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71221A - 一种无人机自适应弹起升空装置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机自适应弹起升空装置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71221A
CN113371221A CN202110830290.2A CN202110830290A CN113371221A CN 113371221 A CN113371221 A CN 113371221A CN 202110830290 A CN202110830290 A CN 202110830290A CN 113371221 A CN113371221 A CN 1133712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plate
sliding
rod
unmanned a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302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斌帅
华官丽
王路永
胡伟
孔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ianc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ianc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ianc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ianc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3029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712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71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7122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F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IRCRAFT; 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F1/00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 B64F1/04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for launching aircraft
    • B64F1/06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for launching aircraft using catapul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人机自适应弹起升空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部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箱体底部设有支撑块,箱体左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第一腔体内部设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左端穿过第一腔体左端和固定块,第一滑杆右端穿过第一腔体右端后到达第二腔体内,第一滑杆左端固定安装有拉板,第一滑杆外侧固定安装有与第一腔体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板,第一滑板与第一腔体左端固定安装有环绕第一滑杆的第一弹簧,第一腔体顶部内壁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槽口。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根据风速来控制无人机的弹射力度,使得不论在任何风速下,都能将无人机弹射至一定的高度,大大提高了弹射的快捷性和准确性,简单高效,方便快捷,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机自适应弹起升空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自适应弹起升空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目前操作无人机起飞时一般都需要进行弹射这一过程,将无人机送到指定的高度后再开始飞行,目前的无人机一般都是采用手抛式投射,但是这一方法存在着诸多缺陷,首先手抛的力度每次都不相同,所以投射的高度也有不同,其次由于风速的影响,会导致抛射的高度不能达到要求,所以需要一种能够适应风速的无人机弹射升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无人机自适应弹起升空装置,能够根据风速来控制无人机的弹射力度,使得不论在任何风速下,都能将无人机弹射至一定的高度,大大提高了弹射的快捷性和准确性,简单高效,方便快捷,实用性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无人机自适应弹起升空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箱体底部设有支撑块,所述箱体左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第一腔体内部设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左端穿过第一腔体左端和固定块,所述第一滑杆右端穿过第一腔体右端后到达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一滑杆左端固定安装有拉板,所述第一滑杆外侧固定安装有与第一腔体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与第一腔体左端固定安装有环绕第一滑杆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腔体顶部内壁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槽口。该结构能够根据风速来控制无人机的弹射力度,以便于在不同风速下都能弹射至大概的高度。
为了进一步完善,所述第一腔体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一滑杆穿过第二滑板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箱体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槽口左右两方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上滑动连接有底部穿过第一槽口后与第二滑板固定连接的位移板,所述位移板与第一槽口滑动连接,所述位移板与第一支撑板之间固定安装有环绕第一固定杆的第二弹簧,所述位移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固定安装有环绕第一固定杆的第三弹簧,所述位移板顶部固定安装有接收风力的帆板。该结构能够根据风速来控制弹射的力度。
进一步完善,所述第二滑板内部阵列设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内壁设有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第三腔体内壁滑动连接有位于隔板上方的斜板,斜板底部固定安装有穿过隔板并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一顶杆,所述斜板与隔板之间固定安装有环绕第一顶杆的第四弹簧,所述第三腔体内壁滑动连接有位于隔板下方的第三滑板,所述第一顶杆能抵住第三滑板,所述第三腔体远离第一滑杆一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腔体内壁阵列分布有卡孔,所述第三滑板底部固定安装有能够穿过第一通孔后卡入卡孔的第一卡柱,所述第三滑板与第三腔体远离第一滑杆一端固定安装有环绕第一卡柱的第四弹簧,所述第三腔体内壁设有抵住斜板斜面的半圆块,所述半圆块一端固定安装有穿过第三腔体并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二顶杆。
进一步完善,所述固定块内部设有第四腔体,所述第一滑杆外侧设有定位孔,所述第四腔体内壁滑动连接有第四滑板,所述第四滑板顶部固定安装有能够穿过第四腔体顶部内壁后卡入定位孔的第二卡柱,所述第四腔体内壁滑动连接有框体,所述第四滑板底部固定安装有穿过框体顶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固定安装有与框体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五滑板,所述第四滑板与框体之间固定安装有环绕连接杆的第五弹簧,所述固定块内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输出轴穿过第四腔体底部后与框体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完善,所述位移板左端固定安装有穿过第一支撑板并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左端固定安装有压杆,所述固定块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气缸启闭且能被压杆压动的长按开关。
进一步完善,第一滑杆左端固定安装有与第二腔体内壁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斜边,所述箱体上方设有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底部设有穿过第二腔体顶部内壁后能够抵住斜边的弹起柱,所述弹起柱与第二腔体顶部滑动键连接。
进一步完善,所述箱体顶部转动连接有圆盒,所述圆盒顶部和底部设有连通外界的第二通孔,所述弹起柱穿过第二通孔,所述弹起柱外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位于圆盒内的第三卡柱,所述圆盒内壁顶部对称设有用于让第三卡柱伸出的通道,所述圆盒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右端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中心固定安装有与支撑块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箱体右端固定安装有与转轴转动连接的第三支撑板,所述转轴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所述滑块右端固定安装有穿过第二腔体后与第三齿轮啮合的齿条。
一种无人机自适应弹起升空装置的使用方法,其步骤如下:
一、安装:拉动拉板,带动第一滑杆移动,第一滑杆移动带动第一滑板压动第一弹簧蓄力,使得第二卡柱卡入定位孔内,随后将弹起柱插入第二腔体内;
二、自适应弹射:风吹动帆板移动,帆板带动位移板移动,位移板移动带动第二滑杆和第二滑板移动,第二滑杆移动使得压杆压动长按开关,当风速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时,压杆能够长按某个长按开关,某个长按开关被长按后使得气缸输出轴收缩,气缸输出轴收缩带动框体下降,框体下降带动第五滑板下降,第五滑板下降带动连接杆下降,连接杆下降带动第四滑板下降,第四滑板下降带动第二卡柱下降脱离出定位孔,此时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第一滑杆和第一滑板快速移动,第一滑板快速移动后撞击第二顶杆,第二顶杆被撞击后推动半圆块带动斜板下降,斜板下降通过第一顶杆推动第三滑板下降,第三滑板下降后使得第一卡柱卡入卡孔中,第一滑杆移动带动滑块移动,滑块移动首先带动齿条移动,齿条移动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转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一齿轮转动带动圆盒转动,圆盒转动使得通道对准第三卡柱,随后滑块移动使得斜边推动弹起柱,弹起柱带动无人机弹射升空。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根据风速来控制无人机的弹射力度,使得不论在任何风速下,都能将无人机弹射至一定的高度,大大提高了弹射的快捷性和准确性,简单高效,方便快捷,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A;
图3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B;
图4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C;
图5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D;
图6为本发明中圆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第二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齿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箱体1、固定块2、第一滑板3、第一腔体4、第二滑板5、第一滑杆6、滑块7、支撑块8、齿条9、第二腔体10、通道11、第三齿轮12、转轴13、第三支撑板14、第二齿轮15、第二支撑板16、第三弹簧17、帆板18、位移板19、第一固定杆20、第一槽口21、第一支撑板22、第二滑杆23、压杆24、长按开关25、拉板26、斜边27、定位孔28、第二卡柱29、第四滑板30、第五弹簧31、第五滑板32、第四腔体33、气缸34、框体35、连接杆36、第三腔体37、第二顶杆38、第二弹簧39、隔板40、第三滑板41、第一卡柱42、卡孔43、第四弹簧44、第一顶杆45、第四弹簧46、斜板47、无人机48、半圆块49、第一齿轮50、圆盒51、弹起柱52、第三卡柱53、第二通孔54、第一弹簧55、第一通孔5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8:本实施例中这种无人机自适应弹起升空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第一腔体4和第二腔体10,所述箱体1底部设有支撑块8,所述箱体1左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所述第一腔体4内部设有第一滑杆6,所述第一滑杆6左端穿过第一腔体4左端和固定块2,所述第一滑杆6右端穿过第一腔体4右端后到达第二腔体10内,所述第一滑杆6左端固定安装有拉板26,所述第一滑杆6外侧固定安装有与第一腔体4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板3,所述第一滑板3与第一腔体4左端固定安装有环绕第一滑杆6的第一弹簧55,所述第一腔体4顶部内壁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槽口21。所述第一腔体4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板5,所述第一滑杆6穿过第二滑板5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箱体1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槽口21左右两方的第一支撑板22和第二支撑板16,所述第一支撑板22和第二支撑板16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20,所述第一固定杆20上滑动连接有底部穿过第一槽口21后与第二滑板5固定连接的位移板19,所述位移板19与第一槽口21滑动连接,所述位移板19与第一支撑板22之间固定安装有环绕第一固定杆20的第二弹簧39,所述位移板19与第二支撑板16之间固定安装有环绕第一固定杆20的第三弹簧17,所述位移板19顶部固定安装有接收风力的帆板18。所述第二滑板5内部阵列设有第三腔体37,所述第三腔体37内壁设有固定安装有隔板40,所述第三腔体37内壁滑动连接有位于隔板40上方的斜板47,斜板47底部固定安装有穿过隔板40并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一顶杆45,所述斜板47与隔板40之间固定安装有环绕第一顶杆45的第四弹簧46,所述第三腔体37内壁滑动连接有位于隔板40下方的第三滑板41,所述第一顶杆45能抵住第三滑板41,所述第三腔体37远离第一滑杆6一端设有第一通孔56,所述第一腔体4内壁阵列分布有卡孔43,所述第三滑板41底部固定安装有能够穿过第一通孔56后卡入卡孔43的第一卡柱42,所述第三滑板41与第三腔体37远离第一滑杆6一端固定安装有环绕第一卡柱42的第四弹簧44,所述第三腔体37内壁设有抵住斜板47斜面的半圆块49,所述半圆块49一端固定安装有穿过第三腔体37并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二顶杆38。所述固定块2内部设有第四腔体33,所述第一滑杆6外侧设有定位孔28,所述第四腔体33内壁滑动连接有第四滑板30,所述第四滑板30顶部固定安装有能够穿过第四腔体33顶部内壁后卡入定位孔28的第二卡柱29,所述第四腔体33内壁滑动连接有框体35,所述第四滑板30底部固定安装有穿过框体35顶部的连接杆36,所述连接杆36底部固定安装有与框体35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五滑板32,所述第四滑板30与框体35之间固定安装有环绕连接杆36的第五弹簧31,所述固定块2内部固定安装有气缸34,所述气缸34输出轴穿过第四腔体33底部后与框体35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位移板19左端固定安装有穿过第一支撑板22并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杆23,所述第二滑杆23左端固定安装有压杆24,所述固定块2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气缸34启闭且能被压杆24压动的长按开关25。第一滑杆6左端固定安装有与第二腔体10内壁滑动连接的滑块7,所述滑块7上设有斜边27,所述箱体1上方设有无人机48,所述无人机48底部设有穿过第二腔体10顶部内壁后能够抵住斜边27的弹起柱52,所述弹起柱52与第二腔体10顶部滑动键连接。所述箱体1顶部转动连接有圆盒51,所述圆盒51顶部和底部设有连通外界的第二通孔54,所述弹起柱52穿过第二通孔54,所述弹起柱52外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位于圆盒51内的第三卡柱53,所述圆盒51内壁顶部对称设有用于让第三卡柱53伸出的通道11,所述圆盒51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50,所述第一齿轮50右端啮合有第二齿轮15,所述第二齿轮15中心固定安装有与支撑块8转动连接的转轴13,所述箱体1右端固定安装有与转轴13转动连接的第三支撑板14,所述转轴13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12,所述滑块7右端固定安装有穿过第二腔体10后与第三齿轮12啮合的齿条9。
参照附图1~8:一种无人机自适应弹起升空装置的使用方法,其步骤如下:
一、安装:拉动拉板26,带动第一滑杆6移动,第一滑杆6移动带动第一滑板3压动第一弹簧55蓄力,使得第二卡柱29卡入定位孔28内,随后将弹起柱52插入第二腔体10内;
二、自适应弹射:风吹动帆板18移动,帆板18带动位移板19移动,位移板19移动带动第二滑杆23和第二滑板5移动,第二滑杆23移动使得压杆24压动长按开关25,当风速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时,压杆24能够长按某个长按开关25,某个长按开关25被长按后使得气缸34输出轴收缩,气缸34输出轴收缩带动框体35下降,框体35下降带动第五滑板32下降,第五滑板32下降带动连接杆36下降,连接杆36下降带动第四滑板30下降,第四滑板30下降带动第二卡柱29下降脱离出定位孔28,此时在第一弹簧55的作用下第一滑杆6和第一滑板3快速移动,第一滑板3快速移动后撞击第二顶杆38,第二顶杆38被撞击后推动半圆块49带动斜板47下降,斜板47下降通过第一顶杆45推动第三滑板41下降,第三滑板41下降后使得第一卡柱42卡入卡孔43中,第一滑杆6移动带动滑块7移动,滑块7移动首先带动齿条9移动,齿条9移动带动第三齿轮12转动,第三齿轮12转动带动转轴13转动,转轴13转动带动第二齿轮15转动,第二齿轮15转动带动第一齿轮50转动,一齿轮50转动带动圆盒51转动,圆盒51转动使得通道11对准第三卡柱53,随后滑块7移动使得斜边27推动弹起柱52,弹起柱52带动无人机48弹射升空。
虽然本发明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Claims (8)

1.一种无人机自适应弹起升空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第一腔体(4)和第二腔体(10),所述箱体(1)底部设有支撑块(8),所述箱体(1)左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所述第一腔体(4)内部设有第一滑杆(6),所述第一滑杆(6)左端穿过第一腔体(4)左端和固定块(2),所述第一滑杆(6)右端穿过第一腔体(4)右端后到达第二腔体(10)内,所述第一滑杆(6)左端固定安装有拉板(26),所述第一滑杆(6)外侧固定安装有与第一腔体(4)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板(3),所述第一滑板(3)与第一腔体(4)左端固定安装有环绕第一滑杆(6)的第一弹簧(55),所述第一腔体(4)顶部内壁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槽口(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自适应弹起升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腔体(4)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板(5),所述第一滑杆(6)穿过第二滑板(5)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箱体(1)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槽口(21)左右两方的第一支撑板(22)和第二支撑板(16),所述第一支撑板(22)和第二支撑板(16)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20),所述第一固定杆(20)上滑动连接有底部穿过第一槽口(21)后与第二滑板(5)固定连接的位移板(19),所述位移板(19)与第一槽口(21)滑动连接,所述位移板(19)与第一支撑板(22)之间固定安装有环绕第一固定杆(20)的第二弹簧(39),所述位移板(19)与第二支撑板(16)之间固定安装有环绕第一固定杆(20)的第三弹簧(17),所述位移板(19)顶部固定安装有接收风力的帆板(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自适应弹起升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滑板(5)内部阵列设有第三腔体(37),所述第三腔体(37)内壁设有固定安装有隔板(40),所述第三腔体(37)内壁滑动连接有位于隔板(40)上方的斜板(47),斜板(47)底部固定安装有穿过隔板(40)并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一顶杆(45),所述斜板(47)与隔板(40)之间固定安装有环绕第一顶杆(45)的第四弹簧(46),所述第三腔体(37)内壁滑动连接有位于隔板(40)下方的第三滑板(41),所述第一顶杆(45)能抵住第三滑板(41),所述第三腔体(37)远离第一滑杆(6)一端设有第一通孔(56),所述第一腔体(4)内壁阵列分布有卡孔(43),所述第三滑板(41)底部固定安装有能够穿过第一通孔(56)后卡入卡孔(43)的第一卡柱(42),所述第三滑板(41)与第三腔体(37)远离第一滑杆(6)一端固定安装有环绕第一卡柱(42)的第四弹簧(44),所述第三腔体(37)内壁设有抵住斜板(47)斜面的半圆块(49),所述半圆块(49)一端固定安装有穿过第三腔体(37)并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二顶杆(3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自适应弹起升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块(2)内部设有第四腔体(33),所述第一滑杆(6)外侧设有定位孔(28),所述第四腔体(33)内壁滑动连接有第四滑板(30),所述第四滑板(30)顶部固定安装有能够穿过第四腔体(33)顶部内壁后卡入定位孔(28)的第二卡柱(29),所述第四腔体(33)内壁滑动连接有框体(35),所述第四滑板(30)底部固定安装有穿过框体(35)顶部的连接杆(36),所述连接杆(36)底部固定安装有与框体(35)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五滑板(32),所述第四滑板(30)与框体(35)之间固定安装有环绕连接杆(36)的第五弹簧(31),所述固定块(2)内部固定安装有气缸(34),所述气缸(34)输出轴穿过第四腔体(33)底部后与框体(35)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自适应弹起升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位移板(19)左端固定安装有穿过第一支撑板(22)并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杆(23),所述第二滑杆(23)左端固定安装有压杆(24),所述固定块(2)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气缸(34)启闭且能被压杆(24)压动的长按开关(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自适应弹起升空装置,其特征是:第一滑杆(6)左端固定安装有与第二腔体(10)内壁滑动连接的滑块(7),所述滑块(7)上设有斜边(27),所述箱体(1)上方设有无人机(48),所述无人机(48)底部设有穿过第二腔体(10)顶部内壁后能够抵住斜边(27)的弹起柱(52),所述弹起柱(52)与第二腔体(10)顶部滑动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自适应弹起升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顶部转动连接有圆盒(51),所述圆盒(51)顶部和底部设有连通外界的第二通孔(54),所述弹起柱(52)穿过第二通孔(54),所述弹起柱(52)外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位于圆盒(51)内的第三卡柱(53),所述圆盒(51)内壁顶部对称设有用于让第三卡柱(53)伸出的通道(11),所述圆盒(51)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50),所述第一齿轮(50)右端啮合有第二齿轮(15),所述第二齿轮(15)中心固定安装有与支撑块(8)转动连接的转轴(13),所述箱体(1)右端固定安装有与转轴(13)转动连接的第三支撑板(14),所述转轴(13)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12),所述滑块(7)右端固定安装有穿过第二腔体(10)后与第三齿轮(12)啮合的齿条(9)。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自适应弹起升空装置的使用方法,其步骤如下:
一、安装:拉动拉板(26),带动第一滑杆(6)移动,第一滑杆(6)移动带动第一滑板(3)压动第一弹簧(55)蓄力,使得第二卡柱(29)卡入定位孔(28)内,随后将弹起柱(52)插入第二腔体(10)内;
二、自适应弹射:风吹动帆板(18)移动,帆板(18)带动位移板(19)移动,位移板(19)移动带动第二滑杆(23)和第二滑板(5)移动,第二滑杆(23)移动使得压杆(24)压动长按开关(25),当风速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时,压杆(24)能够长按某个长按开关(25),某个长按开关(25)被长按后使得气缸(34)输出轴收缩,气缸(34)输出轴收缩带动框体(35)下降,框体(35)下降带动第五滑板(32)下降,第五滑板(32)下降带动连接杆(36)下降,连接杆(36)下降带动第四滑板(30)下降,第四滑板(30)下降带动第二卡柱(29)下降脱离出定位孔(28),此时在第一弹簧(55)的作用下第一滑杆(6)和第一滑板(3)快速移动,第一滑板(3)快速移动后撞击第二顶杆(38),第二顶杆(38)被撞击后推动半圆块(49)带动斜板(47)下降,斜板(47)下降通过第一顶杆(45)推动第三滑板(41)下降,第三滑板(41)下降后使得第一卡柱(42)卡入卡孔(43)中,第一滑杆(6)移动带动滑块(7)移动,滑块(7)移动首先带动齿条(9)移动,齿条(9)移动带动第三齿轮(12)转动,第三齿轮(12)转动带动转轴(13)转动,转轴(13)转动带动第二齿轮(15)转动,第二齿轮(15)转动带动第一齿轮(50)转动,一齿轮(50)转动带动圆盒(51)转动,圆盒(51)转动使得通道(11)对准第三卡柱(53),随后滑块(7)移动使得斜边(27)推动弹起柱(52),弹起柱(52)带动无人机(48)弹射升空。
CN202110830290.2A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无人机自适应弹起升空装置及使用方法 Withdrawn CN1133712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0290.2A CN113371221A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无人机自适应弹起升空装置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0290.2A CN113371221A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无人机自适应弹起升空装置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71221A true CN113371221A (zh) 2021-09-10

Family

ID=77582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30290.2A Withdrawn CN113371221A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无人机自适应弹起升空装置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7122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2522A (zh) * 2021-12-07 2022-03-04 黄杰 一种无人机及其弹射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2522A (zh) * 2021-12-07 2022-03-04 黄杰 一种无人机及其弹射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71221A (zh) 一种无人机自适应弹起升空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0395392B (zh) 一种下投式探空仪弹射筒以及弹射装置和自动投放设备
CN207644648U (zh) 降落伞弹射装置及无人机
CN103101621A (zh) 一种适用于柱形空间装载的翼伞飞行器
CN110733661A (zh) 一种用于航空测绘的无人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3184210B (zh) 一种车载无人机自动起降平台
CN109272600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人机云端黑匣子系统及其辅助装置
US20170191790A1 (en) Device adapted for toy launcher projectile and toy gun
EP3615426B1 (de) System und transportvorrichtung für unbemannte luftfahrzeuge
CN217049039U (zh) 机载反无人机的目标捕获装置
CN110871904B (zh) 搭载旋翼无人机的分离式运载系统
CN110329554A (zh) 模拟低压环境膨胀落球抛撒分离的试验方法及装置
CN213384740U (zh) 无人机降落伞开关装置
CN115709802A (zh) 一种投弹无人机
CN112810810A (zh) 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
CN112027081A (zh) 一种可增大监控范围的安防监控用无人机及监控方法
EP2119998A1 (en) Launch system
KR102195933B1 (ko) 드론용 도킹장치
CN112550905A (zh) 一种中大型无人机用螺旋桨
CN215707181U (zh) 一种机场跑道建设用遥感测量装置
CN110775274A (zh) 一种田间赤眼蜂投放无人机
DE102005022705A1 (de) Hubschrauber mit Kamera
CN218172590U (zh) 一种可回收的亚音速靶机
CN220562957U (zh) 一种无人机智能吊舱系统
CN114229026B (zh) 一种无人机模拟拦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