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62644B - 一种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62644B
CN113262644B CN202110470255.4A CN202110470255A CN113262644B CN 113262644 B CN113262644 B CN 113262644B CN 202110470255 A CN202110470255 A CN 202110470255A CN 113262644 B CN113262644 B CN 1132626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solution
charged nanofiltration
flux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aqueous ph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702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62644A (zh
Inventor
施盈盈
谭惠芬
程新
陈可可
潘巧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luestar Hangzhou Membran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luestar Hangzhou Membran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luestar Hangzhou Membran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luestar Hangzhou Membran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7025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626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62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26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626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26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9/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9/12Composite membranes; Ultra-thin membranes
    • B01D69/125In situ manufacturing by polymerisation, polycondensation, cross-linking or chemical rea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9/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9/02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nanofilt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308Dyes; Colorants; Fluorescent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07Contaminated open waterways, rivers, lakes or p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34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industrial activ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2F2103/12 - C02F2103/32
    • C02F2103/343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industrial activ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2F2103/12 - C02F2103/32 from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e.g. containing antibiotic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新型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包括多孔支撑层和荷正电纳滤选择层;荷正电纳滤选择层由水相溶液和油相溶液通过界面聚合反应后再经热处理形成;所述水相溶液是含有亲水性多胺单体和水相添加剂的水溶液,所述水相添加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和质子接收剂;所述油相溶液为酰氯单体溶于有机溶剂的溶液。通过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的纳滤膜通量大,性能稳定,除盐率高,对正电离子有较高的去除率。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控,重现性较好,制备时间短,制备成本低廉,有利于实现工业化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的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膜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新型分离技术,同时也是不断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和重大的共性技术之一。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加工、工业污水处理、工业气体分离及石油化工制品生产等领域,膜分离过程在工业气体分离、水溶液分离、化学产品和生化产品的分离与纯化的工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纳滤膜技术特别适用于分离高价离子及分子量为几百的有机化合物。由于纳滤膜技术的在分离时操作压力低,因此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产品浓缩和精华,海水淡化等领域。纳滤膜多数荷电及孔径均在纳米级内,只对特定的溶质具有高截留率,因而在混合溶液的浓缩和分离方面纳滤具有优异的效果。
目前市场上的复合纳滤膜多为荷负电纳滤膜,而荷正电纳滤膜的研究相对比较滞后。在截留正电离子和染料时,由于Donnan效应的影响,荷负电纳滤膜表面更易受到污染。而荷正电纳滤膜则能更好地避免因Donnan效应对膜面产生的污染,可以更广泛的应用于荷正电的医药化学废水处理、染料截留、氨基酸蛋白质的分离以及盐湖水镁锂分离等。目前荷正电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大多以聚乙烯亚胺等作为主要水相单体进行交联反应或者界面聚合反应。以聚乙烯亚胺作为水相单体进反应成膜时间较长,制备的纳滤膜通量相对较低,膜面性能不均匀,重复性差,稳定性较差,难以在工业化连续生产中实施。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其解决了现有的荷正电纳滤膜制备时间及水通量低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所述的新型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包括多孔支撑层和荷正电纳滤选择层;所述荷正电纳滤选择层由水相溶液和油相溶液通过界面聚合反应后再经热处理形成;所述水相溶液是含有亲水性胺类单体和水相添加剂的水溶液,其中,所述的亲水性胺类单体为2,4-二氨基-6-苯基-1,3,5三嗪、1,3-双(氨甲基)环己烷、三(羟甲基)氨基甲烷、N-氨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和2,4-二甲氧基苯甲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水相添加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和质子接收剂;所述油相溶液为酰氯单体溶于有机溶剂的溶液。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配置水相溶液:在含有亲水性胺类单体的水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质子接收剂,混合均匀;
其中,所述的亲水性胺类单体为2,4-二氨基-6-苯基-1,3,5三嗪、1,3-双(氨甲基)环己烷、三(羟甲基)氨基甲烷、N-氨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和2,4-二甲氧基苯甲胺中的至少一种;
S2:在多孔支撑层表面制备荷正电纳滤选择层,所述的荷正电纳滤选择层由所述水相溶液与酰氯单体的油相溶液通过界面聚合反应,经热处理而得。
水相溶液中的质子接收剂能够吸收界面聚合反应的副产物,促进界面聚合反应进行,使界面反应迅速完成。此外质子接收剂能够在荷正电纳滤选择层形成“水通道”,增加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的水通量。
表面活性剂一方面可以降低水相溶液的界面张力,使水相溶液在多孔支撑层膜面铺展更均匀,增加水相单体在底膜的附着量,使膜面润湿性更高,从而有利于水相单体向有机相液面的分配和扩散;另一方面表面活性剂可以使水相中的质子接收剂在膜面分布更均匀,使质子接收剂形成的“水通道”更均匀。
然而表面活性剂会促进界面聚合反应生成更致密的分离层,使得复合膜水通量略微降低,脱盐大幅提高;但是在添加了质子接收剂后,质子接收剂向油相溶液扩散的过程中会使聚酰胺网络结构内部的自由体积重组,形成新的“水通道”,使得最终成膜后的水通量提升,消除由表面活性剂导致功能层致密从而引起膜水通量略低的副作用。
对膜片进行预热处理使膜片表面残余的油相被烘干。
优选地,步骤S2包括:将多孔支撑层浸入所述的水相溶液中,静置,取出除去多孔支撑层表面残余的水相溶液;再将多孔支撑层浸入含有酰氯单体的油相溶液中,静置进行界面反应,取出除去膜片表面残余的油相溶液,再进行热处理。
所述的水相溶液中的亲水性胺类单体的质量浓度为0.5%-5%。
本发明选用新型的反应活性较高的亲水性胺类单体,这些胺类单体的分子链中含有亲水性氨基,在水中溶解度高,扩散性好,因此界面聚合形成的纳滤膜荷正电,纳滤皮层薄同时交联度高。2,4-二氨基-6-苯基-1,3,5三嗪,N-氨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和2,4-二甲氧基苯甲胺单体中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分子处于低能量态,有利于界面聚合时水相单体向油相扩散,易于形成交联致密的功能层。N-氨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中所带的叔胺基团还可以吸收界面聚合反应的副产物,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促进界面聚合反应的进行,同时叔胺基团的孤电子对可与质子结合,使纳滤膜荷正电。2,4-二甲氧基苯甲胺分子链中带有极性强的醚氧基团,聚合物链段自由体积大,有利于提高膜的透水性能。1,3-双(氨甲基)环己烷分子结构中含有环烷基,分子链相对柔软,易于形成自由体积高,孔径大的功能层。2,4-二氨基-6-苯基-1,3,5三嗪分子链中带有亚胺基团,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分子链中带有三个亲水性羟基,单体反应活性高,平均官能度大,更易形成网状和支链状结构的聚合物。
优选地,所述的质子接收剂为氢氧化钠、磷酸三钠、磷酸氢钠、磷酸氢二钠、碳酸氢钠和磷酸三钾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水相溶液中的质子接收剂的质量浓度为1%-5%。
优选地,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局限于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樟脑磺酸钠、乳酸钠、四甲基氯化铵、四乙基氯化铵和四乙基醋酸铵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水相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浓度为0.1%-5%;优选为0.1%-3%。
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过低会导致荷正电纳滤膜的功能层不够致密,从而使荷正电纳滤膜的脱盐率下降;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过高会导致功能层过于致密,从而降低荷正电纳滤膜的水通量。通过精准控制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有效控制界面聚合反应所生成聚合物分子量的大小,增加荷正电纳滤膜的水通量及脱盐率,确保膜片性能均匀稳定。
过高浓度的质子接收剂会使酰氯水解导致膜的脱盐下降,过低浓度的质子接收剂不能在功能层形成“水通道”。
同时后续热处理时在膜表面均匀喷洒极细密的去离子水雾,使膜表面残留的酰氯部分水解,增加复合层结构的疏松度和膜面的正电荷密度,从而使得水通量增加的同时也增加了对二价正电离子的去除率。
优选地,所述的油相溶液中的酰氯单体为均苯三甲酰氯、间苯二甲酰氯和对苯二甲酰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油相溶液的溶剂为异构烷烃溶剂Isopar L、异构烷烃溶剂Isopar G、正己烷和环己烷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油相溶液中的酰氯单体的质量浓度为0.1%-0.3%。
通过控制胺类单体和酰氯单体的浓度比例,使制备的纳滤皮层正电荷密度较高。
优选地,步骤S2中多孔支撑层在水相溶液中静置的时间为30-90s;所述的静置时间使水相溶液能够很好的吸附到多孔支撑层上;
步骤S2中多孔支撑层表面的界面聚合反应的时间为10-30s。所述的时间能保证化合物有效的反应。
优选地,步骤S2中除去多孔支撑层表面残余的水相溶液具体包括用辊子去除多孔支撑层表面残余的水相溶液;通过该方法在除去水相时不损伤多孔支撑层表面。
优选地,步骤S2中,热处理的温度为60-110℃,热处理的时间为2-6min。热处理温度过高会使膜孔坍塌,温度过低无法很快烘干膜片上的油相,会使残留的酰氯交联过度,降低膜的选择性能。
优选地,步骤S2中,对膜片进行热处理的同时在膜片表面喷洒去离子水雾。
优选地,步骤S2中,对膜片进行热处理的同时在膜片表面匀速喷洒细密的去离子水雾。
优选地,喷洒去离子水雾的时间为10-60s;
所述的去离子水雾的雾滴粒径为50±5um。
通过在膜片表面喷洒去离子水雾使膜表面残留的酰氯单体部分水解,增加复合层结构的疏松度和膜面的正电荷密度,提高膜面正电荷密度,从而使得水通量增加的同时也增加了对二价正电离子的去除率。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将上述一种新型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在膜分离技术中的应用。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新型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的制备方法采用新型的反应活性较高的胺类单体作为水相单体,在水相单体中添加适当的质子接收剂,促进界面聚合反应进行,通过精准控制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在发生界面聚合时有效控制所生成聚合物分子量的大小,增加水通量,确保膜片性能均匀稳定。同时后续热处理时在膜表面均匀喷洒极细密的去离子水雾,使膜表面残留的酰氯部分水解,增加复合层结构的疏松度和膜面的正电荷密度,从而使得水通量增加的同时也增加了对二价正电离子的去除率。
通过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的纳滤膜通量大,性能稳定,除盐率高,对正电离子有较高的去除率,可以广泛的应用于荷正电的医药化学废水处理,染料截留,氨基酸蛋白质的分离,盐湖水镁锂分离等领域。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控,重现性较好,制备时间短,制备成本低廉,有利于实现工业化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新型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的断面的扫描电镜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新型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的表面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本发明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通过商业途径得到。
本发明首次提出一种新型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该新型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包括多孔支撑层和荷正电纳滤选择层;纳滤选择层由水相溶液和油相溶液通过界面聚合反应后再经热处理形成;水相溶液是含有亲水性胺类单体和水相添加剂的水溶液,水相添加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和质子接收剂;油相溶液为酰氯单体溶于有机溶剂的溶液。
本发明的新型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通过一种新型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的制备方法而得,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配置水相溶液:在含有亲水性胺类单体的水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质子接收剂,混合均匀;含有亲水性胺类单体为2,4-二氨基-6-苯基-1,3,5三嗪、1,3-双(氨甲基)环己烷、三(羟甲基)氨基甲烷、N-氨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和2,4-二甲氧基苯甲胺中的至少一种;水相溶液中的亲水性胺类单体的质量浓度为0.5%-5%;水相溶液中的质子接收剂的质量浓度为1%-5%;水相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浓度为0.1%-5%;优选为0.1%-3%;
S2:将多孔支撑层浸入所述的水相溶液中,静置30-90s,取出用辊子除去多孔支撑层表面残余的水相溶液;再将多孔支撑层浸入含有酰氯单体的油相溶液中,静置10-30s进行界面反应,取出除去膜片表面残余的油相溶液,继续在60-110℃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2-6min;油相溶液中的酰氯单体的质量浓度为0.1%-0.3%;浸润后除去膜面的水相溶液避免了界面聚合反应时酰氯的水解;除去油相溶液避免了酰氯在热处理时过度交联从而导致复合膜过于致密。
上述步骤S2中还包括:热处理的同时在预处理膜片表面均匀地喷洒去极细密地离子水雾10-60s,得到新型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去离子水雾的雾滴粒径为50±5um。
在水相中添加适当的质子接收剂,吸收界面聚合反应的副产物,促进界面聚合反应进行。同时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一方面可以降低水相溶液的界面张力,水相溶液在底膜膜面铺展更均匀,增加水相单体在底膜的附着量,膜面润湿性更高,有利于水相单体向有机相液面的分配和扩散,促进后续反应生成更致密的分离层。因此低剂量浓度表面活性剂的添加可以使得复合膜水通量略微降低但是脱盐大幅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水相中添加的质子接收剂向有机相扩散的过程中导致聚酰胺网络结构内部的自由体积重组,形成新的水通道,使得最终成膜后的水通量提升。因此精确控制水相中质子接收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比例,在提高水通量的同时保证膜的高脱盐率。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多孔支撑层由聚合物溶液在支撑材料上固化形成。
本实施例中的多孔支撑层为超滤底膜。
本实施例中的超滤底膜为聚砜超滤膜、聚醚砜超滤膜、磺化聚砜聚超滤膜或聚偏氟乙烯超滤膜。
本实施例中的超滤底膜的截留分子量为20000-50000D;超滤底膜的支撑层厚度为120-140μm。
实施例1
一种新型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S1:配置水相溶液:在N-氨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水溶液中加入磷酸三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均匀;水相溶液中N-氨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质量浓度为0.5%,磷酸三钠的质量浓度为3%,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浓度为3%;
S2:将多孔支撑超滤底膜浸入S1的水相溶液60s,用辊子除去多孔支撑超滤底膜表面多余的水相溶液;再将多孔支撑层浸入含有酰氯单体的油相溶液中20s进行界面反应,取出沥去膜片表面多余的油相溶液,继续再在90℃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4min,热处理开始的同时对膜面匀速喷洒极细密的去离子水雾30s,制得新型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油相溶液中的均苯三甲酰氯单体的质量浓度为0.1%,油相溶液的溶剂为异构烷烃Isopar L;去离子水雾的雾滴粒径为50微米。
实施例2
一种新型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步骤S1中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浓度为0.1%;
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一种新型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步骤S1中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浓度为5%;
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一种新型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S1:配置水相溶液:在2,4-二氨基-6-苯基-1,3,5三嗪的水溶液中加入磷酸三钾和四乙基氯化铵,混合均匀;水相溶液中2,4-二氨基-6-苯基-1,3,5三嗪的质量浓度为2.5%,磷酸三钾的质量浓度为5%,四乙基氯化铵的质量浓度为3%;
S2:油相溶液中的间苯二甲酰氯单体的质量浓度为0.3%,油相溶液的溶剂为异构烷烃溶剂Isopar G;热处理时间为6min,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一种新型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S1:配置水相溶液:在1,3-双(氨甲基)环己烷的水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和四乙基醋酸铵,混合均匀;水相溶液中1,3-双(氨甲基)环己烷的质量浓度为5%,碳酸氢钠质量浓度为1%,四乙基醋酸铵的质量浓度为3%;
S2:油相溶液的溶剂为正己烷;热处理的温度为100℃,时间为6min,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一种新型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S1:配置水相溶液: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水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乳酸钠和四乙基氯化铵,混合均匀;水相溶液中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质量浓度为1.5%,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为3%,乳酸钠的质量浓度为2%,四乙基氯化铵的质量浓度为0.5%;
S2:油相溶液中的均苯三甲酰氯单体的质量浓度为0.15%,油相溶液的溶剂为环己烷喷洒去离子水雾的时间为50s,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相同。
实施例7
一种新型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S1:配置水相溶液:在2,4-二甲氧基苯甲胺的水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乳酸钠和四乙基氯化铵,混合均匀;水相溶液中2,4-二甲氧基苯甲胺的质量浓度为1%,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为2%,乳酸钠的质量浓度为0.5%;
S2:将多孔支撑超滤底膜浸入S1的水相溶液60s,用辊子除去多孔支撑超滤底膜表面多余的水相溶液;再将多孔支撑层浸入含有酰氯单体的油相溶液中20s进行界面反应,取出沥去膜片表面多余的油相溶液,在继续在100℃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6min,热处理开始的同时对膜面匀速喷洒极细密的去离子水雾50s;油相溶液中的对苯二甲酰氯的质量浓度为0.15%,油相溶液的溶剂为环己烷。
实施例8
一种新型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步骤S2中热处理的同时在,膜面不喷洒去离子水雾;
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比较例1
S1:配置水相溶液:配置质量浓度为0.5%的聚醚酰亚胺(PEI)的水相溶液;
S2:与实施例1中的步骤相同。
比较例2
S1:配置水相溶液:在聚醚酰亚胺(PEI)的水溶液中加入磷酸三钠,混合均匀;水相溶液中聚醚酰亚胺(PEI)的质量浓度为0.5%,磷酸三钠的质量浓度为3%;
S2:与实施例1中的步骤相同。
比较例3
S1:配置水相溶液:在聚醚酰亚胺(PEI)的水溶液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均匀;水相溶液中聚醚酰亚胺(PEI)的质量浓度为0.5%,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浓度为3%;
S2:与实施例1中的步骤相同。
比较例4
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浓度为0.01%,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中的步骤相同。
比较例5
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浓度为6%,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中的步骤相同。
对上述实施例1-8对制备的新型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及对比例1-5制备的荷正电纳滤膜进行MgCl2的水通量测试和脱盐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具体测试方法及参数包括:
取实施例制备所得纳滤膜在膜片检测台上进行脱盐测试,操作压力为0.5MPa,浓度为2000ppm MgCl2原水溶液,原水电导率为4000μs/m,原水温度为25℃,pH为6.5-7.5的测试条件下,预压30min后,测得初始水通量和脱盐率;预压8h后,测得稳定后的水通量和脱盐率。
其中,脱盐率定义为原水与产水的浓度之差除以原水浓度;水通量定义为在上述测试过程中单位时间透过单位面积复合分离膜的水体积,单位为L/m2·h(LMH)。以上每个数据点由9个试样取平均值得到。
表1实施例及对比例的荷正电纳滤膜的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GDA0003614374000000121
通过表1可知,本申请中采用新型的胺类单体与质子接收剂及表面活性剂结合作为水相溶液,制备的荷正电纳滤膜具有高通量及高脱盐率。此外,热处理的同时对膜片进行去离子水雾喷洒,能够提高荷正电纳滤膜的通量及脱盐率。对比实施例1及对比例4-5可知,表面活性剂的含量过多或过低均会影响膜片的性能。表面活性剂的含量过多,膜面的正电荷可能被屏蔽,荷正电纳滤膜对二价正电离子的去除率高的一个原因就是膜面带的正电荷的电荷排斥作用起到效果,如果表面活性剂过多,可能会使膜面的正电荷量减少,所以对二价正电离子的去除率反而降低。
从图1的荷正电纳滤膜断面的扫描电镜图可以看出,在疏松多孔的海绵结构的聚砜层表面附着一层很薄的致密功能层。从图2的荷正电纳滤膜表面的扫描电镜图可以看出复合膜表面平整光滑,其中树枝状细小裂痕为SEM制样时形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包括多孔支撑层和荷正电纳滤选择层;所述荷正电纳滤选择层由水相溶液和油相溶液通过界面聚合反应后再经热处理形成;所述水相溶液是含有亲水性胺类单体和水相添加剂的水溶液,其中,所述的亲水性胺类单体为2,4-二氨基-6-苯基-1,3,5三嗪、1,3-双(氨甲基)环己烷、三(羟甲基)氨基甲烷、N-氨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和2,4-二甲氧基苯甲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水相添加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和质子接收剂;所述油相溶液为酰氯单体溶于有机溶剂的溶液。
2.一种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配置水相溶液:在含有亲水性胺类单体的水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质子接收剂,混合均匀;其中,所述的亲水性胺类单体为2,4-二氨基-6-苯基-1,3,5三嗪、1,3-双(氨甲基)环己烷、三(羟甲基)氨基甲烷、N-氨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和2,4-二甲氧基苯甲胺中的至少一种;
S2:在多孔支撑层表面制备荷正电纳滤选择层,所述的荷正电纳滤选择层由所述水相溶液与酰氯单体的油相溶液通过界面聚合反应,经热处理而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2包括:将多孔支撑层浸入所述的水相溶液中,静置,取出除去多孔支撑层表面残余的水相溶液;再将多孔支撑层浸入含有酰氯单体的油相溶液中,静置进行界面反应,取出除去膜片表面残余的油相溶液,再进行热处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水相溶液中的亲水性胺类单体的质量浓度为0.5%-5%。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质子接收剂为氢氧化钠、磷酸三钠、磷酸氢钠、磷酸氢二钠、碳酸氢钠和磷酸三钾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水相溶液中的质子接收剂的质量浓度为1%-5%;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局限于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樟脑磺酸钠、乳酸钠、四甲基氯化铵、四乙基氯化铵和四乙基醋酸铵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水相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浓度为0.1%-5%。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酰氯单体为均苯三甲酰氯、间苯二甲酰氯和对苯二甲酰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油相溶液的溶剂为异构烷烃溶剂Isopar L、异构烷烃溶剂Isopar G、正己烷和环己烷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油相溶液中的酰氯单体的质量浓度为0.1%-0.3%。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界面聚合的反应时间为10-30s。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2中,热处理的温度为60-110℃,热处理的时间为2-6min。
9.如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对膜片进行热处理的同时在膜片表面喷洒去离子水雾。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喷洒去离子水雾的时间为10-60s;
所述的去离子水雾的雾滴粒径为50±5um。
CN202110470255.4A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32626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0255.4A CN113262644B (zh)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0255.4A CN113262644B (zh)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2644A CN113262644A (zh) 2021-08-17
CN113262644B true CN113262644B (zh) 2022-06-24

Family

ID=77229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70255.4A Active CN113262644B (zh)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626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5134B (zh) * 2021-11-01 2024-05-10 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通量的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
CN114130217A (zh) * 2021-12-10 2022-03-04 山东招金膜天股份有限公司 抗污染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69194B (zh) * 2021-12-27 2023-04-07 浙江易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多价离子高分辨率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17181020A (zh) * 2022-05-30 2023-12-08 沃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和由其制备的纳滤膜
CN115709003B (zh) * 2023-01-09 2023-05-23 湖南沁森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荷正电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4201A (zh) * 2009-06-29 2011-01-05 北京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选择性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89186A (zh) * 2011-11-30 2012-06-13 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荷正电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06422811A (zh) * 2015-08-11 2017-02-22 贵阳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聚电解质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97572A (zh) * 2015-12-24 2016-05-25 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脱盐选择性高通量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10975622A (zh) * 2019-12-25 2020-04-10 恩泰环保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荷电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30447B (zh) * 2020-02-26 2022-03-15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荷正电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420560B (zh) * 2020-04-20 2022-04-12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低压荷正电纳滤膜制备方法及其制品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2644A (zh) 202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62644B (zh) 一种高通量荷正电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EP2883600B1 (en) Manufacturing of polyamide-based water-treatment separation membrane
CN105642129A (zh) 一种基于叔胺型两亲共聚物的荷正电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08021B (zh) 一种采用新型水相体系制备反渗透膜的方法
CN111408281B (zh) 一种复合正渗透膜及制备方法
CN113289498B (zh) 一种荷正电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42967B (zh) 一种基于反应活性支撑层的纳滤膜、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449049B (zh) 一种纳滤膜、制备方法及其在颜料废水一价混合盐分离中的用途
CN114534491B (zh) 一种高水通量的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479395B (zh) 一种正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21128A (zh) 一种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复合膜
CN114713042B (zh) 一种高分辨率和水通量的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6459684A (zh)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1743808B1 (ko) 폴리아마이드계 복합막의 제조방법
CN109012241A (zh) 一种具有分离功能的复合正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KR20070018529A (ko) 보론 제거 기능이 있는 역삼투 분리막의 제조방법
KR101590218B1 (ko) 해수 전처리용 폴리아미드계 나노분리막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2370976B (zh) 一种界面增强型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00031A (zh) 一种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09003B (zh) 一种荷正电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58929A (zh) 分盐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70491A (zh) 一种高通量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KR102041657B1 (ko) 수처리 분리막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하여 제조된 수처리 분리막 및 수처리 분리막을 포함하는 수처리 모듈
JP7120523B2 (ja) 水処理分離膜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れにより製造された水処理分離膜
CN111201078B (zh) 水处理分离膜、包括其的水处理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