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78469B - 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78469B
CN107878469B CN201710984431.XA CN201710984431A CN107878469B CN 107878469 B CN107878469 B CN 107878469B CN 201710984431 A CN201710984431 A CN 201710984431A CN 107878469 B CN107878469 B CN 1078784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parking
motor
car
libr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8443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78469A (zh
Inventor
宋云超
李加祺
张�浩
王海潮
殷勤
邱建平
邱绍峰
李经伟
郑青松
田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8443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784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78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784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784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784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00General arrangement of stations, platforms, or sidings; Railway networks; Rail vehicle marshalling syste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属于动车运用所领域,其为双层作业系统,包括地上层和地下层,地下层设置有地下停车场,用于存车,地上层和地下层以坡道形式的轨道连接,以能将地面上的动车运送至地下层停放,地上层包括地上停车场、检查库线、动走线、牵出线、交叉渡线,检查库线设置在检查库内,地上层用于动车的引入、检查以及存放。本发明通过设计地上层和地下层停车场,充分运用地下空间,有效地解决现有动车运用所占地小存车数量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车运用所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动车运用所工艺布局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动车运用所的工艺布局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新线的大规模建设与投入运营,很多占地面积小的新线无法解决检修工位多,检修设备多,车型号多样化等一系列问题。
原有的动车运用所在设计建设初期一般配合站段布局,并设置在城市比较繁华的区域,由于预留不充分,在面对高速铁路路网的快速发展,动车组数量急剧增加,个别运用所已经出现运用所停车场不够使用的现象,并且,随着动车组数量的持续增加,这种现象将进一步凸显。
由于运用所一般地处于城市的较繁华地段,居民区及公共设施较多,并且运用所存车场占地面积需求相对较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用现有工艺布局方法设计运用所,必将产生巨大拆迁费用,迫切需要改变现有设计工艺布局。
因此,有必要结合高速铁路的网络规划,提前对新线条件下动车运用所布局进行优化设计,以开发出一种新型的、能适应高速铁路网络规划的动车运用所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其目的在于,通过设计地上层和地下层停车场,充分运用地下空间,有效地解决现有动车运用所占地小存车数量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其为双层作业系统,包括地上层和地下层,地下层设置有地下停车场,用于存车,地上层和地下层以坡道形式的轨道连接,以能将地面上的动车运送至地下层停放,地上层包括地上停车场、检查库线、动走线、牵出线以及交叉渡线,牵出线和动走线相连通,地上停车场与交叉渡线和动走线均连通,停车场和检查库线相连通,检查库线设置在检查库内,地上层用于动车的引入、检查以及存放。
进一步的,动走线由运用所服务的客站引出,动走线用作动车组在车站与运用所通行的径路,牵出线分布在动走线的两侧,并与动走线相交,牵出线长度至少应满足调车模式下一列长编动车组调车作业的长度,其用于动车组在地上层与地下层间转场。
进一步的,地上停车场和动走线间设置有前咽喉区,地下停车场通过坡道形式的轨道连接前咽喉区处,前咽喉区用于承担出入段线与地上存车场的连接任务,前咽喉区为连接动走线和地上停车场的曲线形式铁轨。
进一步的,在前咽喉区和动走线间设置有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线,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线设置在轮对踏面检测棚内,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线连通地上层的交叉渡线,地上层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线内设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设备,轮对踏面检测棚棚外两端20米范围内及棚内股道为平坡直线段。
进一步的,叉渡线设于轮对踏面检测棚前,用来满足动车组能够通过双径路中的任意一条实现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
进一步的,地上存车场与地下存车场均用于承担动车组的存车任务,地上存车场股道有效长满足存放两列短编动车组的长度,地下层存车场股道有效长满足存放一列长编动车组的长度。
进一步的,在停车场和检查库线之间还设置了中部咽喉,中部咽喉设交叉渡线,以满足不同径路间的互联互通,地上中部咽喉区在为曲线状的铁轨。
进一步的,还包括地上层的洗车线,洗车线设置于中部咽喉靠近检查库一侧,用于承担动车组的外皮清洗作业,洗车线设置在洗车棚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临修及不落轮镟线,其设置于检查库线与中部咽喉的侧面,承担动车组轮对的镟轮作业以及动车组的临修作业,临修及不落轮镟线前与地上存车场相连接,后与检查库线相连接,临修及不落轮镟线D7设置在临修及不落轮镟库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走形线和检查库边跨,走形线连接临修及不落轮镟线线和地上停车场,走行线与洗车线相邻,检查库边跨设置在检查库侧方,用于零件存放、人员修改以及办公。
进一步的,地下停车场设置有地下层存车场前咽喉,该地下层存车场前咽喉以坡道形式的轨道连接前咽喉区。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动车组在运用所各场内运转过程中完全通过道岔及牵出线(道岔和迁出线都实质是不同结构形式的铁轨)来实现,并且占用道岔时间短,在整个转场过程中没有遇到限制通过区域,能够满足整个运用所进车检修要求。
本发明将动车运用所设计成上下两层,通过利用运用所地下空间,有效地解决占地小存车数量大的问题,在繁华城市的市区内建设运用所时减少了拆迁成本,可推广应用于以后城市中建设运用所的工程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层作业的动车运用所系统的布局结构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
1-轮对踏面检测棚 2-洗车棚 3-临修及不落轮镟库
4-检查库 5-检查库边跨
D1-动走线 D2-牵出线 D3-交叉渡线
D4-地上停车场 D5-洗车线 D6-走行线
D7-临修及不落轮镟线 D8-中部咽喉 D9-检查库线
D10-地下停车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中,创造性地将动车运用所设计成上下两层,上下两层如何布局,才能保证两层间能顺利引入动车、并对动车进行必要的检修、清洗以及其他作业,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上下两层停车场动车组如何转场,通过什么样的转场流程及何种路线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动车运用所双层作业系统,将地上停车场的地下区域建成地下存车场,使存车场成为立体空间。考虑进车流程要满足检修工艺需要,地下储存的车辆与地上停车同样需要经历进场检测,所以其流程相当于地面停车场的扩大,上下停车场在结构形式上为并联关系。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层作业的动车运用所系统的布局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轮对踏面检测棚,2为洗车棚,3为临修及不落轮镟库,4为检查库,5为检查库边跨。在图1中,数字标号设置在矩形边框中,其中矩形边框表示如上的数字标号都是表示建筑物,是设置的类似于“棚”和“库”类的建筑物。更具体,检查库边跨5用于拆卸下的零部件检修、工作人员休息或者现场办公。
此外,D1为动走线,D2为牵出线,D3为交叉渡线,D4为地上停车场,D5为洗车线,D6为走行线,D7为临修及不落轮镟线线,D8为中部咽喉,D9为检查库线,D10为地下停车场,以上标号D1至D10均表示道岔或者直线型铁轨组成的区域。在图1中,其以直线或者交叉线的形式示意。图1中,一些直线型铁轨之间具有较大角度的弯折,该弯折处在实际工程中对应为具有一定弯曲半径的曲线铁轨,用于列车组拐弯、爬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其为双层作业系统,包括地上层和地下层,地下层设置有地下停车场D10,用于存车,地上层和地下层以坡道形式的轨道连接,以能将地面上的动车运送至地下层停放,地上层包括地上停车场D4、检查库线D9、动走线D1、牵出线D2、交叉渡线D3,牵出线D2和动走线D1相连通,地上停车场D4与交叉渡线D3和动走线D1均连通,停车场D4和检查库线D9相连通,检查库线D9设置在检查库4内,地上层用于动车的引入、检查以及存放。
动走线D1由运用所服务的客站引出,动走线D1用作动车组在车站与运用所通行的径路,牵出线D2分布在动走线D1的两侧,并与动走线D1相交,牵出线D2长度至少应满足调车模式下一列长编动车组调车作业的长度,其用于动车组在地上层与地下层间转场。地上停车场D4和动走线D1间设置有前咽喉区,地下停车场D10通过坡道形式的轨道连接前咽喉区处,前咽喉区用于承担出入段线与地上存车场的连接任务,前咽喉区为连接动走线D1和地上停车场D4的曲线形式铁轨。在前咽喉区和动走线D1间设置有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线,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线设置在轮对踏面检测棚1内,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线连通地上层的交叉渡线D3,地上层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线内设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设备,轮对踏面检测棚棚外两端20米范围内及棚内股道为平坡直线段。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叉渡线D3设于轮对踏面检测棚1前,用来满足动车组能够通过双径路中的任意一条实现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在停车场D4和检查库线D9之间还设置了中部咽喉D8,中部咽喉设交叉渡线,以满足不同径路间的互联互通,地上中部咽喉区在为曲线状的铁轨。
本发明的动车运用所系统还包括地上层的洗车线D5、临修及不落轮镟线D7、第二牵出线、走形线D6和检查库边跨5,其中,洗车线D5设置于中部咽喉D8靠近检查库D9一侧,用于承担动车组的外皮清洗作业,洗车线D5设置在洗车棚2内。临修及不落轮镟线D7设置于检查库线D9与中部咽喉D8的侧面,承担动车组轮对的镟轮作业以及动车组的临修作业,临修及不落轮镟线D7前与地上存车场D4相连接,后与检查库线D9相连接,临修及不落轮镟线D7设置在临修及不落轮镟库3内。走形线D6连接临修及不落轮镟线线D7和地上停车场D4,走行线D6与洗车线D5相邻,检查库边跨5设置在检查库4侧方,用于零件存放、人员修改以及办公。第二牵出线位于检查库D9的一侧,并且与临修及不落轮镟线D7相连通,用于动车出入的周转过渡。
本发明的地下停车场D10设置有地下层存车场前咽喉,该地下层存车场前咽喉以坡道形式的轨道连接前咽喉区。
概括地说,本发明所述双层动车运用所工艺布局由出入段线、场外牵出线、地上层交叉渡线、地上层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线(含检测棚)、地上层停车场前咽喉、地上层存车场、地上层中部咽喉、地上层洗车线(含洗车库)、地上层不落轮镟线(含库房)、地上层临修线(含库房)、地上层检查库线(含检查库)、地下层存车场前咽喉、地下层存车场组成。其中,
(1)出入段线由运用所服务的客站引出,是动车组在车站与运用所通行的径路。
(2)场外牵出线,分设出入段线两侧,其长度至少应满足调车模式下一列长编动车组调车作业的长度。其用来动车组在地上层与地下层间转场。
(3)地上层交叉渡线,设于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棚前,用来满足动车组能够通过双径路中的任意一条实现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
(4)地上层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线(含检测棚),内设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设备,其棚外两端20米范围内及棚内股道应为平坡直线段。
(5)地上层停车场前咽喉,承担出入段线与存车场的连接任务,确保经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线的动车组抵达存车场。
(6)地上层存车场与地下层存车场,承担动车组的存车任务,其地上层存车场股道有效长宜满足存放2列短编动车组的长度,地下层存车场股道有效长宜满足存放1列长编动车组的长度。
(7)地上层中部咽喉,承担存车场与检查库的连接任务,中部咽喉设交叉渡线以满足不同径路间的互联互通。
(8)地上层洗车线(含洗车库),承担动车组的外皮清洗作业,设置于中部咽喉区靠近检查库一侧。
(9)地上层不落轮镟线(含库房),承担动车组轮对的镟轮作业,设置于检查库与中部咽喉区的侧面,其主要特征为前与存车场相连接,后与中部咽喉区相连接,这样既能满足存车场→不落轮镟线→中部咽喉→存车场的作业工艺,又能满足存车场→中部咽喉→不落轮镟线→中部咽喉→检查库的作业工艺。
(10)地上层临修线(含库房),承担动车组的临修作业,设置于检查库与中部咽喉区的侧面,其主要特征为前与存车场相连接,后与中部咽喉区相连接,这样既能满足存车场→临修线→中部咽喉→存车场的作业工艺,又能满足存车场→中部咽喉→临修线→中部咽喉→检查库的作业工艺。临修库宜与不落轮镟库合并设置。
本发明中,临修及不落轮镟线包括临修线和不落轮镟线,临修线和不落轮镟线相邻设置。
(11)地上层检查库线(含检查库),承担动车组的一二级检修作业。其规模大小由运用所承担的检修车数确定。
在实际工程实践中,结合高速铁路大规模建设和网络化运营的实际需求,为解决新线条件下原有动车运用所检修能力不足、需要合理布局新增检修资源的问题,分析新线建设对路网结构和动车运用所布局的影响,建立基于MD-VRP的动车组运用检修优化模型。
在分析新线建设对动车运用所布局影响的基础上,将动车组运用检修过程转化为一类有资源约束的多基地车辆路径问题(MD-VRP),构建多检修点的动车组运用检修优化模型,计算不同布局方案下动车组的运用情况,对新线条件下动车运用所的各布局方案进行比选。最后,以设定区域的高速铁路网络为例,设计了两种运用所的布局系统,通过计算比较各系统近远期的动车组运用情况,给出本申请中的动车运用所的推荐布局系统。
按照以上的工艺布局方法,本发明所述双层动车运用所检修主要由三类流程组成,分别为地上层进所流程、进地下层流程及所内上下层转场流程。三类流程具体内容包含如下:
1.地上层进所流程:
a.动走线→交叉渡线→地上停车场咽喉区(前咽喉区)→地上停车场
b.动走线→交叉渡线→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棚(也称轮对踏面检测棚)→地上停车场咽喉区(前咽喉区)→洗车线→进库咽喉(中部咽喉)→检查库
c.动走线→交叉渡线→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棚→地上停车场咽喉区→不落轮镟线(临修及不落轮镟线)→中部咽喉→地上停车场
d.动走线→交叉渡线→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棚→地上停车场咽喉区→临修线(临修及不落轮镟线)→中部咽喉→地上停车场
e.动走线→交叉渡线→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棚→地上停车场咽喉区→洗车线→中部咽喉→第二牵出线→地上停车场
2.进所地下层流程:
动走线→交叉渡线→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棚→地下停车场咽喉区→地下停车场
3.所内上下层转场流程:
a.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咽喉区→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棚→交叉渡线→牵出线→交叉渡线→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棚→地上停车场咽喉区→地上停车场
b.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咽喉区→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棚→交叉渡线→牵出线→交叉渡线→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棚→地上停车场咽喉区→洗车线→中部咽喉→检查库。
c.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咽喉区→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棚→交叉渡线→牵出线→交叉渡线→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棚→地上停车场咽喉区→不落轮镟线→中部咽喉→地上停车场。
d.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咽喉区→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棚→交叉渡线→牵出线→交叉渡线→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棚→地上停车场咽喉区→临修线→中部咽喉→地上停车场。
本发明中,“→”表示意思为“至”,比如,动走线→交叉渡线→地上停车场咽喉区(前咽喉区)→地上停车场,表示为,先从动走线至交叉渡线,接着从交叉渡线至地上停车场咽喉区(前咽喉区),然后从地上停车场咽喉区(前咽喉区)至地上停车场。其他使用符号“→”的地方,表示的含义按此类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为双层作业系统,包括地上层和地下层,地下层设置有地下停车场(D10),用于存车,
地上层和地下层以坡道形式的轨道连接,以能将地面上的动车运送至地下层停放,
地上层包括地上停车场(D4)、检查库线(D9)、动走线(D1)、牵出线(D2)、交叉渡线(D3),牵出线(D2)和动走线(D1)相连通,地上停车场(D4)与交叉渡线(D3)和动走线(D1)均连通,停车场(D4)和检查库线(D9)相连通,检查库线(D9)设置在检查库(4)内,地上层用于动车的引入、检查以及存放,
其中,动走线(D1)由运用所服务的客站引出,动走线(D1)用作动车组在车站与运用所通行径路,牵出线(D2)分布在动走线(D1)的两侧,并与动走线(D1)相交,牵出线(D2)长度至少应满足调车模式下一列长编动车组调车作业的长度,其用于动车组在地上层与地下层间转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其特征在于,地上停车场(D4)和动走线(D1)间设置有前咽喉区,地下停车场(D10)通过坡道形式的轨道连接前咽喉区处,前咽喉区用于承担出入段线与地上存车场的连接任务,前咽喉区为连接动走线(D1)和地上停车场(D4)的曲线形式铁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前咽喉区和动走线(D1)间设置有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线,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线设置在轮对踏面检测棚(1)内,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线连通地上层的交叉渡线(D3),地上层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线内设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设备,轮对踏面检测棚棚外两端20米范围内及棚内股道为平坡直线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其特征在于,交叉渡线(D3)设于轮对踏面检测棚(1)前,用来满足动车组能够通过双径路中的任意一条实现轮对踏面及受电弓检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其特征在于,地上存车场(D4)与地下存车场(D10)均用于承担动车组的存车任务,地上存车场股道有效长满足存放两列短编动车组的长度,地下层存车场股道有效长满足存放一列长编动车组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停车场(D4)和检查库线(D9)之间还设置了中部咽喉(D8),中部咽喉设交叉渡线,以满足不同径路间的互联互通,地上中部咽喉区在为曲线状的铁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上层的洗车线(D5),洗车线(D5)设置于中部咽喉(D8)靠近检查库(D9)一侧,用于承担动车组的外皮清洗作业,洗车线(D5)设置在洗车棚(2)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临修及不落轮镟线(D7),其设置于检查库线(D9)与中部咽喉(D8)的侧面,承担动车组轮对的镟轮作业以及动车组的临修作业,临修及不落轮镟线(D7)前与地上存车场(D4)相连接,后与检查库线(D9)相连接,临修及不落轮镟线(D7)设置在临修及不落轮镟库(3)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走行线(D6)和检查库边跨(5),走行线(D6)连接临修及不落轮镟线线(D7)和地上停车场(D4),走行线(D6)与洗车线(D5)相邻,
检查库边跨(5)设置在检查库(4)侧方,用于零件存放、人员休息以及办公。
CN201710984431.XA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 Active CN1078784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84431.XA CN107878469B (zh)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84431.XA CN107878469B (zh)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78469A CN107878469A (zh) 2018-04-06
CN107878469B true CN107878469B (zh) 2019-02-12

Family

ID=61781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84431.XA Active CN107878469B (zh)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784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2432B (zh) * 2019-05-30 2023-12-15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动车组逆变综合供电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227749U (zh) * 2011-08-30 2012-05-23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地下自动化停车场
CN203129650U (zh) * 2012-10-24 2013-08-14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敞开式轨道交通车辆停车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78469A (zh) 2018-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58579B (zh) 立体城市的建筑与交通一体化系统
JP4689575B2 (ja) 都心地域へ増強される交通システム
CN100425768C (zh) 一种公交车零换乘站点结构及零换乘快速公交系统
CN105551273B (zh) 一种有轨电车交叉口优先控制检测器位置的布设方法
CN103806353B (zh) 基于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高速公路巴士系统的设计方法
CN111086532A (zh) 超级地铁系统及其运行模式
CN104118451A (zh) 一种共享路权下有轨电车运行图编制及信号灯调整方法
CN107856675B (zh) 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控制方法
JP4795197B2 (ja) 都心地域の複合交通システム
CN106428028A (zh) 网格状悬挂式空中城市公交运输系统
CN107804324A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尽端双线式洗车线布置结构
CN107878469B (zh) 一种动车运用所系统
CN103213583A (zh) 双层运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Kuwabara et al. New solution for urban traffic: small-type monorail system
CN102582630A (zh) 一种城市高架桥式轻轨公共交通系统
CN209620706U (zh) 城市轨道交通特大型地下双层停车场
CN106087602B (zh)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洗车线布置结构
CN202227749U (zh) 轨道交通地下自动化停车场
CN102535282A (zh) 高架立体多层多功能公路
CN202499138U (zh) 双层运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Ushakova Development of underground space as transportation problem solution in St. Petersburg
CN113684732A (zh) 一种由有轨电车和高架组成的城市新型交通结构
CN203639771U (zh) 全封闭全立交快速公交道路系统
CN206635581U (zh) 立体城市的建筑与交通一体化系统
CN204136981U (zh) 城市轨道交通双层车辆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