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67926U - 中低速磁浮车辆基地和接轨站的布局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中低速磁浮车辆基地和接轨站的布局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67926U
CN211567926U CN201922250335.XU CN201922250335U CN211567926U CN 211567926 U CN211567926 U CN 211567926U CN 201922250335 U CN201922250335 U CN 201922250335U CN 211567926 U CN211567926 U CN 2115679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vehicle
warehouse
station
vehicl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5033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旭久
刘乃宗
王建双
刘道通
兰淑桂
孙继忠
王伟鹏
贺万里
范志材
任少伟
西小鸣
陈敦昌
孙兆宏
杜霄蒙
王海军
田苗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225033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679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679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679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基地和接轨站的布局结构,包括建在地面上高架接轨站、车辆基地和与车辆基地相连的段内线路和道岔;接轨站为侧式车站;车站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一组供车辆转线折返的单渡线;车辆基地包括运用联合库、检修联合库、生产辅助用房、办公用房和试车线。有益效果是,1.车辆检修、维修及救援等整合减少建筑单体,提高运营效率。2.出入与折返共线,充分利用每一段线路。3.功能分区简洁,减少相互干扰,提高各自效率。4.道路下穿磁浮线路,员工方便各区行走,减少走行距离,提高工作效率。5.联合库为双层结构,利用立体交叉高差,最大限度利用空间,节省用地。6.库外设有运输车辆掉头回转场地,牵引新车上线。

Description

中低速磁浮车辆基地和接轨站的布局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悬浮交通系统的布局结构;特别是涉及中低速磁浮车辆基地和接轨站的整体化、功能化布局结构。
背景技术
磁悬浮交通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地面轨道交通模式,与传统轮轨铁路相比,具有高安全性、高舒适性、噪声小等优点,而且与环境有良好的兼容性,因此受到西方国家的关注,竞相开发磁悬浮列车技术。
磁悬浮轨道客运系统逐渐在许多城市出现,接轨站和车辆基地是城市磁悬浮轨道客运系统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接轨站和车辆基地设计得优劣直接影响运输效率、工程成本、土地利用、周边环境及公众的感受。
在一项磁浮轨道交通工程中,车辆基地的接轨站是终点站是最理想的,当线路不具备继续延伸条件时,高架接轨站首选为侧式车站,两条正线设在两座侧式站台中间,直接贯通到车辆基地。正线、折返线、出入线共线,车站前后各设一组单渡线,配线简单,运营方便,工程经济合理。
由于磁浮车辆“抱轨”走行的特殊性,导致新车上线具有很大的困难,一般都需要给车辆留足空间并拆除部分轨道才能实现。另外,办公与生产维修用房零乱、不合理的布置直接影响着工作的效率、企业的管理、生产的安全及员工的情绪。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布局结构合理,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中低速磁浮车辆基地和接轨站的整体化、功能化布局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基地和接轨站的布局结构,包括,建在地面上的高架接轨站、车辆基地和与车辆基地相连的段内线路和道岔;
所述接轨站为侧式车站,站台ZT设在第一正线SX和第二正线XX的两侧;包括入段线RX、出段线CX,所述入段线RX和出段线CX分别通过道岔与段内各条线路连接;侧式车站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一组供车辆转线折返的单渡线;
所述车辆基地包括运用联合库F1、检修联合库F2、生产辅助用房、办公用房和试车线;运用联合库F1和检修联合库F2横列尽端式布置;
所述运用联合库F1设置在横列尽端式上方,所述检修联合库F2位于运用联合库F1的下方;所述生产辅助用房设置在出入线与试车线之间,所述办公用房设置在出入线的另一侧;
所述运用联合库F1和检修联合库F2分别与段内线路和道岔连接。
所述侧式车站远离车辆基地方向的站台端部的两正线上分别设有道岔CZ1和道岔CZ2,形成供车辆转线折返的一条单渡线;车站靠近车辆基地方向的站台端部两正线上分别设有接轨道岔CZ3和接轨道岔CZ4,形成供车辆转线折返的另外一条单渡线。
所述运用联合库F1包括吹扫线、洗车线、日检线、周月检线和工程车存放线;运用联合库F1为两层,下部空间能够放置检修设备,库后道路分两层,各层出口分别与外界市政道路联通;
所述检修联合库包括定临修线和厂架修分解组装线;检修联合库库前设置道路下穿段内单线桥线路,围绕大库形成闭合的消防通道;
所述生产辅助用房包括油脂间、蓄电池间、锅炉房、牵引变电所和试车线用房;
所述办公用房包括综合办公楼和轨道交通派出所;综合办公楼外侧、轨道交通派出所外侧、检修联合库外侧及运用联合库的端部各设有警卫室;综合办公楼外面道路通过大门与市政道路连通;
所述试车线与出入线一侧设有的出段线CX并列,试车线通过走形线与段内线路相连接;所述运用联合库F1和检修联合库F2的各线路通过多组道岔与出入线连接;出入线后段道岔C2和道岔C4与段内其它线路相连接。
所述出段线尾部和入段线尾部设有由道岔C1、道岔C2、道岔C3和道岔C4组成的方便列车、机车转线的一组交叉渡线。
所述检修联合库内设有装卸车位,并在库外设置有实现运输车辆掉头的回转场地;所述检修联合库库后设有供新车上线的平台,库外设有供新车卸车的硬化道路,满足长度大于35m,宽度大于5m。
所述运用联合库F1中的停车日检线路设置在正对出入线的位置,运营车辆进出基地的走行距离最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整合 将车辆检修、维修及救援等功能整合为运用联合库及检修联合库,减少建筑单体,运营和管理的效率大大提高。
2.共线 出入线与折返线共线,充分利用每一段线路,因为出入与折返不同时进行,折返不出入,出入不折返。靠近站台端为折返与出入共线端,靠近车辆基地端为转换线。共线结果减少了出入线的长度。
3.功能分区 整个场地分区域设计,整个平面中有3个区域:车辆检修及维修区(含F1、F2)、办公区(F3、F4)和检修辅助区(F5、F6、F7、F8、F9)。功能分区简洁明了,减少相互干扰,提高各自效率。
4.联通 由于磁浮交通的特殊性,道路与磁浮线路交叉必须立交。根据这一特点,道路下穿磁浮线路,这样就不受磁浮线路库外采用单线桥敷设方式的影响,员工可以方便的在办公区、车辆检修及维修区和检修辅助区内行走,减少了走行距离,提高了工作效率。
5.空间 由于运用联合库为双层结构。库前磁浮车辆直接进入二层,人员及普通汽车可以通过库前道路进入一层,人员及普通汽车可以在库后通过道路进入一层和二层。一层可为检修辅助用房及停车场提供空间,二层为车辆检修区。充分利用库前道路与磁浮线路立体交叉的高差,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空间,有效解决了各城市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用地紧张的问题,节约了工程造价,节省了用地。
6.新车上线 检修联合库内设有装卸车位,并在库外设置了实现运输车辆掉头的回转场地,新车辆带轨排运输,到达指定卸车位后,通过轨排对接,通过牵引实现新车上线。
7.站段紧临 总平面中接轨站和车辆基地在平面位置上相邻,减少了员工上下班及办公走形距离,提高了办公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车上线示意图。
图中:
1.吹扫线 2.洗车线 3-10.日检线 11.周检线 12.月检线
13-14.工程车存放线 15. 定修线 16. 临修线
17. 厂架修分解组装线 18. 试车线 19.走形线
C1~C13.段内道岔编号 CD1~CD2.车挡编号 DL.道路
ZT.乘客用岛式站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现对本申请涉及的术语解释如下:
SX、上行线路,来自前方站,经由道岔CZ2,止于道岔CZ3;
XX、下行线路,起于道岔CZ4,经由道岔CZ1,通向前方站;
RX、入段线,起于道岔CZ3;止于道岔C3;
CX、出段线,起于道岔CZ4;止于道岔C1;
CZ1~CZ4、接轨站正线、出入线道岔及编号;
正线——能从起点不需经过道岔侧股而到达终点的线路为正线;
试车线——为检验列车性能而设置的线路;
线路——指供机车、车辆行驶的轨道;
出段线——为列车从车辆基地向接轨站送车的线路;
入段线——为列车从接轨站向车辆基地送车的线路;规范规定出段线和入段线均可双方向使用,出段线和入段线统称出入线;
折返线——列车由接车线向发车线转移的中间线路,相当于临时存车线,一般在接轨站和折返站中出现;
工程车线——使列车能够进入工程车库的线路;
洗车线——使列车能够进入洗车库洗车的线路;
停车列检线——使列车能够进入停车列检库的线路;
厂架修线——厂修库是能将车辆全部解体,对所有部件全部进行分解、修理、组装使其完全恢复技术性能的车间,其间的线路称为厂架修线;
道岔——使铁路由一条分成两条或以上的线路连接设备;
车挡——在线路的尽头,为防止列车或车辆移动的装置;
工程车——装载维修工具、材料的作业车,本身可带有驱动装置。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基地和接轨站的布局结构,该布局结构与市政道路联通,包括,建在地面上的接轨站、车辆基地和与车辆基地相连的段内线路和道岔;
接轨站为侧式车站,站台ZT设在第一正线SX和第二正线XX的两侧;包括,入段线RX、出段线CX,所述入段线RX和出段线CX分别通过道岔与段内各条线路连接;侧式车站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一组供车辆转线折返的单渡线;即,侧式车站远离车辆基地方向的站台端部的两正线上分别设有道岔CZ1和道岔CZ2,形成供车辆转线折返的一条单渡线;车站靠近车辆基地方向的站台端部两正线上分别设有接轨道岔CZ3和接轨道岔CZ4,形成供车辆转线折返的另外一条单渡线;由道岔CZ1、道岔CZ2和接轨道岔CZ3、接轨道岔CZ4组成的两组单渡线,完成车辆转线功能;为车辆创造在车站站前或者站后均可以实现转线折返的有利条件,方便运营;正线SX和正线XX向车辆基地方向延伸形成出入线RX和CX。
车辆基地包括运用联合库F1、检修联合库F2、生产辅助用房、办公用房和试车线;在出入线尾部连通运用联合库F1和检修联合库F2,运用联合库F1和检修联合库F2横列尽端式布置;运用联合库F1设置在横列尽端式上方,所述检修联合库F2位于运用联合库F1的下方,库内各条线路通过多组道岔与出入线连接;所述生产辅助用房设置在出入线与试车线之间,所述办公用房设置在出入线的另一侧。
运用联合库F1包括吹扫线、洗车线、日检线、周月检线和工程车存放线等14条线;
其中,吹扫线1,起于库内线路1道,经过道岔C6,止于道岔C5;
洗车线2,起于库内线路2道,止于道岔C6;
日检线3-10均为停车日检线;周检线11,月检线12,工程车存放线为13-14。
运用联合库F1为两层,下部空间能够放置检修设备,库后道路分两层,各层出口分别与外界市政道路联通;运用联合库F1与段内线路和道岔连接, 道岔均为三开道岔,普通车辆及工程车可以通过出入线直接进入正线。运用联合库F1中的停车日检线路设置在正对出入线的位置,运营车辆进出段的走行距离最短,降低了工程及运营的成本。
检修联合库包括定修线15、临修线16和厂架修分解组装线17共计3条线,线路与出入线RX和CX直接连通,检修联合库库前设置道路下穿段内单线桥线路,围绕大库形成闭合的消防通道。检修联合库F2与段内线路和道岔连接,道岔均为三开道岔,普通车辆及工程车可以通过出入线直接进入正线。所述检修联合库内设有装卸车位,并在库外设置有实现运输车辆掉头的回转场地,新车辆带轨排运输,到达指定卸车位后,通过轨排对接,通过牵引实现新车上线,根本上解决了新车上线困难的问题;所述检修联合库前设置道路下穿段内单线桥线路,围绕大库形成闭合的消防通道;所述检修联合库库后设有供新车上线的平台,库外设有供新车卸车的硬化道路,满足长度大于35m,宽度大于5m。
生产辅助用房设置在出入线与试车线围成的区域内,包括油脂间、蓄电池间、锅炉房、牵引变电所和试车线用房,方便车辆检修,实现了检修区与办公区分区,减少了相互的干扰。
办公用房布置在检修联合库F2库前,包括综合办公楼和轨道交通派出所;其中轨道交通派出所F4独立且封闭,单独设置大门,综合办公楼外侧、轨道交通派出所外侧、检修联合库外侧及运用联合库的端部各设有警卫室;综合办公楼外面道路通过大门与市政道路连通。
出入段线尾部设置单开道岔C1、单开道岔C2、单开道岔C3、单开道岔C4组成一组交叉渡线,实现车辆的转线入库,试车线18与出入线一侧的出段线CX并列,试车线18通过走形线19与段内线路相连接;所述运用联合库F1和检修联合库F2的各线路通过多组道岔与出入线连接;出入线后段道岔C2和道岔C4与段内其它线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客运轨道运输系统设计的宗旨:作业简单,考虑长远,节约用地,减少铺轨,合并单体,出入方便。
1.车辆基地与接轨站整体化、功能化考虑,在车辆基地综合办公楼靠近接轨站的位置设置大门,方便相关人员通勤及办公,减少车辆基地与接轨站的距离,节省车辆基地内员工办公及上下班从接轨站到车辆基地的走行时间。
2.结合线路特点,将不延伸的接轨站(终点站或起点站)设成侧式车站,即站台在两条正线两侧,折返作业简单,车辆出入基地方便,减少了征地,节省投资。
3.接轨站站前和站后各设了一组单渡线,车辆可以通过任意一组单渡线实现转线折返,折返作业简单,满足运营的要求。
4.车辆基地平面布置中将运用联合库F1中的停车日检线路设置在正对出入线的位置,将运营车辆进出段的走行距离尽量减少,降低了运营成本,减少了工程费用。
5.车辆基地平面布置中将生产辅助用房集中就近设置,并将生产辅助用房与办公分区设置,减少了相互的干扰,办公和生产更加高效。
6.如图2所示,新车上线在库内股道15完成,磁浮车专用运输车由牵引车和平板式车组构成,车辆装卸场地与股道15端头在同一直线,装卸场地宽度不小5米,长度不小于35米。新车上线前自带轨排,通过与股道15的轨排对接,通过牵引装置将新车牵引至股道15的指定位置处,完成新车上线工作。
值得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例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技术构思,也可用基本相同的结构,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只要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联想到的实施方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基地和接轨站的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建在地面上的高架接轨站、车辆基地和与车辆基地相连的段内线路和道岔;
所述接轨站为侧式车站,站台ZT设在第一正线SX和第二正线XX的两侧;包括入段线RX、出段线CX,所述入段线RX和出段线CX分别通过道岔与段内各条线路连接;侧式车站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一组供车辆转线折返的单渡线;
所述车辆基地包括运用联合库F1、检修联合库F2、生产辅助用房、办公用房和试车线;运用联合库F1和检修联合库F2横列尽端式布置;
所述运用联合库F1设置在横列尽端式上方,所述检修联合库F2位于运用联合库F1的下方;所述生产辅助用房设置在出入线与试车线之间,所述办公用房设置在出入线的另一侧;
所述运用联合库F1和检修联合库F2分别与段内线路和道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基地和接轨站的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式车站远离车辆基地方向的站台端部的两正线上分别设有道岔CZ1和道岔CZ2,形成供车辆转线折返的一条单渡线;车站靠近车辆基地方向的站台端部两正线上分别设有接轨道岔CZ3和接轨道岔CZ4,形成供车辆转线折返的另外一条单渡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基地和接轨站的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用联合库F1包括吹扫线、洗车线、日检线、周月检线和工程车存放线;运用联合库F1为两层,下部空间能够放置检修设备,库后道路分两层,各层出口分别与外界市政道路联通;
所述检修联合库包括定临修线和厂架修分解组装线;检修联合库库前设置道路下穿段内单线桥线路,围绕大库形成闭合的消防通道;
所述生产辅助用房包括油脂间、蓄电池间、锅炉房、牵引变电所和试车线用房;
所述办公用房包括综合办公楼和轨道交通派出所;综合办公楼外侧、轨道交通派出所外侧、检修联合库外侧及运用联合库的端部各设有警卫室;综合办公楼外面道路通过大门与市政道路连通;
所述试车线与出入线一侧设有的出段线CX并列,试车线通过走形线与段内线路相连接;所述运用联合库F1和检修联合库F2的各线路通过多组道岔与出入线连接;出入线后段道岔C2和道岔C4与段内其它线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基地和接轨站的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段线尾部和入段线尾部设有由道岔C1、道岔C2、道岔C3和道岔C4组成的方便列车、机车转线的一组交叉渡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基地和接轨站的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联合库内设有装卸车位,并在库外设置有实现运输车辆掉头的回转场地;所述检修联合库库后设有供新车上线的平台,库外设有供新车卸车的硬化道路,满足长度大于35m,宽度大于5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基地和接轨站的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用联合库F1中的停车日检线路设置在正对出入线的位置,运营车辆进出基地的走行距离最短。
CN201922250335.XU 2019-12-16 2019-12-16 中低速磁浮车辆基地和接轨站的布局结构 Active CN2115679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50335.XU CN211567926U (zh) 2019-12-16 2019-12-16 中低速磁浮车辆基地和接轨站的布局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50335.XU CN211567926U (zh) 2019-12-16 2019-12-16 中低速磁浮车辆基地和接轨站的布局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67926U true CN211567926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34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50335.XU Active CN211567926U (zh) 2019-12-16 2019-12-16 中低速磁浮车辆基地和接轨站的布局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679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01852B (zh) 城市轨道车辆段和接轨站的一体化布局结构
JP4689575B2 (ja) 都心地域へ増強される交通システム
CN102529980A (zh) 集约化有轨列车停车场结构
CN107539322B (zh) 一种倒推入库的城市轨道交通停车场出入线接轨结构
CN107804324B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尽端双线式洗车线布置结构
CN110936964A (zh) 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基地和接轨站的布局结构
CN110700318A (zh) 一种轨行区上方一体化开发的城际铁路地下车站
CN209833610U (zh) 一种贯通式有轨电车车辆基地总体结构
CN209620706U (zh) 城市轨道交通特大型地下双层停车场
CN211567926U (zh) 中低速磁浮车辆基地和接轨站的布局结构
CN107060390B (zh) 一种轨道车辆停靠站
CN202574213U (zh) 集约化有轨列车停车场结构
CN108032861B (zh) 一种轨道交通段场出入线接轨站工作站台的布置结构
CN213892472U (zh) 一种有轨电车出入车场的配线结构
CN212271741U (zh) 一种适用于市域d型动车组的运用库
CN114412249B (zh) 一种适用于智轨列车的联合检修库
CN212249395U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列车的横列式车辆基地结构
CN211395746U (zh) 一种轨行区上方一体化开发的城际铁路地下车站
CN112031490A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列车的移车台车辆基地结构及工艺流程
CN210939226U (zh) 一种悬挑式动力集中动车组头车检修作业平台
CN111894318A (zh) 一种适用于市域d型动车组的运用库
CN211685059U (zh) 有轨电车的车站布置结构
CN212562680U (zh) 适用于狭长地块的轨道交通场段布置结构
CN113104054A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接轨站布置结构及运行方法
CN211001301U (zh)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段镟轮线与洗车线合设的布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