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10544B - 自动组网设备及钢筋网笼加工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自动组网设备及钢筋网笼加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10544B
CN113210544B CN202110611243.9A CN202110611243A CN113210544B CN 113210544 B CN113210544 B CN 113210544B CN 202110611243 A CN202110611243 A CN 202110611243A CN 113210544 B CN113210544 B CN 1132105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h
buckle
support
cantilever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112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10544A (zh
Inventor
邬全兵
李小龙
张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1124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105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10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105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105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105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F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METAL WIRE
    • B21F27/00Making wire network, i.e. wire nets
    • B21F27/12Making special types or portions of network by methods or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21F27/20Making special types or portions of network by methods or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of plaster-carrying net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F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METAL WIRE
    • B21F33/00Tools or devic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handling or processing wire fabrics or the like
    • B21F33/007Connecting wir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组网设备及钢筋网笼加工系统。自动组网设备,包括:工件支架;工件安装机构,包括具有多个安装孔的卡扣支撑装置,至少部分工件安装机构沿竖直方向可升降地设置;组网机构,包括用于容纳网片的网片支撑结构,至少部分组网机构沿竖直方向可升降地设置;网片升降机构,用于带动部分网片支撑结构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一悬臂结构,位于网片升降机构的一侧,第一悬臂结构包括第一悬臂部,第一悬臂部沿竖直方向和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至少部分第一悬臂部能够穿设在网片内并以恒定间隔对至少一对网片的纵筋进行支撑,且在第一悬臂部的带动下,将网片与卡扣卡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自动组网设备可以提高网片等工件的组网效率。

Description

自动组网设备及钢筋网笼加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筋网笼成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组网设备及钢筋网笼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在板材内加入钢筋网笼以加强其结构稳定性,即将单片的钢筋网片与卡扣组合成为钢筋网笼后,再将钢筋网笼挂在钢钎上插入浇筑模箱。
现有技术中,钢筋网笼的组装一般先通过人工完成卡扣和钢钎的装配,并且之后再通过人工将单片的钢筋网片通过卡扣连接组合成为钢筋网笼,这种由人工完成的组网方式效率较低,而且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从而降低了单片的钢筋网片组装成为钢筋网笼的组网效率,进而降低了整个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组网设备及钢筋网笼加工系统,上述的自动组网设备可以提高网片等工件的组网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组网设备,包括:工件支架,具有用于存储多个钢钎的存储空间;工件安装机构,包括具有多个安装孔的卡扣支撑装置,至少部分工件安装机构沿竖直方向可升降地设置,在至少部分工件安装机构的带动下,卡扣支撑装置和位于各安装孔内的卡扣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至对应钢钎的预设位置,以将卡扣安装于钢钎;组网机构,包括用于容纳网片的网片支撑结构,至少部分组网机构沿竖直方向可升降地设置,在至少部分组网机构的带动下,网片支撑结构和位于网片支撑结构上的网片同步移动;网片升降机构,用于带动部分网片支撑结构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一悬臂结构,位于网片升降机构的一侧,第一悬臂结构包括第一悬臂部,第一悬臂部沿竖直方向和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至少部分第一悬臂部能够穿设在网片内并以恒定间隔对至少一对网片的纵筋进行支撑,且在第一悬臂部的带动下,至少一对网片的纵筋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至卡扣的预设位置,将至少一对网片与卡扣卡接。上述技术方案中,部分工件安装机构能够带动卡扣支撑装置和位于安装孔内的卡扣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使卡扣移动至对应钢钎的预设位置,以将卡扣安装至钢钎,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卡扣和钢钎的组装效率,并且,网片升降机构可以带动网片支撑结构以及设置在网片支撑结构上的网片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位于网片的最上方的纵筋可以沿竖直方向向卡扣所在的位置移动,然后在第一悬臂结构带动下,使上述纵筋可以与卡扣卡接配合,通过网片支撑结构对网片的预定位和第一悬臂结构对网片的精确定位,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片和卡扣的连接效率,从而提高了组网效率,上述钢钎与卡扣的组装过程和上述网片和卡扣的组装过程由专用设备完成,无需人工参与,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网片的组网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悬臂部的一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凹槽与网片的纵筋配合。这样,当第一悬臂部沿竖直方向移动时,能够将网片的纵筋置于凹槽内,并且,当网片升降机构带动网片向上移动时,第一悬臂部也向上移动,凹槽为网片的纵筋提供卡入卡扣的力。
进一步地,第一悬臂结构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悬臂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或者,第一悬臂部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第一悬臂。通过上述设置,在将纵筋卡入卡扣中时,多个第一悬臂部可以在沿纵筋的长度方向实现对纵筋的支撑,从而避免纵筋因自身重力而发生变形,使纵筋能够更好地卡入卡扣中。
进一步地,组网机构还包括第二悬臂结构,第二悬臂结构包括与第一悬臂部对应的第二悬臂部,第二悬臂部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对第一悬臂部进行支撑。通过上述设置,第二悬臂部可以对第一悬臂部进行支撑,从而避免第一悬臂部因自身重力而发生变形,进而使第一悬臂部的沿其长度方向保持水平,进而可以更均匀和稳定地将纵筋卡入卡扣中。
进一步地,组网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悬臂结构和与两个第一悬臂结构对应设置的两个第二悬臂结构,两个第一悬臂结构能够相互远离,以分别对网片的位于最上方的纵筋和位于最下方的纵筋进行支撑。这样,可分别带动两个第一悬臂结构相互远离,以同时将网片分别卡入位于上方的卡扣和位于下方的卡扣内,完成自动化组网过程。
进一步地,网片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本体;多个支撑模具,设置于支撑本体,多个支撑模具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任意相邻两个支撑模具和部分支撑本体围成用于容纳网片的容纳槽。这样,相邻两个支撑模具之间的间隙和支撑本体可以对网片形成支撑,使网片可以稳定放置于网片支撑结构上,从而避免网片发生倾倒。
进一步地,支撑本体包括支撑框架和与支撑框架连接的支撑横梁,多个支撑模具沿支撑横梁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支撑模具和部分支撑横梁围成容纳槽。这样,可以使网片更稳定放置于网片支撑结构上,从而更好地对网片进行支撑。
进一步地,组网机构还包括设置于网片升降机构的夹紧结构,夹紧结构位于网片支撑结构的支撑模具的一侧,夹紧结构包括用于夹持网片的纵筋的夹持部。通过上述设置,夹紧结构可以夹紧位于网片支撑结构上的所有网片,从而避免网片产生晃动。
进一步地,卡扣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承托部,第一承托部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横梁,每个横梁上设有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安装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多个安装孔,可以对多个卡扣进行支撑,这样,沿横梁的延伸方向,可以将多组网片和多个卡扣卡接连接,从而形成多个钢筋网笼,进而提高了组网效率。
进一步地,卡扣支撑装置还包括:本体部,用于支撑多个横梁,横梁与本体部连接;连接框架,多个横梁通过本体部与连接框架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更好地对本体部和第一承托部进行支撑,从而方便后续带动第一承托部和卡扣沿竖直方向移动,将卡扣与钢钎卡接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承托部还包括设置于横梁的安装槽,位于同一横梁上的多个安装孔均与安装槽连通。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限制卡扣在安装孔内的转动,以使卡扣的卡爪可以和网片的纵筋对齐,以使卡扣更好地与网片的纵筋卡接。
进一步地,工件安装机构还包括至少部分沿竖直方向可移动设置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与卡扣支撑装置的连接框架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升降装置带动卡扣支撑装置和设置于卡扣支撑装置上的卡扣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使卡扣在卡扣支撑装置的第一承托部的带动下与钢钎卡接配合,上述卡扣和钢钎的组装过程无需人工组装,也不需要转动钢钎的动作,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卡扣和钢钎的组装效率。
进一步地,工件安装机构还包括至少部分沿竖直方向可移动设置的升降装置,卡扣支撑装置和位于卡扣支撑装置的卡扣在升降装置的带动下沿竖直方向同步移动,以使卡扣安装至钢钎。通过上述设置,在部分升降装置的提升作用下,卡扣支撑装置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这样,卡扣支撑装置能够带动卡扣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使卡扣支撑装置和卡扣沿竖直方向同步运动,进而可以将卡扣与钢钎等部件连接,这样,可以提高卡扣和钢钎等部件的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自动组网设备还包括支撑架,工件支架与支撑架连接,工件安装机构和组网机构均设置于支撑架,且工件安装机构和组网机构位于工件支架的下方。这样可以减少自动组网设备的体积,进而减小自动组网设备的占地面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钢筋网笼加工系统,包括:自动组网设备,为上述的自动组网设备;网片上料装置,用于对网片进行输送,并将网片放置于网片支撑结构;卡扣上料装置,用于对卡扣进行输送,并将卡扣放置于卡扣支撑装置。上述钢筋网笼加工系统具有上述自动组网设备的全部优点。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可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工件安装机构,并且工件安装机构包括卡扣支撑装置,这样,能够带动卡扣支撑装置以及设置于卡扣支撑装置的安装孔内的卡扣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使卡扣在卡扣支撑装置的带动下移动至对应钢钎的预设位置,并将卡扣安装至钢钎,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卡扣和钢钎的组装效率,并且,通过设置可以容纳多个依次排列的网片的网片支撑结构,这样可以对网片进行预定位,并且通过设置第一悬臂结构以恒定间隔对至少一对网片的纵筋进行支撑,这样可以对网片进行精确定位,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片和卡扣结构的连接效率。然后,将网片支撑结构设置于网片升降机构上,第一悬臂结构可以沿竖直方向和第一方向移动,这样,网片升降机构可以带动网片支撑结构以及设置在网片支撑结构上的网片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位于网片的最外侧的纵筋可以沿竖直方向向卡扣结构所在的位置移动,然后在第一悬臂结构的带动下,上述纵筋能够与卡扣卡接配合,通过网片支撑结构对网片的预定位和第一悬臂结构对网片的精确定位,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片和卡扣的连接效率,从而提高了组网效率。上述钢钎与卡扣的组装过程和上述网片和卡扣的组装过程由专门的设备完成,无需人工组装,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网片的组网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自动组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自动组网设备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图1的自动组网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网片支撑结构、第一悬臂结构和第二悬臂结构均处于初始高度);
图4示出了图1的自动组网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网片支撑结构、第一悬臂结构和第二悬臂结构均处于预设高度);
图5示出了图1的自动组网设备的网片支撑结构和部分网片升降机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的自动组网设备的网片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的网片升降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8示出了图1的自动组网设备的第一悬臂结构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1的自动组网设备的第二悬臂结构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自动组网设备的第一悬臂结构和第二悬臂结构配合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自动组网设备的第一悬臂结构和第二悬臂结构配合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的自动组网设备的第一悬臂结构的第一悬臂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2的第一悬臂部的主视图;
图14示出了图1的自动组网设备的第一悬臂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图1的自动组网设备的工件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图15的工件安装机构的卡扣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图16的卡扣支撑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8示出了图1的自动组网设备的卡扣支撑装置与部分网片支撑结构连接的示意图;
图19示出了利用图15的工件安装机构组装钢钎和卡扣的示意图;
图20示出了利用图15的工件安装机构组装钢钎和卡扣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钢钎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卡扣);
图21示出了图1的工件安装机构的钢钎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2示出了图21的钢钎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网片;2、卡扣;10、支撑架;11、滑轨;14、滑块;20、网片支撑结构;21、支撑本体;211、支撑框架;212、支撑横梁;22、支撑模具;30、工件支架;31、钢钎;32、凸台;40、第一悬臂结构;42、第一悬臂部;43、凹槽;44、第一悬臂;45、第二悬臂结构;46、第二悬臂部;47、支架;50、网片升降机构;51、第一驱动电机;52、第一齿条;53、第一齿轮;54、第一驱动结构;55、第二驱动结构;56、夹紧结构;57、连接轴;58、第三驱动结构;60、升降装置;61、第一驱动部;62、传动齿条;63、传动齿轮;70、卡扣支撑装置;71、第一承托部;711、横梁;712、安装槽;713、安装孔;72、本体部;73、连接框架;80、传动轴;100、工件安装机构;200、组网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是指在水平面内垂直于网片1的纵筋的轴线的方向,第二方向是指网片1的纵筋的轴线所在的方向,竖直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其中,竖直方向、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均在图1中示出。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组网设备。自动组网设备包括工件支架30、工件安装机构100、组网机构200、网片升降机构50以及第一悬臂结构40。其中,工件支架30具有用于存储多个钢钎的存储空间;工件安装机构100包括具有多个安装孔713的卡扣支撑装置70,至少部分工件安装机构100沿竖直方向可升降地设置,在至少部分工件安装机构100的带动下,卡扣支撑装置70和位于各安装孔713内的卡扣2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至对应钢钎31的预设位置,以将卡扣2安装于钢钎31;组网机构200包括用于容纳多个依次排列的网片的网片支撑结构20,至少部分组网机构200沿竖直方向可升降地设置,在至少部分组网机构200的带动下,网片支撑结构20和位于网片支撑结构20上的网片1同步移动,以使网片1的纵筋能够与卡扣2卡接配合。网片升降机构50用于带动部分网片支撑结构20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一悬臂结构40位于网片升降机构50的一侧,第一悬臂结构40包括第一悬臂部42,第一悬臂部42沿竖直方向和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至少部分第一悬臂部42能够穿设在网片1内并以恒定间隔对至少一对网片1的纵筋进行支撑,且在第一悬臂部42的带动下,至少一对网片1的纵筋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至卡扣2的预设位置,将至少一对网片1与卡扣2卡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可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工件安装机构100,并且工件安装机构100包括卡扣支撑装置70,这样,部分工件安装机构100能够带动卡扣支撑装置70和位于各安装孔713内的卡扣2沿竖直方向移动至对应钢钎31的预设位置,从而将卡扣2安装至对应的钢钎31,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卡扣2和钢钎31的组装效率,并且,通过设置可以容纳多个依次排列的网片的网片支撑结构20,这样,可以对网片1进行预定位,并且通过设置第一悬臂结构40以恒定间隔对至少一对网片1的纵筋进行支撑,这样可以对网片1进行精确定位,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片1和卡扣2的连接效率。然后,将网片支撑结构20设置于网片升降机构50上,第一悬臂结构40可以沿竖直方向和第一方向移动,这样,网片升降机构50可以带动网片支撑结构20以及设置在网片支撑结构20上的网片1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位于网片1的最外侧的纵筋可以沿竖直方向向卡扣2所在的位置移动,然后在第一悬臂结构40的带动下,上述纵筋能够与卡扣卡接配合,通过网片支撑结构20对网片的预定位和第一悬臂结构40对网片的精确定位,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片1和卡扣2的连接效率,从而提高了组网效率。上述钢钎31与卡扣2的组装过程和上述网片1和卡扣2的组装过程由专用设备完成,无需人工参与,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网片1的组网效率。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工件安装机构100还包括至少部分沿竖直方向可移动设置的升降装置60,卡扣支撑装置70和位于卡扣支撑装置70的卡扣2在升降装置60的带动下沿竖直方向同步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部分升降装置60的作用下,卡扣支撑装置70和位于卡扣支撑装置70的各安装孔713内的卡扣2沿竖直方向同步移动,以使卡扣2能够安装至对应钢钎31上,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卡扣2和钢钎31的组装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优选地,工件安装机构100位于网片支撑结构20的下方,这样,可以更加方便地将网片1安装至网片支撑结构20上。
优选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工件支架30上设有供钢钎31穿出的安装通孔。安装通孔形成上述的存储空间。利用工件支架30,可以让钢钎31处于直立状态,方便后续的组装工序。
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钢钎31可以对卡扣2起到支撑作用,在网片1上的纵筋与卡扣2连接的过程中,钢钎31可以防止卡扣2移动,从而使纵筋与卡扣2更好地连接。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网片支撑结构20设置于网片升降机构50,其中,网片支撑结构20的支撑框架211包括纵梁以及连接纵梁的横梁,支撑框架211的纵梁与支撑架10的纵梁通过升降导引件连接。升降导引件可以是直线导轨及其适配的滑块,支撑框架211的纵梁安装有直线导轨与滑块其中之一,直线导轨与滑块其中的另一设于支撑架10的纵梁。升降驱动件使得网片支撑结构20在支撑架10的存储空间内可升降设置。
通过网片升降机构50,并且将网片支撑结构20设置于网片升降机构50,这样,利用网片升降机构50可以带动网片支撑结构20以及设置在网片支撑结构20上的网片1沿竖直方向同步移动至一预设位置,且利用网片支撑结构20能够对网片进行预定位,以使位于网片1的最上方的纵筋可以沿竖直方向移动至卡扣2所在的位置,并且使上述纵筋可以与卡扣2卡接配合,上述组网过程通过网片升降机构50自动完成,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网片1和卡扣2的连接效率,进而提高了组网效率。
具体地,将网片支撑结构20设置于网片升降机构50的过程为:支撑架10的两端具有开口,一个网片运输线,用于运输部分网片支撑结构20(即支撑横梁212和位于支撑横梁212上的支撑模具22),网片运输线的出口与支撑架10一端的开口连接,从而使得网片运输线可以将部分网片支撑结构20(即支撑横梁212和位于支撑横梁212上的支撑模具22)运输至支撑框架211的两个横梁上,然后通过可拆卸的固定件(比如螺栓等)将部分网片支撑结构20(即支撑横梁212和位于支撑横梁212上的支撑模具22)固定至支撑框架211的两个横梁上。
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网片支撑结构20连接在网片升降机构50上,且网片支撑结构20设置在网片升降机构50的内侧,以使部分网片升降机构50沿竖直方向移动时,可以带动网片支撑结构20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网片1沿竖直方向移动。
如图1和图8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当网片1放置于网片支撑结构20进行预定位后,并且网片升降机构50将位于网片最上方的纵筋提升至卡扣2的下方时,这时,可以调整第一悬臂部42,使第一悬臂部42沿第一方向移动至网片1的内部(即第一悬臂部42位于网片1的最外侧的纵筋的下方),这样,第一悬臂部42沿竖直方向上升时,可以带着网片1的纵筋卡入到卡扣2中,从而实现对网片1的精确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当网片1未放置于网片支撑结构20时,第一悬臂部42位于图3中网片支撑结构20的左侧(即第一悬臂部42未伸入网片1的最上方或者最下方的纵筋的下方),这样,可以更方便地将网片1放置于网片支撑结构20。
如图1和图8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第一悬臂部42的一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43,凹槽43与网片1的纵筋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网片的最外侧的纵筋位于卡扣2的下方时,第一悬臂部42沿第一方向水平运动,并且从网片1的最外侧纵筋(比如,网片1的位于最上方的纵筋和/或网片的位于最下方的纵筋)的下方穿过,直至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凹槽43与位于多个网片最外侧的多个纵筋对齐,这样,当第一悬臂部42沿竖直方向移动时,能够将网片1的纵筋置于凹槽43内,从而以恒定间隔对网片1的纵筋进行支撑,进而实现对纵筋的精确定位;进一步地,当网片升降机构50带动网片向上移动时,第一悬臂部42也向上移动,凹槽43为网片1的纵筋提供卡入卡扣2的力。
优选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多个凹槽43均匀间隔设置在第一悬臂部42上,从而使第一悬臂部42能够穿设在网片1内并以恒定间隔对网片1的纵筋进行支撑,进而能够对纵筋实现精确定位。
如图3和图1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悬臂部42的表面设置具有上述凹槽43的支撑条。当然,在可以如图12和图13所示,直接在第一悬臂部42的表面通过激光切割等方式直接加工出上述凹槽43。
具体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凹槽43为变径槽,变径槽具有相对应设置的大头端和小头端,大头端延伸至第一悬臂部42的外边缘,小头端远离大头端的一端设置有与纵筋相配合的圆形槽,圆形槽与小头端的侧避面连接处形成止挡纵筋的止挡壁,从而将纵筋更稳定地支撑在凹槽中。
优选地,凹槽43的底壁为弧形,这样能够与网片的纵筋的外壁面更好地贴合,以稳定地支撑纵筋。
具有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凹槽43的位置应尽量靠近钢钎31,因为凹槽43的作用不仅是将网片1的最上方纵筋与卡扣2对齐,而且还提供纵筋向上卡入卡扣2的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43与位于多个网片1的位于最外侧的多个纵筋一一对应配合,从而能够对网片1进行精确定位。
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第一悬臂结构40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悬臂部42,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第一悬臂部42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第一悬臂44。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悬臂部42,在将纵筋卡入卡扣2中时,可以在沿纵筋的长度方向实现对纵筋的支撑,从而避免纵筋因自身重力而发生变形,使纵筋能够更好地卡入卡扣2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悬臂部42与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工件支架30对应设置。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当第一悬臂部42包括一个第一悬臂44时,每个工件支架30的一侧设置一个第一悬臂44,第一悬臂44可以支撑网片1的纵筋卡入卡扣2中。
优选地,如图1和图8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每个工件支架30的两侧均可以各设置一个第一悬臂44,这样,可以使网片1的纵筋变形小,并且可以更加顺利的将网片1卡入卡扣2。
如图4和9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为了避免第一悬臂结构的第一悬臂部太长易发生变形,而难以更好地支撑网片的问题,组网机构200还包括第二悬臂结构45,第二悬臂结构45包括与第一悬臂部42对应的第二悬臂部46,第二悬臂部46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对第一悬臂部42进行支撑。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第一悬臂部42沿第一方向移动至网片1的最上方的纵筋的下方时,第二悬臂部46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直至第二悬臂部46的一端与第一悬臂部42的一端接触时,此时第二悬臂部46位于第一悬臂部42的下方,第二悬臂部46可以支撑第一悬臂部42,从而避免第一悬臂部42因自身重力而发生变形,进而使第一悬臂部42的沿其长度方向保持水平。然后在网片升降机构50位置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第二悬臂部46和第一悬臂部42以相同速度沿竖直方向上移动,直至将网片1的最上方纵筋一一导入对应的凹槽43内,这样,可以更均匀和稳定地将纵筋卡入卡扣2中。
优选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第二悬臂部46与第一悬臂部42沿第二方向一一对应设置,从而使第二悬臂部46更好地对第一悬臂部42进行支撑。
如图3所示,当网片支撑结构20处于初始高度时,第一悬臂结构40和第二悬臂结构45均位于网片支撑结构20的上方。在网片升降机构50的带动下,网片支撑结构20和设置于网片支撑结构20的网片被提升至预设高度,且第一悬臂结构40和第二悬臂结构45也被提升一预设距离,以确保第一悬臂结构40能够支撑网片1的位于最上方的纵筋,第二悬臂结构45支撑在第一悬臂结构40的下方。此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悬臂结构40、第二悬臂结构45和网片支撑结构20再同时提升一段距离,即可将网片的纵筋卡入卡扣2内,从而完成网片和卡扣的组装过程。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网片支撑结构20包括支撑本体21和多个支撑模具22。其中,多个支撑模具22设置于支撑本体21,多个支撑模具22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任意相邻两个支撑模具22和部分支撑本体21围成用于容纳网片1的容纳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上料装置可以将网片1一片一片地放置于网片支撑结构20的多个支撑模具22之间的间隙中,这样,相邻两个支撑模具22之间的间隙和支撑本体21可以对网片1形成支撑,使网片1可以稳定放置于网片支撑结构20上,从而避免网片1发生倾倒。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支撑本体21包括支撑框架211和与支撑框架211连接的支撑横梁212,多个支撑模具22沿支撑横梁212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支撑模具22和部分支撑横梁212围成容纳槽。
上述设置中,为方便安装支撑模具22,支撑横梁212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安装槽,通过设置多个安装槽,可以将支撑模具22设置于安装槽中,从而更好地对网片1进行支撑。
为了更好地支撑网片1,沿第二方向即网片1的纵筋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横梁212,每个支撑横梁212上均安装有多个支撑模具22这样,不仅可以同时支撑多个网片1,也可以沿第二方向更好地支撑网片1,从而避免网片1的纵筋发生变形。
优选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支撑模具22为支撑板,支撑板呈中空设置。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支撑模具22可以为支撑柱等等,只要多个支撑模具22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支撑模具22之间的间隙可以容纳网片1即可。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组网机构200还包括设置于网片升降机构50的夹紧结构56,夹紧结构56位于网片支撑结构20的支撑模具22的一侧,夹紧结构56包括用于夹持网片1的纵筋的夹持部。
上述设置中,夹紧结构56可以夹紧位于网片支撑结构20上的所有网片1,从而避免网片1产生晃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夹紧结构56包括夹爪和驱动夹爪夹紧网片1的驱动结构,夹紧结构56可以采用已有的结构,只要可以实现对网片1的夹紧和松开功能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夹紧结构56应尽量靠近钢钎31所在的位置,这样,夹紧结构56不仅可以将网片1的最下方纵筋夹紧定位,而且可以还向下提供卡入另一个卡扣的力。
如图16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卡扣支撑装置70包括第一承托部71,第一承托部71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横梁711,每个横梁711上设有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安装孔713,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多个间隔设置的横梁711和设置在横梁711上的多个安装孔713,可以对多个行列布置的卡扣2进行支撑,这样,沿横梁711的延伸方向,可以将多组网片1和多个卡扣2卡接连接,从而形成多个钢筋网笼,进而提高了组网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本体部72的延伸方向是指沿网片1的纵筋的轴线所在的方向。
优选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卡扣2的至少部分位于安装孔713内,以使横梁711能够支撑卡扣2,以将网片1的纵筋在沿纵筋的轴线方向与多组卡扣连接。
如图1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卡扣支撑装置70设于网片支撑结构20的支撑本体21内,卡扣支撑装置70还包括本体部72和连接框架73,本体部72用于支撑多个横梁711,横梁711与本体部72连接;多个横梁711通过本体部72与连接框架73连接,连接框架73与至少部分升降装置60连接。
上述设置中,连接框架73包括纵梁以及连接纵梁的横梁,其中连接框架73的纵梁通过升降导引组件安装于网片支撑结构20的纵梁(即支撑本体21的纵梁)上,升降导引组件可以是直线导轨及其适配的滑块。升降装置60能够驱动连接框架73沿着升降导引组件相对于支撑本体21上升。其中,网片升降机构50相对于工件支架30形成第一级升降,连接框架73相对于工件支架30以及支撑本体21形成第二级升降。
于初始位置时,卡扣支撑装置70位于支撑本体21的内部空间内,即卡扣支撑装置70位于网片支撑结构20的支撑框架211的两条横梁的下方,从而使得部分网片支撑结构20(即支撑横梁212和位于支撑横梁212上的支撑模具22)运输至网片升降机构50上时,卡扣支撑装置70不会止挡网片支撑结构20。
上述设置中,通过设置连接框架73,可以更好地对本体部72和第一承托部71进行支撑,从而方便后续带动第一承托部71和卡扣2沿竖直方向移动,将卡扣2与钢钎31卡接配合。其中,支撑本体21的两端形成通过口,两端的通过口分别对应与支撑架10两端的开口连通。本体部72及其支撑的多个横梁711形成一个卡扣模具,一个卡扣运输线设于支撑架10的一端且其输出口与支撑架10的一端开口以及支撑本体21一端的通过口连通。卡扣运输线能够将卡扣模具运输至连接框架73的两条横梁上,而后通过可拆卸的固定件(比如螺栓等),将本体部72固定于连接框架73的两条横梁上。
其中,为了便于操作,网片运输线设置支撑架10的一端,卡扣运输线设于支撑架10的相对另一端,从而使得人工便于在网片运输线以及卡扣运输线上对部分网片支撑结构20(即支撑横梁212和位于支撑横梁212上的支撑模具22)以及卡扣模具进行操作。其中一种操作为在网片运输线上对网片支撑结构20进行网片加料,即将多个网片安装于网片支撑结构上,使得网片支撑结构载运多个网片进入支撑架10的存储空间内。以及还可以在卡扣运输线上,将利用送料装置(未图示)将卡扣放置于第一承托部71的多个安装孔713内。
如图17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第一承托部71还包括设置于横梁711的安装槽712,位于同一横梁711上的多个安装孔713均与安装槽712连通。
通过上述设置,安装槽712可以限制卡扣2的卡爪,以避免卡扣2在安装孔713内的转动,以使卡扣2的卡爪可以和网片1的纵筋对齐,以使卡扣2更好地与网片1的纵筋卡接。
如图19和图20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些第一承托部71的横梁711上的安装孔713的内壁形状可以和图19中的上卡扣(即位于上方位置的卡扣)的形状相适配,从而可以使工件安装机构100将上卡扣和钢钎31组装;或者,某些第一承托部71的横梁711上的安装孔713的内壁形状可以和图20中的下卡扣(即位于钢钎的下方位置的卡扣)的形状相适配,从而可以使工件安装机构100将下卡扣和钢钎31组装,这样,通过更换设置不同尺寸安装孔713的第一承托部71的横梁711,就可以实现分别将上下卡扣均安装于钢钎31上的功能。
如图18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工件安装机构100还包括至少部分沿竖直方向可移动设置的升降装置60,升降装置60与连接框架73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升降装置60,并且升降装置60与本体部72连接,以使升降装置60带动卡扣支撑装置70和设置于卡扣支撑装置70上的卡扣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使卡扣在卡扣支撑装置70的第一承托部71的带动下与钢钎31卡接配合,上述卡扣2和钢钎31的组装过程无需人工组装,也不需要转动钢钎的动作,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卡扣2和钢钎31的组装效率。
如图1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在至少部分升降装置60的带动下,卡扣支撑装置70和位于卡扣支撑装置70的卡扣2沿竖直方向同步移动,以使卡扣2安装至钢钎31。
通过上述设置,在部分升降装置60的提升作用下,卡扣支撑装置70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且卡扣2位于卡扣支撑装置70,这样,卡扣支撑装置70能够带动卡扣2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使卡扣支撑装置70和卡扣2沿竖直方向同步运动,进而可以将卡扣2与钢钎等部件连接,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卡扣2和钢钎31等部件的装配效率。
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卡扣支撑装置70连接在升降装置60上,且卡扣支撑装置70设置在升降装置60的内侧,以使部分升降装置60沿竖直方向移动时,可以带动卡扣支撑装置70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卡扣2沿竖直方向移动。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自动组网设备还包括支撑架10,工件支架30与支撑架10连接,工件安装机构100和组网机构200均设置于支撑架10,且工件安装机构100和组网机构200位于工件支架30的下方。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更好地支撑工件支架30、工件安装机构100和组网机构200,从而减少自动组网设备的体积,进而减小自动组网设备的占地面积。
优选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沿第二方向在支撑架10上间隔设置有三个工件支架30,从而在纵筋的轴线方向上,可以使图1中的纵筋的前中后三处与卡扣2进行连接。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一中,沿第二方向工件支架30的数量可以设置四个或者五个等等。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网片升降机构50的升降驱动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51、第一齿条52和第一齿轮53。其中,第一齿条52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支撑架10;第一齿轮53与网片支撑结构20的支撑本体21连接,第一齿轮53与第一齿条52啮合设置,第一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与第一齿轮53驱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驱动电机51驱动第一齿轮53转动,并且第一齿轮53与第一齿条52啮合设置,这样,第一齿轮53可以带动网片支撑结构20相对于支撑架10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网片1沿竖直方向移动。
具体地,如图1和图7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第一齿轮53的数量为四个,分布于网片支撑结构20的四个角部位置,相应地第一齿条52的数量也为四个,与第一齿轮53对应设置,这样,可以更平稳地带动网片支撑结构20沿竖直方向运动,防止网片支撑结构20倾斜。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第一齿轮53和第一齿条52的数量均可以设置为三个或者五个等等。
具体地,如图2、图5和图6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网片升降机构50还包括连接轴57,沿第二方向,与第一齿条52啮合设置的两个第一齿轮53通过连接轴57连接,连接轴57两端均设置有联轴器,连接轴57通过联轴器与两个第一齿轮53的齿轮轴连接,这样,可以通过设置一个第一驱动电机51,以带动分别位于图1中的网片支撑结构20前后两端的第一齿轮53同步运动,从而使两个第一齿轮53带动网片支撑结构20平稳地向上运动。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每一个第一齿轮53可以对应设置一个第一驱动电机51。
当然,在附图未示出替代实施例中,网片升降机构50可以设置为丝杠螺母结构,通过丝杠和螺母的配合,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螺母沿丝杠的轴线的直线运动,并且将网片支撑结构20设置在螺母上,即可带动网片支撑结构20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或者,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也可以将网片升降机构50设置为直线电缸或者直线电机等等,只要可以使网片支撑结构20沿竖直方向移动即可。
如图1和图8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第一悬臂结构40还包括与第一悬臂部42驱动连接的第一驱动结构54和设置于第一驱动结构54的第二驱动结构55,第一驱动结构54用于驱动第一悬臂部42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驱动结构55用于驱动第一悬臂部42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一驱动结构54和第二驱动结构55均包括电机和与电机连接的齿轮齿条结构。
上述设置中,将第一悬臂部42设置在第二驱动结构55的齿轮上,并且齿轮和齿条啮合设置,通过电机驱动齿轮转动,从而可以带动第一悬臂部42沿竖直方向移动,设置有第一悬臂部42的第二驱动结构55与第一驱动结构54的齿轮连接,通过齿轮齿条啮合设置,从而使齿轮带动第二驱动结构55和第一悬臂部42沿第一方向移动,进而可以使第一悬臂部42既可以沿竖直方向移动,又可以沿水平方向移动。
同理,如图9所示,第二悬臂结构45还包括与第二悬臂部46驱动连接的第三驱动结构58,第三驱动结构58用于驱动第二悬臂部46沿竖直方向移动,其中,第二悬臂部46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的原理与第一悬臂部42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的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详细赘述。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组网机构200还包括控制器,上述的第一驱动电机及其它驱动结构的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这样,可以控制网片升降机构50、第一悬臂结构40以及第二悬臂结构45等部件的升降,实现自动化组装网片和卡扣的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第二悬臂结构45位于网片支撑结构20的一侧(即图4中的右侧),由于第二悬臂结构45主要是对第一悬臂结构40的第一悬臂部42的末端进行支撑,防止悬臂结构发生变形,从而能够更好地支撑网片的纵筋,所以,第二悬臂结构45能够沿竖直方向进行升降,整个组网机构200的结构较为紧凑。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能够驱动第二悬臂结构45沿水平方向移动的驱动结构。
优选地,如图1和图8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第一悬臂结构40还包括与支撑架10连接的支架47,支架47的一端与支撑架10连接,支架47的另一端支撑在地面上,第一驱动结构54的齿条设置在支架47上,这样,可以稳定地支撑第一悬臂部42、第一驱动结构54以及第二驱动结构55。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第二悬臂结构45设置于支撑架10上。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第二悬臂结构45的设置方式也可以同第一悬臂结构40一致。
如图1和图6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组网机构200还包括设置于支撑架10的滑轨11和与滑轨11滑动配合的滑块14,滑块14与网片支撑结构20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网片支撑结构20带动滑块14沿滑轨1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使网片支撑结构20沿竖直方向的滑动更加顺畅。
优选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第一悬臂结构40和第二悬臂结构45均设置有类似滑块和滑轨配合的导向结构,其原理和上述设置于支撑架10和网片支撑结构20之间的滑块14和滑轨11的配合结构一致,此处不再赘述,这样设置,可以使第一悬臂部42沿竖直方向或者第一方向移动地更加顺畅,使第二悬臂部46沿竖直方向移动地更加顺畅。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工件支架30上设有多个钢钎31,多个钢钎31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支撑架10,钢钎31的外周壁上设有与卡扣2配合的凸起。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实现多个网片与多个卡扣2组装的目的,通过在钢钎31的外壁面设置凸起,可以实现钢钎31与卡扣2过盈配合,使钢钎31可以克服部分卡扣2和网片的重力,将网片固定于钢钎31上。
优选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即纵筋的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工件支架30,从而在纵筋的轴线的方向上将纵筋的多个位置与卡扣2进行连接,这样,可以使钢筋网笼更加的稳定。
如图1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工件安装机构100还包括至少部分沿竖直方向可移动设置的升降装置60,升降装置60与连接框架73连接。这样,在升降装置60的提升作用下,连接框架73连同能够承托卡扣等工件的第一承托部71向上运动,从而可以将卡扣与钢钎等部件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升降装置60包括第一驱动部61和与第一驱动部61驱动连接的移动部。移动部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第一承托部71与移动部连接且与移动部同步移动。
如图1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工件安装机构100还包括传动结构,传动结构包括传动齿轮63和传动齿条62。其中,传动齿条62设置于支撑架10并沿竖直方向延伸;传动齿轮63与传动齿条62啮合设置,传动齿轮63形成移动部,传动齿轮63与第一驱动部61驱动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第一驱动部61驱动传动齿轮63转动,并且传动齿轮63与传动齿条62啮合设置,这样,传动齿轮63可以带动卡扣支撑装置70上的第一承托部71相对于支撑架10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卡扣2沿竖直方向移动。
具体地,如图1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传动齿轮63的数量为四个,分布于卡扣支撑装置70的连接框架73的四个角部位置,相应地传动齿条62的数量也为四个,与传动齿轮63对应设置,这样,可以更平稳地带动卡扣支撑装置70沿竖直方向运动,防止卡扣支撑装置70倾斜。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传动齿轮63和传动齿条62的数量均可以设置为三个或者五个等等。
当然,在附图未示出替代实施例中,升降装置60可以设置为丝杠螺母结构,通过丝杠和螺母的配合,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螺母沿丝杠的轴线的直线运动,并且将卡扣支撑装置70设置在螺母上,即可带动卡扣支撑装置70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或者,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升降装置60设置为直线电缸或者直线电机等等,只要可以使卡扣支撑装置70沿竖直方向移动即可。
如图15和图18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工件安装机构100还包括传动轴80,传动轴80的相对两端均设有移动部,在第一驱动部61的带动下,两个移动部同步运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一个第一驱动部61,就可以带动分别位于图18中的传动轴80两端的传动齿轮63(即移动部)同步运动,从而使两个传动齿轮63带动卡扣支撑装置70平稳地向上运动。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每一个传动齿轮63可以对应设置一个第一驱动部61。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9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利用本申请的工件安装机构100先将上卡扣与钢钎31卡接配合后,再通过网片支撑结构20带动网片1沿竖直方向移动,将网片1与上卡扣装配,然后再通过图20中的第一承托部71带动下卡扣沿竖直方向移动,使下卡扣分别与网片1和钢钎31卡接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图20中的下卡扣的用于与网片卡接的凹槽的开口与图21中的下卡扣的凹槽的开口相反,其中,凹槽的开口可以根据不同安装方式调整,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21和图2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钢钎31还包括设置在钢钎31外周的凸台32,凸台32和钢钎31的外周均设置有定位孔,两个定位孔相对应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凸台32,可以实现钢钎31与卡扣2过盈配合,使钢钎31可以克服部分卡扣2和网片的重力,将网片固定于钢钎31上。进一步地,通过设置两个相对应的定位孔,可以保证凸台32与钢钎31的相对角度,这样可以保证卡扣2和钢钎31的相对角度,从而使网片1更好地与卡扣2卡接配合。
优选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凸台3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钢钎31的两端,位于钢钎31的上方的凸台32的外形与上卡扣的内孔相适配,位于钢钎31的下方的凸台32的外形与下卡扣的内孔相适配,其中,位于钢钎31的上方的凸台32的外径要大于位于钢钎31的下方的凸台32的外径。
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钢钎31可以对卡扣2起到支撑作用,在网片1上的纵筋与卡扣2连接的过程中,钢钎31可以防止卡扣2移动,从而使纵筋与卡扣2更好地连接。
根据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钢筋网笼加工系统,包括自动组网设备、网片上料装置和卡扣上料装置。其中,自动组网设备为上述的自动组网设备;网片上料装置用于对网片进行输送,并将网片放置于网片支撑结构20;卡扣上料装置用于对卡扣2进行输送,并将卡扣2放置于卡扣支撑装置。上述钢筋网笼加工系统具有上述自动组网设备的全部优点,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中,第一悬臂结构40包括具有预设距离的两个第一悬臂部42。同样,第二悬臂结构45包括具有预设距离的两个第二悬臂部46,第二悬臂部46用于对第一悬臂部42进行支撑,防止第一悬臂部42发生变形,以确保更好地支撑网片的纵筋。
需要注意的是,预设距离的设置需要确保两个第一悬臂部42能够同时对应支撑网片的位于最外侧的纵筋(即位于最上方的纵筋和位于最下方的纵筋)。比如,可以设置预设距离等于网片的位于最外侧的纵筋之间的竖向距离,这样,通过提升整个第一悬臂结构40,在两个第一悬臂44的带动下,网片的位于最上方的纵筋卡入安装于钢钎31的上卡扣内的同时,也可实现网片的位于最下方的纵筋卡入下卡扣内的目的,从而提高组装效率。
实施例二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如图11所示,组网机构200包括两个第一悬臂结构40和与两个第一悬臂结构40对应设置的两个第二悬臂结构45,两个第一悬臂结构40能够相互远离,以分别对网片的位于最上方的纵筋和位于最下方的纵筋进行支撑。
这样,也需要设置两个第二驱动结构55,这样,可分别带动两个第一悬臂结构40相互远离,以同时将网片分别卡入位于上方的卡扣和位于下方的卡扣内,完成自动化组网过程。
实施例三中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可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工件安装机构,并且工件安装机构包括卡扣支撑装置,这样,以使部分工件安装机构带动卡扣支撑装置以及设置于卡扣支撑装置的卡扣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使卡扣在卡扣支撑装置的带动下与钢钎卡接配合,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卡扣和钢钎的组装效率,并且,通过设置可沿竖直方向升降的组网机构,组网机构包括网片支撑结构,这样,在组网机构的带动下,网片支撑结构和设置于网片支撑结构的网片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位于网片的最外侧的纵筋可以沿竖直方向移动至卡扣所在的位置,并且在网片支撑结构的带动下,能够使纵筋与卡扣卡接配合,上述钢钎与卡扣的组装过程和上述网片和卡扣的组装过程均无需人工参与,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网片的组网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自动组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件支架,具有用于存储多个钢钎的存储空间;
工件安装机构,包括具有多个安装孔的卡扣支撑装置,至少部分所述工件安装机构沿竖直方向可升降地设置,在至少部分所述工件安装机构的带动下,所述卡扣支撑装置和位于各所述安装孔内的卡扣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至对应钢钎的预设位置,以将卡扣安装于所述钢钎;
组网机构,包括用于容纳网片的网片支撑结构,至少部分所述组网机构沿所述竖直方向可升降地设置,在至少部分所述组网机构的带动下,所述网片支撑结构和位于所述网片支撑结构上的网片同步移动;
网片升降机构,用于带动部分所述网片支撑结构沿所述竖直方向移动;
第一悬臂结构,位于所述网片升降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一悬臂结构包括第一悬臂部,所述第一悬臂部沿竖直方向和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悬臂部能够穿设在网片内并以恒定间隔对至少一对网片的纵筋进行支撑,且在所述第一悬臂部的带动下,至少一对所述网片的纵筋能够沿所述竖直方向移动至所述卡扣的预设位置,将至少一对所述网片与所述卡扣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组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部的一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与网片的纵筋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组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结构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悬臂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或者,所述第一悬臂部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第一悬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组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网机构还包括第二悬臂结构,所述第二悬臂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悬臂部对应的第二悬臂部,所述第二悬臂部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对所述第一悬臂部进行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组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网机构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悬臂结构和与两个所述第一悬臂结构对应设置的两个第二悬臂结构,两个所述第一悬臂结构能够相互远离,以分别对网片的位于最上方的纵筋和位于最下方的纵筋进行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组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片支撑结构包括:
支撑本体;
多个支撑模具,设置于所述支撑本体,多个所述支撑模具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模具和部分所述支撑本体围成用于容纳网片的容纳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组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本体包括支撑框架和与所述支撑框架连接的支撑横梁,多个所述支撑模具沿所述支撑横梁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模具和部分所述支撑横梁围成所述容纳槽。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组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网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网片升降机构的夹紧结构,所述夹紧结构位于所述网片支撑结构的支撑模具的一侧,所述夹紧结构包括用于夹持网片的纵筋的夹持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组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承托部,所述第一承托部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横梁,每个横梁上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组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支撑装置还包括:
本体部,用于支撑多个所述横梁,所述横梁与所述本体部连接;
连接框架,多个所述横梁通过所述本体部与所述连接框架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组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横梁的安装槽,位于同一所述横梁上的多个所述安装孔均与所述安装槽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组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安装机构还包括至少部分沿所述竖直方向可移动设置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卡扣支撑装置的连接框架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组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安装机构还包括至少部分沿所述竖直方向可移动设置的升降装置,所述卡扣支撑装置和位于所述卡扣支撑装置的卡扣在所述升降装置的带动下沿竖直方向同步移动,以使卡扣安装至钢钎。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组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组网设备还包括支撑架,所述工件支架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工件安装机构和所述组网机构均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且所述工件安装机构和所述组网机构位于所述工件支架的下方。
15.一种钢筋网笼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动组网设备,为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组网设备;
网片上料装置,用于对网片进行输送,并将网片放置于网片支撑结构;
卡扣上料装置,用于对卡扣进行输送,并将卡扣放置于卡扣支撑装置。
CN202110611243.9A 2021-06-01 2021-06-01 自动组网设备及钢筋网笼加工系统 Active CN1132105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11243.9A CN113210544B (zh) 2021-06-01 2021-06-01 自动组网设备及钢筋网笼加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11243.9A CN113210544B (zh) 2021-06-01 2021-06-01 自动组网设备及钢筋网笼加工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10544A CN113210544A (zh) 2021-08-06
CN113210544B true CN113210544B (zh) 2022-07-19

Family

ID=77082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11243.9A Active CN113210544B (zh) 2021-06-01 2021-06-01 自动组网设备及钢筋网笼加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105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11764B (zh) * 2021-12-14 2024-03-29 沈阳智勤机器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加气砖生产线网笼卡扣安装的自动化系统
CN114406567A (zh) * 2021-12-21 2022-04-29 潍坊奥科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lc板材网片自动组装设备
CN116352873B (zh) * 2023-05-26 2023-08-11 江苏天元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笼限位装置、网笼移动装置以及塑料卡扣安装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0622A (ja) * 1995-07-21 1997-02-04 Fukuda Eng:Kk 直進ローラコンベア,昇降コンベア,反転装置及びそれらを用いた基板塗装乾燥装置
US7111720B1 (en) * 2003-12-05 2006-09-26 Hem, Inc. Feed table with force reaction system
CN109879031A (zh) * 2019-03-22 2019-06-14 广州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梁钢筋加工设备
CN110369646A (zh) * 2019-06-21 2019-10-25 湖南三一快而居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钢筋笼成型装置及钢筋笼成型系统
CN110449540A (zh) * 2019-08-21 2019-11-15 建科机械(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笼焊接成型机
CN110586815A (zh) * 2019-10-14 2019-12-20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尺寸可调型的多层钢筋网高精度加工胎架及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0622A (ja) * 1995-07-21 1997-02-04 Fukuda Eng:Kk 直進ローラコンベア,昇降コンベア,反転装置及びそれらを用いた基板塗装乾燥装置
US7111720B1 (en) * 2003-12-05 2006-09-26 Hem, Inc. Feed table with force reaction system
CN109879031A (zh) * 2019-03-22 2019-06-14 广州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梁钢筋加工设备
CN110369646A (zh) * 2019-06-21 2019-10-25 湖南三一快而居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钢筋笼成型装置及钢筋笼成型系统
CN110449540A (zh) * 2019-08-21 2019-11-15 建科机械(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笼焊接成型机
CN110586815A (zh) * 2019-10-14 2019-12-20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尺寸可调型的多层钢筋网高精度加工胎架及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10544A (zh) 2021-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10544B (zh) 自动组网设备及钢筋网笼加工系统
CN109434362A (zh) 一种h型钢自动焊接装置的工作方法
CN113084046A (zh) 钢筋笼柔性生产线
CN110814233A (zh) 钢筋笼生产线
CN108890213A (zh) 一种h型钢自动焊接装置
CN113276269B (zh) 组网装置及钢筋网笼的组装方法
CN113547338A (zh) 钢筋骨架生产线
CN114570864A (zh) 大型桥梁预制构件钢筋一体化、网片化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
CN113263307B (zh) 钢钎卡扣安装机构及自动组网设备
CN211277034U (zh) 一种能自动下料的激光切割装置
CN110155638B (zh) 一种用于预制梁生产的纵向钢筋和附加钢筋的输送设备
CN111825002B (zh) 一种提升设备
CN111835160A (zh) 一种电机定子全自动生产流水线
CN112122838A (zh) 箱式房用全自动焊接装置
CN215846865U (zh) 钢筋骨架生产线
KR20050069958A (ko) 금형 안치대 및 금형의 이송방법
CN111137609B (zh) 无限可变容量全程机械驱动新型自动送料机料仓
CN211515922U (zh) 钢筋笼生产线
CN114211764A (zh) 一种适用于加气砖生产线网笼卡扣安装的自动化系统
CN110029335B (zh) 基于铝合金加工后的型材表面防锈着色处理设备
CN111774517A (zh) 一种梭式送料铆接装置
CN211470017U (zh) 一种抓手机构
CN216370923U (zh) 一种铝管式油冷器管头全自动装配设备
CN114290506B (zh) 一种应用布模机器人的边模分选机构及布模方法
CN211414013U (zh) 用于钢筋笼焊接或绑扎的纵筋定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