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71734B - 一种发热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气溶胶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热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气溶胶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71734B
CN113171734B CN202011383406.4A CN202011383406A CN113171734B CN 113171734 B CN113171734 B CN 113171734B CN 202011383406 A CN202011383406 A CN 202011383406A CN 113171734 B CN113171734 B CN 1131717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element
heating
accommodating cavity
bas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834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71734A (zh
Inventor
杜昊
胡练球
汪泉
张宁
李青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8340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717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71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717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717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717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3/00Colloid chemistry, e.g. the production of colloidal materials or their solu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01J13/0095Preparation of aeroso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热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气溶胶发生装置,该发热组件包括基座和发热体,基座内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其两端的腔体;发热体为通电整体发热结构,发热体的下端从基座的一端延伸进入腔体且不超过基座的另一端,发热体位于腔体内的部分连接有引脚,并通过填充进腔体内的绝缘物质实现与基座固定。本发明由于发热体与引脚连接的部分被绝缘物质包裹固定,使发热体通过耐高温的绝缘物质与基座固定连接,即可避免了引脚从发热体上脱落的问题,加强了发热体与引脚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发热组件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了发热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发热组件安装时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发热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气溶胶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溶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热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气溶胶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加热不燃烧装置作为一种新型的可释放气溶胶类产品,其产生气溶胶的温度从800℃降低至400℃左右,同时气溶胶中的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明显下降,顺应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理念。
目前市场主流加热不燃烧装置的热源主要是通过在片式或针式陶瓷基体上印刷金、银、铂、镍等金属浆料,经烧结后形成一定阻值的金属导电轨迹,通电后导电轨迹产生热量传递到整个基体上,从而实现对气溶胶形成基质加热以产生供使用者吸食的气溶胶。
如图1所示,现有采用基体上印刷导电轨迹的发热体通常是穿设固定在一个基座上,穿出基体上端的部分印刷导电轨迹,且越靠近上端的位置发热量越大,穿出基体下端的部分通过连接引脚从而与装置的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但是这样的结构存在如下问题:首先,发热体的发热温度均匀性较难保证,会造成释放的气溶胶一致性差,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其次,由于发热体的下端是从基座穿出后再固定引脚的,其引脚容易从发热体上脱落而导致装置发生故障不能正常使用,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发热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气溶胶发生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热组件,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内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其两端的腔体;
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为通电整体发热结构,所述发热体的下端从所述基座的一端延伸进入所述腔体且不超过所述基座的另一端,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腔体内的部分连接有引脚,并通过填充进所述腔体内的绝缘物质实现与所述基座固定。
优选地,所述绝缘物质为热固性聚合物、环氧树脂、硅树脂或玻璃胶。
优选地,所述发热体整体由导电陶瓷材料制成或由多层导电层和多层绝缘层间隔叠设并一体烧结成型。
优选地,所述腔体包括上小下大且相互连通的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腔体内的部分形成有由所述上收容腔限定其收容于所述下收容腔内的连接部,所述引脚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内均填充有所述绝缘物质。
优选地,所述发热体包括主体和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主体和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凸起止挡于所述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之间所形成的台阶。
优选地,所述上收容腔的形状与所述主体的形状匹配,所述下收容腔为可容纳所述凸起和所述连接部的圆柱形。
优选地,所述发热体设有贯通其正面和背面的贯通槽,且所述贯通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发热体的下端,另一端靠近所述发热体的上端,所述发热体的下端在位于所述贯通槽的两侧分别形成所述连接部,且两个所述连接部上所连接的所述引脚极性相反。
优选地,所述贯通槽内填充有绝缘物质,且所述贯通槽内填充的绝缘物质和所述腔体内填充的绝缘物质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引脚通过穿设于所述连接孔挂接在所述发热体上,并通过银浆焊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连接缺口,所述引脚缠绕在所述连接缺口上并通过银浆焊接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热组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基座、发热体、绝缘物质以及引脚,所述基座内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其两端的腔体,所述腔体包括上小下大且相互连通的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所述发热体为通电整体发热结构,所述发热体的下端形成有由所述上收容腔限定其收容于所述下收容腔内的连接部;
所述发热组件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引脚固定连接在所述发热体的连接部上;
将所述发热体的上端依次从所述下收容腔和上收容腔中穿出,以使连接有所述引脚的连接部完全收容于所述下收容腔中定位;
使用熔融的所述绝缘物质对所述上收容腔和所述下收容腔进行填充,待所述绝缘物质冷却凝固后即可将所述发热体和所述基座相互固定。
优选地,所述发热体设有贯通其正面和背面的贯通槽,且所述贯通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发热体的下端,另一端靠近所述发热体的上端,所述发热体的下端在位于所述贯通槽的两侧分别形成所述连接部;
所述组装方法在使用所述绝缘物质对所述上收容腔和所述下收容腔进行填充的同时也对所述贯通槽进行一体填充。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控制电路板、供电电源和如上所述的发热组件,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所述供电电源以及所述发热组件的所述发热体电连接。
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可知,具有如下优点:
根据本实施例的发热组件,由于发热体与引脚连接的部分被绝缘物质包裹固定,使发热体通过耐高温的绝缘物质与基座固定连接,即可避免了引脚从发热体上脱落的问题,加强了发热体与引脚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发热组件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了发热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发热组件安装时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发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发热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基座的结构图;
图5为图4的剖视图;
图6为图2中发热体与引脚的连接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发热体与引脚的另一示例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控制电路板、供电电源和发热组件,控制电路板分别与供电电源和发热组件的发热体电连接;具体地,壳体的一端设有一用于插入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开口,发热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开口内底部并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发热体,控制电路板用于控制发热体的工作;当气溶胶形成基质从开口插入并与发热体接触后,通过控制电路板可使供电电源为发热体供电,以使发热体对气溶胶形成基质进行加热产生供使用者吸食的气溶胶。供电电源例如为电池,电池提供例如2.0-5.0V的输出电压。
请参阅图2和图3,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发热组件,包括基座20和发热体10,基座20内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其两端的腔体21;发热体10为通电整体发热结构,发热体10的下端从基座20的一端延伸进入腔体21且不超过基座20的另一端,发热体10位于腔体21内的部分连接有引脚30,并通过填充进腔体21内的绝缘物质40实现与基座20固定,且绝缘物质40包裹发热体10的所述部分。其中,绝缘物质40为热固性聚合物、环氧树脂、硅树脂或玻璃胶等耐高温绝缘材料,本实施例优选采用玻璃胶填充物。
具体地,发热体10整体由导电陶瓷材料制成或由多层导电层和多层绝缘层间隔叠设并一体烧结成型;气溶胶形成基质为一种由烟丝、烟草棵粒、植物碎片或烟膏等材料制成的柱状气溶胶生成制品,当气溶胶形成基质通过壳体上的开口插入,以使发热体10至少部分插设到气溶胶形成基质内部时,由控制电路板控制供电电源为发热体10进行供电,以使发热体10通电整体发热来产生热量,从而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以产生气溶胶,不仅保证了发热体10的加热温度分布均匀,具有升温块、热效率高、热导率高等特点。
根据本实施例的发热组件,由于发热体10与引脚30连接的部分被绝缘物质40包裹固定,使发热体10通过耐高温的绝缘物质40与基座20固定连接,即可避免了引脚30从发热体10上脱落的问题,加强了发热体10与引脚30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发热组件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了发热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耐高温绝缘物质40又可对发热体10所产生的热量进行隔离,以减少热量向气溶胶发生装置的电池杆方向传递,以保障气溶胶发生装置的电子部件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4和图5所示,腔体21包括上小下大且相互连通的上收容腔211和下收容腔212,发热体10位于腔体21内的部分形成有由上收容腔211限定其收容于下收容腔212内的连接部11,引脚30连接于连接部11上。
为了更清楚明白表示本发明结构的设计意图,图4中基座20只显示了上收容腔211内填充绝缘物质40后所形成容置发热体固定孔的示意图,在实际应用中,上收容腔211和下收容腔212内是均填充有相互连接一体的绝缘物质40;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发热体10是整体导电结构,若上收容腔211的内壁直接与发热体10贴合接触,那么发热体10所产生的热量就会通过上收容腔211的内壁而传递到底座20上,进而影响底座20的温度升高,从而对发热体10与气溶胶发生装置中电子部件之间的隔热效果造成影响;而本实施例通过在上收容腔211中增加了绝缘物质40,使发热体10与上收容腔211内壁之间由绝缘物质40隔开,发热体10所产生的热量就会受到限制,从而保护气溶胶发生装置的电子部件。
另外,当发热体10与基座20进行组装时,可限制连接部11使其定位于下收容腔212内,然后通过灌注熔融的绝缘物质40进入上收容腔211和下收容腔212中,待绝缘物质40冷却凝固后使发热体10和基座20固定,如此,可使发热体10不容易发生左右晃动,使发热体10的固定更加牢固可靠。
较佳地,发热体10包括主体12和凸起13,凸起13位于主体12和连接部11之间,凸起13止挡于上收容腔211和下收容腔212之间所形成的台阶,且上收容腔211的形状与主体10的形状匹配,下收容腔212为可容纳凸起13和连接部11的圆柱形。
如此在进行组装时,将发热体10的主体12依次从下收容腔212和上收容腔211穿出,直至凸起13被上收容腔211和下收容腔212之间所形成的台阶止挡,从而使凸起13以及连接部11完全位于下收容腔212之内,以便于发热体10和基座20之间的快速定位,使组装更加方便快捷,然后通过在上收容腔211和下收容腔212内填充绝缘物质40使发热体10固定在基座20上,且固定后的发热体10上下左右方向都很稳固可靠。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热体10可以为片状或针状结构,本实施例以发热体10为片状结构进行举例说明,结合图6所示,发热体10设有贯通其正面和背面的贯通槽14,且贯通槽14的一端延伸至发热体10的下端,另一端靠近发热体10的上端,发热体10的下端在位于贯通槽14的两侧分别形成连接部11,且两个连接部11上所连接的引脚30极性相反。由于发热体10采用整体发热材料,其由导电陶瓷烧结成型或由多层导电层和多层绝缘层间隔叠设并一体烧结成型,保证了发热体10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等性能以便于实际应用中不易折断,保证使用寿命;同时不存在使用中导电轨迹脱落的问题,避免了现有基体上印刷导电轨迹因长时间使用而脱落的问题。
进一步地,贯通槽14内填充有绝缘物质40,且贯通槽14内填充的绝缘物质40和腔体21内填充的绝缘物质40一体成型。如此,不仅加强了发热体10强度,同时还防止气溶胶形成基质在使用过程中于贯穿槽内形成残留物。
为了进一步加强发热体10与引脚30之间的连接强度,发热体10的两连接部11上分别开设有一连接孔15,引脚30通过穿设于连接孔15挂接在发热体10上,并通过银浆焊接固定。在另外一种替换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发热体10的两连接部11上分别设有连接缺口16,引脚30缠绕在连接缺口16上并通过银浆焊接固定。如此,通过所开设的连接孔15或连接缺口16,引脚30焊接在连接部11上时,可保证在灌注绝缘物质40时避免了因引脚30与连接部11脱离而导致的不良品的发生。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发热组件的组装方法,组装时,先将引脚30固定连接在发热体10的连接部11上,再将发热体10的上端依次从下收容腔212和上收容腔211中穿出,以使连接有引脚30的连接部11完全收容于下收容腔212中定位,然后使用熔融的绝缘物质40对上收容腔211和下收容腔212进行填充,待绝缘物质40冷却凝固后即可将发热体10和基座20相互固定。具体而言,连接部11是通过发热体10上的凸起13与上收容腔211和下收容孔212之间台阶的配合而限制定位于下收容腔212中的,并且在使用绝缘物质40对上收容腔211和下收容腔212进行填充的同时也对贯通槽14进行一体填充。
上述发热组件的组装方法,通过发热体10上的凸起13与上收容腔211和下收容孔212之间台阶的配合定位连接部11,以便于对基座20的腔体21进行灌注绝缘物质40时能将连接部11以及引脚30的连接端包裹固定,大大提高了发热组件安装时的效率,加强了发热体10与引脚30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发热组件的可靠性,进而增加了产品的竞争力。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内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其两端的腔体;
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为片状且为陶瓷烧结成型的通电整体发热结构,所述发热体的下端从所述基座的一端延伸进入所述腔体且不超过所述基座的另一端,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腔体内的部分连接有引脚,并通过填充进所述腔体内的绝缘物质实现与所述基座固定;所述发热体的上端为尖端,所述发热体设有贯通其正面和背面的贯通槽,且所述贯通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发热体的下端,另一端靠近所述发热体的上端且位于尖端底端的下方,所述发热体的下端在位于所述贯通槽的两侧分别形成连接部,且两个所述连接部上所连接的所述引脚极性相反;
所述腔体包括上小下大且相互连通的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所述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内均填充有所述绝缘物质;所述发热体包括主体和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主体和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凸起止挡于所述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之间所形成的台阶;所述上收容腔的形状与所述主体的形状匹配,所述下收容腔为可容纳所述凸起和所述连接部的圆柱形;所述贯通槽内填充有绝缘物质,且所述贯通槽内填充的绝缘物质和所述腔体内填充的绝缘物质一体成型;
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引脚通过穿设于所述连接孔挂接在所述发热体上,并通过银浆焊接固定;或者,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连接缺口,所述引脚缠绕在所述连接缺口上并通过银浆焊接固定;
所述上收容腔和所述下收容腔由熔融的所述绝缘物质填充,待所述绝缘物质冷却凝固后将所述发热体和所述基座相互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物质为热固性聚合物、环氧树脂、硅树脂或玻璃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整体由导电陶瓷材料制成或由多层导电层和多层绝缘层间隔叠设并一体烧结成型。
4.一种发热组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基座、发热体、绝缘物质以及引脚,所述基座内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其两端的腔体,所述腔体包括上小下大且相互连通的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所述发热体为片状且为陶瓷烧结成型的通电整体发热结构,所述发热体的下端形成有由所述上收容腔限定其收容于所述下收容腔内的连接部,所述发热体的上端为尖端,所述发热体设有贯通其正面和背面的贯通槽,且所述贯通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发热体的下端,另一端靠近所述发热体的上端且位于尖端底端的下方,所述发热体的下端在位于所述贯通槽的两侧分别形成所述连接部,且两个所述连接部上所连接的所述引脚极性相反,所述发热体包括主体和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主体和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上收容腔的形状与所述主体的形状匹配,所述下收容腔为可容纳所述凸起和所述连接部的圆柱形;所述贯通槽内填充有绝缘物质,且所述贯通槽内填充的绝缘物质和所述腔体内填充的绝缘物质一体成型;
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引脚通过穿设于所述连接孔挂接在所述发热体上,并通过银浆焊接固定;或者,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连接缺口,所述引脚缠绕在所述连接缺口上并通过银浆焊接固定;
所述发热组件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引脚固定连接在所述发热体的连接部上;
将所述发热体的上端依次从所述下收容腔和上收容腔中穿出,以使连接有所述引脚的连接部完全收容于所述下收容腔中定位,所述凸起止挡于所述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之间所形成的台阶;
使用熔融的所述绝缘物质对所述上收容腔、所述下收容腔和所述贯通槽进行一体填充,待所述绝缘物质冷却凝固后即可将所述发热体和所述基座相互固定。
5.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控制电路板、供电电源和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所述供电电源以及所述发热组件的所述发热体电连接。
CN202011383406.4A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发热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气溶胶发生装置 Active CN1131717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3406.4A CN113171734B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发热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气溶胶发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3406.4A CN113171734B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发热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气溶胶发生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71734A CN113171734A (zh) 2021-07-27
CN113171734B true CN113171734B (zh) 2023-11-14

Family

ID=76921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83406.4A Active CN113171734B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发热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气溶胶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71734B (zh)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66936Y (zh) * 2007-06-22 2008-05-28 纪宏光 加热器
WO2015018120A1 (zh) * 2013-08-07 2015-02-12 Lin Guangrong 磁力插接式电子烟及制造方法、连接组件、雾化组件
CN109288133A (zh) * 2018-10-23 2019-02-01 湖南思佳新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不燃烧烟具发热体及其加工制造方法
CN109674095A (zh) * 2019-01-26 2019-04-26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烟支加热器及电加热吸烟装置、隔热装置
CN109907377A (zh) * 2019-03-27 2019-06-21 深圳市长能汇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镶嵌式固定导电发热部件
CN109938411A (zh) * 2019-03-27 2019-06-28 深圳市长能汇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含插拔式可拆装发热组件的烟具
CN209995362U (zh) * 2019-04-28 2020-01-31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带螺旋导入尖端的发热体及低温烟具
CN210169064U (zh) * 2019-06-05 2020-03-24 珠海市爱仕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不燃烧烟具
CN210382651U (zh) * 2019-06-04 2020-04-24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微型加热保温及散热装置
CN111134375A (zh) * 2020-01-19 2020-05-12 深圳市博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成型的发热组件、注塑模具和注塑方法
CN210611028U (zh) * 2019-06-05 2020-05-26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体及电加热吸烟装置
CN210642439U (zh) * 2018-07-05 2020-06-02 深圳市艾维普思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烟的加热装置及电子烟
CN111246601A (zh) * 2018-11-29 2020-06-05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陶瓷发热体的组合物及其发热体制备和应用
CN111248514A (zh) * 2020-03-20 2020-06-09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电加热卷烟烟具的碳纳米加热元件
CN210747267U (zh) * 2019-06-21 2020-06-16 广东蜂窝工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漏油的电子烟
CN211268662U (zh) * 2019-10-25 2020-08-18 湖南思佳新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不燃烧烟具发热体
CN211458855U (zh) * 2019-11-26 2020-09-11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发热体按压回退式低温烟具
CN211794311U (zh) * 2020-01-03 2020-10-30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组件和电加热烟具
WO2020221643A1 (en) * 2019-04-29 2020-11-05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with heating zone insulation
CN211932579U (zh) * 2020-01-19 2020-11-17 深圳市博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成型的发热组件和注塑模具
CN214486819U (zh) * 2020-12-01 2021-10-26 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66936Y (zh) * 2007-06-22 2008-05-28 纪宏光 加热器
WO2015018120A1 (zh) * 2013-08-07 2015-02-12 Lin Guangrong 磁力插接式电子烟及制造方法、连接组件、雾化组件
CN210642439U (zh) * 2018-07-05 2020-06-02 深圳市艾维普思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烟的加热装置及电子烟
CN109288133A (zh) * 2018-10-23 2019-02-01 湖南思佳新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不燃烧烟具发热体及其加工制造方法
CN111246601A (zh) * 2018-11-29 2020-06-05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陶瓷发热体的组合物及其发热体制备和应用
CN109674095A (zh) * 2019-01-26 2019-04-26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烟支加热器及电加热吸烟装置、隔热装置
CN109907377A (zh) * 2019-03-27 2019-06-21 深圳市长能汇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镶嵌式固定导电发热部件
CN109938411A (zh) * 2019-03-27 2019-06-28 深圳市长能汇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含插拔式可拆装发热组件的烟具
CN209995362U (zh) * 2019-04-28 2020-01-31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带螺旋导入尖端的发热体及低温烟具
WO2020221643A1 (en) * 2019-04-29 2020-11-05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with heating zone insulation
CN210382651U (zh) * 2019-06-04 2020-04-24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微型加热保温及散热装置
CN210611028U (zh) * 2019-06-05 2020-05-26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体及电加热吸烟装置
CN210169064U (zh) * 2019-06-05 2020-03-24 珠海市爱仕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不燃烧烟具
CN210747267U (zh) * 2019-06-21 2020-06-16 广东蜂窝工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漏油的电子烟
CN211268662U (zh) * 2019-10-25 2020-08-18 湖南思佳新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不燃烧烟具发热体
CN211458855U (zh) * 2019-11-26 2020-09-11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发热体按压回退式低温烟具
CN211794311U (zh) * 2020-01-03 2020-10-30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组件和电加热烟具
CN111134375A (zh) * 2020-01-19 2020-05-12 深圳市博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成型的发热组件、注塑模具和注塑方法
CN211932579U (zh) * 2020-01-19 2020-11-17 深圳市博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成型的发热组件和注塑模具
CN111248514A (zh) * 2020-03-20 2020-06-09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电加热卷烟烟具的碳纳米加热元件
CN214486819U (zh) * 2020-12-01 2021-10-26 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71734A (zh) 2021-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73810B1 (en) Monolithic plane with electrical contacts
US11419185B2 (en) Heater for cigarette-type electronic cigarette device
CN212488479U (zh) 一种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US11944123B2 (en) Heat generating heater for cigarette-type electronic cigarette device
JP2006190639A5 (zh)
CN208875419U (zh) 一种加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KR20230049698A (ko) 가열 불연소 베이킹장치 및 이의 가열소자
WO2021115087A1 (zh) 一种电子烟发热组件
CN214486819U (zh) 一种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3171734B (zh) 一种发热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5347059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红外加热器
CN112369708A (zh) 加热器和加热不燃烧烟具
WO2021232250A1 (zh) 加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加热不燃烧烟具
WO2024007613A1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组件
CN212678372U (zh) 加热器和加热不燃烧烟具
JP2003217416A5 (zh)
KR20200034581A (ko) 로스팅 흡연 도구
CN217184852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112617282A (zh) 电子烟发热体以及电子烟
CN219108736U (zh) 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及气雾生成装置
CN217564932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CN217523960U (zh) 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及气雾生成装置
CN213881766U (zh) 电子烟及发热机构
CN219781592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214014553U (zh) 一种发热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