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08155A - 一种利用非烟草原料制备电子抽吸制品的方法及制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非烟草原料制备电子抽吸制品的方法及制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08155A
CN113208155A CN202110363431.4A CN202110363431A CN113208155A CN 113208155 A CN113208155 A CN 113208155A CN 202110363431 A CN202110363431 A CN 202110363431A CN 113208155 A CN113208155 A CN 1132081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extract
tea
propylene glycol
tobacc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634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一鸣
叶子行
郝赟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mi Technology Fuji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mi Technology Fuji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mi Technology Fuji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mi Technology Fuji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6343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081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08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81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BMANUFACTURE OR PREPARATION OF TOBACCO FOR SMOKING OR CHEWING; TOBACCO; SNUFF
    • A24B15/00Chemical features or treatment of tobacco; Tobacco substitutes, e.g. in liquid form
    • A24B15/10Chemical features of tobacco products or tobacco substitutes
    • A24B15/16Chemical features of tobacco products or tobacco substitutes of tobacco substitutes
    • A24B15/167Chemical features of tobacco products or tobacco substitutes of tobacco substitutes in liquid or vaporisable form, e.g. liquid compositions for electronic cigarett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非烟草原料制备电子抽吸制品的方法及制品,其以可入药植物作为原料经破碎、提取、分离得到提取物和提取残渣,与发烟剂配合制得雾化发烟材料,该材料成分简单纯粹,提取物的小分子与其他成分共同加热雾化,使得原料本香气质、功能性得到显著提升,且雾化产生的烟气细腻、透发,烟感柔和温顺,无其他杂气,吸食品质好。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适用于工业化均质化规模生产,本发明提供的雾化发烟材料在安全性上和功能性上表现显著,具有良好的市场价值和经济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非烟草原料制备电子抽吸制品的方法及制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抽吸制品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非烟草原料制备电子抽吸制品的方法及制品。
背景技术
加热不燃烧制品是一类不同于传统烟草制品的新型电子抽吸制品,也称HNB(HeatNot Burning)。当由特殊器件加热并由于使用者吸气而使空气通过时,加热不燃烧制品会产生气溶胶(aerosol),气溶胶源自所述制品包含的雾化发烟材料的蒸发。所以雾化发烟材料是加热不燃烧制品抽吸体验和抽吸品质的关键影响因素。
传统的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利用烟叶制得,对烟丝进行加热时,烟丝中的尼古丁(又称烟碱)及香味物质会通过挥发产生烟气,烟碱不利于人体健康还容易成瘾,所以市面上出现了利用其他非烟草原料来制备电子抽吸产品的技术方案,公开号为CN112401292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可以释放槟榔内含物的用于加热不燃烧制品的雾化发烟材料;但是其成分复杂,包含槟榔干果粉、淀粉、胶粘剂、酸碱调节剂、发烟助剂、食用香料等,制备方法仅为简单的原料混合,从而导致最终制品的抽吸体验和抽吸品质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非烟草原料制备得到抽吸体验好,抽吸品质高的电子抽吸制品的方法及制品。该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用非烟草原料制备电子抽吸制品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干燥的非烟草原料破碎处理得到非烟草原料颗粒物;所述非烟草原料来自可入药植物;
S2、对所述非烟草原料颗粒物进行提取,分离,获得提取物和提取残渣,对所述提取残渣进行干燥处理;
S3、获得发烟剂,将步骤S2得到的提取物溶解到发烟剂中,得到提取物稀释液;
S4、将干燥处理后的提取残渣和步骤S3得到的提取物稀释液混拌均匀后制成粒状或薄片状的雾化发烟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可入药植物为显齿蛇葡萄叶或者茶叶。
进一步地,所述可入药植物为显齿蛇葡萄叶,所述发烟剂包含丙二醇;步骤S2中,所述提取物包括经分离得到的二氢杨梅素;步骤S3中,将步骤S2得到的提取物溶解到发烟剂中的方法包括:
步骤S31、将分离得到的二氢杨梅素由水溶性转化为脂溶性,与所述丙二醇融合。根据提取物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将提取物溶解到发烟剂中,以保证溶解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发烟剂包括甘油和丙二醇,所述雾化发烟材料按重量份计包含:显齿蛇葡萄叶提取残渣40~65份、甘油3~9份、丙二醇15~27份及二氢杨梅素0.1~1.2份。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发烟材料按重量份计包含:显齿蛇葡萄叶提取残渣65份、甘油7.35份、丙二醇17.25份及二氢杨梅素0.4份。
进一步地,所述可入药植物为茶叶,步骤S2中,所述提取物包括经分离得到的儿茶素,和/或经分离得到的吡咯喹啉醌,和/或经分离得到的茶叶咖啡因。
更进一步地,所述发烟剂包括甘油和丙二醇,所述雾化发烟材料按重量份计包含:茶叶提取残渣50~65份、甘油3~9份、丙二醇15~20份、儿茶素0.5~1.3份、吡咯喹啉醌0.02~0.6份、及茶叶咖啡因0.1~0.6份。
更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发烟材料按重量份计包含:茶叶渣叶65份、甘油6.5份、丙二醇17份、儿茶素1份、吡咯喹啉醌0.4份及茶叶咖啡因0.6份。
更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非烟草原料颗粒物的粒径为300-350目;步骤S2中,对所述非烟草原料颗粒物进行提取,分离,获得提取物的过程包括依次进行的超临界萃取步骤、过分子筛分离步骤及旋转蒸发浓缩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电子抽吸制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
1、本发明提供的利用非烟草原料制备电子抽吸制品的方法,以可入药植物作为原料经破碎、提取、分离得到提取物和提取残渣,与发烟剂配合,成分简单纯粹,提取物的小分子与其他成分共同加热雾化,使得原料本香气质、功能性得到显著提升,且雾化产生的烟气细腻、透发,烟感柔和温顺,无其他杂气,吸食品质好;
2、本发明提供的利用非烟草原料制备电子抽吸制品的方法及制品中,提取出提取物后与提取残渣再结合,在安全性上和功能性上表现显著,制备工艺简单,适用于工业化均质化规模生产,具有良好的市场价值和经济价值;
3、本发明将生物化学的精细工艺运用到烟草制品行业,利用依次进行的超临界萃取步骤、过分子筛分离步骤及旋转蒸发浓缩步骤获得提取物,提取效果好,得率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4、本发明选用显齿蛇葡萄叶作为原料,提取出二氢杨梅素后与提取残渣及发烟剂结合,最终制得的电子抽吸制品既能还原显齿蛇葡萄叶醇香,又具有清除自由基、抗炎、抗血栓、抗肿瘤、护肝解酒的功效,且吸收效果远高于传统肠胃吸收方式;
5、本发明选用茶叶作为原料,提取出儿茶素、吡咯喹啉醌、茶叶咖啡因后与提取残渣及发烟剂结合,最终制得的电子抽吸制品既能还原茶叶醇香,又具有平衡自由基、抗氧化、抗肿瘤、抗菌、保护心脑血管、长寿、产生愉悦感的功效,且吸收效果远高于传统肠胃吸收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利用非烟草原料制备得到抽吸体验好,抽吸品质高的利用非烟草原料制备电子抽吸制品的方法及制品。
为更加清楚的表示,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或者本领域通用技术或条件进行。所用原料、试剂或仪器、设备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显齿蛇葡萄叶制备电子抽吸制品的方法。显齿蛇葡萄是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显著纵棱纹,又名白茶、藤茶、龙须茶、甘露茶等,其作为保健茶和中草药已有数百年的应用历史,主要分布在福建、云南、广东、广西、贵州和湖南等长江以南的地区,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显齿蛇葡萄味甘、性凉,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如清热解毒、强筋骨、消炎镇痛、降血糖、消脂、保肝、解酒和抗肿瘤等,它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脂肪、胡萝卜素,常量元素钾、钠、钙、镁、磷和微量元素铁、锌、锰、硒、碘等,主要有效成分是以二氢杨梅素为主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独特的茶香味,在嫩茎叶中的含量最高可达38.5%。
2013年12月2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关于批准显齿蛇葡萄叶等3种新食品原料的公告》,确定了显齿蛇葡萄叶可以作为新资源食品来使用。目前,国内显齿蛇葡萄主要是在食品行业中以茶叶、茶饮品、含片或者天然防腐剂的形式来应用,未发现在电子抽吸制品中的应用先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干燥的显齿蛇葡萄叶破碎处理得到显齿蛇葡萄叶颗粒物;
具体的,步骤S1的过程可以为:选取优质的新鲜显齿蛇葡萄叶叶片烘干,烘干温度为40-50℃,优选45℃,时间为28-35小时,这样可以既排除新鲜显齿蛇葡萄叶叶片中的一些酸类物质,又能避免高温破坏叶片中的有效成分;再放入超微粉碎机打碎,粉碎时间4-12min,转速10000-15000rpm;过筛得到显齿蛇葡萄叶颗粒物;
所述显齿蛇葡萄叶颗粒物的粒径为300-350目;这是基于材料成型和提取得率两方面的综合选择;一方面破碎成过小的颗粒,不利于后期制成颗粒状或片状的雾化发烟材料,尤其是当叶片被破碎成500目以上时,纤维过细,难以制成约2.00mm大小的颗粒状雾化材料,且对发烟剂、添加剂(例如香精)的吸附效果会产生不良影响(植物纤维为钩状结构,吸附发烟剂和香精效果好,叶片如果破碎过度会过度破环植物纤维),需要另外添加粘合剂等辅助成型或者采用更复杂的工艺或者依赖特殊设备完成;另一方面,破碎成较大的颗粒,不利于后期二氢杨梅素的提取且后期材料成型(造粒或者制片不够紧实)。本实施例通过多次实验对比,优选出300-350目的粒径范围,其中300目为更为优选的。
S2、对步骤S1得到的显齿蛇葡萄叶颗粒物进行提取,分离,获得提取物和提取残渣,对所述提取残渣进行干燥处理;
步骤S2中,对显齿蛇葡萄叶颗粒物进行提取,该提取工艺可以是本领域常用的水提法、醇提法等工艺,本实施例优选超临界提取法进行提取,其提取效果好,得率高。
具体的,对所述显齿蛇葡萄叶颗粒物进行提取,分离,获得提取物的过程包括依次进行的超临界萃取步骤、过分子筛分离步骤及旋转蒸发浓缩步骤。所述超临界萃取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提取显齿蛇葡萄叶全成分的提取得率为40%-45%;萃取后得到初提取液和提取残渣;过分子筛步骤中,分子筛设定二氢杨梅素的分子量320.25,得C15H12O8提取液;将二氢杨梅素(C15H12O8)提取液进旋转蒸发仪蒸发浓缩,在90-95℃蒸发3-4小时,得到提取物二氢杨梅素;将所述提取残渣通过脱水烘干或者冻干的方式进行干燥处理,经干燥处理后的提取残渣含水率为10%-15%,该含水率有助于后期混拌过程中,提取残渣对提取物和发烟剂等的吸收/吸附。
经过旋转蒸发浓缩处理的二氢杨梅素提取物还可以放入超低温冰箱冻干成粉末状。
S3、获得发烟剂,将步骤S2得到的提取物溶解到发烟剂中,得到提取物稀释液;
步骤S3中,发烟剂包括甘油和丙二醇,该发烟剂可以是市售成品,也可以自行按照本实施例中的重量份进行配制。所述甘油优选食用甘油,所述丙二醇优选医用丙二醇。
由于二氢杨梅素提取物的分子结构属性为水溶性物质,很难溶解到雾化发烟剂的丙二醇中,所以需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来使之转变水溶性,从而溶解到丙二醇中。
上述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为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一种:
第一种:在二氢杨梅素提取物中加入乳化剂(二氢杨梅素提取物和乳化剂的体积比优选为1:1),乳化后再与发烟剂融合;
第二种:在二氢杨梅素提取物中加入乙醇(二氢杨梅素提取物和乙醇的体积比优选为1:1)进行混合转性,再将该混合后的溶液倒入发烟剂,利用超声波震动直至充分融合。所述乙醇也可以利用其他可以溶解二氢杨梅素提取物的溶剂代替;
第三种:将二氢杨梅素提取物高压加氢加氧,使提取物与发烟剂中的丙二醇具有相同2~3个羟基,从而与丙二醇融合。
S4、将干燥处理后的提取残渣和步骤S3得到的提取物稀释液混拌均匀后制成粒状或薄片状的雾化发烟材料。
步骤S4中,所述雾化发烟材料按重量份计包含:显齿蛇葡萄叶提取残渣40~65份、甘油3~9份、丙二醇15~27份及二氢杨梅素0.1~1.2份;
更为优选地,所述雾化发烟材料按重量份计包含:显齿蛇葡萄叶提取残渣65份、甘油7.35份、丙二醇17.25份及二氢杨梅素0.4份。本实施例还可以包含香精10份,所述香精为市面上常见的纯植物提取香精,以进一步增香。
混拌均匀后,制成粒状或薄片状的雾化发烟材料,作为优选的,所述雾化发烟材料颗粒的粒径约为2mm,所述雾化发烟材料薄片的长约12.55mm,厚约0.17mm。容易想到的是,此处的粒径和薄片尺寸并非唯一限定,其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和电子抽吸制品的腔室大小等进行适应性调整。
本发明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步骤S5:将步骤S4获得的所述雾化发烟材料填充在电子抽吸制品的腔室中。所述雾化发烟材料的填充量优选为0.02千克/每支制品。
从有效成分的吸收角度出发,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抽吸制品与传统的显齿蛇葡萄叶制品通过肠胃吸收给药相比,肠胃吸收效率为25%,肺泡吸收效率为95%。纯度越高杂质越少的有效成分更能提高有效成分的反应效率。本实施例将显齿蛇葡萄叶提取物的小分子与气溶胶结合吸食,效果远高于传统药用效果,还能还原显齿蛇葡萄叶醇香,吸食时会有更多愉悦感觉,具有很好的清除自由基、抗炎、抗血栓、抗肿瘤、护肝解酒的功效。不同于其他电子抽吸产品,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可抽吸产品产生的气溶胶烟感更柔和温顺,抽吸体验和品质更佳。
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电子抽吸制品的制备方法中,显齿蛇葡萄叶提取物是纯天然物质,分离后又还原回原叶,在安全性上和功能性上表现显著,且制备工艺简单,适用于工业化均质化规模生产,具有良好的市场价值和经济价值。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茶叶制备电子抽吸制品的方法。
茶叶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常见的药食同源原料之一。茶叶中含有儿茶素、吡咯喹啉醌和茶叶咖啡因等有效成分。其中,儿茶素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病菌以及保护心脑器官等多种药理作用,这些药理活性主要由其多羟基结构决定,然而,多羟基结构也使儿茶素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结构不稳定。儿茶素被人体摄入后会很快在生物酶作用下发生甲基化或糖苷化,研究发现,在儿茶素结构中引入其他基团可有效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并特异性增强儿茶素药理作用。其中,甲基儿茶素抗过敏和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性表现突出,糖苷儿茶素水溶性显著提高并可有效防止褐变,而酰化儿茶素由于脂溶性明显增强,其抗氧化和抗癌活性也随之明显增强。在不同位置进行取代达到的效果也不相同。吡咯喹啉醌具有长寿的功效,在日本医药界有很强关注。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干燥的茶叶破碎处理得到茶叶颗粒物;
具体的,步骤S1的过程可以为:选取市售的干燥成品茶(铁观音、龙井、毛尖、普洱等市售常见茶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优选铁观音,放入超微粉碎机打碎,粉碎时间4-12min,转速10000-15000rpm;过筛得到茶叶颗粒物;
所述茶叶颗粒物的粒径为300-350目,这与实施例1的选择原理一致,是基于材料成型和提取得率两方面的综合选择,本实施例通过多次实验对比,优选出300-350目的粒径范围,其中300目为更为优选的。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成品茶也可以由采摘鲜叶利用常规的茶叶加工方式得到干燥的自制茶。
S2、对步骤S1得到的茶叶颗粒物进行提取,分离,获得提取物和提取残渣,对所述提取残渣进行干燥处理;
步骤S2中,对茶叶颗粒物进行提取,该提取工艺可以是本领域常用的水提法、醇提法等工艺,本实施例优选超临界提取法进行提取,其提取效果好,得率高。
具体的,对所述茶叶颗粒物进行提取,分离,获得提取物的过程包括依次进行的超临界萃取步骤、过分子筛分离步骤及旋转蒸发浓缩步骤。所述超临界萃取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干燥后的茶叶中按质量百分比计,有效成分约占30%,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提取茶叶全成分的提取得率为12%-24%;萃取后得到初提取液和提取残渣;过分子筛步骤中,分子筛分别设定分子量为290.27、330.206,149.19,分别得儿茶素(C15H14O6)提取液、吡咯喹啉醌(C14H6N2O8)提取液、茶叶咖啡因(C8H10N4O2)提取液;将儿茶素(C15H14O6)提取液、吡咯喹啉醌(C14H6N2O8)提取液、茶叶咖啡因(C8H10N4O2)提取液分别进旋转蒸发仪蒸发浓缩,在90-95℃蒸发3-4小时,得到浓缩后的提取液;将所述提取残渣通过脱水烘干或者冻干的方式进行干燥处理,经干燥处理后的提取残渣含水率为10%-15%,该含水率有助于后期混拌过程中,提取残渣对提取物和发烟剂等的吸收/吸附。
S3、获得发烟剂,将步骤S2得到的提取物溶解到发烟剂中,得到提取物稀释液;
步骤S3中,发烟剂包括甘油和丙二醇,该发烟剂可以是市售成品,也可以自行按照本实施例中的重量份进行配制。所述甘油优选食用甘油,所述丙二醇优选医用丙二醇。
由于儿茶素为碳氢氧三元化合物,含有三个羟基,而发烟剂丙二醇含有两个羟基,所以儿茶素与丙二醇具有相溶性,本实施例以超声波震动方式将儿茶素提取物溶入发烟剂。比咯喹啉醌和咖啡因直接溶入发烟剂。
S4、将干燥处理后的提取残渣和步骤S3得到的提取物稀释液混拌均匀后制成粒状或薄片状的雾化发烟材料。
步骤S4中,所述雾化发烟材料按重量份计包含:所述发烟剂包括甘油和丙二醇,所述雾化发烟材料按重量份计包含:茶叶提取残渣50~65份、甘油3~9份、丙二醇15~20份、儿茶素0.5~1.3份、吡咯喹啉醌0.02~0.6份、及茶叶咖啡因0.1~0.6份;
更为优选地,所述雾化发烟材料按重量份计包含:茶叶渣叶65份、甘油6.5份、丙二醇17份、儿茶素1份、吡咯喹啉醌0.4份及茶叶咖啡因0.6份。本实施例还可以包含香精9.5份,所述香精为市面上常见的纯植物提取香精,以进一步增香。
混拌均匀后,制成粒状或薄片状的雾化发烟材料,作为优选的,所述雾化发烟材料颗粒的粒径约为2mm,所述雾化发烟材料薄片的长约12.55mm,厚约0.17mm。容易想到的是,此处的粒径和薄片尺寸并非唯一限定,其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和电子抽吸制品的腔室大小等进行适应性调整。
本发明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步骤S5、将步骤S4获得的所述雾化发烟材料填充在电子抽吸制品的腔室中。所述雾化发烟材料的填充量优选为0.02千克/每支制品。
本实施例中,提取物同时包括茶叶提取后分离出的三种成分:儿茶素、吡咯喹啉醌及茶叶咖啡因,容易想到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需要添加其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
本实施例将茶叶提取物的小分子与气溶胶结合吸食,效果远高于传统引用效果,还能还原茶叶醇香,吸食时体验和质感更佳,具有平衡自由基、抗氧化、抗肿瘤、抗菌、保护心脑血管、长寿、产生愉悦感的功效。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发明所选用的可入药植物还可以是菊苣、大叶白麻、锁阳、鼠尾草、迷迭香、玫瑰、甘草、驱虫斑鸠菊、芍药中的一种。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解释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具体的说明,相关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和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利用非烟草原料制备电子抽吸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干燥的非烟草原料破碎处理得到非烟草原料颗粒物;所述非烟草原料来自可入药植物可入药植物;
S2、对所述非烟草原料颗粒物进行提取,分离,获得提取物和提取残渣,对所述提取残渣进行干燥处理;
S3、获得发烟剂,将步骤S2得到的提取物溶解到发烟剂中,得到提取物稀释液;
S4、将干燥处理后的提取残渣和步骤S3得到的提取物稀释液混拌均匀后制成粒状或薄片状的雾化发烟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非烟草原料制备电子抽吸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入药植物为显齿蛇葡萄叶或者茶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非烟草原料制备电子抽吸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入药植物为显齿蛇葡萄叶,所述发烟剂包含丙二醇;步骤S2中,所述提取物包括经分离得到的二氢杨梅素;步骤S3中,将步骤S2得到的提取物溶解到发烟剂中的方法包括:
步骤S31、将分离得到的二氢杨梅素由水溶性转化为脂溶性,与所述丙二醇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烟草原料制备电子抽吸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烟剂包括甘油和丙二醇,所述雾化发烟材料按重量份计包含:显齿蛇葡萄叶提取残渣40~65份、甘油3~9份、丙二醇15~27份及二氢杨梅素0.1~1.2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烟草原料制备电子抽吸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发烟材料按重量份计包含:显齿蛇葡萄叶提取残渣65份、甘油7.35份、丙二醇17.25份及二氢杨梅素0.4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非烟草原料制备电子抽吸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入药植物为茶叶,步骤S2中,所述提取物包括经分离得到的儿茶素,和/或经分离得到的吡咯喹啉醌,和/或经分离得到的茶叶咖啡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非烟草原料制备电子抽吸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烟剂包括甘油和丙二醇,所述雾化发烟材料按重量份计包含:茶叶提取残渣50~65份、甘油3~9份、丙二醇15~20份、儿茶素0.5~1.3份、吡咯喹啉醌0.02~0.6份、及茶叶咖啡因0.1~0.6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非烟草原料制备电子抽吸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发烟材料按重量份计包含:茶叶渣叶65份、甘油6.5份、丙二醇17份、儿茶素1份、吡咯喹啉醌0.4份及茶叶咖啡因0.6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非烟草原料制备电子抽吸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非烟草原料颗粒物的粒径为300-350目;步骤S2中,对所述非烟草原料颗粒物进行提取,分离,获得提取物的过程包括依次进行的超临界萃取步骤、过分子筛分离步骤及旋转蒸发浓缩步骤。
10.一种电子抽吸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抽吸制品由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利用非烟草原料制备电子抽吸制品的方法制备得到。
CN202110363431.4A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利用非烟草原料制备电子抽吸制品的方法及制品 Pending CN1132081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3431.4A CN113208155A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利用非烟草原料制备电子抽吸制品的方法及制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3431.4A CN113208155A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利用非烟草原料制备电子抽吸制品的方法及制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8155A true CN113208155A (zh) 2021-08-06

Family

ID=77086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63431.4A Pending CN113208155A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利用非烟草原料制备电子抽吸制品的方法及制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0815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6028A (zh) * 2018-06-01 2018-12-04 周谦 加热不燃烧卷烟用抽吸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抽吸材料
CN110101112A (zh) * 2019-06-24 2019-08-09 云南磊然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品吸的电子茶
CN110893008A (zh) * 2018-09-05 2020-03-20 深圳波顿香料有限公司 电子烟烟油及其制备方法
US20200205463A1 (en) * 2017-08-30 2020-07-02 Schweitzer-Mauduit International, Inc. Reconstituted Plant With Plant Extract For Devices That Heat Tobacco Without Burning It
CN112107023A (zh) * 2020-09-17 2020-12-22 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显齿蛇葡萄叶提取物在卷烟加香加料中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205463A1 (en) * 2017-08-30 2020-07-02 Schweitzer-Mauduit International, Inc. Reconstituted Plant With Plant Extract For Devices That Heat Tobacco Without Burning It
CN108926028A (zh) * 2018-06-01 2018-12-04 周谦 加热不燃烧卷烟用抽吸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抽吸材料
CN110893008A (zh) * 2018-09-05 2020-03-20 深圳波顿香料有限公司 电子烟烟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01112A (zh) * 2019-06-24 2019-08-09 云南磊然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品吸的电子茶
CN112107023A (zh) * 2020-09-17 2020-12-22 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显齿蛇葡萄叶提取物在卷烟加香加料中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95404B (zh) 一种烟草含化片及其制备方法
US9526270B2 (en) Synthetic or imitation nicotine compositions, process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CN106036982B (zh) 一种烟用月桂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738450B (zh) 用无梗五加果粉制备泡腾片的方法
CN101569438B (zh) 制备桑椹烟用香料的方法
US9994884B2 (en) Process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of arecoline
CN112107023A (zh) 一种显齿蛇葡萄叶提取物在卷烟加香加料中的应用
KR101324431B1 (ko) 숙취해소용 조성물
CN103045370B (zh) 一种含有芦荟提取物的烟用香精的制备方法及所述香精在卷烟中的应用
CN106867667A (zh) 一种烟用香精香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04694254B (zh) 红参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976066A (zh) 一种黄连木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13208155A (zh) 一种利用非烟草原料制备电子抽吸制品的方法及制品
CN113208146A (zh) 一种用于加热不燃烧制品的雾化发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21683A (zh) 一种电子雾化液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6804849A (zh) 一种茶树菇子实体咖啡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42985B (zh) 一种清香型烟用浸膏
CN111466609A (zh) 酶制剂处理烟用罗汉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7510090B (zh) 一种抑制白肋烟苦味的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1671696A (zh) 一种用于降低卷烟烟气干燥感的毛果芸香属植物提取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89206A (zh) 一种枇杷饮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80168A (zh) 一种速溶红枣粉的加工工艺
CN108185508B (zh) 一种富含硒的烟草冲泡含品
CN109430469A (zh) 一种具有修复胰腺功能的桦树茸黑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19252A (zh) 降血脂养颜美容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