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87370A - 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87370A
CN113187370A CN202110119215.5A CN202110119215A CN113187370A CN 113187370 A CN113187370 A CN 113187370A CN 202110119215 A CN202110119215 A CN 202110119215A CN 113187370 A CN113187370 A CN 1131873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pvc
cutting
sheet body
cl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192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87370B (zh
Inventor
黄本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Zhuoyi Window Deco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Zhuoyi Window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Zhuoyi Window Deco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Zhuoyi Window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1921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873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87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873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873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873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66Devices or accessories for making or mounting lamellar blinds or par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4/00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 B29C44/02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for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4/00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 B29C44/34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4/3415Heating or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4/00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 B29C44/34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4/3442Mixing, kneading or conveying the foamabl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4/00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 B29C44/34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4/36Feeding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C44/38Feeding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into a closed space, i.e. to make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9/00Combinations of shaping technique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main groups B29C39/00 - B29C67/00, e.g. associations of moulding and joining techniques; Apparatus therefore
    • B29C69/001Combinations of shaping technique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main groups B29C39/00 - B29C67/00, e.g. associations of moulding and joining techniques; Apparatus therefore a shaping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cutting, e.g. in parts or slices combined with rearranging and joining the cut par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olding Of Porous Articles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包括生产PVC发泡板的发泡设备;所述发泡装置包括对PVC复合材料的物料进行混合搅拌的搅拌混合装置,对混合搅拌的PVC复合材料进行加热挤出的挤塑出料装置,对PVC挤出料进行冷却定型的定型冷却装置,以及对出料后的PVC发泡板进行切割的成品切割装置;所述搅拌混合装置、挤塑出料装置、定型冷却装置和成品切割装置沿发泡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本发明通过PVC发泡设备自动化加工PVC发泡板,提高PVC发泡板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本发明还提出一种PVC微发泡制备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百叶窗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百叶窗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在阳光特别充足的房间都喜欢安装,尤其在夏天的时候,太阳光照射的特别难受,这时候关上百叶窗,可以遮挡住很多阳光,在办公和看书的时候,关上保护眼睛;当冬天需要阳光照射时,再打开百叶窗。
但是市场上的百叶窗打开后因叶片之间透光的缝隙较小,导致阳光照射进来的范围较小,难以满足需求,叶片无法拆卸,在对叶片进行清洗时十分麻烦,且对百叶窗叶片的加工和安装通常是依赖人工进行,自动化程度较低。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VC微发泡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百叶窗打开后叶片之间透光的缝隙较小,导致阳光照射进来的范围小,难以满足需求,叶片无法拆卸导致清洗叶片十分麻烦,且对百叶窗叶片的加工和安装通常是依赖人工进行,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VC微发泡制备方法,通过PVC 发泡设备加工出PVC发泡板,使后续对PVC发泡板进行加工形成短片体的工序连续高效,提高加工效率,且形成叶片的短片体之间通过布条连接在一起,使短片体之间可以相互折叠和张开,在需要遮挡阳光时,布条呈张紧状态,使叶片的短片体起到遮挡阳光的作用,当布条呈折叠状态,使短片体之间呈折叠状态,提高了相邻叶片之间透光的范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包括生产PVC发泡板的发泡设备;所述发泡装置包括对PVC复合材料的物料进行混合搅拌的搅拌混合装置,对混合搅拌的PVC复合材料进行加热挤出的挤塑出料装置,对PVC挤出料进行冷却定型的定型冷却装置,以及对出料后的PVC发泡板进行切割的成品切割装置;所述搅拌混合装置、挤塑出料装置、定型冷却装置和成品切割装置沿发泡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进一步,还包括将PVC发泡板切割形成长片体的第一切割装置。
进一步,还包括将长片体等分切割成短片体的第二切割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切割装置包括输送长片体的第一输送机构、对长片体进行切割的第一切割机构,以及对短片体进行输送的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一切割机构处于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对长片体进行输送的第一输送部、第二输送部、第三输送部,以及对长片体的位置进行调整的第一调整部;所述调整部设于第一输送部输出端的上方,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输出端和第三输送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输送部处于第三输送部的上方,所述第二输送部和第三输送部之间具有长片体穿过的间隙。
进一步,所述第一调整部包括第一弧形调整件和第二弧形调整件;所述第一弧形调整件和第二弧形调整件具有长片体输入的第一入口和长片体输出的第一出口,从所述第一入口到所述第一出口的宽度尺寸逐渐变小,所述第一出口的宽度尺寸和长片体的宽度尺寸相等。
进一步,所述第一切割机构包括对长片体进行切割的第一切割部,和驱动第一切割部沿长片体宽度方向移动的第一移动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四输送部和第五输送部;所述第四输送部处于第五输送部的上方,所述第四输送部和第五输送部之间具有短片体穿过的间隙。
进一步,还包括将相邻短片体连接起来的片体连接装置。
进一步,所述片体连接装置包括对短片体进行输送的第一输送装置、对短片体的表面进行施胶的施胶装置,以及在施胶位置粘贴布条的布条粘接装置。
进一步,所述布条粘接装置包括在短片体上表面的施胶位置粘贴布条的上布条粘接机构,和在短片体下表面的施胶位置粘贴布条的下布条粘接机构。
进一步,所述上布条粘接机构包括在上表面的一侧进行粘贴布条的第一上布条连接装置,和在上表面的另一侧进行粘贴布条的第二上布条连接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上布条连接装置包括供应布条的第一上供料部,输出布条的第一上输出部,以及对布条进行吸附的第一上吸附部;所述第一上输出部输出布条的输送方向和短片体的输送方向一致。
进一步,所述第一上输出部包括对布条进行输送的第一上输送件和第二上输送件。
进一步,所述第一上吸附部包括承载布条的第一上吸附台,对布条进行吸附的第一上吸附头,驱动第一上吸附头升降的第一上升降气缸,和驱动第一上吸附头移动的第一上移动气缸。
进一步,所述第一上布条连接装置还包括对布条进行张紧的第一上张紧部。
进一步,所述第二上布条连接装置包括供应布条的第二上供料部,输出布条的第二上输出部,以及对布条进行吸附的第二上吸附部;所述第二上输出部输出布条的输送方向和短片体的输送方向一致。
进一步,所述第二上输出部包括对布条进行输送的第三上输送件和第四上输送件。
进一步,所述第二上吸附部包括承载布条的第二上吸附台,对布条进行吸附的第二上吸附头,驱动第二上吸附头升降的第二上升降气缸,和驱动第二上吸附头移动的第二上移动气缸。
进一步,所述第二上布条连接装置还包括对布条进行张紧的第二上张紧部。
进一步,所述下布条粘接机构包括在下表面的一侧进行粘贴布条的第一下布条连接装置,和在下表面的另一侧进行粘贴布条的第二下布条连接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下布条连接装置包括供应布条的第一下供料部,输出布条的第一下输出部,以及对布条进行吸附的第一下吸附部;所述第一下输出部输出布条的输送方向和短片体的输送方向一致。
进一步,所述第一下输出部包括对布条进行输送的第一下输送件和第二下输送件。
进一步,所述第一下吸附部包括承载布条的第一下吸附台,对布条进行吸附的第一下吸附头,驱动第一下吸附头升降的第一下升降气缸,和驱动第一下吸附头移动的第一下移动气缸。
进一步,所述第一下布条连接装置还包括对布条进行张紧的第一下张紧部。
进一步,所述第二下布条连接装置包括供应布条的第二下供料部,输出布条的第二下输出部,以及对布条进行吸附的第二下吸附部;所述第二下输出部输出布条的输送方向和短片体的输送方向一致。
进一步,所述第二下输出部包括对布条进行输送的第三下输送件和第四下输送件。
进一步,所述第二下吸附部包括承载布条的第二下吸附台,对布条进行吸附的第二下吸附头,驱动第二下吸附头升降的第二下升降气缸,和驱动第二下吸附头移动的第二下移动气缸。
进一步,所述第二下布条连接装置还包括对布条进行张紧的第二下张紧部。
进一步,所述施胶装置包括对短片体的上表面进行施胶的上施胶机构,和对短片体的下表面进行施胶的下施胶机构。
进一步,所述上施胶机构包括对短片体上表面的一侧进行施胶的第一上施胶部,和对短片体上表面的另一侧进行施胶的第二上施胶部;所述第一上施胶部和第二上施胶部分处第一输送装置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下施胶机构包括对短片体下表面的一侧进行施胶的第一下施胶部,和对短片体下表面的另一侧进行施胶的第二下施胶部;所述第一下施胶部和第二下施胶部分处第一输送装置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片体连接装置还包括对短片体上的布条和胶进行热合的第一热合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热合装置包括对短片体的一侧进行热合的第一热合机构,和对短片体的另一侧进行热合的第二热合机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热合机构包括对短片体的上表面进行热合的第一上热合部,以及对短片体的下表面进行热合的第一下热合部,所述第一上热合部和第一下热合部具有短片体穿过的间隙;所述第二热合机构包括对短片体的上表面进行热合的第二上热合部,以及对短片体的下表面进行热合的第二下热合部,所述第二上热合部和第二下热合部具有短片体穿过的间隙。
进一步,所述第一上热合部包括第一上热合辊和第二上热合辊;所述第一上热合辊和第二上热合辊与短片体的上表面滚动连接,所述第一上热合辊和第二上热合辊内设有电加热器;所述第一下热合部包括第一下热合辊和第二下热合辊;所述第一下热合辊和第二下热合辊与短片体的下表面滚动连接,所述第一下热合辊和第二下热合辊内设有电加热器;所述第二上热合部包括第三上热合辊和第四上热合辊;所述第三上热合辊和第四上热合辊与短片体的上表面滚动连接,所述第三上热合辊和第四上热合辊内设有电加热器;所述第二下热合部包括第三下热合辊和第四下热合辊;所述第三下热合辊和第四下热合辊与短片体的下表面滚动连接,所述第三下热合辊和第四下热合辊内设有电加热器。
进一步,所述片体连接装置还包括对相邻短片体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切割形成独立叶片的第三切割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三切割装置包括第三切割部,和驱动第三切割部向下运动的第一升降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片体连接装置还包括对短片体上的布条和胶进行再次热合的第二热合装置;所述第一热合装置、第三切割装置和第二热合装置沿短片体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进一步,第二热合装置包括对短片体的一侧进行热合的第三热合机构,和对短片体的另一侧进行热合的第四热合机构。
进一步,所述第三热合机构包括对短片体的上表面进行热合的第三上热合部,以及对短片体的下表面进行热合的第三下热合部,所述第三上热合部和第三下热合部具有短片体穿过的间隙;所述第四热合机构包括对短片体的上表面进行热合的第四上热合部,以及对短片体的下表面进行热合的第四下热合部,所述第四上热合部和第四下热合部具有短片体穿过的间隙。
进一步,所述第三上热合部包括第五上热合辊和第六上热合辊;所述第五上热合辊和第六上热合辊与短片体的上表面滚动连接,所述第五上热合辊和第六上热合辊内设有电加热器;所述第三下热合部包括第五下热合辊和第六下热合辊;所述第五下热合辊和第六下热合辊与短片体的下表面滚动连接,所述第五下热合辊和第六下热合辊内设有电加热器;所述第四上热合部包括第七上热合辊和第八上热合辊;所述第七上热合辊和第八上热合辊与短片体的上表面滚动连接,所述第七上热合辊和第八上热合辊内设有电加热器;所述第四下热合部包括第七下热合辊和第八下热合辊;所述第七下热合辊和第八下热合辊与短片体的下表面滚动连接,所述第七下热合辊和第八下热合辊内设有电加热器。
进一步,还包括将短片体转移到第一输送装置上的转移装置。
进一步,所述转移装置包括对短片体进行输送的转移输送部,以及将短片体吸附放置于第一输送装置上的第一吸附装置。
进一步,还包括对叶片进行装配的叶片装配装置。
进一步,所述叶片装配装置包括安装叶片的叶片安装架,抓取叶片进行装配的抓取装置,和辅助装配的辅助装置。
进一步,所述叶片安装架包括连接叶片的叶片连接装置,和承载叶片连接装置的承载架。
进一步,所述叶片连接装置包括与叶片的一端插接的第一插接机构,以及与叶片的另一端插接的第二插接机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插接机构包括与叶片长边的一侧插接的第一插接部,以及与叶片长边的另一侧插接的第二插接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插接部包括多个与各叶片一一对应的第一插接件;多个第一插接件从上到下等间距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插接件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插接块和第二插接块;第一插接块和第二插接块分别铰接于第一安装座的上表面,第一插接块和第二插接块与第一安装座的铰接处设有扭簧,所述第一插接块和第二插接块平行设置,第一插接块和第二插接块之间形成叶片插入的第一插接槽,第一插接块和第二插接块的内侧壁分别形成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插接块和第二插接块的外侧壁分别形成第一按压凸起。
进一步,所述第二插接部包括多个与各叶片一一对应的第二插接件;多个第二插接件从上到下等间距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插接件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三插接块和第四插接块;第三插接块和第四插接块分别铰接于第二安装座的上表面,第三插接块和第四插接块与第二安装座的铰接处设有扭簧,所述第三插接块和第四插接块平行设置,第三插接块和第四插接块之间形成叶片插入的第二插接槽,第三插接块和第四插接块的内侧壁分别形成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三插接块和第四插接块的外侧壁分别形成第二按压凸起。
进一步,所述第二插接机构包括与叶片另一长边的一侧插接的第三插接部,以及与叶片另一长边的另一侧插接的第四插接部。
进一步,所述第三插接部包括多个与各叶片一一对应的第三插接件;多个第三插接件从上到下等间距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三插接件包括第三安装座、第五插接块和第六插接块;第五插接块和第六插接块分别铰接于第三安装座的上表面,第五插接块和第六插接块与第三安装座的铰接处设有扭簧,所述第五插接块和第六插接块平行设置,第五插接块和第六插接块之间形成叶片插入的第三插接槽,第五插接块和第六插接块的内侧壁分别形成第三限位凸起,所述第五插接块和第六插接块的外侧壁分别形成第三按压凸起。
进一步,所述第四插接部包括多个与各叶片一一对应的第四插接件;多个第四插接件从上到下等间距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四插接件包括第四安装座、第七插接块和第八插接块;第七插接块和第八插接块分别铰接于第四安装座的上表面,第七插接块和第八插接块与第四安装座的铰接处设有扭簧,所述第七插接块和第八插接块平行设置,第七插接块和第八插接块之间形成叶片插入的第四插接槽,第七插接块和第八插接块的内侧壁分别形成第四限位凸起,所述第七插接块和第八插接块的外侧壁分别形成第四按压凸起。
进一步,所述叶片安装架还包括驱动第一插接机构升降的第二升降驱动装置,和对第二插接机构进行固定的固定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升降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第一插接部升降的第一升降部,和驱动第二插接部升降的第二升降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升降部包括多个与各第一插接件一一对应的第一铰接轴,第一连接绳,第二连接绳,第一上转动轮,第二上转动轮,第一下转动轮和第二下转动轮;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形成第一铰接孔,所述第一铰接孔的轴线与叶片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多个所述第一铰接轴分别穿过对应的第一铰接孔与第一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绳的一端依次穿过多个第一铰接轴的一侧并缠绕第一上转动轮和第一下转动轮与第一连接绳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连接绳的一端依次穿过多个第一铰接轴的另一侧并缠绕第二上转动轮和第二下转动轮与第二连接绳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第二升降部包括多个与各第二插接件一一对应的第二铰接轴,第三连接绳,第四连接绳,第三上转动轮,第四上转动轮,第三下转动轮和第四下转动轮;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形成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二铰接孔的轴线与叶片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多个所述第二铰接轴分别穿过对应的第二铰接孔与第二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绳的一端依次穿过多个第二铰接轴的一侧并缠绕第三上转动轮和第三下转动轮与第三连接绳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所述第四连接绳的一端依次穿过多个第二铰接轴的另一侧并缠绕第四上转动轮和第四下转动轮与第四连接绳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承载架包括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第一上连接部、第二上连接部、第一下连接部、第二下连接部、第一转动电机和第二转动电机;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穿过第一上转动轮、第二上转动轮、第三上转动轮和第四上转动轮并转动连接于第二上连接部,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上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穿过第一下转动轮、第二下转动轮、第三下转动轮和第四下转动轮并转动连接于第二下连接部,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下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一转动杆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二转动杆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与第三插接部相连接的第一固定部,与第四插接部相连接的第二固定部,以及连接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固定架体。
进一步,所述固定架体包括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连接于第一上连接部和第二上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二固定杆连接于第一下连接部和第二下连接部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多个与各第三插接件一一对应的第三铰接轴,第一固定绳和第二固定绳;所述第三安装座上形成第三铰接孔,所述第三铰接孔的轴线与第一铰接孔的轴线平行设置,多个所述第三铰接轴分别穿过对应的第三铰接孔与第三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绳的一端依次穿过多个第三铰接轴的一侧并连接于第二固定杆上,第一固定绳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固定杆上,所述第二固定绳的一端依次穿过多个第三铰接轴的另一侧并连接于第二固定杆上,第二固定绳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固定杆上。
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多个与各第四插接件一一对应的第四铰接轴,第三固定绳和第四固定绳;所述第四安装座上形成第四铰接孔,所述第四铰接孔的轴线与第一铰接孔的轴线平行设置,多个所述第四铰接轴分别穿过对应的第四铰接孔与第四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固定绳的一端依次穿过多个第四铰接轴的一侧并连接于第二固定杆上,第三固定绳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固定杆上,所述第四固定绳的一端依次穿过多个第四铰接轴的另一侧并连接于第二固定杆上,第四固定绳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固定杆上。
进一步,所述抓取装置包括对叶片进行吸附的第三吸附部。
进一步,所述抓取装置还包括驱动第三吸附部沿预定的估计移动的第二移动驱动装置,和驱动第三吸附部在第一输送装置和叶片安装架之间转动的第一旋转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辅助装置包括辅助叶片装配在第一插接机构的第一辅助机构,和辅助叶片装配在第二插接机构上的第二辅助机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辅助机构包括夹持第一插接件的第一夹持装置,和夹持第二插接件的第二夹持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手,驱动第一夹持手伸缩的第一伸缩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夹持手旋转的第二旋转驱动装置,以及驱动第一夹持手沿高度方向移动的第三移动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包括第二夹持手,驱动第二夹持手伸缩的第二伸缩驱动装置,驱动第二夹持手旋转的第三旋转驱动装置,以及驱动第二夹持手沿高度方向移动的第四移动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辅助机构包括夹持第三插接件的第三夹持装置,和夹持第四插接件的第四夹持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三夹持装置包括第三夹持手,驱动第三夹持手伸缩的第三伸缩驱动装置,驱动第三夹持手旋转的第四旋转驱动装置,以及驱动第三夹持手沿高度方向移动的第五移动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四夹持装置包括第四夹持手,驱动第四夹持手伸缩的第四伸缩驱动装置,驱动第四夹持手旋转的第五旋转驱动装置,以及驱动第四夹持手沿高度方向移动的第六移动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叶片装配装置还包括对叶片安装架进行夹持固定的架体夹持装置。
一种PVC微发泡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PVC复合材料搅拌均匀;
(2)将混合均匀的PVC复合材料的物料加热发泡后挤出粘流态的发泡 PVC挤出料;
(3)将发泡PVC挤出料入模定型并冷却,形成PVC发泡板;
(4)对PVC发泡板进行切割,得到成品PVC发泡板;
(5)对成品PVC发泡板进行切割,形成短片体;
(6)对多个短片体进行连接,形成叶片;
(7)将叶片逐一装配在叶片安装架上;
在步骤(1)中,通过搅拌混合装置对PVC符合材料进行搅拌;
在步骤(2)中,通过挤塑出料装置将混合均匀的PVC复合材料挤出形成发泡PVC挤出料;
在步骤(3)中,通过定型冷却装置将发泡PVC挤出料入模定型并冷却;
在步骤(4)中,通过成品切割装置对PVC发泡板的边角进行切割,使边角平齐。
进一步,在步骤(5)中,通过第一切割装置将PVC发泡板逐一切割成厚度相等的长片体,再通过第二切割装置将长片体等分切割成多段短片体;第一输送机构将长片体输送到第一切割机构处,第一切割机构对长片体进行切割形成短片体,第二输送机构将短片体逐一输出。
进一步,在步骤(6)中,将短片体等间距整齐地输送到第一输送装置上,第一输送装置对短片体匀速输送,施胶装置的上施胶机构对短片体上表面的两侧喷涂粘性胶,下施胶机构对短片体下表面的两侧喷涂粘性胶,布条粘接装置的上布条粘接机构沿短片体的输送方向,将布条连续粘接于短片体上表面的两侧,下布条粘接机构沿短片体的输送方向,将布条连续粘接于短片体下表面的两侧,使相邻的短片体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一热合装置使布条更牢固地连接于短片体上,第三切割装置对短片体的连接处进行切割,使多个短片体形成一个独立的叶片,第二热合装置对叶片进行热合,使布条的连接效果更好。
进一步,多个短片体的数量为三个,每三个短片体形成一个叶片。
进一步,在步骤(7)中,通过抓取装置对叶片进行抓取,并和辅助装置配合,将叶片装配在叶片安装架上。
进一步,分别对同一块叶片的两条长边的边沿位置进行插接的第一插接件、第二插接件、第三插接件和第四插接件为一组;通过第一辅助机构的第一夹持装置夹持第一插接件,第二夹持装置夹持第二插接件,使第一插接件的第一插接槽向上倾斜,使第二插接件的第二插接槽向上倾斜,第二辅助机构的第三夹持装置夹持第三插接件,第四夹持装置夹持第四插接件,使第三插接件的第三插接槽向下倾斜,第四插接件的第四插接槽向下倾斜,第三吸附部将叶片吸附后,第一旋转驱动装置旋转到叶片安装架的位置,第二移动驱动装置驱动第三吸附部移动到第一插接件、第二插接件、第三插接件和第四插接件之间,与辅助装置配合,使第一插接件、第二插接件、第三插接件和第四插接件分别插接于叶片的四个角点的边沿位置,完成对第一块叶片的装配;辅助装置向下移动夹持住第二组插接件,并配合抓取装置装配第二块叶片,直到第一插接机构和第二插接机构上均装配了叶片。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涉及的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其至少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搅拌混合装置对PVC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挤塑出料装置对混合搅拌后的PVC原料进行加热挤出,定型冷却装置将PVC挤出料进行冷却定型,形成PVC发泡板,最后通过成品切割装置对PVC发泡板的边角进行切割,使PVC发泡板的边角整齐;本发明通过PVC发泡设备自动化加工PVC发泡板,提高PVC发泡板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2.通过第一切割装置将PVC发泡板逐一切割成厚度相等的长片体,再通过第二切割装置将长片体等分切割成多段短片体;第一输送机构将长片体输送到第一切割机构处,第一切割机构对长片体进行切割形成短片体,第二输送机构将短片体逐一输出;提高自动化程度和加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3.将相邻短片体之间通过布条连接在一起,使形成叶片的短片体之间可以相互折叠和张开,在需要遮挡阳光时,布条呈张紧状态,使叶片的短片体起到遮挡阳光的作用,当布条呈折叠状态,使短片体之间呈折叠状态,提高了相邻叶片之间透光的范围。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PVC微发泡制备方法,通过PVC发泡设备加工出PVC 发泡板,使后续对PVC发泡板进行加工形成短片体的工序连续高效,提高加工效率,且形成叶片的短片体之间通过布条连接在一起,使短片体之间可以相互折叠和张开,在需要遮挡阳光时,布条呈张紧状态,使叶片的短片体起到遮挡阳光的作用,当布条呈折叠状态,使短片体之间呈折叠状态,提高了相邻叶片之间透光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涉及一种PVC微发泡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百叶窗关闭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百叶窗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在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二切割装置1,第一输送机构11,第一切割机构12,第二输送机构13,第一输送部111,第二输送部112,第三输送部113,第一调整部114,第一切割部121,第一移动驱动装置122,第四输送部131,第五输送部132,片体连接装置2,第一输送装置21,施胶装置22,布条粘接装置 23,上布条粘接机构231,下布条粘接机构232,第一上布条连接装置2311,第二上布条连接装置2312,第一上供料部23111,第一上输出部23112,第一上吸附部23113,第一上张紧部23114,上施胶机构221,下施胶机构222,第一上施胶部2211,第二上施胶部2212,第一热合装置24,第一热合机构 241,第二热合机构242,第三切割装置25,第二热合装置26,第三热合机构261,第四热合机构262,转移装置3,转移输送部31,第一吸附装置32,叶片装配装置4,叶片安装架41,抓取装置42,辅助装置43,叶片连接装置44,承载架45,第一插接机构441,第二插接机构442,第一插接部443,第二插接部444,第一插接件4431,第一安装座44311,第一插接块44312,第二插接块44313,第一插接槽44314,第一限位凸起44315,第一按压凸起44316,第二插接件4441,第三插接部445,第四插接部446,第三插接件4451,第四插接件4461,第二升降驱动装置46,固定装置47,第一升降部461,第二升降部462,第一铰接轴4611,第一连接绳4612,第二连接绳 4613,第一上转动轮4614,第二上转动轮4615,第一下转动轮4616,第二下转动轮4617,第一转动杆451,第二转动杆452,第一上连接部453,第二上连接部454,第一下连接部455,第二下连接部456,第一固定部471,第二固定部472,固定架体473,第一固定杆4731,第二固定杆4732,第三铰接轴4711,第一固定绳4712,第二固定绳4713,第一辅助机构431,第二辅助机构432,第一夹持装置4311,第二夹持装置4312,第三夹持装置 4321,第四夹持装置4322,第四夹持手43221,第四伸缩驱动装置43222,第五旋转驱动装置43223,第六移动驱动装置43224,架体夹持装置4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的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包括生产PVC发泡板的发泡设备;发泡装置包括对PVC复合材料的物料进行混合搅拌的搅拌混合装置,对混合搅拌的PVC复合材料进行加热挤出的挤塑出料装置,对PVC挤出料进行冷却定型的定型冷却装置,以及对出料后的PVC发泡板进行切割的成品切割装置;搅拌混合装置、挤塑出料装置、定型冷却装置和成品切割装置沿发泡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这样,通过搅拌混合装置对PVC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挤塑出料装置对混合搅拌后的PVC原料进行加热挤出,定型冷却装置将PVC挤出料进行冷却定型,形成PVC发泡板,最后通过成品切割装置对PVC发泡板的边角进行切割,使PVC发泡板的边角整齐;本发明通过PVC发泡设备自动化加工 PVC发泡板,提高PVC发泡板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具体地,挤塑出料装置选用挤塑机,将添加有发泡剂的PVC物料进行加热发泡,之后挤出粘流态的发泡PVC挤出料;将发泡PVC挤出料送入预设形状和规格的模具中进行定型和定厚,冷却后得到PVC发泡板,冷却后通过成品切割装置将PVC发泡板进行切割,得到PVC发泡板成品,用于后续加工成百叶窗的叶片。
优选地,为了便于加工叶片,还包括将PVC发泡板切割形成长片体的第一切割装置。
优选地,还包括将长片体等分切割成短片体的第二切割装置1。通过第一切割装置将PVC发泡板逐一切割成厚度相等的长片体,再通过第二切割装置1将长片体等分切割成多段短片体;第一输送机构11将长片体输送到第一切割机构12处,第一切割机构12对长片体进行切割形成短片体,第二输送机构13将短片体逐一输出;提高自动化程度和加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多个短片体之间柔性连接,使短片体之间可以折叠和展开;具体地,多个短片体的数量为三个。
优选地,第二切割装置1包括输送长片体的第一输送机构11、对长片体进行切割的第一切割机构12,以及对短片体进行输送的第二输送机构13;第一切割机构12处于第一输送机构11和第二输送机构13之间。通过第一输送机构11输送长片体,将长片体输送到第一切割机构12的切割工位上,将长片体等分切割成多段短片体,第二输送机构13将短片体输出。
优选地,为了提高切割精度,第一输送机构11包括对长片体进行输送的第一输送部111、第二输送部112、第三输送部113,以及对长片体的位置进行调整的第一调整部114;调整部设于第一输送部111输出端的上方,第一输送部111的输出端和第三输送部113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二输送部 112处于第三输送部113的上方,第二输送部112和第三输送部113之间具有长片体穿过的间隙。长片体在第一输送部111上输送,经过第一调整部 114将长片体调整到适合加工的位置后,穿过第二输送部112和第三输送部 113之间的间隙,第二输送部112和第三输送部113在对长片体进行输送的过程中将长片体夹紧,使第一切割机构12切割的时候更稳定。
优选地,为了便于长片体进行切割,第一调整部114包括第一弧形调整件和第二弧形调整件;第一弧形调整件和第二弧形调整件具有长片体输入的第一入口和长片体输出的第一出口,从第一入口到第一出口的宽度尺寸逐渐变小,第一出口的宽度尺寸和长片体的宽度尺寸相等。
优选地,第一切割机构12包括对长片体进行切割的第一切割部121,和驱动第一切割部121沿长片体宽度方向移动的第一移动驱动装置122。第一切割部121包括圆盘锯片和切割电机;切割电机的输出端和圆盘锯片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一移动驱动装置122驱动第一切割部121移动,切割电机驱动圆盘锯片转动对长片体进行切割,具体地,第一移动驱动装置122为气缸驱动。
优选地,为了提高短片体的输送稳定性,第二输送机构13包括第四输送部131和第五输送部132;第四输送部131处于第五输送部132的上方,第四输送部131和第五输送部132之间具有短片体穿过的间隙。
优选地,为了提高叶片加工效率,还包括将相邻短片体连接起来的片体连接装置2。
优选地,片体连接装置2包括对短片体进行输送的第一输送装置21、对短片体的表面进行施胶的施胶装置22,以及在施胶位置粘贴布条的布条粘接装置23。通过第一输送装置21对短片体进行输送,施胶装置22和布条粘接装置23将相邻短片体之间通过布条连接起来;施胶装置22在短片体的上表面的两侧和下表面的两侧施加粘性胶,使布条粘接装置23连续输送布条对相邻的短片体进行粘接,布条的输送方向和短片体的输送方向相同;在相邻短片体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切布处理,使多个短片体形成一个叶片,相邻短片体之间通过布条粘接在一起,使短片体之间可以相互折叠和展开,使叶片和叶片之间的间距变大,提高阳光照射的范围;具体地。短片体在第一输送装置21上等间距输送,第一输送装置21包括第六输送部和第七输送部,第六输送部处于第七输送部的上方,通过第六输送部和第七输送部对短片体进行输送的同时夹紧短片体,便于布条粘接装置23将布条连接到短片体上的稳定性。
优选地,为了提高在短片体上粘贴布条的效率,布条粘接装置23包括在短片体上表面的施胶位置粘贴布条的上布条粘接机构231,和在短片体下表面的施胶位置粘贴布条的下布条粘接机构232。
优选地,为了提高在短片体上粘贴布条的效率,上布条粘接机构231包括在上表面的一侧进行粘贴布条的第一上布条连接装置2311,和在上表面的另一侧进行粘贴布条的第二上布条连接装置2312。
优选地,第一上布条连接装置2311包括供应布条的第一上供料部23111,输出布条的第一上输出部23112,以及对布条进行吸附的第一上吸附部 23113;第一上输出部23112输出布条的输送方向和短片体的输送方向一致。第一上输出部23112持续将第一上供料部23111的布条输出,第一上吸附部23113吸布条,并移动到短片体上表面施胶的位置,在短片体不断向前输送的过程中,第一上吸附部23113吸附的布条连续地将短片体连接起来。
优选地,为了提高输出稳定性,第一上输出部23112包括对布条进行输送的第一上输送件和第二上输送件。具体地,第一上输送件包括第一上输送辊和第二上输送辊,第一上输送辊和第二上输送辊之间具有布条穿过的间隙,第二上输送件包括第三上输送辊和第四上输送辊,第三上输送辊和第四上输送辊之间具有不同穿过的间隙;第一上输送辊、第二上输送辊、第三上输送辊和第四上输送辊均由电机驱动转动,并与布条的表面滚动连接。
优选地,第一上吸附部23113包括承载布条的第一上吸附台,对布条进行吸附的第一上吸附头,驱动第一上吸附头升降的第一上升降气缸,和驱动第一上吸附头移动的第一上移动气缸。第一上吸附台对布条进行支撑,第一上升降气缸驱动第一上吸附头下降对布条进行吸附。第一上移动气缸驱动第一上吸附头移动到短片体并使布条和短片体的上表面接触;具体地,第一吸附头通过真空吸附原理,在第一上吸附头和布条的接触面形成负压,将布条吸附在第一上吸附头上。
优选地,为了使布条平整地输出和平整地粘贴于短片体的表面,第一上布条连接装置2311还包括对布条进行张紧的第一上张紧部23114。
优选地,第二上布条连接装置2312包括供应布条的第二上供料部,输出布条的第二上输出部,以及对布条进行吸附的第二上吸附部;第二上输出部输出布条的输送方向和短片体的输送方向一致。第二上输出部持续将第二上供料部的布条输出,第二上吸附部吸布条,并移动到短片体上表面施胶的位置,在短片体不断向前输送的过程中,第二上吸附部吸附的布条连续地将短片体连接起来。
优选地,第二上输出部包括对布条进行输送的第三上输送件和第四上输送件。具体地,第三上输送件包括第五上输送辊和第六上输送辊,第五上输送辊和第六上输送辊之间具有布条穿过的间隙,第四上输送件包括第七上输送辊和第八上输送辊,第七上输送辊和第八上输送辊之间具有不同穿过的间隙;第五上输送辊、第六上输送辊、第七上输送辊和第八上输送辊均由电机驱动转动,并与布条的表面滚动连接。
优选地,第二上吸附部包括承载布条的第二上吸附台,对布条进行吸附的第二上吸附头,驱动第二上吸附头升降的第二上升降气缸,和驱动第二上吸附头移动的第二上移动气缸。第二上吸附台对布条进行支撑,第二上升降气缸驱动第二上吸附头下降对布条进行吸附。第二上移动气缸驱动第二上吸附头移动到短片体并使布条和短片体的上表面接触;具体地,第二上吸附头通过真空吸附原理,在第二吸附头和布条的接触面形成负压,将布条吸附在第二上吸附头上。
优选地,为了使布条平整地输出和平整地粘贴于短片体的表面,第二上布条连接装置2312还包括对布条进行张紧的第二上张紧部。
优选地,为了提高在短片体上粘贴布条的效率,下布条粘接机构232包括在下表面的一侧进行粘贴布条的第一下布条连接装置,和在下表面的另一侧进行粘贴布条的第二下布条连接装置。
优选地,第一下布条连接装置包括供应布条的第一下供料部,输出布条的第一下输出部,以及对布条进行吸附的第一下吸附部;第一下输出部输出布条的输送方向和短片体的输送方向一致。第一下输出部持续将第一下供料部的布条输出,第一下吸附部吸布条,并移动到短片体下表面施胶的位置,在短片体不断向前输送的过程中,第一下吸附部吸附的布条连续地将短片体连接起来。
优选地,第一下输出部包括对布条进行输送的第一下输送件和第二下输送件。具体地,第一下输送件包括第一下输送辊和第二下输送辊,第一下输送辊和第二下输送辊之间具有布条穿过的间隙,第二下输送件包括第三下输送辊和第四下输送辊,第三下输送辊和第四下输送辊之间具有不同穿过的间隙;第一下输送辊、第二下输送辊、第三下输送辊和第四下输送辊均由电机驱动转动,并与布条的表面滚动连接。
优选地,第一下吸附部包括承载布条的第一下吸附台,对布条进行吸附的第一下吸附头,驱动第一下吸附头升降的第一下升降气缸,和驱动第一下吸附头移动的第一下移动气缸。第一下吸附台对布条进行支撑,第一下升降气缸驱动第一下吸附头上升对布条进行吸附。第一下移动气缸驱动第一下吸附头移动到短片体并使布条和短片体的下表面接触;具体地,第一吸附头通过真空吸附原理,在第一下吸附头和布条的接触面形成负压,将布条吸附在第一下吸附头上。
优选地,为了使布条平整地输出和平整地粘贴于短片体的表面,第一下布条连接装置还包括对布条进行张紧的第一下张紧部。
优选地,第二下布条连接装置包括供应布条的第二下供料部,输出布条的第二下输出部,以及对布条进行吸附的第二下吸附部;第二下输出部输出布条的输送方向和短片体的输送方向一致。第二下输出部持续将第二下供料部的布条输出,第二下吸附部吸布条,并移动到短片体下表面施胶的位置,在短片体不断向前输送的过程中,第二下吸附部吸附的布条连续地将短片体连接起来。
优选地,第二下输出部包括对布条进行输送的第三下输送件和第四下输送件。具体地,第三下输送件包括第五下输送辊和第六下输送辊,第五下输送辊和第六下输送辊之间具有布条穿过的间隙,第四下输送件包括第七下输送辊和第八下输送辊,第七下输送辊和第八下输送辊之间具有不同穿过的间隙;第五下输送辊、第六下输送辊、第七下输送辊和第八下输送辊均由电机驱动转动,并与布条的表面滚动连接。
优选地,第二下吸附部包括承载布条的第二下吸附台,对布条进行吸附的第二下吸附头,驱动第二下吸附头升降的第二下升降气缸,和驱动第二下吸附头移动的第二下移动气缸。第二下吸附台对布条进行支撑,第二下升降气缸驱动第二下吸附头上升对布条进行吸附。第二下移动气缸驱动第二下吸附头移动到短片体并使布条和短片体的下表面接触;具体地,第二下吸附头通过真空吸附原理,在第二吸附头和布条的接触面形成负压,将布条吸附在第二下吸附头上。
优选地,为了使布条平整地输出和平整地粘贴于短片体的表面,第二下布条连接装置还包括对布条进行张紧的第二下张紧部。
优选地,为了提高加工效率,施胶装置22包括对短片体的上表面进行施胶的上施胶机构221,和对短片体的下表面进行施胶的下施胶机构222。
优选地,为了提高加工效率,上施胶机构221包括对短片体上表面的一侧进行施胶的第一上施胶部2211,和对短片体上表面的另一侧进行施胶的第二上施胶部2212;第一上施胶部2211和第二上施胶部2212分处第一输送装置21的两侧。
优选地,为了提高加工效率,下施胶机构222包括对短片体下表面的一侧进行施胶的第一下施胶部,和对短片体下表面的另一侧进行施胶的第二下施胶部;第一下施胶部和第二下施胶部分处第一输送装置21的两侧。
优选地,为了提高布条在短片体上的连接稳定性,片体连接装置2还包括对短片体上的布条和胶进行热合的第一热合装置24。
优选地,为了提高热合效率,第一热合装置24包括对短片体的一侧进行热合的第一热合机构241,和对短片体的另一侧进行热合的第二热合机构 242。
优选地,第一热合机构241包括对短片体的上表面进行热合的第一上热合部,以及对短片体的下表面进行热合的第一下热合部,第一上热合部和第一下热合部具有短片体穿过的间隙;第二热合机构242包括对短片体的上表面进行热合的第二上热合部,以及对短片体的下表面进行热合的第二下热合部,第二上热合部和第二下热合部具有短片体穿过的间隙。当粘接了布条的短片体的一侧经过第一上热合部和第一下热合部之间,短片体的另一侧经过第二上热合部和第二下热合部之间,使布条更紧密地粘附于短片体上,使粘性胶凝固后布条连接更牢固;具体地,粘性胶为热固性胶。
优选地,为了使布条贴合于短片体上,第一上热合部包括第一上热合辊和第二上热合辊;第一上热合辊和第二上热合辊与短片体的上表面滚动连接,第一上热合辊和第二上热合辊内设有电加热器;第一下热合部包括第一下热合辊和第二下热合辊;第一下热合辊和第二下热合辊与短片体的下表面滚动连接,第一下热合辊和第二下热合辊内设有电加热器;第二上热合部包括第三上热合辊和第四上热合辊;第三上热合辊和第四上热合辊与短片体的上表面滚动连接,第三上热合辊和第四上热合辊内设有电加热器;第二下热合部包括第三下热合辊和第四下热合辊;第三下热合辊和第四下热合辊与短片体的下表面滚动连接,第三下热合辊和第四下热合辊内设有电加热器。
优选地,片体连接装置2还包括对相邻短片体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切割形成独立叶片的第三切割装置25。通过第三切割装置25将相邻短片体之间的布条切断,使三个短片体形成一个叶片。
优选地,第三切割装置25包括第三切割部,和驱动第三切割部向下运动的第一升降驱动装置。第一升降驱动装置驱动第三切割部向下运动对布条进行切割;具体地,第三切割部包括处于短片体一侧的第一切刀和第一切割气缸,第一切割气缸的输出端和第一切刀连接在一起,处于短片体另一侧的第二切刀和第二切割气缸,第二切割气缸的输出端和第二切刀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一切割气缸驱动第一切刀向下运动,第二切割气缸驱动第二切刀向下运动,将相邻短片体两侧的布条切断。
优选地,为了使布条更牢固地粘附在短片体上,片体连接装置2还包括对短片体上的布条和胶进行再次热合的第二热合装置26;第一热合装置 24、第三切割装置25和第二热合装置26沿短片体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优选地,为了提高热合效率,第二热合装置26包括对短片体的一侧进行热合的第三热合机构261,和对短片体的另一侧进行热合的第四热合机构 262。
优选地,为了提高热合效率,第三热合机构261包括对短片体的上表面进行热合的第三上热合部,以及对短片体的下表面进行热合的第三下热合部,第三上热合部和第三下热合部具有短片体穿过的间隙;第四热合机构 262包括对短片体的上表面进行热合的第四上热合部,以及对短片体的下表面进行热合的第四下热合部,第四上热合部和第四下热合部具有短片体穿过的间隙。
优选地,为了提高热合效率,第三上热合部包括第五上热合辊和第六上热合辊;第五上热合辊和第六上热合辊与短片体的上表面滚动连接,第五上热合辊和第六上热合辊内设有电加热器;第三下热合部包括第五下热合辊和第六下热合辊;第五下热合辊和第六下热合辊与短片体的下表面滚动连接,第五下热合辊和第六下热合辊内设有电加热器;第四上热合部包括第七上热合辊和第八上热合辊;第七上热合辊和第八上热合辊与短片体的上表面滚动连接,第七上热合辊和第八上热合辊内设有电加热器;第四下热合部包括第七下热合辊和第八下热合辊;第七下热合辊和第八下热合辊与短片体的下表面滚动连接,第七下热合辊和第八下热合辊内设有电加热器。
优选地,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和自动化程度,还包括将短片体转移到第一输送装置21上的转移装置3。
优选地,转移装置3包括对短片体进行输送的转移输送部31,以及将短片体吸附放置于第一输送装置21上的第一吸附装置32。通过第一吸附部将转移输送部31上的短片体吸附转移到第六输送部上;具体地,第一吸附装置32包括第三吸附头,驱动第三吸附头伸缩升降的动力组件,和驱动动力组件使第三吸附头在转移输送部31和第六输送部之间旋转的第一旋转底座;动力组件包括多个动力臂,多个动力臂之间通过电机连接在一起,通过电机驱动各动力臂,实现伸缩升降的目的。
优选地,还包括对叶片进行装配的叶片装配装置4。通过叶片装配装置 4将叶片逐一装配于叶片安装架41上。
优选地,叶片装配装置4包括安装叶片的叶片安装架41,抓取叶片进行装配的抓取装置42,和辅助装配的辅助装置43。通过抓取装置42对叶片进行抓取,并和辅助装置43配合,将叶片装配在叶片安装架41上,形成百叶窗。
优选地,叶片安装架41包括连接叶片的叶片连接装置44,和承载叶片连接装置44的承载架45。
优选地,叶片连接装置44包括与叶片的一端插接的第一插接机构441,以及与叶片的另一端插接的第二插接机构442。
优选地,第一插接机构441包括与叶片长边的一侧插接的第一插接部 443,以及与叶片长边的另一侧插接的第二插接部444。
优选地,第一插接部443包括多个与各叶片一一对应的第一插接件4431;多个第一插接件4431从上到下等间距设置。
优选地,第一插接件4431包括第一安装座44311、第一插接块44312 和第二插接块44313;第一插接块44312和第二插接块44313分别铰接于第一安装座44311的上表面,第一插接块44312和第二插接块44313与第一安装座44311的铰接处设有扭簧,第一插接块44312和第二插接块44313 平行设置,第一插接块44312和第二插接块44313之间形成叶片插入的第一插接槽44314,第一插接块44312和第二插接块44313的内侧壁分别形成第一限位凸起44315,第一插接块44312和第二插接块44313的外侧壁分别形成第一按压凸起44316。
优选地,第二插接部444包括多个与各叶片一一对应的第二插接件4441;多个第二插接件4441从上到下等间距设置。
优选地,第二插接件4441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三插接块和第四插接块;第三插接块和第四插接块分别铰接于第二安装座的上表面,第三插接块和第四插接块与第二安装座的铰接处设有扭簧,第三插接块和第四插接块平行设置,第三插接块和第四插接块之间形成叶片插入的第二插接槽,第三插接块和第四插接块的内侧壁分别形成第二限位凸起,第三插接块和第四插接块的外侧壁分别形成第二按压凸起。
优选地,第二插接机构442包括与叶片另一长边的一侧插接的第三插接部445,以及与叶片另一长边的另一侧插接的第四插接部446。
优选地,第三插接部445包括多个与各叶片一一对应的第三插接件4451;多个第三插接件4451从上到下等间距设置。
优选地,第三插接件4451包括第三安装座、第五插接块和第六插接块;第五插接块和第六插接块分别铰接于第三安装座的上表面,第五插接块和第六插接块与第三安装座的铰接处设有扭簧,第五插接块和第六插接块平行设置,第五插接块和第六插接块之间形成叶片插入的第三插接槽,第五插接块和第六插接块的内侧壁分别形成第三限位凸起,第五插接块和第六插接块的外侧壁分别形成第三按压凸起。
优选地,第四插接部446包括多个与各叶片一一对应的第四插接件4461;多个第四插接件4461从上到下等间距设置。
优选地,第四插接件4461包括第四安装座、第七插接块和第八插接块;第七插接块和第八插接块分别铰接于第四安装座的上表面,第七插接块和第八插接块与第四安装座的铰接处设有扭簧,第七插接块和第八插接块平行设置,第七插接块和第八插接块之间形成叶片插入的第四插接槽,第七插接块和第八插接块的内侧壁分别形成第四限位凸起,第七插接块和第八插接块的外侧壁分别形成第四按压凸起。
分别对同一块叶片的两条长边的边沿位置进行插接的第一插接件4431、第二插接件4441、第三插接件4451和第四插接件4461为一组;将短片体的两条长边的两侧分别装配第一插接件4431、第二插接件4441、第三插接件4451和第四插接件4461的各插接槽内;第一插接件4431、第二插接件 4441、第三插接件4451和第四插接件4461的数量相等,多个叶片分别装配于各组插接件上,需要对叶片进行清洗时,按压插接件上的按压凸起,使两个插接块分别往两侧张开,便于叶片取出,取出后,在扭簧的作用下,两块插接块回到初始位置,在清洗完叶片对叶片进行安装时,再次按压插接件上的按压凸起,使两块插接块打开,便于安装,限位凸起的设置对叶片的端部进行限位,便于安装。
优选地,为了便于百叶窗的开闭,叶片安装架41还包括驱动第一插接机构441升降的第二升降驱动装置46,和对第二插接机构442进行固定的固定装置47。
优选地,第二升降驱动装置46包括驱动第一插接部443升降的第一升降部461,和驱动第二插接部444升降的第二升降部462。通过第一升降部 461和第二升降部462分别同时驱动第一插接部443和第二插接部444升降,起到叶片折叠和叶片展开的目的。
优选地,第一升降部461包括多个与各第一插接件4431一一对应的第一铰接轴4611,第一连接绳4612,第二连接绳4613,第一上转动轮4614,第二上转动轮4615,第一下转动轮4616和第二下转动轮4617;第一安装座44311上形成第一铰接孔,第一铰接孔的轴线与叶片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多个第一铰接轴4611分别穿过对应的第一铰接孔与第一安装座44311 转动连接;第一连接绳4612的一端依次穿过多个第一铰接轴4611的一侧并缠绕第一上转动轮4614和第一下转动轮4616与第一连接绳4612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第二连接绳4613的一端依次穿过多个第一铰接轴4611的另一侧并缠绕第二上转动轮4615和第二下转动轮4617与第二连接绳4613 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拉动第一连接绳4612和第二连接绳4613,使第一插接件4431上升或下降,第一铰接轴4611使第一插接件4431可以旋转角度,配合叶片折叠或展开,第一上转动轮4614、第二上转动轮4615、第一下转动轮4616和第二下转动轮4617使第一连接绳4612和第二连接绳4613的升降更流畅,具体地,各转动轮的外圆周面形成容置对应的连接绳的环形容置槽;对连接绳进行限位,避免连接绳脱落。
优选地,第二升降部462包括多个与各第二插接件4441一一对应的第二铰接轴,第三连接绳,第四连接绳,第三上转动轮,第四上转动轮,第三下转动轮和第四下转动轮;第二安装座上形成第二铰接孔,第二铰接孔的轴线与叶片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多个第二铰接轴分别穿过对应的第二铰接孔与第二安装座转动连接;第三连接绳的一端依次穿过多个第二铰接轴的一侧并缠绕第三上转动轮和第三下转动轮与第三连接绳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第四连接绳的一端依次穿过多个第二铰接轴的另一侧并缠绕第四上转动轮和第四下转动轮与第四连接绳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拉动第三连接绳和第四连接绳,使第二插接件4441上升或下降,第二铰接轴使第二插接件 4441可以旋转角度,配合叶片折叠或展开,第三上转动轮、第四上转动轮、第三下转动轮和第四下转动轮使第三连接绳和第四连接绳的升降更流畅,具体地,各转动轮的外圆周面形成容置对应的连接绳的环形容置槽;对连接绳进行限位,避免连接绳脱落。
优选地,为了便于叶片的折叠和展开,承载架45包括第一转动杆451、第二转动杆452、第一上连接部453、第二上连接部454、第一下连接部455、第二下连接部456、第一转动电机和第二转动电机;第一转动杆451的一端穿过第一上转动轮4614、第二上转动轮4615、第三上转动轮和第四上转动轮并转动连接于第二上连接部454,第一转动杆451的另一端与第一上连接部453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杆452的一端穿过第一下转动轮4616、第二下转动轮4617、第三下转动轮和第四下转动轮并转动连接于第二下连接部456,第二转动杆452的另一端与第一下连接部455转动连接;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一转动杆451连接在一起,第二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二转动杆452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固定装置47包括与第三插接部445相连接的第一固定部471,与第四插接部446相连接的第二固定部472,以及连接第一固定部471和第二固定部472的固定架体473。将第三插接部445固定和第四插件部固定,便于与第一插接部443和第二插接部444配合,达到折叠叶片和展开叶片的目的。
优选地,为了便于第三插接部445和第四插接部446固定,固定架体 473包括第一固定杆4731和第二固定杆4732;第一固定杆4731连接于第一上连接部453和第二上连接部454之间,第二固定杆4732连接于第一下连接部455和第二下连接部456之间。
优选地,第一固定部471包括多个与各第三插接件4451一一对应的第三铰接轴4711,第一固定绳4712和第二固定绳4713;第三安装座上形成第三铰接孔,第三铰接孔的轴线与第一铰接孔的轴线平行设置,多个第三铰接轴4711分别穿过对应的第三铰接孔与第三安装座转动连接;第一固定绳 4712的一端依次穿过多个第三铰接轴4711的一侧并连接于第二固定杆 4732上,第一固定绳471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固定杆4731上,第二固定绳4713的一端依次穿过多个第三铰接轴4711的另一侧并连接于第二固定杆4732上,第二固定绳4713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固定杆4731上。第三铰接轴4711使第三插接件4451可以转动与第一插接件4431配合,使叶片的折叠更流畅。
优选地,第二固定部472包括多个与各第四插接件4461一一对应的第四铰接轴,第三固定绳和第四固定绳;第四安装座上形成第四铰接孔,第四铰接孔的轴线与第一铰接孔的轴线平行设置,多个第四铰接轴分别穿过对应的第四铰接孔与第四安装座转动连接;第三固定绳的一端依次穿过多个第四铰接轴的一侧并连接于第二固定杆4732上,第三固定绳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固定杆4731上,第四固定绳的一端依次穿过多个第四铰接轴的另一侧并连接于第二固定杆4732上,第四固定绳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固定杆 4731上。第四铰接轴使第四插接件4461可以转动与第二插接件4441配合,使叶片的折叠更流畅。
优选地,抓取装置42包括对叶片进行吸附的第三吸附部。通过第三吸附部对短片体进行吸附,第三吸附部覆盖于叶片上的宽度小于叶片的宽度。
优选地,抓取装置42还包括驱动第三吸附部沿预定的估计移动的第二移动驱动装置,和驱动第三吸附部在第一输送装置21和叶片安装架41之间转动的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具体地,第二移动驱动装置包括多个连接臂,多个连接臂之间通过电机相连接,使多个连接臂实现伸缩和升降的目的;第一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二移动驱动装置连接在一起,使第二移动驱动装置旋转带动第三吸附部在叶片安装架41和第一输送装置21之间转动,第一旋转驱动装置为旋转底座。
优选地,为了便于将叶片装配在第一插接机构441和第二插接机构442 上,辅助装置43包括辅助叶片装配在第一插接机构441的第一辅助机构 431,和辅助叶片装配在第二插接机构442上的第二辅助机构432。
优选地,为了便于将叶片装配在第一插接机构441上,第一辅助机构 431包括夹持第一插接件4431的第一夹持装置4311,和夹持第二插接件 4441的第二夹持装置4312。
优选地,第一夹持装置4311包括第一夹持手,驱动第一夹持手伸缩的第一伸缩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夹持手旋转的第二旋转驱动装置,以及驱动第一夹持手沿高度方向移动的第三移动驱动装置。通过第一夹持手夹持住第一插接件4431,第一伸缩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插接件4431插接于叶片上;插接完成后,第一伸缩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夹持手缩回,第二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夹持手向外侧旋转,第三移动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夹持手向上运动,对下一个第一插接件4431进行夹持,进行下一次装配。
优选地,第二夹持装置4312包括第二夹持手,驱动第二夹持手伸缩的第二伸缩驱动装置,驱动第二夹持手旋转的第三旋转驱动装置,以及驱动第二夹持手沿高度方向移动的第四移动驱动装置。
优选地,第二辅助机构432包括夹持第三插接件4451的第三夹持装置 4321,和夹持第四插接件4461的第四夹持装置4322。
优选地,第三夹持装置4321包括第三夹持手,驱动第三夹持手伸缩的第三伸缩驱动装置,驱动第三夹持手旋转的第四旋转驱动装置,以及驱动第三夹持手沿高度方向移动的第五移动驱动装置。
优选地,第四夹持装置4322包括第四夹持手43221,驱动第四夹持手 43221伸缩的第四伸缩驱动装置43222,驱动第四夹持手43221旋转的第五旋转驱动装置43223,以及驱动第四夹持手43221沿高度方向移动的第六移动驱动装置43224。
通过第一夹持手夹持第一插接件4431,第二夹持手夹持第二插接件 4441,第三夹持手夹持第三插接件4451,第四夹持手43221夹持第四插接件4461,第二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插接件4431旋转,第四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第三插接件4451旋转,使第一插接件4431的第一插接槽44314和第三插接件4451的第三插接槽相对应,第三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第二插接件 4441旋转,第五旋转驱动装置43223驱动第四插接件4461旋转,使第二插接件4441的第二插接槽和第四插接件4461的第四插接槽相对应,第一插接槽44314和第二插接槽平行,抓取装置42将叶片抓取于第一插接件4431、第二插接件4441、第三插接件4451和第四插接件4461之间,第一伸缩驱动装置、第二伸缩驱动装置、第三伸缩驱动装置和第四伸缩驱动装置43222 分别驱动对应的插接件使各插接槽装配于叶片的长边上;装配在叶片上后,各夹持手松开,各伸缩驱动装置驱动对应的夹持手缩回,各旋转驱动装置驱动对应的夹持手向外侧旋转,避免上升的过程中与叶片产生干涉,各移动驱动装置驱动对应的夹持手向上移动到对应的插接件的位置,进行下一次装配,直到叶片安装架41上装配满叶片;具体地,第一伸缩驱动装置、第二伸缩驱动装置、第三伸缩驱动装置和第四伸缩驱动装置43222为伸缩气缸驱动,第二旋转驱动装置、第三旋转驱动装置、第四旋转驱动装置和第五旋转驱动装置43223为旋转气缸驱动,第三移动驱动装置、第四移动驱动装置、第五移动驱动装置和第六移动驱动装置43224均包括滑轨、丝杆、滑动座和第一电机;滑动座和旋转驱动装置连接在一起,滑动座滑动连接于滑轨上,丝杆的一端穿过滑动座,丝杆的另一端和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叶片装配装置4还包括对叶片安装架41进行夹持固定的架体夹持装置48。通过架体夹持装置48便于将未装配的叶片安装架41输送到装配工位上,和将装配好的百叶窗输送出去。
一种PVC微发泡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PVC复合材料搅拌均匀;
(2)将混合均匀的PVC复合材料的物料加热发泡后挤出粘流态的发泡 PVC挤出料;
(3)将发泡PVC挤出料入模定型并冷却,形成PVC发泡板;
(4)对PVC发泡板进行切割,得到成品PVC发泡板;
(5)对成品PVC发泡板进行切割,形成短片体;
(6)对多个短片体进行连接,形成叶片;
(7)将叶片逐一装配在叶片安装架41上;
在步骤(1)中,通过搅拌混合装置对PVC符合材料进行搅拌;
在步骤(2)中,通过挤塑出料装置将混合均匀的PVC复合材料挤出形成发泡PVC挤出料;
在步骤(3)中,通过定型冷却装置将发泡PVC挤出料入模定型并冷却;
在步骤(4)中,通过成品切割装置对PVC发泡板的边角进行切割,使边角平齐。
这样,通过PVC发泡设备加工出PVC发泡板,使后续对PVC发泡板进行加工形成短片体的工序连续高效,提高加工效率,且形成叶片的短片体之间通过布条连接在一起,使短片体之间可以相互折叠和张开,在需要遮挡阳光时,布条呈张紧状态,使叶片的短片体起到遮挡阳光的作用,当布条呈折叠状态,使短片体之间呈折叠状态,提高了相邻叶片之间透光的范围。
优选地,在步骤(5)中,通过第一切割装置将PVC发泡板逐一切割成厚度相等的长片体,再通过第二切割装置1将长片体等分切割成多段短片体;第一输送机构11将长片体输送到第一切割机构12处,第一切割机构 12对长片体进行切割形成短片体,第二输送机构13将短片体逐一输出。
优选地,在步骤(6)中,将短片体等间距整齐地输送到第一输送装置 21上,第一输送装置21对短片体匀速输送,施胶装置22的上施胶机构221 对短片体上表面的两侧喷涂粘性胶,下施胶机构222对短片体下表面的两侧喷涂粘性胶,布条粘接装置23的上布条粘接机构231沿短片体的输送方向,将布条连续粘接于短片体上表面的两侧,下布条粘接机构232沿短片体的输送方向,将布条连续粘接于短片体下表面的两侧,使相邻的短片体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一热合装置24使布条更牢固地连接于短片体上,第三切割装置25对短片体的连接处进行切割,使多个短片体形成一个独立的叶片,第二热合装置26对叶片进行热合,使布条的连接效果更好。
优选地,多个短片体的数量为三个,每三个短片体形成一个叶片。
优选地,在步骤(7)中,通过抓取装置42对叶片进行抓取,并和辅助装置43配合,将叶片装配在叶片安装架41上。
优选地,分别对同一块叶片的两条长边的边沿位置进行插接的第一插接件4431、第二插接件4441、第三插接件4451和第四插接件4461为一组;通过第一辅助机构431的第一夹持装置4311夹持第一插接件4431,第二夹持装置4312夹持第二插接件4441,使第一插接件4431的第一插接槽44314 向上倾斜,使第二插接件4441的第二插接槽向上倾斜,第二辅助机构432 的第三夹持装置4321夹持第三插接件4451,第四夹持装置4322夹持第四插接件4461,使第三插接件4451的第三插接槽向下倾斜,第四插接件4461 的第四插接槽向下倾斜,第三吸附部将叶片吸附后,第一旋转驱动装置旋转到叶片安装架41的位置,第二移动驱动装置驱动第三吸附部移动到第一插接件4431、第二插接件4441、第三插接件4451和第四插接件4461之间,与辅助装置43配合,使第一插接件4431、第二插接件4441、第三插接件4451和第四插接件4461分别插接于叶片的四个角点的边沿位置,完成对第一块叶片的装配;辅助装置43向下移动夹持住第二组插接件,并配合抓取装置42装配第二块叶片,直到第一插接机构441和第二插接机构442上均装配了叶片。
本发明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Claims (10)

1.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产PVC发泡板的发泡设备;所述发泡装置包括对PVC复合材料的物料进行混合搅拌的搅拌混合装置,对混合搅拌的PVC复合材料进行加热挤出的挤塑出料装置,对PVC挤出料进行冷却定型的定型冷却装置,以及对出料后的PVC发泡板进行切割的成品切割装置;所述搅拌混合装置、挤塑出料装置、定型冷却装置和成品切割装置沿发泡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PVC发泡板切割形成长片体的第一切割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长片体等分切割成短片体的第二切割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割装置包括输送长片体的第一输送机构、对长片体进行切割的第一切割机构,以及对短片体进行输送的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一切割机构处于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对长片体进行输送的第一输送部、第二输送部、第三输送部,以及对长片体的位置进行调整的第一调整部;所述调整部设于第一输送部输出端的上方,所述第一输送部的输出端和第三输送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输送部处于第三输送部的上方,所述第二输送部和第三输送部之间具有长片体穿过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部包括第一弧形调整件和第二弧形调整件;所述第一弧形调整件和第二弧形调整件具有长片体输入的第一入口和长片体输出的第一出口,从所述第一入口到所述第一出口的宽度尺寸逐渐变小,所述第一出口的宽度尺寸和长片体的宽度尺寸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割机构包括对长片体进行切割的第一切割部,和驱动第一切割部沿长片体宽度方向移动的第一移动驱动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四输送部和第五输送部;所述第四输送部处于第五输送部的上方,所述第四输送部和第五输送部之间具有短片体穿过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相邻短片体连接起来的片体连接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连接装置包括对短片体进行输送的第一输送装置、对短片体的表面进行施胶的施胶装置,以及在施胶位置粘贴布条的布条粘接装置。
CN202110119215.5A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31873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9215.5A CN113187370B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9215.5A CN113187370B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87370A true CN113187370A (zh) 2021-07-30
CN113187370B CN113187370B (zh) 2022-09-13

Family

ID=76972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19215.5A Active CN113187370B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8737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35066B1 (en) * 1997-12-18 2002-08-20 Springs Window Fashions Division, Inc. Cutting apparatus for window covering and methods therefor
US20060124254A1 (en) * 2004-12-15 2006-06-15 Nien Made Enterprise Co., Ltd. Light leaves of a Venetian blind and their manufacturing method
CN202560046U (zh) * 2012-04-26 2012-11-28 希美克(广州)实业有限公司 百叶窗叶片自动组装装置
CN106363892A (zh) * 2016-09-27 2017-02-01 山东通佳机械有限公司 聚氯乙烯物理发泡板的成型方法
CN207296814U (zh) * 2017-10-18 2018-05-01 山东富格琳遮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百叶窗帘片的生产设备
CN108859164A (zh) * 2018-05-31 2018-11-23 佛山市凯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vc共挤板生产系统及pvc共挤板生产工艺
CN111605157A (zh) * 2020-05-07 2020-09-01 山东宜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泡装饰板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35066B1 (en) * 1997-12-18 2002-08-20 Springs Window Fashions Division, Inc. Cutting apparatus for window covering and methods therefor
US20060124254A1 (en) * 2004-12-15 2006-06-15 Nien Made Enterprise Co., Ltd. Light leaves of a Venetian blind and their manufacturing method
CN202560046U (zh) * 2012-04-26 2012-11-28 希美克(广州)实业有限公司 百叶窗叶片自动组装装置
CN106363892A (zh) * 2016-09-27 2017-02-01 山东通佳机械有限公司 聚氯乙烯物理发泡板的成型方法
CN207296814U (zh) * 2017-10-18 2018-05-01 山东富格琳遮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百叶窗帘片的生产设备
CN108859164A (zh) * 2018-05-31 2018-11-23 佛山市凯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vc共挤板生产系统及pvc共挤板生产工艺
CN111605157A (zh) * 2020-05-07 2020-09-01 山东宜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泡装饰板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87370B (zh) 202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91145B (zh) 一种门套生产速成生产线
CN109606866B (zh) 一种衣服折叠包装出料机
CN113275691B (zh) 一种新型横版叠瓦点胶焊接机
CN112339340A (zh) 一种瓦楞纸箱加工用封口折边装置
CN113187370B (zh) 一种pvc微发泡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83270B (zh) 一种环保百叶窗高数控化环保制备装置及工艺
CN217730954U (zh) 纸箱自动封箱生产线中的折底封底装置
CN114311218B (zh) 一种具有翻转伸缩限位机构的板材加工机
CN112959677B (zh) 一种改性pvc型材制备装置及其方法
CN114803029B (zh) 一种手机背光板加工过程中导光板fpc组装装置
CN112936495B (zh) 一种环保木质百叶窗高精密数控制造装置及方法
CN213797122U (zh) 一种木质家具的封边机
CN112936491A (zh) 一种环保百叶窗木纹覆压装置及其方法
CN112373124A (zh) 一种包装袋加工设备
CN116442347B (zh) 一种带自动加胶装置的封边机
CN216032845U (zh) 高效率薄膜封切机构
CN218557514U (zh) 一种石膏板封边装置
CN214777024U (zh) 一种高阻隔包装膜用封口装置
CN218042835U (zh) 一种热压式果树幼苗套袋装置
CN212636728U (zh) 一种背面装填式防盗弧形纸制品包装盒的粘合装置
CN217913921U (zh) 一种板材封边设备
CN217881547U (zh) 用于光伏组件生产的贴胶带装置
CN219132648U (zh) 一种用于家具板材的封边机构
CN111674089B (zh) 一种背面装填式防盗弧形纸制品包装盒的自动成型设备
CN217963288U (zh) 一种带有点胶的气泡膜折叠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