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9640A -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和流体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和流体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09640A
CN113309640A CN202110210012.7A CN202110210012A CN113309640A CN 113309640 A CN113309640 A CN 113309640A CN 202110210012 A CN202110210012 A CN 202110210012A CN 113309640 A CN113309640 A CN 1133096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introduction
pipe
purge
flow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100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09640B (zh
Inventor
川西寛
石井直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309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96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096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96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25/08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adding fuel vapours drawn from engine fuel reservo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25/08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adding fuel vapours drawn from engine fuel reservoir
    • F02M25/0854Details of the absorption canis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25/08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adding fuel vapours drawn from engine fuel reservoir
    • F02M25/0872Details of the fuel vapour pipes or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25/08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adding fuel vapours drawn from engine fuel reservoir
    • F02M25/089Layout of the fuel vapour instal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Abstract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具备:泵安装部90,其设置于吸气管上;及,净化泵5,其具有吐出部71、第一导入管61及第二导入管66。净化泵5的泵主体6,具备形成有泵流道70的泵管7,所述泵流道70沿着轴线O延伸且将从第一导入管61导入的流体引导至吐出部71。在泵流道70之中的沿着轴线O比第一导入管61更靠近下游侧,形成有随着朝向下游直径减小的节流部73,在将泵主体6安装于泵安装部90的状态下,形成有将第二导入管66与泵流道70连接的连接流道78,并且,在将泵主体6从泵安装部90卸除的状态下,连接流道78与外部连通。

Description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和流体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和流体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具备燃料箱的车辆上,搭载有对在此燃料箱所产生的蒸发燃料进行处理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在以往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中,预先将在燃料箱所产生的蒸发燃料吸附于吸附罐的活性炭上,并将利用在吸气管中产生的负压而吸附于活性炭上的蒸发燃料以新鲜空气净化,然后导入吸气管并在发动机中燃烧。然而,当吸气管上设置有增压器的压缩机时,由于在增压时,此压缩机的下游侧形成正压,因此,无法将利用负压而吸附于活性炭上的蒸发燃料加以净化。
在专利文献1中,示出一种喷射泵,其用于具备增压器的内燃机。专利文献1所示的喷射泵,使从增压时形成高压的增压器下游侧导入的吸气,沿着形成有文丘里管的泵流道,朝向在增压时形成低压的增压器上游侧流动,并将利用在该吸气沿着文丘里管流动时产生的负压而吸附于活性炭上的蒸发燃料加以净化。
另外,如果利用这种文丘里效应的喷射泵从吸气管上脱落,被负压吸引的蒸发燃料可能会流出到大气中。因此,专利文献1所示的喷射泵,当喷射泵产生某种故障时,积极地消除负压生成功能,由此,来抑制蒸发燃料向大气中流出。
更具体来说,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发明中,将喷射泵以文丘里管分开,形成由上游部与下游部的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的组装体。即,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发明中,当连结喷射泵与吸气管的螺栓松动时,上游部与下游部脱离而使文丘里管损坏,因此,导致负压生成功能消失。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858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发明,在将喷射泵作成组装体的情况下,为了检查该喷射泵的原始的负压生成功能的好坏,除了将上游部与下游部组装之外,还需要将其装配到吸气管上。即,专利文献1所示的喷射泵本身不能检查负压生成功能。另外,为了进行检查,需要组装喷射泵,比较麻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和流体处理装置,能够省时省力地检查负压生成功能的好坏。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1)本发明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例如,后述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2),具备:泵安装部(例如,后述的泵安装部90),其设置于内燃机(例如,后述的发动机1)的吸气通道(例如,后述的吸气管4)之中的比增压器(例如,后述的增压器93)更靠近上游侧;净化泵(例如,后述的净化泵5),其具有吐出部(例如,后述的吐出部71)、第一导入部(例如,后述的第一导入管61)及第二导入部(例如,后述的第二导入管66);旁路通道(例如,后述的旁路管35),其将前述吸气通道之中的比前述增压器更靠近下游侧与前述第一导入部连通;及,净化通道(例如,后述的第一净化管33和第二净化管36),其将具有吸附蒸发燃料的吸附材料的吸附罐(例如,后述的吸附罐32)与前述第二导入部连通;并且,在将前述净化泵安装于前述泵安装部的状态下,将从前述第一和第二导入部导入的流体,经由前述吐出部朝向前述吸气通道内吐出;所述蒸发燃料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前述净化泵是形成有泵流道(例如,后述的泵流道70)的筒形,所述泵流道沿着从前述第一导入部导入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例如,后述的轴线O)延伸且将从前述第一导入部导入的流体引导至前述吐出部;在前述泵流道之中的比前述第一导入部沿着流动方向更靠近下游侧,形成有随着朝向下游直径减小的节流部(例如,后述的节流部73);在将前述净化泵安装于前述泵安装部的状态下,形成有将前述第二导入部与前述泵流道连接的连接流道(例如,后述的连接流道78);并且,在将前述净化泵从前述泵安装部卸除的状态下,前述连接流道与外部连通。
此时优选的是,在前述净化泵之中的比前述节流部更靠近前述第一导入部侧,形成有与前述泵流道连通的贯穿孔(例如,后述的贯穿孔75),前述第二导入部是在内部形成有管道(例如,后述的第二管道67)的管状,并且,在将前述净化泵安装于前述泵安装部的状态下,作为经由前述贯穿孔将前述管道与前述泵流道连接的空间,划分形成有前述连接流道。
此时优选的是,前述净化泵具备:筒部(例如,后述的泵管7),其内部形成有前述泵流道且在外周部形成有前述贯穿孔;及,凸缘部(例如,后述的凸缘部8),其设置于前述筒部之中的比前述贯穿孔更靠近前述第一导入部侧且沿着与前述泵流道正交的方向延伸;前述第二导入部设置于前述凸缘部的第一导入部侧的面(例如,后述的表面8a)上,前述管道贯穿前述凸缘部,并且,在将前述净化泵安装于前述泵安装部的状态下,前述泵安装部,在作为前述凸缘部的前述吐出部侧的面(例如,后述的背面8b)且包围前述筒部与前述管道的环形的密封面(例如,后述的密封面84)上紧密接触。
本发明的流体处理装置(例如,后述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2),具备具有吐出部(例如,后述的吐出部71)、第一导入部(例如,后述的第一导入管61)及第二导入部(例如,后述的第二导入管66)的主体(例如,后述的泵主体6),在将该主体安装于安装部的状态下,将从前述第一和第二导入部导入的流体从前述吐出部吐出,所述流体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前述主体是形成有泵流道(例如,后述的泵流道70)的筒形,所述泵流道沿着从前述第一导入部导入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例如,后述的轴线O)延伸且将从前述第一导入部导入的流体引导至前述吐出部;在前述泵流道之中的比前述第一导入部沿着流动方向更靠近下游侧,形成有随着朝向下游直径减小的节流部(例如,后述的节流部73);在将前述主体安装于前述安装部的状态下,形成有将前述第二导入部与前述泵流道连接的连接流道(例如,后述的连接流道78);并且,在将前述主体从前述安装部卸除的状态下,前述连接流道与外部连通。
(发明的效果)
(1)在本发明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中,净化泵具有:第一导入部,其与吸气通道之中的比增压器更靠近下游侧连接;第二导入部,其与吸附罐连接;及,吐出部。净化泵是形成有泵流道的筒形,所述泵流道沿着从前述第一导入部导入的流体的流动方向延伸且将从前述第一导入部导入的流体引导至前述吐出部。另外,在该泵流道中形成有节流部,所述节流部的直径随着从第一导入部侧朝向吐出部侧减小。从第一导入部对这种净化泵供应流体,并从吐出部排出,利用文丘里效应会在泵流道内产生负压(负压生成功能)。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将净化泵安装于泵安装部的状态下,所述泵安装部设置于内燃机的吸气通道之中的比增压器更靠近上游侧,形成有将第二导入部与泵流道连接的连接流道。因此,在将净化泵安装于泵安装部的状态下,在增压时形成高压的增压器下游侧的吸气,流入第一导入部,在泵流道中流动,并被吐出至在增压时形成低压的增压器上游侧的吸气通道内。另外,一旦这样地在泵流道中有吸气流动,利用上述的负压生成功能,包含蒸发燃料的气体从吸附罐经由第二导入部和连接流道而流入泵流道内,并从吐出部吐出至吸气通道内。即,表现出蒸发燃料吸引功能,也就是在将净化泵安装于泵安装部的状态下,包含蒸发燃料的气体从第二导入部流入泵流道内。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将净化泵从泵安装部卸除的状态下,上述连接流道与外部连通。因此,当净化泵从泵安装部脱离时,虽然保持了负压生成功能,但由于连接流道与外部连通,因此,包含蒸发燃料的气体不会由于该负压而从吸附罐侧流向第二导入部侧。因此,根据本发明,即使净化泵从泵安装部脱离,蒸发燃料也不会被放出至大气中。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当净化泵从泵安装部脱离时,在负压生成功能和蒸发燃料吸引功能之中,能够仅使蒸发燃料吸引功能消失。因此,根据本发明,净化泵本身能够检查负压生成功能的好坏,进一步,在将净化泵从泵安装部卸除时,能够防止蒸发燃料被放出至大气中。
(2)在本发明中,在筒形的净化泵之中的比节流部更靠近第一导入部侧,形成有与泵流道连通的贯穿孔,在将净化泵安装于泵安装部的状态下,作为经由贯穿孔来连接第二导入部的管道和泵流道的空间,划分形成有连接流道。由此,相较于利用管部件来形成将第二导入部与泵流道连接的连接流道,能够简化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3)在本发明中,藉由形成有泵流道的筒部、及凸缘部来构成净化泵,所述凸缘部设置于该筒部之中的比贯穿孔更靠近第一导入部侧,并且,将第二导入部设置于凸缘部的第一导入部侧的面上。另外,在本发明中,在将净化泵安装于泵安装部的状态下,使泵安装部紧密接触在作为凸缘部的吐出部侧的面且包围筒部和第二导入部的管道的环形的密封面。由此,能够利用简单的构造,划分形成连接流道,所述连接流道将第二导入部与泵流道连接。
(4)根据本发明,利用与上述的(1)的发明相同的理由,在流体处理装置的主体从安装部脱离时,在负压生成功能和流体吸引功能之中,能够仅使流体吸引功能消失。因此,根据本发明,流体处理装置的主体本身,能够检查负压生成功能的好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与应用了该蒸发燃料处理装置的发动机的吸气系统的构造的图。
图2是净化泵的立体图。
图3是从第一导入管侧观察净化泵的正面图。
图4是净化泵的平面图。
图5是净化泵的剖面图。
图6是从净化泵侧观察泵安装部的立体图。
图7是泵主体和泵安装部的立体图。
图8是泵主体和泵安装部的剖面图。
图9是将泵主体和泵安装部的一部分剖开的立体图。
图10是泵主体和泵安装部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图式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绘示本实施方式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2和应用了该蒸发燃料处理装置2的内燃机(以下简称为“发动机”)1的吸气系统的构造的图。
在对发动机1的未图示的各气缸供应空气的吸气管4上,从上游侧向下游侧,依次设置有:空气净化器91,其去除空气中的异物;空气流量计92,其产生与经由吸气管4而导入各气缸内的空气的流量对应的信号;增压器93的压缩机94,其使用发动机1的排气的能量来压缩吸气;及,中冷器90,其将吸气冷却。
在吸气管4之中的比压缩机94更靠近上游侧且比空气流量计92更靠近下游侧设置有泵安装部90,所述泵安装部90安装有后述的净化泵5的泵主体6。在吸气管4之中的比压缩机94和中冷器90更靠近下游侧设置有返流部97,所述返流部97安装有后述的旁路管35。另外,在吸气管4之中,在比返流部97更靠近下游侧设置有导入部98,所述导入部98安装有后述的第一净化管33。这些泵安装部90、返流部97及导入部98皆为管状。这些泵安装部90、返流部97及导入部98,例如利用焊接接合于吸气管4,由此,与吸气管4形成为一体。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2,具备:燃料箱3,其储存发动机1的燃料;吸附罐32,其经由加料管31而与燃料箱3连接;第一净化管33,其将吸附罐32与导入部98连接;净化控制阀34,其设置于该第一净化管33上;净化泵5,其具有吐出部71、第一导入管61及第二导入管66,并将从第一导入管61和第二导入管66导入的流体从吐出部71吐出;旁路管35,其将第一导入管61与返流部97连接;第二净化管36,其从第一净化管33分支,并到达净化泵5的第二导入管66;及,电子控制单元38(以下使用缩写“ECU 38”)。
吸附罐32,具备吸附蒸发燃料的未图示的吸附材料(具体为例如活性炭)。在燃料箱3内产生的蒸发燃料,经由加料管31被导入吸附罐32内,并暂时存储在该吸附材料中。在该吸附罐32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7。压力传感器37,将与吸附罐32内的压力对应的检测信号发送至ECU 38。
吸附罐32,经由第一净化管33,与导入部98连接。在第一净化管33上,设置有净化控制阀34。一旦打开该净化控制阀34,吸附罐32的内部与吸气管4的内部将会连通;而一旦关闭净化控制阀34,吸附罐32的内部与吸气管4的内部将会被隔断。在将增压器93的压缩机94的旋转停止的非增压区域,在吸气管4的内部产生负压,其压力低于大气压。在非增压区域,利用该负压使空气从吸附罐32流入吸气管4,被吸附在吸附罐32内的吸附材料上的蒸发燃料,与该空气流动一起流入吸气管4内,以供发动机1的燃烧。
第二净化管36,从第一净化管33之中的比净化控制阀34更靠近导入部98侧分支,并到达净化泵5的第二导入管66。一旦打开净化控制阀34,吸附罐32的内部将会与第二导入管66连通;而一旦关闭净化控制阀34,吸附罐32的内部与第二导入管66将会被隔断。
旁路管35,将吸气管4的返流部97与净化泵5的第一导入管61连接。另外,净化泵5的泵主体6安装于吸气管4的泵安装部90上。在使增压器93的压缩机94旋转驱动的增压区域,在吸气管4的内部之中的比压缩机94更靠近下游侧产生正压,其压力大于大气压。因此,在增压区域中,利用该正压使空气从返流部97流入第一导入管61。
如下文参考图2至图5等详细说明,净化泵5的泵主体6为筒形,在形成于其内部的泵流道上设置有节流部。另外,在将泵主体6安装于泵安装部90的状态下,第一导入管61和第二导入管66,与泵主体6的泵流道连通。因此,一旦在增压区域中,空气从返流部97被导入第一导入管61,在来自该第一导入管61的空气流动于泵主体6内的泵流道的过程中,将会产生负压。在增压区域,利用该负压使空气从吸附罐32流入第二导入管66,于是被吸附在吸附罐32内的吸附材料上的蒸发燃料,与该空气流动一起从泵主体6吐出至吸气管4的内部。
如上所述,在蒸发燃料处理装置2中,在非增压时,被吸附在吸附罐32内的蒸发燃料,在吸气管4内产生的负压下,经由第一净化管33而从导入部98供应至吸气管4内。另外,在增压时,被吸附在吸附罐32内的蒸发燃料,由利用在吸气管4之中的压缩机94的下游侧产生的正压而运行的净化泵5,经由第二净化管36和净化泵5,从泵安装部90供应至吸气管4内。
ECU38是一种微型计算机,其由将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进行A/D转换的I/O接口、存储各种数据和各种程序的RAM和ROM等、执行各种程序的CPU、及以由该处理决定的形式来开闭驱动净化控制阀34的驱动电路等构成。此处,作为在ECU38中执行的程序,例如有以下程序:在如上所述的路径中净化被吸附在吸附罐32内的蒸发燃料时,开关净化控制阀34的程序、及使用压力传感器37的检测信号来检测净化泵的异常的程序。
接下来,针对净化泵5的构造,参考图2至图5进行说明。
图2是从第一导入管61和第二导入管66侧来观察净化泵5的泵主体6的立体图,图3是从第一导入管61和第二导入管66侧来观察泵主体6的正面图,图4是泵主体6的平面图,图5是泵主体6的剖面图。
泵主体6具备:泵管7,其为圆筒形的管部件;凸缘部8,其设置于泵管7的一端侧;第一导入管61,其为设置于凸缘部8上的圆筒形的管部件;及,第二导入管66,其为设置于凸缘部8上的圆筒形的管部件。
如图5所示,在泵管7的内部形成有泵流道70,所述泵流道70从设置有凸缘部8的基端侧朝向顶端侧沿着轴线O延伸。泵流道70的基端侧被设置于凸缘部8上的第一导入管61封闭。另外,泵流道70的顶端侧,在将泵管7安装于泵安装部90上的状态下,成为面对吸气管4的内部的吐出部71。
在泵流道70上,从凸缘部8侧朝向吐出部71侧依次形成有直线部72、节流部73及扩径部74。直线部72的内径沿着轴线O基本恒定。相对于此,节流部73的内径沿着轴线O从凸缘部8侧朝向吐出部71侧减小。另外,扩径部74的内径沿着轴线O从凸缘部8侧朝向吐出部71侧增大。
在泵管7的外周部,从凸缘部8侧朝向吐出部71侧依次形成有多个贯穿孔75、及槽部76。多个贯穿孔75,在泵管7的外周部之中,形成于比节流部73更靠近凸缘部8侧。泵流道70的直线部72,在多个贯穿孔75中,与泵管7的外部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在泵管7的外周部沿着泵管7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有四个贯穿孔75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形成贯穿孔75的位置和贯穿孔75的位置并不限于此。
槽部76是沿着泵管7的圆周方向延伸的圆环形,在剖面视图中为凹形。槽部76形成在比多个贯穿孔75更靠近吐出部71侧。在该槽部76上,嵌合有圆环形的第一密封部件77。
凸缘部8是沿着与泵流道70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板形。在凸缘部8上,设置有第一导入管61和第二导入管66。
第一导入管61具备:管部主体63,其为圆筒形管部件,其内部形成有直线形的第一管道62;及,凸缘部64,其设置于管部主体63上。在管部主体63的基端侧,形成有与旁路管35连接的连接部63a,在管部主体63的顶端侧,形成有面向泵流道70内的喷嘴63b。在第一管道62之中的喷嘴63b侧形成有节流部62a,所述节流部62a的直径随着从连接部63a侧朝向喷嘴63b侧减小。凸缘部64朝向与第一管道62正交的方向延伸。另外,如图3所示,当沿着第一管道62观察时,凸缘部64为圆盘形。
如图5所示,使凸缘部64之中的喷嘴63b侧的面与泵管7的凸缘部8的表面8a紧密接触,由此,使第一导入管61固定于凸缘部8上。由此,泵流道70的基端侧被第一导入管61的凸缘部64封闭。另外,第一导入管61,以第一管道62与泵流道70的轴线O同轴且喷嘴63b沿着轴线O比贯穿孔75位于更靠近吐出部71侧的方式,被固定于凸缘部8。如图5所示,第一导入管61的喷嘴63b,优选为设置于泵流道70内之中的直线部72与节流部73的边界附近。因此,从第一导入管61的连接部63a侧被导入第一管道62内的空气,从喷嘴63b沿着与轴线O同轴的流动方向喷出。另外,从喷嘴63b喷出的空气,由泵流道70沿着轴线O被引导至吐出部71。
第二导入管66是其内部形成有直线形的第二管道67的圆筒形管部件。第二导入管66,以与第一导入管61的第一管道62和轴线O平行且与凸缘部8正交的方式,设置于凸缘部8的表面8a上。在第二导入管66的基端侧形成有与第二净化管36连接的连接部66a,第二导入管66的顶端侧与凸缘部8连接。第二导入管66的第二管道67,贯穿凸缘部8的背面8b侧。另外,如图2和图5所示,第二导入管66,从凸缘部8之中的第一导入管61沿着轴线O的径向设置于间隔特定的距离的位置上。因此,第二管道67之中的凸缘部8的背面8b侧的部分即导入ロ67a,沿着轴线O的径向位于比贯穿孔75更靠近外侧。
在凸缘部8的外周部,形成有作为从表面8a贯穿至背面8b的贯穿孔的第一螺栓插通孔81和第二螺栓插通孔82。如图3所示,这些螺栓插通孔81,82,以在第一导入管61与第二导入管66之间且夹持通过第一导入管61和第二导入管66的虚拟线L的方式,被形成在凸缘部8的外周部。
在如上所述的净化泵5中,从旁路管35导入第一导入管61的空气,从第一导入管61的喷嘴63b朝向泵流道70内沿着与轴线O同轴的流动方向喷出,并经过节流部73和扩径部74从吐出部71吐出。此时,从喷嘴63b喷出的空气,由于通过节流部73并在其流道截面积变窄的过程中加速,因此,利用文丘里效应会在泵流道70的内部产生负压。另外,利用该负压,泵管7的外部的空气经由多个贯穿孔75被导入泵流道70的内部。以下,将净化泵5的这种功能称为负压生成功能。如上所述,即使在以下所说明的未安装泵安装部90的状态下,净化泵5也会发挥负压生成功能。
图6是从净化泵5侧观察泵安装部90的立体图,图7是泵主体6和泵安装部90的立体图,图8是泵主体6和泵安装部90的剖面图,图9是将泵主体6和泵安装部90的一部分剖开的立体图。此外,在图7至图9中,示出将泵主体6安装于泵安装部90的状态。
如图6所示,泵安装部90具备:收容部900,其从泵主体6侧观察呈凹形;及,凸缘部905,其设置于收容部900之中的泵主体6侧的端缘。如图7和图8所示,泵安装部90,在将其安装于泵主体6的状态下,覆盖泵主体6之中的凸缘部8的背面8b与泵管7的一部分。
收容部900具备:侧壁部901,其沿着轴线O延伸;及,底部902,其与轴线O正交。
如图8所示,沿着侧壁部901的轴线O的长度,大于泵管7之中的从凸缘部8的背面8b沿着轴线O至多个贯穿孔75为止的长度。因此,侧壁部901,在将泵主体6安装于泵安装部90的状态下,多个贯穿孔75沿着轴线O的径向相对向。
如图8所示,底部902,在将泵主体6安装于泵安装部90的状态下,形成有:泵管插通孔903,其是供泵管7插通的贯穿孔;及,底面904,其与形成在凸缘部8的背面8b上的导入ロ67a相对向。
泵管插通孔903具备沿着轴线O延伸的内壁面903a。内壁面903a的内径,比泵管7的槽部76的外径稍大且比第一密封部件77的外径小。因此,一旦将泵管7插通泵管插通孔903,设置于槽部76上的第一密封部件77就会弹性变形,第一密封部件77的整个外周面与内壁面903a紧密接触。由此,在将泵主体6安装于泵安装部90的状态下,泵管7与泵管插通孔903之间被密封。
底面904,在与轴线O正交的面内,从泵管插通孔903朝向导入ロ67a侧延伸。在将泵主体6安装于泵安装部90的状态下,底面904沿着轴线O与导入ロ67a相对向。
凸缘部905,沿着与轴线O正交的方向,朝向径向外侧延伸。在凸缘部905的泵主体6侧的面上,从轴线O侧朝向径向外侧,依次形成有密封安装槽906和安装面907。
安装面907几乎是平坦的。如图7至图9所示,在将泵主体6安装于泵安装部90的状态下,安装面907与泵主体6之中的凸缘部8的背面8b相接。另外,在安装面907上,在将泵主体6安装于泵安装部90的状态下,形成有与设置于凸缘部8上的两个螺栓插通孔81,82同轴的两个螺栓插通孔907a,907b。因此,泵主体6与泵安装部90,在使泵主体6的螺栓插通孔81,82和泵安装部90的螺栓插通孔907a,907b为同轴的状态下,分别将螺栓B1,B2插通在这些插通孔中,并加以紧固,由此,进行安装。
密封安装槽906,从泵主体6侧沿着轴线O观察为环形,在剖面视图中为凹形。密封安装槽906的底面低于安装面907。即,密封安装槽906的底面,沿着轴线O位于比安装面907更靠近底部902侧。在密封安装槽906上,嵌合有圆环形的第二密封部件908。在使第二密封部件908嵌合于密封安装槽906的状态下,第二密封部件908的泵主体6侧的面,高于安装面907。
另外,这些环形密封安装槽906和第二密封部件908,从泵主体6侧沿着轴线O观察,比两个螺栓插通孔907a,907b更靠近内侧,且包围底面904和泵管插通孔903。因此,在将泵主体6安装于泵安装部90的状态下,设置于密封安装槽906上的第二密封部件908弹性变形,并与作为包围凸缘部8的背面8b之中的泵管7和第二导入管66的导入ロ67a的线状的面即环形的密封面84紧密接触(参考图3中的虚线)。由此,在将泵主体6安装于泵安装部90的状态下,泵主体6的凸缘部8的背面8b与泵安装部90的凸缘部905之间被密封。
如上所述,在将泵主体6安装于泵安装部90的状态下,泵主体6的泵管7和凸缘部8,与泵安装部90的泵管插通孔903和凸缘部905之间,分别被第一密封部件77和第二密封部件908密封。另外,在将泵主体6安装于泵安装部90的状态下,形成在泵管7上的多个贯穿孔75沿着轴线O的径向与侧壁部901相对向,形成在凸缘部8的背面8b的导入ロ67a沿着轴线O与底面904相对向。因此,如图8所示,在将泵主体6安装于泵安装部90的状态下,作为经由多个贯穿孔75将泵流道70与第二导入管66的第二管道67连接的空间,划分形成有连接流道78。
因此,在将泵主体6安装于泵安装部90的状态下,从旁路管45向第一导入管61导入空气,由此,如上所述地使净化泵5发挥负压生成功能,从第二导入管66的第二管道67,经由连接流道78和贯穿孔75,向泵流道70产生空气的流动。因此,经由连接于第二导入管66的第二净化管36,存储在吸附罐32的吸附材料上的蒸发燃料,经过第二导入管66的第二管道67、连接流道78及贯穿孔75而被吸引至泵流道70内,与从第一导入管61喷出的空气一起从吐出部71吐出至吸气管4内。以下,在将泵主体6安装于泵安装部90的状态下,发挥的如上所述的功能称为蒸发燃料吸引功能。如上所述,在将泵主体6安装于泵安装部90的状态下,净化泵5同时发挥负压生成功能和蒸发燃料吸引功能。
图10是泵主体6和泵安装部90的剖面图。更具体来说,在图10中示出将泵主体6从泵安装部90卸除的状态。
如图10所示,将泵主体6从泵安装部90卸除后,在设置于泵安装部90上的第二密封部件908与凸缘部8的背面8b的密封面84之间会形成间隙,进一步,在设置于泵管7上的第一密封部件77与泵安装部90的内壁面903a之间形成间隙。因此,在将泵主体6从泵安装部90卸除的状态下,将导入ロ67a与贯穿孔75连接的连接流道78,与泵主体6和泵安装部90的外部连通。因此,在将泵主体6从泵安装部90卸除的状态下,在负压生成功能和蒸发燃料吸引功能之中,只有蒸发燃料吸引功能消失。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净化泵5,无论基于任何理由将泵主体6从泵安装部90卸除的情况下,由于蒸发燃料吸引功能消失,因此,蒸发燃料不会被放出至大气中。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2,起到以下效果:
(1)净化泵5的泵主体6具有:第一导入管61,其与吸气管4之中的比增压器93更靠近下游侧连接;第二导入管66,其与吸附罐32连接;及,吐出部71。泵主体6是形成有泵流道70的筒形,所述泵流道70沿着轴线O延伸且将从第一导入管61导入的空气引导至吐出部71。另外,在该泵流道70上形成有节流部73,所述节流部73的直径随着从第一导入管61侧向吐出部71侧减小。一旦从第一导入管61对这种净化泵5供应空气,并从吐出部71排出,则利用文丘里效应会在泵流道70内产生负压。
另外,在将泵主体6安装于泵安装部90的状态下,所述泵安装部90设置于发动机1的吸气管4之中的比增压器93更靠近上游侧,形成有将第二导入管66与泵流道70连接的连接流道78。因此,在将泵主体6安装于泵安装部90的状态下,在增压时形成高压的增压器下游侧的空气流入第一导入管61,在泵流道70中流动,并被朝向在增压时形成低压的增压器上游侧的吸气管4内吐出。另外,一旦这样在泵流道70中有空气流动,则利用负压生成功能,包含蒸发燃料的气体从吸附罐32经由第二导入管66和连接流道78流入泵流道70内,并从吐出部71吐出至吸气管4内。即,表现出蒸发燃料吸引功能,也就是在将泵主体6安装于泵安装部90的状态下,包含蒸发燃料的气体从第二导入管66流入泵流道70内。
另外,在将泵主体6从泵安装部90卸除的状态下,上述连接流道78与外部连通。因此,当泵主体6从泵安装部90脱离时,虽然保持了负压生成功能,但由于连接流道78与外部连通,因此,包含蒸发燃料的气体不会利用该负压从吸附罐32侧流向第二导入管66侧。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2,即使在泵主体6与泵安装部90脱离的情况下,蒸发燃料也不会被放出至大气中。如上所述,根据蒸发燃料处理装置2,在泵主体6从泵安装部90脱离时,负压生成功能和蒸发燃料吸引功能中,只可以使蒸发燃料吸引功能消失。因此,根据蒸发燃料处理装置2,利用净化泵5单体可以检查负压生成功能的好坏,进一步,在将净化泵5从泵安装部90卸除时,可以防止蒸发燃料被放出至大气中。
(2)在蒸发燃料处理装置2中,在筒形的泵管7之中的比节流部73更靠近第一导入管61侧,形成与泵流道70连通的贯穿孔75,在将泵主体6安装于泵安装部90的状态下,作为经由贯穿孔75而连接第二导入管66的第二管道67和泵流道70的空间,划分形成连接流道78。由此,相较于利用管部件形成有将第二导入管66与泵流道70连接的连接流道78,可以简化蒸发燃料处理装置2。
(3)在蒸发燃料处理装置2中,藉由形成有泵流道70的泵管7、及凸缘部8来构成泵主体6,所述凸缘部8设置于该泵管7之中的比贯穿孔75更靠近第一导入管61侧,并将第二导入管66设置于凸缘部8的表面8a上。另外,在蒸发燃料处理装置2中,在将泵主体6安装于泵安装部90的状态下,使泵安装部90与作为凸缘部8的背面8b且包围泵管7和第二导入管66的第二管道67的环形的密封面84紧密接触。由此,可以利用简单的构造,划分形成连接流道78,所述连接流道78将第二导入管66与泵流道70连接。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对细节的构成进行适当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针对将净化泵5应用于蒸发燃料处理装置2上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净化泵5也可以用作将从第一导入管61和第二导入管66导入的任意的流体从吐出部71吐出的流体处理装置。
附图标记
1 发动机(内燃机)
2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流体处理装置)
4 吸气管(吸气通道)
5 净化泵
6 泵主体(主体)
7 泵管(筒部)
8 凸缘部
8a 表面
8b 背面
32 吸附罐
33 第一净化管(净化通道)
35 旁路管(旁路通道)
36 第二净化管(净化通道)
61 第一导入管(第一导入部)
62 第一管道
66 第二导入管(第二导入部)
67 第二管道(管道)
67a 导入口
70 泵流道
71 吐出部
73 节流部
75 贯穿孔
77 第一密封部件
78 连接流道
84 密封面
90 泵安装部
93 增压器
O 轴线(流动方向)

Claims (4)

1.一种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具备:
泵安装部,其设置于内燃机的吸气通道之中的比增压器更靠近上游侧;
净化泵,其具有吐出部、第一导入部及第二导入部;
旁路信道,其将前述吸气通道之中的比前述增压器更靠近下游侧与前述第一导入部连通;及,
净化通道,其将具有吸附蒸发燃料的吸附材料的吸附罐与前述第二导入部连通;
并且,在将前述净化泵安装于前述泵安装部的状态下,将从前述第一和第二导入部导入的流体,经由前述吐出部朝向前述吸气通道内吐出;
所述蒸发燃料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
前述净化泵是形成有泵流道的筒形,所述泵流道沿着从前述第一导入部导入的流体的流动方向延伸且将从前述第一导入部导入的流体引导至前述吐出部;
在前述泵流道之中的比前述第一导入部沿着流动方向更靠近下游侧,形成有随着朝向下游直径减小的节流部;
在将前述净化泵安装于前述泵安装部的状态下,形成有将前述第二导入部与前述泵流道连接的连接流道;
并且,在将前述净化泵从前述泵安装部卸除的状态下,前述连接流道与外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其中,在前述净化泵之中的比前述节流部更靠近前述第一导入部侧,形成有与前述泵流道连通的贯穿孔,
前述第二导入部是在内部形成有管道的管状,
并且,在将前述净化泵安装于前述泵安装部的状态下,作为经由前述贯穿孔将前述管道与前述泵流道连接的空间,划分形成有前述连接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其中,前述净化泵具备:筒部,其内部形成有前述泵流道且在外周部形成有前述贯穿孔;及,凸缘部,其设置于前述筒部之中的比前述贯穿孔更靠近前述第一导入部侧且沿着与前述泵流道正交的方向延伸;
前述第二导入部设置于前述凸缘部的第一导入部侧的面上,
前述管道贯穿前述凸缘部,
并且,在将前述净化泵安装于前述泵安装部的状态下,前述泵安装部,在作为前述凸缘部的前述吐出部侧的面且包围前述筒部与前述管道的环形的密封面上紧密接触。
4.一种流体处理装置,具备具有吐出部、第一导入部及第二导入部的主体,在将该主体安装于安装部的状态下,将从前述第一和第二导入部导入的流体从前述吐出部吐出,
所述流体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
前述主体是形成有泵流道的筒形,所述泵流道沿着从前述第一导入部导入的流体的流动方向延伸且将从前述第一导入部导入的流体引导至前述吐出部;
在前述泵流道之中的比前述第一导入部沿着流动方向更靠近下游侧,形成有随着朝向下游直径减小的节流部;
在将前述主体安装于前述安装部的状态下,形成有将前述第二导入部与前述泵流道连接的连接流道;
并且,在将前述主体从前述安装部卸除的状态下,前述连接流道与外部连通。
CN202110210012.7A 2020-02-26 2021-02-24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和流体处理装置 Active CN1133096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30625 2020-02-26
JP2020030625A JP7038154B2 (ja) 2020-02-26 2020-02-26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及び流体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9640A true CN113309640A (zh) 2021-08-27
CN113309640B CN113309640B (zh) 2023-03-21

Family

ID=77365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10012.7A Active CN113309640B (zh) 2020-02-26 2021-02-24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和流体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52985B2 (zh)
JP (1) JP7038154B2 (zh)
CN (1) CN1133096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184239A (ja) 2021-05-31 2022-12-1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2022184241A (ja) 2021-05-31 2022-12-1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2022184240A (ja) * 2021-05-31 2022-12-1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CN117980599A (zh) * 2021-09-24 2024-05-03 石通瑞吉控制装置公司 具有集成的控制和通信系统的蒸发排放泄漏检查模块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03708A (en) * 1976-02-27 1977-08-31 Hitachi Ltd Jet pump
JPH048800U (zh) * 1990-05-11 1992-01-27
JPH0539758A (ja) * 1991-07-31 1993-02-19 Suzuki Motor Corp タンクエバポシステム
JP2005030324A (ja) * 2003-07-08 2005-02-03 Honda Motor Co Ltd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CN201334970Y (zh) * 2008-12-08 2009-10-28 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燃油蒸发回收装置
JP2009300027A (ja) * 2008-06-16 2009-12-24 Nippon Soken Inc エジェクタおよびエジェクタ式冷凍サイクル
JP2013245568A (ja) * 2012-05-23 2013-12-09 Hamanako Denso Co Ltd 蒸発燃料パージ装置
JP2014101873A (ja) * 2012-11-22 2014-06-05 Toyota Motor Corp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CN106337762A (zh) * 2016-09-07 2017-01-18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燃油蒸发排放控制及诊断系统
US20170167415A1 (en) * 2015-12-14 2017-06-15 Hamanakodenso Co., Ltd. Fuel vapor purge system
CN108223109A (zh) * 2016-12-09 2018-06-29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JP2019085893A (ja) * 2017-11-02 2019-06-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及び流体処理装置
JP2019173674A (ja) * 2018-03-29 2019-10-10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84760B2 (ja) * 1986-11-20 1994-10-2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燃料タンク装置のエゼクタポンプ
US10625221B2 (en) * 2016-08-11 2020-04-21 Evan Schneider Venturi device
US10557403B2 (en) * 2018-01-31 2020-02-11 Fca Us Llc Venturi-based purge vapor supply system for turbulent jet ignition engines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03708A (en) * 1976-02-27 1977-08-31 Hitachi Ltd Jet pump
JPH048800U (zh) * 1990-05-11 1992-01-27
JPH0539758A (ja) * 1991-07-31 1993-02-19 Suzuki Motor Corp タンクエバポシステム
JP2005030324A (ja) * 2003-07-08 2005-02-03 Honda Motor Co Ltd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JP2009300027A (ja) * 2008-06-16 2009-12-24 Nippon Soken Inc エジェクタおよびエジェクタ式冷凍サイクル
CN201334970Y (zh) * 2008-12-08 2009-10-28 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燃油蒸发回收装置
JP2013245568A (ja) * 2012-05-23 2013-12-09 Hamanako Denso Co Ltd 蒸発燃料パージ装置
JP2014101873A (ja) * 2012-11-22 2014-06-05 Toyota Motor Corp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US20170167415A1 (en) * 2015-12-14 2017-06-15 Hamanakodenso Co., Ltd. Fuel vapor purge system
CN106337762A (zh) * 2016-09-07 2017-01-18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燃油蒸发排放控制及诊断系统
CN108223109A (zh) * 2016-12-09 2018-06-29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JP2019085893A (ja) * 2017-11-02 2019-06-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及び流体処理装置
JP2019173674A (ja) * 2018-03-29 2019-10-10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9640B (zh) 2023-03-21
US20210262418A1 (en) 2021-08-26
JP2021134701A (ja) 2021-09-13
JP7038154B2 (ja) 2022-03-17
US11352985B2 (en)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09640B (zh)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和流体处理装置
US10760534B2 (en) Fuel vapor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9751152B (zh)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和流体处理装置
US5005550A (en) Canister purge for turbo engine
JP6109167B2 (ja) 流体制御バルブアセンブリ
CN107676201B (zh) 一种用于升压内燃发动机的紧凑的引射器系统
US11060486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a venturi nozzle disposed in a fluid-carrying component in fluid connection with a tank ventilation line
US11047342B2 (en) Vapor purge system having venturi hose-off detection capability
WO2018113499A1 (en) Purge ejector assembly for an engine
CN107676200B (zh) 用于升压内燃发动机的引射器系统的制造及安装方法
KR102378007B1 (ko) 듀얼 퍼지 이젝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듀얼 퍼지 시스템
US11649789B2 (en) Dual purge system for vehicle
CN114183282B (zh) 进气管
CN114174663B (zh) 具有泄漏中和的燃料蒸汽排放控制装置
JP6969435B2 (ja)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US11225935B1 (en) Dual path purge system for a turbocharged engine
JP2019206924A (ja)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US9567946B2 (en) Assembling unit, pump and fuel-vapor-leakage check system
KR20220098969A (ko) 듀얼 퍼지 이젝터
JP2019190357A (ja)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