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32424B - 墨盒及打印设备 - Google Patents

墨盒及打印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32424B
CN113232424B CN202110699796.4A CN202110699796A CN113232424B CN 113232424 B CN113232424 B CN 113232424B CN 202110699796 A CN202110699796 A CN 202110699796A CN 113232424 B CN113232424 B CN 1132324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terminals
distance
positioning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9979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32424A (zh
Inventor
陈伟健
梁仕超
朱一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232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324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324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324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墨盒及打印设备,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其中,墨盒包括盒体、芯片和至少一个定位部;定位部设置在盒体上与第三壁相交的侧壁上;定位部具有用于与打印设备上的凸起相卡合的定位凸台,定位凸台具有定位面,芯片包括多个端子,多个端子呈至少三行排布,至少三行端子中,最下行端子最邻近第一壁,最上行端子最远离第一壁。打印设备包括安装部和墨盒。定位面到第一壁的距离小于最上行端子的接触部到第一壁的距离,定位面到第一壁的距离大于中间行端子的接触部到第一壁的距离,可防止墨盒特别是芯片在芯片所在侧壁的延伸方向上的偏移,并且提高了当芯片端子的行数不少于三行时芯片端子与打印机侧端子部的接触稳定性。

Description

墨盒及打印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06月23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021182775.2、申请名称为“墨盒”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墨盒及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墨盒是指喷墨打印机中用来存储打印墨水的部件,是喷墨打印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以及安装的正确性与否直接影响打印机的打印效果。
图1为现有技术中墨盒与设置在打印机上的安装部的匹配示意图,参考图1所示,安装部100包括定位孔110、安装腔120、供墨部130、打印机侧端子部140。墨盒200包括把手210、卡合部211、墨腔220、出墨口230、芯片240,其中,卡合部211与定位孔110相匹配。当墨盒200安装至安装部100上时,卡合部211卡合于定位孔110中,可以将墨盒200固定到安装部100的安装腔120内,防止墨盒200脱离安装部100。与此同时,芯片240与打印机侧端子部140形成电连接,出墨口230与供墨部130相匹配,将墨腔220内的墨水供给打印机的打印头,为打印工作提供墨水。
图2为现有技术中墨盒安装偏移示意图,参考图2所示,卡合部211卡合于定位孔110中,虽然能够在Z轴方向上防止墨盒200脱离安装部100,但是并不能防止墨盒200在Y轴方向上的偏移,具体的,墨盒200与安装部100的正确安装位置为位置O,但是,墨盒200可能会在Y轴方向上发生偏移,会到达右偏移位置A或者左偏移位置B处,从而产生芯片240无法与打印机侧端子部140形成电连接或者打印机无法识别墨盒200的芯片240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墨盒及打印设备,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墨盒偏移导致的芯片无法与打印机侧端子部形成电连接或打印设备无法识别墨盒芯片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墨盒,包括:盒体、位于与所述盒体的第一壁相交的第三壁上的芯片,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部;
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盒体上与所述第三壁相交的侧壁上;
所述定位部具有用于与所述打印设备上的凸起相卡合的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具有定位面,所述芯片包括多个端子,多个所述端子呈至少三行排布,所述至少三行端子中,最下行端子最邻近所述第一壁,最上行端子最远离所述第一壁,所述定位面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小于所述最上行端子的接触部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所述定位面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大于中间行端子的接触部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所述定位面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大于所述最下行端子的接触部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盒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壁相对设置的第二壁、与所述第三壁相对设置的第四壁,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四壁位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以及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且与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四壁相交的第五壁和第六壁,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二壁、所述第三壁、所述第四壁、所述第五壁和所述第六壁围成内有墨腔的所述盒体;
所述第一壁上设置有出墨口;
所述芯片位于第三壁上;
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第五壁和/或所述第六壁上。
可选地,所述芯片还包括基板,多个所述端子位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基板上设置有两个插槽,两个所述插槽沿着所述第一壁指向第二壁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插槽平行设置,所述基板在两个所述插槽之间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壁延伸的外延部;
所述最下行端子设置在所述外延部上。
可选地,所述定位面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小于所述最上行端子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所述定位面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大于中间行端子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所述定位面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大于所述最下行端子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定位凸台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小于所述最上行端子的接触部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所述定位凸台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中间行端子的接触部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所述定位凸台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大于所述最下行端子的接触部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定位凸台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小于所述最上行端子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所述定位凸台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中间行端子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所述定位凸台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大于所述最下行端子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端子还具有延伸端子,在所述第一壁指向第二壁的方向上看,所述延伸端子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定位凸台的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最下行端子的接触部靠近所述第一壁的的中心的连线形成第一连线,所述中间行端子的接触部的中心的连线形成第二连线,所述最上行端子的接触部靠近所述第一壁的中心的连线形成第三连线;
所述定位凸台设置在所述第二连线远离所述第一壁的一侧,或者,所述定位凸台设置在所述第三连线靠近所述第一壁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定位面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壁的一侧;所述定位面是倾斜平面或水平面。
可选地,多个所述端子呈四行排布,多个所述端子在所述第一壁指向所述第二壁的方向上分别在最下行、中间行、第三行和最上行上;
所述定位凸台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小于所述最上行和第三行上的端子的接触部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所述定位凸台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大于所述中间行和所述最下行上的端子的接触部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定位部为两个;
其中一个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第六壁靠近所述第三壁的一侧,另一个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五壁靠近所述第三壁的一侧,且两个所述定位部相对设置。
可选地,还包括手持部,所述手持部设置在所述第三壁或第四壁上。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设备,包括:安装部以及如上所述的墨盒;
所述安装部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部包括:至少两个安装板和至少一个侧端子部;
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安装腔的侧壁上,所述侧端子部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两个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侧端子部的一侧具有凸起,所述凸起用于与所述墨盒的定位凸台卡合;
所述侧端子部包括基座以及多个触针,所述触针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多个所述触针呈至少三行排布。
本发明提供一种墨盒及打印设备,包括:盒体、位于与盒体的第一壁相交的第三壁上的芯片,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部;定位部设置在盒体上与第三壁相交的侧壁上;定位部具有用于与打印设备上的凸起相卡合的定位凸台,定位凸台具有定位面,芯片包括多个端子,多个端子呈至少三行排布,至少三行端子中,最下行端子最邻近第一壁,最上行端子最远离第一壁,定位面到第一壁的距离小于最上行端子的接触部到第一壁的距离,定位面到第一壁的距离大于中间行端子的接触部到第一壁的距离,定位面到第一壁的距离大于最下行端子的接触部到第一壁的距离,一方面可防止墨盒脱离打印设备的安装部,结构简单,安装操作容易,能将墨盒稳固的固定在打印设备的安装部中,另一方面,可防止墨盒特别是芯片在芯片所在侧壁的延伸方向上的偏移,并且提高了当芯片端子的行数不少于三行时芯片端子与打印机侧端子部的接触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墨盒与设置在打印机上的安装部的匹配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墨盒安装偏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印设备的安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印设备的安装部部分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墨盒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打印设备的安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墨盒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墨盒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30-安装部;30a-底壁;30b-开口;30c-第一侧壁;30d-第二侧壁;30e-第三侧壁;30f-第四侧壁;31-第一安装位;32-第二安装位;33-第三安装位;34-第四安装位;35-安装板;320-安装腔;330-供墨部;351-第一凸起;352-第二凸起;353-第三凸起;354-第四凸起;355-第五凸起;356-第六凸起;357-第七凸起;358-第八凸起;
40-墨盒;40a-第一壁;40b-第二壁;40c-第三壁;40d-第四壁;40e-第五壁;40f-第六壁;420-盒体;430-出墨口;440-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以上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喷墨打印机包含墨盒,墨盒是喷墨打印机中用来存储打印墨水的部件,是喷墨打印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好坏以及安装的正确性与否直接影响打印机的打印效果,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经常会出现墨盒安装偏移的情况,使得墨盒上的芯片无法与打印机侧端子部正常电连接甚至出现打印机无法识别墨盒上芯片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墨盒及打印设备,定位面到第一壁的距离小于最上行端子的接触部到第一壁的距离,定位面到第一壁的距离大于中间行端子的接触部到第一壁的距离,定位面到第一壁的距离大于最下行端子的接触部到第一壁的距离,一方面可防止墨盒脱离打印设备的安装部,结构简单,安装操作容易,能将墨盒稳固的固定在打印设备的安装部中,另一方面,可防止墨盒特别是芯片在芯片所在侧壁的延伸方向上的偏移,并且提高了当芯片端子的行数不少于三行时芯片端子与打印机侧端子部的接触稳定性。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墨盒及打印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印设备的安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印设备的安装部部分剖视图。
参考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印设备,比如,打印机具有可以安装并固定墨盒的安装部30。安装部30可以容纳一个或者多个墨盒,如果安装部30容纳多个墨盒时,可以是不同颜色的墨盒。如图3所示,安装部30可以容纳4个墨盒,可以是相同颜色的一种墨盒(例如:黑色),也可以是四种不同颜色的墨盒(例如:黑色、红色、黄色、蓝色)。安装部30是具有开口30b的大体呈长方体形状的一组件。安装部30具有底壁30a、开口30b、第一侧壁30c、第二侧壁30d、第三侧壁30e、第四侧壁30f。安装部30具有安装腔320,安装部30包括:至少两个安装板35,至少一个侧端子部以及供墨部330。2个安装板35之间设置了打印机侧端子部。底壁30a与开口30b相对设置,第一侧壁30c与第二侧壁30d相对设置,第三侧壁30e与第四侧壁30f相对设置。底壁30a、第一侧壁30c、第二侧壁30d、第三侧壁30e、第四侧壁30f围成容纳墨盒40的安装腔320。供墨部330设置在安装腔320的底壁30a上,打印机侧端子部设置在第一侧壁30c上。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XYZ坐标系。X轴、Y轴、Z轴相互垂直。底壁30a指向开口30b的方向为+Z轴方向,第二侧壁30d指向第一侧壁30c的方向为+X轴方向,第三侧壁30e指向的第四侧壁30f方向为+Y轴方向。示例性的,第一侧壁30c上设置有多个打印机侧端子部、多个安装板35。多个安装板35用于将多个打印机侧端子部固定在第一侧壁30c上,且将多个打印机侧端子部分隔开,避免两两之间发生短路情况。
示例性的,如图3和图4所示,安装部30可以安装4个墨盒40,具有4个安装位,分别为第一安装位31、第二安装位32、第三安装位33以及第四安装位34。每个安装位都会有一个打印机侧端子部,分别为第一打印机侧端子部3401、第二打印机侧端子部3402、第三打印机侧端子部3403以及第四打印机侧端子部3404,打印机侧端子部之间有安装板35间隔。第一安装位31的第一打印机侧端子部3401安装在安装板35之间,且两边安装板35上分别具有第一对置面311、第二对置面312。第一对置面311位于第一打印机侧端子部3401的-Y轴方向侧,第二对置面312位于第一打印机侧端子部3401的+Y轴方向侧。第二安装位32的第二打印机侧端子部3402安装在安装板35之间,且两边安装板35上分别具有第三对置面321、第四对置面322。第三对置面321位于第二打印机侧端子部3402的-Y轴方向侧,第四对置面322位于第二打印机侧端子部3402的+Y轴方向侧。第三安装位33的第三打印机侧端子部3403安装在安装板35之间,且两边安装板35上分别具有第五对置面331、第六对置面332。第五对置面331位于第三打印机侧端子部3403的-Y轴方向侧,第六对置面332位于第三打印机侧端子部3403的+Y轴方向侧。第四安装位34的第四打印机侧端子部3404安装在安装板35之间,且两边安装板35上分别具有第七对置面341、第八对置面342。第七对置面341位于第四打印机侧端子部3404的-Y轴方向侧,第八对置面342位于第四打印机侧端子部3404的+Y轴方向侧。
图4中省略了部分打印机侧端子部,方便观察。打印机侧端子部的结构都是一样的。安装板35朝向打印机侧端子部的一侧具有凸起,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安装部30上设置有:第一凸起351、第二凸起352、第三凸起353、第四凸起354、第五凸起355、第六凸起356、第七凸起357、第八凸起358。第一凸起351、第二凸起352设置在第一安装位31上。第三凸起353、第四凸起354设置在第二安装位32上。第五凸起355、第六凸起356设置在第三安装位33上。第七凸起357、第八凸起358设置在第四安装位34上。以第一安装位31为例说明。第一凸起351设置在第一对置面311上,是从对置面311向第一安装位31内部突出形成的凸起。即,第一凸起351是从第一对置面311上朝向+Y轴方向侧突出的凸起。第二凸起352设置在第二对置面312上,是从第二对置面312向第一安装位31内部突出形成的凸起。即,第二凸起352是从第二对置面312上朝向-Y轴方向侧突出的凸起。在Z轴方向上,第一凸起351、第二凸起352位于同一位置且相对设置。打印机侧端子部包括基座以及多个触针,触针设置在基座上,且多个触针呈多行排列,凸起位于多行触针之间。示例性的,在Z轴方向上,多个触针分为两排交错排列。如图4所示,第一打印机侧端子部3401有9个触针,沿+Z轴方向上,9个触针排列成2列,分别为第一列R1、第二列R2。在Z轴方向上,第一凸起351、第二凸起352在第一列R1、第二列R2之间。即,第一凸起351、第二凸起352在第一列R1的+Z轴方向侧,第一凸起351、第二凸起352在第二列R2的-Z轴方向侧。容易理解的是,如此设置可使墨盒上芯片定位更加准确。
第三凸起353、第五凸起355、第七凸起357与第一凸起351在其各自的安装位上的结构和位置一致,不在重复阐述。第四凸起354、第六凸起356、第八凸起358与第二凸起352在其各自的安装位上的结构和位置一致,不在重复阐述。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打印设备的安装部结构示意图。在安装板35上还可以设置有底部凹槽。具体的,在安装板35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凹槽39a、第二凹槽39b、第三凹槽39c、第四凹槽39d以及第五凹槽39e。以第四安装位为例进行说明,图7仅仅表示出了第四凹槽39d和第五凹槽39e。在安装板35上设置有第四凹槽39d、第五凹槽39e。第四凹槽39d、第五凹槽39e分别设置在第四打印机侧端子部3404的-Y轴侧和+Y轴侧。第六凸起356、第七凸起357分别设置在第四凹槽39d的左右两侧。具体的,第六凸起356设置在第四凹槽39d的-Y轴侧,第七凸起357设置在第四凹槽39d的+Y轴侧,第八凸起设置在第五凹槽39e的的-Y轴侧。第一凹槽39a、第二凹槽39b、第三凹槽39c、第四凹槽39d以及第五凹槽39e均呈倒U型形状,且第一凸起351、第二凸起352、第三凸起353、第四凸起354、第五凸起355、第六凸起356、第七凸起357、第八凸起358均位于安装板35上的凹槽的肩部位置。
当墨盒40安装到安装部30上时,第一定位凸台与第七凸起357相接合,第二定位凸台与第八凸起358相接合,防止墨盒40在Y轴方向上的偏移,防止墨盒40脱离安装部30。此结构简单,安装操作容易、墨盒能够稳固的固定在安装部30内。同时,可防止墨盒40特别是芯片440在在Y轴方向上的偏移,并且提高了当芯片端子的行数不少于三行时芯片端子与打印机侧端子部的接触稳定性。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墨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墨盒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参考图5至图6所示,坐标系和当墨盒40安装到安装部30的安装部30的坐标系方向一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墨盒40具有第一壁40a、第二壁40b、第三壁40c、第四壁40d、第五壁40e、第六壁40f。当墨盒40安装到安装部30时,第一壁40a、第二壁40b、第三壁40c、第四壁40d、第五壁40e、第六壁40f分别与安装部30的底壁30a、开口30b、第一侧壁30c、第二侧壁30d、第三侧壁30e、第四侧壁30f相对应。墨盒40包括:盒体420、出墨口430、芯片440。第一壁40a与第二壁40b在Z轴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三壁40c与第四壁40d在X轴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五壁40e与第六壁40f在Y轴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三壁40c、第四壁40d大致垂直于第一壁40a与第二壁40b,第五壁40e、第六壁40f大致垂直于第一壁40a、第二壁40b、第三壁40c、第四壁40d。第一壁40a在第二壁40b的-Z轴方向侧,第三壁40c在第四壁40d的-X轴方向侧,第五壁40e在第六壁40f的-Y轴方向侧。第一壁40a、第二壁40b、第三壁40c、第四壁40d、第五壁40e、第六壁40f围成内有墨腔的盒体420。出墨口430设置在第一壁40a上,芯片440设置在第三壁40c上。
墨盒40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第五壁40e或者第六壁40f上的定位部,定位部具定位凸台,定位凸台具有定位面,芯片440包括多个端子441,多个端子441呈至少三行排布,多行端子441中,最下行端子441最邻近第一壁40a,最上行端子441最远离第一壁40a,定位面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小于最上行端子441的接触部到第一壁的距离,定位面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大于中间行端子的接触部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定位面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大于最下行端子441的接触部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当墨盒40安装到安装部30上时,定位凸台与第一凸起351、第二凸起352、第三凸起353、第四凸起354、第五凸起355、第六凸起356、第七凸起357、第八凸起358中的相应凸起相卡合防止墨盒40脱离安装部30。此结构定位凸台靠近芯片440。一方面可防止墨盒在竖直方向上脱离打印设备的安装部,结构简单,安装操作容易,能将墨盒稳固的固定在打印设备的安装部中,另一方面,可防止墨盒40特别是芯片440在在Y轴方向上的偏移,并且提高了当芯片端子的行数不少于三行时芯片端子与打印机侧端子部的接触稳定性。墨盒40沿-Z轴方向安装到安装部30上,当需要把墨盒40从安装部30中取出来的时候,墨盒40沿+Z轴方向脱离安装部30。
需要说明的是,定位面为当墨盒40安装到安装部30上时,定位凸台与对应凸起的接触面。中间行端子为最上行的端子和最下行的端子之间的某一行端子。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定位面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小于最上行端子441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定位面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大于中间行端子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定位面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大于最下行端子441到第一壁40a的距离,一方面可防止墨盒在竖直方向上脱离打印设备的安装部,结构简单,安装操作容易,能将墨盒稳固的固定在打印设备的安装部中,另一方面,可防止墨盒40特别是芯片440在在Y轴方向上的偏移,并且提高了当芯片端子的行数不少于三行时芯片端子与打印机侧端子部的接触稳定性。墨盒40沿-Z轴方向安装到安装部30上,当需要把墨盒40从安装部30中取出来的时候,墨盒40沿+Z轴方向脱离安装部30。
如图5所示,当正视第三壁40c的时候,芯片440的最下端(-Z轴侧端部)的平行于Y轴的线为第一线D1、芯片440的最上端(+Z轴侧端部)的平行于Y轴的线为第二线D2,第一线D1与第二线D2之间的区域是芯片440在Z轴方向的覆盖区域T。定位凸台在芯片440在Z轴方向的覆盖区域T的范围之内。定位凸台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小于最上行端子441的接触部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定位凸台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中间行端子的接触部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定位凸台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大于最下行端子441的接触部到第一壁40a的距离。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芯片440包括多个端子,多个端子呈至少三行分布,最下行的端子最邻近第一壁40a,最上行的端子最远离第一壁40a,定位凸台到第一壁40a的距离A小于最上行端子的接触部到所述第一壁40a的距离B2,定位凸台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中间行端子的接触部到第一壁40a的距离B1,一方面可防止墨盒在竖直方向上脱离打印设备的安装部,结构简单,安装操作容易,能将墨盒稳固的固定在打印设备的安装部中,另一方面,可防止墨盒40特别是芯片440在在Y轴方向上的偏移,并且避免了定位凸台设置在中间行端子和第一壁40a之间由于墨盒40靠近第二壁40b的一端发生摆动导致其余行中的端子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当芯片端子的行数不少于三行时芯片端子与打印机侧端子部的接触稳定性。
其中,多个端子均设置有与打印设备中的触针相连接的接触部,接触部呈至少三行排布。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不同的端子设置类型,芯片440的接触部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可以为芯片440的接触部的中心到第一壁40a的距离,也可以为芯片440的接触部靠近第一壁40a的侧边中心的距离,在此不做具体设置。
进一步地,定位凸台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小于最上行端子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定位凸台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中间行端子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定位凸台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小于最下行端子到第一壁40a的距离。
芯片440包括多个端子,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芯片440包括9个端子。
芯片440具有第一端子441a,第二端子441b,第三端子441c和第四端子441d。具体的,第一端子441a分别为左安装检测端子和右安装检测端子,第二端子441b分别为复位端子和时钟端子,第三端子441c分别为左高压端子和右高压端子,第四端子441分别为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和数据端子。
多个端子441呈四行排布,沿着远离第一壁40a的方向上依次排列为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第四行。如图6所示,具体的,芯片440还包括基板442,端子位于基板442上,基板442在靠近第一壁40a的侧边上沿第三壁40c的长度方向设置两道插槽442a,基板442靠第一壁40a的侧边上在两道插槽442a之间外延出一个外扩部442b,第四行上的端子位于两道插槽442a的端部,第三行上的端子位于两道插槽442a之间,第二行上的端子位于两道插槽442a的外侧,第一行上的端子位于外扩部442b上。芯片440上的端子按所处行的编号分为第一端子441a、第二端子441b、第三端子441c和第四端子441d,对应的接触部分别为第一接触部441e、第二接触部441f、第三接触部441g、第四接触部441h。图6中将第一接触部441e靠近第一壁40a的侧边中心的连线标为第一连线L1、第二接触部441f的中心连线标为连线L2、第三接触部441g靠近第一壁40a的侧边中心的连线标为连线L3(连线L2和L3均可视作第二连线,即同一芯片上的第二连线可以有不止一条)、第四接触部441h的中心连线标为第三连线L4,在Z轴方向上,定位凸台设置在第五壁40e或第六壁40f上,第二定位凸台452外端位于连线L2或连线L3远离第一壁40a的一侧,或者,第二定位凸台452外端位于第三连线L4靠近第一壁40a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当芯片440的端子的行数为4行时,中间行端子的接触部的中心的连线形成的第二连线为连线L2或连线L3。并且由于L1和L3与L2和L4对应的是两类不同的端子,因此实际实施时可能出现连线L3与第三连线L4重合,和/或,第一连线L1与连线L2重合的情况,这些情况下定位凸台在设置上仍遵循前述规律。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定位凸台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小于第三连线L4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定位凸台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连线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另外,定位凸台具体可位于第二连线远离第一壁40a的一侧,或,定位凸台具体可位于第三连线L3靠近第一壁40a的一侧。具体实施时,考虑到端子在具体设置形式上的不同,在Z轴方向上,相邻两行端子允许存在部分重合。此结构,对于芯片440特别是端子的定位更加准确(特别是Y轴方向的位置),避免了定位凸台设置在第二连线和第一壁40a之间由于墨盒40靠近第二壁40b的一端发生摆动导致第二行和第四行中的端子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芯片440与打印机侧端子部的接触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定位凸台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可以为定位凸台在Y轴方向上距离盒体420最远的点到第一壁40a的距离,也可以为定位凸台的中心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在此不做具体设置。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左延伸端子通过左细线连接部与复位端子相连接,右延伸端子通过右细线连接部与时钟端子相连接。左延伸端子可以连接到复位端子、时钟端子、电源端子、接地端子、数据端子的任意一个端子上;右延伸端子连接到复位端子、时钟端子、电源端子、接地端子、数据端子的任意一个端子上。本实施例的两个延伸端子都引自第二端子441b,实际上,延伸端子还可以从第四端子441d引出。延伸端子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具体实施时,还可从第二端子441b引出部分延伸端子,并从第四端子441d引出其余的延伸端子。
可选地,定位部可以只有一个,也可以有2个或者多个。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定位部包括具有的第一定位凸台451(在图5中被芯片440遮挡了)、第二定位凸台452;第一定位凸台设置在第五壁40e上,第二定位凸台452设置在第六壁40f上。第一定位凸台451是从第五壁40e上向-Y轴方向上突出而形成的凸台,第二定位凸台452是从第六壁40f上向+Y轴方向上突出而形成的凸台。在Z轴方向上,第一定位凸台451、第二定位凸台452位于同一位置且相背设置。第一定位凸台451设置在芯片440的-Y轴方向上,第二定位凸台452设置在芯片440的+Y轴方向上。在Z轴方向上,第一定位凸台451、第二定位凸台452设置在第一行、第二行的+Z轴方向侧,第一定位凸台451、第二定位凸台452设置在第三行、第四行的-Z轴方向侧。当墨盒40安装到安装部30上时,第一定位凸台451、第二定位凸台452与第一凸起351、第二凸起352、第三凸起353、第四凸起354、第五凸起355、第六凸起356、第七凸起357、第八凸起358中的相应凸起相卡合防止墨盒40脱离安装部30。此结构,第一定位凸台451、第二定位凸台452设置在第一行、第二行的+Z轴方向侧,在第三行、第四行的-Z轴方向侧,使得第一定位凸台451、第二定位凸台452对于芯片440特别是端子的定位更加准确(特别是Y轴方向的位置),提高当端子的行数不少于三行时端子与打印机侧端子部的接触稳定性。当墨盒40安装到安装部30上时,定位凸台与相应的凸起相接合,避免墨盒40脱离安装部30。如此,墨盒结构简单,安装操作容易、墨盒40能够稳固的固定在安装部30内,芯片440能够准确的与打印机侧端子部产生电连接。具体的,以墨盒40安装到第一安装位31为例说明,墨盒40安装到安装部30的顺序:A.墨盒40沿-Z轴方向从安装部30的开口30b移向底壁30a。B.第一定位凸台451与安装部30中第一对置面311相接触、第二定位凸台452与安装部30中的第二对置面312相接触,开始引导墨盒40。C.墨盒40继续下移,第一定位凸台451、第二定位凸台452到达第一凸起351、第二凸起352的位置处。D.墨盒40继续向-Z轴方向移动,第一定位凸台451的+Z轴侧与第一凸起351的-Z轴侧相抵靠在一起,第二定位凸台452的+Z轴侧与第二凸起352的-Z轴侧相抵靠在一起,墨盒40安装到位。E.此时,芯片440与打印机侧端子部341电连接,出墨口430与供墨部330相匹配。
具体的,在墨盒40安装到安装部30的过程中,第一定位凸台451与安装部30中第一对置面311相接触、第二定位凸台452与安装部30中的第二对置面312相接触,引导墨盒40。在墨盒40安装过程中,第一对置面311和第二对置面312对墨盒40起引导作用,防止墨盒40在Y轴方向上的偏移。有效的避免了墨盒40不能准确的安装到安装部30的情况。墨盒40安装到其他安装位的过程和卡合位置及效果是一致的,不在重复阐述。
当打印机有打印需求时,墨腔内的墨水会沿着出墨口430、供墨部330到达打印头处,进而完成打印工作。
第一定位凸台451与第一凸起351相接合,第二定位凸台452与第二凸起352相接合,防止墨盒40在Y轴方向上的偏移。第一定位凸台451和第二定位凸台452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均小于最上行端子的接触部到第一壁40a的距离,第一定位凸台451和第二定位凸台452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均大于或等于中间行端子的接触部到第一壁40a的距离。此结构第一定位凸台451、第二定位凸台452靠近芯片440。一方面可防止墨盒在竖直方向上脱离打印设备的安装部,结构简单,安装操作容易,能将墨盒稳固的固定在打印设备的安装部中,另一方面,可防止墨盒特别是芯片在芯片所在侧壁的延伸方向上的偏移,并且提高了当芯片端子的行数不少于三行时芯片端子与打印机侧端子部的接触稳定性。
第一定位凸台451、第二定位凸台452设置在第一行和第二行的+Z轴方向侧,在第三行和第四行的-Z轴方向侧,使得第一定位凸台451、第二定位凸台452对于芯片440特别是端子的定位更加准确(特别是Y轴方向的位置),提高当端子的行数不少于三行时端子与打印机侧端子部的接触稳定性。
可选地,可以在墨盒的-X轴侧增加一个弹性件。可以使得墨盒在X轴方向上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且可以保证墨盒40可以更好的固定到安装部30上。弹性件可以是与墨盒40本体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的可活动件、弹簧、硅胶、橡胶等弹性材料。
还可以在第四壁40d或者第三壁40c的上部位置处增加一个手持部,手持部是为了方便使用者取出墨盒40时使用者手部施力。手持部可以是增加摩擦力的防滑纹460(如图5所示),也可以是与墨盒40本体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的可活动件,也可以是固定在墨盒本体上的凸起等部件。供墨部330可以是供墨针也可以是供墨管。
在墨盒的-X轴侧增加一个可活动的把手,可以使得墨盒在X轴方向上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且可以保证墨盒40可以更好的固定到安装部30上。
墨盒40上的第一定位凸台451、第二定位凸台452可以是与墨盒本体一体注塑成型的凸起;也可以是第一定位凸台451、第二定位凸台452被配置在一个可替换部件上,如此同一结构可匹配多种不同的墨盒结构;还可以是单独黏贴、卡设等方式安装在第三壁40c上的凸起部件;此外还可以是黏贴、卡设、过盈配合等方式安装在第三壁40c上的具有弹性的凸起部件,此弹性的凸起部件可以是硅胶、橡胶、木塞等材料制成的。
实施例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墨盒的放大示意图。
参考图8所示,至少一个定位部设置在第五壁40e或者第六壁40f上,具体的,至少一个定位部还包括:定位板,定位板设置在第五壁40e或者第六壁40f上。比如:第一定位板45a是从第五壁40e与第三壁40c上的交界位置上向+X轴方向上延伸出来的,第二定位板45b是从第六壁40f与第三壁40c上的交界位置上向+X轴方向上延伸出来的。定位凸台位于定位板上,定位凸台在芯片440在Z轴方向上的覆盖区域T的范围之内。
芯片440包括多个端子441,多个端子呈多行排列,在Z轴方向上,定位凸台在多排之间。
定位部还包括:弹性臂,弹性臂的一端与定位板连接,弹性臂的另一端与定位凸台连接,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第一弹性臂45A一端与第一定位板45a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定位凸台451连接,第二弹性臂45B(图中未示出)一端与第二定位板45b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定位凸台452连接。
弹性臂在+Z轴方向上可以位于定位板的下方,如图8所示。在其它实现方式中,弹性臂也可以位于定位板的上方,如图10所示。
第一弹性臂45A和第二弹性臂45B具有弹性。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臂45A和第二弹性臂45B是具有弹性的,第一定位凸台451、第二定位凸台452分别设置在第一弹性臂45A和第二弹性臂45B上。第一定位凸台451是从第一弹性臂45A朝向-Y轴方向侧突出而形成的凸起,第二定位凸台452是从第二弹性臂45B朝向+Y轴方向侧突出而形成的凸起。以墨盒40安装到第一安装位为例说明:当墨盒40安装到安装部30上时,第一定位凸台451与第一凸起351相接合,第二定位凸台452与第二凸起352相接合,防止墨盒40在Y轴方向上的偏移,防止墨盒40脱离安装部30。第一弹性臂45A和第二弹性臂45B至少一部分具有弹性,第一定位凸台451、第二定位凸台452设置在第一弹性臂45A和第二弹性臂45B(图中未示出)上。此结构使得墨盒40在安装过程中更加顺畅、不会出现卡死的情况。从安装部30中取出墨盒40时,更加的方便,使用者在取出墨盒40时的取出力更小。
当然,第一定位凸台451、第二定位凸台452的形状可以不同,例如在第一定位凸台451的+Z轴侧是倾斜向下的平面,第二定位凸台452的+Z轴侧是一个水平面。当墨盒40安装到安装部30内的时候,倾斜向下的平面与第一凸起351相接合,水平面与第二凸起352相接合。此结构,使得墨盒40更加稳固的与安装部30相接合。如此,两个定位部的形状不同,可以使得墨盒具有一定的浮动空间,不会产生卡死的情况。在此,对定位凸台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墨盒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墨盒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芯片440上的9个端子呈三行排布,按照所处位置分为上端子441i、中端子441j和下端子441k,对应的接触部分别为上接触部441l、中接触部441m和下接触部441n,定位凸台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小于上接触部441l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定位凸台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中接触部441m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当芯片440的端子的行数为3行时,中间行端子为中端子441j。
图10中上接触部441l的中心连线为第七连线L7、中接触部441m靠近所述第一壁的侧边中心的连线为第六连线L6、下接触部441n的中心连线为第五连线L5。芯片440还包括基板442,端子位于基板442上,基板442在靠近第一壁40a的侧边中部设置缺口442c,上端子441i位于缺口442c上方,中端子441j位于缺口442c端部,下端子441k位于缺口442c的两侧,在Y方向上,上端子441i和中端子441j呈错开设置,下端子441k位于上端子441i外侧,定位凸台设置在第五壁40e或第六壁40f上,定位凸台位于第五连线L5和第七连线L7之间。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定位凸台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小于第七连线L7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定位凸台到第一壁40a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六连线L6到第一壁40a的距离。此结构,对于芯片440特别是端子的定位更加准确(特别是Y轴方向的位置),避免了定位凸台设置在第五连线L5和第一壁40a之间由于墨盒40靠近第二壁40b的一端发生摆动导致中端子441j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芯片440与打印机侧端子部的接触稳定性。
本实施例在芯片440上还为居中的两个上端子441i设置了延伸端子441o,在Z轴方向上,延伸端子441o与第一定位凸台451和第二定位凸台452至少部分重合。具体实施时,延伸端子441o还可从中端子441j引出,当所需设置的延伸端子数量较多时,可从上端子441i引出部分延伸端子441o,再从中端子441j引出其余的延伸端子441o。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墨盒,用于可拆卸地安装于打印设备中,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位于与所述盒体的第一壁相交的第三壁上的芯片,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部;
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盒体上与所述第三壁相交的侧壁上;
所述定位部具有用于与所述打印设备上的凸起相卡合的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具有定位面,所述芯片包括多个端子,多个所述端子呈至少三行排布,所述至少三行端子中,最下行端子最邻近所述第一壁,最上行端子最远离所述第一壁,所述定位面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小于所述最上行端子的接触部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所述定位面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大于中间行端子的接触部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所述定位面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大于所述最下行端子的接触部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壁相对设置的第二壁、与所述第三壁相对设置的第四壁,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四壁位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以及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且与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四壁相交的第五壁和第六壁,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二壁、所述第三壁、所述第四壁、所述第五壁和所述第六壁围成内有墨腔的所述盒体;
所述第一壁上设置有出墨口;
所述芯片位于第三壁上;
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第五壁和/或所述第六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还包括基板,多个所述端子位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基板上设置有两个插槽,两个所述插槽沿着所述第一壁指向第二壁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插槽平行设置,所述基板在两个所述插槽之间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壁延伸的外延部;
所述最下行端子设置在所述外延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面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小于所述最上行端子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所述定位面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大于中间行端子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所述定位面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大于所述最下行端子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台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小于所述最上行端子的接触部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所述定位凸台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中间行端子的接触部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所述定位凸台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大于所述最下行端子的接触部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台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小于所述最上行端子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所述定位凸台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中间行端子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所述定位凸台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大于所述最下行端子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还具有延伸端子,在所述第一壁指向第二壁的方向上看,所述延伸端子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定位凸台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下行端子的接触部靠近所述第一壁的中心的连线形成第一连线,所述中间行端子的接触部的中心的连线形成第二连线,所述最上行端子的接触部靠近所述第一壁的中心的连线形成第三连线;
所述定位凸台设置在所述第二连线远离所述第一壁的一侧,或者,所述定位凸台设置在所述第三连线靠近所述第一壁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面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壁的一侧;所述定位面是倾斜平面或水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端子呈四行排布,多个所述端子在所述第一壁指向所述第二壁的方向上分别在最下行、中间行、第三行和最上行上;
所述定位凸台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小于所述最上行和第三行上的端子的接触部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所述定位凸台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大于所述中间行和所述最下行上的端子的接触部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两个;
其中一个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第六壁靠近所述第三壁的一侧,另一个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五壁靠近所述第三壁的一侧,且两个所述定位部相对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持部,所述手持部设置在所述第三壁或第四壁上。
13.一种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部以及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墨盒;
所述安装部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部包括:至少两个安装板和至少一个侧端子部;
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安装腔的侧壁上,所述侧端子部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两个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侧端子部的一侧具有凸起,所述凸起用于与所述墨盒的定位凸台卡合;
所述侧端子部包括基座以及多个触针,所述触针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多个所述触针呈至少三行排布。
CN202110699796.4A 2020-06-23 2021-06-23 墨盒及打印设备 Active CN1132324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827752 2020-06-23
CN202021182775 2020-06-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32424A CN113232424A (zh) 2021-08-10
CN113232424B true CN113232424B (zh) 2022-07-08

Family

ID=7714061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35691.1U Active CN213920304U (zh) 2020-05-25 2020-10-28 墨盒及打印设备
CN202110699796.4A Active CN113232424B (zh) 2020-06-23 2021-06-23 墨盒及打印设备
CN202121403260.5U Active CN215705126U (zh) 2020-06-23 2021-06-23 墨盒及打印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35691.1U Active CN213920304U (zh) 2020-05-25 2020-10-28 墨盒及打印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03260.5U Active CN215705126U (zh) 2020-06-23 2021-06-23 墨盒及打印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213920304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383525U (zh) * 2020-07-27 2021-06-08 杭州旗捷科技有限公司 墨盒
CN113942313B (zh) * 2021-09-10 2023-04-07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连接件、耗材芯片、耗材容器及电子成像设备、安装连接件与耗材容器的方法
CN113954525B (zh) * 2021-09-30 2023-05-02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连接件、耗材芯片、电子成像设备、安装连接件与耗材容器的方法
CN115027149B (zh) * 2022-03-25 2023-08-22 极海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耗材芯片、耗材芯片的安装方法及耗材盒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4053A (zh) * 1999-10-06 2001-05-09 莱克斯马克国际公司 用于喷墨笔的可更换的油墨盒
CN1746031A (zh) * 2004-09-08 2006-03-15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打印机构及其墨水匣与承载座
TWI265103B (en) * 2005-07-07 2006-11-01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Ink cartridge carrying frame
CN106864040A (zh) * 2015-12-14 2017-06-20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机用芯片及喷墨打印机
CN110936723A (zh) * 2019-06-28 2020-03-31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盒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4053A (zh) * 1999-10-06 2001-05-09 莱克斯马克国际公司 用于喷墨笔的可更换的油墨盒
CN1746031A (zh) * 2004-09-08 2006-03-15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打印机构及其墨水匣与承载座
TWI265103B (en) * 2005-07-07 2006-11-01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Ink cartridge carrying frame
CN106864040A (zh) * 2015-12-14 2017-06-20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机用芯片及喷墨打印机
CN110936723A (zh) * 2019-06-28 2020-03-31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05126U (zh) 2022-02-01
CN113232424A (zh) 2021-08-10
CN213920304U (zh) 202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32424B (zh) 墨盒及打印设备
CN107521235B (zh) 液体供给单元
US20050200670A1 (en) Ink cartridg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100091070A1 (en) Circuit Board and Liquid Supplying Unit
CN213138259U (zh) 一种成像盒芯片及成像盒
US9290002B2 (en) Liquid storage container
CN211416654U (zh) 一种安装在墨盒上的芯片及使用该芯片的墨盒
EP4159447A1 (en) Ink cartridge and printing apparatus
CN107962873B (zh) 墨盒芯片、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CN213501445U (zh) 墨盒
CN209775847U (zh) 墨盒
JP2006272642A (ja) 液体収容体
JP4737430B2 (ja) キャリッジ装置、記録装置、液体噴射装置
JP5906579B2 (ja) 端子モジュールおよび記録装置
WO2022001954A1 (zh) 芯片及墨盒
JPH0810854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215041407U (zh) 墨盒
CN219769440U (zh) 一种插件、墨盒组件及打印设备
CN219171991U (zh) 一种墨盒
CN219838345U (zh) 一种芯片及其打印耗材
CN220576879U (zh) 芯片及墨盒
CN215153128U (zh) 墨盒
WO2020259228A1 (zh) 墨水容器的芯片及墨水容器
CN220374133U (zh) 一种芯片及打印耗材
CN216387750U (zh) 打印粉盒及成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