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99438B - 锤钻 - Google Patents

锤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99438B
CN113199438B CN202011457368.2A CN202011457368A CN113199438B CN 113199438 B CN113199438 B CN 113199438B CN 202011457368 A CN202011457368 A CN 202011457368A CN 113199438 B CN113199438 B CN 1131994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hammer
lock
locking
trig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573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99438A (zh
Inventor
古泽正规
竹内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199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994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994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994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6/00Portable percussive machines with superimposed rotation, the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output shaft of a motor being modified to generate axial impacts on the tool bit
    • B25D16/006Mode changers; Mechanisms connected thereto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6/00Portable percussive machines with superimposed rotation, the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output shaft of a motor being modified to generate axial impacts on the tool b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3/00Associations of tools for different working operations with one portable power-drive means; Adapte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6/00Portable percussive machines with superimposed rotation, the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output shaft of a motor being modified to generate axial impacts on the tool bit
    • B25D16/003Clutch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4Handles; Handle mountings
    • B25D17/043Handles resiliently mounted relative to the hammer hou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6/00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machines with superimposed rotation, the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output shaft of a motor being modified to generate axial impacts on the tool bit
    • B25D2216/0084Mode-chang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73Arrangements for damping of the reaction for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91Electrically-powered tool components
    • B25D2250/095Electric m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255Switches
    • B25D2250/261Means for locking an operative switch 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255Switches
    • B25D2250/265Trigger mechanism in hand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锤钻。锤钻(101)具有电机(2)、扳机(14)、主开关(145)、模式切换拨盘(4)和锁定机构(6)。锁定机构(6)构成为:其能够响应于模式切换拨盘(4)的切换位置来将扳机(14)锁定在断开位置或者接通位置。锤钻(101)构成为:无论选择锤模式还是钻模式均允许锁定机构(6)在断开位置锁定扳机(14),并且仅在选择锤模式的情况下允许在扳机(14)被锁定机构(6)锁定于接通位置的状态下驱动电机(2)。据此,能有助于锤钻的使用便利性的提高,其中锤钻构成为响应多个模式中的由使用者选择的模式来进行动作。

Description

锤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锤钻,其构成为响应于多个模式中的所选择的模式来进行动作。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锤钻,其构成为响应于多个模式中的由使用者所选择的模式来进行动作。锤钻的模式包括仅进行以直线状驱动顶端工具的动作的模式(也称为锤模式或冲击模式)和至少驱动顶端工具旋转的模式(也称为钻模式或旋转模式)。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锤钻,其构成为在锤模式下允许扳机在接通位置处的锁定,另一方面,在钻模式下原则上禁止扳机在接通位置处的锁定(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8-58183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锤钻中,在选择了锤模式的情况下,通过将扳机锁定在接通位置,能够无需使使用者保持按压扳机的状态。关于这样的锤钻的便利性,存在进一步改良的余地。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锤钻的便利性的技术,该锤钻构成为响应于多个模式中的由使用者选择的模式来进行动作。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锤钻,该锤钻构成为响应于从多个模式中选择的模式来进行动作。多个模式包括锤模式和钻模式。锤模式是仅进行沿着驱动轴线呈直线状驱动顶端工具的动作的模式。钻模式是至少进行驱动顶端工具绕驱动轴线旋转的动作的模式。锤钻具有电机、操作部件、主开关、模式切换部件、第1锁定部件和第2锁定部件。
电机被设为用于驱动顶端工具。操作部件构成为:一方面在非按压状态下被保持在断开位置,另一方面能响应于由使用者进行的来自外部的按压操作而移动至接通位置。主开关构成为:当操作部件被配置在断开位置上时成为断开状态,当操作部件被配置在接通位置上时成为接通状态。模式切换部件构成为:其能够为了模式选择而响应于使用者进行的外部操作在分别与多个模式对应的多个切换位置之间进行切换。第1锁定部件构成为:其能够响应于模式切换部件的切换位置而在断开位置锁定操作部件。第2锁定部件构成为:其能够响应于模式切换部件的切换位置而在接通位置锁定操作部件。而且,锤钻构成为:无论选择锤模式还是钻模式,均允许第1锁定部件在断开位置锁定操作部件。另外,锤钻构成为:仅在选择锤模式的情况下,允许在第2锁定部件在接通位置锁定操作部件的状态下的电机的驱动。
在本方式的锤钻中,当使用者将模式切换部件切换为与所希望的模式对应的切换位置时,能够响应于所选择的模式,由第1锁定部件将操作部件锁定在断开位置,并且由第2锁定部件将操作部件锁定在接通位置。在选择了锤模式的情况下,允许在断开位置锁定操作部件,并且允许在接通位置锁定操作部件的状态下驱动电机。另一方面,在钻模式下,虽然允许在断开位置锁定操作部件,但不允许在接通位置锁定操作部件的状态下驱动电机。据此,在锤模式和钻模式的任一种模式下,通过由第1锁定部件在断开位置锁定操作部件,均能够可靠地防止在违背意愿的情况下驱动顶端工具的情况。另外,仅在进行以直线状驱动顶端工具的动作的锤模式下,通过由第2锁定部件将操作部件锁定在接通位置,能够消除由使用者持续进行操作部件的按压操作的繁琐。另一方面,在驱动顶端工具旋转的钻模式下,能够降低在锁定的状态下继续旋转顶端工具的可能性。这样,根据本方式,能够提供便利性优异的锤钻。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也可以为:第1锁定部件和第2锁定部件由单一的锁定部件兼用,该单一的锁定部件能够响应于使用者进行的外部操作,在能与操作部件抵接的位置和不能与操作部件抵接的位置之间移动。而且,锁定部件也可以构成为:能够与被配置在断开位置的操作部件抵接而将操作部件锁定于断开位置,并且能够与被配置在接通位置的操作部件抵接而将操作部件锁定于所述接通位置。根据本方式,无论在断开位置还是在接通位置均能够由单一的锁定部件来锁定操作部件,因此能够实现紧凑且简易结构的锁定机构。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锤钻还可以具有联动部件,该联动部件构成为与模式切换部件的切换动作联动而在第1方向上移动。而且,联动部件也可以具有第1部件和第2部件,该第1部件与模式切换部件连接;该第2部件以能够在第1方向上相对移动的方式与第1部件连接。此外,在此所谓“连接”是指,包括直接的连接、以及通过另一部件而间接连接这两种含义。联动部件可以构成为:在选择锤模式的情况下,允许锁定部件向能与操作部件抵接的位置移动,而与操作部件的位置无关。另外,联动部件可以构成为:在选择钻模式且操作部件被配置在断开位置上的情况下,允许锁定部件向能与操作部件抵接的位置移动。而且,在选择钻模式的情况下,联动部件可以构成为:伴随操作部件从断开位置向接通位置移动,第2部件与操作部件卡合且相对于第1部件移动,从而禁止锁定部件向能与操作部件抵接的位置移动。根据本方式,使用者仅仅通过进行对应于所希望的模式的模式切换部件的切换操作和操作部件的按压操作,就能够移动联动部件,从而适当地允许或者禁止锁定部件的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第2部件也可以构成为:其被配置在当选择锤模式时不能与操作部件卡合的位置,且维持与第1部件的相对位置。根据本方式,在锤模式下,能够防止操作部件使第2部件移动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联动部件还可以具有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构成为:向使第1部件和第2部件在第1方向上彼此接近的方向施力。根据本方式,能够使第2部件的动作稳定。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第2部件可以具有凸部。凸部向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突出。锁定部件能够在第2方向上移动,且具有能够与凸部抵接的抵接部。第2部件可以构成为:凸部被配置在当选择钻模式且操作部件被配置在断开位置时偏离抵接部的移动路径的位置上。另外,第2部件可以构成为:在选择钻模式的情况下,伴随操作部件从断开位置向接通位置移动,凸部在抵接部的移动路径上移动。换言之,第2部件可以构成为:通过操作部件而相对于第1部件在第1方向上移动,伴随于此,凸部相对于抵接部的位置发生改变。根据本方式,在钻模式下,能够由简易的结构实现伴随移动而限制锁定部件的移动的第2部件。
而且,在本方式中,第2部件可以构成为:凸部被配置在当选择锤模式时偏离抵接部的移动路径的位置上而与操作部件的位置无关。在该情况下,在锤模式下,能够实现能允许锁定部件的移动的第2部件。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操作部件可以具有第1突起。第2部件可以具有能与第1突起卡合的第2突起。操作部件可以构成为:伴随从断开位置向接通位置移动,在第1突起与第2突起卡合的状态下使第2部件相对于第1部件移动。根据本方式,通过简易的结构,能够伴随操作部件的移动而使第2部件可靠地移动。
而且,在本方式中,锁定部件可以具有第3突起,该第3突起构成为能与操作部件的第1突起卡合,从而将操作部件锁定在断开位置或接通位置。在该情况下,不仅能够将操作部件的第1突起应用于使第2部件移动的情况,而且能够将其有效合理有效利用于在断开位置处的锁定和在接通位置处的锁定。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锤钻还可以具有驱动机构、第1壳体和第2壳体。驱动机构可以构成为通过电机的动力来驱动顶端工具。第1壳体可以收容电机和驱动机构,并且支承模式切换部件。第2壳体可以包括把持部,该把持部构成为能由使用者把持。另外,第2壳体可以至少能在与冲击轴平行的第1方向上以能相对移动的方式弹性连接于第1壳体。联动部件可以与模式切换部件连接。锁定部件和操作部件可以被支承于第2壳体。而且,联动部件和锁定部件可以构成为能在第1方向上相对移动。当顶端工具通过驱动机构而在第1方向上呈直线状驱动时,在第1壳体上主要产生第1方向上的振动。根据本方式,能够通过弹性连接结构,抑制第1壳体的振动被传递至包括把持部的第2壳体的情况。另外,能够防止与第1壳体一同振动的联动部件与被支承于第2壳体的锁定部件产生干涉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锤钻还可以具有控制装置、第1开关、第2开关和联动部件。控制装置可以构成为控制电机的驱动。联动部件可以构成为:其与模式切换部件的切换动作联动而在第1方向上进行移动,且被配置为在选择锤模式的情况下和在选择钻模式的情况下其位于不同的位置。第1开关可以构成为:其响应于联动部件的位置来切换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第2开关可以构成为:其响应于锁定部件的位置来切换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控制装置可以构成为:根据主开关、第1开关和第2开关的状态来控制电机的驱动。根据本方式,当使用者对应于所希望的模式而适当切换模式切换部件和锁定部件的位置时,第1开关和第2开关的接通/断开状态发生变化。而且,控制装置能够根据主开关的状态和第1开关及第2开关的状态,来适当地控制电机的驱动。
附图说明
图1是选择锤模式时的锤钻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选择锤模式时的锁定机构的配置的说明图(锁定部件位于解锁位置的情况)。
图4是与图3的IV-IV线相对应的剖视图。
图5是选择锤模式时的锁定机构的配置的说明图(锁定部件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
图6是与图5的VI-VI线相对应的剖视图。
图7是当选择了锤钻模式并且扳机位于最前方位置时的锤钻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当选择了锤钻模式并且扳机位于最前方位置时的锁定机构的配置的说明图(锁定部件位于解锁位置的情况)。
图9是当选择了锤钻模式并且扳机位于最前方位置时的锁定机构的配置的说明图(锁定部件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
图10是在选择了锤钻模式并且扳机位于最后方位置的情况下的锤钻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当选择了锤钻模式并且扳机位于最后方位置时的锁定机构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12是选择锤模式时的锤钻的局部剖视图。
图13是选择锤模式时的锁定机构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14是与图13的XIV-XIV所对应的剖视图(锁定部件位于解锁位置的情况)。
图15是与图13对应的剖视图(锁定部件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
图16是选择锤钻模式时的锁定机构和检测机构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17是选择锤钻模式时的锁定机构和检测机构的配置的另一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102:锤钻;10:壳体;11:第1壳体;111:驱动机构收容部;112:引导突起;117:电机收容部;13:第2壳体;131:把持部;133:上侧部分;134:引导肋;135:板簧;136:引导壁;137:下侧部分;14:扳机;141:卡止突起;145:主开关;15:电池安装部;171:弹性部件;175:弹性部件;18:顶端工具;19:电池;2:电机;25:电机轴;29:驱动齿轮;3:驱动机构;30:运动转换机构;34:工具保持件;36:冲击结构要素;38:旋转传递机构;39:离合器;40:离合器切换机构;4:模式切换拨盘;41:操作部;45:偏心轴;5:控制器;6:锁定机构;60:联动部件;61:第1部件;611:连接孔;613:引导孔;615:连接孔;62:第2部件;621:第1凹部;622:第2凹部;623:凸部;625:连接孔;627:突起;631:施力部件;633:滑动件;635:连接部件;66:锁定部件;661:主体部;662:通路;663:销;665:卡止突起;667:弹簧承受部;7:锁定机构;70:联动部件;701:连接孔;76:锁定部件;761:主体部;762:通路;765:卡止突起;767:按压突起;8:检测机构;81:第1开关;811:可动片;82:第2开关;821:可动片;A1:驱动轴线;R:转动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11来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101。锤钻101是构成为能够执行以下动作的作业工具,所述动作是指沿着规定的驱动轴线A1呈直线状驱动被安装于工具保持件34的顶端工具18的动作(下面,称为锤动作)、和绕驱动轴线A1驱动顶端工具18旋转的动作(下面,称为钻动作)。
首先,参照图1来说明锤钻101的概略结构。如图1所示,锤钻101的外轮廓主要由壳体10形成。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0构成为所谓的防振壳体,并且包括第1壳体11和第2壳体13,其中,所述第2壳体13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与第1壳体11弹性连接。
第1壳体11整体形成为大致L字型。第1壳体11包括电机收容部117和驱动机构收容部111,其中,所述电机收容部117用于收容电机2;所述驱动机构收容部111用于收容驱动机构3,该驱动机构3构成为通过电机2的动力来驱动顶端工具18。
驱动机构收容部111被形成为长形,沿着驱动轴线A1延伸。在驱动机构收容部111的长轴方向上的一端部,配置有能够拆装顶端工具18的工具保持件34。电机收容部117被连接固定于驱动机构收容部111的长轴方向上的另一端部。电机收容部117被配置为与驱动轴线A1交叉,并且在远离驱动轴线A1的方向上,从驱动机构收容部111突出。电机2被配置为,使电机轴25的旋转轴与驱动轴线A1正交。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将锤钻101的驱动轴线A1的延伸方向(驱动机构收容部111的长轴方向)规定为锤钻101的前后方向。在前后方向上,将设置有工具保持件34的一端部侧规定为锤钻101的前侧(也称为顶端区域侧),将设置有工具保持件34的一端部侧的相反侧规定为后侧。另外,将电机轴25的旋转轴的延伸方向规定为锤钻101的上下方向。在上下方向上,将电机收容部117从驱动机构收容部111突出的方向规定为下方,将电机收容部117从驱动机构收容部111突出的方向的相反方向规定为上方。而且,将与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规定为左右方向。
第2壳体13是整体形成为大致U形的中空体,并且包括把持部131、上侧部分133和下侧部分137。
把持部131是构成为能够由使用者把持的部分。把持部131相对于第1壳体11向后远离,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在把持部131的前部设置有使用者能够用手指按压操作(扣动操作)的扳机14。上侧部分133是与把持部131的上端部相连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部分133构成为,从把持部131的上端部向前延伸,并且覆盖第1壳体11的驱动机构收容部111的大部分。下侧部分137是与把持部131的下端部相连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下侧部分137从把持部131的下端部向前延伸,并且其大部分被配置于电机收容部117的下侧。在下侧部分137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的下端部,设置有电池安装部15。锤钻101以电池19为电源而进行动作,该电池19以可拆下于电池安装部15的方式安装于电池安装部15。
通过以上这样的结构,在锤钻101中,除了第2壳体13以外,第1壳体11中的电机收容部117以被上侧部分133和下侧部分137自上下夹持的状态向外部露出。第2壳体13和电机收容部117形成锤钻101的外表面。
下面,说明锤钻101的详细结构。
首先,参照图1,简单地说明壳体10的防振结构。如上所述,在壳体10中,包括把持部131的第2壳体13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与用于收容电机2和驱动机构3的第1壳体11弹性连接。
更详细而言,如图1所示,在第1壳体11的驱动机构收容部111与第2壳体13的上侧部分133之间,介设有弹性部件171。而且,在第1壳体11的电机收容部117与第2壳体13的下侧部分137之间,介设有弹性部件175。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部件171、175采用了压缩螺旋弹簧。弹性部件171、175分别在驱动轴线A1的延伸方向上,朝向彼此远离的方向(把持部131离开第1壳体11的方向)来对第1壳体11和第2壳体13进行施力。即,第1壳体11和第2壳体13分别被向前或者向后施力。
而且,上侧部分133和下侧部分137分别构成为,能够相对于电机收容部117的上端部和下端部滑动。更详细而言,上侧部分133的下端面和电机收容部117的上端面能够以彼此抵接的状态滑动。另外,下侧部分137的上端面和电机收容部117的下端面能够以彼此抵接的状态滑动。而且,虽然省略了详细的图示,但在弹性部件171和弹性部件175的附近,设置有用于引导第1壳体11和第2壳体13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移动的滑动引导件。
通过以上这样的防振结构,第1壳体11和第2壳体13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移动。据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在执行锤动作时由第1壳体11产生的振动中的、最大且起主导性的沿驱动轴线A1的延伸方向(前后方向)上的振动被传递至第2壳体13的情况。
下面,说明第1壳体11的内部结构。
如图1所示,在电机收容部117中收容有电机2。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无刷直流电机作为电机2。电机轴25在上下端部通过轴承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电机轴25的上端部向驱动机构收容部111内突出,在该部分形成有驱动齿轮。
在驱动机构收容部111中收容有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具有运动转换机构30、冲击结构要素36和旋转传递机构38。此外,由于具有这种结构的驱动机构3为公知技术,因此下面简单地进行说明。
运动转换机构30构成为将电机轴25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传递至冲击结构要素36。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包括曲轴和活塞的曲柄机构作为运动转换机构30。当电机2被驱动而使活塞向前移动时,通过空气弹簧的作用,冲击结构要素36将动能传递至顶端工具18。由此,顶端工具18沿着驱动轴线A1呈直线状被驱动,对被加工物进行冲击。另一方面,当活塞向后移动时,冲击结构要素36和顶端工具18恢复至最初的位置。这样一来,通过运动转换机构30和冲击结构要素36来执行锤动作。
旋转传递机构38构成为将电机轴25的旋转动力传递至工具保持件34。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传递机构38构成为包括多个齿轮的齿轮减速机构。在旋转传递机构38的动力传递路径上配置有啮合式的离合器39。在离合器39处于卡合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旋转传递机构38来旋转工具保持件34,从而驱动被安装于工具保持件34的顶端工具18绕驱动轴线A1旋转。另一方面,在离合器39处于解除卡合状态的情况下(图1表示卡合解除状态),由旋转传递机构38向工具保持件34进行的动力传递被切断,从而不驱动顶端工具18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锤钻101构成为,响应于锤模式和锤钻模式的两种模式中的、所选择的一方进行动作。锤模式是通过使离合器39成为卡合解除状态并仅驱动运动转换机构30,而仅进行锤动作的模式。锤钻模式是通过使离合器39成为卡合状态并驱动运动转换机构30和旋转传递机构38,而进行锤动作和钻动作的模式。
如图2所示,锤钻101具有用于由使用者选择模式的模式切换拨盘4。模式切换拨盘4以能够绕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R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于第1壳体11(详细而言,驱动机构收容部111)的上后端部。此外,虽然驱动机构收容部111的上后端部被第2壳体13的上侧部分133覆盖,但模式切换拨盘4中的圆盘状的操作部41通过设置于上侧部分133的开口而向第2壳体13的外部露出。
在模式切换拨盘4上设定有切换位置,该切换位置在绕转动轴线R的周向上,分别与锤模式和锤钻模式相对应。此外,虽然省略了详细的图示,但在上侧部分133上标注有与各切换位置对应的标记。使用者通过转动操作部41,使操作部41上所附带的指针(pointer)与对应于所希望的模式的切换位置(两个标记中的一方)一致,从而能够选择模式。此外,在以下中,将分别与锤模式和锤钻模式对应的切换位置称为锤位置和锤钻位置。
如图1所示,在驱动机构收容部111内设置有离合器切换机构40,该离合器切换机构40与模式切换拨盘4相连,并且构成为在卡合状态与卡合解除状态之间切换离合器39。在模式切换拨盘4被切换到锤位置的情况下(即,在选择了锤模式的情况下),离合器切换机构40使离合器39成为卡合解除状态。另一方面,在模式切换拨盘4被切换到锤钻位置的情况下(即,在选择了锤钻模式的情况下),离合器切换机构40使离合器39成为卡合状态。此外,对于相关的离合器切换机构40的结构而言,由于为公知的技术,因此在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和图示。
下面,说明第2壳体13的内部结构。
首先,说明上侧部分133的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在上侧部分133的后部内,配置有锁定机构6。锁定机构6是构成为响应于模式切换拨盘4的切换位置(即,由使用者所选择的模式),来限制扳机14的移动的机构。在后面详细说明锁定机构6。
接着,说明把持部131的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把持部131构成为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状部。在把持部131的前部设置有能够由使用者进行按压操作(扣动操作)的扳机14。扳机14构成为以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为中心,在规定的转动范围内能够大致沿着前后方向转动。扳机14始终被向前方施力,在非按压状态下,被保持在转动范围内的最前方位置(图2中由实线所示的位置)。此外,扳机14通过主开关145的柱塞(plunger)(和/或施力弹簧)而被施力。扳机14能够响应于使用者的按压操作而转动至最后方位置(图2中由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在扳机14的上端部设置有向上突出的卡止突起141。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卡止突起141被左右分离配置(参照图4)。
在把持部131的内部设置有主开关145。主开关145响应于扳机14的操作而在接通状态与断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具体而言,主开关145在扳机14被配置于最前方位置的非按压状态下,维持断开状态。另一方面,当扳机14被按压操作,而到达转动范围内的规定的工作位置时,使主开关145成为接通状态。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本实施方式中,扳机14的最后方位置被设定于比该工作位置略靠向后方的位置。当扳机14在转动范围内位于最前方位置与工作位置之间(不包括工作位置)时,主开关145成为断开状态,当位于工作位置与最后方位置之间(包括工作位置)时,主开关145成为接通状态。下面,将使主开关145成为断开状态的扳机14的位置称为断开位置,将使主开关145成为接通状态的扳机14的位置称为接通位置。
下面,说明下侧部分137的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下侧部分137形成为上侧一部分开口的矩形箱状,并且被配置于电机收容部117的下侧。
在下侧部分137的内部配置有控制器5。虽然省略了详细的图示,但控制器5包括控制电路、搭载控制电路的基板和收容这些的外壳。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构成为包括CPU、ROM、RAM等的微型计算机。控制器5(控制电路)通过未图示的电线而与电机2、主开关145、电池安装部15等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器5(控制电路)构成为,当扳机14被按压操作而使主开关145成为接通状态时,开始对电机2通电(即,驱动顶端工具18),当扳机14的按压操作被解除而使主开关145成为断开状态时,停止对电机2通电。
另外,如上所述,在下侧部分137上设置有电池安装部15。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电池安装部15沿前后方向并排设置。即,能够在锤钻101中安装两个电池19。电池安装部15具有能够与电池19滑动卡合的卡合结构和能够与电池19电连接的端子等。这种电池安装部15的结构为公知结构,因此省略了详细的图示和说明。
下面,说明锁定机构6的详细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机构6包括联动部件60和锁定部件66。
首先,说明联动部件60。联动部件60是构成为与模式切换拨盘4的切换动作联动而进行移动的部件。如图2和图3所示,联动部件60构成为长形部件,并且被配置为沿着与驱动轴线A1平行的方向(即前后方向)延伸。另外,联动部件60具有第1部件61和第2部件62,这两个部件在前后方向上以能够彼此相对移动的方式而连接。
第1部件61整体为前后方向较长的板状部件,自上而下观察形成为T形。第1部件61被配置于第1壳体11(详细而言,驱动机构收容部111)的上侧,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被连接于模式切换拨盘4。更详细而言,在第1部件61的前端部形成有连接孔611。连接孔611是沿着上下方向贯穿第1部件61且左右方向较长的长孔。另一方面,模式切换拨盘4具有偏心轴45。偏心轴45被设置于远离模式切换拨盘4的转动轴线R的位置,并从操作部41向下突出。偏心轴45被贯插于连接孔611,能够在连接孔611内滑动。
另外,在第1部件61的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引导孔613。引导孔613自上而下观察是前后方向较长的矩形的通孔。另一方面,在第1壳体11(详细而言,驱动机构收容部111)的后端部设置有向上突出的引导突起112。引导突起112被贯插于引导孔613,能够在连接孔611内滑动。
第2部件62整体构成为前后方向较长的长形部件。第2部件62在被向接近第1部件61的方向施力的状态下,通过连接部件635以能够沿着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被连接于第1部件61。更详细而言,第2部件62的前端部形成为前方开口的矩形箱状。第2部件62的除了前端部以外的部分形成为长形的矩形薄板状。第1部件61的后端部被配置于第2部件62的前端部内,能够在第2部件62的前端部内沿着前后方向滑动。
在第1部件61的后端部(被配置于第2部件62的前端部内的部分)形成有连接孔615。连接孔615自上而下观察是前后方向较长的大致矩形的通孔。在连接孔615内配置有施力部件631和滑动件633,被保持于第2部件62的前端部的上壁与下壁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施力部件631采用压缩螺旋弹簧。滑动件633是以能够在连接孔615内沿着前后方向滑动的方式构成的长方体状的部件。施力部件631在连接孔615内被配置于滑动件633的后侧。施力部件631的前端部与滑动件633的后端部抵接,另一端部与用于规定连接孔615的后端的壁面抵接。
而且,在第2部件62的前端部形成有连接孔625(参照图2)。连接孔625自上而下观察是矩形的通孔。在连接孔625中,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贯插有连接部件635,并且以与滑动件633抵接的状态,保持于第2部件62。第2部件62在未被赋予向后的外力的初始状态下,通过施力部件631的作用力,经过滑动件633和连接部件635而被向前施力,并且第2部件62的前端被保持于从后方与设置于第1部件61的肩部(参照图3)抵接的位置。下面,将此时的第2部件62相对于第1部件61的位置(最接近第1部件61的位置)称为初始位置。
在第2部件62的后端部设置有向下突出的突起627。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突起627被左右分离地配置。突起627构成为能够与扳机14的卡止突起141卡合。具体而言,突起627分别在自前而后或者自后而前观察的情况下,至少被配置于局部与卡止突起141重叠的位置。细节在后面说明,但仅在选择了锤钻模式的情况下,突起627被配置于卡止突起141的移动路径上,且能够与卡止突起141卡合。因此,第2部件62被扳机14向后按压,能够相对于第1部件61移动至比初始位置靠后的规定位置。
另外,如图3所示,第2部件62的后端部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并不均匀,包括宽度较宽的部分和宽度较窄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部件62的后端部的右端沿着前后方向呈直线状延伸。另一方面,第2部件62的后端部的左端具有两个凹部。两个凹部沿着前后方向分离配置,且向右凹进。下面,将前侧的凹部称为第1凹部621,将后侧的凹部称为第2凹部622。另外,在前后方向上,将第1凹部621与第2凹部622之间的部分称为凸部623。第2部件62的后端部中的、设置有第1凹部621和第2凹部622的部分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相同。第2部件62的后端部中的、除了设置有第1凹部621和第2凹部622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包括凸部623)具有宽度较宽的均匀的宽度。即,凸部623也称为比设置有第1凹部621和第2凹部622的部分向左突出的部分。此外,第1凹部621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比第2凹部622大。
而且,如图2所示,在第2壳体13的上侧部分133的后端部内设置有一对引导肋134。一对引导肋134是从上侧部分133的右侧壁的内表面向左突出的肋,且沿着上下方向分离配置,并彼此平行地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引导肋134之间的距离比第2部件62的上下方向上的厚度略大。
当模式切换拨盘4绕转动轴线R转动时,具有以上这样的结构的联动部件60通过由偏心轴45的转动而得到的前后方向上的分量,沿着前后方向移动。此时,第1壳体11的引导突起112一边限制联动部件60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一边引导其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另外,第2壳体13的引导肋134一边限制联动部件60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一边引导其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
下面,说明锁定部件66。锁定部件66是构成为用于限制或者允许扳机14在断开位置与接通位置之间的移动的部件。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锁定部件66包括主体部661、销663、卡止突起665和弹簧承受部667。
主体部661被形成为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棒状。主体部661具有沿着前后方向贯穿主体部661的通路662。通路662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与联动部件60的第2部件62的后端部(未设置有卡止突起665的部分)的上下方向上的厚度大致相同。另外,通路662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均匀,比第2部件62的后端部的左右方向上的最大宽度大。第2部件62的后端部始终被局部地配置于通路662内,且能够在通路662内沿着前后方向移动。
销663以沿着上下方向横贯通路662的方式被固定于主体部661。更详细而言,销663被配置于通路662的左端部。销663的直径设定得比联动部件60的第1凹部621和第2凹部622的深度小。
卡止突起665从主体部661的下端向下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卡止突起665被左右分离地配置。卡止突起665构成为,当锁定部件66被配置于后述的锁定位置(参照图6)时,能够与扳机14的卡止突起141卡合。具体而言,卡止突起665分别在以锁定部件66被配置于后述的锁定位置的状态自前而后或者自后而前观察的情况下,至少被配置于局部与卡止突起141重叠的位置。左右方向上的两个卡止突起665之间的距离比卡止突起141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卡止突起141能够沿着前后方向穿过卡止突起665之间。另外,左右方向上的两个卡止突起141之间的距离比卡止突起665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卡止突起665能够沿着前后方向穿过卡止突起141之间。
弹簧承受部667是从主体部661的上中央部向上突出的矩形的突出片。在第2壳体13的上侧部分133的后端部内,在从前侧与弹簧承受部667相向的位置,支承有板簧135。板簧135的中央部是向后突出的凸部。虽然省略了详细的图示,但在弹簧承受部667的前表面侧设置有两个凹部。板簧135构成为通过凸部而与两个凹部中的任一方卡扣卡合。
如图4所示,如以上那样构成的锁定部件66被配置为在上侧部分133的后端部内,能够沿着与联动部件60和扳机14的移动方向(即,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具体而言,左右方向)移动。更详细而言,在引导肋134(参照图2)的后侧,分别在上侧部分133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形成有通孔。锁定部件66在主体部661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从通孔向外部突出且能够沿着左右方向滑动的状态下,被保持于上侧部分133。
锁定部件66响应于由使用者进行的外部操作(详细而言,按压操作),能够在解锁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移动。
解锁位置是允许锁定部件66在扳机14的最前方位置与最后方位置之间移动的位置。如图3和图4所示,解锁位置是锁定部件66无法与扳机14抵接的位置,且锁定部件66的卡止突起665被设定在偏离扳机14的卡止突起141的移动路径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锁定部件66被配置在解锁位置时,卡止突起665从卡止突起141的移动路径向左偏离,锁定部件66的左端部从上侧部分133的左侧壁的通孔向外部突出。此时,板簧135的凸部与弹簧承受部667的两个凹部中的右侧的一方卡合,从而限制锁定部件66沿左右方向的滑动。据此,锁定部件66被板簧135保持于解锁位置。
当锁定部件66被配置于解锁位置时,若使用者按压操作扳机14,则卡止突起665与卡止突起141不产生干涉,扳机14能够从最前方位置(断开位置)(图2中由实线所示的位置)移动至最后方位置(接通位置)(图2中由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另外,若使用者解除扳机14的按压,则卡止突起665与卡止突起141不产生干涉,扳机14被向前施力,返回至最前方位置。
锁定位置是限制锁定部件66在扳机14的最前方位置与最后方位置之间移动的位置。如图5和图6所示,锁定位置是锁定部件66能够与扳机14抵接的位置,且锁定部件66的卡止突起665被设定于配置在扳机14的卡止突起141的移动路径上的位置。此外,在图5中,附图标记141A和141B分别表示扳机14位于最前方位置和最后方位置时的卡止突起141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锁定部件66被配置于锁定位置时,锁定部件66的右端部从上侧部分133的右侧壁的通孔向外部突出。此时,由于板簧135的凸部与弹簧承受部667的两个凹部中的左侧的一方卡合,因此锁定部件66被板簧135保持于锁定位置。
如图2中由实线所示的那样,当在扳机14被配置于最前方位置(断开位置)的状态下且锁定部件66配置于锁定位置时,卡止突起665被配置于紧挨着卡止突起141的后侧(参照图5的附图标记141A)。另外,如图5和图6所示,关于左右方向,卡止突起665被配置在与卡止突起141大致相同的位置。据此,即使使用者按压操作扳机14,卡止突起665也会从后方与卡止突起141抵接,从而阻止扳机14进一步向后移动而到达工作位置的情况。即,锁定部件66在锁定位置处,将扳机14锁定于断开位置。
另一方面,如图2中由双点划线所示的那样,当在扳机14被配置于最后方位置(接通位置)的状态下且锁定部件66配置在锁定位置时,卡止突起665被配置于紧挨着卡止突起141的前侧(参照图5的附图标记141B)。另外,关于左右方向,卡止突起665被配置在与卡止突起141大致相同的位置。据此,即使使用者解除扳机14的按压,扳机14被向前施力而略微移动,卡止突起665也会从前方与卡止突起141抵接,从而阻止扳机14到达工作位置的情况。即,锁定部件66在锁定位置处,将扳机14锁定在接通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部件66通过由使用者进行的按压操作,能够在解锁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移动。但是,对于锁定部件66是否能够在解锁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移动而言,依赖于模式切换拨盘4的切换位置(即,所选择的模式)和扳机14的位置。
下面,详细说明与模式切换拨盘4的各个切换位置对应的锁定机构6的配置、和伴随扳机14的操作的锁定机构6的动作。
首先,说明模式切换拨盘4被配置在锤位置的情况(选择了锤模式的情况)。
当模式切换拨盘4被配置在锤位置时,如图3所示,偏心轴45在以转动轴线R为中心的转动路径上被配置在最后方位置。据此,如图2和图3所示,与偏心轴45连接的联动部件60的第1部件61在其移动范围内也被配置在最后方位置(以下,称为锤位置)。第2部件62通过施力部件631的作用力而被配置在初始位置。此时,第2部件62的突起627位于比扳机14的卡止突起141的最后方位置(参照图5的附图标记141B)靠后侧的位置。即,突起627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偏离卡止突起141的移动路径的位置。据此,在选择了锤模式的情况下,第2部件62被保持于初始位置,而与是否按压操作扳机14无关。
当第1部件61和第2部件62分别被配置于锤位置和初始位置且锁定部件66被配置于解锁位置时,规定锁定部件66的通路662的右端的面以隔开微小的间隙的方式,与联动部件60的后端部(第2部件62的后端部)的右端面相向。规定锁定部件66的通路662的左端的面位于从联动部件60(第2部件62)的后端部的左端面(凸部623的突出端面)向左远离的位置。锁定部件66的销663被配置于第2部件62的第1凹部621的左侧(第1凹部621的外侧)。
在扳机14被配置在最前方位置(断开位置)的状态下,当使用者从左向右按压锁定部件66并使其移动时,如图5所示,销663进入第1凹部621内,而不与联动部件60产生干涉。使用者能够使锁定部件66移动至锁定位置。当锁定部件66被配置在锁定位置时,扳机14被锁定在断开位置(参照图5的附图标记141A)。
同样,在使用者按压操作扳机14,而使其移动至接通位置之后,能够使锁定部件66移动至锁定位置。当锁定部件66被配置在锁定位置时,扳机14被锁定在接通位置(参照图5的附图标记141B)。在该情况下,即使使用者解除对扳机14的按压操作,也维持主开关145保持接通状态。据此,控制器5连续地驱动电机2,使驱动机构3连续地执行锤动作。另一方面,在锁定部件66被配置在解锁位置的状态下,当使用者按压操作扳机14时,控制器5仅在持续按压操作的过程中驱动电机2,使驱动机构3执行锤动作。
此外,当锁定部件66被配置于锁定位置时,销663以隔开微小的间隙的方式,与规定第1凹部621的底的面相向。销663被配置在第1凹部621的后部内,在销663的前方,在与规定第1凹部621的前端的面之间存在间隙。另外,规定锁定部件66的通路662的左端的面以隔开微小的间隙的方式,与联动部件60(第2部件62)的后端部的左端面(凸部623的突出端面)相向。
当进行锤动作时,在第1壳体11上产生沿着驱动轴线A1的延伸方向(即,前后方向)的最大且起主导性的振动。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联动部件60与被支承于第1壳体11的模式切换拨盘4连接。另一方面,锁定部件66被保持于与第1壳体11弹性连接的第2壳体13。据此,当第1壳体11振动时,联动部件60也同样振动,另一方面,第2壳体13不与第1壳体11同步振动。此外,在初始状态下,第2壳体13通过弹性部件171、175,相对于第1壳体11位于最后方位置,伴随振动而在最后方位置与较前方的位置之间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联动部件60能够在锁定部件66的通路662内沿着前后方向移动。另外,在锁定部件66被配置于解锁位置的情况下,如上所述,销663被配置于第1凹部621的外侧(参照图3)。据此,即使在锤动作的过程中由联动部件60产生了振动,联动部件60和锁定部件66也能够沿着前后方向相对移动,而彼此不产生干涉。另一方面,在锁定部件66被配置在锁定位置的情况下,如上所述,销663被配置于联动部件60的第1凹部621内(参照图5)。即使在锤动作的过程中由联动部件60产生了振动,由于销663与规定第1凹部621的前端的面之间的间隙防止联动部件60与销663的干涉,因此联动部件60和锁定部件66也能够沿着前后方向相对移动。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确保在锤动作的过程中第1壳体11和第2壳体13的顺畅的相对移动。
这样,当模式切换拨盘4被配置在锤位置时(即,当选择了锤模式时),第1部件61和第2部件62分别被配置在锤位置和初始位置。无论扳机14在被配置在断开位置和接通位置中的哪个位置的情况下,联动部件60均允许锁定部件66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即,在锤模式下,锁定机构6既可以将扳机14锁定在断开位置,又可以将扳机14锁定在接通位置。
接着,说明模式切换拨盘4被配置于锤钻位置的情况(选择了锤钻模式的情况)。
在锁定部件66被配置在解锁位置且扳机14被配置在最前方位置(断开位置)的状态下,当模式切换拨盘4被从锤位置切换为锤钻位置时,如图7和图8所示,伴随偏心轴45的移动,联动部件60向前移动。当模式切换拨盘4被配置在锤钻位置时,响应于此,联动部件60的第1部件61被配置在比最后方位置靠前的规定位置(以下,称为锤钻位置)。第2部件62通过施力部件631的作用力,相对于第1部件61被配置在初始位置。此时的第2部件62的突起627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与扳机14被配置在最后方位置时的卡止突起141的位置(参照图5的附图标记141B)大致相同。即,突起627在卡止突起141的后侧,且被配置于卡止突起141的移动路径上。
当第1部件61和第2部件62分别被配置在锤钻位置和初始位置且锁定部件66被配置在解锁位置时,规定锁定部件66的通路662的右端的面以隔开微小的间隙的方式,与联动部件60的后端部(第2部件62的后端部)的右端面相向。另外,锁定部件66的销663被配置于第2凹部622的左侧(第2凹部622的外侧)。
在扳机14被配置在最前方位置(断开位置)的状态下,当使用者从左向右按压锁定部件66并使其移动时,如图9所示,销663进入第2凹部622内,而不与联动部件60产生干涉。使用者能够使锁定部件66移动至锁定位置。当锁定部件66被配置在锁定位置时,扳机14被锁定在断开位置。
此外,当锁定部件66被配置在锁定位置时,销663以隔开微小的间隙的方式,与规定第2凹部622的底的面相向。销663被配置于第2凹部622的后部内。另外,规定锁定部件66的通路662的右端的面以隔开微小的间隙的方式,与联动部件60(第2部件62)的后端部的左端面(凸部623的突出端面和第2凹部622后侧的部分的左端面)相向。
另一方面,在锁定部件66被配置在解锁位置的状态下,当使用者按压操作扳机14时,在扳机14到达工作位置之前,扳机14的卡止突起141从前方与第2部件62的突起627卡合(抵接)。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卡止突起141与突起627卡合(抵接)的状态下,当使用者使扳机14移动至接通位置时,第2部件62相对于位于锤钻位置的第1部件61,克服施力部件631的作用力,而向离开第1部件61的方向(从初始位置向后)移动。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扳机14的卡止突起141不仅应用于通过与锁定部件66的卡止突起665的卡合而实现的在断开位置处锁定扳机14和在接通位置处锁定扳机14,而且还被有效合理有效利用于第2部件62的移动。此外,下面将扳机14被配置于接通位置时的第2部件62的位置称为移动后位置。
当第1部件61和第2部件62分别被配置在锤钻位置和移动后位置且锁定部件66被配置在解锁位置时,规定锁定部件66的通路662的右端的面以隔开微小的间隙的方式,与联动部件60的后端部(第2部件62的后端部)的右端面相向。另外,锁定部件66的销663以隔开微小的间隙的方式,与凸部623的突出端面(联动部件60的左端面)相向。凸部623被配置于当锁定部件66从解锁位置移动至锁定位置时的销663的移动路径上。据此,即使使用者要使锁定部件66向右朝向锁定位置移动,凸部623会与销663产生干涉(抵接),也禁止锁定部件66进一步向右移动的情况。
这样,当模式切换拨盘4被配置在锤钻位置时(即,当选择了锤钻模式时),第1部件61被配置在锤钻位置。在该情况下,在扳机14被配置在断开位置的状态下,第2部件62被配置在初始位置,从而允许锁定部件66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另外,伴随扳机14从断开位置移动至接通位置,第2部件62与扳机14卡合而相对于第1部件61向后移动,从而被配置在移动后位置。当第2部件62被配置在移动后位置时,禁止锁定部件66从解锁位置移动至锁定位置。即,在锤钻模式下,锁定机构6虽然能够将扳机14锁定在断开位置,但无法将其锁定在接通位置。据此,控制器5仅在使用者持续按压操作扳机14的期间,使驱动机构3执行锤动作和钻动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锤钻101中,在选择了锤模式的情况下,允许在断开位置锁定扳机14,并且允许在接通位置锁定扳机14的状态下驱动电机2。另一方面,在锤钻模式下,虽然允许在断开位置锁定扳机14,但禁止在接通位置锁定扳机14的状态下驱动电机2。
据此,无论在锤模式和锤钻模式的哪一种模式下,通过由锁定机构6将扳机14锁定在断开位置,均能够可靠地防止在违背意愿的情况下驱动顶端工具18的情况。另外,在仅进行锤动作的锤模式下,通过由锁定机构6将扳机14锁定在接通位置,能够使电机2连续地驱动,从而消除由使用者持续进行扳机14的按压操作的繁琐。另一方面,在与锤动作同时地还进行钻动作的锤钻模式下,能够降低在锁定的状态下继续旋转顶端工具18的可能性。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锤钻模式下,通过由联动部件60阻碍由锁定部件66对扳机14进行的在接通位置的物理性锁定,能够可靠地禁止电机2的连续性驱动。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便利性优异的锤钻10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个锁定部件66响应于由使用者进行的外部操作,在解锁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既能够将扳机14锁定在断开位置,又能够将其锁定在接通位置。由此,能够实现紧凑且简易结构的锁定机构6。
另外,锁定机构6包括联动部件60,该联动部件60构成为,与模式切换拨盘4的切换动作联动而在前后方向上进行移动。而且,联动部件60具有第1部件61和第2部件62,该第1部件61与模式切换拨盘4连接;该第2部件62能够在前后方向上以相对移动的方式与第1部件61连接。而且,仅在选择了锤钻模式且扳机14被移动至接通位置的情况下,第2部件62相对于第1部件61移动,从而禁止锁定部件66向锁定位置移动。据此,使用者仅仅对应于所希望的模式来进行模式切换拨盘4的切换操作和扳机14的按压操作,就能够移动联动部件60,从而适当地允许或者禁止锁定部件66的移动。
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部件66能够沿着与第2部件62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另一方面,第2部件62构成为,伴随通过扳机14进行的移动,凸部623相对于锁定部件66的销663的位置发生改变。而且,根据凸部623是配置于锁定部件66的销663的移动路径上,还是偏离移动路径,来决定是禁止还是允许锁定部件66向锁定位置移动。这样,对于能够伴随移动而适当限制锁定部件66的移动的第2部件62而言,能够通过设置凸部623这样的简易结构来实现。
[第2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2~图17来说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102。锤钻102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锤钻101(参照图1)不同结构的锁定机构7,还具有用于检测锁定机构7的状态的检测机构8。锁定机构7和检测机构8被配置于上侧部分133的后部内。另一方面,针对除了锁定机构7和检测机构8以外的结构,虽然具有略微不同的形状,但实质上相同。据此,在以下的说明和参照的附图中,针对与第1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简化或者省略其说明。
下面,说明锁定机构7的详细结构。如图12和图13所示,锁定机构7包括联动部件70和锁定部件76。
首先,说明联动部件70。与第1实施方式的联动部件60(参照图2)同样,本实施方式的联动部件70是构成为与模式切换拨盘4的切换动作联动而进行移动的长形部件,并且被配置为沿着与驱动轴线A1(参照图1)平行的方向(即前后方向)延伸。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联动部件70构成为单一的部件。
联动部件70整体为前后方向较长的板状部件,自上而下观察形成为T形。联动部件70被配置于第1壳体11(详细而言,驱动机构收容部111)的上侧,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被连接于模式切换拨盘4。更详细而言,在联动部件70的前端部形成有连接孔701。连接孔701是沿着上下方向贯穿联动部件70且左右方向较长的长孔。模式切换拨盘4的偏心轴45被贯插于连接孔701,能够在连接孔701内滑动。比联动部件70的前端部靠后侧的部分呈直线状沿着前后方向延伸。联动部件70的后端部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均匀的宽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联动部件70在规定的移动范围内,以能够沿着与驱动轴线A1平行的方向(即,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配置。因此,在第2壳体13的上侧部分133的后端部内,设置有引导壁136。引导壁136规定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通路。联动部件70以联动部件70的右侧面始终能够沿引导壁136滑动的状态,被配置于通路内。当模式切换拨盘4转动时,通过由偏心轴45的转动而得到的前后方向分量,联动部件70一边相对于引导壁136滑动,一边沿着前后方向移动。
接着,说明锁定部件76。与第1实施方式的锁定部件66同样,本实施方式的锁定部件76是构成为用于限制或者允许扳机14在断开位置与接通位置之间移动的部件。如图12~图14所示,锁定部件76包括主体部761、卡止突起765和按压突起767。
主体部761被形成为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棒状。主体部761具有沿着前后方向贯穿主体部761的通路762。通路762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与联动部件70的后端部的上下方向上的厚度大致相同。另外,通路762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比联动部件70的后端部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联动部件70的后端部始终被局部地配置于通路762内,且能够在通路762内沿着前后方向移动。在主体部761的上端部的中央部,左右排列地设置有两个凹部。在第2壳体13的上侧部分133的后端部内,板簧135被支承于从上侧与主体部761相向的位置。板簧135以中央部的凸部向下的方式被配置。板簧135通过凸部而与两个凹部中的任一方卡扣卡合。
卡止突起765从主体部761的下端向下突出。卡止突起765构成为,当锁定部件76被配置于锁定位置时,能够与扳机14的卡止突起141卡合。卡止突起765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卡止突起665实质上相同。
按压突起767在上述的凹部的后侧,且从主体部761的上表面向上突出。虽然详细结构在后面说明,但按压突起767构成为,响应于锁定部件76的位置来切换第2开关82的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
与第1实施方式的锁定部件66同样,如以上这样构成的锁定部件76在上侧部分133的后端部内,响应于由使用者进行的外部操作(详细而言,按压操作),以能够沿着左右方向移动的方式被保持于图14所示的解锁位置与图15所示的锁定位置之间。当锁定部件76被配置在解锁位置时,扳机14能够在最前方位置(断开位置)与最后方位置(接通位置)之间移动。另一方面,当锁定部件76被配置在锁定位置时,锁定部件76限制扳机14在最前方位置与最后方位置之间移动。据此,锁定部件76能够在锁定位置上,将扳机14锁定于断开位置或者接通位置。
下面,说明检测机构8。如图12和图16所示,检测机构8包括第1开关81和第2开关82。第1开关81和第2开关82均是机械式开关(详细而言,具有公知的结构的微动开关)。第1开关81和第2开关82与主开关145一并通过电线而与控制器5(参照图1)电连接。
第1开关81响应于联动部件70的位置而在接通状态与断开状态之间切换。即,第1开关81以能够检测联动部件70的位置的方式而构成。第1开关81在锁定部件76的后侧且联动部件70的下侧,以用于开闭接点的可动片811位于上侧的方式来配置。如图12中由实线所示,当联动部件70被配置于最后方位置时,第1开关81被配置在可动片811能够由联动部件70的后端部按压的位置。
第2开关82响应于锁定部件76的位置而在接通状态与断开状态之间切换。即,第2开关82以能够检测锁定部件76的位置的方式而构成。第2开关82在联动部件70的上侧且锁定部件76的后侧,以用于开闭接点的可动片821位于前侧的方式来配置。如图16中由双点划线所示,当锁定部件76被配置在锁定位置时,第2开关82被配置在可动片821能够由锁定部件76的按压突起767按压的位置。另外,第2开关82构成为仅在第1开关81处于断开状态的情况下工作,而在第1开关81处于接通状态的情况下不工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部件76通过由使用者进行的按压操作,能够在解锁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移动。但是,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对于锁定部件66是否能够在解锁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移动而言,不依赖于模式切换拨盘4的切换位置(即,所选择的模式)和扳机14的位置。即,锁定部件76始终能够在解锁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移动。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控制器5(控制电路)构成为,不仅根据扳机14的主开关145的接通/断开状态,而且根据第1开关81和第2开关82的接通/断开状态,来控制电机2的驱动。
下面,详细说明与模式切换拨盘4的各个切换位置相对应的锁定机构6的配置、检测机构8的动作和电机2的驱动方式。
首先,说明模式切换拨盘4被配置于锤位置的情况(选择了锤模式的情况)。
如图12和图13所示,当模式切换拨盘4被配置在锤位置时,偏心轴45在以转动轴线R为中心的转动路径上被配置在最后方位置。此时,联动部件70也被配置在最后方位置(以下,称为锤位置)。联动部件70被贯插于通路762,联动部件70的后端部向锁定部件76的后侧突出。当锁定部件76被配置于解锁位置(图13中由实线所示的位置)时,规定锁定部件76的通路762的左端的面位于从联动部件70的后端部的左端面向左远离的位置。联动部件70允许锁定部件76向锁定位置(图13中由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移动,而不与锁定部件76产生干涉。即,在锤模式下,锁定机构7既能够将扳机14锁定在断开位置,又能够将其锁定在接通位置。
另外,当联动部件70被配置在锤位置时,如上所述,联动部件70的后端部按压第1开关81的可动片811。第1开关81成为接通状态。据此,第2开关82不工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器5构成为,在第1开关81为接通状态且第2开关82为非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在主开关145为接通状态的期间驱动电机2。据此,在扳机14被锁定在接通位置的情况下,即使使用者解除扳机14的按压操作,控制器5也会连续地驱动电机2,从而使驱动机构3连续地执行锤动作。另一方面,在锁定部件76被配置在解锁位置的情况下,控制器5仅在使用者持续按压操作的过程中驱动电机2,使驱动机构3执行锤动作。
接着,说明模式切换拨盘4被配置在锤钻位置的情况(选择了锤钻模式的情况)。
在锁定部件76被配置在解锁位置且扳机14被配置在最前方位置(断开位置)的状态下,当模式切换拨盘4被从锤位置切换为锤钻位置时,伴随偏心轴45的移动,联动部件70向前移动。当模式切换拨盘4被配置在锤钻位置时,如图16和图17所示,响应于此,联动部件70被配置在可移动范围内的最前方位置(以下,称为锤钻位置)。此时,联动部件70的后端部被配置于通路762的前端部内。与位于锤位置的情况同样,联动部件70允许锁定部件76向锁定位置(由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移动,而不与锁定部件76产生干涉。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锤钻模式下,锁定机构7也既能够将扳机14锁定在断开位置,又能够将其锁定在接通位置。
另外,当联动部件70被配置在锤钻位置时,联动部件70从第1开关81的可动片811离开。据此,在锤钻模式下,第1开关81始终为断开状态,第2开关82为工作状态。如图16所示,当锁定部件76位于解锁位置(由实线所示的位置)时,由于按压突起767不按压第2开关82的可动片821,因此第2开关82为断开状态。另一方面,当锁定部件76位于锁定位置(由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时,由于按压突起767按压第2开关82的可动片821,因此第2开关82为接通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器5构成为,在第1开关81处于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根据第2开关82的接通/断开状态和主开关145的接通/断开状态,来驱动电机2。更详细而言,在第1开关81和第2开关82均为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器5响应于扳机14的主开关145为接通状态的情况而开始电机2的驱动。另外,在第1开关81为断开状态且主开关145为接通状态下,当第2开关82被切换为接通状态时(即,锁定部件76被移动至锁定位置时),控制器5停止电机2的驱动。即,与锤模式不同,在锤钻模式下,控制器5禁止电机2在扳机14被锁定在接通位置的状态下连续驱动。
另外,在锤模式下,当扳机14被锁定在接通位置,电机2被连续驱动时,若模式切换拨盘4被切换为锤钻位置,则响应于联动部件70的移动,第1开关81被从接通状态切换为断开状态。伴随于此,第2开关82成为工作状态,控制器5识别为第2开关82处于接通状态。在该情况下,由于在第1开关81为断开状态且主开关145为接通状态下,第2开关82成为接通状态,因此控制器5停止电机2的驱动。这样,在从锤模式向锤钻模式转换时,也禁止电机2在扳机14被锁定在接通位置的状态下连续驱动。
而且,在锤钻模式下,当扳机14被锁定在接通位置,并停止驱动电机2时,若模式切换拨盘4被切换为锤位置,则主开关145保持接通状态,第1开关81被从断开状态切换为接通状态,第2开关82被从工作状态切换为非工作状态。在该情况下,控制器5进行待机直至主开关145成为断开状态为止。即,即使在扳机14被锁定在接通位置的状态下模式被切换为锤模式,只要使用者解除扳机14的锁定而不返回至断开位置,控制器5就不驱动电机2。主开关145成为断开状态之后的控制器5的动作与上述的选择锤模式时的动作相同。这样,在从锤钻模式向锤模式转换时,要求对扳机14复位操作而至断开位置。
如以上说明的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锤钻102中,在选择了锤模式的情况下,也允许在断开位置锁定扳机14,并且允许在接通位置锁定扳机14的状态下驱动电机2。另一方面,在锤钻模式下,虽然允许在断开位置锁定扳机14,但禁止在接通位置锁定扳机14的状态下驱动电机2。据此,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能够提供便利性优异的锤钻102。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第1开关81和第2开关82,该第1开关81和第2开关82对应于联动部件70和锁定部件76的位置,而分别切换接通/断开状态。据此,控制器5能够根据主开关145的状态和第1开关81及第2开关82的状态,适当地控制电机2的驱动。
本实施方式的各结构要素和本发明的各结构要素的对应关系在以下中示出。但是,实施方式的各结构要素仅仅为一例,而并不对本发明的各结构要素进行限定。锤钻101、102分别为“锤钻”的一例。顶端工具18为“顶端工具”的一例。驱动轴线A1为“驱动轴线”的一例。锤模式为“锤模式”的一例。锤钻模式为“钻模式”的一例。电机2为“电机”的一例。扳机14为“操作部件”的一例。主开关145为“主开关”的一例。模式切换拨盘4为“模式切换部件”的一例。锁定机构6、7分别为“锁定机构”的一例。
锁定部件66、76分别为“第1锁定部件”的一例、“第2锁定部件”的一例,并且为“锁定部件”的一例。联动部件60、70分别为“联动部件”的一例。第1部件61和第2部件62分别为“第1部件”和“第2部件”的一例。施力部件631为“施力部件”的一例。凸部623为“凸部”的一例。销663为“抵接部”的一例。卡止突起141为“第1突起”的一例。突起627为“第2突起”的一例。卡止突起665、765分别为“第3突起”的一例。驱动机构3、第1壳体11、第2壳体13、把持部131分别为“驱动机构”、“第1壳体”、“第2壳体”、“把持部”的一例。控制器5(详细而言,控制电路)为“控制装置”的一例。第1开关81和第2开关82分别为“第1开关”和“第2开关”的一例。
上述实施方式仅仅为例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作业工具并不限定于例示出的锤钻101、102的结构。例如,能够实施下述中所例示的变更。此外,在这些变更中,仅其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能够与实施方式所示的锤钻101、102或者各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技术特征组合采用。
在锤钻101、102中可选择的多个模式并不限于锤模式和锤钻模式。也能够选择仅进行锤动作的锤模式、进行锤动作和钻动作的锤钻模式和仅进行钻动作的钻模式。此外,在选择了仅进行钻动作的钻模式的情况下的锁定机构6、7的动作、和由控制器5对电机2进行的驱动方式可以与选择了锤钻模式的情况相同。另外,可以选择锤模式和仅进行钻动作的钻模式的两种驱动模式中的任一方。而且,也可以设置既不进行锤动作又不进行钻动作的模式(例如,一律禁止驱动电机2的模式)。另外,模式选择也可以采用沿着规定方向呈直线状移动的模式切换杆,来代替通过转动而在多个切换位置之间切换的模式切换拨盘4。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采用充电式的电池19作为电源,但锤钻101、102也可以通过电源线连接于外部的商用电源。在电池19作为电源的情况下,电池安装部15的数量(可安装的电池19的数量)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3个以上。另外,利用电机2的动力来驱动顶端工具18的驱动机构3的结构也可以适当变更。例如,可以代替例示出的曲柄机构,而采用运动转换机构作为运动转换机构30,该运动转换机构使用摆动部件将电机2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
壳体10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例示出的结构,可以适当变更。例如,可以适当变更第1壳体11和第2壳体13的形状、介设于第1壳体11与第2壳体13之间的弹性结构要素(弹性部件171、弹性部件175)的结构、数量、配置位置等。此外,虽然优选壳体10具有防振壳体结构,但防振壳体结构并不是必须的。
锁定机构6、7的结构、配置位置也可以适当变更。例如,联动部件60、70只要构成为能够与模式切换拨盘4的切换动作联动而进行移动,并且能够与锁定部件66、76发挥协同作用来禁止或者允许扳机14向接通位置的移动即可,其形状、与模式切换拨盘4的连接方式、相对于锁定部件66、76的动作方式、与扳机14的卡合方式等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例子。同样,锁定部件66、76也只要能够响应于由使用者进行的外部操作,而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即可,其形状、与联动部件60、70的配置关系、与扳机14的卡合方式等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例子。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单一的锁定部件66、76来实现在断开位置锁定扳机14和在接通位置锁定扳机14。然而,也可以单独设置能够在断开位置锁定扳机14的锁定部件和能够在接通位置锁定扳机14的锁定部件。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锁定部件66、76在一个锁定位置处,既可以将扳机14锁定在断开位置,又可以将其锁定在接通位置。然而,锁定部件76、77也可以构成为在第1锁定位置处,将扳机14锁定在断开位置,在与第1锁定位置不同的第2锁定位置处,将扳机14锁定在接通位置。在该情况下,例如锁定部件66、76的解锁位置可以被设定在锁定部件66、76的移动范围内的中心位置。然后,锁定部件66、76只要通过从解锁位置向规定方向移动而配置在第1锁定位置,通过从解锁位置向相反方向移动而配置在第2锁定位置即可。另外,作为锁定部件66、76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的移动方式,可以代替上述实施方式的沿着左右方向的滑动方式,而采用例如上侧部分133沿着上下方向滑动的方式、以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为中心而上下转动的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锁定部件66、76被配置于扳机14的移动路径上,在扳机14略微移动的情况下与扳机14抵接,由此禁止向接通位置或者断开位置移动。但是,扳机14的移动的禁止方式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锁定部件66、76与位于最前方位置或者最后方位置的扳机14抵接而保持扳机14无法移动的方式、或锁定部件66、76作用于另一部件而使其与扳机14抵接的方式等。另外,锁定部件66、76与扳机14抵接的部分并不限于卡止突起665、765和卡止突起141。例如,也可以将设置于锁定部件66、76和扳机14中的任一方的突起与设置于另一方的凹部卡合。
在锤钻模式(和/或钻模式)下,联动部件60(详细而言,第2部件62)用于禁止锁定部件66向锁定位置移动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例示。例如,第2部件62的后端部(至少,在锁定部件66的通路662内移动的部分)可以除了凸部623以外,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均匀的宽度。即,可以仅由凸部623构成为宽幅部,而使剩余的部分构成为窄幅部。另外,锁定部件66中的能够与凸部623抵接的部分可以构成为,例如从规定通路662的左端的面向右突出的凸部,而不是销663。
在锤钻模式(和/或钻模式)下,用于使第2部件62伴随扳机14从断开位置向接通位置移动而相对于第1部件61移动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例示。例如,扳机14可以与卡止突起141分开而独自具有能够与第2部件62的突起627卡合的突起。另外,设置于第2部件62和扳机14中的任一方的突起可以与设置于另一方的凹部卡合。
而且,检测机构8的第1开关81和第2开关82的结构、配置位置可以适当变更,只要使其构成为响应于联动部件70和锁定部件76的位置来切换各自的接通/断开状态即可。例如,第1开关81和第2开关82可以是彼此方式不同的开关。
而且,鉴于本发明和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主旨,构建以下的方式。以下的方式可以单独地采用或者与实施方式所示的锤钻101、102、上述变形例、其他的方式、或者各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技术特征组合采用。
[方式1]
所述第2部件在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包括具有宽度较宽的宽幅部和具有宽度较窄的窄幅部,
所述锁定部件能够沿着所述第2方向移动,并且具有能够与所述宽幅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第2部件构成为,
在选择所述钻模式且所述操作部件被配置在所述断开位置的情况下,在所述第2方向上,所述窄幅部在从所述抵接部离开的位置处与所述抵接部相向,
在选择所述钻模式的情况下,伴随所述操作部件从所述断开位置向所述接通位置移动,所述宽幅部在所述抵接部的移动路径上与所述抵接部相向。
[方式2]
所述操作部件构成为,使所述第2部件在所述第1方向上向离开所述第1部件的方向移动。
[方式3]
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
在所述第1开关的所述状态表示所述联动部件处于对应于所述锤模式的第1位置的情况下,在所述主开关为所述接通状态的期间驱动所述电机,而与所述第2开关的所述状态无关,并且,
在所述第1开关的所述状态表示所述联动部件处于对应于所述钻模式的第2位置的情况下,仅在所述第2开关的所述状态表示所述锁定部件处于无法与所述操作部件抵接的位置的情况下,在所述主开关为所述接通状态的期间驱动所述电机。
[方式4]
所述第1开关和所述第2开关分别是通过所述联动部件和所述锁定部件进行物理性作用而能够切换所述接通状态和所述断开状态的机械式开关。
[方式5]
所述电机是无刷电机。

Claims (11)

1.一种锤钻,该锤钻构成为响应于从多个模式中选择的模式来进行动作,其中所述多个模式包括锤模式和钻模式,在所述锤模式下仅进行沿着驱动轴线呈直线状驱动顶端工具的动作,在所述钻模式下至少进行驱动所述顶端工具绕所述驱动轴线旋转的动作,
其特征在于,
该锤钻具有电机、操作部件、主开关、模式切换部件、第1锁定部件和第2锁定部件,其中,
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顶端工具;
所述操作部件构成为:一方面在非按压状态下被保持在断开位置,另一方面能响应于由使用者进行的来自外部的按压操作而移动至接通位置;
所述主开关构成为:当所述操作部件被配置在所述断开位置上时成为断开状态,当所述操作部件被配置在所述接通位置上时成为接通状态;
所述模式切换部件构成为:其能够为了模式选择而响应于使用者进行的外部操作在分别与所述多个模式对应的多个切换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第1锁定部件构成为:其能够响应于所述模式切换部件的切换位置而在所述断开位置锁定所述操作部件;
所述第2锁定部件构成为:其能够响应于所述模式切换部件的切换位置而在所述接通位置锁定所述操作部件,
所述锤钻构成为:
无论选择所述锤模式还是所述钻模式,均允许所述第1锁定部件在所述断开位置锁定所述操作部件,并且,
仅在选择所述锤模式的情况下,允许在所述第2锁定部件在所述接通位置锁定所述操作部件的状态下的所述电机的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锤钻,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锁定部件和所述第2锁定部件由单一的锁定部件兼用,该单一的锁定部件能够响应于使用者进行的外部操作,在能与所述操作部件抵接的位置和不能与所述操作部件抵接的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锁定部件构成为:能够与被配置在所述断开位置的所述操作部件抵接而将所述操作部件锁定于所述断开位置,并且能够与被配置在所述接通位置的所述操作部件抵接而将所述操作部件锁定于所述接通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锤钻,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联动部件,该联动部件构成为与所述模式切换部件的切换动作联动而在第1方向上移动,
所述联动部件具有第1部件和第2部件,其中,
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模式切换部件连接;
所述第2部件以能够在所述第1方向上相对移动的方式与所述第1部件连接,
所述联动部件构成为:
在选择所述锤模式的情况下,允许所述锁定部件向能与所述操作部件抵接的位置移动,而与所述操作部件的位置无关;
在选择所述钻模式且所述操作部件被配置在所述断开位置上的情况下,允许所述锁定部件向能与所述操作部件抵接的位置移动;
在选择所述钻模式的情况下,伴随所述操作部件从所述断开位置向所述接通位置移动,所述第2部件与所述操作部件卡合且相对于所述第1部件移动,从而禁止所述锁定部件向能与所述操作部件抵接的位置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锤钻,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部件构成为:其被配置在当选择所述锤模式时不能与所述操作部件卡合的位置,且维持与所述第1部件的相对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锤钻,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部件还具有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构成为:向使所述第1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在所述第1方向上彼此接近的方向施力。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锤钻,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部件具有凸部,该凸部向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突出,
所述锁定部件能够在所述第2方向上移动,且具有能够与所述凸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第2部件构成为:
所述凸部被配置在当选择所述钻模式且所述操作部件被配置在所述断开位置时偏离所述抵接部的移动路径的位置上;
在选择所述钻模式的情况下,伴随所述操作部件从所述断开位置向所述接通位置移动,所述凸部在所述抵接部的移动路径上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锤钻,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部件构成为:所述凸部被配置在当选择所述锤模式时偏离所述抵接部的移动路径的位置上而与所述操作部件的位置无关。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锤钻,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件具有第1突起,
所述第2部件具有能与所述第1突起卡合的第2突起,
所述操作部件构成为:伴随从所述断开位置向所述接通位置移动,在所述第1突起与所述第2突起卡合的状态下使所述第2部件相对于所述第1部件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锤钻,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部件具有第3突起,该第3突起构成为能与所述操作部件的所述第1突起卡合,从而将所述操作部件锁定在所述断开位置或所述接通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锤钻,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驱动机构、第1壳体和第2壳体,其中,
所述驱动机构构成为通过所述电机的动力来驱动所述顶端工具;
所述第1壳体收容所述电机和所述驱动机构,并且支承所述模式切换部件;
所述第2壳体包括把持部,并且至少能在与所述驱动轴线平行的所述第1方向上以能相对移动的方式弹性连接于所述第1壳体,所述把持部构成为能由使用者把持,
所述联动部件与所述模式切换部件连接,
所述锁定部件和所述操作部件被支承于所述第2壳体,
所述联动部件和所述锁定部件构成为能在所述第1方向上相对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锤钻,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控制装置、第1开关、第2开关和联动部件,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控制所述电机的驱动;
所述联动部件构成为:其与所述模式切换部件的切换动作联动而在第1方向上进行移动,且被配置为在选择所述锤模式的情况下和在选择所述钻模式的情况下其位于不同的位置,
所述第1开关构成为:其响应于所述联动部件的位置来切换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
所述第2开关构成为:其响应于所述锁定部件的位置来切换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
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根据所述主开关、所述第1开关和所述第2开关的状态来控制所述电机的驱动。
CN202011457368.2A 2020-02-03 2020-12-11 锤钻 Active CN1131994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16065A JP2021122870A (ja) 2020-02-03 2020-02-03 ハンマドリル
JP2020-016065 2020-02-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99438A CN113199438A (zh) 2021-08-03
CN113199438B true CN113199438B (zh) 2023-09-29

Family

ID=76853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57368.2A Active CN113199438B (zh) 2020-02-03 2020-12-11 锤钻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738436B2 (zh)
JP (1) JP2021122870A (zh)
CN (1) CN113199438B (zh)
DE (1) DE1020211018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710821S (ja) * 2021-08-05 2022-03-25 携帯用電気ハンマードリル本体
EP4257293A1 (en) * 2022-04-08 2023-10-11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Rotary hammer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59342A2 (en) * 1995-08-18 1997-02-26 Makita Corporation Hammer drill with a mode change-over mechanism
CN1709651A (zh) * 2004-06-16 2005-12-21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冲击工具
WO2008099886A1 (ja) * 2007-02-15 2008-08-21 Makita Corporation ハンマドリル
CN101664917A (zh) * 2008-09-01 2010-03-10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锤钻
CN204935587U (zh) * 2015-09-06 2016-01-06 浙江恒友机电有限公司 多功能锤的动作切换机构
CN205466034U (zh) * 2015-01-13 2016-08-17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工具
JP2017154229A (ja) * 2016-03-03 2017-09-07 株式会社マキタ ハンマドリル
CN107150314A (zh) * 2016-03-03 2017-09-12 株式会社牧田 锤钻
CN107206581A (zh) * 2015-01-28 2017-09-26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冲击工具
DE102017123101A1 (de) * 2016-10-07 2018-04-12 Makita Corporation Bohrhamm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47233A (en) * 1973-06-29 1974-11-12 Black & Decker Mfg Co Trigger mechanism for hand-operated power device providing automatic lock-off and manual lock-on operation
CH692658A5 (de) * 1996-06-15 2002-09-13 Bosch Gmbh Robert Elektrokombihammer.
DE19937767B4 (de) * 1999-08-10 2004-09-09 Hilti Ag Handgeführter elektrischer Kombihammer
DE10034768A1 (de) * 2000-07-18 2002-02-07 Bosch Gmbh Robert Elektrokombihammer
DE10225239A1 (de) * 2002-06-06 2003-12-18 Hilti Ag Modiwahlschalter für kombinierte Elektrohandwerkzeugmaschine
US6805208B2 (en) * 2002-08-02 2004-10-19 Black & Decker Inc. Switch lock-off mechanism for power tools
JP4243135B2 (ja) * 2003-05-09 2009-03-25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ハンマドリル
JP4312536B2 (ja) * 2003-08-07 2009-08-12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DK1640118T3 (da) * 2004-09-22 2008-03-17 Black & Decker Inc Låsbar triggerknap til borehammer
GB0503784D0 (en) * 2005-02-24 2005-03-30 Black & Decker Inc Hammer drill
DE102006000287A1 (de) * 2006-06-09 2007-12-13 Hilti Ag Handwerkzeuggerät mit Vibrationsminderungseinrichtung
JP4940012B2 (ja) * 2007-04-27 2012-05-30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DE102007000362A1 (de) * 2007-07-02 2009-01-08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Vibrierende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m Arretierschalter des Motorschalters
DE102007000470A1 (de) * 2007-08-29 2009-03-05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Vibrierende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m Arretierschalter des Motorschalters
WO2010069105A1 (en) * 2008-12-17 2010-06-24 Bosch Power Tools (China) Co., Ltd. Lock-on switch system for hand drill and hand drill having the same
JP5405864B2 (ja) * 2009-03-23 2014-02-05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GB201413293D0 (en) * 2014-07-28 2014-09-10 Black & Decker Inc Mode change knob assembly
JP2016068190A (ja) * 2014-09-30 2016-05-09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電動工具
DE102016218535A1 (de) * 2016-09-27 2018-03-29 Robert Bosch Gmbh Schaltvorrichtung für eine tragbare Werkzeugmaschine, insbesondere einen Bohr- und/oder Meißelhammer
JP6912224B2 (ja) * 2017-03-03 2021-08-04 株式会社マキタ 作業工具
JP7086801B2 (ja) * 2018-05-14 2022-06-20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59342A2 (en) * 1995-08-18 1997-02-26 Makita Corporation Hammer drill with a mode change-over mechanism
CN1709651A (zh) * 2004-06-16 2005-12-21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冲击工具
WO2008099886A1 (ja) * 2007-02-15 2008-08-21 Makita Corporation ハンマドリル
CN101664917A (zh) * 2008-09-01 2010-03-10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锤钻
CN205466034U (zh) * 2015-01-13 2016-08-17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工具
CN107206581A (zh) * 2015-01-28 2017-09-26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冲击工具
CN204935587U (zh) * 2015-09-06 2016-01-06 浙江恒友机电有限公司 多功能锤的动作切换机构
JP2017154229A (ja) * 2016-03-03 2017-09-07 株式会社マキタ ハンマドリル
CN107150314A (zh) * 2016-03-03 2017-09-12 株式会社牧田 锤钻
DE102017123101A1 (de) * 2016-10-07 2018-04-12 Makita Corporation Bohrhamm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1101839A1 (de) 2021-08-05
JP2021122870A (ja) 2021-08-30
CN113199438A (zh) 2021-08-03
US11738436B2 (en) 2023-08-29
US20210237248A1 (en) 2021-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51867B2 (en) Hammer drill
JP6912224B2 (ja) 作業工具
CN110883736B (zh) 冲击工具
RU2520246C2 (ru) Ударный инструмент
RU2528570C2 (ru) Приводной инструмент
EP2103388B1 (en) Hammer drill
CN113199438B (zh) 锤钻
US10875168B2 (en) Power tool
JP5068064B2 (ja) 打撃工具
EP1607189B1 (en) Power impact tool
JP4605242B2 (ja) 電動工具
JP7516076B2 (ja) 電動工具
US20200290167A1 (en) Dust collecting system
US20220395971A1 (en) Power tool having rotary hammer mechanism
JP2016068190A (ja) 電動工具
JP7086801B2 (ja) 打撃工具
JP2004330379A (ja) 電動ハンマドリル
US11420314B2 (en) Impact tool
CN115464603A (zh) 旋转冲击工具
US20240075603A1 (en) Rotary hammer
CN113231993B (zh) 一种旋钮组件及电锤
WO2018021433A1 (ja) 電動工具
JP2024005155A (ja) 作業機
CN114473959A (zh) 打入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