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51214A - 管线固定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管线固定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51214A
CN113251214A CN202110633221.2A CN202110633221A CN113251214A CN 113251214 A CN113251214 A CN 113251214A CN 202110633221 A CN202110633221 A CN 202110633221A CN 113251214 A CN113251214 A CN 1132512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base
plate
mounting surface
fix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332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晓波
张倩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M Smart Mobilit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M Smart Mobilit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M Smart Mobilit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M Smart Mobilit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3322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512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51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12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00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 F16L3/22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a number of parallel pipes at intervals
    • F16L3/237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a number of parallel pipes at intervals for two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00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 F16L3/16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with special provision allowing movement of the pi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线固定装置及车辆,该管线固定装置包括基座和卡箍组件,所述基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卡箍组件包括定位块、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所述管线的卡箍本体;所述第一安装面上设置有与车身内板卡接的卡扣,所述定位块的一端与所述卡箍本体连接,所述定位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面连接,且所述卡箍本体通过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基座的相对位置可调节。实施本发明,卡箍本体通过定位块与基座的相对位置可调节,实现在不调整车身固定点的情况下,调节管线固定位置,适应不同的车型,无需开发对应的管线固定装置,提高通用性,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管线固定装置及车辆
本申请为针对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19年07月05日,申请号为201910605712.9,发明名称为管线固定装置及车辆,申请类型为发明提出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线固定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管线卡子是指用于固定车辆内的管线或者线路的固定结构,使管线或者线路保持在车辆的适当位置。现有的管线卡子包括用于固定管线或者线路的固定部分、以及用于与车身连接的连接部分,现有的管线卡子的固定部分和连接部分为不可拆分的一体结构,二者的相对位置通常不可调节。车身的内板上提供给管线卡子的固定点位置由于结构限制,已经无法调整,当不调整车身的情况下调节管线或者线路的位置时,由于管线卡子的固定部分和连接部分不可拆分,因此无法对管线卡子的固定部分和连接部分进行调整,导致管线或者线路容易与车身的内板加强筋产生干涉,只能重新开发新的管线卡子,开发周期长,成本高。且针对不同的车型需要开发对应的管线卡子,通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管线卡子的固定部分和连接部分的相对位置不可调整,无法适应不同的车型,需要开发对应的管线卡子,通用性差,成本高的不足,提供一种管线固定装置及车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管线固定装置,包括基座和卡箍组件,所述基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卡箍组件包括定位块、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所述管线的卡箍本体;
所述第一安装面上设置有与车身内板卡接的卡扣,所述定位块的一端与所述卡箍本体连接,所述定位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面连接,且所述卡箍本体通过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基座的相对位置可调节。
上述方案中,卡箍本体通过定位块与基座的相对位置可调节,实现在不调整车身固定点的情况下,调节管线固定位置,适应不同的车型,无需开发对应的管线固定装置,提高通用性,降低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卡箍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定位块包括长条形的基板,所述卡箍本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卡箍组件通过所述基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面上。
上述方案中,卡箍本体通过第一连接板与基板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卡箍组件,从而便于调节卡箍本体与基座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杆,所述第二安装面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定位杆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卡箍本体通过所述定位杆和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基座的相对位置可调节。
上述方案中,通过定位杆插入定位孔内,调节基座与定位块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调节卡箍本体与基座的相对位置,实现调整卡箍本体固定管线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面相对两侧向上延伸有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定位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的顶部。
上述方案中,通过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可以使基板与基座能够更加紧密贴合,提高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面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多个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之间,所述基板的底部向下延伸有与所述第一凸起卡接的第一卡槽。
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第二安装面上设置多个第一凸起,并在基板的底部设置第一卡槽,通过第一凸起与第一卡槽的卡接,使卡箍组件与基座连接更加稳定,防止使用过程中跑偏。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的顶部均设置有翻边,所述基板宽度方向相对设置有与所述翻边卡接的卡接件。
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顶部设置翻边,并在基板上设置卡接件,通过卡接件与翻边卡接,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件包括第四连接板、以及长条形的第五连接板,所述第五连接板的长度沿朝向所述第二安装面方向延伸,所述第四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倒钩,所述卡接件通过所述第一倒钩与所述翻边卡接。
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第四连接板上设置第一倒钩,使卡接件便于与翻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可裁切线,所述卡箍本体通过所述可裁切线与所述基板的相对位置可调节。
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基板上设置可裁切线,便于调节卡箍本体固定管线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设置多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起卡接的第二卡槽,所述卡箍本体通过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基板的相对位置可调节。
上述方案中,在基板上设置多个第二凸起,并在第一连接板的底部设置与第二凸起卡接的第二卡槽,安装时,通过调节第一凸起与第二卡槽的位置可以调节卡箍本体和基板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调节卡箍本体与基座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面上相对设置有与所述基板的边缘卡合的第三卡槽。
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第二安装面上相对设置第三卡槽,用于卡接基板的边缘,使基座与基板连接更牢固,提高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卡槽包括第六连接板、以及长条形的第七连接板,所述第六连接板、所述第七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安装面形成容纳所述基板的边缘的空腔;
所述第六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面连接,所述第六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使所述第七连接板平行于所述第二安装面。
上述方案中,通过第六连接板和第七连接板与第二安装面形成长条形的半封闭的第三卡槽,便于安装基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七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面之间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七连接板的另一端铰接,所述限位块能够沿着所述第七连接板的宽度方向移动。
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第七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面之间设置限位块,防止卡箍组件在使用过程中跑偏,产生异响。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包括卡扣主体,卡扣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面连接,所述卡扣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部、以及两个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两侧的第二倒钩,所述第二倒钩朝向所述卡扣主体侧延伸。
上述方案中,通过固定部和第二倒钩使卡扣可拆卸地卡接在车身内板,便于装卸。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密封件,并沿着所述卡扣主体的径向延伸。
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卡扣主体的一端设置密封件,安装时,密封件能够吸附在车身内板上,实现密封基座与车身内板之间的空隙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卡箍本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卡箍本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个相对侧面。
上述方案中,通过将两个卡箍本体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板的两个相对侧面,便于固定多根管线,节约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内板、以及如前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所述车身内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管线固定装置的所述卡扣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车身内板卡接。
上述方案中,管线固定装置的卡箍本体通过定位块与基座的相对位置可调节,,实现在不调整车身固定点的情况下,调节管线固定位置,适应不同的车型,无需开发对应的管线固定装置,提高通用性,降低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以上任一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卡箍本体通过定位块与基座的相对位置可调节,实现在不调整车身固定点的情况下,调节管线固定位置,适应不同的车型,无需开发对应的管线固定装置,提高通用性,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管线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的C部放大图;
图4是图1的左视图;
图5是图4的B-B剖视图;
图6是图1所示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的卡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管线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D-D剖视图;
图10是图8的左视图;
图11是图10的E-E剖视图;
图12是图8所示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8所示的卡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0-基座;101-第二安装面;1011-定位孔;
1012-第二连接板;1013-第三连接板;1014-第一凸起;
1015-翻边;1016-第三卡槽;10161-第六连接板;
10162-第七连接板;102-卡扣;1021-卡扣主体;
1022-固定部;1023-第二倒钩;1024-密封件;
103-限位块;20-卡箍组件;201-定位块;
2011-基板;2012-定位杆;2013-第一卡槽;
20131-第八连接板;20132-第九连接板;20133-容纳空间;
2014-第四连接板;2015-第五连接板;20151-第一倒钩;
2016-第二凸起;202-卡箍本体;203-第一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发明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发明的全部或视为对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实施例一
如图1-图7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管线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2的C部放大图,图4是图1的左视图,图5是图4的B-B剖视图,图6是图1所示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所示的卡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该管线固定装置包括基座10和卡箍组件20,基座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面(图中未示)和第二安装面101,第一安装面上设置有与车身内板卡接的卡扣102,卡箍组件20包括定位块201、至少一个用于固定管线的卡箍本体202、以及第一连接板203,定位块201的一端与卡箍本体202连接,定位块201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面101连接;
定位块201包括长条形的基板2011,卡箍本体202通过第一连接板203与基板2011连接,卡箍组件20通过基板2011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安装面101上;
基板2011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杆2012,第二安装面101上设置有多个与定位杆2012相对应的定位孔1011,卡箍本体202通过定位杆2012和定位孔1011与基座10的相对位置可调节。
卡箍本体202与第一连接板203连接,第一连接板203的一端平行于基板2011的长度方向,使卡箍本体202垂直于基板2011的长度方向。
第一连接板203为长条形,第一连接板20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基板2011的长度方向,卡箍本体202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03的长度方向的侧面,便于固定管线。
卡箍本体202的数量可根据需求进行设定,卡箍本体202的数量越多,能够卡固定管线的数量越多。
优选地,为了便于固定多根管线,节约成本,卡箍本体2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箍本体202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03的两个相对侧面。
两个卡箍本体202可以对称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03的侧面,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03的相对侧面,还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03的同一侧面。
定位杆2012的形状为长条形,定位杆2012的长度沿朝向基座10方向延伸,通过定位杆2012与多个定位孔1011卡接,实现多级别调节卡箍本体202与基座10的相对位置。
该处所说的底部和顶部是按照基座10来说,基板2011远离基座10的一端为顶部,基板2011靠近基座10的一端为底部。
优选地,为了提高连接稳定性,基板2011宽度方向的两侧边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杆2012。
优选地,为了提高连接稳定性,基座10与卡扣102一体成型。
安装时,首先根据管线位置,选择定位孔1011的位置,通过将定位杆2012插入定位孔1011内,确定定位块201安装在第二安装面101上的位置,调节基座10与定位块201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卡箍本体202与基座10的相对位置,使卡箍本体202能够卡住管线;然后将卡扣102与车身内板卡接,通过卡箍本体202固定管线,实现调整卡箍本体202固定管线的位置。
本发明提供的管线固定装置,通过基座与定位块的相对位置可调节,使管线固定装置的卡箍本体和基座的相对位置可调节,实现在不调整车身固定点的情况下,调节管线固定位置,适应不同的车型,无需开发对应的管线固定装置,提高通用性,降低成本。
可选地,第二安装面101相对两侧向上延伸有第二连接板1012和第三连接板1013,定位孔1011设置在第二连接板1012和第三连接板1013的顶部。
第二连接板1012和第三连接板1013的形状为长条形,第二连接板1012和第三连接板1013的长度方向沿着基板2011的长度方向延伸,通过第二连接板1012和第三连接板1013可以使基板2011与基座10能够更加紧密贴合,提高连接稳定性。
优选地,为了能够快速调节基座与定位块的相对位置,多个定位孔1011沿着第二连接板1012和第三连接板1013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性,基板2011、第二连接板1012和第三连接板1013一体成型。
可选地,第二安装面101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1014,多个第一凸起1014位于第二连接板1012和第三连接板1013之间,基板2011的底部向下延伸有与第一凸起1014卡接的第一卡槽2013。
第一凸起1014的形状为长条形,第一凸起1014沿着基座10的宽度方向延伸,多个第一凸起1014均匀分布在第二安装面101上,且位于第二连接板1012和第三连接板1013之间。第一卡槽2013的结构与第一凸起1014相对应,通过第一凸起1014与第一卡槽2013的卡接,使卡箍组件20与基座10连接更加稳定,防止使用过程中跑偏。
优选地,第一卡槽2013包括第八连接板20131和第九连接板20132,第八连接板20131、基板2011和第九连接板20132依次连接形成与第一凸起1014卡接的容纳空间20133。
第八连接板20131和第九连接板20132的内壁与基板2011的底部形成开口朝下的U型的容纳空间20133,便于第一卡槽2013与第一凸起1014卡接。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性,基板2011、第八连接板20131和第九连接板20132一体成型。
可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性,第二连接板1012和第三连接板1013的顶部均设置有翻边1015,基板2011宽度方向相对设置有与翻边1015卡接的卡接件(图中未示)。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性,卡接件相对设置在基板2011宽度方向的两侧边。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性,翻边1015分别与第二连接板1012和第三连接板1013一体成型。
可选地,为了便于与翻边连接,卡接件包括第四连接板2014、以及长条形的第五连接板2015,第五连接板2015沿朝向第二安装面101方向延伸,第四连接板2014的一端与基板2011连接,第四连接板2014的另一端与第五连接板2015的一端连接,第五连接板201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倒钩20151,卡接件通过第一倒钩20151与翻边1015卡接。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性,基板2011、第四连接板2014、第五连接板2015和第一倒钩20151一体成型。
可选地,卡扣102包括卡扣主体1021,卡扣主体1021的一端与第一安装面连接,卡扣主体1021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部1022、以及两个对称地设置在固定部1022两侧的第二倒钩1023,第二倒钩1023朝向卡扣主体1021侧延伸。
第二倒钩1023具有一定的弹性张力,安装时通过挤压的方向将第二倒钩1023插入车身内板上设置的通孔内,并通过第二倒钩1023的回弹力卡扣在车身内板上,卡扣102通过第二倒钩1023可拆卸地卡接在车身内板上,便于装卸。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性,卡扣主体1021与基座10可一体成型。
可选地,卡扣主体1021的一端设置有密封件1024,并沿着卡扣主体1021的径向延伸。
密封件1024为弹性密封件,沿着卡扣主体1021的径向延伸形成圆形,密封件1024位于基座10和卡扣102之间,安装时,密封件1024能够吸附在车身内板上,实现密封基座10与车身内板之间的空隙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性。
实施例二
如图8-图13所示,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管线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D-D剖视图,图10是图8的左视图,图11是图10的E-E剖视图,图12是图8所示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8所示的卡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该管线固定装置包括基座10和卡箍组件20,基座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面(图中未示)和第二安装面101,第一安装面上设置有与车身内板卡接的卡扣102,卡箍组件20包括定位块201、至少一个用于固定管线的卡箍本体202、以及第一连接板203,定位块201的一端与卡箍本体202连接,定位块201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面101连接;
定位块201包括长条形的基板2011,卡箍本体202通过第一连接板203与基板2011连接,卡箍组件20通过基板2011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安装面101上;
基板2011上设置有可裁切线,卡箍本体202通过可裁切线与基板2011的相对位置可调节。
卡箍本体202与第一连接板203连接,第一连接板203的一端垂直于基板2011的长度方向,使卡箍本体202与基板2011的长度方向平行。
第一连接板203为长条形,第一连接板203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基板2011的长度方向,卡箍本体202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03的长度方向的侧面,便于固定管线。
卡箍本体202与基板2011可以固定连接,基板2011位于第一连接板20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可裁切线,可裁切线沿着垂直于基板2011的长度方向设置,如图13所示的虚线。需要说明的是,可裁切线的位置和数量可根据需求进行设定,图13所示的虚线的位置和数量只是为了便于理解设定。
卡箍本体202的数量可根据需求进行设定,卡箍本体202的数量越多,能够卡固定管线的数量越多。
优选地,为了便于固定多根管线,节约成本,卡箍本体2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箍本体202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03的两个相对侧面。
两个卡箍本体202可以对称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03的侧面,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03的相对侧面,还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03的同一侧面。
优选地,为了提高连接稳定性,基座10与卡扣102一体成型。
安装时,首先根据管线位置,通过基板2011上的可裁切线调整基板2011位于第一连接板203两侧的长度,调节卡箍本体202与基板2011两端的相对位置,使卡箍本体202能够卡住管线;然后将基板2011安装在基座10的第二安装面101上,从而调节卡箍本体202与基座10的相对位置;最后将卡扣102与车身内板卡接,通过卡箍本体202固定管线,实现调整卡箍本体202固定管线的位置。
本发明提供的管线固定装置,通过卡箍本体与基板的相对位置可调节,使管线固定装置的卡箍本体和基座的相对位置可调节,实现在不调整车身固定点的情况下,调节管线固定位置,适应不同的车型,无需开发对应的管线固定装置,提高通用性,降低成本。
可选地,第二安装面101上相对设置有与基板2011的边缘卡合的第三卡槽1016。
两个第三卡槽1016相对设置在第二安装面10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第三卡槽1016可以用于卡接基板2011的边缘,使基座10与基板2011连接更牢固,提高连接稳定性。第三卡槽1016也可以在基板2011安装过程中起到导轨作用,使基板2011可以快速安装至基座10中。
可选地,第三卡槽1016包括第六连接板10161、以及长条形的第七连接板10162,第六连接板10161、第七连接板10162与第二安装面101形成容纳基板2011的边缘的空腔(图中未示);
第六连接板10161的一端与第二安装面101连接,第六连接板10161的另一端与第七连接板10162的一端连接,使第七连接板10162平行于第二安装面101。
第六连接板10161、第七连接板10162与第二安装面101形成长条形的半封闭的第三卡槽1016,便于安装基板2011。
可选地,第七连接板10162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面101之间设置有限位块103,限位块103与第七连接板10162的另一端铰接,限位块103能够沿着第七连接板10162的宽度方向移动。
限位块103用于限制基板2011在第三卡槽1016内,防止卡箍组件20在使用过程中跑偏,产生异响。
优选地,可以在限位块103上设置复位弹簧,使限位块103具有复位作用,在基板2011插入第三卡槽1016内之后能够自动回弹复位。
安装时,将基板2011插入第三卡槽1016内,在基板2011插入第三卡槽1016的过程中,限位块103被挤压沿着第七连接板10162的宽度方向移动,基板2011持续插入第三卡槽1016内,直到基板2011与第六连接板10161抵接,完全进入第三卡槽1016内。然后限位块103沿着第七连接板10162的宽度方向回弹复位,将基板2011卡合在第三卡槽1016内。
可选地,卡扣102包括卡扣主体1021,卡扣主体1021的一端与第一安装面连接,卡扣主体1021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部1022、以及两个对称地设置在固定部1022两侧的第二倒钩1023,第二倒钩1023朝向卡扣主体1021侧延伸。
第二倒钩1023具有一定的弹性张力,安装时通过挤压的方向将第二倒钩1023插入车身内板上设置的通孔内,并通过第二倒钩1023的回弹力卡扣在车身内板上,卡扣102通过第二倒钩1023可拆卸地卡接在车身内板上,便于装卸。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性,卡扣主体1021与基座10可一体成型。
可选地,卡扣主体1021的一端设置有密封件1024,并沿着卡扣主体1021的径向延伸。
密封件1024为弹性密封件,沿着卡扣主体1021的径向延伸形成圆形,密封件1024位于基座10和卡扣102之间,安装时,密封件1024能够吸附在车身内板上,实现密封基座10与车身内板之间的空隙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性。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三通过第二凸起与第二卡槽调节卡箍本体与基板的相对位置,因此与实施例二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如图13所示,基板2011朝向第一连接板203的一侧设置多个第二凸起2016,第一连接板203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二凸起2016卡接的第二卡槽(图中未示),卡箍本体202通过第二凸起2016与第二卡槽与基板2011的位置可调节。
基板2011朝向第一连接板203的一侧是指安装时基板2011远离第二安装面101的一侧,第二凸起2016的形状为长条形,第二凸起2016的长度沿着基板2011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二卡槽的结构与第二凸起2016相对应。
该处所说的底部和顶部是按照基座10来说,基板2011远离基座10的一端为顶部,基板2011靠近基座10的一端为底部。
安装时,首先根据管线位置,通过将第二卡槽插入基板2011上相应的第二凸起2016中,调节卡箍本体202与基板2011两端的相对位置,使卡箍本体202能够卡住管线;然后将基板2011安装在基座10的第二安装面101上,从而调节卡箍本体202与基座10的相对位置;最后将卡扣102与车身内板卡接,通过卡箍本体202固定管线,实现调整卡箍本体202固定管线的位置。
本发明提供的管线固定装置,通过卡箍本体与基板的相对位置可调节,使管线固定装置的卡箍本体和基座的相对位置可调节,实现在不调整车身固定点的情况下,调节管线固定位置,适应不同的车型,无需开发对应的管线固定装置,提高通用性,降低成本。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一-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实施例四为包括实施例一-实施例三的车辆结构,因此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三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该车辆包括车身内板、以及如前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车身内板上设置有通孔,管线固定装置的卡扣穿过通孔与车身内板卡接。
本发明提供的车辆,管线固定装置的卡箍本体通过定位块与基座的相对位置可调节,实现在不调整车身固定点的情况下,调节管线固定位置,适应不同的车型,无需开发对应的管线固定装置,提高通用性,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管线固定装置及车辆,卡箍本体通过定位块与基座的相对位置可调节,实现在不调整车身固定点的情况下,调节管线固定位置,适应不同的车型,无需开发对应的管线固定装置,提高通用性,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和卡箍组件,所述基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卡箍组件包括定位块、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所述管线的卡箍本体,所述定位块包括长条形的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可裁切线;
所述第一安装面上设置有与车身内板卡接的卡扣,所述定位块的一端与所述卡箍本体连接,所述定位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面连接,所述卡箍本体通过所述可裁切线与所述基板的相对位置可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卡箍本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卡箍组件通过所述基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面上相对设置有与所述基板的边缘卡合的第三卡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槽包括第六连接板、以及长条形的第七连接板,所述第六连接板、所述第七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安装面形成容纳所述基板的边缘的空腔;
所述第六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面连接,所述第六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使所述第七连接板平行于所述第二安装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面之间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七连接板的另一端铰接,所述限位块能够沿着所述第七连接板的宽度方向移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卡扣主体,卡扣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面连接,所述卡扣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部、以及两个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两侧的第二倒钩,所述第二倒钩朝向所述卡扣主体侧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密封件,并沿着所述卡扣主体的径向延伸。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本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卡箍本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个相对侧面。
9.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内板,所述车身内板上设置有通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所述管线固定装置的所述卡扣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车身内板卡接。
CN202110633221.2A 2019-07-05 2019-07-05 管线固定装置及车辆 Pending CN1132512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33221.2A CN113251214A (zh) 2019-07-05 2019-07-05 管线固定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5712.9A CN110296277B (zh) 2019-07-05 2019-07-05 管线固定装置及车辆
CN202110633221.2A CN113251214A (zh) 2019-07-05 2019-07-05 管线固定装置及车辆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05712.9A Division CN110296277B (zh) 2019-07-05 2019-07-05 管线固定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1214A true CN113251214A (zh) 2021-08-13

Family

ID=6803052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32069.6A Pending CN113217714A (zh) 2019-07-05 2019-07-05 管线固定装置及车辆
CN201910605712.9A Active CN110296277B (zh) 2019-07-05 2019-07-05 管线固定装置及车辆
CN202110633221.2A Pending CN113251214A (zh) 2019-07-05 2019-07-05 管线固定装置及车辆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32069.6A Pending CN113217714A (zh) 2019-07-05 2019-07-05 管线固定装置及车辆
CN201910605712.9A Active CN110296277B (zh) 2019-07-05 2019-07-05 管线固定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3217714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51915A (ja) * 1995-12-04 1997-06-10 Daiwa Kasei Kogyo Kk クランプ
JPH1127837A (ja) * 1997-07-03 1999-01-29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ワイヤハーネス固定装置
JP2009089485A (ja) * 2007-09-28 2009-04-23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用クリップ
CN206749697U (zh) * 2017-03-24 2017-12-15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线束固定装置和车辆
CN207339138U (zh) * 2017-09-26 2018-05-08 达诺尔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插接式电缆底架
CN207921473U (zh) * 2017-12-20 2018-09-28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卡箍及管线固定装置
CN108909653A (zh) * 2018-07-25 2018-11-30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线束扎带组件
CN208457345U (zh) * 2018-05-07 2019-02-01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配合钢栈桥使用的泥浆管减震桥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50891A (en) * 1982-10-15 1985-11-05 Usm Corporation Plastic pipe clip
KR100783922B1 (ko) * 2006-07-10 2007-12-10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사이즈 변경이 가능한 클립 구조
CN102457027A (zh) * 2010-10-21 2012-05-1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理线装置
CN202834402U (zh) * 2012-09-07 2013-03-27 施吉承 一种家庭用理线板
DE102014221102A1 (de) * 2014-10-17 2016-04-21 Robert Bosch Gmbh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Leitung in einem Fahrzeug
CN206398185U (zh) * 2016-12-09 2017-08-1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固定卡扣
CN207378285U (zh) * 2017-10-10 2018-05-18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的塑料卡扣
CN207777775U (zh) * 2017-11-22 2018-08-28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管夹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51915A (ja) * 1995-12-04 1997-06-10 Daiwa Kasei Kogyo Kk クランプ
JPH1127837A (ja) * 1997-07-03 1999-01-29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ワイヤハーネス固定装置
JP2009089485A (ja) * 2007-09-28 2009-04-23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用クリップ
CN206749697U (zh) * 2017-03-24 2017-12-15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线束固定装置和车辆
CN207339138U (zh) * 2017-09-26 2018-05-08 达诺尔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插接式电缆底架
CN207921473U (zh) * 2017-12-20 2018-09-28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卡箍及管线固定装置
CN208457345U (zh) * 2018-05-07 2019-02-01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配合钢栈桥使用的泥浆管减震桥架
CN108909653A (zh) * 2018-07-25 2018-11-30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线束扎带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6277A (zh) 2019-10-01
CN113217714A (zh) 2021-08-06
CN110296277B (zh) 202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38226A (en) Guide piece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to a chassis in multiple orientations
US7059392B2 (en) Radiator attachment assemblies, apparatus components, and methods
US3939382A (en) Chassis intended to hold electronic circuits
JPH0481335A (ja) 自動車用ランプ台の取付構造
US20080130244A1 (en) Mounting system for telecommunications panels
EP0643451A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0296277B (zh) 管线固定装置及车辆
CN115904018A (zh) 挡板及包含其的扩展卡与电子装置
JP2005096597A (ja) 部品取付クリップ
JP2023516308A (ja) 車両ヘッドランプ用の照明デバイス
JP6746249B2 (ja) 部品取付構造
JP4794508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の固定構造及び固定方法
CN215121415U (zh) 箱体结构
CN210425584U (zh) 一种固定盒及具有其的热水器
CA2530767C (en) Device for fixing an adapter for an add-on piece to a condenser
CN218670898U (zh) 一种连接稳固的多管抗震支架
CN217957219U (zh) 一种免螺钉安装的通信网关壳体
CN111293650B (zh) 电气连接箱
CN214823066U (zh) 固线支架、线束固定配件和汽车
CN217712882U (zh) 储液器的固定装置和压缩机
JPS6318817Y2 (zh)
CN212643281U (zh) 一种挡泥板螺母夹
KR100321638B1 (ko) 자동차용 범퍼의 마운팅용 클립
CN219159219U (zh) 一种风扇与散热器的连接结构
CN212029301U (zh) 吸顶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