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7812B - 一种软硬结合板及其热压合模具和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硬结合板及其热压合模具和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7812B
CN113347812B CN202110906085.XA CN202110906085A CN113347812B CN 113347812 B CN113347812 B CN 113347812B CN 202110906085 A CN202110906085 A CN 202110906085A CN 113347812 B CN113347812 B CN 1133478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heat insulation
positioning
printed board
fp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060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47812A (zh
Inventor
李清华
邓岚
胡志强
牟玉贵
杨海军
陈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Yingchuang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Yingchuang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Yingchuang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Yingchuang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0608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478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47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7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47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78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46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 H05K3/4688Composite multilayer circuits, i.e. comprising insulat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roperties
    • H05K3/4691Rigid-flexible multilayer circuits comprising rigid and flexible layers, e.g. having in the bending regions only flexible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46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 H05K3/4611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by laminating two or more circuit boards
    • H05K3/4638Aligning and fixing the circuit boards before lamination; Detecting or measuring the misalignment after lamination; Aligning external circuit patterns or via connections relative to internal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3/00
    • H05K2203/06Lamination
    • H05K2203/068Features of the lamination press or of the lamination process, e.g. using special separator she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roduction Of Multi-Layered Print Wiring Boar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硬结合板,它包括由上往下顺次固设于一体的印制板(1)、PP固化片(2)和FPC板(3),所述印制板(1)的顶表面上开设有定位方孔(4),印制板(1)的左右端面上均开设有定位孔(5),印制板(1)的底表面上且位于其左右端上均开设有盲孔(6),所述FPC板(3)的顶表面上固设有两个分别与盲孔(6)相对应的胀套(7),胀套(7)上沿其轴向开设有开口(8),胀套(7)的直径小于盲孔(6)的直径,两个胀套(7)分别嵌入于两个盲孔(6)内;它还公开了该软硬结合板的热压合模具和制作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使用寿命长、提高软硬结合板质量、提高软硬结合板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软硬结合板及其热压合模具和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硬结合板压合成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软硬结合板及其热压合模具和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向轻薄化、一体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其对软硬结合板的制作工艺要求越来越高。软硬结合板应用于消费性电子产品、工业、医疗电子产品、军事设备,软硬结合板受到这些行业备受青睐。现有的软硬结合板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由上往下顺次复合于一体的印制板1、PP固化片2和FPC板3,PP固化片2将FPC板3与印制板1固连于一体。这种软硬结合板采用热压合模具压合成型,其中,热压合模具包括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作用端上固设有热压头,热压头的正下方设置有热压平台,工作时,工人先将FPC板3、PP固化片2和印制板1由下往上堆叠在热压平台的台面上,同时确保FPC板3、PP固化片2和印制板1外边缘相互平齐,以实现三层材料的定位,然后工人控制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向下运动,活塞杆带动热压头向下运动,热压头压在印制板1的顶表面上后,热压头将其上的热量传递给印制板1,印制板1再将热量传递给PP固化片2,PP固化片2熔化后将印制板1与FPC板3固化于一体,从而最终实现了FPC板3与印制板1的热压合,从而最终实现了软硬结合板的生产。
然而,这种热压合模具虽然能够生产软硬结合板,但是在车间的实际生产中,工人们发现出以下问题:1、工人在将FPC板3、PP固化片2和印制板1重叠过程中,难以快速的将FPC板3、PP固化片2和印制板1外边缘相互平齐,即难以将三层材料快速定位,增加了定位时间,进而降低了软硬结合板的生产效率。2、在热压头的压合过程中,由于PP固化片2熔化,因此当印制板1受到热压头的向下压力后,印制板1在FPC板3上滑移,从而导致印制板1与FPC板3错位,进而降低了软硬结合板的生产质量。3、热压头上热量的传导方向单一,即热压头上的热量只能由上往下传导到PP固化片2上,因此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使PP固化片2的熔化,这无疑是进一步的降低了软硬结合板的生产效率。4、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制备出的软化结合板中的FPC板3或印制板1很容易从PP固化片2上脱落,即PP固化片的结合力差,进而降低了软硬结合板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寿命长、提高软硬结合板质量、提高软硬结合板生产效率的软硬结合板及其热压合模具和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软硬结合板,它包括由上往下顺次固设于一体的印制板、PP固化片和FPC板,所述印制板的顶表面上开设有定位方孔,印制板的左右端面上均开设有定位孔,印制板的底表面上且位于其左右端上均开设有盲孔,所述FPC板的顶表面上固设有两个分别与盲孔相对应的胀套,胀套上沿其轴向开设有开口,胀套的直径小于盲孔的直径,两个胀套分别嵌入于两个盲孔内。
所述印制板、PP固化片和FPC板的外边缘均平齐。
两个胀套左右对称设置。
所述软硬结合板的热压合模具,该热压合模具包括工作台、固设于工作台台面上的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横梁上固设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向下贯穿横梁设置,且延伸端上固设有支架,支架的底部顺次固设有上隔热板、上隔热座和下隔热板,所述上隔热座内固设有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第一加热棒,第一加热棒的电源接头向上延伸于上隔热板的上方,第一加热棒的另一端延伸于下隔热板内,且延伸端面与下隔热板的底表面平齐,所述下隔热板的外轮廓与印制板的外轮廓一致,下隔热板的底表面上固设有定位方柱,定位方柱与定位方孔相配合,所述上隔热板的顶表面上且位于其左右端均固设有气缸,气缸活塞杆的作用端上固设有推板,推板的一端向下贯穿上隔热板设置,且延伸端的端面上固设有定位销,两个定位销分别与两个定位孔相对应;所述工作台的顶表面上固设有位于下隔热板正下方的下隔热座,下隔热座的顶表面上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的外轮廓与FPC板的外轮廓一致,下隔热座内固设有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第二加热棒,第二加热棒的顶表面与定位槽的槽底平齐,第二加热棒的电源接头延伸于下隔热座的下方。
所述上隔热板的左右端均开设有通槽,两个通槽分别与两个推板相对应,所述推板向下贯穿通槽设置。
所述工作台与下隔热座之间固设有多个垫块。
所述工作台与龙门架的横梁之间固设有两根导向柱,两根导向柱分别设置于下隔热座的左右侧,所述上隔热板的左右端上开设有两个导向孔,上隔热板的两个导向孔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导向柱上。
所述热压合模具制作软硬结合板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工人取用一个FPC板,确保FPC板的外轮廓与定位槽的外轮廓一致,在FPC板的顶表面上且位于其两端焊接一个带开口的胀套;工人取用一个PP固化片,确保PP固化片的外轮与FPC板的外轮廓一致,并在PP固化片上钻出两个通孔,将PP固化片的两个通孔分别套设于两个胀套上,且确保PP固化片支撑于FPC板的顶表面上;工人取用一个印制板,确保印制板的外轮廓与PP固化片的外轮廓一致,在印制板的顶表面上钻出一个定位方孔,确保定位方孔与定位方柱相对应,在印制板的左右端面上钻出一个定位孔,确保两个定位孔分别与两个定位销相对应,同时在印制板的底表面上钻出两个盲孔,确保两个盲孔分别与两个胀套相对应;
S2、印制板的定位,工人将印制板上的定位方孔与下隔热板上的定位方柱相配合,定位后,印制板的顶表面与下隔热板的底表面相接触,同时印制板的两个定位孔处于两个定位销之间,且与两个定位销处于同一直线上;
S3、印制板的固定,工人控制两个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活塞杆带动推板朝向印制板方向运动,推板带动定位销朝向印制板方向运动,当活塞杆完全伸出后,两个定位销分别插入到两个定位孔内,从而实现了印制板的固定;
S4、FPC板的定位,工人将FPC板平放于定位槽内,此时FPC板上的两个胀套分别处于两个盲孔的正下方;由于步骤S实现了印制板的定位,且步骤S实现了FPC板的定位,从而确保了印制板和FPC板的快速定位;
S5、工人控制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向下运动,活塞杆带动支架向下运动,支架带动上隔热板向下运动,上隔热板带动上隔热座、下隔热板和第一加热棒同步向下运动,下隔热板带动其下方的印制板同步向下运动,当活塞杆完全伸出后,印制板的底表面压在PP固化片上,且其上的两个盲孔分别套设在两个胀套上;接通第一加热棒和第二加热棒的电源,第一加热棒通电后,其上发出热量,热量传递给印制板,印制板再将热量传递给PP固化片,以使PP固化片熔化,同时第二加热棒通电后,其上发出热量,热量传递给FPC板,FPC板将热量传递给PP固化片,以使PP固化片熔化,保压一段时间后,熔化的PP固化片将FPC板和印制板结合于一体,从而实现了成品软硬结合板制作;
S6、热压合后,控制两个气缸的活塞杆复位,推板带动定位销复位,定位销从定位孔中脱出,随后工人控制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复位,活塞杆带动上隔热板带动上隔热座、下隔热板和第一加热棒复位,最后工人将定位槽内的成品软硬结合板取出,如此重复操作,即可实现第二个软硬结合板的加工。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结构紧凑、使用寿命长、提高软硬结合板质量、提高软硬结合板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为现有软硬结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发明中软硬结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图2的I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 为图2中印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
图7 为图5的B向视图;
图8为图5的C向视图;
图9为FPC板与PP固化片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10 为图9的II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 为图10的俯视图;
图12为定位印制板的示意图;
图13为固定印制板的示意图;
图14为热压合制作软硬结合板示意图;
图15 为图14的III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印制板,2- PP固化片,3-FPC板,4-定位方孔,5-定位孔,6-盲孔,7-胀套,8-开口,9-工作台,10-龙门架,11-液压油缸,12-支架,13-上隔热板,14-上隔热座,15-下隔热板,16-第一加热棒,17-定位方柱,18-气缸,19-推板,20-定位销,21-定位槽,22-第二加热棒,23-下隔热座,24-通槽,25-垫块,26-导向柱,2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2~4所示,一种软硬结合板,它包括由上往下顺次固设于一体的印制板1、PP固化片2和FPC板3,所述印制板1的顶表面上开设有定位方孔4,印制板1的左右端面上均开设有定位孔5,印制板1的底表面上且位于其左右端上均开设有盲孔6,所述FPC板3的顶表面上固设有两个分别与盲孔6相对应的胀套7,两个胀套7左右对称设置,胀套7上沿其轴向开设有开口8,胀套7的直径小于盲孔6的直径,两个胀套7分别嵌入于两个盲孔6内,所述印制板1、PP固化片2和FPC板3的外边缘均平齐。
如图5~8所示,所述软硬结合板的热压合模具,该热压合模具包括工作台9、固设于工作台9台面上的龙门架10,所述龙门架10的横梁上固设有液压油缸11,液压油缸11的活塞杆向下贯穿横梁设置,且延伸端上固设有支架12,支架12的底部顺次固设有上隔热板13、上隔热座14和下隔热板15,所述上隔热座14内固设有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第一加热棒16,第一加热棒16的电源接头向上延伸于上隔热板13的上方,第一加热棒16的另一端延伸于下隔热板15内,且延伸端面与下隔热板15的底表面平齐,所述下隔热板15的外轮廓与印制板1的外轮廓一致,下隔热板15的底表面上固设有定位方柱17,定位方柱17与定位方孔4相配合,所述上隔热板13的顶表面上且位于其左右端均固设有气缸18,气缸18活塞杆的作用端上固设有推板19,推板19的一端向下贯穿上隔热板13设置,且延伸端的端面上固设有定位销20,两个定位销20分别与两个定位孔5相对应;所述工作台9的顶表面上固设有位于下隔热板15正下方的下隔热座23,下隔热座23的顶表面上开设有定位槽21,定位槽21的外轮廓与FPC板3的外轮廓一致,下隔热座23内固设有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第二加热棒22,第二加热棒22的顶表面与定位槽21的槽底平齐,第二加热棒22的电源接头延伸于下隔热座23的下方。
所述上隔热板13的左右端均开设有通槽24,两个通槽24分别与两个推板19相对应,所述推板19向下贯穿通槽24设置。所述工作台9与下隔热座23之间固设有多个垫块25。所述工作台9与龙门架10的横梁之间固设有两根导向柱26,两根导向柱26分别设置于下隔热座23的左右侧,所述上隔热板13的左右端上开设有两个导向孔,上隔热板13的两个导向孔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导向柱26上。
所述热压合模具制作软硬结合板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工人取用一个FPC板3,确保FPC板3的外轮廓与定位槽21的外轮廓一致,在FPC板3的顶表面上且位于其两端焊接一个带开口8的胀套7;工人取用一个PP固化片2,确保PP固化片2的外轮与FPC板3的外轮廓一致,并在PP固化片2上钻出两个通孔27,将PP固化片2的两个通孔27分别套设于两个胀套7上,且确保PP固化片2支撑于FPC板3的顶表面上,如图9~11所示;工人取用一个印制板1,确保印制板1的外轮廓与PP固化片2的外轮廓一致,在印制板1的顶表面上钻出一个定位方孔4,确保定位方孔4与定位方柱17相对应,在印制板1的左右端面上钻出一个定位孔5,确保两个定位孔5分别与两个定位销20相对应,同时在印制板1的底表面上钻出两个盲孔6,确保两个盲孔6分别与两个胀套7相对应;
S2、印制板的定位,工人将印制板1上的定位方孔4与下隔热板15上的定位方柱17相配合,定位后,印制板1的顶表面与下隔热板15的底表面相接触,同时印制板1的两个定位孔5处于两个定位销20之间,且与两个定位销20处于同一直线上,如图12所示;
S3、印制板的固定,工人控制两个气缸18的活塞杆伸出,活塞杆带动推板19朝向印制板1方向运动,推板19带动定位销20朝向印制板1方向运动,当活塞杆完全伸出后,两个定位销20分别插入到两个定位孔5内,从而实现了印制板1的固定,如图13所示;
S4、FPC板的定位,工人将FPC板3平放于定位槽21内,此时FPC板3上的两个胀套7分别处于两个盲孔6的正下方;由于步骤S2实现了印制板1的定位,且步骤S4实现了FPC板3的定位,从而确保了印制板1和FPC板3的快速定位,缩短了 FPC板3、PP固化片2和印制板1外边缘对齐所消耗时间,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软硬结合板的生产效率。
S5、工人控制液压油缸11的活塞杆向下运动,活塞杆带动支架12向下运动,支架12带动上隔热板13向下运动,上隔热板13带动上隔热座14、下隔热板15和第一加热棒16同步向下运动,下隔热板15带动其下方的印制板1同步向下运动,当活塞杆完全伸出后,印制板1的底表面压在PP固化片2上,且其上的两个盲孔6分别套设在两个胀套7上,如图14~15所示;接通第一加热棒16和第二加热棒22的电源,第一加热棒16通电后,其上发出热量,热量传递给印制板1,印制板1再将热量传递给PP固化片2,以使PP固化片2熔化,同时第二加热棒22通电后,其上发出热量,热量传递给FPC板3,FPC板3将热量传递给PP固化片2,以使PP固化片2熔化,保压一段时间后,熔化的PP固化片2将FPC板3和印制板1结合于一体,从而实现了成品软硬结合板制作;在热压合制作中,由于印制板1上的两个盲孔6分别套嵌在FPC板3的两个胀套7上,从而实现了印制板1与FPC板3的预先固定,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印制板1受压后,印制板1在FPC板3上滑移,即避免了印制板1与FPC板3错位,进而极大的提高了软硬结合板的生产质量。此外,第一加热棒16的热量由上往下传导给PP固化片2,同时第二加热棒22的热量由下往上传导给PP固化片2,相比传统的单一方向熔化PP固化片2的方式,极大的缩短了PP固化片2的熔化时间,进而提高了印制板1与FPC板3的结合时间,进而极大的提高了软硬结合板的生产效率。
S6、热压合后,控制两个气缸18的活塞杆复位,推板19带动定位销20复位,定位销20从定位孔5中脱出,随后工人控制液压油缸11的活塞杆复位,活塞杆带动上隔热板13带动上隔热座14、下隔热板15和第一加热棒16复位,最后工人将定位槽21内的成品软硬结合板取出,如此重复操作,即可实现第二个软硬结合板的加工。通过该热压合模具制备出的FPC板3的胀套7过盈的嵌入于盲孔6内,从而避免了由于PP固化片的结合力差,而造成FPC板3或印制板1很容易从PP固化片2上脱落,从而极大的延长了该软硬结合板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软硬结合板的热压合模具,所述软硬结合板包括由上往下顺次固设于一体的印制板(1)、PP固化片(2)和FPC板(3),所述印制板(1)的顶表面上开设有定位方孔(4),印制板(1)的左右端面上均开设有定位孔(5),印制板(1)的底表面上且位于其左右端上均开设有盲孔(6),所述FPC板(3)的顶表面上固设有两个分别与盲孔(6)相对应的胀套(7),胀套(7)上沿其轴向开设有开口(8),胀套(7)的直径小于盲孔(6)的直径,两个胀套(7)分别嵌入于两个盲孔(6)内,所述印制板(1)、PP固化片(2)和FPC板(3)的外边缘均平齐,两个胀套(7)左右对称设置,其特征在于:该热压合模具包括工作台(9)、固设于工作台(9)台面上的龙门架(10),所述龙门架(10)的横梁上固设有液压油缸(11),液压油缸(11)的活塞杆向下贯穿横梁设置,且延伸端上固设有支架(12),支架(12)的底部顺次固设有上隔热板(13)、上隔热座(14)和下隔热板(15),所述上隔热座(14)内固设有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第一加热棒(16),第一加热棒(16)的电源接头向上延伸于上隔热板(13)的上方,第一加热棒(16)的另一端延伸于下隔热板(15)内,且延伸端面与下隔热板(15)的底表面平齐,所述下隔热板(15)的外轮廓与印制板(1)的外轮廓一致,下隔热板(15)的底表面上固设有定位方柱(17),定位方柱(17)与定位方孔(4)相配合,所述上隔热板(13)的顶表面上且位于其左右端均固设有气缸(18),气缸(18)活塞杆的作用端上固设有推板(19),推板(19)的一端向下贯穿上隔热板(13)设置,且延伸端的端面上固设有定位销(20),两个定位销(20)分别与两个定位孔(5)相对应;所述工作台(9)的顶表面上固设有位于下隔热板(15)正下方的下隔热座(23),下隔热座(23)的顶表面上开设有定位槽(21),定位槽(21)的外轮廓与FPC板(3)的外轮廓一致,下隔热座(23)内固设有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第二加热棒(22),第二加热棒(22)的顶表面与定位槽(21)的槽底平齐,第二加热棒(22)的电源接头延伸于下隔热座(23)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软硬结合板的热压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热板(13)的左右端均开设有通槽(24),两个通槽(24)分别与两个推板(19)相对应,所述推板(19)向下贯穿通槽(24)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软硬结合板的热压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9)与下隔热座(23)之间固设有多个垫块(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软硬结合板的热压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9)与龙门架(10)的横梁之间固设有两根导向柱(26),两根导向柱(26)分别设置于下隔热座(23)的左右侧,所述上隔热板(13)的左右端上开设有两个导向孔,上隔热板(13)的两个导向孔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导向柱(2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热压合模具制作软硬结合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工人取用一个FPC板(3),确保FPC板(3)的外轮廓与定位槽(21)的外轮廓一致,在FPC板(3)的顶表面上且位于其两端焊接一个带开口(8)的胀套(7);工人取用一个PP固化片(2),确保PP固化片(2)的外轮与FPC板(3)的外轮廓一致,并在PP固化片(2)上钻出两个通孔(27),将PP固化片(2)的两个通孔(27)分别套设于两个胀套(7)上,且确保PP固化片(2)支撑于FPC板(3)的顶表面上;工人取用一个印制板(1),确保印制板(1)的外轮廓与PP固化片(2)的外轮廓一致,在印制板(1)的顶表面上钻出一个定位方孔(4),确保定位方孔(4)与定位方柱(17)相对应,在印制板(1)的左右端面上钻出一个定位孔(5),确保两个定位孔(5)分别与两个定位销(20)相对应,同时在印制板(1)的底表面上钻出两个盲孔(6),确保两个盲孔(6)分别与两个胀套(7)相对应;
S2、印制板的定位,工人将印制板(1)上的定位方孔(4)与下隔热板(15)上的定位方柱(17)相配合,定位后,印制板(1)的顶表面与下隔热板(15)的底表面相接触,同时印制板(1)的两个定位孔(5)处于两个定位销(20)之间,且与两个定位销(20)处于同一直线上;
S3、印制板的固定,工人控制两个气缸(18)的活塞杆伸出,活塞杆带动推板(19)朝向印制板(1)方向运动,推板(19)带动定位销(20)朝向印制板(1)方向运动,当活塞杆完全伸出后,两个定位销(20)分别插入到两个定位孔(5)内,从而实现了印制板(1)的固定;
S4、FPC板的定位,工人将FPC板(3)平放于定位槽(21)内,此时FPC板(3)上的两个胀套(7)分别处于两个盲孔(6)的正下方;由于步骤S2实现了印制板(1)的定位,且步骤S4实现了FPC板(3)的定位,从而确保了印制板(1)和FPC板(3)的快速定位;
S5、工人控制液压油缸(11)的活塞杆向下运动,活塞杆带动支架(12)向下运动,支架(12)带动上隔热板(13)向下运动,上隔热板(13)带动上隔热座(14)、下隔热板(15)和第一加热棒(16)同步向下运动,下隔热板(15)带动其下方的印制板(1)同步向下运动,当活塞杆完全伸出后,印制板(1)的底表面压在PP固化片(2)上,且其上的两个盲孔(6)分别套设在两个胀套(7)上;接通第一加热棒(16)和第二加热棒(22)的电源,第一加热棒(16)通电后,其上发出热量,热量传递给印制板(1),印制板(1)再将热量传递给PP固化片(2),以使PP固化片(2)熔化,同时第二加热棒(22)通电后,其上发出热量,热量传递给FPC板(3),FPC板(3)将热量传递给PP固化片(2),以使PP固化片(2)熔化,保压一段时间后,熔化的PP固化片(2)将FPC板(3)和印制板(1)结合于一体,从而实现了成品软硬结合板制作;
S6、热压合后,控制两个气缸(18)的活塞杆复位,推板(19)带动定位销(20)复位,定位销(20)从定位孔(5)中脱出,随后工人控制液压油缸(11)的活塞杆复位,活塞杆带动上隔热板(13)带动上隔热座(14)、下隔热板(15)和第一加热棒(16)复位,最后工人将定位槽(21)内的成品软硬结合板取出,如此重复操作,即可实现第二个软硬结合板的加工。
CN202110906085.XA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软硬结合板及其热压合模具和制作方法 Active CN1133478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6085.XA CN113347812B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软硬结合板及其热压合模具和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6085.XA CN113347812B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软硬结合板及其热压合模具和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7812A CN113347812A (zh) 2021-09-03
CN113347812B true CN113347812B (zh) 2021-10-08

Family

ID=77481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06085.XA Active CN113347812B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软硬结合板及其热压合模具和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478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0016B (zh) * 2022-02-16 2022-04-22 四川英创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精细检测多层电路板层偏的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14302580B (zh) * 2022-03-11 2022-05-13 四川英创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在线连续生产软硬结合板的生产装置及方法
CN114340210B (zh) * 2022-03-17 2022-05-20 四川英创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电金引线印制电路板的制作设备及其制作方法
WO2023205958A1 (zh) * 2022-04-24 2023-1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6100111B (zh) * 2023-04-13 2023-06-13 微网优联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摄像头模组与电路板的高精密焊接装置及方法
CN117507322B (zh) * 2024-01-04 2024-03-19 新创源云海(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元器件包装用载带生产自动化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60617U (zh) * 2012-12-18 2013-10-30 苏州日月新半导体有限公司 封装基板的转接用载板
CN105364406A (zh) * 2015-11-13 2016-03-02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热压整形装置
CN107234314A (zh) * 2017-06-28 2017-10-10 鞍山中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元器件阵列式热风焊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7731042U (zh) * 2017-12-02 2018-08-14 邓君 一种自动定位的acf贴附机
CN208162461U (zh) * 2018-04-18 2018-11-30 苏州领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材质触头压合组装治具
CN109068503A (zh) * 2018-09-14 2018-12-21 深圳市宇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锡压治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12449488A (zh) * 2019-09-05 2021-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CN213342813U (zh) * 2020-11-23 2021-06-01 深圳飞特尔科技有限公司 多层印刷电路板
CN213694289U (zh) * 2020-12-23 2021-07-13 深圳市鼎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成型的软硬结合的电路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29114B2 (en) * 2004-07-13 2008-09-30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Light-weight mirror blank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60617U (zh) * 2012-12-18 2013-10-30 苏州日月新半导体有限公司 封装基板的转接用载板
CN105364406A (zh) * 2015-11-13 2016-03-02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热压整形装置
CN107234314A (zh) * 2017-06-28 2017-10-10 鞍山中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元器件阵列式热风焊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7731042U (zh) * 2017-12-02 2018-08-14 邓君 一种自动定位的acf贴附机
CN208162461U (zh) * 2018-04-18 2018-11-30 苏州领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材质触头压合组装治具
CN109068503A (zh) * 2018-09-14 2018-12-21 深圳市宇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锡压治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12449488A (zh) * 2019-09-05 2021-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CN213342813U (zh) * 2020-11-23 2021-06-01 深圳飞特尔科技有限公司 多层印刷电路板
CN213694289U (zh) * 2020-12-23 2021-07-13 深圳市鼎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成型的软硬结合的电路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7812A (zh) 2021-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47812B (zh) 一种软硬结合板及其热压合模具和制作方法
JP4137962B2 (ja) 回転子積層鉄心への永久磁石の樹脂封止方法
JP5620011B2 (ja) 燃料電池用組立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と、接合品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203792870U (zh) 一种用于拉链的热转印装置
CN101224615A (zh) 双色微孔发泡成型方法及成型机
CN113543532A (zh) 一种集成电路板的压合装置及方法
CN206230629U (zh) 一种具有多层压板模具的压板机
CA3010172C (en)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member molding apparatus and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member molding method
CN210590130U (zh) 一种用于平板硫化机的快速冷却脱模装置
CN214214495U (zh) 一种刚挠结合板的层压装置
CN107443760B (zh) 多媒体导航面板的组装工艺及其热熔系统
CN216634822U (zh) 一种复合滑板砖压机
CN114899116A (zh) 多压杆烧结装置及烧结方法
CN107599379A (zh) 三维物体制造方法及三维物体制造设备
CN210453539U (zh) 一种可双层加工的注塑模具
KR20180103200A (ko) 3차원 프린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제조방법
CN211171431U (zh) 带有液压式导轨举模装置的纸浆模塑成型设备
CN212312494U (zh) 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加热固化机
CN216491349U (zh) 一种生产hdi板用的热压合装置
CN216423484U (zh) 一种热压机
CN217641216U (zh) 多压杆烧结装置
CN214774619U (zh) 高效型复合板材压合机
CN216659017U (zh) 一种功率电感的成型模具
CN218781631U (zh) 一种烧结装置
CN213382537U (zh) 一种平板硫化机自动脱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