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65131B - 一种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65131B
CN113265131B CN202110574874.8A CN202110574874A CN113265131B CN 113265131 B CN113265131 B CN 113265131B CN 202110574874 A CN202110574874 A CN 202110574874A CN 113265131 B CN113265131 B CN 1132651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ene oxide
copper oxide
copper
nano material
oxide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748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65131A (zh
Inventor
吴泽
戴树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Delikete Nan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Delikete Nan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Delikete Nan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Delikete Nan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7487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651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65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51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651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51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67/04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arboxylic acids, e.g. lacto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0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tarch, amylose or amylopectin or of their derivatives or degradation products
    • C08J2403/02Starch; Degradation products thereof, e.g. dextr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48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copp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4Carbon
    • C08K3/042Graphene or derivatives, e.g. graphene oxi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改性聚乳酸步骤、制备初级混合物步骤和成膜步骤。本发明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的制备方法通过具有抗菌防腐功效的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实现保鲜膜的整体抗菌功能,还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及 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菌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本发明还涉及该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们对食品品质要求的提高,在食品加工领域出现了食品包装这一产物。食品包装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食品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防止食品被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等因素污染,导致食品的货架期变短,进而影响到食品本身的价值。综合性能、成本和耐用性等方面的考虑,塑料成为食品包装应用的首选材料。在现今的市场上,用于食品包装的最常见的塑料材料主要有聚乙烯材料(PE)、聚丙烯材料(PP)、聚氯乙烯材料(PVC)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PET)等。这些材料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生产加工出来,成本非常低,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同时产品轻巧,形貌多变,防水耐用,在食品包装领域占据了主导优势地位。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保鲜膜并不非常适合果蔬的包装,因为它的气体阻隔性太好,容易发生结露现象。果蔬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和H2O附着在包装内,使包装内的湿度条件正好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果蔬就容易发生腐败变质。传统的保鲜膜通过加入多孔物质来调节各种气体的选择透过性,例如选择性透过乙烯以防止乙烯浓度过高而催熟,起到保鲜的功效。但是,这种透过性太强的保鲜材料容易导致水分流失,反而会阻碍保鲜效果,也会引起保鲜物品之间“串味”。有的保鲜膜还会选择添加一些抗菌物质来延长食品的货架期,例如涂覆抗菌涂层,但是抗菌涂层的抗剥离效果较差,抗菌涂层本身的安全性不高,剥离的涂层会造成果品、食物的污染。
尽管“禁塑令”还未覆盖保鲜膜,但可降解塑料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也是目前研发的重点方向。聚乳酸材料作为当下最火热的新型绿色环保高分子材料之一,与传统塑料包装材料相比,其来源天然取之不尽,且易于加工成型,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食品产生毒性作用,再加上其力学性能良好,在食品运输和销售过程中,能更好的防止撕裂,减少损害,降低成本。但是聚乳酸材料本身不具备抗菌性,阻隔性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因此,开发出一款抗菌性能高、力学性能好、安全性佳、阻隔性能良好的可降解保鲜膜,成为当下保鲜材料技术领域研发的重点与难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以解决现有保鲜膜存在的果蔬容易发生腐败变质、环境安全性不够、力学性能差和阻隔性能不达标等缺陷。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改性聚乳酸:提供浓度为3~10mg/mL 的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丙酮分散液和浓度为20~100mg/mL的聚乳酸的二氯甲烷溶液,将所述聚乳酸的二氯甲烷溶液边搅拌边滴加到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丙酮分散液中并水浴超声,再向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丙酮分散液中添加EDC和NHS,在保护性气体氛围下将混合体系转移至 60~80℃条件下搅拌反应4~8h,干燥得到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改性聚乳酸;
制备初级混合物:提供85~150份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改性聚乳酸、15~40份淀粉、10~30份N-甲基吡咯烷酮以及2~10份增塑剂,将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改性聚乳酸、淀粉、N-甲基吡咯烷酮和增塑剂在175~ 195℃下进行熔融共混10~30min,得到初级混合物;
成膜:将初级混合物转移至150~165℃的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双螺杆挤出机内的共混时间为5~15min,成膜工艺成膜,得到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
所述聚乳酸、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EDC和NHS的质量之比为 50~100:10:1~5:0.2~1。
本发明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改性聚乳酸步骤、制备初级混合物步骤和成膜步骤。制备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改性聚乳酸步骤中,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为大量掺杂有氧化铜纳米颗粒的石墨烯片层结构,进一步通过氧化铜/氧化石墨烯改性聚乳酸,具体的改性机理为:EDC(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HS(N-羟基琥珀酰亚胺)作为催化剂,通过与氧化石墨烯上的羧基基团反应生成活性中间体,促进聚乳酸的末端羟基与氧化石墨烯表面的羧基发生酯化反应,由此实现在氧化石墨烯的表面接枝生长聚乳酸,得到氧化铜/氧化石墨烯改性聚乳酸。通过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改性聚乳酸,能够显著提升聚乳酸的亲水性、柔韧性、耐热性和断裂伸长性能,也能促使保鲜膜形成多孔结构。一方面能够增加保鲜膜的表面积及聚乳酸与淀粉的相容性,提升保鲜膜的抗菌防腐效果和保水保湿效果;另一方面,多孔结构的保鲜膜也有利于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联合作用于保鲜膜,大大缩短保鲜膜的降解周期。聚乳酸的改性过程通过聚乳酸接枝到氧化石墨烯表面,也进一步促进了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分散,既提升了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稳定性,也起到防止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发生团聚的作用。
制备初级混合物步骤中,预先将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改性聚乳酸、淀粉、N-甲基吡咯烷酮和增塑剂预先进行共混,得到初级混合物。氧化铜/ 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改性聚乳酸与淀粉共混能够提升保鲜膜基材的均一性,采用淀粉能够适当提升保鲜膜的力学性能和相变温度,使得保鲜膜的热变形温度升高,拓宽保鲜膜的使用场景,另外,淀粉往往先于聚乳酸降解后形成大量孔洞结构,同样能够促进聚乳酸的降解。使用N-甲基吡咯烷酮、增塑剂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改性聚乳酸及淀粉共混,能够提升保鲜膜总体原料的相容性,促进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改性聚乳酸与淀粉均匀分散,确保成膜的均一性和流延效果,也能进一步促使保鲜膜形成多孔结构,便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发挥抗菌和促降解作用。成膜步骤中,通过将初级混合物共混、挤出造粒,再借助于成膜工艺成膜,得到具有抗菌防腐、力学性能优、阻隔性能达标的可降解保鲜膜。
本发明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的制备方法通过具有抗菌防腐功效的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实现保鲜膜的整体抗菌功能。使用过程中,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能够渗出少量的亚铜离子或者铜离子,这些亚铜离子或者铜离子能够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吸附到病毒的刺突蛋白上或者病原菌的包膜蛋白或者细胞壁上,破坏病毒或者细菌的表面蛋白结构,起到抗菌抗病毒的功效。氧化石墨烯材料为紧密堆积成二维蜂窝状结构的单层碳原子,氧化石墨烯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一方面其可以作为良好的载体用于负载CuO纳米颗粒,另一方面氧化石墨烯材料片层上含有大量的官能团,例如羟基、羧基、羰基等,能够吸附于细菌或者病毒表面并隔离细菌或者病毒,起到隔离灭菌或者消毒的作用。还一方面,氧化石墨烯负载的氧化铜复合抗菌纳米材料在可见光或者近红外光照射下能够形成空穴,进而促进生成活性氧、羟自由基等活性基团,进而通过活性基团作用于细菌或者病毒,起到抗菌防腐的功效。可见光或者近红外光照射下,氧化铜纳米颗粒还具有良好的光热转换效果,起到光热杀毒或者抑菌的作用。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被降解过程中,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通过较长时间的光生活性氧、羟自由基等打断大分子的聚乳酸和淀粉的分子链,促进大分子转变为小分子,帮助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快速降解,还能通过光热作用富集大量微生物,进一步缩短了本发明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的降解周期。
优选的,在制备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改性聚乳酸步骤中,所述水浴超声的功率为250~350W,所述水浴超声的温度为15℃以下。水浴超声能够有效促进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与聚乳酸分散均匀,使得后续聚乳酸在氧化石墨烯表面接枝改性更均匀。
优选的,在制备初级混合物步骤中,所述增塑剂为聚乙二醇、异丙醇、乙酸乙酯和四氢呋喃中的至少一种,增塑剂一方面能够促进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改性聚乳酸分散,促进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改性聚乳酸与淀粉、NMP良好相容,另一方面还能提升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的整体流延性,确保保鲜膜形成平整的表面。
优选的,在制备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改性聚乳酸步骤中,所述保护性气体氛围为保护性氮气或者氩气。
优选的,所述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丙酮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纳米氧化铜粉体:提供酸性铜离子溶液和聚乙二醇,将聚乙二醇添加到酸性铜离子溶液中并转移至80~90℃条件下搅拌至凝胶状,再将凝胶状混合系转移至100~120℃下干燥成干凝胶,将干凝胶转移至500~800℃下处理0.5~4h,研磨得到纳米氧化铜粉体;
制备氧化石墨烯丙酮分散液:提供氧化石墨烯并将氧化石墨烯转移至高温碳化炉进行高温碳化30~90s,高温碳化炉中充填惰性气体,高温碳化炉的温度为 500~1200℃,将高温膨胀的氧化石墨烯制成浓度为2~10mg/mL的氧化石墨烯丙酮分散液;
制备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丙酮分散液:将纳米氧化铜粉体添加到氧化石墨烯丙酮分散液中,先搅拌0.5~2h,再水浴超声20~100min,5000~ 10000rpm离心5~10min,收集上层液体并真空浓缩至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浓度为3~10mg/mL,所述纳米氧化铜粉体与氧化石墨烯丙酮分散液的质量体积之比为1~10:1(mg/mL)。
在制备纳米氧化铜粉体步骤中,通过酸性铜离子溶液和聚乙二醇分散并干燥成干凝胶,再通过高温处理使得分散的铜离子酸性溶液降解形成氧化铜纳米颗粒。在制备氧化石墨烯丙酮分散液步骤中,预先将氧化石墨烯高温膨化以促使氧化石墨烯的片层之间距离更大、间隙更大,方便CuO纳米颗粒充分负载到多层氧化石墨烯片层上。在制备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丙酮分散液中,将纳米氧化铜粉体与氧化石墨烯丙酮分散液充分混匀,再通过超声分散促使纳米氧化铜粉体均匀掺杂到氧化石墨烯上,得到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丙酮分散液。进一步通过真空浓缩的方式,将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丙酮分散液的浓度提升,也能提升保鲜膜中抗菌成分的浓度。
优选的,所述酸性铜离子溶液中的酸为柠檬酸、异柠檬酸、苹果酸、富马酸、乙酸、草酸和草酰琥珀酸中的至少一种。上述若干种酸既能确保铜离子溶液的稳定性,在高温催化降解的过程中也能促使铜离子转变为CuO。借助于聚乙二醇的凝胶分散作用,可以使得生成的CuO分散成CuO纳米颗粒,便于后续负载过程。
优选的,所述酸性铜离子溶液中的铜盐为氯化铜和硝酸铜中的至少一种。氯化铜或者硝酸铜盐在高温下易降解生成稳定氧化铜,进而转变成CuO纳米颗粒。
优选的,所述铜盐与酸的摩尔比为1:2~5。铜盐与酸的摩尔比能够促使酸根离子转化为相应的盐酸或者硝酸,进一步通过挥发或者降解过程除去,确保CuO 纳米颗粒制备过程顺利进行。
优选的,在制备氧化石墨烯丙酮分散液步骤中,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或者氩气。惰性气体的存在能够确保氧化石墨烯在高温条件下稳定,确保氧化石墨烯高温膨化过程顺利进行。
优选的,在制备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丙酮分散液步骤中,所述真空浓缩的真空度为20~40KPa,所述真空浓缩的温度为20~35℃。采用低温真空干燥能够有效保留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以及抗菌活性,提升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浓度。
优选的,在制备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丙酮分散液步骤中,所述搅拌转速为350~600rpm,所述水浴超声的功率为250~350W,所述水浴超声的温度为15℃以下。搅拌能够促进纳米氧化铜粉体与氧化石墨烯丙酮分散液充分混匀,再借助于超声震荡作用,促进CuO纳米颗粒充分掺杂到膨化石墨烯的多片层上,实现CuO纳米颗粒的高效负载。低温水浴超声能够降低氧化石墨烯降解的概率,也能降低团聚的可能性,尽可能保留CuO纳米颗粒的光热、光动力、小尺寸等效应。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采用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制得。
本发明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所使用基材为聚乳酸、淀粉和增塑剂等,均为可降解材料,N-甲基吡咯烷酮、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为小分子材料,容易降解且具有相当的可溶性,因此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能够实现全降解。N-甲基吡咯烷酮和淀粉的存在使得本发明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具有多孔结构,增加了保鲜膜的表面积和可降解性,也能适当提升保鲜膜的亲水保湿性。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改性聚乳酸自身也具有大量的微孔结构,进一步增加了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暴露面积,便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通过光动力作用、光热作用或者表面离子抗菌作用发挥抗菌防腐的功能。使用时,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能够渗出少量的亚铜离子或者铜离子,这些亚铜离子或者铜离子能够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吸附到病毒的刺突蛋白上或者病原菌的包膜蛋白或者细胞壁上,破坏病毒或者细菌的表面蛋白结构,起到抗菌抗病毒的功效,氧化石墨烯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抗菌功能。当利用可见光或者近红外光照射保鲜膜时,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同时产生光热效应和光动力效应,借助于产生的光热、活性基团等作用于细菌或者病毒,还能促进包装内部区域的乙烯氧化,达到保鲜目的。废弃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暴露于空气和阳光下具有更好的降解效果,借助于阳光、空气、水和各种微生物的联合降解作用,能够加速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降解。
本发明的优点将会在下面的说明书中部分阐明,一部分根据说明书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而获知。
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内容,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纳米氧化铜粉体和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 TEM表征图;
图2为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的降解性能测试图;
图3为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的保鲜性能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通过以下实施例详细阐述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的制备方法以及制得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
制备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改性聚乳酸:提供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丙酮分散液和聚乳酸的二氯甲烷溶液,将聚乳酸的二氯甲烷溶液边搅拌边滴加到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丙酮分散液中并水浴超声,再向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丙酮分散液中添加EDC和NHS,在保护性气体氛围下将混合体系转移至电磁加热搅拌器上搅拌反应,反应完后冷冻干燥得到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改性聚乳酸。其中,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丙酮分散液(CuO/GO)的浓度、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丙酮分散液(CuO/GO)的体积、聚乳酸的二氯甲烷溶液(PLA)的浓度、聚乳酸的二氯甲烷溶液(PLA)的体积、水浴超声(水浴温度均为10℃)的功率和时间、 EDC和NHS的质量、保护性气体的种类、电磁加热搅拌器的温度和转速参见表1。
表1制备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改性聚乳酸过程中的参数
Figure BDA0003083931120000091
制备初级混合物:提供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改性聚乳酸、淀粉、 N-甲基吡咯烷酮以及增塑剂,将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改性聚乳酸、淀粉、N-甲基吡咯烷酮和增塑剂搅拌混合,得到初级混合物。其中,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改性聚乳酸(CuO/GO-PLA)、淀粉、N-甲基吡咯烷酮(NMP) 以及增塑剂的重量、增塑剂的种类、共混温度及时间参见表2。
表2制备初级混合物过程中的参数
Figure BDA0003083931120000092
Figure BDA0003083931120000101
成膜:将初级混合物转移至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得到基于氧化铜/ 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双螺杆挤出机内的共混时间(停留时间)、共混温度参见表3。具体成膜工艺可以是吹塑成膜、压延成膜、流延成膜、双向拉伸成膜等成膜工艺。
表3成膜过程中的参数
Figure BDA0003083931120000102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8中的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丙酮分散液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实施例1-8中的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丙酮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制备纳米氧化铜粉体:提供酸性铜离子溶液和聚乙二醇,将聚乙二醇添加到酸性铜离子溶液中并加热搅拌至凝胶状,再将凝胶状混合系干燥成干凝胶,将干凝胶转移至马弗炉中高温处理,研磨得到纳米氧化铜粉体。其中,酸性铜离子溶液中的成分(铜盐、酸)、铜盐与酸的摩尔比、加热温度、干燥温度、马弗炉的温度以及马弗炉处理时间等参数参见表4。
表4制备纳米氧化铜粉体步骤中的参数
Figure BDA0003083931120000103
Figure BDA0003083931120000111
制备氧化石墨烯丙酮分散液:提供氧化石墨烯并将氧化石墨烯转移至高温碳化炉进行高温碳化,高温碳化炉中充填惰性气体,将高温膨胀的氧化石墨烯制成氧化石墨烯丙酮分散液。其中,高温碳化温度、高温碳化时间、惰性气体种类、氧化石墨烯丙酮分散液中氧化石墨烯的浓度(GO的浓度)等参数参见表5。
表5制备氧化石墨烯丙酮分散液过程中的参数
Figure BDA0003083931120000112
制备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丙酮分散液:将纳米氧化铜粉体添加到氧化石墨烯丙酮分散液中,先搅拌再水浴超声,离心收集上层液体并真空浓缩,得到浓缩的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丙酮分散液,其中,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浓度(以上层液体中固含量的浓度计)满足上述实施例1-8 中对于浓度的要求。其中,纳米氧化铜粉体与氧化石墨烯丙酮分散液的质量体积之比(CuO/GO-Ace)、搅拌时间、水浴超声功率、水浴超声时间、水浴超声温度、离心转速、离心时间、真空干燥温度、真空干燥时间等参数参见表6。
表6制备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丙酮分散液过程中的参数
Figure BDA0003083931120000113
Figure BDA0003083931120000121
效果实施例
效果实施例1:材料表征
将实施例1中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丙酮分散液采用12000rpm 离心30min,收集沉淀、干燥,得到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将实施例 1中的纳米氧化铜粉体和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采用TEM表征,结果如图1所示。如图1a所示,为制备的纳米氧化铜粉体的TEM图,纳米氧化铜呈颗粒状,粒径范围在10~30nm之间,表明本实施例成功制备出纳米氧化铜颗粒。如图1b所示,为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TEM图,结果显示纳米氧化铜呈颗粒状且无明显团聚,直径为10~30nm之间,纳米氧化铜颗粒均匀负载于氧化石墨烯片层上,表明实施例1成功制备出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
效果实施例2:降解性能测试
提供聚乳酸保鲜膜作为对照(Blank),将聚乳酸保鲜膜以及实施例1-5中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裁剪成5×2cm的样条,称量初始重量(W0)。将样条分别放置于潮湿、疏松的土壤上,使各样条接触空气和水分的同时接收光照,每隔一周取出、干燥称重(Wd),测量保鲜膜的质量剩余率。质量剩余率的计算公式为:质量剩余率(%)=(Wd)/W0×100%
如图2所示,8周时,从上往下依次六条折线对应Blank、实施例1(实施例 1制备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实施例3(实施例 3制备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实施例2(实施例 2制备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实施例5(实施例 5制备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和实施例4(实施例4制备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对照组Blank 经过8周的降解,质量剩余率超过90%。相比于对照组Blank,实施例1-5制备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均能快速降解,经过8周的降解,质量剩余率均低于45%,其中实施例4、实施例5制备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的降解速率最快,8周的质量剩余率分别达到 28.8%和30.6%,两组彻底降解周期分别为12周和13周。
效果实施例3:抗菌、保鲜性能测试
提供新鲜的牛肉并切成长2cm、宽1cm、高1cm的肉块,对牛肉块称量初始重量W0,并随机分成6组,每组牛肉块数量为5。再分别采用聚乳酸保鲜膜以及实施例1-5制备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对牛肉块进行包装,通过保鲜膜封装后,再将包装好的牛肉块置于4℃的干燥冰箱中,每隔两天对牛肉块进行脱去保鲜膜称重Wd,计算汁液流失率。汁液流失率=(W0-Wd)/W0×100%,测试结果见图3,其中第十天时,从上往下六条折线依次对应Blank、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和实施例5(对应实施例制备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如图3所示,经过10 天的测试,对照组(普通的PLA薄膜)包装的牛肉块的汁液失水率将近40%,而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的汁液失水率几乎均在15%以内,明显低于对照组,相比于对照组保鲜效果更好。其中,实施例4、实施例5制备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的汁液失水率更低,控制在11%~12%左右。结果表明本发明基于氧化铜/ 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能够有效锁住肉类等需要保鲜样品的水分,防止水分大量流失,避免保鲜样品之间“串味”。
参照上述封装的牛肉块同样随机分成7组,每组牛肉块数量为5。将封装好的牛肉块置于4℃的干燥冰箱中,冰箱内置1W的红外灯。对牛肉块进行感官测试,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每隔四天检查牛肉块是否出现的腐臭味,并对腐臭的等级进行区分,包括显著腐臭、一般腐臭和无明显腐臭三个等级,测试结果见表7。其中第一组(Blank)为PLA薄膜;第二组、第三组为实施例1制备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且第二组采用锡箔纸将整个牛肉块及保鲜膜密封起来,以使得第二组不接收红外照射;第四组为实施例2制备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第五组为实施例3制备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第六组为实施例4制备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第七组为实施例5制备的基于氧化铜 /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
结果如表7所示,在第四天的时候,第一组已经出现40%的的牛肉块出现一般的腐臭味、20%的牛肉块出现明显腐臭味,而实施例1-5制备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对应的牛肉块(第二至第七组)均未出现腐臭味。在第八天的时候,对照组中已经全部出现明显腐臭味,第二组中已经有40%出现一般的腐臭味,第三组至第七组对应的牛肉中,仅有实施例1和实施例2对应的组出现一般的腐臭味,占比20%,实施例3、实施例4和实施例5均未出现腐臭味。表明本发明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相比于传统的PLA保鲜膜具有明显的抗菌保鲜优势,而且适合较长时间抗菌、保鲜。同样采用实施例1制备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进行抗菌测试,第二组不接受光照,第三组接受光照,两组在第四天进行抗菌性能检测上无差异,但在第八天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表明本发明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在接受光照条件下抗菌性能更佳,适合较长时间保鲜、抗菌。
表7抗菌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083931120000141
Figure BDA0003083931120000151
效果实施例4:力学性能测试
提供对照组PLA薄膜和实施例1-5制备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将各薄膜样品裁剪为长100mm,宽10mm的标准试样,共六组,每组7片薄膜,用于力学性能测试。利用万能试验机对前述六组的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参照GB/T1040.3-2006,固定在试验机上,初始距离100mm,拉伸速度为50mm/min,每组测7个平行,结果取平均值,结果见表8。如表8所示,相比于对照组Blank,本发明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的拉伸强度略微有所下降,但是通过淀粉、NMP和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改性,本发明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的断裂伸长率显著提高,方便后续包装使用过程中对保鲜膜进行拉伸。
表8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083931120000152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改性聚乳酸:提供浓度为3~10 mg/mL的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丙酮分散液和浓度为20~100 mg/mL的聚乳酸的二氯甲烷溶液,将所述聚乳酸的二氯甲烷溶液边搅拌边滴加到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丙酮分散液中并水浴超声,再向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丙酮分散液中添加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在保护性气体氛围下将混合体系转移至60~80℃条件下搅拌反应4~8 h,干燥得到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改性聚乳酸;
制备初级混合物:提供85~150份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改性聚乳酸、15~40份淀粉、10~30份N-甲基吡咯烷酮以及2~10份增塑剂,将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改性聚乳酸、淀粉、N-甲基吡咯烷酮和增塑剂在175~195℃下进行熔融共混10~30min,得到初级混合物;
成膜:将初级混合物转移至150~165℃的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双螺杆挤出机内的共混时间为5~15 min,成膜工艺成膜,得到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
所述聚乳酸、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 N-羟基琥珀酰亚胺的质量之比为50~100:10:1~5:0.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聚乙二醇、异丙醇、乙酸乙酯和四氢呋喃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水浴超声的功率为250~350 W,所述水浴超声的温度为15℃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丙酮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纳米氧化铜粉体:提供酸性铜离子溶液和聚乙二醇,将聚乙二醇添加到酸性铜离子溶液中并转移至80~90℃条件下搅拌至凝胶状,再将凝胶状混合系转移至100~120℃下干燥成干凝胶,将干凝胶转移至500~800℃下处理0.5~4 h,研磨得到纳米氧化铜粉体;
制备氧化石墨烯丙酮分散液:提供氧化石墨烯并将氧化石墨烯转移至高温碳化炉进行高温碳化30~90s,高温碳化炉中充填惰性气体,高温碳化炉的温度为500~1200℃,将高温膨胀的氧化石墨烯制成浓度为2~10 mg/mL的氧化石墨烯丙酮分散液;
制备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丙酮分散液:将纳米氧化铜粉体添加到氧化石墨烯丙酮分散液中,先搅拌0.5~2 h,再水浴超声20~100 min,5000~10000 rpm离心5~10 min,收集上层液体并真空浓缩至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浓度为3~10mg/mL,所述纳米氧化铜粉体与氧化石墨烯丙酮分散液的质量体积之比为1~10 mg:1mL。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纳米氧化铜粉体步骤中,所述酸性铜离子溶液中的酸为柠檬酸、异柠檬酸、苹果酸、富马酸、乙酸、草酸和草酰琥珀酸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铜离子溶液中的铜盐为氯化铜和硝酸铜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盐与酸的摩尔比为1:2~5。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氧化石墨烯丙酮分散液步骤中,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或者氩气。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丙酮分散液步骤中,所述真空浓缩的真空度为20~40 KPa,所述真空浓缩的温度为20~35℃。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丙酮分散液步骤中,所述搅拌转速为350~600 rpm,所述水浴超声的功率为250~350 W,所述水浴超声的温度为15℃以下。
10.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
CN202110574874.8A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32651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4874.8A CN113265131B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4874.8A CN113265131B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5131A CN113265131A (zh) 2021-08-17
CN113265131B true CN113265131B (zh) 2022-08-23

Family

ID=77233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74874.8A Active CN113265131B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65131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6834A (zh) * 2018-12-09 2019-05-21 英鸿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腐抑菌的保鲜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38184B1 (ko) * 2013-02-25 2014-09-12 한국과학기술원 미세입자의 계면 자기조립 현상을 이용한 대면적 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6834A (zh) * 2018-12-09 2019-05-21 英鸿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腐抑菌的保鲜膜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oly Lactic Acid (PLA) Nanocomposites: Effect of Inorganic;Mehrajfatema Zafar Mulla;《molecules》;20210331;摘要 *
食品保鲜膜的改性及其研究进展;王雅妮,等;《包装工程》;20210131;第42卷(第1期);摘要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5131A (zh) 202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un et al. Preparation of chitosan/polyvinyl alcohol blended films containing sulfosuccinic acid as the crosslinking agent using UV curing process
Liang et al. Curcumin-loaded HKUST-1@ carboxymethyl starch-based composites with moisture-responsive release properties and synergistic antibacterial effect for perishable fruits
CN108049027B (zh) 一种复合纳米纤维保鲜膜制备及其应用
CN113215728B (zh) 一种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64430A (zh) 一种食品干燥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41974A (zh) 除乙烯二氧化碳高透性防霉抗菌保鲜膜
Abdel Ghaffar et al. Effect of gamma radiation on the properties of crosslinked chitosan nano-composite film
CN115651376A (zh) 一种用于可循环使用包装产品的可堆肥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il et al. Microwave-assisted synthesis of poly (acrylamide-co-2-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chitosan semi-IPN ZnO nanocomposite membranes for food packaging applications
CN110643078B (zh) 一种低透湿性可食性复合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
Sahraee et al. Chitin and chitosan-based blends, composites, and nanocomposites for packaging applications
CN113308016B (zh) 一种基于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发泡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65131B (zh) 一种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07998B (zh) 一种基于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63365B (zh) 一种含有纳米银的抗菌保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44459A (zh) 一种基于钛基复合材料的食品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395221B (zh) 四元共混可降解插层抗菌高透保鲜膜及制备方法
CN113121869B (zh) 基于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纳米材料的发泡膜及其制备方法
Panda Synthesis and Overall Migration Study of Chitosan‐Encapsulated ZnO‐Based ESO Bionanocomposite with Synergistic Antimicrobial Activity for Packaging Purpose.
CN113150517B (zh)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46214B (zh) 一种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534697B (zh) 一种二氧化钛-淀粉纳米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8410022A (zh) 一种加厚食品包装膜的生产工艺
Pokhrel et al. Peanut Shells Cellulose Based Biodegradable Nanocomposites with Polyvinyl Pyrrolidone (PVP) and Polyvinyl Alcohol (PVA)
CN117621422A (zh) 一种多孔抗菌贝壳粉改性保鲜袋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