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33847A - 一种轻质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质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33847A
CN113233847A CN202110704964.4A CN202110704964A CN113233847A CN 113233847 A CN113233847 A CN 113233847A CN 202110704964 A CN202110704964 A CN 202110704964A CN 113233847 A CN113233847 A CN 113233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low glass
parts
organic resin
mixed system
lightweight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049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33847B (zh
Inventor
郭耀鹏
裴恩
郭新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henhua Concre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henhua Concre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henhua Concre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henhua Concre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0496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338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33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33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33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338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04B28/04Portland c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14/00Use of inorganic materials as fillers, e.g. pigm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14/02Granular materials, e.g. microballoons
    • C04B14/04Silica-rich materials; Silicates
    • C04B14/22Glass ; Devitrified g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0/00Use of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C04B14/00 - C04B18/00 and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r grain distribution; Treatment of material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groups C04B14/00 - C04B18/00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Expanding or defibrillating materials
    • C04B20/10Coating or impregnating
    • C04B20/1018Coating or impregnating with organic materials
    • C04B20/1029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4B20/1033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40Porous or lightweight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2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dens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 Porous Artificial Stone Or Porous Ceramic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质混凝土及制备方法,其中轻质混凝土的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组分:粗骨料350~500份;砂200~280份;水泥450~520份;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60~120份;减水剂0.6~2.5份;发泡剂1~4份;水150~200份;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通过单乙烯基芳香单体、顺丁烯二酸类单体、脂肪族烯烃腈类单体和脂肪族烯烃羧酸类单体中的至少一种,在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发生原位聚合得到。在本申请中,通过引入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可以在保证轻质的情况下,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同时减少混凝土的强度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轻质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轻质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轻质混凝土是混凝土领域中一种特种混凝土,其特点是在尽量不牺牲强度的情况下,降低混凝土的密度,以实现轻质的效果。
轻质混凝土主要是通过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加入发泡剂,使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容纳一定量的气泡,形成孔隙结构,进而降低混凝土的密度。由于混凝土中含有较大量的气泡,因此轻质混凝土一般具有较差的抗渗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轻质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轻质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首先,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轻质混凝土,其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组分:
粗骨料 350~500份;
砂 200~280份;
水泥 450~520份;
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 60~120份;
减水剂 0.6~2.5份;
发泡剂 1~4份;
水 150~200份;
其中,所述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通过单乙烯基芳香单体、顺丁烯二酸类单体、脂肪族烯烃腈类单体和脂肪族烯烃羧酸类单体中的至少一种,在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发生原位聚合得到,具体如下:
对空心玻璃微珠表面,通过硅烷偶联剂进行改性,随后分散于溶剂Ⅰ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得到混合体系Ⅰ;随后将单体加入到混合体系Ⅰ中,并加入引发剂并进一步进行聚合,随后分离并得到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首先运用了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该体系以空心玻璃微珠为核,并通过在空心玻璃微珠的表面发生聚合,形成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包覆有机树脂的体系。上述体系在混凝土体系中具有如下效果:
1.上述体系本身具有较小的密度,因此掺杂于体系中,对于轻质混凝土轻质的效果影响较小,使轻质混凝土能够保持较低的密度。
2.该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具有较好的疏水性,因此其在混凝土体系中,可以弥补轻质混凝土抗渗性能较差的缺点,实现兼顾轻质和高抗渗的效果。
在添加有较大量的减水剂的情况下,体系中本身含水较少,且上述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在减水剂的作用下,可以在混凝土体系中分散均匀,不易团聚,是的混凝土的强度损失较小。
综上所述,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的到的轻质混凝土具有轻质、抗渗的效果,且强度损失较小,具有较好的实际运用前景。
可选的,所述单体在制备过程中的加入量如下:单乙烯基芳香单体、顺丁烯二酸类单体、脂肪族烯烃腈类单体和脂肪族烯烃羧酸类单体的质量之比为(40~50)∶(6~15)∶(25~30)∶(20~2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得到的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在体系中具有更好的分散性,有助于进一步减少强度损失,同时在空心玻璃微珠上具有较好的柔性结构,使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上的有机高分子链在成型过后的混凝土结构中,减少水的渗入,使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更好。
可选的,所述单乙烯基芳香单体选用对酰基苯乙烯、对酰氧基苯乙烯或烷氧基苯乙烯中的一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单乙烯基芳香单体上进行进一步限定,使单乙烯基芳香单体在乙烯基的对位上修饰有一定量的亲水性基团,由于苯环本身具有较好的疏水性,因此在上面修饰亲水基团,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使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在体系中可以更加均匀地分散,同时对强度的影响也较小。
可选的,所述顺丁烯二酸类单体为N取代顺丁烯二酰亚胺,N原子上的取代基为烷基或脂肪族羧基。
选用N原子上有长链烷基取代的顺丁烯二酸类单体,可以进一步提高该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加入到混凝土体系中后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可选的,所述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的具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P1、将空心玻璃微珠表面经碱处理后,在硅烷偶联剂作用下进行改性;
P2、将改性后的空心玻璃微珠分散于溶剂Ⅰ中,并加入表面活性剂Ⅰ,得到混合体系Ⅰ;
P3、将脂肪族丙烯腈类单体加入到混合体系Ⅰ中,并加入引发剂,反应30~60min,得到混合体系Ⅱ;
P4、将单乙烯基芳香单体、顺丁烯二酸类单体、脂肪族烯烃羧酸单体加入混合体系Ⅱ中,继续反应120~300min,得到混合体系Ⅲ;
P5、对混合体系Ⅲ进行分离,得到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
其中,在步骤P3中,脂肪族丙烯腈类单体的加入的物质的量与空心玻璃微珠的质量比为(5~10)∶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先在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形成脂肪族丙烯腈类单体的预聚物,再将单乙烯基芳香单体、顺丁烯二酸类单体、脂肪族烯烃羧酸单体加入到上述体系中并进行反应,形成共聚物,形成的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在体系中不容易破碎,也可以更好地分散于体系中。
可选的,所述溶剂Ⅰ为水和正丁醇以1∶(0.2~0.5)的体积比混合形成的混合溶剂,所述表面活性剂Ⅰ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水和乙醇的混合体系进行反应,并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反应本身的影响较小,在水和乙醇的混合体系中,可以使疏水有机树脂成分在空心玻璃微珠的表面形成均匀的排布体系,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在混凝土中的分散均匀性,减少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加入到混凝土中后混凝土的强度损失。
可选的,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平均粒径为60~100μm。
在上述粒径范围内,形成的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整体尺寸适中,强度较好,与混凝土体系的相容性较好,形成的强度损失较小的同时,可以提供较好的抗渗性能。
可选的,所述砂为机制砂,所述机制砂的级配如下:
细度模数大于3.7的比重小于0.1%;
细度模数3.1~3.7的比重为1~5%;
细度模数2.3~3.0的比重为20~40%;
细度模数1.6~2.2的比重为50~75%;
细度模数0.7~1.5的比重小于0.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机制砂,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体系与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之间的相容性,同时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可以在混凝土拌料体系中起到一定的润滑作用,使机制砂本身不容易团聚,相互配合提高了混凝土的和易性。
可选的,所述混凝土中还含有质量份为6~20份的增强纤维,所述增强纤维为聚丙烯短纤和/或玻璃纤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加入增强纤维,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机械性能,其中,增强纤维选用聚丙烯短纤和高碳玻璃纤维中的至少一种,对于混凝土的密度影响较小,且对于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没有明显的降低效果。
其次,本申请还提供上述轻质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发泡剂和水混合并进行搅拌发泡,得到混合体系Ⅰ;
S2、将减水剂和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加入到混合体系Ⅰ中,继续保持搅拌,得到混合体系Ⅱ;
S3、将粗骨料、砂和增强纤维加入到混合体系Ⅱ中,并向体系中加入水泥,得到混合体系Ⅲ,搅拌均匀,并出料,得到目标轻质混凝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制备得到的混凝土在具有较小的密度的同时,也具有较好的强度和较高的抗渗效果,具有良好的运用前景。
综上所述,本申请至少包括如下一种有益效果:
1.在本申请中,在轻质混凝土体系中添加量了通过在空心玻璃微珠表面进行原位聚合制备得到的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可以使混凝土保持轻质的同时,具有较好的抗渗性能,且强度损失较小,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
2.在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中,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中的疏水有机树脂组分采用单乙烯基芳香单体、顺丁烯二酸类单体、脂肪族烯烃腈类单体和脂肪族烯烃羧酸类单体的共聚体系,可以提高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在混凝土拌料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
3.在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中,通过调整机制砂的级配,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以及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首先,在以下制备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部分原料的来源如表1所示。
表1、部分物料购买来源及型号对照表
Figure BDA0003130801540000041
Figure BDA0003130801540000051
其次,对于以下实施例,设置如下实验对其进行验证。
实验1,混凝土抗渗性能实验,参照GB/T 50082-2009,抗水渗透试验-渗水高度法对试验样品的抗渗性能进行测试。通过测定硬化混凝土试样在1.2MPa的恒定水压力下的平均渗水高度。
实验2,混凝土密度实验,将上述混凝土制成100mm×100mm×100mm的混凝土块,称重并测定其密度。
实验3,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参照GBT 50081-2019,将上述混凝土制成150mm×150mm×150mm的混凝土块,并测定其抗压强度。
实验4,混凝土抗折强度实验,参照GBT 50081-2019,将上述混凝土制成150mm×150mm×300mm的混凝土块,并测定其抗折强度。
实验5,混凝土坍落度实验,参照GB/T 50080-2016,测定上述混凝土的坍落度。
首先,设置如下制备例,制备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
制备例1,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具体通过如下步骤进行合成:
P1、将空心玻璃微珠,在超声清洗仪中进行清洗,洗去表面灰尘和油污,随后将空心玻璃微珠加入到1M氢氧化钠溶液中,室温搅拌2h,随后过滤,并用水清洗,再加入到含有0.1M浓度的硅烷偶联剂的水和乙醇的复合溶液中,在该复合溶液中,水和乙醇的体积比为1∶1,室温下搅拌6h,得到改性后的空心玻璃微珠;
P2、将上述改性后的空心玻璃微珠以25g/L的量加入到溶剂Ⅰ中,加入表面活性剂Ⅰ,并充分搅拌,得到混合体系Ⅰ;其中,表面活性剂Ⅰ为吐温-60,溶剂Ⅰ为水与正丁醇以1∶0.2的体积比形成的混合液;
P3、按照表2所示的比例,在混合体系Ⅰ中加入单体,并加入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引发剂,引发剂的加入量为混合体系Ⅰ的为0.15wt%,反应60min,得到混合体系Ⅱ;
P4、向混合体系Ⅱ中,按照表2所示的比例,继续加入单体,继续反应200min,得到混合体系Ⅲ;
P5、对混合体系Ⅲ进行过滤,保留滤渣,在60℃下烘干,得到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
制备例2~15,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在步骤P2和步骤P3中单体的加入量如表2所示。
表2、制备例1~15中单体的加入量和加入顺序调整
Figure BDA0003130801540000061
在上述制备例中,单乙烯基芳香类单体为苯乙烯,脂肪族烯烃腈类单体为丙烯腈,顺丁烯二酸类单体为顺丁烯二酸酐,脂肪族烯烃羧酸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空心玻璃微珠的平均粒径为80μm。
在制备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每种单体的选用,如表3所示。
表3、制备例17~27中单体的选择
Figure BDA0003130801540000062
Figure BDA0003130801540000071
进一步地,对空心玻璃微珠的尺寸进行调整,得到如下制备例:
制备例28,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与制备例27的区别在于,空心玻璃微珠的平均粒径为100μm。
制备例29,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与制备例27的区别在于,空心玻璃微珠的平均粒径为150μm。
制备例30,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与制备例27的区别在于,空心玻璃微珠的平均粒径为60μm。
制备例31,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与制备例27的区别在于,溶剂Ⅰ为水与正丁醇以1∶0.5的体积比形成的混合液。
制备例32,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与制备例27的区别在于,溶剂Ⅰ为水与正丁醇以1∶1的体积比形成的混合液。
制备例33,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与制备例27的区别在于,溶剂Ⅰ为水。
在上述制备例的基础上,制备轻质混凝土,得到如下实施例。注:
实施例1,一种轻质混凝土,具体步骤如下:
S1、将20g发泡剂加入到2kg水中,以300rpm的转速搅拌1min使体系发泡,得到混合体系Ⅰ;
S2、向混合体系Ⅰ中加入1.2kg制备例1中制备得到的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和25g聚羧酸减水剂,并将搅拌速率降至55rpm,搅拌均匀得到混合体系Ⅱ;
S3、向混合体系Ⅱ中,继续加入4.5kg水泥、5kg粗骨料和2kg机制砂,将搅拌速度降至24rpm,继续搅拌60s,出料,得到目标轻质混凝土。值得注意的是,在步骤S3中,搅拌时间可以依照具体实际混凝土性质判定,以搅拌均匀为准,一般搅拌速率不高于25rpm,搅拌时间以30~60s为宜,只要实现搅拌均匀即可。
其中,机制砂的级配如下:
细度模数大于3.7的比重为0%;
细度模数3.1~3.7的比重为5%;
细度模数2.3~3.0的比重为30%;
细度模数1.6~2.2的比重为65%;
细度模数0.7~1.5的比重为0%。
实施例2~33,一种轻质混凝土,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步骤S2中,分别选用了制备例2~33中制备得到的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
同时,对于上述实施例,设置对比例如下: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用等质量的空心玻璃微珠替代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将空心玻璃微珠、ABS树脂、相容剂、润滑剂以30∶10∶3∶1的质量比混合,并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并造粒成粒径为1mm的颗粒。挤出机自上料端到出料端的温度依次为222℃、235℃、229℃,长度比为2∶2∶1。
其中,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购买自佛山市佐高塑化,润滑剂为聚乙烯蜡,ABS树脂为品牌为台湾奇美CHIMEI,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径为60μm。
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的加入量为3kg。
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的加入量为0.5kg。
对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进行实验1~5,实验结果如下表4所示。
表4、实施例1~33和对比例1~4的实验结果
Figure BDA0003130801540000081
Figure BDA0003130801540000091
通过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在实施例1~16,对单体的加入顺序进行了调整,发现先将脂肪族烯烃腈类单体在空心玻璃微珠表面进行聚合,再将其他单体与上述预聚体系进行共聚,这样可以得到更好的抗渗效果,同时也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此处原因可能在于,脂肪族烯烃腈类单体在空心玻璃微珠表面聚合时,一方面分布容易较为均匀,不像烯烃类单体,分子间容易产生较大的引力,导致聚合物排布过密,同时氰基排列相较于芳香基团,不容易形成Π键的堆叠,因此整体高聚物分子会较为柔软,使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具有较好的分散性,且在混凝土体系中,高聚物分子可以穿过部分网络结构,进而实现较好的抗渗效果。
2.在实施例17~21中,换用了不同的单乙烯基芳香单体,相较于对位无取代的单体和对位甲基取代的单体,选用对位乙酰基、丙酰基、乙氧基、甲氧基作为取代基,机械强度和抗渗性能均有提高。其原因可能在于,在对位的酰胺基团芳香较为固定,不易自由移动,因此具有更大的位阻,有助于更好地提高抗渗效果。
3.在实施例22~26中,换用了N取代的丁烯二酰亚胺,混凝土机械强度变化较小但是抗渗能力提高,可能是由于在聚合过程中,顺丁烯二酰亚胺水解,在支链上形成了部分酰胺基团,酰胺基团具有较大的体积,因此更加容易对混凝土中渗水的缝隙进行堵塞。
4.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径选择60~100μm为宜,过大的粒径会导致分散性变差,和易性和强度均降低。
进一步地,在实施例27的基础上,对混凝土本身的配方进行调整,具体如表5所示。
实施例34~46,一种轻质混凝土,与实施例27别在于,各组分的加入量具体如表5所示。
表5、实施例34~46中各组分的用量(kg)
Figure BDA0003130801540000101
对实施例34~46进行实验1、2、4,结果如表6所示。
表6、实施例34~46的实验结果
Figure BDA0003130801540000102
Figure BDA0003130801540000111
通过上述实验数据可知,调节粗骨料、砂和水泥的用量,对于混凝提的性质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水泥用量升高,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但是抗渗性能有一定的提高,同时,密度也有一定的升高。另外,在粗骨料和细骨料的配比中,粗骨料的用量增大可以轻微减少密度的同时提高强度,但是会导致抗渗性能减弱,且粗骨料的用量过大,对和易性有不良的影响。
在实施例43~46中,添加了增强纤维,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的机械强度,且对抗渗性能和密度没有明显的影响。
进一步地,在实施例44的基础上,调节机制砂的级配,得到如下实施例。
实施例47~55,一种轻质混凝土,与实施例44的区别在于,对机制砂的级配进行了调整,具体如表7所示。
表7、实施例46~55中机制砂级配设置
Figure BDA0003130801540000112
对实施例46~55进行实验1~5,实验结果如表8所示。
表8、实施例46~55的实验结果
Figure BDA0003130801540000113
Figure BDA0003130801540000121
通过上述实验数据可知,调整机制砂的级配,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对抗渗性能同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实施例52中,缺少细度模数为3.1~3.6的组分,导致整体的强度变低,对抗渗性能影响则较小。实施例53中细度模数为3.1~3.6的机制砂占比升高,对抗渗性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实施例54中,细度模数为2.3~3.0的机制砂用量较大,同样导致整体的抗渗性能不佳。实施例55中,则是细度模数为1.6~2.2的机制砂用量较大,对强度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且抗渗强度也并不理想。同时,实施例52~55相较于实施例47~51,和易性较差,加工性能不强。此处原因可能在于,采用本申请中的机制砂级配,即细度模数大于3.7的比重小于0.1%、细度模数3.1~3.7的比重为1~5%、细度模数2.3~3.0的比重为20~40%、细度模数1.6~2.2的比重为50~75%、细度模数0.7~1.5的比重小于0.5%,这样的级配方式,机制砂和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有助于提高流动性,各组分分散较为均匀,因此具有了更好的机械性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组分:
粗骨料 350~500份;
砂 200~280份;
水泥 450~520份;
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 60~120份;
减水剂 0.6~2.5份;
发泡剂 1~4份;
水 150~200份;
其中,所述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通过单乙烯基芳香单体、顺丁烯二酸类单体、脂肪族烯烃腈类单体和脂肪族烯烃羧酸类单体中的至少一种,在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发生原位聚合得到,具体如下:
对空心玻璃微珠表面,通过硅烷偶联剂进行改性,随后分散于溶剂Ⅰ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得到混合体系Ⅰ;随后将单体加入到混合体系Ⅰ中,并加入引发剂并进一步进行聚合,随后分离并得到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在制备过程中的加入量如下:单乙烯基芳香单体、顺丁烯二酸类单体、脂肪族烯烃腈类单体和脂肪族烯烃羧酸类单体的质量之比为(40~50)∶(6~15)∶(25~30)∶(20~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乙烯基芳香单体选用对酰基苯乙烯、对酰氧基苯乙烯或烷氧基苯乙烯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顺丁烯二酸类单体为N取代顺丁烯二酰亚胺,N原子上的取代基为烷基或脂肪族羧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的具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P1、将空心玻璃微珠表面经碱处理后,在硅烷偶联剂作用下进行改性;
P2、将改性后的空心玻璃微珠分散于溶剂Ⅰ中,并加入表面活性剂Ⅰ,得到混合体系Ⅰ;
P3、将脂肪族丙烯腈类单体加入到混合体系Ⅰ中,并加入引发剂,反应30~60min,得到混合体系Ⅱ;
P4、将单乙烯基芳香单体、顺丁烯二酸类单体、脂肪族烯烃羧酸单体加入混合体系Ⅱ中,继续反应120~300min,得到混合体系Ⅲ;
P5、对混合体系Ⅲ进行分离,得到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
其中,在步骤P3中,脂肪族丙烯腈类单体的加入的物质的量与空心玻璃微珠的质量比为(5~1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Ⅰ为水和正丁醇以1∶(0.2~0.5)的体积比混合形成的混合溶剂,所述表面活性剂Ⅰ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平均粒径为60~1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为机制砂,所述机制砂的级配如下:
细度模数大于3.7的比重小于0.1%;
细度模数3.1~3.7的比重为1~5%;
细度模数2.3~3.0的比重为20~40%;
细度模数1.6~2.2的比重为50~75%;
细度模数0.7~1.5的比重小于0.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中还含有质量份为6~20份的增强纤维,所述增强纤维为聚丙烯短纤和/或玻璃纤维。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轻质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发泡剂和水混合并进行搅拌发泡,得到混合体系Ⅰ;
S2、将减水剂和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加入到混合体系Ⅰ中,继续保持搅拌,得到混合体系Ⅱ;
S3、将粗骨料、砂和增强纤维加入到混合体系Ⅱ中,并向体系中加入水泥,得到混合体系Ⅲ,搅拌均匀,并出料,得到目标轻质混凝土。
CN202110704964.4A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轻质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Active CN1132338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04964.4A CN113233847B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轻质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04964.4A CN113233847B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轻质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33847A true CN113233847A (zh) 2021-08-10
CN113233847B CN113233847B (zh) 2022-11-11

Family

ID=77140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04964.4A Active CN113233847B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轻质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3384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3392A (zh) * 2019-09-06 2019-12-13 徐州山溪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轻质抗折混凝土
CN113930068A (zh) * 2021-11-08 2022-01-14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空心玻璃微珠母粒的制备方法
CN114853427A (zh) * 2022-06-13 2022-08-05 诸暨市幄肯中智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型高分子球填充的轻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21906A (zh) * 2022-08-09 2022-11-11 山东高速明董公路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尾矿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83160A (zh) * 2023-05-17 2023-06-23 潍坊交安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轻质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9673A (zh) * 2015-06-16 2015-09-16 合肥吉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萜烯树脂包覆改性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及其制作方法
CN104909672A (zh) * 2015-06-16 2015-09-16 合肥吉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抗压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及其制作方法
CN104909670A (zh) * 2015-06-16 2015-09-16 合肥吉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轻质防水的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及其制作方法
CN104961407A (zh) * 2015-06-16 2015-10-07 合肥吉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酚醛树脂包覆改性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及其制作方法
CN108083698A (zh) * 2017-11-29 2018-05-29 天津中材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低密度等级的无机非金属固体浮力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06034A (zh) * 2018-08-21 2019-01-15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机制砂细度模数的调配方法
CN110563392A (zh) * 2019-09-06 2019-12-13 徐州山溪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轻质抗折混凝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9673A (zh) * 2015-06-16 2015-09-16 合肥吉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萜烯树脂包覆改性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及其制作方法
CN104909672A (zh) * 2015-06-16 2015-09-16 合肥吉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抗压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及其制作方法
CN104909670A (zh) * 2015-06-16 2015-09-16 合肥吉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轻质防水的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及其制作方法
CN104961407A (zh) * 2015-06-16 2015-10-07 合肥吉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酚醛树脂包覆改性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及其制作方法
CN108083698A (zh) * 2017-11-29 2018-05-29 天津中材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低密度等级的无机非金属固体浮力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06034A (zh) * 2018-08-21 2019-01-15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机制砂细度模数的调配方法
CN110563392A (zh) * 2019-09-06 2019-12-13 徐州山溪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轻质抗折混凝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3392A (zh) * 2019-09-06 2019-12-13 徐州山溪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轻质抗折混凝土
CN113930068A (zh) * 2021-11-08 2022-01-14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空心玻璃微珠母粒的制备方法
CN113930068B (zh) * 2021-11-08 2023-09-19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空心玻璃微珠母粒的制备方法
CN114853427A (zh) * 2022-06-13 2022-08-05 诸暨市幄肯中智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型高分子球填充的轻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21906A (zh) * 2022-08-09 2022-11-11 山东高速明董公路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尾矿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83160A (zh) * 2023-05-17 2023-06-23 潍坊交安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轻质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N116283160B (zh) * 2023-05-17 2023-09-01 潍坊交安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轻质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33847B (zh) 2022-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33847B (zh) 一种轻质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CN109312032B (zh) 一种掺量低敏感型聚羧酸的快速低温制备方法
CN105037648A (zh) 一种保坍减水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低温快速制备方法
SI9200144A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redispersible core-shell polymer
KR101362808B1 (ko) 아크릴계 시멘트 혼화제,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시멘트 조성물
KR20090110299A (ko) 물 및 수경성 바인더를 베이스로 하는 제제의 진공 압밀에 의한 제조에서 레올로지 첨가제의 용도 및 이렇게 얻어지는 제제
CN103980433B (zh) 羧酸乙烯基共聚物混凝土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18284B (zh) 混凝土减水剂组合物
US6653372B1 (en) Preparation of addition-polymer powder
CN112897929B (zh) 一种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US20150368409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mer powders that can be easily redispersed in water
CN112159500B (zh) 一种抗泥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279973B (zh) 一种管桩用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206314B (zh) 聚羧酸、该聚羧酸的用途、含有该聚羧酸的水泥减水剂
CN102093522B (zh) 聚羧酸及其用途、含有该聚羧酸的减水剂
CN115724632A (zh) 一种高粘结强度瓷砖干粉界面剂及其制备方法
KR102093963B1 (ko) 아크릴계 가공조제,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염화비닐계 수지 조성물
CN114634596A (zh) 一种聚丙烯酸酯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JP2004211059A (ja) 合成樹脂粉末および水硬性物質用混和材または打継ぎ材
CN110668745A (zh) 一种低坍落度损失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77966A (zh) 一种高阻尼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14992B (zh) 一种互斥/缔合型的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H09110495A (ja) 半たわみ性舗装用ポリマーエマルジョン
KR20200053806A (ko) 공중합체 조성물,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리카보네이트계 수지 조성물
KR100462452B1 (ko) 콘크리트 혼화제의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