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6335B - 一种冷烫工艺中应用电化铝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烫工艺中应用电化铝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06335B
CN113306335B CN202110564489.5A CN202110564489A CN113306335B CN 113306335 B CN113306335 B CN 113306335B CN 202110564489 A CN202110564489 A CN 202110564489A CN 113306335 B CN113306335 B CN 1133063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ironing
stamping
electrochemical aluminum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644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06335A (zh
Inventor
杨威
焦杰明
何志军
梁光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larew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lare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larew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lare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6448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063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06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63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063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63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CPRODUCING DECORATIVE EFFECTS; MOSAICS; TARSIA WORK; PAPERHANGING
    • B44C1/00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 B44C1/16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for applying transfer pictures or the like
    • B44C1/165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for applying transfer pictures or the like for decalcomanias; sheet material therefor
    • B44C1/17Dry transfer
    • B44C1/1733Decalcomanias applied under pressure only, e.g. provided with a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Landscapes

  • Printing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冷烫工艺中应用电化铝的方法,对多个产品进行整体拼版,每个产品上包含至少一处冷烫内容区;整体拼版完成后,多个冷烫内容区位于版面宽度方向的中部,且多个冷烫内容区的总体宽度最小,根据冷烫内容区两侧边线之间的间距确定出电化铝的最小宽度;在咬口和版尾侧分别设置冷烫检测线,根据所述冷烫检测线辅助检测所述冷烫内容区有无偏移漏烫;按照确定出的电化铝的宽度选择或裁剪电化铝,利用选择或裁剪后的电化铝进行冷烫;本发明根据冷烫内容区两边线之间的间距确定出电化铝的最小宽度,并通过设置冷烫检测线辅助检测冷烫内容区有无偏移漏烫,来保证冷烫过程符合要求,在保证冷烫效果的前提下还能降低电化铝的用量。

Description

一种冷烫工艺中应用电化铝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烫印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烫工艺中应用电化铝的方法。
背景技术
冷烫金工艺所使用的电化铝是一种专用特殊电化铝,其背面不涂胶,粘合剂在印刷时直接通过印版局部涂在承印物上,膜面转移时,电化铝同粘合剂接触,在粘合剂、压力和UV干燥的共同作用下,电化铝也附在印刷品表面上。由于转移在承印物上表面,牢固度欠缺,所以必须给予保护。在印刷品表面上光或覆膜,以保护冷烫电化铝烫印内容。
冷烫金工艺打破传统烫压依靠热压转移电化铝箔的传统工艺,使用冷压技术实现铝箔转移,该工艺能够节约能源,避免了制作金属烫金版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冷烫金工艺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印刷机上,工艺简单,设备安装方便。冷烫金具备成本低、速度快,材料适用广、大面积细线纹烫印的优越特性,使其为包装印刷行业提供了新的机遇,现已普遍使用。通过冷烫印技术,印刷企业能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提高为客户服务的能力。有效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以及为客户的产品创造消费需求的潜力。
现有冷烫工艺中,为了保证冷烫的效果,一般会将电化铝的宽度设置的大于模切辅助线两侧边线间距的宽度,但是,如此一来,虽然能够提高冷烫效果,但是会造成电化铝的浪费,因此,如何在保证冷烫效果的前提下还能够降低电化铝的用量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申请公布号为CN 10224876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单张纸冷烫印刷设备及其工作方法,采用独立的冷烫单元,将单张纸直接进行冷烫,能够节约电化铝的用量,但是其对于连续型的印刷工艺效率较低,而且,并没有考虑到电化铝和冷烫内容区之间的关系,没有从根本上节省电化铝的用量;申请公布号为CN 103264575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节约冷烫箔的冷烫装置及方法,当纸张上不需要转印冷烫箔时,使冷烫箔的压印部分停止传输,而送纸速度、供箔速度和收箔速度不会受影响,以节省冷烫箔,同样,该方案也没有考虑到电化铝和冷烫内容区之间的关系,没有从根本上节省电化铝的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烫工艺中应用电化铝的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将多个产品进行整体拼版,使得整个版面的冷烫内容区居中布置,根据冷烫内容区两边线之间的间距确定出电化铝的最小宽度,以减小电化铝的宽度、节省电化铝的用量,并通过设置冷烫检测线辅助检测冷烫内容区有无偏移漏烫,来保证冷烫过程符合要求,进而能够在保证冷烫效果的前提下还能降低电化铝的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烫工艺中应用电化铝的方法,
对多个产品进行整体拼版,每个产品上包含至少一处冷烫内容区;
整体拼版完成后,多个冷烫内容区位于版面宽度方向的中部,且多个冷烫内容区的总体宽度最小,根据冷烫内容区两侧边线之间的间距确定出电化铝的最小宽度;在咬口和版尾侧分别设置冷烫检测线,根据所述冷烫检测线辅助检测所述冷烫内容区有无偏移漏烫;
按照确定出的电化铝的宽度选择或裁剪电化铝,利用选择或裁剪后的电化铝进行冷烫。
优选地,所述冷烫检测线分别与所述冷烫内容区两侧边线的延长线重合,且位于电化铝的宽度范围内。
优选地,确定电化铝的宽度时综合考虑冷烫出血及电化铝的偏摆误差。
优选地,当所述冷烫内容区仅在单个产品模切辅助线外轮廓的内侧时,无冷烫出血,当所述冷烫内容区到达单个产品模切辅助线外轮廓边缘时,设计制作冷烫出血。
优选地,所述冷烫内容区位于产品的局部,在进行整体拼版时,优先考虑纸张规格和后工序因素,采用插拼方式。
优选地,整体拼版采用四联。
优选地,在印刷拉规侧做针位线、四角做角线切线,胶印色组针位线和角线切线加在与冷烫胶水颜色差异明显的色组上。
优选地,冷烫胶水选用有色UV胶水。
优选地,对电化铝两侧进行减压调整。
优选地,减压调整时,局部环形割除橡皮布底叠纸,分割线位于所述冷烫检测线和电化铝边缘线之间。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将多个产品进行整体拼版,使得整个版面的冷烫内容区居中布置,根据冷烫内容区两边线之间的间距确定出电化铝的最小宽度,以减小电化铝的宽度、节省电化铝的用量,并通过设置冷烫检测线辅助检测冷烫内容区有无偏移漏烫,来保证冷烫过程符合要求,进而能够在保证冷烫效果的前提下还能降低电化铝的用量;
(2)本发明在印刷拉规侧做针位线、四角做角线切线,胶印色组针位线和角线切线加在与冷烫胶水颜色差异明显的色组上,能够便于生产工序目测检查套准情况,另外,通过选用有色UV胶水,进一步保证冷烫与色组间套位检测;
(3)本发明对电化铝两侧进行减压调整,并通过局部环形割除橡皮布底叠纸的手段,能够确保冷烫电化铝边缘所受压力局部降低,同时避免了冷烫电化铝边缘位置在承印物上出现掉粉问题和压印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冷烫工艺中应用电化铝方式的示意图;
其中,1、冷烫检测线;2、角线切线;3、版尾;4、咬口;5、电化铝;6、承印物;7、针位线;8、模切辅助线;10、减压区;20、冷烫内容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烫工艺中应用电化铝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将多个产品进行整体拼版,使得整个版面的冷烫内容区居中布置,根据冷烫内容区两边线之间的间距确定出电化铝的最小宽度,以减小电化铝的宽度、节省电化铝的用量,并通过设置冷烫检测线辅助检测冷烫内容区有无偏移漏烫,来保证冷烫过程符合要求,进而能够在保证冷烫效果的前提下还能降低电化铝的用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冷烫工艺中应用电化铝5的方法,电化铝5通过粘合剂粘接在承印物6上。在实际印刷时,可以将多个产品进行整体拼版完成胶水转移后形成承印物6,电化铝5与承印物6接触受压并干燥后完成冷烫印刷。承印物6上设置有模切辅助线8,待冷烫印刷完成后按照模切辅助线8的位置进行分切,得到单独的产品。每个产品上包含至少一处冷烫内容区20,冷烫内容区20即为产品上需要进行冷烫印刷的区域。
整体拼版完成胶水转移后形成承印物6,多个冷烫内容区20位于承印物6的版面宽度方向的中部,尽量靠近中间的位置,如此可以使得多个冷烫内容区20的总体宽度最小,也就是说,通过进行整体拼版,可以调整并减小冷烫内容区20与相邻的冷烫内容区20之间的间距,同时,可以将冷烫内容区20相对较窄的方向与电化铝5的长度方向平行;根据单个产品规格以及纸张整体上机规格来确定具体拼版个数,形成两联、四联或其他数量的拼版个数,总之,经过整体拼版后,可以得到总体宽度最小的冷烫内容区20范围。多个冷烫内容区20可以并排设置有两个或多个,此时,可以确定一个冷烫内容区20的外侧边线到另一个冷烫内容区20的外侧边线之间的间距,根据该间距即冷烫内容区20两侧边线之间的间距可以确定出电化铝5的最小宽度,需要说明的是,电化铝5一般是成卷应用的,长度方向上成卷释放,宽度方向上要覆盖所有冷烫内容区20。在承印物6上咬口4侧和版尾3侧分别设置冷烫检测线1,冷烫检测线1可以与冷烫内容区20的设定边线相对应,通过观测电化铝5的边线与冷烫检测线1是否对应来辅助检测冷烫内容区20有无偏移漏烫,如果发现四条冷烫检测线中任何一条出现没有对应的情况,则及时进行修正,保证冷烫印刷的质量和效果。
在确定出电化铝5的最小宽度后,根据该宽度选择(如果有合适规格的电化铝5,则在现有规格中选择合适的规格)或裁剪现有的电化铝5,利用选择或裁剪后的电化铝5进行冷烫。本发明将多个产品进行整体拼版,使得整个版面的冷烫内容区20居中布置,根据冷烫内容区20两边线之间的间距确定出电化铝5的最小宽度,以减小电化铝5的宽度、节省电化铝5的用量,并通过设置冷烫检测线1辅助检测冷烫内容区20有无偏移漏烫,来保证冷烫过程符合要求,进而能够在保证冷烫效果的前提下还能降低电化铝5的用量。
如图1所示,冷烫检测线1可以在咬口4侧和版尾3侧分别设置有两条,也就是说,共设置有四条冷烫检测线1,四条冷烫检测线1分别与冷烫内容区20两外侧边线的延长线重合,并且,冷烫检测线1均位于电化铝5的宽度范围内。在进行电化铝5的冷烫过程中,如果四条冷烫检测线1出现任何一条只有冷烫胶水印而无电化铝5,则说明电化铝5发生偏位或摆动,证明承印物6上需要冷烫的位置(冷烫内容区20)出现了局部漏烫问题,此时,应及时提醒机台人员进行纠正;如果四条冷烫检测线1都具有电化铝5,则证明冷烫过程中,电化铝5覆盖良好,无偏移问题。
电化铝5的宽度大小要刚好能够覆盖全其宽度方向上的所有冷烫内容区20,而覆盖的越精确,一旦电化铝5稍有偏移,就可以通过观测冷烫检测线1来进行检测,也就是说,电化铝5的宽度设定的越精确,通过冷烫检测线1辅助检测的精度也会越高。在确定电化铝5的宽度时,要综合考虑冷烫出血及电化铝5的偏摆误差。结合图1所示,多个冷烫内容区20在承印物6的中部布置,此时即确定了冷烫内容区20最左侧边线到最右侧边线的整体宽度为A。冷烫出血宽度为a,即同侧(咬口4侧或版尾3侧)两条冷烫检测线1的间距为A+a。电化铝5摆动偏差,考虑单边误差B,即确定电化铝5宽幅为A+a+2B。
需要说明的是,当冷烫内容区20仅在单个成品模切辅助线8外轮廓的内侧时,无冷烫出血(不影响冷烫内容),即a=0,当冷烫内容区20到达单个成品模切辅助线8外轮廓边缘时,则需设计制作冷烫出血,此时a≠0。冷烫出血a的大小一般为2-3mm(冷烫出血最终会被裁切掉)。
冷烫内容区20一般位于产品的局部,拼版时可以按照产品的形状以及冷烫内容区20在产品上的位置合理进行,而为了在保证效率和节省电化铝5的目的上达到平衡,优先采用整体拼版的方式,也就是说,多个产品同时拼为一版。而在进行整体拼版时,优先考虑纸张规格和后工序因素,尽可能采用插拼方式(不按照产品的顺序,而按照节省电化铝5的宽度的方向拼版,即有意让冷烫内容区20集中),使得整体拼版完成后,冷烫内容区20位于整个版面的中部且左右宽度最小。
如图1所示,整体拼版可以采用两联、四联或其他联数的拼版形式,在某一具体实施例中,整体拼版采用四联,也就是说,在宽度方向上设置有两联,在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两联。电化铝5在宽度方向上能够覆盖两个冷烫内容区20,长度方向上同样覆盖两个冷烫内容区20。该整体拼版方式能够在节省电化铝5宽度的同时还能保证冷烫印刷的效率,另外,基于电化铝5现有的宽度规格进行选择或分割经济性最佳。如果电化铝5的宽度做的更窄的话(例如只覆盖一个冷烫内容区20)不利于电化铝5的分割,现有设备更不利于采用分卷走膜(冷烫分卷走膜极不稳定,现有技术仍在攻关这项研究),经济性也较低,如果电化铝5的宽度做的更宽的话(例如在宽度方向上覆盖大于两个的冷烫内容区20),冷烫内容区20与相邻的冷烫内容区20之间的间隔之和也要增大,从而电化铝5的利用率会相对降低,经济性也不高。
可以在印刷拉规侧做针位线7、四角做角线切线2,用于检测冷烫与胶印色组的套位情况。并且,胶印色组针位线7和角线切线2加在与冷烫胶水颜色差异明显的色组上,便于生产工序目测检查套准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实际生产时,因为减小了电化铝5的宽度,冷烫工序的针位线7和角线切线2位置是胶水印,而非电化铝5。此时,再通过增设冷烫检测线1进行辅助检测,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检测的精度和效果。
冷烫内容区20必须有冷烫胶水,但是胶水位不一定要有电化铝5。冷烫胶水在收纸前都会进行固化,没有电化铝5的胶水位不会产生纸张黏连问题。为保证冷烫与色组间套位检测,冷烫胶水优先选用有色UV胶水。
电化铝5边缘位置在橡皮棍压力作用下,由于左右侧压力差,容易在承印物6上出现一条压印。可以在电化铝5两侧设置减压区10,对电化铝5两侧进行减压调整以降低电化铝5边缘所受压力,避免出现压印问题。同时,由于压力的降低,还能够避免电化铝5边缘位置在承印物6上出现掉粉问题。
进一步的,减压调整时,可以在减压区10范围内,沿分割线局部环形割除橡皮布底叠纸,分割线位于冷烫检测线1和电化铝5边缘线之间,此时,电化铝5的边缘延伸到减压区10范围内;并且,橡皮布底叠纸需在冷烫出血外侧。通过叠纸局部环形割除,能够确保电化铝5边缘所受压力局部降低,从而实现了对于电化铝5两侧边缘的减压调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体应用电化铝5的冷烫工艺,某烟标小盒警语内容需要进行冷烫工艺。
1、经过四联小盒成品刀模线拼版,整体成品刀模线外轮廓长宽确定版面内容(包括每个小盒上的冷烫内容区20)。版面内容居中纸张印刷,此时即确定了冷烫内容区20位置,也就确定了冷烫内容区20整体宽度为A。按生产标准给胶印色组和冷烫组同时设置匹配的针位线7和角线切线2,并增加四条冷烫检测线1,位于咬口4侧和版尾3侧各两条。位置分别对应冷烫出血左、右外缘,用于检测版面内容有无偏移漏烫。冷烫出血宽度为a,即同侧(咬口4侧或版尾3侧)两条冷烫检测线1的间距为A+a。四条冷烫检测线1位于电化铝5宽度范围内,能有效进行冷烫的辅助检测。电化铝5摆动偏差,考虑单边误差B,即确定某烟标小盒四联拼生产电化铝5的宽度为A+a+2B。
2、胶印色组针位线7、角线切线2选用红色。某烟标小盒电化铝5为素面镭射银。冷烫胶水可选用某品牌有色胶水。胶水印刷干燥后呈灰色。能与胶印色组红色针位线7、角线切线2进行目测区分,从而能有效进行套位纠偏,实现合格套位生产。
3、确定走纸与电化铝5位置后,需对橡皮布底叠纸进行局部减压调整。对冷烫检测线1两端外围进行局部减压。优选方法为割橡皮布底叠纸。分割线位于冷烫检测线1和电化铝5边缘线之间,进行环割。有效降低橡皮布底叠纸减压区10整体压力。分割线位置由于有橡皮布的弹性形变,不会引起压印或其他不良问题。
4、对于产品工艺特点,可以先冷烫后胶印,也可以先胶印后冷烫。同时适用于宽幅大于等于A+a+2B的电化铝5生产。解除了以往为满足套位以及杜绝电化铝5边缘掉金到承印物6上而特意将电化铝5宽幅做大到版面内容外的限定。极大程度上节约了电化铝5。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冷烫工艺中应用电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多个产品进行整体拼版,每个产品上包含至少一处冷烫内容区;
整体拼版完成后,多个冷烫内容区位于版面宽度方向的中部,且多个冷烫内容区的总体宽度最小,根据冷烫内容区两侧边线之间的间距确定出电化铝的最小宽度;在咬口和版尾侧分别设置冷烫检测线,根据所述冷烫检测线辅助检测所述冷烫内容区有无偏移漏烫;
按照确定出的电化铝的宽度选择或裁剪电化铝,利用选择或裁剪后的电化铝进行冷烫;所述冷烫检测线分别与所述冷烫内容区两侧边线的延长线重合,且位于电化铝的宽度范围内,在印刷拉规侧做针位线、四角做角线切线,胶印色组针位线和角线切线加在与冷烫胶水颜色差异明显的色组上,通过观测电化铝的边线与冷烫检测线是否对应来辅助检测冷烫内容区有无偏移漏烫,如果发现四条冷烫检测线中任何一条出现没有对应的情况,则及时进行修正,保证冷烫印刷的质量和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烫工艺中应用电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电化铝的宽度时综合考虑冷烫出血及电化铝的偏摆误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烫工艺中应用电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冷烫内容区仅在单个产品模切辅助线外轮廓的内侧时,无冷烫出血,当所述冷烫内容区到达单个产品模切辅助线外轮廓边缘时,设计制作冷烫出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烫工艺中应用电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烫内容区位于产品的局部,在进行整体拼版时,优先考虑纸张规格和后工序因素,采用插拼方式,所述插拼方式为不按照产品的顺序,而按照节省电化铝的宽度的方向拼版,让冷烫内容区集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烫工艺中应用电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整体拼版采用四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烫工艺中应用电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冷烫胶水选用有色UV胶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烫工艺中应用电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电化铝两侧进行减压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烫工艺中应用电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减压调整时,在电化铝两侧设置减压区,在减压区范围内,沿分割线局部环形割除橡皮布底叠纸,分割线位于冷烫检测线和电化铝边缘线之间。
CN202110564489.5A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冷烫工艺中应用电化铝的方法 Active CN1133063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4489.5A CN113306335B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冷烫工艺中应用电化铝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4489.5A CN113306335B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冷烫工艺中应用电化铝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6335A CN113306335A (zh) 2021-08-27
CN113306335B true CN113306335B (zh) 2022-11-25

Family

ID=77374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64489.5A Active CN113306335B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冷烫工艺中应用电化铝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0633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1661A (zh) * 2011-11-23 2012-06-20 贵州劲嘉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电化铝的烫印方法
CN103921580A (zh) * 2013-01-15 2014-07-16 永发印务(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烫金电化铝斜拉方法
WO2017185221A1 (zh) * 2016-04-25 2017-11-02 万军霞 单底单面三维立体图像制作方法
CN205736399U (zh) * 2016-05-11 2016-11-30 中荣印刷集团有限公司 单张印刷材料冷烫省膜单元以及单张印刷材料冷烫省膜装置
CN108944229B (zh) * 2018-08-15 2020-09-18 广州市丽宝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浮雕透明定位印刷标签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6335A (zh) 2021-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78823B (zh) 易碎纸标签的模切排废方法
CN104608421A (zh) 一种压边瓦楞纸盒的生产方法
US8459087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embossed blanks
CN101318418A (zh) 一种节约用材的卷烟商标印制方法
ITFI950248A1 (it) Gruppo goffratore-laminatore, con cilindri a contatti distribuiti e relativo metodo di goffratura
CN103818135A (zh) 防伪印刷三对应定位复合的方法及设备
CN102848758B (zh) 一种卷凹组合印制方法和设备
CN113306335B (zh) 一种冷烫工艺中应用电化铝的方法
CN201120765Y (zh) 一种带涂胶单元的圆压圆烫印色组
CN105966041A (zh) 一种激光定位开窗复合工艺
CN207558289U (zh) 不干胶标签制作一体化系统
CN101973172A (zh) 一种全息信息与彩印信息定位套印的方法
CN206141017U (zh) 一种单张纸复面瓦楞纸板生产线
CN208263784U (zh) 一种具有全息防伪图像的印刷包装品
CN110856996A (zh) 一种纸质防伪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CN106985501A (zh) 应用于凹印机的定位装置、控制中心、凹印机及定位方法
CN206254634U (zh) 一种带新型冷烫胶辊的冷烫机
CN107599568B (zh) 一种二维码溯源花纸
CN206884412U (zh) 一种凹版
CN204801207U (zh) 一种柔性版彩色纸盒商标六色印刷机
CN214987372U (zh) 一种包装盒
KR20100119427A (ko) 골판지에 라벨지를 접착하는 방법 이에 사용되는 합지롤
CN104900139A (zh) 一种防伪标签及其加工工艺
CN214606501U (zh) 冷烫膜及冷烫机
CN205028582U (zh) 一种带喷码的不干胶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