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91760B - 书页堆叠机 - Google Patents
书页堆叠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91760B CN113291760B CN202110558659.9A CN202110558659A CN113291760B CN 113291760 B CN113291760 B CN 113291760B CN 202110558659 A CN202110558659 A CN 202110558659A CN 113291760 B CN113291760 B CN 11329176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ffle
- vertical plate
- page
- plate
- li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37250 Cl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35512 cl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087 paperboar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4—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 B65G47/248—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turning over or inverting the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30—Belts or like endless load-carri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1/00—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 B65G21/20—Means incorporated in, or attached to,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guiding load-carriers, traction elements or loads supported on moving surfaces
- B65G21/2045—Mechanical means for guiding or retaining the load on the load-carrying surface
- B65G21/2063—Mechanical means for guiding or retaining the load on the load-carrying surface comprising elements not movable in the direction of load-transport
- B65G21/2072—Laterial guidance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2—Rotary or reciprocating members for direct action on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pushers, rakes, shovel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书页堆叠机,包括:机架;定位堆叠机构,所述定位堆叠机构包括:第一输送带;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均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立板、第二立板、第三立板和第四立板,所述第一立板、第二立板、第三立板和第四立板之间形成定位通道;书页旋转机构,所述书页旋转机构包括:对齐组件,所述对齐组件包括旋转台、第一旋转驱动构件、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所述旋转台位于所述定位通道的下方,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构件与所述旋转台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之间形成书页定位槽。该书页堆叠机使得层叠的书页之间在旋转时不会产生偏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书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书页堆叠机。
背景技术
随着图书需求不断增大,书页的需求也不断增大。书页是一类以卡纸或纸板作为通过胶水裱合形成的。,需要将层叠在一起的书页进行紧压以保证裱页之间粘接紧固。在进行层叠前需要对书页进行旋转,使对折端左右交错地层叠以保证层叠的稳定性。目前所采用的方式是在输送线上设置断口,断口处设置升降台、顶侧压板以及同时带动升降台和顶侧压板进行转动的旋转驱动器,升降台在断口处将书页顶起并通过顶侧压板夹紧,然后旋转驱动器带动两者一并旋转,实现书页整体掉头。采用该种方式虽然也能够实现书页掉头,使书页交错层叠,在进行旋转时容易引起书页之间偏位。仍然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书页堆叠机,包括:
机架;
定位堆叠机构,所述定位堆叠机构包括:
第一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均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立板、第二立板、第三立板和第四立板,所述第一立板、第二立板、第三立板和第四立板之间形成有通向所述第一输送带的物件入口和下方贯通的定位通道;
书页旋转机构,所述书页旋转机构包括:
对齐组件,所述对齐组件包括旋转台、第一旋转驱动构件、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旋转台位于所述定位通道的下方,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构件与所述旋转台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均沿竖向延伸且均设置在所述旋转台上,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之间形成书页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书页堆叠机配置定位堆叠机构和书页旋转机构以实现堆叠并旋转书页,书页从第一输送带上流向定位组件,沿定位通道下落至旋转台上被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定位在书页定位槽内,然后第一旋转驱动构件驱动旋转台带动书页进行转动,书页处于被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限制的状态下进行旋转,层叠的书页之间在旋转时不会产生偏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对齐组件还包括第二旋转驱动构件和第三旋转驱动构件,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构件与所述第三挡板驱动连接带动所述第三挡板转动,所述第三旋转驱动构件与所述第四挡板驱动连接带动所述第四挡板进行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构件带动所述第三挡板在第一避空位置和第一定位位置之间来回转动,在所述第一避空位置时所述第三挡板位于所述第一挡板背向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在所述第一定位位置时所述第三挡板部分地翻转至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对齐组件还包括同步调节结构,所述同步调节结构带动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同时相向运动或同时远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书页旋转机构还包括托书组件,所述托书组件包括第一升降驱动构件和第一托台,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构件带动所述第一托台升降,所述第一托台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构件包括第二旋转驱动器、升降导套、升降导杆、升降螺套、升降丝杆、升降台和升降输出杆,所述第二旋转驱动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旋转驱动器与升降丝杆驱动连接,所述升降螺套设置在所述升降台上,所述升降螺套与所述升降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升降导套和升降导杆的其中之一与所述机架连接、另一设置与所述升降台连接,所述旋转台上设有升降避让孔,所述升降避让孔的内壁上设有传动槽,所述升降输出杆的外壁设有传动键,所述传动键伸入所述传动槽,所述升降输出杆与所述第一托台连接,所述升降输出杆设置在所述升降台上并与所述升降台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书页堆叠机还包括堆放组件,所述堆放组件包括第一直线驱动器和第一托板,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与所述第一托板驱动连接带动所述第一托板进出所述定位通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第一输送带沿横向设置,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沿纵向间隔设置,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横向调节结构,所述纵向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之间的间距。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定位堆叠机构包括横向调节结构,所述横向调节结构配置为用于调整所述第三立板与第四立板的相对位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书页堆叠机还包括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包括第二直线驱动器和推板,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推板位于所述旋转台的旁侧,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与所述推板驱动连接,带动所述推板横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书页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对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对齐组件和托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旋转台与升降驱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定位堆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定位组件和堆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定位组件和堆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推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0-机架;
2000-定位堆叠机构;2110-第一输送带;2201-定位通道;2210-第一立板;2220-第二立板;2230-第三立板;2251-第一调节螺母;2252-第一丝杆;2253-第一导套;2254-第一导柱;2255-第三丝杆;2256-第三调节螺母;2261-第一传动轴;2262-第一锥齿轮;2263-第二锥齿轮;2264-第二丝杆;2265-第二导柱;2266-第二导套;2310-第一直线驱动器;2320-第一托板;
3000-书页旋转机构;3210-旋转台;3220-第一挡板;3230-第二挡板;3241-第二旋转驱动构件;3251-第三旋转驱动构件;3260-第三挡板;3261-第一连接板;3270-第四挡板;3281-第一齿条;3282-第二齿条;3283-第三导套;3311-第二旋转驱动器;3312-升降导套;3313-升降导杆;3314-升降螺套;3315-升降丝杆;3316-升降台;3317-升降输出杆;3318-传动键;3320-第一托台;3410-第一旋转驱动构件;
4000-推料机构;4100-第二直线驱动器;4200-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不定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全文中出现的和/或,表示三个并列方案,例如,A和/或B表示A满足的方案、B满足的方案或者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有含有多个并列特征的短句,其中的定语所限定的是最接近的一个特征,例如:设置在A上的B、C、与D连接的E,所表示的是B设置在A上,E与D连接,对C并不构成限定;但对于表示特征之间关系的定语,如“间隔设置”、“环形排布”等,不属于此类。定语前带有“均”字的,则表示是对该短句中所有特征的限定,如均设置在A上的B、C、D,则表示B、C和D均设置在A上。省略了主语的语句,所省略的主语为前一语句的主语,即A上设有B,包括C,表示A上设有B,A包括C。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9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出说明。以附图中的左右方向为横向,前后方向为纵向,上下方向为竖向。
参照图1,本实施例涉及书页堆叠机,包括:机架100、定位堆叠机构2000和书页旋转机构3000;
所述定位堆叠机构2000包括:第一输送组件和定位组件;
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带2110,所述第一输送带2110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均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的第一立板2210、第二立板2220、第三立板2230和第四立板,所述第一立板2210、第二立板2220、第三立板2230和第四立板之间形成有通向所述第一输送带2110的物件入口和下方贯通的定位通道2201;
所述书页旋转机构3000包括:对齐组件;
所述对齐组件包括旋转台3210、第一旋转驱动构件3410、第一挡板3220、第二挡板3230、第三挡板3260和第四挡板3270,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构件3410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所述旋转台3210位于所述定位通道2201的下方,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构件3410与所述旋转台3210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3220、第二挡板3230、第三挡板3260和第四挡板3270均沿竖向延伸且均设置在所述旋转台3210上,所述第一挡板3220、第二挡板3230、第三挡板3260和第四挡板3270之间形成书页定位槽。
现有技术中夹紧书页进行旋转的方式,层叠的书页之间需要通过由夹紧力所产生的摩擦力进行传动以使各个层叠的书页均能同步进行旋转,该种方式由于互相贴合的书页之间通过摩擦力进行传动,书页之间容易产生相对滑动而造成偏位。本公开改变了带动书页进行转动的原理使得层叠的书页进行转动时不会产生偏位,改善了目前技术手段所惯用的方式,达到了显著改善偏位的效果。
该书页堆叠机配置定位堆叠机构2000和书页旋转机构3000以实现堆叠并旋转书页,书页从第一输送带2110上流向定位组件,沿定位通道2201下落至旋转台3210上被第一挡板3220、第二挡板3230、第三挡板3260和第四挡板3270定位在书页定位槽内,然后第一旋转驱动构件3410驱动旋转台3210带动书页进行转动,书页处于被第一挡板3220、第二挡板3230、第三挡板3260和第四挡板3270限制的状态下进行旋转,层叠的书页之间在旋转时不会产生偏位。
该书页堆叠机从第一输送带2110处接收书页,第一输送带2110被第一输送带2110输送至定位通道2201后下落至旋转台3210上被定位在书页定位槽内,第一旋转驱动构件3410带动旋转台3210转动180°后再接收下一书页,由此重复即能够将书页较为稳定地对齐,以便后续对书页进行叠压。
进一步的参照图2至图4,所述对齐组件还包括第二旋转驱动构件3241和第三旋转驱动构件3251,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构件3241与所述第三挡板3260驱动连接带动所述第三挡板3260转动,所述第三旋转驱动构件3251与所述第四挡板3270驱动连接带动所述第四挡板3270进行转动。具体的,第三挡板3260和所述第四挡板3270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挡板3220的前侧和后侧,第二旋转驱动构件3241和第三旋转驱动构件3251分别带动第三挡板3260和第四挡板3270进行转动,使得第三挡板3260和第四挡板3270能够翻转至限制纵向尺寸,从而实现对板书进行定位,此外,由于配置了可翻转的第三挡板3260和第四挡板3270,第三挡板3260和第四挡板3270还能够按需对物件进行夹紧定位。
第二旋转驱动构件3241和第三旋转驱动构件3251可以是旋转驱动器,或者采用后文列举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构件3241带动所述第三挡板3260在第一避空位置和第一定位位置之间来回转动,在所述第一避空位置时所述第三挡板3260位于所述第一挡板3220背向所述第二挡板3230的一侧,在所述第一定位位置时所述第三挡板3260部分地翻转至所述第一挡板3220和所述第二挡板3230之间。通过以上配置,在第一避空位置上第三挡板3260不会限位物件从第一挡板3220和第二挡板3230之间移出,该书页旋转机构3000能够在定位物件后通过将第三挡板3260转动至第一避空位置将物件放出。在第一定位位置上则用于对在第一挡板3220和第二挡板3230之间的物件进行纵向定位,该纵向定位可以是仅限制物件的位置,也可以是对物件进行夹紧以临时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对齐组件还包括同步调节结构,所述同步调节结构带动第三挡板3260和第四挡板3270同时相向运动或同时远离。同步调节结构的设置使得第三挡板3260和第二翻到的纵向定位尺寸能够进行调整,并且调整时能够保持两者的纵向尺寸的中心位置不变。同步调节结构可以是设置相向移动气缸,或者采用下面列举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同步调节结构包括驱动齿轮、第一齿条3281、第二齿条3282和第三导套3283,所述第三导套3283固定在所述第一挡板3220上,所述第三导套3283上设有均沿纵向设置的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所述第一齿条3281和第二齿条3282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滑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齿条3281和第二齿条3282之间,所述驱动齿轮同时与所述第一齿条3281和所述第二齿条328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构件3241和第三旋转驱动构件3251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齿条3281和第二齿条3282上。由此,通过转动驱动齿轮即带动第一齿条3281、第二齿条3282同时相向或相背运动,通过第二旋转驱动构件3241和第三旋转驱动构件3251分别带动第三挡板3260和第四挡板3270同时相向或相背运动,采用该方式具有调节简便、调节精度较高的优点。
进一步的,以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构件3241和所述第三挡板3260的组合为第一转板组,所述第一转板组还包括第一连接板3261,所述第一连接板3261与所述第一齿条3281固接,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构件3241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3261上,所述第三挡板3260背离所述第二挡板3230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261铰接,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构件3241包括伸缩端,所述伸缩端与所述第三挡板3260铰接。第二旋转驱动构件3241可以是气动推杆、电动推杆、液压推杆、线性模组、直线模组、丝杆机构等,其主要效果是提供直线运动的输出端,该直线运动的输出端即为伸缩端。第二旋转驱动构件3241带动伸缩端动作时,即能够带动第三挡板3260绕其与第一连接板3261的铰接部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三挡板3260进行转动。采用该种方式具有操作简便的优点。
本公开还提供第一转板组的另一实施例(图中未示出),其中:以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构件3241和所述第三挡板3260的组合为第一转板组,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构件3241与所述旋转台3210相对固定,具体的,可以是固定在旋转台3210上、第一挡板3220或第二挡板3230上,所述第三挡板3260绕竖向轴转动,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构件3241包括伸缩端,所述伸缩端与所述第三挡板3260铰接。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当该书页旋转机构3000不包含第一齿条3281时,第二旋转驱动构件3241也可以设置在第一挡板3220、旋转台3210或第二挡板3230上,而第三挡板3260则可以通过与一与旋转台3210固定连接的构件例如第一挡板3220或旋转台3210等铰接,实现第三挡板3260绕竖向轴转动,简化书页旋转机构3000整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书页旋转机构3000中第三旋转驱动构件3251、第四挡板3270、第二挡板3230的结构与第二旋转驱动构件3241、第三挡板3260、第一挡板3220的结构相同且关于旋转台3210沿竖向面对称。从而书页旋转机构3000夹持书本更为稳定。
进一步的参照图4和图5,所述书页旋转机构3000还包括托书组件,所述托书组件包括第一升降驱动构件和第一托台3320,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构件带动所述第一托台3320升降,所述第一托台3320位于所述第一挡板3220和第二挡板3230之间。通过配置第一升降驱动构件和第一托台3320,通过第一升降驱动构件带动第一托台3320进行升降,利用第一托板2320在第一挡板3220和第二挡板3230的上方承接物件有利于减少物件损伤并减少物件在下落过程中的偏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构件包括第二旋转驱动器3311、升降导套3312、升降导杆3313、升降螺套3314、升降丝杆3315、升降台3316和升降输出杆3317,所述第二旋转驱动器3311设置在所述书页旋转机构3000上,所述第二旋转驱动器3311与升降丝杆3315驱动连接,所述升降螺套3314设置在所述升降台3316上,所述升降螺套3314与所述升降丝杆3315螺纹连接,所述升降导套3312和升降导杆3313的其中之一与所述书页旋转机构3000连接、另一设置与所述升降台3316连接,所述旋转台3210上设有升降避让孔,所述升降避让孔的内壁上设有传动槽,所述升降输出杆3317的外壁设有传动键3318,所述传动键3318伸入所述传动槽,所述升降输出杆3317与所述第一托台3320连接,所述升降输出杆3317设置在所述升降台3316上并与所述升降台3316转动连接。第二旋转驱动器3311可以是步进电机、伺服电机、气动马达等,其主要效果是提供旋转的输出轴,在本实施例中为伺服电机。第二旋转驱动器3311启动转动升降丝杆3315,通过升降螺套3314带动升降台3316沿升降导套3312滑动,从而通过升降输出杆3317带动第一托台3320进行升降,以带动升降输出杆3317进行升降,从而与升降输出杆3317连接的第一托台3320能够进行升降以承接物件。第一托台3320通过传动件和传动凹槽与旋转台3210进行传动连接,使得第一托台3320能够随旋转台3210进行转动,从而在物件放置在机架100上时即能够较好地带动物件进行旋转。
参照图6至图8所述书页堆叠机还包括堆放组件,所述堆放组件包括第一直线驱动器2310和第一托板2320,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2310与所述第一托板2320驱动连接带动所述第一托板2320进出所述定位通道2201。
堆放组件的设置,使得第一输送带2110上放入书页的速度比旋转台3210的旋转速度快时,能够通过第一托板2320临时承托书页,阻止书页落入旋转台3210,待旋转台3210完成旋转动作后,第一直线驱动器2310带动第一托板2320回缩使书页重新落入旋转台3210上。
外设的书页放置在第一输送带2110上,第一输送带2110启动将物件通过物件入口进入定位通道2201定位并下落至旋转台3210,当书页的送进而旋转台3210处于旋转状态时,书页落在第一托板2320临时存放,待旋转台3210空闲后再将通过第一直线驱动器2310带动第一托板2320离开定位通道2201将书页放开,使其下落至旋转台3210后再次进行旋转堆叠;该定位堆叠机构2000使得外设的书页能够通过定位通道2201便捷地定位,通过第一直线驱动器2310带动第一托板2320进入定位通道2201临时存放书页,带动第一托板2320离开定位通道2201即能将书页投放至旋转台3210上,具有操作便捷、无需人工干预的优点。物件入口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为定位通道2201的上方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带2110沿横向设置,所述第一立板2210和第二立板2220沿纵向间隔设置,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纵向调节结构,所述纵向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立板2210和所述第二立板2220之间的纵向间距。通过配置纵向调节结构,调节第一立板2210和第二立板2220之间的间距,使得定位通道2201的纵向尺寸能够根据不同的书页进行调整。
所述纵向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调节螺母2251、第一丝杆2252、第一导套2253和第一导柱2254,所述第一导套2253和所述第一导柱2254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板2210和所述第二立板2220上,所述第一导柱2254和第一导套225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导柱2254沿纵向延伸,所述第一调节螺母2251和所述第一丝杆225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板2210和所述第二立板2220上,所述第一丝杆2252与所述第二立板222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2252与所述第一调节螺母2251螺纹连接。由此,通过旋转第一丝杆2252即可以带动第一立板2210和第二立板2220相对远离或靠近以调整定位槽的纵向尺寸。该纵向调节结构还具有操作便捷且调节较为精确的优点。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纵向调节结构也可以为直线驱动器,直线驱动器设置在第一立板2210或第二立板2220的其中之一并与另一驱动连接,带动第一立板2210和第二立板2220相对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调节结构还包括第三丝杆2255和第三调节螺母2256,所述第三丝杆2255与所述第一丝杆2252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调节螺母2256与所述第二立板2220固接,所述第三丝杆2255与所述第三调节螺母2256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调节螺母2256的旋向与所述第一调节螺母2251的旋向相同,所述第一丝杆2252与所述第三丝杆2255的旋向相反。由此,第一丝杆2252转动时,第三丝杆2255也随之转动,由于所述第三调节螺母2256的旋向与所述第一调节螺母2251的旋向相同,所述第一丝杆2252与所述第三丝杆2255的旋向相反,第一立板2210和第二立板2220分别受第一丝杆2252和第三丝杆2255驱动时,第一立板2210和第三立板2230同时互相远离或互相靠近,保证第一立板2210和第三立板2230之间的中心不变,无须重新对中,调节更为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堆叠机构2000包括横向调节结构,所述横向调节结构配置为用于调整所述第三立板2230与第四立板的相对位置。通过配置横向调节结构调整第三立板2230和第四立板的相对位置,使得定位通道2201的横向长度可调,以适配不同尺寸的书页。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调节结构包括第一传动轴2261、第一锥齿轮2262、第二锥齿轮2263、第二调节螺母、第二丝杆2264、第二导柱2265和第二导套2266,所述第一传动轴2261沿横向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所述第一传动轴2261与所述第一锥齿轮2262传动连接,所述机架100上设有沿横向设置的回转孔,所述第二调节螺母的一端部穿过所述回转孔与所述第二锥齿轮226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导柱2265与所述第三立板223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螺母与所述第三立板223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杆2264与所述第二调节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导柱2265与所述第二导套2266滑动连接。
由此,第一传动轴2261进行转动时,即通过第一锥齿轮2262、第二锥齿轮2263带动第二丝杆2264转动,第二丝杆2264通过第二调节螺母带动第三立板2230上的第二导柱2265沿第二导套2266滑动,从而调节第三立板2230的位置。第一传动轴2261沿横向设置使得横向调节结构的调节端能够与纵向调节结构的调节端设置在同一侧,以便人员进行调节操作,空间布置更为合理。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横向调节结构也可以仅包括直线执行器,直线执行器的输出端和驱动座分别与第三立板2230和机架100进行连接,从而改变第三立板2230的位置实现调整定位槽的横向尺寸。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调节螺母设置在第二锥齿轮2263的内侧,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调节螺母也可以与第二锥齿轮2263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2310的数量为两个,对应地所述第一托板2320的数量为两块,两个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2310均位于所述定位槽外,两个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2310分别与第一立板2210和第二立板2220连接,所述第一立板2210和第二立板2220上均设有与所述定位槽连通的避空通孔,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2310带动所述第一托板2320穿过所述避空通孔伸入所述定位槽内。第一托板2320穿过避空通孔伸入定位槽内,从而第一托板2320的空间结构更为地紧凑,第一直线驱动器2310和第一托板2320配置两组且分别设置在第一立板2210和第二立板2220上,对应地使得两块第一托板2320分别位于定位槽的两侧,从而承托书页时更为稳定。
进一步的,以两个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2310和两块第一托板2320的组合为托料组,所述托料组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托料组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通过配置两组托料组,即配置两个第一直线驱动器2310和两块第一托板2320,使得沿定位槽的竖直方向形成了两处临时存放位置,使得该定位堆叠机构2000能够更为灵活地对书页进行临时储存。
进一步的参照图9,所述书页堆叠机还包括推料机构4000,所述推料机构4000包括第二直线驱动器4100和推板4200,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4100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所述推板4200位于所述旋转台3210的旁侧,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4100与所述推板4200驱动连接,带动所述推板4200横向移动。第二直线驱动器4100可以是气动推杆、电动推杆、液压推杆、线性模组、直线模组、丝杆机构等,其主要效果是提供直线运动的输出端。通过设置第二直线驱动器4100和推板4200,使得书页在旋转台3210上堆叠到一定数量后能够通过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带动推板4200直接推出,以便进入后续的工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各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发明创造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书页堆叠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00);
定位堆叠机构(2000),所述定位堆叠机构(2000)包括:
第一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带(2110),所述第一输送带(2110)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
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均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的第一立板(2210)、第二立板(2220)、第三立板(2230)和第四立板,所述第一立板(2210)、第二立板(2220)、第三立板(2230)和第四立板之间形成有通向所述第一输送带(2110)的物件入口和下方贯通的定位通道(2201);
书页旋转机构(3000),所述书页旋转机构(3000)包括:
对齐组件,所述对齐组件包括旋转台(3210)、第一旋转驱动构件(3410)、第一挡板(3220)、第二挡板(3230)、第三挡板(3260)和第四挡板(3270),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构件(3410)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所述旋转台(3210)位于所述定位通道(2201)的下方,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构件(3410)与所述旋转台(3210)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3220)、第二挡板(3230)、第三挡板(3260)和第四挡板(3270)均沿竖向延伸且均设置在所述旋转台(3210)上,所述第一挡板(3220)、第二挡板(3230)、第三挡板(3260)和第四挡板(3270)之间形成书页定位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页堆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组件还包括第二旋转驱动构件(3241)和第三旋转驱动构件(3251),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构件(3241)与所述第三挡板(3260)驱动连接带动所述第三挡板(3260)转动,所述第三旋转驱动构件(3251)与所述第四挡板(3270)驱动连接带动所述第四挡板(3270)进行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书页堆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构件(3241)带动所述第三挡板(3260)在第一避空位置和第一定位位置之间来回转动,在所述第一避空位置时所述第三挡板(3260)位于所述第一挡板(3220)背向所述第二挡板(3230)的一侧,在所述第一定位位置时所述第三挡板(3260)部分地翻转至所述第一挡板(3220)和所述第二挡板(323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页堆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组件还包括同步调节结构,所述同步调节结构带动第三挡板(3260)和第四挡板(3270)同时相向运动或同时远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页堆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书页旋转机构(3000)还包括托书组件,所述托书组件包括第一升降驱动构件和第一托台(3320),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构件带动所述第一托台(3320)升降,所述第一托台(3320)位于所述第一挡板(3220)和第二挡板(323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书页堆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构件包括第二旋转驱动器(3311)、升降导套(3312)、升降导杆(3313)、升降螺套(3314)、升降丝杆(3315)、升降台(3316)和升降输出杆(3317),所述第二旋转驱动器(3311)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所述第二旋转驱动器(3311)与升降丝杆(3315)驱动连接,所述升降螺套(3314)设置在所述升降台(3316)上,所述升降螺套(3314)与所述升降丝杆(3315)螺纹连接,所述升降导套(3312)和升降导杆(3313)的其中之一与所述机架(100)连接、另一设置与所述升降台(3316)连接,所述旋转台(3210)上设有升降避让孔,所述升降避让孔的内壁上设有传动槽,所述升降输出杆(3317)的外壁设有传动键(3318),所述传动键(3318)伸入所述传动槽,所述升降输出杆(3317)与所述第一托台(3320)连接,所述升降输出杆(3317)设置在所述升降台(3316)上并与所述升降台(3316)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页堆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书页堆叠机还包括堆放组件,所述堆放组件包括第一直线驱动器(2310)和第一托板(2320),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与所述第一托板(2320)驱动连接带动所述第一托板(2320)进出所述定位通道(22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页堆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2110)沿横向设置,所述第一立板(2210)和第二立板(2220)沿纵向间隔设置,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纵向调节结构,所述纵向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立板(2210)和所述第二立板(2220)之间的纵向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页堆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堆叠机构(2000)包括横向调节结构,所述横向调节结构配置为用于调整所述第三立板(2230)与第四立板的相对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页堆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书页堆叠机还包括推料机构(4000),所述推料机构(4000)包括第二直线驱动器(4100)和推板(4200),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4100)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所述推板(4200)位于所述旋转台(3210)的旁侧,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4100)与所述推板(4200)驱动连接,带动所述推板(4200)横向移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58659.9A CN113291760B (zh) | 2021-05-21 | 2021-05-21 | 书页堆叠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58659.9A CN113291760B (zh) | 2021-05-21 | 2021-05-21 | 书页堆叠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91760A CN113291760A (zh) | 2021-08-24 |
CN113291760B true CN113291760B (zh) | 2022-10-18 |
Family
ID=77323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58659.9A Active CN113291760B (zh) | 2021-05-21 | 2021-05-21 | 书页堆叠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29176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59624A (zh) * | 2021-11-09 | 2021-12-31 | 南通恒懋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推送书页的夹紧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451815B2 (ja) * | 2005-06-15 | 2010-04-14 | ニスカ株式会社 | シート束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製本装置 |
JP4177356B2 (ja) * | 2005-06-15 | 2008-11-05 | ニスカ株式会社 | シート束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製本装置 |
JP4389891B2 (ja) * | 2005-08-11 | 2009-12-24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製本システム |
CN205768172U (zh) * | 2016-03-18 | 2016-12-07 | 天津市职业大学 | 配订折联动生产线 |
CN111670123B (zh) * | 2018-01-30 | 2022-02-15 | 佳能精技立志凯株式会社 | 片材束排出装置和装订装置 |
-
2021
- 2021-05-21 CN CN202110558659.9A patent/CN113291760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91760A (zh) | 2021-08-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291760B (zh) | 书页堆叠机 | |
CN113734843B (zh) | 一种瓦楞纸板夹持翻转机 | |
CN111645955B (zh) | 一种理袋机 | |
CN210260350U (zh) | 插页机分本装置 | |
CN111747127B (zh) | 一种用于搬运物流包裹的物流码垛机 | |
CN217805739U (zh) | 一种瓷砖包装生产线 | |
CN110589460A (zh) | 一种管件上料装置 | |
CN114852425A (zh) | 一种全自动纸箱开装封一体设备 | |
CN112874898B (zh) | 一种堆叠装置 | |
CN113212861A (zh) | 一种纸板堆码机用的堆叠机构及其堆叠方法 | |
CN217577411U (zh) | 一种放书机 | |
CN111483820A (zh) | 具有对齐归整机构的板料码垛机 | |
CN109366955A (zh) | 一种吸塑折边机 | |
US6629690B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veying a product | |
CN1093075C (zh) | 全自动纸张供应准备台 | |
CN216035427U (zh) | 一种自动化工件包覆设备及其锁具理料装置 | |
CN212334175U (zh) | 瓦楞纸堆叠用的对齐装置 | |
CN215325556U (zh) | 一种夹箱码垛机构 | |
CN217295941U (zh) | 板书生产线 | |
CN216685037U (zh) | 一种纸板打包机的对齐装置 | |
CN218577092U (zh) | 一种分纸机的进料机构 | |
CN215401969U (zh) | 一种用于纸品印刷品的全自动折页机多功能输纸台 | |
CN116040058B (zh) | 一种瓷砖打包设备和瓷砖打包方法 | |
CN111873551B (zh) | 一种穿绳机 | |
CN217146540U (zh) | 一种纸盒翻转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