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48526A - 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48526A
CN113148526A CN202110301577.6A CN202110301577A CN113148526A CN 113148526 A CN113148526 A CN 113148526A CN 202110301577 A CN202110301577 A CN 202110301577A CN 113148526 A CN113148526 A CN 1131485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t
conveying
pipes
storage unit
transfer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015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48526B (zh
Inventor
闫现臣
弓洪
刘士彬
武东启
李志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ing Ductile Iron Pip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xing Ductile Iron Pip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ing Ductile Iron Pip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xing Ductile Iron Pip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0157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485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48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85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485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85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3/00Roller-ways
    • B65G13/11Roller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08Control devices operated by article or material being fed, conveyed or dischar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02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 B65G47/04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4Detection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rting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及方法,属于铸管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输送轨道、铸管扫描装置、第一存放单元、第二存放单元、转运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通过在退火炉出料口处两侧设置有第一输送轨道,铸管从退火炉输出后通过第一输送轨道运输到第一存放单元,在第一输送轨道上方设置有铸管扫描装置,对铸管外观缺陷进行扫描,在扫描装置的后方还设置有转运机构,存在缺陷的铸管在经过转运机构时,第二升降机构托起转运机构,转运机构托起在第一输送轨道上的铸管并将铸管输送至第二存放单元处。

Description

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铸管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球墨铸铁管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铸管退火处理,待铸管从退火炉中输出后需要对铸管的外观进行检验,在现有技术中,铸管从退火炉输出后会运输到指定的存放区域内,需要人工对现场铸管的外观进行检验,合格的铸管与外观存在缺陷的铸管需要人工参与进行分类、外运,合格的铸管运输到指定的存放区域,外观带有缺陷的铸管需要运输到待切割取样区进行取样分析,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人工不停操作,工作繁忙,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铸管在退火后检验及转运过程中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包括:
第一输送轨道,铸管从退火炉输出后输送至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上,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上设置有多个第一传送轮,用于输送铸管;
铸管扫描装置,设置在所述退火炉外侧,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之间,用于识别铸管规格及外观缺陷;
第一存放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输出端,所述铸管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输送至所述第一存放单元上后进行存放;
第二存放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存放单元一侧;
转运机构,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之间,且位于所述铸管扫描装置远离所述退火炉一侧,所述转运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上的所述铸管向所述第二存放单元方向输送;和
第一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转运机构下方,用于带动所述转运机构上下移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铸管扫描装置包括:
转动机构,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之间;
第二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动机构下方,用于带动所述转动机构上下移动;
摄像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动机构上方,用于对所述转动机构上的铸管进行拍摄;和
控制单元,与所述摄像机构电性连接,用于识别所述铸管外观缺陷及铸管规格,并控制所述铸管的输送方向。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转动机构包括:
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上方;
转动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之间,所述转动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一传送轮轴线平行设置;
支撑轮,设置在所述转动轮两侧,且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上方,所述支撑轮轴线与所述转动轮轴线平行设置;
连接杆,铰接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一端与所述支撑轮端部连接;和
弹性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转动轮一侧,一端与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和
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与所述转动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轮转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
转动螺杆,竖直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两侧,且贯穿所述支撑架设置;
螺纹套,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与所述转动螺杆螺纹连接;
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转动螺杆远离所述转动轮一端的端部,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转动螺杆同轴设置;
第二齿轮,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之间,与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啮合设置;
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第二齿轮连接,且与所述第二齿轮同轴设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存放单元包括:
第一存放导轨,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平行设置,一端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连接;和
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存放导轨的另一端,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存放导轨之间。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还包括:
第一转接机构,设置在所述转运机构一端的外侧,所述第一转接机构的输送方向与所述铸管在转运机构上的输送方向设置在同一直线上;
第三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转接机构的底部,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转接机构上下移动;和
第二输送轨道,设置在所述第二存放单元的两侧,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转接机构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之间,用于输送所述铸管至所述第二存放单元处。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还包括:
第二转接机构,设置在所述转运机构与远离所述第一转接机构一端的外侧,所述第二转接机构的输送方向与所述铸管在转运机构上的输送方向设置在同一直线上;
第四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转接机构的下方,用于带动所述转接机构上下移动;
第三输送轨道,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转接机构的两端的外侧,所述第三输送轨道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平行设置;
第三存放单元,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三输送轨道的端部,且位于所述第二转接机构的一侧;和
第四存放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转接机构的另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三输送轨道的另一端。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转运机构包括:
固定架,设置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上;
第二传送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第二传送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输送方向平行设置;和
第三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二传送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送轮转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传送轮两端外径大于中间部位处外径尺寸。
本发明提供的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退火炉的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一输送轨道,第一输送轨道上设置有多个第一传送轮,多个第一传送轮沿轨道长度方向设置在同一直线上,第一输送轨道数量为两个,相互平行间隔设置在出料口两侧,铸管从退火炉输出后落到第一输送轨道上的第一传送轮上,铸管的轴线与第一传送轮的轴线平行,在第一输送轨道的上方设置有铸管扫描装置,铸管在从退火炉输出后通过铸管扫描装置对铸管外观进行扫描,合格的铸管通过第一输送轨道直接输送至第一存放单元,外观存在缺陷的铸管在经过转运机构的上方时,第一升降机构托起转运机构上升使转运机构托起铸管使其脱离第一输送轨道,并通过转运机构向第二存放单元方向运输,改变铸管的输送方向,使铸管输送至第二存放单元处,本发明通过在两个第一输送轨道之间设置有铸管扫描装置对从退火炉输出的铸管进行扫描,对铸管的规格及外观进行扫描,合格的铸管通过第一输送轨道输送至第一存放单元处,外观存在缺陷的铸管在运输到转运机构的上方时,通过第一升降机构托起转运机构,使转运机构托起缺陷铸管脱离第一输送轨道,并运输缺陷铸管输送至第二存放单元处,能够实现铸管自动识别外观缺陷并自行分类运输,节省人工识别及搬运成本,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铸管自动分类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铸管从退火炉中输出后运输到转动机构上方时,通过第一升降机构带动转动机构上升,转动机构托起铸管并使铸管在转动机构上转动;
步骤b:在控制单元内输入记载各规格铸管及缺陷铸管的外观、规格信息,通过摄像机构对转动机构上的铸管进行拍照后将信息输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摄像机构的拍照信息筛选出存在缺陷的铸管,并控制缺陷铸管向第二存放单元方向运输;
步骤c:需要运输到第一存放单元的铸管运输到转运机构上方时,第一升降机构与第三驱动电机不启动,铸管被运输到第一存放单元内;
步骤d:缺陷铸管运输到转运机构上方时第一升降机构将转运机构顶起,转运机构托起缺陷铸管并启动第三驱动电机,将缺陷铸管向第一转接机构方向运输;
步骤e:第三升降机构带动第一转接机构升起,缺陷铸管从转运机构上运输到第一转接机构上;
步骤f:第三升降机构带动第一转接机构降落使缺陷铸管落到第二输送轨道上;
步骤g:第二输送轨道输送缺陷铸管至第二存放单元进行切割取样;
步骤h:其他规格铸管通过转运机构后通过第一升降机构将转运机构顶起,转运机构托起铸管,同时第四升降机构托起第二转接机构,并启动第三驱动电机反转,将其他规格铸管输送至第二转接机构上;
步骤i:第四升降机构下落,其他规格铸管落到第三输送轨道上,并根据控制单元之前的设定,输送铸管至第三存放单元或第四存放单元。
本发明提供的铸管自动分类运输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铸管从退火炉输出后通过第一输送轨道进行运输,在第一输送轨道上通过转动机构托起铸管转动并通过摄像机构对铸管进行扫描,能够自动识别铸管的外观缺陷,合格的铸管通过第一输送轨道直接运输到第一存放单元,存在缺陷的铸管在经过转运机构时,第一升降机构将转运机构顶起使转运机构托起缺陷铸管第三驱动电机带动第二传送轮转动,同时第三升降机构带动第一转接机构升起,第一转接机构与转运机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缺陷铸管通过转运机构输送到第一转接机构上,待缺陷铸管脱脱离转运机构并完全运输到第一转接机构上时,第三升降机构带动第一转接机构降落使缺陷铸管落到第二输送轨道上,通过第二输送轨道将缺陷铸管运输到第二存放单元处,本发明能够自动识别铸管外观缺陷并能够自动将待缺陷铸管与合格铸管分区放置,减少人工识别及搬运成本,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输送轨道的侧视图;
图3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输送轨道;2、铸管扫描装置;21、转动机构;211、支撑架;212、转动轮;213、支撑轮;214、连接杆;215、弹性件;216、第一驱动电机;22、第二升降机构;221、转动螺杆;222、螺纹套;223、第一齿轮;224、第二齿轮;225、第二驱动电机;23、摄像机构;24、控制单元;3、第一存放单元;31、第一存放导轨;32、挡板;4、转运机构;41、第一升降机构;42、固定架;43、第二传送轮;44、第三驱动电机;5、第二存放单元;51、第一转接机构;52、第三升降机构;53、第二输送轨道;6、第三存放单元;61、第二转接机构;62、第四升降机构;63、第三输送轨道;7、第四存放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一并参阅图1、图2,现对本发明提供的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进行说明。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包括第一输送轨道1、铸管扫描装置2、第一存放单元3、第二存放单元5、转运机构4和第一升降机构41。第一输送轨道1铸管从退火炉输出后输送至第一输送轨道1上,第一输送轨道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传送轮,用于输送铸管;铸管扫描装置2设置在退火炉外侧,且位于两个第一输送轨道1之间,用于识别铸管规格及外观缺陷;第一存放单元3设置在第一输送轨道1的输出端,铸管从第一输送轨道1输送至第一存放单元3上后进行存放;第二存放单元5设置在第一存放单元3一侧;转运机构4设置在两个第一输送轨道1之间,且位于铸管扫描装置2远离退火炉一侧,转运机构4用于将第一输送轨道1上的铸管向第二存放单元5方向输送;和第一升降机构41设置在转运机构4下方,用于带动转运机构4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退火炉的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一输送轨道1,第一输送轨道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传送轮,多个第一传送轮沿轨道长度方向设置在同一直线上,第一输送轨道1数量为两个,相互平行间隔设置在出料口两侧,铸管从退火炉输出后落到第一输送轨道1上的第一传送轮上,铸管的轴线与第一传送轮的轴线平行,在第一输送轨道1的上方设置有铸管扫描装置2,铸管在从退火炉输出后通过铸管扫描装置2对铸管外观进行扫描,合格的铸管通过第一输送轨道1直接输送至第一存放单元3,外观存在缺陷的铸管在经过转运机构4的上方时,第一升降机构41托起转运机构4上升使转运机构4托起铸管使其脱离第一输送轨道1,并通过转运机构4向第二存放单元5方向运输,改变铸管的输送方向,使铸管输送至第二存放单元5处,本发明通过在两个第一输送轨道1之间设置有铸管扫描装置2对从退火炉输出的铸管进行扫描,对铸管的规格及外观进行扫描,合格的铸管通过第一输送轨道1输送至第一存放单元3处,外观存在缺陷的铸管在运输到转运机构4的上方时,通过第一升降机构41托起转运机构4,使转运机构4托起缺陷铸管脱离第一输送轨道1,并运输缺陷铸管输送至第二存放单元5处,能够实现铸管自动识别外观缺陷并自行分类运输,节省人工识别及搬运成本,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升降机构41为气缸,气缸便于采购,安装方便。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图2,铸管扫描装置2包括转动机构21、第二升降机构22、摄像机构23和控制单元24。转动机构21设置在两个第一输送轨道1之间;第二升降机构22设置在转动机构21下方,用于带动转动机构21上下移动;摄像机构23设置在转动机构21上方,用于对转动机构21上的铸管进行拍摄;和控制单元24与摄像机构23电性连接,用于识别铸管外观缺陷及铸管规格,并控制铸管的输送方向;铸管在运输到转动机构21上方时,通过第二升降机构22托起转动机构21,使转动机构21带动铸管脱离第一输送轨道1并带动铸管转动,可以对铸管外侧周圈进行扫描,通过摄像机构23对铸管进行扫描拍摄并输送至控制单元24,通过控制单元24对铸管进行合格与不合格品进行分类,并控制铸管的运输方向,能够自动识别铸管的规格及外观缺陷,降低人工检验的劳动力。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2、图3,转动机构21包括支撑架211、转动轮212、支撑轮213、连接杆214、弹性件215和第一驱动电机216。支撑架211设置在第二升降机构22上方;转动轮212转动设置在支撑架211上,且位于两个第一输送轨道1之间,转动轮212的轴线与第一传送轮轴线平行设置;支撑轮213设置在转动轮212两侧,且位于支撑架211的上方,支撑轮213轴线与转动轮212轴线平行设置;连接杆214铰接设置在支撑架211上,一端与支撑轮213端部连接;弹性件215设置在连接杆214远离转动轮212一侧,一端与连接杆214另一端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支撑架211上;连接杆214为L型结构,方便弹性件215的安装,和第一驱动电机216设置在支撑架211上,第一驱动电机216的驱动端与转动轮212连接,用于驱动转动轮212转动。在使用时,转动轮212的侧面与铸管的侧面接触带动铸管转动,支撑轮213设置在转动轮212两侧,可以夹紧铸管的两侧,防止在转动时铸管从转动轮212上脱落。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15为拉簧,价格便宜,容易采购、安装。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2、图3,第二升降机构22包括转动螺杆221、螺纹套222、第一齿轮223、第二齿轮224、和第二驱动电机225;转动螺杆221竖直设置在支撑架211的两侧,且贯穿支撑架211设置;螺纹套222固定设置在支撑架211上,且与转动螺杆221螺纹连接;第一齿轮223设置在转动螺杆221远离转动轮212一端的端部,第一齿轮223与转动螺杆221同轴设置;第二齿轮224设置在两个第一齿轮223之间,与第一齿轮223相互啮合设置;第二驱动电机225第二驱动电机225的驱动轴与第二齿轮224连接,且与第二齿轮224同轴设置,用于驱动第二齿轮224转动。转动螺杆221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支撑架211的两侧,通过第二驱动电机225带动第二齿轮224转动,第二齿轮224与第一齿轮223相互啮合设置使第二驱动电机225可以同时同步带动两侧转动螺杆221转动,第二驱动电机225为正反转电机,通过转动螺杆221的转动可以平稳的带动支撑架211升降。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第一存放单元3包括第一存放导轨31和挡板32。第一存放导轨31与第一输送轨道1平行设置,一端与第一输送轨道1连接;和挡板32设置在第一存放导轨31的另一端,且位于两个第一存放导轨31之间。铸管通过第一输送轨道1输送到第一存放导轨31上,第一存放导轨31端部设置有挡板32可以使铸管抵靠在挡板32上,方便铸管的存放,防止铸管从第一存放导轨31上脱落,使铸管存放整齐。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还包括第一转接机构51、第三升降机构52和第二输送轨道53。第一转接机构51设置在转运机构4一端的外侧,第一转接机构51的输送方向与铸管在转运机构4上的输送方向设置在同一直线上;第三升降机构52设置在第一转接机构51的底部,用于带动第一转接机构51上下移动;和第二输送轨道53设置在第二存放单元5的两侧,第二输送轨道53与第一输送轨道1平行设置,第一转接机构51设置在两个第二输送轨道53之间,用于输送铸管至第二存放单元5处;第三升降机构52带动第一转接机构51升起,存在缺陷的铸管通过转运机构4运输到第一转接机构51上,带铸管完全运输到第一转接机构51上时,第三升降机构52带动第一转接机构51下落使铸管搭在第二输送轨道53上,并通过第二输送轨道53运输到第二存放单元5处。
本实施例中,第三升降机构52为气缸,气缸便于采购,使用方便。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图2,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还包括第二转接机构61、第四升降机构62、第三输送轨道63、第三存放单元6和第四存放单元7。第二转接机构61设置在转运机构4与远离第一转接机构51一端的外侧,第二转接机构61的输送方向与铸管在转运机构4上的输送方向设置在同一直线上;第四升降机构62设置在第二转接机构61的下方,用于带动转运机构4上下移动;第三输送轨道63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二转接机构61的两端的外侧,第三输送轨道63与第一输送轨道1平行设置;第三存放单元6设置在两个第三输送轨道63的端部,且位于第二转接机构61的一侧;和第四存放单元7设置在第二转接机构61的另一侧,且位于第三输送轨道6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接机构61及第三输送轨道63的设置可以增加用于存放不同规格型号铸管的第三存放单元6和第四存放单元7,通过铸管扫描装置2可以将不同型号规格的铸管进行区分并分别输送至第一存放单元3、第二存放单元5和第三存放单元6处,方便铸管的分类存放,有利于铸管分类管理,降低人工分类处理的劳动强度。
本实施例中,第四升降机构62为气缸,气缸便于采购,使用方便。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图2,转运机构4包括固定架42、第二传送轮43和第三驱动电机44。固定架42设置在第二升降机构22上;第二传送轮43转动设置在固定架42上,第二传送轮43的轴线与第一输送轨道1输送方向平行设置;和第三驱动电机44设置在固定架42上,第三驱动电机44的驱动端与第二传送轮43连接,用于驱动第二传送轮43转动。第三驱动电机44为正反转电机,在使用时,第三驱动电机44根据控制单元24反馈信息带动第二传送轮43转动,使铸管输送至第一转接机构51上或第二转接机构61上,待铸管完全输送到第一转接机构51或第二转接机构61上时,第三驱动电机44停止转动。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第二传送轮43两端外径大于中间部位处外径尺寸。可以方便在铸管输送到第二传送轮43上时,铸管可以被传送轮两端卡主,防止在运输过程中铸管从第二传送轮43上脱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铸管自动分类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铸管从退火炉中输出后运输到转动机构21上方时,通过第一升降机构41带动转动机构21上升,转动机构21托起铸管并使铸管在转动机构21上转动;
步骤b:在控制单元24内输入记载各规格铸管及缺陷铸管的外观、规格信息,通过摄像机构23对转动机构21上的铸管进行拍照后将信息输送至控制单元24,控制单元24根据摄像机构23的拍照信息筛选出存在缺陷的铸管,并控制缺陷铸管向第二存放单元5方向运输;
步骤c:需要运输到第一存放单元3的铸管运输到转运机构4上方时,第一升降机构41与第三驱动电机44不启动,铸管被运输到第一存放单元3内;
步骤d:缺陷铸管运输到转运机构4上方时第一升降机构41将转运机构4顶起,转运机构4托起缺陷铸管并启动第三驱动电机44,将缺陷铸管向第一转接机构51方向运输;
步骤e:第三升降机构52带动第一转接机构51升起,缺陷铸管从转运机构4上运输到第一转接机构51上;
步骤f:第三升降机构52带动第一转接机构51降落使缺陷铸管落到第二输送轨道53上;
步骤g:第二输送轨道53输送缺陷铸管至第二存放单元5进行切割取样;
步骤h:其他规格铸管通过转运机构4后通过第一升降机构41将转运机构4顶起,转运机构4托起铸管,同时第四升降机构62托起第二转接机构61,并启动第三驱动电机44反转,将其他规格铸管输送至第二转接机构61上;
步骤i:第四升降机构62下落,其他规格铸管落到第三输送轨道63上,并根据控制单元24之前的设定,输送铸管至第三存放单元6或第四存放单元7。
本发明提供的铸管自动分类运输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铸管从退火炉输出后通过第一输送轨道1进行运输,在第一输送轨道1上通过转动机构21托起铸管转动并通过摄像机构23对铸管进行扫描,能够自动识别铸管的外观缺陷,合格的铸管通过第一输送轨道1直接运输到第一存放单元3,存在缺陷的铸管在经过转运机构4时,第一升降机构41将转运机构4顶起使转运机构4托起缺陷铸管第三驱动电机44带动第二传送轮43转动,同时第三升降机构52带动第一转接机构51升起,第一转接机构51与转运机构4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缺陷铸管通过转运机构4输送到第一转接机构51上,待缺陷铸管脱脱离转运机构4并完全运输到第一转接机构51上时,第三升降机构52带动第一转接机构51降落使缺陷铸管落到第二输送轨道53上,通过第二输送轨道53将缺陷铸管运输到第二存放单元5处,本发明能够自动识别铸管外观缺陷并能够自动将待缺陷铸管与合格铸管分区放置,减少人工识别及搬运成本,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输送轨道,铸管从退火炉输出后输送至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上,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上设置有多个第一传送轮,用于输送铸管;
铸管扫描装置,设置在所述退火炉外侧,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之间,用于识别铸管规格及外观缺陷;
第一存放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输出端,所述铸管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输送至所述第一存放单元上后进行存放;
第二存放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存放单元一侧;
转运机构,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之间,且位于所述铸管扫描装置远离所述退火炉一侧,所述转运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上的所述铸管向所述第二存放单元方向输送;和
第一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转运机构下方,用于带动所述转运机构上下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铸管扫描装置包括:
转动机构,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之间;
第二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动机构下方,用于带动所述转动机构上下移动;
摄像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动机构上方,用于对所述转动机构上的铸管进行拍摄;和
控制单元,与所述摄像机构电性连接,用于识别所述铸管外观缺陷及铸管规格,并控制所述铸管的输送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
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上方;
转动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之间,所述转动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一传送轮轴线平行设置;
支撑轮,设置在所述转动轮两侧,且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上方,所述支撑轮轴线与所述转动轮轴线平行设置;
连接杆,铰接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一端与所述支撑轮端部连接;
弹性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转动轮一侧,一端与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和
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与所述转动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轮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
转动螺杆,竖直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两侧,且贯穿所述支撑架设置;
螺纹套,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与所述转动螺杆螺纹连接;
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转动螺杆远离所述转动轮一端的端部,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转动螺杆同轴设置;
第二齿轮,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之间,与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啮合设置;和
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第二齿轮连接,且与所述第二齿轮同轴设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放单元包括:
第一存放导轨,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平行设置,一端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连接;和
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存放导轨的另一端,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存放导轨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还包括:
第一转接机构,设置在所述转运机构一端的外侧,所述第一转接机构的输送方向与所述铸管在转运机构上的输送方向设置在同一直线上;
第三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转接机构的底部,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转接机构上下移动;和
第二输送轨道,设置在所述第二存放单元的两侧,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转接机构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之间,用于输送所述铸管至所述第二存放单元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还包括:
第二转接机构,设置在所述转运机构与远离所述第一转接机构一端的外侧,所述第二转接机构的输送方向与所述铸管在转运机构上的输送方向设置在同一直线上;
第四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转接机构的下方,用于带动所述转接机构上下移动;
第三输送轨道,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转接机构的两端的外侧,所述第三输送轨道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平行设置;
第三存放单元,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三输送轨道的端部,且位于所述第二转接机构的一侧;和
第四存放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转接机构的另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三输送轨道的另一端。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机构包括:
固定架,设置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上;
第二传送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第二传送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输送方向平行设置;和
第三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二传送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送轮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轮两端外径大于中间部位处外径尺寸。
10.一种铸管自动分类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铸管从退火炉中输出后运输到转动机构上方时,通过第一升降机构带动转动机构上升,转动机构托起铸管并使铸管在转动机构上转动;
步骤b:在控制单元内输入记载各规格铸管及缺陷铸管的外观、规格信息,通过摄像机构对转动机构上的铸管进行拍照后将信息输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摄像机构的拍照信息筛选出存在缺陷的铸管,并控制缺陷铸管向第二存放单元方向运输;
步骤c:需要运输到第一存放单元的铸管运输到转运机构上方时,第一升降机构与第三驱动电机不启动,铸管被运输到第一存放单元内;
步骤d:缺陷铸管运输到转运机构上方时第一升降机构将转运机构顶起,转运机构托起缺陷铸管并启动第三驱动电机,将缺陷铸管向第一转接机构方向运输;
步骤e:第三升降机构带动第一转接机构升起,缺陷铸管从转运机构上运输到第一转接机构上;
步骤f:第三升降机构带动第一转接机构降落使缺陷铸管落到第二输送轨道上;
步骤g:第二输送轨道输送缺陷铸管至第二存放单元进行切割取样;
步骤h:其他规格铸管通过转运机构后通过第一升降机构将转运机构顶起,转运机构托起铸管,同时第四升降机构托起第二转接机构,并启动第三驱动电机反转,将其他规格铸管输送至第二转接机构上;
步骤i:第四升降机构下落,其他规格铸管落到第三输送轨道上,并根据控制单元之前的设定,输送铸管至第三存放单元或第四存放单元。
CN202110301577.6A 2021-03-22 2021-03-22 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31485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1577.6A CN113148526B (zh) 2021-03-22 2021-03-22 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1577.6A CN113148526B (zh) 2021-03-22 2021-03-22 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8526A true CN113148526A (zh) 2021-07-23
CN113148526B CN113148526B (zh) 2022-07-12

Family

ID=76887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01577.6A Active CN113148526B (zh) 2021-03-22 2021-03-22 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4852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55341A (zh) * 2022-06-01 2022-08-30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钢坯入库换轨装置
CN115092632A (zh) * 2022-08-25 2022-09-23 江苏希尔登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木制棍体的运输装置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38034A (ja) * 2001-05-14 2002-11-27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搬送物のセンタリング方法及び装置
CN102981492A (zh) * 2012-12-13 2013-03-20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球墨铸铁管退火后的处理工艺
CN203624463U (zh) * 2013-12-31 2014-06-04 贵州凯科特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线上外形不合格产品处理装置
CN204184819U (zh) * 2014-09-25 2015-03-04 四川省川建管道有限公司 一种铸管传送装置
CN205472455U (zh) * 2016-04-08 2016-08-17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纠偏功能的铸管举升装置
CN205749701U (zh) * 2015-12-29 2016-11-30 谢水旺 空调成品安检机
CN206013106U (zh) * 2016-08-31 2017-03-15 刘建业 铸铁管材旋转定位装置
US20170144846A1 (en) * 2014-02-03 2017-05-25 Asmag-Holding Gmbh Method and installation for the deposition of profiled rods
CN207308369U (zh) * 2017-09-07 2018-05-04 龙南县格林庭园用品有限公司 农用玻纤支柱钢管自动感应输送装置
CN108190110A (zh) * 2018-01-26 2018-06-22 广东新兴铸管有限公司 一种球墨铸铁管全自动打包设备
CN108557401A (zh) * 2018-04-04 2018-09-21 河北新兴铸管有限公司 铸管传输装置
CN208037506U (zh) * 2018-01-25 2018-11-02 上海谷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管状零件自动上料装置
CN208249096U (zh) * 2018-01-12 2018-12-18 广东新兴铸管有限公司 一种管子轴向输送装置
CN109317868A (zh) * 2018-11-19 2019-02-12 刘芳艳 用于管道加工的工装
CN209753696U (zh) * 2019-03-25 2019-12-10 河北新兴铸管有限公司 铸管举升进给装置
CN111217123A (zh) * 2020-03-18 2020-06-02 南通宏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分拣传送机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38034A (ja) * 2001-05-14 2002-11-27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搬送物のセンタリング方法及び装置
CN102981492A (zh) * 2012-12-13 2013-03-20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球墨铸铁管退火后的处理工艺
CN203624463U (zh) * 2013-12-31 2014-06-04 贵州凯科特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线上外形不合格产品处理装置
US20170144846A1 (en) * 2014-02-03 2017-05-25 Asmag-Holding Gmbh Method and installation for the deposition of profiled rods
CN204184819U (zh) * 2014-09-25 2015-03-04 四川省川建管道有限公司 一种铸管传送装置
CN205749701U (zh) * 2015-12-29 2016-11-30 谢水旺 空调成品安检机
CN205472455U (zh) * 2016-04-08 2016-08-17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纠偏功能的铸管举升装置
CN206013106U (zh) * 2016-08-31 2017-03-15 刘建业 铸铁管材旋转定位装置
CN207308369U (zh) * 2017-09-07 2018-05-04 龙南县格林庭园用品有限公司 农用玻纤支柱钢管自动感应输送装置
CN208249096U (zh) * 2018-01-12 2018-12-18 广东新兴铸管有限公司 一种管子轴向输送装置
CN208037506U (zh) * 2018-01-25 2018-11-02 上海谷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管状零件自动上料装置
CN108190110A (zh) * 2018-01-26 2018-06-22 广东新兴铸管有限公司 一种球墨铸铁管全自动打包设备
CN108557401A (zh) * 2018-04-04 2018-09-21 河北新兴铸管有限公司 铸管传输装置
CN109317868A (zh) * 2018-11-19 2019-02-12 刘芳艳 用于管道加工的工装
CN209753696U (zh) * 2019-03-25 2019-12-10 河北新兴铸管有限公司 铸管举升进给装置
CN111217123A (zh) * 2020-03-18 2020-06-02 南通宏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分拣传送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55341A (zh) * 2022-06-01 2022-08-30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钢坯入库换轨装置
CN115092632A (zh) * 2022-08-25 2022-09-23 江苏希尔登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木制棍体的运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8526B (zh) 202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48526B (zh) 铸管自动分类运输系统及方法
CN109270436B (zh) 一种pcb线路板高效全自动质量及外观检测一体设备
CN101169528B (zh) 液晶显示屏的在线检测方法及其制程设备
CN109814285A (zh) 检测显示面板缺陷的装置及系统
WO2022021702A1 (zh) 一种用于固化隧道炉的自动取放盘装置
CN112792475B (zh) 横杆与接头焊接设备及同步焊接方法
CN112255240A (zh) 匣钵视觉检测装置
CN111390087A (zh) 抽油杆智能制造生产线
CN101169452B (zh) 陶瓷砖质量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15388958B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多功能空瓶质量在线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09946036U (zh) 一种全自动lcd点灯检查机
CN214107926U (zh) 匣钵视觉检测用输送转移装置
CN110440768B (zh) 一种用于水平仪测试的激光自动检测设备
CN111018325B (zh) 制瓶机自动上管机的供管装置及供管方法
CN114101090A (zh) 一种化妆品小管类的全自动质检设备
CN210719165U (zh) 一种用于水平仪测试的激光自动检测设备
CN211614770U (zh) 一种液晶玻璃自动入cst设备
CN112845195A (zh) 一种移液头智能生产线系统的检测模组及检测方法
CN105417166A (zh) 一种液晶玻璃基板去残输送装置
CN220419201U (zh) 一种管件检测装置
CN221086397U (zh) 一种铝管印刷检测机构
CN220097197U (zh) 一种光电玻璃生产用临时存放装置
CN221026162U (zh) 一种纱团装卸装置
CN220289404U (zh) 一种扩散板透光度检测设备
CN219540998U (zh) 一种线路板质量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