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30669A - 用于形成导体叠阵并将其安插到叠片芯中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形成导体叠阵并将其安插到叠片芯中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30669A CN113330669A CN202080010174.XA CN202080010174A CN113330669A CN 113330669 A CN113330669 A CN 113330669A CN 202080010174 A CN202080010174 A CN 202080010174A CN 113330669 A CN113330669 A CN 1133306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ol
- conductor
- conductor element
- receiving
- longitudinal axi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6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6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373 ind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windings, prior to mounting into machines
- H02K15/0414—Windings consisting of separate elements, e.g. bars, hairpins, segments, half coils
- H02K15/0421—Windings consisting of separate elements, e.g. bars, hairpins, segments, half coils consisting of single conductors, e.g. hairpins
- H02K15/0428—Windings consisting of separate elements, e.g. bars, hairpins, segments, half coils consisting of single conductors, e.g. hairpin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r apparatus for simultaneously twisting a plurality of hairpi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6—Embedding prefabricated windings in machines
- H02K15/062—Windings in slots; salient pole windings
- H02K15/064—Windings consisting of separate segments, e.g. hairpin win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形成设置用于安插到叠片芯(1)中的导体叠阵(6)的方法及成型安插单元(24),该导体叠阵包括由多个导体元件(10、11、12)组成的至少一个导体元件组(7、8、9)。将导体元件(10、11、12)在成型安插工具(25)中插入位于此处并由保持件(29、31)限定的接纳槽(30、32)中并在其中保持定位。随后,执行导体元件(10、11、12)的成型过程。已成型的导体元件(10、11、12)仍由成型安插工具(25)的内工具(27)和外工具(26)保持定位,并直接借助它们安插到叠片芯(1)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由至少一个导体元件组形成导体叠阵并将导体叠阵安插到叠片芯中的方法以及一种为此构造的成型安插单元。
背景技术
US 7,941,910 B2描述了一种用于将导体元件安插到已提供的叠片芯中的方法。这里将导体元件插入绞扭装置中并在其中成型。借助自带的夹持装置移取位于绞扭装置中且已成型的导体元件,并使其保持在自带的夹持装置中,以供安插到叠片芯的过程。将夹持装置与其中接纳的导体元件从绞扭装置移开并相对于所提供的叠片芯轴向对齐。一旦完成,便将导体元件的自由端安插到叠片芯中为此设置的接纳腔中。这种方案的缺陷是设置自带夹持装置的工作量以及从绞扭装置中移取成型导体元件以待安插到叠片芯中的工作步骤增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并提供一种使用户能够简单稳妥地将由多个导体元件已成型的导体叠阵转移到叠片芯中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达成上述目的的解决方案为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及装置。
所述方法用于形成包括至少一个导体元件组的导体叠阵并将该导体叠阵安插到叠片芯中,从而形成电机的定子或转子,其中执行以下步骤:
-提供具有多个基本上U形的第一导体元件的至少一个第一导体元件组,所述导体元件均包括第一杆段、第二杆段以及使第一导体元件的第一杆段与第一导体元件的第二杆段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段,且其中第一导体元件的每个第一杆段具有自由的第一杆端,第一导体元件的每个第二杆段具有自由的第二杆端,并且第一连接段均与第一导体元件的自由杆端相对布置;
-提供用于形成定子或转子的叠片芯,其中,该叠片芯中布置有多个在圆周上分布的接纳腔,并且接纳腔均在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之间延伸,其中,接纳腔设置用于接纳导体叠阵;
-提供成型安插单元,其包括至少一个成型安插工具,该至少一个成型安插工具包括至少一个外工具和至少一个内工具,并且该成型安插工具限定纵向轴线,其中,外工具从径向方向上观察围绕内工具靠外布置,且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工具构造为能围绕纵向轴线转动;在此
-外工具包括多个外保持件,这些外保持件分布在圆周上布置,此外各外接纳槽布置或构造在沿圆周方向紧邻布置的外保持件之间并在其面向纵向轴线的端部上;
-内工具包括多个内保持件,这些内保持件分布在圆周上布置,此外各内接纳槽布置或构造在沿圆周方向紧邻布置的内保持件之间并在其背离纵向轴线的端部上;并且
-至少外工具的外保持件能在径向方向上从更靠近纵向轴线的夹持位置位移到与纵向轴线间隔的接纳位置并位移到与纵向轴线间隔更远的释放位置,反之亦然;
-至少将外工具的外保持件调整到其接纳位置;
-至少将第一导体元件以其第一杆段插入各外接纳槽中并以其第二杆段插入各内接纳槽中,使得第一杆段分别位于外接纳槽中且第二杆段分别位于内接纳槽中;
-将外工具的外保持件从其接纳位置调整到其夹持位置,其中,至少位于外接纳槽中的第一导体元件的第一杆段被沿圆周方向紧邻布置的外保持件在圆周方向上保持定位,尤其是保持夹紧;
-使至少一个工具围绕纵向轴线枢转,其中,内接纳槽与外接纳槽在圆周方向上彼此相对位移,从而至少第一导体元件、尤其是在其第一连接段的区域中成型;
-使内工具与外工具相互保持定位,并且至少位于工具中的已成型的第一导体元件相互保持定位;
-至少将已成型的第一导体元件以其自由杆端借助相互保持定位的工具直接安插到叠片芯中为此设置的接纳腔中;
-通过将至少外工具的外保持件调整到其释放位置而释放至少在成型安插工具中保持定位的第一导体元件,使得至少第一导体元件的第一杆段从外保持件释放。
这里选择的方法步骤的优势在于,仅用一个成型安插工具,既可执行插入成型安插工具中的导体元件的成型过程,又可执行到所提供叠片芯中的转移过程和安插过程。这样就无需设置额外的夹持装置来取出已成型的导体元件,由此节省整个系统的成本。此外,成型安插过程的经济效益也有所提高,因为不再需要额外的移取步骤。通过使导体元件在其成型过程之前已在成型安插工具中保持定位,各个导体元件也已处于为此预定的位置和取向以供后续安插到叠片芯的接纳腔中的安插过程。这样就能避免在将导体元件从绞扭装置取出并将它们从夹持装置取下的附加移取过程中发生错位的风险。利用成型安插工具执行组合的工作步骤,即,使位于成型安插工具中的导体元件在成型过程期间以及后续安插过程的不变位置中保持定位,尤其是保持夹紧。
此外,有利的是,内工具的内保持件可从更靠近纵向轴线的释放位置沿径向方向且向外工具的方向位移到与纵向轴线间隔的接纳位置,并位移到与纵向轴线间隔更远的定位位置,反之亦然。这样也便于在内保持件以及靠内布置或限定的内接纳槽的区域中将导体元件插入其接纳位置,形成中间位置。在定位位置,导体元件保持定位,以便可以无误地执行随后的成型过程以及安插到叠片芯中的安插过程。在释放位置,然后可以简单且无碰撞地从成型安插工具中移取叠片芯连同安插其中的导体元件。
另一有利程序的特征在于,提供具有多个第二导体元件的第二导体元件组,这些第二导体元件基本上呈U形构造,并且每个第二导体元件具有第一杆段、第二杆段以及使第二导体元件的第一杆段与第二导体元件的第二杆段相连接的第二连接段,并且各第二导体元件至少当外接纳槽仍处于接纳位置时以其第一杆段插入一个外接纳槽中且以其第二杆段也插入另外一个外接纳槽中或者以其第一杆段插入一个内接纳槽中且以其第二杆段也插入另外一个内接纳槽中。这样就能实现可构成待由彼此不同的导体元件和/或导体元件组建立的导体叠阵。第二导体元件组的各个导体元件仅在外叠层或外层亦或内叠层或内层中插入成型安插工具中。
有利地,又一种方法变型方案中,提供具有多个第三导体元件的第三导体元件组,该第三导体元件包括基本上笔直的第三杆段,并且各杆状第三导体元件至少当外接纳槽仍处于接纳位置时以其第三杆段插入外接纳槽之一亦或内接纳槽之一中。这样就能为导体叠阵创建适配于各个导体元件互联的外部接触。
又一可能程序的特征在于,当外保持件处于夹持位置时,第二导体元件组和/或第三导体元件组的位于外接纳槽中的全部杆段由沿圆周方向紧邻布置的外保持件在圆周方向上保持定位,尤其是保持夹紧。从而,导体元件的位于外接纳槽中的全部杆段可以彼此相对地精确定位。
还一有利程序的特征在于,尚未成型的导体元件在插入成型安插工具的相应接纳槽中之后以及在将杆段保持定位、尤其是保持夹紧到相应外接纳槽中之后,将在其背离插入安插成型工具的安插方向的侧面被对配保持装置在轴向方向上相对于成型安插装置保持定位。由此,设置对配保持装置就能额外实现可以在整个导体叠阵的成型过程期间导引和定位保持尤其是第二导体元件和第三导体元件。对配保持装置优选地相对于待成型的导体元件在圆周方向上以抗扭转或位置固定方式布置,但提供了朝向外工具和内工具方向的轴向进给。
此外,有利的是,在导体元件组的杆段保持定位时,内工具和外工具沿彼此相反的方向围绕纵向轴线旋转,并且导体元件在此过程中成型。这样就能实现可以在彼此不同倾斜方向上成型导体叠阵的外叠层和内叠层。
也可能有利的是,在内工具和外工具围绕纵向轴线的相对调整期间,从圆周方向上观察,对配保持装置保持其位置不变,而在轴向方向上朝向内工具和外工具的方向调整。这样就能实现可以在整个成型过程期间借助对配保持装置使导体元件在成型安插工具中保持无误定位。
还可能有利的是,将尚未成型且在成型安插工具中保持定位的导体元件安插到叠片芯中时,导体元件在轴向方向上以抵靠方式支撑于对配保持装置上。这样就能确保导体叠阵的全部导体元件皆可稳妥地安插或推进到叠片芯中。
另一有利程序的特征在于,在将导体元件插入成型安插工具的接纳槽中期间,外工具和内工具共同且同步地围绕纵向轴线旋转。通过成型安插工具围绕纵向轴线的共同的同步旋转或枢转,即可更容易又更稳妥地为其装配导体元件。这样还能实现可以将对应的导体元件根据电气联接而安插到为此预定的接纳槽中。
有利地,又一种方法变型方案中,内接纳槽的数目选取为与外接纳槽的数目相同。就此,始终提供相同数目的内接纳槽和外接纳槽。
又一程序的特征在于,在将导体元件安插到内工具和外工具中之前,外工具的外接纳槽和内工具的内接纳槽分别在径向方向上彼此相对定向。这样就能将预制的导体元件以紧邻并置的杆段同时插入各外工具的外接纳槽和内工具的内接纳槽中。
还有利的是,每个第一导体元件的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插入径向方向上彼此直接相对定向的外接纳槽和内接纳槽中。这样实现了第一导体元件的两个杆段在成型安插工具中沿径向方向延伸的定向。
还有利的是,外工具的外接纳槽与内工具的内接纳槽彼此相对布置在关于纵向轴线的法线方向上定向的公共平面中。这样就能实现导体元件彼此无倾斜和无枢转地在成型安插工具中保持定位。
有利地,又一种方法变型方案中,当外工具的外保持件处于夹持位置且其外前端朝向内工具时,并当内工具的内保持件处于定位位置且其内前端朝向外工具时,外前端与内前端之间存在径向间隙。通过在外保持件与内保持件之间设置径向间隙,可以在无碰撞的情况下完成两个工具彼此相对的周向位移。
还有利的是,当将导体元件插入成型安插工具的接纳槽中时,从安插到成型安插工具中的安插方向上观察,导体元件布置为以轴向突出部超过内工具和外工具。这样创建了充足的自由空间,可用于稍后即将成型的导体叠阵安插移动到叠片芯的接纳腔中。
还一有利程序的特征在于,当将导体元件插入成型安插工具的接纳槽中时,导体元件的轴向突出部在导体元件在圆周方向上达成保持定位、尤其是保持夹紧状态之前借助止挡装置来限定。这样就能确保各个导体元件在其插入仍处于接纳位置的接纳槽中时准确地轴向上纵向对齐。
有利地,又一种方法变型方案中,在导体元件已成型之后,止挡装置从导体元件移开,并且导体元件从成型安插工具自由突出。与此同时,各个导体元件的自由端被完全释放,以便将导体叠阵安插移动到叠片芯中。
有利地,又一种方法变型方案中,将叠片芯以其接纳腔推移到自外工具和内工具突出的导体元件上,以形成定子或转子。从而,可以更便于执行将成型安插工具中保持定位的导体元件安插到叠片芯中的安插过程。
再一程序的特征在于,在将导体元件安插到叠片芯中之后,内工具的内保持件也调整到其释放位置,使得导体元件的位于内接纳槽中的杆段也从内保持件释放。这样使得已成型的导体元件在其已安插到叠片芯中之后就能轻松从成型安插工具中释放。
还有利的是,当外保持件处于释放位置且内保持件处于释放位置时,导体元件被完全释放。这样就能额外简化释放,并且移取运动更无碰撞。
与此无关地,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一种用于形成导体叠阵的成型安插单元,该导体叠阵设置用于安插到叠片芯中,并包括由多个导体元件组成的至少一个导体元件组。利用所述成型安插单元,可将所设置的导体叠阵安插到叠片芯中,以形成电机的定子或转子。所述成型安插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成型安插工具,其包括:
-至少一个外工具,
-外工具包括多个外保持件,这些外保持件分布在圆周上布置,此外在各外接纳槽布置或构造在沿圆周方向紧邻布置的外保持件之间并在其面向纵向轴线的端部上,其中,外接纳槽均构造用于接纳导体元件的至少一个杆段,另外
--至少外工具的外保持件能在径向方向上从更靠近纵向轴线的夹持位置位移到与纵向轴线间隔的接纳位置并位移到与纵向轴线间隔更远的释放位置,反之亦然,其中,导体元件的在夹持位置可接纳到外接纳槽中的那些杆段可以保持定位,尤其是保持夹紧;
-至少一个内工具,
-内工具包括多个内保持件,这些内保持件分布在圆周上布置,此外在各内接纳槽布置或构造在沿圆周方向紧邻布置的内保持件之间并在其背离纵向轴线的端部上,其中,内接纳槽均构造用于接纳导体元件的至少一个杆段,
-从径向方向观察,外工具围绕内工具靠外布置,
-至少一个所述工具构造为能围绕纵向轴线转动;以及
-安插装置,借助该安插装置,可以将导体元件的可接纳到接纳槽中的杆段直接安插到叠片芯中以形成定子或转子。
这样实现的优势在于,仅用一个成型安插工具,既可执行插入成型安插工具中的导体元件的成型过程,又可执行到所提供叠片芯中的转移过程和安插过程。这样就无需设置额外的夹持装置来取出已成型的导体元件,由此节省整个系统的成本。此外,成型安插过程的经济效益也有所提高,因为不再需要额外的移取步骤。通过使导体元件在其成型过程之前已在成型安插工具中保持定位,各个导体元件也已处于为此预定的位置和取向以供后续安插到叠片芯的接纳腔中的安插过程。这样就能避免在将导体元件从绞扭装置取出并将它们从夹持装置取下的附加移取过程中发生错位的风险。利用成型安插工具执行组合的工作步骤,即,使位于成型安插工具中的导体元件在成型过程期间以及后续安插过程的不变位置中保持定位,尤其是保持夹紧。
还可有利的是,外工具的外接纳槽与内工具的内接纳槽彼此相对布置在关于纵向轴线的法线方向上定向的公共平面中。这样就能实现导体元件彼此无倾斜和无枢转地在成型安插工具中保持定位。
最后,另一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设置对配保持装置,在成型安插工具的相应接纳槽中可接纳的导体元件可在轴向方向上支撑于该对配保持装置上。这样就能确保导体叠阵的全部导体元件皆可稳妥地安插或推进到叠片芯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予以详述以便更清楚明了地理解本发明。
这些附图均为高度简化示意图,图中:
图1示出用于形成定子或转子的叠片芯与安插到其中且已成型的导体叠阵的示意图;
图2示出用于形成导体叠阵的第一导体元件的示意图;
图3示出用于形成导体叠阵的第二导体元件的示意图;
图4示出用于形成导体叠阵的第三导体元件的示意图;
图5示出成型安插单元的成型安插工具的局部区域的示意图,其中保持件处于相应的释放位置;
图6示出根据图5的成型安插工具的局部区域以及一些已插入的导体元件的示意图,其中保持件处于相应的接纳位置;
图7示出根据图5和图6的成型安插工具的局部细节俯视图,其中保持件处于接纳位置;
图8示出根据图7的成型安插工具的局部细节俯视图,但一些导体元件已插入接纳槽中并以剖面显示;
图9示出根据图7和图8的成型安插工具的局部细节俯视图,其中保持件处于夹持定位位置;
图10示出根据图7至图9的成型安插工具的局部细节俯视图,其中保持件已在圆周方向上部分地彼此相对位移;
图11示出成型安插工具与对配保持装置和止挡装置的视图,其中导体元件已插入成型安插工具但尚未成型;
图12示出根据图11的成型安插工具与对配保持装置和止挡装置的视图,其中已在对配保持装置的区域中成型导体元件;
图13示出具有对配保持装置但已移除止挡装置的成型安插工具的视图,其中在将导体叠阵安插到所提供的叠片芯中之前使其在成型安插工具中保持定位;
图14示出成型安插工具与对配保持装置和完全安插到叠片芯中的导体叠阵从成型安插工具中移取时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引言,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相同的部件名称,从而说明书全中所含的公开内容可合理地转义到具有相同附图标记或相同的组件名称的相同部件。此外,描述中所选的例如上、下、侧等位置细节有关直接描述和图示的附图,这些位置细节在位置发生变化时将合理地转义到新的位置。
术语“尤其是”在下文中是指可作主题或方法步骤的可能的更具体配置或更详细阐述,但未必代表该主题或方法步骤的强制性优选实施方式或强制性程序。
图1中简化示出叠片芯1,其中布置或构造有多个分布在圆周上布置的接纳腔2。叠片芯1具有在其纵向轴线3的方向上彼此间隔的第一端面4和第二端面5,或者叠片芯1在其纵伸方向上由两个端面4、5限定。接纳腔2均在第一端面4与第二端面5之间延伸,优选地连续延伸。
本图所示的叠片芯1中已经安插有已成型的导体叠阵6,下面将详述导体叠阵6成型且安插到叠片芯1中。
根据构型和电气互联,导体叠阵6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导体元件组,但优选多个导体元件组。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导体元件组7、第二导体元件组8和第三导体元件组9。应当指出,设置至少一个上述导体元件组7、8、9,导体元件组的数目可以任意选择。为了简明清楚起见,本例选择的导体元件组数目为三个。每个上述导体元件组7、8、9各自包括多个导体元件,图2至图4中的每个导体元件具有为成型过程预备的可能初始形状。第一导体元件组7包括多个第一导体元件10,第二导体元件组8包括多个第二导体元件11,并且第三导体元件组9包括多个第三导体元件12。
导体元件10、11、12已被接纳到为此设置的接纳腔2中并进而已安插到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导体叠阵6包括外叠层或第一叠层13以及在径向方向上相对位于第一叠层13内的第二叠层14。
为了清楚起见,仅示出两个叠层13、14或导体元件10、11、12各层,其中,从圆周方向上观察,每个上述叠层13、14皆以关于纵向轴线3优选相等的径向距离布置。但与此无关地,也可将导体元件10、11、12的多个叠层或多个层布置到叠片芯1的相应接纳腔2中。叠片芯1与导体叠阵6可以形成电机的定子或转子。本实施例中图示并描述了定子,其中,下述用于形成导体叠阵6并将导体叠阵6安插到叠片芯1中的方法可应用于形成定子或转子。
图2至图4示出导体元件10、11、12的可能构造,它们主要在初始位置预成型和/或预装配,可用于形成导体叠阵6。对于属于每个具有基本相同的基本形状的导体元件组7、8、9中的各个导体元件10、11、12,可以出现或选择微小的尺度偏差。例如,这可能是由于叠片芯1中在径向方向上定向的接纳腔2。
图2中示出第一导体元件10,其构造为所谓的U形销或发夹件。导体元件10具有基本上呈U形的纵向线型并包括第一杆段15、第二杆段16和第一连接段17。连接段17代表每个导体元件10的第一杆段15与第二杆段16之间的连接或由此形成。每个第一杆段15具有自由的第一杆端18,而每个第二杆段16具有自由的第二杆端19。连接段17均与自由的杆端18、19相对布置。叠片芯1的上述接纳腔2用于接纳第一导体元件10的相应杆段15、16或为此设置。两个杆段15、16彼此平行定向并且彼此紧邻布置。
图3中示出用于形成第二导体元件组8的第二导体元件11,其也构造为所谓的U形销或发夹件。第二导体元件11也基本上呈U形并包括第一杆段20、第二杆段21以及使第二导体元件11的第一杆段20与第二导体元件11的第二杆段21相连接的第二连接段22。相应杆段20、21的自由杆端不再单独标有附图标记。
叠片芯1的上述接纳腔2也用于接纳第二导体元件11的相应杆段20、21或为此设置。两个杆段20、21也彼此平行定向,但彼此间隔布置。该距离选择为使其主要是叠片芯1的在圆周方向上先后紧接布置的多个接纳腔2的倍数。
图4中示出用于形成导体叠阵6的第三导体元件组9的第三导体元件12。第三导体元件12具有基本上笔直的第三杆段23,又称为所谓的I形销。它们主要用于导体叠阵6与供电单元(图中未示出)的外部接触。
在图5至图14中,为了更清楚地解释说明方法步骤,简要示出具有至少一个成型安插工具25的成型安插单元24。
为了将导体元件10、11、12安插或接合到叠片芯1中,设置成型安插单元24,该成型安插单元24尤其包括至少一个成型安插工具25。借助箝具或夹箝装置(图中未示出)将导体元件10、11、12插入成型安插工具25中,其中,各个导体元件10、11、12可以分别单独地和/或成组地插入成型安插单元24的成型安插工具25中。将导体元件10、11、12插入成型安插工具25的顺序根据它们在叠片芯1中的预设布置而存储在控制装置中。导体元件10、11、12插入成型安插工具25中也可以借助接合装置或接合工具来完成。
成型安插工具25包括至少一个外工具26和至少一个内工具27,其中,由成型安插工具25限定居中布置的纵向轴线28。从径向方向观察,外工具27围绕内工具27靠外布置。另外,至少一个上述工具26、27构造为能围绕纵向轴线28转动。优选地,两个工具26、27构造为能围绕纵向轴线28转动,其中,在导体元件10、11、12的成型过程中也可以进行彼此反向的调整运动。就此,由工具26、27保持定位的杆段15、16;20、21;23在彼此反向的倾斜方向上成型。
外工具26包括分布在圆周上布置的多个外保持件29。外保持件29呈指状构造。为了接纳形成导体叠阵6的外叠层13的导体元件10、11、12的那些分段,在沿圆周方向紧邻布置的外保持件29之间构造或设置外接纳槽30。各个外接纳槽30的构造例如可以通过面向纵向轴线28的端部中的空余位置来完成。这一点可以清楚地参阅图7至图10。
内工具27又包括多个内保持件31,这些内保持件31也分布在圆周上。为了接纳形成导体叠阵6的内叠层14的导体元件10、11、12的那些分段,在沿圆周方向紧邻布置的内保持件31之间构造或设置内接纳槽32。在此,内接纳槽32的构造也可以例如通过背离纵向轴线28的端部中的空余位置来完成。
上述外接纳槽30以及内接纳槽32优选地分别由位于相应保持件29或31的外角区域中的空余位置形成。就此,每个上述保持件29或31在其圆周方向上紧邻的相应另外的保持件29或31两侧皆有空余位置之一。尤其从图5至图14可以看出,外保持件29和内保持件31从径向方向上观察时彼此直接相对布置。外保持件29与内保持件31之间未设置任何轴向错位。优选地,保持件29和31布置在关于纵向轴线28处于正交取向的公共平面中。该法向平面例如可以由支撑板或支承台来定义。就此,在径向方向上观察时,外接纳槽30和内接纳槽32也可以彼此直接相对地定向或布置。
此外,还可提出,至少外工具26的外保持件29能在径向方向上从更靠近纵向轴线28的夹持位置位移到与纵向轴线28间隔的接纳位置并位移到与纵向轴线28间隔更远的释放位置,反之亦然。优选地,相应的径向调整运动借助滑槽(图中未示出)以公知方式完成。
可能极为有利的是,内工具27的内保持件31能从更靠近纵向轴线28的释放位置沿径向方向且向外工具26的方向位移到与纵向轴线28间隔的接纳位置,并位移到与纵向轴线28间隔更远的定位位置,反之亦然。当内保持件31和由其限定的内接纳槽32类似于外保持件29时,也可以设置位于相应内接纳槽32中的导体元件10、11、12的夹紧保持机构。
为了可将导体元件10、11、12分别插入为此设置的外工具26的外接纳槽30和内工具27的内接纳槽32中,至少外工具26的外保持件29位移到其接纳位置。但主要且优选地,内保持件31也位移到其接纳位置。在相应的接纳位置,接纳槽30、32具有略微增大的横截面积,以便为安插创建充足的游隙。
下面首先描述第一导体元件10的安插,其顺序可自由选择。在此,外工具26的外接纳槽30中仅安插有第一导体元件10的第一杆段15。反之,内杆段16插入内接纳槽32之一中。从图2的图示可以看出,在这个第一导体元件10的实施例中,两个杆段15、16彼此直接并置。因此,每个上述第一导体元件10的第一杆段15和第二杆段16插入径向方向上彼此直接相互对齐的外接纳槽30和内接纳槽32中。
在向成型安插工具25装备导体元件10、11、12的过程中,现将描述第二导体元件11的安插过程。成型安插工具25的两个工具26、27仍处于其接纳位置。第二导体元件11呈U形箍状构造,并可以其第二连接段22在背离工具26、27的侧面跨越或搭接第一导体元件10。此外,第二导体元件11设置成以其两个杆段20、21插入两个叠层13或14中的仅一叠层中并进而仅插入外接纳槽30或内接纳槽32中。该插入又可借助箝具或夹箝装置(图中未示出)来完成。
第三导体元件组9及其第三导体元件12主要用于导体叠阵6的外部接触。每个上述第三导体元件12插入外接纳槽30之一亦或内接纳槽32之一中。当工具26、27及其接纳槽30、32处于接纳位置时,也同样如此。
如果至少第一导体元件10以及可选地第二导体元件11和/或第三导体元件12已插入成型安插工具25中,则至少外工具26的外保持件29从其接纳位置调整到其夹持位置。就此,至少位于外接纳槽30中的第一导体元件10的第一杆段15被沿圆周方向紧邻布置的外保持件29在圆周方向上保持定位,尤其是保持夹紧。在图9中通过相向的箭头“F”指示由圆周方向上紧邻的外保持件29在圆周方向上施加于相应导体元件10、11、12上的夹持力。
全部导体元件10、11、12优选地位于成型安插工具25中,因此全部位于外接纳槽30中的导体元件10、11、12与其各自的杆段15;20、21;23在圆周方向上保持定位,尤其是保持夹紧。
还可提出,可在径向方向上位移的内保持件31也从其接纳位置位移到其定位位置,以便实现更佳且更精确地定位形成内叠层14的那些导体元件10、11、12。外保持件29分别在其面向内工具27的侧面上具有外前端35。内保持件31分别在其面向外工具26的侧面上具有内前端36。如果外保持件29处于其夹持位置并且内保持件31处于其定位位置,则外前端35与内前端36之间存在圆周径向间隙。
此外,还可以设置至少一个对配保持装置33,使得尚未成型的导体元件10、11、12在插入成型安插工具25的相应接纳槽30、32中之后以及还在将各个杆段15、20、21、23保持定位、尤其是保持夹紧到相应外接纳槽30中之后,将在其背离安插到安插成型工具25的安插方向的侧面额外地保持定位。对配保持装置33用于轴向方向上的支撑和导引以及用于后续执行两个叠层13、14的成型过程,可以参阅图11至图14。为了支撑和导引导体元件10、11、12,对配保持装置33可以设置有狭槽、凹槽、凹陷、凹口等,它们适配于导体元件10、11、12支撑于对配保持装置33上或接纳于对配保持装置33中的布置。
在成型过程中,优选地,位于两个叠层13、14中的导体元件10、11、12借助外工具26和内工具27彼此反向成型,进而相对于纵向轴线28置身于倾斜位置。在外工具26和内工具27围绕纵向轴线28的相对调整期间,从圆周方向上观察,对配保持装置33在其位置上保持不变。通过成型运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导体元件10、11、12在成型安插工具25上的突出部轴向缩短,对配保持装置33也可以额外在轴向方向上朝向内工具27和外工具26的方向进行调整。
在借助工具26、27对导体元件10、11、12的成型过程中,其中至少一个工具围绕纵向轴线28相对于另一个工具27、26枢转。内接纳槽32和外接纳槽30在圆周方向上彼此相对位移。这时进行导体元件10、11的连接段17、22的至少一次成型。具有基本笔直的纵伸方向的第三导体元件12以其突出区域穿过工具26、27在对配保持装置33中相对于纵向轴线28平行位置的预定纵向区段中保持导引。第三导体元件12介于对配保持装置33与工具26、27之间的中间区段成型并由此置身于倾斜位置。
当将导体元件10、11、12插入成型安插工具25的工具26、27时,为了能够更易于设定和确定导体元件10、11、12的轴向突出,可以设置止挡装置34,如图11和图12所示。借助止挡装置34,即可简化导体元件10、11、12安插到成型安插工具25的相应接纳槽30、32中的安插过程,因为如此可以防止不理想地穿过工具26、27掉落。
在将导体元件10、11、12安插到成型安插工具25及其接纳槽30、32的安插过程之前,外工具26的外接纳槽30和内接纳槽32分别在径向方向上彼此相对定向。还可提出,外接纳槽30的总数选择为与内接纳槽32的总数相同。此外,接纳槽30、32的周向划分与位于叠片芯1中的接纳腔2的划分相协调,并可在设计中相应地进行调适。
为了简化将导体元件10、11、12安插到成型安插工具25中,在将导体元件10、11、12插入成型安插工具25的接纳槽30、32中期间,外工具26和内工具27共同且同步地围绕纵向轴线28旋转。此外优选地,外工具26的外接纳槽30与内工具27的内接纳槽32彼此相对布置在关于纵向轴线28的法线方向上定向的公共平面中。
如果导体元件10、11、12的成型过程已完成,则在此进一步提出,位于成型安插工具25中的那些导体元件10、11、12继续被两个工具26、27彼此保持定位。如果上述止挡装置34设置用于导体元件10、11、12并且还用作轴向止挡,则在导体元件10、11、12成型之后,调整止挡装置34离开导引元件10、11、12。就此,导体元件10、11、12的末端从成型安插工具25自由地突出。
于是,无需任何转移到另外的工具,而借助成型安插工具25将已成型的导体元件10、11、12直接安插或引入到所提供的叠片芯1的相应接纳腔2中。导体元件10、11、12、尤其是第一导体元件10以其自由杆端18、19以及所有其他导体元件11、12以它们未指定的自由杆端安插到叠片芯1中为此设置的接纳腔2中。优选地,成型安插工具25保持位置不变,并且将叠片芯1以其接纳腔2推移到自外工具26和内工具27突出的导体元件10、11、12上,以形成定子或转子。为了在将导体叠阵6安插到叠片芯1的安插过程中能够执行稳妥的安插运动,当将已成型且在成型安插工具25中保持定位的导体元件10、11、12的安插期间,它们可以在轴向方向上以抵靠方式支撑于对配保持装置33上。
如果安插过程进行到使得导体叠阵6的导体元件10、11、12在叠片芯1的相应接纳腔2中的长度占优,则端面4或5之一紧邻外工具26和内工具27或其保持件29、31布置。就此,实现了在叠片芯1中充分地纵向导引导体元件10、11、12。然后通过至少将外工具26的外保持件29调整到其释放位置,使得在成型安插工具25中保持定位的导体元件10、11、12释放。就此,至少使得先前由外保持件29保持定位、尤其是保持夹紧的那些导体元件10、11、12释放。
为了更好地从成型安插工具25的工具26、27释放和移取此时已插入叠片芯1中的导体叠阵6,内工具27的内保持件31也可以被调整到其释放位置。就此,导体元件10、11、12的位于内接纳槽32中的杆段16、20、21、23也从内保持件31释放。在此情况下,当外保持件29处于释放位置且内保持件31处于释放位置时,导体元件10、11、12被完全释放。随后,在将导体元件10、11、12从保持件29、31释放之后,导体元件10、11、12可以其最终位置或叠层接合、尤其是推进到叠片芯1中。此后,可以从成型安插工具25中移取由叠片芯1和导体叠阵6组装的单元。
上述各个工作步骤的时间顺序至少包括:将至少外工具29的外保持件29调整到其接纳位置;随后将导体元件10、11、12插入成型安插工具25的接纳槽30、32中;将外工具26的外保持件29从其接纳位置调整到其夹持位置;执行导体元件10、11、12的成型过程,使内工具27和外工具26彼此继续保持定位;以及将仍位于成型安插工具25中的导体元件10、11、12安插到叠片芯1中。可能的附加工作步骤按照相应的时间顺序进行。
为了缩短相继的工作步骤,即将导体元件10、11、12接合到成型安插工具25中以及随后将已成型的导体元件10、11、12安插到叠片芯1中,成型安插单元24可以具有至少一个自有的接合站和/或包括自有的成型站和/或自有的安插站,它们例如围绕旋转台或回转台分布布置。如果提出设置多个成型安插工具25,则它们借助旋转台从一个工作站传送到下一个工作站。在接合站中,将导体元件10、11、12插入为此设置的相应工具26、27(外工具和内工具),随后再继续传送到成型站。在此,进行导体元件10、11、12的成型,优选地与对配保持装置33协作。然而,也可以将接合站和成型站组合成联合的接合成型站。一旦导体元件10、11、12已成型,它们便可继续传送到安插站,在此由导体元件10、11、12组成的导体叠阵6仍处于由外工具26和内工具27组成的工具单元中,并被安插到叠片芯1中。因为上述这些站采取多级布置,故未详细示出这些站。这样就能创建具有多个工作站的循环操作,以便可以同时执行不同的工作步骤。还可以设置多个接合站,因为与例如成型过程所需的时间或将已成型的导体叠阵6安插到叠片芯1中的安插过程所需的时间相比,将全部所需的导体元件10、11、12接合到成型安插工具25中所需的时间更长。
成型安插单元24用于形成设置用于安插到叠片芯1中的导体叠阵6。导体叠阵6包括多个导体元件组7、8、9,它们各由多个导体元件10、11、12组成。成型安插单元24包括至少一个成型安插工具25,该成型安插工具25包括至少一个外工具26和至少一个内工具27。
外工具26又包括分布在圆周上布置的多个外保持件29。此外,外接纳槽30布置或构造沿圆周方向紧邻布置的外保持件29之间且在其面向纵向轴线28的端部处。此外,外保持件29能在径向方向上从更靠近纵向轴线28的夹持位置位移到与纵向轴线28间隔的接纳位置并位移到与纵向轴线28间隔更远的释放位置,反之亦然。
内工具27又包括多个内保持件31,这些内保持件31分布在圆周上。此外,内接纳槽32布置或构造在沿圆周方向紧邻布置的内保持件31之间且在其背离纵向轴线28的端部处。内工具27的内保持件31也可以从更靠近纵向轴线28的释放位置沿径向方向且向外工具26的方向位移到与纵向轴线28间隔的接纳位置,并位移到与纵向轴线28间隔更远的定位位置,反之亦然。
此外,至少一个上述工具26、27可以围绕纵向轴线28转动,但优选这两个工具26、27皆是如此,并且它们相互独立。
此外,成型安插单元24还可以包括安插装置37,借助该安插装置37将所提供的叠片芯1以其接纳腔2与导体叠阵6拼装成一个单元。安插装置37可以将叠片芯1推进到由工具26、27保持的导体元件10、11、12及其自由突出的末端或端部上。对配保持装置33可以设置用于各个导体元件10、11、12相对于成型安插工具25的轴向支撑和叠层定位。
外保持件29和内保持件31的轴向纵伸可以选择为实现导体元件10、11、12充分的无倾斜保持和定位。它应优选为保持件29、31内的杆段15、16、20、21、23的直线长度的至少1/4至1/3。导体元件10、11、12的杆段15、16、20、21、23优选地在其与连接段17、22相邻的纵向段区域中被接纳到相应的接纳槽30、32中。
上述实施例表示可能的变型方案,就此应当指出,本发明不限于本文具体说明的变型方案,而也有可能是各个变型方案的各种组合,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本技术领域的常识可以理解这些可能变型方案的各种变化。
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然而,说明书和附图用于解释权利要求。图示和描述的不同实施例的各个特征或特征组合可代表独立的创造性解决方案。独立的创造性解决方案所基于的发明目的可参阅说明书。
本说明书中关于取值范围的全部信息应理解为包含任意子区间和全部子区间,例如,若信息1到10理解为全部子区间,自下限1起并包含上限10,即全部子区间皆始自1以上的下限并止于10以下的上限,例如1到1.7,或3.2到8.1,或5.5到10。
为了清楚起见,最后应当指出,出于更易理解结构的目的,一些元素未按比例和/或放大和/或缩小绘制。
附图标记列表
1 叠片芯
2 接纳腔
3 纵向轴线
4 第一端面
5 第二端面
6 导体叠阵
7 第一导体元件组
8 第二导体元件组
9 第三导体元件组
10 第一导体元件
11 第二导体元件
12 第三导体元件
13 外叠层
14 第二叠层
16 第一杆段
16 第二杆段
17 第一连接段
18 第一杆端
19 第二杆端
20 第一杆段
21 第二杆段
22 第二连接段
23 第三杆段
24 成型安插单元
25 成型安插工具
26 外工具
27 内工具
28 纵轴线
29 外保持件
30 外接纳槽
31 内保持件
32 内接纳槽
33 对配保持装置
34 止挡装置
35 外前端
36 内前端
37 安插装置
Claims (24)
1.一种用于形成包括至少一个导体元件组(7、8、9)的导体叠阵(6)并将所述导体叠阵(6)安插到叠片芯(1)中以形成电机的定子或转子的方法,其中执行以下步骤:
-提供具有多个基本上呈U形的第一导体元件(10)的至少一个第一导体元件组(7),所述第一导体元件(10)均包括第一杆段(15)、第二杆段(16)以及使所述第一导体元件(10)的第一杆段(15)与所述第一导体元件(10)的第二杆段(16)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段(17),且其中,所述第一导体元件(10)的每个第一杆段(15)具有自由的第一杆端(18),所述第一导体元件(10)的每个第二杆段(16)具有自由的第二杆端(19),并且所述第一连接段(17)均与所述第一导体元件(10)的自由杆端(18、19)相对布置;
-提供用于形成定子或转子的叠片芯(1),其中,所述叠片芯(1)中布置有多个在圆周上分布的接纳腔(2),并且所述接纳腔(2)均在第一端面(4)与第二端面(5)之间延伸,其中,所述接纳腔(2)设置用于接纳导体叠阵(6);
-提供成型安插单元(24),其包括至少一个成型安插工具(25),所述至少一个成型安插工具(25)包括至少一个外工具(26)和至少一个内工具(27),并且所述成型安插工具(25)限定纵向轴线(28),其中,所述外工具(26)从径向方向上观察围绕所述内工具(27)靠外布置,且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工具构造为能围绕所述纵向轴线(28)转动,在此
-所述外工具(26)包括多个外保持件(29),所述外保持件(29)分布在圆周上布置,另外的外接纳槽(30)布置或构造在沿圆周方向紧邻布置的外保持件(29)之间并在其面向所述纵向轴线(28)的端部上;
-所述内工具(27)包括多个内保持件(31),所述内保持件(31)分布在圆周上布置,另外的内接纳槽(32)布置或构造在沿圆周方向紧邻布置的内保持件(31)之间并在其背离所述纵向轴线(28)的端部上;并且
-至少所述外工具(26)的外保持件(29)能在径向方向上从更靠近所述纵向轴线(28)的夹持位置位移到与所述纵向轴线(28)间隔的接纳位置并位移到与所述纵向轴线(28)间隔更远的释放位置,反之亦然;
-至少将所述外工具(29)的外保持件(29)调整到其接纳位置;
-至少将所述第一导体元件(10)以其第一杆段(15)插入各外接纳槽(30)中并以其第二杆段(16)插入各内接纳槽(32)中,使得所述第一杆段(15)分别位于所述外接纳槽(30)中且所述第二杆段(16)分别位于所述内接纳槽(32)中;
-将所述外工具(26)的外保持件(29)从其接纳位置调整到其夹持位置,其中,至少位于所述外接纳槽(30)中的第一导体元件(10)的第一杆段(15)被沿圆周方向紧邻布置的外保持件(29)在圆周方向上保持定位,尤其是保持夹紧;
-使至少一个工具(26、27)围绕所述纵向轴线(28)枢转,其中,所述内接纳槽(32)与所述外接纳槽(30)在圆周方向上彼此相对位移,从而至少所述第一导体元件(10)、尤其是在其第一连接段(17)的区域中成型;
-使所述内工具(27)与所述外工具(26)相互保持定位,并且至少位于所述工具(26、27)中的已成型的第一导体元件(10)相互保持定位;
-至少将已成型的第一导体元件(10)以其自由杆端(18、19)借助相互保持定位的工具(26、27)直接安插到所述叠片芯(1)中为此设置的接纳腔(2)中;
-通过将至少所述外工具(26)的外保持件(29)调整到其释放位置而释放至少在所述成型安插工具(25)中保持定位的第一导体元件(10),使得至少所述第一导体元件(10)的第一杆段(15)从所述外保持件(29)释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工具(27)的内保持件(31)能从更靠近所述纵向轴线(28)的释放位置沿径向方向且向所述外工具(26)的方向位移到与所述纵向轴线(28)间隔的接纳位置,并位移到与所述纵向轴线(28)间隔更远的定位位置,反之亦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具有多个第二导体元件(11)的第二导体元件组(8),所述第二导体元件(11)基本上呈U形构造,并且每个第二导体元件(11)具有第一杆段(20)、第二杆段(21)以及使所述第二导体元件(11)的第一杆段(20)与所述第二导体元件(11)的第二杆段(21)相连接的第二连接段(22),并且各所述第二导体元件(11)至少当所述外接纳槽(30)仍处于接纳位置时以其第一杆段(20)插入一个所述外接纳槽(30)中且以其第二杆段(21)也插入另外一个所述外接纳槽(30)中或者以其第一杆段(20)插入一个所述内接纳槽(32)中且以其第二杆段(21)也插入另外一个所述内接纳槽(32)中。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具有多个第三导体元件(12)的第三导体元件组(9),所述第三导体元件(12)包括基本上笔直的第三杆段(23),并且各杆状第三导体元件(12)至少当外接纳槽仍处于接纳位置时以其第三杆段(23)插入所述外接纳槽(30)之一亦或所述内接纳槽(32)之一中。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外保持件(29)处于夹持位置时,所述第二导体元件组(8)和/或所述第三导体元件组(9)的位于所述外接纳槽(30)中的全部杆段(20、21;23)由沿圆周方向紧邻布置的外保持件(29)在圆周方向上保持定位,尤其是保持夹紧。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尚未成型的导体元件(10;11;12)在插入所述成型安插工具(25)的相应接纳槽(30、32)中之后以及在将所述杆段(15;20、21;23)保持定位、尤其是保持夹紧到相应外接纳槽(30)中之后,将在其背离插入所述安插成型工具(25)的安插方向的侧面被对配保持装置(33)在轴向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成型安插装置(25)保持定位。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体元件组(7;8;9)的杆段(15、16;20、21;23)保持定位时,所述内工具(27)和所述外工具(26)沿彼此相反的方向围绕所述纵向轴线(28)旋转,并且所述导体元件(10;11;12)在此过程中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工具(27)和所述外工具(26)围绕所述纵向轴线(28)的相对调整期间,从圆周方向上观察,所述对配保持装置(33)保持其位置不变,而在轴向方向上朝向所述内工具(27)和所述外工具(26)的方向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将尚未成型且在所述成型安插工具(25)中保持定位的导体元件(10;11;12)安插到所述叠片芯(1)中时,所述导体元件(10;11;12)在轴向方向上以抵靠方式支撑于所述对配保持装置(33)上。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导体元件(10;11;12)插入所述成型安插工具(25)的接纳槽(30、32)中期间,所述外工具(26)和所述内工具(27)共同且同步地围绕所述纵向轴线(28)旋转。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接纳槽(32)的数目选取为与所述外接纳槽(30)的数目相同。
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导体元件(10;11;12)安插到所述内工具(27)和所述外工具(26)中之前,所述外工具(26)的外接纳槽(20)和所述内工具(27)的内接纳槽(32)分别在径向方向上彼此相对定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导体元件(10)的第一杆段(15)和第二杆段(16)插入径向方向上彼此直接相对定向的外接纳槽(30)和内接纳槽(32)中。
1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工具(26)的外接纳槽(30)与所述内工具(27)的内接纳槽(32)彼此相对布置在关于所述纵向轴线(28)的法线方向上定向的公共平面中。
1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外工具(26)的外保持件(29)处于夹持位置且其外端面(35)朝向所述内工具(27)时,并当所述内工具(27)的内保持件(31)处于定位位置且其内端面(36)朝向所述外工具(26)时,所述外端面(35)与所述内端面(36)之间存在径向间隙。
1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导体元件(10;11;12)插入所述成型安插工具(25)的接纳槽(30、32)中时,从安插到所述成型安插工具(25)中的安插方向上观察,所述导体元件(10;11;12)布置为以轴向突出部突出超过所述内工具(27)和所述外工具(26)。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导体元件(10;11;12)插入所述成型安插工具(25)的接纳槽(30、32)中时,在所述导体元件(10;11;12)在圆周方向上达成保持定位、尤其是保持夹紧状态之前,所述导体元件(10;11;12)的轴向突出部借助止挡装置(34)来限定。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体元件(10;11;12)已成型之后,所述止挡装置(34)从所述导体元件(10;11;12)移开,并且所述导体元件(10;11;12)从所述成型安插工具(25)自由突出。
1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叠片芯(1)以其接纳腔(2)推移到自所述外工具(26)和所述内工具(27)突出的导体元件(10;11;12)上,以形成定子或转子。
2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导体元件(10;11;12)安插到所述叠片芯(1)中之后,所述内工具(27)的内保持件(31)也调整到其释放位置,使得所述导体元件(10;11;12)的位于所述内接纳槽(32)中的杆段(16;20、21;23)也从所述内保持件(31)释放。
2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外保持件(29)处于释放位置且所述内保持件(31)处于释放位置时,所述导体元件(10;11;12)被完全释放。
22.一种用于形成导体叠阵(6)的成型安插单元(24),所述导体叠阵(6)设置用于安插到叠片芯(1)中且包括由多个导体元件(10;11;12)组成的至少一个导体元件组(7;8;9),借助所述成型安插单元(24),尤其是通过使用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能将预设的导体叠阵(6)安插到所述叠片芯(1)中以形成电机的定子或转子,所述成型安插单元(24)包括至少一个成型安插工具(25),其包括:
-至少一个外工具(26),
-所述外工具(26)包括多个外保持件(29),所述外保持件(29)分布在圆周上布置,另外的外接纳槽(30)布置或构造在沿圆周方向紧邻布置的外保持件(29)之间并在其面向所述纵向轴线(28)的端部上,其中,所述外接纳槽均构造用于接纳所述导体元件(10;11;12)的至少一个杆段(15;20、21;23),此外
--至少所述外工具(26)的外保持件(29)能在径向方向上从更靠近所述纵向轴线(28)的夹持位置位移到与所述纵向轴线(28)间隔的接纳位置并位移到与所述纵向轴线(28)间隔更远的释放位置,反之亦然,其中,所述导体元件(10;11;12)的在夹持位置可接纳到外接纳槽中的那些杆段(15;20、21;23)能够保持定位,尤其是保持夹紧;
-至少一个内工具(27),
-所述内工具(27)包括多个内保持件(31),所述内保持件(31)分布在圆周上布置,另外的内接纳槽(32)布置或构造在沿圆周方向紧邻布置的内保持件(31)之间并在其背离所述纵向轴线(28)的端部上,其中,所述内接纳槽均构造用于接纳所述导体元件(10;11;12)的至少一个杆段(16;20、21;23),
-从径向方向观察,所述外工具(27)围绕所述内工具(27)靠外布置,
-至少一个所述工具(26、27)构造为能围绕所述纵向轴线(28)转动;以及
-安插装置(37),借助所述安插装置(37),能将所述导体元件(10;11;12)的可接纳到接纳槽中的杆段(10;11;12)直接安插到所述叠片芯(1)中以形成定子或转子。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型安插单元(2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工具(26)的外接纳槽与所述内工具(27)的内接纳槽彼此相对布置在关于所述纵向轴线(28)的法线方向上定向的公共平面中。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成型安插单元(24),其特征在于,设置对配保持装置(33),可接纳到所述成型安插工具(25)的相应接纳槽中的导体元件(10;11;12)能在轴向方向上支撑于所述对配保持装置(33)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ATA50165/2019A AT522207A1 (de) | 2019-03-01 | 2019-03-01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Formen eines Leiterpakets und Einsetzen desselben in ein Blechpaket |
ATA50165/2019 | 2019-03-01 | ||
PCT/AT2020/060057 WO2020176916A1 (de) | 2019-03-01 | 2020-02-28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formen eines leiterpakets und einsetzen desselben in ein blechpaket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30669A true CN113330669A (zh) | 2021-08-31 |
Family
ID=70189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10174.XA Pending CN113330669A (zh) | 2019-03-01 | 2020-02-28 | 用于形成导体叠阵并将其安插到叠片芯中的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931952A1 (zh) |
CN (1) | CN113330669A (zh) |
AT (1) | AT522207A1 (zh) |
WO (1) | WO202017691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21134009A1 (de) * | 2021-12-21 | 2023-06-22 | Gehring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Greifen, Halten und Handhaben mindestens einer kreisförmigen Anordnung von Leiterstücken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644761A (en) * | 1947-10-10 | 1950-10-18 | Gen Motors Corp | Improved apparatu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matures for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US5266858A (en) * | 1984-04-23 | 1993-11-30 | Nippondenso Co., Ltd. | Armature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uch armatures |
US6425175B1 (en) * | 1999-03-31 | 2002-07-30 | Denso Corporatio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tator |
US20040006866A1 (en) * | 2002-06-03 | 2004-01-15 | Denso Corporatio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tator winding of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
US20050081365A1 (en) * | 2003-09-18 | 2005-04-21 | Denso Corporation |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tator coil composed of conductor segments |
CN101299558A (zh) * | 2007-03-22 | 2008-11-05 | 泰克马奇有限公司 | 一种由矩形导线形成电机绕线导线的方法 |
CN103098355A (zh) * | 2010-07-28 | 2013-05-08 | 泰克马奇有限公司 | 具有导体的夹紧系统的扭转特别适用于电机的条式绕组的电导体条的装置 |
DE102016219480A1 (de) * | 2016-10-07 | 2018-04-12 | Thyssenkrupp Ag | Montagevorrichtung zum gleichzeitigen Einführen von Kupferstäben |
CN108702071A (zh) * | 2016-10-28 | 2018-10-23 | 蒂森克虏伯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定位铜杆的装置和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941910B2 (en) | 2007-03-22 | 2011-05-17 | Tecnomatic S.P.A. | Method for removing winding conductors from a twisting machine and placing them in a rotor stator stack |
BR112013001113B1 (pt) * | 2010-07-16 | 2019-10-22 | Tecnomatic Spa | sistema de grampeamento de condutores especiais para enrolamentos de barra de rotor, conjunto de grampeamento, aparelho de contenção para a torção e processo de grampeamento de condutores especiais para um enrolamento de barra de rotor ou estator |
DE102014226224A1 (de) * | 2014-12-17 | 2016-06-23 | Robert Bosch Gmbh | Verfahren zum Formen zumindest eines U-förmigen Wickelelements für einen elektromagnetisch erregbaren Kern einer elektrischen Rotationsmaschine |
-
2019
- 2019-03-01 AT ATA50165/2019A patent/AT522207A1/de unknown
-
2020
- 2020-02-28 EP EP20717073.9A patent/EP3931952A1/de active Pending
- 2020-02-28 CN CN202080010174.XA patent/CN113330669A/zh active Pending
- 2020-02-28 WO PCT/AT2020/060057 patent/WO2020176916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644761A (en) * | 1947-10-10 | 1950-10-18 | Gen Motors Corp | Improved apparatu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matures for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US5266858A (en) * | 1984-04-23 | 1993-11-30 | Nippondenso Co., Ltd. | Armature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uch armatures |
US6425175B1 (en) * | 1999-03-31 | 2002-07-30 | Denso Corporatio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tator |
US20040006866A1 (en) * | 2002-06-03 | 2004-01-15 | Denso Corporatio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tator winding of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
US20050081365A1 (en) * | 2003-09-18 | 2005-04-21 | Denso Corporation |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tator coil composed of conductor segments |
CN101299558A (zh) * | 2007-03-22 | 2008-11-05 | 泰克马奇有限公司 | 一种由矩形导线形成电机绕线导线的方法 |
CN103098355A (zh) * | 2010-07-28 | 2013-05-08 | 泰克马奇有限公司 | 具有导体的夹紧系统的扭转特别适用于电机的条式绕组的电导体条的装置 |
DE102016219480A1 (de) * | 2016-10-07 | 2018-04-12 | Thyssenkrupp Ag | Montagevorrichtung zum gleichzeitigen Einführen von Kupferstäben |
CN108702071A (zh) * | 2016-10-28 | 2018-10-23 | 蒂森克虏伯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定位铜杆的装置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0176916A1 (de) | 2020-09-10 |
EP3931952A1 (de) | 2022-01-05 |
AT522207A1 (de) | 2020-09-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726493B2 (en) | Clamping system of special conductors for a stator or rotor bar winding for an electric machine | |
EP2599194B1 (en) | Apparatus for twisting electrical bar conductors, in particular for bar windings of electrical machines, with conductor' s clamping system | |
CN111864948B (zh) | 对准装置和制造对准线圈的方法 | |
CN109075672B (zh) | 用于生产电机的转子或定子的方法以及装置 | |
EP2661801B1 (en) | Method and fixture for twisting end portions of bar conductors, in particular for bar windings of electric machines | |
US7011266B2 (en) | Coil forming device and coil forming method | |
JPWO2019093515A1 (ja) | コイルセグメント加工方法、コイルセグメント加工装置及びコイルセグメントの接続構造 | |
US9698643B2 (en) | Stator winding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stator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tator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and jig used in manufacturing stator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 |
US6902132B2 (en) | Wire winding apparatus for dynamo-electric components | |
US20200195102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holding a laminated core in position together with conductor elements received therein | |
EP3672037A1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positioning ends of at least first pair of legs of hairpin conductors | |
JP7158481B2 (ja) | 発電機の連続的なバー状の巻き線を形成するための加工法 | |
US20200350806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producing a stator of an electric machine | |
WO2009125706A1 (ja) | インナーロータ型回転電機の分割コア型ステータの組み立て方法 | |
CN113330669A (zh) | 用于形成导体叠阵并将其安插到叠片芯中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7636942B (zh) | 线圈单元排列装置 | |
US7380335B2 (en) | Stator manufacturing device | |
US7467648B2 (en) | Coil forming and inserting device and coil forming and inserting method | |
JP2019170127A (ja) | 曲げ装置及び方法 | |
ITRM20100420A1 (it) | Apparato di torcitura di conduttori elettrici a barra, in particolare per avvolgimenti a barra di macchine elettriche, con sistema di bloccaggio dei conduttori | |
CN116195175A (zh) | 线圈插入装置及线圈插入方法 | |
CN118140394A (zh) | 用于组装旋转电机的导电销的方法和组件 | |
CN118140395A (zh) | 用于组装旋转电机的导电发夹式绕组的方法和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