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5750B - 开关及电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开关及电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5750B
CN113345750B CN202110599901.7A CN202110599901A CN113345750B CN 113345750 B CN113345750 B CN 113345750B CN 202110599901 A CN202110599901 A CN 202110599901A CN 113345750 B CN113345750 B CN 1133457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arm
button
arm assembly
axis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999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45750A (zh
Inventor
施狄
马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9990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457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45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5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45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57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3/00Tumbler or rocker switches, i.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operated by rocking an operating member in the form of a rocker button
    • H01H23/02Details
    • H01H2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23/14Tumbl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3/00Tumbler or rocker switches, i.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operated by rocking an operating member in the form of a rocker button
    • H01H23/02Details
    • H01H2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3/00Tumbler or rocker switches, i.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operated by rocking an operating member in the form of a rocker button
    • H01H23/02Details
    • H01H2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23/16Driving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3/00Tumbler or rocker switches, i.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operated by rocking an operating member in the form of a rocker button
    • H01H23/24Tumbler or rocker switches, i.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operated by rocking an operating member in the form of a rocker button with two operating positions

Landscapes

  • Tumbler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开关及电气系统,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按钮、通断翘板和摆臂组件;按钮部分位于壳体外,且按钮与壳体枢接;通断翘板位于壳体内,且能够相对于壳体摆动;摆臂组件位于按钮和通断翘板之间,摆臂组件的第一端与按钮铰接,摆臂组件的第二端与通断翘板相接触,摆臂组件与壳体枢接,摆臂组件和按钮之间的铰接轴线与摆臂组件和壳体之间的枢接轴线相平行;摆臂组件被配置为,在按钮的驱动下,拨动通断翘板摆动,以使开关导通或者关断。本公开能够减少按钮的摆动幅度,从而提高用户手感,有利于开关的紧凑性设计。

Description

开关及电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关及电气系统。
背景技术
开关是一种常见的电气元件,其广泛的应用于电气系统中,用于实现电路的通断。
在相关技术中,开关主要包括壳体、按钮、摆臂组件和通断翘板,按钮与壳体枢接,能够相对于壳体摆动,摆臂组件的一端与按钮相连,另一端与通断翘板接触。当用户按动按钮时,按钮带动摆臂组件一同摆动,使得摆臂组件拨动通断翘板,通断翘板同步摆动,以使开关导通或者关断。
然而,由于摆臂组件的转动轴线与按钮的转动轴线相同,所以按钮的摆动幅度与摆臂组件的摆动幅度相同。为了保证摆臂组件的摆动幅度足以拨动通断翘板摆动到位,使得摆臂组件的摆动幅度需要较大,如此一来,就导致按钮的摆动幅度也需要较大,从而用户用手按压的行程大,造成用户手感不好,体验不好,并且也不利于开关的紧凑性设计。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关及电气系统,能够减少按钮的摆动幅度,从而提高用户手感,有利于开关的紧凑性设计。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关,包括壳体、按钮、通断翘板和摆臂组件;
所述按钮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外,且所述按钮与所述壳体枢接;
所述通断翘板位于所述壳体内,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摆动;
所述摆臂组件位于所述按钮和所述通断翘板之间,所述摆臂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按钮铰接,所述摆臂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通断翘板相接触,所述摆臂组件与所述壳体枢接,所述摆臂组件和所述按钮之间的铰接轴线与所述摆臂组件和所述壳体之间的枢接轴线相平行;
所述摆臂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按钮的驱动下,拨动所述通断翘板摆动,以使所述开关导通或者关断。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按钮与所述壳体之间的枢接轴线为第一轴线,所述摆臂组件与所述按钮之间的铰接轴线为第二轴线,所述摆臂组件与所述壳体之间的枢接轴线为第三轴线;
在所述壳体的中心线方向上,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三轴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轴线和所述第三轴线之间的距离,满足以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3092544120000021
Figure BDA0003092544120000022
其中,d1为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三轴线之间的距离,d2为所述第二轴线和所述第三轴线之间的距离,a和b均为正整数。
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摆臂组件的第一端为外凸的弧面;
所述按钮包括面板和夹臂;
所述面板的侧边与所述壳体枢接;
所述夹臂的第一端与所述面板的表面相连,所述夹臂的第二端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轮廓与所述摆臂组件的第一端相匹配,所述夹臂的第二端可活动地套接在所述摆臂组件的第一端。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摆臂组件的第一端具有两个限位板;
两个所述限位板均垂直于所述按钮和所述摆臂组件之间的铰接轴线,且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具有限位间隙;
所述夹臂的第二端位于所述限位间隙内,且夹设在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固定架和面盖;
所述固定架具有开口,所述面盖可拆卸地盖设在所述开口处,所述面盖上具有限位孔;
所述摆臂组件与所述面盖枢接,且两个所述限位板均位于所述限位孔内。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开关导通时,两个所述限位板的一侧边与所述限位孔的一内侧壁接触;
当所述开关关断时,两个所述限位板的另一侧边与所述限位孔的另一内侧壁接触。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夹臂为梯形结构件,所述夹臂的下底为所述夹臂的第一端,所述夹臂的上底为所述夹臂的第二端。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摆臂组件包括摆臂主体、弹子和弹性件;
所述摆臂主体的第一端与所述按钮铰接,所述摆臂主体的第二端靠近所述通断翘板,所述摆臂主体两端之间的部分与所述壳体枢接;
所述弹子的第一端可滑动地插设在所述摆臂主体的第二端,所述弹子的第二端与所述通断翘板接触;
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摆臂主体内,且分别与所述摆臂主体和所述弹子相连。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摆臂主体内具有通道,所述通道沿所述摆臂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摆臂主体的第二端;
所述弹子的两端之间的部分具有外凸缘,所述外凸缘的外周壁与所述通道的内周壁滑动配合。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气系统,所述电气系统包括前文所述的开关。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实现电气系统的通断时,用户按动按钮,使得按钮相对于壳体摆动,从而驱动摆臂组件一同摆动,进而驱动通断翘板一同摆动。在通断翘板摆动的过程中,能够使得开关导通或者关断,从而实现了电气系统的通断。
在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实现电气系统的通断过程中,用户按动按钮,按钮随之驱动摆臂组件,摆臂组件随之驱动通断翘板,即动力在按钮、摆臂组件和通断翘板之间同步传递。并且,由于摆臂组件和按钮之间的铰接轴线与摆臂组件和壳体之间的枢接轴线相平行,所以摆臂组件和壳体之间的枢接轴线更靠近于通断翘板,摆臂组件的摆动幅度将大于按钮的摆动幅度,从而在保证摆臂组件的摆动幅度不变的情况下,减小了按钮的摆动幅度。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用户按压按钮时的手感,还使得按钮摆动时所需的空间减小,有利于开关的紧凑性设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的爆炸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导通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关断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按钮和摆臂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摆臂组件和壳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摆臂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通断翘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9是相关技术中开关的传动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的传动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壳体;11、固定架;11a、开口;12、面盖;12a、限位孔;
2、按钮;21、面板;22、夹臂;221、凹槽;
3、进线端子;31、支撑片;
4、出线端子;
5、通断翘板;51、三角板;52、第一接触板;53、中间板;54、第二接触板;
6、摆臂组件;61、限位板;61a、限位间隙;62、摆臂主体;621、通道;63、弹子;631、外凸缘;64、弹性件;
7、接地端子;
100、摆臂组件;200、按钮;300、通断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开关是一种常见的电气元件,其广泛的应用于电气系统中,用于实现电路的通断。
在相关技术中,开关主要包括壳体、按钮、摆臂组件和通断翘板,按钮与壳体枢接,能够相对于壳体摆动,摆臂组件的一端与按钮相连,另一端与通断翘板接触。当用户按动按钮时,按钮带动摆臂组件一同摆动,使得摆臂组件拨动通断翘板,通断翘板同步摆动,以使开关导通或者关断。
然而,由于摆臂组件的转动轴线与按钮的转动轴线相同,所以按钮的摆动幅度与摆臂组件的摆动幅度相同。为了保证摆臂组件的摆动幅度足以拨动通断翘板摆动到位,使得摆臂组件的摆动幅度需要较大,从而用户用手按压的行程大,造成用户手感不好,体验不好,并且也不利于开关的紧凑性设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关,图1为该开关的爆炸图,参见图1,该开关包括壳体1、按钮2、通断翘板5和摆臂组件6。
图2为该开关的局部剖视图,为了展示位于壳体1内的结构,图2中剖去了部分的壳体1。结合图2,在本实施例中,按钮2部分位于壳体1外,且按钮2与壳体1枢接。如此一来,用户能够按压按钮2位于壳体1外的部分,从而使得按钮2相对于壳体1摆动,以驱动摆臂组件6一同摆动。通断翘板5位于壳体1内,且能够相对于壳体1摆动。摆动的通断翘板5能够使得开关导通或者关断。摆臂组件6位于按钮2和通断翘板5之间,摆臂组件6的第一端6a与按钮2铰接,摆臂组件6的第二端6b与通断翘板5相接触,摆臂组件6的靠近第一端6a的部位与壳体1枢接。按钮2与壳体1之间的枢接轴线为第一轴线L1,摆臂组件6与按钮2之间的铰接轴线为第二轴线L2,摆臂组件6与壳体1之间的枢接轴线为第三轴线L3,第二轴线L2与第三轴线L3相平行。摆臂组件6被配置为,在按钮2的驱动下,拨动通断翘板5摆动,以使开关导通或者关断。
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实现电气系统的通断时,将电气系统的导线分别连接至进线端子3和出线端子4。用户按动按钮2,使得按钮2相对于壳体1摆动,从而驱动摆臂组件6一同摆动,进而驱动通断翘板5一同摆动。在通断翘板5摆动的过程中,能够使得开关导通或者关断,从而实现了电气系统的通断。
在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实现电气系统的通断过程中,用户按动按钮2,按钮2随之驱动摆臂组件6,摆臂组件6随之驱动通断翘板5,即动力在按钮2、摆臂组件6和通断翘板5之间同步传递。如此一来,上述各部件的尺寸能够较小,不会因自身强度不足而在摆动时产生虚位,提高了开关的可靠性。并且,由于第二轴线L2与第三轴线L3相平行,所以第三轴线L3更靠近于通断翘板5,摆臂组件6的摆动幅度将大于按钮2的摆动幅度,从而在保证摆臂组件6的摆动幅度不变的情况下,减小了按钮2的摆动幅度。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用户按压按钮2时的手感,还使得按钮2摆动时所需的空间减小,有利于开关的紧凑性设计。
下面对通过通断翘板5实现开关的导通和关断进行介绍。
继续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开关包括进线端子3和出线端子4,进线端子3和出线端子4均位于壳体1内,且相互间隔。进线端子3和出线端子4分别用于连接电气系统的导线,由于进线端子3和出线端子4相互间隔,所以在开关不接通时,两条导线之间为关断状态,避免了短路的可能。通断翘板5位于按钮2和进线端子3之间,且通断翘板5两端之间的部位与进线端子3相接触。
由于通断翘板5与进线端子3始终接触,所以只需控制通断翘板5与出线端子4之间的接触或者断开,即可控制进线端子3和出线端子4之间的导通或者关断。在通断翘板5摆动的过程中,通断翘板5的端部能够与出线端子4接触(参见图3)或者间隔(参见图4),并在摆臂组件6的弹性作用下保持住所处的位置。由于通断翘板5与进线端子3始终接触,所以当通断翘板5的端部与出线端子4接触时,进线端子3和出线端子4通过通断翘板5导通,而当通断翘板5的端部与出线端子4间隔时,进线端子3与出线端子4断开。
由前可知,本公开提供的开关,通过按钮2、摆臂组件6和通断翘板5之间的逐级传动,缩小了各部件的尺寸,降低了对于各部件结构强度的要求,避免了虚位的产生。因此,下面继续对按钮2、摆臂组件6和通断翘板5的结构和装配关系进行介绍。
图5为按钮2和摆臂组件6的装配示意图,结合图5,在本实施例中,摆臂组件6的第一端6a为外凸的弧面,按钮2包括面板21和夹臂22,面板21的侧边与壳体1枢接,夹臂22的第一端22a与面板21朝向壳体1的表面相连,夹臂22的第二端22b具有凹槽221,凹槽221的内轮廓与摆臂组件6的第一端6a相匹配,夹臂22的第二端22b可活动地套接在摆臂组件6的第一端6a。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摆臂组件6的第一端6a具有外凸的弧面,夹臂22的第二端22b具有凹槽221,凹槽221内具有与外凸的弧面相匹配的内凹的弧面,摆臂组件6的第一端6a插接在凹槽221内,使得两个弧面相接触,以实现摆臂组件6和按钮2之间的铰接。当用户按压面板21时,夹臂22在面板21的带动下,以面板21和壳体1之间的枢接轴线为轴转动,从而拨动摆臂组件6以自身与壳体1之间的枢接轴线为轴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夹臂22的旋转轴线为面板21和壳体1之间的枢接轴线,摆臂组件6的旋转轴线为摆臂组件6和壳体1之间的枢接轴线,所以二者在相对转动时,之间的距离会产生变化,因此二者之间无法完全约束。基于此,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摆臂组件6和夹臂22之间没有完全的约束,摆臂组件6的第一端6a和夹臂22的第二端22b均具有一定的自由度,二者之间的接触面积也会随着二者之间的相对间距而变化。但是,由于面板21的转动幅度较小,约为2°,所以夹臂22和摆臂组件6之间的相对转动幅度也较小,在摆臂组件6的弹力作用下,摆臂组件6第一端的弧面与凹槽221的弧面之间能够始终保持接触,摆臂组件6的第一端6a不会从凹槽221中脱出,保证了开关的可靠性。
示例性地,面板21和夹臂22为一体式结构件,不仅保证了按钮2的结构强度,还提高了按钮2的制造效率。
可选地,夹臂22为梯形结构件,夹臂22的下底为夹臂22的第一端22a,夹臂22的上底为夹臂22的第二端22b。如此设计,能够提高夹臂22和面板21之间的接触面积,以保证夹臂22和面板21之间的连接强度。
继续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摆臂组件6的第一端6a具有两个限位板61,两个限位板61均垂直于按钮2和摆臂组件6之间的铰接轴线,即第二轴线L2,且两个限位板61之间具有限位间隙61a。夹臂22的第二端22b位于限位间隙61a内,且夹设在两个限位板61之间。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两个限位板61,能够将夹臂22的第二端22b限位在限位间隙61a内,避免了夹臂22和摆臂组件6之间的脱离,进一步地提高了开关的可靠性。并且,限位间隙61a的尺寸,略大于夹臂22的第二端22b的尺寸,如此一来,既保证了夹臂22能够在限位间隙61a内顺畅的相对于摆臂组件6转动,又能够避免夹臂22在限位空间内出现不必要的横向偏移。
图6为摆臂组件6和壳体1的装配示意图,为了展示摆臂组件6和壳体1之间的装配关系,图6中剖去了部分的壳体1。结合图6,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包括固定架11和面盖12,固定架11具有开口11a,面盖12可拆卸地盖设在开口11a处,面盖12上具有限位孔12a。摆臂组件6与面盖12枢接,且两个限位板61均位于限位孔12a内。如此设计,通过限位孔12a能够容置限位板61,以使得开关的内部结构更为紧凑。
两个限位板61除了能够起到限位夹臂22的作用之外,还能够起到限定摆臂组件6旋转幅度的作用。继续参见图6,可选地,当开关导通,即通断翘板5的端部与出线端子4接触时,两个限位板61的一侧边与限位孔12a的一内侧壁接触,当开关关断,即通断翘板5的端部与出线端子4间隔时,两个限位板61的另一侧边与限位孔12a的另一内侧壁接触。
当摆臂组件6以自身与壳体1之间的枢接轴线为轴转动时,两个限位板61在限位孔12a中摆动,在限位孔12a对限位板61的限制下,使得摆臂组件6的转动幅度受到限制,避免了摆臂组件6转动过度。
可选地,摆臂组件6和面盖12之间枢接,由于面盖12和固定架11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所以在将面盖12从固定架11上拆卸下来后,摆臂组件6也会随之一同拆卸下来,使得拆卸维修更为简便。
图7为摆臂组件6的装配示意图,结合图7,在本实施例中,摆臂组件6包括摆臂主体62、弹子63和弹性件64。摆臂主体62的第一端与按钮2铰接,摆臂主体62的第二端靠近通断翘板5,摆臂主体62两端之间的部分与壳体1枢接。弹子63的第一端可滑动地插设在摆臂主体62的第二端,弹子63的第二端与通断翘板5接触。弹性件64位于摆臂主体62内,且分别与摆臂主体62和弹子63相连。
摆臂主体62为摆臂组件6的主体结构,主要起到和壳体1之间枢接且承载弹子63和弹性件64的作用。弹子63插接在摆臂主体62内,且通过弹性件64与摆臂主体62相连,当弹子63与通断翘板5接触时,压缩弹性件64,使得弹子63能够始终与通断翘板5紧密的接触,以推动通断翘板5保持与出线端子4接触或者间隔。
示例性地,摆臂主体62和两个限位板61为一体式结构件,不仅保证了摆臂主体62的结构强度,还提高了摆臂主体62的制造效率。
可选地,摆臂主体62内具有通道621,通道621沿摆臂主体62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摆臂主体62的第二端。弹子63的两端之间的部分具有外凸缘631,外凸缘631的外周壁与通道621的内周壁滑动配合。
通过外凸缘631的外周壁与通道621的内周壁之间的滑动配合,使得弹子63能够相对于摆臂主体62稳定的滑动,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晃动。
示例性地,外凸缘631和通道621之间间隙配合。
可选地,弹子63的第二端为圆锥形,弹子63的第二端的顶点与通断翘板5接触。
在弹子63拨动通断翘板5时,弹子63的第二端将在通断翘板5上滑动,所以将弹子63的第二端设计为圆锥形,且圆锥形的顶点与通断翘板5接触,能够有效的减少弹子63与通断翘板5之间的接触面积,以便于弹子63拨动通断翘板5。
图8为通断翘板5的装配示意图,结合图8,在本实施例中,通断翘板5包括三角板51以及依次连接的第一接触板52、中间板53和第二接触板54,第一接触板52远离中间板53的一端和第二接触板54远离中间板53的一端均朝向中间板53的一侧弯折,三角板51位于中间板53的另一侧,且与中间板53相连。进线端子3包括支撑片31,支撑片31插设在三角板51的夹角中。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三角板51作为通断翘板5的支点,与进线端子3的支撑片31接触,使得通断翘板5能够相对于支撑片31摆动。第一接触板52用于与出线端子4接触,以通过通断翘板5,实现出线端子4和进线端子3之间的导通。
可选地,开关还包括接地端子7,接地端子7与出线端子4间隔且相对,当动第一接触板52与进线端子3间隔时,第二接触板54与接地端子7接触。也就是说,当开关为断开状态时,进线端子3通过通断翘板5实现与接地端子7之间的导通,即实现开关的接地,保证了开关的用电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在壳体1的中心线L4方向上,第一轴线L1和第三轴线L3之间的距离,与第二轴线L2和第三轴线L3之间的距离,满足以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3092544120000101
Figure BDA0003092544120000102
其中,d1为第一轴线L1和第三轴线L3之间的距离,d2为第二轴线L2和第三轴线L3之间的距离,a和b均为正整数。
当第一轴线L1和第三轴线L3之间的距离与第二轴线L2和第三轴线L3之间的距离的比值满足关系式(2)时,摆臂组件6的第二端6b的摆动幅度能够得到放大,从而能够减少按钮2的所需的摆动幅度。
下面对得到关系式(2)的推导过程进行介绍。
图9为相关技术中开关的传动示意图,参见图9,根据几何关系,得到以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3092544120000103
其中,α为摆臂组件100和壳体的中心线L5之间的夹角,x为摆臂组件100所需的摆动幅度,d3为按钮200与壳体之间的枢接轴线和通断翘板300的摆动轴线之间的距离。
也就是说,当摆臂组件100和壳体的中心线L5之间的夹角α满正以上关系式时,摆臂组件100的摆动幅度足以拨动通断翘板300与出线端子充分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区分相关技术和本公开实施例,将部件标号进行了区别。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的传动示意图,参见图10,图10中的黑点为第一轴线L1、第二轴线L2和第三轴线L3,根据几何关系,得到以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3092544120000111
Figure BDA0003092544120000112
Figure BDA0003092544120000113
其中,β为按钮2和壳体1的中心线L4之间的夹角,γ为摆臂组件6和壳体1的中心线L4之间的夹角,x为摆臂所需的摆动幅度,d1为第一轴线L1和第三轴线L3之间的距离,d2为第二轴线L2和第三轴线L3之间的距离,d3为按钮2与壳体1之间的枢接轴线和通断翘板5的摆动轴线之间的距离,z为摆臂组件6的第一端6a和壳体1的中心线L4之间的距离。
联立关系式(4)和(5)可得:
Figure BDA0003092544120000114
联立关系式(6)和(7)可得:
Figure BDA0003092544120000115
将关系式(8)变形可得:
Figure BDA0003092544120000116
当β<α时,表示按钮2的摆动角度得到了减小。基于此,得到以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3092544120000117
联立关系式(1)和(10)可得关系式(2)。也就是说,当第一轴线L1和第三轴线L3之间的距离d1,与第二轴线L2和第三轴线L3之间的距离d2满足关系式(2)时,摆臂组件6的第二端6b的摆动角度能够得到放大,从而能够减少按钮2的所需的摆动角度。
举例来说,若按钮2的摆动角度为2°,摆臂组件6的第二端6b的摆动角度能够被放大到7°~9°。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1,该电气系统包括图1-图10所示的开关,开关的进线端子3、出线端子4和接地端子7分别与电气系统的导线连接,从而能够实现电气系统的通断。
由于电气系统包括图1-图10所示的开关,所以电气系统包括开关所具有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按钮(2)、通断翘板(5)和摆臂组件(6);
所述按钮(2)部分位于所述壳体(1)外,且所述按钮(2)与所述壳体(1)枢接;
所述通断翘板(5)位于所述壳体(1)内,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1)摆动;
所述摆臂组件(6)位于所述按钮(2)和所述通断翘板(5)之间,所述摆臂组件(6)的第一端与所述按钮(2)铰接,所述摆臂组件(6)的第二端与所述通断翘板(5)相接触,所述摆臂组件(6)与所述壳体(1)枢接,所述摆臂组件(6)和所述按钮(2)之间的铰接轴线与所述摆臂组件(6)和所述壳体(1)之间的枢接轴线相平行;
所述摆臂组件(6)被配置为,在所述按钮(2)的驱动下,拨动所述通断翘板(5)摆动,以使所述开关导通或者关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2)与所述壳体(1)之间的枢接轴线为第一轴线(L1),所述摆臂组件(6)与所述按钮(2)之间的铰接轴线为第二轴线(L2),所述摆臂组件(6)与所述壳体(1)之间的枢接轴线为第三轴线(L3);
在所述壳体(1)的中心线(L4)方向上,所述第一轴线(L1)和所述第三轴线(L3)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轴线(L2)和所述第三轴线(L3)之间的距离,满足以下关系式:
Figure FDA0003092544110000011
Figure FDA0003092544110000012
其中,d1为所述第一轴线(L1)和所述第三轴线(L3)之间的距离,d2为所述第二轴线(L2)和所述第三轴线(L3)之间的距离,a和b均为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组件(6)的第一端为外凸的弧面;
所述按钮(2)包括面板(21)和夹臂(22);
所述面板(21)的侧边与所述壳体(1)枢接;
所述夹臂(22)的第一端与所述面板(21)的表面相连,所述夹臂(22)的第二端具有凹槽(221),所述凹槽(221)的内轮廓与所述摆臂组件(6)的第一端相匹配,所述夹臂(22)的第二端可活动地套接在所述摆臂组件(6)的第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组件(6)的第一端具有两个限位板(61);
两个所述限位板(61)均垂直于所述按钮(2)和所述摆臂组件(6)之间的铰接轴线,且两个所述限位板(61)之间具有限位间隙(61a);
所述夹臂(22)的第二端位于所述限位间隙(61a)内,且夹设在两个所述限位板(6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固定架(11)和面盖(12);
所述固定架(11)具有开口(11a),所述面盖(12)可拆卸地盖设在所述开口(11a)处,所述面盖(12)上具有限位孔(12a);
所述摆臂组件(6)与所述面盖(12)枢接,且两个所述限位板(61)均位于所述限位孔(12a)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开关导通时,两个所述限位板(61)的一侧边与所述限位孔(12a)的一内侧壁接触;
当所述开关关断时,两个所述限位板(61)的另一侧边与所述限位孔(12a)的另一内侧壁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22)为梯形结构件,所述夹臂(22)的下底为所述夹臂(22)的第一端,所述夹臂(22)的上底为所述夹臂(22)的第二端。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组件(6)包括摆臂主体(62)、弹子(63)和弹性件(64);
所述摆臂主体(62)的第一端与所述按钮(2)铰接,所述摆臂主体(62)的第二端靠近所述通断翘板(5),所述摆臂主体(62)两端之间的部分与所述壳体(1)枢接;
所述弹子(63)的第一端可滑动地插设在所述摆臂主体(62)的第二端,所述弹子(63)的第二端与所述通断翘板(5)接触;
所述弹性件(64)位于所述摆臂主体(62)内,且分别与所述摆臂主体(62)和所述弹子(63)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主体(62)内具有通道(621),所述通道(621)沿所述摆臂主体(62)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摆臂主体(62)的第二端;
所述弹子(63)的两端之间的部分具有外凸缘(631),所述外凸缘(631)的外周壁与所述通道(621)的内周壁滑动配合。
10.一种电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开关。
CN202110599901.7A 2021-05-31 2021-05-31 开关及电气系统 Active CN1133457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99901.7A CN113345750B (zh) 2021-05-31 2021-05-31 开关及电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99901.7A CN113345750B (zh) 2021-05-31 2021-05-31 开关及电气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5750A CN113345750A (zh) 2021-09-03
CN113345750B true CN113345750B (zh) 2023-03-24

Family

ID=77472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99901.7A Active CN113345750B (zh) 2021-05-31 2021-05-31 开关及电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457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39661A1 (fr) 2022-09-14 2024-03-15 Legrand France Commutateur électrique à touche de commande basculan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813423C3 (de) * 1968-12-07 1973-11-22 Swf-Spezialfabrik Fuer Autozubehoer Gustav Rau Gmbh, 7120 Bietigheim Elektrischer Schalter insbesondere Tastenkippschalter
IT1028463B (it) * 1975-01-20 1979-01-30 Bassani Spa Meccanismo per interruttore elettrico impiegabile sia con comando a leva oscillabile e sia con comando a pulsante
CN103896061B (zh) * 2014-03-13 2016-05-25 台州华曙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产品的包装送料机
CN106229203A (zh) * 2016-08-31 2016-12-14 乐清市鸿基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调光装置
CN212461486U (zh) * 2020-07-06 2021-02-02 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翘板开关
CN213124248U (zh) * 2020-08-28 2021-05-04 中山市狮盾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拨杆式面板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5750A (zh) 2021-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92980B1 (en) Hinge mechanism of portable phone
CN113345750B (zh) 开关及电气系统
CN113345751B (zh) 开关及电气系统
JP2005056824A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5647479A (en) Electrical rocker switch
CN213124248U (zh) 一种拨杆式面板开关
US5836443A (en) Electrical rocker switch
CN213124247U (zh) 一种开关的动片抵紧结构及使用其的面板开关
CN113823520B (zh) 一种开关
CN211529859U (zh) 一种翘板开关
EP0938220A2 (en) Switch for a foldable telephone equipped with a rotary connector
CN114242504A (zh) 一种双翘板开关
CN114496635A (zh) 一种开关
CN217114196U (zh) 一种开关
CN209544207U (zh) 一种摇臂开关
CN113192788A (zh) 一种超薄小摆角墙壁开关
CN117423566A (zh) 一种带插座的双转轴开关
CN217306382U (zh) 一种开关
JP3748795B2 (ja) コネクタ
CN218069681U (zh) 微动开关
CN220041682U (zh) 高可靠墙壁开关
CN213988699U (zh) 一种关节式抵紧结构及使用其的面板开关
CN221008833U (zh) 一种双转轴薄型开关
CN219677098U (zh) 墙壁开关
CN115763135A (zh) 摆片式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