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20549A - 一种环抱接轨站的重载铁路专用线装车站平面布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抱接轨站的重载铁路专用线装车站平面布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20549A
CN113320549A CN202110803357.3A CN202110803357A CN113320549A CN 113320549 A CN113320549 A CN 113320549A CN 202110803357 A CN202110803357 A CN 202110803357A CN 113320549 A CN113320549 A CN 1133205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station
arrival
special line
exi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033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家兴
孙焕杰
张旭
孙兴斌
叶海昌
李成龙
贾晓鲁
徐娜
徐成成
朱海洋
王袖宇
孙宇
李旭
楚文娟
王斯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Liuyua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Liuyu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Liuyua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Liuyu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0335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205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20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05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00General arrangement of stations, platforms, or sidings; Railway networks; Rail vehicle marshalling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chines For Laying And Maintaining Railw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抱接轨站的重载铁路专用线装车站平面布置结构,包括接轨站、专用线;其中,所述接轨站包括既有到发线;所述专用线包括依次连接的专用线起点、空车到达场、环形装车线、重车出发场、专用线终点;空车方向所述既有到发线外侧设有新建到发线;所述专用线与空车方向的所述既有到发线或新建到发线接轨处为所述专用线起点;所述专用线与重车方向的所述既有到发线接轨处为所述专用线终点;所述空车到达场与重车出发场纵列式布置;所述专用线环抱所述接轨站。本发明针对大宗货品单一运输去向,其作业效率高,股道配置少,征地面积小,对接轨站影响小,更能较好的适应于山区狭长沟谷地形。

Description

一种环抱接轨站的重载铁路专用线装车站平面布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专用线设计与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抱接轨站的重载铁路专用线装车站平面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近几年,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高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等,我国有关部门、地方和企业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推动以铁路为骨干的多式联运发展,大力发展铁路专用线,打通铁路“最后一公里”。
目前,国内铁路专用线工业站常规布置形式,不能充分满足建设单位的迫切需求,主要表现为:建设场地不能满足日趋增长的运量需求、装卸机械作业效率不能充分发挥等。这就使得部分企业发展规划受限,铁路专用线投资回收期较长,甚至亏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提供了一种环抱接轨站的重载铁路专用线装车站平面布置结构,针对大宗货品单一运输去向,其作业效率高,股道配置少,征地面积小,对接轨站影响小,更能较好的适应于山区狭长沟谷地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抱接轨站的重载铁路专用线装车站平面布置结构,包括接轨站、专用线;其中,所述接轨站包括既有到发线;所述专用线包括依次连接的专用线起点、空车到达场、环形装车线、重车出发场、专用线终点;空车方向所述既有到发线外侧设有新建到发线;所述专用线与空车方向的所述既有到发线或新建到发线接轨处为所述专用线起点;所述专用线与重车方向的所述既有到发线接轨处为所述专用线终点;所述空车到达场与重车出发场纵列式布置;所述专用线环抱所述接轨站。
作为优选,所述专用线通过空车到达端与既有站接轨结构于所述接轨站空车方向末端咽喉区与所述新建到发线接轨贯通;所述专用线通过重车出发端与既有站接轨结构于所述接轨站重车方向末端咽喉区与所述既有到发线接轨贯通。
作为优选,所述空车到达端与既有站接轨结构于所述接轨站空车方向末端咽喉区接轨处设置有一条安全线;所述重车出发端与既有站接轨结构于所述接轨站重车方向末端咽喉区接轨处设置有一条安全线。
作为优选,所述空车到达场末端设置有机待线;所述重车出发场末端设置有机待线。
作为优选,所述专用线与既有铁路正线交叉位置处为立体交叉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立体交叉结构为所述专用线以桥梁形式下穿既有铁路桥或以顶进涵洞形式下穿既有路基。
作为优选,所述既有到发线或新建到发线的有效长度均不小于1700m;所述环形装车线末端设置有快装定量系统,检斤设备设置于所述快装定量系统之后。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装车线曲线半径为不小于250m;所述环形装车线数量与所述快装定量系统设备选型和数量相匹配。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装车线有效长度不小于所述既有到发线或新建到发线的有效长度或装车单元的车列长度;所述环形装车线为双线及以上时,所述双线采用同心圆布置,且所述环形装车线两端设置渡线。
作为优选,所述空车到达场设置到达线的数量应与车站工作量相匹配,并留有一定的余量,以应对空车集中到达的情况发生。
作为优选,所述重车出发场设置出发线的数量应与车站工作量相匹配,同时还应考虑装车作业过程中占压出发线,以及列车等待出发时间过长等因素。
作为优选,所述机务折返所设置于所述空车到达场和重车出发场之间,通过机走线与所述空车到达场和所述重车出发场连通。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环抱接轨站的重载铁路专用线装车站平面布置结构,针对大宗货品单一运输去向,其作业效率高,股道配置少,征地面积小,对接轨站影响小,更能较好的适应于山区狭长沟谷地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用线不利用接轨站到发线接发列车,仅利用空车到达方向一条指定的到发线走行,对接轨站改建小,对接轨站原有运输组织影响小;本发明专用线无区间正线,无疏解线,工程内容只有装车站一座,最大程度降低专用线长度;本发明车站作业组织方便,可直接利用装车站到发场接发车,且走行距离短,对既有铁路通过能力影响较小;本发明专用线环抱接轨站布置,站间联系便利,且可有效减少工程新征用地数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环抱接轨站的重载铁路专用线装车站平面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环抱接轨站的重载铁路专用线装车站平面布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接轨站;2.专用到发线;3.空车到达端与既有站接轨结构;4.立体交叉结构;5.空车到达场;6.环形装车线;7.快装定量系统;8.重车出发场;9.重车出发端与既有站接轨结构;10.机务折返所;11.既有铁路正线。12.既有到发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抱接轨站的重载铁路专用线装车站平面布置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接轨站1、专用线;其中,所述接轨站1包括既有到发线12;所述专用线包括依次连接的专用线起点、空车到达场5、环形装车线6、重车出发场8、专用线终点;空车方向所述既有到发线12外侧设有新建到发线2。所述新建到发线2供专用线到达列车走行和临时停留,可减少对既有车站运输组织影响;当既有到发线12能力有一定的余量时,专用线到达列车也可利用接轨站1的既有到发线12作业。
接轨站1为双线电气化重载铁路上的一座车站,空车方向(下行方向)为方向B,重车方向(上行方向)为方向A,既有到发线12和新建到发线2的有效长度不小于1700m。
所述空车到达场5和重车出发场8与接轨站1技术标准相匹配,受地形条件限制时可设置于曲线上,曲线半径一般不小于400m,且不应设置于反向曲线上,纵坡不大于1‰。
所述专用线与空车方向的所述既有到发线12或新建到发线2接轨处为所述专用线起点;所述专用线与重车方向的所述既有到发线12接轨处为所述专用线终点;所述空车到达场5与重车出发场8纵列式布置;所述专用线环抱所述接轨站1。
所述专用线通过空车到达端与既有站接轨结构3于所述接轨站1空车方向末端咽喉区与所述新建到发线2接轨贯通;所述专用线通过重车出发端与既有站接轨结构9于所述接轨站1重车方向末端咽喉区与所述既有到发线12接轨贯通。
所述空车到达端与既有站接轨结构3于所述接轨站1空车方向末端咽喉区接轨处设置有一条安全线;所述重车出发端与既有站接轨结构9于所述接轨站1重车方向末端咽喉区接轨处设置有一条安全线。
所述空车到达场5末端设置有机待线,供机车调头,空车到达场5采用60kg/m,9#道岔;所述重车出发场8末端设置有机待线,供机车调头;重车出发场8紧邻既有铁路布置,以减少夹心地,重车出发场8采用60kg/m,12#道岔。
所述专用线与既有铁路正线11交叉位置处为立体交叉结构4。所述立体交叉结构4为所述专用线以桥梁形式下穿既有铁路桥或以顶进涵洞形式下穿既有路基。
所述环形装车线6末端设置有快装定量系统7,检斤设备设置于所述快装定量系统7之后。所述环形装车线6曲线半径为不小于250m;所述环形装车线6数量与所述快装定量系统7设备选型和数量相匹配;所述环形装车线6有效长度不小于所述既有到发线12或新建到发线2的有效长度或装车单元的车列长度;所述环形装车线6为双线及以上时,所述双线采用同心圆布置,同心圆满足本线技术条件下的曲线加宽值;且所述环形装车线6两端设置交叉渡线,实现环形装车线6灵活使用。
装车站作业流程为:整列空车自A方向接入,利用接轨站1专用到发线2走行,接入空车到达场5,列检并检查是否存在坏车,摘本务机,换挂内燃调机,牵引空车车列至环形装车线6,通过快装定量系统7,完成装车及检斤作业,停至重车出发场8,挂本务机、列检,向A方向发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抱接轨站的重载铁路专用线装车站平面布置结构,如图2所示,如图1所示,包括接轨站1、专用线;其中,所述接轨站1包括既有到发线12;所述专用线包括依次连接的专用线起点、空车到达场5、环形装车线6、重车出发场8、专用线终点;空车方向所述既有到发线12外侧设有新建到发线2。所述新建到发线2供专用线到达列车走行和临时停留,可减少对既有车站运输组织影响;当既有到发线12能力有一定的余量时,专用线到达列车也可利用接轨站1的既有到发线12作业。
接轨站1为重载铁路上的一座中间站,该重载铁路组织开行万吨列车和两万吨列车,且两万吨列车占比将逐年增加。空车方向(下行方向)为方向B,重车方向(上行方向)为方向A,所述既有到发线12或新建到发线2有效长度不小于1700m,可接发万吨列车。专用线于接轨站1接轨,组织开行两万吨列车,利用该重载铁路运输通道输送至港口,实现煤炭下水。
所述专用线与空车方向的所述既有到发线12或新建到发线2接轨处为所述专用线起点;所述专用线与重车方向的所述既有到发线12接轨处为所述专用线终点;所述空车到达场5与重车出发场8纵列式布置;所述专用线环抱所述接轨站1。
所述专用线通过空车到达端与既有站接轨结构3于所述接轨站1空车方向末端咽喉区与所述新建到发线2接轨贯通;所述专用线通过重车出发端与既有站接轨结构9于所述接轨站1重车方向末端咽喉区与所述既有到发线12接轨贯通。
所述空车到达端与既有站接轨结构3于所述接轨站1空车方向末端咽喉区接轨处设置有一条安全线;所述重车出发端与既有站接轨结构9于所述接轨站1重车方向末端咽喉区接轨处设置有一条安全线。
所述空车到达场5末端设置有机待线,供机车调头,空车到达场5采用60kg/m,9#道岔;所述重车出发场8末端设置有机待线,供机车调头;重车出发场8紧邻既有铁路布置,以减少夹心地,重车出发场8采用60kg/m,12#道岔。
所述专用线与既有铁路正线11交叉位置处为立体交叉结构4。所述立体交叉结构4为所述专用线以桥梁形式下穿既有铁路桥或以顶进涵洞形式下穿既有路基。
所述环形装车线6末端设置有快装定量系统7,检斤设备设置于所述快装定量系统7之后。所述环形装车线6曲线半径为不小于250m;所述环形装车线6数量与所述快装定量系统7设备选型和数量相匹配;所述环形装车线6有效长度不小于所述既有到发线12或新建到发线2的有效长度或装车单元的车列长度;所述环形装车线6为双线及以上时,所述双线采用同心圆布置,同心圆满足本线技术条件下的曲线加宽值;且所述环形装车线6两端设置交叉渡线,实现环形装车线6灵活使用。
所述空车到达场5设置四条到达线,其中两条所述到达线具备两万吨列车接车条件,另外两条所述到达线具备万吨列车接发条件;所述环形装车线设置为两条股道,所述环形装车线有效长度满足万吨列车停留条件。快装定量系统7采用万吨单元进行装车。
所述重车出发场8设置有出发线,所述出发线具备两万吨列车发车和分解组合条件;所述重车出发场8中部设置腰岔,可实现万吨列车组合成两万吨列车。
所述重车出发场8腰岔后设置有两套快装定量系统7,可进一步提升该平面布置方案的装车能力,年装车量可达5000万吨;机务折返所10设置于所述空车到达场5和重车出发场8之间,通过机走线与所述空车到达场5和所述重车出发场8连通。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抱接轨站的重载铁路专用线装车站平面布置结构,针对大宗货品单一运输去向,其作业效率高,股道配置少,征地面积小,对接轨站影响小,更能较好的适应于山区狭长沟谷地形。本实施例中专用线不利用接轨站到发线接发列车,仅利用空车到达方向一条指定的到发线走行,对接轨站改建小,对接轨站原有运输组织影响小;专用线无区间正线,无疏解线,工程内容只有装车站一座,最大程度降低专用线长度;车站作业组织方便,可直接利用装车站到发场接发车,且走行距离短,对既有铁路通过能力影响较小;专用线环抱接轨站布置,站间联系便利,且可有效减少工程新征用地数量。
以上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范围。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凡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或者对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专利涵盖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环抱接轨站的重载铁路专用线装车站平面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轨站(1)、专用线;其中,所述接轨站(1)包括既有到发线(12);所述专用线包括依次连接的专用线起点、空车到达场(5)、环形装车线(6)、重车出发场(8)、专用线终点;空车方向所述既有到发线(12)外侧设有新建到发线(2);
所述专用线与空车方向的所述既有到发线(12)或新建到发线(2)接轨处为所述专用线起点;所述专用线与重车方向的所述既有到发线(12)接轨处为所述专用线终点;所述空车到达场(5)与重车出发场(8)纵列式布置;所述专用线环抱所述接轨站(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抱接轨站的重载铁路专用线装车站平面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线通过空车到达端与既有站接轨结构(3)于所述接轨站(1)空车方向末端咽喉区与所述新建到发线(2)接轨贯通;所述专用线通过重车出发端与既有站接轨结构(9)于所述接轨站(1)重车方向末端咽喉区与所述既有到发线(12)接轨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抱接轨站的重载铁路专用线装车站平面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车到达端与既有站接轨结构(3)于所述接轨站(1)空车方向末端咽喉区接轨处设置有一条安全线;所述重车出发端与既有站接轨结构(9)于所述接轨站(1)重车方向末端咽喉区接轨处设置有一条安全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抱接轨站的重载铁路专用线装车站平面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车到达场(5)末端设置有机待线;所述重车出发场(8)末端设置有机待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抱接轨站的重载铁路专用线装车站平面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线与既有铁路正线(11)交叉位置处为立体交叉结构(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抱接轨站的重载铁路专用线装车站平面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既有到发线(12)或新建到发线(2)的有效长度均不小于1700m;所述环形装车线(6)末端设置有快装定量系统(7),检斤设备设置于所述快装定量系统(7)之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抱接轨站的重载铁路专用线装车站平面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装车线(6)曲线半径为不小于250m;所述环形装车线(6)数量与所述快装定量系统(7)设备选型和数量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抱接轨站的重载铁路专用线装车站平面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装车线(6)有效长度不小于所述既有到发线(12)或新建到发线(2)的有效长度或装车单元的车列长度;所述环形装车线(6)为双线及以上时,所述双线采用同心圆布置,且所述环形装车线(6)两端设置渡线。
CN202110803357.3A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环抱接轨站的重载铁路专用线装车站平面布置结构 Pending CN1133205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03357.3A CN113320549A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环抱接轨站的重载铁路专用线装车站平面布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03357.3A CN113320549A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环抱接轨站的重载铁路专用线装车站平面布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0549A true CN113320549A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26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03357.3A Pending CN113320549A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环抱接轨站的重载铁路专用线装车站平面布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2054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5831A (zh) * 2021-09-10 2021-11-02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既有铁路车站的综合物流园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7109A (ja) * 1996-07-03 1998-01-20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鉄道用コンテナタ−ミナル
JP2006069791A (ja) * 2004-09-06 2006-03-16 Tsubakimoto Chain Co 永久磁石式リニア同期モータ駆動の搬送物仕分装置
CN104742913A (zh) * 2013-12-27 2015-07-01 王冠军 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站前折返的系统及方法
CN106865275A (zh) * 2015-12-10 2017-06-20 上海沃迪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托盘线外循环的集装箱装车系统
CN107226094A (zh) * 2017-06-12 2017-10-03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重载铁路车场“2线夹1机走”线束结构设计
CN107364728A (zh) * 2016-05-13 2017-11-21 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煤炭运输方法
CN108846243A (zh) * 2018-07-09 2018-11-20 中交铁道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重载铁路环形装车站平面基本结构设计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7109A (ja) * 1996-07-03 1998-01-20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鉄道用コンテナタ−ミナル
JP2006069791A (ja) * 2004-09-06 2006-03-16 Tsubakimoto Chain Co 永久磁石式リニア同期モータ駆動の搬送物仕分装置
CN104742913A (zh) * 2013-12-27 2015-07-01 王冠军 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站前折返的系统及方法
CN106865275A (zh) * 2015-12-10 2017-06-20 上海沃迪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托盘线外循环的集装箱装车系统
CN107364728A (zh) * 2016-05-13 2017-11-21 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煤炭运输方法
CN107226094A (zh) * 2017-06-12 2017-10-03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重载铁路车场“2线夹1机走”线束结构设计
CN108846243A (zh) * 2018-07-09 2018-11-20 中交铁道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重载铁路环形装车站平面基本结构设计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谢乾坤: ""大马铁路西黑岱专用线方案研究",谢乾坤,铁道货运,第34卷第1期,第41-45页,2016年01月。", 《铁道货运》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5831A (zh) * 2021-09-10 2021-11-02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既有铁路车站的综合物流园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42933B (zh) 一种列车编队运行组织的方法
CN108861640B (zh) 城市地下物流系统
CN104527649B (zh) 一种铁路无调车编组站系统
CN113320549A (zh) 一种环抱接轨站的重载铁路专用线装车站平面布置结构
CN102602433A (zh) 轨道交通合分联运方法
WO2019237737A1 (zh) 铁水联运铁路港湾站至港区堆场卸车的作业系统及方法
CN201371810Y (zh) 客运专线客运站咽喉
WO2013003911A1 (en) Method of rail system operation
CN102060201B (zh) 由迁车台侧进出列车的翻车机卸煤装置的布置方法
CN107226094A (zh) 一种重载铁路车场“2线夹1机走”线束结构设计
CN110422182A (zh) 一种铁水联运轨道牵引车系统及方法
CN202868308U (zh) 长距离管道输煤系统的中间站泵送系统装置
CN108846243A (zh) 一种重载铁路环形装车站平面基本结构设计
CN112456046A (zh) 一种管廊运输通道和管廊运输系统
CN110936964A (zh) 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基地和接轨站的布局结构
CN102765391A (zh) 列车车组公共车厢加专用车厢分配方案
CN115573199A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钢轨排布结构
CN115649241A (zh) 一种基于列车运行线的铁路货车运行里程计算方法及系统
CN208636829U (zh) 一种重载铁路环形装车站
CN211567926U (zh) 中低速磁浮车辆基地和接轨站的布局结构
CN209492524U (zh) 一种采用双岛三正线的地铁线路结构
CN211594321U (zh) 一种燃煤电厂铁路站场铁路线配线系统
CN207931715U (zh) 一种智轨电车首末端充电站台系统构造
CN109319514B (zh) 一种基于江海联运的集装箱运输系统及方法
Ruvio et al. A review on Rail Transport in Europe and Ita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3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