间,具有操作部件59和施力部件77。
首先,对配置卡止解除机构80的底面部58a的下侧的升降台主体58的构造进行说明。
在底面部58a的下面,第1导引部58n、卡止部58p、第2导引部58t及固定用凸台58q、58r、58s向-Z方向突出。第1导引部58n、卡止部58p、第2导引部58t、吸振件保持器58m及固定用凸台58q、58r、58s的各自的突出量比底面部57a的-Z方向的突出量小。
第1导引部58n是对后述的操作部件59的进深方向上的移动进行导引的壁状体。第1导引部58n的形状只要能够将操作部件59在进深方向上导引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定。
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第1导引部58n通过从+Z方向观察在进深方向上较长的壁体的组合,形成有在进深方向上相互离开、分别在进深方向上延伸的3个导引槽58k。各导引槽58k在-Z方向上开口。导引槽58k的个数只要是1个以上就可以,并不限定于3个。
第1导引部58n位于夹着平面Ss在横宽方向上离开的两个部位。各第1导引部58n设为关于平面Ss相互面对称的形状及位置关系。
如果从+Z方向观察,则各第1导引部58n的-Y方向的端部位于底面部58a的-Y方向的端部的附近。在各第1导引部58n的最靠+Y方向的端部,设有在横宽方向上延伸的前端壁部58w。前端壁部58w与第1侧壁部58f的内面连接。
卡止部58p是将后述的施力部件77的+Y方向的端部(第2端部77b)卡止的突起。卡止部58p的形状只要能够将施力部件77的第2端部77b卡止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卡止部58p也可以是具有将施力部件77的第2端部77b从+Y方向插入的凹处的突起。
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卡止部58p在第1导引部58n与轴线C之间分别设有各1个。各卡止部58p的进深方向上的位置与第1导引部58n的+Y方向的端部大致相同。各卡止部58p在横宽方向上相互离开,设置为关于平面Ss相互面对称的形状及位置关系。
第2导引部58t是对后述的第1卡止部70的向横宽方向的移动进行导引的框状的突起。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第2导引部58t具有在进深方向上夹着第1卡止部70的2个壁体。各壁体与附近的第2侧壁部58d的内面连接。
在第2侧壁部58d中,在第2导引部58t的各壁体的面向内侧的部位,设有供后述的第1卡止部70的卡止部件73在横宽方向上进出的导引孔部58u。在进深方向上,导引孔部58u的中心与第2导引部58t的各壁体的中心一致。
这样的第2导引部58t及导引孔部58u在各第2侧壁部58d分别设置各1个,设置为关于平面Ss相互面对称的形状及位置关系。
吸振件保持器58m保持后述的吸振件78。吸振件保持器58m的形状只要能够保持吸振件78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吸振件保持器58m具有与进深方向正交的平板状的突起。在吸振件保持器58m的突出方向的端部,形成有将吸振件78插装的保持槽58v。
吸振件保持器58m的配置位置及个数没有特别限定。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吸振件保持器58m在底面部58a的横宽方向上的中心设在比第1导引部58n的端部更靠+Y方向的位置。
吸振件78在后述的操作部件59移动时,为了减小由从操作部件59作用于升降台主体58的冲击带来的撞击音而设置。例如,吸振件78由具有冲击吸收性的弹性体形成。
吸振件78具有通过来自操作部件59的冲击力而能够变形的头部78a、和向吸振件保持器58m的保持槽58v插装的安装部78b。安装部78b在向保持槽58v插入时变形,将吸振件保持器58m夹持在与头部78a之间。
头部78a配置在吸振件保持器58m的+Y方向侧的侧面上。
固定用凸台58q、58r、58s为了将后述的下罩60用螺钉固定于升降台主体58而设置。固定用凸台58q、58r、58s是具有能够将下罩60的下面匹配于第1壁部58b的下端的位置而固定的高度的筒状突起(参照图11、图12)。在固定用凸台58q、58r、58s的中心部,形成有小螺钉76(参照图9)能够螺合的固定孔。
固定用凸台58q在吸振件保持器58m的-Y方向侧设在与吸振件保持器58m对置的位置。
固定用凸台58r在后述的操作部件59的各施力部件保持器59b的-Y方向侧分别设在与各施力部件保持器59b对置的位置。
固定用凸台58s在第2导引部58t的-Y方向侧分别设在与各第2导引部58t对置的位置。
如图9所示,操作部件59在底面部58a与后述的下罩60之间可沿进深方向移动地被夹持。
操作部件59具有操作部59a、施力部件保持器59b、导引部件59c及推压部件59d。
如图10所示,操作部59a是在横宽方向上延伸的框状,以从+Y方向与第1壁部58b对置的方式配置。在操作部59a的下面侧,开口有供用户的手指尖从下方进入的槽部59h(参照图11)。
施力部件保持器59b是保持对操作部件59向-Y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77(第3施力部件)的框体。施力部件77例如是压缩线圈弹簧。
施力部件保持器59b从操作部59a的-Y方向的端面向-Y方向延伸,在延伸方向的端部,设有将施力部件77的第1端部77a从+Y方向卡止的卡止部59i。在卡止部59i的+Y方向侧的表面上,向施力部件77的内部插入的导引轴59j向+Y方向延伸。导引轴59j的长度只要是在操作部件59向+Y方向移动到最大时从卡止部58p离开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卡止部59i从抑制施力部件77的弯曲的观点看,更优选的是在不与卡止部58p接触的范围中尽可能长。
施力部件77的与第1端部77a相反侧的第2端部77b从+Y方向与卡止部58p卡止。
导引部件59c是从操作部59a的-Y方向的端面向-Y方向延伸的突起。导引部件59c设在将升降台主体58的各群的第1导引部58n从下方覆盖的两个部位。因此,各导引部件59c在横宽方向上将各施力部件保持器59b从外侧夹着,设置为关于平面Ss相互面对称的形状及位置关系。
各导引部件59c分别具有从与底面部58a平行的板状部59m(参照图13)向+Z方向侧突出、在进深方向上延伸的3片导引板59k。
各导引板59k在-Y方向上被插入到第1导引部58n的各导引槽58k内,能够沿着各导引槽58k在进深方向上移动。
板状部59m从下方与第1导引部58n的下端对置。
通过这样的导引部件59c设置于在横宽方向上离开的操作部59a的两端部,操作部件59在水平面内的蛇形移动、旋转被抑制,所以操作部件59能够沿着进深方向直线运动。
以下,如在图10中用实线表示那样,将操作部件59通过施力部件77的施力而向-Y方向移动最大时的位置称作卡止位置。如用双点划线表示那样,将操作部59a通过用户的操作而向+Y方向移动最大时的位置称作卡止解除位置。
在卡止位置,操作部59a的-Y方向的侧面与吸振件78的头部78a抵接。由此,在操作部59a的-Y方向的端面与各前端壁部58w之间形成间隙。
在卡止解除位置,操作部59a的+Y方向的端面与第1壁部58b接近。
从卡止位置到卡止解除位置的进深方向的移动距离(以下称作移动距离)在卡止位置处比插入在各导引板59k中的导引板59k的长度(以下称作插入长度)短。由此,即使操作部件59移动到卡止解除位置,各导引板59k的整体也不会从各导引槽58k脱离。插入长度更优选的是移动距离的2倍以上10倍以下。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插入长度是移动距离的约7倍。
如图9所示,在-X方向侧的导引部件59c中最靠-X方向侧,在+X方向侧的导引部件59c中最靠+X方向侧,分别设有推压部件59d。各推压部件59d设置为关于平面Ss相互面对称的形状及位置关系。
推压部件59d对应于操作部件59的进深方向的移动量而使后述的第1卡止部70朝向距推压部件59d较近的第2侧壁部58d移动。
推压部件59d具有连接在板状部59m的端缘上并与导引板59k平行的平板部59g、和从平板部59g向外侧突出的突起部59e(第2突起部)。
突起部59e从+Z方向观察是在突出方向上具有顶部59f的山形。顶部59f既可以是与平板部59g平行的平面,也可以是从+Z方向观察为凸圆弧状的弯曲面。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从+Z方向观察的突起部59e的外形是等腰三角形状,顶部59f是凸圆弧状的弯曲面。
突起部59e的进深方向的宽度是操作部件59的移动距离的约2倍。
突起部59e设在平板部59g上,以使得在卡止位置处,顶部59f位于第2导引部58t的中心。
如图9所示,下罩60是在升降台主体58上装接着操作部件59、各施力部件77、吸振件78及各第1卡止部70的状态下将升降台主体58的下面覆盖的箱型。下罩60与升降台主体58一起形成升降台67的底板部的外形。
下罩60具有底板部60a和从底板部60a的外缘向+Z方向延伸的侧板部60b、60c。
底板部60a的外形除了在+Y方向的端部具有操作部59a能够插入的缺口60h以外,与底面部58a大致是同样的。
在底板部60a中,在与升降台主体58的固定用凸台58q、58r、58s对置的部位,设有分别具有供螺合的小螺钉76插通的贯通孔的螺钉固定用凸台60d、60e、60f。螺钉固定用凸台60d、60e、60f的背面侧向+Z方向陷入以使得小螺钉76的螺钉头不会突出。
底板部60a除了缺口60h以外形成升降台67的底面。
侧板部60b分别设在底板部60a的横宽方向的端缘上。+Y方向上的各侧板部60b的端部延伸到缺口60h的+Y方向上的横宽方向的端部。
如图10所示,-Y方向上的各侧板部60b的端部延伸到第2导引部58t的附近。
侧板部60b在下罩60向升降台主体58装接时,接近于第1壁部58b、第1侧壁部58f及第2侧壁部58d的内侧而被插入。
侧板部60c分别设在底板部60a的比各第2导引部58t靠-Y方向侧的横宽方向的外缘和-Y方向的外缘上。
设在横宽方向的外缘上的侧板部60c与第2侧壁部58d的内侧接近而被插入。设在-Y方向的外缘上的侧板部60c形成第2壁部58c(参照图9)的下侧的升降台67的侧面。
下罩60在从下方嵌入在升降台主体58的下部的状态下被用螺钉固定。具体而言,通过将插入在螺钉固定用凸台60d、60e、60f中的多个小螺钉76与固定用凸台58q、58r、58s螺合,将下罩60固定于升降台主体58上。
下罩60的底板部60a隔开一定的间隙与底面部58a平行地配置。因此,在上下方向上限制了被底板部60a和底面部58a夹着的部件的位置。由此,能够抑制被底板部60a和底面部58a夹着的部件的上下方向的位移。例如,底板部60a能够抑制施力部件保持器59b、施力部件保持器59b内的施力部件77及导引部件59c的向上下方向的振动。结果,操作部件59的进深方向的移动变得顺畅。
接着,对第1卡止部70进行说明。如上述那样,第1卡止部70分别设在横宽方向上的升降台67的两端部,各自的形状及配置位置关于平面Ss是面对称的。以下,以配置在-X方向侧的第1卡止部70的例子进行说明。配置在+X方向侧的第1卡止部70的形状及配置只要在以下的说明中将+X方向改称作-X方向、将-X方向改称作+X方向就可以。
图14是第1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第1卡止部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4所示,第1卡止部70具有第1保持器71(保持部件)、卡止部件73、施力部件74(第1施力部件)及第2保持器75(保持部件)。
第1保持器71是在+X方向上开口的长方体状的箱。第1保持器71具有底板部71a和侧板部71d。
底板部71a从+X方向观察是在进深方向上较长的矩形状。在底板部71a的中心部,从+X方向观察,矩形状的开口部71b(开口)在厚度方向上贯通。
侧板部71d从底板部71a的外周部沿着底板部71a的外形向+X方向延伸。在进深方向上的侧板部71d的两侧面上,分别突出有将后述的第2保持器75的连结部75f卡止的卡止突起71e。
卡止部件73具有与横宽方向正交的平板部73c、和从平板部73c向-X方向延伸的主体部73a。
平板部73c的外形从+X方向观察比开口部71b大,是能够插入到第1保持器71的侧板部71d的内周面的内侧的矩形状。
在平板部73c的中心部,设有向+X方向突出的圆柱状的突起73e。突起73e被插入在后述的施力部件74的内部。
主体部73a与横宽方向正交的截面是在进深方向上较长的矩形状,是在横宽方向上延伸的棒状。进深方向上的主体部73a的宽度比进深方向上的开口部71b的宽度稍窄。
在主体部73a的-X方向的前端,形成有随着从与水平面平行的下面73f(参照图13)向+Z方向前进而向+X方向倾斜的倾斜面73b。在主体部73a的+Z方向的表面中的进深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导引肋板73d。
各导引肋板73d向+Z方向突出,在横宽方向上从平板部73c延伸到主体部73a的前端附近。各导引肋板73d的-X方向的前端比倾斜面73b更向+X方向缩入。
卡止部件73以倾斜面73b为前端,从第1保持器71的+X方向的开口朝向开口部71b插入。
在从开口部71b突出的主体部73a的外侧,以将主体部73a包围的方式配置有由双点划线表示的施力部件72(第2施力部件)。施力部件72是主体部73a能够插通并且能够从+X方向与第1保持器71的底板部71a卡止的压缩线圈弹簧。
施力部件74在第1卡止部70被配置在插入于第1保持器71中的卡止部件73与后述的第2保持器75之间,将卡止部件73向-X方向施力。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施力部件74是压缩线圈弹簧。施力部件74的内径比突起73e的外径大。施力部件74的外径是能够从-X方向插入到第1保持器71的内侧的大小。施力部件74的-X方向上的第1端部74a与平板部73c的+X方向侧卡止。施力部件74的+X方向上的第2端部74b与后述的第2保持器75的内部卡止。
第2保持器75固定在第1保持器71的+X方向的端部,构成第1卡止部70的+X方向的端部。
第2保持器75具有突起部75a(第1突起部)和连结部75f。
突起部75a的-X方向的端面75e是与横宽方向正交的平面。突起部75a的+X方向的外形在从+Z方向观察时,是在突出方向上具有顶部75b的山形。顶部75b既可以是与端面75e平行的平面,也可以是从+Z方向观察为凸圆弧状的弯曲面。
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突起部75a的山形形状是等腰三角形状,顶部75b是凸圆弧状的弯曲面。
突起部75a相对于端面75e的斜度只要是突起部59e的斜度以上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突起部75a的斜度与突起部59e的斜度大致相等。
如图14所示,在端面75e的中心部,形成有施力部件74的第2端部74b能够插入的凹处75d。第2端部74b在凹处75d内从+X方向与突起部75a卡止。
连结部75f是从进深方向上的突起部75a的两端部分别向-X方向突出的片状。在各连结部75f的突出方向的端部,设有在端面75e抵接于第1保持器71的+X方向的端面上的状态下与卡止突起71e卡止的卡止部75g。
如图13所示,组装状态的第1卡止部70在突起部75a与第1保持器71被连结而形成的内部空间中收容施力部件74和卡止部件73,主体部73a的一部分从开口部71b向-X方向突出。平板部73c被施力部件74施力,与底板部71a的+X方向侧的内面抵接。此时,主体部73a的突出量是最大。
如图10、图13所示,如果操作部件59被配置在卡止位置,则第1卡止部70的突起部75a的顶部75b与推压部件59d的顶部59f抵接。第1保持器71被配置在第2侧壁部58d与底板部71a之间的施力部件72向+X方向施力。因此,卡止位置处的第1卡止部70的横宽方向上的配置位置通过顶部59f而被定位。以下将这样的第1卡止部70的配置位置称作第1卡止部70的卡止位置。
处于卡止位置的第1卡止部70的主体部73a被插通到导引孔部58u中并向第2侧壁部58d的外侧伸出。在导引孔部58u,形成有供主体部73a插通的矩形状的开口、和在横宽方向上各导引肋板73d能够滑动的U形槽。通过各导引肋板73d和导引孔部58u的U形槽在横宽方向上可滑动地卡合,移动中的主体部73a的进深方向的位置变得稳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施力部件74及卡止部件73大致同轴地串联配置,从第1保持器71突出的卡止部件73被插通在施力部件72的内部。因此,施力部件72、卡止部件73、第1保持器71及施力部件72相互配置为大致同轴。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施力部件72和第1卡止部70被配置为大致同轴,所以例如与施力部件72和第1卡止部70的结构部件在进深方向及上下方向的至少一方向上并列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节省空间。
这里,对第1卡止部70及操作部件59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5、图16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第1卡止部的动作的剖面图。
如上述那样,在第1卡止部70的卡止位置,横宽方向上的第1保持器71及第2保持器75的位置被固定。相对于此,卡止部件73在第1保持器71及第2保持器75的内部被施力部件74施力,但能够向+X方向移动。因此,如果将卡止部件73的-X方向的前端以比施力部件74的施力大的力向+X方向推压,则卡止部件73向+X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卡止部件73能够移动到其前端缩入到导引孔部58u的内部中的状态。
如果操作部件59被用户移动到卡止解除位置,则如由图10中的双点划线表示的那样,各推压部件59d向+Y方向移动。此时,操作部件59的配置在关于平面Ss面对称的两处的导引部件59c被第1导引部58n分别在进深方向上导引。进而,操作部件59克服由配设在关于平面Ss面对称的两处的施力部件77的施力而向+Y方向移动。各施力部件77的施力在横宽方向上是均等的。
因此,操作部件59即使用户对操作部59a进行操作的位置在槽部59h内在横宽方向上有偏差,+Y方向上也是平行移动。结果,各推压部件59d相互同步地向+Y方向移动。
如果各推压部件59d向+Y方向移动,则被施力部件72朝向推压部件59d施力的第1卡止部70分别朝向推压部件59d移动。施力部件72在第2侧壁部58d与底板部71a之间伸长。
如果推压部件59d从第2导引部58t的开口退出,则如图16所示,各第1卡止部70分别朝向平板部59g同时移动,顶部75b与平板部59g抵接。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1保持器71突出的卡止部件73也向+Y方向平行移动,由此向导引孔部58u的内侧被缩入。即,卡止部件73在被施力部件74朝向底板部71a施力的状态下退避到导引孔部58u的内侧。
这样,能够得到如果操作部件59移动到卡止解除位置,则第1卡止部70不会移动而从各卡止部件73的导引孔部58u跃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由于各第1卡止部70的卡止部件73不能卡止于第2卡止部,所以将与操作部件59的卡止解除位置对应的第1卡止部70的位置称作不能卡止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卡合部70的不能卡止位置,卡止部件73缩入到导引孔部58u的内侧,但只要是不能与第2卡止部接触的程度,就也不能与第2卡止部卡止,所以卡止部件73也可以从导引孔部58u突出。
如果用户从操作部59a将手离开,则操作部件59由于施力部件77的施力而向-Y方向移动,所以操作部件59及各第1卡止部70回到各自的卡止位置。此时,受到来自施力部件77的施力而移动的操作部件59在例如不与前端壁部58w等的升降台主体58的部件碰撞的情况下碰抵于吸振件78。操作部件59的运动能量被吸振件78吸收,操作部件59停止在卡止位置。因此,由操作部件59的冲击带来的撞击音被减小。
经由吸振件78作用于升降台主体58的某种程度的冲击力传递给升降台主体58。在本实施方式中,升降台主体58通过施力部件77的伸缩及操作部件59的撞击而作用有外力的固定用凸台58r、58q被设置在与外力所作用的各卡止部58p及保持槽58v在外力的方向上对置的位置。因此,通过在固定用凸台58r、58q将下罩60螺钉固定,能得到有效率地克服外力的加强构造。结果,即使冲击力等的外力某种程度传递给升降台主体58,振动也被抑制,所以能得到稳定的操作感。
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止部件73在其卡止位置向导引孔部58u的外侧突出,通过作用于卡止部件73的外力,向导引孔部58u的内侧退避。同样,如果操作部件59移动到卡止解除位置,则第1卡止部70整体平行移动而移动到不能卡止位置。
接着,对上段盒56A向冷藏室门11A装接时的卡止构造进行说明。
图1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门容器的卡止构造的剖面图。
图17所示的实线的上段盒56A从上侧与从下方起第5个卡止板64e5卡止而装接。
由于操作部件59处于卡止位置,所以在第2侧壁部58d的外侧,卡止部件73的主体部73a突出。主体部73a被插入在由第1轨道部64a、卡止板64e5、第2轨道部64b及卡止板64e6包围而成的相对的凹部的内侧。
由于主体部73a的前端部的进深方向的宽度比第1轨道部64a及第2轨道部64b的间隔稍窄,所以如果主体部73a被插入到凹部中,则上段盒56A在进深方向上也处于卡止状态。
卡止突起58A及导引板58B夹着轨道部64。通过重力,主体部73a的下面73f被推压在卡止板64e5的卡止面64i上。
由于上段盒56A的重心处于比轨道部64靠+Y方向,所以卡止突起58A的上端部将第2轨道部64向+Y方向推压。
装接时的上段盒56A不能向+Y方向拔出,抑制了-Z方向的下降。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用户进行以下说明的推起操作和卡止解除操作,能够将上段盒56A移动。
推起操作是用户对于上段盒56A向+Z方向施加力、使其向+Z方向移动的操作。用户对于上段盒56A的哪里施加力都可以,但如果将手放在升降台67的下面而将上段盒56A推起,则在第1卡止部70的卡止位置的附近施加朝上的力,所以能够进行更顺畅的操作。
在将升降台67的下面推起的情况下,例如与把持上段盒56A的上端部而抬起的情况相比,容易用力,即使是身高较矮的用户也能够容易地使上段盒56A移动。
由于在本实施方式的卡止构造中不存在将上段盒56A从上方卡止的部件,所以如果用户向上段盒56A施加朝上的力,则上段盒56A能够沿着轨道部64上升。即,被用户抬起,卡止部件73向卡止板64e5的上侧移动。
如果卡止部件73上升到第1导引64c被配置的位置,则倾斜面73b与第1导引64c抵接,通过来自第1导引64c的反作用力的水平成分,卡止部件73被向内侧推入。
如果卡止部件73达到卡止板64e6的上侧的凹部,则不再有来自轨道部64的将卡止部件73推入的反作用力,所以卡止部件73向第2侧壁部58d的外侧突出。此时,如果用户将手离开而停止推起操作,则卡止部件73从上方与卡止板64e6卡止。
通过这样的推起操作,用户能够将上段盒56A向+Z方向移动,将上段盒56A卡止到更上侧的卡止板64e上。
在推起操作中,虽然能够将上段盒56A卡止到更上侧,但不能使上段盒56A下降。因此,例如在达到上侧的卡止板64e的上方之前将手离开的情况下,也能可靠地卡止于最近的下侧的卡止板64e上。因而,在推起操作中防止了上段盒56A掉落。
卡止解除操作是将基于卡止部件73的上下方向的卡止强制地解除的操作。
在本操作中,用户对操作部件59进行操作,使操作部件59移动到卡止解除位置。例如,用户通过用手将操作部59a和第1壁部58b的下端在进深方向上夹持,使操作部件59向+Y方向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操作部59a与第1壁部58b的距离成为最小,则操作部件59移动到卡止解除位置。
在卡止解除位置,由于各卡止部件73缩入到第2侧壁部58d的内侧,所以由卡止部件73实现的卡止被解除。只要是在上段盒56A的可移动范围内,用户就能够将上段盒56A自由地移动。例如,用户在用单手将操作部59a和第1壁部58b的下端夹持的状态下能够将上段盒56A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如果用户在移动目的地将操作部59a和第1壁部58b的下端的把持解除,则通过施力部件77的施力,卡止部件73向第2侧壁部58d的外部突出,所以卡止部件73突出至最近的下侧的卡止板64e上的凹部中。通过在该状态下将手离开,卡止部件73在移动目的地卡止在最近的下侧的卡止板64e上。
通过这样的卡止解除操作,用户能够将上段盒56A卡止到在水平方向上相互对置的任意的卡止板64e上。即,能够进行上段盒56A的上下方向上的移动和以间距Δ为单位的移动位置的固定。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上段盒56A,在推起操作、卡止解除操作中,用户都能够在上段盒56A的正面通过单手的简单操作使上段盒56A移动。
这里,对上段盒56A的可移动范围进行说明。
上段盒56A的最下的下降位置是卡止突起58A的下端从上方与第1止挡53d卡止的位置。在图17所示的例子中,与最下的下降位置的上段盒56AL的卡止部件73卡止在最下的卡止板64e1上的状态相同。但是,如果将第1止挡53d配置在更下方,也能够将最下的下降位置设定在更下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轨道部64的上部形成有第2轨道部64b。由于第2轨道部64b没有形成卡止部件73能够进入的凹部,所以能够将上段盒56A卡止的位置,是到卡止板64e6的位置为止。
轨道部64由于在比卡止板64e6靠上侧也被夹在卡止突起58A与导引板58B之间,所以能够进行沿着轨道部64的上下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用双点划线表示的上段盒56AH那样,上段盒56A能够上升直到上段盒56A的上端与肋板61F的下面61g抵接。具体而言,盒主体57的突条57i与下面61g抵接的位置是最上方的上升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L57i与L58A之和(第1距离)比间隙G1处的上述的间隙距离大,所以在最上方的上升位置,卡止突起58A的下端部和轨道部64的上端部从-Y方向观察相互重合。因此,不能将上段盒56A向+Y方向拔出。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用户使装接着盒主体57的上段盒56A上升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由于上升时的惯性或力量而发生上段盒56A脱离的情况。
这样,间隙G1关于上段盒56A成为防松脱用的开口部。肋板61F的下面61g成为限制上段盒56A的上升位置、防止上段盒56A从轨道部64的上侧脱离的第2止挡的例子。
突条57i成为在向升降台67装接时能够与第2止挡抵接的第1抵接部的例子。
上段盒56A例如优选的是以清扫等目的而从冷藏室门11A取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盒主体57的侧面,没有设置能够从轨道部64的-Y方向侧卡止的突起。因此,如果在卡止突起57h从凹槽58j出来的期间中将盒主体57向+Z方向移动,则能够将盒主体57从升降台67拆下。取下下的盒主体57能够穿过相互对置的轨道部64之间或间隙G1向+Y方向取出。
这样,能够无需将升降台67取下而从升降台67进行拆装。因此,能够将因为储藏物直接接触因而清扫的必要性较高的盒主体57单体轻松地加以清扫。由于盒主体57比升降台67轻量,所以伴随着拆装的用户的负荷被减轻。由于在将盒主体57拆下时也可以不使升降台67移动,所以在将盒主体57装接后,不需要进行恢复为取下前的位置的操作。
由于能够仅将盒主体57取下,所以也能够将盒主体57内的储藏物一起简单地向箱外取出。
在盒主体57被取下后的升降台67中,L58A(第2距离)比上述的间隙距离大。因此,如果至少使升降台67上升到升降台67的上端面58g与下面61g抵接的升降台67的最上方位置,则卡止突起58A能够向+Y方向穿过间隙G1。
这样,通过由上述的推起操作或卡止解除操作使盒主体57被取下后的升降台67上升,能够将其穿过间隙G1向+Y方向取出。
上端面58h成为在容器主体的取下时能够在沿着轨道部的移动方向上与第2止挡抵接的第2抵接部的例子。
升降台67在将盒主体57取下的状态下能够变更上下方向的位置。因此,在将上段盒56A的卡止位置变更的情况下,如果将盒主体57与储藏物一起向冰箱1A外取出后移动升降台67,则用户的负荷被减轻。
接着,对中段盒62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中段盒62能够装接到作为上段盒56A、56B与下段盒63之间、被肋板61A、61C夹着的空间中。
中段盒62通过与图3、图4所示的卡止突起66A、66B的某个卡止,能够变更上下方向的装接位置。
图1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门容器(中段门容器)的一例的立体图。
如图18所示,中段盒62被形成为上方开放的箱状。
中段盒62除了-Y方向侧的端部具有能够与肋板61A、61C接近而插入到肋板61A、61C之间的横宽尺寸这一点,以及根据储藏物的种类而上下方向的尺寸不同这一点以外,具有与上段盒56A的盒主体57大致同样的结构。
中段盒62代替盒主体57的底面部57a、第1壁部57b、第2壁部57c、第1侧壁部57f、台阶部57e及第2侧壁部57d而具备底面部62a、第1壁部62b、第2壁部62c、第1侧壁部62f、台阶部57e及第2侧壁部62d。以下,以与盒主体57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底面部62a除了横宽方向的尺寸更长以外与底面部57a是同样的。
第1壁部62b除了从底面部62a仅向+Z方向延伸、比第1壁部57b低以外,与第1壁部57b是同样的。
第2壁部62c除了不具有凸缘部57j及突条57i而具有与第1壁部62b相同的高度以外,与第2壁部57c是同样的。
第1侧壁部62f除了从底面部62a仅向+Z方向延伸、具有与第1壁部62b相同的高度以外,与第1侧壁部57f是同样的。
台阶部62e除了具有与第1壁部62b相同的高度以外,与台阶部57e是同样的。
第2侧壁部62d除了代替凸缘部57g及卡止突起57h而具有凸缘部62g及卡止突起62h、并且具有与第1壁部62b相同的高度以外,与第2侧壁部57d是同样的。
凸缘部62g从第2侧壁部62d的上端在横宽方向上向中段盒62的外侧延伸,能够从上方与卡止突起66A或卡止突起66B的上端卡止。即,当凸缘部62g与卡止突起66A卡止时中段盒62被配置在第1位置,当凸缘部62g与卡止突起66B卡止时中段盒62被配置在比第1位置靠下方δ处的第2位置。
卡止突起62h从第2侧壁部62d在横宽方向上向中段盒62的外侧突出。卡止突起62h具有能够在肋板61A、61C的各间隙g2、g3中从上方可拆装地嵌合的进深方向的宽度。卡止突起62h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比卡止突起66A、66B之间的上下方向的间隙短。
卡止突起62h被设置在当嵌合到间隙g2或间隙g3中时在第2壁部62c与平坦部53a之间形成的微小间隙的位置。
在中段盒62的内部,既可以直接配置储藏物,也可以配置收容储藏物的内部容器。作为内部容器的例子,例如可以举出向上方开口的箱型的容器和将鸡蛋竖立收容的鸡蛋托盘。在图18所示的例子中,作为内部容器而配置有鸡蛋托盘62i。
接着,对下段盒63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下段盒63能够装接到中段盒62下方的、被肋板61A、61C夹着的空间中。
下段盒63通过与图3、图4所示的卡止突起65卡止,能够可拆装地配置到肋板61G上。但是,装接时的下段盒63的配置位置在上下方向上被固定。
图1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门容器(下段门容器)的一例的立体图。
下段盒63具有第1收容部63A和第2收容部63B。第1收容部63A和第2收容部63B在+Y方向上依次排列。
第2收容部63B具有被载置在肋板61G的第2板状部61Gb上的第2底板63a2。第2底板63a2与第2板状部61Gb同样地倾斜。在下段盒63装接时,第2底板63a2的-Y方向的端部与第1板状部61Ga的+Y方向的端部大致无阶差地相连。
在第2底板63a2的+Y方向的端缘,第2壁部63c朝上突出,在横宽方向的各端缘,第2侧壁部63d朝上突出。第2壁部63c及各第2侧壁部63d的突出方向是第2底板63a2的法线方向。
-Y方向上的各第2侧壁部63d的端面63i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如图2所示,在下段盒63装接时,各端面63i沿着卡止导引53f的端面55fy配置,从+Y方向侧与端面53fy抵接。
第2壁部63c及各第2侧壁部63d在与平坦部53b之间形成向+Z方向开口的凹处。因此,在第1板状部61Ga及第2底板63a2上,在对应于各个倾斜面的斜度而向+Y方向倾斜的状态下能够收容收容物。
在各第2侧壁部63d,卡止突起63h在横宽方向上向下段盒63的外侧突出。卡止突起63h具有能够在肋板61A、61C的各凹槽g4中从上方可拆装地嵌合的进深方向的宽度。
如图2所示,第1收容部63A在装接时比肋板61G及第1收容部63A向+Y方向突出。
如图19所示,第1收容部63A具有与第2底板63a2同样地倾斜的第1底板63a1。
在第1底板63a1的+Y方向的端缘,第1壁部63b朝上突出,在横宽方向的各端缘,第1侧壁部63f朝上突出。第1壁部63b及各第1侧壁部63f的突出方向是第1底板63a1的法线方向。
各第1侧壁部63f的-Y方向的端部分别从外侧与第2侧壁部63d连接,在第1侧壁部63f与第2侧壁部63d之间,形成有横宽方向上的台阶部63e。
如图2所示,在下段盒63装接时,各台阶部63e从+Y方向侧与肋板61A、61B的各第3前端部61e抵接。端面63i沿着卡止导引53f的端面55fy配置,从-Y方向与端面53fy抵接。
第1收容部63A与第2收容部63B同样,能够将收容物以向+Y方向倾斜的状态收容。
这样的下段盒63通过从上方将各卡止突起63h插入到凹槽g4中,能够装接到肋板61A、61C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室门11A中,能够将上段盒56A、56B的上下方向的配置位置在各自的移动范围中以Δ为单位多阶段地变更。中段盒62能够将上下方向的配置位置以第1位置和第2位置分两阶段进行变更。上段盒56A、56B的移动间距Δ比中段盒62的移动间距δ小。
上段盒56A、56B的移动范围(5×Δ)与中段盒62的移动范围(δ)的关系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δ比5×Δ小。
设定上段盒56A、56B的移动间距、移动范围和中段盒62的移动间距、移动范围,以便能够根据收容物的高度而适当设置分别移动时的相对的配置位置。
以下,基于具体的使用例,说明上段盒56A、56B及中段盒62的配置位置的例子。
图20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门容器的使用例的立体图。图21、图2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门容器的使用例的剖面图。
图20所示的,是冷藏室门11A的收容物和适合于收容物的配置的上段盒56A、56B及中段盒62的配置位置的例子。
在图20所示的例子中,在上段盒56B的下方的中段盒62的内部,配置有鸡蛋托盘62i。在此情况下,在鸡蛋托盘62i的上方,只要有鸡蛋的取出所需要的空间就足够,所以通过将上段盒56B降低,能够在上段盒56B上确保较大的收容空间。为了该收容空间的有效率地利用,例如也可以在上段盒56B中配置牛奶盒82。在牛奶盒82是1L的纸盒容器的情况下,高度H2(参照图21)是约70mm。
相对于此,中段盒62的上方的肋板61A、61B之间的空间根据上段盒56A的配置位置,在上下方向上分为两部分。也可以在中段盒62中,收容具有中等高度的收容物,例如调味汁容器83,在上段盒56A中收容350mL罐81。例如,内容量280mL的调味汁容器83的高度H3(参照图21)、350mL罐81的高度H4(参照图21)分别是约125mm、约122mm。
通过将更高的调味汁容器83收容到中段盒62中、将更低的350mL罐81收容到上段盒56A中,调味汁容器83容易取出。
作为收容到中段盒62中的优选的收容物的例子,可以举出装有酱油、面条汁等的液体调味料的1L塑料瓶。1L塑料瓶的高度是约270mm。
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室门11A的铰链30处于右侧,所以在横宽方向上在-X方向上配置的收容物上作用较大的离心力。从使得收容物不易因离心力而翻倒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将更高的收容物配置在+X方向上。在担心牛奶盒82的翻倒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上述的左右的配置设为相反。
也可以使得高度较高而容易翻倒的收容物不能配置在上段盒56A、56B及中段盒62中。例如,最下方位置的上段盒56A、56B的上方的收容空间、将上段盒56A、56B配置在最上方位置并将中段盒62配置在最下方位置的情况下的中段盒62和上段盒56A、56B之间的收容空间的高度也可以形成为不能收容2L塑料瓶84的尺寸。2L塑料瓶84的高度H1(参照图21)是约306mm。
更优选的是在下段盒63中能够配置高度较高、质量也较大的收容物。例如,更优选的是在下段盒63中能够配置2L塑料瓶84、牛奶盒82等。
在图21中,表示上段盒56A为最上方位置、上段盒56B为最下方位置、中段盒62为最上方位置的情况下的位置关系。在此情况下,下段盒63与中段盒62之间的收容空间成为最大。
d1是从第1壁部63b的上端到中段盒62的下面的上下方向上的距离。为了将高度H1的2L塑料瓶84易取出地收容,d1也可以是200mm以上300mm以下。d1更优选的是267mm±10mm。
h1是中段盒62的第1壁部62b的高度。h1在壁厚为3mm的情况下,从防止收容物的翻倒的观点看,也可以是50mm以上100mm以下。h1更优选的是70mm±10mm。在此情况下,从底面部62a的上面到第1壁部62b的上端的高度(中段盒62的深度)是67mm±10mm。
从中段盒62的上端到最下方位置的上段盒56B、最上方位置的上段盒56A的各下端的上下方向上的距离是d2、d3。
例如为了容易将鸡蛋85取出,d2也可以是50mm以上100mm以下。d2更优选的是54.8mm以上。
如果d2是这样的尺寸,则能够使从上段盒56B到肋板61F的收容空间的高度成为146mm以上257mm以下,所以例如能够将高度H2的牛奶盒82等取出而容易地收容。
d2也可以是当用户进行卡止解除操作时,即使在把持着操作部59a的状态下上段盒56B落到最下方位置用户的手指也可进入的尺寸。例如,如果d2是50mm以上,则即使在卡止解除操作中上段盒56B掉落,用户的手指也可进入。即使万一在放入了手指的状态下上段盒56B掉落,手指也不会被中段盒62和上段盒56B夹住。这样的d2也是即使上段盒56B处于最下方位置、用户也能够进行卡止解除操作而将上段盒56B推起的尺寸。
但是,在将d2减小的情况下,从上段盒56B到肋板61F的收容空间的高度更优选的是设为小于H1,以便能够配置2L塑料瓶84。
d3例如为了容易地将高度H3的调味汁容器83取出,也可以是160mm以上240mm以下。这样的d3由于小于H1,所以为能够配置2L塑料瓶84的尺寸。
上段盒56A、56B的从下端到上端的尺寸h2例如也可以是45mm以上130mm以下。h2更优选的是91.3mm±10mm。如果h2是这样的尺寸,则能够使从盒主体57的底面部57a的下面到盒主体57的上端的高度成为70mm±10mm,与中段盒62同样,能够形成收容物不易翻倒的收容空间。
如果h2是这样的尺寸,则在上段盒56A内能够将高度H4的350mL罐81配置到肋板61F的下方。因此,即使将350mL罐81密集地收容到上段盒56A内,用户也能够容易地将350mL罐81取出。
在图22中,表示上段盒56A为最上方位置、上段盒56B为最下方位置、中段盒62为最下方位置的情况下的位置关系。即,是从图22所示的状态使中段盒62下降了δ的状态。在此情况下,下段盒63与中段盒62之间的收容空间成为最小。
从第1壁部63b的上端到中段盒62的下面的上下方向上的距离从d1缩小到D1(=d1-δ)。为了将高度H2的牛奶盒82易取出地收容,D1也可以是180mm以上220mm以下。D1更优选的是197.5mm±10mm。
从中段盒62的上端到最下方位置的上段盒56B、最上方位置的上段盒56A的各下端的上下方向上的距离从d2、d3增大到D2(=d2+δ)、D3(=d3+δ)。
例如为了容易将食品取出,D2也可以是50mm以上130mm以下。
如果D2是这样的尺寸,则能够使从上段盒56B到肋板61F的收容空间的高度成为120mm以上200mm,所以能够将例如鸡蛋或调味汁等易取出地收容。
但是,在减小D2的情况下,从上段盒56B到肋板61F的收容空间的高度更优选的是设为小于H1,以使得不能够配置2L塑料瓶84。
如果D2是这样的尺寸,则中段盒62的配置位置变低,所以即使是身高较矮的用户也能够容易将收容物取出。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A,由于在上段盒56A、56B上设有第1卡止部70,在冷藏室门11A的肋板61上具有将第1卡止部70的卡止部件73从下方卡止的多个卡止板64e和多个倾斜肋板64f,所以能够容易地变更上段盒56A、56B的上下方向的配置位置。
(第2实施方式)
对第2实施方式的冰箱进行说明。
图2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正视图。
对于图23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冰箱1B的整体结构,以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但是,冰箱1B不需要具有以下说明的结构的全部,也可以将某些结构适当省略。
冰箱1B代替冰箱1A的箱体10及多个门11而具有箱体110及多个门111。
箱体110包括与箱体10同样的内箱、外箱和隔热材料。在箱体110中,在内箱与外箱之间,与箱体10中同样,配置有形成冰箱主体105的各种部件。
箱体110代替箱体10的多个储藏室27而具有多个储藏室127。
多个储藏室127包括冷藏室127A、蔬菜室127B、制冰室127C、小冷冻室127D及主冷冻室127E。冷藏室127A及蔬菜室127B与冷藏室27A及蔬菜室27B是同样的。
主冷冻室127E位于箱体110的最下侧。在蔬菜室127B与主冷冻室127E之间,在+X方向上依次排列配置有制冰室127C及小冷冻室127D。
多个储藏室127的开口被多个门111可开闭地关闭。多个门111例如包括将冷藏室127A的开口关闭的右冷藏室门111Aa(门)、左冷藏室门111Ab(门)、将蔬菜室127B的开口关闭的蔬菜室门111B、将制冰室127C的开口关闭的制冰室门111C、将小冷冻室127D的开口关闭的小冷冻室门111D、以及将主冷冻室127E的开口关闭的主冷冻室门111E。
右冷藏室门111Aa及左冷藏室门111Ab是左右相邻而设置的对开式的门,分别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冷藏室门11A同样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右冷藏室门111Ab的横宽方向的宽度比左冷藏室门111Aa的横宽方向的宽度大。
蔬菜室门111B、制冰室门111C、小冷冻室门111D及主冷冻室门111E是与第1实施方式的蔬菜室门11B、冷冻室门11C同样的抽屉式的门。
由于右冷藏室门111Aa及左冷藏室门111Ab除了横宽方向的大小以外具有大致同样的结构,所以以下对右冷藏室门111Aa进行说明。
图2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冷藏室门的立体图。
如图24所示,右冷藏室门111Aa除了尺寸不同以外,具有与冷藏室门11A大致同样的结构。例如,右冷藏室门111Aa为了设为对开,在-X方向上的+Y方向侧的端部安装有周知的旋转分隔板。以下,除了尺寸以外,以与冷藏室门11A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右冷藏室门111Aa代替包括后面部件53的外轮廓部件50而具有包括后面部件153的外轮廓部件150。进而,右冷藏室门111Aa代替上段盒56A、56B、中段盒62及下段盒63而具有上段盒156(门容器、上段门容器)、中段盒162(门容器、中段门容器、下侧门容器)及下段盒163(门容器、下段门容器)。
后面部件153除了肋板61B被省略以外,与后面部件53是同样的。在后面部件153的+Y方向侧的外周部,安装着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垫圈55。
上段盒156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与后面部件153的肋板61A、61C的各轨道部64卡止。因此,上段盒156除了横宽方向的宽度与后面部件153的肋板61A、61C的宽度匹配以外,与上段盒56A同样地构成。
中段盒162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与形成在后面部件153的肋板61A、61C上的省略图示的卡止突起66A、66B卡止。因此,中段盒162除了横宽方向的宽度与后面部件153的肋板61A、61C的宽度匹配以外,与中段盒62同样地构成。
下段盒163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与形成在后面部件153的肋板61A、61C上的省略图示的卡止突起65卡止。因此,下段盒163除了横宽方向的宽度与肋板61A、61C的宽度匹配以外,与下段盒63同样地构成。
根据右冷藏室门111Aa,在中段盒162的上方,可沿上下方向移动地设有单一的上段盒156。上段盒156通过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卡止构造,能够进行相对于轨道部64的卡止及卡止解除。因此,上段盒156与第1实施方式的上段盒56A同样,通过进行推起操作或卡止解除操作,能够沿着轨道部64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右冷藏室门111Aa为第1实施方式的门容器被设置为对开式的门中的一方的例子。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B,由于上段盒156及肋板61A、61C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第1卡合部70和轨道部64,所以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容易地变更上段盒156的上下方向的配置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假设门容器具有容器主体和升降台,并且容器主体相对于升降台可拆装地安装而进行了说明,但门容器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例如,门容器也可以是容器主体和升降台不可拆装地固定。例如,门容器也可以在具有容器主体的功能的部件上设有第1卡止部,而不分为容器主体和升降台。
图25是表示在各实施方式的冰箱中能够使用的门容器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25所示的上段盒256(门容器、上段门容器)通过适当设定横宽方向的宽度,能够代替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冰箱1A、1B的上段盒56A、56B、156而使用。以下,对本变形例的上段盒256,以与第1实施方式的上段盒56A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上段盒256将上段盒56A的盒主体57去除,代替升降台主体58而具有盒主体258(容器主体)。
盒主体258代替升降台主体58的第1壁部58b、第1侧壁部58f、第2侧壁部58d及台阶部58e而具有第1壁部57b、第1侧壁部57f、第2侧壁部258d及台阶部258e。
本变形例的第1壁部57b及第1侧壁部57f在设在底面部58a的宽幅部端缘这一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第2侧壁部258d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卡止突起58A和导引板58B,第2侧壁部58d的凹槽58j被去除这一点与第2侧壁部58d不同。
在本变形例的第2侧壁部258d及第2壁部58c的上端,形成有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凸缘部57g、57j。在凸缘部57j上没有设置突条57i。
从凸缘部57j的上端到卡止突起58A的下端58Ac的长度L258比间隙G1的间隙距离短。
本变形例的凸缘部57g、57j不具有与升降台主体58的上端卡止的功能。因此,只要能得到上段盒256所需要的强度,也可以将凸缘部57g、57j省略。
台阶部258e在横宽方向上与第1侧壁部57f的-Y方向的端部及第2侧壁部258d的+Y方向的端部连接。各台阶部258e在上段盒256向冷藏室门11A装接时与肋板61A、61B的突出方向的前端对置。
在盒主体258的下面侧,固定着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下罩60,形成有与升降台主体58同样的底板部。在底板部上,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设有第1卡止部70。
第1卡止部70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通过图示省略的操作部件59及施力部件77能够移动到卡止位置和不能卡止位置。
根据本变形例,上段盒256能够从间隙G1向+Y方向拔出。上段盒256由于第1卡止部70设在盒主体258的底板部,所以从上段盒256不能仅将盒主体258取下,但作为上段盒256,与上段盒56A同样,能够相对于轨道部64可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地卡止。
因此,本变形例的具有上段盒256的冰箱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容易地变更上段盒256的上下方向的配置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假设轨道部64的凹凸构造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多个卡止面和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多个倾斜面而进行了说明,但凹凸构造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
图26是表示能够在各实施方式的冰箱中使用的第2卡止部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26中的(a)所示的轨道部64A代替轨道部64的第1轨道部64a而具有第1轨道部64Aa。第1轨道部64Aa代替多个卡止板64e而具有多个卡止板64Ae。
卡止板64Ae在上侧的卡止面64Ai通过突出方向上的板厚变化而在卡止板64Ae的突出方向上向下方倾斜这一点上与第1实施方式的多个卡止板64e不同。卡止面64Ai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是比倾斜肋板64f的倾斜角φ小的ψ。
根据本变形例,由于卡止面64Ai倾斜,所以在卡止部件73的上升时,在经过多个卡止板64Ae的前端后,卡止部件73的前端与卡止面64Ai滑动而逐渐朝向侧面进入。此时,卡止部件73与倾斜肋板64f在倾斜面73b中以大范围接触,相对于此,在主体部73a的前端的下端部以线状或点状与卡止面64Ai接触。因此,与倾斜角ψ比φ小相辅相成地,卡止部件73一边相对于卡止面64Ai滑动一边顺畅地进入。因此,能够抑制卡止部件73的进入时的撞击音的发生。
如果卡止部件73与卡止面64Ai卡止,则上段盒56A的载荷集中于卡止部而压力变大,所以卡止部件73不易朝向下方打滑。
本变形例为卡止面也可以从水平面倾斜的情况下的例子。
图26中的(b)所示的轨道部64B代替轨道部64的第1轨道部64a而具有第1轨道部64Ba。第1轨道部64ba代替多个卡止板64e而具有多个平板64Be,追加了多个倾斜肋板64Bf。
多个平板64Be除了不具有将卡止部件73卡止的卡止面以外,与多个卡止板64e是同样的。
多个倾斜肋板64Bf是设在多个平板64e的各上面与侧面S(Sm、Sp)之间的三角形状。多个倾斜肋板64Bf在进深方向上与多个倾斜肋板64f排列有相同数量。多个倾斜肋板64Bf相对于水平面的各倾斜角为,相对于平板64Be的上面是φ。因此,夹着平板64Be,倾斜肋板64f、64Bf具有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于平板64Be的中心相互面对称的形状及配置。
多个倾斜肋板64Bf的上端面构成卡止部件73卡止的卡止面。
根据本变形例,由于倾斜肋板64Bf、64f在上下方向上是面对称的,所以凹凸构造的斜度的大小在上下方向上是同等的。因此,与第1轨道部64Aa相比,能够进一步抑制卡止部件73的进入时的撞击音的发生。
由于在卡止部件73的前端,仅在上面形成有倾斜面73b,所以与上升时相比,下降时的阻力变大。因此,卡止部件73通过将倾斜角φ设为适当的大小,能够卡止到倾斜肋板64Bf上。
本变形例为凹凸构造的凹凸形状也可以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面对称的形状的例子。
进而,本变形例为将卡止部件卡止的卡止面由倾斜肋板64Bf的前端部构成的例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第1卡止部设在门容器、第2卡止部设在门的内面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在此情况下,门容器、门的内面部分别为第1部件、第2部件的例子。但是,第1部件和第2部件也可以替换。即,也可以第1卡止部设在门的内面部,第2卡止部设在门容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假设门容器、第1卡止部、第2卡止部、第1止挡及卡止解除机构的形状及配置是左右对称而进行了说明,但门容器、第1卡止部、第2卡止部、第1止挡及卡止解除机构的形状及配置也可以不是左右对称。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第1卡止部、第2卡止部及第1止挡分别在横宽方向上设在夹着门容器的两个部位的情况下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在第1卡止部及第2卡止部分别是1个也能够支承门容器及其收容物的情况下,第1卡止部、第2卡止部及第1止挡也可以设在1个部位。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第2卡止部的卡止面以将移动范围五等分的间距Δ设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通过使卡止面的数量及凹凸部的数量增大,间距Δ减小到多少都可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假设门容器具有卡止突起,通过第1止挡与卡止突起卡止来限制门容器的下降位置而进行了说明。但是,第1止挡只要能够限制门容器的下降位置,也可以与卡止突起以外的门容器卡止。例如,第1止挡也可以与形成在门容器的卡止突起以外的表面上的凹凸形状卡止。例如,第1止挡也可以与门容器的下面卡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假设第1止挡设在轨道部与台阶部之间而进行了说明。在此情况下,由于轨道部与台阶部之间成为卡止突起的移动路径,所以通过阻止卡止突起的移动,能够限制门容器的下降位置。例如,如果如第1止挡53d那样第1止挡被连结在轨道部和台阶部上,则还有第1止挡的强度通过轨道部及台阶部而提高的优点。
但是,第1止挡只要在轨道部与内面部之间设在门容器下降的范围中就可以。例如,第1止挡也可以设在平坦部53a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假设各卡止突起由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1个突起构成而进行了说明。但是,各卡止突起也可以是在上下方向上离开、在横宽方向上突出的多个突起。进而,卡止突起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形状。例如,卡止突起的形状也可以具有上下方向和进深方向的长度大致同样的圆棒状、方棒状的外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位于上段盒56A、56B与下段盒63之间的中段盒62能够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分为两阶段移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中段盒62也可以能够移动到3个阶段以上的位置。
进而,中段盒62通过具有与上段盒56A同样的第1卡止部及卡止解除机构,也可以与上段盒56A同样能够多阶段地移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上段门容器,以在横宽方向上配置有上段盒56A、56B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上段门容器的个数并不限定于2个。例如,上段门容器也可以在横宽方向上设置3个以上。例如,上段门容器也可以以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方式设置2个以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多个上段门容器的移动范围的上限值及下限值相互相等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多个上段门容器的移动范围的上限值及下限值的至少一方相互不同。上段门容器的移动范围的上限值由第2卡止部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决定。上段门容器的移动范围的下限值由最下方的卡止面的位置或第1止挡的位置决定。
根据在冷藏室门11A开闭时所作用的离心力较小的部位容易配置较高的收容物的观点,例如,上段门容器的移动范围的下限值更优选的是距门的铰链最近的上段门容器的下限值为最高。在此情况下,能够将较高的收容物配置到距铰链最近的上段门容器的下方的中段门容器中。
同样,例如上段门容器的移动范围的上限值更优选的是距门的铰链最近的上段门容器的上限值为最高。在此情况下,能够将较高的收容物配置到距铰链最近的上段门容器的下方的中段门容器中。
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冰箱具有:第1卡止部,设在门的内面部及门容器中的第1部件上;第2卡止部,设在门的内面部及门容器中的与第1部件不同的第2部件上,具有多个卡止面及多个倾斜面。第1卡止部在水平方向上被施力,设置为可在水平方向上伸缩,在伸出时向第1部件的外侧突出;多个卡止面将第1卡止部从下方卡止;多个倾斜面倾斜以使得随着第1卡止部从多个卡止面分别向上侧移动而能够将第1卡止部朝向第1部件推压;所以,能够提供能容易地变更门容器的上下方向的配置位置的冰箱。
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示的,并非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各样的形态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或主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和其等价的范围中。
标号说明
1A、1B…冰箱;5、105…冰箱主体;11、111…多个门;11A…冷藏室门(门);27、127…多个储藏室;27A、127A…冷藏室;53、153…后面部件;53c…台阶部;53d…第1止挡;56A、56B、56AH、56AL、156、256…上段盒(门容器、上段门容器);57、258…盒主体(容器主体);57h…卡止突起(突起部);57i…突条(第1抵接部);58…升降台主体(壳体);58A…卡止突起(导引部件);58B…导引板(导引部件);58h…上端面(第2抵接部);58a…底面部(底板部);58j…凹槽;59…操作部件;59d…推压部件;59e…突起部(第2突起部);60…下罩(底板部);61A、61B、61C…肋板(第1壁体部,第2壁体部);61F…肋板;61g…下面(第2止挡);62、162…中段盒(门容器,中段门容器,下侧门容器);63、163…下段盒(门容器,下段门容器);64…轨道部64e…多个卡止板;64i、64Ai、64Bi…卡止面;64j…倾斜面、64e1、64e2、64e3、64e5、64e6…卡止板;64f…倾斜肋板(多个倾斜面);67…升降台;70…第1卡止部;71…第1保持器(保持部件);71b…开口部(开口);72…施力部件(第2施力部件);73…卡止部件;74…施力部件(第1施力部件);75…第2保持器(保持部件);75a…突起部(第1突起部);76…小螺钉;77…施力部件(第3施力部件);78…吸振件;81…350mL罐;82…牛奶盒;83…调味汁容器;84…2L塑料瓶;85…鸡蛋;S、Sm、Sp…侧面。

Claims (10)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
具备:
冰箱主体,包括储藏室;
门,将上述储藏室可开闭地关闭;
门容器,配置在上述门的内侧;
第1卡止部,设在上述门的内面部及上述门容器中的第1部件上,在水平方向上被施力,设置为可在上述水平方向上伸缩,在伸出时向上述第1部件的外侧突出;以及
第2卡止部,设在上述门的内面部及上述门容器中的与上述第1部件不同的第2部件上,具有将上述第1卡止部从下方卡止的多个卡止面和多个倾斜面,该多个倾斜面倾斜,以使得随着上述第1卡止部从上述多个卡止面分别向上侧移动而能够将上述第1卡止部朝向上述第1部件推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卡止解除机构,该卡止解除机构使上述第1卡止部移动到不能与上述第2卡止部卡止的不能卡止位置,使得上述第1部件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卡止部具备:
卡止部件,能够与上述多个卡止面卡止;
第1施力部件,在第1方向上对上述卡止部件施力;以及
保持部件,将上述第1施力部件和上述卡止部件保持为能在上述第1方向上移动,并且形成有上述第1方向上的上述卡止部件的前端部能够相对于外部伸缩的开口;
上述卡止解除机构具备:
第2施力部件,在与上述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上对上述保持部件施力;以及
推压部件,设置为能够在上述第1方向上推压上述保持部件,并且使上述保持部件在从上述保持部件的上述开口突出的上述卡止部件在上述第1方向上向上述第1部件的外侧突出的第1位置、和从上述保持部件的上述开口突出的上述卡止部件从上述第1位置向上述第2方向后退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施力部件及上述第2施力部件被配置在大致同轴上。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方向是上述门的横宽方向;
上述保持部件在上述第2方向的端部具有向上述第2方向凸起的、俯视为山形的第1突起部;
上述推压部件具有向上述第1方向凸起的、俯视为山形的第2突起部;
上述卡止解除机构还具备使上述推压部件在水平面内向与上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3方向移动的操作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止解除机构还具备:
第3施力部件,在与上述第3方向相反方向上对上述操作部件施力;
壳体,将上述操作部件收容为可在上述第3方向上移动;以及
吸振件,配置在上述壳体与上述操作部件之间,吸收上述操作部件移动时的冲击。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部件是上述门容器;
上述第2部件是上述内面部。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部件是上述门容器;
上述第2部件是上述内面部;
上述第1卡止部设在上述门的横宽方向上的上述门容器的两侧;
上述第2卡止部在上述内面部中分别设在将上述门容器在上述横宽方向上夹着的两个壁体上;
上述卡止解除机构具备使上述第1卡止部的上述保持部件分别移动的两个推压部件、和使两个上述推压部件向上述第3方向移动的单一的操作部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卡止部及上述卡止解除机构设在上述门容器的底部。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倾斜面相对于水平面的斜度大于上述多个卡止面相对于上述水平面的斜度。
CN202110065582.1A 2020-03-09 2021-01-18 冰箱 Pending CN11337539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40221 2020-03-09
JP2020040221A JP2021139603A (ja) 2020-03-09 2020-03-09 冷蔵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75394A true CN113375394A (zh) 2021-09-10

Family

ID=77569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65582.1A Pending CN113375394A (zh) 2020-03-09 2021-01-18 冰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139603A (zh)
CN (1) CN11337539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201586A1 (ja) * 2023-03-24 2024-10-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37535Y1 (zh) * 1967-07-07 1974-10-15
JPH112484A (ja) * 1997-06-12 1999-01-06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冷蔵庫の収納装置
JP2008148813A (ja) * 2006-12-15 2008-07-03 Tok Bearing Co Ltd 棚部材の位置調整支持装置
JP2012247153A (ja) * 2011-05-30 2012-12-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蔵庫
JP2012255635A (ja) * 2011-06-10 2012-12-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蔵庫
JP2013072614A (ja) * 2011-09-29 2013-04-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蔵庫
CN104006619A (zh) * 2014-05-14 2014-08-27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
CN107940857A (zh) * 2017-11-09 2018-04-20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储物盒组件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09489708U (zh) * 2018-12-22 2019-10-15 贵州师范学院 一种便于对空间进行调整的学生管理用档案储存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84431B2 (ja) * 2015-03-03 2017-08-23 株式会社ユニバーサル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 遊技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37535Y1 (zh) * 1967-07-07 1974-10-15
JPH112484A (ja) * 1997-06-12 1999-01-06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冷蔵庫の収納装置
JP2008148813A (ja) * 2006-12-15 2008-07-03 Tok Bearing Co Ltd 棚部材の位置調整支持装置
JP2012247153A (ja) * 2011-05-30 2012-12-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蔵庫
JP2012255635A (ja) * 2011-06-10 2012-12-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蔵庫
JP2013072614A (ja) * 2011-09-29 2013-04-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蔵庫
CN104006619A (zh) * 2014-05-14 2014-08-27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
CN107940857A (zh) * 2017-11-09 2018-04-20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储物盒组件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09489708U (zh) * 2018-12-22 2019-10-15 贵州师范学院 一种便于对空间进行调整的学生管理用档案储存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39603A (ja) 2021-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00403B2 (en) Refrigerator with basket frame latched to the refrigerator door
CN113375392A (zh) 冰箱
EP2594877B1 (en) Refrigerator
US20070228909A1 (en) Refrigerator
EP2837902A2 (en) Refrigerator
EP3742092B1 (en) Refrigerator and refrigerator door
US20130056477A1 (en) Accommodation container and refrigerator having the same
CN113375394A (zh) 冰箱
CN113375393A (zh) 冰箱
KR20090005503U (ko) 달걀트레이를 갖는 냉장고
JP7438066B2 (ja) 冷蔵庫
JP7178472B2 (ja) 冷蔵庫
JP7108590B2 (ja) 冷蔵庫
JP2012032068A (ja) 冷蔵庫
CN114440516A (zh) 冰箱
JP6993493B1 (ja) 冷蔵庫
CN114111164A (zh) 冰箱
JP7495007B2 (ja) 冷蔵庫
JP6950069B1 (ja) 冷蔵庫
JP2023079815A (ja) 冷蔵庫
KR200421232Y1 (ko) 거치 수납구조를 갖는 냉장고
JP7554732B2 (ja) 貯蔵庫
CN214095072U (zh) 冰箱
CN214371146U (zh) 一种冰箱
KR100237696B1 (ko) 냉장고의 계란꽂이 선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