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52875A - 隐藏式叶片主动进气格栅 - Google Patents

隐藏式叶片主动进气格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52875A
CN113352875A CN202110760620.5A CN202110760620A CN113352875A CN 113352875 A CN113352875 A CN 113352875A CN 202110760620 A CN202110760620 A CN 202110760620A CN 113352875 A CN113352875 A CN 1133528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spout
hidden
connecting rod
bra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606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浩
文旭
黄宝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echling Automotive Part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echling Automotive Part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echling Automotive Part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echling Automotive Part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6062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528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52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28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8Air inlets for cooling; Shutters or blinds therefor
    • B60K11/085Air inlets for cooling; Shutters or blinds therefor with adjustable shutters or bli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52Radiator or grille guards ; Radiator gril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52Radiator or grille guards ; Radiator grilles
    • B60R2019/525Radiator gril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隐藏式叶片主动进气格栅,包括格栅框架,活动连接于所述格栅框架上的叶片,所述格栅框架正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格栅框架的背面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叶片通过连接组件与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叶片在所述滑槽内滑动,与所述格栅框架形成打开或闭合状态的切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当隐藏叶片式主动进气格栅叶片关闭状态下,可以成为汽车前脸的一种造型,当隐藏叶片式主动进气格栅叶片打开状态,隐藏在前保后侧,可在外露的格栅框架上设计第二种汽车前脸造型,从而进行汽车前脸造型切换;也由于叶片完全隐藏于前保后侧,有效的解决了汽车造型设计上进气量不足的问题。

Description

隐藏式叶片主动进气格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隐藏式叶片主动进气格栅。
背景技术
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很普遍的代步工具。汽车在启动过程中,为防止机舱内外空气串流,降低发动机工作效率,需要对冷却模块进行良好的密封,避免冷空气进入机舱内,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在行驶过程中,随着速度的增加,大量空气进入机舱会提高整车行驶风阻系数,增加油耗,不利于节约能源。主动进气格栅应运而生,其一般位于车头的正前方,是一种可以根据机舱环境智能为冷却模块控制空气进量的百叶窗格栅结构,主要作用是为发动机提供进气与散热两大功效。百叶格栅片在初始状态下默认开启,当汽车启动时,百叶格栅片关闭,为机舱保温,使发动机迅速预热加速启动;当汽车启动后,在低速状态下,机舱温度过高,百叶格栅片全部开启,大量空气进入散热器使机舱降温;当在高速行驶状态下,百叶格栅片根据机舱温度开启一定角度,对气流有一定阻挡效果,可降低风阻,提高行驶性能。但现有的主动进气格栅均采用外置式,当主动进气格栅叶片打开状态下,从外侧可以看到车辆内部结构,影响外观,而叶片打开状态下叶片的厚度问题也会影响整车的进气量,依旧会降低行驶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隐藏式叶片主动进气格栅。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隐藏式叶片主动进气格栅,包括格栅框架,活动连接于所述格栅框架上的叶片,所述格栅框架正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格栅框架的背面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叶片通过连接组件与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叶片在所述滑槽内滑动,与所述格栅框架形成打开或闭合状态的切换。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于格栅框架背面的固定支架及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驱动电机。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通过连接轴枢轴连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通过驱动轴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连杆通过传动轴与所述叶片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工作,带动所述第一连杆转动,所述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叶片运动。
优选地,所述格栅框架包括框架主体及置于所述框架主体内的格栅槽,所述格栅槽顶部与所述框架主体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叶片厚度相当,所述叶片沿所述滑槽经由所述间隙对格栅槽进行开启或闭合。
优选地,所述滑槽设置有至少两组,分别置于所述格栅框架的两端。
优选地,每组所述滑槽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设置于第二滑槽外侧,且所述第一滑槽上端部分覆盖所述第二滑槽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叶片的背面下部设置有由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杆组成的第一支杆组,所述叶片的背面上部设置有由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支杆组成的第二支杆组,间隔的所述第一支杆之间通过滑槽推针连接,间隔的所述第二支杆之间通过滑槽滚轴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杆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滑槽两侧并通过所述滑槽推针实现第一支杆组在第一滑槽内滑动,两个所述第二支杆分别卡设于所述第二滑槽两侧并通过所述滑槽滚轴实现第二支杆组在第二滑槽内滑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杆组的滑槽滚轴设置于第二支杆的远端,所述第二支杆组通过所述第二支杆的根部与第二连杆枢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杆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支杆厚度相当,所述第二支杆置于所述开口内且通过滑槽滚轴与所述第二连杆形成枢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叶片包括叶片内板及固定于所述叶片内板外侧的叶片外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当隐藏叶片式主动进气格栅叶片关闭状态下,可以成为汽车前脸的一种造型,当隐藏叶片式主动进气格栅叶片打开状态,隐藏在前保后侧,可在外露的格栅框架上设计第二种汽车前脸造型,从而进行汽车前脸造型切换;也由于叶片完全隐藏于前保后侧,有效的解决了汽车造型设计上进气量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格栅框架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格栅框架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隐藏式叶片主动进气格栅打开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图5的主视图。
图7:图6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叶片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图8中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框架主体,11第二滑槽,12第一滑槽,2格栅槽,3固定支架,31侧翼,32驱动电机,34中部,4第一连杆,42驱动轴,5第二连杆,51传动轴,52连接轴,6叶片内板,61滑槽滚轴,63第一支杆,631滑槽推针,64第二支杆,7叶片外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隐藏式叶片主动进气格栅,结合图1-图9所示,包括格栅框架,活动连接于所述格栅框架上的叶片。所述格栅框架正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格栅框架的背面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叶片通过连接组件与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格栅框架包括框架主体1及置于所述框架主体1内的格栅槽2,所述格栅槽2顶部与所述框架主体1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叶片厚度相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叶片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时,经由所述间隙贯穿所述框架主体1对所述格栅槽2形成打开或闭合状态的切换。此处所述相当是指可以使得所述叶片所述间隙内进行顺畅通过。
所述滑槽设置有至少两组,分别置于所述格栅框架的两端。由于汽车格栅框架较长,为了保证叶片的活动稳定性,增加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槽设置有三组,分别设置于所述格栅框架的两端及中部。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于格栅框架背面的固定支架3及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3上的驱动电机32。所述固定支架3的底部向两边延伸形成侧翼31,所述固定支架3通过所述侧翼31及上固定支架上端33与所述格栅框架背面螺纹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2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3与所述格栅框架之间。为保证足够扭矩的输出,本实施例中采用双驱动电机的形式,即所述驱动电机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3上。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通过连接轴52枢轴连接的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所述第一连杆4通过驱动轴42与驱动电机32连接,所述驱动轴42的两端架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中部34。
所述第二连杆5通过传动轴51与所述叶片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2工作,带动所述第一连杆4转动,所述第一连杆4带动第二连杆5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叶片运动。所述叶片可以采用单层模式或双层模式,本实施例中,格栅为外置格栅,为保证外观叶片的美观性,所述叶片采用双层式,即包括叶片内板6及固定于所述叶片内板6外侧的叶片外板7。所述叶片内板6和所述叶片外板7可以采用焊接形式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例如卡接等进行固定。所述叶片内板6采用强度较高的材质以保证叶片的强度,所述叶片外板7可以根据需要替换,以提高和适应不同的叶片美观性的需求。
所述滑槽为垂直于所述格栅框架的支板上开设的槽,其方向由框架主体1的上端向下端延伸。为支撑叶片强度及保证叶片转动时的顺滑度,每组所述滑槽包括第一滑槽12和第二滑槽11,所述第一滑槽12设置于第二滑槽11外侧,且所述第一滑槽12上端部分覆盖所述第二滑槽11的下端。所述第二滑槽11呈Z形,其上端延伸至所述间隙处,以保证所述叶片可以沿所述第二滑槽11进入间隙以最大化的保证格栅槽2彻底的打开。
所述叶片内板6的背面下部设置有由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杆63组成的第一支杆组,间隔的所述第一支杆63之间通过滑槽推针631连接。所述叶片内板6的背面上部设置有由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支杆64组成的第二支杆组,间隔的所述第二支杆64之间通过连滑槽滚轴61连接。
两个所述第一支杆63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滑槽12两侧并通过所述滑槽推针631实现第一支杆组在第一滑槽12内滑动,两个所述第二支杆64分别卡设于所述第二滑槽11两侧并通过所述滑槽滚轴61实现第二支杆组在第二滑槽11内滑动。
所述第二支杆组的滑槽滚轴61设置于第二支杆64的远端,所述第二支杆组通过所述第二支杆64的根部与第二连杆5的传动轴51形成枢轴连接。
所述第二连杆5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支杆64厚度相当,所述第二支杆64置于所述开口内且通过滑槽滚轴61与所述第二连杆5形成枢轴连接。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支杆63和第二支杆64均采用两个间隔设置呈组形式,故,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组件中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也相应的与支杆数量相匹配。
以下简述下本发明的应用原理:
当汽车启动时,叶片呈关闭状态,为机舱保温,使发动机迅速预热加速启动。当汽车启动后,在低速状态下,机舱温度过高,驱动电机32工作,将动力通过驱动轴经由传动轴和连接组件将旋转扭矩传递给叶片内板6,带动叶片转动,从而呈打开状态,使得格栅槽外露,大量空气进入散热器使机舱降温;此时,由于取消了普通格栅的使用,不会由于格栅自身厚度影响进气量。当在高速行驶状态下,驱动电机根据机舱温度驱动叶片开启一定角度,对气流进行一定的阻挡,从而降低风阻,提高行驶性能。
本发明通过一片式的整体叶片节省了普通格栅叶片的制作成本,满足汽车外观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智能进气格栅的功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且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隐藏式叶片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框架,活动连接于所述格栅框架上的叶片,所述格栅框架正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格栅框架的背面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叶片通过连接组件与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叶片在所述滑槽内滑动,与所述格栅框架形成打开或闭合状态的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叶片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于格栅框架背面的固定支架(3)及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3)上的驱动电机(3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式叶片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通过连接轴(52)枢轴连接的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所述第一连杆(4)通过驱动轴()42与驱动电机32连接,所述第二连杆(5)通过传动轴(51)与所述叶片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2工作,带动所述第一连杆(4)转动,所述第一连杆(4)带动第二连杆(5)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叶片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藏式叶片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框架包括框架主体(1)及置于所述框架主体(1)内的格栅槽(2),所述格栅槽(2)顶部与所述框架主体(1)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叶片厚度相当,所述叶片沿所述滑槽经由所述间隙对格栅槽(2)进行开启或闭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藏式叶片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设置有至少两组,分别置于所述格栅框架的两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隐藏式叶片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滑槽包括第一滑槽(12)和第二滑槽(11),所述第一滑槽(12)设置于第二滑槽(11)外侧,且所述第一滑槽(12)上端部分覆盖所述第二滑槽(11)的下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隐藏式叶片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背面下部设置有由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杆(63)组成的第一支杆组,所述叶片的背面上部设置有由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支杆(64)组成的第二支杆组,间隔的所述第一支杆(63)之间通过滑槽推针(631)连接,间隔的所述第二支杆(63)之间通过滑槽滚轴(61)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杆(63)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滑槽(12)两侧并通过所述滑槽推针(631)实现第一支杆组在第一滑槽(12)内滑动,两个所述第二支杆(64)分别卡设于所述第二滑槽(11)两侧并通过所述滑槽滚轴(61)实现第二支杆组在第二滑槽(11)内滑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隐藏式叶片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杆组的滑槽滚轴(61)设置于第二支杆(64)的远端,所述第二支杆组通过所述第二支杆(64)的根部与第二连杆(5)枢轴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隐藏式叶片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5)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支杆(63)厚度相当,所述第二支杆(63)置于所述开口内且通过滑槽滚轴(61)与所述第二连杆(5)形成枢轴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叶片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包括叶片内板(6)及连接于所述叶片内板(6)外侧的叶片外板(7)。
CN202110760620.5A 2021-07-06 2021-07-06 隐藏式叶片主动进气格栅 Pending CN1133528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60620.5A CN113352875A (zh) 2021-07-06 2021-07-06 隐藏式叶片主动进气格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60620.5A CN113352875A (zh) 2021-07-06 2021-07-06 隐藏式叶片主动进气格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2875A true CN113352875A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38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60620.5A Pending CN113352875A (zh) 2021-07-06 2021-07-06 隐藏式叶片主动进气格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5287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7902A (zh) * 2021-09-18 2021-12-14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叶片长度可调式主动进气格栅
CN114274766A (zh) * 2021-12-31 2022-04-0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进气格栅切换方法和安装结构
CN117360211A (zh) * 2023-12-04 2024-01-09 江苏恒杰汽车塑件有限公司 主动进气格栅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7902A (zh) * 2021-09-18 2021-12-14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叶片长度可调式主动进气格栅
CN114274766A (zh) * 2021-12-31 2022-04-0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进气格栅切换方法和安装结构
CN114274766B (zh) * 2021-12-31 2023-09-2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进气格栅切换方法和安装结构
CN117360211A (zh) * 2023-12-04 2024-01-09 江苏恒杰汽车塑件有限公司 主动进气格栅
CN117360211B (zh) * 2023-12-04 2024-04-09 江苏恒杰汽车塑件有限公司 主动进气格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52875A (zh) 隐藏式叶片主动进气格栅
CN202896493U (zh) 一种汽车进气格栅结构
CN107160997B (zh) 一种折叠式主动进气格栅结构
CN107336684B (zh) 一种滑动式主动进气格栅结构
CN205149502U (zh) 一种汽车进气格栅的机电双模控制装置
CN216069602U (zh) 隐藏式叶片主动进气格栅
CN209938312U (zh) 可变进气格栅组件
CN209921049U (zh) 一种主动进气格栅
CN209870105U (zh) 一种汽车主动进气格栅
CN206781527U (zh) 汽车进气格栅
CN203093722U (zh) 一种节能汽车散热器
CN214138166U (zh) 车辆内外循环风门控制机构
CN218141030U (zh) 渐变式进气格栅用叶片组件及进气格栅
CN210832408U (zh) 一种风量可调的远程射流机组
CN219564767U (zh) 一种鱼鳞状叶片的主动进气格栅
CN115320366A (zh) 渐变式进气格栅用叶片组件及进气格栅
CN220682136U (zh) 一种主动进气格栅及汽车
CN215204416U (zh) 一种汽车用主动进气格栅
CN207549944U (zh) 一种汽车主动进气格栅
CN220031656U (zh) 一种内外循环进风比例可调的空调进风结构以及汽车
CN216401150U (zh) 一种重型汽车主动进气格栅装置
CN218257723U (zh) 一种汽车主动进气格栅
CN114274766B (zh) 车辆进气格栅切换方法和安装结构
CN221049477U (zh) 一种仿生运动的主动进气格栅
CN211715423U (zh) 无叶风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