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810C - 机动两轮车的后轮用链套构造 - Google Patents

机动两轮车的后轮用链套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810C
CN1131810C CN 00101960 CN00101960A CN1131810C CN 1131810 C CN1131810 C CN 1131810C CN 00101960 CN00101960 CN 00101960 CN 00101960 A CN00101960 A CN 00101960A CN 1131810 C CN1131810 C CN 113181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shield
swing arm
cover
chain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010196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63020A (zh
Inventor
米澤智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63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30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81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81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机动两轮车的后轮用链套构造,即使从驱动链轮中心到摆动臂摆动中心的距离改变,也能容易地将套盖后端与后套前端间堵塞住。该机动两轮车的后轮用链套构造,发动机21安装在车架11上,在车架上通过摆动臂23安装着可上下动的后轮,链套80把张设在发动机侧驱动链轮61与后轮侧从动链轮63间的链64包围住,其特征在于,该链套由用于包围链前部而安装在发动机上的套盖81、用于包围链后部而安装在摆动臂上的后套82、用于堵塞住套盖后端与后套前端之间而安装在摆动臂上的中间遮蔽板91构成。

Description

机动两轮车的后轮用链套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两轮车的后轮用链套构造。
背景技术
机动两轮车中的、从发动机向后轮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机构中,最终减速装置的动力传递方式,有链驱动方式、皮带驱动方式、轴驱动方式等。链驱动方式,是通过摆动臂将后轮安装在车架上,从与发动机输出侧连接着的变速机用链向后轮传递动力。该链驱动方式,例如有日本实公昭62-5434号揭示的“摩托车的链套”。
上述现有技术中,如其公报的图2至图4所示,在车架上装着发动机4(标号是引用公报中的标号,下同),通过后叉2安装后轮3,用链7将发动机4侧的链轮5与后轮3侧的链轮6连接起来。用发动机罩9覆盖发动机4侧的链轮5的侧方和链7的前部侧方,用链套8覆盖后轮3侧的链轮6和链7的其余部分。链套8以摆动轴1为中心与后叉2一起上下摆动。链套8的前端和发动机罩9的后端重合而封住。
但是,机动两轮车,因车种的不同,从发动机4侧的链轮5的中心到摆动轴1的中心的距离(以下称为轴间距离)也需要作设计变更。而上述现有技术中,链套8和发动机罩9的尺寸和安装位置是一定的。因此,当轴间距离增大时,链套8前端与发动机罩9后端的重合部分就没有了,从而产生间隙。从该间隙可看见链7,外观性差。为了不产生间隙,曾考虑过将链套8的前端或发动机罩9的后端延长,但是每次改变轴间距离时就要变更链套8或发动机罩9,设计自由度低,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改变从驱动链轮中心到摆动臂摆动中心的距离,也容易将套盖后端与后套前端之间堵塞的技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机动两轮车的后轮用链套构造是,发动机安装在车架上,在车架上通过摆动臂安装着可上下动的后轮,链套把张设在发动机侧驱动链轮与后轮侧从动链轮间的链包围住,其特征在于,该链套包括:为包围链前部而安装在发动机上的套盖、为包围链后部而安装在摆动臂上的后套、为堵塞住套盖后端与后套前端之间的间隙而安装在摆动臂上的中间遮蔽板。
从驱动链轮中心到摆动臂摆动中心的距离即使变大,也能用中间遮蔽板将套盖后端与后套之间堵塞住。因此,机动两轮车的外观性好。而且不需要对套盖和后套作设计变更或更换。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套盖的后部,设有从侧面看略纵向延伸并且朝向车身中心的肋,从侧面看,中间遮蔽板越过该肋向前方延伸,从平面看,肋和中间遮蔽板构成为T字形。
从平面看,纵板状的肋和中间遮蔽板呈T字形配列,所以,可容易地使固定侧肋的前端接近可动侧中间遮蔽板的侧面。因此,可减少纵板状的肋与中间遮蔽板之间的间隙。间隙小则机动两轮车的外观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机动两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动力单元和摆动臂周围的左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摆动臂和中间遮蔽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遮蔽部件的左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的遮蔽部件的平面图。
图6是图4的6向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中的链套前半部周围的左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中的链套前半部周围的平面图。
图9是图7的9-9断面图。
图10是图7的10-10断面图。
图11是图7的11-11断面图。
图12是图7的12-12断面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后轮用链套构造的作用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前”、“后”、“左”、“右”、“上”、“下”是从驾驶者方面看的方向,Fr是前侧,Rr是后侧,L是左侧,R是右侧,CL是车身中心(车宽中心)。附图是按照标记的朝向看。
图1是本发明机动两轮车的左侧视图。
本发明的双人乘座机动两轮车10包括:车架11、可左右旋转地安装在车架11的头管12上的前叉13、安装在前叉13上的前轮14和前挡泥板15、与前叉13连接的把手16、覆盖把手16周围的把手罩17、安装在车架11中央部的带发动机21的动力单元22、安装在车架11后部的摆动臂23、安装在摆动臂23后部的后轮24、悬挂摆动臂23的后部的后缓冲器25、安装在车架11的后部上部的车座26、覆盖车架11的车身罩40构成,是双人乘座的机动两轮车。
车架11包括:从头管12向后下方延伸的车宽中央的1根主管31、接合在主管31的后端并朝后上方延伸的后管32、加强主管31与后管32的接合部分的加强管33构成。
车座26是双人座,备有供驾驶者和同乘者乘座的车座部。
车身罩40包括:覆盖头管12前部的前罩41、覆盖驾驶者腿部的护腿罩42、覆盖车架11的中央部到后部的中心罩43、覆盖车架11侧面的侧罩44、覆盖后轮24上部的后挡泥板45构成。
图中,51是前灯,52是载物架,53是驾驶者用杆状踏脚,54是变速踏板,55是主支撑,56是杆状辅助踏脚,57是后轮用侧罩,58是尾灯。
图2是本发明中的动力单元和摆动臂周围的左侧视图。
动力单元22借助内藏于单元箱22a内的未图示的离合器或变速机,将发动机21的动力变速后从输出轴22b输出。该动力单元22用2个固定螺栓27、27安装在车架11上。
摆动臂23通过枢轴35可上下摆动地安装在后管32的下端部,是向后方延伸的后轮用后叉。因此,后轮24(见图1)可相对于车架11上下动。
机动两轮车10,其从发动机21向后轮24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机构中的最终减速装置60是链驱动方式。最终减速机构60由安装在输出轴22b上的发动机侧的驱动链轮61、安装在后轮用车轴62上的后轮侧从动链轮63、张设在该驱动链轮61与从动链轮63之间的链64构成。从输出轴22b的中心也即驱动链轮61的中心O1到枢轴35的中心O2的距离(以下称为轴间距离)是X。用链套80包住最终减速装置60。
链套80由套盖81、后套82和中间遮蔽板91构成。套盖81用于包围驱动链轮61和链64的前部,安装在发动机21侧即单元箱22a上。后套82用于包围从动链轮63和链64的后部,安装在摆动臂23上。中间遮蔽板91用于堵塞住套盖81的后端与后套82前端之间,安装在摆动臂23上。
该图中,表示用2个螺栓85、85将套盖81安装在单元箱22a上。
图3是本发明中的摆动臂和中间遮蔽板的分解立体图。
摆动臂23由左右一对被支承管71、71、左右一对侧梁72、72、横梁73、左右角撑74、74构成。左右被支承管71、71嵌合在双点划线所示的枢轴35上。侧梁72、72从该一对左右被支承管71、71向后方延伸。横梁73在枢轴35的附近架设在左右侧梁72、72上。左右角撑74、74用于加强左右侧梁72、72与横梁73的接合部分。
侧梁72、72是纵长矩形断面的方管。横梁73是横长矩形断面的方管。
左右角撑74、74是接合在侧梁72、72和横梁73后部角上且俯视为三角形的部件。该三角形部件是由上水平板、下水平板和垂直板构成的纵断面呈コ字形部件,在其前端部分,用上水平板和下水平板将横梁73挟入地接合,在其侧端部分,顶接侧梁72背面(车身中心侧的面)地接合着。
摆动臂23,从横梁73向后方延伸出与侧梁72、72平行的定位片75。定位片75是纵板状部件,从左侧梁72的背面向车身中心侧以预定间隔配置着。之所以将定位片75设在左侧,是因为链64(见图2)从左侧通过的原故。该实施例中,把接近左侧梁72的定位片75接合在左角撑74上。
摆动臂23,从链64通过侧的左侧梁72向前方延伸出遮蔽板用撑杆76。具体地说,是从左面的被支承管71向前方延伸出纵板状的遮蔽板用撑杆76。遮蔽板用撑杆76,在其侧面且从枢轴中O2向前方离开预定距离Y的位置,从上往下依次地开设有上开放的第1切槽76a、螺栓孔76b和下开放的第2切槽76c。
左侧梁72,从前部上面向上方延伸出上盖用撑杆77,并从前部下部向下方延伸出下盖用撑杆78。这些上下盖用撑杆77、78是沿着侧梁74长度方向的纵板。图中,O4是后轮用车轴的中心。
中间遮蔽板91是上半体92和下半体93的上下两分割体,在这些上下半体92、93的后端部,一体地形成前后细长的遮蔽延长部94的前端部。遮蔽延长部94是以后端为基准可上下开闭的上下二股状部件。中间遮蔽板91和遮蔽延长部94的组合构造,构成遮蔽部件90。遮蔽部件90是聚丙烯树脂等构成的树脂制品。下面,说明遮蔽部件90的详细构造。
图4是本发明中的遮蔽部件的左侧视图。
中间遮蔽部件91是遮蔽部件90的轴穿过中心O3(相当于图3所示的枢轴中心O2)前方的纵板,而且,以轴穿过中心O3为基准上下分割为上半体92和下半体93。上半体92和下半体93是相对于通过轴穿过中心O3的水平线H略对称的部件。
上下半体92、93,在其侧面并且从轴穿过中心O3向前方离开预定距离Y的垂直线Z上,开设有3个孔91a、91b、91c。具体地说,是通过轴穿过中心O3的水平线H上的螺栓通孔91a、挟住螺栓通孔91a的上下卡接孔91b、91c。该3个孔91a、91b、91c是贯穿板的贯通孔。
遮蔽延长部94由以通过轴穿过中心O3的水平线H为基准上下二分割的圆筒部95和从圆筒部95外周向后方延伸的细长延伸部96构成。
延长部96由上板96a、下板96b和架设在上板96a后端与下板96b后端的后部纵板96c构成。延长部96在其左侧面(图跟前)形成第1凸缘部96d,在右侧面(图中对面侧)形成第2凸缘部96e。
该遮蔽延长部94能够以后部纵板96c为基端上下开闭(可朝箭头V、V方向开闭)地弹性变形。
图5是本发明中的遮蔽部件的平面图。从第1凸缘部96d的上下、即从遮蔽延长部94的上面和下面,向车身外方延伸出挟持部96f、96f(该图中仅示出上挟持部96f)。
图6是图4的6向视图,表示将上半体92和下半体93排列在一纵直线上。上半体92的形状是:从水平线H往上是厚壁部91d,再往上是往前变细的倾斜部91e,前端是薄壁部91f。下半体93与上半体92为同样的形状。该图表示从正面看,圆筒部95的比中间遮蔽板91靠车身中心侧(图中左侧)为缺圆。
再返回图3继续说明遮蔽部件90。圆筒部95的内径为可穿过被支承管71的大小。挟持部96f、96f间的间隔与侧梁72的厚度相同,而且为可穿过横梁73的大小。后部纵部96c从俯视是沿着左角撑74的斜面的斜部件。
图7是本发明中的链套前半部周围的左侧视图。表示在枢轴35的前方,将套盖81的后端部、后套82的前端部和中间遮蔽板91重合起来。具体地说,把后套82的前部的一部分插入套盖81的后部内,用中间遮蔽板91将套盖81的后端81a与后套82的前端82a间的间隙S1堵塞住。
安装在摆动臂23上的后套82和遮蔽部件90,能与摆动臂23一起上下摆动。
该图中,在套盖81的后部,设有从侧面看略纵向延伸的加强用肋81b,表示从侧面看使中间遮蔽板91越过该肋81b向前方(图中左侧)延伸。在枢轴35的前方,将上半体92和下半体93通过连接部件101用一个螺栓102固定在遮蔽板用支撑76(见图3)上,这样,可将中间遮蔽板91安装在摆动臂23上。
图8是本发明中的链套前半部周围的平面图,表示下述(1)~(3)的构造。(1)通过将枢轴35插入车架11的支承管34,支承摆动臂23。(2)使遮蔽延长部94沿着左侧梁72的背面72a向后方延伸,使后部纵板96c沿着左角撑74的斜面。(3)设在套盖81内面的肋81b朝向车身中心CL,俯视看肋81b和中间遮蔽板91呈T字形状。
图9是图7的9-9断面图。图中,后套82是由上套83和下套84构成的上下二分割套,用该套包围链64。
该图中,通过将遮蔽延长部94穿过左侧梁72的背面72a与定位片75之间,可进行遮蔽延长部94的在车宽方向(图的左右方向)的定位。具体地说,用左侧梁72的背面72a和定位片75,挟住第1凸缘部96d和第2凸缘部96e,可进行遮蔽延长部94的定位。
另外,将上、下套83、84的外方侧板83a、84a挟入左侧梁72的背面72a与第1凸缘部96d之间,用第2凸缘部96e的内面接受上、下套83、84的内方侧板83b、84b,可进行后套82的车宽方向的定位。
把上套83的下端面抵接在角撑74的上面,将下套84的上端面抵接在角撑74的下面,可进行后套82的上下方向的定位。
图10是图7的10-10断面图,图中,用从遮蔽延长部94的上面和下面向车身外方延伸的挟持部96f、96f,挟入左侧梁72的上下面,这样可进行遮蔽延长部94的上下方向的定位。
挟持部96f、96f具有供上、下盖用支撑77、78穿过的贯通孔96g、96g。上、下盖用支撑77、78用螺栓104、104安装在上、下套83、84的外方侧板83a、84a上。105、105是接合在上、下套用支撑77、78上的螺母。
图11是图7的11-11断面图,表示上半体92和下半体93的固定构造。
具体地说,用遮蔽板用支撑76和连接部件101挟入上、下半体92、93的侧面,把连接部件101的上下爪101a、101c卡在第1、第2切槽76a、76c上,限制上半体92和下半体93的上下张开。另外,将螺栓102插入连接部件101的螺栓孔101b,用螺栓102把连接部件101、遮蔽板用支撑76和上、下半体92、93连接在一起,这样,可用螺栓把上、下半体固定到遮蔽板用支撑76上。103是接合在遮蔽板用支撑76上的螺母。
图12是图7的12-12断面图,表示用套盖81包围驱动链轮61和链64的前部。
套盖81由左侧板81d、上板81e和下板81f构成,是后视为断面略倒コ字形的盖,前后方向(该图的纸表里方向)开放。
该图中,使肋81b的前端81c隔开间隔为δ的间隙S2地靠近中间遮蔽板91的左侧面。俯视为,纵板状肋81b和中间遮蔽板91呈T字形配列,所以,可容易地使固定侧的肋81b的前端81c接近可动侧的中间遮蔽板91的侧面。因此,可减少肋81b与中间遮蔽板91间的间隙S2。由于间隙S2小,所以,机动两轮车的外观性更好。
图13(a)~(c)是本发明中的后轮用链套构造的作用说明图。
(a)表示从驱动链轮6 1的中心O1到枢轴35的中心O2的距离,即轴间距离为X1。这时,可用中间遮蔽板91将套盖81的后端81a与后套82的前端82a间的间隙S1堵塞住。
(b)表示轴间距离为X2,比上述轴间距离X1小。这时,可用与上述(a)中同样的中间遮蔽板91堵塞住间隙S1。
(c)表示轴间距离为X3,比上述轴间距离X1大。这时,通过更换大的中间遮蔽板91,可用该中间遮蔽板91堵住间隙S1。
这样,即使轴间距离变大,也能用中间遮蔽板91容易地将套盖81的后端与后套82的前端之间堵塞住。
从上述(a)~(c)可知,即使将轴间距离变更为X1~X3,也能用中间遮蔽板91容易地将套盖81的后端81a与后套82的前端82a之间的间隙S1堵塞住。因此,可保持机动车的良好外观性。而且,不必对套盖81和后套82作设计变更,不必更换,所以设计自由度高。
下面,参照图3说明上述遮蔽部件90的安装顺序。
(1)首先,以后部纵板96c为基端,一边用手朝上下打开遮蔽延长部94(箭头①),一边使遮蔽部件90沿着左侧梁72向前方移动(箭头②)。结果,中间遮蔽板91和遮蔽延长部94横切横梁73和左角撑74,可将遮蔽部件90的轴穿过中心O3对准枢轴的中心O2
(2)接着,使贯通孔96g、96g的位置对准上、下盖用支撑77、79(箭头③),松开手后,遮蔽延长部94借助自身的复原力回复到原来形状。结果,借助左侧梁72的背面72a和定位片75,遮蔽部件90在车宽方向被定位,同时,通过用挟持部96f、96f挟入左侧梁72的上下面,遮蔽部件90在上下方向被定位。在该状态,中间遮蔽板91(上半体92和下半体93)重叠在遮蔽板用支撑76的左侧面上。
(3)然后,将连接部件101重叠在上、下半体92、93上(箭头④),将连接部件的上下爪101a、101c卡在第2切槽76a、76c上,限制上半体92和下半体93的上下张开,再用一个螺栓102把连接部件101和上、下半体92、93连接在遮蔽用支撑76上。这样便完成了遮蔽部件90的安装作业。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根据本发明记载的机动两轮车的后轮用链套构造,由于链套由用于包围链前部而安装在发动机上的套盖、用于包围链后部而安装在摆动臂上的后套、用于堵塞住套盖后端与后套前端之间而安装在摆动臂上的中间遮蔽板构成,所以,即使从驱动链轮中心到摆动臂摆动中心的距离变大,也能用中间遮蔽板容易地将套盖后端与后套前端间堵塞住。因此,可保持机动两轮车的良好外观。而且,不必对套盖81和后套82作设计变更,不必更换,所以设计自由度高。
另外,根据本发明记载的机动两轮车的后轮用链套构造,由于在套盖的后部设有从侧面看略纵向延伸并且朝向车身中心的肋,从侧面看使中间遮蔽板越过该肋向前方延伸,从平面看肋和中间遮蔽板呈T字形,所以,可容易地使固定侧的肋的前端接近可动侧的中间遮蔽板的侧面。因此,可减少纵板状肋与中间遮蔽板间的间隙。间隙减小后,从外方不容易看见,更加提高机动两轮车的外观性。而且,用套盖的肋兼作为隐蔽部件,所以,不必在套盖上安装由别的部件构成的隐蔽部件。

Claims (2)

1.机动两轮车的后轮用链套构造,该机动两轮车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发动机,在车架上通过摆动臂安装着的可上下动的后轮,包围住张设在发动机侧驱动链轮与后轮侧从动链轮间的链的链套,其特征在于,该链套包括:为包围链前部而安装在发动机上的套盖、为包围链后部而安装在摆动臂上的后套、为堵塞住套盖后端与后套前端之间而安装在摆动臂上的中间遮蔽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两轮车的后轮用链套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套盖的后部,设有从侧面看略纵向延伸并且朝向车身中心的肋,从侧面看,中间遮蔽板越过该肋向前方延伸,俯视看,肋和中间遮蔽板构成为T字形。
CN 00101960 1999-02-08 2000-02-03 机动两轮车的后轮用链套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181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30565/1999 1999-02-08
JP03056599A JP4176897B2 (ja) 1999-02-08 1999-02-08 自動二輪車の後輪用チェーンケース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63020A CN1263020A (zh) 2000-08-16
CN1131810C true CN1131810C (zh) 2003-12-24

Family

ID=12307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010196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1810C (zh) 1999-02-08 2000-02-03 机动两轮车的后轮用链套构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176897B2 (zh)
CN (1) CN1131810C (zh)
MY (1) MY13460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10226A (ja) * 2003-01-08 2004-07-29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チェーンケース構造
JP4821591B2 (ja) * 2006-12-07 2011-11-24 スズキ株式会社 鞍乗型不整地走行車両のチェーンガイド
JP7344946B2 (ja) * 2021-09-27 2023-09-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チェーンスライダの保持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34603A (en) 2007-12-31
JP2000225977A (ja) 2000-08-15
CN1263020A (zh) 2000-08-16
JP4176897B2 (ja) 2008-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5657C (zh) 具有两个前转向轮的三轮车
CN1754754A (zh) 二轮摩托车
CN1754766A (zh) 摇臂部结构
CN1754743A (zh) 车体下部结构
CN1827459A (zh) 自动二轮车的车架
CN1736792A (zh) 具有封盖的轮式车辆
CN1317156C (zh) 两轮摩托车的车身结构
CN1836965A (zh) 踏板式车辆的车架构造
CN1131810C (zh) 机动两轮车的后轮用链套构造
CN1796226A (zh) 机动两轮车的转向手柄限制器构造
CN1276859C (zh) 机动两轮车的转向锁装置
CN100335345C (zh) 小型车辆的车架构造
US3322224A (en) Automotive vehicle
CN1305729C (zh) 自行车用车身架构造
CN2835033Y (zh) 正面碰撞能量吸收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平头轻型客车
CN1723152A (zh) 车辆用车架组件和具有该组件的车辆
CN1272211C (zh) 机动二轮车
CN100577508C (zh) 机动两轮车
CN1535889A (zh) 摇动式自动三轮车
CN1362342A (zh) 自动二轮车的冲击吸收结构
CN1520367A (zh) 机动二轮车的车架构造
CN1597423A (zh) 载物架装置
CN1084273C (zh) 小型摩托车式车辆的前挡泥板构造
CN1211247C (zh)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用车体构架
CN1292953C (zh) 鞍乘型车辆的头盔收纳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1224

Termination date: 2014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