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62641A - 一种抗污染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污染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62641A
CN113262641A CN202110362371.4A CN202110362371A CN113262641A CN 113262641 A CN113262641 A CN 113262641A CN 202110362371 A CN202110362371 A CN 202110362371A CN 113262641 A CN113262641 A CN 1132626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verse osmosis
osmosis membrane
water
aqueous phase
surfact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6237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62641B (zh
Inventor
陈可可
刘文超
洪勇琦
谭惠芬
罗霄
郑宏林
潘巧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luestar Hangzhou Membran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luestar Hangzhou Membran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luestar Hangzhou Membran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luestar Hangzhou Membran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6237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626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62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26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626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26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9/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9/02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9/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9/12Composite membranes; Ultra-thin membranes
    • B01D69/125In situ manufacturing by polymerisation, polycondensation, cross-linking or chemical reac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reverse osmosi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污染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聚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水溶性交联剂,混合均匀,得到水相溶液,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为中性水溶性聚合物和/或带电荷的水溶性聚合物;将水相溶液涂覆在复合膜上,静置,除去复合膜上残余的水相溶液;将上述复合膜在微波条件下反应,得到抗污染反渗透膜。本发明的抗污染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通过表面涂覆的方法,制备了均一且较薄的抗污染层。该方法不仅使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能,而且将复合膜的水通量提升了30%左右。此外,本申请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控,重现性较好,制备成本低廉,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抗污染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污染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反渗透膜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是反渗透技术的核心构件。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
反渗透膜在使用过程中面临各种污染,这些污染包括微生物污染、有机物及矿物油污染、絮凝剂引起的污染、结垢引起的污染等。其中由有机物造成的膜系统故障占全部系统故障的60%-80%。进入水中的有机物吸附在膜元件表面,会造成通量的损失,尤其是在第一段,多数情况下,在膜表面形成的吸附层对水中的溶解盐就如同形成了一层分离阻挡层,堵塞膜面通道,导致脱盐率和水通量下降。大分子量并且带有疏水性基团的有机物常常会造成这种效应,例如微量的油滴、大分子量难降解的有机物等,会导致膜系统受到有机物污染。
为了降低膜污染,一般会对复合膜进行亲水改性,以降低膜表面与带有疏水性基团有机物的结合能力。目前,人们通常选用水溶性聚合物,如采用聚乙烯醇(PVA)直接对复合膜表面进行亲水改性,因PVA具有较好的水溶性、环保且价格低廉。但通过水溶性聚合物直接改性的复合膜在经过改性后都会很大幅度降低其水通量,影响膜性能。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抗污染反渗透膜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解决了现有的抗污染反渗透膜水通量低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抗污染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聚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水溶性交联剂,混合均匀,得到水相溶液;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的聚合物为中性水溶性聚合物和/或带电荷的水溶性聚合物;
S2:将S1中的水相溶液涂覆在复合膜上,静置,除去复合膜上残余的水相溶液;
S3:将S2中除去残余水相溶液的复合膜在微波条件下进行交联反应,得到抗污染反渗透膜。
中性水溶性聚合物和带电荷的水溶性聚合物均是亲水材料,使用这种水溶性高分子对反渗透膜改性都会增加复合膜的抗污染性。然而水溶性聚合物在水溶液中呈现无规线团结构,在交联过程中因分子链互相缠绕会使得交联致密度过大而影响反渗透膜的水通量。本发明在使用水溶性聚合物对反渗透膜进行改性的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改变水溶性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形态,能够降低交联致密度,增加复合膜的水通量。
通常情况下,当聚合物浓度低于临界缔合浓度(CAC)时,聚合物在溶液中以单分子形式存在,分子内通过疏水基团间的疏水作用而形成疏水微区,聚合物的亲水链环绕该疏水微区,形成高度卷曲的构象,溶液的体相粘度较低。水溶性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可以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水溶性聚合物溶液中加入离子表面活性剂后,离子表面活性剂将直接通过疏水缔合作用进入己存在的聚合物分子内的疏水微区。其中,离子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处在疏水微区与水接触的部位,疏水链在疏水微区内,使疏水微区膨胀。同时,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可以代替聚合物的亲水链保护疏水微区使之不与水接触,从而使聚合物分子链从卷曲变得较为伸展。同时表面活性剂在聚合物疏水微区的缔合,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链上所带负电荷量,负电荷的排斥作用同样可使聚合物链变得伸展。此时,这些变得伸展的聚合物在反渗透膜表面发生交联(形成抗污染层)时,就会减少聚合物相互重叠的几率,降低交联厚度。再者,由于电荷排斥作用,聚合物分子之间“分的更开”,因此能降低交联致密度。交联厚度和致密度的减小,可得到密度、厚度适中的抗污染层,有利于提高反渗透膜的水通量。
S3中,将表面涂覆水相溶液的复合膜直接放入微波环境中进行快速交联,缩短了链段可伸展的时间,较好地“固定”住分子链在交联前的状态。
优选地,S1步骤中,
所述水相溶液中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为0.1-5%;
所述水相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为0.1-5%;
所述水相溶液中交联剂的质量分数为0.1-0.5%。
水溶性聚合物过多将会在水溶液中呈现无规线团结构,在交联过程因分子链互相缠绕使交联层密度过大,影响膜片水通量;聚合物在水相溶液中含量过低则无法起到抗污染效果。
过低的表面活性剂含量还未达到临界胶束浓度(CMC),过高的表面活性剂含量会使得表面活性剂之间形成胶束,均无法很好的分散在聚合物周围。
优选地,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胺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至少一种;
所述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季铵盐叔丁基氯化铵、四丁基氯化铵、丁基三甲基氯化铵、辛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胺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十二烷基二羟乙基氧化胺、月桂酰胺、丙基氧化胺、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和十六烷基二羟乙基氧化胺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辛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正十六烷基硫酸钠、辛基磺酸钠、1,4-丁二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交联剂包括但不局限于戊二醛。
优选地,所述中性水溶性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聚乙烯醇、聚氧乙烯和聚乙烯吡络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带电荷的水溶性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聚丙烯酰胺和聚乙烯亚胺中的至少一种。上述水溶性聚合物由于分子内亲水基团的存在具有很好的抗污染性能。
优选地,所述的水相溶液中还包括催化剂;
所述水相溶液中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0.1%-0.5%;
所述的催化剂为盐酸和/或硫酸。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在酸性环境中,水溶性聚合物上的羟基会被钝化,更好的被交联。盐酸和硫酸造成一个酸性环境,作为催化引发水溶性聚合物与交联剂反应。
优选地,S3步骤中,在微波中反应的条件为:微波时间为15s-1min;温度为80-90℃。在上述微波条件下,水溶性聚合物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定型交联,保持着原来聚合物的伸展状态,所制备的反渗透膜具有很好的亲水性能。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抗污染反渗透膜,由本发明记载的抗污染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所述的抗污染反渗透膜包括复合膜和抗污染层,所述抗污染层是由聚合物在表面活性剂存在条件下与交联剂进行反应而得;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将上述一种抗污染反渗透膜在水处理技术中的应用。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抗污染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是通过表面涂覆的方法,使水溶性聚合物在反渗透膜表面交联形成了致密度均一且较薄的抗污染层。该方法不仅使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能,而且将复合膜的水通量提升了30%左右。本发明利用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之间的静电及氢键作用,使得聚合物在水溶液中形成比较伸展的形态,然后使用微波快速定格这种形态,这样抗污染层不会太厚也不会太致密,使得制备的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水通量及脱盐率。
此外,本申请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控,重现性较好,制备成本低廉,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抗污染反渗透膜的SEM照片。
图2为本发明对比例1中聚酰胺复合膜的SEM照片。
图3为本发明对比例2中抗污染反渗透膜的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本发明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通过商业途径得到。
本发明首次提出一种抗污染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聚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水溶性交联剂,混合均匀,得到水相溶液;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为中性水溶性聚合物和/或带电荷的水溶性聚合物;水相溶液中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为0.1-5%;水相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为0.1-5%;水相溶液中交联剂的质量分数为0.1-0.5%。
S2:将S1中的水相溶液涂覆在复合膜上,静置30s-1min,倒掉复合膜上多余的水相溶液,得到混合的复合膜;
S3:立刻将S2中混合的复合膜在微波条件下80-90℃反应15s-1min,得到抗污染反渗透膜。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在水相溶液中还可以添加质量分数为0.1%-0.5%的催化剂。
经过表面活性剂与水溶性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水溶性分子链被“拉直”,交联时,减少了聚合物重叠程度,并且被拉直的分子链由于其链周围丰富的亲水基团,可作为水分子进入膜片的“通道”,相比于无规高分子链交联,有规分子链使得交联层更加均匀,并减少了交联致密度提高了膜片水通量。在水溶液涂覆以后,膜片直接放入微波环境快速交联,由于交联快速,缩短了链段可伸展时间,较好的“固定”住分子链在交联前的状态。
本发明的抗污染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制备出一种抗污染反渗透膜,该抗污染反渗透膜包括复合膜和抗污染层,抗污染层是由聚合物在表面活性剂存在条件下与交联剂进行反应而得;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复合膜为自制聚酰胺复合膜。膜生产日期至实验日期小于30天,期间保存于1%亚硫酸氢钠水溶液中。在进行制备抗污染层之前,将反渗透聚酰胺膜提前24h浸泡于纯水中。
以下实施例中对制备的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的膜性能做出评价并且进行了抗污染实验,测试了反渗透复合膜的氯化钠脱盐率和水通量。性能评价时的测试压力为0.75MPa,浓水流量为1.0GPM,环境温度均为25℃,浓水pH值均为6.5~7.5,浓水为500ppm氯化钠水溶液。
以下实施例中,脱盐率定义为浓水与产水的浓度之差除以浓水浓度;水通量定义为在上述测试过程中单位时间透过单位面积复合分离膜的水体积,单位为L/m2·h(LMH)。以上每个数据点由9个试样取平均值得到。
实施例1
一种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S1:配置质量分数为0.5%的聚乙烯吡络烷酮的水溶液,加入质量分数为0.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均匀,再加入质量分数0.3%的戊二醛,混合均匀,得到水相溶液;
S2:将混合均匀的水相溶液涂覆在复合膜上,静置45s后倒掉多余的水相溶液;
S3:立即将膜放入微波鼓风干燥箱中40s,温度设置为85℃,取出复合膜,得到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对本实施制备的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进行电镜扫描,电镜照片为图1所示。
本实施例的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在测试压力为0.75MPa,浓水流量为1.0GPM,环境温度均为25℃,浓水pH值均为6.5~7.5,浓水为500PPm氯化钠进水条件下,对氯化钠的截留率最高为99.4%,水通量最高为76LMH。
本实施例中的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经500ppm牛血清蛋白水溶液+500ppm氯化钠为进料液连续运行100h后,对氯化钠的截留率最高为99.3%,水通量最高为70LMH。
实施例2
一种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步骤S1中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分数0.1%,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中的制备方法相同。
本实施例的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在测试压力为0.75MPa,浓水流量为1.0GPM,环境温度均为25℃,浓水pH值均为6.5~7.5,浓水为500PPm氯化钠进水条件下,复合膜对氯化钠的截留率最高为99.4%,水通量最高为74LMH。
本实施例中的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经经500ppm牛血清蛋白水溶液+500ppm氯化钠为进料液连续运行100h后,膜片对氯化钠的截留率最高为99.3%,水通量最高为66LMH。
实施例3
一种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步骤S1中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分数5%,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中的制备方法相同。
本实施例的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在测试压力为0.75MPa,浓水流量为1.0GPM,环境温度均为25℃,浓水pH值均为6.5~7.5,浓水为500PPm氯化钠进水条件下,复合膜对氯化钠的截留率最高为99.4%,水通量最高为71LMH。
本实施例中的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经500ppm牛血清蛋白水溶液+500ppm氯化钠为进料液连续运行100h后,膜片对氯化钠的截留率最高为99.3%,水通量最高为65LMH。
实施例4
一种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S1:在水相溶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3%的盐酸,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中的制备方法相同。
本实施例的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在测试压力为0.75MPa,浓水流量为1.0GPM,环境温度均为25℃,浓水pH值均为6.5~7.5,浓水为500PPm氯化钠进水条件下,复合膜对氯化钠的截留率最高为99.4%,水通量最高为77LMH。
本实施例中的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经500ppm牛血清蛋白水溶液+500ppm氯化钠为进料液连续运行100h后,膜片对氯化钠的截留率最高为99.3%,水通量最高为73LMH。
实施例5
一种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S1:配置质量分数为0.5%的聚乙烯吡络烷酮的水溶液,加入质量分数为0.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质量分数为0.3%的丙基氧化胺,混合均匀,再加入质量分数0.3%的戊二醛,混合均匀,得到水相溶液;
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的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在测试压力为0.75MPa,浓水流量为1.0GPM,环境温度均为25℃,浓水pH值均为6.5~7.5,浓水为500PPm氯化钠进水条件下,复合膜对氯化钠的截留率最高为99.4%,水通量最高为80LMH。
本实施例中的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经500ppm牛血清蛋白水溶液+500ppm氯化钠为进料液连续运行100h后,膜片对氯化钠的截留率最高为99.3%,水通量最高为74LMH。
实施例6
一种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S1:配置质量分数为0.5%的聚乙烯吡络烷酮的水溶液,加入质量分数为0.5%的叔丁基氯化铵,混合均匀,再加入质量分数为0.3%的戊二醛,混合均匀,得到水相溶液;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中的步骤相同。
本实施例的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在测试压力为0.75MPa,浓水流量为1.0GPM,环境温度均为25℃,浓水pH值均为6.5~7.5,浓水为500PPm氯化钠进水条件下,对氯化钠的截留率最高为99.4%,水通量最高为76LMH。
本实施例中的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经500ppm牛血清蛋白水溶液+500ppm氯化钠为进料液连续运行100h后,本实施例中的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对氯化钠的截留率最高为99.3%,水通量最高为69LMH。
实施例7
一种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S1:配置质量分数为2.5%的聚乙烯醇的水溶液,加入质量分数为2.5%的正十六烷基硫酸钠,混合均匀,再加入质量分数0.3%的戊二醛,混合均匀,得到水相溶液;
S2:将混合均匀的水相溶液涂覆在复合膜上,静置30s后倒掉多余的水相溶液;
S3:立即将膜放入微波鼓风干燥箱中15s,温度设置为85℃,取出复合膜,得到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
本实施例的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在测试压力为0.75MPa,浓水流量为1.0GPM,环境温度均为25℃,浓水pH值均为6.5~7.5,浓水为500PPm氯化钠进水条件下,对氯化钠的截留率最高为99.4%,水通量最高为70LMH。
本实施例中的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经500ppm牛血清蛋白水溶液+500ppm氯化钠为进料液连续运行100h后,本实施例中的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对氯化钠的截留率最高为99.3%,水通量最高为66LMH。
实施例8
S1:配置质量分数为5%的聚乙烯吡络烷酮的水溶液,加入质量分数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均匀,再加入质量分数0.5%的戊二醛,混合均匀,得到水相溶液;
S2:将混合均匀的水相溶液涂覆在复合膜上,静置1min后倒掉多余的水相溶液;
S3:立即将膜放入微波鼓风干燥箱中1min,温度设置为90℃,取出复合膜,得到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
本实施例的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在测试压力为0.75MPa,浓水流量为1.0GPM,环境温度均为25℃,浓水pH值均为6.5~7.5,浓水为500PPm氯化钠进水条件下,对氯化钠的截留率最高为99.4%,水通量最高为69LMH。
本实施例中的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经500ppm牛血清蛋白水溶液+500ppm氯化钠为进料液连续运行100h后,本实施例中的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对氯化钠的截留率最高为99.2%,水通量最高为63LMH。
对比例1
对自制聚酰胺复合膜不进行任何处理,直接测试膜的性能,复合膜对500PPm氯化钠截留率最高为99.2%,水通量最高为56LMH。测试对比例1的聚酰胺复合膜进行电镜扫描,图2为对比例1的聚酰胺复合膜SEM图。
对比例2
一种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S1:配置质量分数为0.5%的聚乙烯吡络烷酮的水溶液,再加入质量分数0.3%的戊二醛,混合均匀,得到水相溶液;
S2:将混合均匀的水相溶液涂覆在复合膜上,静置45s后倒掉多余的水相溶液;
S3:立即将膜放入微波鼓风干燥箱中40s,温度设置为85℃,取出复合膜,得到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
对本对比例的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进行电镜扫描,图3为对比例2的聚酰胺复合膜SEM图。
所制备的抗污染复合膜对500PPm氯化钠截留率最高为99.2%,水通量最高为58LMH。
对比例3
一种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S1:配置质量分数为0.5%的聚乙烯吡络烷酮的水溶液,加入质量分数为0.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均匀,再加入质量分数0.3%的戊二醛,混合均匀,得到水相溶液;
S2:将混合均匀的水相溶液涂覆在复合膜上,静置45s后倒掉多余的水相溶液;
S3:立即将膜放入传统的烘箱中40s,温度设置为85℃,取出复合膜,得到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
所制备的抗污染复合膜500PPm氯化钠截留率最高为99.3%,水通量最高为51LMH。
通过实施例1-3及5-8的测试结果可知:本申请中的水相溶液涂覆复合膜,继续微波条件下热处理制备的抗污染反渗透膜具有很好的水通量及氯化钠截留率。通过实施例4的测试结果可知:本申请中的水相溶液中加入催化剂可提高膜的性能。由实施例的抗污染实验可知本申请的抗污染反渗透膜具有很好的抗污染性能。
对比对比例1-2和实施例1-8的测试结果可知,本申请制备的抗污染反渗透膜的水通量提升了30%左右。从对比例3的测试结果可知,未经过微波条件反应的复合膜其通水量非常低。
从附图1-3的电镜图可知,本发明制备的涂覆层较薄,图1中的表面形态较图2中没涂覆前相差不多;而图3中常规方法制备的涂覆层由于层太厚,盖住了膜表面峰谷结构,降低了膜片的水通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抗污染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聚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水溶性交联剂,混合均匀,得到水相溶液;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的聚合物为中性水溶性聚合物和/或带电荷的水溶性聚合物;
S2:将S1中的水相溶液涂覆在复合膜上,静置,除去复合膜上残余的水相溶液;
S3:将S2中除去残余水相溶液的复合膜在微波条件下进行交联反应,得到抗污染反渗透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污染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
所述水相溶液中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为0.1-5%;
所述水相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为0.1-5%;
所述水相溶液中交联剂的质量分数为0.1-0.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污染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胺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至少一种;
所述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季铵盐叔丁基氯化铵、四丁基氯化铵、丁基三甲基氯化铵、辛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胺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十二烷基二羟乙基氧化胺、月桂酰胺、丙基氧化胺、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和十六烷基二羟乙基氧化胺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污染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辛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正十六烷基硫酸钠、辛基磺酸钠、1,4-丁二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污染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溶性交联剂包括但不局限于戊二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污染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性水溶性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聚乙烯醇、聚氧乙烯和聚乙烯吡络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带电荷的水溶性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聚丙烯酰胺和聚乙烯亚胺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污染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相溶液中还包括催化剂;
所述水相溶液中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0.1%-0.5%;
所述的催化剂为盐酸和/或硫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污染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步骤中,在微波中反应的条件为:微波时间为15s-1min;温度为80-90℃。
9.一种抗污染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抗污染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所述的抗污染反渗透膜包括复合膜和抗污染层,所述抗污染层是由聚合物在表面活性剂存在条件下与交联剂进行反应而得;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10.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抗污染反渗透膜及权利要求9的抗污染反渗透膜在水处理技术中的应用。
CN202110362371.4A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抗污染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32626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2371.4A CN113262641B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抗污染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2371.4A CN113262641B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抗污染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2641A true CN113262641A (zh) 2021-08-17
CN113262641B CN113262641B (zh) 2021-12-10

Family

ID=77228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62371.4A Active CN113262641B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抗污染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6264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2783A (zh) * 2022-10-09 2022-11-04 蓝星(杭州)膜工业有限公司 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251480A (zh) * 2022-12-26 2023-06-13 蓝星(杭州)膜工业有限公司 可再生抗污染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再生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0290A (zh) * 2007-11-29 2009-06-10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超低压耐污染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
CN105561801A (zh) * 2015-12-19 2016-05-11 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反渗透抗污染膜的制备方法
CN107652464A (zh) * 2016-07-25 2018-02-02 克林纳奇(荆州)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乙烯醇缩甲醛海绵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126530A (zh) * 2017-12-22 2018-06-08 南京湶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反渗透复合膜
CN110917903A (zh) * 2018-09-20 2020-03-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渗透膜及制备方法
US20200122092A1 (en) * 2017-05-03 2020-04-23 Jiangsu Bangtech Environmental Sci-Tech Co. LTD Composite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1744373A (zh) * 2020-07-07 2020-10-09 杭州易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胺表面两性抗污染涂层的构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0290A (zh) * 2007-11-29 2009-06-10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超低压耐污染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
CN105561801A (zh) * 2015-12-19 2016-05-11 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反渗透抗污染膜的制备方法
CN107652464A (zh) * 2016-07-25 2018-02-02 克林纳奇(荆州)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乙烯醇缩甲醛海绵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20200122092A1 (en) * 2017-05-03 2020-04-23 Jiangsu Bangtech Environmental Sci-Tech Co. LTD Composite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8126530A (zh) * 2017-12-22 2018-06-08 南京湶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污染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反渗透复合膜
CN110917903A (zh) * 2018-09-20 2020-03-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渗透膜及制备方法
CN111744373A (zh) * 2020-07-07 2020-10-09 杭州易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胺表面两性抗污染涂层的构建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2783A (zh) * 2022-10-09 2022-11-04 蓝星(杭州)膜工业有限公司 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251480A (zh) * 2022-12-26 2023-06-13 蓝星(杭州)膜工业有限公司 可再生抗污染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再生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2641B (zh) 2021-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24873B (zh) 一种金属离子络合多酚增强高分子膜亲水稳定性的方法
CN111330447B (zh) 一种荷正电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262641B (zh) 一种抗污染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6413425B1 (en) Reverse osmosis composite membrane and reverse osmosis treatment method for water using the same
CN113289498B (zh) 一种荷正电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48750B (zh) 一种聚酰胺复合膜表面改性的方法
CN110465212B (zh) 一种单价阳离子选择性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CN110947307B (zh) 一种复合脱盐层纳滤膜制备方法
CN112246110B (zh) 一种双功能层复合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42967B (zh) 一种基于反应活性支撑层的纳滤膜、制备方法及应用
JP2762358B2 (ja) 水の軟化に有効なポリアミド膜の製造方法及び使用
CN113262643B (zh) 一种高通量聚酰胺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224872B (zh) 一种氨基酸离子液体改性亲水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70641B (zh) 一种哌嗪基原生荷正电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84782B (zh) 一种高通量高脱盐率的抗污染聚酰胺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JPH1066845A (ja) 逆浸透複合膜
CN117065575B (zh) 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394065B (zh) 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78061A (zh) 一种污染聚醚砜超滤膜制备复合纳滤膜的方法和复合纳滤膜
CN110394074A (zh) 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743383B (zh) 一种提高聚酰胺复合膜渗透通量的改性方法
JP3646362B2 (ja) 半透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87855A (ja) 荷電モザイク膜、その製造方法、該荷電モザイク膜の使用方法及び該荷電モザイク膜を備えた装置
CN113181783A (zh) 一种聚酰胺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74119B (zh) 抗菌水通道蛋白囊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