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94524A - 休眠唤醒方法、上位机、车载通信模组和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休眠唤醒方法、上位机、车载通信模组和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94524A
CN113194524A CN202110317609.1A CN202110317609A CN113194524A CN 113194524 A CN113194524 A CN 113194524A CN 202110317609 A CN202110317609 A CN 202110317609A CN 113194524 A CN113194524 A CN 1131945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ommunication module
mounted communication
upper computer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76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94524B (zh
Inventor
王新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uangtong Yuanc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uangtong Yuanc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uangtong Yuanc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uangtong Yuanc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1760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945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94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945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945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945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3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power saving comm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休眠唤醒方法、上位机、车载通信模组和通信系统。休眠唤醒方法包括:当检测到休眠指令时,向车载通信模组发送休眠指示信号,休眠指示信号用于指示车载通信模组断开与上位机的连接,并进入休眠状态;接收车载通信模组反馈的休眠完成信号,并根据休眠完成信号进入休眠状态,休眠完成信号是车载通信模组在进入休眠状态时发送的信号;当检测到唤醒上位机的第一唤醒事件时,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及生成第一工作指示信号;向车载通信模组发送第一工作指示信号,第一工作指示信号用于指示车载通信模组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并发起与上位机的连接。该休眠唤醒方法能够降低车载功耗。

Description

休眠唤醒方法、上位机、车载通信模组和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休眠唤醒方法、上位机、车载通信模组和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车载对于功耗要求极其苛刻,为了尽可能降低车载产品的功耗,通常在不需要使用车载通信模组控制车载通信模组休眠,当需要使用车载通信模组时才将其唤醒,从而降低车载的功耗。
目前,常用的休眠唤醒方式,是在不需要使用车载通信模组时向车载通信模组发送休眠信号,车载通信模组接收到休眠信号后进入休眠状态;当需要使用车载通信产品时向车载通信模组发送唤醒信号,载通信设备接收到唤醒信号时又进入工作状态,从而降低车载产品的功耗。
然而,目前休眠唤醒方式的功耗仍然较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车载功耗的休眠唤醒方法、上位机、车载通信模组和通信系统。
一种休眠唤醒方法,应用于车辆的上位机,所述上位机与车载通信模组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休眠指令时,向车载通信模组发送休眠指示信号,所述休眠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车载通信模组断开与所述上位机的连接,并进入休眠状态;
接收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反馈的休眠完成信号,并根据所述休眠完成信号进入休眠状态,所述休眠完成信号是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在进入休眠状态时发送的信号;
当检测到唤醒所述上位机的第一唤醒事件时,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及生成第一工作指示信号;
向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发送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车载通信模组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并发起与所述上位机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在预设时间内未检测到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反馈的休眠完成信号时,重新向车载通信模组发送所述休眠指示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向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发送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包括:
当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处于休眠状态时,向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发送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以指示所述车载通信模组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并发起与所述上位机的连接;
当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处于工作状态时,向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发送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以指示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发起与所述上位机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包括相互交替的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车载通信模组发送的第二工作指示信号,所述第二工作指示信号是所述车载通信模组检测到唤醒所述车载通信模组的第二唤醒事件时生成的信号;
根据所述第二工作指示信号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一种休眠唤醒方法,应用于车载通信模组,所述车载通信模组与车辆的上位机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上位机发送的休眠指示信号,所述休眠指示信号是所述上位机当检测到休眠指令时生成的信号;
根据所述休眠指示信号断开与所述上位机的连接并进入休眠状态,以及向所述上位机反馈休眠完成信号,所述休眠完成信号用于指示所述上位机进入休眠状态;
接收所述上位机发送的第一工作指示信号,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在所述上位机检测到唤醒所述上位机的第一唤醒事件时生成;
根据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并发起与所述上位机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唤醒所述车载通信模组的第二唤醒事件时,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当所述第二唤醒事件为需要与所述上位机进行交互的目标唤醒事件时,生成第二工作指示信号;
向所述上位机发送所述第二工作指示信号,所述第二工作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所述上位机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促使所述上位机与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共同对所述第二唤醒事件进行处理;
当所述第二唤醒事件为非目标唤醒事件时,在工作状态下对所述第二唤醒事件进行处理,并在所述第二唤醒事件处理完成后恢复休眠状态。
一种上位机,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一种车载通信模组,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上位机,所述上位机用于执行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车载通信模组,所述车载通信模组与所述上位机连接,所述车载通信模组用于执行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上述休眠唤醒方法、上位机、车载通信模组和通信系统,通过上位机向车载通信模组发送休眠指示信号,车载通信模组在接收到车载通信模组后断开与上位机的连接,并进入休眠状态,以及在上位机接收到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反馈的休眠完成信号时,进入休眠状态,以及上位机当检测到唤醒所述上位机的第一唤醒事件时,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及生成第一工作指示信号,向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发送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车载通信模组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并发起与所述上位机的连接,避免了车载通信模组进入休眠后被意外唤醒而导致功耗较高的问题,以及避免了上位机未进入休眠状态而影响功耗的问题,实现了降低车载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休眠唤醒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休眠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休眠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休眠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休眠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休眠唤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休眠唤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通过居中元件连接另一个元件。此外,以下实施例中的“连接”,如果被连接的对象之间具有电信号或数据的传递,则应理解为“电连接”、“通信连接”等。
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同时,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技术中的休眠唤醒方式有车载功耗较高的问题,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车载通信模组接收到休眠信号后进入休眠状态后,由于不同厂家实现USB设备驱动差异,经常导致车载通信模组USB接口被上位机意外唤醒。此外,现有的休眠唤醒方式中只有车载通信模组进入休眠状态,而上位机处于工作状态以准备随时工作,从而导致车载产品整体功耗较高。
基于以上原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休眠唤醒方法、上位机、车载通信模组和通信系统。
参考图1,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休眠唤醒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应用环境包括设置在车辆上的上位机110和车载通信模组120,上位机110和车载通信模组120连接。可选的,上位机110和车载通信模组120通过USB(Universal 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连接。上位机110是指可以直接发出操控命令的计算机。车载通信模组120是指设置在车辆上,作为车辆和外部进行通信的设备,例如与基站进行数据交互的通信模块等。需要说明的是,外部可以是除车辆以外的其他具备通信功能的设备等,此处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上位机110包括一组通用接口,该一组通用接口包括第一通用接口和第二通用接口。车载通信模组120还与上位机110的第一通用接口和第二通用接口连接。具体的,上位机110可以通过第一通用接口向车载通信模组120发送指令和/或信号,即第一通用接口为上位机110向车载通信模组120单向传输的接口。车载通信模组120可以通过第二通用接口向上位机110发送指令和/或信号,即第二通用接口为车载通信模组120向上位机110单向传输的接口。其中,第一通用接口和第二通用接口是指通用型之输入输出的简称,功能类似8051的P0—P3,其接脚可以供使用者由程控自由使用,PIN脚依现实考量可作为通用输入(GPI)或通用输出(GPO)或通用输入与输出(GPIO),如当clk generator,chipselect等。
可以理解的是,上位机110和车载通信模组120不仅限于通过USB连接,还可以是通过其它接口实现通信连接,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车载通信模组120会被意外唤醒的场景都可以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休眠唤醒方法来降低车载的功耗。
参考图2,图2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休眠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休眠唤醒方法,以运行于图1中的上位机上为例进行描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休眠唤醒方法,包括:
步骤210、当检测到休眠指令时,向车载通信模组发送休眠指示信号,所述休眠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车载通信模组断开与所述上位机的连接,并进入休眠状态。
其中,休眠指令为指示车辆进行休眠的指令。具体的,休眠指令可以通过用户直接输入,也可以是当检测到持续一定时间没有用户操作时自动生成,本实施例对于休眠指令生成的方式不作具体限定。具体的,当上位机检测到休眠指令时,则说明车辆需要进行休眠,此时上位机通过第一通用接口向车载通信模组发送休眠指示信号,车载通信模组在接收到休眠指示信号后断开与上位机的连接,并进入休眠状态。若车载通信模组和上位机通过USB连接,则车载通信模组断开与上位机的连接,可以是控制USB处于挂起状态,则避免了USB唤醒车载通信模组。具体的,USB处于挂起状态,上位机和车载通信模组之间仍然保持通信数据的传输,但USB无法工作的状态。
步骤220、接收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反馈的休眠完成信号,并根据所述休眠完成信号进入休眠状态,所述休眠完成信号是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在进入休眠状态时发送的信号。
其中,休眠完成信号表征车载通信模组已经断开与上位机的连接并进入休眠状态,当上位机接收到休眠完成信号时,上位机进入休眠状态。可选的,上位机可以通过第二通用接口接收车载通信模组发送的休眠完成信号。
步骤230、当检测到唤醒所述上位机的第一唤醒事件时,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及生成第一工作指示信号。
其中,第一唤醒事件是指唤醒上位机,即使上位机从休眠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一唤醒事件可以是表征车辆启动的事件。例如,第一唤醒事件可以是发动机点火的事件、上位机上电的事件等,此处不作限定。在本步骤中,当上位机检测到第一唤醒事件时,上位机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及生成第一工作指示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一工作指示信号包括相互交替的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可选的,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和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需要说明的是,若本实施例存在多个信号均采用相互交替的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则可以调整不同信号的高电平信号的时间和低电平信号的时间,从而将不同的信号区分开。
步骤240、向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发送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车载通信模组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并发起与所述上位机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位机检测到第一唤醒事件时,上位机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及生成第一工作指示信号,并通过第一通用接口向车载通信模组发送第一工作指示信号。车载通信模组在接收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后,车载通信模组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并发起与上位机的连接,则可以重新启用上位机和车载通信模组的功能。若上位机和车载通信模组通过USB连接,则车载通信模组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时,车载通信模组发起与上位机的USB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上位机在检测到第一唤醒事件时,控制上位机和车载通信模组切换至工作状态,并发起与上位机和车载通信模组之间的连接,则可以保证上位机和车载通信模组的功能的正常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位机向车载通信模组发送休眠指示信号,车载通信模组在接收到车载通信模组后断开与上位机的连接,并进入休眠状态,并在上位机接收的信号为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反馈的休眠完成信号时,进入休眠状态,以及上位机当检测到唤醒所述上位机的第一唤醒事件时,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及生成第一工作指示信号,向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发送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车载通信模组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并发起与所述上位机的连接,避免了车载通信模组进入休眠后被意外唤醒而导致功耗较高的问题,以及避免了上位机未进入休眠状态而影响功耗的问题,实现了降低车载功耗。
在本实施例中,车载通信模组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并发起与上位机的连接,可以分为几种情况:车载通信模组处于休眠状态或工作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向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发送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处于休眠状态时,向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发送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以指示所述车载通信模组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并发起与所述上位机的连接。
具体的,若车载通信模组处于休眠状态时,若接收到车载通信模组发送的第一工作指示信号时,则车载通信模组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并发起与上位机的连接。此时,车载通信模组还可以向上位机发送唤醒完成信号,则上位机根据唤醒完成信号则可以确定车载通信模组完成唤醒了。若在设定时间内上位机未接收到车载通信模组发送的唤醒完成信号时,则上位机重新向车载通信模块发送唤醒完成信号。
当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处于工作状态时,向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发送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以指示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发起与所述上位机的连接。
具体的,若车载通信模组处于工作状态,则接受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时,则车载通信模组直接发起与上位机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发起与上位机的连接,若上位机与车载通信模组通过USB连接,则车载通信模组发起与上位机的连接,可以是控制USB退出挂起状态,则USB可以正常工作。
参考图3,图3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休眠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提供了另一种休眠唤醒方法,包括:
步骤310、当检测到休眠指令时,向车载通信模组发送休眠指示信号,所述休眠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车载通信模组断开与所述上位机的连接,并进入休眠状态。
本步骤可以参考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不作赘述。
步骤320、接收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反馈的休眠完成信号,并根据所述休眠完成信号进入休眠状态,所述休眠完成信号是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在进入休眠状态时发送的信号。
本步骤可以参考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不作赘述。
步骤330、当检测到唤醒所述上位机的第一唤醒事件时,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及生成第一工作指示信号。
本步骤可以参考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不作赘述。
步骤340、向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发送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车载通信模组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并发起与所述上位机的连接。
本步骤可以参考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不作赘述。
步骤350、当在预设时间内未检测到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反馈的休眠完成信号时,重新向车载通信模组发送所述休眠指示信号。
其中,预设时间是指一个预先设定的时间,用于触发上位机重新发送休眠指示信号。具体的,从发送休眠指示信号开始计时,当计时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都未检测到车载通信模组反馈的休眠完成信号,则重新发送休眠指示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在预设时间内未检测到车载通信模组反馈的休眠完成信号时,则认为车载通信模组为未断开与上位机的连接和进入休眠状态的至少一种情况,则重新发送休眠指示信号,从而保证车载通信模组断开与上位机的连接,并进入休眠状态,避免车载通信模组未能正常休眠而导致的功耗较高,进一步降低了车载的使用功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的,步骤310、向车载通信模组发送休眠指示信号,包括:
向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发送预设波形信号,所述预设波形信号包括相互交替的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所述预设波形信号作为所述休眠指示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预设波形信号表征上位机发送的休眠指示信号。具体的,预设波形信号包括相互交替的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可选的,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和低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所有信号的形式可以参考休眠指示信号和第一工作指示信号的描述,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通过将相互交替的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作为休眠指示信号,使得休眠指示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强,从而保证车载通信模组能正常接收到休眠指示信号并正确识别,在车载通信模组可以在需要休眠时保证正常休眠,提高了车载通信模组进入休眠的可靠性。
参考图4,图4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休眠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供了另一种休眠唤醒方法,包括:
步骤410、当检测到休眠指令时,向车载通信模组发送休眠指示信号,所述休眠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车载通信模组断开与所述上位机的连接,并进入休眠状态。
本步骤可以参考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不作赘述。
步骤420、接收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反馈的休眠完成信号,并根据所述休眠完成信号进入休眠状态,所述休眠完成信号是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在进入休眠状态时发送的信号。
本步骤可以参考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不作赘述。
步骤430、当检测到唤醒所述上位机的第一唤醒事件时,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及生成第一工作指示信号。
本步骤可以参考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不作赘述。
步骤440、向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发送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车载通信模组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并发起与所述上位机的连接。
本步骤可以参考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不作赘述。
步骤450、接收车载通信模组发送的第二工作指示信号,所述第二工作指示信号是所述车载通信模组检测到唤醒所述车载通信模组的第二唤醒事件时生成的信号。
其中,第二指示信号是指由车载通信模组发送的,用于指示上位机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的信号。第二唤醒事件是指唤醒车载通信模组的事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唤醒事件是指与通信功能相关的事件,例如接听电话、收发短信等事件,此处不作限定。
在本步骤中,具体的,当车载通信模组检测到第二唤醒事件时,车载通信模组生成第二工作指示信号,并通过发送至上位机的第二通用接口。上位机接收到第二指示信号时,则上位机根据第二工作指示信号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工作指示信号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休眠指示信号的描述,本实施例不作赘述。
步骤460、根据所述第二工作指示信号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在本步骤中,上位机根据第二工作指示信号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上位接收到第二工作指示信号后立马进入工作状态,也可以是执行一些判断条件后再确定是否需要进入工作状态,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460、根据所述第二工作指示信号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工作指示信号获取车辆的运行状态;
根据所述运行状态确定是否需要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其中,车辆的运行状态包括停车、熄火和行驶等状态,此处不作具体限定。本实步骤中,上位机在接收到第二工作指示信号时,获取车辆的运行状态,从而根据运行状态确定是否需要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当上位机根据车辆的运行状态确定需要进入状态时才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上位机根据运行状态确定是否需要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避免了上位机在接收到第二工作指示信号时就切换至工作状态而导致功耗较高的问题,进一步降低了车载的功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的,车辆的运行状态包括熄火状态和非熄火状态,根据所述运行状态确定是否需要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的步骤可以包括:
当所述运行状态为熄火状态时,向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发送唤醒拒绝信号,所述唤醒拒绝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停止发送所述第二工作指示信号;
当所述运行状态为非熄火状态时,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及向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发送第三工作指示信号,所述第三工作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车载通信模组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并发起与所述上位机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熄火状态可以是发动机处于停止的状态,或上位机处于掉电的状态等,此处不作限定。非熄火状态可以是除熄火状态以外的状态,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的,若上位机确定出运行状态为熄火状态时,通过第一通用接口向车载通信模组发送唤醒拒绝信号,则车载通信模组接收到唤醒拒绝信号后停止发送第二工作指示信号。若上位机确定出运行状态为非熄火状态,则上位机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并生成第三工作指示信号,通过第一通用接口向车载通信模组发送第三工作指示信号。车载通信模组接收到该第三工作指示信号后,车载通信模组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并发起与上位机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工作指示信号和第三工作指示信号的作用相同,但触发的条件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上位机确定出运行状态为熄火状态时,向车载通信模组发送唤醒拒绝信号,使得车载通信模组停止发送第二工作指示信号,则减少了车载通信模组持续发送第二工作指示信号所带来的功耗,进一步降低了车载产品的功耗。
参考图5,图5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休眠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休眠唤醒方法,以运行于图1中的车载通信模组上为例进行描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供了另一种休眠唤醒方法,包括:
步骤510、接收上位机发送的休眠指示信号,所述休眠指示信号是所述上位机当检测到休眠指令时生成的信号。
本步骤可以参考上述任意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不作赘述。
步骤520、根据所述休眠指示信号断开与所述上位机的连接,并进入休眠状态,以及向所述上位机反馈休眠完成信号,所述休眠完成信号用于指示所述上位机进入休眠状态。
本步骤可以参考上述任意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不作赘述。
步骤530、接收所述上位机发送的第一工作指示信号,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在所述上位机检测到唤醒所述上位机的第一唤醒事件时生成。
本步骤可以参考上述任意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不作赘述。
步骤540、根据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与所述上位机的连接。
本步骤可以参考上述任意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不作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车载通信模组在接收到上位机发送的休眠指示信号后,断开与上位机的连接以及进入休眠状态,并在进入休眠状态后向上位机反馈休眠完成信号,则上位机在接收到休眠完成信号后也进入休眠状态,避免了车载通信模组进入休眠后被USB以外唤醒而导致功耗较高的问题,以及避免了上位机未进入休眠状态而影响功耗的问题,实现了降低车载功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休眠唤醒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唤醒所述车载通信模组的第二唤醒事件时,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当所述第二唤醒事件为需要与所述上位机进行交互的目标唤醒事件时,生成第二工作指示信号;
向所述上位机发送所述第二工作指示信号,所述第二工作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所述上位机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促使所述上位机与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共同对所述第二唤醒事件进行处理;
当所述第二唤醒事件为非目标唤醒事件时,在工作状态下对所述第二唤醒事件进行处理,并在所述第二唤醒事件处理完成后恢复休眠状态。
其中,第二唤醒事件是指唤醒车载通信模组的事件。目标唤醒事件是指第二唤醒事件中,需要车载通信模组和上位机交互以共同处理的唤醒事件。非目标唤醒事件是指第二唤醒事件中,除目标唤醒事件以外的唤醒事件。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唤醒时间可以是需要实时处理的事件。在本实施例中,若第二唤醒事件为目标唤醒事件,则车载通信模组生成第二工作指示信号,上位机接收到该第二工作指示信号后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则车载通信模组发起与上位机的连接后,上位机和车载通信模组可以共同对第二唤醒事件进行处理。若第二唤醒事件为非目标唤醒事件,则车载通信模组在工作状态下单独对第二唤醒事件进行处理,并在第二唤醒事件处理完成后恢复休眠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的,也可以是在单独对第二唤醒事件处理完成后不进入休眠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车载通信模组在工作状态下单独对第二唤醒事件进行处理后恢复休眠状态,可以进一步降低车载功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目标唤醒事件可以是接听电话等事件。可选的,非目标唤醒事件可以是接收短信的。以非目标唤醒事件为接收短信为例,当车载通信模组接收到短信时,考虑到不需要上位机参与,则车载通信模组先将短信进行存储,当上位机唤醒时,将存储的短信发送至上位机进行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确定第二唤醒事件是否为目标唤醒事件,并在第二唤醒事件为非目标唤醒事件时不唤醒上位机,避免了随意唤醒上位机导致功耗的升高,进一步降低了车载功耗。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图5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图5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参考图6,图6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休眠唤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休眠唤醒装置,以运行于图1中的上位机上为例进行描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休眠唤醒装置,包括第一发送模块610、第一接收模块620和第一状态切换模块630,其中:
第一发送模块610,用于当检测到休眠指令时,向车载通信模组发送休眠指示信号,所述休眠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车载通信模组断开与所述上位机的连接,并进入休眠状态;
第一接收模块620,用于接收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反馈的休眠完成信号,并根据所述休眠完成信号进入休眠状态,所述休眠完成信号是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在进入休眠状态时发送的信号;
第一状态切换模块630,用于当检测到唤醒所述上位机的第一唤醒事件时,从休眠第一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及生成第一工作指示信号;
该第一发送模块610还用于向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发送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车载通信模组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并发起与所述上位机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工作指示信号包括相互交替的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610还用于当在预设时间内未检测到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反馈的休眠完成信号时,重新向车载通信模组发送所述休眠指示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610具体用于向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发送预设波形信号,所述预设波形信号包括相互交替的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所述预设波形信号作为所述休眠指示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收模块620还用于接收车载通信模组发送的第二工作指示信号,所述第二工作指示信号是所述车载通信模组检测到唤醒所述车载通信模组的第二唤醒事件时生成的信号,所述第一状态切换模块63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工作指示信号从休眠第一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状态切换模块630包括:
运行状态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工作指示信号获取车辆的运行状态;
第一状态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运行状态确定是否需要从休眠第一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状态切换单元包括:
第一发送子单元,用于当所述运行状态为熄火状态时,向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发送唤醒拒绝信号,所述唤醒拒绝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停止发送所述第二工作指示信号;
第一状态切换子单元,用于当所述运行状态为非熄火状态时,从休眠第一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该第一发送子单元还用于向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发送第三工作指示信号,所述第三工作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车载通信模组从休眠第一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并发起与所述上位机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发送模块610具体用于当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处于休眠状态时,向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发送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以指示所述车载通信模组从休眠第一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并发起与所述上位机的连接;当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处于工作状态时,向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发送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以指示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发起与所述上位机的连接。
参考图7,图7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休眠唤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休眠唤醒装置,以运行于图1中的车载通信模组上为例进行描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提供了另一种休眠唤醒装置,包括第二接收模块710、第二状态切换模块720和连接发起模块730,其中:
第二接收模块710,用于接收上位机发送的休眠指示信号,所述休眠指示信号是所述上位机当检测到休眠指令时生成的信号;
第二状态切换模块720,用于根据所述休眠指示信号断开与所述上位机的连接以及进入休眠状态,向所述上位机反馈休眠完成信号,所述休眠完成信号用于指示所述上位机进入休眠状态;
该第二接收模块710还用于接收所述上位机发送的第一工作指示信号,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在所述上位机检测到唤醒所述上位机的第一唤醒事件时生成;
连接发起模块73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与所述上位机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状态切换模块720还用于当检测到唤醒所述车载通信模组的第二唤醒事件时,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该装置还包括:
信号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唤醒事件为需要与所述上位机进行交互的目标唤醒事件时,生成第二工作指示信号;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上位机发送所述第二工作指示信号,所述第二工作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所述上位机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促使所述上位机与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共同对所述第二唤醒事件进行处理;
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唤醒事件为非目标唤醒事件时,在工作状态下对所述第二唤醒事件进行处理,并在所述第二唤醒事件处理完成后恢复休眠状态。
关于休眠唤醒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休眠唤醒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休眠唤醒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上位机,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载通信模组,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位机和车载通信模组。其中,上位机可以参考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不作赘述。车载通信模组可以参考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不作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理想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征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描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休眠唤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辆的上位机,所述上位机与车载通信模组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休眠指令时,向车载通信模组发送休眠指示信号,所述休眠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车载通信模组断开与所述上位机的连接,并进入休眠状态;
接收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反馈的休眠完成信号,并根据所述休眠完成信号进入休眠状态,所述休眠完成信号是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在进入休眠状态时发送的信号;
当检测到唤醒所述上位机的第一唤醒事件时,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及生成第一工作指示信号;
向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发送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车载通信模组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并发起与所述上位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在预设时间内未检测到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反馈的休眠完成信号时,重新向车载通信模组发送所述休眠指示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发送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包括:
当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处于休眠状态时,向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发送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以指示所述车载通信模组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并发起与所述上位机的连接;
当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处于工作状态时,向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发送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以指示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发起与所述上位机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包括相互交替的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车载通信模组发送的第二工作指示信号,所述第二工作指示信号是所述车载通信模组检测到唤醒所述车载通信模组的第二唤醒事件时生成的信号;
根据所述第二工作指示信号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6.一种休眠唤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载通信模组,所述车载通信模组与车辆的上位机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上位机发送的休眠指示信号,所述休眠指示信号是所述上位机当检测到休眠指令时生成的信号;
根据所述休眠指示信号断开与所述上位机的连接并进入休眠状态,以及向所述上位机反馈休眠完成信号,所述休眠完成信号用于指示所述上位机进入休眠状态;
接收所述上位机发送的第一工作指示信号,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在所述上位机检测到唤醒所述上位机的第一唤醒事件时生成;
根据所述第一工作指示信号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并发起与所述上位机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唤醒所述车载通信模组的第二唤醒事件时,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当所述第二唤醒事件为需要与所述上位机进行交互的目标唤醒事件时,生成第二工作指示信号;
向所述上位机发送所述第二工作指示信号,所述第二工作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所述上位机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促使所述上位机与所述车载通信模组共同对所述第二唤醒事件进行处理;
当所述第二唤醒事件为非目标唤醒事件时,在工作状态下对所述第二唤醒事件进行处理,并在所述第二唤醒事件处理完成后恢复休眠状态。
8.一种上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9.一种车载通信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6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位机,所述上位机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车载通信模组,所述车载通信模组与所述上位机连接,所述车载通信模组用于执行权利要求6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0317609.1A 2021-03-25 2021-03-25 休眠唤醒方法、上位机、车载通信模组和通信系统 Active CN1131945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7609.1A CN113194524B (zh) 2021-03-25 2021-03-25 休眠唤醒方法、上位机、车载通信模组和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7609.1A CN113194524B (zh) 2021-03-25 2021-03-25 休眠唤醒方法、上位机、车载通信模组和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94524A true CN113194524A (zh) 2021-07-30
CN113194524B CN113194524B (zh) 2023-06-02

Family

ID=76973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7609.1A Active CN113194524B (zh) 2021-03-25 2021-03-25 休眠唤醒方法、上位机、车载通信模组和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9452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7823A (zh) * 2021-11-11 2022-03-11 合肥欣奕华智能机器有限公司 机器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12618A (zh) * 2021-12-09 2022-04-12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联网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002881A (zh) * 2022-04-24 2022-09-02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上位机唤醒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42877A (zh) * 2022-07-27 2022-12-06 云南保利天同水下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功耗的方法、装置、处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66999A (zh) * 2023-04-14 2023-07-21 镁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oc芯片的唤醒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60335A (ja) * 2004-03-09 2005-09-22 Denso Corp 車載通信機
JP2008028448A (ja) * 2006-07-18 2008-02-07 Denso Corp 車載通信機
CN101498964A (zh) * 2009-02-04 2009-08-05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调制解调装置、系统和休眠/唤醒方法以及终端
CN101938818A (zh) * 2010-08-30 2011-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usb的双向唤醒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184070A (zh) * 2016-07-13 2016-12-07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555947A (zh) * 2020-04-22 2020-08-18 中冶南方(武汉)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mcu低功耗休眠唤醒系统
WO2021033677A1 (ja) * 2019-08-21 2021-02-25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60335A (ja) * 2004-03-09 2005-09-22 Denso Corp 車載通信機
JP2008028448A (ja) * 2006-07-18 2008-02-07 Denso Corp 車載通信機
CN101498964A (zh) * 2009-02-04 2009-08-05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调制解调装置、系统和休眠/唤醒方法以及终端
CN101938818A (zh) * 2010-08-30 2011-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usb的双向唤醒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184070A (zh) * 2016-07-13 2016-12-07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21033677A1 (ja) * 2019-08-21 2021-02-25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表示装置
CN111555947A (zh) * 2020-04-22 2020-08-18 中冶南方(武汉)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mcu低功耗休眠唤醒系统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7823A (zh) * 2021-11-11 2022-03-11 合肥欣奕华智能机器有限公司 机器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167823B (zh) * 2021-11-11 2023-11-14 合肥欣奕华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机器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12618A (zh) * 2021-12-09 2022-04-12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联网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312618B (zh) * 2021-12-09 2023-12-26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联网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002881A (zh) * 2022-04-24 2022-09-02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上位机唤醒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07187A1 (zh) * 2022-04-24 2023-11-02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上位机唤醒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42877A (zh) * 2022-07-27 2022-12-06 云南保利天同水下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功耗的方法、装置、处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42877B (zh) * 2022-07-27 2023-09-05 云南保利天同水下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功耗的方法、装置、处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66999A (zh) * 2023-04-14 2023-07-21 镁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oc芯片的唤醒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466999B (zh) * 2023-04-14 2024-02-09 镁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oc芯片的唤醒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94524B (zh) 2023-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94524B (zh) 休眠唤醒方法、上位机、车载通信模组和通信系统
US10131246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in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CN109421541B (zh) 基于唤醒源的电动汽车上电方法
US5291542A (en) Mobile telephone having a power-conserving subroutine
US8407495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or and power supply method for an information processor
CN106358273B (zh) 一种低功耗通信装置
US9889762B2 (en) Control system for charging vehicle battery in response to an unstable state
CN109887143B (zh) 用于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智能门锁
US728983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hicle module wake up in response to communication activity
CN111103963A (zh) 指纹模块启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5599706A (zh) 一种智能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待机管理方法及系统
US9586544B2 (en) Power source system device
US20220209560A1 (en) Low-cost task specific device scheduling system
CN113448302A (zh) 一种车辆控制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
CN114035477A (zh) 一种设备唤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395018B (zh) 一种方向控制应用启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11774A (zh) 一种驱动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6331231A (zh) 车载终端、自动驾驶车辆、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259904B (zh) 一种船用网络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56266A (zh) 汽车熄火时应用系统的关机方法及系统
CN109272620B (zh) 无钥匙系统备份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05446912A (zh) 一种cpu通过hsic总线接口控制wifi模块的方法及装置
CN111923747B (zh) 控制处理器工作的方法及系统
CN114237096A (zh) 唤醒芯片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50286272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