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1092A -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1092A
CN113121092A CN202110013026.XA CN202110013026A CN113121092A CN 113121092 A CN113121092 A CN 113121092A CN 202110013026 A CN202110013026 A CN 202110013026A CN 113121092 A CN113121092 A CN 1131210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portion
glass manufacturing
float glass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lo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130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21092B (zh
Inventor
隅田和明
川崎直哉
中野胜之
山本阳平
早坂光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C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121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10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210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10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35/00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during their manufacture, e.g. hot glass lenses, prisms
    • C03B35/14Transporting hot glass sheets or ribbons, e.g. by heat-resistant conveyor belts or bands
    • C03B35/16Transporting hot glass sheets or ribbons, e.g. by heat-resistant conveyor belts or bands by roller conveyors
    • C03B35/18Construction of the conveyor rollers ; Materials, coatings or coverings thereof
    • C03B35/181Materials, coatings, loose coverings or slee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8/00Shaping glass in contact with the surface of a liqui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8/00Shaping glass in contact with the surface of a liquid
    • C03B18/02Forming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8/00Shaping glass in contact with the surface of a liquid
    • C03B18/02Forming sheets
    • C03B18/16Construction of the float tank; Use of material for the float tank; Coating or protection of the tank wal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制造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制造方法,所述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制造方法能够防止配置在浮渣箱内的帘状物的片材部的变形。一种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具有浮抛窑(10)、缓冷炉(20)和浮渣箱(30),其特征在于,浮渣箱(30)在运送玻璃带G的多个提升辊(4)的上部具有帘状物(6),帘状物(6)具有片材部和夹持片材部的上部的框架部,片材部的材质为非金属材料,所述非金属材料的室温下的弯曲弹性模量为20GPa以上。

Description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具有:容纳熔融金属的浮抛窑;缓冷炉,在其中运入在熔融金属上成形为带状板形状的玻璃带;和设置在浮抛窑与缓冷炉之间的浮渣箱。
在浮渣箱内,在运送玻璃带的多个提升辊的上部配置帘状物。帘状物起到防止浮渣箱和浮抛窑内的压力变动以及防止缓冷炉内的氧气和供给至缓冷炉内的SO2气体侵入浮渣箱和浮抛窑的作用。
帘状物处于如下状态:所述帘状物的玻璃带的运送方向的上游侧的面始终受到来自浮抛窑的气氛的压力。因此,随着时间的经过,帘状物的玻璃带的运送方向的下游侧的面膨胀变形,有时不能充分发挥上述功能。
因此,为了防止帘状物变形,提出了具有框架部和波纹铁板部并且在玻璃带的运送方向的下游侧设置加强单元的帘状物(参照专利文献1)。在此,波纹铁板部(对应于本发明的片材部)是不锈钢制并且具有波形形状的波纹铁板,使用厚度为0.1mm~0.2mm的薄铁板,刚性高至某种程度,并且重量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042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由于浮渣箱内的气氛温度为550℃以上,因此专利文献1的不锈钢制的波纹铁板由于不锈钢中所含有的铬和碳结合而在晶界产生碳化铬的现象(所谓的敏化(鋭敏化)),腐蚀容易沿着晶界进行。而且,由于缓冷炉内的氧气和SO2气体侵入浮渣箱内,因此波纹铁板由于氧气和SO2的腐蚀,有时刚性降低而变形。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配置在浮渣箱内的帘状物的片材部的变形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具有:容纳熔融金属的浮抛窑;缓冷炉,在其中运入在所述熔融金属上成形为带状板形状的玻璃带;和设置在所述浮抛窑与所述缓冷炉之间的浮渣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渣箱在运送所述玻璃带的多个提升辊的上部具有帘状物,所述帘状物具有片材部和夹持所述片材部的上部的框架部,并且所述片材部的材质为非金属材料,所述非金属材料的室温下的弯曲弹性模量为20GPa以上。
另外,在本发明的浮法玻璃制造方法中,在浮抛窑的熔融金属上成形出带状板形状的玻璃带,利用设置在浮渣箱上的提升辊将所述玻璃带从所述浮抛窑中拉出,并在缓冷炉中对所述玻璃带进行缓慢冷却,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渣箱在运送所述玻璃带的多个提升辊的上部具有帘状物,所述帘状物具有片材部和夹持所述片材部的上部的框架部,并且所述片材部的材质为非金属材料,所述非金属材料的室温下的弯曲弹性模量为20GPa以上。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制造方法,能够防止配置在浮渣箱内的帘状物的片材部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图1的帘状物的示意结构图,(A)为(B)和(C)的沿I-I线的剖视图,(B)为帘状物的主视图,(C)为(A)的沿II-II线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
10 浮抛窑
12 浴面
13 出口
18 加热器
20 缓冷炉
21 运送辊
23 入口
28 加热器
30 浮渣箱
31 外壁
32 内壁
33、34 绝热材料(断熱材)
35~38 空间
39 出口
4 提升辊
5 接触构件
6 帘状物
61 框架部
61A、61B 框架构件(フレ一ム材)
62 片材部
63 螺栓
64 螺母
65 通孔
67 接合板
68 螺栓
8 加热器
G 玻璃带
M 熔融金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在各附图中,对相同或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或对应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在本说明书中,表示数值范围的“~”是指包含其前后的数值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上游侧”是指玻璃带的运送方向的上游侧,“下游侧”是指玻璃带的运送方向的下游侧。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
使用图1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进行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1具有:容纳熔融金属M的浮抛窑10;缓冷炉20,在其中运入在熔融金属M上成形为带状板形状的玻璃带G;设置在浮抛窑10与缓冷炉20之间的浮渣箱30。浮渣箱30在运送玻璃带G的多个提升辊4的上部具有帘状物6。
成形为所期望的宽度、厚度的玻璃带G通过提升辊4、运送辊21的牵引力而从熔融金属M的浴面12上被提起。然后,玻璃带G从浮抛窑10的出口13被运入浮渣箱30内,然后被提升辊4运送到缓冷炉20内,在被运送辊21运送的同时被缓慢冷却。然后,将玻璃带G运出至缓冷炉20外并冷却至室温附近,然后将其切割成规定尺寸,成为作为产品的玻璃板。
玻璃组成可以根据玻璃板的用途等适当选择。例如,在玻璃板的用途为液晶显示器用玻璃基板的情况下,由于碱金属会对液晶显示器的品质带来不良影响,因此使用实质上不含有Na2O、K2O等碱金属氧化物的无碱玻璃。在此,实质上不含有碱金属氧化物是指,碱金属氧化物含量的合计为0.1质量%以下。
为了防止熔融金属M的氧化,浮抛窑10内的上部空间填充了包含氮气和氢气的还原性混合气体。另外,为了防止来自外部的空气的流入,将浮抛窑10内的上部空间设定为高于大气压。浮抛窑10内的还原性气氛从浮抛窑10的出口13向浮渣箱30流出。在浮抛窑10的出口13附近设置有将玻璃带G调节为可塑性变形的温度的加热器18。需要说明的是,用于熔融金属M的金属例如为锡或锡合金。
缓冷炉20的下游侧的出口向外部开放。另外,为了在缓冷炉20内的玻璃带G的下表面形成缓冲膜而供给SO2气体。因此,缓冷炉20的内部成为包含氧气和SO2气体的气氛。缓冷炉20的内部经由浮渣箱30的内部与浮抛窑10的内部连通。
在缓冷炉20内,除了运送辊21以外还设置加热器28等。多个运送辊21分别由电动机等驱动装置旋转驱动,利用其驱动力在水平方向上运送玻璃带G。
浮渣箱30的上部的外壁31由绝热材料33覆盖,下部的内壁32由绝热材料34覆盖。通过使用绝热材料33、34,能够抑制来自浮渣箱30的散热,能够使玻璃带G的温度分布稳定化,并且能够抑制产品的翘曲。
在浮渣箱30内,除了提升辊4之外,还设置有接触构件5、帘状物6、加热器8等。多个提升辊4分别由电动机等驱动装置旋转驱动,利用其驱动力将玻璃带G向斜上方运送。提升辊的数量只要是多个,则没有特别限制。
接触构件5设置在提升辊4的下部。多个接触构件5分别与对应的提升辊4的外周面滑动接触,将玻璃带G的下方分隔为多个空间35~38。
帘状物6设置在玻璃带G的上方和提升辊4的上部位置,并遮盖玻璃带G的上方空间。帘状物6由外壁31悬挂,并且在玻璃带G的运送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多个。从浮抛窑10的出口13流出的还原性气氛通过浮渣箱30内的玻璃带G的上方空间,向缓冷炉20的入口23(浮渣箱30的出口39)流动。
帘状物6限制氧气从缓冷炉20侵入,抑制浮渣箱30内的氧气浓度的增加。由此,能够抑制还原性气氛中所含有的氢气的燃烧,能够抑制由氢气的燃烧火焰引起的玻璃带G的温度变动、局部加热。另外,帘状物6限制SO2气体从缓冷炉20侵入,抑制浮渣箱30内的还原性气氛中所含有的氢气与SO2反应而生成H2S。由此,能够抑制构成浮渣箱30的炉壳的金属材料的腐蚀。而且,帘状物6以与玻璃带G的上表面稍微(例如1cm)分离的方式配置,以使得不妨碍玻璃带G的运送。
多个加热器8在玻璃带G的上下两侧分离设置,分别在玻璃带G的运送方向上设置了多列。各列的加热器8设置在帘状物6彼此之间、接触构件5彼此之间。为了使玻璃带G的宽度方向的温度分布均匀,优选各列的加热器8在玻璃带G的宽度方向上被分割开。浮渣箱30内的气氛温度虽然根据玻璃组成而不同,但是调节至550℃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施帘状物6的高度的管理、帘状物6与玻璃带G的间隙的管理、玻璃带G的破裂的检测等,浮法玻璃制造装置1优选具有监控摄像头(監視カメラ)。监控摄像头设置在浮渣箱30的侧壁部的外侧,从该侧壁部的窗口拍摄浮渣箱30内的帘状物6和玻璃带G。并且,对监控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实施图像处理。由此,能够经时地测定玻璃带G的宽度方向上的帘状物6与玻璃带G的间隙的距离。
并且,通过调节帘状物6的高度,将帘状物6与玻璃带G的间隙的距离保持为恒定,流过该间隙的还原性气氛的流量变得恒定,因此能够使玻璃带G的品质稳定。
另外,由于如后所述帘状物6能够防止片材部的变形,因此通过测定帘状物6与玻璃带G的间隙的距离,能够定量地评价玻璃带G的翘曲。由此,能够及早调节浮渣箱30内的加热器8,因此能够抑制浮法玻璃的翘曲恶化。
(帘状物)
接着,使用图2对构成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帘状物进行说明。
图2为图1的帘状物的示意结构图,(A)为(B)和(C)的沿I-I线的剖视图,(B)为帘状物的主视图,(C)为(A)的沿II-II线的剖视图。在此,图2(B)为从上游侧向下游侧观察帘状物时的主视图。
如图2(A)所示,帘状物6具有片材部62和夹持片材部62的上部的框架部61。帘状物6还具有紧固片材部62和框架部61的螺栓63和固定螺栓63的螺母64。
为了由浮渣箱的上部的外壁31(参照图1)悬挂,框架部61具有截面形状为倒L字形的框架构件61A、61B。框架构件61A配置在片材部62的上游侧面,框架构件61B配置在片材部62的下游侧面。
框架构件61A、61B的通孔为圆孔。框架构件61B的通孔还可以是螺纹孔。在此情况下,即使没有螺母64也能够固定螺栓63。由此,组装帘状物6的作业变得容易。需要说明的是,框架构件61A、61B的通孔与后述的片材部62的通孔65(参照图2(C))同样地也可以是长孔。在此情况下,框架构件61B与螺栓63利用螺母64、焊接等而被固定。
从耐热性、加工性、强度等观点考虑,框架构件61A、61B的材质优选为不锈钢(在JIS G4304:2012中记载的SUS304、SUS410、SUS430等)。另外,框架构件61A、61B的材质不限于不锈钢,从上述观点考虑,也可以是陶瓷、碳材料等非金属材料。需要说明的是,SUS304、SUS410、SUS430的热膨胀系数分别为17.3×10-6/K、9.9×10-6/K、10.4×10-6/K。
框架构件61A、61B的厚度优选为2mm~10mm,更优选为2mm~7mm,进一步优选为2mm~4mm。另外,框架构件61A、61B的高度优选为70mm~110mm,更优选为80mm~100mm。
片材部62在图2(A)的截面中的形状为矩形。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的矩形包含对矩形的角进行C倒角而得到的形状以及对矩形的角进行R倒角而得到的形状(圆角矩形)。
片材部62的材质为非金属材料,所述非金属材料的室温下的弯曲弹性模量为20GPa以上。室温是指25℃。
当片材部62的材质为非金属材料时,即使缓冷炉内的氧气和SO2气体侵入浮渣箱内,也不会产生由金属组织的敏化引起的腐蚀。因此,片材部62与以往的波纹铁板部不同,不会产生由于氧气和SO2的腐蚀而导致刚性降低的问题。在此,由于浮渣箱内的气氛温度为550℃以上,因此非金属材料以具有能够耐受该温度的耐热性为前提。
另外,当非金属材料的室温下的弯曲弹性模量为20GPa以上时,能够提高片材部62的刚性,因此即使受到来自浮抛窑的气氛的压力,片材部62也不易变形。因此,非金属材料的室温下的弯曲弹性模量优选为30GPa以上,更优选为35GPa以上。
非金属材料的室温下的弯曲弹性模量优选为100GPa以下。当弯曲弹性模量为100GPa以下时,即使片材部62变形,也能够抑制片材部62的恢复力,因此能够抑制悬挂帘状物6的外壁31(参照图1)变形。因此,室温下的弯曲弹性模量更优选为80GPa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0GPa以下,特别优选为65GPa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弯曲弹性模量通过使用3点弯曲试验在室温下测定。在非金属材料为碳/碳复合材料(C/C复合材料)的情况下,弯曲弹性模量使用JIS K 7078的剪切试验(试验片:60mm×10mm×厚度3mm)在室温下测定。另外,在非金属材料为冷等静压制碳材料(CIP材料)(CIP材)的情况下,弯曲弹性模量使用JIS R 7222的弯曲强度的测定方法在室温下测定。另外,在非金属材料为陶瓷的情况下,弯曲弹性模量使用JIS R 1602的静态弹性模量试验方法在室温下测定。
非金属材料的室温下的弯曲强度优选为90MPa以上。当弯曲强度为90MPa以上时,片材部62不易破损,能够更好地防止片材部62的变形。因此,室温下的弯曲强度更优选为120MPa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40MPa以上。
非金属材料的室温下的弯曲强度优选为300MPa以下。当弯曲强度为300MPa以下时,即使片材部62变形,也能够抑制悬挂帘状物6的外壁31(参照图1)变形。因此,室温下的弯曲强度更优选为270MPa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0MPa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弯曲强度的测定方法与前述的弯曲弹性模量的测定方法相同。
非金属材料的室温下的堆积密度优选为3g/cm3以下。当堆积密度为3g/cm3以下时,即使不进行加强浮渣箱上部的外壁31(参照图1)的改造,也能够增加片材部62的厚度从而提高片材部62的刚性。因此,室温下的堆积密度更优选为2.5g/cm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g/cm3以下,特别优选为1.7g/cm3以下。需要说明的是,堆积密度通过使用阿基米德法在室温下测定。
非金属材料的室温下的压缩强度优选为90MPa以上。当压缩强度为90MPa以上时,片材部62不易破损,能够更好地防止片材部62的变形。因此,室温下的压缩强度更优选为120MPa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40MPa以上。
非金属材料的室温下的压缩强度优选为300MPa以下。当压缩强度为300MPa以下时,即使片材部62变形,也能够抑制悬挂帘状物6的外壁31(参照图1)变形。因此,室温下的压缩强度更优选为270MPa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0MPa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在非金属材料为碳/碳复合材料的情况下,压缩强度使用JIS K7076的面内压缩试验在室温下测定。另外,在非金属材料为冷等静压制碳材料的情况下,压缩强度使用JIS R 7222的压缩强度的测定方法在室温下测定。另外,在非金属材料为陶瓷的情况下,压缩强度使用JIS R 1608的压缩强度试验方法在室温下测定。
非金属材料的室温下的抗拉强度优选为90MPa以上。当抗拉强度为90MPa以上时,除了片材部62不易破损之外,片材部62也不易发生自重变形。因此,室温下的抗拉强度更优选为120MPa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40MPa以上。
非金属材料的室温下的抗拉强度优选为300MPa以下。当抗拉强度为300MPa以下时,即使片材部62变形,也能够抑制悬挂帘状物6的外壁31(参照图1)变形。因此,室温下的抗拉强度更优选为270MPa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0MPa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在非金属材料为碳/碳复合材料的情况下,抗拉强度使用单丝试验在室温下测定。另外,在非金属材料为冷等静压制碳材料的情况下,抗拉强度使用JIS R7222的抗拉强度的测定方法在室温下测定。另外,在非金属材料为陶瓷的情况下,抗拉强度使用JIS R1606的室温抗拉强度试验方法在室温下测定。
非金属材料优选为陶瓷。陶瓷由于耐热性、刚性等优异,因此适合作为浮渣箱内的片材部62的材质。
陶瓷优选为碳化硅质陶瓷或氮化硅质陶瓷。碳化硅质陶瓷或氮化硅质陶瓷由于耐热性、耐氧化性等优异,因此适合作为氧气侵入的浮渣箱内的片材部62的材质。
陶瓷优选为选自由二氧化硅质陶瓷、氧化铝质陶瓷、氧化镁质陶瓷、氧化钙质陶瓷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具体而言,可以使用将包含二氧化硅质陶瓷、氧化镁质陶瓷和氧化钙质陶瓷的陶瓷纤维成形为板状而得到的陶瓷板;包含氧化铝质陶瓷和二氧化硅质陶瓷的莫来石等。陶瓷板从耐热性、耐氧化性、加工性等优异、重量轻的观点考虑是优选的。另外,莫来石从耐热性、耐热冲击性等优异的观点考虑是优选的。
非金属材料优选为碳材料。碳材料的耐热性、刚性、加工性等优异、重量轻,因此适合作为浮渣箱内的片材部62的材质。
碳材料更优选为冷等静压制碳材料或碳/碳复合材料。在此,冷等静压制碳材料是指使用冷等静压加压法(CIP法)成形而得到的碳材料。另外,碳/碳复合材料是利用高强度碳纤维增强后的碳复合材料。两构件的刚性、加工性等均优异。特别是碳/碳复合材料的强度、刚性优异,适合于防止片材部的变形。需要说明的是,碳/碳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在与纤维平行的方向上多数情况下为1.0×10-6/K以下。
为了防止碳材料被侵入浮渣箱内的氧气氧化,优选在其外表面施加涂层。作为涂层的成分,可以列举碳化硅或含铝和磷的氧化物等。涂层的厚度例如为10μm~1mm。
片材部62的厚度优选为0.8mm~15mm,更优选为1mm~10mm,进一步优选为1mm~7mm,特别优选为1.5mm~4mm。当片材部62的厚度为0.8mm以上时,能够提高片材部62的刚性,因此能够抑制片材部62的变形。另外,当片材部62的厚度为15mm以下时,除了容易成形和加工片材部62以外,即使片材部62变形也能够抑制悬挂帘状物6的外壁31(参照图1)变形。
根据提升辊的上端与浮渣箱的上部的外壁31(参照图1)的下端的距离,片材部62的高度优选为250mm~500mm,更优选为300mm~400mm。
片材部62优选玻璃带的运送方向的上游侧的面在俯视时为直线形。在此,俯视时的“平面”是指垂直于铅垂方向的面。以往的波纹铁板部由于玻璃带的运送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面在俯视时为波形形状,因此存在当局部地施加强大的压力时,该部分容易变形的问题。与此相对,当玻璃带的运送方向的上游侧的面在俯视时为直线形时,即使局部地施加强大的压力,压力也会向上游侧的整个面分散,因此能够抑制该部分的变形。
片材部62更优选玻璃带的运送方向的下游侧的面在俯视时为直线形。由此,特别是在片材部62的厚度薄的情况下,即使对片材部62局部地施加强大的压力,由于压力向上游侧和下游侧的整个面分散,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该部分的变形。在此,直线形是指在将帘状物设置在浮渣箱上之前的状态下为直线形。这是因为,由于片材部62受到来自浮抛窑的气氛的压力,严格而言,在俯视时很难说是直线形。
片材部62的俯视时的截面形状优选为矩形。由此,能够抑制上述的片材部62的局部变形,并且容易成形和加工片材部62。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的矩形包括对矩形的角进行倒角而得到的形状以及对矩形的角进行R倒角而得到的形状(圆角矩形)。
如图2(B)所示,在上下方向上具有2个的螺栓63在帘状物6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多个。需要说明的是,螺栓63也可以在上下方向上具有3个以上。
片材部62具有多个片材。在图2(C)中图示了2张片材。这是因为,帘状物6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例如为5m以上,难以利用1张片材制作片材部62。优选在帘状物6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片材相接触以使得片材部62能够耐受来自浮抛窑的气氛的压力。但是,只要片材部62能够耐受上述压力,则也可以在相邻的片材之间设置间隙。
因此,帘状物6还具有用于在帘状物6的长度方向上接合片材的接合板67、将片材部62与接合板67紧固的螺栓68、固定螺栓68的螺母。为了消除接合板67与片材部62的热膨胀系数之差,接合板67优选与片材部62为相同的材质。
在上下方向上排成一列的3个螺栓68设置在帘状物6的长度方向上的片材的端部或其附近。需要说明的是,在上下方向上排成一列的螺栓68的数量可以是2个或4个以上。
如图2(C)所示,片材部62还具有供螺栓63插通的通孔65。通孔65是与螺栓63对应的通孔,在帘状物6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多个。
在此,在开始制造浮法玻璃之前,将帘状物6从室温加热至550℃以上。另外,在开始制造浮法玻璃后更换帘状物6时,将新设置的帘状物6从室温加热至550℃以上。
因此,虽然构成帘状物的框架部61与片材部62的材质不同,但是当通孔65为圆孔时,由于两种材质的热膨胀系数之差,片材部经由螺栓63而受到通孔的约束。由此,片材部在帘状物6的长度方向(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上变形而不是均匀地膨胀,片材部的下端与玻璃带的间隙在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上变得不均匀。
因此,通孔65优选为在帘状物6的长度方向上为长边的长孔。由此,虽然框架部61与片材部62的材质不同,片材部62也不会经由螺栓63而受到通孔65的约束,能够在帘状物6的长度方向上移动。因此,片材部62在帘状物6的长度方向(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上均匀地膨胀而不变形,片材部62的下端与玻璃带的间隙在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上变得均匀。
另一方面,与螺栓68对应的通孔为圆孔。这以片材部62和接合板67为相同的材质为前提。因此,在片材部62和接合板67的材质不同的情况下,优选上述通孔与通孔65同样地为长孔。
需要说明的是,在能够用1张片材制作片材部62的情况下,帘状物不具有上述的接合板67、螺栓68、螺母69和与螺栓68对应的通孔。
(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接着,再次参照图1和图2,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浮法玻璃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对于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对供给至熔化炉(未图示)的玻璃原料进行加热而得到熔融玻璃,然后使该熔融玻璃流入浮抛窑10中。然后,如图1所示,在浮抛窑10的熔融金属M上成形出带状板形状的玻璃带G,利用设置在浮渣箱30上的提升辊4将玻璃带G从浮抛窑10中拉出,并在缓冷炉20中对玻璃带G进行缓慢冷却。
浮渣箱30在运送玻璃带G的多个提升辊4的上部具有帘状物6。
如图2(A)所示,帘状物6具有片材部62和夹持片材部62的上部的框架部61。帘状物6还具有将片材部62和框架部61紧固的螺栓63和固定螺栓63的螺母64。
片材部62的材质为非金属材料,所述非金属材料的室温下的弯曲弹性模量为20GPa以上。
当片材部62的材质为非金属材料时,片材部62与以往的波纹铁板部不同,不会产生因氧气和SO2的腐蚀而导致刚性降低的问题。另外,当非金属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为20GPa以上时,能够提高片材部62的刚性。
因此,即使片材部62在存在氧气和SO2的浮渣箱内受到来自浮抛窑的气氛的压力,也能够防止片材部62的变形。
非金属材料的室温下的弯曲弹性模量优选为100GPa以下。当弯曲弹性模量为100GPa以下时,即使片材部62变形,也能够抑制片材部62的恢复力,因此能够抑制悬挂帘状物6的外壁31(参照图1)变形。
所制造的浮法玻璃例如作为显示器用玻璃基板、显示器用保护玻璃、窗玻璃使用。
在将所制造的浮法玻璃作为显示器用玻璃基板使用的情况下,优选为无碱玻璃。另外,在作为建筑用、车辆用而使用的情况下,优选为钠钙玻璃。另外,在作为保护玻璃使用的情况下,优选为化学强化玻璃。
例如,以氧化物基准的质量%表示,无碱玻璃含有:SiO2:50%~73%、Al2O3:10.5%~24%、B2O3:0%~12%、MgO:0%~10%、CaO:0%~14.5%、SrO:0%~24%、BaO:0%~13.5%、MgO+CaO+SrO+BaO:8%~29.5%、ZrO2:0%~5%。
在兼顾高应变点和高熔化性的情况下,以氧化物基准的质量%表示,无碱玻璃优选含有:SiO2:58%~66%、Al2O3:15%~22%、B2O3:5%~12%、MgO:0%~8%、CaO:0%~9%、SrO:3%~12.5%、BaO:0%~2%、MgO+CaO+SrO+BaO:9%~18%。
特别是在想要得到高应变点的情况下,以氧化物基准的质量%表示,无碱玻璃优选含有:SiO2:54%~73%、Al2O3:10.5%~22.5%、B2O3:0%~5.5%、MgO:0%~10%、CaO:0%~9%、SrO:0%~16%、BaO:0%~2.5%、MgO+CaO+SrO+BaO:8%~26%。
具有上述玻璃组成的无碱玻璃的应变点均比用于窗玻璃的钠钙玻璃高100℃以上,因此浮渣箱30内的气氛温度为650℃以上,根据玻璃组成,有时达到700℃以上。因此,如果是以往的波纹铁板部,则容易产生由氧气和SO2的腐蚀引起的刚性降低的问题。与此相对,即使浮渣箱30内的气氛温度高,上述浮法玻璃制造方法也不会产生由氧气和SO2的腐蚀引起的刚性降低的问题,因此适合于无碱玻璃的制造。
所制造的浮法玻璃的板厚在保护玻璃用途中为0.1mm~2.0mm,在显示器用玻璃基板用途中为0.1mm~0.7mm。
在液晶显示器用玻璃基板用途中,所制造的浮法玻璃的基板尺寸优选短边为2100mm以上且长边为2400mm以上,更优选短边为2800mm以上且长边为3000mm以上,进一步优选短边为2900mm以上且长边为3200mm以上。
[实施例]
接着,参照图1和图2,使用实施例和比较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和比较例。
在图1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1的浮渣箱30内配置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帘状物4个月,确认片材部有无变形、变形量和有无腐蚀。
通过从浮渣箱30的侧壁部的窗口目视观察浮渣箱30内的帘状物来确认有无变形。
变形量是指玻璃带的运送方向上的帘状物的下端的最大位移。最大位移是指在帘状物的长度方向上比较时的位移的最大值。使用监控摄像头从浮渣箱30的侧壁部的窗口拍摄浮渣箱30内的帘状物和玻璃带来测定该变形量。由于对监控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实施图像处理,因此能够测定玻璃带的运送方向上的帘状物的下端的位移。
通过目视观察从浮渣箱30中拉出的帘状物来确认有无腐蚀。
所制造的浮法玻璃为无碱玻璃(AGC公司制造,商品名:AN100),其板厚为0.5mm。浮渣箱30内的气氛温度为约700℃。
框架构件61A、61B的材质为不锈钢(在JIS G4304:2012中记载的SUS304),其厚度为3mm。
(实施例1和2)
片材部的材质为作为碳材料的碳/碳复合材料。实施例1为东洋炭素公司制造的商品名CX-741。实施例2为东洋炭素公司制造的商品名CX-761。实施例1、2的弯曲弹性模量分别为46GPa、55GPa(参照表1)。需要说明的是,弯曲弹性模量使用JIS K 7078的剪切试验(试验片:60mm×10mm×厚度3mm)在室温下测定。
片材部的俯视时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片材部的厚度为2.5mm。
(比较例1)
片材部的材质为不锈钢(在JIS G4304:2012中记载的SUS304)。比较例1的弯曲弹性模量为197GPa(参照表1)。需要说明的是,弯曲弹性模量使用3点弯曲法在室温下测定。具体而言,使用JIS Z 2280的静态杨氏模量试验方法进行测定。
使片材部的玻璃带的运送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面在俯视时成为波形状。片材部的厚度为0.15mm。
(总结)
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结果如表1所示。
弯曲强度的测定方法与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所述的弯曲弹性模量的测定方法相同。
对于抗拉强度,实施例1和2使用单丝试验在室温下测定,比较例1使用JIS Z 2241的拉伸试验方法在室温下测定。
对于压缩强度,实施例1和2使用JIS K 7076的面内压缩试验,比较例1使用JISZ2241的拉伸试验方法在室温下进行测定。比较例1的压缩强度是指JIS Z 2241的屈服应力。
堆积密度使用阿基米德法在室温下测定。
表1
实施例1 实施例2 比较例1
片材部的材质 碳/碳复合材料 碳/碳复合材料 不锈钢
弯曲弹性模量(GPa) 46 55 197
弯曲强度(MPa) 140 185
压缩强度(MPa) 260 260 255
抗拉强度(MPa) 185 250 520
堆积密度(g/cm<sup>3</sup>) 1.51 1.58 7.93
有无变形
变形量(mm) 0 0 20
有无腐蚀
如表1所示,在实施例1和2中,作为片材部的材质,选定了作为非金属材料的碳/碳复合材料,因此目视未确认到由氧气和SO2引起的片材部的腐蚀。另外,实施例1和2的碳/碳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均为20GPa以上,因此无法目视确认片材部的变形,由监控摄像头测定的片材部的变形量为0mm。此外,由于片材部的俯视时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因此目视未确认到片材部的局部变形。
另一方面,在比较例1中,作为片材部的材质,选定了作为金属材料的不锈钢,因此目视确认到由氧气和SO2引起的片材部的腐蚀。另外,在比较例1的不锈钢中,目视确认到片材部的变形,由监控摄像头测定的片材部的变形量为20mm。此外,由于片材部的玻璃带的运送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面在俯视时为波形状,因此目视确认到片材部的局部变形。
以上,如在用于实施发明的方式和实施例中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制造方法能够防止配置在浮渣箱内的帘状物的片材部的变形。
由此,能够防止缓冷炉内的氧气和SO2气体侵入浮渣箱和浮抛窑中,进而能够防止浮渣缺陷的产生和浮渣箱的炉壳的腐蚀。另外,由于能够抑制帘状物的变形,因此不需要帘状物的更换作业,能够防止更换作业时的生产损耗。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改良。
产业实用性
作为所制造的浮法玻璃的用途,可以列举建筑用、车辆用、平板显示器用、保护玻璃用或其它各种用途。

Claims (18)

1.一种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具有:
容纳熔融金属的浮抛窑;
缓冷炉,在其中运入在所述熔融金属上成形为带状板形状的玻璃带;和
设置在所述浮抛窑与所述缓冷炉之间的浮渣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渣箱在运送所述玻璃带的多个提升辊的上部具有帘状物,
所述帘状物具有片材部和夹持所述片材部的上部的框架部,并且
所述片材部的材质为非金属材料,所述非金属材料的室温下的弯曲弹性模量为20GPa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中,所述非金属材料的室温下的弯曲弹性模量为100GPa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中,所述非金属材料的室温下的弯曲强度为90MPa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中,所述非金属材料的室温下的抗拉强度为90MPa以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中,所述非金属材料的室温下的抗拉强度为300MPa以下。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中,所述非金属材料的室温下的堆积密度为3g/cm3以下。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中,所述非金属材料为陶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中,所述陶瓷为碳化硅质陶瓷或氮化硅质陶瓷。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中,所述陶瓷为选自由二氧化硅质陶瓷、氧化铝质陶瓷、氧化镁质陶瓷、氧化钙质陶瓷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中,所述非金属材料为碳材料。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中,所述碳材料为冷等静压制碳材料或碳/碳复合材料。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中,所述碳材料的外表面施加有涂层,并且所述涂层的成分为碳化硅或包含铝和磷的氧化物。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中,所述片材部具有0.8mm~15mm的厚度。
1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中,所述片材部的所述玻璃带的运送方向的上游侧的面在俯视时为直线形。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中,所述片材部的所述玻璃带的运送方向的下游侧的面在俯视时为直线形。
1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其中,所述片材部的俯视时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17.一种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其中,在浮抛窑的熔融金属上成形出带状板形状的玻璃带,利用设置在浮渣箱上的提升辊将所述玻璃带从所述浮抛窑中拉出,并在缓冷炉中对所述玻璃带进行缓慢冷却,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渣箱在运送所述玻璃带的多个提升辊的上部具有帘状物,
所述帘状物具有片材部和夹持所述片材部的上部的框架部,并且
所述片材部的材质为非金属材料,所述非金属材料的室温下的弯曲弹性模量为20GPa以上。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非金属材料的室温下的弯曲弹性模量为100GPa以下。
CN202110013026.XA 2020-01-15 2021-01-06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Active CN1131210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04522 2020-01-15
JP2020004522A JP7404881B2 (ja) 2020-01-15 2020-01-15 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装置及び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1092A true CN113121092A (zh) 2021-07-16
CN113121092B CN113121092B (zh) 2024-05-17

Family

ID=76772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13026.XA Active CN113121092B (zh) 2020-01-15 2021-01-06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404881B2 (zh)
KR (1) KR20210092133A (zh)
CN (1) CN1131210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2348570A (zh) 2022-02-22 2023-12-16 日商Agc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製造方法、及玻璃製造裝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68965A1 (ja) * 2006-12-08 2008-06-12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ガラス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WO2019221084A1 (ja) * 2018-05-17 2019-11-21 Agc株式会社 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装置及び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17176B2 (ja) * 1993-02-05 2001-10-09 旭硝子株式会社 フロートガラ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3451916B2 (ja) * 1998-01-16 2003-09-29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光輝焼鈍炉
US7360461B2 (en) 2004-09-23 2008-04-22 Aircuity, Inc. Air monitoring system having tubing with a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inner surface for transporting air samples
JP2009028944A (ja) 2007-07-25 2009-02-12 Toray Ind Inc 耐弾防護部材及び耐弾防護製品
US9254519B2 (en) 2010-06-04 2016-02-09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Composite material, part for continuous casting, continuous casting nozzle, continuous casting method, cast material, and magnesium alloy cast coil material
JP2016011214A (ja) 2012-10-31 2016-01-21 旭硝子株式会社 フロートガラスの製造方法と製造装置
JP6536427B2 (ja) 2015-04-21 2019-07-03 Agc株式会社 フロートガラスの製造装置、フロート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68965A1 (ja) * 2006-12-08 2008-06-12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ガラス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WO2019221084A1 (ja) * 2018-05-17 2019-11-21 Agc株式会社 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装置及び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04881B2 (ja) 2023-12-26
KR20210092133A (ko) 2021-07-23
JP2021109817A (ja) 2021-08-02
CN113121092B (zh) 2024-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38966B2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装置および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
US8322160B2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glass sheet
TWI417254B (zh) Manufacture method of glass plate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glass plate
KR101518984B1 (ko) 유리판의 제조 방법 및 제조 설비
JP5456789B2 (ja) ガラス基板の製造装置およびガラス基板の製造方法
TWI462882B (zh) Glass pl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glass plat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CN113121092B (zh)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WO2009081740A1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設備
CN106064878B (zh) 浮法玻璃的制造装置、浮法玻璃的制造方法
WO2015093432A1 (ja) 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装置、および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方法
CN113121102B (zh)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CN110615601A (zh)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WO2022038976A1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
JP2024067327A (ja) 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装置及びフロート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CN117626114A (zh) 不锈钢辊、玻璃制造装置和玻璃制造方法
WO2009081741A1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設備
CN111977956A (zh)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CN115572045A (zh)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US20140331717A1 (en) Plate glass production device, and plate glass production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