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1502B - 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61502B
CN113161502B CN202011518208.4A CN202011518208A CN113161502B CN 113161502 B CN113161502 B CN 113161502B CN 202011518208 A CN202011518208 A CN 202011518208A CN 113161502 B CN113161502 B CN 1131615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display device
semi
disposed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182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61502A (zh
Inventor
金钟成
朴泰翰
崔浩源
金东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161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15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615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15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6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lective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6Reflecting 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10K59/65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image sens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31Cover glas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5Hole transpor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6Electron transpor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7Carrier injection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7Carrier injection layers
    • H10K50/171Electron injection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8Carrier block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8Reflective anodes, e.g. ITO combined with thick metallic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2Containers
    • H10K50/8426Peripheral 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dhesives, seal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8Arrangements for polarized light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omprising photosensors that control luminanc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具有前部区域和侧部区域;主体,该主体支撑所述显示面板;辅助构件,该辅助构件被布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以及半透射镜,该半透射镜被布置在所述辅助构件和所述前部区域之间,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侧部区域可以被布置在所述主体内部以面对所述半透射镜。由于从显示面板部分地发射的图像可以被朝向前部区域反射,因此诸如相机、照度传感器和接近传感器这样的辅助构件可以被布置在主体内部(或显示器下方)以实现全屏显示器,由此能增强用户的满意度并且能简化制造过程。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输出图像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用于处理和显示大量信息的显示领域已迅速发展起来。响应于这种趋势,已开发出各种平板显示设备,并且这些平板显示设备备受关注。
由于平板显示设备使用玻璃基板来抵抗在制造过程期间产生的高热,因此在轻量、薄轮廓和柔性方面受到限制。
因此,作为高级的平板显示设备,已涌现出使用诸如塑料这样的柔性材料替代没有柔性的玻璃基板制造的即便它像纸张一样弯曲也保持显示性能的柔性显示设备。
此外,近年来,积极进行了用于将在其上输出图像的前表面部分实现为全屏显示器的研究。
全屏显示器意指通过将被布置成在前表面部分上突出的诸如相机、照度传感器和接近度传感器这样的附加装置布置在主体内部(或显示器下方)来将前表面部分实现为不带孔的全屏的图像设备。
由于可以在主体内部(或显示器下方)布置附加装置,因此全屏显示器没有突出到显示器外部的元件,由此,就设计而言向用户提供满意度。另外,由于不需要在布置在前表面部分上的显示器中设置孔,因此能简化制造过程。
然而,由于在使用没有柔性的玻璃基板来实现全屏显示器时存在限制,因此正在积极进行用于使用柔性显示设备来实现全屏显示器的研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要提供可以使用柔性显示器将诸如相机、照度传感器和接近传感器这样的附加装置布置在主体内部(或显示器下方)的显示设备。
按照本公开的一方面,以上目的和其它目的可以通过提供一种显示设备来实现,该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具有前部区域和侧部区域;主体,该主体支撑所述显示面板;辅助构件,该辅助构件被布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以及半透射镜,该半透射镜被布置在所述辅助构件和所述前部区域之间,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侧部区域可以被布置在所述主体内部以面对所述半透射镜。
在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设备中,因为显示面板部分地布置在主体内部以面对半透射镜并且从显示面板发射的图像通过半透射镜朝向前部区域反射,所以诸如相机、照度传感器和接近传感器这样的辅助构件被布置在主体内部(或显示器下方)以实现全屏显示器,由此能增强用户的满意度并且能简化制造过程。
除了如以上提到的本公开的效果之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根据本公开的以上描述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附加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以上特征和其它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显示设备的简要平面图;
图2是沿着图1中示出的线I-I截取的简要截面图;
图3是当在图2中将侧部区域展开时的简要正视图;
图4是图2的简要布局图;
图5A、图5B、图5C和图5D是例示了当在图3中设置多个透射区域时的各个方面的正视图;
图6是例示了图2中示出的部分P的简要放大视图;
图7是例示了图2中示出的部分Q和半透射镜的简要放大视图;
图8A是图2的详细视图;
图8B是例示了图8A中的侧部区域的像素的简要视图;
图9A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显示设备的简要截面图;
图9B是例示了图9A中的侧部区域的像素的简要视图;
图10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显示设备的简要截面图;
图11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显示设备的简要截面图;
图12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的显示设备的简要截面图;以及
图13A、图13B和图13C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设备的透射区域的各种布置位置的简要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通过参照附图描述的以下方面来阐明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及其实现方法。然而,本公开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该被理解为限于本文中阐述的方面。相反,提供这些方面,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全的,并且将把本公开的范围充分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另外,本公开仅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限定。
附图中为了描述本公开的方面而公开的形状、尺寸、比率、角度和数量仅仅是示例,因此,本公开不限于所例示的细节。在整篇说明书中,类似的参考标号是指类似的元件。在下面的描述中,当确定对相关已知功能或配置的详细描述不必要地模糊了本公开的要点时,将省略详细描述。在使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除非使用“仅~”,否则可以添加另一个部分。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做相反表示。
在理解元件时,元件被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尽管没有进行明确描述。
在描述位置关系时,例如,当位置关系被描述为“~上”、“~上方”、“~下方”和“~旁边”时,除非使用了“正”或“正好”,否则可以在两个部分之间布置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部分。
应该理解,虽然在本文中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该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只是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
在描述本公开的元件时,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这些术语旨在从其它元件识别对应元件,并且对应元件的基础、顺序或数目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表述元件“连接”或“联接”到另一元件应该被理解为,该元件可以直接连接或联接到另一元件,但是可以除非特别提到否则间接连接或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在对应元件之间插置第三元件。
本公开的各种方面的特征可以被部分或全体彼此联结或组合,并且可以按各种方式彼此相互作用并且在技术上被驱动,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充分理解的。本公开的方面可以独立于彼此执行,或者可以一起按相互依赖关系来执行。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设备。只要有可能,就将在附图中通篇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图1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显示设备的简要平面图,图2是沿着图1中示出的线I-I截取的简要截面图,图3是当在图2中将侧部区域展开时的简要正视图,图4是图2的简要布局图,并且图5A、图5B、图5C和图5D是例示了当在图3中设置多个透射区域时的各种方面的正视图。
参照图1至图5D,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显示设备1包括显示面板2、主体3、辅助构件4和半透射镜5。显示面板2包括前部区域FA和侧部区域SA。辅助构件4可以被布置在主体3内部(或显示面板2下方)。显示面板2的侧部区域SA被布置成面对主体3内部的半透射镜5。主体3的内部可以意指显示面板2的下部部分。
从前部区域FA发射的图像光L1(图2中示出)可以被朝向用户发射。从侧部区域SA发射的图像光L2(图2中示出)可以被朝向半透射镜5发射。在半透射镜5中被反射的图像光L2可以通过前部区域FA中所包括的透射区域TA发射到外部。根据方面,透射区域TA被布置成面对辅助构件4,并且可以被设置为等于或大于辅助构件4的大小(或半透射镜5的大小)。在这种情况下,被设置为等于或大于辅助构件4的大小(或半透射镜5的大小)的透射区域TA可以意指透射区域TA中的透明部分的大小。因此,半透射镜5的大小可以等于或大于被设置为透明的透射区域TA的大小。透射区域TA可以被设置为透明的,以透射图像光或者使外部光能够进入。
此外,侧部区域SA和半透射镜5彼此面对的情况可以包括以下情况:在侧部区域SA和半透射镜5之间不布置另一结构,并且图像光L2从侧部区域SA发射的发射表面和半透射镜5的倾斜表面52中的至少一个倾斜以面对另一个。因此,尽管图2示出了侧部区域SA平行于Z轴方向布置并且倾斜表面52相对于侧部区域SA的发射表面倾斜,但是不限于该示例,倾斜表面52和侧部区域SA的发射表面可以不平行于Z轴方向布置。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倾斜表面52和侧部区域SA的发射表面应该被设置为:使得从侧部区域SA的发射表面发射的图像光L2可以通过倾斜表面52向透射区域TA发射并且通过透射区域TA进入的外部光L3(图2中示出)可以通过半透射镜5到达辅助构件4。
显示面板2可以是发射图像光的显示设备。显示面板2可以是使用诸如塑料这样的柔性材料制造的以即使它像纸张一样弯曲也保持显示性能的柔性显示面板。根据一个示例的显示面板2整体上可以是矩形板形状,但是可以是另一种形状。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显示面板2的前部区域FA可以是用户能观看从显示设备1输出的图像的方向。又如,前部区域FA可以是不被主体3覆盖而暴露于外部的暴露区域。从基于图2的前部区域FA发射的图像光L1可以朝向Z轴方向的向上方向发射,由此图像光L1可以被用户看到。Z轴方向可以但不限于是重力方向。
显示面板2的侧部区域SA是与前部区域FA连接的区域,并且可以是在其中从主体3的内部发射图像光L2的区域。侧部区域SA被布置在主体3的内部,因此可以是被主体3覆盖的非暴露区域。如图2中所示,可以按照显示面板2的边缘部分的弯曲和折叠将侧部区域SA布置在主体3的内部。
侧部区域SA可以被布置成相对于前部区域FA具有第一角度θ1。更详细地,在显示面板2的边缘部分弯曲90°然后折叠180°之后,侧部区域SA可以被布置成面对半透射镜5。因此,侧部区域SA可以被布置成相对于前部区域FA具有约270°的角度。结果,第一角度θ1可以是约270°。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显示设备1中,第一角度θ1可以但不限于是约270°。第一角度θ1可以被设置为使得可以发射通过半透射镜5从侧部区域SA发射到透射区域TA的图像光L2。侧部区域SA可以通过被支撑在主体3中而相对于前部区域FA保持第一角度θ1。
由于侧部区域SA可以被设置为相对于前部区域FA具有第一角度θ1,因此在侧部区域SA被弯曲和折叠之前,即,当侧部区域SA被展开时,侧部区域SA和前部区域FA可以在同一方向上发射图像光。由于这意味着图像光可以从一个显示面板2的前部区域FA和侧部区域SA发射,因此与在侧部区域SA中设置单独显示面板2的情况相比,可以不考虑线的布置等,由此能简化制造过程。结果,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显示设备1中,前部区域FA、侧部区域SA和透射区域TA全部都可以被布置在一个显示面板2上。
此外,参照图2,从侧部区域SA发射的图像光L2可以在Y轴方向上朝向半透射镜5发射,被半透射镜5反射,然后发射到透射区域TA。因此,位于前部区域FA的方向上的用户可以观看到从前部区域FA发射的图像光L1与从侧部区域SA发射的图像光L2的混合光。可以通过与透射区域TA的大小一样的单独算法来发射从侧部区域SA发射的图像光L2,由此用户可以看到与从前部区域FA发射的图像光L1具有一致性的图像光L2。Y轴方向可以是垂直于Z轴方向的方向。例如,Y轴方向可以是基于图1的垂直方向。X轴方向是与Y轴方向和Z轴方向中的每一个垂直的方向,并且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可以是指示显示设备1的宽度的方向。例如,基于图1,X轴方向可以是左右方向。
此外,如上所述,为了使用户无差别感地观看从前部区域FA发射的图像光L1与从侧部区域SA发射的图像光L2的合成图像,侧部区域SA可以朝向半透射镜5发射相对于从前部区域FA发射的图像上下颠倒的图像。例如,如图3中所示,假定从前部区域FA发射“A”,则可以从侧部区域SA发射上下颠倒的倒“A”,并且通过半透射镜5发射到透射区域TA的图像可以以与通过前部区域FA发射的“A”相同的形状发射,由此用户能无差别感地观看图像。即,从侧部区域SA发射的上下颠倒图像可以在半透射镜5中被反射并且在不上下颠倒的情况下从透射区域TA发射,并且从透射区域TA发射的图像可以与从前部区域FA发射的图像一致。
此外,前部区域FA可以包括透射区域TA,以使从侧部区域SA发射的图像光L2通过半透射镜5发射到外部。透射区域TA是前部区域FA的一部分,并且可以在用户的方向上布置。透射区域TA可以被布置在前部区域FA和侧部区域SA之间。在这种情况下,透射区域TA被布置在前部区域FA和侧部区域SA之间的情况意指透射区域TA被布置在前部区域FA的中央部分和侧部区域SA之间。前部区域FA的中央部分可以意指在本公开的显示设备中用户在其中看到图像的区域的中间部分。因此,前部区域FA的另一部分可以被布置在侧部区域SA与前部区域FA的中央部分之间。在这种情况下,透射区域TA可以被布置在前部区域FA和另一前部区域FA之间。
透射区域TA是显示面板2的一部分,并且可以被设置为不发射图像。这是因为,如果从透射区域TA发射图像,则由于所发射的图像,因此布置在主体3内部的辅助构件4不能很好地吸收外部光。例如,如果辅助构件4是相机,则相机吸收的外部光可能干扰所发射的外部光,由此可能出现相机发射的图像可能看起来模糊或被漫射的问题。因此,可以透明地设置透射区域TA以透射在半透射镜5中被反射的图像光L2和辅助构件4的外部光L3,而不输出图像。
如图2中所示,透射区域TA可以被布置在与辅助构件4对应的位置,使得外部光L3可以到达辅助构件4。因此,布置在前部区域FA中的透射区域TA的位置可以根据辅助构件4布置在主体3内部的什么位置而变化。
显示面板2可以包括基板21、阳极22、发光层23、阴极24、封装层25、偏振器26和盖玻璃27。将随图6一起描述关于这些元件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1和图2,主体3旨在支撑显示面板2。主体3形成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显示设备1的整体外观,并且可以但不限于由中空长方体形状制成。显示面板2可以联接到主体3并且由主体3支撑。显示面板2可以通过诸如树脂和双面胶带这样的粘合构件联接到主体3。
主体3可以包括储存空间31(在图2中示出)。储存空间31旨在储存显示面板2的侧部区域SA、用于驱动显示面板2的印刷电路板、诸如电池这样的驱动装置和辅助构件4。储存空间31可以但不限于由显示面板2和主体3提供。如果储存空间31可以储存侧部区域SA、驱动装置和辅助构件4,则储存空间31可以仅由主体3提供。主体3可以由金属材料形成以具有刚性,但是可以由塑料材料形成以便减轻重量。
主体3还可以包括垂直部分32和突起33。
如图2中所示,垂直部分32平行于Z轴方向布置,并且可以是形成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显示设备1的边框的一部分。
突起33旨在使侧部区域SA能够保持被布置在主体3内部的第一角度θ1。突起33可以包括平行于Y轴方向从垂直部分32朝向主体3的内部突出的倒圆槽PH。显示面板2的边缘部分可以通过垂直部分32弯曲成90°的角度,并且弯曲成90°的角度的显示面板2可以被插入到突起33的槽PH中,然后被折叠成180°的角度。在显示面板2中,与垂直部分32接触的部分和插入到槽PH中的部分可以通过粘合构件联接并固定到主体3。因此,侧部区域SA可以被保持为以第一角度θ1被布置在主体3的内部(即,储存空间31中)以面对半透射镜5。由于侧部区域SA是从其发射图像光L2的部分,因此侧部区域SA不会被突起33覆盖。
尽管未示出,但是作为另一示例,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显示设备1中,其中未从侧部区域SA发射图像光L2的后部部分和从主体3的垂直部分32朝向主体3的内部布置的后部部分可以通过粘合构件彼此粘合,由此可以省略突起33。
与主体3的垂直部分32和突起33接触的间隔区域(阴影部分)被布置在前部区域FA和侧部区域SA之间。由于间隔区域是不发射光的非发光区域,因此形成电场的元件可以不被布置在显示面板2中,从而不发射光。例如,显示面板2的阴极24可以不被布置在间隔区域中。这可以通过在制造显示面板2时对布置在间隔区域中的阴极24进行图案化和去除来提供。如果阴极不被布置在间隔区域中,则不形成阳极22和电场,由此不发射光。甚至可以在显示面板2的不面对被布置在主体3内部的半透射镜5的区域中提供非发光区域。例如,甚至可以在图2中示出的显示面板2的端部部分中布置非发光区域。显示面板2的端部部分可以具有密封侧部区域SA的侧面以使侧部区域SA不能够与空气接触的功能。
辅助构件4包括被布置在主体3内部的装置,并且例如可以是相机41。由于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显示设备1被实现为全屏显示器,因此辅助构件4可以被布置在储存空间31中,使得辅助构件4可以不向外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辅助构件4可以被布置成在Z轴方向上与显示面板2的透射区域TA间隔开预定距离。这是为了将半透射镜5布置在辅助构件4和透射区域TA之间。因此,辅助构件4可以与透射区域TA间隔开达半透射镜5的高度一样大,或者与透射区域TA间隔开比半透射镜5的高度长的长度。然而,如果辅助构件4与透射区域TA间隔太远,则由于难以使外部光能够到达辅助构件4,因此可以在外部光可以到达辅助构件4的范围内确定间隔长度。在被布置在储存空间31中的情况下,辅助构件4可以包括诸如照度传感器、接近传感器和扬声器这样的各种装置以及相机41。
再次参照图2,半透射镜5可以将从侧部区域SA发射的图像光L2部分地向透射区域TA反射。半透射镜5可以被布置在辅助构件4和透射区域TA之间。更详细地,半透射镜5可以被布置在辅助构件4和透射区域TA之间,同时在Z轴方向上与辅助构件4和透射区域TA布置成一条线。即,半透射镜5可以在Z轴方向上布置在透射区域TA下方并且在Y轴方向上被布置成面对侧部区域SA。尽管未示出,但是半透射镜5可以直接联接到主体3,或者联接到诸如布置在主体3内部的支座这样的支撑构件的上表面,由此半透射镜5可以间接联接到主体3。
由于半透射镜5反射50%的光而透射另外50%的光,因此如果从侧部区域SA发射的图像光L2的照度为100,则朝向透射区域TA反射的图像光L2的照度可以为50。
此外,半透射镜5可以将通过透射区域TA进入的外部光L3朝向辅助构件4透射。因此,在穿过透射区域TA之后穿过半透射镜5的外部光L3可以到达布置在半透射镜5下方的辅助构件4。如果辅助构件4是相机41,则相机41可以感测已穿过透射区域TA和半透射镜5的外部光L3。在这种情况下,外部光可以意指从相机41要拍摄的对象进入的光。由于进入辅助构件4的外部光L3穿过透射区域TA和半透射镜5,因此如果外部光L3的照度为100,则进入辅助构件4的外部光L3的照度可以为50或更小。因此,可以通过连接到辅助构件4的单独的校正装置或单独的校正算法放大进入辅助构件4的外部光L3。
结果,半透射镜5可以由半透射材料制成,以将从侧部区域SA发射的图像光L2向透射区域TA反射,并且将通过透射区域TA进入的外部光L3向辅助构件4透射。半透射镜5可以但不限于以如图4中所示的三棱柱或棱柱的形状设置。如果半透射镜5可以反射从侧部区域SA发射的图像光L2并透射通过透射区域TA进入的外部光L3,则它可以被设置为如图8A中所示的诸如其横截面是梯形的棱柱形状这样的各种形状。下文中,将基于半透射镜5被形成为三棱柱的形状给出描述。
半透射镜5可以包括平坦表面51和倾斜表面52。
平坦表面51是被布置成与前部区域FA平行的表面。如图2中所示,辅助构件4可以被布置在平坦表面51下方。平坦表面51可以由可以透射光的透明材料制成。
倾斜表面52是相对于平坦表面51倾斜的表面。从侧部区域SA发射的图像光L2可以由于倾斜表面52而被发射到透射区域TA。如图2中所示,倾斜表面可以在Y轴方向上被布置为面对侧部区域SA,并且可以在Z轴方向上被布置在透射区域TA和平坦表面51之间。倾斜表面52可以由半透射材料制成,以将从侧部区域SA发射的图像光L2向透射区域TA反射并将从透射区域TA进入的外部光L3向辅助构件4透射。例如,半透射材料可以但不限于是薄金属材料。如果半透射材料可以反射图像光L2的50%并透射外部光L3的50%,则它可以由另一种材料制成。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显示设备1中,半透射镜5的大小可以设置为等于或大于透射区域TA的大小。例如,如图4中所示,半透射镜5的宽度W1可以被设置为等于或大于透射区域TA的宽度W2。因此,在倾斜表面52中反射的图像光L2可以被发射到透射区域TA。如果半透射镜5的宽度W1小于透射区域TA的宽度W2,则即使在倾斜表面52中被反射的图像光L2被发射到透射区域TA,也在被发射到透射区域TA的图像光L2与从除了透射区域TA之外的前部区域FA发射的图像光L1之间产生间隙,由此不能发射一致的图像。在这种情况下,透射区域TA可以被设置为是透明的。
另外,半透射镜5的大小可以被设置为等于或大于侧部区域SA的大小。例如,如图4中所示,半透射镜5的宽度W1可以被设置为等于或大于侧部区域SA的宽度W2。因此,在倾斜表面52中反射的图像光L2可以被发射到透射区域TA。如果半透射镜5的高度H1小于侧部区域SA的高度H2,则由于从侧部区域SA发射的图像光L2没有在倾斜表面52中被反射,因此从侧部区域SA发射的图像光L2可以被部分地发射到透射区域TA,而非完全发射到透射区域TA。在这种情况下,在发射到透射区域TA的图像光L2与从除了透射区域TA之外的前部区域FA发射的图像光L1之间可能出现差别感。
结果,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显示设备1中,因为半透射镜5的大小可以被设置为等于或大于侧部区域SA的大小或者被设置为等于或大于透射区域TA的大小,所以可以防止在从前部区域FA发射的图像光L1与从透射区域TA发射的图像光L2之间产生间隙或差别感,由此能实现一致的图像。
此外,半透射镜5的大小可以被设置为等于或大于侧部区域SA的大小和透射区域TA的大小二者。然而,如图9A中所示,侧部区域SA的大小和透射区域TA的大小可以被设置为彼此不同。
图5A、图5B、图5C和图5D是例示了当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显示设备1中设置了多个透射区域时的各种方面的正视图。
图5A、图5B、图5C和图5D是当如图3中所示侧部区域SA被展开时的简要正视图,其中,图5A例示了一个透射区域TA,即,一个辅助构件4,图5B例示了两个透射区域TA,即,两个辅助构件4,并且图5C例示了三个透射区域TA,即,三个辅助构件4。如果辅助构件4是相机41,则在图5A、图5B和图5C中,相机41的数目可以分别为1、2和3。如果相机41的数目为2或更多,则相机41可以具有其相应的彼此不同的镜头。辅助构件4可包括但不限于仅相机41,并且如图5D中所示,照度传感器42、接近传感器43和扬声器44中的至少一个或更多个可与相机41结合在一起。另外,如图5D中所示,可以以不同的大小和形状设置其中布置有相机41、照度传感器42、接近传感器43和扬声器44的透射区域TA。照度传感器42是用于感测光强度的传感器,接近传感器43是用于检测对象位置的传感器,并且扬声器44旨在将电信号转换成声波。
如果透射区域TA和辅助构件4被设置为多个,则侧部区域SA的大小可以被设置得大,以将图像发射到透射区域TA中的每一个。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透射区域TA被布置在前部区域FA中的不同位置处,因此发射到透射区域TA中的每一个的图像可以是不同的图像。然而,不限于该示例,从侧部区域SA向透射区域TA中的每一个发射的图像可以是相同的图像。在图5A、图5B、图5C和图5D中,尽管通过一个显示面板2将侧部区域SA设置得大以对应于透射区域TA,但是多个侧部区域SA可以被设置为相互间隔开,以便侧部区域SA可以被布置在与透射区域TA中的每一个对应的位置。
半透射镜5可以被布置在透射区域TA和辅助构件4之间。可以只有一个半透射镜5被设置为大小与侧部区域SA的大小不同,或者多个半透射镜5可以被设置为彼此间隔开。因此,从侧部区域SA发射的图像光L2可以通过半透射镜5发射到透射区域TA。
图6是例示了图2中示出的部分P的简要放大视图,图7是例示了图2中示出的部分Q和半透射镜的简要放大视图,图8A是图2的详细视图,并且图8B是例示了图8A中的侧部区域的像素的简要视图。
参照图6,显示面板2中的除了透射区域TA之外的前部区域可以包括基板21、阳极22、发光层23、阴极24、封装层25、偏振器26和盖玻璃27。
基板21可以是诸如塑料膜、玻璃基板或硅这样的半导体基板。基板21可以由透明材料或不透明材料制成。如果将基板21布置在透射区域TA中,则基板21可以由透明材料制成。
可以在基板21上设置多个子像素P。根据一个示例的基板21可以包括发射红光的第一子像素21a(如图8B中所示)、发射绿光的第二子像素21b(如图8B中所示)和发射蓝光的第三子像素21c(如图8B中所示)。第一子像素21a、第二子像素21b和第三子像素21c可以被布置在基板21上以相互邻接。第一子像素21a、第二子像素21b和第三子像素21c中的每一个可以被设置为包括阳极22、发光层23和阴极24。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显示设备1以光向上部部分发射的顶部发射模式设置。因此,尽管透明材料以及不透明材料可以被用作基板21的材料,但是如果如上所述基板21被布置在透射区域TA中,则可以使用透明材料。尽管未示出,但是可以在基板21中的除了透射区域TA之外的其它区域中在基板21和阳极22之间设置单独的反射层,以将从发光层23发射到基板21的光朝向上部部分反射。
可以在基板21中针对子像素中的每一个设置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各种类型的信号线和电容器的电路元件。信号线可以包括选通线、数据线、电力线和参考线,并且薄膜晶体管(未示出)可以包括开关薄膜晶体管、驱动薄膜晶体管和感测薄膜晶体管。子像素由选通线和数据线的交叉结构限定。
开关薄膜晶体管按照供应到选通线的选通信号而进行开关,并且用于向驱动薄膜晶体管供应从数据线供应的数据电压。
驱动薄膜晶体管根据从开关薄膜晶体管供应的数据电压来进行开关以通过从电源线供应的电源产生数据电流,并且用于向阳极22供应所产生的数据电流。
感测薄膜晶体管用于感测作为图像质量下降的成因的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偏差,并且响应于从选通线或单独感测线供应的感测控制信号而向参考线供应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电流。
电容器用于将供应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数据电压保持一帧,并且连接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端子和源极端子中的每一个。
针对基板21中的子像素21a、21b和21c中的每一个布置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根据一个示例的第一晶体管可以连接到布置在第一子像素21a上的第一子电极,以施加用于发射与第一子像素21a对应的颜色的光的驱动电压。
根据一个示例的第二晶体管可以连接到布置在第二子像素21b上的第二子电极,以施加用于发射与第二子像素21b对应的颜色的光的驱动电压。
根据一个示例的第三晶体管可以连接到布置在第三子像素21c上的第三子电极,以施加用于发射与第三子像素21c对应的颜色的光的驱动电压。
根据一个示例的第一子像素21a、第二子像素21b和第三子像素21c中的每一个在使用晶体管中的每一个被输入来自选通线的选通信号时,按照数据线的数据电压向有机发光层供应预定电流。为此原因,第一子像素21a、第二子像素21b和第三子像素21c中的每一个的有机发光层可以按照预定电流发射具有预定亮度的光。
阳极22形成在基板21上。根据一个示例的阳极22可以被形成为包括诸如铝和钛的沉积结构(Ti/Al/Ti)、铝和ITO的沉积结构(ITO/Al/ITO)、APC合金以及APC合金和ITO的沉积结构(ITO/APC/ITO)这样的高反射率的金属材料。APC合金是银(Ag)、钯(Pb)和铜(Cu)的合金。阳极22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子像素21a中的第一子电极、设置在第二子像素21b中的第二子电极和设置在第三子像素21c中的第三子电极。
第一子电极形成在基板21上,并且通过穿过基板21的一部分的接触孔连接到第一晶体管的源电极。
第二子电极形成在基板21上,并且通过穿过基板21的一部分的接触孔连接到第二晶体管的源电极。
第三子电极形成在基板21上,并且通过穿过基板21的一部分的接触孔连接到第三晶体管的源电极。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晶体管至第三晶体管可以是N型TFT。
如果第一晶体管至第三晶体管被设置为P型TFT,则第一子电极至第三子电极中的每一个可以连接到第一晶体管至第三晶体管中的每一个的漏电极。
即,按照第一晶体管至第三晶体管的类型,第一子电极至第三子电极中的每一个可以连接到源电极或漏电极。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显示设备1还可以包括用于将第一子像素21a、第二子像素21b和第三子像素21c彼此分割的多个堤部(未示出)。
堤部可以被设置为覆盖第一子电极、第二子电极和第三子电极的边缘,由此将第一子像素21a、第二子像素21b和第三子像素21c彼此分割。堤部用于限定子像素,即,发光部分。另外,由于其中形成堤部的区域不发射光,因此可以将该区域限定为非发光部分。堤部可以由诸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和聚酰亚胺树脂这样的有机膜形成。
发光层23被布置在阳极22上。根据一个示例的发光层23可以包括空穴传输层HTL、发光层EML、空穴阻挡层HBL和电子传输层ETL。发光层23还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HIL、电子阻挡层EBL和电子注入层EIL。
发光层23的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电子传输层ETL和电子注入层EIL旨在提高发光层EML的发射效率。空穴传输层HTL和电子传输层ETL旨在平衡电子和空穴。空穴注入层HIL和电子注入层EIL旨在增强电子和空穴的注入。
更详细地,空穴注入层HIL可以通过降低从阳极材料注入的空穴的注入能垒来促进空穴注入。空穴传输层HTL用于无损失地将从阳极注入的空穴传输到发光层。
发光层EML是用于通过从阳极注入的空穴与从阴极注入的电子的复合来发射光的层,并且可以按照发光层内部的结合能来发射红色、蓝色和绿色的光并通过配置多个发光层来形成白色发光层。空穴阻挡层HBL可以设置在发光层EML和电子传输层ETL之间,以阻挡在发光层EML中没有与电子结合的空穴的移动。电子阻挡层EBL设置在发光层EML和空穴传输层HTL之间,并且用于将电子捕获在发光层EML中,以使得电子不能从发光层EML移动到空穴传输层HTL。
电子传输层ETL用于将从阴极注入的电子传输到发光层。电子注入层EIL用于通过在电子注入期间降低势垒来促进从阴极注入电子。
如果向阳极22施加高电势电压并且向阴极24施加低电势电压,则空穴和电子分别通过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移动到发光层23并且在发光层23中彼此结合,从而发射光。
发光层23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子电极上的第一有机发光层、设置在第二子电极上的第二有机发光层和设置在第三子电极上的第三有机发光层。第一有机发光层、第二有机发光层和第三有机发光层可以设置在一个像素中。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像素可以但不限于意指能够通过组合红光、绿光和蓝光来实现白光的一个像素。
如上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层至第三有机发光层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发光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
此外,如果第一有机发光层、第二有机发光层和第三有机发光层被设置为发射红(R)光、绿(G)光和蓝(B)光,则用于第一子电极至第三子电极的第一有机发光层至第三有机发光层的布置顺序可以被以各种方式组合。因为第一有机发光层、第二有机发光层和第三有机发光层发射红(R)光、绿(G)光和蓝(B)光,所以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显示设备1可以不使用滤色器,由此与使用滤色器的情况相比,制造成本可以降低。然而,不限于该示例,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显示设备1可以被设置为针对子像素发射不同颜色的光,因为白色发光层被设置为公共层并且为每个子像素布置不同的滤色器。
阴极24被布置在发光层23上。根据一个示例的阴极24是在第一子像素21a、第二子像素21b和第三子像素21c中共同形成的公共层。阴极24可以由能透射光的诸如ITO和IZO这样的透明导电材料(TCO)形成,或者可以由诸如Mg、Ag或Mg和Ag的合金这样的半透射导电材料形成。
再次参照图6,封装层25可以形成在阴极24上。封装层25用于防止氧气或水渗透到发光层23和阴极24中。为此目的,封装层25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无机膜和至少一个有机膜。
例如,封装层25可以包括第一无机膜、有机膜和第二无机膜。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无机膜被形成为覆盖阴极24。有机膜被形成为覆盖第一无机膜。有机膜可以被形成为足够长的长度,以防止颗粒因穿过第一无机膜而渗透到发光层23和阴极24中。第二无机膜被形成为覆盖有机膜。
偏振器26旨在防止外部光L3在诸如阴极24这样的金属材料中被反射之后进入用户的眼睛。因此,偏振器26可以被布置在除了透射区域TA之外的前部区域FA或者布置有阴极24的前部区域FA中。参照图7,尽管阴极24甚至被布置在侧部区域SA中,但是由于侧部区域SA被布置在主体3内部,因此外部光L3无法进入侧部区域SA。因此,偏振器26可以不被布置在侧部区域SA中。
偏振器26可以防止外部光L3被反射,但是可能降低从发光层23发射然后发射到上部部分的图像光L2的透射率。例如,如果从布置在前部区域FA中的发光层23发射的图像光L1的照度为100,则在从偏振器26透射之后发射的图像光L1的照度可以为约50。即,从前部区域FA发射的图像光L1的照度可以为约50。因此,偏振器26可以不被布置在透射区域TA中。
盖玻璃27旨在保护布置在偏振器26下方的封装层25、阴极24、发光层23、阳极22和基板21以及偏振器26,从而不因诸如水和灰尘这样的颗粒以及外部冲击而受损。盖玻璃27可以被布置在偏振器26上。然而,如果偏振器26未设置在透射区域TA中,则可以仅盖玻璃27设置在透射区域TA中。由于在侧部区域SA被布置在主体3内部之后最终布置了盖玻璃27,因此盖玻璃27可以被布置在透射区域TA和除了透射区域TA之外的前部区域FA(即,偏振器26)上。另外,由于在侧部区域SA被布置在主体3内部之后最终布置盖玻璃27,因此盖玻璃27可以不被布置在侧部区域SA中。
总之,由于侧部区域SA被布置在主体3内部,因此外部光L3无法进入侧部区域SA,由此可以如图7所示不布置偏振器26和盖玻璃27。因此,由于从侧部区域SA发射的图像光L2不穿过偏振器26,因此图像光L2的照度可以为约100。然而,由于从侧部区域SA发射的图像光L2的50%可以在半透射镜5中被反射然后发射到透射区域TA,因此从透射区域TA发射的图像光L2的照度可以为约50。
结果,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显示设备1中,由于偏振器26,导致从除了透射区域TA之外的前部区域FA发射的图像光L1的照度可以为约50,并且由于半透射镜5,导致从透射区域TA发射的图像光L2的照度可以为约50。因此,用户可以观察到在从前部区域FA发射的图像光L1的照度与从透射区域TA发射的图像光L2的照度之间没有差别感的图像。
参照图8A和图8B,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显示设备1中,半透射镜5可以被设置为被布置在基板21下方。在这种情况下,半透射镜5被布置在基板21下方的情况可以意味着,半透射镜5在Z轴方向上不与基板21的侧面交叠。如图8中所示,半透射镜5可以被设置为具有梯形的截面。倾斜表面52可以被布置在透射区域TA下方。平坦表面51可以被布置在透射区域TA下方以及基板21下方。然而,不限于这种情况,半透射镜5可以被设置为具有如图2中所示的三角形的截面并且被布置在基板21的右侧下方。在这种情况下,半透射镜5的倾斜表面52和平坦表面51可以被布置在透射区域TA的下方。
半透射镜5被布置在基板21下方的原因是,透射区域TA可以与主体3间隔开预定距离。因此,透射区域TA可以被布置在除了前部区域FA的端部部分之外的其它区域中的任何地方。即,可以增强透射区域TA的布置位置的自由度。在对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显示设备1的描述中,将再次给出关于这种情况的详细描述。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显示设备1还可以包括背板BP。
参照图8A,背板BP可以被布置在基板21和半透射镜5之间。背板BP旨在支撑显示面板2,使得显示面板2可以不凹入主体3内部。背板BP可以被设置为与布置在除了透射区域TA之外的前部区域FA中的显示面板2的大小相同的大小然后通过粘合构件联接到基板21的下表面。背板BP可以由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并且联接到主体3。背板BP可以被支撑在主体3中以支撑显示面板2。背板BP可以被布置成不与半透射镜5的倾斜表面52交叠,由此背板BP不会干扰侧部区域SA的在倾斜表面52中被反射并且朝向透射区域TA发射的图像光L2。另外,背板BP可以被布置成不与半透射镜5的倾斜表面52交叠,由此已通过透射区域TA透射的外部光L3可以没有干扰地通过倾斜表面52到达辅助构件4。然而,如果背板BP由透明材料制成,则背板BP甚至可以被布置在透射区域TA中,如图10中所示。
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显示设备1中,如图8A中所示,可以仅盖玻璃27被布置在透射区域TA中。即,在构成显示面板2的元件当中,除了盖玻璃27之外的其它元件(即,基板21、阳极22、发光层23、阴极24、封装层25和偏振器26)可以不被布置在透射区域TA中。这将使得从侧部区域SA发射然后在半透射镜5的倾斜表面52中被反射的图像光L2能够透射到透射区域TA,而没有除了盖玻璃27之外的显示面板2的其它元件的干扰。因此,通过透射区域TA发射的图像光L2的照度可以增加。
另外,由于除了盖玻璃27之外的显示面板2的其它元件没有被布置在透射区域TA中,因此通过透射区域TA进入的外部光L3可以在没有显示面板2的其它元件的干扰的情况下进入辅助构件4。因此,通过辅助构件4感测到的外部光L3的照度可以增加。
此外,半透射镜5的倾斜表面52可以被设置为具有相对于平坦表面51的一定角度。
如图3中所示,由于侧部区域SA和半透射镜5的高度根据由倾斜表面52和平坦表面51形成的角度而改变,因此由倾斜表面52和平坦表面51形成的角度可以是确定侧部区域SA的像素的大小的因素。
可以按照由倾斜表面52和平坦表面51形成的角度对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设备1的方面进行分类。
首先,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设备1可以被设置为使得倾斜表面52相对于平坦表面51以第二角度θ2布置。例如,第二角度θ2可以为45°。如果第二角度θ2为45°,则由于半透射镜5的截面变为等腰三角形,因此布置在透射区域TA中的平坦表面51的宽度可以等于倾斜表面52的高度。布置在透射区域TA中的平坦表面51的宽度可以等于透射区域TA的宽度,并且倾斜表面52的高度可以等于侧部区域SA的高度。结果,如果第二角度θ2为45°,则透射区域TA的宽度、布置在透射区域TA中的平坦表面51的宽度、倾斜表面52的高度和侧部区域SA的高度可以被设置为彼此相等。
图8B简要例示了当如图8A中所示第二角度θ2为45°时布置在侧部区域SA中的像素的一部分。如图8B中所示,一个像素PX1可以包括发射红光的第一子像素21a、发射绿光的第二子像素21b和发射蓝光的第三子像素21c。如上所述,如果第二角度θ2为45°,则由于倾斜表面52的高度等于侧部区域SA的高度,因此多个像素PX1中的一个PX1可以具有第一高度PH1。像素PX1的第一像素PH1可以意指基于与Z轴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像素PX1的长度。
尽管以上描述是基于第二角度θ2为45°的,但是第二角度θ2可以被设置为大于45°且小于90°的角度。这是因为,如果第二角度θ2为90°,则从侧部区域SA发射的图像光L2在倾斜表面52中被反射之后不能发射到透射区域TA。
此外,如果第二角度θ2大于45°,则布置在侧部区域SA中的一个像素PX1的第一高度PH1可能变大。如果一个像素PX1的第一高度PH1变大,则可以通过半透射镜5发射到透射区域TA的像素PX1的数目减少,由此分辨率会降低。
结果,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显示设备1中,第二角度θ2可以被设置为大于45°且小于90°,并且可以被设置成45°的角度,使得分辨率不会降低。
图9A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显示设备的简要截面图,并且图9B是例示了图9A中的侧部区域的像素的简要视图。
参照图9A和图9B,除了由半透射镜5的倾斜表面52和平坦表面51形成的角度被设置成小于第二角度θ2,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显示设备1与根据图2的显示设备相同。因此,将为相同的元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下文中将描述不同的元件。
在根据图2的显示设备的情况下,倾斜表面52和平坦表面51被设置为呈45°的第二角度,由此透射区域TA的宽度、布置在透射区域TA中的平坦表面51的宽度、倾斜表面52的高度和侧部区域SA的高度可以被设置为彼此相等。在这种情况下,布置在侧部区域SA中的多个像素PX1中的一个PX1可以具有第一高度PH1。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像素PX1的纵横比可以为1:1。
另一方面,在根据图9A的第二方面的显示设备的情况下,倾斜表面52可以被设置成相对于平坦表面以比第二角度θ2小的第三角度θ3布置。例如,第三角度θ3可以大于20°且小于45°。如果第三角度θ3小于45°,则半透射镜5的截面可以不是等腰三角形,而是布置在透射区域TA中的平坦表面51的宽度比倾斜表面52的高度长的三角形。因此,图9A中示出的倾斜表面52的高度可以被设置为低于图8A中示出的倾斜表面52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倾斜表面52的侧部区域SA的高度可以降低。因此,如图9B中所示,多个像素PX2中的一个像素PX2可以具有比图8B中示出的像素PX1的第一高度PH1低的第二高度PH2。这可能意味着,图9B中示出的像素PX2的第二高度PH2应该被降低以向透射区域TA发射相同的图像,这是因为根据图9A的侧部区域SA的高度低于根据图8A的侧部区域SA的高度。因此,如图9B中所示,一个像素PX2可以被设置成其水平长度比垂直长度长。即,在根据图9A的显示设备中,像素的大小在垂直方向上小于根据图8A的显示设备的像素大小,由此在垂直方向上可以布置更多像素,因此可以在垂直方向上实现更高的分辨率。
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显示设备1中,由于倾斜表面52可以设置为相对于平坦表面51以第三角度θ3布置,因此半透射镜5的倾斜表面52的高度可以减小,由此整个厚度可以减小。
然而,如果第三角度θ3小于20°,则由于半透射镜5的厚度太薄,因此布置在透射区域TA中的半透射镜5或布置在前部区域FA中的半透射镜5即使在光冲击的情况下也可能容易破裂或受损。
结果,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显示设备1中,第三角度θ3被设置为大于20°且小于45°,由此可以实现高分辨率并且可以防止半透射镜5受损。
图10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显示设备的简要截面图。
参照图10,除了布置在透射区域TA中的元件,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显示设备1与根据图2的显示设备相同。因此,将为相同的元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下文中将描述不同的元件。
在根据图2的显示设备的情况下,由于仅盖玻璃27布置在透射区域TA中,因此除了盖玻璃27之外的其它元件(即,基板21、阳极22、发光层23、阴极24、封装层25和偏振器26)不被布置在透射区域TA中,由此可以避免图像光L2与外部光L1之间的干扰。更详细地,在根据图2的显示设备的情况下,由于在布置在透射区域TA中的盖玻璃27和半透射镜5之间没有布置显示面板2的元件,因此从侧部区域SA发射的并且在半透射镜5的倾斜表面52中被反射的图像光L2可以没有任何干扰地通过布置在透射区域TA中的盖玻璃27透射。因此,通过透射区域TA发射的图像光L2的照度可以增加。
另外,除了盖玻璃27之外的显示面板2的其它元件没有被布置在透射区域TA中,由此通过透射区域TA进入的外部光可以在没有显示面板2的其它元件的干扰的情况下进入辅助构件4。因此,通过辅助构件4感测到的外部光的照度可以增加。
然而,在根据图2的显示设备的情况下,由于显示面板2的除了盖玻璃27之外的其它元件应该被从透射区域TA去除,因此另外需要使用激光进行的单独去除过程。由于通过激光工艺去除的显示面板2的部分即显示面板2的与透射区域TA相邻的部分可能被暴露于空气,因此阳极22、发光层23和阴极的寿命24会缩短。
另一方面,在根据图10的第三方面的显示设备1的情况下,发光层23、阴极24和偏振器26可以不被布置在透射区域TA中。即,具有不透明颜色、形成电场或降低透射率的元件可以不被布置在透射区域TA中。因此,在根据图10的第三方面的显示设备1的情况下,由透明材料制成的背板BP以及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基板21、封装层25和盖玻璃27可以被布置在透射区域TA中。
由于背板BP是透明的并且可以支撑显示面板2,因此背板BP可以被布置在透射区域TA中。由于基板21和封装层25是透明的,因此基板21和封装层25可以被布置在透射区域TA中。另外,在根据图10的第三方面的显示设备1的情况下,由于可以通过在形成显示面板2的真空状态下进行图案化来去除布置在透射区域TA中的阳极22、发光层23和阴极24,因此可以防止阳极22、发光层23和阴极24被暴露于空气。因此,与在阳极22、发光层23和阴极24被暴露于空气的状态下执行去除工艺的情况相比,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显示设备1中,阳极22、发光层23和阴极24的寿命(即,显示面板2的使用寿命)能进一步增加。
图11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显示设备的简要截面图。
参照图11,除了半透射镜5被布置在基板21、阳极22、发光层23、阴极24、封装层25和偏振器26中的每一个的侧面并且透射区域TA的大小被设置成比根据图2的显示设备的大小大,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显示设备1与根据图2的显示设备相同。因此,将为相同的元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下文中将描述不同的元件。
在根据图2的显示设备的情况下,由于半透射镜5被设置成被布置在基板21下方,因此透射区域TA可以与主体3间隔开预定距离。因此,在根据图2的显示设备的情况下,透射区域TA可以被自由地布置在除了前部区域FA的端部部分之外的其它区域中。即,可以增强透射区域TA在前部区域SA中的布置位置的自由度。
另一方面,在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显示设备1的情况下,由于半透射镜5被布置在基板21、阳极22、发光层23、阴极24、封装层25和偏振器26中的每一个的侧面处,因此透射区域TA可以被布置在侧部区域SA的一侧以面对半透射镜5。即,在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显示设备1中,半透射镜5可以被插入到透射区域TA中。因此,如图11所示,显示面板2的除了盖玻璃27之外的其它元件——半透射镜5和侧部区域SA——可以在与Y轴方向平行的方向上依次布置。
因此,在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显示设备1的情况下,由于半透射镜5可以被布置为更靠近布置在透射区域TA中的盖玻璃27,因此与半透射镜51布置在基板21下方的情况相比,整个厚度可以进一步减小。
在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显示设备1的情况下,由于半透射镜5被布置在基板21、阳极22、发光层23、阴极24、封装层25和偏振器26中的每一个的侧面处,因此可以仅盖玻璃27被布置在透射区域TA中。因此,由于在盖玻璃27与半透射镜5之间没有元件介入,因此可以提高发射到透射区域TA的图像光L2的照度,并且照度提高的外部光L3可以进入辅助构件4。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显示设备1中,如图11中所示,由于侧部区域SA应该被布置成面对半透射镜5,因此侧部区域SA可以被布置为靠近盖玻璃27。因此,在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显示设备1中,透射区域TA的大小W(图11中示出)可以被设置成大于根据图2的显示设备的透射区域TA的大小,并且布置在侧部区域SA上方的盖玻璃27可以被设置成不透明的。这是因为,如果布置在侧部区域SA上方的盖玻璃27被设置为透明的,则从侧部区域SA发射的图像光的部分可以被直接朝向布置在侧部区域SA上方的透明盖玻璃27发射给用户,而不穿过半透射镜5。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半透射镜5发射的照度为50%的图像光和从侧部区域SA发射的照度为100%的图像光可以被用户看到,由此可能出现用户有差别感的问题。因此,布置在透射区域TA中的盖玻璃27可以被部分地设置为不透明的。更详细地,与半透射镜5不交叠的盖玻璃27可以在透射区域TA中被设置为不透明的。
另外,在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显示设备1中,如图11中所示,为了使显示面板2的侧部区域SA应该被布置成面对半透射镜5,由于显示面板2的侧部区域SA应该被插入到形成在半透射镜5和显示面板2的前部区域FA之间的空间中,因此根据图11的显示设备的透射区域TA的大小W可以被设置为大于根据图2的显示设备的透射区域TA的大小。
结果,在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显示设备1中,布置在侧部区域SA上方而没有与半透射镜5交叠的盖玻璃27可以被设置成是不透明的,由此可以向用户提供没有差别感的图像并且整个厚度可以减小。
在以上描述中,尽管布置在侧部区域SA上方的盖玻璃27被设置为是不透明的,但是不限于该示例,盖玻璃27可以被设置为是透明的,并且主体3可以被设置成覆盖布置在侧部区域SA上方的盖玻璃27。
图12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的显示设备的简要截面图。
参照图12,除了前部区域FA和侧部区域SA中的每一个由单独的显示面板2提供,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的显示设备1与根据图2的显示设备相同。因此,将为相同的元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下文中将描述不同的元件。
在根据图2的显示设备的情况下,由于前部区域FA和侧部区域SA由一个显示面板2提供,因此显示面板2的边缘部分可以被弯曲和折叠,使得侧部区域SA可以被布置成面对半透射镜5。
另一方面,在根据图12的本公开的第五方面的显示设备1的情况下,由于前部区域FA和侧部区域SA中的每一个由单独的显示面板2提供,因此显示面板2不需要被弯曲和折叠。因此,如图12中所示,布置在前部区域FA中的显示面板2可以被设置成平坦的而没有弯曲。主体3可以联接到前部区域FA的显示面板2的端部,以支撑平坦布置的前部区域FA的显示面板2。尽管图12示出了主体3部分地覆盖前部区域FA的显示面板2的上表面,但是不限于该示例,在主体3可以支撑前部区域FA的显示面板2的情况下,主体3可以被设置成不覆盖前部区域FA的显示面板2的上表面。
此外,在根据图12的显示设备的情况下,由于侧部区域SA由单独的显示面板2提供,因此侧部区域SA可以直接联接到主体3。因此,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的显示设备1中,即使因外部冲击而产生振动,也可以比显示面板2被弯曲的情况更刚性地支撑侧部区域SA。
然而,即使在根据图12的显示设备的情况下,布置在侧部区域SA中的显示面板2也应该通过与布置在前部区域FA中的显示面板2交互来进行操作,布置在侧部区域SA中的显示面板2可以通过线路与布置在前部区域FA中的显示面板2连接,等等。
图13A、图13B和图13C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设备的各种布置位置的简要正视图。
图13A例示了透射区域TA被布置在前部区域FA的内侧,图13B例示了透射区域TA被布置在前部区域FA的端部部分处,并且图13C例示了透射区域TA被布置在角部部分处。在图13A、图13B和图13C中,主体3可以是围绕显示面板2的边框。
前部区域FA的端部部分可以是与主体3相邻或未被主体3覆盖的前部区域的最后端。前部区域FA的角部部分可以是前部区域FA的上侧和侧面彼此相邻或者前部区域FA的下侧和侧面彼此相邻的部分。前部区域FA的内侧可以是除了端部部分和角部部分之外的其它部分。
首先,图13A例示了透射区域TA被布置在前部区域FA的内侧,其中,透射区域TA可以被布置成与主体3间隔开预定距离。这是因为,通过如图2中所示弯曲和折叠显示面板2的边缘,侧部区域SA被布置在主体内部。即,由于半透射镜5应该与边框进一步间隔开达显示面板2的边缘部分的弯曲厚度和折叠厚度一样多以便将侧部区域SA布置在主体3内部,因此透射区域TA可以被布置在前部区域FA的内侧。
然而,不限于该示例,即使在布置在前部区域FA中的显示面板2和布置在侧部区域SA中的显示面板2被分别设置的情况下,透射区域TA也可以被布置在前部区域FA的内侧。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2中所示,用于发射图像光L1的前部区域FA可以被布置在侧部区域SA的上方。
因此,根据图2的一个方面的显示设备、根据图9A的第二方面的显示设备、根据图10的第三方面的显示设备和根据图12的第五方面的显示设备可以被设置成使得透射区域TA如图13A中所示被布置在前部区域FA的内侧。
另外,尽管图13A示出了仅一个透射区域TA被布置在前部区域FA的内侧,但是不限于该示例,多个透射区域TA可以被布置在不同的位置。
接下来,图13B例示了透射区域TA被布置在前部区域FA的端部部分处,其中,透射区域TA可以被布置成与主体3邻接。这是因为,半透射镜5被布置在显示面板2的基板21、阳极22、发光层23、阴极24、封装层25和偏振器26的侧面,如图11中所示。即,由于半透射镜5被布置成靠近盖玻璃27,因此侧部区域SA应该被布置成靠近盖玻璃27以面对半透射镜5,并且布置在侧部区域SA上方的盖玻璃27应该被设置成是不透明的。这是因为,如果布置在侧部区域SA上方的盖玻璃27是透明的,则从侧部区域SA发射的图像光L2会在不穿过半透射镜5的情况下直接发射到用户。因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布置在侧部区域SA上方的盖玻璃27可以被设置为是不透明的,或者主体3可以被设置成覆盖布置在侧部区域SA上方的盖玻璃27。因此,如图13B中所示,透射区域TA可以被布置成与主体3即边框邻接。透射区域TA可以被设置成半圆形形状,如图13B中所示,但是可以被设置成诸如圆形的另一形状,而不限于图13B的示例。
结果,根据图11的第四方面的显示设备和根据图12的第五方面的显示设备可以被设置成使得透射区域TA被布置在前部区域FA的端部部分处,如图13B中所示。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图12的第五方面的显示设备可以被设置成使得布置在侧部区域SA上方的前部区域FA被设置成是不透明的或者主体3被设置成覆盖布置在侧部区域SA上方的前部区域FA。
此外,图13B示出了透射区域TA仅被布置在前部区域FA的上侧,透射区域TA可以被布置在前部区域FA的侧面或下侧,而不限于图13B的示例。另外,在图13B中,多个透射区域TA可以被布置在前部区域FA的上侧,并且多个透射区域TA可以被布置在上侧、侧面和下侧中的两个或更多个。
接下来,图13C例示了透射区域TA被布置在角部部分处,其中,透射区域TA可以被布置成与前部区域FA的上侧和侧面邻接,或者可以被布置成与前部区域FA的下侧和侧面邻接。即,透射区域TA可以被布置成与主体3的上侧和侧面邻接,或者可以被布置成与主体3的下侧和侧面邻接。这是因为,半透射镜5被布置在显示面板2的基板21、阳极22、发光层23、阴极24、封装层25和偏振器26的侧面,如图11中所示。由于在图13C中半透射镜5可以被布置成与主体3的侧面部分邻接,因此半透射镜5的倾斜表面可以被布置成相对于主体3的上侧倾斜或者被布置成相对于主体3的侧面倾斜,由此可以实现半透射镜5的倾斜表面。
因此,根据图11的第四方面的显示设备和根据图12的第五方面的显示设备可以被设置成使得透射区域TA被布置在前部区域FA的角部部分处,如图13C中所示。然而,如上所述,根据图12的第五方面的显示设备可以被设置成使得布置在侧部区域SA上方的前部区域FA被设置成是不透明的或者主体3被设置成覆盖布置在侧部区域SA上方的前部区域FA。
此外,图13C示出了透射区域TA被布置成邻接前部区域FA的上侧和左侧,透射区域TA可以被布置成邻接前部区域FA的上侧和右侧、下侧和左侧以及下侧和右侧中的任一个,而不限于图13C的示例。另外,在图13C中,多个透射区域TA可以被布置在前述布置位置中的至少两个或更多个。
尽管已基于在前部区域FA的端部部分、角部部分和内侧中的任一个设置透射区域TA描述了本公开,但是不限于该示例,可以按照设置在主体3内部的辅助构件4的位置,在前部区域FA的端部部分、角部部分和内侧中的至少两个或更多个中设置透射区域TA。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清楚,上述的本公开不受上述方面和附图的限制,并且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本公开中可以进行各种替代、修改和变形。结果,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并且从权利要求书的含义、范围和等同构思推导出的所有变形形式或修改形式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可以依据以上详细的描述对方面进行这些和其它改变。总体上,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不应该被理解为将权利要求限于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公开的特定方面,而是应该被理解为包括这些权利要求所享有的等同物的全部范围内的所有可能的方面。因此,权利要求不受本公开的限制。

Claims (20)

1.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具有前部区域和侧部区域;
主体,该主体支撑所述显示面板;
辅助构件,该辅助构件被布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以及
半透射镜,该半透射镜被布置在所述辅助构件和所述前部区域之间,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侧部区域被布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并且面对所述半透射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前部区域包括设置在与所述辅助构件对应的位置处的透射区域,并且所述半透射镜被布置在所述透射区域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侧部区域将上下颠倒图像朝向所述半透射镜发射,并且
其中,所述上下颠倒图像相对于从所述前部区域发射的图像上下颠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从所述侧部区域发射的所述上下颠倒图像在所述半透射镜上被反射并且在不上下颠倒的情况下从所述透射区域发射,并且从所述透射区域发射的图像与从所述前部区域发射的图像具有一致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透射区域被设置为不发射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半透射镜的大小等于或大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侧部区域的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半透射镜的大小等于或大于所述透射区域的大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半透射镜包括:
被布置成与所述前部区域平行的平坦表面和被布置成相对于所述平坦表面倾斜的倾斜表面,并且
其中,所述倾斜表面面对所述侧部区域并且被布置在所述透射区域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阳极、发光层、阴极、偏振器和盖玻璃,并且
其中,所述偏振器和所述盖玻璃没有被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侧部区域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侧部区域相对于所述前部区域以第一角度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透射区域被布置在所述前部区域的端部部分、角部部分以及与所述端部部分和所述角部部分间隔开的内侧中的一个中。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倾斜表面相对于所述平坦表面以第二角度布置,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角度大于或等于45度。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半透射镜包括被布置在所述基板的下方的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前部区域包括设置在与所述辅助构件对应的位置处的透射区域,并且仅所述盖玻璃被布置在所述透射区域中。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倾斜表面相对于所述平坦表面以第三角度布置,并且
其中,所述第三角度小于45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具有比垂直长度长的水平长度的所述侧部区域的像素大小小于具有比垂直长度短的水平长度的所述侧部区域的像素大小。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前部区域包括设置在与所述辅助构件对应的位置处的透射区域,并且所述发光层、所述阴极和所述偏振器没有被布置在所述透射区域中。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半透射镜被布置在所述基板、所述阳极、所述发光层、所述阴极和所述偏振器的每一个的侧面。
1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半透射镜被插入到所述透射区域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前部区域和所述侧部区域中的每一个由单独的显示面板提供。
CN202011518208.4A 2019-12-30 2020-12-21 显示设备 Active CN1131615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177368A KR20210084879A (ko) 2019-12-30 2019-12-30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19-0177368 2019-12-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1502A CN113161502A (zh) 2021-07-23
CN113161502B true CN113161502B (zh) 2023-09-29

Family

ID=76547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18208.4A Active CN113161502B (zh) 2019-12-30 2020-12-21 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1508941B2 (zh)
KR (1) KR20210084879A (zh)
CN (1) CN1131615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4905B (zh) * 2022-07-14 2023-08-25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35275A (ja) * 2002-07-15 2004-04-30 Hikari Hiyo 視線の一致を可能にする表示撮像装置及び方法
CN203786403U (zh) * 2014-03-20 2014-08-20 深圳市丽新致维显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扩增显示器件及扩增显示系统
CN108021277A (zh) * 2016-11-02 2018-05-1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8761787A (zh) * 2013-02-20 2018-11-06 索尼公司 显示设备
CN110491287A (zh) * 2018-05-14 2019-11-22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35316A1 (en) * 2006-03-15 2007-09-19 Hitachi Metals, Ltd. Optical power monitor
KR101266880B1 (ko) * 2006-06-08 2013-05-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편광판의 제조방법 및 레이저 가공장치
JP5636628B2 (ja) * 2008-12-26 2014-12-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投射型表示装置
KR20140002470A (ko) * 2012-06-29 2014-01-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방법,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장치
US9310843B2 (en) * 2013-01-02 2016-04-12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light sensors and displays
US9349758B2 (en) 2014-09-30 2016-05-24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with divided power lin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KR101712287B1 (ko) * 2015-10-30 2017-03-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10481638B2 (en) * 2015-11-18 2019-11-1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JP2017103007A (ja) * 2015-11-30 2017-06-0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発光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KR102468361B1 (ko) * 2016-03-22 2022-11-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장치의 제조 방법
TWI589966B (zh) * 2016-05-12 2017-07-01 揚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模組及顯示裝置
KR102418802B1 (ko) * 2017-05-02 2022-07-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08198842B (zh) * 2017-12-29 2020-10-1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KR102572136B1 (ko) * 2018-01-08 2023-08-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윈도우를 갖는 전계 발광 장치
KR102413113B1 (ko) * 2018-01-08 2022-06-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에 형성된 개구를 통해 입사된 빛을 이용하여, 이미지 데이터를 생성하기 위한 센서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0596928B (zh) * 2018-06-13 2022-03-22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8881538A (zh) * 2018-06-22 2018-11-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KR20200015868A (ko) * 2018-08-02 2020-02-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
KR102516058B1 (ko) * 2018-08-17 2023-03-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
KR102582316B1 (ko) * 2018-08-20 2023-09-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582263B1 (ko) * 2018-08-20 2023-09-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와 그의 제조 방법
KR20200066501A (ko) * 2018-11-30 2020-06-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
CN109459883A (zh) * 2018-12-24 2019-03-1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装置
KR20200080741A (ko) * 2018-12-27 2020-07-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US11675438B2 (en) * 2019-02-28 2023-06-1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sound providing method of the display device
KR20200116559A (ko) * 2019-04-01 2020-10-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와 그의 구동 방법
KR20200120845A (ko) * 2019-04-12 2020-10-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0426878A (zh) * 2019-07-16 2019-11-0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JP7046038B2 (ja) * 2019-08-29 2022-04-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35275A (ja) * 2002-07-15 2004-04-30 Hikari Hiyo 視線の一致を可能にする表示撮像装置及び方法
CN108761787A (zh) * 2013-02-20 2018-11-06 索尼公司 显示设备
CN203786403U (zh) * 2014-03-20 2014-08-20 深圳市丽新致维显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扩增显示器件及扩增显示系统
CN108021277A (zh) * 2016-11-02 2018-05-1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0491287A (zh) * 2018-05-14 2019-11-22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10084879A (ko) 2021-07-08
US20210202915A1 (en) 2021-07-01
US11508941B2 (en) 2022-11-22
CN113161502A (zh) 2021-07-23
US20230038926A1 (en) 2023-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43299B1 (ko) 표시장치 및 전자기기
JP5309908B2 (ja)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9436053B2 (en) Display unit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KR101973760B1 (ko) 멀티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18026593A (ja) 有機発光表示装置
JP2011175962A (ja) 有機発光表示装置
CN111384107B (zh) 显示装置
KR102411497B1 (ko) 다중 영상 표시 장치
JP2008226746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2263603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JP2014132319A (ja) 表示パネ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CN105929597B (zh) 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N111384100B (zh) 显示装置
CN111223891B (zh) 显示装置
US20230038926A1 (en)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semi-transmissive mirror
CN113130577B (zh) 显示设备
US20220199702A1 (en) Display Device
JP2010218719A (ja) 有機el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7004997A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2209184A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表示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US11925060B2 (en) Display with movable reflective member
KR102102354B1 (ko) 멀티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40015811A (ko) 발광 표시 장치
TW202326673A (zh) 透明顯示裝置
CN114694503A (zh) 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