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04216B - 生产管理方法及显示面板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生产管理方法及显示面板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04216B
CN113204216B CN202011433366.XA CN202011433366A CN113204216B CN 113204216 B CN113204216 B CN 113204216B CN 202011433366 A CN202011433366 A CN 202011433366A CN 113204216 B CN113204216 B CN 1132042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
display panel
target
current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3336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04216A (zh
Inventor
苏宗义
何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chuang Dongzhi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echuang Dongzhi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chuang Dongzhi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echuang Dongzhi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3336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042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04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42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042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42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6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job scheduling, process planning, material flow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2Operator till task planning
    • G05B2219/32252Scheduling production, machining, job sho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生产管理方法及显示面板生产线,包括:将多个机台按照显示面板的制程顺序进行关联;根据显示面板当前的生产状态及所处的当前机台,判断显示面板需要进行的后续制程及对应的目标机台;确定显示面板是否需要在当前机台和目标机台之间跨机台生产;对显示面板进行跨机台操作,利用转换结构将所述显示面板从当前机台转换到目标机台。本申请实提供的生产管理方法,应用于显示面板生产线,通过在现有显示面板生产线不同的制程对应的机台中增加转换结构,使得完成某个制程后的显示面板通过转换结构直接转换到下一制程对应的机台中进行后续制程。避免了显示面板在生产线上频繁的上机下机,减少了显示面板的等待时间,降低产能损失。

Description

生产管理方法及显示面板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产管理方法及显示面板生产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显示面板生产厂家中的彩膜基板生产厂线采用的是将彩色滤光片与阵列(Array)基板集成在一起的技术。其制程顺序为薄膜晶体管基板(Thin FilmTransistor,TFT)-红色滤光层(R)-绿色滤光层(G)-蓝色滤光层(G)-ArrayTFT制程-黑色矩阵(BlackMatrix,BM)-氧化铟锡涂布(ITO)。在整个制程中,每一个工站需要将装有玻璃的多层卡匣派送至生产线的投料机台,而完成该制程后,需要将已经完成制程的玻璃基板从生产线的收料机台上撤出至多层储位中;然后再次规划将装有玻璃基板的多层卡匣派送至下一个制程中。
现有的生产线在R、G、B、BM、ITO等相邻主制程产仍然需要频繁的对玻璃基板进行上机台或下机台的操作,以及等待路径规划与派送,会造成一定的产能损失。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生产管理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的显示面板生产多次上机下机,造成产能损失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生产管理方法,应用于显示面板生产线,所述生产线包括多个机台,所述多个机台用于完成显示面板的不同制程,所述生产线还包括设置在按照所述显示面板的制程顺序排列的两个所述机台之间的转换结构;
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多个机台按照所述显示面板的制程顺序进行关联;
根据所述显示面板当前的生产状态及所处的当前机台,确定所述显示面板需要进行的后续制程,以及所述后续制程对应的目标机台;
判断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当前机台和所述目标机台之间是否需要跨机台生产;
对所述显示面板进行跨机台操作,通过所述转换结构将所述显示面板从所述当前机台转换到所述目标机台。
进一步的,所述将所述多个机台按照所述显示面板的制程顺序进行关联,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机台的第一机台属性和所述目标机台的第二机台属性;
根据所述第一机台属性,判断所述第二机台属性与所述第一机台属性是否匹配;
若所述第一机台属性和所述第二机台属性匹配,则按照所述显示面板的制程顺序关联所述当前机台和所述目标机台。
进一步的,所述若所述第一机台属性和所述第二机台属性匹配,则按照所述显示面板的制程顺序关联所述第一机台和所述第二机台,包括:
若所述第一机台属性和所述第二机台属性匹配,则确定所述当前机台和所述目标机台在所述显示面板制程中的上下游顺序;
根据所述上下游顺序将所述当前机台和所述目标机台进行关联。
进一步的,所述若所述显示面板需要跨机台生产,通过所述转换结构将所述显示面板从所述当前机台转换到所述目标机台,包括:
若所述显示面板需要跨机台生产,则输出机台模式切换请求至所述目标机台;
所述目标机台接收所述机台模式切换请求,并根据所述机台模式切换请求将所述目标机台切换为可跨机台生产模式;
通过所述转换结构将所述显示面板从所述当前机台转换到所述目标机台。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机台的提示信号;
根据所述提示信号,记录所述目标机台的生产模式。
进一步的,在所述若所述显示面板需要跨机台生产,通过所述转换结构将所述显示面板从所述当前机台转换到所述目标机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跨机台请求;
根据所述跨机台请求判断所述目标机台是否满足跨机台条件;
若所述目标机台满足跨机台条件,则允许所述显示面板跨机台生产。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机台均包括对所述显示面板进行上机操作的第一子机台和对所述显示面板进行下机操作的第二子机台,所述转换结构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机台的第二子机台的上游;
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机台不满足跨机台条件,则控制所述当前机台将所述显示面板运输到所述当前机台中的第二子机台。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跨机台请求判断所述目标机台满足跨机台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机台的制程参数是否满足预设制程要求,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判断所述当前机台、目标机台和转换结构的各自对应的控制系统是否宕机,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判断所述目标机台是否在预设时间内回复是否可以跨机台,得到第三判断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第二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三判断结果,判断所述目标机台是否满足跨机台条件。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机台均包括对所述显示面板进行上机操作的第一子机台和对所述显示面板进行下机操作的第二子机台,所述转换结构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机台的第二子机台的上游;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显示面板的制程顺序,确定所述多个机台中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制程顺序末端的机台作为回收机台;
在所述回收机台中的第二子机台处回收完成所有制程的所述显示面板。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生产线,所述生产线包括多个机台,所述多个机台用于完成显示面板的不同制程,所述生产线还包括设置在按照所述显示面板的制程顺序排列的两个所述机台之间的转换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产管理方法,应用于显示面板生产线,通过在现有显示面板生产线不同的制程对应的机台中增加转换结构,使得完成某个制程后的显示面板不会被回收,而是通过转换结构直接转换到下一制程对应的机台中进行后续制程。避免了显示面板在生产线上频繁的上机下机,减少了显示面板在生产线上的等待时间,降低了产能损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产管理方法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关联多个机台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机台操作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判断目标机台是否满足跨机台条件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生产线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申请提供一种生产管理方法,应用于显示面板生产线。在实际的显示面板生产中,显示面板的生产线包括多个不同的机台,而不同的机台分别完成显示面板的不同制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生产线还包括设置在按照显示面板的制程顺序排列的两个机台之间的转换结构。
在实际的显示面板生产线上还可以包括装玻璃的多层卡匣,在显示面板进行生产前,需要将多层卡匣在进行上机操作以将玻璃上机到生产线中;完成制程后再进行下机操作,将完成制程的玻璃基板从生产线上下机并运输到多层储位中进行存储。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产管理方法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11、将多个机台按照显示面板的制程顺序进行关联。
12、根据显示面板当前的生产状态及所处的当前机台,确定显示面板需要进行的后续制程,以及后续制程对应的目标机台。
13、判断显示面板在当前机台和目标机台之间是否需要跨机台生产。
14、若显示面板需要跨机台生产,通过转换结构将显示面板从当前机台转换到目标机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产管理方法,应用于显示面板生产线,通过在现有显示面板生产线不同的制程对应的机台中增加转换结构,使得完成某个制程后的显示面板不会被回收,而是通过转换结构直接转换到下一制程对应的机台中进行后续制程。避免了显示面板在生产线上频繁的上机下机,减少了显示面板在生产线上的等待时间,降低了产能损失。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生产线可以包括多个机台,多个机台分别完成显示面板的不同制程,例如不同的机台可以分别在玻璃基板上制备薄膜晶体管层、滤光层、黑色矩阵层等。而多个机台均包括对显示面板进行上机操作的第一子机台和对显示面板进行下机操作的第二子机台;其中,第一子机台对显示面板进行上机操作,将显示面板运输到生产线上以进行显示面板制程;而第二子机台对显示面板进行下机操作,将完成显示面板制程的显示面板从生产线上撤下。
在上述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生产线包括位于显示面板制程顺序首端的初始机台,以及位于显示面板制程顺序末端的回收机台。而显示面板生产线还可以包括转换结构,转换结构可以设置显示面板生产线中除初始机台和回收机台外的每个机台中的第二子机台的上游,以及第一子机台的下游。这样设置,使得显示面板完成显示面板制程后,可以直接通过转换结构将显示面板从当前机台转移到另一个机台中,进行后续制程,避免显示面板的上机下机操作。节省上下机的操作,节省时间,提高产能。
在显示面板的实际制程中,显示面板的多个制程是具有先后顺序的,因此生产线上的多个机台也是按照显示面板制程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的。因此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还需要对生产线上的多个机台按照显示面板的制程顺序进行关联。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关联多个机台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
21、获取当前机台的第一机台属性和目标机台的第二机台属性。
22、判断第二机台属性和第一机台属性是否匹配。
23、若第一机台属性和第二机台属性匹配,则按照显示面板的制程顺序关联当前机台和目标机台。
具体的,在确定了显示面板的后续制程,以及后续制程对应的目标机台后,还需要按照制程顺序将显示面板所处的当前机台和目标机台进行关联。可以获取当前机台对应的第一机台属性,具体可以包括当前机台所进行的显示面板制程是什么;再获取目标机台对应的第二机台属性,具体可以包括目标机台进行的显示面板制程是什么;对比第一机台属性和第二机台属性,可以根据显示面板的制程顺序确定当前机台和目标机台的上下游顺序。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当前机台对应的第一机台属性可以为当前机台对显示面板进行制备TFT的操作;而在制备TFT后,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制备滤光层、黑色矩阵层等多个制程。因此,可以根据现有的显示面板制程顺序确定显示面板在当前机台对应的制程之后,还需要进行的后续制程。又由于每个机台对应的显示面板制程是已经配置好的,因此可以根据后续制程确定后续制程对应的目标机台;即可以确定目标机台为制备滤光层和黑色矩阵层对应的机台。
在确定了后续制程以及后续制程对应的目标机台后,还需要将目标机台与当前机台进行关联。由于已经确定了目标机台以及目标机台对应的显示面板制程,而在实际生产中,显示面板的多个制程之间的顺序是确定的,因此可以将当前机台与目标机台按照显示面板的制程顺序进行关联。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将当前机台与目标机台进行关联的同时,也可以确定当前机台与目标机台的上下游顺序。即如果第一机台属性和第二机台属性匹配,则可以确定当前机台与目标机台在显示面板制程中的上下游顺序;根据上下游顺序可以将当前机台与目标机台进行关联。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了显示面板后续制程的目标机台后,需要将显示面板从当前机台转移到目标机台上进行后续制程。此时,还需要判断显示面板是否需要跨机台生产,若需要跨机台生产,才会对显示面板进行转移。
在上述实施例中,若显示面板需要跨机台生产,还需要将目标机台切换为可跨机台生产模式,这样才能利用转换结构将显示面板从当前机台转移到目标机台。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若显示面板需要跨机台生产,还需要将目标机台切换为可跨机台生产模式,可以包括:若显示面板需要跨机台生产,则输出机台模式切换请求至目标机台;目标机台接收机台模式切换请求,并根据机台模式切换请求将目标机台切换为可跨机台生产模式;通过转换结构将显示面板从当前机台转换到目标机台。
具体的,若显示面板需要跨机台生产,则显示面板所处的当前机台可以生成机台模式切换请求,并将该请求发送至目标机台;而目标机台在接收到了机台模式切换请求后,可以根据机台模式切换请求,将目标机台切换为可跨机台生产的模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转换结构设置在当前机台中的第二子机台的上游,同时设置在目标机台中的第一子机台下游。将目标机台切换为可跨机台生产的模式,即为将当前机台中的转换结构与目标机台中的转换结构进行连接,使得显示面板在当前机台中完成显示面板的制程后,可以不运输到当前机台中的第二子机台,而是通过当前机台中的转换结构将显示面板直接转移到目标机台中的第一子机台中,从而在目标机台中进行后续制程。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当目标机台切换为可跨机台生产模式后,还需要对目标机台进行监控,监控目标机台的生产状态以及生产模式。具体的,可以包括:接收目标机台的提示信号;根据提示信号,记录目标机台的生产模式。
具体的,在目标机台接收到机台模式切换请求,并根据机台模式切换请求对机台进行切换的同时,可以接收来自目标机台的提示信号。该提示信号主要用于提示目标机台对目标机台的生产模式,生产状态等信息进行记录。
具体的,可以记录目标机台切换为可跨机台生产模式的时间,以及跨机台生产的时间,或是显示面板具体如何利用转换结构实现跨机台操作等信息。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当目标机台已经切换为可跨机台模式后,可以对显示面板进行跨机台操作;在显示面板需要跨机台生产,并通过转换结构将显示面板从当前机台转换到目标机台之前,还需要判断目标机台是否满足跨机台条件。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机台操作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包括:
31、接收跨机台请求。
32、根据跨机台请求判断目标机台是否满足跨机台条件。
33、若目标机台满足跨机台条件,则允许显示面板跨机台生产。
具体的,当目标机台已经切换为可跨机台生产模式后,显示面板所处的当前机台可以生成跨机台请求,并将该请求发送至目标机台。而目标机台接收到跨机台请求后,会根据跨机台请求判断目标机台是否满足跨机台条件;只有满足跨机台条件,才可以对显示面板进行跨机台操作。
即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若显示面板需要进行跨机台生产,则不仅需要将目标机台切换为可跨机台生产模式,还需要判断目标机台是否满足跨机台条件。只有目标机台为可跨机台生产模式,且目标机台满足跨机台条件,显示面板才能在当前机台与目标机台之间进行跨机台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若目标机台不满足跨机台条件,则需要控制当前机台将显示面板运输到当前机台中的第二子机台进行下机操作。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判断目标机台是否满足跨机台条件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包括:
41、根据跨机台请求判断目标机台的制程参数是否满足预设制程要求,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42、判断当前机台、目标机台和转换结构各自对应的控制系统是否宕机,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43、判断目标机台是否在预设时间内回复是否可以跨机台,得到第三判断结果。
44、根据第一判断结果、第二判断结果和第三判断结果,判断目标机台是否满足跨机台条件。
具体的,机台的制程参数可以包括机台上进行制程的显示面板的尺寸、显示面板在机台上运输的速度、机台的功率等参数。只有这些参数满足预设的制程要求,才会判断当前机台、目标机台和转换结构各自对应的控制系统是否宕机。即若第一判断结果为目标机台的制程参数不满足预设制程要求,则目标机台直接驳回跨机台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机台预设的制程要求是预先设定好的,且针对不同的显示面板,机台的制程要求是可以更改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若第一判断结果为目标机台的制程参数满足预设制程要求,则需要判断当前机台、目标机台和转换结构各自对应的控制系统是否宕机。只有当前机台、目标机台和转换结构各自对应的控制系统全都正常工作,没有宕机,才会再判断目标机台是否在预设时间内回复是否可以跨机台。若是当前机台、目标机台和转换结构各自对应的控制系统中有任一个控制系统宕机,则目标机台驳回跨机台请求。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第二判断结果为当前机台、目标机台和转换结构各自对应的控制系统全都正常工作时,还需要判断目标机台是否在预设时间内回复是否可以跨机台;只有目标机台在预设时间内回复可以跨机台生产,当前机台才会对显示面板进行跨机台操作。
即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只有第一判断结果、第二判断结果和第三判断结果全部都符合预设要求,当前机台才会对显示面板进行跨机台操作。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多个机台可以均包括对显示面板进行上机操作的第一子机台和对显示面板进行下机操作的第二子机台,而转换结构设置在除初始机台和回收机台外的其他子机台中的第一子机台的上游以及第一子机台的下游。当显示面板完成了所有的制程,还需要回收显示面板。
具体的,可以包括:根据显示面板的制程顺序,确定多个机台中位于显示面板制程顺序末端的机台作为回收机台;在回收机台的第二子机台处回收完成所有制程的显示面板。
具体的,多个机台是按照显示面板的制程顺序进行上下游排序的,以显示面板制程顺序末端的机台为显示面板最后制程对应的回收机台。当显示面板到达回收机台后,会在回收机台处完成显示面板的最后制程;当显示面板完成所有制程,显示面板会在回收机台中的第二子机台处下机,并存储在卡匣中;当卡匣中收满后,卡匣会退回到卡匣储位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整个制程需要多个机台实现,多个机台中均可以包括第一子机台和第二子机台。而转换结构设置在除初始机台和回收机台外的其他子机台中的第一子机台的上游以及第一子机台的下游,具体可以为设置在除初始机台外的其他机台中的第一子机台的上游;且设置在除回收机台外的其他机台中的第二子机台的下游。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生产线,包括多个机台,其中多个机台完成显示面板的不同制程。该显示面板生产线还包括设置在按照显示面板制程顺序排列的两个机台之间的转换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生产线,通过在现有显示面板生产线不同的制程对应的机台中增加转换结构,使得完成某个制程后的显示面板不会被回收,而是通过转换结构直接转换到下一制程对应的机台中进行后续制程。避免了显示面板在生产线上频繁的上机下机,减少了显示面板在生产线上的等待时间,降低了产能损失。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生产线一实施例示意图,在图5中,显示面板生产线可以包括完成第一制程的第一机台51,以及完成第二制程的第二机台52;同时,第一机台51和第二机台52均包括对显示面板进行上机操作的第一子机台53和对显示面板进行下机操作的第二子机台54。
在上述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生产线还包括转换结构55,转换结构55设置在第一机台51中,且位于第一机台51中的第二子机台54的上游;同时转换结构55还设置在第二机台52中,且位于第二机台52中的第一子机台53的下游。
在如图5所示的显示面板生产线中,当显示面板从第一机台51中的第一子机台53处上机后,在第一机台51中进行第一制程。当第一制程结束后,若是显示面板需要跨机台生产,则第一机台51会向第二机台52发出机台模式切换请求;第二机台52在接收到了机台模式切换请求后,会将第二机台52切换为可跨机台生产的模式。同时,第一机台51还会向第二机台52发出跨机台请求,第二机台52在接收到了跨机台请求后,判断第二机台52是否满足跨机台条件;若是满足,则会对显示面板进行跨机台操作。
具体的,显示面板会从第一机台51中直接通过转换结构55转移到第二机台52中的第一子机台的下游位置;而不会让显示面板在第一机台51中先下机台,再到第二机台52中上机台。通过设置转换结构,可以将显示面板直接从一个机台转移到另一个机台,减少了显示面板的上下机操作,从而节省时间,提高了显示面板的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整个制程需要多个机台实现,除显示面板初始制程和最终制程对应的机台外,其他机台中均可以包括第一子机台和第二子机台。而转换结构设置在第一子机台的上游以及第一子机台的下游,具体可以为设置在除初始制程对应的机台即初始机台外的其他机台中的第一子机台的上游;且设置在除最终制程对应的机台即会说机台外的其他机台中的第二子机台的下游。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生产管理方法及显示面板生产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显示面板生产线,所述生产线包括多个机台,所述多个机台用于完成显示面板的不同制程,所述生产线还包括设置在按照所述显示面板的制程顺序排列的两个所述机台之间的转换结构;
其中,每个机台均包括对所述显示面板进行上机操作的第一子机台和对显示面板进行下机操作的第二子机台;
所述多个机台中包括:位于显示面板制程顺序首端的初始机台,以及位于显示面板制程顺序末端的回收机台;
所述转换结构具体设置在除所述初始机台外的其他机台中的第一子机台的上游,以及设置在除回收机台外的其他机台中的第二子机台的下游;
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多个机台按照所述显示面板的制程顺序进行关联;
根据所述显示面板当前的生产状态及所处的当前机台,确定所述显示面板需要进行的后续制程,以及所述后续制程对应的目标机台;
判断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当前机台和所述目标机台之间是否需要跨机台生产;
若所述显示面板需要跨机台生产,通过所述转换结构将所述显示面板从所述当前机台转换到所述目标机台;
其中,在所述通过所述转换结构将所述显示面板从所述当前机台转换到所述目标机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设置在当前机台中的第二子机台上游的转换结构与设置在目标机台中的第一子机台下游的转换结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多个机台按照所述显示面板的制程顺序进行关联,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机台的第一机台属性和所述目标机台的第二机台属性;
判断所述第二机台属性与所述第一机台属性是否匹配;
若所述第一机台属性和所述第二机台属性匹配,则按照所述显示面板的制程顺序关联所述当前机台和所述目标机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一机台属性和所述第二机台属性匹配,则按照所述显示面板的制程顺序关联所述第一机台和所述第二机台,包括:
若所述第一机台属性和所述第二机台属性匹配,则确定所述当前机台和所述目标机台在显示面板制程中的上下游顺序;
根据所述上下游顺序将所述当前机台和所述目标机台进行关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显示面板需要跨机台生产,通过所述转换结构将所述显示面板从所述当前机台转换到所述目标机台,包括:
若所述显示面板需要跨机台生产,则输出机台模式切换请求至所述目标机台;
所述目标机台接收所述机台模式切换请求,并根据所述机台模式切换请求将所述目标机台切换为可跨机台生产模式;
通过所述转换结构将所述显示面板从所述当前机台转换到所述目标机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机台的提示信号;
根据所述提示信号,记录所述目标机台的生产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所述显示面板需要跨机台生产,通过所述转换结构将所述显示面板从所述当前机台转换到所述目标机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跨机台请求;
根据所述跨机台请求判断所述目标机台是否满足跨机台条件;
若所述目标机台满足跨机台条件,则允许所述显示面板跨机台生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机台不满足跨机台条件,则控制所述当前机台将所述显示面板运输到所述当前机台中的第二子机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跨机台请求判断所述目标机台满足跨机台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机台的制程参数是否满足预设制程要求,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判断所述当前机台、目标机台和转换结构的各自对应的控制系统是否宕机,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判断所述目标机台是否在预设时间内回复是否可以跨机台,得到第三判断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第二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三判断结果,判断所述目标机台是否满足跨机台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显示面板的制程顺序,确定所述多个机台中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制程顺序末端的机台作为回收机台;
在所述回收机台中的第二子机台处回收完成所有制程的所述显示面板。
10.一种显示面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包括多个机台,所述多个机台用于完成显示面板的不同制程,所述生产线还包括设置在按照所述显示面板的制程顺序排列的两个所述机台之间的转换结构;
其中,每个机台均包括对所述显示面板进行上机操作的第一子机台和对显示面板进行下机操作的第二子机台;
所述多个机台中包括:位于显示面板制程顺序首端的初始机台,以及位于显示面板制程顺序末端的回收机台;
所述转换结构具体设置在除所述初始机台外的其他机台中的第一子机台的上游,以及设置在除回收机台外的其他机台中的第二子机台的下游;
所述面板生产线在确认显示面板需要跨机台生产后,将设置在当前机台中的第二子机台上游的转换结构与设置在目标机台中的第一子机台下游的转换结构连接,通过所述转换结构将所述显示面板从当前机台转换到目标机台。
CN202011433366.XA 2020-12-10 2020-12-10 生产管理方法及显示面板生产线 Active CN1132042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3366.XA CN113204216B (zh) 2020-12-10 2020-12-10 生产管理方法及显示面板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3366.XA CN113204216B (zh) 2020-12-10 2020-12-10 生产管理方法及显示面板生产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4216A CN113204216A (zh) 2021-08-03
CN113204216B true CN113204216B (zh) 2022-07-22

Family

ID=77025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33366.XA Active CN113204216B (zh) 2020-12-10 2020-12-10 生产管理方法及显示面板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0421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57521B2 (ja) * 2016-05-09 2020-03-04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仕分条件の決定支援装置
CN106698911B (zh) * 2016-11-18 2019-06-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板混切系统及分流方法
CN206877133U (zh) * 2017-02-28 2018-01-1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载具派送系统
CN111240276A (zh) * 2018-11-28 2020-06-05 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自动化控制管理系统
CN109436804B (zh) * 2018-12-12 2021-08-0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搬运方法和搬运系统
CN109573459B (zh) * 2018-12-25 2020-12-1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卡匣的搬运方法和搬运系统
CN111627834B (zh) * 2020-04-27 2024-02-06 南通通富微电子有限公司 Da设备实现联机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移载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4216A (zh) 2021-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0913C (zh) 用于在按订单制造环境中装配计算机系统的生产系统和方法
CN108447806B (zh) 芯片自动化生产设备、系统及其方法
JP2015531953A (ja) プロセス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と、プロセスモジュールを用いた基板処理方法
CN113204216B (zh) 生产管理方法及显示面板生产线
CN114194748B (zh) 一种引导锁销分类存储、上下料取放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KR100309919B1 (ko) 작업대상물의절단및분류자동화시스템과그제어방법
CN113065778A (zh) 生产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7124818A (zh) 基于钢片贴合机的柔性线路板贴合工艺
CN112415973B (zh) 一种内层aoi工艺智能化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6976676B (zh) 一种自动化仓库系统、生产线及物流管理方法
JP4916493B2 (ja) 不良陰極板の選別排除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CN100419511C (zh) 盒叠放设备和使用其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15303696A (zh) 一种仓库人造板建材分拣系统及方法
CN113666091A (zh) 一种自动化物料接驳系统及接驳方法
CN108271316B (zh) 一种pcb双面板开料系统
CN115963783A (zh) 自动化生产方法及显示面板生产线
KR101411655B1 (ko) 자동 반송대차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카세트 반송 방법
CN115437170A (zh) 基板跨机台生产方法及显示面板生产线
CN115959425A (zh) 二层轨道控制系统
CN108260305A (zh) 一种pcb板自动叠板棕化方法
KR100989157B1 (ko) 카세트 반송 시스템 및 반송 방법
KR20070070751A (ko) 반도체 제조 시스템
JPH10107112A (ja) 半導体製造ラインの計測システム
KR20070064459A (ko) 자동 반송 시스템
CN115476402A (zh) 一种钻孔加工车间智能运转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