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11044A - 压合装置及压合系统 - Google Patents

压合装置及压合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11044A
CN113211044A CN202110597587.9A CN202110597587A CN113211044A CN 113211044 A CN113211044 A CN 113211044A CN 202110597587 A CN202110597587 A CN 202110597587A CN 113211044 A CN113211044 A CN 1132110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component
pressed
plane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975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11044B (zh
Inventor
范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huangyuan Electr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huangyuan Electr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huangyuan Electr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huangyuan Electr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9758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110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11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110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110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110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2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for detaching s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压合装置及压合系统,涉及压力装配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承载构件,形成有承载平面,待压合构件被定位于承载平面;压力机构,设置于承载平面的上方,并被设置为对待压合构件施力;压合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与承载构件连接,承载构件被驱动机构驱动至承载平面呈水平姿态以及驱动至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至少一个倾斜姿态。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压合装置,承载平面既能够提供水平姿态来满足那些需要在水平面上进行压合的待压合构件需求,又能够提供倾斜姿态来满足那些需要在倾斜平面上进行压合的待压合构件的需求。如此有效提高了压合装置的适用性,相对于现有压合装置而言能够应对更多、更复杂的压合生产过程。

Description

压合装置及压合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压力装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合装置及压合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涉及压合的生产过程,例如电子元件的生产过程。这些生产过程中对应地需要利用到压合装置。
现有的压合装置通常具有承载待压合产品的平台,待压合产品被定位于该平台的水平面上,再通过位于水平面的压力机构对待压合产品进行压合操作。一些压合装置还包括加热机构,在进行压合操作中和/或进行压合操作前,加热机构对待热压产品和/或压力机构进行加热,来满足生产过程的加热工艺需求。
但现有的压合装置所能够适应的场合仍然有限,仍存在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合装置,以获得更好的适用性,即相对于现有压合装置而言能够应对更多、更复杂的压合生产过程;
本申请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合系统,包括如上压合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压合装置,包括:
承载构件,形成有承载平面,待压合构件被定位于所述承载平面;
压力机构,设置于所述承载平面的上方,并被设置为对所述待压合构件施力;
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
驱动机构,与所述承载构件连接,所述承载构件被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至所述承载平面呈水平姿态以及驱动至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至少一个倾斜姿态。
优选地,所述压合装置包括:
支承机构,与所述承载构件配合于配合处;
定义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承载构件连接于连接处,所述承载构件的姿态由所述配合处与所述连接处的连线绕着所述配合处运动而改变。
优选地,所述支承机构包括:
限位构件,在所述承载构件处于所述至少一个倾斜姿态中的倾斜程度最大的一者时,所述限位构件与所述承载平面抵接。
优选地,所述支承机构与所述承载构件铰接;
所述限位构件的与所述承载平面抵接的表面与所述承载平面的形状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对所述待压合构件和/或所述压力机构加热的加热机构,所述支承机构包括:
第一支承构件,与所述承载构件配合于所述配合处,并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安装构件,所述第一支承构件沿着所述安装构件的升降范围被设置为第一预定行程。
优选地,所述支承机构包括:
第二支承构件,被驱动以第二预定行程沿着所述第一支承构件升降,当所述第二支承构件上升至所述第二预定行程的最高处时,所述第二支承构件被进一步驱动而带动所述第一支承构件同步上升;
托举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承构件连接,所述加热机构设置于所述托举组件并位于所述承载构件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支承机构和所述驱动机构二者均成对设置,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
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承载构件的下方并位于成对设置的所述支承机构之间,所述传送机构将所述待压合构件沿着横向传送;
阻挡组件,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下游侧,所述阻挡组件被设置为可伸缩,并用于阻挡所述待压合构件。
优选地,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将所述待压合构件定位于所述承载平面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
运动构件,以第三预定行程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承载平面;
定位构件,与所述运动构件连接,所述定位构件用于与所述待压合构件配合,以实现对所述待压合构件的定位。
优选地,所述压力机构包括:
压头组件,被设置为对所述待压合构件施力;
保压组件,设置于所述压头组件的上方,所述保压组件对所述压头组件施力;
驱动源,与所述压头组件连接,驱动所述压头组件对所述待压合构件解除施力。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压合系统,所述压合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压合装置。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压合装置,承载平面既能够提供水平姿态来满足那些需要在水平面上进行压合的待压合构件需求,又能够提供倾斜姿态来满足那些需要在倾斜平面上进行压合的待压合构件的需求。如此有效提高了压合装置的适用性,相对于现有压合装置而言能够应对更多、更复杂的压合生产过程。此外,利用压合装置便捷地提供倾斜姿态的承载平面,便无需根据电子元件的压合工艺需求对载具和承载构件本身的结构进行剧烈调整,即可以在不调整或者小幅调整载具和承载构件本身的结构的情况,快速、批量地完成压合工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热压机构的第一视角的轴测图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热压机构一省略压力机构的轴测图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热压机构的第二视角的轴测图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热压机构另一省略压力机构的轴测图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第一臂部和限位构件的轴测图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加热机构的轴测图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压力机构的第一视角的轴测图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压力机构的第二视角的轴测图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第一支承机构;12-第二支承机构;110-底板;111-安装板;112-第一支承构件;113-第二支承构件;114-第一气缸;115-第一臂部;116-第二气缸;117-弹性件;118-安装棒;119-保持部;120-加热模组;121-限位构件;122-限位斜面;
2-定位机构;21-翻转板;22-安装块;23-定位销;24-第三气缸;
3-压力机构;31-热保压压头;32-第四气缸;33-油压缓冲器;34-砝码;4-传送轮;41-挡板;5-阻挡组件;51-第五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压合装置,压合装置包括承载构件、驱动机构、第一支承机构、第二支承机构、加热机构、定位机构、压力机构和传送机构,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8具体描述前述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在实施例中,承载构件例如翻转板21(翻转板21尤其在图4中被标注)形成有承载平面,待压合构件被定位于承载平面。压力机构3设置于承载平面的上方,并被设置为对待压合构件施力。作为一种示例,这里的待压合构件可以为容纳有待压装的电子元件的载具,该载具被定位于承载平面,以下也将以此为例作进一步说明。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与承载构件连接,承载构件被驱动机构驱动至承载平面呈水平姿态以及驱动至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至少一个倾斜姿态。这里说的“水平姿态”应被理解为承载平面保持水平。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压合装置,承载平面既能够提供水平姿态来满足那些需要在水平面上进行压合的待压合构件需求,又能够提供倾斜姿态来满足那些需要在倾斜平面上进行压合的待压合构件的需求。如此有效提高了压合装置的适用性,相对于现有压合装置而言能够应对更多、更复杂的压合生产过程。
此外,利用压合装置便捷地提供倾斜姿态的承载平面,便无需根据电子元件的压合工艺需求对载具和承载构件本身的结构进行剧烈调整,即可以在不调整或者小幅调整载具和承载构件本身的结构的情况,快速、批量地完成压合工序。
在实施例中,正如以上描述的,压合装置包括支承机构,支承机构可以与承载构件配合于配合处。这也就是说,在实施例中,支承机构和驱动机构的共同作用,促使承载构件的姿态发生变化,由于支承机构参与其中,承载构件的姿态转变过程和在压合操作执行时将更为平稳,这有助于确保加工后的产品的良率。进一步地,定义驱动机构与承载构件连接于连接处,承载构件的姿态由配合处与连接处的连线绕着配合处运动而改变。由于这样的设置,承载构件可以理解为利用摆转运动来改变姿态,而摆转运动特别有利于以角度作为控制变量,这尤其有利于精密压合的场合。
优选地,在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支承机构和驱动机构二者可以均成对地设置,即正如以上所提及的第一支承机构11和第二支承机构12。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一对即两个支承机构,它们被分别定义为第一支承机构11和第二支承机构12。作为一种示例,第一支承机构11和第二支承机构12二者的结构可以是相同的,在以下的描述中将适当地简化描述,即以下描述中单独出现的“支承机构”指代第一支承机构11和第二支承机构12二者中的任一者。
参见图2并结合图4,二者分别示出了压合装置在省略了压力机构3的情况下的两个视角的轴测图的示意图。支承机构可以包括第一支承构件112和安装构件,第一支承构件112可以与承载构件即翻转板21配合于配合处,并与驱动机构连接,第一支承构件112沿着安装构件的升降范围被设置为第一预定行程。如此,前述配合处可以是变动的,这进一步提高了压合装置的适用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示例,第一支承构件112可以与翻转板21铰接。尤其参见图2,翻转板21的预定边部的两端可以分别形成有叉状部,第一支承构件112形成有第一臂部115,第一臂部115的部分位于叉状部内,通过贯穿第一臂部115的轴和设置于叉状部的两个轴承,第一臂部115和翻转板21形成铰接。在实施例中,这种铰接是特别有利的,这使得配合处即铰接处在第一支承构件112升降的情况下相对于翻转板21的位置是不变的,这种同步性尤其增加了压合装置这种压力作业设备的可靠性。进一步地,轴承的采用的也是基于可靠性作出的考量,其确保铰接处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载荷而不至于卡死甚至损坏。
特别有利的是,由于两个叉状部所提供的两条枢转轴线重合,实现了翻转板21绕着一条预定枢转轴线的翻转动作,这使得对翻转角度的控制也就是对翻转板21的姿态的控制更为便捷。
如图2及图4所示,作为一种示例,压合装置包括底板110,安装构件可以形成为安装板111,安装板111可以垂直地安装于底板110。正如图中所示出的,分别从属于第一支承机构11和第二支承机构12的两个安装板111彼此面对地设置。作为一种示例,第一支承构件112可以滑动设置与安装板111,例如第一支承构件112设置有滑块,安装板111上可以设置有滑轨,滑块和滑轨配合从而允许第一支承构件112进行升降。进一步地,第一支承构件112的第一预定行程是由限位块来实现的,即可以由分别设置于滑轨两端的两个限位块来实现。
参见图2并结合图5,图5示出了第一臂部115的轴测图的示意图。在实施例中,压合装置还包括限位构件121,限位构件121在翻转板21处于至少一个倾斜姿态中的倾斜程度最大的一者时与承载平面抵接,如此对翻转板21进行翻转角度的限位。作为一种示例,限位构件121可以设第一臂部115的顶端,二者可以一体成型。参见图2,在第一臂部115与翻转板21铰接的情况下,限位构件121位于承载平面的上方,如此实现限制翻转板21的翻转角度。限位构件121的与承载平面抵接的表面可以形成为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限位斜面122,由于与承载平面的形状相适配,限位构件121既实现了限位,又确保限位的平稳性,避免限位时对翻转板21造成损伤。
显然,上述限位斜面122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即为承载平面所能够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最大角度。然而进一步地,限位构件的与承载平面抵接的表面也可以不仅是平整的呈倾斜设置的平面,而是可以形成为例如在倾斜的平面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置有凸起(或者凹部,可以理解的是,此处为凹部的情况下,下面承载平面上形成的则是凸起)的表面,那么与之相适配地,承载平面的对应位置可以形成有与凸起配合的凹部。如此,在承载平面处于最大倾斜角度的状态下,前述凸起和凹部彼此嵌合,仍然形成适配。
尤其参见图5,第一臂部115还包括形成于侧部的两个彼此相对设置的保持部119,这两个保持部119可以夹持安装板111的部分,从而确保第一臂部115的位置可调且便于与第一支承构件112的紧固。
进一步参见图2,支承机构还可以包括弹性件117,弹性件117用于复位第一支承构件112。弹性件117例如可以为拉簧,例如利用自身弹性避免第一支承构件112因摩擦等原因不能复位至最低位置。
参见图4,在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116,第二气缸116可以分别对应第一支承机构11和第二支承机构12设置两个。以其中一个第二气缸116为例,第二气缸116的缸体可以铰接于第一支承构件112,例如第一支承构件112可以形成有向下延伸的第二臂部(图中未作标注),第二气缸116的活塞杆的末端可以与翻转板21铰接,例如铰接于与翻转板21的上述预定边部相对的边部,这样相当于通过增加第二气缸116的施力的力臂的长度来降低第二气缸116的负荷。
需要说明的是,图3和图4中示意性地给出了第二气缸116的位置,但第二气缸116的活塞杆仅示出了部分。此外,由于驱动机构与第一支承构件112连接,即这里的第二气缸116与第二臂部铰接,第一支承构件112升降时,第二气缸116也在同步升降,这确保翻转板21的倾斜角度在第一支承构件112的高度出现变化时仍然保持不变。
参见图2,在实施例中,支承机构还包括和托举组件。其中,第二支承构件113以第二预定行程沿着第一支承构件112升降。第二支承构件113的升降方式可以与第一支承构件112的升降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结合图4,与第一支承构件112有所不同的是,第二支承构件113可以由第一气缸114驱动,当第二支承构件113上升至第二预定行程的最高处时,如果第一气缸114继续顶升,那么第二支承构件113将带动第一支承构件112一同上升,这一设置的特别有利于保持下述加热机构与翻转板21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确保加热效果。
尤其参见图4,托举组件可以与第二支承构件113连接,加热机构设置于托举组件并位于承载构件的下方。具体而言,第二支承构件113可以形成有两个向上延伸的臂部,两个第二支承构件113中彼此对应的两个臂部之间可以设置有安装棒118,两个安装棒118上可以进一步设置有板件。这种臂部和安装棒118配合的设置方式,相对于直接在臂部上安装板件而言,还有利于减少压合装置的整体重量。
仍然参见图4,加热机构可以设置于上述板件,加热机构用于对待压合构件和/或压力机构3加热,例如对待压合构件进行加热。加热机构包括加热模组120(图6中单独示出了加热模组120)和隔热构件,隔热构件可以例如形成为隔热板,隔热板可以设置于上述板件,加热模组120可以进一步设置于隔热板。如此,隔热构件可以有效地避免加热模组120的热量流失。
由于加热机构设置于上述板件,上述板件又与安装棒118连接,而安装棒118与第二支承构件113连接,仅需控制用于驱动第二支承构件113的气缸,即可确保加热机构无论在翻转板21的翻转过程中还是在翻转板21的倾斜姿态下,均能够贴合于翻转板21的下方,从而对载具以及载具容纳的电子元件进行加热。这样便无需再在加热机构处设置额外的气缸等顶升设施来驱动加热机构完成上述过程,从而起到了节约气缸使用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压合装置紧凑化并节约能源。
参见图1,进一步地,定位机构2可以设置于承载平面,定位机构2可以包括运动构件和定位构件。其中运动构件以第三预定行程可运动地设置于承载平面,定位构件可以与运动构件连接,定位构件用于与待压合构件配合。
具体而言,进一步参见图2,运动构件可以为安装块22即滑块,滑块与设置于承载平面的滑轨配合,作为一种示例,滑轨的延伸方向可以垂直于上述安装板111。定位构件可以形成为定位销23,其延伸方向可以与滑块的运动方向相同。当滑块位于第三预定行程的最内侧位置时,定位销23可以插入到载具的上的定位孔中。如此设置的滑块和定位销23可以由多个,如此将载具定位于压合平面。优选的是,一组滑块和定位销23可以成对设置,并设置有多对,任一对中的两组滑块和定位销23可以彼此相对地设置于载具的两侧,从而进一步起到夹持载具的作用。
优选地,滑块可以由第三气缸24驱动。例如第三气缸24的活塞端通过连接件设置于翻转板21,第三气缸24的缸体与位于同侧的所有滑块连接。定位机构2还可以包括止挡构件,但图2中示出了未作标注的呈直角状的止挡构件,止挡构件的一个板部连接于滑块的上方,另一个板部竖直向下延伸并可以与前述缸体连接。所述的另一个板部与滑轨的外端抵接从而起到了止挡滑块的作用。
仍然参见图2,正如以上描述的,压合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传送上述载具的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可以设置于翻转板21的下方并位于成对设置的支承机构之间即位于两块安装板111之间,传送机构将待压合构件沿着横向传送。这里的“横向”应理解为与不同于竖直方向的其余方向,作为一种示例,本实施例中的横向为水平方向,具体为平行于两块安装板111的水平方向。传送机构包括传送轮4和套设于传送轮4的传送带,图2中省略了传送带,而暴露出传送轮4。
结合图4,在实施例中,每块安装板111的内侧可以设置有四个传送轮4。位于最上层的传送轮4的还设置有与安装板111连接挡板41,挡板41如此可以起到调整载具走向的作用。进一步地,传送机构还可以包括阻挡组件5,阻挡组件5可以设置于传送机构的下游侧,阻挡组件5被设置为可伸缩,并用于阻挡前述载具。其中,作为一种示例,阻挡组件5可以为第五气缸51的活塞杆。
结合图1、图3、图7和图8,并尤其参见图7和图8,图7和图8二者分别示出了压力机构3的两个视角的轴测图的示意图。在实施例中压力机构3包括压头组件和保压组件。其中,压头组件可以包括热保压压头31,例如多个热保压压头31,从而能够同时对多个电子元件进行压合操作。保压组件可以设置于压头组件的上方,从而对压头组件施加压力。正如图7和图8所示出的,保压组件包括至少一组砝码34例如两组砝码34,每组砝码34可以由第四气缸32驱动(第四气缸32即驱动源,此外,例如仍参见滑轨和滑块的方式进行升降,滑轨设置于图7和图8中的机架),第四气缸32的活塞杆可以与油压缓冲器33连接,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得压合过程更为平稳。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压合系统,压合系统包括如上的压合装置,例如可以包括多个压合装置,从而满足高产能需求,压合系统也包括以上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在本申请的创新构思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压合装置,包括:
承载构件,形成有承载平面,待压合构件被定位于所述承载平面;
压力机构,设置于所述承载平面的上方,并被设置为对所述待压合构件施力;
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
驱动机构,与所述承载构件连接,所述承载构件被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至所述承载平面呈水平姿态以及驱动至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至少一个倾斜姿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装置包括:
支承机构,与所述承载构件配合于配合处;
定义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承载构件连接于连接处,所述承载构件的姿态由所述配合处与所述连接处的连线绕着所述配合处运动而改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机构包括:
限位构件,在所述承载构件处于所述至少一个倾斜姿态中的倾斜程度最大的一者时,所述限位构件与所述承载平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机构与所述承载构件铰接;
所述限位构件的与所述承载平面抵接的表面与所述承载平面的形状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对所述待压合构件和/或所述压力机构加热的加热机构,所述支承机构包括:
第一支承构件,与所述承载构件配合于所述配合处,并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安装构件,所述第一支承构件沿着所述安装构件的升降范围被设置为第一预定行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机构包括:
第二支承构件,被驱动以第二预定行程沿着所述第一支承构件升降,当所述第二支承构件上升至所述第二预定行程的最高处时,所述第二支承构件被进一步驱动而带动所述第一支承构件同步上升;
托举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承构件连接,所述加热机构设置于所述托举组件并位于所述承载构件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机构和所述驱动机构二者均成对设置,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
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承载构件的下方并位于成对设置的所述支承机构之间,所述传送机构将所述待压合构件沿着横向传送;
阻挡组件,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下游侧,所述阻挡组件被设置为可伸缩,并用于阻挡所述待压合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将所述待压合构件定位于所述承载平面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
运动构件,以第三预定行程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承载平面;
定位构件,与所述运动构件连接,所述定位构件用于与所述待压合构件配合,以实现对所述待压合构件的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机构包括:
压头组件,被设置为对所述待压合构件施力;
保压组件,设置于所述压头组件的上方,所述保压组件对所述压头组件施力;
驱动源,与所述压头组件连接,驱动所述压头组件对所述待压合构件解除施力。
10.一种压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合装置。
CN202110597587.9A 2021-05-31 2021-05-31 压合装置及压合系统 Active CN1132110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97587.9A CN113211044B (zh) 2021-05-31 2021-05-31 压合装置及压合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97587.9A CN113211044B (zh) 2021-05-31 2021-05-31 压合装置及压合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11044A true CN113211044A (zh) 2021-08-06
CN113211044B CN113211044B (zh) 2022-06-28

Family

ID=77099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97587.9A Active CN113211044B (zh) 2021-05-31 2021-05-31 压合装置及压合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1104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7051A (zh) * 2021-12-30 2022-02-01 龙旗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二合一保压治具
CN115206849A (zh) * 2022-09-14 2022-10-18 苏州汇创芯精密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含压力反馈的伺服压合工装及压合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111562A (en) * 1911-05-12 1912-04-18 Charles Leslie Walker Improvements in and connected with Fluid Pressure Apparatus.
BE715963A (zh) * 1967-06-01 1968-10-16
BE745652A (fr) * 1969-02-08 1970-07-16 Maschf Augsburg Nuernberg Ag Dispositif servant a soulever un element a demonter
JPH01274884A (ja) * 1988-04-28 1989-11-02 Hiroshi Tomosue 選果機等に於ける受け皿の傾動機構
GB9027300D0 (en) * 1989-12-20 1991-02-06 Honda Motor Co Lt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exterior parts of a motorcar
SE9702282D0 (sv) * 1997-06-16 1997-06-16 Bofors Ab Minröjningsförfarande samt därtill anpassat minröjningsfordon
TW316869B (zh) * 1994-09-19 1997-10-01 Sacmi
TW439607U (en) * 1999-06-25 2001-06-07 Fair Friend Entpr Co Ltd Clamping and positioning mechanism for inclined shaft of two-axis rotating worktable
CN103823311A (zh) * 2013-11-27 2014-05-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合治具及整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111562A (en) * 1911-05-12 1912-04-18 Charles Leslie Walker Improvements in and connected with Fluid Pressure Apparatus.
BE715963A (zh) * 1967-06-01 1968-10-16
BE745652A (fr) * 1969-02-08 1970-07-16 Maschf Augsburg Nuernberg Ag Dispositif servant a soulever un element a demonter
JPH01274884A (ja) * 1988-04-28 1989-11-02 Hiroshi Tomosue 選果機等に於ける受け皿の傾動機構
GB9027300D0 (en) * 1989-12-20 1991-02-06 Honda Motor Co Lt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exterior parts of a motorcar
TW316869B (zh) * 1994-09-19 1997-10-01 Sacmi
SE9702282D0 (sv) * 1997-06-16 1997-06-16 Bofors Ab Minröjningsförfarande samt därtill anpassat minröjningsfordon
TW439607U (en) * 1999-06-25 2001-06-07 Fair Friend Entpr Co Ltd Clamping and positioning mechanism for inclined shaft of two-axis rotating worktable
CN103823311A (zh) * 2013-11-27 2014-05-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合治具及整机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7051A (zh) * 2021-12-30 2022-02-01 龙旗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二合一保压治具
CN115206849A (zh) * 2022-09-14 2022-10-18 苏州汇创芯精密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含压力反馈的伺服压合工装及压合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11044B (zh) 202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11044B (zh) 压合装置及压合系统
CN207807001U (zh) 搅拌车上部件后支架组对工装
CN106663635A (zh) 安装装置
CN217554284U (zh) 贴膜装置
CN211841890U (zh) 升降工作台
CN116692461B (zh) 电池模组翻转装置与电池模组翻转方法
CN210908818U (zh) 翻转式带保压的笔记本组装设备
CN114559268B (zh) 一种l形工件的固定装置以及加工总成
CN111300392A (zh) 一种用于物料运输的机械手臂及其工作方法
CN110802315A (zh) 一种切割平台及等离子切割机
CN216111630U (zh) 压合装置
CN214114068U (zh) 一种单动力错位切离装置
CN219255612U (zh) 夹持装置及搬运设备
CN209871696U (zh) 一种轴承下料装置
KR100354103B1 (ko) 액정디스플레이패널 검사장치의 패널수평반송장치
CN216996517U (zh) 姿态调节装置
CN219628958U (zh) 一种夹楦机构及鞋楦转移系统
CN217020430U (zh) 夹爪装置及转移机构
CN212217679U (zh) 一种用于电路板组装的压合装置
CN216577921U (zh) 一种板料转送用机械手
CN219620312U (zh) 工件搬运装置
CN219379448U (zh) 一种门环焊接压紧及转运工装
CN219704282U (zh) 压料装置
CN214828695U (zh) 一种升降机构
CN114939777A (zh)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对位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